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三事忠告

卷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牧民忠告卷下

慎獄第六凡十條

救荒第七凡九條

事長第八凡六條

受代第九凡六條

閑居第十凡六條

△慎獄第六【凡十條】

存恕

獄詰其初

詳讞

視屍

囚糧

巡警

按視

哀矜

非縱囚

自責

·存恕

人之良,孰願為盜也,由長民者失於教養,凍餧之極,遂至於此,要非其得已也。嘗潜體其然,使父飢母寒,妻子慍見,徵負旁午,疹疫交攻,萬死一生,朝不逮暮,於斯時也,見利而不回者,能幾何人?其或因而攘竊,不原其情,輒置諸理,嬰笞關木,彼固無辭,然百需叢身,孰明其不獲已哉!古人謂:“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嗚呼!人能以是論囚,雖欲慘酷,亦必有所不忍矣。

·獄詰其初

獄問初情,入之常言也。蓋獄之初發,犯者不暇藻飾,問者不暇鍛鍊,其情必真而易見,威以臨之,虛心以詰之,十得七八矣。少萌姑息,則其勞將有百倍厥初者,故片言折獄,聖人惟與乎子路,其難可知矣。

·詳讞

在獄之囚,吏案雖成,猶當詳讞也。若酷吏鍛鍊而成者,雖讞之,囚不敢異辭焉。須盡辟吏卒,和顏易氣,開誠心以感之,或令忠厚獄卒款曲以其情問之。如得其寃,立為辨白,不可徒拘閡吏文也。噫!姦吏無文,何所不至哉!

·視屍

故事:承檢屍之牒,則劃時而行,重人命也。其或行焉而後時,時焉而親蒞,親焉而不精詳,罪皆不輕也。其檢之之式又當遍者,筮仕者不可以不知。

·囚糧

天地之德曰好生,聖元體之,以有天下。諸在縲紲無家者,皆給之糧,惟縣獄不給也。意者縣奭待報之官府,故令略詰其然,而上之州。比見為州者,往往為吏之所欺,吹求不受,以致瘐死於縣獄。夫罪不至死,而以己私繆殺之,不仁甚矣。為州若府者,尚深戒之。

·巡警

詰盜非難,而警盜為難。警盜非難,而使民不為盜尤難,蓋天下之事,先其幾為之則有餘,後其幾為之則艱苦而無益。夫盜之發也,恒出不虞,知者防於未然。其防之之術,則在廣耳目,嚴巡遲,戒飲博,幾游聚,或旬或月,即命尉行境以恐懼之,夫盜猶鼠也,尉猶捕鼠之狸也,勤於出,鼠必伏而不動;狸怠出,則鼠必興矣。彼為尉者,與其勞於已然,孰若警於未發之為愈?若夫使民不為盜,則又在於勤本以致富。勤斯富,富斯禮義生。禮義生,雖驅之使竊,亦必不肯為之矣。故管子謂:“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諒哉!

·按視

獄庭時當一至也,不惟有以安眾囚之必,亦使司獄卒吏輩知所警畏,而無飲博喧嘩、逸而反獄者,是亦先事防之之微意也。倉庫同。

·哀矜

亡友段伯英嘗尹鉅野,民有犯法受刑者,每為泣下。或以為過,余聞之,私自語曰:“人必有是心,然後可以語王政。且獨不聞古人亦有禁人於獄而不家寢者乎?要皆良心之所發,非過也。”

·非縱囚

古人縱囚省親,如期還獄者甚多,要不可以為法也。夫法者,天子之所有,而民或犯之,是犯天子之法也。而彼乃與期而縱之,是不幾於弄天子之法,以掠美市恩於下者乎?然出於朝廷則可,出於一己之私則不可。

·自責

教民不至,則犯禁者多;養民無術,則病飢者眾。為守與牧,而使其至此,獨歸咎於民,難矣哉!

△救荒第七【凡九條】

捕蝗

多方救賑

預備

均賦

祈禱

不可奴妾流民

救焚

尚德

上災異

·捕蝗

故事:蝗生境內,必馳聞於上,少淹頃刻,所坐不輕。然長民者亦須相其小大多寡,為害輕重。若遽然以聞,蒞其上者羣集族赴,供張徵索,一境騷然,其害反甚於蝗者。其或勢微種稚,則當亟率眾力以圖之,不必因細虞以來大難於民也。故凡居官,必先敢於負荷,而後可以有為。

·多方救賑

天所畀人富與貴者,非欲其自裕,蓋將使推所有以濟人之不及也。飢者食之,寒者衣之,斯不負天畀之富矣。直者舉之,枉者錯之,斯不負天畀之貴矣。然富貴而能若是者,其惠在人,而善則在己,名為惠人,實自惠也。故古之有民社者,或不幸而值凶荒夭扎之變,視其輕重,必有術以處之。或私帑之分,或公廪之發,或託之工役,或假以山澤,或己負蠲征募糴勸糶,或聽民收其遺稚,或命醫療其疹疾;凡可以拯其生者,靡微不至。蓋古人視民如子,天下未有子在難而父母坐視不救之理也。嗚呼!凡牧民者,其以古之人為法,庶無彼我之間哉!

·預備

災異之生,常出於人之所不意。誠素有其備,雖甚災,不足為憂也。今州郡多無委積;雖有之,而在上者封錮甚嚴,不測有虞,茫無所措手。此厥今牧民者之通患也。然今所謂祇應之錢者,山州僻縣未嘗有之,而使客往還率無枵腹而過者,意必有以規畫也。至於備荒之儲獨未有及焉者,豈以治平之時何遽有此,所以因仍歲月,幸滿而去,不復為民遠慮耶?嘗聞近代為縣者,教民種蔓菁,搗其根以為餅,大者三四斤,乾而儲之,後值凶年,蒸以食飢民,味甘且美,賴以全活者甚眾。夫古人慮民之遠也如此,其肯苟且幸代,而不為民預備哉!

·均賦

故事:民之稅賦,三年則第其貧富而均平之。或好名未及而先為,或避謗踰期而不為,皆非也。如期行之,民受賜不淺矣。

·祈禱

凡有祈禱,不必勞眾,齋居三日,以思己愆:民有寃歟?己有贓歟?政事有未善歟?報國之心有未誠歟?無則如儀行事,有則必俟追改而後禱焉。夫動天地,感鬼神,非至誠不可;纖毫之慝未除,則彼此邈然矣。

·不可奴妾流民

嘗見一顯官,於凶年市所部民子女殆數十餘人,美且壯者皆奴妾之,餘將賂時要以希恩寵也。僕聞而顰蹙曰:“使其困憊,吾治已得罪矣;又不能救,而反奴妾之,不大獲罪於法耶?”故感而書之,以戒後來者。

·救焚

民或失火,則伐鼓集眾,親蒞以救之。惻隱之心,人所共有,誠能鼓舞以作其氣,雖仇人亦將焦頭爛額而相趨患難矣。

·尚德

反風滅火,虎渡河,蝗不入境,全境之水回流,此在長民者之德何如爾,殆不可皆謂之偶然也。

·上災異

災異之事,則不可不聞。祥瑞雖不上,可也。

△事長第八【凡六條】

各守涯分

寧人負我

處患難

分謗

以禮下人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各守涯分

尊卑之分定,則家無逆子,國無叛臣。夫國之所以亡,家之所以敗,皆由卑不有尊,而尊不能制卑之所致也。考諸歷代,厥監甚明。今夫上而朝廷,下而郡邑,其設官也有長焉,有貳焉,有幕屬焉,有胥吏焉,各安其分而事其事,天下安有不治者哉?惟其小智自私,乖同夤之義,無協恭之誠,衷既不和,則所見必有不同者。或長官不知待佐貳之禮也,或佐貳闇於事長官之道也,少見辭色,則彼此胥失矣。若夫事例應爾,而所見或不同,居下者當誠其意,婉其辭,卑其容體,以開其上;若由未允,則俟其退而語之家,人非木石,無不回之理。其或居下者有所不可,為長者亦當如是曉之也。稍有所挾,雖面強從,退而必有不堪者,日引月深,終於洩露。人見其乖忤也,讒譖之言乘之而入,久則訟必興而政事隳矣。為一時之忿,使同僚之心離,闔境之民不得治,則其人之褊淺可知矣。古人有言:“必有忍,乃其有濟。”又曰:“欲成大事,必須少忍。”又曰:“忍為眾妙之門。”旨哉!

·寧人負我

寧人負我,無我負人,此待己之道也。天下之善,不必己出,此待人之道也。能行斯二者,於道其庶幾乎?

·處患難

凡在官者,當知榮與辱相倚伏,得與失相勝負,成與敗相循環。古今未有榮而無辱,得而無失,成而無敗之理也。雖天地之運,陰陽之化,物理人事,莫不皆然。處之不以道,則纖毫之寵必搖,而一唾之辱必剉矣。故君子於外物重輕皆所不恤,顧其在我者何如爾。使其有可辱,雖不加譴,而君子恒以為不足。使其無可辱,雖置之死地,而君子恒以為有餘。歷觀自昔大聖大賢,不幸橫罹禍患,恬然不易其素者,灼乎此而已矣。苟惟能處榮而不能處辱,惟能安順境而逆境則不能一朝居,欲望其臨政有餘為難矣。嗚呼!善觀人者,其於此焉察之。

·分謗

是非毀譽,自古為政所不能無者。是則歸人,非則歸己;聞譽則歸人,聞毀則歸己;無長無貳,處之皆當如是也。前輩云:“恩欲己出,怨將誰歸?”嗚呼!此真博大君子之言也。

·以禮下人

夫能下人者,其志必高,其所至必遠。昔某郡有新守,褊驁大不禮其下,常令掾屬羅拜於庭。下有一賢掾,初以疾在告,疾愈當庭參。是日偶大雨,守命張傘布茅於庭下,使掾拜焉。掾恬然不動容,興伏惟謹。識者知其他日必為宰相也,後果然。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同官有過,不至害政,宜為包容。大抵律己當嚴,待人當恕,必欲人人同己,天下必無是理也。

△受代第九【凡六條】

郊迎新代

克終

不競

不可自鬻

告以舊政

完歸

·郊迎新代

聞代者來,則避所居而郊迎之,不可以其代己也而疾之,而薄之,而不以舊政告之也。大抵天下之善在彼猶在此,勸人為善,即己之為善也。詎可惟許己為善,而不願他人為善哉?

·克終

為政者不難於始,而難於克終也。初焉則銳,中焉則緩,末焉則廢者,人之情也。慎終如始,故君子稱焉。

·不競

嘗見世之交代者多有所爭,要皆舊官不廣之所致。或據其居而不徙,或專其田而不分,或匿其公物不盡以相授,使新者懷不平而無所訴,甚非士君子善後之道也。夫利之與義,勢不並處,義親則利疏,利近則義遠。况為民師帥而專務於利,其聚怨納侮,視市井小人不若也。故君子之從政也,寧公而貧,不私而富;寧讓而損己,不競而損人。

·不可自鬻

代之未至也,風民立石以頌德,結綺門以祖行,鳩錢帛以佐路費,建生祠以圖不朽之名,皆非士君子之事也。蓋為善不求人知者為上;知而不自有其善者次之;呶呶焉自媒自鬻惟崇虛譽者,風斯在下矣。

·告以舊政

近代東原吴曼慶為某所憲長,既代,諄諄新上者曰:某事有少許未完,某獄已具而未決,某按有如是可疑,某人有許能可用。一部之政,毫分縷析,惟恐其不知;知之惟恐其不盡。嗚呼!今之仕者,方其在職,尚不肯用心,况已代去,而敢責其如是哉!

·完歸

其在政也,民被德澤,訟清盜息,豪強消沮,同僚悅服,則去之之日,雖弊車羸馬,行橐蕭然,其樂有不翅萬金獲而千駟受者。前輩由外官而至執政者,論濟人之功,皆自以為不及為縣遠甚。嗚呼!有志及物者,其勿薄州縣而不屑為也。

△閑居第十【凡六條】

輕去就

致政

進退皆有為

以義處命

求進於己

風節

·輕去就

士之仕也,有其任斯有其責,有其責斯有其憂。任一縣之責者則憂一縣;任一州之責者則憂一州;任一路之責、天下之責者,則以一路與天下為憂也。蓋任重則責重,責重則憂深。古之人所以三揖而進,一揖而退者,有以也。雖堯、舜、禹、湯、文、武之為君,臯、夔、稷、契、伊、傅、周、召之為臣,固未嘗不憂其責而以位為樂也。若以位為樂者,苟其位者也。嗚呼!大聖大賢宜不難於其所任,猶且不自暇逸如此,吾才遠不逮聖賢,顧可樂其位而重其去也哉!

·致政

古人以休官致政為釋重負而脫羈囚,切嘗思之,誠有是理。方其仕也,嚴出入而慎起居,一嚬一笑亦不敢以輕假人。蓋一身而為眾師表,少踰規矩,謗議四聞,譬之特行於高屋之上,自頂至踵,在下者無不見之也。一朝代至,完身而去,詎止如釋重負脫羈囚而已哉!嘗見仕而休居者往往不喜,或命子姪,或託朋友,市奸搆訟,靡政不及,小有所違,則曰去官同見任,使新上者法格令弛,拒納惟谷,甚而撓沮排觝,為狀百端。細民無知,亦從而靡。設使己政之初,人以是薦擾,當若何?推心體之,必自知其可惡矣。

·進退皆有為

進則安居以行其志,退則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則是進亦有為,退亦有為也。近世士大夫惟狃於進退。則惛然無所猷為,甚而茹愧懷慙,蹙縮不敢一出戶。夫軒冕,古人以為儻來之物也,其有也何所加,其無也何所損。不思良貴在我,惟假於物以為重輕焉,則其人品之卑下,不待論而可知矣。

·以義處命

世俗以窮達進退皆本夫命,謂命之窮者雖竭蹶求進而亦窮,命之達者雖遠逝深藏而亦不能退。此星翁、術士之常談,非君子所尚也。君子則以義處命,而不倚命以害義,可以進則進,可以退則退,吾不謂命也。樂則行之,憂則違之,吾豈謂命哉?彼淪胥富貴利達之境而不能出者,則往往託命以自誣,宜乎接武禍機而卒不能悟,悲夫!

·求進於己

士當求進於己,而不可求進於人也。所謂求進於己者,道業學術之精是已;所謂求進於人者,富貴利達之榮是已。蓋富貴利達在天,而不可求;道業學術在我,而不可不求也。况古之人不以富貴利達為心也,其所以從仕者,宜假此以行道也。道不行而富貴利達者。古人以為恥,而不以為榮。嗚呼!非誠有致君澤民之心者,其孰能與於此。

·風節

名節之於人,不金幣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猶女不貞,則何暴不從,何炎不附,雖有他美,亦不足贖也。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難保。爵祿或失,有時而再來;名節一虧,終身不復矣。嗚呼,士而居閑者,能以此言銘其心,庶不易所守而趨勢要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