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法华义疏

法华义疏第一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此是(大委国上宫王私集非海彼本)

夫妙法莲华经者。盖是总取万善合为一因之丰田。七百近寿转成长远之神药。若论释迦如来应现此土之大意者。将欲宜演此经教。修同归之妙因。令得莫二之大果。但众生宿殖善微。神闇根钝。以五浊障于大机。六弊掩其慧眼。卒不可闻一乘因果之大理。所以如来。随时所宜。初就鹿苑。开三乘之别疏。使感各趣之近果。从此以来。虽复平说无相劝同修。或明中道而褒贬。犹明三因别果之相养育物机。于是众生。历年累月。蒙教修行。渐渐益解。至于王城始发一大乘机。称会如来出世之大意。是以如来。即动万德之严躯。开真金之妙口。广明万善同归之理。使得莫二之大果。妙法者。外国云萨达摩。然妙是绝粗之号。法即此经中所说一因一果之法也。言此经中所说一乘因果之法。超然绝于昔日三乘因果之粗故称妙。莲华者。外国云分陀利。此物为性花实俱成。此经因果双明。义同彼花。故以为譬也。经者。乃是圣教之通名。佛语之美号。然经是汉语。外国云修多罗。经义者训法训常。圣人之教。虽复时移改俗。前主后贤不能改其是非。故称常。为物轨侧。故云法。然诸经得名不同。或有单法单譬为提。或双举法譬。或单以人名。或双举人法。今此经上言妙法是举法。下言莲华是举譬。双举法譬为提。故云妙法莲华。若具存外国音。应言萨达摩分陀利修多罗也。夫至圣所说。经无大少。理无丰约。皆以三段明义。一序说。二正说。三流通说。须此三者。众生从来迷尘。神根不利。若卒闻深理。非但不能受行。更生谤心。恐堕恶趣。故第一先现殊常之相。令生欣仰。序相既陈。即物见闻迟受圣音。故第二即有正说。圣人说法。非但当时蒙益。远及末代。同获今利。故第三有流通说也。文处者。此经品凡有二十七品。初一序品。是第一序说。从方便品以下。入分别功德品。讫如是诸人等于是无有疑。凡举十四品半经文。是第二正说。分别功德品从又阿逸陀若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以下。凡有十一品半经文。第三流通说。就第一序说开为二。从初讫退座一面。名为通序。如是等五事。普贯众经。故云通序。从尔时世尊四众围娆以下尽序品。名为别序。言众经现序不同。或有放光地动出大音声而作序。或有献盖现疾作序。或现乞食遣书作序。如今此经。天雨四花。地有六种震动。即诸经种种各异。故称别序。释此通别二序。亦有种种。而今但据一家所习。不烦多记。就第一通序中。即有五事。一如是。二我闻。三一时。四住处。五同闻众。虽复五事分为三。如是我闻二事。表传述有本。且表异外道我自然知之过。一时者。欲表感应相称一时而说。故为物有利。住处同闻众二事。证成上我闻。证意至处当释。如是者。释有多种。而今但据一家所习两物相似曰如。一物无非曰是。即谓文如理是。言如来既以金口八向妙音为说此经。而阿难以肉口一音为传。然则口义虽同金肉有别。音义虽似。一八不同。故于文曰如。而所说同是一乘。更无异说。故于理曰是。我闻者。阿难自言。我从佛闻。非自作也。一时者。第二表感应相称一时为说故为物有利。所以须传也。第三举住处同闻二事证成上二义者。虽曰我闻。闻必有处。故云佛在王拾城耆阇崛时。我闻此经也。王舍城事。余疏广释。而今不记。耆阇崛。是外国语。此翻灵鹫山。言彼山顶。似灵鹫鸟啄也。与大比丘众以下。举时同闻众亦为证。言有如是人等共闻闻必非虚。就中有三。第一先列声闻众。第二列菩萨众第三列凡夫众。就第一列声闻众中亦有二。第一先列比丘众。第二从摩诃波阇提以下。列比丘尼众。就第一比丘众中亦有二。第一先列有名闻众。第二从复有以下。列无名闻众。就第一列有名闻众中自有六事。一与大比丘众出类。二万二千人俱唱数。三皆是阿罗汉定位。四从诸漏已尽以下叹德。五从其名曰以下列名。六从如是等以下结数。或云释疑随欲可用诸漏已尽无复烦恼者。叹罗汉不生德。烦恼为受生因。而烦恼尽故不生。逮得己利者叹应供德。罗汉智断两具。应受人供。得为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者。叹杀贼德。杀贼自在唯是是一时。而义自应有始终。故云尽结而得自在也。第二列无名闻众可见。诸比丘得名所以。他疏广释。而此不记。从摩诃波阇提以下。列声闻中之第二。列比丘尼众可见。从菩萨摩诃萨以下。列同闻众中。第二列菩萨众。就中亦有六重。一菩萨摩诃萨者明类。二八万人俱唱数。三皆于阿耨三菩提定位。四从皆得陀罗尼以下叹德。五从其名以下列名。六从如是等以下结数。前三后二可见。但就第四叹德开为四。第一正叹德。第二从供养无量以下叹行。第三从以慈修身以下叹体。第四从名称普闻以下叹名。皆得陀罗尼者。陀罗尼此言总持。乐说辨才者。叹四辩中之一。此二句叹内德。转不退法轮者。轮义是能转佛法。亦能转众生成佛即同世轮故云法轮。释轮义亦有广释。而今不记。此一句叹外化德。从供养以下叹行。供养无量百千诸佛者。出其行本。于诸佛所。殖众德本者。正叹本行。此二句正叹行。常为诸佛之所称叹者。引佛叹为证。言行既深妙。故为诸佛叹也。从以慈修身者。正叹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者叹心。佛慧谓真智。大智亦佛俗智。言既以慈为身。以佛智修心。则为诸众生所依明也。叹名可见。从尔时释提桓因以下。列同闻众中。第三列凡夫众。即有七种凡夫。故文自成七。第一列天众。第二列龙众。第三列紧那罗众。第四列乾闼波众。第五列阿修罗众。第六列迦楼罗众。第七列人众。文次即可见。就第一列天众亦有二。第一先列欲界诸天。第二从娑婆世界主以下。列色界诸天。释提桓因者。欲界第二天。此天天上为佛大檀越。故先列之。从名月以下。皆是帝释补臣等。从四大天王以下。列欲界第一天。从自在天以下。列第五化乐天。大自在天。列第六他化自在天。略不列第三淡摩天。第四兜率天。从娑婆以下。列色界天。梵天王者。初禅梵王。尸弃大梵者。二禅梵王。光明大梵者。三禅梵王。紧那罗。乾闼波。即是鬼神。皆为帝释作乐神。四紧那罗为法乐。四乾闼波为俗乐。阿修罗为下善所得。非正鬼神。由其多谄曲故。贬之为鬼。迦楼罗者。是金翅鸟。从违提以下。第七列人众。韦提是阿阇世王母。此中鬼神得名所以。及其本性。他疏广释。而今亦不记。就第二别序开为五。第一众集序。第二从为诸菩萨说大乘经以下。讫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名为瑞相序。第三从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以下。讫神通之相今当问谁。名为疑念序。第四从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以下。讫瞻察仁者为说何等。名为发问序。第五从是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以下讫品。名为答问序。此五重所由来者。夫说法之义。集众应先故。第一有众集。集众既竟。宜先现瑞。令众迟仰。然后可说。故第二有瑞相序。瑞相既见。则难不疑。故第三有疑念序。疑念则不问难遣。故第四有发问序。发问既来。理宜随答。故第五有答问。第一众集可见。就第二现瑞中。又开为二。第一现瑞于此土。第二从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以下。现瑞于他土。就第一现瑞于此土中。亦开为五。第一明无量义经。第二从说此经已以下现入定。第三从是时天雨以下现雨花。第四现六种地动。第五明大众睹异欢喜。无量义经者。有二解。一云。此明无量万善同归成佛之义。故云名无量义经。但与法华相异者。法华正言无二无三。会同归一。此经直明万善成佛。不言无二无三。将欲明今日一因一果之理故。先以此经为序也。二云此经明空理。不可以边量往求之义。故云名无量义经。二皆好则好矣。但疑者。虽不言无二无三。既言万善同归成佛。则无异今日法华。然则还以法华。为法华作序。理岂其然。明空义者。法华正以万善成佛为宗。亦不宜以空为序。今所须者。直言有大乘经名无量义。为此经作序。其经所说。此不显。故不审。但应尔也。第二须入定者。将欲明一因一果之理。故先须入定。而如来既达三世。有无双照。不宜方须入定。但欲令学地之人。重法尊理。莫以漫散为说。且欲令弥勒致问。文殊使开。将说法花。即以为作序也。第三雨花者。有花必有实。欲表有善必成佛。第四六种动者。欲令有缘皆集听说一因一果也。又云。欲表六道有善皆得成佛。故现六种动。第五大众欢喜者。见瑞即怀。瑞非徒现。必有所由。故内心生喜。从尔时放眉间光以下。现瑞中第二。现瑞于他方。就中开为二。第一为现他方事。先须放光。第二从于此世界以下。正出因光所现事品。放从眉间者。欲表一因一果中道也。但举东者。举一余三自去故也。亦可。欲表一因一果。故但举一也。本义云。此放光应入此方。故此方事并光即有六事。而今不须。何者。夫光所照。不别彼此。所以后偈中。彼此皆用也。而以义推寻。放光之要应在远物。且临文推求分段之宜。宜入他方。故不须也。就第二正现事品中。即有七事。自为七重。第一见六道众生。第二见诸佛。第三闻说法。第四见二乘人修行。第五见大乘人修行。第六见彼佛灭度。第七见供养舍利。此七事皆是因光得见。文次皆以见为别。可见因缘者。四等六度。庄严佛土之因缘也。信解者。正法之信。相貌者。谓进退诸仪。从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以下。第三疑念序。开为二。第一叙弥勒疑念。第二从尔时比丘以下。叙大众疑念。就第一叙弥勒疑念中。凡有三念两疑。今者世尊现神变相者第一念。以何因缘而有此瑞者第一疑。从今佛世尊入于三昧以下第二疑。从复作是念以下第二念。然则唯有二念两疑。终成二念一疑。何则第二念。我当问文殊之时。即遣第二当以问谁谁能答之疑。故云终成二念一疑也。一云。分取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用为作念。故始具三念二疑。二皆可去。但世解不同故尔。就第二叙大众疑中。唯有一念一疑。是佛光明神通之相者。总念他方此方五七事。今当问谁者疑。上有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之疑。与当问文殊之念。此二是深故。大众不及也。即问今所集者。岂唯凡夫。亦有圣人。何都不及也。释曰。圣人亦有。然但一会之宜。宜推高明于弥勒。诚为补处故。能知可问之人。所以唯推弥勒而已也。即问。然则若言可问之极。当在于佛。而不问如来。犹问文殊。岂言能知可问。答曰。佛今入定。那得问佛。若待佛出定。出定即说法华。自成正说。无由以弥勒问佛为此经作序也。今问文殊。文殊引古证今而答。仍知佛出定必说法花。所以弥勒问文殊答。皆得为此经作序也。一云。大众亦具二念两疑。但不及当问文殊之念也。从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以下。第四发问序。亦开为二。第一经家。叙弥勒发问之意。即有二意。一自为。二为大众。可见。第二从而问文殊以下。正出其问。就中亦开为二。第一从初讫如天树王其华开敷正问。第二从佛放一光以下。举八行偈请答。就第一正问中亦有二。第一举长行略问。第二举五十四行偈广问。就第一长行略问中亦有二。第一总问此方五事。第二从放大光明以下。亦总问他方七事。第二广问中。亦开为二。第一举初四行偈。广问此方五事。第二从眉间光明以下。举五十行偈。广问他方七事。就第一广问此方五事。中。即有四问。第一初一行偈问放光。第二举一行半偈问上雨花。第三举二句问地动。第四举一行偈问大众欢喜。略不问说法及入定。何则入定说法。如来常事。不宜问如来何故说法入定。故略而不问也。导师谓佛。从眉间光明以下。第二广问他方七事。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半偈。先问放光。第二从诸世界中以下四十八行半偈。正问因光所现事品。诸句皆应言何其尔也。就中亦开为六。第一初一行半偈。问见六趣众生。次二句问见现在诸佛。从演说经法以下六行半偈。问闻诸佛说法。从文殊师利以下一行半偈。结前开后。从我见彼土以下三十一行半偈。问见大乘人修行。从文殊师又有菩萨以下七行偈。问见佛灭后起塔供养舍利。故大开为六也。但略不问见少乘人修行。不问意难求。但怀者。从若人遭苦以下三行偈。是问见三乘人修行。亦可得耶。第一第二不开。但就第三问见闻说法亦有二。第一直问闻种种说法。第二从若人遭苦以下。明所说与三乘人根性合。第四亦不开。就第五问见大乘人修行中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偈。总问见菩萨种种修行。从或有行施以下三十半行偈。别问见菩萨种种诸行。释此中文本义。分重解释。而今但随文直释。不须分重从文殊又有菩萨以下。第六问见彼佛灭后起塔供养舍利。就中亦有三。第一举一行偈。正问见供养舍利。第二从又见佛子以下四行偈。出塔庄严之相第三从文殊以下二行偈释疑。疑者。闻上庄严国界。则怀作塔。但为严国。非为供养舍利也。故释云。作塔正为供养舍利。而国自然严清。如天树王也。本义云。树王。波利质多罗树也。种树本为得果。非为求华严树。而花敷时。其树自然好严。即因严塔。其国自然严清亦尔也。从佛放一光以下八行偈。正问中第二请答。就中亦开为二。第一初三行偈。略举所见正请答。第二从四众欣仰以下五行。释文殊伏难结请。就第一正请答中亦有二。第一二行偈。先举所见。从我等见此以下一行偈。正请答。就第二释伏难结请中亦有二。第一初四行偈。正释伏难。从文殊当知以下一行结请。伏难有四。一者文殊闻弥勒言佛子文殊愿决众疑。默作伏难。大众若有所疑。即自来问。何劳待汝问也。是故弥勒即释曰。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此光明。瞻我者。欲令问。瞻仁者。欲为答。既有此意。岂得不问。宁言大众无疑也。二者若大众实有疑者。今佛神通现瑞。必有深意。我那得答。宜待如来出定。乃可问也。故弥勒即释曰。如来出定。不知何时出。若今不即答。大众疑弥深。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三者如来神通现瑞。理实难明。然犹欲答者。汝即既是补处。亦应共量为答。何但使我答也。故弥勒即释曰。我那得知。但怀者。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众说耶。为当授记耶。我意唯尔。文殊即难。若尔即应。以此可答。何劳使我答也。故弥勒亦释曰。示诸佛土。众宝严清。及见诸佛。此非少缘。必有大意。那何以我犹预之怀而答也。此伏难。是光宅法师传谢寺次法师。次法师又传江北招法师。既是名匠所传。后生学士。宜实尊奉。从是时文殊以下。别序中第五文殊答问序。就中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四十三行偈。正答其问第二从诸人今当知以下。有二行偈。开奖物心结答。就第一正答中有二。第一举长行答。第二以偈重答。就第一长行答中。亦开为四。第一从初讫演大法义。仿佛而答。言文殊若论其本。既是已登正觉之大圣也。但从一化之宜。现为弟子。则不宜卒明如来现瑞深意。所以一往。茍用仿佛思惟而答也。第二从诸善男子以下。讫故现斯瑞。略引曾见。少分明答。第三从诸善男子如过去以下。讫求名菩萨汝身是也。广举曾见。分明适答。第四从今见此瑞与本无异以下。竟长行。会证古今举实结答。就第一仿佛答中。即有五句。一句欲说大法。谓今日法花经。于昔日为大也。二句雨大法雨者。雨亦譬法花经。雨润万物。令长成实。此经亦能润万善。以为一因。令长法身一果。故以为譬。三句吹大法喙。亦譬此经。外国人将欲改令吹喙而制。此经亦能改昔日三因三果故为譬。四句击大法鼓。亦譬此经。鼓是导军。伐灭怨贼。此经亦能灭烦恼贼故为譬。五句演大法义。大法义谓今日一因一果义。从诸善男子以下。第二略举曾见。少分明答。就中亦有二。第一正举曾见。第二从是故当知以下证今。寻文可见。从诸善男子以下第三广举曾见。分明适答。就中亦开为二。第一从初讫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明今已见事。与曾见事同。第二从时有菩萨名曰妙光以下。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就第一今已见事与曾见事同。又开为三。第一据最始一佛。明二事同。第二从次复有佛名日月灯明以下。列二万佛。第三从其最后佛以下。据最后一佛。明五事同。就第一据最始一佛明二事同亦有二。第一先出能说二事佛。从演说正法以下。正明所说二事同。言过去佛有二事。今释迦亦有二事也。二事者。一三善同。二三乘教同。三善者初善中善后善。初善谓序说。中善谓正说。后善谓流通说。言如来所说经。序正流通皆善。故云初善中善后善也。从其义深远以下。赞叹三善。其义深远者。谓文下之理。其语巧妙者。理上之文。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者。双结皆尔也。从为求声闻者以下。第二明三乘教同可见。从次复有佛以下。第二列诸佛同可见从其最后佛以下。第三据最后佛。明五事同。五事即为五重。一有子义同。言今释迦亦有罗睺罗。二出家义同。今罗睺罗亦出家。从是诸王子以下是。三现此方五事义同。今释迦亦现此方五瑞也。从是时日月灯明佛以下是。四现他方七事义同。今释迦亦现他方七事瑞也。从尔时如来以下是。五明疑众同释迦亦有疑众也。从弥勒当知以下是。然上诸佛中。唯明二事同。此明五事同。但互举出之。无异意也。从时有菩萨名曰妙光以下。广举曾见。分明适答中。第二明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就中明七事应同。故自为七重。第一明因说经人义应同。言日月灯明佛。因妙光菩萨说法华。今释迦亦应有因说经人。第二从名妙法莲华以下。明所说经名义应同。今亦应有法花经。第三从六十少劫以下。明劫数义应同。今说法花。亦应有六十少。第四从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少劫以下。明唱灭义应同。今释迦亦应有唱灭。第五从时有菩萨名曰德藏以下。明授记义应同。曾日月灯明佛。记德藏菩萨补处。今释迦亦应记作补处人。第六佛授记已以下。入灭度义应同。今释迦亦应灭度也。第七从佛灭度后以下。明因人流通义应问。曾日月灯明佛。所说法花经。使妙光流通。今释迦亦应有使流通人。即使药王菩萨令流通也。前六不开。但就第七因人流通义应同有三。第一正明流通义应同。第二从日月灯明佛有八子以下。因叹流通人释物疑。第三弥勒当知以下会通古今。第一可见。就第二因叹释疑中有二。第一先举八王子。叹妙光道高。仍扬文殊宜答。第二从八百弟子以下。举八百弟子。叹妙光德广。仍抑弥勒宜问。释疑者。大众疑。今弥勒既是补处。文殊未记。然则文殊应问弥勒。何故弥勒更问文殊耶。所以举八王子。扬文殊宜答曰。燃灯佛。于八子中。第八子。则是释迦本师。今文殊。已于八子佛及释迦作师来久。必其见闻。宁有边量。然则文殊宜答明矣。次举八百弟子。抑弥勒宜问曰。今弥勒。既不入八子。且八百弟子中。犹为下品人。岂得不问文殊。然则弥勒应问明矣。就中以三幡问答作料简。一者问曰今释迦佛时。弥勒发问。文殊为答。以此为例。灯明佛时。亦应有问答之人。何故此不显耶。释曰。灯明佛时应答问者。必是妙光。妙光文殊今自会通。而德藏与弥勒。不得会通。故此不显彼时问答者也。犹不明去。何者。今所谓应同者。岂言昔日八子即今罗睺哉。是乃虽复名体各异。唯取其义相似。故谓之应同也。宁言不得会通故不显也。是故今世师云。有两损故不明也。何者。若此显彼时问答者。则今文殊弥勒但述前人。然则于文殊一无自能答之誉。为弥勒亦无自能问之功。有此妨故不显也。犹不清去。何者。但为文殊犹复可然。而弥勒发问。既在文殊未明此传之前。故为弥勒一无可慊。而未闻穷释。但私怀者。今为弥勒虽无可慊。为文殊有妨。犹不欲显彼时答问。然则发问亦无可显。又若此犹显彼时发问。必大众疑。今此弥勒或曾已闻此传。但故详而问耶。有此妨二皆不显也。二者问曰。灯明佛时。背补处德藏。唯对妙光。而说法花。今释迦。背文殊。对补处弥勒及身子。为说法花。然则那得言因说经人义应同。又灯明佛时。对妙光而说。即使妙光流通。今释迦时。对弥勒及身子而说。别使药王流通。然则那得言因人流通义应同。释曰。今所谓应同者。非言名体即一故应同。唯取其所因义相似故云应同。则如上言昔日八子岂今罗睺罗哉也。三者问曰。灯明佛时。先说法华。说已唱灭。然后授记德藏。今释迦佛。先记弥勒。记已为说法花。说已唱灭。此二相违何也。释曰。此意难知。或从为化所宜。二皆必有所由。非虚设也。从今见此瑞以下。答问中第四会证古今。举实结答。即有二。一今见此瑞与本无异者。结今已见事与曾见事同。二从是故以下。结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从尔时文殊以下。第二以偈重答。上长行中初有四。第一仿佛思惟为答。第二略举曾见少分明答。第三广举曾见分明适答。第四会证古今举实结答。今不颂第一第二。但颂第三第四。从我念过去以下。讫妙光法师者今即我身是。举四十一行偈。颂第三广举曾见分明适答。从我见灯明佛以下二行偈。颂第四举实结答。上第三分明适答中复有二。第一今已见事与曾见事同。第二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今皆颂之。从初讫是事何因缘十八行半偈。颂第一今已见事与曾见事同从天人所奉尊以下二十二行半偈。颂第二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上第一已见事同中已有三。第一据最初一佛明二事同。第二列二万佛。第三据最后一佛明五事同。今但颂第一第三。略不颂第二列二万佛。今初二行偈。颂第一据最初一佛明二事同。从佛未出家时以下十六行半偈。颂据最后一佛明五事同。上第三明五事同中。即有五事。皆颂之。初二句颂有子义同。次二句颂出家义同。从时佛说大乘以下三行半。颂此方五事同。从佛放眉间光以下十行半偈。颂他方七事同。从尔时四部众以下一行半偈。颂疑众同。从天人所奉尊以下二十二行半偈。颂上第二今当将见事与曾见事应同。上中已有七事应同。一因说经人义应同。二经名应同。三劫数应同。四唱灭应同。五授记应同。六灭度应同。七因流通义应同。今皆颂之。初二行半偈。颂因说经人义应同。说是法花经一句。颂经名义应同。从满六十少劫以下一行一句偈。颂劫数义应同。从佛说是法花以下四行偈。颂唱灭义应同。从圣主法之王以下二行半偈。授记义应同。从佛此夜灭度以下二行偈。颂正灭度义应同。从是妙光法师以下十行。颂因人流通义应同。前三不开。但就第四唱灭应同中四行分为三。二行偈。正唱灭。次一行偈。劝修善。次一行偈。明时众闻唱灭愁悲。第五授记。第六正灭。亦不开。上第七因人流通义应同中已有三。第一正明流通义应同。第二因叹释疑。第三会通古今。今皆颂之。初一行偈。颂第一正明流通义应同。从是诸八王子以下八行偈。颂第二释疑。从彼佛灭度后以下一行偈。颂第三会通古今。上第二释疑中已有二。一因叹举八王子。扬文殊宜答。二举八百弟子。抑弥勒宜问。今皆颂之。初三行偈。颂文殊宜答。从是妙光法师以下五行偈。颂弥勒宜问。从我见灯明佛以下二行偈。颂上第四会证古今举实结答。实相义。谓。今日一因一果义也。此中文本义。超文烦释。而今随有宜释而已。从诸人今当知以下。答问中之第二。开将物情结答。即有二。初一行明善事应来。谓显一。后一行。恶事应去。谓所疑也。

便品第二。从此品以下。讫分别功德品。如是诸人等于是无有疑。凡举十四品半经文。是经中第二正说。此品明昔日有三。既是方便。非是实说。从其所说受名。故云方便品。然今此品。并说昔三即是方便。今一为实。则应言方便实相品。何意偏举方便为品目者。凡制品目。是出经者意。非如来语。然所以出经者。偏举方便。为品目者。一乘教。但昔日不显。本来即是实说。今亦自一。更无所改。但三乘教。昔日不名方便。称为实说。但今至此方显非实。故云方便品。而若具为目。亦应言方便实相品。但略而不存也。就此正说。大开为二。第一从此品以下。讫安乐行品。凡举十二品。明因一义。第二从从地踊出品以下。讫入分别功德品。如是诸人等于是无有疑。凡有二品半经文。明果义长远之相。就第一明因义。又开为四。第一从初讫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偈以来。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从尔时会中有诸声闻以下。讫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名大众怀疑致请。第三从佛语舍利佛以下。讫学无学人授记品。凡有七品半经文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第四从法师品以下。讫安乐行品。凡举四品。别流通因义。此四来意者。夫如来明此法花之大意者。但欲遣昔日三因三果。令得今日一因一果也。然众生神闇根钝。不可卒然显说。是以于开三。一往但略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于显一亦略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第一略说来意尔也。动执生疑者。众生闻昔日有三。执以为实。而今闻既是方便。则动其执。若尔是应非实。又闻要当说真实则生疑。何物谓之真实。故云动执生疑。第二怀疑致请来者。众生梦闻略说则执动疑生。执心既动。理有可除之义。疑心既生。可有得解之美。即不可不请。第二怀疑致请来意尔也。第三广开来者。如来深旨。唯在于广不在于略。众请既致。复有何待所以。则举法说。譬喻。宿世因缘。广开三显一。以决众疑。令知实理。第三广开来意尔也。略广二说既竟。因义自圆。宜明流通。故第四劝别流通因义。就第一略说。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唯我知此相十方佛亦然。将欲略开。先叹诸佛权实二智。第二从舍利佛当知以下。有三行半偈。正出略开所以。先叹诸佛二智者。昔日三因三果。则是权智之能。今日一因一果。则是实智之能。然则二智是能。三一为所。将欲明其所。故先叹其能。曰此二智。极深微妙。故能为如是三一也。且欲令大众生疑致请。世尊何意。殷勤称叹二智。欲闻深旨。而若辨二智名义。权智亦言方便智。实智亦言智慧。方便者。善巧为义。此即当体受名。何则此圣智。自有善巧之能。故言方便。权者。假暂为义。此是从境立名。何则亦是圣智。能照权假之境。故云权智。智慧者。鉴照为义。此即当体受名。何则此圣智。自有鉴照万机之能。故言智慧。实者。审实为义。此亦从境得名。何则此圣智。能照审实之境。故言实智。然此四智。若通作论。终日竟夜。即一圣智。更无别体。但从境逐义。故有此四别也。就五时教。辨此权实二智。皆各不同。初教。若照四谛十二因缘为实智。照假实阴入界等为权智。第二波若教。若照真谛为实智。照俗谛为权智。第三维摩教。知病识药为实智。能变药病相宜为权智。第五涅槃教。若照佛果常住为实智。照金刚以还苦无常为权智。今此法花教。若照四一境为实智。照三三境为权智。四一境者。一人以一机感一教令说一理。如来以一教应一机明一理化一人。三三境者。三人以三机感三教。如来以三教应三机化三人。问曰。权实二智。辨其为用。今昔有别者。则此二智。智体虽一。但其智用。便有兴废耶。释曰。但约物为论。故似有兴废。而佛智不随境生灭。故本无兴废。所以名寂常。借虚空譬喻。以释此义也。问曰。若以理一为四一者。亦应有三理可言四三境。何故不尔也。答曰。今昔虽殊。理即是一。本无三理。故不例也。又问。教当能诠。理为所诠。若言本无所诠三理者。能诠三教亦应无也。宁言以三机感三教。答曰。若以远诠一理作论。非无所诠。然只就当时作谈。诚无所诠三理。但教则佛。知众生所乐。随机为说。故有三教。问曰。夫能诠所诠。必相当为起。是理之常。远诠义为论。则此三教。既为一教。故于三教远诠义。无所可论。但疑者。本有三教耶。唯是一教耶。若本无三教。只是一教。但为化物故。有三教者。虽无三理。亦应言有三理。何意不尔。答曰不例。教则虽复本无三教。随语为求。亦可得三。然理则今昔虽异。只是一理。更无异相借譬为明。设有一柱。或教是枷。或教是梁。架言非梁言。梁言非架言。所以教得称三。然柱体不动不移。即是一柱。理无三亦然。就第一先叹二智中。亦有长行偈。长行中亦有二。第一将欲叹释迦二智。先总叹诸佛二智。第二从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以下。别叹释迦二智。就第一总叹诸佛二智中亦有三。第一双正叹。第二双释叹。第三从成就甚深以下双结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者叹实智。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者叹权智。其者谓实智。权智呼为门者。门是能通物。此权智三教。亦能通实智一教。及诸求善者。故称为门。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者。举二乘不知作叹。第二双释叹。言既以尊因为得。故二智甚深。难解难入。成就甚深以下。第三双结叹。成就甚深未曾有法者结实智。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者结权智。从吾成佛以来以下。第二别叹释迦二智。就中初开为二。第一寄言叹二智。第二从止舍利弗以下。止言叹二智。就第一寄言中亦有五。第一先叹权智。第二释叹。第三从如来知见以下叹实智。第四如来能种种以下结权智。第五以要言之以下结实智。叹权智中。正释二叹即可见。叹实智中。如来知见广大甚深无量者正叹。从无碍以下亦释叹。应言所以如来知广大甚深无量者何。释言。如来。无碍力无畏禅定解脱三昧诸法皆深成就故。云广大甚深无量。权智佛亦有此法。而只是四无碍十力四无畏八禅定八解脱三三昧。不如实智佛无量无碍力无畏禅定解脱三昧也。然此亦只就化物作论。于佛无别也。此中有五不同。一者若一称诸佛二智。则释迦二智。自入诸佛二智中。若举释迦二智。则诸佛二智亦自去。所以犹有总别二叹者。总叹诸佛二智者。欲明诸佛道同故也。别叹释迦二智者。释迦是一化之主。所以别叹也。二者所以诸佛门。双叹二智。释迦佛门。别叹二智者。诸佛门双叹者。欲明权实二智。二句虽殊。即是一体也。释迦佛门别叹者。欲明体虽是一。功用有别也。三者所以诸佛门。先叹实智。后叹权智。释迦佛门。先叹权智。后叹实智者。诸佛门先实后权者。欲示本末。唯有本故有末。释迦佛门。先权后实者。欲明教化次第。先用权后用实也。四者所以诸佛门。举往因释二智。释迦佛门。即就果诸德明二智者。诸佛门。举往因释者。欲明因能感果。言既有胜因。必感胜果释迦佛门。即就果明者。欲明果从因。既是胜果。必从胜因。五者所以诸佛门。举不知人作叹。释迦佛门。直就诸德作叹。不举不知人者。则无异意。但例上可推故略也。从止舍利佛不须复说以下。叹释迦二智中。第二止言叹实智所以止言叹实智者。众生闻昔日权智所说。执以为实。恐难信今日实智之说。故举止言复叹也就中亦有三。第一直止。第二释止意。第三从诸法实相以下。出二智所照境。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者。以言不可尽故止。非是四句百非。心行所灭。言语道断故止也。第二释。所以不须复说者何。此实智之理。唯诸佛与释迦佛。乃能究尽。其余因地诸解。非其分故。云不须复说。文不适言因地诸解非分。而既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则诸余人。不及自从。且后至偈即显也。问曰。所以上寄言总叹诸佛二智中。偏举二乘不知作叹。今此止言叹中。通举因地诸解非分作叹者。上中虽复深妙难知。犹是寄言故。悕求心有寄。所以偏举二乘非分。不言菩萨非分也。是乃良欲从浅至深。深结甚深微妙之义故然也。本义云。从舍利佛如来能种种分别以下。为止言叹。分为三。从能种种以下。讫佛悉成就。先出所叹之法。从止舍利佛以下正止言从所以者何以下。释止意亦好。随欲可用。第三出实智所照境。言非但实智深妙难知。实智所照诸境。亦深妙难知。而此实智。能照难知诸境。则实智深妙难知。亦可自明矣。诸法实相者。谓实智所照。诸法实相境也。即是立章门。从所谓以下释章门。凡有九句。言能照如是诸境。故云实智深妙。非以言可尽也。本义云。诸法谓权智所照。谓三三境中三教。实相谓四一境中一理也。九句分为三初五句。释诸法章门。从如是因以下四句。释实相章门。如是本末究竟等一句。结两章门。本则举初如是相。末则举后如是作。是结权智章门。究竟等谓一因一果。究竟等是结实相章门。释文亦微细烦广。但愚心难及。故不尽记。即所谓阙所不明。第二偈颂。凡有十七行半偈开为二。初三行偈。颂上总叹诸佛二智。从于无量劫以下十四行半偈。颂上别叹释迦二智。第一可见。但上别叹释迦二智中。初开为二。第一寄言叹二智。第二止言叹实智。今皆颂之。初一行偈。颂第一寄言叹。从如是大果报以下十三行半。颂第二止言叹。而上止言叹实智中亦有三。第一直止。第二释止意。第三出实智所照境。今皆颂之。少不次第。十三行半偈分为五。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此二句颂上第三出实智所照境九句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此二句颂上第二释止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而上长行。直就智明如来究尽。今此偈。就境明究尽。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此二句颂上第一直止云止舍利佛不须复说。从诸余众生类以下十行半偈。义出不知众。证明唯佛佛能究尽之义。即上所谓后至偈即自显也。从又告舍利佛以下一行半偈。亦以义结唯佛佛能究尽。五重皆寻文可见。新发意。谓三中菩萨。及初心以上。六地以还皆是也。不退者。谓七地以上。乃至法云皆是也。初心以上。六地以还。不宜明新发。而其不能体解如来实智之理。皆是一种无异故。皆称新发。然若论其实新发。正在三中凡夫菩萨也。且八地以上法云菩萨。何都不解实智之理。但不及如来之深。故云皆不知也。本义云。新发只谓三中凡夫菩萨。不退亦只言初地以上六地以还也。好则好矣。但若尔。则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之言。不清去也。且文既云不退。然则初心以上。七地以还。犹未免三退之名。那得纯以不退称六地以还。若如本义云。新发是凡夫菩萨者。并内凡耶。若但举外凡。即是三中菩萨。略不举中间三十心菩萨也。但此中疑者。上既云除诸菩萨。信力坚固者。何故此言不退诸菩萨亦不知耶。释曰。上云除诸菩萨者。就仰信作论。则菩萨胜于凡夫。故云除诸菩萨也。而此就体解为论。故不退诸菩萨皆不知也。从舍利佛当知以下三行半偈。略开中第二。正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就中即有二。第一举一行半偈。据诸佛略显一。因此生疑。第二从告诸声闻众以下二行偈。据释迦略开三。因此动执。然所以显一据诸佛。开三据释迦者。即有二意。一者欲令随佛所旨。二者从众生可信不信之宜。欲令随佛所旨者。夫今日之要。欲废昔三令得今一。而众生执三心坚。恐难信一。所以据诸佛。曰今日一者。非但我释迦独说。三世诸佛。皆同无异。可速取也。三即理自非实。若取一则自可废故。但据释迦而开也。二从众生可信不信者。若劝废三引诸佛。众生必可生疑。我等执三来久。而未有傍人劝废。若此三如言。理实可废。诸佛同语者。何曾一无劝废者。犹可不信。所以不引诸佛也。劝取一。唯始今日。未有日数。众生无可生疑。故引诸佛也。又所以先明显一。后明开三者。众生执三为实来久。不可卒言可废。故先劝一是第一可信。于是则自生疑。昔既云三是第一可取。何复有第一耶。故即继曰。昔言三第一者。是我但为化物。以方便说。故可废也。欲从言次所宜故。然非无意也。又所以开三但举二乘者。二乘是昔日之要。亦其执坚故。但举二乘也。从尔时大众中以下。明因义中。第二名大众怀疑致请。就中初开为二。第一从初讫而今不知是义所趣。经家叙大众怀疑之相。第二从尔时舍利佛知四众心以下。正出致请。就第一经家叙中亦有二。第一出能疑众。第二从各作是念以下。出其所疑。千二百人。出无学众。从及发以下。出学众。就第二出所疑中亦有二。第一疑上叹二智。第二从佛说一解脱以下。疑上略开三显一。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者。疑上叹释迦方便知。佛所得法甚深难解者。疑上叹诸佛实智。有所言说意趣难解声闻辟支不及者。疑上叹诸佛方便智。第二疑上略开三显一。一解脱者。有余无余二种果。因尽谓有余。果亡谓无余。即是灭谛。义者即是道谛。举果明因。三乘之人。就断惑为论。必有正习之别。故论其功用。即有三车之譬。而但其三界因果尽。无为一故。云一解脱言。昔日三乘等因。此谓得究竟处。故云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闻既是方便。又云今当说真实。故云不知是义所趣。义谓道谛。言。不知吾修行道谛所得。必如昔言。只趣解脱耶。复有新究竟耶。从舍利佛知四众心以下。正出致请。就中亦有二。第一经家。叙真子致请。一为众。二为自。第二从而白佛言以下。出正请。就中即有三请二止。从初讫欲闻具足道第一请。直以所疑致请。从尔时佛告以下。第一止。从舍利佛重白以下。第二请。举利根致请。从佛复止以下。第二止。从尔时舍利佛重白以下。第三请。举有解致请。就第一请。亦有长行偈。长行中自有二。第一以自疑致请。第二从今者四众以下。因大众疑致请。二皆只问叹二智。不问略开宗。但后至偈乃问也。第二偈颂。凡有十一行偈分为二。第一初六行半偈。正颂上长行。从于诸声闻众以下四行半偈以义颂问上略开宗。上长行中有二。一以自疑致请。二因大众疑致请。今皆颂之。初三行半偈。颂上以自疑致请。从无漏诸罗汉以下三行偈。颂上因大众疑致请。就第二以义颂上略开宗中。四行半偈。自为二。初一行半偈。问上略开三。上云我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从佛口所生子以下三行偈问上略显一。上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为是究竟法者。问吾所证尽无生二智。为是究竟未究竟。为是所行道者。问吾所行道谛。是为极未极。即所谓因开三动执也。欲闻具足道者。具足道。谓今日一理也。即所谓因显一生疑。从尔时佛告舍利弗不须复说以下第一止。止意者。若广说此二智之理。必大众惊疑。从重白佛言以下。第二请。即有长行与偈。请意者。今此会中。皆是利根。堪闻佛说。不应惊疑。从佛复止以下。第二止。止意若广说。非但惊疑。更生谤心。必堕恶道也。从重白佛言以下。第三请。亦有长行偈。请亦此会中。非但利根。亦有有解。若闻佛说。必能信受。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以下。明因义中。第三名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就中初开为三。第一从初讫第二卷及见佛功德尽回迥佛道以来。法说广开三显一。化上根人。第二从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悔以下讫药草喻品。譬说广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三从化城喻品以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品。明宿世因缘广开三显一。化下根人。此三段来意者。夫此广说来者。本则如来妙计。近则因上大众致请。何则上略开宗中。将欲略开宗。先叹诸佛及释迦权实二智甚深微妙。后正略开宗曰。昔三是方便。今当说真实。于是大众。因此二说。怀疑致请曰。世尊何故。殷勤称方便。又请问云。何昔三是方便。云何谓之真实。所以今第三举此广说。答大众请曰。上云昔三是方便者。理本无三。但欲化物。故非三而说三故。云昔三是方便。真实者。谓今日一。此一当实非虚。故称真实也。又此先三后一者。亦从物机所宜故。然非徒设也。然则不可疑何不即为说一也。又得作如是先三后一者。即是如来权实二智之能。所以殷勤称叹如来权实二智。又将欲化物。能用二智。先三后一。非但我释迦一。即五佛皆同。所以上亦叹诸佛二智也。众生神根一等。唯是法说亦足。而但众生神根利钝不同。解悟速迟。即有上中下之别。难以一说为化。故举此三说为化也。何则或有众生。闻前维摩教抑扬之言。则执理惑教曰。若如言论。因即是一无相者所得之果。亦应是一。何故犹云有三果之别耶。是名上根。此等必一闻法说。便能可得。所以为此人等。第一用法说为化。又或有众生。执教惑理曰。夫大圣世尊。恒无二语。如言实有三果者。因亦应三。何故只是一无相耶。是名下根。此等必闻法譬宿世三说。方乃可悟。所以为此人等。第三用宿世因缘为化也。又或有众生。执理惑教。即同上根。执教惑理。即同下根。难定是非。踟蹰两楹。是名中根。此等必闻法譬二说。乃可得悟。所以为此人等。第二用譬说为化也。而今所谓上根者。如舍利佛等。中根如须菩提等。下根如富楼那等。而就实为论。今此三人。本是不可思议。不知或是如来分身。或是法云菩萨。然则皆已同达妙有常住之义。岂其未悟一因一果之理也哉。但欲化此三品众生。故示同新述方得证果之类。乃现上中下之异也。然则实而作谈。今发大机。闻此法华者。正在三品外凡实行之类也。就第一法说化上人中。开为四段。第一从初竟此卷。正明法说。化上根人。第二第二卷初一长偈。名上根人领解。第三从尔时佛告舍利佛以下。讫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名如来述成上根人领解。第四从舍利佛汝于来世以下。及见佛功德尽回迥佛道。名赐记上根人。就第一正明法说中。亦开为二。第一正明法说。化上根。第二从此卷末汝等舍利弗以下。有七行偈。劝上根人修同归之理。就第一正明法说中。亦有长行偈。就长行中亦有三。第一从初讫汝今善听当为汝说。名如来发言许说。第二明真子奉许。第三从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正明法说。化上根人。就第一许说中亦有三。第一正许说。第二从说此语时以下简众。第三从舍利弗以下戒听。第一可见。就第二简众中自有二。第一从初讫世尊默然而不制止。明以如来神力遣不应闻众。第二从尔时佛告以下。赞叹应闻众。而佛遣文。此不正显。但后至偈可证也就第一遣不应闻众中亦有三。第一直明退去。第二释退之由。第三明佛不止。皆可见。以此释文摧寻。是则但以其罪业自然而退。如来亦默然不止而已。岂言如来神见令退也。诚言如来神力令生物乐者。何不未发众生令生道乐。犹使迷惑也。释曰。乐道之机。未始故然。见其机始。即教令信。即问。然则物乐之生。唯机为本。非如来也。岂言以佛神力退去乎。释曰。物机虽建。若非如来神力相助。不速发行。故云以佛神力令退也。又问。虽在此坐。若欲不令闻。即以如来神力。如聋如盲。何劳故令遣耶释曰。夫圣人所为。非无因缘。必因遣可利故然也。即所谓下足举足。皆从道场来也。第二赞叹应闻众。第三戒听。皆可见。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者。长行中第二明身子奉许。从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长行中第三正开法说。化上根人。就中开为五段。第一从初讫法亦如是。总明五佛开三显一之义。第二从舍利弗过去诸佛以下。讫皆得一切种智。别明过去诸佛开三显一。第三从舍利弗未来诸佛以下。亦讫一切种智。别明未来诸佛开三显一。第四从舍利弗现在诸佛以下。讫欲令众生入佛智见故。别明现在诸佛开三显一。第五从舍利弗我今亦如是以下竟长行。正明释迦开三显一。此五重皆以六义作释六义。一叹法希有。二叹佛语不虚妄。三开三。四显一。五五浊所由前三后一。六简真伪而敦信。言。五佛皆以此六义。为其常事也。而此六义。开三显一二义为正体。其余叹法希有。叹不虚妄。五浊所由前三后一。简真伪敦信。此四义。皆为欲证开三显一故来。非是正体。而此六义。今五佛。或有具。或不具。而通为论。五佛亦无不备。但互举出之。上略开宗中。论人直举诸佛与释迦。谈法亦唯明开三显一二义。今此论人则五佛尽举。谈法则六义皆显。然则广略之言。自可明矣。就第一总诸佛开三显一中。但有四义。略无二义。故文自成四。第一叹法希有。第二从舍利弗汝等当信以下。明不虚妄。第三从舍利弗诸佛以下。广开三是方便。第四从舍利弗云何以下。广显一是真实。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者妙法。即是此经中所说一因一果。言诸佛明此一理希。时乃说也。优昙钵花。此言灵瑞花。唯待转轮圣出世乃现。故以为譬从汝等当信以下。第二叹不虚妄。而此叹不虚妄来者。众生执三为实。恐将不信今日一因一果之说。故有此叹不虚妄。问曰。理本无三。而言有三。宁非虚妄乎。释曰。凡虚妄者。非善言善。非恶言恶。欲贼前人是名虚妄。如来虽复非三而三。只欲利物。可言方便。何是虚妄。从舍利弗以下。第三明开三亦有三。第一正开三。第二释难解。第三重显释意。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者。言。随物机宜。非三而说三。所以上开宗。昔三是方便。以遣大众云何昔三是方便之问也。非三能三。亦是如来权智之力。所以上略开宗之初。殷勤称叹诸佛权智。以遣大众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之问也。第二直释难解可见。第三重显释意。标疑云。所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而欲化物于一大事中。方便说三。唯佛与佛乃能。非诸识可得。故云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从舍利弗云何以下。第四明显一。就中即有四一。第一从云何以下。讫故出现于世。明果一。第二从佛告舍利弗以下。明人一。第三从诸有所作以下。明因一。第四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以下。明教一。然因果二一。即是理一。但理一中。分为因果二一也。就第一明果一亦有三。第一牒上事。即是立章门。第二从诸佛世尊以下。正明果一。第三从舍利弗是为以下。结成果一。本义云。从后所以者何以下。明显一。又云。此所以者何。义得释开三之意。而文则属下显一。而今不须。第二正明果一。而义家不同。一云举四时教为释。如来出世虽有四时之说。皆欲令得今日一果。故说非余故也。初教时为开。波若为示。维摩为悟。法华为入。然所以知次第然者。以文可推。开未于示。示未于悟。悟未于入。渐渐从浅至深。故知其次第然也。光宅法师解言。知见只是一众生当来佛果。示为闻慧。悟为思慧。入为修慧。言如来出世。只欲为诸众生。开其当来佛果。令成一果三慧故出也。光宅法师。又于善舍寺解言。明因义中。略开三显一。渐表寿命长远为开。广开三显一。令知寿命长远为示。明果义中。略开近显远为悟。广开近显远为入。言。如来出世。只欲为诸众生演说此四义故出也。从舍利弗是为以下。第三结果义从佛告舍利弗以下。第二明人一。言。会昔三人。成今一人。但教化菩萨者。言。皆是大乘人。无别是小乘人也。从诸有所作以下。第三因一。言。昔日三善。即今一善也。诸有所作。谓诸善。常为一事。谓一因。言。诸善皆为一因善也。唯以佛知见示悟众生者。举果证因一言。修此因。为以一佛知见。示悟众生。然则因一明矣。从如来但以一佛乘以下。第四明教一。言。会昔三教。成今一教也。就中亦有二。第一正明教一。第二明诸佛道同。证成教一。可见上略开宗云要当说真实者。即今此明四一。以遣大众何物谓之真实之问。能作四一。亦是如来实智之力。以遣大众世尊何故殷勤称叹诸佛实智之问。而分段云。从此以上。但明诸佛开三显一尔也。然今推寻此中文。释开三即云我以无数方便。释显一中。亦明释迦今事明教一亦引诸佛。则如明释迦开三显一。然是乃但诸佛道同故。然实是诸佛开三显一也。苦辨此中四一。因果二一。即是理一。故以即义为一。不以会为一也。但人教二一。则其立名义各异。且昔少今大。故不以即为一。但以会为一也。虽复同称是一。而其为一之所以不同。问曰。因果二一。理即应尔。人教二一中。少乘人教。亦如言可信。但疑者。大乘人教。本来即大。今亦自大则应云会二归一。不应会三归一也。释曰。昔日只以四等六度之说。称为大教。不言万行之说是名为大。人亦虽复称大。论其心解。昔日不知有善成。故不能遣三之别。所以大乘人教。虽复即大。犹会为一也。又问。上开宗云三三境者。人三教三机三尔也。何故今此。但会人教二三。不会三机。释曰。三机是惑。何劳须会。且机是但物自起。不可以佛语为会。且此机随时即废。虽会不会。何为即。问。机不由佛。故不会者。人亦自成人。非由如来。亦应不会也。释曰。言其形色实非如来。而大少之称。正由如来。故以佛语为会也。且经既云五戒得人身。十善得天身。此五戒十善。亦由如来。以此义为论。应云形色亦由如来也。从舍利弗以下。第二明过去诸佛开三显一。六义中。但明开三显一。略无四义也。先明开三。从是法皆为一佛乘以下明显一。开三可见。是法皆为一佛乘故者。明教一。是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明人一。皆得一切种智。明果一。从舍利弗未来诸佛以下。第三明未来诸佛开三显一。亦六义中。但明开三显一二义。略无四义。亦先明开三从是法皆为一佛乘故以下。明显一。释文即如上。从舍利佛现在十方以下。第四明现在诸佛开三显一。六义中。亦但明开三显一二义。略无四义。开为四。第一先明开三显一之意。第二从是诸佛亦以以下。正开三。从是法皆为一佛乘故以下。明显一。从舍利弗是诸佛以下。还举人果二一。结成一义。释文亦如上。三佛中皆不明因一。从舍利弗我亦复如是以下。第五明释迦开三显一。六义中。但明五义。略无叹法希有一义。五义自为五重。第一开三。第二从舍利弗如是以下。明显一。第三从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以下。明五浊所由先三后一。第四从舍利弗若我弟子以下。明简真伪而敦信。第五从舍利弗汝等以下。明不虚妄。今第一开三。种种欲者。现在心所乐。深心所著者。终遂。随其本性者。言。宿习不同。就第二显一。亦有三一。如是皆为一佛乘者。明教一。一切种智。明果一。从舍利弗以下。明因一。略无人一。就第三明五浊所由先三后一中亦有四。第一总唱五浊。第二从所谓以下。列五浊。第三从如是劫浊乱时以下。明五浊所生义。从故诸佛以下。正明先三后一之意。五浊者。一劫浊。二烦恼浊。三众生浊。四见浊。五命浊。浊者浊乱为义。十使之中。五钝使当烦恼浊。五利使当见浊。此二是浊之正体。其余三浊。相从得名。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是行因得果报浊。但劫浊更无别体。只是时节。但因四种浊。仍名为劫浊也。如年无食名为饥年。而年非饥。劫浊得名亦尔。而此五浊。凡有三种五浊。若上品即是见谛五浊。中品即是思惟五浊。若下品即是习气五浊。此三种五浊。皆障一大乘机。故昔日不为说一理也。问曰。若言三种五浊皆障一大乘机者。外凡之人。其有三种五浊。七种学人。亦有思惟习气。罗汉犹有习气。以此为论。应无能发一大乘机堪闻今日法华。即为何等。而说此法华耶。释曰。以宿习为别。若大乘习强者。不别内外。虽有五浊。不令恒动。或有不障。所以时至。即发大机。堪闻此法华也。若大乘宿习弱者。亦不别内外。五浊恒动。不能发大机。堪闻此法华。从若我弟子以下。第四简真伪而敦信。就中亦有二。第一简真伪。第二从除佛灭度后以下敦信。就第一简真伪亦有三。第一明非真。第二从又舍利弗以下。明是伪。第三从所以者何以下。举真罗汉形释上意。言。真得罗汉。不为如上也。自谓罗汉避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者。言非其分。故都自不闻不知。本义云。虽闻而自言吾不闻不知。自谓已得不求阿耨三菩提者。此明虽闻而不信受。本义亦同。第三形释。亦可见。标疑云。所以此人等作如是者何。言非真罗汉故然也。第二敦信。就中亦有三。第一直敦信。第二释。第三重显敦信之意。除佛灭度后者。言虽复真罗汉。不闻如来在世金口正说。佛灭度后时。能信此法者无也。故云除佛灭度后。所以若乐道者。今佛现在时不可缓也。如是敦信。第二释。标疑云。所以除佛灭度者何。言佛灭度后时。能说此法者。难得故也。第三重显敦信之意。若尔何时得信。必待余佛出。世可得信。乃而不知诸佛亦何时何日出。又佛虽出。亦不知我无缘。然则今佛现在时。可勉自明矣。本义少异。除佛灭度现在无佛者。言今佛灭度后。后佛亦未出间。都无有佛为此罗汉说法华。所以亦无能信者。故云除佛灭度后也。是故今佛在世时不可缓也。如是敦物生信。而物疑云。佛虽灭度。犹有佛贤弟子。此人必为我等说。故即释此疑。标疑云。所以但佛在世时得信者何。释曰。佛灭度后。虽有贤弟子。恶世多难。能说法华者难得。故云佛在世时可进也。于是物犹云。若无能为我说者。我等亦自入无余涅槃。是故亦释此疑曰。既名罗汉。无有不闻法华而入无余者。若今释迦时。不闻法华者。必未来遇余佛闻法华。乃后入无余也。从舍利弗以下。第五明不虚妄可见。从尔时世尊以下。第二偈颂。而上长行。初开为三。第一佛许说。第二真子奉许。第三正明法说。今初四行一句偈。颂第一许说。从诸佛所得法以下百九行三句偈。颂第三正明法说。但不颂第二真子奉许。何则奉许。非是佛语。故佛不颂也。上第一许说中有三。第一正许说。第二简众。第三戒听。今不颂第一正许说。但颂第二简众。第三戒听。上第二简众亦有二。第一简不应闻众。第二赞叹应闻众。初三行半偈。颂简不应闻众。次二句。颂叹应闻众。次一句舍利佛善听。颂许说中第三戒听。上正法说中。本有五佛门。今皆颂之。初三十四行三句偈。颂总诸佛门。从过去无数劫以下二十七行半偈。颂过去佛门。从未来诸世尊以下。六行半偈。颂未来佛门。从天人所供养以下四行半偈。颂现在佛门。从今我亦如是以下三十六行半偈。颂释迦佛门。上总诸佛门中。即有四义。一叹法希有。今不颂。但颂不虚妄开三显一三义。亦义颂五浊所由前三后一义。从诸佛所得法以下十二行一句偈。颂开三。从声闻若菩萨以下六行半偈。颂显一。从若人信归佛以下四行半偈。颂不虚妄。从若我遇众生以下十一行半偈。义颂五浊所由前三后一。就颂开三即有二。第一八行三句偈。明小乘教是方便。第二从有佛子心清以下三行半偈。明三中大乘教是方便。就第一明少乘教是方便中亦有二。第一五行三句偈。正明少乘教是方便。第二从我设是方便以下三行偈。明昔日须少乘方便教正为令得今日一理故也。就第一正明少乘教是方便中亦有二。第一初四行一句偈。明人天乘教是方便。从钝根乐少法以下一行半偈。明二乘教是方便。诸佛所得法者。法谓权智。言以权智力。为说有三也。然上既云若人遭苦厌老病死。此言贪著于生死此二不同。何故尔也。解释有三种。一解言。生死有二种。一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分段之苦。交切厌心。变易之苦。微细难觉。且昔教不明有变易生死无明住地之苦故。物于是苦。不知可厌。故云贪苦也。二解言。故如须陀洹人。若论生死之苦。此即厌苦义。犹有妻子之爱。此即着苦义。三解言。机中有厌。情即有贪也。此三皆是本义所明。然但随言而记。不知其意趣。但私怀者。众生一心上。即有二相。一者闻苦厌生死之相。二者闻少道可求。而不知出生死之相。今者但举一偏为明故不同也。第二明昔须方便之意有三行偈言如来须此方便教者。亦只欲因此令得今日一理。而于时不言我须此方便只欲尔故者。时未故也。可见。从有佛子心清以下三行半偈。第二明三中大乘教是方便。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二行半偈。正明三中大乘教是方便。第二从此等闻得佛以下一行偈。亦明昔须大乘方便教之意。言因闻大道。必有可益故说。亦可见。大乘教犹称是方便者。即如上释。大义未周故也。从声闻若菩萨以下六行半偈。颂显一。亦有二。第一初四行偈。正颂显一。第二从佛自住大乘以下二行半偈。证释为说一之意。就第一正颂显一中亦有三。初一行偈颂人一。从十方佛土中以下一行半偈。颂教一。从佛说智惠故以下一行半偈。颂果一可见。第二证释为说一之意。言理既如是。那得不为说也。亦可见。从若人信归佛以下四行半偈。颂不虚妄。就中即有二。第一初一行半偈。直劝应如是当信不虚妄也。第二从我以相严身以下三行偈。释不虚妄。第一可见。但第二释不虚妄。即有三。初一行偈。明为世所以尊人故不虚妄。次一行偈。明有本誓故不虚妄。次一行偈。明现德如本誓故不虚妄。皆可见。本义云。是非颂不虚妄。但明有解者必能信今日所说一理。以劝时众不信也。从若我遇众生以下十一行半偈义出五浊所由前三后一。就中亦有四。第一初一行偈。明佛出世。正为一事故出。但众生迷惑不信受。第二从我知此众生以下六行偈。明其为五浊所惛。第三是故舍利弗以下二行半偈。正明所以前三后一。第四从我有方便力以下二行偈。劝信今一。第一可见。若有若无者。谓断常二见。就第三正明前三后一中即有二。第一初一行偈。明为说二乘道。从我虽说涅槃以下一行半偈。明为说三中大乘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者。谓无相理也。言昔日波若与维摩间。但以无相为三乘因也。从我有方便力以下二行偈。劝信今一。亦可见。本义云。此二行偈。颂上不虚妄。从过去无数劫以下二十七行半偈。颂过去佛门。上中有二。一开三。二显一。今皆颂之。初二行偈。颂开三。从是诸世尊等以下二十五行半偈。颂显一。开三不开。但就显一亦有三。第一初二行半偈。明教一。第二从若有众生类以下二十二行偈。并明人一因一果一。第三从于诸过去佛以下一行偈。结显一。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者。本义不明。但私怀者。异方便者。是谓波若维摩二教。此二教异于初相教故云异。第一义。谓今日一理。言此二教。亦欲显今日一理故说。非余故也。亦可。今日法华。犹未明常住。故义自方便。异于前三教故云异。第一义亦如前。第二并明三一中。众生是人一。所修善是因一。皆成佛是果一。皆可见。第三结亦可见。从未来诸世尊以下六行半偈。颂未来佛门。上中亦有二。第一开三。第二显一亦皆颂之。初二行半偈颂开三。从诸佛本誓愿以下四行偈。颂显一。开三不开。无一不成佛者。言三中大乘菩萨。无一不成佛也。就第二显一中。四行偈。初一行偈明果一。从未来世诸佛以下一行偈。明教一。从诸佛两足尊以下二行偈。明因一。知法常无性者。知万善法无三乘性。佛种从缘起者。种谓种智。缘谓万善。言佛果由万善而起。此法住法位者。言此万善法住一乘法位也。世间相常住者。言世间取相诸善。亦常住一乘法位也。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者。言已达一理。但方便有三也。从天人所供养以下四行半偈颂现在佛门。上中亦有二。第一开三。第二显一。亦皆颂之。初二行半偈。颂显一。从知众生诸行以下二行偈。颂开三。亦说如是法者。谓一乘法。知第一寂灭者。本义亦不明。但私怀者。谓真谛也。言昔日虽以无相为化。其实但为今日一理也。亦可。一乘法谓第一寂灭。何则寂灭是不动之谓也。三乘法动于一乘。故非寂灭。今日一乘法。更无迁动。故云寂灭。言如来虽达一乘寂灭之理。而用方便者。只欲化物。然其实即为今日一理也。第二开三可见。从今我亦如是以下。三十六行半偈。颂上释迦佛门。上中有五义。一开三。二显一。三五浊所由前三后一。四简真伪而敦信。五明不虚妄。今但不颂简真伪。而敦信一义。余四义皆颂之。亦义颂长行所无叹法希有。今三十六行半偈。初一行偈颂显一。次一行偈颂开三。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二十七行半偈。颂五浊所由前三后一。从如三世诸佛以下。五行半偈。义颂长行所无叹法希有。从汝等勿有疑以下。一行半偈。颂不虚妄。颂显一开三可见。

就第三颂五浊所由前三后一中二十七行半偈。开为八重。第一从舍利弗当知以下。讫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有四行偈。正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第二从我始坐道场以下。讫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有六行半偈。明如来不得以大乘化物。第三从寻念过去佛以下。讫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有十一行偈。明以小乘化众生得。第四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一行偈。明如来见众生大乘机发。第五从咸以恭敬心以下。二行偈。明三乘人索果。第六从舍利弗当知以下。讫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有一行半偈。明如来见众生大乘机发故欢喜。第七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有二句。明众生大乘机已发故。即为说今日一理。第八从菩萨闻是法以下。有一行偈。明三乘众生受大乘修行。就第一见五浊中亦有二。第一三行半偈。直明见五浊。第二次二句。明见五浊而起大悲心。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者明见众生浊。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者。明见命浊。从深著于五欲以下。讫及与断苦法。明见烦恼浊。深着诸耶见以苦欲舍苦者。明见见浊。略无劫浊。而此劫浊更无别体即如上释。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者。第二明见五浊而起大悲心。然起大悲非无意。将欲说法济其所惛故起也。从我始坐道场以下。明不得以大乘化物。言既见为五浊所惛故。欲以大乘为化而大乘非其时故。不得为化也。即所谓起大悲非无意也。就中即有三。第一初二行半偈。明先以如来所得实智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实智非其时。上略开宗中导义云。二智是能。三一为所。将欲以大乘为化故。先以实智作拟宜也。第二从尔时诸梵王以下。二行偈。明梵王知佛作拟宜恐将不说而已请转法轮。第三从我即自思惟以下。二行偈明因梵王请更以大乘教作拟宜而众生无大机故。不得以大乘为化。就第一以实智作拟宜中。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偈。明作拟宜处及日数。第二从我所得智慧以下。一行半偈。正作拟宜。思惟如是事者。即谓下所拟宜事也。我所得智慧者。即谓实智。言用此实智若何。如是作拟宜也。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者。言只有少机也。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者。言不可以实智为化也。第二梵王请可见。而其请不别大少乘。但直请为说。亦可。犹请所拟宜大乘法。所以如来更以大乘教。作拟宜。第三更以大乘教作拟。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者。言若以大乘教为化者。如是作拟宜也。众生没在苦以下。正明不得化。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此法者。明众生根钝惑重加亦无大机故。虽复为说必可不受。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者。言若违机犹说。非但不能受修。更生谤心。必坠三涂。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者。言与其违机为说令坠三涂。不如不说而已。从寻念过去佛以下。十一行偈。第三明以少乘化众生得。就中即开为二。第一十行偈。正明以少乘化众生得。第二从从久远劫来以下。一行偈。释物疑心。就第一正明以少乘化得。亦有三。第一从初讫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有七行半偈。亦明先以少乘作拟宜。第二从思惟是事已以下。一行半偈正以少乘化众生得。第三从是名转法轮以下。一行偈。明现有三乘名。就第一作拟宜中。亦有四。第一初一行偈。正作拟宜。第二从作是思惟时以下。四行半偈。明诸佛赞叹释迦拟宜得时。第三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一行偈。明释迦奉诸佛赞。第四从复作如是念以下。一行偈。定所拟宜。或云见机。而今不须。皆可见。第二正以少乘化得。思惟是事已即就波罗捺者。言将欲以少乘为化故。趣于波罗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者。是谓无相理也。言于时虽欲为说无相。但时未故。以方便为说有相也。本义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者。言万善诸法寂灭。无有三乘之相可说也。从是名转法轮以下。第三明现有三乘名。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者。

谓三转法轮于大千也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者。亦所谓三宝于是现世间也。从久远劫来以下。此一行以少乘化得中。第二释物疑心。物疑。若论三达。诸佛与释迦一种无异。若可用少乘为化。即应自说。何故方顺诸佛耶。若尔释迦不及诸佛耶。是故释云。我从久远来。赞示涅槃可取生死苦可尽。非今顺诸佛也。但化物之义。欲言佛同道故然也。又一解言。涅槃是一乘果。生死苦永尽是一乘因。时众相疑云。理中若无三。如来何烦为说也。是故释言。我从久来。只欲为说一理。但众生无大机。故不说也。相传云。此则密显寿量义。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一行偈。明五浊所由前三后一中。第四明如来见众生大机发。志求佛道者。谓大乘机发。从咸以恭敬心以下。二行偈。亦五浊所由中。第五明三乘人索果。所索者。犹索三界尽无生二智。然今已发大乘机。即应索大果。何故犹索其小果者。大机发则理中自不见其究竟三果故。更本其三果所在也。而此是但理中应索。非发言索也。一云索大。至譬说应释。问曰。二乘人昔是少故。今应发大机。本其小果而大乘人本来即大无应更发大机。则应言二乘人索果。不应云三乘人索果也。释曰。如言实在二乘人。而大乘人犹不免者。就理为论。唯是一大果。而大乘人。昔日但知大果。不知唯是一大果。所以亦本其大果所在也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一行。正明索果。第二从我即作是念以下。一行偈。明如来见三乘人索果。即内怀今者所待时已至。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一行半偈。亦五浊所由中。第六明如来见三乘人发大乘机故欢喜。就中亦有二。第一初一行偈。欲明喜于大。故先非少不信。第二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此二句。正明欢喜。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者。言喜于皆作菩萨中也。本义云。从我即作念以下。讫今我喜无畏。第六见发大机故欢喜。亦分为二。初二行偈。明欢喜之由。今我喜无畏一句。正明欢喜。欢喜之由亦分为二。初一行偈。明好事遂故喜。次一行偈。明恶事除故喜。言昔日皆是钝根少智。著相憍慢。今变为利根大智。非著相憍慢也。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二句。亦五浊所由中。第七明正为说今日法华也。言今既发一大乘机故。即舍昔方便之说。为说今日正道也。本义云。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尔也。从菩萨闻是法以下。亦五浊所由中。第八明三乘人得一大乘除疑生解。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者。谓三中菩萨。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者。言二乘人皆为菩萨也。从如三世诸佛以下。五行半偈。颂释迦佛门中。第四义颂叹法希有。就中有三。第一初一行偈。先出所叹法。第二从诸佛兴出世以下。正叹希有。第三从譬如优昙花以下。二行半偈。为能信者作譬。正叹中有四难。一初二句明遇佛出世难。二次二句明虽遇出世遇说法难。三次二句。明虽遇说法正得闻此法难。四次二句。明虽闻而能信难。皆可见。就第三为能信者作譬。即有开合。亦可见。从汝等勿有疑以下。一行半偈。亦颂释迦佛门中第五叹不虚妄。言昔三是方便。今一是真实。皆实非虚。汝等三乘人勿有疑也。就此颂释迦佛门中五义。开三显一二义合为一种法说。第三五浊所由义中八重。自为八种法说。第五不虚妄义。亦自为一种法说。大合作十种法说。为下火宅中十种譬作本其相配至处当释但第四叹法希有一义。略不取。本义云。用譬为譬。作本不宜。故略尔也。然私怀者。或非只尔。必有其意。而至第二卷应释。从汝等舍利弗以下。七行偈。正明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中之第二。劝上根修同归之理。亦开为二。第一初五行半偈。劝行因。第二从汝等皆已知以下。一行半偈。劝慕果。劝行因中有三。第一先出所弘之法。第二从以五浊恶世以下。三行偈。正劝行因。第三从舍利弗当知以下。一行半偈。通结上二重。第一不开。但就第二正劝行因中。即有二。第一初二行偈明莫为说恶人。何则恐将不信生谤坠于三涂。第二从有惭愧清净以下。一行偈。但为善人说。第三通结上二重。初一行偈。结第一所弘之法。其不习者不能晓了此者。结第二正劝行因。而但结莫为说恶人。不结但为说善人。何者若结莫为说恶人。则应为说善人。不结自去故也。第二劝慕果中有三。初三句明三乘人已得解三一之义。次一句无复诸疑惑者。明惑除。次二句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者。正劝慕果。

华疏第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