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一(论本第一第二)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基撰

敬礼天人大觉尊福德智慧皆圆满

无上文义真妙法正智受学贤圣僧

稽首无胜大慈氏普为利益诸有情

广采众经真要义略说五分瑜伽者

归命法流妙定力发起无著功德名

能于圣者无胜海引出最极法甘露

顶礼能见智灯灭重然法炬照群萌

等注无穷字花雨荣润牟尼如意树

归赞我本亲教尊不吝躯命求法者

餐受自满升知足复遗饶益我等类

此论殊胜若莲花犹如宝藏如大海

具显诸乘广大义善释其文无有遗

于此瑜伽大义中我今随力释少分

为令正法常无尽利益安乐诸含识

此论。文义繁广。不可解尽理源。其间难文义违宗绪。分段皆备解释。余皆略之。论初十七地。已前自有释论一卷。故即略而不广。妨难及不尽之处。今粗而叙出。

将解论文以六门料简。一叙所为。二彰所因。三明宗绪。四显藏摄。五解题目。六释本文第一所为。释有十解。略集施言法。情开空有。性通不信迷。略显等三四二四境行果。余如枢要。故略不述。

第二所因。释论解云。佛涅槃后魔事纷起者 即佛灭后。第一百年。因彼大天诤于五事。大天名高德大。果证年卑。王贵钦风。僧徒仰道。既而卓牢无侣。遂为时俗所嫉。谤之以造三逆。加之以增五事。大天颂言。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大天解言。诸阿罗汉。烦恼漏失二事俱无。为魔所诱。或以不净涂污其衣。乍如漏失。诸师谤言。大天凡愚。境惑生染。夜生思想。不净染衣。推道魔娆。遂为乖角 大天解言。诸见谛者。烦恼理疑。虽皆断尽。疑杌为人。事疑犹在。诸师谤言。大天凡愚不解真教。说诸圣者尚有惑疑。遂为乖角 大天解言。无知有二。谓染不染。诸阿罗汉。染者皆尽。不染犹在。诸师谤言。大天凡愚不解真教。说阿罗汉有不染无知。遂为乖角 大天解言。舍利子等诸利根者。尚因善友令其入道。余因令入其事不惑。诸师谤言。大天凡愚不解经教。云舍利子等。诸利根者他令入道。尚不自知证阿罗汉。况汝等耶。遂为乖角 大天解言。诸宿习者。修已多生。临证果时。因佛言教说苦空等。闻便入道证获圣果。故佛言下多现证果。亦有厌苦。自说厌声。圣道便起。诸师谤言。大天造逆不断善根。恐当坠堕。夜数称苦。弟子谓其染疾。晨省问其安危。答曰无疾。他遂问言。何为称苦。彼乃答言。昔时年少入道随心。今年已迈道生难随。若不说苦声深厌。圣道无由得起。既生此谤。乖角纷纭。故言灭后魔事纷起。竞名誉利今古所同。虚中构架。是凡共有。说事涉疑迹。何得无此纷纭。故诸小乘因分别部。黄金数段。白叠片分。佛悬记之。从斯始矣 然论虽有此之本因。无其末因。自正法东渐。年载极遥。虽闻十七地论之名。不知十七者何也。地持但是菩萨一地。决定藏论是决择分初。自余汉土皆未之有。大师以贞观二十二年。于北阙弘法院。方始翻之 其杂糅释文一卷。永徽元年。于大慈恩寺翻出。

第三宗绪。释论下云。又十七地。具摄一切文义略尽。后之四分。皆为解释十七地中诸要文义。故亦不离瑜伽师地。由是此论。用十七地以为宗要。宗是所主所尊所崇所重义故。

第四藏摄。释下云。虽复通明诸乘境等。然说论者。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意为菩萨令于一切。皆得善巧。修成佛果。利益无尽。是故此论。属菩萨藏阿毗达磨。欲令菩萨得胜智故。由是此论。虽明菩萨声闻二藏。唯菩萨藏摄。虽亦具诠戒定慧等。然于三藏唯阿毗达磨藏摄。准此六藏说摄可知。

第五解题有二。一释名。二问答。释名者。释论总出体云。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 此中意说。三乘所有境行果法。并名瑜伽。其境与行果。其行与果法。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方便善巧之体。若依十度。以后得智而为自体。显内显外二善巧故。唯以别境慧为其体。今此善巧依释下文。以作意慧二法为性。若于此作意。复于此证达。故境行果皆不相违。注心洞融并不乖故 然释论中。境行果三各各别释。境中有总有别。总中云。谓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能随顺性。趣究竟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名瑜伽。如次四境。与理教行果。相配不违。诸心所缘名之为境。诸智所证名之为理。理深境浅。心所取境。无颠倒性。即所执无。有为无为有。与智所证理不相违。其我法有。有无为无。境颠倒性。情解谓然。非实如是。不顺正理故。境无颠倒性。与理相应。境不违教能随顺。行能趣究竟果。准亦可知。或四即是四重二谛。此四重二谛。此四境与理教行果。共相应故 别释境中。五教六文。总说颂曰。决择分二种。梵问及楞伽。大义及广义。五教成六境。此中初三。依他。所执。圆成实性。如次配之。此六境皆具无颠倒等四性。顺四种法故。行瑜伽中亦有总别。总亦有四。如文可知 别有十七。初十三种三乘通行。后之四种唯大瑜伽。总说颂曰。辨月大海慧。显闻修二处。德行戒大义。两慧二余处。果瑜伽中亦有总别。总文可知。别有六种。总说颂言。分别胜大义。辨说释三乘。赞佛及集义。七教说为果。此说境行果名为瑜伽 前于初标说等字者。释论复言。如是圣教亦名瑜伽。此文可解。理入境中故更不说。有义正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如文自会。然观上下。今古所解。合为四类。一唯取行。二取境行果。三三并取教。四此三。并如释论中所说。前来传解。一境。二理。三行。四果。五。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药病相应。前后合有四种。师有二义。地有四义。谓境界。所依。所行所摄。其境及行各唯一解。依摄二种各有二解论有一义。唯为法住。俱舍为有教诫学徒。并易可知 师有瑜伽。即有财释。瑜伽之师。依主释也。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合为瑜伽师地论有三释。

问答中。释有三解。初解者。初分名地。后四不名地。后二解者。五皆名地。以论存略。但说十七名地。后之四分非不名地。此第二解。第三解者。如文可知。若但言瑜伽地。不知是谁之地。故标师名。但言师地不言瑜伽。不知复是何师之地。由此总言瑜伽师地。但言瑜伽师不说地者。不欲唯明瑜伽。假师欲说彼师所依地法。令顺修学。成彼师故。证彼地故。

第六释文。初释别题。后释论文。释别题者。然此论中总有五分。初五十卷名本地分。略广分别三乘根本十七地义。次三十卷名摄决择分。略摄十七地中深隐要义。而决择之。次二卷名摄释分。略摄解释十七地中诸经仪则。次二卷名摄异门分。略摄十七地经中。诸法名义略摄释之。后十六卷名摄事分。略摄十七地三藏中。众要事义略摄释之。此五分名如自解释。初明三乘本境行果十七之义类。名本地分。此分之中有十七地。五识身相应居首故名第一。释此别名至下当悉。

释论文者。此论唯有正宗。无初后分。本地分中大文分二。初问答标列十七地名。后随别释十七地义。然以标列文少。寄五识地初明之。不以在此地标。便属五识身地。初文有五。一问。二答。三徴。四显。五结。显中有二。谓颂长行。若依释论分为四文。初总问答。二更徴举。三列名。四总结。问起三因。但答十七。释第三徴。何等十七。及解颂文。释十七地别名。皆如论释。

嗢拖南者。此云集施。拖南施也。嗢是集义。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诸学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三摩地俱非者。释虽解之。然犹未尽。意显等引地等体通五蕴。单言三摩地不言俱者。唯一定数。不能显得体通五蕴。故说俱言。显与等引地宽狭同。故但以横通五蕴体同。不以竖通三界义同。何故不言三摩呬多非。而言三摩地俱非。如下释妨中解。彼所立者。所建立义。即所立成也。如是具者。释有二义。一近指前行。谓由如是闻等地行故。得具三乘及二灭果。二远总指。谓由如是上来所说境行诸地故。得成三乘及二灭果。故如是言通有无余。然此总以四门分别。一名。二体。三境行果。瑜伽配十七地。四释妨难。列名如论解名出体并如释文。

释解五识。从根立名。有三义。一不共。二亲。三同时。对法唯识云。随根立名。具五义故身有三义。形碍依身。依体聚义决择分言。五识所依有形碍故。由此名身。若尔眼等何不名身。独身名身。前四依身。身为所依。故独名身。若尔心亦依身而转。何不名身。有色界中心依身转。无色不尔。眼等必依身根方有。故可名身。又依体聚义故并名身。如六思身六识身等。前二不共。此乃通名。相应有三义。一依义。二时等。依等。处等。事等。三摄属义。

意地三义。一六根中意。二六识中意。三第七意摄。如次配之。然六识亦得名身。此第二释。犹如心受。唯名为意不与身名者。自体依聚识可名身。所依非色故名心受。初后二解。略故不说。身相应言。由此不说心识二地。

有寻等地有三义。有评家。第二师云。中间静虑寻已离欲者。如欲界入不净观。暂析伏贪非六行离。释论稍难。至第四卷释地名中。当广显之。第三师释。初师所引文中。唯说上界三无心。不说下地无心闷眠者。略解粗相。义彰可知。彼卷未自解。五重无心中当具显。

等引有三义。一等能引。二引于等。三等所引。若依正义。前二唯有心。后一通无心。等引非等引。总摄一切有心无心定位所有功德。故颂言俱。俱言即显相应义故。相应三义如前已说。地体亦有三义。有评家。有无心地有五义。有实义释名如释。如是即显五识身地。随其所应。有无漏位通。以有漏无漏五蕴为性。以俱有依通七八故。此论文略不取无为。望其五识。无摄属故。势疏远故。意地通以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为体。第六意识能遍缘故。有寻等三地。皆唯以有为通有无漏。随其上下三地。所有诸法为体论依上下地。出三地体。不说无为为三地故。或随所应。彼地所证亦通无为。三摩呬多地。通以上二界地有心无心。有漏及无漏五蕴功德。以为体性。论云三摩地俱。俱即相应摄属之义。释论又云。如是二地。总摄一切有心无心定位所有功德。非三摩呬多地。不唯在欲。亦通上二界。唯有漏有为五蕴为性。释论虽言翻前易了。观彼地本论文。有漏七作意。皆是此地。论云。或不清净故名不定地。唯得世间定。未永害随眠诸心心所故。以上界及欲界。一切有漏法。以为自性。有心无心二地。论有五翻释。就实义中。无心地唯无为无余涅槃为体。有心地通以有为无为诸法为体。不说有余涅槃。为无心地体故。此依二乘。若在佛位。其无心地。亦通二灭。亦通有为。菩提犹在。无有漏心名无心故。余之四门准文释义。

闻思二地。若说二乘。随其所应。以有漏无漏五蕴为体。释论解云。如是三地。用三慧品心心所等。及所得果。以为自性。无为非是二乘二慧亲所得果。故非地体。无漏由彼二慧熏种。故为地性。若依菩萨。二所成地亦通无为。十地经说。八地已上一切菩萨所闻诸法。能堪。能思。能持。天亲解云。此则三慧如次配之。既于无漏相续修慧。即成闻思。闻思此念内成无为故为地体。修慧理通。故不待说取所成果为地体故。泰师云。八地已去。体唯取修慧。义说闻思。闻思唯有漏。又即修慧外闻名闻。内思名思。修证名修。与闻思相似借彼名故说为闻思。闻思唯有漏。景师云。八地已上有有漏心。故成闻思。不尔云何净土听法。不起无记不善二心。于曾得法不起加行。于未曾得。闻思为先亦有加行。无加行者。谓所曾得。灵隽师传西方云。合有两解。一同前义。二同后义。今取八地已上。无漏相续。菩萨利根。一修慧中。能起三用。即名三慧。理亦无失。如下地中喜乐二受。虽各别体。初二禅中。即便同体。四地已前。真俗二智体虽各别。五地已后即许同体。故二乘等二慧别体。八地已上其体乃同。余说闻思唯有漏者。据二乘说。声闻独觉菩萨三地。随其所应。各取自种子现行。有漏无漏。有为无为。随顺自乘善法为体。不定种姓。所修成法为后乘因。亦无过失。释解声闻名中。唯有自乘。无波罗蜜声闻名。法华经中。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即为二矣。

有余依地。二乘无学所有。有漏无漏诸法为性。无余依地。二乘唯以真如为性。余依无故。佛身有余。前后两解。无余三解。今取正义。佛身有为功德。有余依摄。无为功德。无余依摄。如论具陈。此中所述十七地体。论及释文有者。依论释解之。文若不合。依理及唯识等文准取。亦无咎矣。

第三境行果。瑜伽配十七地。前九地是三乘境。次六地是三乘行。后二地是三乘果。观境起行。方证果故。境九为四。初二地是境体。一切皆以识为体故。不离识起故。识最胜故。次三地是境相。下上粗细境相异故。次二地是用。定散二时作用别故。后二地是位。有心无心两位别故。或九为三。前五如前。后之四地合名为用。作用位次二二别故。前体依相方始得起。位次别故。又即前体类别为二。易知难知为前后。粗细成三。三品为前后。定散为两。胜劣为前后。有无心二。显隐为前后。故总成境次第如是。行六地中。初三通行三乘。皆修三慧行故。初中后起以为前后。后三别行。机随修法成自乘故。劣胜小大方便根本。以为前后。果二地中。若依二乘。因亡果丧。果立二门。以为前后。若至佛身。菩提涅槃分成两异。以为前后。

第四释妨难者。五识云身相应。意识不说身相应。并不言心地识地。并如释论出体中解。第一问。何故五合立地。与意离立。亦如释解。然释论云。五识同无分别。意地翻此。岂第八识亦分别体。由此更为下翻释第二问。何故但言有寻无寻地。不言有定无定地。而言三摩呬多及非耶。答三摩呬多此云等引。体通有心无心。不须言有。其寻等唯是一不定心所。不通无心。彼以有言表通五蕴故。

释论中。等持对等引为四句。为第三俱。言或等持俱。亦等引地。谓诸静虑。及诸无色有心定位心心所等。除三摩地。三摩地体。唯一别境定数故也。但以寻伺推度不推度粗细位别。体非三学。无胜利益。故以有言显其分位。定体是学。有胜利益。但言定非地。即显差别。不须说有以同寻伺。心体亦无殊胜利益。非学法故。亦以有言辨其差别。说为有心及无心地。第三问。何故颂中不言三摩呬多非。而言三摩地俱非。有何意也。答意显等持等引异故。但是等引皆通五蕴功德。恐谓等持亦通五蕴。故言三摩地俱。显有俱言方通五蕴。等持唯是一定数。故与等引不同。故列其名颂。与长行别也。其理虽尔。设言等持俱。亦与等引长短不同。等引乃是上二界五蕴。等持俱言。体通三界诸五蕴故。由此但应如前义释。第四问。何故心所乃有众多。唯以寻伺及定有无。以明分位作用等别。不以慧非慧痴无痴等分位作用。辨差别耶。答理例应然。但以略标增胜位别故无说余。谓有寻等上下地位粗细别故。等引非等引。上下定散界差别故。此二增强故略偏立。由斯释论云。此中存略且说十七。非依余法不得立地。以瑜伽师。用一切法为依缘故第五问。何故不言善心不善心地。但言有心无心耶。答总胜故。别劣故。第六问。三乘所行有亦福行。何故但说三慧为地。答以慧为首摄一切故。由此论名彼所成地。出世行中慧偏胜故。第七问。何故五乘不说人天。但说三乘。答说极胜乘。不说劣故。说有姓乘非无姓故。第八问。何故有四涅槃及与菩提。唯说二依。答通三乘故但说二灭。无住唯是大乘果故。自性本成故。又即摄尽故。但言二依不言二涅槃。即摄菩提总言二依。不说二灭即摄四尽。其自性清净涅槃。本旧自有。非今始得。不说为果。释初标文已。

其初五十卷。十地分中。第一卷初半。是五识身相应地。从第一卷半。第二三卷合二卷半是意地。次七卷是有寻伺等三地。次二卷半是三摩呬多地。次第十三卷中一纸余。是非三摩呬多地。次第十三卷中一纸许。是有心无心二地。次第十三卷中。及第十四五合二卷半。是闻所成地。次四卷是思所成地。次一卷是修所成地从第二十一至第三十四半卷。合十三卷半。是声闻地。次第三十四卷中后半卷。是独觉地。从第三十五至第五十卷半。合十五卷半。是菩萨地。次第五十卷中二纸余。是有余依地。次后两纸余。是无余依地。彼十七地分为十四段。合有寻等三地为一故。合有心无心二地为一故。决择分中初七卷合决五识身地意地。次四卷合决有寻等三地。次一卷半决三摩呬多地。次第六十三中一纸余。决非三摩呬多地。次二纸余决有心地。次二纸半决无心地。次第六十四卷决闻慧地。次二卷决思慧地。次第六十七中三纸许。决修慧地从六十七卷下四卷半。合决声闻地。及独觉地名中。唯决声闻地。不决独觉地。从第七十二卷下至第八十半。合八卷半。决菩萨地。次第八十中后半卷。合决有余依无余依地。故此十七地。分为十二段。合五识身意地为一。有寻等三地为一。声闻独觉地为一故。合有余依无余依地为一。故。由此本地决择相对应为四句。一初合后离。谓有心无心地。二初离后合。谓五识身意地并声闻独觉地。及有无余依地。三初后俱合。谓有寻等三地。四初后俱离。谓余六地。即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闻思修所成地。菩萨地。诸论读者应知。上下诸地卷数相对。披寻上下二文。影略说故。或前无后有。或前有后无。释尽故无。或前标名后释体。或前散释后略标。不便故标。或前略隐后显广。或前显广后隐略。粗备释故。依此三例以寻论文。又依五分。随其所应释之。名以观其义解一切经。诸经不决。皆读此论以解释彼。无不通了。此论解释一切五乘三藏义故。其此论文。或空列名。不知体性是何。或虽如名而释。而不悟其相状。或虽悟其相状。而与上下相乖。或虽不相乖。而义意难得。如其次第。可知四理而读彼文。无不洞矣。颂云。如名起义解。以法属名同。长披连广句。随应或离合。

五识地中。大文分二。初别出地体。后总释法义。初文有二。初总问答地。次别显。别显中为二。初总显五名。后别显五识。余五门义。依成唯识。以九门分别。第三能变颂文之中。无此不共所依所缘作业三种。今别显眼识五门义即为五。自性即出体。依眼了别色者。成唯识云。此中且说不共所依。未转依位见分所了。非尽理也。此中意说。识相难了。举所依因及所了果而显自性。自性亦得是因果故。若依处门。识是果故。界门即因。双对根境通因及果。

释所依中分三。初略显三所依。次摄之为二。后重出三体。唯识云。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因缘依。彼以四缘名显故。又云俱有依。开导依。种子依。大势同此。成唯识第四中。以亲疏为次第。此中以显隐为次第。前后不同也。彼俱有依合有四解。明五识依但有三解。彼第三师。同第二故。一五识无眼等依。唯以意识为依。眼谓种子。二五有二依。谓五色根同时意识。三五有四依。以此为正。谓五色根。六七八识。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此唯同境。略无余依。六七八识稍疏远故。略而不述。彼等无间依合有三解。一五识唯以第六为依。二五识用前六识内。随用何识为依。第三五识各唯取自类识为依。以此为正。彼种子依。虽有二说。解前五识皆无异解。第七卷中解依止根本识中云。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共即依现。亲即依种。今此但说依八种子。或此但说依八现行。或复通取执受有三文。如唯识疏。此文三解。一云。种子是所执。所执即所依。与现行为依故。不离第八识。故名异熟。又变异而熟亦名异熟。阿赖耶识所摄。第二解云。由第八识得二种子名。一亲因缘。即识中种。二增上缘。即持种识。依止根本能生之义亦名种子。彼论以二缘别故。说现行入俱有依中。此论以能生义故。说现行第八亦名种子。种子是所执。能依现行是能执所依故。亦不相违。第三解云。阿赖耶识与杂染法为二缘。一为种子。二为所依。故今现种二法。皆为彼俱有依。二释唯于重释三依中。眼有五义。一所造。二所依。三净色。四无见。五有对。各有别义。及有所简。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三释。如前所引唯识之义。

种子识中。乐着戏论等者。一解云。即言说及分别皆名戏论。以现行为因所生种子异熟识。即名言熏习种子是。第二解云。即所生现行异熟识名种子。依熏习因是种故第三解通取现种。

解所缘中分六。一出眼所缘体。二别列相。三解形显表义。四释除青黄赤白。外余显形表色。皆是根本四色之差别。依四本色。立余差别。故皆是假立。五结三类虽殊。并眼等境界。六释好恶显别体中。色名虽标诸色之总称。即是自处之别名。有对有三。此是障碍有对。解别相中。与余论不同义。并如对法第一疏。并俱舍抄。

释表色义中。生灭相续者。不同正量部。动及日出论者业。由变异者。即发业心。刹那灭故。果随因变。不同正量等。先灭后生。故先生处不生。

或无间者。相续义。有间者。间断也。近远可知。或即此处变异生者。如礼佛等。不离处故。释表业中。业用为依动转差别者。业用者思业。以此为依。诸有形色动转差别。说名表色。

释三色中。是眼等所行者。所游历义。境界者。所瞩取义。所缘者。带行相所筹虑义。

释好恶显别中。唯言显者。举本实色。末假可知。

似色显现者。此之三种依他之色。似所执实色。而显现故。对法言似色了别。或眼意所取。似本识所变色。故言似色。

助伴文有三。一出体。二明所缘行相同异。三种子差别。五识与几心所相应。此论下文。谓五十三。准成唯识。略有二说。一云有三十。除二十三。谓别境五。善中轻安。烦恼中三。随烦恼十二(小十及邪欲胜解)并不定二。二云有三十六。除十七。谓烦恼三。随惑十。不定四。故此说因位。无漏位与二十一俱。遍行别境。并善十一。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唯识又云。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二文不同。如唯识疏第三卷解。具四义名相应。如决择五十五解。

各从自种生者。此据实心所。非彼假者。亦别种生。

作业有六。初四后二。初四中。一自他境因果位别故。二自共相。处自相故非余二。三去来今。唯因非果。现在故。四间相续。有二说。一云一切位定尔。一云不据等流心。后二者。一随他起。自力微故。二得异熟。牵果势胜故。

随他有三。一自不能起随意转。决择具释。二自不善恶由意引。三自不能为转。但能为随转发诸业。能得爱非爱果者。不同大众等部。五唯无记故。

声有四文。第三所缘有六。一出体。二差别。三明同异。四好恶异。五名异。六显耳等境。俳戏叫者。散乐行主之叫声也。因俱声者。二具四大生一声故。依之有名造故。香味触分段如声可知。别科可悉。

触异名中。坚耎动暖。地水风火。如次配之。自余一切总别义门。如对法第一卷疏。香味触三列差别已。

言所嗅等者。合中得故。不同色声。色声无之。其五心如下第三。及唯识第四卷释。并五心章。初说三心者。诸心生时多起三故。后二心不定。第三心后。方有染净。染净后有等流五识。等流五识不由自力生。由意引故生。故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恒相续转。意地第二。六七八识。同依意根。略去识身相应三语。故但言意。又实义门。虽有八识。然随机门。但有六识。六七八识。同第六摄。就所依名故但言意。所依非色。或离于身。犹如心受故。不言身相应。准前故略不说。又六七八。虽皆有心意识义。心法意处。识蕴摄故。然意义等故但言意。皆是思量意根摄故。八心义强。六识义强。故不说名心地识地。身相应言。皆略不说。

地义如前。地文分二。初结前生后。后依问解释。释中复二。初以五门分别地体。后第三卷中。复以十门解释地义。

第三卷之中。嗢拖南曰。自性及所依。所缘助伴业。由此五种门。诸心差别转。后嗢拖南曰。色聚相应品。世相及与缘。善等差别门。巧便事为后。差别门有三。一三性别。二增处别。三释处名别。故有十门。初文复二。初标列。后别释。

所随依止性。所随所依附。依止性者。此中初句。显第八现识。与有漏种。为所依止。故名所随。随成有漏等故。后句显与无漏种子。为所依附所随依止性。虽复依止义同。无漏不等。故名依附。又初句。显有漏种子。随逐本识。成有漏无记。用依体义。后句显此种子。虽依本识生善染等功能仍异。非唯全一。故名依附。用各别义。又初句。谓种子。依于现行。名所随依止性。种子性为能随。依止现识故。后句显此现行所随依止识。附于前种子能依止性。更互相依。二俱名心。由种子具积集义故名心。现行是种子所集起故名心。

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依者。此中通明过去六识名意。非唯第七。一切皆有依止义故。据实此意唯取第七。如成唯识。摄大乘论。释心意识三种别义。然萨婆多。以名义业世施设。释此三异。与此不同。七八两识。俱以十门。第六意识以九门释。广如唯识。

彼所依者。俱有。等无间依。谓意者。其俱有依。唯识第四。略有四说。一云。七八无俱依。第六有此依。谓即末那。二云六以七五。为俱有依。七以八为依。八无此依。三云。六七如前第八以第七及五根为依。种子识。以第八及能熏为俱有依。四云。第六意识。以七八为依。七八识更互为依。广如彼说 此中言俱有依谓意者。前第一师解云。此文唯说第六识俱依。七八无故。第二解云。第六意识所依。七五。内意处中。俱意处故。七依第八。第八亦是意处摄故。故名为意。八无此依。第三解云。六七同前。第八亦以第七为依。种子亦以能熏及第八为依。俱意处故。故名依意。此说三界俱决定依。五根不定。故略不说。第四解云。第六意识所依七八。及七八更互相依。俱意处故。并名为意。由此论云俱有依谓意。若不尔者。何简别心意识三。有依无依。而今通言俱有依谓意。故第四说。最为中理。

等无间依唯识三说。一云。第六识以前六识为依。七八唯以自类为依。二云。第六意识。用前自类。或第七八为开导依。七以自类。第六为依。第八以自类。及第六七。为开导依。三云。六七八识。各以自类。为开导依。最为中理。三释虽别。并不违此文。

种子依如前说者。唯识第七云。依止者。谓前六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故六依八。彼第四卷释七依八有二说。一云。唯依种子。二云。亦依现行。此第八心既通种现。种现相依。更互无失。

彼所缘谓一切法如所应者。唯识第二说。第八识缘执受处。即诸种子。及有根身。器世间等。对法论说。缘五色根。四尘一分。除声。决择五十五说。缘五色根。五外界一分。解深密经等。与唯识同。唯识解。缘处有三说。一云。凡圣九地。通缘一切五尘。二云。现居及当生者。变为此界。三云。若于自身。可有持用。便变为彼。即自界自地自类变是。此说一切共受用者。若别受用。准此应知。鬼人天等所见异故。于他身处。亦变似尘。受用他故。唯缘有漏种。非无漏种。缘有根身。彼有二说。一云。亦变他根。二唯变自根。前来且说业力所变。外器内身。界地差别。若通若定若法威力。界地自他则不决定。不缘心等。皆如彼文。第七缘境。唯识第四有四说。一云。缘第八识体。及相应法。二云。但缘第八识见相二分。三云。但缘第八现识及种。四云。唯缘第八识见分。如彼疏释缘见之义。第六识缘一切。其义可知。此中通言缘共境故。谓一切法。如前说异。复言如应不共境者。不共五识故。

彼助伴者。谓作意。乃至寻伺。文分为六。一列数。二明境行同异。三明时同体别。四各别种生。五相应。六有行相等。此说五十三诸心所法。对法说五十五。百法显扬。说五十一。如对法第一疏会。并解诸门义。遍行五。如唯识第三及第五。别境五。如彼第五。善烦恼随烦恼。如唯识第六。不定四。如唯识第七。广引义门释之。今此第八识。唯遍行五俱。第七识彼第四有五释。一云。唯九俱。谓遍行五。四烦恼。二云。十五俱。谓前九。五随烦恼。并别境慧。三云。十九俱。谓前九法。六随烦恼。并念定慧。及加惛沈。四云。有二十四。俱谓前九法。十随烦恼。加别境五。五云。有十八俱。谓前九法。八随烦恼。并别境慧。此说因位。若无漏位。三皆得与二十一俱。如五识说。皆如彼释。意识一切。如理易知。如是等辈俱有相应者。如成唯识第六卷说。慢见疑忿等九。除害。如是等法。所翻诸善。及决择中。引杂事说。研求大欲等诸随烦恼皆助伴故更互相应者。非定互相应如其所应。故如对法疏第二卷释。五十一心所颂云。五法五俱起。九法必六俱。九法定十四。二十一十五。三法起十六。八法十七俱。是心所俱生。智者应当学。广如对法第二卷疏。若五十三心所。其数不定。思之可知。

有行相者。谓行解相状。唯有为缘。非无为缘。无分别智。无相状故。如识自影。有二行相。一影像相分。取本质境。行解相故。二即见分。取亲相分。行解相分。若取通义。行境体相。名为行相。通无为缘。理无妨矣。有为缘中。准前有二。并自证分等。各望所缘。思准应悉。若影像名行相。即本质为所缘。体一名同。行相体别。故名不同。若见分名行相。即亲相分。体虽各别。相似名同一。见分体解。各各异故。名为不同。如唯识第二第三疏解。

作业中。文有二。初明对五识业。后明不共业。初文有七。一境分齐。二自共相。共相无体。唯假建立。如唯识第二疏释。三世。四断续。五为转随转发业为因等起名转。为刹那等起名随转。六招异熟。七引他自识。或能为率尔。引他寻求。或为染净。引他等流。第六识通有此七义。七八识有五门。除发业招异熟。有余五分。不共业中。初标列十五门。后别十四段释。杂心六事不共。谓离欲。及退。断善根。并续。受生。命终。大乘不唯十五。更有悔忧等。故论说等言应说颂曰。分别审所缘。醉狂梦觉闷。醒发业离欲。退断续死生。由合死生。一段明之。故成十四。七分别义。如下第五。唯识第七。对法第二卷疏解。有相分别若依对法。摄三分别中。自性随念二。以五识无自性。自性体寻故。七分别中。任运分别。即五识故。今此论中。自性分别。即是任运。故说有相。谓于先所受义。唯摄随念。故与彼论。宽狭不同。或此与对法。两门俱同。先所受义。则摄自性。随念分别。等流心位。有相分别。缘前率尔心位所受境故。不如前解。若摄自性。与任运何别。无相分别。由过现境。所引未来欲。得分别名。随前引上二分别。对法唯依法。此中通说人。善名即解语言。不善名言返此。

威仪工巧处者。有三解。一云。威仪。谓表色。路体则四尘。四尘是彼所依。故说威仪路。但言威仪。不言路者。非四尘故。二云。威仪四尘为性。路即发彼心。与彼为依说心为路。工巧处亦尔。但是五尘四尘别故。三云。威仪多于道路施设。工巧多于处所施设。故各别名。其实相似。七分别以寻伺。或五七八识为体。任运分别。是五七八识故。七唯有漏。有通无漏。唯识第七解。

如理所引谓不增益非真实有如四颠倒者。四倒是增益。体非真有。如理翻此。故言不如四倒是增。四倒之义。如下第八。

法住智者。萨婆多缘三界。体有漏达因果智。今是无漏后得智摄。达彼因中有果法功能住。或由彼因。果法得住。名法住智。此是如量智。下出世间智。是如理智。

审虑所缘。通有无漏。胜慧为性。或通四倒。邪见等为性 醉有四缘。性劣者。体虚羸。不习者。性不饮。余二可解。多以惛沉掉举放逸妄念散乱贪瞋等为体。或俱时心心所为性。有义通五识。意增故偏说。

狂有五缘。俱舍第十五。以妄念为体。彼论云。依不平等大种故。心便失念。故以妄念为体。或俱时心心所为性。以狂对乱为四句。狂非乱。狂者不染心。乱非狂。不狂者染心。俱句。狂者染心。俱非句。不狂者不染心。此唯欲界。除北洲五趣皆有。北洲人无逼恼。诸天有故。小乘佛有。大乘不然。十地亦无。

末摩者。此名死穴。亦云死节。或云有六十四处。或百二十处。外缘逼迫置死。发狂亦有困丧愁忧发狂。不离惊怖错乱等故。略而不说。

梦有十缘。如由摇扇。如世戏乐。以扇摇之。即便睡梦。唯识第七有四说。一云。痴为体。二云。痴无痴为体。三云。思想为体。四云。别有体。或为七缘。第七缘中有四。如文可知。

觉有三缘。不胜疲极者。睡经多时。便置困顿。自然觉悟。名不胜疲睡极故。言有所作要期事者。将有所作。发愿要期。求后觉故。总以心心所为性。

闷有四缘。通有心无心。有心位亦以心心所为性。由彼闷触。引生心闷。

醒体亦然。

发业四缘。初三则三种思。谓审虑思。名发业智前行。决定思。名次欲生。动发胜思。名巧用起。若依小乘。前二通见修二断烦恼第三唯修断。今依大乘。发总报业。前二通见修。第三唯是见道烦恼。若发善总业。三思皆善。亲引烦恼。亦不共无明等。见道所断。由此经云。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对法亦言。胜义愚。发福不动业。世俗愚。发非福业。皆见所断。若发别报业。第三思。亦通修道烦恼。如唯识第八卷说 此第四因。随顺功用等者。刹那等起。发业风也。此风。随顺第三功用起思于业。俱时引发身语。故广百论。破胜论云。汝我一不动。何能发业。彼反难云。汝心心所亦一。非动法。何能发业。圣天破云。心虽不动一。由心寻伺。引起于风。风亦起业。正与此同。

离欲四缘。一凡圣根熟。二闻随所应法。三离所应障。四起正思惟。方能离欲。体唯是慧。通有无漏。

离欲退。有五缘。一钝根。二新学者。思欲境。即是因力境力。三受顺退法。即逢五退具缘。四烦恼重五习恶友。

断善根。文有二。初明缘多少。后依断现种差别。或五缘。或六缘。一利根。二意乐恶。三逢恶友。四邪见重。五行恶无畏。六于众生为慈悲。诸利根者。内自思构。邪见猛利。不怖众恶。不生慈愍。便断善根此名因力而善根断。则五缘断。若更逢恶友。顺恶意乐。而断善根。此名缘力而善根断。则六缘断。要利根方断。钝根不能。广恶意乐断。狭意不能。要是欲界。非上二。三天下。非北洲。人非天。对法第一云。唯欲界上上品邪见。能断善根非余故。唯苦集下邪见。非于灭道。或通四谛下邪见。通行相者非余。要无惭愧。俱不怖恶。非余二性。要不慈悲众生。乐损害。非拔济。依此因力。方断善根故。缘力必由近恶友故。阿颠底迦毕竟之人。一阐底迦有种姓者。对法论说。二俱断善根。根有二。一种子。二现行。唯断现行非种子。折伏势力令不起现行。名之为断。非断种子。唯断生得。非加行善。加行善胜。前方便时。已不起故。唯断欲界。亦兼三界。已断树根。茎等死故。令势远故。为九品断。非一刹那。拟宜无间断。非如道害。

续善根。有四缘。一性利根思惟能续。二见朋友修善。三闻正法。此之二缘。由见外缘。方能续善。若自思惟。若遇良缘。心创堕彼。名卒尔心。因生寻求心。犹豫惟构。印可于彼。决定心生。是名第四缘。上来三心。俱是无记。引生第四染净之心。是名续善。若自利根。率尔思惟。因生犹豫。证决定故。续善根者。名因力续。若虽利根。复逢善友。修诸福业。复闻正法。因生犹豫。证决定故。而续善根。名缘力续。萨婆多师。或疑心。或正见。续善根。此不同彼。疑即无记寻求心也。或复同彼。犹豫即疑。心证决定。即善根续。即是正见。俱舍第十七云。于因果中。有时生疑。此或应有。或生正见。定有非无。续现行善。非种子。旧有故。现行善生。初即名续。通续生得。及方便善。若自思惟。见他修福。多续生得。引方便善生。若闻正法。先续方便胜善法生。引起生得。非闻正法时。无方便善。或生得善起令加行善种子亦能生现。名之为续。非时亦起。故断之时。胜法先尽。所以正断。生得生时。由内外缘。由此二善不定。由闻正法。殊胜外缘。引生善根。通方便故。或初续善。唯起生得。方便后起。以难生故。胜既先断。所以后续。续欲界善。非上二故。顿续非渐渐起。余品断难尽故。九续顿生故。一断处必能续。续处未必断。俱舍第十七云。于现身中能续善。不亦有能续。除造逆人。彼人定从地狱将没。将没时言。谓彼将死。或即于彼。将受生时。将受生时。谓中有位。见后果相。便续善根。以地狱所依。与善根相违。故在中有。见之可续。中有不与善根相违故。已受彼报。须待报终。方能续善。续善根已。即命终故。今者不然。在中有既得续善。其转不转。俱不遮故。设受彼果。而续善根。亦乖何理。岂无记果。违善根耶。善根设生。亦复不定。不从彼没。彼又说言。缘力断善根。地狱生时。续断势弱故。因力断善根。地狱死时。续因力强故。又意乐坏。非加行坏。断善根者。是人现世能续善根。若意乐坏。加行亦坏。断善根者。要身坏后。方续善根。见坏或不坏。其义亦尔。虽无文说北洲六天。畜生饿鬼。亦续善不生。故既不定。故不说之。更应思勘。

明死生中。大文分二。初明内分死生。后明外器成坏。初中有二。初辨。后结。初中复二。初辨死生。后卷中云。又诸有情。随于如是有情类中。自体生时以下。说观生死。次第漏尽。句义难悟。初文有二。初明死。后明生。死文又二。一标六死。二随别释。六死中。初三死。不明了识。离身正死。后三死。明了心识。未离身将死。时非时死释。初三义更无别。死时者。道理义。或应可时分义。业命俱终。合道理死。正应时故。即寿尽死。非时翻此。则是福尽。及不避不平等死。枉横死故。

别释死中分二。初明时非时三死。后明三性心死。寿尽死。则业命终。福尽死。则衣食阙。不避不平等。则余缘枉横死。不平等者。不调顺义。九因则九缘。义别称二九。一食无度量。腹胀死。二食所不宜。毒害死。三不消复食。不转死。四生而不吐。不消死。五熟而持之。不通死。六不近医药。横病死。七不知于己若损若益。入水投火。他损堕坑。愚痴故死。八非时行非梵行。饥饱远行。病时而犯故死。九非量行非梵行。染爱过度故死。对法说三死。一寿尽故死。如生此州。极寿百岁。业虽未尽。命尽故死。二福尽故死。耽定衣食阙。横缘故死。三业尽故死。三时业尽故。此中初三。无业尽死。唯依现缘辨死。不依过去缘故。无业尽死。其外缘中。离己名福尽。合己名不平等。对法论中。通说过现缘。故有业尽。离己合己。二缘虽殊。外缘是同。合名福尽。彼释依增上。但说耽定味。亦不相违。俱舍以福寿。相对为四句。准对法。以三相对。为四句死。此中三法相对。为四句死。皆如理思。

明三性心死中。大文分二。初别明三性心死。后又行善不善下。总料简死。初文有二。初明善不善心死。后明无记心死。初中有二。初别明二性心死。后总明二性心死相差别。死有三位心。一正死。即末后刹那。唯识论说为第八识。对法论说死有末心。生有初刹那。中有初刹那。唯无记性。二次前润生心。唯第六识。我爱相应。对法说为九种命终心。唯有覆无记。三次前明利心。即此三性。是粗想现行故。细想现行。无记心者。即我爱心。此说第六识。若兼第八。即末后心。故说不能忆善恶法。

总聊简中。文分为八。一明三性何类先起。二明死因。三明善恶相。四明润生相。五明解支节。六明根没顿渐。七明死名差别。八上下舍相。初文中三缘先起。一先所造业强者先起。二业若平等。随初时自忆者。则最先所作业。三纵强纵平等。临时他教忆。随何业起不起余心。则以上三业。随其所应。我爱之所润。受当来果。离上三缘。起无记心。或复无心。以前最初作业。受当来果。论明善恶性心死。不说第三。论受当果即有缘 第二文中。二因力者。初是名言种子。唯无记。是第八识因缘。后是有支种子。通善不善。是第八识增上缘。谓由当来二因力故。现在命终。或由名言种子势力尽故。现在不避不平等故死。或寿尽死。由有支种子势力尽故。现在业尽故死。合由二因力故。福尽故死 第三文中。有二。初明善恶前相。后明差别。受尽先业所引果者。即业尽等。死时非不避不平等死。定亦有中有之相。如日后分者。日将没时。或山山峰影者。下品恶业者当相。如峰影悬覆。中品如山遍覆。上品如日后分极覆。或下品。如日后分悬覆。中品如山遍覆。上品如峰影极覆。此是将命终时。由先恶业所见当果相。辨差别中。初善后恶。恶中上中二品。如文自释。造下品不善业。多无恶相。故论不说 四明润生相中。初明凡润生。后明圣润生。决择分说七种受生。凡夫以现种润生由此我爱即是取支。润前能引所引支。转名有支。便能建立后果中有。及生支报。论说初二果我爱润生不还无者。对法论说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彼由随眠力。令生相续。唯初二果。下界修道治道未满。虽能折伏。不相续。不坚着。仍以现行润。决择总言。见圣谛者。以随眠润。胜异生故。相对辨故。实通现行。其无想有情异生身。及不还者生自地。并凡圣相对。润生胜劣。所有妨难。皆如枢要。决释分。言一切烦恼皆润生者。谓是取支。初起取支故。此是后取支。亦不相违。又彼说余时一切位烦恼。此说临命终。亦不相违 第五解支节中。除天那落迦者。化生顿死故。又天唯善业果。地狱恒解支节。更何须说 第六根没顿渐者。具根缺根别故 第七死名别中。得圣名清净解脱。得无漏。离障缚故。或唯阿罗汉。证寂圆故。菩萨亦然。余翻此应知 第八上下舍相中。当知后识唯心处舍者。腹中初生不净成心。故最后舍。卷末当知。

解生文中。大分为二。初别明生因生相。后第二卷中。重复聊简。初文又二。初明生因。后死生同时下。明生相。生相即生支。故唯识云。始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皆生支摄。生因即有支。有支有二。一识等五种。戏论因。是能为因缘。亲生生支。二业支种子。即净不净因。为增上缘感生支起。润生爱灭。起正死心。略而不说。此二因熟。中有果起。生相文有二。初明中有生方便。后又造恶业者谓屠羊等下。明当有生。根本生故。初是趣方便。后是趣体。

辨中有中。十四门 一生时节。前趣灭位。后趣即生。如生灭相称两头等 二具根。化生故。下第二卷。于四生中。解化生。云具足六处。或复不具。中有何须必具五根。答彼解无想天。及初生命终。名不具。随顺小乘。说六识身。无意根故。非余化生有不具根。又劫初鬼畜。既亦化生。何必要具。劫初人畜。一切具根。以化生故。若说男女根。中有之中。容其无形。问既与当果相似。一业所招。如何必具根。答以化生故。与当生不同 三相状。业识所引善恶异故 四极净天眼境。即大菩萨。广慧声闻。广修者。见极细故 五不同前将死位。起内我爱。唯起境界爱。缘当生境故 六同当生形。一业招故。如狗中有。虽待时等。转受狐身。本将向狗生。形仍似狗 七如天眼见障外色。然得见无边随类业故 八身无碍往彼生处随山河等。身皆度往。一无障碍。犹如通力。生处即碍 九不见异趣。见同类及身当生处。业势异故。不同余宗 十往生形仪。恶业眼视下净者。生三恶趣。虽见生处。见其胜净。所以欣生。若见秽相。不欣生故。俱舍云天首上三横地狱头归下。与此不同。或此说地狱。面视于下。非头不向下。但与余二趣。视下相似。故同说之 十一生时分限。七日一死寿势颓故。极经七死。必得生处。业必熟故。如住寿极八万四千。此亦如是。不可为难设劫灭时。轮王业熟。亦定七日。转生他方。或业可转。而未受果。设色界中有。亦唯七日。若得生处。日时不定。有说。欲界中有七日。色界不定。此义不然。无文说故 十二可转。生处生时。二缘未合。谓父母等未和合。禽兽等非时。如狗生狐中等。时处未和合故。或如谤解脱生地狱等。皆可转故 十三释异名。有四。总有四有。谓生有。死有。本有。中有。生有。初刹那名生有。死未后刹那名死有。生后死前名本有。死后生前名中有。一名中有。前后二有中间故。中有非趣。本有虽中。不名中有。二名健达缚此名寻香行。寻当生处香。而行往故。或唯食香。香所资故。如作乐者名寻香故。此唯欲界名。非色界者。彼虽不寻香。寻香类故。亦名寻香。见生处起爱。不闻生处香自无鼻识。生处无香故。三名意行。身随心往。速疾自在故。或名趣生。趣向生有故 十四三界有无。除无色界。以无形故。欲色二界中。亦非必定有。变人为虎。雀化为蛤等。无中有故。涅槃经言。或说欲色界有中有。或说欲色界无中有。皆不解我意故。若一切有者。何故说有不解我意。故许通无。容豫者有。速疾者无。陷身入地狱。此等皆无故。色界顿生。故中有形大如本有。欲界身中有。如生有之半。等形渐故。此准小乘。大无文故。无色界死。生下界时。随前死处中有现前此。有一难言。如在欲界得色界定。业力犹微。成后报业。次得无色定。业胜为生报。生无色界。受生报已。生色界中。方受后报。尔时欲界二十劫空。乃于欲界前身死处。中有现前。向色界生。此亦难解。应言则于当生处现。理亦何失。虽有此解。理实不然。前死处现。其理为正。无色无处。即于入定死处受果故。从死处中有现前。若生处现。便大疏远生处尚遥。谁复传识。故前说是。决择分中五十四。问何因得知有中有耶。答从此没已若无所依。诸心心所。无有道理转至余方故。设有难言。如声发响。此灭彼生。何须中有。彼自释言。不应如响。唯惑乱故。响非实有。意变似彼。声外响生。心乱倒故。复有难言。应如于影质对影生。何须中有。彼自释言。不应如影。彼不灭故。质在影起。不同死已后趣方生。故有中有。复有难言。如心缘境。心虑境生。何假中有。彼自释言。亦不应说如取所缘。非行往故。心不往境。虑起境生。生死不然。须往生处。既假传识。故须中有。

又造恶业者谓屠羊等下。生相中。第一明当有生。正趣体故。文复分二。初明中有向五趣生相。又由三处现前下。明胎生生相。复分二。初明向地狱生相。后显余四趣向生相。初复分四。初明趣向相。次明化生具根。遍受苦故。次明向彼心。后结成道理。初文有二。初明见地狱相。谓已旧同类。喜乐驰趣。生处境碍。则便续生。后明中有末心。见当地狱果。诸色纷乱相。如前将死见中有相。前灭后生等。如瘿鬼者。有鬼大瘿。不能自持。极受众苦。同于地狱。故决择分。生鬼畜一分。恒受众苦。同于地狱。何故此中唯说鬼趣。鬼趣重故。又略举故。

胎生生相中。文分为三。一明三处现前。二明三种障碍。三若无如是三种过患下。结成入胎相。调适值时者。无病安容。有麻麦果者。有麻麦果。塞蔽产腹。如车螺形者。门宽大故。或有形曲。有秽有浊者。穴不顺直。难安子故。其处秽恶。津液浑浊。不堪揽之成所依故。不作不增长感子之业者。作谓一子增长。谓多子等业。或感大宗叶等者。自有感大宗叶等。父母无之。或自无父母有之。结成入胎相中有九。一结成入胎。二于父母起颠倒。三薄福多福所见之相。四本藏依托。五依托相状。六诸根依此次第当生。七诸根依处。亦次第生。名得圆满。八识托。依执损益共同。九肉心。初生识最初托故。于末后识从心舍。

于父母起颠倒。文有六。一起趣向。二起颠倒。三于父母差别。四乐远近不同。五随意见一。六遂便受生 依托相状中。谓此所出浓厚精血合成一段等者。谓父母精血。合成一段。中有末心。起爱烦恼名颠倒中有末身。名颠倒缘。即彼一段非情精血。与中有俱灭。即此同时。由种子力。有微细根及造根大种并与根。同是有情分。不净精血。和合抟生前刹那时。即此精血。尚是非情。今此刹那。识既依托。名为结生。乃有情数。萨婆多师。以父母精血为缘。别有异熟等大种造色。于中死生 今此二说。一云。造根微细大种新生。其类妙故。余扶根尘大。及造色。用前非情精血。以为此体。不同于彼。二云。同彼。非情并灭。依此为缘。新精血生。羯逻蓝义。如后卷释 诸根依此次第当生中。此羯逻蓝中有诸根大种等者。初位之时。眼等四根。时犹未有。已有造彼能造四大。据其处所。此中有说。造身根大种外。别有造余根四大。虽无所造色。大种已有。由此身根俱生大种力故。后余根生。决择分说。能造所造。定不相离。名同处不相离者。说以后位。非初位等。独有大种。据其处所。后根方生。其扶余根四尘时。亦未有亦唯有大种。先据处所后根起时。造色方生。根依俱生。名得圆满。或此意说。造身根四大。亦能造余四根。扶身根四尘。能造四大。亦能造扶余四根之尘。今说初有诸根大种。并有诸根扶根大种者。即说造身大种。及造扶身尘大种。为造余四根大种等。非更别有。相依而有。是造义故。不尔岂复唯有大种。无所造耶。欲界一切四大种。不离色触等。故此义难知。

论本第二

自下明生相中。第二段重复聊简。文分为二。初广总五趣生。后广胎生。初文有十。一种子多少。二识与名色。渐增长相。三三熏习生果差别。四异熟受俱。五有受尽相。六三时报种子差别。七有染离染法界共同。八三性种子。得名有异。九种子众名。十转舍差别相。前生中云。我爱无间已生故。戏论因熏习故。净不净业已成熟故。方得果生故。今广种名色等增长。即前正生之体故。

此重广种多少中。一切种子皆具足等者。如成唯识第二卷说。释此论文。准彼三义。涅槃法者。法谓道理。有入涅槃之道理故。

一界之中成三界种者。摄在本识。性同无记。用归体故。见相类别。界系全殊。业果不同。报非报异。亦如唯识第二论疏。三熏习种生果别中。种子识自体。乐着戏论为胜因者。名言种子也 于生族姓等净不净业为胜因者。有支种子也 凡于自体计我慢等者。我执种子。即广前三因于胎分中 有自性受不苦不乐等者。则阿赖耶识相应舍受。是异熟主。担负余受。名自性受。异熟生者。从真异熟所生。体非异熟。异熟之义。如唯识疏第二。

又种子体无始时来等者。护月云。种子本有。由新熏发方生。故名为新。此文为正。难陀云。此说名言。本识亲种。无始新熏。不能自得异熟果。要由净不净业新熏招集。方乃能生。故名为新。护法解云。名言种子。法尔旧成。无有支熏。不能得果。新旧合用。其果方生。望业招集。与其新名。非名言种。无始时无。要熏方生。故名言种。无受尽相。复数逢缘。数生果故。有支种子。名有受尽相。有颓歇故。若果未生。名未受果。若果已生。名已受果。

又诸种子未与果者或顺生或顺后受等者。此说种子未生果者。或顺生受。或顺后受。虽经多劫。而未得果。种不灭没。后还能生。随遂自体。虽余果生。要由自种者。如异熟体。虽待余业现余缘等。其果方生。要由自名言种。起亲因缘故 又诸种子别于此身应受异熟缘差不受等者。此说现在顺现受业中。报定时不定种子。缘差现在未得受果。虽于余生方始受果。亦唯住在顺现受位。不名顺余受种。即是顺现报定时不定业。或是三时诸业种子。现身应熟。缘差不受。顺不定受。故仍依旧位住。名三时不定业。是故一一身中。有三时业种。显扬论说。业有三。谓顺现受生受后受。或分为四。加不定受。或开为五。不定受中。离时及报定与不定。为二业故。此文不说顺现受者。意说。多时不受果种。虽经多劫。而不腐败。故不说现。又从初为名。亦有多时顺现受种。虽不得果。亦不旧败。唯别报故。三时通总。故不说现。顺生受种。应次身受。而言经多劫虽未受果。不腐败者。如顺生受业。应受人中多生。始受一生。便造恶业。生恶趣中。人果未受。恶趣果尽。还受人果。即是顺生业虽经多劫。而不腐败也。余准可知。

譬喻部师。立有八业。三时及不定。皆有定不定。谓顺现受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为二。余准可知。其第四业。不别依三时。但总分别。彼破萨婆多云。若无间业。定顺生受不可转者。三界善业。非想最胜。亦应无越得圣道者。彼既可转。此亦应然。今大乘中。业信同彼阿阇世王五逆之业。既忏悔已。绝不受果。则是生报可转灭义。时报俱不定也。鸯掘摩罗。转地狱业。于人中受。报定时不定。义亦同之。故决择云。依未解脱者。建立定业。非已解脱。解脱身中诸业。皆名不定业故。由此顺现业。皆二业成。虽无正文。理必应尔。

一处有染即一切处有染等者。一界中有诸界种。系染同故。离染翻此。

若烦恼品所摄种名粗重亦名随眠者。粗重有三义。一恼害义。唯染污法。二无堪忍义。通无记法。三性有漏义。通有漏善。今说烦恼。名为粗重。具有三义。名随眠者。俱舍释云。随增眠义。是随眠义。现贪等是。成唯识云。随遂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若望菩萨唯二障种。故无记等。不得此名。诸无记品。具二粗重。体无堪任。是有漏故。此说名粗重因。无初恼害。故余处唯说染种名粗重。无记法非之善法唯一。谓有漏性。决择分说。有自性业粗重。对法亦名有漏粗重。由无初二义故。今论说信等法种。不名粗重。亦非随眠。是故一切所依自体。即是异熟五蕴之身。烦恼逼恼。烦恼招感。烦恼依附。名粗重所随。无记种起。名粗重所生。体是异熟。无记无覆。名粗重自性。

众名有十一。界者。因义。持自体义。种姓者。类别义。自性者。体义。因者。建立果义。萨迦耶者。虚伪可破坏义。戏论者。分别义所分别故。阿赖耶者。所爱着义取者。所取义。苦者。逼迫义。萨迦耶见及我慢所依处者。我见我慢依生处。又般涅槃时已得转依等者。此说入无余位。染种所依。前已转舍无。谓无间道。善无记种。转令缘阙毕竟不生。果体既无。随意入灭。名为转得内缘自在。又善无记种。由烦恼种缘之成缚。得有余涅槃时。转舍一切染种所依。善无记种。既离缘缚。得生果自在。更无硬涩。各令缘阙。

第三段。广胎生相中分八。一时节。二资禀。三分位。四变异。五男女相。六母苦逼。七出胎。八增长相。其八位中。五王经说。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抟。乃至七七日位圆满。今言八位。理应八七。始终三月。众相宛然。次第配此。若已结凝箭内稀。名羯逻蓝。羯逻蓝者。此名杂秽。父母不净和合名杂。染可厌污名秽。二不净和名已结。内稀外稠名凝。此为最初。众苦因起。损恼既广。喻立箭名。遏部昙者。此翻为疱。犹如疮疱。表里如酪。未至肉位。如[豆-一+死]豆疮。故名疱也。闭尸者。此名凝结。虽已成肉。仍柔软故。西域呼熟血。亦名闭尸。彼相类也。键南者。此云坚厚。可摩触故。仍成肉抟。未有支相。至五七日。支相方现。故名钵罗赊佉。钵罗赊佉者。支分义。业风所吹。从内击外。上有一支。以为头相。次吹两支。以为膊相。下吹两支。为髀相故。此初相气从内出。后死之时。气不更入。余位可知。八七日后。但渐增长。更无位别。乃至三十八个七日方满。以十乘七。总成二百六十六日。支分皆具。更经四日。方乃出生。转趣下故。总经二百七十日。凡经九月。名极圆满。初后月相兼。数成其十。实唯满九。

变异中有二。初标四异。后随别释。一发。二色。三皮。四支。一由业力。二母不避不平等力。因此二力生。随顺风为缘。令发等损。生后渐次触生分触等者。下明增长。观此文意。根位已后。未出生前。名六处支。出生已后。学言说前。名为触支。耽家室后。方名受支。

又诸有情随于如是等下。辨生死中第二大段。说观生死次第。漏尽句义难悟。于中有三。初观生死。展转次第。次明观此方得漏尽。后此教理其为难悟。初文有二。初标后释。此复于余。此复于余者。谓祖父子孙。次第相与。为四缘故。由身资长。生死相续。未证菩提。未至佛位。展转无尽。若闻正法。内自思惟。修证圣谛。方得漏尽。如是生死方断轮回。

谓我无有若分若谁若事等者。分谓类。谁谓体。事谓物。初明我所无此三。后明我体非此三。故我我所二俱无也。或分谓时分。三世时中。亦无我耶。谁则我体。事则我所。谓观自身。三世时中无我。我无自体。亦无我所。故言谓我无有若分谁事。观他身我时分。亦无我体。我所亦复都无。故言我亦都非若分若事若谁。或我无有等者。明无我所。我无璎珞分。无童仆谁。无窟宅事。此说无我所。下破无我体。我谓自我。都非他我。若分璎珞。若谁童仆。若事窟宅。故我体无。谓说生死相续之身。如是所说。无我我所。所有言教。皆为难遇。设虽得遇。悟解亦难。不闻此教生死恒沈。闻正思惟。方得漏尽。劝诸智者。应顺修学。

上明内分生死。已下明外器成坏。文分为二。初略问答。若有能感坏业现前已下。别明成坏。别明成坏中。初坏后成。坏中有二。初总明三灾坏。后云何火灾下。别明三灾坏。初文有五。一由业能坏。二灾坏分齐。三三灾顶。四坏空住成。四劫时节。五初禅寿量。由业坏者。业即寻伺。谄诳等为火灾业。通善不善二业所感喜。为水灾业。乐及二息等。为风灾业。欲界通为善不善感。上界唯善。唯识缘处既有三释。释此亦三。有作此难。外器界坏。既由业感。内身死灭。亦应业招。为释彼言内外差别。故论说云由彼外分皆悉散坏等。恐义难知。更为徴释。释有二义。一外色相续。顿灭实难。故坏由业。内身识托。识在寿存。业尽寿亡。任运易谢。故外由业坏。内身任运灭。第二又解。感外器业。多分决定。一劫时住。故坏由业。一切众生。共业招故。时分皆同。内身不然。由种种业。寿命不定。各别业感。业尽寿亡。便任运死。故不待业。由此内身。刹那灭易。任运自灭。相续灭难。必由业尽。外器亦尔。刹那灭易。不待业招。顿灭诚难。故由业感如是道理。今古显然。智者不思。于中疑起。今既通已。智者详之。

灾分齐中。欲界初禅。同有寻伺君臣谄诳。内火所逼。同火灾。二禅及下。喜水动涌。故同水灾。三禅已下。内有乐受。入出息风。所摇鼓故。同有风灾。第四禅中。无别内灾之所损恼。故无外灾。宫宇随身。有无义显。不假缘坏。

灾顶之中。初禅横量大小。犹如欲界。既同一火。千个初禅方等于一二禅之量。二禅火灾不及。故说二禅为火灾顶。千个二禅方等于一三禅之量。二禅已下既同水灾。水灾不能坏第三禅。故说三禅为水灾顶。千个三禅方等于一四禅之量。三禅已下同一风灾。风既不坏四禅。故说四禅为风灾顶。

劫时节中。唯二十住劫。有增有减。可说二十。成坏空三。既无增减。准住劫量。初禅寿量中。梵前益天者。即是第二梵辅天也。大梵王前作饶益故。

劫有九种。一日月岁数。法华论云。昼夜月时年。以此为数。是法华经所说诸劫。菩萨地亦言。劫有二种。一是日月岁数。二是阿僧祇。二增减劫。即是饥病刀小三灾劫。名为中劫。三二十劫为一劫。即梵众天劫。四四十劫为一劫。即梵前益天劫。五六十劫为一劫。即大梵天劫。俱舍无此。唯云大梵天寿一劫半。以四十劫为一劫故。六八十劫为一劫。即火灾劫。七七火为一劫。即水灾劫。八七水为一劫。即风灾劫。九三大阿僧祇劫。依花严经第二十四卷阿僧祇品。有百二十数。第一百二十名阿僧祇。数水火风至不可数。名为无数。依旧摄论。说三十三阿僧祇劫。第二劫为小一劫。为二十一劫故。第三劫为中一劫。为九故。初劫为大一劫。为三故。虽有此文。不可凭据。不知积何以成无数。璎珞经说。四十里城。满置芥子。百年去一。去芥子尽。名为一劫有说八十里百里八百里为城。或说四十里八十里百里八百里石。净居天以妙衣重三铢。三年一拂。芥尽石尽。名为一劫。随机不同。未可和会。俱舍第十二。引解脱经。说六十数。唯有五十二。余八忘失。以第五十二数名阿僧祇。仍以十积数。不同华严。从万以上皆倍倍积谓万万名亿等。至阿僧祇。其数极多。此大乘义故不可以俱舍为证。广如别章。其大梵天。器世间初成即生。末后坏时方死。故寿命六十劫。不同余宗。今设水风二劫。成坏时量促故。大梵寿量一劫时。定三天三品修生不同。劫数故异。

云何火灾能坏世间下。坏中第二段。别明三灾。初火。次水。后风。火中分二。初问。次答。答中有三。初明二十住劫。为坏之渐。次论云。于最后增已尔时那落迦等下。明二十坏劫。后如是世界皆悉烧已下。明空劫。初文复三。初总明住劫中一增一减。次又此中劫复有三种少灾出现下。明减劫时。少灾衰损而复渐增。后如是二十减二十增。结成住劫。

第二段中有二。初明三灾衰损。后又能弃舍损减寿量下。明后渐增。初文复二。初明小三灾。后明三衰损。俱舍说小三灾。皆于十岁时起。仍别劫生。今者大乘。同于一劫。三十二十十岁之时。起俭病刀。如次不同。如俱舍说。俭有三事。一白骨。二运筹。三聚集。广如彼说。俭灾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病灾经七月七日七夜。刀灾经七日。由不善业下品悭贪故。招七年七月日夜长时饥俭。谷食方尽。方困死故。由不善业中品损害故。感病灾七月日夜。逼恼身心。方致死故。由不善业上品杀害故。感刀灾但经七日。毒心既猛。随执草木皆成杀具。命易死尽不假多故。白日相见杀害易成。夜中闇黑杀害事小。略不说夜。有余经言。由施众僧一抟食故。不生饥馑劫中。由施众僧一呵梨药。不堕疾病劫中。由一日夜持不杀戒。不堕刀兵劫中。故今渐灭起三恶业甘蔗变味者。谓沙糖煎甘蔗作变。甘蔗味为故又能弃舍损减寿量恶不善法等者。此明减劫渐增。舍杀生等刀灾等业故。寿等渐增。十岁之父。生十五岁子。如是展转乃至八万。不言四千。举大数故。

如是二十减二十增合四十增减便出住劫者。结成住劫。对法论说。一中劫初唯减。一中劫后唯增者。住劫之初。始于八万。渐减至十。复增至八万。名一住劫。如是二十方住劫满。第二十住劫。增至八万。方立满名。从此以后。命渐渐损。名为坏劫。其住劫中。初劫初半唯减。后劫后半唯增。故言一中劫初唯减。一中劫后唯增。即二十劫。皆有增减。不同小乘。后劫唯增无减。初劫唯减无增 于最后增已尔时那落迦有情下。明二十坏劫。中分二。初明有情世间坏 唯言没已生极光净天者。且据极处。不障生余下天等处 后当于此时五趣世间居住之处下。器世间坏。器世间坏中为三。一明本日所坏。二明新日所坏。三总结成。起世经云。无天雨泽。所有草木一切干枯。即有迦梨迦风。吹八万四千海水。皆令四散。于下起第二日宫。置须弥半腹等。小乘因此。说六日轮。先在海下。坏时方出。今者大乘。无文定说。许亦不遮。理何必尔。坏业熟时。世界始坏。故日坏具。亦得业招。坏业未成。何须彼日。由此彼日坏劫新生。义稍通贯 六所烧事中。论数次第五。第五即妙高。第六是大地。合一处明略。无标第五名。其体已列 展转炽盛极至梵世者。欲色界色。粗细类殊。不可下火。而焚上器。火热相接。渐坏世间。故言展转。实别火坏 总结成中。略为三事。一日草事。二日水事。三日坚事。二日合成八日者。其第六日。能为二损。一分损大海。一分损山地。半入损水。半入损坚。故数成八。合但七日。其空劫中。乃至余影。亦不可得。此虽无文。亦同小乘 有空界色言无影者。以无质故。非无迥色。问此色何业招。亦他自地众生业感。非成非坏。业所招故。自地众生得天眼者。可见用故。或言无影。影即迥色。迥色亦无。不同彼宗无业招故。招无用故。

水灾中。于第二静虑有俱生水起者。非别起云而雨于水。则彼先时。与身俱有水界。下增后俱没故。或由业力。任运而起。名为俱生。风亦同此。火焰势必上腾。所以灾从下起。水风藉空飘注。由此灾从上生 问由何七火方一水灾。答第二禅中少光天。寿二劫。无量火天。四劫。极光净天。八劫。若一火后即起水灾。彼天如何时寿八劫。由此显七水之后。复起七火。方一风灾。总显八七火。一七水方风灾成。第三禅小净天。寿十六劫。无量净天。三十二劫。遍净天。六十四劫。八七火。一七水。方一风。水火九七。成六十三。后一风灾。成六十四。由是三灾坏劫各别。菩萨见实三昧经云。风灾起时。众生悉生第四禅等。第三禅中。起火风灾。名僧伽多。先吹遍净天宫。雨雨相拍。散坏都尽。次吹光音天已下宫殿。令相撑触。皆无形相。次吹大小诸州须弥山等。三千刹土上下散灭。

世间成中有二。一总明业力故成。二别明世间成。别明世间成中有二。初明世界成。后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五趣可得下。明其中可得诸法。初文复三。初色界成。次欲界成。后如是百俱胝四大洲下。结成三千大千一佛化境。初中又二。初器界成。后有情界成 问色界外器初成。化生不由物造。何因彼坏即假外缘。答化生无而顿有。成不假缘。宫殿既不随身。坏时必由他物。又业增减化成位。不假他缘。坏事难为。必由傍物。又器业多令经劫。身灭其器犹存。若不假以傍缘。无由坏故寿尽故者。彼天分限命尽业尽故者。不满天寿。业力尽故福尽故者。耽定味等。便舍命故。四禅三禅二禅如次。皆言渐下生者。三灾顶故。二禅三禅。虽有初生。以无寻伺。更无希望。以无谄诳。亦无君臣。初定皆有。故有大梵。起希望念。上天业尽。应念下生。大梵不知。谓由己愿。便执为子。子亦谓父。故名身异而想是一。

欲界成中。初四空天成。后自此已后有大风轮下。造余天及余处。余处分二。初总明山地等成。后四大洲下。别明山地等成。初文分十。一造风轮。二造金轮。三造水轮。四造须弥山。五造七金山。六造四大洲等。七造非天宫。八造雪山无热池。九造那落迦。十造鬼傍生。风轮仰布为。下傍布为。搏墙如持谷篅。广量等三千界者。小乘无边。厚十六亿逾缮那。此风坚实假使大诺健那金刚杵击。其杵有碎。金轮无损。俱舍水轮深十一亿二万逾缮那。后风起击水。变成金。金厚三亿二万。余八亿成水。水金俱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逾缮那。俱舍颂云。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余凝结成金。此水金轮。广径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周围此三倍。今者大乘。金轮在下。水轮在上。与彼相违。又深亦别。至第四卷地狱之中。更当广显。洛叉是亿也。

七金山者。一逾健驮罗。此云持双。山顶有两棱故。二毗那矺迦。此云障碍。有神住中障善法故。当俱舍第六毗那怛迦。怛矺相似。呼声别故。三頞湿缚羯拏。此云马耳。似马耳故。当彼第五山。四苏达梨舍那。苏者善义。达梨舍那。见义。即善见山。见彼山形。善多生故。彼次第同。五朅达洛迦。此云担木。诸阿修罗。以此木担须弥山。山有担木。故以为名。当彼第三。六伊沙驮罗。此云持轴。山峰似轴故。当彼第二。七尼民达罗。海中鱼名。此无所翻。山峰似之。故以为称。此与俱舍次第不同。然宗别名同。未劳和会。论云各由形状差别为名者。据多分也。其第二山。从神立名故。

八中洲者。东二州。一提河。二毗提河。南二州。一遮末罗。二筏罗遮末罗。西二州。一舍搋。二嗢呾罗漫呾哩拏。北二州。一矩拉婆。二桥拉婆。非天宫殿。有经云。须弥山北海下。有四重大非天宫。小者随处而住。如法华疏。

八大那落迦处诸大那落迦者。即八热地狱。独一者。即孤独地狱。寒者。即八寒。近边者。八热门外四种园。第四卷中当释。婆沙一百七十二释。那落是造义。迦是恶义。造恶之者生彼处故。又落迦名可乐。捺是不义。不可乐处。又落迦名喜乐。捺是坏义。坏喜乐故。或落迦名归趣。捺是无义。无归趣故。或落迦名救济。捺是无义。无救济者故。或落迦名苦器。那落迦是恶者。恶者生彼苦处器故 鬼界。地下五百逾缮那。彼界纵广亦尔。余鬼支派。随其所住。婆沙云。此洲西南。有五百鬼城。半福德受果如天。端严殊胜。余半饥饿丑陋形容。转轮王使。唯至四洲。不至彼界。不与交通。福德者可得。傍生住处。本居大海。余随所住。

四大洲者下。别明山地等成分三。一杂成诸趣处。二如是器世间成已有诸有情下。善法渐没。恶法渐生。三复次于世间四姓已下。明地狱生。今明世间成。而明有情者。总明成满。不别明自体起。故前明生。别显自体起今明成中。总明成满。亦不相违。初文有八。一明四洲。二明众水。三明神住。四明天居。五明雪山等。六明苏迷卢。七重明赡部洲。八重显九中洲。赡部从树为名。毗提诃。此云胜身。身貌胜故。瞿陀尼。此云牛货。货用牛故。北俱卢。言畟方。如车者。如西域车。上宽下狭。同此州形南狭北广。

逾缮那者。俱舍颂云。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尘。虮虱麦指节。后后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为弓量。五百俱卢舍。此八逾缮那。计十六里也 此洲六千五百者。俱舍云。三边各二千。南边有三半。有解云。此据周围。南面有五百。东洲量七千。彼云。三边如赡部。东边三百半。有解云。此处周围。东面有一千。西洲六千五百。彼云。径二千五百。周围此三倍。彼七千五百多此五百。北洲八千。彼云面各二千等。彼此皆同。故知此据周围之量。亦有解云。此据径量。大于彼说。由宗异故。

八德水者。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肠。

神住中。别标四神。各住一级。四大王天。居持双山。俱舍颂云。坚手及持鬘。恒憍大王众。如次居四级。亦住余七山。彼无血手神。醉憍名亦别。宗乖憍则醉。名异体无违。次第又不同。亦不可和会。

非天胁者。其红石崖。似阿修罗胁。故以为名。如王舍城广博胁山。与此似相。

善住龙王。帝释之所乘也。变现等事。广说如经。

雪山侧无热池。涅槃云。香山顶。此云近雪山。楼炭起世经云。皆云雪北香南。此文为正。瑜伽涅槃各据一近处。亦不相违出四大河者。勘西域记。帝释宫纵广十千。俱舍云。周围一万。此全大。彼或合纵广量。亦同也。

四宝成山中。俱舍论说。西颇胝迦。北面金与此不同。宗异故。其轮王路。俱言绕此洲。王四天之相。余处亦有。或往余处。飞空而行故。唯此有洲其金路。此虽说金轮王。何废余王。有设拉末梨。似皂筴树此所无也 卵生鸟。居东面。以羽激水。二百由旬。取卵生龙。胎生居南面。激四百由旬。取胎卵龙。湿生居西。激八百由旬。取三。除化生。化生居北。激一千六百由旬。取四生龙。随应食之。广如经说。何经勘。

善法渐没恶法渐生。中有四。初总明有情化生。次明饮食渐生。次明恶内法生。后明恶外具生。感胜器业。唯初时生。余时器不熟。此业亦不熟。劫初之人。从意化生。诸根无缺。光明端政。腾空而行。恒受喜乐。地味既出。甘美异常。时有食者。余见随学 其地味者。妙苏陀味 地饼者。地中涌出饼 林条者。条相丛出。异常甘脆 无糠无?者。糠米皮?谷职也。或云?块也。前为正。不种自生。香而且美。后悭贪起。蔽拥自身。米加糠?方现。摄受积贮在家。食此光灭。身既沉重。不能腾空。

立司契者。司谓衙府。契谓要限。即官长也。

摩诃三末多。此云大等意。大众齐等。意乐共同。立以为尊。禀成司契。亦名差摩塞缚弥。此云田主。诸刹帝利。称此后也。即释迦之高祖也。故刹帝利。名王族种。婆罗门。云净行种。称梵王后。吠舍。云坐收种。坐而收利。戎达罗。云耕田种也。

恶外具生。中有二。初总。后别。别文有九。星宿亦同。以水颇胝所成也。故略不说 月行速者。谓南北路。速于日 不定者。绕山行迟于日。高下与持双山等。绕山而行者。此据通天。下星等非别洲星。如北斗辰。一洲转故。亦有表时善恶一方一国之所共睹。非于余处。起世经云。日宫有七重墙壁。乃至正方如宅。遥望似团。五风持行。一名持。乃至五名将行。乃至高十六由旬等。不同此说。勘彼文。

又此日轮近山为热远为冷者。照七金须弥。势分近故热。远之故冷。又此月轮于上稍欹便见半月者。俱舍云。近日自影覆故见月轮亏。今则不然。月自欹侧余面自映。故见其亏。非为日照。若日照者。空中应明。若自不障。渐渐见明。亦有天神菩萨并非天手障。以为日蚀。亦有一方一处变怪故 然鱼鳖等影现月轮者。余经说言。有赡部树影。俱卢舍。即五百弓。一弓六尺。即三千尺。成五百步。于可闻大牛鸣之势分也。

造地狱业。在成劫末。亦生地狱。即入住劫。地狱生中静息王者。琰魔王也。此有二类。一大菩萨化作。二实有情。鬼趣所摄。由治罚鬼。兼地狱生。故生地狱。非地狱趣。如人治罚诸畜生等。有云即彼趣余宗说在下五百由旬鬼国之中。今言生地狱中。故知地狱趣。以法治罚。名法王故。观此文意。生地狱后方生鬼畜理何不然。下自当释。

结成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化境中云。俱胝者。俱舍第十二。五十二数中。第八数。名俱胝。谓一十百千万。洛叉。度洛叉。俱胝。以十相乘。洛叉当一亿。度洛叉当十亿。俱胝当百亿然西方有四种亿。一十万为亿。二百万为亿。三千万为亿。四万万为亿。今瑜伽显扬。数百万为亿。十亿为俱胝。故言百俱胝。为一佛土。华严千万为亿。名为百万亿。智度论十万为亿。名百亿。勘于华严二十五胜王菩萨品。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于中五趣可得。

别明世间成中。第二段明成已可得法。文分为二。初列二十四门。后随别释。释十九门。不释五门。一不解十时分。谓一时。二年。三月。四半月。五日。六夜。七刹那。八怛刹那。九腊缚。十目呼剌多。俱舍论云。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拉缚。三十拉缚。为一目呼剌多。三十目呼剌多。为一昼夜。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一年为三时。谓寒热雨。各有四月。唯有八位。合此日夜为一。复无半月。今与彼别。时谓年外之劫。如前已说。半月即十五日。十五目呼剌多为夜。十五目呼剌多为昼。或时即彼时。

第二不解十受欲者。如经故。三不解八世法得者。得利故。不得者不得利故。不对面赞名誉。不对面骂名毁。面赞名称。面骂名讥逼恼名苦。适悦名乐。四不解三品。五不解四威仪。易故。

五趣四生。成唯识说。皆以异熟为体。或并五蕴。唯异熟无记性趣言种果者。谓异熟果。及名言种。并彼业者。顺趣故体非趣。若不尔者。相杂起故。广如彼论。

化生中或具不具六处者。不具谓无想天。无有第六意处。及一切生有死有。或云。劫初鬼畜。未必具根。而化生故。

建立依持。不说金轮略故。或即地故。

彼室宇等。或由造作。或不由造作者。谓帝释等城。北俱卢洲诸室宇等。猪狗等室。皆不由作。任业起故(四食义如章引)。

七摄事中。第六福业及方便作业者。修福业时。前方便业。

十资身具中。第七香鬘涂末者。涂谓涂身。香末谓末香。以散身上。

第八什物之具者。除余九外余床机等。资身之具。什物者。具义。非是十数。

八数随行中。第七第八。由第六起故言属彼。

二十二种发愤者。发愤缘故 邪业方便者。邪身语业方便也。

共住弟子近住弟子者。近住依止也。

四种入胎中。轮王正知入。中有末心。不起贪爱。知将生故 不知住出。心迷倒故。不知在胎及出胎。此说金轮。非余三种。或四皆尔。无文遮故 独觉知入住。不起贪爱。知在胎中。心迷出故。此说将得独觉之生。非于前位。

菩萨三时。皆正了知。十地皆尔 异生三位。皆不能知。

七苦不说第八苦者。成劫已有。非于住劫方新有故。

七慢。依五法起。谓上中下我及德生。如五蕴论及决择。皆通见修断。

憍体即贪。醉逸为义。心多纵下。慢谓高举。或陵于他。是二差别。如唯识第六说。

见闻觉知。如对法第一疏。及九十三说。见知现量。闻唯圣言量。觉是比量 所受所证所触所得者。或以鼻舌身三。及五识俱意。并定心意。如次配之。此释闻者属耳及意。教唯意缘。故九十三说。闻是圣言量。亦不相违。或耳鼻身舌。如次配所受等四。其五俱时意。皆是知。总通此四。闻是圣言量。故耳在知中。

第十九门众多言说句中有二。初总。后别。彼复云何下别也。释词句者。如解释论名等。戏论句者。如讽颂等。如初标门嗢拖南等。名释义句。或戏论。是有为法句。无为无名故。或欹嗢等。亦是戏论句。以文摄义。名摄义句。

字母者。谓三十三字十四音。十四音者。谓[呵/衣]阿噫伊邬乌仡侣纥闾吕卢医爱污奥闇恶。不取后二。故成十四。迦佉等五。遮车等五。吒?等五。多他等五彼坡等五。夜逻罗缚赊娑婆诃叉。不取叉多。故三十三。将前十四音。约后三十三字。出生一切。此等能生一切字故。一切诸义皆能摄故。故名为母。出生字本。含诸义故。

别解中有十门。一人法所依。二得失随生。三七声异起。四三学建位。五世事差别。六饮食纵荡。七纯杂明闇。八众事不同。九劣弱衰丧。十斗诤断灭句。

初门中有十八。地者。如所诠总。法显能诠总。字以义为教依。或约初标总名。与后所释为所依故名地。

第二门中有十九。听制者。听说戒也 坚妙智退者。若勤精进。妙智乃坚。放逸懈怠。妙智乃退 沈量助伴者。沈谓昏沉。量谓量度。即掉举也 助伴者同时心所也 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四句。即旧所言。示教利喜。后自当释。

第三门中。七例句者。即八转声。除第八呼。泛声有三。一男。二女。三非男女。一一各有八。一体。二业。三具。四为。五从。六属。七依。八呼。今此即是。男声中之一声。诠目丈夫之七啭声。如次配属体业具等。如枢要说。第八泛声酝补卢沙。更无别义。今但说七。

第四门依受戒法说。施设者。敷设座所。教敕者。语言训示。标相者。结界。静息者。打静无言。表了者。和僧问事。轨则者。答所表事。安立者。置受戒人眼见不闻之所。积集者。大众聚集。决定者。问遮难事。配属者。表白问遮。论羯磨所行之事。惊骇者。问遮劝发上品心等。初中后句者。说三羯磨。族姓想者。此受戒人婆罗门等姓。立宗者。乞求为[敬/巾]。言说者。教化他人。成办者。坚持戒故。乃至当得阿罗汉果。受用者。即受戒已。依僧受用财法二利。未得法应寻求已得应守护。自有过失。羞耻还净。他有过怜愍谏举。于勤苦事。皆能堪忍。于生过法。恒起怖畏。弃恶引善。名简择句。

第七门中。杂和糅者。杂本释诸经论等。余皆如名。起其义解。成可知矣。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一

旹享保六(辛丑)十二月十六日一交加粗点毕

沙门高范(胎生六十七法﨟五十五)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