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1),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2),一勺则江湖万里。又须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覆角立(3),苍崖碧涧,奔泉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乃为名区胜地。约略其名,匪一端矣。志《水石第三》。

【注释】

(1)水石:流水及水中之石。

(2)太华:即西岳华山,在陕西华阴。寻: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

(3)角立:特出、独立。

【译文】

石让人觉得古雅,水让人觉得悠远,园林中,水、石最不可或缺。水、石的设置需要回环峭拔,布局得当。造一山则有华山壁立千寻之险峻,设一水则有江湖万里之浩渺。还需要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错突兀,碧崖绿水,飞泉激流,似入高山深壑之中,这才能称之为名区胜地。这只是略举概要,并非都要如此。记《水石第三》。

【点评】

水、石为园林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点缀。此文为本章序言,文震亨并没有概括水石设置的原则,而是举一例以道出了水石设置要达到的效果。整个园林在文震亨笔下像一幅山水画,水石设置就是画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水与石的协调设置能让园林风景大为增色,北宋诗人穆修在《鲁从事清晖阁》中吟咏道:“水石精神出,江山气色来。”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画面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山水画中,水与石常常交融在一起,动静有致,意在画外。水与石看上去毫不相干,石至刚,水至柔,石至静,水至动,然而水与石却常常不可分割,石的静默烘托了水的流动,水的柔弱显示了石的刚强。“水滴石穿”比喻长久坚韧的努力,“水落石出”则喻示事物真相的完全显露。水石相击,浪花朵朵,漱石枕流,何等逍遥。水与石进入人类的视野,常常脱离了自然属性而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质。

清泉漱石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水与石相摩挲,刚柔相济,而宇宙天地,恒久沉默。

广池

凿池自亩以及顷,愈广愈胜。最广者,中可置台榭之属,或长堤横隔,汀蒲、岸苇杂植其中,一望无际,乃称巨浸。若须华整,以文石为岸,朱栏回绕,忌中留土,如俗名战鱼墩(1),或拟金焦之类(2)。池傍植垂柳,忌桃杏间种。中畜凫雁,须十数为群,方有生意。最广处可置水阁,必如图画中者佳。忌置簰舍(3)。于岸侧植藕花,削竹为阑,勿令蔓衍。忌荷叶满池,不见水色。

【注释】

(1)战鱼墩:苏州俗称,即土墩在水中,便于撒网捕鱼。

(2)金焦:江苏镇江的金山、焦山,原来两山对峙。

(3)簰(pái)舍:在竹排或木排之上搭建的小屋。簰,竹排或木排。

【译文】

开凿池塘小则一亩,多则一顷,越大越好。最大的,中间可建楼台水榭,或者筑长堤横隔,堤上种植菖蒲、芦苇,一望无际,才称得上大泽。如求华丽整齐,可用文石砌岸,木栏环绕,忌讳池塘中间留土堆,就像俗称的战鱼墩,或者模仿金山、焦山那样。池塘旁边种植垂柳,忌讳桃树、杏树间种。水中养野鸭、大雁,需要数十只一群,这样才有生气。最宽阔处可设置水中楼阁,就像图画中的样式那样才好。忌讳设置搭建在木排上的小屋。在岸边种植一些荷花,削竹为栏杆,不使其蔓延。忌讳荷叶覆盖住水池,看不到水色。

小池

阶前石畔凿一小池,必须湖石四围,泉清可见底。中畜朱鱼、翠藻(1),游泳可玩。四周树野藤、细竹,能掘地稍深,引泉脉者更佳(2)。忌方圆八角诸式。

【注释】

(1)朱鱼:金鱼。翠藻:水草类的藻类植物。

(2)泉脉:泉水。

【译文】

台阶前、山石旁边开凿一小池塘,四周一定要用太湖石砌边,池水清澈见底。池中饲养金鱼、水草,可以游泳。四周种上野藤、细竹,如果能掘地再深一些,将泉水引入池中就更好。池塘忌讳方、圆、八角等这类形状。

【点评】

池塘是小于湖泊的水体,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开凿的。文震亨所讲乃园林中人工开凿的池塘,有广池,有小池。广池越大越好,小池则要精致幽雅。广池、小池形式、周围环境不同,布置方式也不一样。但相同的是:都要有自然之趣,而无实用之俗气。

池塘是园林中重要的水体,可将江河湖海的自然之水引进自家宅院,构筑美丽的水景。以池塘为中心,岸边堆叠山石,杂种花草,点缀藤萝,池中蓄养金鱼、野鸭、大雁,极具观赏价值。而季节转换也鲜明地反映在池塘的一草一木上,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虽自然平淡,却清新且充满了望见春天的惊喜。《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贾宝玉在紫菱洲一带徘徊,伤感地吟道:“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一夜秋风,荷花凋零,池塘未变,周围却已春秋轮转。

瀑布

山居引泉,从高而下,为瀑布稍易,园林中欲作此,须截竹长短不一,尽承檐溜(1),暗接藏石罅中,以斧劈石迭高(2),下凿小池承水,置石林立其下,雨中能令飞泉薄(3),潺湲有声(4),亦一奇也。尤宜竹间松下,青葱掩映,更自可观。亦有蓄水于山顶,客至去闸,水从空直注者,终不如雨中承溜为雅,盖总属人为,此尤近自然耳。

【注释】

(1)檐溜:檐沟流水。

(2)斧劈石:假山石。

(3)(fén)薄:冲激,激荡。

(4)潺湲(yuán):水流貌。

钟钦礼《高士观瀑图》

【译文】

在村野山居,接引山泉从高而下形成瀑布比较容易,在园林中想这样做,就需要用长短不一的竹子,承接檐沟流水,隐蔽地引入岩石缝隙,用斧劈石重叠垒高,下面开凿小池承水,安放一些石头在池子里面,下雨的时候能让飞泉激荡,流水潺潺,也是一大奇观。尤其适宜在竹间松下,青翠掩映,更为可观。也有人在山顶蓄水,客人到时打开水闸,水从高空直流而下,但终究不如雨中承接流水更雅致,因为山顶蓄水终归属于人为,而承接雨水则更接近自然。

【点评】

文震亨提到园林中营造人工瀑布水源的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天然雨水作为水源,一种是在山顶人工蓄水。显然,他喜欢以雨水营造瀑布,因为雅致、自然。然人工瀑布已属人为。

瀑布本是由于流动的河水突然且近似垂直跌落自然形成的,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又导致瀑布自然消失。河床平缓无法形成瀑布,瀑布奇观的形成都需要遇见悬崖。以人生来说,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平缓的河床时期,困难、挫折这些“悬崖”则激发出我们内在的潜力,形成人生的“瀑布”,逆境消失,我们又会回到平缓,失去创造力。以文坛来说,大多数人的才情都是平缓的,只有李白、苏轼这样的大家才像瀑布,秀口一吐,就是千古绝唱,他们站在时代的最高峰,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以情感来说,瀑布就是我们情绪的顶峰时刻,遇到巨大的落差,或震怒或咆哮,这时候常常做出错误的决定,只是水从高处跌落依然是水,人在盛怒之下犯的错误却往往难以弥补。由此观之,人在“瀑布情绪”之下,写诗比做事要好。事要平静时做,诗却要跌宕起伏时写。

天泉(1)

秋水为上,梅水次之(2)。秋水白而(3)洌,梅水白而甘。春冬二水,春胜于冬。盖以和风甘雨,故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风雷蛟龙所致(4),最足伤人。雪为五谷之精,取以煎茶,最为幽况(5),然新者有土气,稍陈乃佳。承水用布,于中庭受之,不可用檐溜。

【注释】

(1)天泉:天上所落之水,即雨水雪水。

(2)梅水:黄梅季节所降的雨水。

(3)洌(liè):清澈,不混浊。

(4)蛟龙:古代传说的两种动物,居深水中。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

(5)幽况:清冽。况,寒冷。

【译文】

天泉以秋天的雨水为最佳,黄梅季节的稍次之。秋水洁净清澈,梅水洁净甘甜。春季、冬季的水,春天的胜于冬天的。因为春季风和雨润,而夏季狂风暴雨,不适合饮用,或者是因为风雷蛟龙所导致的,对人伤害很大。雪为五谷之精华,用来煎茶,最为清冽,但是新降的雪有土腥气,稍微放置一段时间才好喝。雨水要用布在院子中间露天承接,不可用屋檐取水。

地泉

乳泉漫流如惠山泉为最胜(1),次取清寒者。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土多沙腻泥凝者,必不清寒。又有香而甘者。然甘易而香难,未有香而不甘者也。瀑涌湍急者,勿食,食久令人有头疾。如庐山水帘、天台瀑布(2),以供耳目则可,入水品则不宜。温泉下生硫黄,亦非食品。

【注释】

(1)乳泉:甘美而清冽的泉水。惠山泉:在江苏无锡的西郊。

(2)庐山水帘:江西庐山康王谷的水。天台瀑布:浙江天台山的瀑布。

【译文】

地下涌出的甘美清冽的泉水,以惠山泉为最胜,其次以清凉的为佳。泉水清澈并不难,难的是清凉。土多沙细、泥土凝结的地方,泉水必不清凉。还有清香而甘甜的泉水。但甘甜容易清香难,很少有泉水清香而不甘甜的。喷涌湍急的泉水不能饮用,经常饮用会头疼。如庐山水帘、天台瀑布,供观赏还行,用来饮用就不行。温泉水富含硫黄,也不能作为饮用水。

【点评】

泉水本是指从地下流出来的水,《诗经·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而文震亨笔下有天泉、有地泉。雨水、雪水从天而降,即天泉,泉水从地下涌出,即地泉。对于天泉、地泉的口感,文震亨辨别之细致幽微,令人叹服。天泉中,秋水胜于梅水,春水胜于冬水。地泉中,清凉难于清澈,清香难于甘甜。

在生活越来越粗糙的今天,我们很难再有这样敏感的味觉来判断大自然的赐予,而文震亨显然很有实际经验。

由于工业污染,我们今天已不能直接饮用雨水、雪水,但古人一直有用雨水、雪水煎茶的风俗。唐人陆龟蒙在《煮茶》诗中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白居易《晚起》诗中也有“融雪煎香茗”的句子,宋代辛弃疾《六幺令》道:“细写茶经煮香雪”,他们都用雪水来煮茶。《红楼梦》中这样的描写也非常多。薛宝钗所服的冷香丸,调服的药水便是四时的雨雪霜露。而妙玉不仅用旧年的雨水招待贾母,还用藏了五年的雪水招待林黛玉等人。曹雪芹显然对雨水、雪水煎茶非常熟悉。文人用雨水、雪水烹茶,也有一种雅致的趣味在里面。

泉,地球的穴位,《说文》:“泉,水原也。”不同地方的泉有不同的水质,不同的泉水养育了不同的人,中国的乡土观念向来与山与水有莫大的关系。佳美的泉水给我们的古人带来了灵感,也留住了他们美好的记忆,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清代俞樾《茶香室续钞·取第一泉水》:“予急回岸,烹泉与僧共饮,清香透骨,非复人间味。”酒香与茶香的底色,正是甘甜的泉水。

品石

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然二种品甚贵,购之颇艰,大者尤不易得,高逾数尺者,便属奇品。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横石以蜡地而峰峦峭拔者为上(1),俗言“灵璧无峰”、“英石无坡”。以余所见,亦不尽然。他石纹片粗大,绝无曲折、屼峍、森耸崚嶒者(2)。近更有以大块辰砂、石青、石绿为研山、盆石(3),最俗。

【注释】

(1)蜡地:蜡色的质地。

(2)屼峍(wù lu):耸立貌。森耸:众多而高峻。崚嶒:高。

(3)辰砂:朱砂,赤红色。石青:蓝铜矿,色青翠。石绿:孔雀石。研山:砚台的一种。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盆石:置于盆中供清玩之石。

【译文】

园林用石,以灵璧石为上,英石次之,但二者品种珍贵,很难购买到。高大的,尤其不易得到,几尺高的,就算珍品了。小的可放置在几案之上,颜色如漆般光亮,声音如玉石般清脆的最佳。横石,以蜡色质地、形状如峰峦峻峭者为上品,俗话说“灵璧无峰”、“英石无坡”。依我所见,也不尽然。其他石头文理粗大,绝无曲折、高耸、陡峭之势。现在有人以大块丹砂、石青、孔雀石为砚台、盆石,最为俗气。

灵璧磐石

【点评】

此篇开始转入园林中的用石。品石即对石头的品评观赏,文震亨对各个品种的石头分出类别高低,何为上品、珍品、极品,一一列举,也表达出与俗众不同的审美趣味。

园林无石则不秀,不雅,石是园林风景中重要的点缀。古人对奇石的欣赏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不少品石的经验,石也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精神,或挺拔俊秀,或阴柔秀丽,或愚拙奇异,或浑朴敦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石之多样变幻,加上观赏者的联想和审美心理的差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看似坚硬朴拙的石头,却蕴藏着美玉。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石的各种姿态成就了潭水的清秀雅致。

不少人有收藏奇石的癖好,蒲松龄《聊斋志异·石清虚》便讲述了一个石痴的故事。邢云飞得一奇石,经历重重波折,得以与石相始终,死后以石殉葬。后盗墓者盗出奇石,有官员欲占为己有,石堕地为碎片,得以再次进入坟墓陪伴邢云飞。蒲松龄结尾议论道:“物之尤者祸之府。至欲以身殉石亦痴甚矣!而卒之石与人相终始,谁谓石无情哉?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非过也!石犹如此,何况于人!”在对石头的品鉴与占有中,古人挥洒了无限热情,那些看似冰冷的石头,却寄托着丰富悠长的情感。在婉约而深情的文字中,石头变得温暖而美丽。

灵璧

出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在深山沙土中,掘之乃见,有细白纹如玉。不起岩岫(1)。佳者如卧牛、蟠螭(2),种种异状,真奇品也。

【注释】

(1)岩岫:洞穴。

(2)蟠螭(pán chi):弯曲的无角之龙。

【译文】

灵璧石产自凤阳府宿州的灵璧县,在深山的沙土中,挖开沙土就显露出来,有洁白如玉的细白纹。没有孔眼。其中佳者如卧牛、弯曲的无角之龙,有各种奇异的形状,堪称奇品。

【点评】

灵璧石亦称磬石,现在还被誉为“天下第一石”,出自安徽灵璧县之磬山,质密而脆,磨之有光,扣之声音清越。其质、形、色、纹皆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文震亨将灵璧石列为最上品,欣赏其卧牛、蟠螭等奇异的形状。灵璧石小者如拳,大者高数丈,无论大小,皆可天然成型。其肌肤往岩嶙峋、沟壑交错,具有苍古的气韵;色彩艳丽丰富,音质“玉振金声”,轻击微扣,即可发琮之声,余韵悠长。不管是放置在园林还是室内,灵璧石都能带来悠远的意境。

英石

出英州倒生岩下(1),以锯取之,故底平起峰,高有至三尺及寸余者,小斋之前,叠一小山,最为清贵(2)。然道远不易致。

【注释】

(1)英州:今广东英德。

(2)清贵:清雅。

【译文】

英石产自英州倒生岩下,在岩石上锯下来,所以呈底部平坦的峰峦形状,高的有三尺长,小的仅一寸多长,小的屋室之前,用英石堆一个小山,最为清雅。但是英石产地太远,不易得到。

【点评】

宋代杜绾《云林石谱》记载英石:“又有一种色白,四面峰峦耸拔,多棱角,稍莹彻,面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有声。”英石,产自广东英德县,当时交通不发达,英德县属于偏远地区,所以文震亨说它产地太远,不易获得。英石多具壁立峻峭、峰峦叠嶂的形态,棱角突兀,多洼孔石眼,文理细腻,扣之微有声。经大自然千百年的骤冷曝晒和箭雨风刀神工鬼斧的雕塑,英石玲珑剔透,千姿百态,大的可作园林风景,小的可作案几间盆景,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太湖石

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为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在山上者名旱石,枯而不润,赝作弹窝(1),若历年岁久,斧痕已尽,亦为雅观。吴中所尚假山,皆用此石。又有小石久沉湖中,渔人网得之,与灵璧、英石亦颇相类,第声不清响。

【注释】

(1)赝:伪造。弹窝:洞孔。

【译文】

太湖石生在水中最为珍贵,经年被波涛冲激腐蚀,形成许多洞孔,面面玲珑剔透。生在山上的叫旱石,干枯不温润,如果人为地开凿洞孔,经历较长岁月,凿痕消失,也很雅观。吴地一带所喜欢的假山,用的都是旱石。还有一类小石,久沉湖中,被渔夫捕捞获得,与灵璧石、英石非常相像,只是声音不清脆。

太湖石

【点评】

太湖石又叫窟窿石、假山石,文震亨将之分为水石与旱石,以水石为贵。水石产于太湖,旱石产于吴兴卞山,太湖诸山亦有之。宋代杜绾《云林石谱》记载:“平江府太湖石,产洞庭水中,石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宛转险怪势。”太湖石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更为稀少。在漫长的岁月里,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及溶蚀,形成了千疮百孔的太湖石,印证着自然界的沧桑,也彰显着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美。

太湖石是大自然的恩赐,人类无尽的欲望却潜藏在这恩赐之下,太湖石背后有多少贪婪焦灼的目光。宋徽宗痴迷于花木奇石,在江南搜罗殆尽,千里迢迢运往京城,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后得一六仞高的太湖石,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民不聊生,终于引发了农民起义,这就是北宋末年的“花石纲”事件。太湖石带着大自然的沧桑静观世事的变迁,不管谁占有了它,都只是一时的,正应了苏轼《赤壁赋》中所谓的“哀吾生之须臾,叹长江之无穷”。

尧峰石

近时始出,苔藓丛生,古朴可爱。以未经采凿,山中甚多,但不玲珑耳。然正以不玲珑,故佳。

【译文】

尧峰石是近年才发现的,石头上苔藓丛生,古朴可爱。因为以前未经开凿,所以山中很多,但都不精致玲珑。但正因为不精致,所以才好。

【点评】

尧峰石产于苏州尧峰山,据文震亨记载,明代的时候才发现不久,所以山中很多,不像之前提到的灵璧石、太湖石,因为历史悠久,开采很普遍。文震亨在此处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欣赏视角:尧峰石正因为不精致,所以才美。

这个提法并非文震亨所独有,而是晚明文人一种流行的观念,张岱《五异人传》品评人物时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人正因为有缺点,才是一个有真情的人,不完美的人才是真实的人。这与晚明追求真、奇、性灵等个性解放的文艺思潮紧密相关,开始关注并包容人性中的弱点。反映到对物的鉴赏上面,便是追求自然美,看到不完美当中的美。

昆山石

出昆山马鞍山下,生于山中,掘之乃得,以色白者为贵。有鸡骨片、胡桃块二种,然亦俗尚,非雅物也。间有高七八尺者,置之高大石盆中,亦可。此山皆火石(1),火气暖,故栽菖蒲等物于上,最茂。惟不可置几案及盆盎中。

【注释】

(1)火石:燧石,古时用以取火,多为制造玻璃的材料。

【译文】

昆山石产自昆山的马鞍山下,在山中挖开泥土就可得到,以白色的为珍贵。有鸡骨片、胡桃块两种,但都俗气,并非雅物。间或会有七八尺高的,放置在高大的石盆中,也可以。马鞍山上都是火石,火气暖,所以栽种其上的菖蒲等植物,非常茂盛。只是这样就不能将石头放在几案上及盆盎中了。

昆山石

【点评】

昆山石又称玲珑石,与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而文震亨并不欣赏昆山石,认为有些俗气。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描述昆山石:“其质磊块岩透空,无耸拔峰峦势,扣之无声。其色洁白。”昆山石天然多窍,色泽白如雪、黄似玉,晶莹剔透,形状无一相同,广受喜爱。文震亨不喜欢它,正像人与人的相遇、相交需要缘分一样,人与石的相遇也需要缘分吧?

土玛瑙

出山东兖州府沂州,花纹如玛瑙,红多而细润者佳。有红丝石,白地上有赤红纹。有竹叶玛瑙,花斑与竹叶相类,故名。此俱可锯板,嵌几榻屏风之类,非贵品也。石子五色,或大如拳,或小如豆,中有禽、鱼、鸟、兽、人物、方胜、回纹之形(1),置青绿小盆,或宣窑白盆内(2),班然可玩,其价甚贵,亦不易得,然斋中不可多置。近见人家环列数盆,竟如贾肆。新都人有名“醉石斋”者(3),闻其藏石甚富且奇。其地溪涧中,另有纯红纯绿者,亦可爱玩。

【注释】

(1)方胜:两个菱形部分重叠的形状。

(2)宣窑:窑名,明代宣德年间造,其瓷精致细巧。

(3)新都:北京。因为明代都城本在南京,成祖时迁往北京。

红玛瑙带钩

【译文】

土玛瑙出产于山东兖州府的沂州,花纹像玛瑙,红色多并且质地细润的为佳品。有红丝石,白色质地上有赤红色花纹。有竹叶玛瑙,花纹与竹叶相似,因而得名。这两种都可以锯成薄板镶嵌在几案、卧榻、屏风之类的器物上面,不是名贵的品种。有一种五彩的土玛瑙石,有的大如拳,有的小如豆,石头上有禽、鱼、鸟、兽、人物、方胜、回纹这样的形状,放到青绿色小盆中,或是宣窑白盆内,色彩斑斓,值得赏玩,只是价格昂贵,不易得到,但屋室之内也不宜多放。最近看见有人在家中陈列数盆,完全像商店一样。北京有一个称为“醉石斋”的地方,听说藏石丰富并且品种奇绝。沂州的山涧溪流中,还有纯红、纯绿色的石头,也可以作为赏玩之物。

【点评】

石子之纹似玛瑙者,被称为土玛瑙。文震亨主要介绍了三种土玛瑙:红丝石、竹叶玛瑙石、五彩石,前两种可做板材,非贵品,以最后一种为贵,可供玩赏。蒲松龄《聊斋杂记·石谱》记载沂州土玛瑙:“红多,细润,不搭粗石者,佳;胡桃花者佳;大云头及缠丝者,次之;红、白粗花,又次之。可锯板,嵌桌面、床屏。”可作为文震亨对土玛瑙介绍的补充。

大理石

出滇中,白若玉,黑若墨为贵。白微带青,黑微带灰者,皆下品。但得旧石,天成山水云烟,如“米家山”(1),此为无上佳品。古人以镶屏风,近始作几榻,终为非古。近京口一种(2),与大理相似,但花色不清,石药填之为山云泉石(3),亦可得高价。然真伪亦易辨,真者更以旧为贵。

【注释】

(1)米家山:宋代画家米芾在绘画上独创水墨山水法,人称其画派为“米家山”。

(2)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3)药:能起某些化学作用的矿物。

红木嵌大理石座屏

【译文】

大理石出产于云南,以洁白如玉、漆黑如墨者珍贵。白色中微带青色、黑色中微带灰色的都是下品。但如果能得到一种旧石,它天然形成山水云烟的画面,如米芾的山水画一样,则是无可比拟的佳品。古人用大理石来镶嵌屏风,近时才开始用于制作几案卧榻,但终究不是古法。最近京口有一种石头,与大理石相似,只是花色不清,用石药填充在空隙里,做成山云泉石的画面,也能卖得高价。但是真假也容易分辨,真的更以旧石为珍贵。

【点评】

文震亨笔下的大理石产自云南大理,有珍品,有下品,有仿品。今天所谓的大理石指的是一切有各种颜色花纹用来做建筑装饰材料的石灰岩,白色大理石一般称为汉白玉。大理石刚性好,硬度高,耐磨性强,温度变形小,剖面可以形成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画。古人常选取具有成型花纹的大理石制作成画屏或镶嵌画,今人则加工成各种形材、板材,作建筑物的墙面、地面、台、柱,也雕刻成工艺美术品。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