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皇汉医学

太阴病篇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太阴病之注释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玉函》:「结,作『痞』,是也。」(《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三阴诸证,多是平素虚弱人所病,故传变早而速也。少阴篇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因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三四日,便兼里证矣。里证者,即自利腹痛之类,如真武证等是也。则知少阴虽曰表病(求真按:『此少阴,指少阴之表证也』),其稍重时,则兼下利腹痛等证。太阴者,谓少阴之邪(求真按:『少阴之邪,为少阴表邪之略也』)转入于里者也(求真按:『太阴病,非因少阴之邪转入于里,有因太阳病误下者,又有非因误下而自然成之者,又有自少阳变化者』)。寒邪在里,则脏腑失职,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也。吐者,有物由胃中反出。食不下者,胃脘不肯容也。…时腹自痛者,谓有时自痛也。时者何?因得寒则痛,得暖则止也。自者何?以内无燥屎也。盖阳明之腹满痛,由于内有燥屎,故非得寒而发,非得暖而止,所以不同也。可见『时自』二字,非苟下也。故后之论曰:『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其义益明,所谓若下之者,谓粗工见其腹满,以为阳明之满痛,而妄攻下之。殊不知此满痛,固属虚寒,与阳明实热证,大有攻救之别。此必胸下结硬,因里虚益甚,心气为之郁结故也。前一百三十八条曰:『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是也。』」

求真按:「此腹满虽与阳明证相似,然与彼阳实证不同。此因阴虚,故唯腹壁膨满挛急,若按其内部,则空虚无物,且无抵抗而不热也。又吐而食不下,似少阳柴胡汤,然与彼因阳热者不同,是因胃筋衰弱之结果,而停水使然。自利益甚者,不仅因肠筋痿弱而使停水,且不能保持故也。又时腹自痛者,以水毒之侵袭为主,故得寒即自痛,得暖亦时自止也。下之必胸下痞硬者,以如是之虚满证,误为阳明之实满,而泻下之,必至心下痞硬,此即警戒误下之辞也。」

本条是说太阴病之大纲,故以下所列诸方,皆不出此定义之范围。然其证之剧者,或有与少阴病、或厥阴病兼发者,此阴病所以与阳病不同也(阳病有转入、转属、合病等证,然无兼发者,例如太阳病转入少阳,或与阳明合病,然无太阳病与阳明病、或少阳病兼发也)。

甘草干姜汤之注释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伤寒论》)

【注】

《医宗金鉴》曰:「微恶寒者,表阳虚而不能御也。」

方有执曰:「厥者,谓四肢冷也。」

程应旄曰:「得之便厥者,真寒也。咽中干,烦躁者,假热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厥只因误治,致成一时激动而急迫之厥,不比四逆汤之下利清谷,四肢拘急,脉微,大汗厥冷也。其甘草之分量倍干姜者,以缓急迫也。观咽干,烦躁,吐逆证,可以知其病情矣。」

求真按:「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者,是表里阴阳相半,为桂枝加附子汤证,故若据脉浮,自汗出,微恶寒证,为纯表证,以桂枝汤发表者,误也。若误与之,致四肢厥冷,咽喉干燥,烦躁吐逆者,是因误治激动水毒而急迫,故与本方以镇静缓和之,可复其血行也。」

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金匮要略》)

【注】

肺痿吐涎沫,不渴,遗尿,小便数,皆因有水毒而无热,故谓此为肺中冷也。必眩晕者,因水毒之上冲急迫也。余虽不及解,若服汤已以下,谓肺痿证不渴者,服本方后至于渴者,是已非肺痿,而转化为消渴病矣。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8克,干姜4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

吴遵《程氏方注》曰:「甘草干姜汤,即四逆汤去附子也。辛甘合用,专复胸中之阳气,其夹食,夹阴,面赤足冷,发热,喘咳,腹痛,便滑。内外之邪相合,难以发散,或寒药伤胃,宜合用理中。不便于参朮者,皆可服之,真胃虚挟寒之圣剂也。若夫脉沉,胃冷,呕吐,自利者,虽不厥逆,仍属四逆汤也。」

《外台秘要‧备急》曰:「治吐逆,水米不下者,干姜甘草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

求真按:「虽吐逆,水米不下,若无本方证,则不可用之。」

《直指方》曰:「干姜甘草汤(求真按:『是本方加大枣也』),治脾中冷痛,呕吐不食。」

甘草干姜汤,治男女诸虚出血,胃寒不能行气归元,无以收约其血者。

《魏氏家藏方》曰:「二宜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之丸方』),治赤白痢,为末,蜜丸服。」

《伤寒绪论》曰:「伤寒,若心下结痛,无热证,不渴,不烦者,此寒实结胸也。甘草干姜汤不效,则用枳实理中汤。实人,三物白散。」

求真按:「本方及枳实理中汤(理中汤加枳实也)证,非寒实结胸也,不可从之。」

《平易方》曰:「头晕吐逆,胃冷生痰。干姜二钱半,甘草一钱二分,水煎服。」

《证治要诀》曰:「饮酒过多而衄甚,则用理中汤加干葛、川芎各半钱,或止用干姜,甘草二味。」

求真按:「饮酒过多而衄甚,必不可用本方及理中汤。又理中汤加干葛、川芎,画蛇添足也。」

《朱氏集验方》曰:「二神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吐血极妙。男子、妇人吐红病,盖因久病或作急劳,损其荣卫,壅滞之气上,而血妄行所致,若投以藕汁、生地等之凉剂,是必欲求其死耶。」

求真按:「本方非吐血特效药,此说不可轻信。」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厥而烦躁,涎沫多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吐涎沫而不咳,遗尿,小便数者(南吕)。」

求真按:「苓姜朮甘汤是胚胎于本方,所以能治遗尿也,可知矣。」

足厥,咽中燥,烦躁呕逆者,吐下后,厥逆烦躁,无可如何者。

《青州医谈》曰:「甘草干姜汤,治毒迫心下而盗汗。又治胸中痛,左卧则左痛,右卧则右痛等证者,皆毒迫于心胸所致也,宜与此方。有气上迫而喘咳、汗出多证,涎沫亦多吐者,世医不知以此方治汗,此方所以能治汗者,因气逆盛,毒自内外发故也。」

因痫而角弓反张,筋惕,气急,息迫,或叫呼者,甘草干姜汤可也。

《百疢一贯》曰:「用四逆汤而呕甚者,有与甘草干姜汤而得效矣。腹陷于脊而拘挛,不论何种脉腹证,若用于有急迫处良。又以心烦为目的,及脊筋等痛而心烦者,亦有效。分量可等分,因《玉函》是等分也。呃逆有急迫貌,虽用橘皮竹茹汤,然有与甘草干姜汤而得大效者。用甘草干姜汤时,若用四逆汤除附子,亦可。」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方与生姜甘草汤虽同治肺痿,然结果适得其反,可知干姜与生姜,主治不同也。」

老人平日小便频数,苦于吐涎,短气眩晕,难以起步者,宜此方。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药简而用广,如伤寒之烦躁吐逆,肺痿之吐涎沫,伤胃之吐血等,皆可用之。又以此方送下黑锡丹,治虚候之喘息及肺痿之冷证。其人肺中冷,气虚不能温布津液,因而津液聚化为涎沫,致唾多出,然非如热证者之唾凝而重浊也。又不咳,而咽必渴,遗尿,小便数者,与此方有奇效。又病人嫌服此方,不咳,只多吐涎沫而非唾者,用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有奇效。又不烦躁,而但吐逆,难用苦味药者,用此方而弛缓,有奇效。」

人参汤理中丸之注释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伤寒论》)

【注】

医以理中,《千金》作「以人参汤」,复利不止,《千金》作「利不止」,皆是也,兹随解之。服泻下之汤药,而下痢不止,心下痞硬者,此不外于甘草泻心汤证,故服之病即轻快。复以他药误下之,至下利不止,故治以人参汤,然不仅无效,反致下利益甚者,因理中汤丸本系理治自心下至脐之部分,此下利由于再三之误治,致脐以下之肠部虚衰,若不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收涩之,则无可如何也。然以此汤尚无效时,则为肾机能障碍之结果,不外于代偿性下利也,故用利尿剂而使利尿,则下利自治矣。

尾台氏曰:「若欲利其小便,则可选用猪苓汤、真武汤等。」

此说是也,可信。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伤寒论》)

【注】

霍乱(解在太阳病篇五苓散条),头痛,发热,身疼痛等,热证多,欲饮水者,以五苓散主治之。然无是等热证,反多寒状,而不好水者,以本方为主治也。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伤寒论》)

【注】

方有执曰:「唾者,口液也。寒,以饮言。不了了者,无已时之谓也。」

《医宗金鉴》曰:「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中虚寒,不能运化,津液聚而成唾,故唾虽日久,然无已时也,宜理中丸,以温补其胃。」

山田正珍曰:「按论中之『寒』字,有对热而言者,有指留饮而言者,有指痰而言者。此条与小青龙汤条、四逆汤条,皆以留饮而言也。」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金匮要略》)

【注】

《丛桂亭医事小言》曰:「胸中痞,留气结在胸而满,自下逆抢心,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之。亦可用人参汤,二方方意大异,宜分缓急而用之。」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按此条为枳实薤白桂枝汤之正证,若系人参汤证而胸痹者,可与人参汤。」

《杂病辨要》胸痹条曰:「若心中痞,逆满抢心者,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若中气虚寒,逆而抢心,心中痞,胸满者,人参汤主之。」

今由上三说观之,本条虽为枳实薤白桂枝汤之正证,若胸痹有人参汤证,亦可用之者。因此证与彼之比较的实证不同,既因阴虚证而转化,虽亦心中痞,胸满逆而抢心,然皆比彼为缓弱,余以此为结论,可知本条之意矣。

人参汤理中丸方

人参、甘草、朮、干姜各9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又为细末,以蜂蜜为丸,一日分三回服。(但丸方不如煎剂之剂捷。)

先辈之论说治验

《千金方》曰:「四顺理中圆(求真按:『此即本方也』),已产讫,宜服此方。新产藏虚,所以养藏气也。」

求真按:「若有本方证则可与之,不然即不可用,后世家往往有此语病,不可不慎。」

《伤寒六书》曰:「误下太阴,而结胸项强,因大陷胸丸一法者,频与理中丸。」

求真按:「误下太阴病,无结胸之理,亦无用大陷胸丸之语,恐似是而非。」

《三因方》曰:「病者因饮食过度而伤胃,或胃虚不能消化,致翻呕吐逆,而物与气上冲,蹙胃口而使决裂,吐出所伤,其色鲜红,心腹绞痛,白汗自流,名曰伤胃吐血。理中汤能止伤胃吐血者,因其效最能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也。方证之广,如《局方》,但吐血不出证,学者当自知之,或煮干姜甘草汤饮之亦妙。」

求真按:「吐血若是本方证则可处之,不然者,不可用。甘草干姜汤不外于本方之原方,故有类似之效,不难察之。」

《医方选要》曰:「理中汤,治五脏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强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气刺痛。」

《卫生宝鉴‧补遗》曰:「仲景之理中汤,治伤寒阴证,寒毒下利,脐下寒,腹胀满,大便或黄、或白、或青黑、或有清谷,及寒蛔上膈而吐蛔者,此因胃寒,非实寒也(求真按:『此非实寒者,是暗示本方能治阴虚证之轻证,而不能治重证也』)。」

《妇人良方》曰:「人参理中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产后阳气虚弱,小腹作痛,或脾胃虚弱,而少思饮,或去后(求真按:『后,大便也』)无度,或呕吐腹痛,或饮食难化,胸膈不利者。」

《直指附遗》曰:「理中汤,治柔痉之厥冷自汗。」

《圣济总录》曰:「白朮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之丸方』),治小儿躽啼,脾胃伤风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也。又理中汤,治风入腹,心腹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膈塞不通。」

《赤水玄珠》曰:「理中汤,治小儿吐泻后,脾胃虚弱,四肢渐冷,或面有浮气,四肢虚肿,眼合不开。」

《小青囊》曰:「理中汤,治恶心干呕,欲吐不吐,心下映漾,如人畏船者。又治小儿慢惊,脾胃虚寒泄泻,及受寒而腰痛等症。」

《外科正宗‧咽喉门》曰:「理中汤,治中气不足,虚火上攻,咽间干燥作痛,妨碍吐咽,及脾胃不健,食少作呕,肚腹阴疼等症。」

《疡医大全》曰:「理中汤,治痈疽溃疡,脏腑中寒,四肢强直者。」

《痘疹金镜录》曰:「理中汤,治痘因里虚寒而泄泻,方后曰:『手足厥冷,泄泻甚者,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心下痞硬,小便不利,或急痛,或胸中痹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心下痞硬者(大簇)。心下痞,喜唾,不了了者(南吕)。暑病(所谓霍乱),呕吐下利,心下痞硬者(紫圆)。」

《成绩录》曰:「一男子,项背强急,或腰痛,饮食停滞,时时胸痛,心下痞硬,噫气喜唾,先生与人参汤,兼用当归芍药散而愈。」

求真按:「项背强急,或腰痛者,为当归芍药散证,余皆本方证也。」

《续建殊录》曰:「一妇人,患胸痛一二年,发则不能食,食即不下咽,手足微厥,心下痞硬,按之如石,脉沉结,乃与人参汤,服之数旬,诸证渐退,胸痛痊愈。」

求真按:「此所谓胸痹也。」

《古方便览》曰:「一男子,一身悉肿,小便不通,心下痞硬,郁郁不欲饮食,以此方兼用三黄丸,二十剂而愈。」

《证治摘要‧鼓胀条》曰:「人参汤加附子,腹平满而大便滑者。」

求真按:「本方主治之腹胀满,按之软弱而有多少之冷感,使仰卧之,则侧腹部膨起,其胀满即减退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产后续得下利,干呕不食,心下痞硬而腹痛,小便不利者。及诸久病不愈,见心下痞硬,干呕不食,时时腹痛,大便濡泻,微肿等证者。又老人每至寒暑时,下利,腹中冷痛,沥沥有声,小便不禁,心下痞硬,干呕者,皆为难治证,宜此方。若恶寒或四肢冷者,加附子。」

求真按:「本方中含朮、干姜、甘草,方意类似于苓姜朮甘汤。以有小便不利,或自利证也,且本方证以老人为多。」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为治胸痹之虚证方,然以理中丸为汤,宜用于中寒,霍乱,太阴吐利证,厥冷者,宜从《局方》加附子。朮与附为伍时,有附子汤、真武汤意,效能驱内湿,与四逆汤意稍异,四逆汤是以下利清谷为第一目的,此方以吐利为目的也。」

《橘窗书影》曰:「一女子从来患痔疾,脱肛不止,灸数十壮,忽发热衄血,心下痞硬,呕吐下利。一医以寒凉剂攻之而增剧,余与理中汤而渐愈,一医欲以药缓攻,余答曰:『痞有虚实。邪气为痞,宜用疏剂。若胃中空虚,客气冲逆为痞者,攻之有害。古方泻后膈痞者,用理中汤。』又以理中汤治吐血,洵有故也。」

大建中汤之注释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由余之经验,本方证之病者,因屡见腹壁、胃、肠弛缓纵胀,而胃与子宫因而下垂者甚多。上冲皮起出见者,是胃肠蠕动不安之状,隐见于皮表也。有头足上下者,谓被气体充满之肠管,成假性肿瘤状,出没于上下左右也。然仲景此论,谓其发作之剧者,未必通常如是也。

稻叶克礼云:「腹皮胀起,如有头足,譬如推看以袋包树枝也。其痛发时为大寒痛,呕而不能食,上下不可近手,或大便秘,或心胸大寒痛而上冲者。」

时时如蛇或如鳗者游走腹中,其头似痛,尾似患伤,不能延伸之状。诸药无效,其余所患,因人而异,都非此方不能治。

或腹常平稳,发则腹皮如波纹者。或平常按腹无别状,发时忽如块物游走,上下往来,而疼不可近手者。又时如小囊,忽去,来时而痛难忍,忽似在腹中,忽似回于背,来去无定所者。

如上说,其休作有轻重缓急外,变证亦多,故宜就病者自述之。然假令虽有如上述之症状,若不认腹中有寒,即非本方证矣。

大建中汤方

蜀椒6.5克,干姜17克,人参8.5克。

上细锉,以水三合,煎一合二勺,去滓,纳胶饴一升,再煎为一合,一日分三回,温服,但胃部有停滞膨满感者,及嫌忌甘味者,饴宜减适量。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胸腹大痛,呕而不能饮食,腹皮起,如有头足者。」

《方机》本方主治项中曰:「心胸间痛,呕而不能食者。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兼用紫圆)。」

求真按:「此阴虚证而兼用紫圆,非也,不可从之。」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有一男子,年七十余,胸满,心下痛,发作有时,或吐蛔虫,而不能食,伏枕三月许,余与此方,病即愈。」

求真按:「此方能治胃肠神经痛,又能治蛔虫。古方之妙,宜深味之。」

一妇人年三十二,饮食不进,日渐羸瘦,而患腹痛三月许,诸医作血积治,或用药以下瘀血,病渐甚。余诊之,脐旁有块物如张手足,心下及胁拘挛,重按即痛不可忍,轻按即若仿佛,乃作此方与之,病日消而痊愈。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方用于蛔虫之心腹痛有效。一女子患伤寒瘥后,腹痛大发,余视其胁下痞硬,与大柴胡及柴桂之类无寸效,于是潜心脉之,寸关洪大,盖因蛔所致,即用鹧鸪菜汤及槟榔鹤虱散,痛犹自若,然病家恳请,不能辞,乃与大建中汤,一帖知,三帖能思食,五帖痛若失。此女腹中虽无大建中汤之定候,然试之如神,故记之以备参考。」

求真按:「以此证为本方无定候,不外腹诊未熟所致,不然,曷得奏此奇效乎。」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小建中汤治里急拘挛急痛,此方治寒饮升降,心腹剧痛而呕,故能治疝瘕,腹中痛者,又能治挟有蛔虫也。」

《千金》作「治心胸中大寒大痛,呕而不能饮食。若饮食下咽,则偏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若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而痛,不可触近其头者。」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虽与小建中汤方意大异,然因有胶饴一味,建中之意明了矣,治寒气腹痛者,莫如此方也。盖因大腹痛而冲胸有呕状,腹中如块凝结为目的,故诸积痛甚,自下而上者,用之有妙效。解急蜀椒汤,治此方证之更剧者。」

求真按:「解急蜀椒汤,本方中去人参、胶饴,而与附子粳米汤之合方也。此种去加法,后世家之浅见也。」

蜀椒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蜀椒

求真按:「因产蜀者最良,故有此名,其实即山椒也。」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六腑之寒冷。…心腹之留饮宿食,肠澼下痢,泄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鬼疰蛊毒,杀虫鱼毒。(《别录》)

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治咳嗽,腹内冷痛,除齿痛。(甄权)

破症结,开胸。…暖腰膝,缩小便,止呕逆。(大明)

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暖脾胃。…杀蛔虫,止泄泻。(时珍)

《本草备要》曰:「川椒,辛热纯阳。入肺,发汗,散寒,治咳嗽。入脾,暖胃,消食,除胀,治心腹冷痛,吐泻澼痢,痰饮水肿。…治阳衰,溲数,泄精,症结(下焦虚寒)。通经,安蛔(虫见椒则伏),杀鬼蛀(最能杀劳虫)、鱼虫毒。肺胃素热者忌服。」

据上说观之,本药为温性刺激的杀虫杀菌药,兼有健胃祛风,解凝利尿作用。

吴茱萸汤之注释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伤寒论》)

【注】

方有执曰:「食谷欲呕者,胃寒也。」

山田正珍曰:「『阳明』二字,本当作『中焦』,乃对下文上焦句而言。王叔和不知文法如是,妄谓中焦即阳明胃腑之位,遂改作阳明耳。食谷欲呕者,胃中虚寒,饮水淤蓄也。吴茱萸温中,生姜逐饮,即此故也。按太阳下篇云:『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由是观之,属上焦者,乃胸中有热之谓,宜与小柴胡汤者也。前一百五十四条为指小柴胡汤以治上焦之方,亦可以为征。」

求真按:「山田氏说甚是。本来此方为阴证之法剂,故其主治为食谷欲呕证,然服之呕反加剧者,非阴证也明矣。所以谓属上焦,暗示其以小柴胡汤为主治也。因本方证是属于内,由下方迫胃;小柴胡汤证是属于外,由上部迫之者,且有寒热之差,但皆有呕证,甚相疑似,判别不易。故师托说本方之证治,以示二方之类证鉴别也。尚有稻叶克礼之《腹证奇览》本方条云:『用柴胡而不能治者,此证间有之,因胸胁苦满,而呕不已故也。然胸胁苦满而呕者,用柴胡而愈。如柴胡证,唯胸满者,是吴茱萸汤证也。』又由亡师之爱儿,濒于危笃,用小柴胡加吴茱萸汤而得奇效观之,能窥其间之秘要故也。然尾台氏所著《类聚方广义》本方条云:『得汤反剧者,益与此方,则呕气自止,但一帖药,二三次服为佳。』此因注家徒执字句解,不能有所知也,学者宜亲验自得,此以本方瞑眩之例证,曲解本条者也,不可妄从。」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以产吴国之茱萸为佳品,故有吴茱萸之名。茱萸,即本名也。呕而胸满者,先呕而后胸满也,则以呕为主证,而胸满为客证矣,与小柴胡汤之胸胁苦满而呕者不同。须切记之,不可失误。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载于少阴病篇,虽属至当。兹因便利而列之,其吐利,手足厥冷者,似于四逆汤证。

刘栋云:「下利清谷,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四逆汤主之。呕吐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故吴茱萸汤以吐为主,四逆汤以利为主也,此下利二证之别,不可不识。」

又尾台氏《类聚方广义》本方条云:「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与四逆汤证相似而不同,四逆汤以下利厥冷为主,此方以呕吐烦躁为主,是其别也。又治脚气冲心,烦愦呕逆,闷乱者。」

如上说,其间自有分别。

又张璐本方条下云:「为少阴兼厥阴之候也。」

仲景单称少阴病,其实少阴病兼厥阴病可知。

干呕,吐涎沬,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

【注】

亦载于厥阴篇,然因与前条有连络,故列之。干呕吐涎沫,食谷欲呕者,与呕而胸满之三证,同为水毒由内之下方,迫于肺胃所致。头痛者,此毒更上迫,而侵及头脑之剧证,故仲景欲示此意,不揭于太阴、少阴篇,而载于厥阴篇也。然此头痛,《续医断》云:「证有主客者,即物有主客也,治其主者,而客从矣,故治法宜分主客也。主者先见,客者后出,故吐而渴者,以吐为主;满而吐者,以满为主也。桂枝汤有头痛,有干呕;吴茱萸汤,亦有头痛,有干呕。桂枝汤以头痛为主,干呕为客,故头痛在首;吴茱萸汤,以干呕为主,头痛为客,故头痛在末。凡客者动,而主者不动,此头痛不过是客证,干呕实为主证也,以之可以鉴别其类证矣。」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4克,人参、大枣各2.4克,生姜4.8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肘后方》曰:「一方(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人食毕,即噫醋及醋心。」

求真按:「噫醋及醋心,吞酸嘈杂也。」

《圣济总录》曰:「人参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心痛。」

张元素曰:「吴茱萸汤之用有三:去胸中之逆气满塞,止心腹感寒之痛,消宿酒也。」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呕而胸满,心下痞硬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食谷欲呕者(方意,以气逆为主证)。吐利(吐泻也),手足厥冷,烦躁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南吕)。呕而胸满者(紫圆)。脚气上攻而呕者(紫圆)。若因水肿而呕者,非此汤所治也。」

《续建殊录》曰:「一某客尝患头痛,痛则呕发,剧时语言不出,但以手自击其首,家人不知其头痛,皆以为狂。先生诊之,腹大挛,恰如引线之傀儡状,盖因头痛甚,有如狂状也,急与吴茱萸汤,二帖,药尽疾愈。」

一人卒发干呕,医与小半夏汤,七日不瘥,声动四邻,于是迎先生。诊之心下痞硬,四肢厥冷,乃与吴茱萸汤,三帖而愈。

一人初患头痛,次日腹痛而呕,手足厥冷,大汗如流,正气昏冒,时或上攻,气急息迫,不能语言,先生与吴茱萸汤,诸证顿除,既而困倦甚,四肢掷席,乃更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数日而瘳。

《成绩录》曰:「一男子,卒然如狂,捧头踊跃,如头痛状,不能言语,干呕,目闭,手足微冷,面无血色,周旋堂中,不得少安。先生与吴茱萸汤,五六帖,痊愈。」

一男子,干呕头痛,胸中痛,周身微冷,面色青白。先生与吴茱萸汤,数帖,稍缓,兼用当归芍药散而痊愈。

《餐英馆治疗杂话》曰:「《伤寒论》有『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之证,已见于前矣,虽与四逆汤证相同,然四逆汤证,吐利而元气飞腾,手足厥冷,虽烦躁而元阳欲脱,故手足之厥冷,有自底下冷起之气味,且腹软而心下无特别阻塞也。吴茱萸汤之目的,虽云手足厥冷,然不恶冷,且自手指表尖冷起者,四逆之证,自指里冷起,亦烦躁也。又吴茱萸汤证,必心下痞塞有物,宜以此为目的,因此痞塞,阻其上下气血往来之经脉,故手足厥冷也。此证《伤寒论》虽无脉,然两证之脉,当绝,或沉微、沉细之类,故若以脉辨证,虽似相同,实若冰炭也。夏月霍乱吐泻证,吐利后间有手足厥冷,烦躁等证,世医以为吐利后是虚寒证,连进四逆、附子、理中等,反增烦躁,心下膨满痞塞者,非虚塞证也,宜用吴茱萸汤。以吴茱萸之苦味,压心下之痞塞,则阴阳通泰,烦躁已,厥冷回,此余新得之法也。只宜以心下痞塞为标准,手足自指表冷起为目的。此证若黏汗出,而脱阳者,非附子则不治。夏月虽宜出汗,然通身出薄汗者,则宜吴茱萸汤。犹烦躁,厥已回,心下之痞虽开七八,尚有少少之痞不除者,宜《活人书》之枳实理中汤。总之吐下后,心下痞者,枳实理中汤妙,即理中汤加枳实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哕逆有宜此方者,按《外台》曰:『疗食讫,醋咽多噫也。』」

霍乱,不吐不下,心腹剧痛欲死者,先用备急丸或紫圆,继投此方,则无不吐者。若已吐,则无不下者矣。已得快吐下,则苦楚脱然,其效至速也,不可不知。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主下降浊饮,故治吐涎沫,治头痛,治食谷欲呕,治烦躁吐逆。《肘后》治吐酸嘈杂。后世治哕逆。凡危笃之证,审因浊饮上溢,而处此方,其效难数。吴昆加乌头而用于疝,此证自阴囊上攻,有刺痛呕恶等证。凡一切上迫者,皆可为目的。又久腹痛,吐水谷者,此方加沉香有效。又霍乱后转筋,加木瓜有大效。」

求真按:「加沉香、木瓜,小策也。」

《橘窗书影》曰:「一男子患梅毒,瘥后,头痛,肩背强急,眼睛时时朦胧。医概为遗毒,连用仙遗粮及汞剂。血液枯燥,胃中空虚,一日,大发呕吐而绝食,心下痞塞,烦躁欲死,众医惊辞。余诊曰:『体本无深毒,因其人惧此病,致医过攻,而生此变。所谓割鸡用牛刀也。先平其胃而下呕逆,或可得其活路。』因作吴茱萸汤加半夏、黄连(官参三分)。二日,呕吐止,食少进。余仍前方不动,某医笑为顽固,连服数旬,头痛、肩背强亦随而愈。」

吴茱萸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吴茱萸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本经》)

利五脏,去痰,冷逆气,饮食不消,心腹诸冷绞痛,中恶心腹痛。(《别录》)

治霍乱转筋,胃冷吐泻腹痛,产后心痛,遍身癣痹刺痛,腰脚软弱,利大肠之壅气,肠风痔疾,杀三虫。(甄权)

下产后之余血,治肾气脚气之水肿,通关节,起阳,健脾。(大明)

治痞满胸塞,咽膈不通。(好古)

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之痰厥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时珍)

《本草备要》曰:「吴茱萸,辛苦大热,有小毒。…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去痰,杀虫,开腠理,逐风寒。治厥阴头痛,阴毒腹痛(痛在少腹也),呕逆吞酸,痞满噎膈(胃冷),食积泻痢,血痹阴疝,肠风痔疾,脚气水肿,口舌生疮,冲脉为病,气逆里急。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利大肠壅气,下产后之余血。然走气动火,昏目发疮,血虚有火者禁用。」

由以上诸说观之,本药之作用酷似于蜀椒,然彼治水毒上攻之力微,而此药则力甚峻也。

干姜附子汤之注释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条虽不合太阴病之定义,然本方与甘草干姜汤皆为四逆汤之原方,故载之。其大意:论由汗下误施,表里皆虚,全陷阴证也。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者,非因瘀血也(因瘀血者,恐昼日明了,至夜则谵语烦躁,或病苦增进也,见二卷小柴胡汤条)。不呕者,无少阳证也。不渴者,无阳明证也。身无大热者,山田正珍云:「身无大热者,谓皮肤之表无翕翕之热也。」如上说,是无表热之谓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干姜附子汤,因汗下误施,致变若是之证也。与甘草干姜汤之烦躁略相似,然彼因误治致病势激动急迫,此病因误治而不加重,又无急迫之证也。唯精气脱甚,所以甘草与附子相易。身无大热一句,以其头面至于四未,可见皆无大热也,此条宜参考栀子豉汤证,以见其异。」

此亦发本条之义者,宜精思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附子各6克。

上细锉,以水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顿服。

先辈之论说

《外台秘要》曰:「深师干姜丸(求真按:『此即本方之丸方』),治伤寒病,不止也。」

《和剂局方》曰:「姜附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及一切之虚寒,并皆治之。」

《三因方》曰:「干姜附子汤,治中寒,卒然晕倒,或吐逆涎沫,状如暗风,手脚挛搐,口噤,四肢厥冷,或复燥热者。」

求真按:「此燥热,所谓真寒假热也。」

《易简方》曰:「姜附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阴证伤寒,大便自利,而发热者,尤宜服之。」

《名医方考》曰:「附子散(求真按:『此即本方之散剂』),治寒痰反胃者。」

《卫生宝鉴》曰:「身冷,脉沉数,烦躁,而不饮水者,此名阴盛格阳,以干姜附子汤加人参半两治之。」

《圣济总录》曰:「附子散,治小儿冻足烂疮。以附子二枚,干姜二两,捣罗为散,入绵中,装如韈。若有疮脓,即以腊月之猪脂涂之。」

《痘证宝笺》曰:「朱子姜附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痘出传风,眼直斜视,牙关紧闭,不可用祛风药,应服此方以解之。」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下利烦躁而厥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烦躁不得眠,脉沉微者。」

四逆汤之注释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本方证,《医宗金鉴》云:「若重发汗者,谓不止误服桂枝汤,而更误服麻黄汤也。或复加烧针,劫夺其汗,以致亡阳证具时,则非甘草干姜汤所能治,故又当与四逆汤,急救其阳也。」

若误桂枝加附子证,以桂枝汤发表,至有甘草干姜汤证者,不在此例。更与麻黄汤误汗,复加烧针,夺取正气,因使表里虚乏者,则以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之合方,如本方者应之。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伤寒论》)

【注】

解在太阳病篇桂枝汤条。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伤寒论》)

【注】

尾台氏曰:「按此章意义不明,必有脱误,不可强解。」

是本条有脱文明矣,然《医宗金鉴》云:「『身体疼痛』之下,当有『下利清谷』四字,方合当温其里。」观太阳篇云:「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此虽未下,但脉反沉,故知里寒,必是脱简。

又柯氏曰:「此太阳表证,得少阴里脉也,宜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发之。若不差,而下利清谷,即有身体疼痛之表未解,亦不可更汗,当温其里,宜四逆汤。」

由此观之,则本条当是「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若不差,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当救其里,宜四逆汤也。」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此即真寒假热证也。故里有真寒,而现脉迟,下利消谷,虽表有假热,而使脉浮。此脉浮,表热,不可作为表证也。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伤寒论》)

【注】

张兼善曰:「经言『辈』字者,谓同类之药性,有轻重优劣之不同耳。」

《医宗金鉴》曰:「凡自利而渴者,里有热,属阳也。若自利不渴,则为里有寒,属阴也。今自利不渴,则知太阴本脏有寒,故当温之。四逆辈者,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

山田正珍曰:「『脏』字,为泛指脏腑而言,注家以为脾之一脏,非也。厥阴篇云:『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今自利不渴,知其里有寒也。…按自利而渴之一证,间有津液内亡而然者,惟其人小便不利,则属虚寒耳。余尝疗不利烦躁,小便不利者,每用四逆辈,屡收全效。若徒以渴为热,以不渴为寒,则为未尽然也。所谓自利不渴,为有寒者,特语其常耳,至于变证,则未必尽然也。」

求真按:「以其脏有寒之『寒』字,有二义,即一为寒冷之意,一为水毒之义,然水性本寒,故所归则一也。又当温之『温』字,亦有二义,即一如字义,一为除水毒也,然去之则自温暖矣,故所归亦一也。全文之意:凡自然下利不渴者,属于太阴病也,内脏因有水毒而寒冷,则选用四逆汤类似诸方,以去此毒,而使内脏温暖者,适当之处置也。」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按本节不说病证,独说脉者,承上三条(求真按:「上三条者,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之三条也」)而发。谓少阴病虽有如上三条所述,若脉沉者不可下之,急宜温之也。乃上三条虽名曰少阴,可知其脉不沉矣。再按少阴病之脉沉,乃脉微细而沉也,『微细』二字,含蓄在『少阴病』三字中矣。」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温温』,即『愠愠』,古字通用,当以『愠愠』为正。『膈上』,当作『膈下』,《脉经》第七卷不可吐篇,引此条云:『若膈下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本论劳复篇云:『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太阳中篇小青龙汤条云:『心下有水气,干呕。』合考之,『上』字,当作『下』字也。『复』,『反』也。『少阴病』三字,以始得之无热恶寒而言,谓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心下愠愠欲吐,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其脉弦迟者,此为邪气实于胸中。盖邪实胸中,则阳气为闭,不能通达于四末,是以使人手足厥寒,其脉弦迟也。如是者,当以瓜蒂散吐之,《素问》所谓『因其高者而越之』是也。若下之,则于治为逆,故曰不可下也。厥阴篇第三百六十三条云:『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盖与本节同因而殊证耳,按小柴胡汤之心烦喜呕,黄连汤之欲呕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之食入口即吐者,皆胸中有热也。吴茱萸汤之食谷欲呕者,中焦有寒也。《金匮》大黄甘草汤之食已即吐者,亦由胸中有热也。此条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愠愠欲吐,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为邪气实于胸中,阳气因之而闭,故不论其寒热,以吐达其郁闭也。若其人手足厥冷,不吐饮食,惟干呕者,此为膈下有寒饮,盖因脾胃虚寒,不能转化水浆也,不可吐之,宜以四逆汤急温之,中焦得温,寒饮自散矣。」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云云者,疑有调胃承气汤证,故曰不可下也。按『当吐之』之下,脱『宜瓜蒂散』四字。又按《千金方》引此条,『温温』,作『愠愠』,是也。《正字通》曰:『愠,心被郁积而烦愦也。』此条之『温温』,盖谓恶心愤闷状也。又《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使人逆气,背痛,愠愠然。』王注曰:『不舒畅也。』张注曰:『悲郁貌也。』《至真要大论》曰:『愠愠,而复已萌也。』张注曰:『蕴积貌。』合观之,亦可发温温之义矣。」

由此二说观之,可知本条之意矣。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以下诸条,本宜载于厥阴篇,本篇所以列之者,因与前记诸条有连带关系也。其意如山田正珍云。内者,腹内也。此证脉微欲绝者,主以通脉四逆汤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大汗出,热不去,是脱汗也。内,腹中也。《脉经》无『又』字。」

由此可知本条之意矣。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成无己曰:「大汗与大下利,内外虽殊,其亡津液,损阳气则一。阳虚阴胜,故生厥逆,与四逆汤固阳退阴也。」

求真按:「此大汗,若因大下利而亡失体液,则致血行微细之结果而厥冷也。」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伤寒论》)

【注】

仲景虽列本条于厥阴篇,反近于太阴病者也。注释详太阳病篇桂枝汤条。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既云难治,又处以四逆汤,《论》中断无此例,疑非仲景之言。」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以下二条,揭于霍乱病篇。本条是论其里寒外热之甚者,不可误以「汗出,发热恶寒」为表证也。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山田正珍曰:「此是虚寒内盛,阳气外脱也。『四逆』之上,脱『通脉』二字。一说云『复利』,当作『不利』,是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既吐且利云云,疑『四逆』之上,脱『通脉』二字。」

求真按:「此二说是也。脉微欲绝者,不外于水毒急迫之剧,则以增量干姜之通脉四逆汤主治之,当然之理也。」

四逆汤方

甘草4.8克,干姜3.6克,附子2.4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

《医林集要》曰:「干姜附子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伤寒阴证,唇青面黑,身背强痛,四肢厥冷者,以及诸虚沉寒等证。」

《济生方》曰:「姜附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者。」

《万病回春》曰:「凡阴证,身静而重,语言无声,气少,难以喘息,目睛不了了,口鼻气冷,水浆不下,大小便不禁,面上恶寒,有如刀刮者,先用搜熨法,次服四逆汤。」

《伤寒六书》曰:「四逆汤,治脉浮热甚,反灸之,因火必动,咽燥吐血。」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四肢厥逆,身体疼痛,下利清谷,或小便清利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手足厥冷者。下利清谷者。腹拘急,四肢厥冷,下利恶寒者。大汗出,热不去,拘急,四肢厥冷者。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

《古方便览》本方条曰:「世医所谓中寒、中湿及伤寒阴证、霍乱等证,若有厥冷恶寒,下利腹痛等,皆宜用此方。又可用于一年或二年,下利清谷不止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霍乱,吐利甚者,及所谓暴泻证而急者,死不崇朝。若仓皇失措,拟议误策,使人毙于非命,其罪何归乎?医者当研究于平素,始可救急而济变也。大汗出,热不去云云,可参考以下诸章。」

霍乱病,虽因外感,盖伤食也,又有挟疝症激动者。其不吐不下,胸腹剧痛者,当先与备急圆、紫圆以吐下之。腹痛闷乱止,而呕不止,药汁不入者,宜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止其呕。吐下后,头痛发热,身疼痛,渴而呕吐,小便不利,脉浮数者,宜五苓散。前证吐利不止,四肢微冷,好热饮者,人参汤。吐下止,大热大渴,烦躁,心下痞硬者,白虎加人参汤。前证头痛,汗出恶寒,身体疼痛,心下不痞硬者,白虎加桂枝汤。干呕不止,冷汗厥逆,转筋腹痛,脉微欲绝者,宜用四逆汤。苟精究攻伐之术,治安之策,不误于施设,而起其可起者,岂难事乎?

四逆汤,为救厥之主方也。然伤寒之热结在里者,中风卒倒,痰涎沸涌者,霍乱未吐下,内犹有毒者。老人食郁及诸卒病闭塞不开者,纵令全身厥冷,冷汗脉微,能审其证,以白虎、泻心、承气、紫圆、走马之类,解其结,通其闭,则厥冷不治而自复。若误认为脱证,遂用四逆、真武,则犹下井投石也。庸工杀人,常坐于此。呜呼!方技虽小,生死所关,若无高才卓识者,难以得其蕴奥也。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为阴证正面之治法,以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等为主证。其它假热证,有使冷服此方之法,亦近于加猪胆汁之意也。…又此方加乌梅、蜀椒,名温中汤,治蛔厥。」

附子粳米汤之注释

腹中寒,气胀,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金匮》无「胀」字,今从《外台》加之。腹中寒气胀者,腹中寒冷而为无形物之腹部胀满也。雷鸣切痛者,水声如雷鸣,疼痛如切也。胸胁逆满者,自下方向胸胁部气张之谓也。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2.5克,半夏14.5克,甘草2.5克,大枣6克,粳米24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腹中雷鸣切痛,呕吐,恶寒者。」

《方机》本方主治曰:「治恶寒,或手足厥冷,而腹疼痛呕吐者。」

《漫游杂记》曰:「有一壮夫,病梅毒七年,两脚拘挛不起,易医三十余,不愈,因是漫然置之。余偶至其地,亲故来请诊。气色饮食如常,其脉迟缓,腹无他病,唯脐下有一癖筑筑然。余曰:『是疝也。攻湿频年,为药所胁,沉结不解也。』与附子粳米汤,三十日,徐徐而脚伸,时余将去,书方与之曰:『服之勿怠。』一年后,讯来,言服二百日即愈。」

有一妇人四十余岁,下利腰痛,膝胫有时微肿,脉沉结欲绝,微喘潮热,食谷日仅一二盏,腹底有症瘕,摇动则人事不省。余曰:「此下利,由于症瘕,腰间兼有积冷也。」与附子粳米汤,嘱曰:「戒酒色,勿思虑。若由酒色、或思虑而复发者,我不知也,非药之罪也。」服五十余日,病除八九,其夫偶爱一女子,妇人觉之,妒忌忿恚,数日,诸证复发,惶遽请余。余曰:「病因忿恚不散,用药颇难,如使该女子离去,三日后,再与粳米汤可也。」百余日而愈。

《腹证奇览》曰:「下脘以下,绕脐周围,以及胁下、腰间,雷鸣切痛,或呕,或泻者,附子粳米汤证,是寒疝也。必当于腹中腰间,觉有冷气,且心下不痞硬,是其别也。」

求真按:「本方证若有呕吐下痢时,易疑于半夏泻心汤证。然彼为阳证,而心下痞硬,且雷鸣多在脐以上,而疼痛不剧。此为阴证,心下不痞硬,雷鸣多在脐以下,而腹痛剧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孙思邈以此方治霍乱四逆,吐少呕多者,有老工自脱套之手段也。寒气,即水气也。若痛剧及于心胸者,宜合大建中汤,有奇效。疝家、留饮家多有此证。」

求真按:「于前证,用上合方而得奇效。后世家去此合方中之人参、胶饴,名解急蜀椒汤,不可从之。」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用粳米者,主切痛也。《外台》腹痛用秫米一味可征。此方不仅寒疝之雷鸣切痛,且宜于澼饮之腹痛甚者,又《外台》有用于霍乱吐泻者。」

求真按:「粳米不仅主切痛已也。」

《橘窗书影》曰:「一人因过食鱼肉,心腹刺痛欲死,与备急圆,吐利数行,痛稍安,因与黄连汤。一夜,大发呕吐,饮食不能入口,苦闷颇甚,乃使服甘草粉蜜汤,呕吐渐收。后发寒疝,少腹急痛,雷鸣甚,迫于胸中,自汗出欲绝,先与附子粳米汤,若发则兼用大建中汤。数旬,诸证全和,人始苏息。」

一女子十九岁,小腹有块,自心下至小腹,拘急而痛,时时冲逆,而痛甚不可按,默默不欲饮食,脉微细,足微冷。医为郁劳,与药不愈,余曰:「寒疝也。」乃与解急蜀椒汤,服数日,冲逆止,小腹之块稍减,但腹里拘急,饮食不进,因与小建中汤加蜀椒,渐次快愈。

求真按:「用解急蜀椒汤,非也,当用附子粳米汤与大建中汤之合方。」

薏苡附子散之注释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以下六方,虽不合太阴病之定义,然皆属于此类,故载之。

本条之缓急者,吉益南涯曰:「胸痹缓急者(略举胸痹证也。缓急者,所谓喘息咳唾,有休作也)。」

尾台榕堂曰:「缓急者,谓痛有缓急也。《本草纲目‧薏苡仁条》引《金匮》作『周痹缓急』,按《金匮‧水病篇》曰:『身肿而冷,如周痹状。』今胸痹之痛,有休作缓急者,或一身痹而恶寒,或浮肿疼痛者,用之皆有效,且此方与下方(求真按:『下方,指薏苡附子败酱散也』)皆宜咀而煮服,更宜参看《灵枢‧周痹篇》。」

又如丹波元坚曰:「此缓急,主在急字,非或缓或急之谓也。《史记.仓公传》曰:『无可使缓急者。』《袁盎传》:『一旦有缓急,宁足恃乎?』《游侠传》曰:『且缓急人所时有。』皆是一时切迫之谓,足以为证。」

浅田宗伯曰:「此方为散,暝眩难堪,煎服治胸痹急剧证。肠痈急现脱候者,亦可用之。」

上可分为甲乙二说,虽不明其是非,然恐以甲说为是,因甲说皆出于实验,而丹波氏以字义为先例也,浅田氏亦然(浅田氏有剽窃癖,此余所以不能深信也)。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附子各6克

上二味为末,一日分三回服。或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分三回温服。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胸中痹,恶寒,或浮肿者。」

《用方经验》本方条曰:「与身体麻痹,如隔靴搔痒,或遍身生疣子之类,有效。」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注释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其身甲错者,谓肠痈病者之皮肤,尤其是腹皮,如鱼鳞也。腹皮急者,其腹皮虽挛急,然按之则软,如浮肿状,且腹内无凝结物,其挛急度极微弱也。身无热,脉数者,凡数脉为有热之候,此证无热而现脉数,故曰身无热脉数,而示其为阴证也。此为肠内有痈脓者,凡有以上诸证者,谓肠内有化脓证也。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7克,附子1.5克,败酱3.5克。

煎法用法同前,小便当下。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一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者。」

鹤台先生《腹证图录》本方条曰:「如图,腹胀,似属胀满,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此证间有之,若方证不相对,即经年亦不治。一妇人二十七岁许,患此证已三年,诸医术尽。后请余治,乃往诊之。腹满,身重如孕,虽不敢卧,然心烦而不能步行。余因术未熟,故见腹坚满,误以大承气汤攻之,无效。因转与大柴胡,凡半年,亦无效。病家怃然谓余曰:『足下常以古医道自负,而治吾妇病如此,其无效将如何?』余闻之,愧言行不能一致,于是告师霍先生。先生乃往诊察,责余曰:『汝术未娴,故后有病者乞治,必须告我。今此腹证大误,汝犹不知,投以峻剂,使病者受苦,至不仁也。夫大承气汤之腹证,坚满按之有力,且腹底有抵抗。又大柴胡汤证,胸胁苦满,腹实,少有拘挛。今病者虽腹满,按之濡,且腹底无力,身甲错,腹皮急,此即薏苡附子败酱散之正证也。而汝所投之药方,孟浪甚矣。』余惶恐谢过,慎与薏苡附子败酱散,不满二旬而愈。呜呼!先生之腹诊术,可谓微妙矣。于是诊察病者,必告先生,朝夕受教。自东洞先生复古后,霍先生娴其术,以传于余,可谓大幸矣。后治此病八九人,咸得速效。后有人以余称『古方家』,来舍多以古书试余,然不才惟学《伤寒论》耳,因侮余甚。一日,问余曰:『鹅掌风,何以治之?』答曰:『余未知名鹅掌风者。』因问其故,曰:『手足皮痒,俗称“水虫”者。』余曰:『虽言其外状,然须按其腹证,方可言方药。』其人许诺,且云:『我治此证,百发百中也,足下不知,可传之。』翌日,引病人来,余乃候其腹,曰:『薏苡附子败酱散证也。』其人大叹息曰:『我之奇方即此也,世医知者鲜,初谒足下时,疑为大言者,今知误矣。』后属余门下,问医事,颇努力。

《用方经验》本方条曰:「兼治遍身有疮疖,如癞风,肌肤不仁,不知痛痒者。」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方与大黄牡丹皮汤同为治肠痈之方,有轻重浅深之分,不俟论矣。彼云小腹肿痞,痛如淋;此云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彼云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此云身无热。彼云脉迟紧;此但云数。可见证有轻重,而毒所结亦有浅深也。肠痈可针者,当认肌层甲错处入针。若犹豫旷日,则腐溃蔓延,脓自脐孔出,荏苒而不愈,或致不起也。审断脓之浅深,其浅者,速入针为要。『肠内』二字,宜活看。」

《方伎杂志》曰:「一女子十九岁,乞诊,视之。病人云去年麻疹后,各处皆痛,如痛风然,治疗之,止发无定,迁延之间,水气出而腹痛甚。又更医,医云:『误治矣,决不能逐水气,务宜先以补剂补元气,复精力,则水气自治矣。』虽服其药,自觉精神日衰耳。诊之,自腹迄于面部四肢皆肿,小腹之右方底部有酿脓之情形,谓之曰:『若取其脓,十日亦恐不保。』病家惊而吐舌,谓前医未有言有脓者,但以补元气,逐水气为治。于是频乞用针。谓之曰:『余知即用针于一月后,恐出脓后十日亦不能保,然死生数也。』故以铍针下寸许,则脓吹出,于是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疮口插入如细笔管者,下盛以杯,虽日日出瘀脓,但精神渐脱,十一日而毙。此皆因医者辨证不明,含糊治疗,致病毒增剧,或变化为他证,而成不治者,医杀之也,岂不可叹哉?」

《橘窗书影》曰:「一人年六十余,少腹凝结,觉微痛,小便淋沥而不通快,若步行则小腹挛急,苦于汗出,身无寒热,饮食如故。邸医以为寒疝,或为淋毒,疗数旬,无效。余诊曰:『肠间有一种垒垒然之凝固物,然无疝块,无积聚,按之濡活,似肠痈状。宜温和之,以观其进退。』因与归建中汤,以温启熨熨脐下,四五日,脐中忽突出赤色,其夜,脐中喷出白脓一合余,即投薏苡附子败酱散,二三日,脓尽,小腹之块若失。」

败酱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败酱根

【气味】苦平无毒(《别录》曰:「咸而微寒。」权曰:「辛苦微寒而酸。」时珍曰:「微苦带甘」)。

【主治】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产后痛。(《别录》)

治毒风痹,破多年之凝血,能化脓为水,止产后诸病,腹痛,余疹烦渴。(甄权)

治血气心腹痛,破症结,催生,落胞。血运,鼻衄,吐血,赤白带下,赤眼障膜,弩肉,聤耳,疮疖,疥癣,丹毒。排脓,补瘘。(大明)

由此观之,则本药为消炎、解凝、排脓性之利尿药,而带有驱瘀血作用也。

天雄散之补遗

失精家,少阴脉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者,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证治篇》)

天雄散方

天雄、龙骨各6克,朮16克,桂枝12克。

上为细末,以酒一回2克许,一日三回服用。或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三回分服,不知,稍增之。

有此方而无证,其用途不明。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失精,脐下有动,上冲恶寒,小便不利者。又按:『失精家小便不利,脐下有动,或恶寒,或冲逆者主之』。」

是以本方以此说为主目的,参照他说运用之可也。今录东洞翁之论据如下。

《药征》曰:「天雄散,《金匮要略》载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条后,而不载其证。李时珍《本草纲目》曰:『此仲景治男子失精之方也。』然则旧有此证,而今或脱也。『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下,当云『天雄散亦主之』。以余观之,时珍之见,岂以朮附为治失精梦交乎?此则观于《本草》可以知之。盖失精梦交,水气之变,故以朮为主药也。」

先辈之论说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老人腰冷,小便频数,或遗溺,小腹有动者。阴痿病,脐下有动,或小便兼白浊者,严禁入房。服此方不过一月,必有效。作汤用反良。」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治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之属阴寒者。一人常苦阴囊冷,时精汁自出者,此方为丸药,长服而愈。」

芎归胶艾汤之注释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金匮要略》)

【注】

尾台氏着《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此条当做四段读,曰漏下也。曰半产后,续下血不绝也。曰妊娠下血也。曰妊娠腹中痛也。《金鉴》曰:『胞阻者,胞中气血不和,阻其化育也。』」

然则本方为主治子宫出血之颇甚者。流产后恶露虽尽,尚续,子宫出血不止者。妊娠中子宫出血者。妊娠中腹内疼痛者。胞阻者,子宫内有阻碍也。

芎归胶艾汤方

芎藭、阿胶、甘草各3.5克,艾叶、当归各5.5克,芍药7克,地黄11克。

上细锉,以水、酒各一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但用水煎加酒服亦可。又忌酒者,水煎亦可。

芎归胶艾汤之腹证

因方中有芍药、甘草,腹诊上虽认为腹直肌挛急,然与由于其它原因者不同。若因于瘀血者,则其挛急限于左侧,故虽似于桂枝茯苓丸证,然不如彼有桂枝,故无上冲之候。无茯苓,故无心悸,心下悸,肉筋惕证。又与彼有桃仁、牡丹皮异,而含有芎藭、当归、艾叶,故彼治比较的实证性瘀血,而此主阴虚性瘀血也,故腹部之实状不如彼,一般软弱无力也,脐下虽有瘀血块,亦软弱微小也。虽然,因有地黄,则烦热着,且有脐下不仁证。有阿胶,为治脱血颇有力也。

先辈之论说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漏下腹中痛,及吐血、下血者。按凡治吐血、下血诸血证者,男子与妇人无别。」

求真按:「余之经验,本方主治吐血,不如主治下血也。」

《方舆輗》本方条曰:「妊娠下血一应者,任其下可也。如不止,名曰漏胞。此证恐将胞干子死。又妊娠中有忽然下血者,不速治,必致坠胎。以上二证,虽缓急异势,皆宜芎归胶艾汤,且此汤不仅下血,妊娠杂证效用甚多。《千金》卷三,妊娠诸病篇引曰:『治妊娠二三月上至七八月,其人顿仆失踞,胎动不安,伤损腰腹而痛欲死,若有所见,及胎奔上抢心短气方。』又数坠胎者,吾师以此为保孕之药。」

求真按:「本方有效于伤胎、坠胎者,虽如二说,若无如上之腹证,不可轻用之。」

假令妊娠腹中痛,因下血而腹痛者,此证用胶艾汤。《千金方》已注明矣。

求真按:「本方治下血有腹痛,无论矣。即不下血,而有腹证时,亦能主治腹痛,不可偏执。」

明.薛立斋曰:「大产(求真按:『生理的分娩也』),如栗熟自脱。小产(求真按:『流产也』),如生采之,破其皮壳,断其根蒂也。半产后,所以有下血不绝证也,然大产后亦有下血不绝者。凡治血须看其色,紫色为旧瘀血,任其下可也。红,新血也,亟宜止涩之策。然紫者已尽,红必继之,红尽则淡,势必然也,宜斟酌治之。血如屋漏水,沉黑不红,或时来时断,或如水,或有块,淋沥不休者,虚候也,不可误与寒凉之药。如脉浮脱,宜用附子,此方载于《千金》卷三,名大胶艾汤。方后云:『治妇人产后,崩伤,下血过多,虚喘欲死,腹中激痛,下血不止者之神方。』主治详明,却超原论。」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孕妇颠踬,胎动冲心,腹痛引腰股,或胎觉萎缩状,或下血不止者,宜用此方。胎不殒者,即安,若胎殒者,即产。治肠痔下血,绵绵不止,身体萎黄,起则眩晕,四肢无力,少腹刺痛者。若胸中烦悸,心悸郁结,大便燥结者,兼用泻心汤、黄连解毒汤。血痢不止,无腹满热实证,唯腹中挛痛,唇舌干燥者,此方间有效。」

求真按:「腹痛引腰股,或觉胎有萎缩状,身体痿黄,起即眩晕,四肢无力,腹满无热实证者,为用本方之眼目,宜精思之。」

妇人妊娠,每有堕胎者,有每产不育者,此证始终宜服此方。更能于五月以后,严慎枕席,可免不育之患。若浮肿,小便不利者,宜当归芍药散。

求真按:「习惯性流产之原因颇多,若无上记之腹证,不可用本方。」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为止血之主药,故不仅用于漏下、胞阻也。《千金》、《外台》用于妊娠跌仆伤产,及打扑伤损,及诸失血。又《千金》之芎归汤、《局方》之四物汤,虽皆祖于此方,然其妙效,在于阿胶之滋血,艾叶之调经,加以甘草之和中也。是以先辈之四物汤,可谓板滞不灵矣。」

芎藭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芎藭根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求真按:「筋挛缓急者,筋肉之挛缩,或急,或缓也」),金疮,妇人血闭无子。(《本经》)

除脑中之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涕唾多,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去内寒。(《别录》)

腰脚软弱,半身不遂,胞衣不下。(甄权)

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血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吐血,衄血,溺血,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痔瘘,疮疥。长肉,排脓,消瘀血。(大明)

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时珍)

《本草备要》曰:「川芎,辛温,…乃为血中之气药。助清阳,开诸郁,润肝燥,补肝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搜风,散瘀,调经,止痛。治湿气在头,血虚头痛,腹痛,胁风,气郁,血郁,湿郁,血痢,寒痹,筋挛,目泪,涕多,及痈疽疮疡,男妇一切血证。然香窜辛散,能走泄真气,单服、久服,使人暴亡。」

由以上诸说观之,本药为温性强壮药,有去贫血性瘀血之特能。

当归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当归根

【气味】苦温,无毒。(杲曰:「甘辛温,无毒。」)

【主治】咳逆上气。…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汁饮之。(《本经》)

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别录》)

呕逆,虚劳寒热,下痢腹痛,齿痛,女人沥血腰痛。止崩中,补诸不足。(甄权)

治一切风,一切气,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大明)

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时珍)

主痿躄嗜卧,足下热而痛,…气逆里急,…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好古)

《本草备要》曰:「当归,甘温,和血。辛温,散内寒。苦温,助心散寒。…治虚劳寒热,咳逆上气(血和则气降),…澼痢(便血曰澼),头痛,腰痛,心腹诸痛(散寒和血),风痉无汗,痿痹症瘕,痈疽疮疡,…气逆里急,…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及妇人诸不足,一切血证,阴虚阳无所附者,润肠胃,泽皮肤,养血,生肌(血旺则肉长),排脓,止痛,…使血气各有所归,故名。」

如以上诸说所示,本药之作用殆与芎藭无异,然强壮作用则胜之,此其别也。

艾叶之医治效用

《本草纲目》曰

【气味】灸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别录》)

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弘景)

主衄血下血,脓血痢。任用水煮,及丸散。(苏恭)

止崩血、肠痔、血搨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捣汁饮,治心腹一切冷气鬼气。(甄权)

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大明)

治带脉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好古)

温中,逐冷,除湿。(时珍)

《本草备要》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太、少、厥),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安胎。治吐衄崩带、腹痛、冷痢、霍乱转筋,杀蛔,治癣(苦酒煎服),灸之能透诸经,治百病。血热病者禁用。」

由以上诸说观之,则本药为温性收敛性止血药,兼有强壮作用矣。

当归芍药散之注释

妇人怀孕,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怀孕者,妊娠也。痛之,缓缓之义也。妇人妊娠,腹内挛痛者,虽以本方为主治,然此证未必皆以本方为主治。恐「腹中痛」之上,省略「其证」之二字。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

【注】

妇人腹内有诸种之急痛者,以本方为主治也。然此证未必皆以本方为主治,亦恐省略「有其证」等字。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芎藭各1克,茯苓、朮各1.3克,泽泻2.3克,芍药4.8克。

上为细末,一日三回分服,或增量二倍以上,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但腹痛不剧,无下痢者,不增量芍药。

当归芍药散之腹证

仲景不过示本方宜用于妇人之腹痛,然本方用途不如是少也。苟有腹证,不论男女老少一切之病证,皆可用之,实一日不可缺之要方也。余由经验归纳之,本方类似芎归胶艾汤,其主治亦相似。所异者,彼有当归、川芎之外,因有地黄、阿胶、艾叶,故止血作用颇有力,此仅有当归、芎藭,其作用比较的微弱也。然反于彼而含茯苓、朮、泽泻,故有治冒眩、心悸、心下悸、肉筋惕、小便不利之特能,是以本方能奏效于脑、神经、肌肉、心、肾、子宫等疾患也,腹证亦相酷似。然此证本因水毒停蓄,故腹部稍软弱而胃内必有停水,且他体部亦得认为停水之候,此其别也。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三因方》曰:「当归芍药散,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痛,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崩中久痢,常服之则通畅血脉,痈疡不生,消痰,养胃,明目,生津。」

【注】此血晕,脑贫血也。崩中,子宫出血也。消痰,去胃内停水也。明目,治弱视也。

《元和纪用经》云:「本为六气经纬圆,能祛风,补劳,养真阳,退邪热,缓中,安和神志,润泽容色,散邪热、温瘴、时疫。安期先生赐李少君久饵药,后仲景增减之(求真按:『增减用量也』),为妇人怀孕腹痛之本方。」

【注】补劳,本方治肺结核疑似证也。使润泽容色者,此方治贫血之结果也。而陈言谓退邪热,散温瘴、时疫,然由余之经验,本方解热作用不显著,仅能治有微热耳,此说不可妄信。

《续建殊录》曰:「某人患腹痛,来谒先生。自手按其腹,良久,曰:『余得斯疾,医索四方,吐下针灸,无不极尽其术,然百治无效,迁延七年矣,今请公赐诊,虽死无怨。』先生诊之,自脐旁至胸下,挛急痛,日夜无间,乃与当归芍药散,三日,沉疴顿去。」

求真按:「吾国用此方,殆自南涯氏始。余用之者,亦氏治验之赐也。」

妇人年二十三,左脚挛急百日许。一日上攻,吐而不能言语,医作脚气治不效。先生诊之,胸腹有动,自小腹至胸下挛急,小便不利,乃作当归芍药汤(求真按:「此即本方之煎剂」)与之。二帖,上攻稍弛,言语复常,腹痛依然,因与硝石丸(求真按:「是大黄芒硝之丸方也)」。食顷,二便通快,尿色如血,诸证渐除,月余痊愈。

求真按:「自小腹至胸下挛急,是左腹直肌挛急也。尿色如血者,瘀血自泌尿器排泄之证。」

一妇人足趾疼痛,不得步行。一日,腹中挛急,上冲于心,绝倒不知人事,手足温,脉数,两便不通,与当归芍药散,小便快利,色如血,诸证顿除。

求真按:「是仲景所谓厥阴病,即脑贫血之剧者。」

《成绩录》曰:「一男子,腹痛七年,上迫胸背,请先生治,与当归芍药汤,服十五六帖,下黑血而愈。」

一男子,六七年来,病腹痛,汤液丸散,镵石蹻引(求真按:「镵石,用于治疗之砭针也。蹻引,与导引同,按摩也」),无所不至,未见小效,遂来求治。先生诊之,腹中挛急,不能俯仰,痛引胸背,其腹如刺,胸背如啮,与以当归芍药汤,时调下消块丸,以渐而愈。

一人病鼓胀,一医以大黄剂攻之,其胀自如,短气腹痛倍于前日。先生诊之,胀自胸肋起,波及于心下、小腹,其气沸腾抢胸,势如激波,日晡潮热,大便秘结,或咳,或眩,饮食如平日。使塾生诊之,皆曰:「其治一在大黄、芒硝。」先生与以当归芍药散,告曰:「若日散莞蓄之气,疏滞瘀之血,则病必愈。」病者买药去,服之三日,泻下数回,约去水五六升。数日,胀减半,然迫气未除,仍用前方兼消块九,未几而愈。

求真按:「实证有虚候,虚证有实候。若不达自得之域,则往往易失正鹄,学者不可不勉焉。」

一妇人,日食三十余次,每食不过一二口,脚以下不遂,已二年许,胸下挛急,时迫心下,先生与以当归芍药散而愈。

一男子,眩而不能立,胸下急痛,肩背强,大便秘结,饮食如故,先生投以当归芍药汤,诸证顿治。

求真按:「肩背强急,必非葛根汤之主治可知。」

一贾人,当行路时,人误踏其足,遂为跛躄,众皆以为脚气。因延先生诊之,无短气倚息证,腹痛上迫,时时上窜,神气将乱,乃用当归芍药汤,小便通快,色如皂角汁,躄亦随愈。

《险证百问》曰:「两脚或一脚,乍大酸痛,不能步行,如是凡二三日,或十日许,用药即止,不用亦止,然或每年一二发,遂成沉疴矣。师曰两脚或一脚,大酸痛云云。…顷有一妇人患此证,不能步行,数月遂痛近胸腹,而腹挛痛,饮食俱吐,小便不利,唇口干燥,气息短迫,人事不知,自心下至小腹,手不可近。医以为脚气,投药数剂无寸效。余诊之,胸中无动悸,短气有缓急,非脚气冲心证也。乃以当归芍药散,作汤液与之,服三帖,痛退,腹中雷鸣,小便快利,其色紫黑,忽知人事,好饮不吐。翌日,腹满,大便不通,兼以消块丸,大便下黑血,腹满顿退。服煎剂十余日,行步如常。」

《青州医谈》曰:「当归芍药散之腹候,脐旁有拘挛,其痛推右移左,按左移右,痛彻心下或背之七八椎也。」

求真按:「青州氏为南涯翁之门人,故于仲景学说多有心得,虽未可悉从,然其言可味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妊娠,产后,下利腹痛,小便不利,腰脚麻痹无力者,或眼目赤痛。若下利不止,恶寒者,加附子。若不下利大便秘者,加大黄。」

求真按:「下利不止,虽恶寒者,不可轻加附子。」

有妇人经断,已三四月。诊之,腹中挛急,胎不应手,或腹中痛,类于血瘕,孕否难决者,用此方加大黄,则二便快利,不过十日,腹中松软矣。若怀孕者,胎气速张。又怀孕已累月,胎萎缩不长,腹中拘急者,亦宜此方。

妇人血气痛,小便不利,有宜此方者。

求真按:「妇人之胃及子宫痉挛,有宜用本方者,多奇效。」

眼目赤痛证,其人心下有支饮,头眩涕泪,腹拘挛者,又宜此方。

求真按:「此眼赤痛证,只赤痛流泪耳,非炎证之剧者可知。」

脱肛肿痛,出水不止者,有奇效。

求真按:「脱肛若为胃肠肌弛缓之一分证,即水不出来者,亦可用本方,有奇效。」

黄土汤之注释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亦主吐血、衄血。(《金匮要略》)

【注】

消化器或泌尿器之出血,先有大小便,而后出血者,为由深部之出血,以本方为主治也。然出血不问自深部或浅部,若存下记之腹证,皆可用之。余尝用本方,治痔出血也。治吐血、衄血、血尿、子宫出血,亦然。

黄土汤方

甘草、地黄、朮、附子、阿胶、黄芩各5克,灶中黄土12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黄土汤之腹证

本方证,因里虚而阴阳相半,故腹部软弱无力。心脏及腹部大动脉虽虚悸(黄土证),心下虽痞满(黄芩证),然脐下不仁而无力(地黄附子证),外表则烦热、恶寒,或烦热(地黄证)与恶寒(附子证)交互,四肢,殊以手掌足跖烦热厥冷交代,尿利减少(地黄、朮、附子证),泻下颇易,殆常现诸种之出血(地黄、阿胶、黄芩、黄土证),概在诸病之经过中或出血持久后致成此证者,故一般有贫血衰弱之候,脉亦准之多沉弱也。

先辈之论说治验

《方机》本方主治曰:「下血,四肢不仁,或冷痛者。下血,手足烦热,心烦,不得眠者。吐血、衄血,若有前证,则以此汤主之。」

《续建殊录》曰:「有一妇人,两脚酸痛,自腘至膝膑,见紫色筋,妇云:『有时脐下悸,上突胸间,剧则精神变乱,此时紫色处倏隐倏现。』先生使服黄土汤,因是下血,而苦疾全解。」

求真按:「止血剂反变驱血剂,可谓神妙矣。」

《成绩录》曰:「一男子,年二十余,喘咳数日,时时咯血,胁下结硬,旁有动。先生诊之,与黄土汤。四五日,血止,咳未解,乃与小柴胡汤,诸患已愈。后复发咳,于是作芩甘姜味辛夏仁汤与之而愈。」

求真按:「与小柴胡汤,误治也。」

一男子,久咳数月,胸中痛,时少吐血,巨里动甚,微盗汗出,且下血亦二三次,面无血色,羸瘦骨立。先生与黄土汤兼赤石脂散而愈。

《用方经验》本方条曰:「妇人崩血不止,男子下血久久不愈,面色萎黄,掌中烦热,爪甲干色(求真按:『干色,恐为褪色之误』),脉数胸动,或见微肿者,得效。是禁血之剂,不可漫投。」

求真按:「一切方剂,不可漫投,况附子剂乎。」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吐血下血,久久不止,心下痞,身热恶寒,面青体瘦,脉弱,舌色刷白,或腹痛下利,或微肿者。又治脏毒、痔疾,脓血不止,腹痛濡泻,小便不利,面色萎黄,日渐羸瘠,或微肿者。」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伤寒数日不解,一日,下血数行,或如豚肝,或时漆黑,数块脱下,四肢厥冷,汗出喘鸣欲绝。余与黄土汤,下血止。」

一妇人,暑疫数日不解,虚羸烦热,脉微细,手足微冷,不能饮食,仅啜米饮少许耳。…元气稍复,食少进,一日,下黑血过多,舌上干燥,而身发热,精神恍惚,殆至危笃。余作黄土汤使服之。一昼夜,下血止,精神爽然矣。

求真按:「上二治验,为肠伤寒之肠出血之剧者。然本方有如是之速效,西医以为何如?」

黄土之医治效用

《本草备要》曰:「伏龙肝,(重涩。调中,止血,燥湿,消肿)。辛温,调中,止血,去湿,消肿。咳逆,反胃,吐衄,崩带,尿血,遗精,肠风,痈肿(醋调涂),催生,下胎,为釜心多年之黄土。」

《腹证奇览》曰:「有传欲得黄土之真物,须由山野僻地之民家,以不杂他土之生土作灶,烧用不断。凡廿余年,其色紫者,水干七次,去砂石灰,澄清用之。上黄土一味,名龙肝散,功能如下。

龙肝散之功能,可用于心痛、反胃、中恶等证。腋臭,小儿脐疮,频涂亦可用之。小儿重舌,和醋涂。又产后恶血攻心而痛者,以酒服二钱。崩漏带下,吐血咳血,及催生,下胞衣,有大效。」

子玄子《产论》曰:「病候曰逼心下,呕吐者,治法曰以虎翼饮、伏龙肝汁煎服。」

一妇临月,呕吐不止,请子为之,且说以坐草,子先与伏龙肝汁,不复呕矣。

由以上诸说观之,则本药为温性收敛药,有镇呕止血之特能。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