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光与静默

答《新月》杂志问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个国家要想与另一个国家取得政治上的一致,那么它就应该与另一个国家相互交往,相互礼让。

问:您认为阿拉伯国家的复兴是建立在保证永久存在的巩固基础上的,还是不久即平息的一时沸腾?

答:我认为,被我们当作阿拉伯国家复兴的那种东西,充其量不过是西方新文明的一种微弱回声。因为这种可贺复兴本身并未创造任何东西,也没有显现出任何打有自己印记或染有自身特色的东西,从外部吸了水的海面,会稍许膨胀一些,但不会变成活水之泉。至于把海面看作水泉的人,他则须去看眼科医生求药,须会一会本文作者,并了解其看法。

整个东方,从一个大洋到另一个大洋的整个东方,都已变成了西方和西方人的大殖民地。至于东方人,那些为他的过去感到自豪,为他们的古迹感到骄傲,炫耀他们祖先功绩的东方人,他们则已经从思想、爱好和倾向上变成了西方思想、西方爱好和西方倾向的奴隶。

我们所研究的并不在于西方文化本身合适与否。西方文明已于1914年停步在永恒命运讲台之前,至今仍站在那里。假若永恒天命派我发表裁决书,我早就行事了,而且我要说的话与西方大多思想家完全合拍。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阿拉伯国家复兴了还是没有复兴;我们要研究的是“复兴”一词的涵义及其结果。

假若按照小学生有时要显示一下自己字面引证能力来理解“复兴”一词,那么,阿拉伯国家是复兴了。

假若“复兴”意味着修补破旧,那么,阿拉伯国家是最值得称赞的。

假使“复兴”的意思是此人去穿为他人剪裁的衣服,那么,阿拉伯国家已步上康庄大道。

假如“复兴”是将黑涂白、粉饰坍塌、修葺破烂,那么,阿拉伯国家已经登上光辉顶点。

倘若“复兴”是用愚昧放大镜来观察事物,我们会把蚂蚁看成大象,把蚊子看成骆驼,那么,阿拉伯国家已经高高挺立起来,直摩云河。

倘若“复兴”是因困难而远离高尚的人,因方便而向小人投降,那么,阿拉伯国家已经稳居安全处,不畏时间变迁。

假使“复兴”意味着创造和发现,那么,阿拉伯国家仍然在沉睡之中;倘若我们用迷恋西方文明者的眼光去观察发明创造及西方文明中的机器革新,一样可以说阿拉伯国家仍在沉睡。

假若“复兴”指的是灵魂与本质,那么,阿拉伯东方的灵魂与本质依然停留在一千年前。

倘若“复兴”意味着精神觉醒及其所必备的内在知识和无声情感,那么,东方还尚未复兴,因为它从未跌落下去。它发现的宝库,它并没有失掉它,只是对之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而已。它在圣土上种的宝石树,它用自己的血和泪进行灌溉,至今仍然枝繁叶茂,果实鲜美,而它却离开了那株树,走去到另一棵树下借荫乘凉。

假如我们站在一座光秃秃的山峰上回顾历史功业,我们会发现诸民族的复兴与飞跃,并非只是属于他们自己,或者仅仅为了有限的本民族荣光,而是将之作为遗产留给了后来的诸民族。那个朝在巴比伦、暮在纽约的时代的精华,乃是人类揭示和固定下来的普遍真理,又是人类在存在中看到的绝对之美,于是将之放在永恒的模子里,又将之做成面对太阳的金塔。提到精神复兴,我们要说摩西是以色列的复兴,摩西仍然挺立着;佛教是印度的复兴,佛教仍然挺立着;孔子是中国的复兴,孔子仍然挺立着;琐罗亚斯德是波斯的复兴,琐罗亚斯德仍然挺立着;拿萨勒耶稣是那些没有种族和祖国的人们的复兴,耶稣仍然挺立着;穆罕默德是阿拉伯人的复兴,穆罕默德仍然挺立着。假如我们有文学艺术爱好——文学、艺术之于宗教不过是原本的注释——我们就会发现那些神圣复兴的标志清晰地显现在大卫590的笛声里,在《约伯591记》中,在印度故事里,在中国谚语中,在阿里592的奇迹中,在安萨里593的理论著述里,在法尔德594的赠品中,在麦阿里595的悲愤里,在但丁596的梦中,在米开朗琪罗597的雕塑里,在莎士比亚598的剧作中,在贝多芬599的乐曲里。假如我们有史学爱好,我们便会发现,尽管每一时代都将前代所建之物毁坏大半,但留下的那极少一部分仍将有益于人类社会。但是,假若我们仔细审视一下那些从事自然科学和哲学研究的大家们的实践,从加里努斯600到巴斯德601,从欧几里德602到爱因斯坦603,从耶尔狐比604到莱斯特605,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存在于其国民智慧中的伟大报复的必然结晶,决不是另一国人民智慧的颤抖阴影。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复兴显然在于根,而不在于梢;在于固定的实质,而不在于变幻无穷的现象;在于灵感所展示的生命内涵,而不在于思想所编织的一时愿望;在于创造精神,而不在于模仿技艺。精神是永恒的,精神所显示的也是永恒的;而技艺只是外壳,打磨得再光,也会消失,其光滑表面所发射的幻影也将消隐。

如果上述观点确定无疑,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复兴。如果那种复兴被认为是模仿西方现代文明,那也不是什么复兴,因为就连西方国家的有识之士也怀疑那种文明,讨厌其大多数外部表现。

但是,如果阿拉伯国家回过头去,留意一下自己固有的力量,恭恭敬敬地站在自己的古老精神宝库面前,那将真正复兴起来,而且它的复兴是建立在巩固基础之上,而不是暂时的,不久即平息的沸腾。

问:您认为这些国家能够实现联合、统一吗?何时、通过什么因素,语言又起什么作用?

答:这个问题牵涉到政治上的复兴,而不是精神上的觉醒。没关系,我做如下回答:

我认为阿拉伯国家现今没有可能团结起来,因为西方那种强权超越真理的思想,将帝国主义的野心和经济食欲置于一切之上,只要他们有军队和战舰,定会摧毁阻拦他们实现帝国主义野心或经济贪欲的的一切障碍,决不允许阿拉伯国家实行团结、联合、统一。我们都知道那位罗马人所说的“分而治之”的那句话,至今仍是欧洲的通则。世界及东西方的烦恼,则是大炮胜过思想,政治谋略比真理更有力量。

阿拉伯的每一个国家的心脏都在西方某一国的首都胸中跳动,阿拉伯国家怎么能够团结统一呢?阿拉伯的每一个国家都得从西方的某个角落获得自己的政治、文化、经济趋向,又怎能实现相互合作、亲善呢?

在阿拉伯诸国当中,一个国家要想与另一个国家取得政治上的一致,那么它就应该与另一个国家相互交往,相互礼让。假若一国想与另一国政体上联合起来,那它就应该承认和接近另一国。假若一国想在经济上求助于另一国,那么它就应该优先与另一国进行交往。阿拉伯东方明白这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吗?

我要说,他们至今尚未明白。

我要说,他们是明白不了的,除非他们发现他们心中有比那更深远的东西。

何不让有见识者告诉我:叙利亚人宁愿与埃及人交往,而不愿意与西方人交往吗?埃及人宁可接近叙利亚人,而不接近西方人吗?希贾兹或也门、伊拉克的阿拉伯人更愿意与埃及人或叙利亚人交往,而不愿意同西方人交往吗?

请聪明人告诉我:没有经济合作与经济独立,能够实现政治或非政治团结吗?

此外,请智者、名人和公众舆论领导者们告诉我:他们真地愿意阿拉伯国家复兴、团结、独立吗?在这方面,他们充其量不过是发表些议论,但多数见解是愚蠢、无用的。至于他们的个人工作、成就和他们日常生活,与他们妄言和主张完全不同。他们要吃,就用西式盘子;他们要喝,就用西式杯子;他们要穿,就穿西装;他们要睡,就睡西式床;他们要死,就用西方工厂生产的织物做殓衣。

“自由爱国主义者、久经考验的政治家”来和我用西方语言谈阿拉伯国家问题,岂不是笑话吗?

那位“自由爱国主义者、久经考验的政治家”请我到他家去,以便当着那位有教养的妻子面前获得荣誉,而他那位妻子却是在西方学院受的教育,岂不是令人泣泪?我与他同桌就坐,他那可爱的女儿与我大谈肖邦乐曲,他那个彬彬有礼的儿子在我耳边吟诵着迪·穆赛的长诗。仿佛随风而去的灵魂从未把《奈哈温德》、《白雅蒂》和《莱斯特》诸曲注入东方之心,这难道不令人心滴鲜血吗?仿佛那灵魂从未用迈基努、舍里夫、里达和伊本·祖莱格的语言说过话。

这之后,那位“自由爱国主义者”又把我带到客厅,继续他的政治谈话,向我表述他关于阿拉伯国家议会团结、行政和经济独立的意见,这怎么能不叫人怒气满怀呢?

那位同时扮演了两个愚蠢角色的政治爱国者,如果带着些许纯洁对我说“西方走在前边,我们后面追赶。我们应该跟着走在前面的人,我们应该和步行人一起慢慢地走”,那么,我会对他说:“好吧,你们行事吧!追赶前面的人,但要默不作声地追赶;跟着行走的人,但不要佯装你们不走;你们和步行人行走,但要忠于步行者;在对政治神话进行筛选之后,你们不要隐瞒你们对他的需求。你们并不是在本质团结一致,那表面上的团结一致对你们又有什么益处呢?你们做着不同的工作,在那种不可靠的事情上亲近又有何用?当你们夜里做梦都在想精神亲近、种族联合,语言统一,晨起即将你们的女儿送到他们的学院去,跟随着他们的导师,读他们的书的时候,莫非你们不知道西方人在讥笑你们吗?你们要求西方用为你们孩子缝衣服的针和为你们的死者钉棺材的钉子换取你们的国土上出产的原料,而你们却明白表达你们关于政治团结、经济一体的愿望,这时西方人在嘲笑你们,难道你们不知道?”

这些,我都是说给带着某些纯洁心灵的人倾听的。至于聋子,即那些连自己的心灵低语都听不见的人,我寄之以极大同情。他们的命运之于我的声音,酷似我的命运之于他们的耳朵。

以上所说清清楚楚,只不过是消极了些,我也不认为那是实现阿拉伯国家团结、亲善乃至独立的最佳途径……积极的途径则被限制在两件基本事情中:其一,在纯粹的公立学校教育青年一代,用阿拉伯语向他们讲授知识和艺术,由此而产生精神上的亲情和心灵上的独立;其二,利用土地,开发资源,通过东方工业,将那些原材料转化成民众所需要的食品、东方服装和东方住所,优之而产生经济合作,继之而来的是政治独立。

问:阿拉伯国家人民应该借用西方文明要素吗?这种借用的数量、适度是什么?

答: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秘密不在于东方应不应该借用西方文明要素,而全部秘密在于东方拿来了那些要素之后能否利用它。

三年前,我曾说国,过去西方人拿走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他们进行咀嚼、下咽,然后把有用的东西转化到西方实体中去。现在东方人则拿来西方人做的东西,然后咽下去,没有转化到东方实体内,却将他们变得像西方人,这正是我所担心和厌恶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向我表明,东方时而像一位臼齿全脱落的老朽,时而又像没有长全牙的孩子。

最近三年来,我发表了许多想法,而这个想法仍然与我形影不离;我过去所害怕和憎恶的,如今仍然害怕、憎恶。还有一件事,令我感到恐惧和失望。那就是今天的欧洲在模仿美国,并紧跟其步伐;与此同时,阿拉伯东方在模仿欧洲,将欧洲作为榜样。我的意思是说,阿拉伯东方变成了模仿者的模仿者,变成了影子的影子。我是说海绵变得不再吸水,只是等吸从另一块海绵渗出来的一点儿水。这便是极端的柔弱,这便是彻底的依靠他人,简直就是极端愚蠢和盲目。因为东方人是不需要乞讨的,更何况是向乞讨者乞讨呢?

假如东方能够借用来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并且这些借用来的东西不会变成自己所知道致命毒药的话,那么,我定是第一个主张借用者。假若东方人能够借来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且这些东西不变成其所得到的东西的坟墓,那么,我定是拿来、移植和效仿的支持者。但是,我观察过,发现东方人灵魂里的创造性天质是一把细弦吉他,其天然音质不同于任何一把西方吉他的任何一根弦的音色;东方人不能将两个不同音调里的轻重音不伤其一或两个俱不伤害地集合在一起。

我们常常听到肤浅的人们这样说:“看日本啊,人家借用了西方文明,人家就进步了,成功了,地位提高了,已经能和西方强大的国家平起平坐。”

可是,日本在他们本国的哲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心目中,当日本追随西方文明之时,丢却了他们自己的特有文明。那些大家们说,日本人民效仿欧美时,失去了自己的意识、本性、道德、艺术、技艺和心灵的平静。那些人还说,日本的军事胜利,实质上是精神上的巨大失败。他们说,日本人从德国、美国学到怎样制造的装甲车、大炮和军械摧毁了日本文明中的美好的、高尚的、有生机的和有益的东西,而结出的果子只有丑陋、拙劣、狡猾和荒谬。

在东方,在我们的旧家里,有无数宝贝、武器和珍品,但杂乱无章地堆放在那里,被一层灰尘蒙盖着。众所周知,西方人善于整理排列,技艺登峰造极。他们将自己的缺点加以整理排列,显得就像了不起的优点;假若他们将自己的优点加以整理,看上去就像绝妙奇迹。如果非借用不可的话,我们就向西方借用这种技术吧,但有一条,别的不要借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