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猫乘

卷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种类】

《玉屑》:中国无猫,种出于西方天竺国,不受中国之气。释氏因鼠咬坏佛经,故畜之。唐三藏往西方取经带归,养之,乃遗种也。

《剑南诗稿》:海州猫,为天下第一。

《华彝考》:朱彰为陕西庄浪驿丞,西番使臣入贡一猫,道经于驿彰馆,之使驿,问猫何异而上贡。使臣云:“欲知其异,今夕请试之,即可见矣。”其猫盛罩猫于铁笼,明日有数十鼠伏笼外,尽死。使臣云:“此猫所在,虽数里外,鼠皆来伏死。”盖猫之王也。(亦见《续巳编》)2

《酉阳杂俎》:楚州射阳猫,有褐花色者;灵武猫,有青骢色者。

《夷坚志》:临安小巷民孙三者,一夫一妇,每旦携热肉出售,常戒其妻曰:“照管猫儿,都城并无此种,莫要教外闻见。若放出,必被人偷去,切须挂念。”日日申言不已,邻里未尝相往还,旦数闻其语,或云:“想只是虎斑,旧时罕有,如今亦不足贵。”一日,忽拽索出,到门,妻急抱回,见者皆骇。猫乾红深色,尾足毛须尽然,无不叹羡。孙三归,痛箠其妻,已而浸浸达于内侍之耳,即遣人以直评买。孙拒之曰:“我爱此猫如性命,异能割舍?”内侍求之甚力,竟以钱三百千取之。内侍得猫,不胜喜,欲调驯然安贴,乃以进入。已而色泽渐淡,才及半月,全成白猫。走访孙氏,既徙居矣。盖用染马缨绋之法,积日为伪。前之告戒、箠怒,悉奸计也。

《日知录》:山东、河北人谓牝猫为“女猫”。《隋书•外戚传》:猫女可来,无住宫中。”是隋时已有此语。

《江南野史》:曹翰使江南,韩熙载使官妓徐翠筠为民间妆饰,红丝标杖,引弄花猫,以诱之。

《一统志》:暹罗产狮猫。

《事物绀珠》:狮猫,身大长毛、蓬尾。(吴之振有《咏狮子猫》诗。)

《咸淳临安志》:都人畜猫,长毛白色者,名狮猫。盖不捕之猫,徒以观美,特见贵爱。

《老学庵笔记》:秦会之孙女封崇国夫人者,谓之童夫人,盖小名也。方六七岁,爱一狮猫,忽亡之,立限令临安府访求。及期,猫不获,府为捕系邻居民家,且欲劾兵官。兵官惶恐,步行求猫,凡狮猫悉捕致,而皆非也。乃赂入宅老卒,询其状,图百本于茶肆张之。府尹因嬖人祈恳,乃已。(《西湖志余》曰:府尹曹泳,因嬖人以金猫贿恳,乃已。)

《物理小识》:狮子猫,炙猪肝与食,令猫×润。

《尔雅注》:蒙颂,即蒙贵,状如蜼而小,紫黑色,可畜,健捕鼠,胜于猫,九真、日南皆出之。(通雅:蒙贵,或作蒙贲。)

《天香楼偶得》:蒙贵非猫也,今人称猫曰蒙贵,误。

《广志》:蒙[犭贵]有白有黑,有紫色,高足结尾,喜食鸡。

《海语》:蒙贵一作[犭贵],俱状酷类猫而大,诸国皆产,惟暹罗者良,舶估挟至广州,当猫见而避之,豪家每千金易一云。

《台海采风录》:海鼠大如豕,重百斤,目正赤,然犹畏猫,或畜之别囿,遇[犭蒙][犭贵],啮其目死焉。

《诗》:有猫有虎。注:猫,虦猫也,传猫似虎,浅毛者也。

《尔雅》:虎窃毛,谓之虦猫。注:窃,浅也。

《事物绀珠》:野猫,亦入人家,但难驯,其毛可作笔。

《夷坚志》:临江军治内,野猫两目如丹,出则以前足抱头而睢盱人立,凡见之者,必有灾咎。

《食物本草》:野猫,肉味甘平,无毒。

《千金方》:野猫肉,补中益气,去游风。

《名医别录》:野猫肉,治诸疰。

《太平御览》:野猫肉,治鬼毒,皮中如针刺。(孟×曰:治鬼疟。)

《外台秘要》:野猫肉,作羹臛,治痔及鼠瘘。

《儒门事亲》:正月勿食野猫肉,能伤神。

《本草衍义》:野猫阴jing,治妇人月水不通,男子阴【疒颓】。

《本草蒙筌》:野猫,骨在头者,尤良。(张杲曰:华佗有狸骨散,用其头。)

《证类本草》:野猫骨,能镇心安神。

《本草衍义补遗》:野猫骨,杀虫治疳瘰疬。

《外台秘史》:野猫骨,炙研为丸服,治痔及瘘甚效。

《日华诸家本草》:野猫膏,治鼷鼠咬人成疮。

《洁古珍珠囊》:野猫肝,治鬼疟。(《卫生宝鉴》同。)

《雷公炮炙论》:野猫屎,五月收干者可用。

《千金食治》:野猫屎,烧灰,傅小儿,鬼舐头疮。

《正字通》:狸,野猫也,有数种。大小如狐,毛杂黄黑,有斑如猫,而圆头大尾者,为猫狸,善窃鸡鸭,其气臭,肉不可食。有斑如【豸区】虎,而尖头方口者,为虎狸,善食虫鼠果实,其肉不臭,可食。似虎狸而尾有黑白钱文相间者,为九节狸,皮可供裘领。《宋史》:安陆州贡野猫花猫,即此二种也。一种似猫狸,而绝小,黄斑色,居泽中,食虫鼠及草根者,名【犭卂】(音迅。)

《一统志》:安陆产野猫花猫,其皮皆岁输贡。

《字林》:狸,伏兽,似【豸区】。

《埤雅》:兽之在里者,故从里,穴居,【艹狸】伏之兽也。

《本草衍义》:狸,形类猫,其文有二:一如连钱,一如虎文,皆可入药,肉味与狐不相远。

《图经本草》:狸,类甚多,虎狸堪用,猫狸不佳。(陶弘景曰:猫狸亦好。)

《识小编》:蜃炭攻狸。

《癸辛杂识》:捕狸之法,必用烟薰其穴,却于别处开穴,张罥捕,如拾芥。

《礼记》:内则狸,去正脊。注:为食之不利人也。

《淮南子》:狸头愈鼠。高诱云:鼠啮人,创狸愈之。

《急效方》:瘰疬已溃,狸头烧灰,傅之。

《太平圣惠方》:狸头蹄骨,治瘰疬肿痛。

《卫生宝鉴》:神应丹,用狸全身烧过入药。

《花木鸟兽集类》:斗鸡,以狸膏涂头,则胜,鸡畏狸故也。

《尔雅》:狸,其足蹯,其迹×。注:×音钮,指头处也。

又:狸子【豸隶】。注:今或呼【豸丕】狸。(字林:【豸丕】,狸也。)

《方言》:狸,或谓之【豸来】,或谓之【豸丕】,或谓之×。

《封禅书》注:狸曰不来。(李时珍曰:野猫之狸,未识即此否。)

《抱朴子》:老狸曰令长。

《搜神记》:齐顷公生于野,狸乳之。

《大周正乐记》:曾子曰,吾昼卧,梦见一狸。

《后汉书》:费长房见一书生,曰此狸也。

《旧唐书》:武宏度父卒,庐墓侧有狸往来,甚驯。

《郁离子》:有狸夜取郁离子之鸡,追之弗及。明日从者檴其入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

《梨洲野乘》:吴康斋蓄一鸡司晨,为狸所啮,作诗焚于土谷神祠云:“吾家住在碧峦山,养得雄鸡作凤看。却被野狸来啮去,恨无良犬可追还。甜株树下毛犹湿,苦竹丛头血未干。本欲将情诉上帝,题诗先告社公坛。”后一夕,雷雨天明,见狸震死坛前。

《关西故实》:苏武啮雪吞毡之日,天哀其忠贞,遣牝狸与之作伴,日则觅食哺之,赖以不死。武感其义,遂与为偶,因生一子。李陵书云:“足下允子无恙,”即狸之所生也,并无胡妇生子焉。

《幽明录》:费升为九里吏,向暮,女子来寄宿,升作酒食,至夜,升弹琵琶,令女歌,声甚媚,寝处向明,猎人至,群犬入屋,咬死于床,成大狸。

《法苑珠林》:晋海西公时有孝子,母终,家贫无以葬,因移柩深山结坟,昼夜不休。将暮,有一妇人抱儿来寄宿,既睡,乃是一狸,拖一乌鸡,孝子因打杀,掷后坑中。明日,有男子来问:“细小昨行遇夜寄宿,今何在?”孝子云:“止有一狸,即已杀之。”男子曰:“君枉杀,我妇何得言狸,今何在?”因共至坑,视狸已成妇人,死在坑中,男子因缚孝子付官,应偿死。孝子乃谓令曰:“此实妖魅,但出猎犬则可知,”令放犬,便化为老狸,射杀之,视前死妇人,已还成狸。

又:晋太元中,瓦宫佛图前,淳于矜送客至石头城南,逢一女子,美姿容,矜悦之,二情既和,便结为伉俪。经久,养两儿。有猎者过,狗突入×,妇儿并成狸。

《花木鸟兽集类》:晋乐广为河南尹,先是河南官舍多妖怪,前尹皆不敢处正寝,广居之不疑,见墙下有孔,掘墙得狸杀之,其怪遂绝。(亦见传子。)

《搜神记》:刘伯祖为河东太守,所止承尘上有神,能语,每诏书下,必预告消息,伯祖以羊肝啖之,醉而现形,乃一老狸。

《异闻录》:王度至程雄家,新受寄一婢,颇端丽,名曰鹦鹉。度疑其精魅,引镜逼之,化为老狸。

《志奇》:句容县民黄审,耕于田,有妇人过之,日日如此。审疑焉,以长镰斫其所随婢妇化为狸走去,视婢乃狸尾耳。

《文昌杂录》:资阳县民支渐,葬母,自负土成坟,有夜狸来看上土,久之方去。

《盤山志》:野狸能食,狸故山中之猫,难蓄。

《本草纲目》:灵猫,一名灵狸,或作蛉狸,一名香狸,一名神狸,《星禽真形图》有心月狐,其神狸乎。

《酉阳杂俎》:香狸,有四外肾。

《异物志》:灵狸一体自为阴阳,刳其水道,连囊以酒,洒阴干,其气如麝,杂入麝香中,罕能分别。(陈藏器曰:灵猫生南海山谷,状如狸,自为牝牡,其阴如麝,功亦相似。

《西域记》:黑契丹出香狸,粪溺皆香如麝气。

《丹铅录》:香狸,文如金钱豹,此即《楚词》所谓“乘赤豹兮载文狸”。王逸注为神狸者也。《南山经》:亶爰之山,有兽焉,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补注云:土人谓之香髦。《列子》亦云: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曰类,疑即此物。

《唐本草》:灵猫,肉味甘温,无毒。

《枕中记》:灵猫阴,烧灰酒服,治一切游风。

《蜀本草》:灵猫阴,治尸疰及痔瘘。

《锦囊秘览》:灵猫阴,治噎病不通饮食。

《兽经》:狸有一种,面白而尾似牛,名玉面狸,又名牛尾狸,人家捕畜之,鼠皆帖伏,不敢复出。(张揖《广雅》同。)

《霏雪录》:玉面狸,谓之风狸,止食山果而乘风过枝,甚捷,其肉胜他狸,糟食尤佳。(李时珍曰:大能醒酒。)

《食治本草》:玉面狸,喜食百果,又名果狸,冬月极肥,为山珍之首。

《武林旧事》:市楼中有卖玉面狸者。

《杨诚斋集》:野人有为予生得牛尾狸者,献诸丞相周益公侑以长句,云山童相传,皂衣郎字曰季狸氏,奇章。(苏辙牛尾狸诗:首如狸,尾如牛。曾几牛尾狸诗:生不能令鼠穴空,但为牛后亦何功。吴省钦果狸诗:狸首歌斑然,而何白其面。)

《渑水燕谈》:×狸,产契丹国,形类大鼠,而足短,极肥,其国以为殊味。(《古今诗话》:貔狸,如鼠而大。)

《梦溪笔谈》:貔狸,味如豚肉而脆。

《画墁录》:南使至契丹,见毕秘供毗黎邦十头。毗黎邦,大鼠也,状如猪×,或云毗黎即貔狸。

《家世旧闻》:貔狸极肥腯,为隙光所射,即死,亦竹【犭留】獾狸之类耳。

《兽经》:南山有兽名风狸,如狙,眉长好羞,见人至低头,无人至乃于草中寻摸,忽得一草茎,折之,长寸许,窥树上有鸟集,指之,随指而堕,因取食之。

《卫生简易方》:风狸,亦猫类也。

《本草拾遗》:风狸,生邕州,似兔而短,栖息高树上,俟风而吹至他树,食果子。

《天南行记》:至正二十六年,安南国进皇后方物,状有风狸一头。

《本草纲目》:风狸生岭南及蜀西山林中,其大如狸,其状如猿猴,其目赤,其尾短如无,其色青黄而黑,其文如豹。或云一身无毛,惟自鼻至尾一道有青毛,广寸许,长三四分。其尿如乳汁,其性食蜘蛛,亦啖薰陆香,昼则蜷伏不动如猬,夜则因风腾跃甚捷,越岩过树,如鸟飞空中。人网得之,见人则如羞而叩头乞怜之态。人挝击之,倏然死矣,以口向风,须臾复活。惟碎其骨、破其脑乃死。

《蜀本草》:风狸脑,酒浸泡服,愈风疾。

《桂海虞衡志》:风狸鸟,治大风疾。(陈藏器曰:治诸风。)

《十州记》:风生兽,刀斫不入,火焚不焦,打之如皮囊,虽铁击其头破,得风复起;惟石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和菊花服,至十斤,可长生。

《岭南异物志》:风母常持一杖,飞走悉不能去,见人则弃之。人取以指物,令所欲如意。(韵石斋笔谈作【犭风】母,李时珍曰:风生兽,风母平×【犭吉】【犭属】,皆风狸也。平×,见《广州异物志》,【犭吉】【犭属】,见《酉阳杂俎》。)

《海录碎事囊》:狸出贺州,青黄,食果实,其香如麝。

《方舆胜览》:海狸出东海上,逢人则化鱼入海。

《本草纲目》:登州岛上,有海狸,狸头而鱼尾。

《太平寰宇记》:×似狸,能捕鼠。

《博物志》:虎仆,一名九节狸,毛可为笔。(杨慎曰:一名九节狐。)

《通雅太平御览》:有鼠郎邢×,以鼷为鼠狼。《夏小正》有鼷鼬,即鼠郎也,今曰狼猫,江北曰黄鼠狼。按,《玉篇》:【鼠石】鼠,头似兔,尾有猫,黄黑色,此状即狼猫也。

《东西洋考》:印度国,猫有肉翅,能飞。

《物类志》:唐时波斯伊嗣候遣使献“活耨地”,形类鼠,青色,长八九寸,能入鼠穴取鼠。

《七修类稿》: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嘉靖间,南京神乐观道士袁素居,果有一枚,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循檐上壁,如飞也。

《辍耕录》:张明善《讥时》(水仙子)云:三脚猫,渭水飞熊。

《五灯会元》:三面猫,奴脚踏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