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维摩经义疏上卷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上宫皇御制

维摩诘者。乃是已登正觉之大圣也。论本既与真如冥一。谈迹即示万品同量。德冠众圣之表道绝有心之境。事以无为为事。相以无相为相。何有名相可称。国家事业为烦。但大悲无息。志存益物。形同世俗居士。处宅毗耶村落。而化缘既毕。将归妙本。现身有疾。假寝于床。谓以因疾致问。为开不思议之理。是以文殊知时。承旨问疾。仍显大士种种妙行。以劝新发。然则疾之为体。必以大慈悲为本。教之所兴。抑小扬大为宗。维摩诘是西国之音。秦言净名。和光同尘。不为众累所染。故称净名也。妙唱其人故言所说。经者。训法。训常。圣人之教虽复时移易俗。先圣后贤不能改其是非。故称常。亦为物轨侧。故称法。而亦是汉中之语。外国云修多罗。修多罗五义亦如常释。今人法两同。故以经代修多罗也。两同之义。亦如常释。一名不思议解脱者。解脱是八地以上权实二智。此二智本迹虽殊。并非二乘所议。故云不思议。然诸经明权实二智不同。今此经若并照二谛理为实。变现施为为权。此二智并绝拘累。故称解脱也。此经有二名。上言维摩诘。以人名为目。下言不思议解脱。以法为提。重上人名故于法谓之一。佛国品第一者。宝积长者奉来献盖因显十方诸佛净土。仍复广明菩萨净土之行。故称佛国品。若如余经。应言序品。而此经序事非一。凡有四事。随事立别名。故不言序品也。此经亦同众经初开为三。一序说。二正说。三流通说。夫圣人说法度物。所以须此三者。理既深微。众生根钝。若卒闻深理。非但难受。更生谛心。所以第一先现殊常之相使物生乐。现此序事必为正宗。物乐既成。理无复须。所以第二即说正宗序正既竟。则当时众生皆得利益。但圣人慈悲无穷。远及末代同获今利。所以第三有流通说也。文处者。此经品凡有十四。初四品为序说。从问疾品以下。讫见阿閦佛国品中。讫举众皆见以来减八品经文。为正说也。阿閦佛国品中。从佛告舍利弗汝见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以下减三品。为流通说也。第一序说开为二。第一从初讫弊于一切诸来大众以还。名为通序。第二从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以下竟上卷经。名为别序也。如是等五事普贯众经所证义一故称通序。诸经作序各各不同。或有放光地动。或有遣书乞食。如今此经。献盖为序。种种不同故称别序也。通序中即有五事。一如是。二我闻。三一时。四住处。五同闻人。文虽有五。内意为三。如是我闻二事证阿难传述有本非是自作。二一时显传述之意。言称机之教。所以须传。三举住处同闻证上二义。言虽复我闻。闻必有处。亦与谁等共闻。所以即举此住处同闻为证也。如是者。解有多种。而今但据一家所习。如是者信也。圣人之教为物可信故。发初言如是。所以释论云。佛法如海。智为能度。信为能入。如是者信也。肇法师亦同此意而少迦润饰云。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也。我闻者。明阿难亲承无传闻之谬。且欲表外道我自知之过。一时者。感应相称一闻而说。故为物深利也。次举住处同闻为证。言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时我法也。毗耶离此言好稻城。庵罗是果名。而此无翻。肇法师亦云。似桃而非桃。但先言[木*奈]。此事在彼经。而此经说在方丈。而言在庵罗者。举其付嘱之处也。次亦举同闻为证一时。言如是人等机为称也亦可。为证我闻。言有如是等人共闻故。所闻非虚也。然但疑者。此中同闻菩萨皆是八地以上。既云定位以上尚不须机者。八地以上何方发机而称此经。所以但私怀者。阿难举此同闻众者。只欲为证我闻。非是正证一时也。以此为推。此中三众泛举共闻。非适称机所抑扬者也。就中开为二。第一先列方丈众。第二从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以下。举庵罗众为结。就第一列方丈众中有三。第一先列比丘众。第二列菩萨众。第三列凡夫众。然若从尊至卑。则应先列菩萨。若从卑至尊。应先列凡夫。而今先列比丘者。略有二意。一就事为论。声闻之人心存自度不在化他。恒仕佛边无往施化。所以得先列也。菩萨者心存益物施化无方。不恒从佛往来无定。所以列之少疏。凡夫者着欲去道奉觐事希。所以列之在远。二者就理为论。声闻厌生死求涅槃。凡夫爱生死畏涅槃。二皆违佛深旨俱失中道。所以列之前后二边也。菩萨者心存益物故不厌生死。欲证万德常果故不畏涅槃。不同凡夫之偏。妙得中道。所以列之两间也。比丘者。此无适翻。但龙树菩萨以三义为释。一怖魔。二破恶。三乞食。而阙无叹德列名者。或云。此经正以抑小扬大为宗。若叹德其执弥坚。所以略也。但称大者表异尼众。然当佛说此经时。未有列同闻。但阿难后集之日。深领佛意而存之也。岂言抑扬故略。且阿难集经既在双林之后。于是声闻皆为菩萨。谁复有执且不叹德。犹复可然。而定位列名一无可妨。何犹不显。而未闻旧义穷释。但私怀者。佛命遣问疾即有五百声闻八千菩萨。而今皆略唯显十弟子与四菩萨。然则或弥勒呧时好量此土所宜。略而不存也。就第二列菩萨众中。自有五重。第一明类。菩萨是。第二唱数。三万二千是。第三从众所智识以下叹德。第四从其名曰以下列名。第五从如是等以下结数。或云。此经正以高扬菩萨双观。抑下二乘偏修为宗。然则七地以下观行断结与二乘同。所以此叹中亦只举八地以上为叹。而今亦不须。前二可见。就第三叹德中开为三。第一从初讫及方便力无不具足。通叹八地以上三地菩萨。第二从逮无所得以下。别叹三地。第三从无量功德皆成就以下。通结叹三地。何则八地以上一入空观永无出入之异。所以第一通叹。虽无出入之异。非无深浅之殊。所以第二别叹也。而同超二乘利物义等。所以第三通结叹。就第一通叹中亦有二。第一叹往行。第二从为护法城以下叹现德。众所智识者。明大士出世慈悲化物。即有心之类远近皆识。肇法师云。日月在天。有目皆睹。大士出世。有心皆识。此句叹名。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者。大智谓佛智。八地以上万行为佛智本行。今八地以上菩萨已能备修。故云皆悉成就也。又云。大智是八地以上智。本行谓七地以下。而既云此中菩萨。只就八地以上为叹。若是七地。于义不便。故不须也。此句正叹往行。诸佛威神之所建立者。举行本结叹。明行本既高。所生之行那得不深。肇法师云。天泽无私。不润枯木。佛威虽普。不立无根。所建立者。道根必深乎哉。从为护法城以下。第二叹现德就中亦有二。第一散叹第二从心常安住以下。据法门叹。就第一散叹中亦有二。第一略叹自行外化。第二能师子吼以下。广叹自行外化也。为护法城者。夫世城有二义。一外恶不能干。二王道能通流。内合。八地以上菩萨能摧天魔制诸外道。则义同世城外恶不能干。能护佛法流通大乘。则义同世城王道能通。故云为护。此句略叹外化。受持正法者。圣教当理非邪。故云正。能为物范。故云法。今八地以上菩萨坚奉不失。故言受持。从能师子吼以下。第二广叹自行外化。就中即有六句。初四句广上外化。后二句广上自行。能师子吼者。为众说法无所怖畏。即义同师子吼不畏众狩。名闻十方者。善行既满天下。则有听之类无不称闻。此句似叹名。而以名闻证成师子吼德。明有如是尊德故。其名亦满十方。此句上弘佛道。众人不请友而安之者。菩萨慈悲不待物请。故言不请。教化众生同证极果。故云友而安之。肇法师云。理接真友不待请。护如慈母之赴婴儿。此句明下化群生。绍隆三宝能使不绝者。弘通经教故法宝不绝。必有受行故僧宝不绝。依教修善终成种智故佛宝不绝。怙上能师子吼广上王道通流。此句明上弘佛道。降伏魔怨制诸外道者。菩萨无故现威欲伏。但魔是邪见之主。今见大土广道。即自然怀耻。故义言伏制。魔言降伏。外道称制者。魔则审知己非。故起恶心欲破佛法。故言降伏。外道者虽求正道。但悟执乖宗。故言制。此句明下化苍生。亦即怙上不请之友广上外恶不干也。悉已清净永离盖缠。此二句广上自行。能受持正法故三业悉清。亦能永离五盖十缠。从心常安住以下。叹现德中之第二据法门叹。就中即有七种法门。一无碍解脱。二念即是正念。三定即是无相定。四总持。五辩才即是四辨。六六度。七方便。即寻文可见也。从逮无所得以下。叹德中第二别叹三地就中自有三。第一从初讫乃如雷震。别叹八地。第二无有量以下。别叹九地。第三从近无等等以下。别叹十地。三皆有二。一定位。二正叹德。逮无所得不起法忍者位。从已能随顺以下。正叹德。至理本无能得所得之别。故言无所得。逮之言及。明解能及此理。故云逮无所得也。忍之言慧。能安无生之理。故名忍。既成此解亦不动有无二边。故言不起也。正叹德中亦开为三。第一叹下忍。第二从深坚固以下。叹中忍。第三从深入缘起以下。叹上忍。下忍中亦有三。第一叹德。第二从功德智慧以下叹体。第三从名称高远以下叹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者退凡有三。一位退。二行退。三念退。如来以三不退妙法弘导三退也。今八地菩萨亦顺佛。能转不退妙法。于世间弘导三退。轮是能转送物。此佛法亦能转众生于佛果。故云法轮。此句叹外化德也。善解法相智众生根者。法相二谛理。及大小乘之法相。知根谓利钝及其所乐。此二句叹能识药知病。亦是自行也盖诸大众得无所畏者。总结叹自行外化。明两德超群数之表。妙解出二乘之境故能盖诸大众一无所畏。从功德智慧以下。第二叹体。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者叹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者。相即三十二相。色即八十种好。称第一者。事中作谈。三界所无。理中为论。绝于报累。故称第一也。舍诸世间所有饰好者释疑。然释有三。一云。法身之地本无色相。但惑者见。故言舍诸世间所见色相也。二云。菩萨本来已舍世饰。唯有出世之严。故云舍诸世间饰好。三云。舍之言异。八地色相皆从妙本而作。故云异于世间饰好也。名称高远逾于须弥者。第三叹名。言八地菩萨内外两德适然成就。故美称远闻逾于须弥也。从深信坚固以下。第二叹中忍。就中亦有自行外化。无生之信不可移坏即义同金刚之坚。此句叹自行。法宝普照而雨甘露者。妙解为物作侧故称法。众圣所重故言宝。一念之中照机斯尽。故云普照。甘露之药能令诸天益寿。八地妙解亦能导物令长法身慧命。故以甘露为譬也。于众言音微妙第一者。明八音妙向称机而说也。从深入缘起以下。第三叹上忍。就中亦有自行外化。深入缘起者。明达色尘之无也。此句叹智。断诸邪见者。十使之惑并非是正。通称邪见也。有无二边无复余习者。断常二见不合中道。故称边见也。此二句断。从此以上叹自行。演法无畏犹师子吼者。说法称机一无畏之失。此句明上弘佛道。其所讲说乃如雷震者。慈悲说法利物。义同春雷之润百草。此二句叹外化。中上二忍亦应别叹名体。下忍中已叹也。从无有量以下。别叹中第二叹九地。就中亦有二。第一定位。第二从集众法宝以下。正叹德。无有量者。色法即有形量。心法非形量。今九地菩萨明达心数之境。故云无有量也。过达色境故已过量。肇法师云。少异此释。既得法身入无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无有量。六地以下名有量。故云已过量。从集众法宝以下。第二正叹德。就中亦有自行外化。集众法宝如海导师者。明开导群生共入法海。劝令修善终得功德智慧之宝。即义同导师将诸商人共入大海。善教采宝方法令得多利也。此句叹外化。了达诸法深妙之义者。言明达假有即空。此句明能识药。善知众生往来所趣者。往言过去。来言未来所趣者。起病之所以。及心所行者。谓善恶。此二句明能知起病之原也。此皆叹自行。然照药知病似乎外化。但未被前人。故犹是自行。但私怀者。开导集宝。岂非自能识药知病。岂非益他。若尔则应言通兼自行外化。唯其别者。上句叹上弘佛道慈心与乐。下句叹下化苍生悲心拔苦也。不别叹名体者。例上八地可推。故不叹。亦可九地过达色境。故从其所达。不叹名体也。从近无等等以下。别叹中第三叹十地。就中亦有二。第一定位。第二从关闭一切以下。正叹德。无等等者。佛道无等。而佛佛相齐。故云无等等。十地菩萨既近佛果。故云近无等等也。从佛自在慧以下。出无等人家之德。言有如是德。故谓之无。十地菩萨虽未能全佛慧。亦已将近来也。从关闭一切以下。第二正叹德。亦有自行外化。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者。五道之果理非是善。所以通称恶趣也。十地菩萨已超五道之报。故云关闭。不生五道非但十地。初亦然。而凡生因断极于十地。故就十地叹不生。此句叹自行。从而生五道以下。叹外化。而生五道以现其身者。明法身无生而只欲化物故犹现受生也。从为大医王以下。释现生之意。明只欲利物故无生而现受生。从无量功德以下。叹德中第三通结叹三地。就中自有三。第一通叹自行外化。第二从其见闻者以下。通叹化道无违机之失。第三从如是以下。结叹也。无量功德皆成就者。通叹自行。无量佛土皆严净者。通叹外化。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者。叹化道无违机之失。明化道无违机。故见闻皆益。亦所作皆不虚设。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者。第三结叹也

从其名曰以下。第四列名。大合三万二千菩萨而今但列五十二菩萨名也。如是等三万二千人者。第五结数也。从复有万梵天尸弃等以下。同闻中第三列凡夫众。就中即有四。第一列色界梵王。第二从复有万二千以下。列欲界帝释。第三从并余有大威力以下。列八部众。第四从诸比丘以下。列人众也。尸弃梵王名。秦言顶髻。非在此故云从余来也。天帝者。须弥顶住三十三天。此列欲界天。第三列八部。龙有二种。一地龙。二虚空龙。种有四生。神者。受善恶报。其形胜人劣天。轻微难识者也。夜叉者。秦言轻健。有三种。一飞在虚空。二在地。三在天。常为诸天守门也。乾闼婆者。诸天乐神。居地上宝山中。天须乐时。作异相现率尔而去也。阿修罗者。秦言无酒神。此神男丑女端。有威力能与天共斗也。迦楼罗者。金翅鸟神也。紧那罗者。亦是诸天乐神。劣于乾闼婆。似人而头上有一角也。摩睺迦者。地龙。无脚腹行。此上八部鬼神皆以神力变为人形。座会听法者也。从诸比丘以下。第四列人众。而所以鬼神后列者。鬼神是诸天所使。故续天而列也。诸比丘是凡夫出家之类。故后列也。从彼时佛与以下。列同闻众中。第二举佛边众为结。佛边众者。即谓庵罗众。然此经正在方丈而说。今所以举此佛边而结者。付嘱之因。即此二众皆令为一众。所以尽举二众证成我闻。具方丈之众不如庵罗广大。所以但举庵罗为结也。彼时佛与无量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者。彼时者。是明阿难立于后集望前说法。故言彼时亦可方丈众将来之彼时。为无量众说法者。于方丈众未至之前。为庵罗众说法也。从譬如须弥山王以下。重显于时所会之貌。蔽于一切诸来大众者。谓方丈众也。但别序初尔时者。承上推便。则应是方丈众来集之尔时宝积长者奉来献盖尔也。然宝积长者献盖既在方丈众来集之前。故不得然。所以释者曰。庵罗说法无无时故。方丈众来集之前。佛为庵罗众说法之尔时。宝积长者奉来献盖。然则当方丈众既集之时。宝积长者即与庵罗合为一众。所以可知。此言无量之众。并宝积而唱。以此为推。则阿罗举此庵罗说法。只欲明方丈众至来之始相也。然所以知。此说法者。必是方丈众未致之前。为庵罗众说。且此言诸来大众。亦是方丈众者。下卷菩萨行品之初。言佛为庵罗说法之时。净名与文殊将方丈众诣佛致敬。或解言彼时以下为入别序文。释彼时。阿难立于后集望前说法故云彼时。为无量众说法者。亦如前为庵罗说。诸来大众。未集之前为庵罗众说法之时。复有余众奉来也。此家。阿难凡举此庵罗说法者。只欲明宝积奉来献盖之始也。然则别序初尔时自然而去。复有一云。就列同闻众中开为二。第一正列同闻。第二从彼时佛与以下。略叙于时因付嘱为时众说法之貌。诸来大众者。因付嘱说法之时。或有余众奉来者也。此家。阿难举此说法者。非为显宝积献盖之始。亦非明方丈众奉来之始相。只是略显于时因付嘱说法之相。下尔时者。直言如来将使净名宣不思议之尔时。宝积长者奉来献盖也

从尔时毗耶离城以下。序说中第二别序。就中开为三。第一此佛国品名为原起序。第二方便品名为述德序。第三弟子菩萨二品名为显德序也。何则净名宝积同是法身大士常为护法城之侣。行居俱游寝食共处。而今但宝积独来净名不至。即知疾故不来。遣文殊问疾。因显不思议之理。所以称此品名为原起序。就中开为五。第一明宝积等献盖。第二从佛之威神以下。明佛受盖。第三从尔时一切大众以下。明大众叹未曾有三业供养。第四从长者子宝积以下。明宝积得见盖中所现十方净土。仍请问净土因果之义。第五从佛言善哉宝积以下。如来广明净土因果之义。以答其问。尔时者。明如来将使净名宣不思议之尔时。亦可佛在庵罗为众说法尔时。就第二如来受盖中亦有四。第一合五百盖为一。第二从遍覆三千以下。明盖所覆。第三从又于三千以下。出因盖所现种种之相。第四从又十方以下。明现十方净土及诸佛说法也。合五百为一者。略有三意。一者此经正以不思议为宗。如来既是为法之主。所以亦先现不思议之相。为序净名不思议之说也。二者欲表行因虽殊。所得之果即是法身一果。三者欲遣五百长者分别之心。故合为一也。第二遍覆三千者。欲表如来慈悲普盖六道也。第三亦现种种之相者。亦欲表如来照达法界无所不应也。第四现十方净土者。欲令众生慕净舍秽殷勤修福也。第三三业供养。可见也。就第四请问中有二。第一先叹如来神力。第二从尔时长者子以下。正请问。就第一叹中。凡有三十六行偈。分为九重也。第一初二行偈叹佛三业。第二从既见大圣以神变以下二行偈。叹合盖因现十方净土。第三从法王法力超群生以下五行偈。叹佛有法王之德。第四从始在佛树力降魔以下六行偈。叹佛一化始终之德。第五从毁誉不动如须弥以下二行偈。叹佛平等之慈。第六从今奉世尊此微盖以下四行偈。叹佛合盖遍覆三千仍现种种之相。第七从大圣法王众所归以下八行偈。叹佛身口二密。第八从稽首十力大精进以下四行偈。叹佛智断两德。第九从悉知众生去来相以下三行偈。叹佛真俗二智也。目净修广如青莲者。一身之中目为上。故为叹初也。此句叹身业也。心净已度诸禅定者。叹意业。久积净业称无量者。证成上二业。明久来既积净业故得如是尊报也。导众以寂故稽首者。叹口业。第二叹佛合盖仍现十方净土。可见也。就第三叹佛有法王之德中。开为三。第一初一句正叹法王之德。于万法能得自在故称法王。能降天魔制诸外道故言法力。此二德出于众数。故云超群生。第二次一句释法王。明常以法财施一切故称法王。从能善分别以下。第三出法财之相。亦分为二。第一初二行偈。就通门明说有不乖无。第二后二行偈。就别门明说无不乖有。不别假实故言通门。假实别明故称别门。能善分别诸法相者。言明达假有因缘之义也。于第一义而不动者。动之言乖。虽达假有之理。亦不乖于真无之理也。此二句正明说有不乖无。已于诸法得自在者。释能说有不乖无。明已于诸法得自在故能得如是也。是故稽首此法王。结也。从说法不有以下。第二就别门明说无不乖有。说法不有亦不无者。实法举体即空。故言不有。有既非有。无何所无。故言亦不无。一云。亦非无者。明俗谛非无。以因缘故诸法生者。言有无无定。故但藉因缘而生。此二句明说实法无不乖实法有。无我无造无受者。明我造受举体即空故云皆无。善恶诸业亦不亡者。明真谛虽无非无俗谛故言亦不亡。此二句明说假名无不乖假名有也。就第四叹佛一化始终中。六行偈分为三。初二行偈叹佛觉三昧初成。次三行偈叹佛成以后说法。第三后一行偈结叹。始在佛树力降魔者。明佛始在菩提树下降天魔也。得甘露灭觉道成者。明得甘露灭种智得成也。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者。明佛无故建威欲伏。使受行其正道。但立正则诸邪自然摧伏。一云。此一行叹未成之前事。已无心意无受行者。明佛从外道者。一无心从其行。只欲推伏回邪入正。第二叹成佛后说法三行分为二。初二行叹十二年中说相教。次一行叹三十年中说五时般若也。三转法轮于大千者。即谓四谛教。三转者。一是。二教。三利也。明众生因此转得生三慧也。其轮本来常清净者。明四谛之理灭累生解本来常然也。天人得道此为证者。明[牛*句]邻五人得罗汉果。八万诸天得须陀洹道。三宝于是现世间者。觉道既成即为佛宝。所转四谛自成法宝。[牛*句]邻五人自为僧宝。以斯妙法济群生者。谓五时般若妙于相教。一受不退常寂然者。明三乘众生只闻有相四谛或有退事。而既闻无相即得无漏真解。无复退为生死者也。从度老病死以下一行。第三结叹。或云。三行皆叹十二年中相教。随欲可用也。从毁誉不动以下二行偈。第五叹佛平等之德。八风不能动。喻若须弥八风者。称讥苦乐利衰毁誉也。于善不善等以慈者。明众生虽复行非修善如来等慈无。所分别。心行平等如虚空者。释能平等言明达平等之理。修心如虚空故能然。孰闻人宝不敬承者。明谁闻等慈不归敬之。肇法师云。在天为天宝。在人为人宝。宝于人天者。岂人天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从今奉世尊以下四行偈。第六叹佛遍覆三千。仍显种种之相。可见。十力爱现是变化者。十力是智慧之美名。爱见是大悲之异目。因十力以见机。藉大悲以拔苦。理有如是深益。故现是化变也。从大圣法王以下八行偈。第七叹佛身口二密就中有三。第一初一行偈。将欲叹二密先出二密之主。第二次一行略叹身密。第三举六行叹口密。六道四生各见世尊谓同己类。故云身密也。唯佛能得故云不共也。就第三叹口密中。自有三密。第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者。佛以一音说法。则东西二人皆谓同其语也。第二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者。明其所闻不同。或闻说集也。第三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者。明其生解不同。或有苦义是刚语。则生恐畏而厌离者。或有苦义是濡语。则生欢喜而断疑者。一往虽尔。而但此一音所在难有。今前述法空法师解释。妙本绝无一音。但应迹道中则有万别。今此一音但据听者为论耳。何者。或东西二人闻佛说法。东人谓说苦。西人谓说集。互相非曰。如来说苦。汝言说集者非。如来说集。汝言说苦者非。今此二人各执其一。故得成一音。而犹不清去。若随人言成一音者。或有二人。一人言并说苦集。一人言并说灭道。应成二音耶。然则何异应中万音耶。私释小异。则其二闻不成二故。于佛自成一音。然犹不清去。何者。今此二人所闻都无所因耶。犹有所因乎。若都无所因。则此二人只是妄闻。于佛无可以为叹。若有所因。则此二人必有称当者。宁言二闻不成。若有称当。则所谓一音何难。释曰。如来智力都非无。故难无所因。而非定相。故难可定称。所以二闻无不当者。无定相故亦非一相。又中公解言。妙本无言。唯是一极。而感者各异。不容是一。而言一音者。带迹论本故称一也。而但疑者。本中则万德有别。本何称一。而亦未闻穷释也。但私怀者。本中万德虽别。体则唯一圆而已。肇法师解言。一音者即是密而难得其意。又或解言。初一音是语之一。明若化东方人时。佛则以东方一音说法。而万类皆我语。次一音是所说法中之一。应为说苦者。佛则为说一苦。而或闻说苦。或听说集。次一音亦只就一苦。生解不同。即如前释。此解为文则便。而难犹不离。何则苦集之别东西二音。皆是感者自别。如来道中何有只用一方音亦唯说一苦之定。亦未闻穷释也。但私怀者。此是假设。不作则已。若作则无不能为也。从稽首十力以下四行偈。第八叹佛智断两德。就中自有二。第一初二行偈叹智。后二行偈叹断。叹智可见。但叹断中。初行叹断分段因果。后行叹变易因果。可见。从悉知众生以下三行偈。第九叹佛真俗二智。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半叹佛世智。从常善入于以下一行半叹真智。皆可见也

从尔时长者以下。请问中之第二正请。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陈请问之意。明请问非但为自。必为五百长者也。第二从愿闻以下正请问。就中即有因果二问。愿闻得佛国土清净者问果。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者问因。今此二问所由来者。因亦合盖中所现净土生疑。此是但如来神力所现。理应必有实土。所以请问得佛时之极净土。及菩萨净土之行也。从佛言善哉善哉以下。品中第五如来广明净土因果之义以答请问。就中开为三重。第一许说。第二从佛言宝积众生之类以下正答其问。第三从舍利弗作是念以下释疑。第一许说中亦有二。第一如来敕许说。第二明宝积奉命。可见。就第二正答中即有二。第一答其果问。上言愿闻得佛国土清净也。第二从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以下。答其因问。上言愿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也。就第一答果问中亦有三。第一正答。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答。第三又从所以者何以下重释。今第一正答。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者。夫论国土。虽有净秽之殊。此是皆由众生善恶为感。故于众生必有定称己国之义。若论至圣。即智置真如之理。永绝名相之域。无彼无此。无取无舍既以大虚为体。照万法为心何有名相可量。宁复定称己国也哉。而大悲无息随机施化。则众生所在无所不至。故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也。然宝积上问必问得佛净土。何意今答直以佛土为也。释曰。如来本无己土。唯取所化众生以为佛土。众生则通在净秽二土。如来即同应施化。今若但举净土为答。或谓唯取净土众生以为佛土。不取秽土众生。所以通举佛土为答。而不言佛之净土也。然若诸佛菩萨本其无土。唯取所化众生之类以为佛土者。即应直答言十方世界皆是菩萨佛土。何意烦曲。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也。释曰。凡此中之意欲显诸佛菩萨无定己土。若直言十方世界是菩萨佛土者。则无以显诸佛菩萨无定己国之义。所以曲答以显诸佛无定土也。又问。宝积唯问得佛净土。不求菩萨土。何意今答中兼举菩萨为答也。释曰。若论无定己土。则七地以上皆同诸佛无土也。若直称佛土为答者。物谓则无土之称唯在于佛。非在菩萨。无以显七地以上皆同诸佛无土之义。所以兼举菩萨为答也。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释答。就中即有二。第一就众生报为释。第二从随诸众生以下。就佛应土为释。明夫国土有二种。一众生报土。二如来应土。此二土如来皆入中施化。则义嘱化主。皆取以为佛土也。所以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也。然若辨报应二土。虽复本由圣教。正以众生善恶为感。故嘱众生则彰。应土虽是本由物机正以如来神力为现。故嘱如来则彰也。标疑云。佛若无土。只应道无土所以烦取众生之类。以为佛土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者。明菩萨在因之日。随所化众生根性可堪。教令修善。使感净秽二土。菩萨行满成佛。还入中施化。则义嘱化主。故取以为佛土也。若直以现在化主为释。则应言菩萨随所化众生。而欲显因时教化义故。云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者。亦同此意。而此二句。前句就五乘众生为释。后句别就三乘众生为释也。何则前句直云化。化语通在五乘。后句言调伏。调伏是理中之解。理中之解非人天乘所能。故知其然。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者。就应土为释。明亦随众生机乐。示现种种应土之相。令入佛慧。亦入中施化。则义嘱化主。故取以为佛土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者。亦同此意。而前句入佛智慧。就初地以上为释。后句起菩萨根。就住下为明也。问曰。夫论入中施化。虽有广狭之殊。菩萨亦当分皆能。何意上正答中兼举菩萨为答。今释答中但取如来入中施化以为佛土。不取菩萨施化为菩萨土。答曰。上正答中兼举菩萨者。已如上。释答中偏举如来入中施化者。略有二意。一宝积上问本在佛土。不问菩萨土。二清取他土以为己土者。只在七地以上。降此以下或有实土。极净无土。唯明于佛。有此二意故。今释答中偏举如来入中施化以明土相。又问。今报土实有所化众生。故诚应入中施。义嘱化主以为佛土。应土只现无实。则为何众生施化。取以为佛土。释曰虽非实众生应中非无也。故为应众生。亦以应为施化。所以亦应中施化。义嘱化主为佛土。且若以远义传取者。则应中虽无实众生。犹有因应实得益者。所以亦即因此以为佛土。然则报土兼显因时。应土只就果为明矣。又解言。三重即如前。但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者。不别言因时教化。

但直云菩萨随其所化众生所在取以为佛土。所以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也。若具言。所以者何。诸佛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行菩萨佛土。但文互举。应土亦然。随以应土入道众生所在。以为佛土。从所以者何以下。第三重显上释。就中即有法说譬喻。标疑云。若成佛时无定土者。则菩萨时只应以无相教化众生令得种智。所以犹劝净土还入中施化以为佛土者何。释曰。菩萨在因之日。劝取净土者。本非自为。必欲饶益诸众生故。释应土亦然。释疑者。若无土直应言无土。所以烦作应土以为己土者何。释曰。亦欲化物故也。第二举譬为释。人譬欲取净土菩萨身。造室譬欲取土之心。明若人造室。必藉地由空方成。内合。菩萨上弘佛道下化苍生故。取此报应二土之心方成。非是空取。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者。言若但空无地。室不能成亦应言若但地不由空亦不能成。但文略耳。内合亦然。若二事唯偏。则菩萨取土心亦不成。又解言。造室必藉地由空方成。内合。菩萨欲具空有二行故。取土心则成。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者。言若但空解而无有中化物。则取土心亦不成。此是中公所须。内合可见。又一解言。佛若无土。直应[道*口]无土。所以入他土施化取以为己佛土者何。释曰。入中施化仍取他土以为己土者。非无意也。必欲饶益诸众生故也。释譬亦然。取他土以为己土者。必欲成就众生。非于空也。应言诸佛菩萨愿取佛国者。亦略举一也。然以此文为求。所言兼显因时。亦似当也

宝积当知以下。第二答因问。就中开为三。第一正明万善是净土因。第二从如是宝积以下。明诸行相资乃能共成独一不能第三从是故若菩萨以下。劝进净因。就第一正明万善是净土因中。凡有十七事。不可配怡随文直释也。直因心是菩萨土者。明菩萨在因之日。自修无相直心。用教众生令修直心。菩萨无相直心则感佛果。众生有相直心自感净土。然则众生直心为当正因。菩萨直心但为远缘。今以缘为因而答。故云菩萨直心是净土因也。不谄众生来生其国者。明菩萨善教众生。令修直心复能还不谄。使生其菩萨国也。众生若不修直心。则此土不成。欲显此意故。云不谄众生来生其国也。然则正以众生直心为感。故实是众生净土。而今以本缘义。且菩萨行满成佛。还入中施化。则义嘱化主故称其国也。此下十六事。例同此释。而善有二种。一行善。二报善。初言直心是行善。不云不谄是报善。因有四种。一同性相生。谓之习因。如初修直心还能不谄不类是。二异类相生。谓之报因。如善恶生苦乐之类是。三相资因。如行施为因即生持戒之类是。四相似因。就报因中押出一因。如不杀生复得长寿之类是。今十七事。或具四因。或二三因。或单一因。即临文可推也。就中略举十重问答作料简也。第一问曰。宝积上问唯诸菩萨正因。不求众生正因。而今既云菩萨直心犹作远缘。但众生直心乃当正因。然则应言菩萨无正因。今以缘为因作答岂非问答不相当也。答曰。菩萨实有正因之义。但隐而不答者。赤可。问答不相当。而菩萨本来无自正因之意。但欲令众生免诸重苦故。教修直心使感净土。则正因之义要在众生直心。所以于菩萨唯以缘为因而答也。第二问曰。如言菩萨本无正因之意。正因之义要在众生者。今修直心感彼净土。必在何等众生也。答曰。往生净土凡有三种。一七地以上乃至金刚。不论可推。唯有应生无实生也。二者初心以上乃至六地。但以宿业且以愿力往生非今受乐发心作因而生也。三者外凡之中赤地凡夫无所可论。今受菩萨教化。发心修直心感生净土者。正在共位凡夫也。第三问曰。上答果中。则通取净秽皆以为佛土。以此为例。因赤虽有净秽。皆是本由如来为答也。以此为例。必上答果中。亦是唯举净土众生为佛土也。答曰如来本无己土。唯取所化众生之类以为佛土。则通在净秽。如来即同应施化故通净秽皆为佛土也。今答中。偏举净者。略有二意。一者宝积上问唯求净因不问秽因。二者夫圣人之情只欲与净不在秽。但众生欲乐不同。不适圣意。是以各从其所堪修。犹劝秽之因使免三涂之重苦。若寻圣人本意唯在于净。所以今答因中。偏举净因为答也。第四问曰。既云土是累法故诸佛本无己土。诸菩萨等亦不求者。只应以无相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何故犹劝净因使得此累土耶。外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外虽殊。必是言不乖也。答曰。不乖也。但众生神根各异。欲乐不同。则不可纯以无相为化。且在秽土即五浊障深。为化不便。既生净土无五浊障。为化安便所以先劝净因使感净土者。只欲终同无土之等也。第五问曰。若言既生净土无五浊障。学道有由故先劝净土者。一生净土。都无复三涂耶。犹有还耶。若犹还者。虽生净土。亦可无益也。答曰。若以上品净业往生上品净土者。或以发愿欲化众生受彼三涂。而无故复恶实受者也。若以下品净业往生下品净土者。唯是无定。或值善缘增修无相亦可不还。若不如是不还何为。然虽还不还。一生净土多胜秽土之报。所以圣人殷勤劝修净也。第六问曰。常言。六心以还既是位退。所以或解言。退为声闻。或解言。退作四重五逆。既云今发心修直感彼净土者。正在共位凡夫。然则六心以下尚尔。共位凡夫虽复上品净业往生上品净土。那得不退也。答曰。外凡入初心略有二种。一者或修上品净业从上品净土入者。无有退事也。或从此入者唯是无定也。第七问曰。若外凡人先作三途应受恶报。今蒙菩萨教化。如教修行上品净业。先受何报恶报若先。则此净业何用。净业若先。其恶业灭乃往耶。若灭而往。可言从上品净土入初心者无复退恶也。若不灭者。虽在净土。犹含恶业。岂言既生上品净土无复恶也。答曰。净业力强先受净报。若恶业是胜先受恶报。随其轻重可量也。无量寿经云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者。但为一念。非谓一生终身修行也。二业若等。先熟为先。等业何以熟有先后。曰。众生业力受报。所以叵思议也。若是净业为胜恶业。则其恶业不灭。何为岂言虽在净土。犹含恶业。故复恶不息也。或有不灭而往。然既生净土。则所向皆说正道。故无相为缘渐渐益。何有恶业而不灭也。然则一生上品净土不还三途明矣。第八问曰。既言虽复净土业。而其恶业是胜先受恶报。且等业以熟为先者。则劝取净业。未明其利也。答曰。今所言修直以取净土者。必就如教修行。如行得利者为论。非谓不得边也。然虽复先受恶报。恶报既尽之后。得值善缘更发乐心。资其本善。亦得往生。岂言劝修业未明其利也。第九问曰。同一净业所感净土犹有三界耶。若无者。同一太虚何故尔也。若有者。既以一业所感。何故受处不同。答曰。何无三界。今受处不同者。以定为别故然。何则若人在此欲界修净业时。学色界定者即受彼色界处。若学无色界定亦受彼无色处即问。然则三界乐品有差别耶。答曰。但其一界中有上中下之别。而三界无差别也。但定有必深浅。而定即但为慧缘。不为定缘。所以三界乐品亦无差别也。即问。然则此净业但感乐报。不感智解。答曰。傍缘何无。正感唯然。第十问曰。因时教化菩萨行满成佛。还入中施化。则义嘱化主。且以远缘之义故称其国者好矣。然但疑者。既言相似之人得入真观。必无量劫修行方得入者。况乎成佛非是数劫之期。然则既生净土。虽复住寿无量。今一菩萨行满成佛之间。必净土众生或有无相为缘断结故凡成圣。或复修余业即万亿生感于无量世界。岂但守其直心恒在一处也。然则佛国之称正在化主但其远缘之义无所复论也。答曰。如言实非恒在一处。亦其远缘正在于初直心。而此菩萨行满成佛时。远望昔日作缘之义。虽复万亿生感于无量世界。随其所在常应施化。且虽有复修余业。则此业亦皆由初直心而生。所以远缘之义犹不离也。且或有无量生感于一处者。十善是菩萨戒。戒则无量。今略举其十戒。具则无愿不得故言满愿。忍辱修容故诸相具足。明由智慧化故三聚中正定者来生也。始为四摄所摄。今则自行摄。得免他摄故云解脱所摄。八难者。三途北郁越单长寿天。此五是地难。世智辨聪是心难。佛前后是时难。聋盲喑哑是形难也。此八难以人天四轮为除也。从如是宝积以下。第二明诸行相资乃能共成。上直心当处明有感土。故今更明诸行相资乃独一不能也。随其直心则能发行者。言心直故能发众行。然则直心乃是万行之始。夫此意明行之次渐微著相因也。随其发行则得深心者。明众行既积则其道心转深也。随其深心则意调伏者。明道心既深故能弃恶从善意无粗[走*广*黄]也。随其调伏则如说行者。言心能调柔故则闻如说得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者。所闻如说得行故能施众共回佛果。随其回向则有方便者。明既能回向而不着故则大乘方便之所由。此上明菩萨本缘。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者。既有大乘方便故则能成就众生行立。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者。明众生既立净行故则能得净土。此二句明众生正因。随佛土净则说法净者。明土净无秽则有净说也。随说法净则智慧净者。既有净说故受化之徒能得净慧。随智慧净则其心净者。净智既生心亦随明。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者。明心为万德之本。今心既净则所生一切功德那得不净。故言则一切功德净也。此皆明净土之利也。从于是宝积以下。第三劝修净因。然既云净土正以众生善业为感。而今何故但劝菩萨。不劝凡夫者。略有二意。一凡此中问答唯指菩萨。不在凡夫。所以今亦指菩萨为劝。二者。若举其师则弟子自从。故不别劝也。从尔时舍利弗以下。如来答请问中之第三释疑释疑即文自显也。就中初开为二。第一经家叙舍利弗疑念之相。第二从佛知其念以下正释疑。而舍利弗生此疑者。因上劝修净云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而生。就第二正释疑中亦有三。第一如来自释。第二从尔时螺髻梵王以下。螺髻梵王证释。第三从于是佛以足指案地以下。如来还现神力除疑也。此三重来意者。疑有三种。一者轻发言即去。二者中须语乃去。三者重待神变得除。所以须此三重为释也。就第一如来自释中亦有三。第一如来举譬问真子。第二对曰以下仰答。第三从舍利弗以下。如来还自正释。日月喻如来。所照众色喻如来净土。盲者不见喻二乘。一云。日月是天子宫殿。恒乘日月宫照天下众色。日月中天子譬如来。日月譬如来净土行。所照五色譬如来净土果报。盲者不见亦同先意也。从尔时螺髻以下。第二证释。若直言众生罪故而不出得见者。物疑此事但言非实。故举无罪螺髻所见为证释也。就中亦有三。第一螺髻梵王先陈其所见问真子。第二从舍利弗以下。真子举其所见作答。第三螺髻梵王以下。螺髻梵王明证能见不见之所以也从是佛以下。第三现神变除疑。就中有二。第一变秽令净利根断疑。第二从佛摄神足以下。摄神钝根断疑也就第一变秽令净中亦有四。第一如来举所变问真子。第二明真子用所见奉答。第三从佛语以下。如来述答。第四从佛当现此以下。正明利根断疑。未曾见闻娑婆世界有净土。故云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佛国土常净若斯者。若之言如。明我所得报土常净即如今此应土之清净也。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者。解此同异有三种。一云。异处异质。谓净秽殊隔。界坢不同。二云。同处异质。如娑婆世界净秽杂有不相妨碍。三云。同质异见。如恒河流水有福见水。饿鬼见火也。肇法师似同此意。即文推便。后二可当也。第一解少难何者。若言处质皆异者。那得言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也。从当佛现此以下。第四正明利根断疑。得无生忍者。明初地入佛慧。亦可入八地。此则证上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也。发无上心者。明住下人入初地。此则成上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也。从佛摄神足以下。第二因摄神钝根断疑。二乘根钝睹净还秽。方悟无常而得益也。法眼谓得初果也。漏尽意者。谓得罗汉果。

方便品第二。此品明维摩诘以种种方便化物。故因为品目也。此是别序中之第二述德序。何则当说此经时。未有此序。但后阿难深取佛意。欲令末代众生闻其高德敬重其说。故举此一品。全叹净名德行。所以名为述德序也。然就实为论。净名既是过去金粟如来。但晦明化物应为弟子。进则不可使同正觉。退则不可等列极下。是以今据八地以上为述也。就中初开为二。第一将欲述人家之德。先述有德之人。第二从已曾供养以下。正述人家之德。第一可见。就第二正述中。亦开为二。第一从初讫世主所敬。述其妙本。第二从欲度人故以下尽品。述其方便之迹。此二叹来意者。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所以本迹双述。真应并叹也。述本所以起物尊重之心。叹迹所以遣物即事之惑。就第一述本中。亦开为三。第一以本行为初。六句作三双为正叹。举权实而结。第二从大愿成就以下。举本愿为始。四句作二双为正叹。举身心两德而结。第三从诸佛咨嗟以下。举外人通结叹也。已曾供养无量诸佛者。出其行本。行本既高。所生品行微妙明矣。深殖善本者。菩提心是众善之本。故云善本也。历劫修行故云深殖。或云。七地行为八地作因。故称善本。此二句名以本行为初。从得无生忍以下。以六句作三双为正叹。得无生忍者。明八地以上智合无生之理。此句叹空解。辩才无碍者。涉有化物。四辩无滞。此句叹有解。此二句空有相对为一双。游戏神通者。明外游适意。此句叹外德。逮诸总持者。一文持。二义持。具二不忘。此句叹内德。此二句内外相对为一双。得无所畏者。谓四无畏。降魔劳怨者。谓四魔劳我。此二句叹其刚用。入深法门者。谓明达诸法门。此句叹其柔用。此三句刚柔相对为一双善于智度者。叹实智。通达方便者。叹权智。此二句即所谓举权实二智而结。从大愿成就以下。第二明以本愿为始。四句作二双为正叹。举身心两德而结。大愿成就者。谓上弘佛道下化苍生愿。此愿是愿中之要故称大。此句名以本愿为初。明了众生心之所趣者。明能照众生心之所乐。又能分别诸根利钝者。言明达众生根性。此句叹其杂照。久于佛道心已纯淑者。淑之言善。明于佛法中称当纯善。向佛无所杂。此句叹其能纯。此二句纯杂相对为一双。决定大乘者。明善达运载之理仰求心决也。此句叹自行。诸有所作能善思量者。府应六道为众生说法。无差机感。此句叹外化。此二句自行外化相对为一双。住佛威仪者。四威仪与佛不殊。此句叹其身业。心如大海者。明达万机无不遍照。此句叹其心业。此二句所谓举身心两德而结。从诸佛咨嗟以下。第三举外人通结。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者。明既有如是德行。故在上为诸佛咨嗟。在下为诸天所供敬也。从欲度人故以下。正述人家德中第二述迹。就中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无量方便饶益众生。叹其未病以前方便之迹。第二从其以方便现身有病以下讫品。述其现疾以来方便之迹。就第一亦开为三。第一略明欲度人故现居毗耶。非实生也。第二从资财无量以下。别述种种之迹。第三从长者维摩诘以下。结其方便益物。第一可见。就第二别述中亦有二。第一从资财无量以下。讫入诸酒肆能立其志。叹其只就毗耶化物之迹。第二从若在长者以下。叹其遍入三界无方化物之迹。就第一现迹毗耶中亦有二。第一而以禅为味。叹其静在家庭之时行。第二从若至博奕以下。叹其出门游乡之时迹也。就第一中亦有二。第一举六度叹其行善益物。明为众生除六弊之患也。第二从虽为白衣以下有六句。叹其能处恶不损己。皆可见。就第二叹其出门游乡之时行亦有二。第一叹其游近乡说法度人。第二从游诸四衢以下。叹其游远乡种种化物。亦可见也。问曰。既云妙本无形应物现形。然今叹本中犹叹身心。又叹迹中般若度。岂非妙本之有。则本迹无可以为辨。而犹别叹者何也。答曰。妙本实无形色。而上叹身心者。身谓法身。心谓智慧。非本有色身心也。亦可。真身是应色之本故。本亦举身心。而非本实有身心也。且上叹中。每事皆实。故知别叹本也。为八地以上有妙色。此文则便。叹迹中则云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是谓非生而现生。亦非居而现居。岂非是迹。故知本迹可别也。且第六度虽复妙本之能。既非自为。即用齐物。齐物之义宁复非迹。且博奕嗜酒淫欲之类皆是非实。则应迹所为明矣。从若在长者以下。

别述中第二叹其遍入三界无方化物之迹也。长者邑中有德者也。多以俗法训世。故为说出世胜法。居士积财具德。故令除其贪着散财求福。刹利是王种。自恃多瞋故使忍辱。婆罗门净行。有智多慢。大臣补国。故教令正法。王子贪国逆害。故教忠孝。内宫尊女人。多邪态为事。故教令正直庶民者其卑薄福。教修福。梵天说胜慧者多著于乐。故教胜慧。帝释五欲自恣。故教观无常。护世四天王。典领鬼神不令得害于人。故生四天王中教诸鬼神护人也。从长者维摩诘以下。第三结以方便益物之道也。从以其方便现身有疾以下。第二述现疾以来方便之迹。就中亦开为三。第一明其现疾致宾之相。第二从其往者以下。明其因疾为宾说法。第三从如是长者维摩诘以下。明诸宾发心得益。第一可见。就第二因疾为宾说法中。亦开为三。第一先诫离恶。第二从诸仁者此可患厌以下。劝修善。第三从诸仁者欲得佛身以下。结上诫劝。就第一诫离恶中。即举五门为诫。初举无常门讫不可信也。从为苦为恼以下。举苦门。内心不适谓之苦。外逼谓之恼。内外皆不随故言众病所集也。从是身如聚沫以下。举空门。自有十譬。即分为二。第一前五譬明内我所空。从是身如梦以下五譬明外我所空。或云。初五譬。别明内五阴空。后五譬总明内五阴空也。经云。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炎。行如芭蕉。识如幻。明以智手摩不得实。从是身无主以下。举无我门。亦有二。第一历以四大譬明无我。第二从是身无实以下。总四大通寄余事明无我也。如地者。地假。四微任持无主。今此身亦假。五阴而无主。即如地。如火者假。薪焚烧扬炎而无主。此身假名。东西而无主。即如火。如风者。风连持鼓动而无主。明念念连持而无主即如风。如水者。水随方圆而无实。明此身掘折从礼而无主即如水。是身无实四大为家者。言但合四大成身。何有实。是身为空离我我所者。内身尚无我。外我所那得不空。是身无智如草木者。言无神我。是身无作风力所转者。动转谓有作。但风力所转实无作。从是身不净以下。明不净门。就中亦有二。第一初明三十六物不净。第二从虚伪以下。皆明理不净。虚伪之法智者皆以下净。故言理不净。一云。上已明四门。此下复明不净无常苦无我。翻倒。又一云。从虚伪以下。结上五句。虚伪结空门。虽假澡浴结不净门。必归摩灭结无常门。为灾以下结苦门。阴界结无我门。皆可见。随欲可用也。从诸仁者以下。因疾为宾说法中之第二劝修善。就中分为三。第一直劝乐法身。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释劝第三从无量功德以下。明法身因。诸仁者此可患厌者。将欲劝佛身故。先诫厌上五门。第二释劝。佛身者。既是法身。故可乐也。就第三明法身因中亦有三。第一总万善是法身因。第二从戒定慧以下。别明行体。第三从如是以下。总结万善是法身因。从诸仁者以下。因疾为宾说法中第三通结诫劝。可见也。然此中法身是何身也。解有二。一云。是犹七百阿僧祇身。二云。是常住身。何则虽复当说此经。未明常住。而此经正滞只在文殊奉旨问疾以后。今此品者但是出经阿难后集之日。深取佛意欲令末代众生闻其高德敬重其说。故以此一品全叹净名无方化物之德。所以知明常亦无可慊。若是七百阿僧祇身者。举五门为诫中。余门可以为诫。但无常门不可以为诫也。何则若是七百阿僧祇身犹未免无常。岂言当乐如来身。然疑者只就阿难作论。亦复可然。然此品中事亦是净名所说。阿难但领佛意。而存之也。则净名意何也。且此品事必取问疾以下事为存耶。若是者言常住亦不然也。释曰。因此现疾所明非一。受众亦无数。岂必其然。且净名意然。若非文殊问疾之众。则为说常亦可无妨也。为此经已明常住家则自去也。从如是长者以下。述其现疾以来方便之迹中。第三明问疾诸宾。闻法发心得益也

维摩经义疏上卷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