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太庙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太庙上梁文 圣人作事,仰宪百王,邦邑成规,要传万世。越皇居之肇造,必宗庙以为先。是故舜绍尧基,归格于艺祖之室。周成洛邑,烝祭于文王之宫。典册相传,古今一制。今皇帝仁涵动植,孝奉神明,饮食菲薄,而豊腆于粢盛。衣服纯素,而鲜华于黼冕。讲求故事,太常之礼乐一新。图任旧人,汉官之威仪渐服。竟择吉地,爰立太宫。百堵皆兴,千楹并列。坚桫文梓,半出于江南;巨栢长松,并来于山北。共劝乐趋之役,咸成不日之功。因举修梁,辄伸善颂:抛梁东,瀚海无波舟楫通。行见新罗兼日本,共来助祭贺新宫。抛梁西,西域从来路不迷。碧瑱明珠驰满背,香犀药草似长堤。抛梁南,楚风轻脆尚虚谈。共祭包茅宜早贡,莫夸天险恃江潭。抛梁北,万涌不能当一德。龙沙战土涨天潢,舞干未久苗来格。抛梁上,绵蕞新法参法象。礼文隆教相时宜,鲁国两生何大强。抛梁下,天开有道扶宗社,列圣相称四纪余,只今初覩文明化。伏愿上梁之后,干戈罕用,俎豆常陈。长朱草于齐除,产灵芝于庙柱。烝尝禴祀,保万世之宗祧。朝觐会同,来万方之玉帛。各安环堵室,同作太平人本。

大次殿上梁文 太室奉先肹蠁之情,斯在斋庭设次,敬恭之念弥兴。于以为中严外办之需,于以构上栋下宇之壮。配天其泽,不日告成。芵惟皇帝陛下,先祖是皇,神明其德,仪礼尽致曲之道,享亲极如在之诚。玉瓒黄流,躬莅四时之祭。龙衣玄冕,力还三代之仪。且圣人垂迁座之规,斯明主制斋心之地,度閟宫之密迩,抡良梓以经营。绳直准平,验考工之斤斧。芒寒色正,炯清庙之星辰。陟降彤庭,往来黄道,凡所以如声容笑貌在其上,皆其思居处志意于其中。适谷旦之再涓,致栢梁之对举,爰謌六伟,用相羣工。梁之东,淑气扶于九扇中。献岁发春当禴祭,太平天子宿斋宫。梁之西,天子秋尝执镇圭。明发有怀常不寐,万几思虑一时齐。梁之南,祠祭渊衷神所鉴。登祭周旋无过举,礼官迁秩圣恩覃。梁之北,大烝岁祭骍牛一。圣君方寸尽神通,先正千秋南祀食。梁之上,三后在天时陟降。风马云舆彷佛中。神灵只为多仪享。梁之下,天子孝思天下化。欝金秬黍与菁茅,锡贡纷纷走诸夏。伏愿上梁之后,宗社鼎安,本枝益茂。黻珽谨弥文于燕翼,搢绅执彛器以骏犇。二世穆,一世昭,永配明禋于文祖。三年祫,四年禘,载隆纯嘏于神孙。泰山四维,天子万寿。

刘致太室次议 切以礼莫大于宗庙。盖宗庙者,国家之本,礼乐刑政之所出也。唐虞、三代、汉、晋、宋,靡不由之。洪惟圣元,龙兴朔陲,圣主相承,积德累功,百有余年。

大经大法,固已远追唐虞、三代,而宗庙未有一定之制。方圣天子继统之初,众正登庸之日,一代不刊之典,而为万世法程,正在今日。适兹新庙告成,奉迁伊迩,其合于礼而宜于今者,故当议而行之也。

按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而孙毓□太祖在北,左昭右穆,差次而南。贾公彦曰:后稷居中,昭处于东,穆处于西。古来天子,不并坐昭、穆。所以别父子远近亲疏之叙,而使不乱也。兄弟共为一世,昭皆为穆,七世而止。唐增为九世十二室,赵宋因之,为十二室,有定数,世无定数。其室次以西为上,太祖居西夹室之东,为第一世。以下各序昭、穆,次第而东。圣朝取唐。宋之制,定为九世。遂以旧庙八室而为六室。太祖居中,为第一室第一世。睿宗居西,为第二室为第二世。世祖又西,为第三室为第三世。裕宗又西,为第四室为第四世。顺宗居太祖之东,为第五世。显宗又东,为第六世。兄弟二室一世。武宗又东,为第七室。仁宗又东,为第八室。【(以无余室结彩,取于东辟。)】 近南第二室为一世,故八室止为六重。其制颇与贾公彦后稷居中相近。而昭、穆不分,父子并坐,不合礼从。新庙之制一十五间。东西二间为夹室,安奉太祖皇帝,为万世不迁之祖。所存十室,太祖既居中,则唐、宋之制不可依,惟当以贾公彦昭、穆次第而列之也。

父为昭,则睿宗当太祖之东,为昭之第一室。世祖居西,为穆之第一。裕宗居东,为昭之第二世。兄弟共为一世,则成宗、顺宗、显宗三室,皆当居西,为穆之第二世。武宗、仁宗二世,皆当居东,为昭之第三室。英宗居西,为穆之第三世。昭之后,居右。穆之后,居左。西以左为上,东以右为上。苟或如此,则昭穆分明,秩然有序,不违礼经,脗合事宜,诚一代不刊之典,可为万世法程也。若以旧庙为累朝定依室次,于新庙迁安,则显宗跻顺宗之上,为东之第一室。居裕宗之下,则为西之第五室。显宗之室,而英宗之室始可议焉。盖显宗在东,则仁宗以下更无余室。显宗在西,则英宗当祔仁宗之下。以礼言之,春秋闵公无子,庶兄僖公代立,其子文公遂跻僖公于闵公之上。书曰逆祀。及定公正其逆序,书曰从祀先公,为万世法。然僖公犹是有位之君,尚不可居弟之上,况未尝正位者乎!若以此言之,则成宗宜居上,顺宗次之,显宗又次之。若以家国兄弟长次言之,则显宗固当居上,顺宗次之,成宗又次之。英宗居西,祔裕宗之下,则兄跻弟上,犹为从祀。而孙居父、祖之上,可乎!国家虽曰以右为尊,然古人所尚,或左或右,初无定制。古人右社稷,而左宗庙,国家宗庙亦居东方,盖礼之所然也。岂有建宗庙之方位,既依礼经,而宗庙之昭、穆,反不应就位,则西者复尚右,东者复尚左矣!公私大小、燕会亦然。但人不知察耳。故职居博士,宗庙祝文之事,所宜建明。然事大体重,宜从使院详酌施行集议,取自圣裁。

元永真真定玉华宫罢遣太常礼乐议 窃闻天子七庙,万世之通义。三代以还,莫违兹道。原庙之制,隆古未闻。汉孝惠从叔孙通之请,始诏有司立原庙,遂有衣冠月出游之名。其后,郡国所因,各立庙。至元帝永平四年,贡禹奏郡国祖宗庙不应古礼,宜正矣。天子是其议,罢之。谨按尚书:黩于祭祀,时为弗钦。春秋之义,于友庶君,不祭于臣僚云。伏覩圣朝,建立七庙,崇奉孝享,可谓至矣。而睿宗皇帝神御,别在贞定路玉华宫。切惟有功德于天下者,莫如太祖皇帝、世祖皇帝。太祖皇帝不闻有原庙,世祖皇帝神御奉安大圣寿万安寺,岁时差官以家人礼祭供,不用太常礼乐。今玉华宫原庙,别在郡国,又非龙兴降诞之地,主者以臣僚之职,供奉御容,非礼之甚。伏望朝廷稽前汉故事,改隆太庙。玉华宫照依京师诸寺影堂例。上命有司以时祭供,罢遣太常礼乐。【(引自徐氏铸学斋抄本析津志。)】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