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训子语补编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先考事略

呜呼!履祥其忝1所生矣!先君讳明俊,号九芝,补本邑增广生员2。孝友仁厚,事上接下,罔弗温恭,不幸早世,人皆哀之。祥兄弟幼孤不逮3事,言行不能具述,闻从故旧及门得其一二。有曰:“万历壬子,以母疾不赴乡试。乙卯、戊午,再试浙闱,不遇4。虽久病,敩5学不辍。”又曰:“遇亲友吉凶,曲意周恤6,不计有无。教弟子,家贫不登其贽7。”又曰:“一日至邑,见故家子逋赋被械8,出囊金为之输而释其械。”又曰:“平生持二语自勖9,云:‘行己率由古道,存心常畏天知。’临没,以不得终事亲、报旧德为恨。”即是思之,概可见矣。

┃ 今译 ┃

呜呼!履祥真是有愧于父母所生呀!先父讳明俊,号九芝,补为本县增广生员。孝友而仁厚,侍奉长辈、接待晚辈,上上下下无不感受到他的温良恭敬,不幸过早离世,人人都觉得悲痛。履祥兄弟幼年即成为孤儿,还不懂事,故而先父的嘉言懿行不能详细讲述,仅从先父的故交旧知与及门弟子那边听得其中的一二。有人说:“万历壬子年,因为母亲得了疾病,便不去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乙卯、戊午再去参加浙江乡试,未被录取。虽然长久患病,依旧教学不辍。”又有人说:“遇到亲戚朋友遭遇不幸,就想方设法周济抚恤,不计较自己有没有余钱。教授家境贫穷的弟子,不收他们的学费。”又有人说:“一天到县城去,见到故人家的孩子,因为欠了赋税而被戴上枷锁,便取出自己口袋里的钱替他交了赋税,而使其被释放回家。”又有人说:“平生用这两句话来自勉:‘行己率由古道,存心常畏天知。’临终的时候,以不能为双亲养老送终、不能报答所受的恩德而遗憾。”从这些话来推想,先父的品德,也就大略可见了。

┃ 简注 ┃

1忝:辱,有愧于,常作谦辞。

2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明初的科举定制。生员名额有定数,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人数后有增加,增广者称增广生员。

3不逮:不及。作者父亲亡故之时,他还不到八周岁。

4不遇:不得志。

5敩(xiào):教导。

6曲意周恤:想方设法周济抚恤。

7不登其贽:不收其学费。贽,初次拜师的见面礼。

8逋赋:未交赋税。械:枷锁。

9 勖(xù):勉励。

┃ 实践要点 ┃

本文是张履祥在他的父母都亡故之后,对父母生平事略的追忆,也相当于为其父母所作的小传。他的父亲九芝公卒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正月十九日,年三十七。其父九芝公的事迹,亦见《嘉兴府志》本传。从张履祥的一生来看,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其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寻访父母的嘉言懿行,并记录下来成为家训,对于教育子孙后代,意义是极大的。此处记载其父亲孝顺母亲、关爱自己故交之子以及临终的遗言等,字字句句读来,都觉得情真意切。

先慈沈,抚祥兄弟二人、妹一人,勤劬教诲,婚嫁而卒。自饮食寝兴,及行步出入,及立身为学,无不谆切教戒。延师缔婚,必先君执友中求之。束脩诸费,惟蚕绩1是赖,纺木棉,夜分不寐。每泣谕曰:“人惟此志。孔子、孟子亦只孔孟两家无父之子,惟有志向上,便做到大圣大贤。汝若不能读书继志,而父九原2安得瞑目?”祥兄弟以是凛凛3先训,不敢有忘。崇祯己卯,令君卢公采乡党同庠公论,表先慈贤节,扁于门曰“邹国遗风”4。后因颠沛疾疢,志行弗克绍5于前人。倘恺悌6君子旁阐幽微,瞩其本末,或锡7片言以垂不朽,世世铭德。家兄名履祯,与祥皆邑诸生。

┃ 今译 ┃

先母沈氏,抚养履祥兄弟二人、妹妹一人,辛勤劳苦,谆谆教诲,子女婚嫁之后就去世了。从饮食、睡觉,及走路、出入,及做人、受学,没有一件事不是恳切教导训诫的。聘请老师,缔结婚姻,必定从先父的挚友中间寻求。老师的束脩等费用,只有蚕桑和纺绩可以依靠,所以纺织木棉,到了深夜都不睡觉。每次都哭泣着告诉我们兄弟说:“人只有靠自己的志气。孔子、孟子也只是孔孟两家没有父亲的孩子,只是他们有志向上,便做到了大圣大贤。你们如果不能读书并继承父亲的遗志,你们的父亲在九泉之下又怎么能瞑目呢?”履祥兄弟因为有这威严的先人训诫,所以不敢忘记。崇祯己卯年,县令卢公采纳了乡党、同学的公论,表彰先母贤惠贞节,在门户上题字:“邹国遗风”。后来因为颠沛流离、疾病缠身,我的志向和品行未能承继先人。倘若有和乐的君子广泛阐发幽微之义,记录我母亲的事迹,或者赐给片言而使得先人永垂不朽,则世世都将铭记其恩德。家兄名履祯,与履祥都是县学的诸生。

┃ 简注 ┃

1蚕绩:蚕桑和纺绩。

2九原:又称九泉,泛指墓地。

3凛凛:威严、敬畏的样子。

4邹国:春秋时期的古国,今山东邹城市附近,孟子的故乡。

5克绍:能够继承。此处是说他自己因为生逢乱世而颠沛流离、疾病缠身,所以不能承继先人。

6恺悌(kǎitì):和乐平易的样子。

7锡:通“赐”,给予,赐给。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的母亲沈孺人卒于崇祯四年(1631)六月十八日,年四十五。此处讲述其母亲沈氏的一生,如何勤劳,如何教诲子女等事迹,特别是纺织到深夜,哭泣着教导其子,只有效法孔子、孟子这两位同样的无父之子,有志向上,方才做到大圣大贤。张履祥与其兄张履祯都成为县学生员,这在当时也是极不容易的,故而崇祯十二年(1639)县令卢国柱赐匾“邹国遗风”,表彰其母的贤德与贞节,真不愧于“孔孟之母”。

先世遗事

履祥遭家不造1,有生八年,先子弃世。易箦2之时,祥犹从群儿戏。既闻先子归,忻然反室,自谓从大人所,揖诵书属对,希果饵3、笔墨之授也。及厨,见老婢泣,私问故,对曰:“相公亡矣。”骇之,浸见家人群聚而号,然后疑先子亡也,自此哭泣。先大父4抚祥曰:“天乎哀哉!如此之幼而丧父也!”然后乃信先子之亡,自此哭仆地。呜呼!人至父死而犹不知也,他尚何知哉!是后抚育教诲,出则先大父,入则先慈。自饮食立行,以及守身修业,与人交友之事,罔不有教,教罔不有泪。是以成童以往,至于弱冠5,贫而失学有焉,大过则不敢出也。年二十,先大父弃世。阅一年,先慈又弃世。痛哉天乎!祸变大作,助为虐者纷纷矣。维兄与祥,虽贫穷困厄,未尝一日忘先教也。然求能继先人之志,则亦何有?今终丧6者又三载于兹矣,年岁日逝,过失日有,恐一旦遂至于不肖,以大殒先德7,则罪孰大于此?用是忆先大父、先慈之言语行事,或得之亲授,或得之传闻,书之于简。兢兢8遵守,庶遗教日闻,犹之侍先人以无忘寡过云耳。丁丑秋九月,男履祥谨述。

┃ 今译 ┃

履祥遭遇家庭的不幸,出生八年,先父就去世了。临终之时,履祥还在跟着一群孩子游戏。听说父亲回来了,便欣然回到家中,自己心里还在想着在父亲处馆那边,作揖、诵读、对对子,盼望着会给果品、笔墨等东西呢。等到了厨房,看到老婢女在哭泣,悄悄问她原因,回答说:“我家相公已经死了。”于是惊骇起来,渐渐看到家人成群地聚在一起号哭,然后怀疑父亲真的死了,自此才开始哭泣。先祖父拍着履祥说:“老天,可怜呀!这么小的年纪就没了父亲!”然后才真的相信父亲已死,就此哭倒在地。呜呼!一个人到父亲死了还不知道,他还能知道什么呢?自此以后对我的抚育与教诲,出门则有祖父,在家则有母亲。从饮食到行住坐卧,以及修身、学业,与他人交往等事,没有不给予教导的,教导时则没有不流泪的。因此从儿童时期直到弱冠之年,因为贫穷而过早失学的情况虽然出现过,但大的过错却不敢犯。二十岁时,祖父去世了。又过一年,母亲也去世了。真是痛心啊,老天爷!祸害变故纷纷发作,助纣为虐的也纷纷而来。只有兄长与我,虽然贫穷困厄,未曾有一天忘记先人的教诲。然而想要能够继承先人的志向,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如今服丧三年满后又过了三年,日子一天天过去,过失每日都有,恐怕有一天会沦为不肖者之列,以至于辱没先人的贤德,那还有比这更大的罪过吗?用这篇文章来回忆先祖父、先母的言语行事,有的是得之亲自传授,有的是得之传闻,都写在纸上。若能谨慎地遵守,大略也同于每日听闻先人教诲,就好像在陪侍着先人,从而不要忘记应当少犯错。丁丑年秋九月,男履祥谨述。

┃ 简注 ┃

1不造:不幸。

2易箦(zé):更换床席,指人将死之时。箦,竹席。

3果饵:糖果饼饵等食品。饵,糕饼。

4先大父:已经亡故的祖父。大父,祖父。

5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成人礼,然体还未壮,故称弱冠。后泛指二十岁左右。下文“四叔冠”,也即指行冠礼。

6终丧: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之丧。

7大殒先德:辱没了先辈的贤德。殒,没也。

8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 实践要点 ┃

本文是对《先考事略》的补充,也是作者对其父母以及祖父生平言行的追忆。丁丑年(1637),张履祥二十七岁,距离他母亲去世已经六年了。此段为全文的按语,记述其父亲亡故之时家中婢女、祖父的言行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颇为详细,也指出了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后面几段一事一记,故题“遗事”。与上文一样,记录先人的事迹,首先是为了自我教育,其次才是为了将来教育子孙后代,类似于编撰家训,其意义是一样的。在古代,一旦父亲去世,多数人都会沦落于卑俗之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奋起,进而成为大圣大贤。张履祥认为自己有祖父、母亲的教诲,方才渐渐成材,故而一辈子都很珍惜祖父、母亲以及早世的父亲的那些言行,谨记而不忘。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先大父曰:“凡作事,无大小,一揆1之理、义、情,庶几无失。”

┃ 今译 ┃

先祖父说:“凡是做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都去衡量其中的理、义、情,或许就不会有什么失误了。”

┃ 简注 ┃

1揆(kuí):揣度,衡量,以……为准则。

┃ 实践要点 ┃

这也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反复思量,从是否合情合理等方面多想想。

万历戊午,先大人应试省闱1,发榜之前一日,与从叔二人往天竺寺2。诸人以为祷科名3也,一叔前听之,盖祷大父寿云。今年扫墓时,叔言及此。叔祖曰:“汝父天性至孝,平时顺志无论,即读书应举,念念只在显亲4。”壬子八月,亦以乡试在省,闻母病,即束装归。或曰:“试期且至,病犹无恙,何不终场?”持不可,急归侍。会母病日甚,寻故,哀不欲生者三年。乙卯服终5就试。至前所寓室,泫然6曰:“念昔年闻病急归之事。”惨容如丧居者,又周月不已也。

┃ 今译 ┃

万历戊午年,先父到省城参加乡试,发榜的前一天,与两个堂叔一起到天竺寺去。同行的人都以为他在祈祷科举功名,一个叔叔前去偷听,其实是在祈祷祖父长寿呢。今年扫墓的时候,一个叔叔讲到了此事。叔祖说:“你的父亲天性至孝,平时都是无论什么事都要顺从长辈的心意,即使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心心念念还是在使双亲得到荣显。”壬子年八月,也是因为乡试而在省城,听说母亲得病之后,立即就收拾行装回家了。有人说:“考试的期限马上就要到了,再说病暂时还不要紧,为何不等终场再说呢?”坚持说不可以,便急忙回家侍奉母亲。正好母亲的病一日比一日严重,不久就病故了,于是痛不欲生度过了三年。乙卯年服丧期满,方才参加乡试。到了此前居住过的寓所,流着眼泪说:“想起当年听说母亲得病急忙赶回的事情了。”形容惨淡,如同服丧者的样子,又是整整一个月哀痛不已。

┃ 简注 ┃

1省闱:元代以后,各个行省主持的科举考试,中式者为举人。又称乡闱、乡试。

2天竺寺:杭州的著名古刹,由上、中、下三寺组合而成,其中下天竺寺最为著名。

3科名:科举功名。

4显亲:使父母双亲得以荣显。

5服终:即终丧。

6泫然:流泪的样子。

┃ 实践要点 ┃

此段详细记述了其父亲的仁孝,特别是参加三次乡试的一些经过,正好可以补充《先考事略》。孝顺是传统美德,而其关键则是要由内心真切地生发出来,张履祥父亲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些记述,对于教育子孙来说,也是极为宝贵的。

祥襁褓时,三叔祖尝坐置怀中,饮以酒,及醉而嬉,叔祖观以为乐。先大人见之,每曰:“酒易纵欲,勿使饮惯,后不能止也。”闻之叔祖云。忆自七岁就傅1,大人命受学于孙先生。大人语先生曰:“吾名是儿,虽云与长儿名近,亦欲其异日学金仁山2先生也。”孙先生名台衡。四叔冠,宴客,祥亦往饮。既醉,挞3一婢,穿屐4独行南田。时天阴雨且晦,不能归。俄5邻人有持火过者,大呼之,邻人骇,负之归。先大人挞之,号于母,母复挞曰:“已就先生读书矣,尚容尔如此纵恣乎!”自此不许陪客。此祥七岁时也。呜呼痛哉!今日欲得一杖之加,其可得乎?痛哉,痛哉!

┃ 今译 ┃

履祥还在襁褓之时,三叔祖曾将我抱在怀中,给了点酒喝,等到有点醉态而玩耍时,叔祖在边上看着且以此为乐。先父见到,每次都说:“酒容易导致纵欲,不要让孩子喝惯,否则将来无法停止。”这件事是从叔祖那里听说的。记得从七岁开始从师,父亲命我跟着孙先生上学。父亲跟先生说:“我给这个儿子取名字,虽然跟大儿子的名字相近,但也是想要他将来学习金仁山先生。”孙先生名叫台衡。四叔举行冠礼时,家中宴客,履祥也前去吃酒。等到醉后,打了一个婢女,穿着木屐独自跑到了南边的田里。这时候天色阴沉,又在下雨,无法回家。不久有一个邻居手持火把路过,我大声呼叫,邻居吓了一跳,然后把我背回了家。我被父亲打了一顿,所以找母亲哭诉,母亲又打了一顿,还说:“已经跟着先生读书了,还能容忍你如此放纵吗?”自此以后不许我再去陪客。这是履祥七岁的时候。呜呼,痛哉!如今再想要父母打我一顿,还能办得到吗?痛哉,痛哉!

┃ 简注 ┃

1就傅:从师就学。

2金仁山:即元代大儒金履祥(1232—1303),字仁山,浙江兰溪人。作者的父亲给他取名履祥,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哥哥名履祯,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将来能够以金履祥为榜样,后来他果然与金履祥一样,成为一代大儒,两个“履祥”都从祀孔庙。

3挞:用鞭、棒等打人。

4屐(ji):木屐,木头鞋子。

5 俄:顷刻。

┃ 实践要点 ┃

此段回顾了幼年时候与酒有关的两件事情,以及父亲给自己取名“履祥”的用意。等到父母都已不在之后,再次感受到父母的严苛,则又是另一番滋味了。喝酒容易误事,容易放纵欲望,确实是应当特别注意的。

万历己未,水溢,先君子已没矣。家有贮米,人情震惧。邻之家欲夺先人产,乃故高其价直,以诱前之售主,因使其求益价,而阳劝止议益其价。先孺人曰:“是弱我孤寡也。价益则米且尽,不益则产归于彼矣,宁失米而已,产不可失也。”乃尽发其米,如所议而去。是年,米价日贵,先孺人艰难支给,产得无恙。山阴刘先生1《祭田记》曰:“是皆纺绩之余也。登斯田也,粒粒皆辛苦也。奉兹粢盛醴羞也2,滴滴皆啼乌血也。子孙念之。”

┃ 今译 ┃

万历己未年,雨水泛滥,先父当时已经不在了。家中贮藏有大米,人心震惊恐惧。邻居想要夺取先人的产业,于是故意抬高粮食的价格,用来引诱此前卖给我家米的商人,悄悄让他涨价,而明里又劝阻他涨价。母亲说:“这是欺负我家的孤儿寡母。价格涨了,家中的米都会卖掉。不涨的话,家中的产业都要归他们了。宁可失去米,也不可失去产业呀!”于是将贮藏的米都拿了出来,按照所议定的价格卖了。这一年,米的价格一日比一日贵,我母亲很艰难地支撑着,家中的产业才能够没有受到侵害。山阴的刘宗周在《祭田记》中说:“都是辛苦纺绩剩余的呀!走到这田上,粒粒皆辛苦呀!捧着盛放好的美食与美酒,滴滴都是啼哭时嘴角流下的乌血呀!后代子孙要牢牢记住。”

┃ 简注 ┃

1山阴刘先生:即刘宗周(1578—1645),字念台,号蕺山,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作者的老师。

2粢(zi):谷子,泛指谷物。醴(li):甜酒。羞:同“馐”,食物。

┃ 实践要点 ┃

孤儿寡母,势单力薄,容易受人欺凌。但是张履祥的母亲坚强、勤劳,不被困难打倒,用辛苦纺绩支撑着家庭的生活开支。作为子女要懂得感恩父母。现代社会,父母的辛劳同样值得子女铭记于心。

祥家先业素薄,比先君丧,益贫。母延师诲祥兄弟,束脩之费,皆纺绩所就。忆冬之夜,时余二更,忽忽念曰:“明日先生何以供膳乎?”计所纺木棉未及十五两,遂复纺成一斤,鸡既鸣矣。其劳苦如此。

┃ 今译 ┃

履祥家祖先留下的产业向来都很瘠薄,等到先父亡故后,就更加贫困了。母亲延请老师教诲履祥兄弟,束脩的费用,都是纺纱织布所得。想起冬天的夜晚,时常到了二更之后,母亲还在念叨:“明天用什么给先生提供饭菜呢?”算了一下纺织的木棉,还没到十五两,于是继续纺了一斤(旧时一斤十六两),这时鸡已经开始叫了。母亲的劳苦就是如此。

┃ 实践要点 ┃

此段记述母亲支撑家业的艰辛,同时也在强调以劳苦磨炼人的意志。而父母这种劳苦也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往往胜过读书等其他方式。

家失鸡,婢得之邻家,已系1之死矣。婢以告,先慈曰:“嘻!令人共知,媪2岂不大羞耶?”乃再与之,且慰之曰:“婆子勿为念,我家婢不晓事耳。”次日,其子惭而怨其母。是戊辰秋之事也。

┃ 今译 ┃

家中不见了一只鸡,婢女从邻居家找到,已经被绳子捆死了。婢女将此事告诉了先母,先母说:“哎呀!让人家都知道了,邻家老婆子岂不是会感到很羞愧?”于是又将鸡给了邻居,还安慰她说:“婆婆不要多想,我家婢女不懂事呀!”第二天,邻居的儿子感觉惭愧,于是就开始埋怨他自己的母亲。这是戊辰年秋天的事情了。

┃ 简注 ┃

1系:用绳子捆绑。

2媪(ǎo):老妇人,即下文所说的婆子。

┃ 实践要点 ┃

孤儿寡母的人家艰难,更要处理好邻里关系,所以邻家偷了鸡,也要如此处理。人都是要面子的,千万不要让人家难堪。你维护了别人的面子,别人会有羞愧感恩之心,也会反过来维护你。戊辰年(1628)张履祥十八岁,他将这些往事记下,也是在琢磨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

祥一日濯手1,先慈曰:“盥盆中有水。”祥求温者,不许,曰:“一濯犹畏寒,将何用乎?”终不许。

┃ 今译 ┃

履祥有一天洗手的时候,先母说:“洗手盆中有水。”履祥想要温水,先母不许,还说:“洗一洗手都怕冷,将来又有什么用呢?”终究不许加温水。

┃ 简注 ┃

1濯手:洗手。

┃ 实践要点 ┃

此段体现了张履祥母亲家教的严苛。严父去世,慈母不得不一变而为严母。一般人对待子孙往往是宠爱太多,其实管束严苛些,用度俭朴些,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就连温饱也当控制在七分左右,多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

先慈尝戒曰:“不义之财,虽得不富。惟劳苦而得者久长,即义者亦如此也。汝父存日,常与我将今比验,终无万一不验之理。”

┃ 今译 ┃

先母曾经告诫我说:“不义之财,虽然得到了,也不会富起来。只有通过自己的勤劳辛苦而获得的,方能长长久久。即便是正当的财富,也是如此。你父亲在的时候,常与我将后来发生的事情(指不义则不富,义则长久富贵)加以比照,一万件中没有一件不应验的。”

┃ 实践要点 ┃

财富的得来,义与不义,以及子孙守得住与否,若加以比照、检验,结果往往如此。所以张履祥强调“惟劳苦而得者久长”,这也是历代家训文化的一条真理。教育子孙,一定要知劳苦,不求意外之财。

示儿一

甲辰冬日示维恭。汝生,父年视王考1背弃之日,已多十龄2,汝今日视父在王考膝下之日,已多几旬3。父自幼遭忧4,中年患难变故无岁不有,是以早衰。年来凋损加甚,常恐旦暮不保,使汝失所,以至贻辱先人。前年秋,携汝弃家从吕先生5受业。先生刚直好义,势利不以动心,吾所深敬,不意远游,久而弗返。因复请于嘉兴屠先生、海盐何先生、同县邱先生、乌程凌先生6,皆深造自得,敦善不怠,君子人也。吾所深契7,平生切磋受益为多。幸俱见许,汝得纳拜。汝事之终身,奉为宗主8,便有向上一路。

┃ 今译 ┃

甲辰年的冬日出示给维恭。你出生的时候,你父亲(我)的年龄比你祖父离世的年龄,已经多了十岁,你如今比你父亲(我)当年在你祖父膝下的日子,也已经多了好几旬了。你父亲自幼遭受孤儿的忧苦,中年的时候更是患难与变故没有一年没有,所以很早就身体衰弱了。近年以来身体凋败、衰损得更加厉害,经常担心自己朝不保夕,使得你流离失所,以至于给先人带来侮辱。前年的秋天,我带着你离家跟从吕先生接受学业。吕先生刚明、正直,好义勇为,不因势利而动心,是我深深尊敬的人,没想到他远游他乡,许久都没有回来。因此又请了嘉兴的屠先生、海盐的何先生、同县(桐乡)的邱先生、乌程的凌先生,都是学有深造而又自己有得,教人从善不敢懈怠,真正是君子呀!我这一生,与他们情投意合,相互切磋学问,受益极多。有幸都得到了他们的允许,你才得以拜在他们的门下。你要终身师从他们,奉为老师,就有了一路向上前进的指引。

┃ 简注 ┃

1王考:此处当是张履祥对已故父亲的敬称。

2张维恭出生时,张履祥四十七岁;张履祥九岁时丧父,其父年仅三十七岁。

3张维恭出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五月,此时(康熙三年,1664)约七周岁零六个月;张履祥出生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十月,其父亲去世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正月,当时约七周岁零三个月。

4忧:指丧父。

5吕先生:吕璜,字康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元年冬远游;五年,病逝于睦州(今浙江建德)。作者先令其长子师从吕璜,吕璜远游后方师从屠安道。

6即屠安道、何汝霖、邱云、凌克贞,下文还有说明,这四人均为塾师,也是作者的同调好友。

7契:情意相投。

8宗主:众人景仰的归依者;某一方面的代表与权威。

┃ 实践要点 ┃

此信作于康熙三年甲辰(1664),张履祥当时在海盐半逻(今半路村)的何汝霖家处馆,其长子张维恭八岁,在嘉兴的屠安道家读书。张履祥晚年得子,最为担心的就是自己去世之后,儿子流离失所,得不到照顾与教诲,于是提前安排多位友人,让其子拜他们为师。做父母的,即便自己身体健康,其实也应当提前为孩子的未来多作打算,以备万一。而这种打算并不只是购买保险,从物质上考量,还当从教育的角度有所思考,方才真正对孩子的未来有益。就这种打算而言,此信之中耿耿之言,周全、实在,极为难得。

父所守者,“耕田读书,承先启后”八字。稼穑艰难,自幼固当知之,但筋力尚待长大。若诵读讲求,童而肄之,至老不可舍。吾请于先生,预为十年之序,始受《小学》,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次《诗》《书》《礼记》《周易》《春秋》,次《近思录》《范氏唐鉴》《大学衍义》,以及《性理》《通鉴纲目》等书。1汝能一一听受先生之教,熟读精思,则自此以往,好书甚多,然大本已尽于此。自古圣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更无别种道理。成就大小,存乎志力而已。王妣2有言:“孔子、孟子只是孔孟两家无父之子,只为有志向上,便做到大圣大贤,若是不肯学好,流落无底。”汝切切记之。

┃ 今译 ┃

你父亲所守护的,就是“耕田读书,承先启后”八个字。农耕稼穑非常艰辛,自幼本来应当知道,但是筋骨、力气还有待于长大(若是参加农耕的话)。若是在书册之中诵读,讲求其中的道理,则应当从儿童时期开始学习,到老年都不可以舍去。我向先生们请求,预备以十年为期限依次进行,开始时教授《小学》,接着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再接着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再是《近思录》《唐鉴》《大学衍义》,以及《性理大全》《通鉴纲目》等书。你能够一一听先生传授,熟读而深思,那么自此以后,好书虽然还有很多,但是根本的都已经在其中了。自古以来的圣贤,修身以及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没有别的一种道理不在其中了。一个人取得的成就的大小,就在于他的志向与努力而已。你祖母曾说:“孔子、孟子也只是孔孟两家没有父亲的孩子,只是因为有志向上,便能做到大圣大贤,如果是不肯学好,沦落下去也是没有底的。”你要切切牢记呀!

┃ 简注 ┃

1《小学》:南宋朱熹、刘子登合编的儿童教育课本。《近思录》:朱熹、吕祖谦合编的理学入门书。《唐鉴》:北宋范祖禹所撰编年体史书。《大学衍义》:南宋真德秀所撰《大学》注解本。《性理》:明成祖朱棣敕令编撰的《性理大全》,明代以来的科举参考书。其余各书,众所周知,不注。

2王妣:对已故祖母的敬称。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讲到“耕田读书,承先启后”,教育儿子自幼就当知生存的艰辛。又回顾自己父亲英年早逝之后,他母亲“有志向上”的教诲,要儿子切切牢记。一个人成败与否,无非就是有没有志向,有没有努力。然而向上一路总是艰苦的,向下的堕落则也是无底的。牢记先人的话,一心向上,即便做不成圣贤,也不失为能够继承父业的孩子。

吾若幸而长年,照顾汝日久,亦汝之幸。然志须是自立,力须是自用,教诲大指,要不能有加。或是力量可及,多置几册书,再从事两三位先生而已。若一日不幸,固是汝命之穷,然能依傍此意,从师受学,知所好恶,亦不到得坠堕。王考有言:“人无父亲,固多流落底,亦有兴起底,只要读书守本分耳。”《论语》曰:“父在,观其志。”汝今日先须立志,要做何等样人。《中庸》曰:“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汝他日长大,能常念王考志事而敬守之,则吾愿毕矣。因屠先生命,将读书次第书之于简,以示遵守,并及此言。

┃ 今译 ┃

我如果幸运能活得久一点,照顾你的日子就可以长久些,也是你的幸运。然而志向必须自己去立,力气必须自己去用,师长能够教诲的大义,也不能再增加多少了。或者就是力所能及,也不过是多给添置几册图书,再跟从两三位先生多学几年而已。如果有朝一日我不幸早逝,固然是你命运的穷困,然而能够依靠我讲的那些意思,跟从老师求学,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恶,也不至于堕落。你祖父曾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父亲,固然多有向下堕落的,但也有奋发兴起的,只要愿意读书,守住自己的本分即可。”《论语》说:“父亲还在的时候,观察孩子的志向。”你今日必须先立志,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中庸》说:“(什么叫做孝?)善于继承父辈的志向,善于传述父辈的事迹。”你将来长大了,能够经常想着你祖父的志向、事迹,然后谨慎地守护,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根据屠先生的要求,我将读书的次第简要地写在此信中,以便你遵守,并且记得这些话。

┃ 实践要点 ┃

父母健在,自然是孩子的福气,特别是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的,一定要多给孩子准备一些好书,多让孩子向优秀的老师学习。关键则在于,志向必须自己去立,力气必须自己去用。如果父母不幸早逝,孩子更要奋发,努力创造条件读书,固守自己的本分。现在的家庭,因为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多数孩子都有机会读到大学,甚至研究生,那么更要树立高远的志向,并且努力去实现。当然,若有可能,继承先辈的志向,记述先辈的事迹,也是很有意义的。能够几代传承的书香门第,或是一种技艺,都是令人羡慕的。

《小学》是读书做人基本。《四书》圣学之渊源,义理之统宗。《六经》义理互相发明,不治经,则书义不能通达,异说足以夺之。《易》是家传一经1,尤当加意。《近思录》治经之阶梯。《范氏唐鉴》读史之门户。《大学衍义》经史之条贯。《性理》《通鉴纲目》则经史之匙钥蓍龟2也。学者当务之急,具此数书,其他经籍文字可以类推。

┃ 今译 ┃

《小学》一书是讲读书做人的基本道理。《四书》是儒家圣学的渊源,义理的纲领。《六经》是各种义理互相发明,不去研习《六经》,那么书中的义理不能通达,异端邪说就足以夺取人的心志。《周易》是我们家传的一种经典,尤其应当多加留意。《近思录》是研习《六经》的阶梯。《唐鉴》是读史书的门户。《大学衍义》是经与史的贯通。《性理大全》与《通鉴纲目》则是经史的门径与标准。学习者的当务之急,就是这几种书,至于其他的经典文字也可以以此类推。

┃ 简注 ┃

1家传一经:因为张履祥本人从小就跟两位老师学过《周易》,后来还著有《读易笔记》。

2蓍(shi)龟:借鉴、标准。

┃ 实践要点 ┃

此处讲了《小学》《四书》等几种经典的重要性。张履祥精选了多种经典,分别开列出来,作为孩子的必读书目、启蒙读物,要儿子听从老师教学并熟读精思。虽然说这几种经典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并不都适用,但就国学入门而言,仍然很有参考价值。他的这种讲法也值得注意。

吕先生秀水,字康侯,戊申,与伯父同庚。邱先生,字季心,壬子,少父一岁。何先生,字商隐,初字云士,戊午,少父七岁。屠先生,字子高,庚申,少父九岁。1凌先生,字渝安,初字宁膺,与屠先生同庚。语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2诸位先生皆当世人师也,况今经学芜熄3,先生各复精通,幸得及门,终身一师,已足成就。但忧贫薄,无力延请于家,负笈4追随,不能不听从先生之便,去留久暂,虑不可知,故令汝先执其礼。亦幸俱在数十里以内,比之古人千里从师,为力已易。其外,予之执友尚多,若事势各有掣肘5,不得已别有商量,但请问先生而往,必然使汝得所。

┃ 今译 ┃

秀水的吕先生,字康侯,戊申年出生,与你伯父同龄。邱先生,字季心,壬子年出生,比你父亲小一岁。何先生,字商隐,起初字云士,戊午年出生,比你父亲小七岁。屠先生,字子高,庚申年出生,比你父亲小九岁。凌先生,字渝安,起初字宁膺,与屠先生同岁。古语说:“教授经典的老师好找,教授做人道理的老师难得。”诸位先生都是当代的人师,何况现在经学衰败,各位先生又各有精通,你有幸成为向他们拜师受业的学生,终身以他们为老师,已经足以有所成就。但是家中贫困、底子薄,无力延请他们到家里来,只能前往求学相随,不能不听从先生的方便,或去或留,或长或短,还无法知道,所以命你先向他们执弟子之礼。所幸的是他们也都在数十里之内,比起古人的千里从师来说,已经容易得多了。此外,我的挚友还有很多,如果形势各自有所掣肘,不得已而要另外商量,只要请问先生而后作出选择,必然也会使你得到适当安排。

┃ 简注 ┃

1以上诸先生的生年:戊申,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壬子,万历四十年(1612);戊午,万历四十六年(1618);庚申,万历四十八年(1620)。

2语出《北周书·卢诞传》。此句中华书局版、江苏书局版均作“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本书据《北周书》改。

3芜熄:荒芜湮灭。

4负笈:背着书籍,指外出求学。

5掣(chè)肘:比喻做事受到牵制或干扰。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指出,诸位先生都是“当世人师”,因为家贫无力延请到家里,负笈追随则更要注意礼节,特别是因为老师们各有各的东家,并不会在一处很久,故而只能顺应老师选择去留。现在的孩子,比起古人来说,读书的条件极好,所以更要努力向上才是。当然如果做父母的自己有不可抗的困难,那么将孩子好好托付友人相助,也是人之常情,也就可以向张履祥学习了。

凡人终身不可一日离诗书、师友,若三十以前,识力未定,只宜岁岁从师。事无大小,出入无远近,咨禀而行,庶几免于过败。至于朋友,学问苟成,必无孤立之理。少年征逐千百人中,难得益友一二。吾三十以前所交,不愧三益1者,惟颜家伯伯一人。(字士凤,戊申,与伯父同庚。)

┃ 今译 ┃

一个人终身都不可以有一日离开经典、师友,如果是三十岁以前,由于见识还未确定,就应当年年都跟从老师。事情无论大小,往来无论远近,如果都禀告之后再去做,大约就可以避免过失了。至于朋友,学问如果有成,必定不会孤立无友。少年时代征逐于功名利禄的千百个人当中,难得有一两个益友。我三十岁以前所交的朋友,不愧于“三益”的,只有你颜家伯伯一个人。(颜统,字士凤,戊申年生,与你伯父同岁。)

┃ 简注 ┃

1三益:语出《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也教育儿子要善于择友,所谓“天才成群而来”,任何人的成功都少不得老师与朋友的帮助。再说人总有惰性,不被外界的压力所逼,不被朋友的劝勉所逼,总会有意志消沉的时候。所以在年轻的时候,结交益友,也是极为必要的。并且随着年岁的增大,学问的增长,这样的朋友也会越来越多了。

凡人从幼至老,只有择善一路,终身由之,无穷尽,无休息。心非善不存,言非善不出,行非善不行,以至书必择而读,人必择而交,言必择而听,地必择而蹈,小大精粗,无不由是。《论语》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1圣人谆复示人之意切矣。在家在外,总无不与人同处之理,一与同处,薰炙渐濡,势必相入,所与善进于善,所与不善进于不善,可畏也。己有不善,固当速改,不可因以害人。人有不善,尤宜痛戒,何可使其累我!成汤2圣人犹然检身若不及,改过不吝;颜子大贤,只是不贰过3,得一善服膺而弗失。若乃见善不迁,有过不改,甚或善恶倒置,好恶拂人,饰非使诈,怙恶不悛4,灾己辱先民,斯为下而已。父母爱子,虽云无所不至,如此等人,岂愿有之乎?

┃ 今译 ┃

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只有择善这一条路,终身顺从而行,没有穷尽,没有休止。心,不是善的不可存留;言,不是善的不可说出;行,不是善的不可践行。以至于书,必须有所选择而读;人,必须有所选择而交;言,必须有所选择而听;地,必须有所选择而去涉足。无论大小、精粗,没有不是这样的。《论语》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圣人谆谆反复告知后人,其中的意思可谓真切了。在家里或在外面,总不会有不与他人一同相处的道理,一旦与人相处,受到他人的熏陶、沾染,势必会相互影响,若是善的就受到善的影响,若是不善的就受到不善的影响,真是可怕呀!自己若有不善的,固然应当迅速改正,不可因此而害了他人。人家有不善的,尤其应当痛加戒除,怎么可以使对方连累我呢!成汤虽是圣人,仍然检点自身言行怕有不及,改正自身过错毫不吝惜;颜子(颜回)虽是大贤,只是不会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见到一种善行,也是牢记心中而不敢失去。如果还是见到善行不知学习,有了过错不知改正,甚至于善恶颠倒,不顾好恶违背于人,掩饰过错,使用欺诈,作恶不改,则不仅自己遭受灾害,也将侮辱到先人,这都是最为下等的了。父母疼爱孩子,虽说也是无所不至,但如果孩子是这等人,难道也愿意有吗?

┃ 简注 ┃

1“择其善”“见贤”“见善”三句:分别语出《论语·述而》《论语·里仁》《论语·季氏》。探汤,探试沸水,形容戒惧。

2成汤:又称商汤,商朝的开国之君。《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的就是成汤把告诫自己勤于反省的话作为座右铭。

3颜子:颜回。不贰过:不犯同样的过错。

4怙(hù)恶不悛(quān):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实践要点 ┃

上文说到择友,此处则说到了择善,二者相辅相成。张履祥将《论语》中的几句话梳理成为如自己有不善当如何,如朋友有不善当如何,讲得十分亲切明白。特别是强调不知择善,甚至有过不改、饰非使诈等等,都是连累家人、祖先的行为。所以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要注意让孩子学会择善。

幼年同师之友,与师之子,义分自与寻常不同,苟无大故,子孙犹有世讲之谊。若读书其家,叨受厚情,尤宜中心弗忘。王考读书南庄陆家,临终尚惓惓言之。父成童以往,读书甑山钱家,故平生于董氏子孙,与陆氏、钱氏、颜氏兄弟叔侄,相与较厚,本王考之志也。《诗》云:“纵我不往,子宁不来。”1今当反此,纵彼不来,我宁不往。吴忠节公2少尝读书钟氏,后来兄弟贵显,以女妻钟氏之子,人称厚道。此可为法。

┃ 今译 ┃

幼年时拜在同一老师门下的学友,以及老师的孩子,情义自然与寻常人不同,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到子孙一辈还应当有世交之情谊。如果到他家去读书,蒙受他家的深情厚谊,尤其应当牢记心中不可忘却。你祖父在南庄陆家读书的事情,到临终的时候还念念不忘。你父亲年龄稍大之后,在甑山钱家读书,所以平生对董氏的子孙,以及陆氏、钱氏、颜氏的兄弟叔侄,交情都比较深厚,这也是本着你祖父当年的意思。《诗经》里说:“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如今应当反过来,纵使对方不来,我为何就不往呢?吴忠节公(吴麟征)少年时曾经在钟家读书,后来吴家兄弟显贵了,就将女儿嫁给钟家的儿子,人人都称他们厚道。这当是可以效法的。

┃ 简注 ┃

1语出《诗经·郑风·子衿》。

2吴忠节公:吴麟征,字圣生,浙江海盐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太常少卿。后守西直门御李自成军,城破自缢。福王时,谥忠节。

┃ 实践要点 ┃

此条极为难得。首先是教育孩子要尊重父辈的世交,特别是对父母有恩情的,更当牢记。要怀着感恩的心情,对待老师,以及老师的孩子。这些做人的品格,都是值得现代社会继承发扬的。同样的,孩子与自己的同学之间,如何相互交往、共同进步,也是与之相关的;培养什么样的同学情谊,也是必须注意的。

昔尔王考早卒,伯父与父诗书之业得以不废,固赖尔曾王考1尚在,亦缘王妣晨夕勤劬,给其资用。前此,尔王妣积累奁田所入,广钱店渡2产至四十亩,是以出门从师,得所赖藉。今日此产只存十分之一,每为痛心,将欲稍稍经营,为汝束脩、寄膳3诸费,债负已多,力未之及。但能常念陈布衣4卖油读书,杨忠愍公5负书牧牛,能自兴起之义,刻苦奋励而师法之,则虽贫有加于今日,何忧乎学业之不成矣?

┃ 今译 ┃

当年你的祖父早逝,你的伯父与父亲诗书学业得以不被荒废掉,固然是因为你的曾祖父当时还健在,也因为你的祖母从早到晚的勤劳,提供了读书的资费。从前的时候,你祖母积累下陪嫁田产的收入,增添我家在钱店渡的田产到了四十亩,因此当年出门跟着老师求学,也能有所依靠。如今家中的田产只剩十分之一,每次想起这事我都十分痛心,想要稍稍经营一下田产,不过因为给你准备束脩与寄食等费用,负债已经很多,这也是我能力所不及的。但是,如果能够经常想想陈布衣(陈陶)靠卖油读书,杨忠愍公(杨继盛)背着书去放牛,能够依靠自己而兴起的道理,效法他们刻苦奋发,那么即使比现在还要贫困,又有什么必要去担忧学业不成呢?

┃ 简注 ┃

1曾王考:曾祖父。

2广:扩充。钱店渡:在今龙翔街道西南的运河北岸,有钱店渡桥。作者的外祖父家在此。

3束脩:馈赠给老师的钱或物,作为酬金。寄膳:在别人家中搭伙吃饭要交的费用。

4陈布衣:陈陶,号三教布衣。五代时岭表剑浦人。少时游学于长安。

5杨忠愍公:杨继盛,明代曾任兵部员外郎。因上疏弹劾严嵩,遭下狱三年后被杀。后至穆宗时追谥忠愍。少时曾牛角挂书,牧牛读书。

┃ 实践要点 ┃

此信最后叮嘱儿子要学习古人“卖油读书”“负书牧牛”等事例,刻苦奋励,即便父母不在了,即便家中没有什么产业了,如果有了奋起的精神,也不愁学业不成、家业不兴。勤奋好学的故事,大家都会经常讲述,若是能够结合家族文化来讲,结合父母自身的经历来讲,则会对孩子更有启发。张履祥的这一则《示儿》,有许多东西值得现在做父母的反复咀嚼。

示儿二

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若子弟在家庭不敬信父兄,在学堂不敬信师友,欺诈敖慢,习以性成,望其读书明义理,向后长进难矣。欺诈与否,于语言见之;敖慢与否,于动止见之,不可掩也。自以为得则害己,诱人出此则害人。害己必至害人,害人适以害己。人家生此子弟,是大不幸,戒之戒之。

┃ 今译 ┃

做人要忠实、诚信、厚道、恭敬,这是一辈子做人的根本所在。如果子女、兄弟在家庭之中不能尊重崇信父兄,在学校不能尊重崇信老师和朋友,欺诈,傲慢,习惯后就养成了性格,期望他读书明义理,以后在学业、品德等方面有进步就难了。为人是否欺诈,可在他的言语中觉察到;为人是否傲慢,可在他的行动中看到,是无法掩饰的。欺诈傲慢的人,自以为得当,就害了自己;引诱别人欺诈傲慢,就害了别人。害自己的一定会害别人,害别人正好是害自己。如果生了这样的子女,就是大不幸,要引以为戒。

┃ 实践要点 ┃

此信作于康熙七年(1668),当时张履祥在半逻的何汝霖家处馆。信中教育长子张维恭做人要忠实、诚信、厚道、恭敬,不可狡诈骗人、傲慢无礼。并且强调,无论是狡诈或傲慢,其实在言行之中都能看得出来,最终则是害人害己,成为家门不幸。语重心长,人人都应当引以为戒。

与何商隐论教子弟书

凡人气傲而心浮,象1之不仁,朱2之不肖,只坐“傲”之一字。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傲则为戾、为狠3。浮则必薄、必软4。论其质,固中人以下者也。傲则不肯屈下,浮则义理不能入。不肯屈下,则自以为是,顺之必喜,拂之必怒,所喜必邪佞,所怒必正直。义理不能入,则中无定主,习之即流,诱之即趋5,有流必就下,有趋必从邪。此见病之势有然者也。

┃ 今译 ┃

大凡人气傲而心地浮躁的,比如象的不仁,丹朱的不肖,都是因为一个“傲”字。人若不忠厚、不诚信,那么所做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为恶则容易,为善则困难。气傲就会乖戾、残忍。心浮则必定轻薄、懦弱。若论这样的人的气质,固然就是中人以下的了。气傲就不肯屈居人下,心浮就会道理不能进入内心。不肯屈居人下,就会自以为是,顺应他必然欢喜,拂逆他必然恼怒,所欢喜的必定是邪佞之人,所恼怒的必定是正直之人。道理不能进入其心,那么心中就没有确定的主见,学习什么就流向什么,诱导什么就趋向什么,有了流向必然是往下游的,有了趋向必然是顺从邪恶的。由此可见这种弊病的势头就是这样子的。

┃ 简注 ┃

1象:传说舜的弟弟名“象”,为人桀骜不驯,曾多次陷害舜。

2朱:即丹朱。尧之长子名“朱”,被封于丹水,故又名丹朱。被认为缺乏仁德,是尧的不肖之子。

3戾(lì):暴戾,乖张。狠:凶狠,残忍。

4薄:轻薄。软:懦弱,容易被诱惑。

5流:像水一样流动不定。趋:归向,容易向某一方向发展。

┃ 实践要点 ┃

此信作于康熙五年丙午(1666),题目为后人所加。张履祥认为,气傲与心浮是相互联系的两种弊病,而气傲会发展成为乖戾、残忍,不愿意屈居人下,自以为是等等;心浮会变得轻薄、懦弱,外在的道理不能进入内心,然后走向下流、邪恶等等。这些分析都是非常到位的,说明了某种性格上的弊病,最终会影响到行为习惯,表现为道德上的善恶。所以对于孩子的性格、气质,还是要从小注意培养。

药石之施,在起其敬畏,以抑其傲;进之诚实,以去其浮。庄以莅之1,正容以悟之2,庶其有敬。轻言轻动,最所当忌。说3而后入之,至诚以感之,尚其有信。疾之已甚,持之过急,亦所宜戒。“法语之言,能无从乎?”从而不改,此由于傲。“巽与之言,能无说乎?”4说而不绎,此由于浮。虽则不从,不以不从废法语,傲有时不得行。虽则不绎,不以不绎废巽言,浮或者去太甚。此正术也。

┃ 今译 ┃

整治气傲、心浮弊病的对症之药,在于引起敬畏之心,用来抑制他的气傲;在于输进诚实之心,用来去除他的心浮。用庄重的礼仪来对待他,用正直的神色来开悟他,或许就能使其有所敬畏了。轻率地说话或行动,是最应当忌讳的。心中喜悦而后言语能够进入他的内心,用至诚的话感动他,还能使其有所信服。太快了就会过头,操之过急,也是应当戒除的。“用合乎礼法的话去说服,还能不听从吗?”听从而不愿意改正缺点,这是因为气傲。“用恭顺赞赏的话去说服,还能不愉悦吗?”愉悦而不能够明白道理,这是因为心浮。虽然不听从,不能因为不听从而废弃合乎礼法的话,气傲有时也会不再表现出来。虽然不明白,不能因为不明白而废弃恭顺赞赏的话,心浮或许也会变得不太严重。这就是教育的正确方法。

┃ 简注 ┃

1庄以莅之:语出《论语·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正容以悟之:语出《庄子·田子方》:“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

3说:通“悦”,心悦诚服。下同。

4“法语”“巽与”二句:语出《论语·子罕》:“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法语之言,以礼法正言规劝。巽与之言,恭顺赞许的话。绎,寻绎,理出头绪,推究巽言之真伪。

┃ 实践要点 ┃

此处讨论了如何来教育气傲、心浮这两种性格上的弊病。对于气傲,关键是如何引发其敬畏之心,那就只能庄重有礼,在气势上压制他;对于心浮,关键是如何引发其愉悦之心,那就只能顺应赞赏,在情绪上控制他。这些道理其实都是明白易懂的,只是要去做到,一方面需要家长的自我调适,一方面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所以说,要教育孩子,先要教育家长。做家长的什么时候有了这种觉悟,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始固未尝无所敬、无所畏,群非众议,加于所尊、所亲,怨恶积而狠戾日长。初亦岂遂无所说、无所信,显诱隐导1,出于为残、为忍,智诈萌而轻薄有加。既已积为怨恶,久与相持,终徒劳罔功。既已用其轻薄,强为摩切2,将求理弥乱。譬诸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譬则瞽矇颠踬3已及,则掖4而后先之。莫若授之以甚说,而易之以所服,服则敬心生,说则语易入。虽未必尽受,十犹有一二。较之每必相反,其益已多。虽不必尽善,犹未至溃决。较之事后追咎,所全尤大。迂愚无术,食息以筹之,中夜以复之,不越此也。

┃ 今译 ┃

其实开始的时候,他们未尝无所崇敬、无所畏惧,因为众多人的非议,再加上所尊敬、所亲近的人的批评,他们心中的怨恨、厌恶积累起来而使得残忍、乖戾之性日益增长。起初的时候,他们岂能就无所喜悦、无所信服,因为明显的诱惑与暗藏的引导,转出而成为残酷、成为容忍,机智、狡诈萌发而轻率、浅薄有加。既然已经积累成为怨恨、厌恶,久久相持,终究是徒劳无功。既然已经变得轻率、浅薄,勉强规劝,想要讲道理,反而会更乱。譬如琴瑟已经严重不协调的,必定要换掉旧的弦,再安上新的。譬如眼盲而走路跌跌撞撞已经很危险的,就应当搀扶着走在他前面。不如教授给他非常喜悦的,交换给他真正信服的,信服就能心生敬畏,喜悦就能使言语进入内心。虽然未必全部都能接受,十分总能有一二分。比起每次都相反来说,其中的益处已经很多了。虽然不能必定都是善的,但还没到溃决的地步。比起事后归咎、悔恨来说,所能保全的更大。我迂腐、愚笨,没有好的办法,吃饭、休息时仔细谋划,半夜里再反复思考,也不过就这些办法了。

┃ 简注 ┃

1显诱隐导:明显的诱惑与暗藏的引导。“显诱隐导”与“群非众议”都是指来自外在的不良影响。

2摩切:规劝。

3瞽矇(guméng):目盲。瞽,虽瞎而有眼珠。矇,有眸而无珠。颠踬(zhì):倒仆,跌跌撞撞。

4掖: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

┃ 实践要点 ┃

气傲的人并非一开始就没有敬畏心,还是因为外在环境影响,怨恨、厌恶积累起来才形成的;同样的,心浮的人也并非起初就不会喜悦、信服,也是因为外在的各种引诱而变得轻率、浅薄。因此教育好气傲、心浮的孩子,不可强要与之处于相持状态,或硬要与之讲道理,应当重新寻找教育的方案,改弦更张。这些说法,应当可以给予现在的家长许多启示。

猱固有升木之性1,驯服之,禁制之,犹顾忌未敢导之使升。即跳跃四出,莫之收矣。薪蒸2匪为栋宇之材,修剔3之,封植4之,厥成有可俟5。伤其本根,将枝叶零败,弗堪滋已。

┃ 今译 ┃

猕猴本来就有喜好爬树的习性,驯服它,禁止他,还能有所顾忌,不敢使其本性发出来去爬树。如果任由它四处跳跃,就没有办法再收服了。用来烧火的那些树木,本不可用做栋梁之材,修整它,培育它,那么它的成材也是可以等待的。如果伤害了它的根基,使得它枝叶败落,就不能再去培育了。

┃ 简注 ┃

1猱(náo):猿猴的一种,有说即猕猴。升木:即爬树。

2薪蒸:薪柴,用作烧火的木柴。

3修剔:修整,剔除。

4封植:又作封殖,壅土培育。

5厥(jué):其它。俟(sì):等待。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通过训练猕猴、培育木材这两个例子说明,虽然在其天性上并不理想的人,如果抓住关键时机,进行一番严格的教育、引导,还是有可能收到实效,成为人才的;如果错过了关键时机,任何教育、引导都将无法起到作用。所以说,一个人的成败,教育的关键期只有那么几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答颜孝嘉论学十二则

为学之道,始于立志,犹射者未发矢而志已及之。志大而大,志小而小,他日所成无不由是。吾人须思天地生我,是如何赋畀1,父母生我,是如何属望2,为智为愚,为贤为不肖3,去取断然,自此分明矣。此志一定,便须实做工夫,以必求其如我所志而后已。日用之间,一切外诱凡可以夺志4者,力屏绝之。如耳之于声,目之于色,口之于味,鼻之于臭5,四肢之于安佚之类,固有不知其然而浸淫6入之者。惟有猛提此志,一发深省曰:“吾志为何,而以是自丧乎?”则于学也,将有欲罢不能者矣。

┃ 今译 ┃

为学之道,从立志开始,好比学习射箭,箭未发出而目标已经在心中了。志大而成就大,志小而成就小,他日所能成就的,没有不是由此立志而开始的。我们人都必须思考一下天地生我,是给予了什么样的责任、担当?父母生我,又是寄予了什么样的期望?成为智者或是愚者,成为贤者或是不肖者,自身如何取舍、如何决断,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知晓了。志向一旦确定,就必须扎扎实实去做功夫,要求自己必须实现所定的志向方才可以。日常生活中,会影响原定志向的一切外在的诱惑,都要努力摈弃、断绝。比如耳朵对于声音,眼睛对于颜色,嘴巴对于滋味,鼻子对于气味,四肢对于安逸,等等,都在不知不觉地渗透、蔓延整个身心从而沉溺其中。唯一的办法就是猛然之间提醒自己曾经的志向,深刻反省:“我的志向到底是什么,由于什么原因而丧失自己的志向?”这样反省以后再去努力奋斗,就会有欲罢不能的精神动力了。

┃ 简注 ┃

1赋畀(bì):给予,特指天赋的权利。

2属(zhu)望:期望。

3不肖: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

4夺志:迫使改变志向。

5臭(xiù):同“嗅”,气味。

6浸淫:逐渐蔓延扩展。

┃ 实践要点 ┃

颜鼎受,字孝嘉,桐乡人,作者同学、好友颜统之长子。颜统曾延请作者至其家教授颜孝嘉读书。此文写于崇祯十七年(1644),此时颜统已去世,颜孝嘉约十五岁。本文原题《答颜孝嘉》,《光绪桐乡县志》收录时略其首尾,题作《论学十二则》。

此第一则说“为学之道,始于立志”。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对得起天地给予的责任、父母给予的期望,那么就必须要从立志开始,志大而大,志小而小。然而志向一旦确立之后,外在的各种诱惑都会出现,这就需要努力去摈弃、断绝。时时处处都要反省:我的人生志向到底是什么?又怎么能够忘了当初的志向呢?教育孩子,就要随时提醒孩子。不但做父母的要如此提醒,还要让孩子自己养成随时随地自省的习惯,如此方能激发欲罢不能的不懈动力。

学必以圣贤为师,今人以为迂1,予以为特未之思耳。使圣贤之道而在于此身之外,迂之可也。孰非人子?孰非人臣?孰非人弟与人友?思为人子,则求所以事其亲;思为人臣,则求所以事其君;思为人弟与人友,则思所以事其兄与施其友。不然,尚可谓人子、人臣、人弟、人友乎?寻2此说也,不至于无父无君,而禽兽不已。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3然则舍圣贤,其何所师哉?吾人此际既看得定,便是要见贤思齐4;见贤思齐,便是要见不贤而内自省。此身在天地之间,不是上达,即是下达,无有中立之理。才欲善斯可矣,便已是自暴自弃。《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又曰:“父母生之,续5莫大焉。”其何忍于陷溺6也?

┃ 今译 ┃

为学,必须要把圣贤作为师,如今之人以为这种说法很迂腐,我以为只是因为未曾去思量而已。假使圣贤之道在于此身之外,那么说迂腐是可以的。哪个人不是人子?哪个人不是人臣?哪个人又不是人弟与人友?作为人子,就要想想如何对待亲人;作为人臣,就要想想如何对待君主;作为人弟与人友,就要想想如何对待兄长与朋友。不然的话,怎么可以称作人子、人臣、人弟、人友呢?顺着这一说法去做,不至于无父无君,乃至禽兽不如。孟子说:“规矩,是画方画圆的根本;圣人的言行,是实践人伦之理的根本。”然而舍弃圣贤,又要师从谁呢?我们在这里既然看得确定了,便是要能见贤思齐;见贤思齐,便是要能见不贤而内心自我反省。人生在天地之间,不是向上,就是向下,没有什么中立的道理。才想到为善就觉得可以停下来,便已经是自暴自弃了。《孝经》说:“天地的本性,在人身上表现得最为珍贵。”又说:“父母生养,延续是最为重要的。”又怎么忍心让自己陷溺于向下一路呢?

┃ 简注 ┃

1迂:迂腐,不切事理。

2寻:顺着。

3语出《孟子·离娄上》。员,通“圆”。

4见贤思齐:见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就向他看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续:继承,延续。

6陷溺:陷入罪恶或痛苦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 实践要点 ┃

第二则说“学必以圣贤为师”。任何人都处在人伦世界之中,作为人子,或者作为人弟、人友等等,都要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去做,要以圣贤的言行作为依据,努力去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所以说要以圣贤为老师,立足点一定要高,方才不至于沦落。教育孩子也是从立志开始,从向圣贤、伟人学习开始。每一步内心中都应当有榜样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当为可有不可无之人。以一家而论,一家不可无;一乡而论,一乡不可无;以至一国天下皆然。所谓“其生也荣,其死也哀”1,方不负父母生我之意。今人志卑气弱,说及此际,则以为必非人之所能为。噫!人特不为耳。孟子曰:“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2孔子、孟子生于衰周之际,何尝有父兄师友之成就,乃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3,孟子则“愿学孔子”,遂为百世之师。所谓“豪杰之士,无文犹兴”4者,此也。乃孔子之所以为孔子者,不过曰:“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5孟子之所以为孟子者,亦不过曰:“私淑诸人。”6人苟有兴起之意,而不欲以凡民自处,前言往行可以私淑者何限,并世之贤可以师资者无穷。乘此年富力强,奋然有为,何患不到圣贤地位。人过三十、四十,去日苦多,不免日暮途远之忧。习染既深,又有难以自新之虑。若少年未尝入世,即能从事于此,譬之以璞玉为圭璋7,以素丝为文绣,于成也何有?扬子曰:“睎颜亦颜徒,要在用心刚。”8愿贤者勉之。

┃ 今译 ┃

我们生于天地之间,应当成为可有不可无的人。从一个家庭来说,一家不可无此人;从一处乡里来说,一乡不可无此人;以至于一个国家、整个天下也都是一样的。古人所说“其生也荣,其死也哀”——生前家国荣耀,死后万民哀恸,赢得这样的尊敬爱戴,方才不辜负父母生我养我的一番苦心。现在的人大多志气卑下,说起要有志气之类的话,往往也认为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哎!其实都只是不愿意去做而已。孟子说:“如果是真正的豪杰人士,即使没有文王这样的人号召,也会有所感动而奋起的。”孔子、孟子出生在周王朝衰弱的时候,何尝有父亲、兄长、老师、朋友的帮助,所以孔子“效法尧、舜与周文王、周武王”,孟子则“愿意学习孔子”,于是他们都成为世世代代的老师。所谓“豪杰人士,没有文王也能奋起”,说的就是这个。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不过就是说:“没什么不可学的,然而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呢?”孟子之所以成为孟子,也不过是说:“私淑这个人(指孔子)。”如果一个人有了奋起的意思,而不想以一个普通人自处,圣人们的前言往行可以私淑的又有什么限制呢,并世同代的贤人之中可以作为老师效法者是无穷的。趁着现在年富力强,奋发有为,哪里用得着担心达不到圣贤的境界呢?人一旦过了三十、四十,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不免会有日暮而路途遥远的担忧。习气影响既然深了,又有难以自新的忧虑了。如果少年时还未曾真正踏入社会,就能够从事圣贤事业,譬如用璞玉来制作圭璋,用白色丝绸来制作刺绣作品,又有什么做不成的呢?扬雄说:“仰慕颜回的就是颜回之徒,关键在于用心的刚强。”但愿你能够以此勉励自己。

┃ 简注 ┃

1语出《论语·子张》。

2语出《孟子·尽心上》。兴,成功。

3语出《礼记·中庸》。祖述、宪章,都是效法的意思。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4语出《孟子·尽心上》:“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5语出《论语·子张》。

6语出《孟子·离娄下》。私淑,私自敬仰而未得到直接的传授。

7璞玉:未经琢磨的玉石。圭璋:玉器。

8语出扬雄《法言·学行》。睎(xi),仰慕。颜,指颜回。

┃ 实践要点 ┃

第三则说“当为可有不可无之人”,强调了人人都可以也都应该成圣成贤的道理。往低一层说,则任何人都应该成为一个家庭可有不可无的人,再推出去,一个乡、一个国家乃至天下都应当如此。只有有了这样的志气,方才不辜负天地、父母的生养,不辜负来做这一世之人。再举孔子、孟子的例子,也就是学习圣人、贤人的前言往行,学习同时代人中的优秀者,趁着年富力强的时候好好努力而已。张履祥其实处处强调立志,希望学生能够有所奋起,这一点是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值得注意的。

凡人不可以不知劳。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盖天之于人,犹父母于子。父母于子,欲其他日克家,必须使其苦惯。若是爱以姑息2,美衣甘食,所求而无不得,所欲而无不遂,养成膏粱纨袴气体,稼穑艰难有所不知,一与之大任,必有不克荷负者矣。所以劳苦种种,正以为动忍地也,动心忍性,所以为大任地也。吾人生此乱世,兼以孤苦忧患之心,如何不切,直须从百苦中打炼出一副智力,然后此身不为无用,外可以济天下,内可以承先人。《诗》曰:“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3念此,何能不中夜彷徨也。昔陶士行日运百甓,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4本朝刘忠宣公5教子,读书兼力农,曰:“习勤忘劳,习逸忘惰,吾困之,正以益之也。”此意不可不知。

┃ 今译 ┃

一个人不可以不知道劳苦。孟子说:“天要将大的责任降给这个人的时候,必须先要使其心志艰苦,使其筋骨劳动,使其身体肌肤处于饥饿状态,使其身体受到贫困之苦,使其做事时每一个行动都不能如愿,用这些办法来使其心绪不断波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过去所没有的才能。”天对于人,好比父母对于孩子。父母对于孩子,想要孩子他日能够继承家业,必须使其习惯艰苦。如果是溺爱而姑息,好的衣食享受,所求的没有什么得不到,所想的没有什么不顺心,养成膏粱纨绔的气质形貌,农耕稼穑的艰难有所不知,一旦给予他们较大的责任,则必定会有不能背负的。所以种种的劳苦,正是因为动、忍的必要,动心忍性,方能成为重大责任的担当者。我们生长在这个乱世,加上这孤苦而忧患的心灵,如何不体会真切?必须从上百的苦难之中磨炼出一副智力,然后这个身体才不会无用,对外可以兼济天下,对内则可以继承先人。《诗经》说:“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想到这些,怎么能够不半夜还在着急彷徨呢?昔日陶士行(陶侃)每日将上百块砖从室内搬到室外,再从室外搬到室内,说:“我打算将来致力于恢复中原,过得太过悠游安逸,恐怕不能胜任大事。”明朝的刘忠宣公(刘大夏)教育儿子,读书兼顾农事,说:“习惯于勤奋就会忘了身处的劳苦,习惯于安逸就会忘了身处的懒惰,我要使其处于困境,正是为了增益其才能啊。”此一点是不可不知的。

┃ 简注 ┃

1语出《孟子·告子下》。

2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3语出《诗经·小雅·小宛》。意为早起晚睡,勤奋不懈,不要辱没你的父母。

4语出《晋书·陶侃传》。陶士行,晋人陶侃,字士行。在任广州刺史时,恐过于优逸,朝夕运百砖于室内外。甓(pì),砖。

5刘忠宣公:即刘大夏,明弘治时任兵部尚书。为人忠诚恳笃。卒谥忠宣。

┃ 实践要点 ┃

第四则说“凡人不可以不知劳”,也即懂得劳苦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张履祥引述《孟子》中的那段名言,以及陶侃的例子,说明一个堪当大任的人,必须有过一番艰苦奋斗的经历,方能增加其才能。一个人想要获得才能,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从事艰难的体力劳作,对于磨炼心性极有帮助,当然从事其他劳苦之事也是一样的。从少年时代起,就必须正确看待生活的艰辛,自觉主动地接受劳苦的磨炼,这样才能真正成材。

读书所以明理,明理所以适用。今人将适用二字看得远了,以为致君泽民1,然后谓之适用。此不然也。即如今日,在亲长之前,便有事亲长之理;处宗族之间,便有处宗族之理;以至亲戚、朋友、乡党、州里,无一不然;以至左右仆妾之人,亦莫不然。此际不容一处缺陷,处之当与不当,正见人实际学问。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又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又曰:“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舜之横逆2,直从父子兄弟之间起来,较之宗族乡党,其难百倍。然自瞽瞍底豫3,以至格及有苗4,无非爱敬之尽处。故曰:“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我必不忠”。5《中孚》格及豚鱼6,诚爱诚敬,岂有终不可格7之理?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8愿吾党9从事于斯。

┃ 今译 ┃

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则是为了适用。如今的人将“适用”二字看得太远了,以为必须要致君与泽民,然后才可以说是适用。其实这不完全对。比如今日,在亲人长辈面前,就有服侍亲人长辈的道理;处于宗族之间,就有如何与宗族相处的道理;再至于亲戚、朋友、乡党、州里,没有一处不是这样的;再至于身边的奴仆、妻妾这类人,也没有一处不是这样的。在这中间都不容许有一处有所缺陷,处理得当或不当,正好体现出实际的学问如何。孟子说:“君子要以仁爱存心,要以礼让存心。”又说:“爱人的人,人都会爱他;敬人的人,人都会敬他。”又说:“舜可以让天下人效法,名声可以流传到后世,我还不免只是一个普通的乡里之人(没什么可以效法、流传的),这实在是值得担忧呀!”舜受到的非难、阻力,都是从父子、兄弟之间发展而来的,较之宗族、乡党,困难百倍。然而从让其父瞽瞍得到欢乐,再到让有苗氏前来服从,无非就是将爱敬做到极处。所以说:“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我必不忠”。《周易·中孚》说的用豚鱼之祭而获得吉祥,诚爱诚敬,难道还有终究不可推究的道理吗?颜渊曰:“舜是什么样的人,我也是什么样的人。”但愿吾辈也致力于此。

┃ 简注 ┃

1致君泽民:辅助国君,施恩惠于人民。

2横逆:受到的非难、阻力。

3瞽瞍:舜的父亲。底豫:得到欢乐。事见《孟子·离娄上》。

4格:限制。有苗:上古氏族名,尧舜时常作乱,被舜迁至今敦煌东南。

5以上五句引文,语出《孟子·离娄下》。

6《中孚》:《易经》卦名。其中说由于忠心诚信,用豚和鱼这样的小祭品祭祀神灵,虽小而吉祥。

7格:推究。

8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9 吾党:“党”字古代可作“地方基层组织”解,如“乡党”;可作“朋党、同伙”解;可作“类”解。此处解作“吾辈”。

┃ 实践要点 ┃

第五则说“读书所以明理,明理所以适用”。与亲人、长辈相处,与社会上的各种人相处,都应当注意的是如何把所学到的理具体用起来。学问好不好,还是要具体落实在各种社会关系当中,落实在各种日常事务当中。学以致用,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不要将学与用完全脱离了。

世衰道微,民彝泯乱,邪说暴行比比而是。吾人学问之际,择善不可不精,信道不可不笃。择之不精,则惑于异说而不能自知;信之不笃,则迁于彼此而不能自定。究也不免于波流而已。见之明,守之固,非天下之大知,其孰能与于斯?非天下之大勇,其孰能与于斯?

┃ 今译 ┃

如今世道衰微,人伦昏乱,邪说暴行也比比皆是。我们在做学问的时候,选择善者不可以不精切,信奉正道不可以不笃实。选择不精,就会迷惑于异端邪说而不能自知;信得不够笃实,就会在彼此之间变来变去而不能自安。终究也不能免于随波逐流。见地的明晰,守护的稳固,不是天下的大智者,谁能做得这样呢?不是天下的大勇者,谁能做得这样呢?

┃ 实践要点 ┃

第六则说“择善不可不精”。好的世道,做人做事都容易。遇到了坏的世道,做人做事则都不那么容易。所以要在为学的时候,精切地择善,才不会迷惑于各种异端邪说。这样在具体的言行之中,也就不会随波逐流,心无主见了。如此方才是智者、勇者。现代社会,信息量极大,获取各种思想学说也容易,那么教育孩子走正道,就更要注意好好引导了。

古人云:“立身一败,万事瓦裂。”1言行己之不可不慎也。年少未尝涉事,虽有差失,长者为之任过。至于婚冠以往,则有成人之道,当此一举一动,名教之地分毫得罪不得。若不将修己功夫着实用力,安常处顺,幸而保全过了一生,一遇事变,便破败出来。到得破败时节,便高才博学一无所济,显名盛势亦一无所济,诚有所谓“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2,可哀也已。若此,皆缘平时不能好修,故至于一败而不可救也。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3可者,不得已而可之之意,非谓小者竟可不顾也。百行草草,大节未有能立者,故曰:“不可不敬也。”

┃ 今译 ┃

古人说:“立身一败,万事瓦裂。”说的就是自己的修身之道不可以不谨慎。年少之人未曾涉猎世事,虽然会有一些差失,长者还会为他们承担过错。等到了结婚、成人之后,那么就有成人的道理,到了此时一举一动,礼仪规范之中分毫都触犯不得。如果不将修养的功夫着实用力一番,安于常规而处于顺境,幸而平安过了一生,一旦遭遇事变,破败之相便会露出来。等到破败的时节,即便是高才博学也一无所用,显赫的名气、强盛的家势也一无所用,确实是所谓“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真令人哀叹。像这样,都是因为平时不能好好修为,所以才至于一败而无法挽救。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可的意思,是说不得已而可,并非说小的方面竟然可以不管不顾。各种事情都草草了之,大节之处是没有办法确立的,所以说:“不可不敬也。”

┃ 简注 ┃

1语出柳宗元《寄许克业孟容书》。意为立身之本一旦败坏,所有事情都会崩溃。

2语出《孟子·离娄上》。意为即使他们的后代是孝子慈孙,经历一百代也不能更改祖先的恶名。

3语出《论语·子张》。意为大节方面不能逾越界限,小节方面稍微放松一点是可以的。逾,越过。闲,栅栏,指界限。

┃ 实践要点 ┃

第七则说“行己不可不慎”,也即修身之道必须谨慎。少年之人犯错,长辈们还会有所担当,到了成人之后,一举一动,各种礼仪规范若做得不对,就没有人会再原谅了。所以说,一个人的修养功夫必须从小着手,方才能够在成人之后遭遇事情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差错。做父母的,必须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谨慎对待各种修养之道。

人不可以无友,非不可以无友也,不可以无贤友也。君子、小人并生于天地之间,存乎人之自取而已。吾所取君子也,其过日闻,其德日进,其势不容于不君子。吾所取小人也,其过日多,其德日损,其势不容于不小人。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又曰:“泛爱众而亲仁。”又曰:“毋友不如己者。”1示人之意可谓深切矣。自家人骨肉而外,无在不为。朋友交接之际,先须辨别君子、小人。大都温而厚者,必君子;残而薄者,必小人。严正者,必君子;柔媚者,必小人。好学者,必君子;暴弃者,必小人。告我以过者,必君子;导我以慝者,必小人。辨之既审,与君子日亲,与小人日远,其于学也殆庶几矣。若清浊不欲太分,必也尊贤而容众乎?《记》曰:“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2唯友亦然。

┃ 今译 ┃

人不可以没有朋友,这不是说不可以没有朋友,而是说不可以没有贤良的朋友。君子、小人都生在天地之间,就在于人的自我选择而已。我所选的是君子,他的过失每天都能听到,他的品德每日都进步,这样下去则不可能不成为一个君子。我所选的是小人,他的过失每天都在增多,他的品德每天都在减损,这样下去也不容许不成为一个小人。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又曰:“泛爱众而亲仁。”又曰:“毋友不如己者。”展示给人的意思真可谓深切呀!自家人的骨肉之外,没有什么是不可为的。朋友交往接触之际,首先必须辨别君子、小人。大体而言,温和而厚道的,必定是君子;残忍而轻薄的,必定是小人。严正的,必定是君子;奉承的,必定是小人。好学的,必定是君子;自暴自弃的,必定是小人。把我的过错告诉我的,必定是君子;引导我走向邪恶的,必定是小人。辨别精审以后,与君子一日比一日亲,与小人一日比一日远,对于学习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清浊不想分得过于明显,那一定也要尊重贤者而容纳大众吗?《礼记》说:“老师并不在五服之列,但是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五服之亲也不能真正亲敬。”朋友之道也是如此。

┃ 简注 ┃

1“益者”句:语出《论语·季氏》。“泛爱”“毋友”二句:语出《论语·学而》。益友,指正直、诚信、见闻学识广博的人。损友,指习于歪门邪道、善于阿谀奉承、惯于花言巧语的人。

2语出《札记·学记》。老师并不相当于五服(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的某一亲属,但如没有老师的教诲,五服之亲就不能感情亲密。

┃ 实践要点 ┃

第八则说“不可以无贤友”,也即“择友”。关键是如何区分君子与小人。张履祥列举了君子、小人各种各样的不同表现,说得非常具体,对于理解如何选择好的朋友,如何见贤思齐等等,应当都会有很大的启示。做父母的,需要提醒孩子的也无非就是这些。对于择友这个问题,必须一说再说,甚至“喋喋不休”,因为这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所在。

少年血气未定,无事不可以引其心。博弈、饮酒之类,智者固有不可。至若作诗写字,耳目玩好,以及闲杂诸书,此于学者日用最近,往往不免,然亦足以丧志,不可不远。先儒论举业曰:“不患妨功,惟患夺志。”夫举业,朝廷以之取士,士子以之进身,尚犹苦其夺志,他可知已。扬子云曰:“孝子爱日。”1陶士行曰:“大禹尚惜寸阴,吾人当惜分阴。”龟山先生2曰:“此日不再得。”由此思之,此等不独有所不可,亦有所不暇矣。

┃ 今译 ┃

人在年轻时血气还不稳定,什么事情都可能会吸引他的心。比如博弈、饮酒之类,智者固然不会去做。至于作诗、写字、耳目方面的各种嗜好,以及闲杂的各种书籍,这些对于学习者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离得最近的,往往不免多有涉及,然而也足以让人丧失心志,所以不可以不远离。先儒讨论科举之业的时候就说:“不担心妨碍功夫,只担心改变志向。”科举之业,朝廷用来选拔士子,士子用来进取谋个出身,还要苦于被强迫改变志向,那么其他的也就可想而知了。扬子(扬雄)说:“孝子爱惜时光。”陶侃说:“大禹尚且珍惜一寸光阴,我们更应当珍惜每一分的光阴。”龟山先生(杨时)说:“此日不会再次得到。”由此可知,这些兴趣爱好不但是有所不可,也没空去从事。

┃ 简注 ┃

1孝子爱日:语出扬雄《法言·孝至》。日,光阴。

2龟山先生:即宋代理学家杨时,字中立,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

┃ 实践要点 ┃

第九则说“惜阴”。张履祥讲到少年之人,因为血气未定,所以容易被社会上的各种好玩的事情所吸引。对于年轻人来说,即便是作诗、写字等等,也最好都要远离,因为一旦这些东西成为兴趣爱好,难免会让人玩物丧志,耽误主业。所以珍惜光阴是最为重要的,年少之时更要把握得牢牢的,自己做不到,就需要父母、老师的帮助,制度、规则的约束。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2言感物而动以后,无日而非习矣。一世有一世之习,一方有一方之习,一乡有一乡之习,一家有一家之习,一人有一人之习,习之既深,所性几乎不可复见。所恃以可见者,时时发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3,从此充而长之,便是人皆可为尧舜处。而其所以充长之道,全在日用之间操存此心,而无使其梏亡,则自能日生日懋,以至于畅四肢、发事业,而不容已者。若其培养此心,则读书之力自不能少。吾人读《风》《雅》便觉兴感,读《春秋》便欲谨严,读《易》便思寡过,推此以论,何书不然?古人云:“非圣之书不读。”亦所以慎其习也。

┃ 今译 ┃

孔夫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因为习染不同,所以相距悬远。”“人生来就是安定的,再往前则无法言说了。”这些话说的是感于外物而后内心有所触动,没有一日不在习染之中。一世会有一世的习染,一方会有一方的习染,一乡也有一乡的习染,一家也有一家的习染,一人也有一人的习染,习染深了以后,原来的本性就几乎不可再见了。之所以偶尔还能见到善的本性,凭借的主要是时时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端引发出来的东西,由此而扩充而增长,便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的根本之处。然而扩充、增长的方法,全都在于日常之间执持此心,而不让其丧失,那么就自然能够越来越盛大,以至于使四肢畅达,使事业发达,都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样子。如果就这样培养人心,那么读书的努力自然不能少了。我们去读《风》《雅》,便会觉得有所兴感,读《春秋》便会想有严谨的精神,读《易》便会思考如何减少过错,以此类推,什么书不是这样呢?古人说:“不是圣人之书不读。”也就是因为要谨慎地对待习气的熏染。

┃ 简注 ┃

1语出《论语·阳货》。

2语出《二程集》。

3语出《孟子·公孙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 实践要点 ┃

第十则说“慎习”。一个地方、一个家庭,乃至一个人,都会受到各种习气的熏染,所以必须要谨慎对待各种习气的影响。受到外界的习染一旦深了久了,也就必然会导致善的本性的隐藏。所以必须要固守本性之善,要通过努力读书,体会圣人之言,两者结合才能扩充而增长本性之善。谨慎对待各种习气的熏染,这确实是任何社会、任何人必须注意的修养要点。

十一

为学只一件事,非有歧也。今人不知,为应举者则曰科举之学,为治道者则曰经济之学,为道德者则曰道学,为百家言者则曰古学,穷经者则曰经学,治史者则曰史学。噫!学若是歧乎!夫学一而已矣,理义之谓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也,吾唯从事于我心之所同然。修之于身则为道德,见之于行则为事业,发之于言则为文章。事亲、从兄,此理也,此义也;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此理也,此义也;为法天下,可传后世,此理也,此义也。《中庸》所谓“溥博渊泉,而时出之”1,《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2者,此之谓也。今人所见差异,是以终日读圣贤书,而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宜哉。

┃ 今译 ┃

为学其实只有一件事,没有什么别的。如今的人并不知道,为了参加科举的就说是科举之学,为了治理之道的就说是经济之学,为了道德的就说是道学,为了百家之学的就是说古学,穷究经典的就说是经学,攻治史书的就说是史学。哎呀!学问有这么多岔道吗!所谓的学其实只是一个而已,也就是理义之学。圣人在我想到的那些与他们相同的道理之前就想到了,我所从事的也就是这些相同的道理。用来修身就表现为道德,用来行动就表现为事业,抒发而成为语言文字就表现为文章。服侍亲人、顺从兄长,都是这个理,这个义;用语言来陈述奏明,应试获得功名,也是这个理,这个义;作为天下之法,可以传之后世,也是这个理,这个义。《中庸》所说的“溥博渊泉,而时出之”,《孟子》所谓的“学问之道没有别的”,都是这个意思。如今的人对为学的理解有了偏差,以至于终日读圣贤书,然而以臣子弑君的也有,以儿子弑父的也有,当然就会如此。

┃ 简注 ┃

1语出《中庸》,意思是圣明的人的美德就像渊泉外溢般时常表露。

2语出《孟子·告子上》。

┃ 实践要点 ┃

第十一则说“夫学一而已矣,理义之谓也”,也即学理义。在张履祥看来,不可以将为学区分得太过琐碎,什么科举、经济、道德等等,区分得琐碎了,反而就迷失了为学的根本,也即理义。把握圣贤之书当中一以贯之的理义,方才能够再去从事其他的具体的致用之学。现代社会,学科分类多了杂了,也是如此,应当注意的还是把握根本。

十二

《孝经》首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中庸》十九章曰:“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孟子》之四篇1,亦曰:“守身,守之本也。”由此思之,此身为父母之身,即当心父母之心,行父母之行,方可谓之养志。即欲自暴自弃,而实有所不敢,亦有所不忍矣。是以古人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惧辱先也。既有辱先之惧,则不得不出于立身行道,以显父母之一路。况吾人幼失父母,有力有劳何从而用,舍志事而外,更无可为人子之职者。今日足下之所为继志而述事者,唯有学问而已。尊君中道而逝,百事不了,其外无论,一家之势可谓岌岌矣。堂上二大人在,足下为长孙;怀中三幼弟在,足下为长兄。长孙则有子之道,长兄则有父之道,承前启后,重大之任,全责于足下之一身。直须待二十年之后,令弟俱婚冠成立,然后事势可定。若二十年以内,风雨漂摇之惧,何日能忘?此仆每与胡先生2私论及此,未尝不为之流涕也。若足下果能力学,则亦无难,老者可安,幼者可教,以至门内之不和可以致其和,外侮之窥伺者,可以寝3其侮。家业不厚,何以为撙节4之方?世务未达,何以为通显之道?种种处置,总不可以无学。至于古人所云“风雨不动安如山”,方见负荷之力。况自此而外,尚有无穷之志,无穷之事乎?仆前所云“动心忍性,生于忧患”,盖以此也。《孟子》曰:“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5乃其言曰:“士不可以不弘毅。”6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7有冰渊之心,而后可为弘毅之学,有弘毅之学,而后可以守身,可为继述,可谓不毁伤也已。

┃ 今译 ┃

《孝经》首章说:“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的,不敢有丝毫损伤。”《中庸》十九章说:“所谓孝顺,就是善于继承父辈的志向,善于传述父辈的事迹。”《孟子》之中的第四篇,也说:“守身是根本。”由这些而想开去,这个身体是父母给的身体,就应当心里想着父母所想,做父母所希望做的事情,方才可以说是养志。即便想要自暴自弃,而实际上则有所不敢,也有所不忍了。因此古人每次说话都不敢忘了父母,每次行动都不敢忘了父母,是害怕侮辱了先人呀!既然害怕侮辱了先人,那么就不得不出于立身行道,用以显耀父母这一路了。况且我辈(颜孝嘉与张履祥一样,都是年纪很小父亲就去世了)幼年就失了父母,有力气、有劳苦从何而使用?除了立志的事业而外,更没有什么可以体现作为人子的职责。今日你可以继承而传述的,只有做学问而已。你父亲中道而逝,各种事情都无法再参与,其他的且不说,一家的家势就可以说已经岌岌可危了。堂上还有二位大人在,你是长孙;怀中还有三位幼弟在,你是长兄。长孙就有做儿子的道理在,长兄就有做父亲的道理在,承前启后,全部的责任就在你一人身上。必须要到等待二十年之后,你的弟弟都结婚、成人之后,然后家势可以安定。如果在二十年以内,风雨飘摇的忧惧,何日能够忘却?我每每与胡先生私下议论到这里,未曾不为之而流泪。如果你果然能够勤奋力学,那么也没有什么太难的,老者可以安之,幼者可以教之,再至于家门之内的不和可以使得他们和谐起来,外在的侮辱以及窥伺者,可以让他们停止侮辱。家业不太厚,如何来实现节制的办法?世务未通达,如何来实现通达与显耀之道?种种的处置方法,都不可以不去学习。至于古人所说的“风雨不动安如山”,方才可见负荷的力量。况且自此而外,还有无穷的志力,无穷的事情呢?我前面所说的“动心忍性,生于忧患”,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孟子》说:“至于曾子,才可以说是顺从养亲之意。”还有如曾子所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又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了履薄冰、临深渊的谨慎,而后可以为弘毅之学,有了弘毅之学,而后可以守身,可以实现继承与传述,可以说就是不敢毁伤了。

┃ 简注 ┃

1四篇:指《孟子·离娄》。

2胡先生:与作者同为颜统的好友,名不详。

3寝:止,息。

4撙(zun)节:节制,节省。

5语出《孟子·离娄上》。

6语出《论语·泰伯》。

7语出《诗经·小雅·小宛》。

┃ 实践要点 ┃

第十二则说“行孝道”。张履祥十分熟悉颜家的家境,当时正面临家族之难,外在力量的影响使得他家有财产败亡的危险。所以结合孝道的讲解,告知作为长孙、长兄的颜孝嘉,注意谨慎对待内外各种事务。如何才能继父之志而述父之事?首先就是读书明理,然后协助祖父一起支撑家业,若二十年后,三个弟弟都结婚、成人,方才可以松一口气。这些贴切实际的讲解,应当是最为难得的,所谓关爱同学、朋友之子,莫过于此。

右1所陈十有二则,多大纲之言,节目2未备。然有尝为足下言之者,有未为足下言之者。其已言者,似不必再陈,特以言之有当于足下,或不厌其丁宁也。若立身为学之道,春初所与足下《证人》《人谱》3两书,其义已无以加,何必更有所言?且仆凡于相知之前,未尝悉意言此,同学之子虽时与之言,而未尝托之于书。以德之不修,窃学古人谨言之万一也。今者因令祖先生之命,足下意复诚厚,不可不答,故有此陈。幸勿徒以往复之常忽之,亦或尊君之志也。

┃ 今译 ┃

上文所列的十二则,多半还是总纲,细节方面还不完备。然而有些曾经与你说过,有些未曾与你说起。其中已经说过的,似乎不必再写上去,但是多说说对你总有好处,所以不厌其烦地再三叮咛。若是说立身为学之道,今年初春与你说起的《证人社约》《人谱》两本书,其中的道理已经说到极处了,何必再多说什么呢?而且我一般在相知的人面前,都未曾详细地说过这些话,对当年那些同学的孩子虽然时常讲起,但未曾写成文字。因为我自以为品德上的修为还不够,所以暗中将古人谨言的习惯学到万分之一吧。如今因为你祖父(颜世杰)的嘱托,加上你心意诚恳,不可不认真作答,所以才有上面这些文字。希望你不要因为都是些老生常谈而忽视,或者可以说,这些话也相当于你父亲的心愿。

┃ 简注 ┃

1右:古人作文从右往左排列,相当于现在从上往下排列。

2节目:条目。此处说上边陈述的都是纲领性的,具体的条目还没有展开。

3《证人》《人谱》:均为张履祥的老师刘宗周的著作。《证人》即《证人社约》。

┃ 实践要点 ┃

上述的立志、以圣贤为师、为可有不可无之人、知劳、明理、择善、修己、择友、惜阴、慎习、学理义、行孝道共十二方面的立身为学之道,其实也是张履祥与弟子们(这些弟子大多是当年的同学或至交的孩子)反复讲解的内容,此次因为好友之祖父的叮嘱,故而撰写成文,其中体现了他对弟子的深切关爱。而文章说理清楚,论证有力,是一篇指导青年正确读书做人的好文章。

澉湖塾约

初觉,即省1昨日所业,与今日所当为。旦而起。

衣冠,读经义2一二条。先将正文熟诵精思,从容详味。俟有所见,然后及于传注,然后及于诸说。洗心静气,以求其解,毋执己见以违古训,毋傍旧说以昧新知。乘此虚明,长养义理。

午膳后,敷述所看经义,以相质问。论说逾时,总期有当身心,勿宜杂及。

日间言语行事,即准于经义而出之。其有不合,必思所以。习心隐慝,种种自形,力使其去。旦昼梏亡3,庶乎免矣。若人事罕接,则读史书一二种,(无余力则已。)非徒闻见之资,要亦择善之务。

日暮,捡点一日所课,有阙则补,有疑则记,有过则自讼不寐4,焚膏继晷5。夫岂徒然对此?良宜深省也。(右五条,日有定程。)

┃ 今译 ┃

早晨刚醒之时,就要想想昨日所学的,与今日当学的。天亮就起床。

穿衣戴帽,读经义一二条。先将正文熟读成诵,细密思考,从容体味。等到自己有了一些见解,然后再去看经文的传、注,然后再看诸家的评说。应当洗涤心胸,静养气息,以寻求经文的正解,不要执着自己的见解而违背古人之训,不要依傍旧有的说法而蒙昧新知。借着这一点内心的灵明,助长滋养新学到的义理。

午饭之后,陈述所看的经义,相互问难。论说超过一定的时间,总是希望对于身心能有帮助,不要杂乱地涉及其他。

白天说话与做事,就应该用经义所讲的道理作为准绳。其中如果有不合的,必须思考其中原因。习得的意念里头隐藏着过恶,种种由此而来的表现,要努力使之去除。那么日后丧失本性的危险,大概就可以避免了。如果人情往来事务较少,就读一二种史书,(没有多余的时间就算了。)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增长见闻,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去择善。

天黑之后,检查一天所学的功课,如有缺失就要补上,如有疑问就要记录,如有过错就要自责而暂不睡觉,日夜用功。难道仅仅如此就可以应付过去吗?真应当深刻反省呀!(以上五条,每日都有规定的课程。)

┃ 简注 ┃

1省(xing):反省。

2经义:经书的义理。

3旦昼:明日。梏(gù)亡:因为利欲而丧失本心。语出《孟子·告子上》:“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4自讼:自己责备。寐:睡。

5焚膏继晷(gui):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焚膏,点起灯烛。晷,日影。

┃ 实践要点 ┃

清顺治十三年(1656),作者应聘至海盐澉浦吴谦牧(字裒仲)家处馆,故作《澉湖塾约》。此“学规”对学子的每日行为,从早到晚,都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

这五条,其实都是围绕着经典要义进行的。早上要思考昨日与今日所学的关键处;读经典,先不看前人注解,熟读经典原文并想想其中意思如何,然后再对照注解之类;有疑惑则勤问,不只是问老师、同学,还要将所理解的道理在言行之中加以考量。从记忆、熟读、思考、辨析、问难、反省等多个角度来学习经典要义,这些步骤其实都是值得当下研习经典者参考的。

问难之益,彼此共之。有疑则问,无惮其烦。(不止书中义理为然。)仆虽寡知,昔闻于师,敢不罄尽1。其不知者,正可互相稽论,以求其明。勿以迟暮,惘惘2而弃之也。

精神散漫,方寸憧憧3,学者通患。惟主敬4可以摄之。(古人为学之方,多主静坐,近见人静坐便欲厌弃事物,故不立为程约。若能凝然收敛,涵养本原,则此功自不可少。)若劳攘5之余,初欲习静,则抄录写仿亦一道也。先儒云,便是“执事敬”6。

古人诗歌,游泳7寄托,前哲不废,特畏溺情丧志耳。余力涉之,亦兴观之助也。文字虽非急务,间一作之,以征所得。(右三条,无定程,随时从事。)

┃ 今译 ┃

问难的好处,彼此之间共同享有。有疑惑就发问,不要害怕繁琐。(不只是书中的义理。)我虽所知甚少,可是过去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怎敢不全部都传授呢?其中若有不知道的,正好可以相互讨论,以求明白。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了,就迷迷糊糊抛弃我呀!

精神散漫,内心总是心神不定,这是学习者的通病。只有主敬的工夫可以控制住。(古人讲到为学之方,多有主张静坐的,近来看到有人一静坐,就有厌弃事物的弊病,所以不将静坐作为课程、规约。如果能够通过静坐来凝聚收敛精神,涵养内心的大本大原,那么静坐的功劳也是不可少的。)若能在日常劳碌之余,开始想要学习静坐,那么抄录(诗文)、摹仿(字帖)的功效其实也是一样的。以前的大儒说,这就是“谨慎地办事”。

古人的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寄托情怀。前辈哲人不废弃诗歌之学,只是害怕过于沉溺其中而丧失了志向。学有余力则涉及其中,也可以作为兴发、观摩之助。文章写作虽然不是要紧的事务,但不妨偶一为之,用以证明自己学习的所得。(以上三条,没有规定的课程,随时从事。)

┃ 简注 ┃

1罄尽:用完,竭尽。

2惘惘:迷迷糊糊,若有所失的样子。

3憧(chong)憧:心神不定的样子。

4主敬:作为一种修养工夫,主要是指内在的精神专注、外在的整齐严肃。

5劳攘:奔波劳碌的样子。

6执事敬:办事认真谨慎。语出《论语·子路》。

7游泳:涵泳,陶冶。

┃ 实践要点 ┃

这三条讲到了师生或学生之间相互问难的重要性。对于书本知识,必须要经过一个相互问难的过程;培养精神,如何能够集中注意力去高效率地学习,也是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最后讲到了对诗歌、文章的看法,必须是学有余力方才去读诗作文,也就是说学习必须分清主次,把握重点。这些话,对于当下教育孩子,依旧非常有启发: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问难,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也要注意学生的精神集中的问题,分清主次的问题。虽然不必每天都注意,但这三点都是要经常提醒的。

为学先须立大规模。“万物皆备于我”1,天地间事,孰非分内事?不学,安得理明而义精?既负七尺,亦负父兄,愧怍2如何!

功夫须是绵密,日积月累,久自有益。毋急躁,毋间断,急躁、间断,病实相因。尤忌等待,眼前一刻,即百年中一刻。日月如流,志业不立,率3坐等待之故。

修德行道,尽其在我。穷通得丧,俟其自天。营营一生,枉为小人者何限?流俗坑堑4,陷溺实深,探汤履虎5,未足为喻也。

祸乱之作,倾覆相寻,然圣贤豪杰,恒以兴起。处今之士,险难在前,靡有不知,从而动忍者几人?在于少年,益宜忧患存心,无忘修省之实。

近代学者,废弃实事,崇长虚浮,人伦庶物,未尝经心。是以高者空言无用,卑者沦胥6以亡。今宜痛惩,专务本实,一遵《大学》条目(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以往八条。)以为法程。释义曰:“塾者,熟也。诵之熟,讲之熟,思之熟,行之熟,愿与子勉之矣!”(右五条,通言大指。)

┃ 今译 ┃

为学之道,首先必须确立一个大的规模。“天地间万物之理在我身都具备了”,天地之间的事情,哪一件不是我分内的事情?不学习,怎么能够做到道理明晰而涵义精深?既辜负了七尺之躯,也辜负了父兄之期望,不知又该如何惭愧了!

功夫必须下得细致周密,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以后自有好处。不要急躁,不要间断,急躁与间断,这两种毛病其实是相互因袭的。尤其忌讳的是等待,眼前的一刻钟,就是人生百年之中的一刻钟。日去月来时光如流水,不能确立志向,都是因为等待的缘故。

修德与行道,都在于我自己。穷困与通达,得与失,则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了。忙忙碌碌一辈子,枉自成了小人的又有多少呢?流入庸俗的深沟,陷溺得实在很深,其中的危险,是将手伸到沸水、将脚踩着老虎尾巴都不足以比喻的。

灾祸变乱的发作,倾覆接连而来,但是圣贤豪杰,常常因此而兴起。如今的士子们,险阻艰难就在前面,很少有不知道的,然而能够动心忍性的又有几个?至于你们少年,更加应当存有忧患之心,时刻不忘实实在在地做修身、反省的功夫。

近代以来的学者,往往废弃切实有益的事,崇尚浮而不实,人伦日常、各类事务都未曾留心。于是高蹈的说些空话、毫无用处,卑下的相继败亡。如今应当痛加惩戒(这类现象),专心从事实在的功夫,完全遵循《大学》里的那些条目(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以下的八条)作为法则。最后解释一下“塾”的意思:“塾,就是熟。背诵得熟,讲解得熟,思考得熟,行动得熟,我愿意与诸位学子共勉!”(以上五条,通论为学的指要。)

┃ 简注 ┃

1语出《孟子·尽心上》。陆九渊:“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2愧怍(zuò):惭愧,羞愧。《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3率(shuài):都是。

4坑堑(qiàn):壕沟、大水坑。

5探汤履虎:汤,烧开的水。履,践蹈,踩。比喻危险。

6沦胥:相率,一个接着一个。

┃ 实践要点 ┃

最后五条,是从为学之道立大规模,也即立志开始讲起,再到具体的如何“修德行道”等方面,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提出行为准则。比如他说功夫必须要绵密,反之即为急躁、间断;最为忌讳的就是等待,也即“明日复明日”。所以必须要知道“眼前一刻,即百年中一刻”,不珍惜光阴,不从绵密处下功夫,则终究一事无成。现代的教育,也应当鼓励孩子修德行道,有着广阔的胸怀,去努力做一番事业,而落实在具体之中,则还是绵密的功夫。

东庄约语

儒者之学,修身为本,罔间穷通1。克己功夫,宁分老少?只求无忝所生,不负师友,在覆载中,有殊庶物而已。延平先生曰:“爱身明道,修己俟时。”2不可一日忘于心,此其准的也。

┃ 今译 ┃

儒生的学问,以修身为本,无论身处困顿还是显达都不间断。克己的功夫,难道还分老与少?只求不要玷辱父母之所生,不要辜负师友之教诲,在天地之中,与普通人还有一些区别(诸如懂得人伦物理等方面)而已。延平先生说:“爱惜身体,讲明道理,修养自己,等待时机。”这个意思在心里一天都不可忘记,因为这就是做人的标准。

┃ 简注 ┃

1罔间穷通:无论困顿、显达都不间断。

2延平先生:李侗,南宋理学家,学者称延平先生。朱熹曾受业其门。其语录由朱熹编为《延平答问》。俟时:等待时机。

┃ 实践要点 ┃

清康熙八年(1669),张履祥应吕留良之邀,到石门县东庄处馆,教授吕家子弟,故作有《东庄约语》。此处强调为学的目的当是为了修身,无论穷通,毫不间断,或者说将来成就如何要看时机,只有当下的修身、治学才是根本。不要为功利之心所左右,也是现在的孩子求学之时,父母、师长应当经常讲讲的。

尺蠖屈以求信1,龙蛇蛰以存身。物无大小,理固皆然。古人言学,藏先于修,游后于息2。未有终日驰骋其耳目知思,而能为益身心者也。盛年百务未历,履道坦如,尤以收敛翕聚3,为固基植本之计。夙兴夕惕4,时哉弗可失也!

┃ 今译 ┃

尺蠖的弯曲是为了求得伸展,龙蛇的蛰伏是为了保全身体。各种各样的事物,无论其大小,其中的道理本来都是一样的。古人讲到为学,保藏之心要先于各种知识才能的修习,游乐之心要后于诸多杂念的止息。没有人能够做到耳朵、眼睛、知觉、思虑终日驰骋,而仍然有益于其身心。盛年之时,各种事务未曾经历,好比行走在坦荡的道路上,尤其应当收敛身心、会聚精神,方能作为巩固、培养根本品德之计。白天勤奋学习,夜晚小心谨慎,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放松呀!

┃ 简注 ┃

1尺蠖(huò):蛾的幼虫,体柔软细长,屈伸而行。常用为先屈后伸之喻。信:通“伸”。

2语出《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指怀抱,不可到处显摆。息,指停息各种邪念。

3收敛(liǎn):约束自身,不放纵。翕(xi)聚:会聚。

4夙(sù)兴:早晨起来学习、工作。夕惕:夜里小心谨慎。

┃ 实践要点 ┃

此处呼应上文,强调藏、息二字,消除功利杂念,安心于培养根本的品德。对孩子,应当谈理想、谈未来,然而不可过于宣扬升官发财之类的念头,以至于令其迷失根本。

读书所期,明体适用。近代学者,徒事空言,宜乎占毕没齿1,反己茫然,全无可述也。日用从事,一遵胡安定经义、治事以为之则,庶少壮岁月,不贻枉废之叹。

米盐妻子,庶事应酬,道心处之,无非道者。苟使萦怀,豪杰志气,不难因之损尽。是以出就燕闲,听睹不杂,心力易专,养德养身,二益均有。

┃ 今译 ┃

读书所期待的,应是明白本体(修己治人的根本)而切于实用。近代以来的学者,徒然从事于空洞的言谈,难怪会诵读了一辈子的诗书,返回到自己的修身上却是茫然无知,终其一生都没有什么事迹可以让后人记述的。日常行事,完全遵循胡安定先生讲求经义、治事两种学问作为准则。这样,少壮的岁月,才不至于有枉费的感叹。

柴米油盐、妻子孩子,各种琐碎事务的应酬,一律用平常心来处置,也无非就是讲求道义而已。如果总是被琐事萦绕心怀,即使有着豪杰的志气,也不难因为这些而损失殆尽了。因此离家出去过一段安宁的求学日子,听到的、看到的都不会过于杂乱,心力也容易专一,修养德行与修养身体两种益处也就都有了。

┃ 简注 ┃

1占(zhàn)毕:诵读。没(mò)齿:终身,一辈子。

┃ 实践要点 ┃

进一步,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注意经典的研习与致用的讲求;一是避免生活琐事的干扰,离家外出求学对于养德、养身的重要性。现代教育,除了重视知识学习,也应当重视技能的培养,还有强调孩子在高中、大学阶段过几年寄宿制的学习,这些理念正好符合张履祥所讲的两点。

古人澹泊明志1。膏粱之习,克治宜先。长白山齑粥2,可取法也。今即未能,尚师其意,日以蔬食为主,间佐鱼肉,然总弗得兼味。

学问之道,固尚从容,然一任优游,难睎3自得。举其通病,不出五闲。(闲思虑,闲言语,闲出入,闲涉猎及接闲人与闲事。)果能必有事焉4,其诸慆慢5非惟不敢,亦不暇矣。(终日劳扰,实无一事当做,总是闲。)

┃ 今译 ┃

古人常说淡泊名利,以明高洁之志。膏粱纨绔子弟的习气,应该最先加以克治。范仲淹小时候在长白山吃腌菜与粥,勤俭苦读的精神,依旧可以取法。如今即使做不到,还可以效法其中的大意,每日都以吃蔬菜为主,间或也可以鱼肉作为佐食,然而不要一餐而兼有两种以上的菜肴。

治学之道,固然崇尚从容不迫的态度,然而一旦任凭他去悠游自在,则难以期望其有所得。若要举出其中的通病,不出这五种“闲”。(闲思闲虑,闲言闲语,闲出闲入,闲涉猎杂书,以及接待闲人与接触闲事。)如果能够做到“必有事焉”的状态,那么各种怠慢的行为,就非但不敢去做,也不得空闲去做了。(终日劳苦搅扰,其实没有一件事情是应当做的,也就总是“闲”。)

┃ 简注 ┃

1澹泊(dànbó):也作“淡泊”,恬淡寡欲,不求名利。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齑(ji):切成碎末用酱拌和的菜,泛指腌菜。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3睎(xi):望。

4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意思是说,心中一定要在意所做的事情(原指养浩然之气),但不可预期必定如何,心中既要不忘,也不要拔苗助长。

5慆(tāo)慢:怠慢。

┃ 实践要点 ┃

最后再次强调求学阶段一定要少应酬,专心于养德养身,淡泊明志,不要有纨绔子弟的习气等等。勤与俭,都是最应当提倡的。至于一个“闲”字,以及“闲”的这五种通病,都说得特别到位。人的一生,无论求学阶段还是工作阶段,如果能够控制好这个“闲”字,那么总会有所成就的。

困勉斋记

吴子裒仲1以困勉2名斋,属予记之,而言其义以相勖3也。裒仲十六七已不甘流俗之学,始闻释氏之说而说,二十而尽弃之,学圣贤之道。穷理必择其精,动止必要4诸礼,裒仲之资可谓学而知、利而行者矣。而顾自处以困勉,诚哉其卑以自牧5也。予壮志已去,衰及无闻,方奉之为畏友,资切劘6之益,何足以勖裒仲?顾其义甚美,乐得而道之。

┃ 今译 ┃

吴裒仲用“困勉”作为书斋的名字,嘱咐我写一篇“记”文,讲述“困勉”的大义,用作对他的勉励。裒仲十六七岁的时候,已经不甘心从事流俗的学问,开始时听了佛学的说法感到愉悦,到了二十岁就全部放弃了,转而学习儒家的圣贤之道。穷究义理必定选择其中的精华,行动举止必定探索各种各样的礼仪,裒仲的资质,可以说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这一类了。但是他仍然自认为必须用“困而知之”“勉而行之”的功夫,真是做到了名字中的“以谦卑自守”呀!我年轻时候的壮志已经远去,如今衰老而默默无闻,正想将裒仲尊奉为畏友,以得到相互切磋的益处,哪有资格勉励裒仲呢?看这“困勉”之大义非常好,也就乐意说一说了。

┃ 简注 ┃

1吴子裒仲:吴谦牧(1631—1659),字裒(póu)仲,海盐人。张履祥四十六岁时应邀到吴谦牧家处馆,《杨园先生全集》另有《吊吴裒仲文》《吴子裒仲墓志铭》以及书信二十四通。

2困勉:即“困知勉行”,不断克服困难以求知,求知与实行相结合。“困知勉行”以及下文的“生知安行”“学知利行”,语出《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3勖(xù):勉励。

4要:通“徼”(jiǎo),探求,求取。

5卑以自牧:以谦卑自守。语出《周易·谦卦》。

6劘(mó):切磋。

┃ 实践要点 ┃

友人吴谦牧请其为书斋作记,以作勉学。文中嘉奖了吴谦牧的严于律己、好学敏求。由此可见后天的努力学习对于一个人成长、成功的重要性。文中还针对当时“直捷径省之说”等不良学风展开了批判,提醒学者当从困知勉行处入手。

夫人未有得恃其生资,无劳而圣贤者也。夫子至圣,犹然好古敏求1,至于发愤忘食2。大贤如颜、曾,一则曰拳拳服膺3,一则曰日省其身4。而孟子亦曰有终身之忧也5,其告滕世子6,则以《书》之“药不瞑眩,厥疾不瘳”7勉之。夫既曰性善,人皆可以为尧舜矣,复进之以是言,有以知其愿学。孔子以来,其为瞑眩也多矣。盖人之生也,固皆具可以为圣贤之资,然而清明纯粹者,千百不一人也。入世以后,缘习俗闻见而迁者,又不知其几。其违道日远,何惑焉?抑或资之美矣,而过于此者,不及于彼;广大也,未必精微;高明也,未必中庸。8自非择之精,执之固,明善以诚其身,而徒任其所知以往,则固有自以为中道而已,不知其离道也。一二事之偶中于道而已,不知其余之皆离道也。

┃ 今译 ┃

没有人能够依仗着他生来的天资,不经过劳累就成为圣贤的。孔夫子是“至圣”,但是依旧“好古敏求”,以至于“发愤忘食”。比如颜回、曾参两位大贤,一个说要把孔夫子说的话“拳拳服膺”不敢忘记,一个说每日都要“三省吾身”。还有孟子也说一个君子要有“终身之忧”,他告诉滕国的世子,就用《尚书》之中的“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来勉励他。孟子说“性善”,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而之所以又说这一句话,是因为知道他是愿意学习的。自从孔子以来,必须用令人头晕目眩的猛药的人也很多了。因为一个人的出生,固然都具有可以成为圣人、贤人的资质,但是天资清明而纯粹的人,千百个之中没有一个。进入社会之后,因为习俗、闻见而改变志愿的人,又不知道有多少。他们都背离圣人之道越来越远,是为什么而迷惑了呢?或者是因为天资甚高,却在这方面过头,而在那方面又不及;学识广大,却未必精微;学识高明,却未必中庸。倘若不是选择得精到,坚持得稳固,明晰什么是善并且诚实地修身,只是凭借自己的所知而一路前行,就当然会自以为是中道,而其实不知早已远离中道了。一两件事情偶然合于中庸之道而已,却不知道其他许多方面都已经背离中道了。

┃ 简注 ┃

1敏求:勉力以求。语出《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发愤忘食: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拳拳服膺:诚恳信奉、衷心信服。语出《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4日省其身: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语出《孟子·离娄下》:“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6滕世子:即后来的滕文公。世子,即太子。事见《孟子·滕文公上》。

7药不瞑(mián)眩,厥疾不瘳(chou):如果药物不能使人头晕目旋,那病是不会痊愈的。语出《尚书·说命上》。

8《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 实践要点 ┃

这一段讲了孔子以及颜回、曾参,即便是圣人、贤人,也都非常注意“为学之道”。孔子的“发愤忘食”,颜回的“拳拳服膺”与曾参的“三省吾身”,其实都是在做“困知勉行”的功夫。再引用孟子对滕世子说的话,指出为学必须要有“药不瞑眩”的精神,也即必须下猛药、用苦功。绝大多数人,天资不错,但并非清明纯粹,进入社会之后受到各种诱惑,往往就放弃了少年时代的志向。所以能够明善、诚身努力实现中庸之道的人,实在是很少很少了。

故圣人不以生知安行为可恃,必下而及夫困而知、勉而行者,与生知安行、学知利行者并列,曰“及其知之一也”“及其成功一也”。至举其为学之道,则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弗知、弗能弗以措也。虽至人一己百,人十己千,苟弗知而弗能,终弗以措也。1

┃ 今译 ┃

所以圣人不会认为自己有着“生知安行”的资质可以依靠,而是必定要下“困而知之”“勉而行之”的功夫,并且将之与“生知安行”“学之利行”同等看待,会说其中的知是一样的,其中的成功也是一样的。至于说到为学之道,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能做到晓畅有真知,不能做到通达能笃行,是不会停止的。虽然做到了别人学一次自己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自己学一千次,如果还是不能学得晓畅、通达,终究也不敢停止。

┃ 简注 ┃

1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实践要点 ┃

此段再次申述圣贤的学习,将“生知安行”“学知利行”,与“困知勉行”一样看待,从不自以为是。并且必须用“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功夫,必须做到晓畅、通达,真知而笃行才会停止。张履祥告诫世人,不要自以为资质不错而不去努力学习,即便是圣贤也要用“困知勉行”的功夫,更何况任何人的资质都会有缺陷的地方,不得不将自己归入“困知勉行”的行列,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予也尝学稼事,请以为喻。五谷,种之美者也(此喻天命之性),春而甲坼1,夏而长茂,秋而秀实,冬而敛藏,天之时也,地之利也(此喻率性之道)。其自播种而往,灌之、溉之、耨之、耔之2,晨而耘,午而锄者,劳苦盖不可以算,然而水旱有灾也,虫螟3有害也,劳苦有加焉,弗以辞也,如是庶罔弗谷矣。弗敢自信也,必问诸老农而致其力焉,不然者力虽勤,犹鲜获也。若乃怠弃焉,作辍焉,种则犹是,而秀实不啻倍蓰4矣(此喻修道之教)。

┃ 今译 ┃

我也曾学习过种植庄稼,就用这个来作比喻吧。五谷,当是粮食作物中的好品种(这是比喻人的天命之本性),春天到了种子外皮裂开,夏天到了生长繁茂,秋天到了果实丰满,冬天到了收藏起来,这是靠着天气的时令,田地的便利(这是比喻人应当顺从本性而发展)。自从播种开始,灌溉、锄草、培土,早上除草,中午锄地,其中的劳苦且不去计算,然而还有水灾、旱灾,各种虫子也会产生损害,劳苦虽然加重了,却不敢懈怠,像这样就应该会有好收成了。但不敢相信自己,必须向老农请教然后再去用力劳作,不然的话,即使用力虽多,也会收获很少。如果怠惰荒废,有时劳作有时停止,种子还是那些种子,但果实的丰收就不只是相差数倍了(这是比喻遵循天道本性而进行修养教化)。

┃ 简注 ┃

1甲坼(chè):说草木发芽时种子外皮裂开。甲,草木萌芽时的外皮。坼,裂开。

2耨(nòu):锄草。耔(zi):在植物根上培土。

3虫螟(míng):指危害庄稼的虫类。

4不啻(chì):不如,比不上。倍蓰(xi):亦作倍屣、倍徙,指数倍。

┃ 实践要点 ┃

此段用种植庄稼作比喻,想要说明的是,同样的资质,努力的程度不同,方法不同,其结果往往天差地别。所以关键不是先天的禀赋,而在于后天的努力。

君子之于道,亦若是而已。孩提之童,莫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莫不知敬其兄,固也。然充而养之,犹必居敬以存其心,穷理以致其知。凡夫欲之易流也,窒勿流;忿之易发也,惩弗发。1善之难迁也,必以迁;过之难改也,必以改。言则务其逆于耳,必求直谅2之友而与居;行无务其适于心,必就维则之闲而以动。稂莠3之不芸不敢也,揠苗以助长不敢也。然而疾病之为水旱,忧患之为螟虫也众矣。日乾夕惕4,譬未雨而治其沟塍5也;殀寿不贰6,譬善其镃基7而俟时也。故曰:“思诚者,人之道也”“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8

┃ 今译 ┃

君子和大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这样子的。小孩子的时候,没有人不知道要关爱双亲;等到长大后,没有人不知道要敬顺兄长,本性如此呀。然而想要充实其本性而加以培养,还必须用恭敬严肃来存养内心,用穷究义理来获取知识智慧。凡是欲求都容易流变,要克制欲求使其不流变;愤怒都容易发作,要惩治愤怒使其不发作。善良是难以做到的,必须努力做到;过错是难以改正的,必须努力改正。言语务必使其听起来不是很顺耳,必须寻求正直诚信的朋友与他一同居住;行动务必使其做起来不是很舒适,必须寻求纲领规则的防范才能行动。不敢不去根除杂草,不敢拔苗助长。但是水灾、旱灾造成的疾病、螟虫造成的忧患也很多呀!白天黑夜都要勤奋谨慎,比如还没有下雨就整治沟渠、田塍;短命、长寿不必多想,比如先修理好锄头再等待农时的到来。所以说:“求诚,是做人的道理”“奋力不懈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没有比这更接近仁德的了。”

┃ 简注 ┃

1惩:克制。《周易·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2直谅:正直诚信。《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3稂莠(lángyou):泛指对禾苗有害的杂草,常比喻害群之人。

4日乾夕惕:即“朝乾夕惕”,语出《周易·乾卦》。

5沟塍(chéng):沟渠和田埂。

6殀(yāo)寿不贰:夭折与长寿没有分别。《孟子·尽心上》:“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7镃(zi)基:亦作“镃”,即锄头。《孟子·公孙丑上》:“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8“思诚”句:语出《孟子·离娄上》;“强恕”句:语出《孟子·尽心上》。

┃ 实践要点 ┃

此段具体讲述如何做到“困知勉行”,不只是要做居敬穷理的工夫,还要克制欲求,惩治愤怒,并且能听得进逆耳忠言,能接受不太舒适的日常生活。还要像种庄稼一样,未雨绸缪,随时修整好农具,不论白天黑夜,也不论夭折与长寿,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做到诚与恕。这种时刻准备的心态,才是真正的“困知勉行”。

百余年来,学者惑于直捷径省之说,以多闻多见为知之次,而肆焉自居于生而知之。其见之行事,则以我心自有天则,而不必循乎古人之涂辙。于是将废所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者,而致其良知,以为是即一日而圣人矣;是必人皆“不思而得,不勉而中”1,志学之日,即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圣人不能也,夫以七十子之徒,得夫子以为依归2,博文约礼3之诲,闻之岂不至稔4?然犹不能无过不及之差。自颜子而外,只能日月至焉,不能守之久而不失也。而谓今之人则易然,是何异于指甲坼为颖栗5,而无俟乎耘耔6也?抑弗思之甚矣!

┃ 今译 ┃

一百多年来,学者迷惑于简易便捷、直指本心的阳明心学,将多听多看作为次要的知识,然而却放肆地以“生而知之”的圣人自居。这样思想用在做事上,就会让人以为我的内心自有天道、法则,不必遵循古人的途径、规矩。于是将要废弃所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等,而致力于心中的良知,以为这样一天就可以成为圣人了;这样的话,必定人人都是“不必思索言语行动就能得当,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就能合理”,从立志于圣人之学的那一天开始,就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了。其实圣人也不能这样子呀!比如孔门的七十弟子,得到孔夫子作为求学的参照、旨归,“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教诲,听得难道不够熟悉?但是还不能避免过头或不及的差错。除了颜回以外,大多数弟子只能一日做到仁,或者一月做到仁,不能守护仁德而长久不失。然而如今的那些学者却换了个样子,这与那些指望着种皮刚刚开裂就要得到饱满的果实,但是不去除草、培土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或许也太不注重思考了吧!

┃ 简注 ┃

1语出《中庸》:“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2依归:依托,依靠。

3博文约礼:广求学问,恪守礼法。语出《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4稔(rěn):本指庄稼成熟,比喻学有所成。

5颖:长出芒的穗。栗:谷粒饱满坚实。

6耘耔:除草培土,泛指从事田间劳动。

┃ 实践要点 ┃

此段对于晚明以来盛行的阳明心学提出批评。事实上并非阳明心学本身有错误,而是“现成良知”“现成圣人”等心学观念,离开了王阳明等心学的具体语境,就容易被误解、误用。张履祥批评的就是学习阳明心学而陷入错误认识的那些学者,他们认为不需要经过闻见知识的学习,不需要经过事上的磨炼,心中就有了良知、天则。张履祥批评这些学阳明心学而走向邪路的人,然后指出即便是孔门弟子,大多数也不能做到孔子所说的仁德,怎么可能一天就成了圣人?怎么可能一旦立志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张履祥再三强调的就是,学者应该踏实去做“困知勉行”的功夫。

夫孟子所谓“良知”“良能”云者,为夫世之人以仁义为外铄1,而自暴弃也。故为之言,曰孩提而有不学虑之知能,是即谓之仁义云尔。若之何其旷安宅而舍正路2也?若夫明庶物,察人伦,而由仁义行,则惟舜为能之,3汤、武而下未之许也。今之世非无好学之士也,一入其说,老死而不知悔,又将断断焉执其一偏之闻见,以为圣人复起不能吾易。及徐而考其言行,则与小人之无忌惮者同科。是则可知恃其良知之不如困而知之,恃其良能之不若勉而能之也已。

┃ 今译 ┃

孟子之所以提出“良知”与“良能”,是因为世人将仁义作为外来的力量,于是自暴自弃。所以才说,小孩子具有不必学习思考就能获得的良知、良能,这就是仁义的发端。为什么要荒废平安的住宅而舍弃正直的大路呢?至于明察万物,明察人伦,都要通过仁义才能做到,那么只有舜能做到,成汤、周武王以下的人都不能做到。如今这世上并非没有好学的人,然而一旦进入阳明心学,到死也不知道悔改,还要坚持执着一些偏见,认为即便是圣人再生也不能改变我的观念。等到慢慢考察这些人的言行,就会发现与小人的肆无忌惮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知道,与其凭着他所谓的良知,还不如“困而知之”;凭着他所谓的良能,还不如“勉而行之”。

┃ 简注 ┃

1外铄:外力。语出《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旷安宅而舍正路:语出《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明庶物”句:语出《孟子·离娄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庶物,万物。

┃ 实践要点 ┃

此段进一步批评阳明心学,一是指出阳明学其实是对孟子思想的误读;二是指出那些错误理解了阳明学的学者,固执一些偏见,结果却陷入肆无忌惮的小人行径。所以必须指出他们的错误,希望他们能够转而学习规矩分明的程朱理学,努力去做“困知勉行”的工夫。

夫直捷径省之说,与释氏之言最相符,故今之为释氏之学者,多好言“良知”“良能”,以逞其猖狂无忌之志。裒仲翻然去释氏之说,而于“良知”家言又卓然不惑,以循循焉从事于困勉。虽以予之无闻知,亦将过而问焉,其进而至于明善诚身1也不难矣。予故乐而道之,且将因是以质诸世之有志于学者。

┃ 今译 ┃

那些简易直接的学说,其实与佛教思想最为相符,所以如今从事佛学的学者,大多喜欢讲“良知”与“良能”,用来显示他们肆无忌惮的志向。裒仲幡然醒悟,剔除其佛学的思想,而且对于“良知”之言也能够见识卓然不被迷惑,从而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致力于“困勉”的功夫。虽然我没有什么见识,也将拜访、请教他进而达到明善知恶、以诚立身也就不难了。我因此乐于说说自己的认识,并且以这些认识求教于世上有志为学的人。

┃ 简注 ┃

1明善诚身:语出《中庸》:“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 实践要点 ┃

最后一段,点明良知心学与佛学的关系。晚明思想界多有三教合一之类,从事佛学的人多受阳明学的影响。张履祥赞扬吴裒仲能够幡然醒悟,能够不受阳明学的影响,从事“困勉”功夫。整篇文章,其实是说简易直接的心学、佛学都不应该学习,真正应该学习的就是传自孔子的“困而知之”“勉而行之”的修养功夫。也就是把自己当作最愚钝的人,在最危急的时刻,用最平易踏实的功夫,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始学斋记

语溪董子1,尝受学于吕先生。去年,见予于廓如2之楼,今兹执经以来,相与栖止东庄3,岁暮将归,以“始学”名其斋,愿一言以志别。予衰眊4无闻,正如饥岁穷寒,百物凋耗5,几几6欲尽也,复何言哉?顾教衰俗敝之日,一旦盛年之士怀抱美志,期于进德修业,又如日穷星回,一阳来复,能不喜溢于中,亟述所闻以勖之?

┃ 今译 ┃

语溪的董载臣,曾经师从于吕留良先生。去年,在廓如楼见到我,如今师从我,自学习儒家经典以来,一起住在吕家东庄,年末即将回去,用“始学”作为自己书斋名字,想求一篇文章纪念此次离别。我衰老昏聩,默默无闻,正好比饥荒的年头,穷困寒冷,万物凋零,几乎就要到尽头了,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但在教化衰微、风俗败坏的时候,一旦出现正当盛年的读书人怀抱美好的志向,想要增进德行、修习学业,又好像日暮而星光出现,一阳来复,怎么能够不喜悦洋溢于内心,急忙讲述一些自己听说过的话,用来勉励他呢?

┃ 简注 ┃

1语溪:崇德县(今桐乡)的雅称。董子:即董杲,字载臣,与吕留良有亲戚关系,曾受学于吕留良,亦曾受学于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有与董载臣书信五通。

2廓如:吕家的楼名。

3东庄:俗称东庄角,是吕家的农庄,此时吕留良隐居于此,今属崇福镇南阳村。

4眊(mào):眼睛失神,引申为昏聩。

5凋耗:衰败,损耗。

6几几:几乎。

┃ 实践要点 ┃

作者为董载臣的书斋作记,从“始学”出发,勉励其立身处世当以仁义为本。此段则讲述写作此文的理由,也即因为出现一个好学的年轻人而喜悦。

窃惟天地之生,人为贵。仁义者,人之所以为心也。今予与子处覆载中,服衣冠,负书册,列于士林,则既贵于人人矣。可不求其所以贵于人人者,以无忝天地之心乎?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1弘者,广居之量也;毅者,行道之力也。其始,莫不自其一念不安于人人之所为,而守之不变,致知力行,以至于终其身,又自其身推而达之。莫不始自一人独立不惧,勉焉不已,以渐及于家邦之远。若火之然2,星星攸灼3,至于燎原野而烈山泽;若泉之达,涓涓盈科4,至于经川渎5而放四海也。故曰:“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6

┃ 今译 ┃

我认为天地之间的生物,人是最为尊贵的。仁义,就是作为一个人所要依凭的道理。如今我与你都身处天地之间,穿戴衣冠,背负书册,列于读书人之中,那就比一般人都要尊贵了。难道可以不去探求比一般人尊贵的原因,从而无愧于天地之心吗?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孟子说:“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居所”“行走在天下最宽阔的大道。”所谓弘,是宽广居所的容纳量;所谓毅,是履行道义的力量。开始的时候,都是因为他的一个不愿意与一般人一样的念头,进而固守不变,致知而力行,以至于终其一生,又从自身推而广之。都是始于一个人的独立不惧,勉励而不停止,然后渐渐到达乡邦、国家那样远。好像火的燃烧,星星点点迅速点燃,以至于形成燎原之势,山川湖泽也烈火熊熊;好像泉水的流淌,涓涓细流,充满沟沟坎坎,以至于经过河流到达大海。所以说:“内心存有仁心,做事遵循正义,德行高尚的人所做的事就齐备了。”

┃ 简注 ┃

1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2然:即燃,“然”是“燃”的本字。

3攸灼:指迅疾地燃烧。

4盈科:水充满坑坎。

5川渎:泛指河流。

6语出《孟子·尽心上》。

┃ 实践要点 ┃

作者指出,天地之间最为尊贵的就是人,而人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仁义之心。读书人必须弘毅,而且开始的时候发力最为关键,好比星星之火的点燃、涓涓之泉的喷发。他还强调,仁义当从自身做起,然后推己及人;仁义还当从小处做起,然后推至家国天下。

然欲居仁,必充其无欲害人之心,以尽其类,则断一树,杀一兽,苟为非仁,而有所不忍。欲由义,必充其不取非有之心,以尽其类,则箪食豆羹1,千驷万钟,苟为非义,而有所不为。非然者,虽其声闻权籍,孔昭于当世,使家邦之人皆有贤豪君子之目,究其隐微,终不免于鸡鸣而起,孳孳2为利之徒,旦昼所为,梏亡其固有之良而已。揆3其失,惟在辨之不早辨也。

┃ 今译 ┃

然而想要内心存有仁心,就必须扩充不想害人的心,并类推到各种类别的事物,那么即便是断一棵树,杀一头兽,如果不符合仁德,也会有所不忍。想要做事遵循正义,就必须扩充不谋取不应该有的东西的心,并类推到各种类别的事物,那么即便是一箪饭食,一豆羹汤,千乘快马,万钟俸禄,如果不符合正义,也会有所不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虽然名声、权柄在当世就很显著,国家、乡邦的人都将他作为贤人、豪杰、君子看待,推究其细微之处,终究只是鸡鸣而起,对利益孜孜以求的人,每天的所作所为,也只是丧失他固有的良知而已。推求其中的失误,只在于未能早一点辨析是否仁义而已。

┃ 简注 ┃

1箪(dān):盛饭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2孳(zi)孳:同“孜孜”,用心力的样子。

3揆(kuí):揣摩,推求。

┃ 实践要点 ┃

此段强调要尽早学会辨识其开始之处,是否真正把握了仁义,为了避免成为“孳孳为利之徒”而不自知,这也就是“始学”的意思。

辨之云何?今日者,感民生之憔悴,父子兄弟不能相保,尝为之恻然于中。见人事之不臧1,欺诈相高,凌轧相竞,甚恶其廉耻道丧。非不耿然甚明,乃人心何尝葆之不易。凡诸寝兴食息之恒,动作云为之际,无不内省诸己:孰为仁,孰为非仁,孰为义,孰为非义。不表饰于大廷,不苟驰于幽隐。人知之惟是,人不知亦惟是。切切焉,未免乡人以为忧,有初鲜终以为戒。历兹以往,百行皆然。当其穷,入孝出弟,闲2圣道以正人心。及其行,以不忍人之心遏恶扬善,正君而定国,约困而不陨,通显而不盈。庶乎不失任重道远之义,而后无负于衣冠书册,中处覆载间也。

┃ 今译 ┃

辨析什么是仁义?生在今日,感受到民生的憔悴,父子兄弟不能相互保全,曾经因为这些而心中恻然。见到人与事不够善良,相互欺诈,相互欺凌,非常厌恶那些廉耻之道的丧失。并非不能耿耿明白,而是人的心中想要保有仁义,还是不容易的。凡是睡眠、起床、饮食、休息等日常之事,举动言论之际,没有不需要内心作自我反省的:什么是仁,什么是不仁;什么是义,什么是不义。不在乎得到朝廷的表彰,也不在乎只是身处低微、隐蔽之地。有人知道是如此,没有人知道也是如此。内心急切,不能避免乡里人所担心的,要以有始而少能有终为戒。历代以来,各种行当、事业都是这样的。当他不得志的时候,能够“入则孝,出则悌”,保卫圣人之道而端正人心。等他能有一番作为的时候,用不忍人的心态来遏制恶行、弘扬善行,纠正人君而安定国家,贫穷困顿而不堕落,通达显赫而不自满。差不多就能不失“任重道远”之义,而后也不会辜负位于读书人之列,身处天地之间了。

┃ 简注 ┃

1臧:善,好。

2闲:保卫,维持。

┃ 实践要点 ┃

此段具体讲述什么是仁义,进一步则说明推广仁义的具体方法。作者结合“廉耻道丧”的现状,认为君子穷则“入孝出弟”以正人心,达则“遏恶扬善”正君定国。此外,还要注意“有初鲜终”,能够将仁义之心、仁义之行坚持到底的,更不容易了。只有无论自己穷困,还是显达,都能坚持仁义,才能说是不辜负一个读书人的身份,也不辜负身处于天地之间。张履祥对读书人的要求,可以说是很高的,然而作为君子,就应当“弘毅”,体会“任重道远”之义。

畴昔之日,所闻于师者如此。予悔始之不力,冉冉而老,无能为也已。子其勉诸。积学有待,是犹耕三余一,水旱不能为灾也;日新厥德,亦犹旭日东升,长夜漫漫有时复旦也。子其勉诸。东庄终岁之聚,可以慰吕先生夙愿,予与有余乐矣。

┃ 今译 ┃

从前的时候,从老师那里听到的就是这些。我后悔自己开始的时候不够努力,渐渐老了,也就无能为力了。董生你要努力做好这些呀!积累学识而有所期待,好比是耕种三年,结余一年的粮食,即便碰到水灾、旱灾也不会造成损失;每天增进自己的德行,也就像是旭日东升,漫长的黑夜总有光明的时候。董生你要努力做好这些呀!东庄一整年的团聚,可以安慰吕先生的夙愿,我也就有了更多的快乐。

┃ 实践要点 ┃

最后寄托希望,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所以只能希望董载臣从开始为学的时候就勉励自己,渐渐积累学识,增进德行。努力学习,也是对东庄主人吕留良给予二人团聚机会的最好报答。

自箴并说

自智、自愚、自贤、自不肖、自尊、自卑、自贵、自贱、自成、自败、自祸、自福

自公、自私、自敬、自肆、自诚、自伪、自厚、自薄、自贞、自淫、自淑、自慝、自弛、自张、自作、自辍、自出、自处、自语、自默、自安、自危、自理、自乱、自废、自兴、自存、自亡

自取、自舍、自得、自失、自苦、自乐

自暴、自弃、自是、自圣、自纵、自姿、自擅、自用、自封、自殖、自文、自解、自画、自侮、自甘、自暇、自耽、自溺、自乖、自贼

自镜、自反、自怨、自艾、自浣、自药、自新、自拔自知、自行、自勉、自求、自修、自治、自昭、自致、自任、自立、自器、自珍、自充、自牧、自检、自制、自忧、自惕、自强、自复

自为(去声)、自主、自好(去声)、自图、自决、自择

箴言谆谆1,已未之思也,为说以申之。

天之生人,一而已,其有智愚、贤不肖之异,孰为之?自为之也。尊卑、贵贱于是乎分,成败、祸福于是乎别,无非自者。此第一节。

┃ 今译 ┃

这篇箴言,反复告诫,但还有一些思想未能表达清楚,所以再作一篇“说”,将其中的意思展开一下。

天地生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其中有智慧与愚蠢、贤良与不肖的区别,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他自己造成的!尊贵、卑贱由此而区分,成败、祸福由此而有别,无非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这是《自箴》第一节的意思。

┃ 简注 ┃

1谆谆:反复劝告、再三叮嘱的样子。

┃ 实践要点 ┃

箴,是古代表达告诫、规劝的一种文体。此文围绕自我修养,以一百个带“自”字的词,提出了一百条劝诫,而在“说”之中则对“箴”中的意思分别作了相应的解读。第一节十二个“自”指出,一个人的尊卑与贵贱、成败与祸福,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提醒人们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

公私敬肆,诚伪厚薄,贞淫淑慝,弛张作辍,所以智,所以愚,所以贤不肖,其异异于是。出处语默,安危理乱,废兴存亡,所以尊卑,所以贵贱,所以成败祸福,其分其别,罔不恒于是。此第二节。

┃ 今译 ┃

大公与小私、恭敬与放肆,诚实与伪诈、厚重与轻薄,贞节与淫荡、淑良与邪慝,松弛与紧张、劳作与停辍,之所以智慧,之所以愚蠢,之所以贤良或不肖,其中的差异,就在于这些方面:自己把握得如何。出仕或退隐、言语或沉默,安全或危险、条理或混乱,荒废或兴盛、存留或消亡,之所以尊荣或卑微,之所以华贵或低贱,之所以成功或失败、或祸或福,其中的分别,无不都是起因于这些方面:自己做得如何。这是《自箴》第二节的意思。

┃ 实践要点 ┃

第二节二十八个“自”指出,学习、工作、生活的态度如何,决定了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也就决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成败与祸福,就在于自己每一次或大或小的选择之中。张履祥一生最看重做人处事的态度,也看重各自面临身处的时代如何进行选择,细微之处决定成败。

人之取舍有得有失,则苦乐随之。结上文。此第三节。

┃ 今译 ┃

每个人自己的取舍,总是有得有失,然后就有或苦或乐的人生体验随之而来。此处是总结上文。这是第三节的意思。

┃ 实践要点 ┃

这一节六个“自”,总结上文,强调人生总是有得有失,有苦有乐。既然是自己造成的,也是自己选择的,也就不必纠结。现代人比古代人更多纠结,往往看不清一切都是起因于自己;若总是归因于外在的人与事,总会纠结不清,也就难以自拔了。

人之大患,非自暴则自弃耳。自暴者,恶之刚也,自是自圣、自纵自恣、自擅自用、自封自殖之类是也。1自弃者,恶之柔2也,自文自解、自画自侮、自甘自暇、自耽自溺之类是也。3始于自乖,终于自贼。此第四节。

┃ 今译 ┃

人生最大的祸患,不是因为自暴,就是因为自弃。自暴,是一种刚性的恶,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圣人、放纵自我、放任自我、擅作主张、自行其是、自我封闭、自我高标,这些都是自暴的表现。自弃,是一种柔性的恶,自我文过饰非、自我辩解、自我限制、自我侮辱、自认甘心、自留空闲、自行耽误、自甘沉溺,这些都是自弃的表现。开始于自己的乖张,终止于自己伤害自己。这是第四节的意思。

┃ 简注 ┃

1自圣:自以为才智胜人。自用:自行其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殖:自己给自己过多过高的评价。

2《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意谓一个刚愎,听不进劝善;一个软弱,无动力改过。

3文:文饰,掩盖过错。画:划分界限。甘:自甘,心甘情愿。

┃ 实践要点 ┃

这一节二十个“自”,将人的行为分为自暴、自弃两大类,前者为刚性的,后者为柔性的。无论刚柔,都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把握不够,无法正确行动。现代社会中,各种欲望更多,然而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坚持,一旦选定目标,决不自暴自弃,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愚与不肖之形也1,然则如之何?能自镜自反2,则能自怨自艾;能自浣自药3,则能自新自拔。此第五节。

┃ 今译 ┃

愚蠢与不肖的形象一旦生成,那么又将怎么办呢?能够自己做自己的镜子,自我对照,反躬自省,就能自我悔恨、自我改正;能够自行净化,自我救治,就能自强不息、自我拯救。这是第五节的意思。

┃ 简注 ┃

1原校,一本作“入于愚不肖之形也”。

2自镜:对照自己,引以为戒。自反:反躬自问,自我反省。

3自浣:自净。自药:自我救治。

┃ 实践要点 ┃

这一节八个“自”,讲述对于自我形象的态度,特别是被他人认为愚蠢、不肖之后,又当如何选择?能够自己对照、反省,然后自我拯救,就能够自新而自拔。现代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残酷,一时之间的成败,一人一事的看法,既要认真对待,自我反思,又不可太过在意,以至于无法自拔。

去愚不肖,入于贤与智之门也,何以智?何以贤?智者勉而求其知,贤者勉而求其行。知无疆,行无疆,修治以下,则勉求之目也。勉求不已之谓自强,自强不息乃为自复。复者,复其天之所生而已。此第六节。

┃ 今译 ┃

离开愚蠢、不肖的境地,进入贤良、智慧的大门,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贤良?智慧的人勤勉而追求知识,贤良的人勤勉而追求践行。知识无穷尽,践行无穷尽,修身、治国以下的事情,都是勤勉追求的目标。勤勉追求而不停止,就被称为自强,自强不息才能恢复先天的品性。所谓的“复”,恢复其天地之所生成的本性而已。这是第六节的意思。

┃ 实践要点 ┃

这一节二十个“自”,接着上一段,讲述摆脱愚蠢、不肖之后,如何成为贤良、智慧的人。关键在于“勤勉”,也即“困知勉行”。知与行的追求,都是无穷无尽的,最终实现的就是天生本性的美好。无论古今中外,“勤勉”都是一切成功者的法宝。

凡此在人自为1而已。自为之意深,而后能自主。亦在人自好2而已。自好之心笃,而后能自图。孰得孰失?何取何舍?宜如之何抉择焉?此第七节。

┃ 今译 ┃

凡是这些都在人的自觉而已。自觉的意愿深刻,而后也就能够自我作主了。同时也在人的自我喜好而已。自我喜好的心思笃定,而后也就能够自我图谋了。哪样是得,哪样是失?何者当取,何者当舍?应当如何进行抉择?这是第七节的意思。

┃ 简注 ┃

1自为(wèi):自觉。

2自好(hào):自我喜好。

┃ 实践要点 ┃

第七节六个“自”,探讨得失、取舍背后的深层原因,自我的觉醒与否,喜好与否,决定了各自的行动。也就是说,激发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当是决定其成败最为重要的因素。

总结上文。七者复之期也,百者成数也,引而伸之,其义毕矣。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1己酉季秋,念芝2识。

┃ 今译 ┃

总结上文,“七”是“七日来复”的日期,“百”是一个成数,引申讲述的七段,将这一百个带“自”的词的含义说完了。孔子说:“晚辈们听着,沧浪之水清则可以洗我的缨,沧浪之水浊则可以洗我的足,都是自己的选择呀!”己酉年暮秋,张履祥识。

┃ 简注 ┃

1语出《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2念芝:作者的别号。

┃ 实践要点 ┃

最后的结语,张履祥讲了“七”与“百”这两个数字的意味。还有《孟子》中的一段,反复申明,一切的一切,都在于自己,所谓咎由自取,所谓如人饮水,“自”字的深意,一百个词语也讲不完,故而这一篇《自箴》,也只是点到为止而已。

辛丑元旦春联

率素履1攸行,耕则良农,读则良士;学古训有获,勤以养德,俭以养身。

┃ 今译 ┃

以朴实无华的态度来行事,耕田就能成为优秀农民,读书就能成为优秀士人。

学上古名人的训诫有收获,勤劳便可以修养品德,俭朴便可以修养身心。

┃ 简注 ┃

1素履:用朴实无华的态度行事。《易·履》:“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教育子女以耕读传家,此一联语概括了他的主要思想。良农、良士,养德、养身,无论是普通劳动者还是读书人,都要注意品德的修养、身心的健康,故而俭朴生活与终身读书都是必须坚持的。

《补农书》总论选二

习勤

凡事各有成法,行法在人。《中庸》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1家政亦如之。归安茅氏,农事为远近最;吾邑庄氏,治桑亦为上七区首,今皆废弃。一者由天,世乱而盗起也;一者由人,膏粱之久,不习稼穑艰难也。司马温公居洛,有田三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刘忠宣公教子,读书兼力农,曰:“困之,将以益之。”晏安害人,游闲废事,古之人无不惧之。

┃ 今译 ┃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各自现成的方法,但是实行成法、把事办好的关键还是在人。《中庸》里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施政,都记载在典籍里。当他们在位的时候,他们的政策就能够施行;当他们去世之后,他们的政策也就停息了。”其实家政也是这样的。归安县(今属湖州市)茅氏,他家的农耕之事是远近地区最有名的;我们县里的庄氏,他家种植的桑树也是上七区里第一,如今却都废弃了。一是因为天灾,世道变乱之后,盗贼蜂起;一是因为人祸,做了太久的膏粱子弟,就无法习惯稼穑的艰难了。司马光居住在洛阳的时候,有农田三顷,各种杂务全都事必躬亲,而且夜以继日。刘大夏教授儿子,要兼顾读书与农耕,还说:“让他们生活得困苦一些,他们将会从中得益。”安乐的生活害人,游手好闲荒废正事,古人没有不害怕这种情形的。

┃ 简注 ┃

1语出《中庸》第二十章“哀公问政”。布,陈列。方策,典籍。

┃ 实践要点 ┃

所谓富不过三代,归安茅氏的农事、桐乡庄氏的蚕桑,过了几代也就都废弃了。究其原因,一是天时,一是人事。想要子孙过得好,就要让子孙从小习惯于劳苦的生活,不要养成膏粱子弟游手好闲的习气。这一点,无论什么时代,其实都是一样的。司马光自身的事必躬亲,刘大夏教子的耕读相兼,也都是在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训。

今《农书》所载者,法也,苟非其人,法不虚行。行法之要,一曰“忠信”,一曰“精勤”。忠信以待人,则人无不尽之心;精勤以立事,则事无不成之势。要之,忠信本也。《卫诗》“星言夙驾,说于桑田”1,言劝课之勤也;而终之以“秉心塞渊,騋牝三千”2,言其操心诚实而渊深,故虽畜马之众,亦至于三千也。农桑之务,用天之道,资人之力,兴地之利,最是至诚无伪。百谷草木,用一分心力,辄有一分成效,失一时栽培,即一见荒落。我不能欺彼,彼不能欺我。却不似末世,人情作伪,难处也。

然与世人相交,农终易处。以雇工而言,口惠无实,即离心生;夙兴夜寐,即朝气作。俗曰:“做工之人要三好:银色好,吃口好,相与好。作家之人要三早:起身早,煮饭早,洗脚早。”三好以结其心,三早以出其力,无有不济。推之事事,殆一辄也。

┃ 今译 ┃

如今的《农书》所记载的,都是成法,如果不是合适的人,成法就不能真正施行。施行的关键,一是“忠信”,一是“精勤”。用忠信对待他人,他人就不会不尽心;用精勤创立事业,事业就不会不成功。总之,忠信是最为根本的。《卫诗》中说“星言夙驾,说于桑田”,说的就是卫文公劝农的勤劳;而最终又说“秉心塞渊,騋牝三千”,说的是卫文公用心的诚实与深远,所以虽然蓄养马匹众多,也达到三千了。农桑之事,是依靠自然的规律,凭借人的力量,利用土地的条件,最为诚实而没有伪装。百谷与草木,用了一分心力,就会有一分的成效,失去一时的栽培,就会看到荒疏。我不能欺骗土地,土地也不能欺骗我。却不像这个末世的时代,人心常常作伪,所以很难相处。

然而与世人交往,农夫终究还是最容易相处的。以雇工来说,口头上承诺的恩惠,如果没有落到实处,就会生出分离之心;白天劳作,晚上睡觉,就会朝气振作。俗话说:“对做工的人要有三好:发工佃银子的成色要好,吃的伙食要好,相处感情要好。当家的人需要三早:起身要早,煮饭要早,洗脚收工要早。”用“三好”来凝聚雇工的人心,用“三早”来鼓励雇工出力,则没有不成功的。推而广之,每一件事情其实也都是一样的。

┃ 简注 ┃

1语出《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此句是说卫文公星夜驾车,在桑田之间休息。

2语出同上。秉心,用心。塞渊,诚实而深远的样子。騋(lái),高七尺以上的马。牝(pìn),雌性的鸟兽。此句是说卫文公用心实在而深远,有良马三千。

┃ 实践要点 ┃

《农书》所记载的只是好的方法,而关键还是在于人本身:忠信待人,精勤立事。张履祥认为,只有土地上的劳作最为诚实无伪,用一分心力就有一分成效,失一时栽培就有一片荒落。而与人打交道,农民终究容易相处,主人以“三好”“三早”来促进雇工同心协力,就不愁农事不成。对于现代人来说,此处说到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特别是以诚实的态度对事对人。除了土地上的事,其他各种事情的成功,最终还是要依靠踏实、到位地去做。对待务农的雇工要注意所谓“三好”与“三早”,对待其他行业的员工其实也是如此,关键也是诚恳、实在而已。

耕读相兼

人言耕读不能相兼,非也。人只坐无所事事,闲荡过日,及妄求非分,营营朝夕,看得读书是人事外事。又为文字章句之家,穷年累岁而不得休息,故以耕为俗末,劳苦不可堪之事,患其分心。

若专勤农桑,以供赋役、给衣食,而绝妄为,以其余闲读书、修身,尽优游也。农功有时,多则半年。谚云:“农夫半年闲。”况此半年之中,一月未尝无几日之暇,一日未尝无几刻之息。以是开卷诵习,讲求义理,不已多乎!窃谓“心逸日休”1,诚莫过此。

┃ 今译 ┃

有人说耕田与读书不能兼顾,这是错误的。有的人只是因为无所事事,闲荡地过日子,以及存有非分之想,从早到晚地奔走忙碌,将读书看成是人生以外的事情。又有的人成了文字章句之学的专家,一年到头也不能得到休息,所以认为耕田是世间最末等、最不堪的事情,担心从事之后就会分心。

如果专心勤劳于农桑,用来供给服役、供给衣食,从而杜绝胡作非为,再用其余的空闲时光读书、修身,尽可以宽裕自如呢!农耕上头下功夫,最多就是半年的时光。农谚说:“农夫半年闲。”何况在这半年之中,一个月中未尝没有几日的空暇,一日之中未尝没有几刻的休闲。用这些时光来阅读、研习,讲求书中的义理,不也已经足够了吗?我私下以为“心逸日休”,事实上也不过就是如此。

┃ 简注 ┃

1语出《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此句是说不费心机反而日子悠闲。

┃ 实践要点 ┃

本条为《补农书》的《总论》一篇的最后一条,讨论了耕田和读书的关系。一般认为二者不能结合,比如有些人无所事事,却又将读书看作人事之外的事;有些人穷年累月专注于文字章句,又将农耕看作俗事、末事、劳苦不堪之事,以为从事农耕就会分心。事实上,农业生产有季节性,“农夫半年闲”,此半年之中一月也有几天空闲,一日也有几刻空闲,都可以开卷读书,讲求义理。就现代人或者城市中的人来说,农耕已经成为遥远的传说了,然而适当地从事体力劳作,还是极有必要的,一是为了谋生,一是为了锻炼身体且养成勤俭的习惯;然而在劳作谋生之余,还当多读点书,特别是提升智慧的书,任何人都应当抱有终身读书的理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