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十七吏政三铨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铨法

任源祥

方今铨政。当讲求画一以定一代之制。当随宜变通以收得人之效。何也。凡国家数世而后。贵于遵守而不贵于纷更。今虽守实创。正讲求画一之时也。凡开辟草昧之初。利用一切之法以整齐天下。而未暇揆其至当。今虽创亦守。正权宜通变之时也。尝阅邸报。于铨政中大小节目。或屡更而着为例。或采台谏议而断自  宸衷。如寄凭候选。顺治来屡变不一。今定例投供点卯。以免参差。又悯候选之苦。一议截。再议折半。所以重官守而体人情。旧例三途而外。惟生员得升正印。今更定吏员准贡监例。俱升正印。所以破资格而求异能。旧例选期错出。今更定双月授补。单月推升。所以绝那移而专视听。六部互升。官如传舍。今更定司属于本部内升转。所以习职掌而责成功。至于停荐劾。停考选。停大计。皆所以静奔竞而期实效。详慎如此。复何议哉。然亦有见于廷议而未行者。愚请得而申之。一曰科道之改授宜酌也。科道职司言路。必使品行卓荦。历时务者居之。旧例行取考选。出自  睿裁。今惟论俸。以道府之郎中挨补。非设官本意。应如台臣赵玉堂张所志疏内事理。或仍行取推知考选。推知所升之中行评博改授。庶为得体。一曰内院中书之初授宜慎也。内院中书。系贡监生员加授职衔。旧例不以别衙门升用。今定得升主事府同知。与推知所升之中书科中书无别。夫撰文典籍。诚为近侍积勤。所当优擢。然既优其擢。当慎其选。合无如台臣高而明吴愈圣疏内事理。或与中行评博一体推授。或由推知升补。庶得其平。一曰外吏宜久任也。六部久任。仍可责成。本部升转。已经允行。而有司膺民社之责,犹席不暇暖。即长才安所见乎。宜取江抚韩世琦所请留任三年之说。酌而行之。奏最必多也。一曰州县宜更调也。地方之难易不同。材力之长短迥别。用违其材则两受其弊。人地两宜则并奏其效。各省督抚郎廷佐等纷纷入告。不约而同。宜酌而从之。成效必速也。而愚则更有说焉。掣签之例。起于万历末年。当时有签部之讥。今乃以掣签为典要。非特初授掣签。候补亦掣签。推升亦掣签。堂司监掣。科道监掣。凡以远嫌疑。告无罪而已。嗟乎。朝廷所赖于冢宰者。谓其能远嫌疑告无罪已乎。冢宰之职。惟远嫌疑告无罪。遂为胜任而愉快乎。为官择人。其谁之职乎。岂知人本不可学。而冥行听数。亦有得半者乎。无已请于地类其冲者僻者。于人类其杰者庸者。分而掣之可乎。签补签升。亦于事酌其大小缓急。类而掣之可乎。语云。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当此讲求详慎之时。任事者果不以私家为念。则嫌疑不必避。而惟以人事君之是图。上亦稍宽其文法。而一代之制可定。得人之效可矣。

职官议

任源祥

明代官制。远超汉唐宋。上仿虞周。而控之以机。驭之以权。亦因时制宜之道也。后虽有因革损益。虑无有出其范围者矣。纲纪节目。备载会典。而历朝事例参差。得失并见。窃为之拟议一二定所从焉。吏部为职官之要领。吏部之难。难于量材授任。在外取人地相宜。在内取人事相宜。知人则哲。所以难也。查类选急选拣选皆严于资格。切于比例。后因苞苴请托。乃用掣签之法以为公。顾公则公矣。而一任其冥行。能无蹶乎。查推升不待考满。有类推单推廷推。廷推出于众议。其单推类推皆由吏部。吏部虽贤。能尽天下人而周知之乎。折衷而论。注选推升。皆宜用保举之法。保举。历朝各异。总之保举者。正大之情也。人主之聪明不自用。而寄耳目于吏部。吏部之聪明有限。而寄耳目于内外百官。所难者吏部之得人耳。择任尚书。是在人主。学校所以储才。职官之根本也。教官主学校。顾以龙钟岁贡乞恩举人处之。彼既日暮途穷。甘心自弃。又安望其砥砺名节。主持风教。后世乃视为赘疣。甚非设官之初意。窃谓欲预养职官之用。当先重教官之选。非实有品行才望者。不得居此职。职在教士。士之贤否。为教官之殿最。士之保举。即以责成教官。教官得士多。即与知推一例行取。正统中。陈敬宗李时勉为两京祭酒。天下士风一变。建文初。方孝孺由汉中教授。召入为翰林学士。彼时保举虽未行。而厚其报乃所以重其责也。司马光十科取士。首推行谊纯固可为师表。师表尊而后士知所宗。诚治天下之首务也。由此言之。失职则吏部无补于治道。得职则教官有关于铨政。故论官有典。论政有要。查官员久任。隆庆二年令在京各官与衙门政体相宜。在外各官与地方人情相宜。虽资当升。照例加级。仍管原务。以后迁转即从加级扣算。此即虞廷三考之法而通之者也。后世不遵此法。官如传舍。虽贤者岂能尽其才。展实效乎。六曹政体各有相宜。隆庆事例。户刑工三部司属。无故不得轻调。窃谓礼兵亦然。即如边方有警。非习于形势。谙于兵马钱粮者。其能调拨无误。指授方而有济乎。府州县有烦简。才有攸宜。除吏部量材注选外。受事后量材改调。此抚按之责所以佐铨政之不逮也。查边缺有二。一曰戎马之地。因人之畏苦。而或听告选。或听掣签。皆非铨政之善者也。殊不思一人之苦乐犹小。而封疆民社。关系甚大。计戎马之地。当择其习于边事。才堪御侮者授之。选能而用。非以此苦之也。果着劳绩。不次优擢。嘉靖事例。边远司道知府迁转。量减年资。窃谓知府以下。皆用此例可也。瘴之地。当取其原籍附近风士相宜者而用之。习其俗而知其情。为治倍易。嘉靖事例。远方县佐及杂职员缺。将附近者铨补。窃谓除方面官外。皆用此例可也。府州县六曹之事具备。而治平之时。教养为重。乱离之后。拊循招集为先。至于催科。则为政之末端耳。后世考课有司。惟以催科为殿最。其余不过虚应故事。不仁者严加督责。以副考成。而国家之元气日以朘削。臂如剜肉充腹。待毙之道也。地方失事。固有司之责。然亦须宽其绳墨。期于弭盗而止。今但有失事。即为降罚。勒限不获。即斥逐。以致上下相蒙。隐忍而不敢报。由此酿成大祸。遂不可救也。总之。齐其末则法密而奸积。循其本则吏习而民安。教养拊循。治之本也。催科捕盗。治之未也。舍其本而务其末。欲治得乎。查布按二司。初但设本司正副官。后因事添设守巡二道。遂以为例。往往一道止实辖一府。或数道共辖一府。既有该府。又有该道。殊属赘疣。今之宦途。以此为翱翔之地。养望之区。往来迁转。如传舍然。于地方何益。窃谓一府兵事本合归重知府。而守巡道可裁也。问刑衙门。既设刑部都察院。又设大理寺。专主平反驳正。慎狱之至意也。然使不称其职。虽再设平反之官何益。刑得其平。如皋陶为士。苏公为司寇。岂有别衙门驳正乎。故大理寺可裁也。若镇抚司益不可不裁也。翰林詹事府皆备顾问。可裁并为一。宁重为官择人。毋轻为人设官礼也。中庸曰。人存政举。董子曰。正一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经制未尝不善。而精神所贯。机权控驭。因时制宜。亦在人主之善用之耳。若乃揽要领。厚根本。综其典则而一归之礼。则当今董正之善道也。

铨政

储方庆

用人不可滥也。滥则爵禄不足重。而天下有侥幸功名之心。用人不可滞也。滞则激劝无所施。而天下有自甘弃废之患。二者之患则均。而所以受患者不同。要其失则一也。今铨政之患将在滞矣。说者谓富贵之途。人所奔趋。必使慎重而后迁。以明持久而难得。则人各安其分。不敢躁求。故与其失之于滥也。毋宁失之于滞。不知滞有以滞而生者。亦有以滥而生者。以滞生滞者。救滞之法不同于救滥。以滥生滞者。救滞之法即存乎救滥。以今救滞之法。不为不详且周矣。京职既改外员。科目复减旧额。补者既多。而取者复少。积薪之患或其无。而谒选之人。经年累月。守候都门。而不得一官者。比比如故。此岂法之犹未备欤。则以知滞之出于滞。而不知滞之出于滥也。以滥得滞。而不去其滥以为疏通之本。则虽日从事于改补之令。裁减之方。徒以阻天下进取之心。而滋其雍塞已耳。岂能有所裨益于选政哉。窃以天下官人之额而计之。京省大小之职。不啻二万有奇。而士之由甲榜进身者。三年之中。不过百五十人耳。以百五十人之数。任此二万有奇之官。即参之以科贡。亦当沛然有余。而今若是其雍遏者。乃他途之滥有以使之也。他途滥则正途不得不滞。不清他途之滥而徒欲减正途之额。以求通于滞之中。其可得乎。至于京职候补者。其人固已积日累功以致此一旦。今徒以缺少而概补外员。则既无以酬服官之劳。而后之为国任事者。亦无所望于超迁。而生激发之念矣。夫滥升擢之名。而滞得官之实。则何如广授任之门。而慎登进之始哉。然而议者必曰京职少而选人多。其不得不滞者势也。而他途并进之法。又所以破科目之痼疾。安得尽辟之以待天下之士乎。愚以为京职既少矣。今独以主政一官。待天下郡县吏。无乃少而益少欤。谓宜少广其途以示风厉也。至于科目之弊。患在得人之不精。而以他途混淆之。又未必其有济。何则。择人以识不以法也。识不足以知人。而曰吾有兼收之法焉。窃恐法立而人犹是矣。故夫今日之铨政。但当严核于正途之中。而不必任他途之滥。以滞正途。但当广开其候补之门。而不可任改授之滥。以滞进取。如曰救滞之法。莫善于不次用人也。则今之员多缺少。久已患之。岂可复开多门以待巧进。若巧者侵夺已甚。则拙者迫怵无聊。其滞当有更甚于今者矣。不次用人。可以救滞于滞。而不可救滞于滥。今天下之滞。以滥而滞者也。故愚愿执事之除其滥焉。

选补日知录

顾炎武

汉宣帝时盗贼并起。征张敞拜胶东相。请吏追捕。有功效者。得壹切比三辅尤异。如曰壹切权时也赵广汉奏请令长安游徼狱吏秩百石又循吏传左冯翊有二百石卒史此之谓尤异也天子许之。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自汉时县令。多取郡吏之尤异者。是以习其事而无不胜之患。今则一以畀之初释褐之书生。其通晓吏治者。十不一二。而耎弱无能者。且居其八九矣。又不择其人之材。而以探筹投钩。为选用之法。是以百里之命。付之阘茸不材之人。既以害民。而卒至于自害。于是烦剧之区。遂为官人之陷。而年年更代。其弊益深。而不可振矣。然汉时之吏多通经术。故张敞得而举之。宣帝得而用之。今天下儒非儒。吏非吏。则吾又不识用之何从也。

南人选南。北人选北。此昔年旧例。宋政和六年诏知县注选。虽甚远。无过三十驿。三十驿者九百里也。今之选人。动涉数千里。风土不谙。语音不晓。而赴任宁家之费。复不可量。是率天下而路也。欲除铨政之弊。岂必如此而后为至公耶。夫人主苟能开诚布公。则自大臣以下。至于京朝官。无不可信之人。而铨选之处有不必在京师者。唐贞观元年。京师谷贵。始分人于雒州置选。至开耀元年。以关外道里迢递。河雒之邑。天下之中。始诏东西二曹。两都分简。留放既毕。同赴京师。谓之东选。是东都一掌选也。黔中岭南闽中官。不由吏部。委都督选择土人补授。上元高宗三年八月壬寅。敕自今每年遣五品已上。强明清正官。充南选使。仍令御史同往注拟。大历十四年十二月[己](巳)亥。诏专委南选使。停遣御史。是黔中岭南闽中各一掌选也。新书张九龄为桂州都督兼岭南按察选补使而九龄又即岭南之人李岘传曰。代宗即位。征岘为荆南节度。江陵尹。知江淮选补使。又曰。罢相为吏部尚书。知江淮选举。置铨于洪州。刘滋传曰。兴元元年。改吏部侍郎。往洪州知选事。时京师寇盗之后。天下旱蝗。谷价翔贵。选人不能赴调。乃命滋江南典选。以便江岭之人。是江南又一掌选也。宋神宗诏川陕福建广南八路之官。罢任迎送劳苦。命转运司立格就注。免其赴选。是亦参用唐人之法。建炎南渡始诏福建二广阙并归吏部唯四川仍旧今之议者。必曰如此多请托之门。而启受赇之径。岂唐人尽清廉。而今人皆贪浊邪。夫子之告仲弓曰。举尔所知。今之取士。礼部以糊名取之。是举其所不知也。吏部以掣签注之。是用其所不知也。是使其臣拙于知人。而巧于避事。及乎赴任之后。人与地不相宜。则吏治堕。吏治堕则百姓畔。百姓畔则干戈兴。于是乎军前除吏。而并其所为尺寸之法。亦不能守。岂若廓然大公。使人得举其所知。而明试以功。责其成效于服官之日乎。唐太宗谓侍臣曰。刺史朕当自选。县令宜诏五品以上。各举一人。元宗开元九年敕京官五品已上外官刺史四府上佐各举县令一人视其政善恶为举者赏罚有明正统元年十一月乙卯。敕在京三品以上官。各举廉洁公正明达事体。堪任御史者一人。在京四品官。及国子监翰林院堂上官。各部郎中员外郎。六科掌科给事中。各道掌道御史。各举廉慎明敏宽厚爱民。堪任知县者一人。吏部更加详察而擢用之。夫欲救今时之弊。必如此而后贤才可得。政理可兴也。

自南北互选之后。赴任之人。动数千里。必须举债。方得到官。而土风不谙。语言难晓。政权所寄。多在猾吏。昔唐之季世。尝暂一行之于岭南矣。文宗开成五年十一月。岭南节度使卢钧奏。伏以海峤择吏。与江淮不同。若非谙熟土风。即难搜求人瘼。且岭中往日之弊。是南选。今时之弊。是北资。臣当管二十二州。惟韶广二州官僚。每年吏部选授。若非下司贫弱令史。即是远处无能之流。比及到官。皆有积债。十中无一肯识廉耻。臣到任四年。备知情状。其潮州官吏。伏望特循往例。不令吏部注拟。且委本道求才。若摄官廉慎有闻。依前许观察使奏正。

事堪经久。法可施行。敕旨依奏。唐书韩佽元和中为桂管观察使部二十余州自参军至县令无虑三百员吏部所补纔十一余皆观察使商才补职此固昔人以为敝法而改弦者矣。处台衡者。其可不用读书人哉。

掣签之法未行。选司犹得意为注阙。虽多有为人择地。亦尚能为地择人。自新法既行。并以听之不可知之数。而繁剧之区。有累任不得贤令。相继褫斥者。夫君子之道。在乎至公。存一避嫌之心。遂至以人牧为尝试。昔唐皎为吏部侍郎。当引入铨。或云。其家在蜀。乃注与吴。复有言亲老。先任江南。即唱之陇右。史书以为讥笑。以此用人。岂能致太平之理哉。实录言。洪武四年正月壬辰。河南府知府徐麟。以母居蕲之广济。请终养。诏改麟为蕲州府知府。俾就养其母。圣主之兴。坦怀待物。其所以劝臣者至矣。

万历末。常熟顾大韶。作竹签传。其文仿毛颖传为之。谓签对主上言。上而庶吉士科道之选。下而乡会试取士。壹皆用臣。臣乃得展其材。此愤世滑稽之言。然以之晓人。可谓罕譬而喻矣。夫楚王之厌纽。盆子之探符。古人之用以立帝立王。而今日施之选人乎。

唐时所谓铨者。有留有放。唐书选举志凡取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体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得者为留不得者为放总章二年。司列少常伯裴行俭。始设长名牓。宋白曰长名牓定留放。留者入选。放者不得入选。长安志曰尚书省之南别有吏部选院谓之吏部南院选人引集之所其牓列于院外杨国忠传故事岁揭牓南院为选式是也已定注。则过门下侍中给事中按阅。有不可黜之。故放者多而留者少。景云中。以宋璟为吏部尚书。李乂卢从愿为侍郎。皆不畏强御。请谒路绝。集者万余人。留者三。铨不过二千。人服其公。宋时此法犹存。孝宗干道元年五月乙亥。诏未铨试人。毋得堂除。未有若近代之一登科而受禄如持券者也。

停年格日知录

顾炎武

今之言停年格者。皆言起于后魏崔亮。今读亮本传。而知其亦有不得已也。传曰。迁吏部尚书时。羽林新害张彝之后。灵太后令武官得依资入选。官员既少。应选者多。前尚者李韶循常擢人。众情嗟怨。亮乃奏为格制。不问贤愚。专以停解日月为断。虽复官须此人。停日后者。终于不得。庸才下品。年月久者。则先擢用。沈滞者皆称其能。亮外甥司空咨议刘景安以书规亮曰。殷周以乡塾贡士。两汉由州郡荐才。魏晋因循。又置中正。谛观在昔。莫不审举。虽未尽美。定应十收六七。而朝廷贡秀才。止用其文。不取其理。察孝廉惟论章句。不及治道。立中正。惟辨氏族。不考人才。至于取士之途不博。沙汰之理未精。而舅属当铨衡。宜改张易调。如之何反为停年格以限之。天下之士。谁复修厉名行哉。亮荅书曰。汝所言乃有深致。吾乘时徼幸。得为吏部尚书。常思同升举直。以报明主之恩。乃其本愿。昨为此格。有由而然。今已为汝所怪。千载之后。谁知我哉。古今不同。时宜须异。何者。昔有中正。品其才第。上之尚书。尚书据状。量人授职。此乃与天下贤共爵人也。吾谓当尔之时。无遗才无滥举矣。而汝犹云十收六七。况今日之选。专归尚书。以一人之鉴。照察天下。刘毅所云。一吏部两郎中。而欲究竟人物。何异以管窥天。而求其博哉。今勋人甚多。又羽林入选。武夫崛起。不解书计。惟可弩前驱。指踪捕噬而已。忽令垂组乘轩。责以治效。是所谓未曾操刀而使专割。又武人至多。官员至少。设令千人共一官。犹无官可授。况一人望一官。何由不怨哉。吾近面执不宜使武人入选。请赐其爵。厚其禄。既不见从。是以权立此格。限以停年耳。昔子产铸刑书以救敝。叔向讥之以正法。何异汝以古礼难权宜哉。仲尼有言。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春秋。吾之此指。其犹是也。但令将来君子。知吾意焉。后甄琛元修义城阳王徽相继为吏部尚书。利其便己。踵而行之。自是贤愚同贯。泾渭无别。魏之失才。自亮始也。辛琡为吏部尚书上言黎元之命系于长吏若使惟取年劳不简贤否义均行雁次若贯鱼执簿呼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铨衡书奏不报然观其荅书之指。考其时事。由羽林之变。既姑息于前。武人之除。复滥开于后。不得已而为此例。今也上无陵压之勋人。下无噪呼之叛党。何疑何惧。而不复前王之制。乃以停年为断乎。

魏书辛雄传。上疏言。自神龟末来。专以停年为选。士无善恶。岁久先。职无剧易。名到授官。执案之吏。以差次日月为功能。铨衡之人。以简用老旧为平直。且庸劣之人。莫不贪鄙。委斗筲以共治之重。托硕鼠以百里之命。皆货贿是求。肆心纵意。禁制虽烦。不胜其欲。致令徭役不均。发调违谬。箕敛盈门。囚执满道。二圣明诏。寝而不遵。画一之法。悬而不用。自此中外之民。相将为乱。由官授不得其人。百姓不堪其命故也。北齐书文襄帝纪。摄吏部尚书。魏自崔亮以后。选人常以年劳为制。文襄乃厘改前式。铨擢惟在得人。又沙汰尚书郎。妙选人地以充之。至于才名之士。咸被荐擢。过于魏制远矣。

通典。唐自高宗麟德以后。承平既久。人康俗阜。求进者众。选人渐多。总章二年。裴行俭为司列少常伯。始设长名姓历牓。引铨注之法。又定州县官资高下升降。以为故事。其后莫能革焉。至元宗开元十八年。行俭子光庭为侍中。兼吏部尚书。先是选司注官。惟视其人之能否。或不次超迁。或老于下位。有出身二十余年不得禄者。又州县亦无等级。或自大入小。或初近后远。皆无定制。光庭始奏用循资格。新唐书本传初吏部求人不以资考为限所奖拔惟其才往往得俊又任之士亦自奋其后士人猥众专务趋竞铨品枉挠光庭惩之因行俭长名牓乃为循资格凡官罢满。以若干选而集。各有差等。官高者选少。卑者选多。无问能否。选满则注。限年蹑级。不得踰越。非负谴者。皆有升无降。庸愚沈滞者皆喜。谓之圣书。虽小有常规。而抡才之方失矣。其有异才高行。听擢不次。然有其制而无其事。有司但守文奉式。循资例而已。自宋以下。年资之制。大抵皆本于光庭也。

京债日知录

顾炎武

赴铨守候。京债之累。于今为甚。旧唐书武宗纪。会昌二年二月丙寅。中书奏赴选官多京债。到任填还。致其贪求。罔不由此。今年三铨。于前件州府河东凤翔鄜坊邠宁等道得官者。许连状相保。户部各备两月加给料钱。至支时折下。所冀初官到任。不带息债。衣食稍足。可责清廉。从之。唐时有东选南选。其在京铨授者。止关内河东两道。采访使所属之官。不出一千余里之内。而犹念其举债之累。先于户部给与两月料钱。非惟恤下之仁。亦有劝廉之法。与今之职官。到任先办京债。剥下未足。而或借库银以偿之者。得失之数。较然可知已。若夫明初之所行。有超出于前代者。太祖实录。吴元年七月丙子除郡县官二百三十四人。赐知府知州知县文绮四。绢六。罗二。夏布六。父如之。母妻及长子各半。府州县佐贰官。视长官半之。父如之。母妻及长子又半之。各府经历知事。同佐贰官。州县吏目典史。视佐贰官又半之。父母妻子皆如之。其道里费。知府赐白金五十两。知州三十五两。知县三十两。同知视知府五之三。治中半之。通判推官五之二。州同知视府通判。经历及州判官。视府同知半之。县丞主簿。视知县又半之。知事吏目典史皆十两。着为令。上曰。今新授官。多出布衣。到任之初。或假贷于人。则他日不免侵渔百姓。不有以养其廉。而责之奉公。难矣。洪武初。上谓中书臣曰。官员听选之在京者。宜早与铨注。即令赴任。闻久住客邸者。日有所费。甚至空乏。假贷于人。昔元之弊政。此亦一端。其常选官淹滞在京者。资用既乏。流为医卜。使人丧其所守。实朝廷所以待之者非其道也。自今铨选之后。以品为差。皆与道里费。仍令有司给舟车送之。着为令。十七年七月癸丑。北平税课司大使熊斯铭。言仕者得禄养亲。此人子之所愿也。然有道远而不得养其父母者。乞令有司。给以舟车。俾得迎养。以尽人子之情。廷议以云南两广四川福建官员家属赴任者。官为给舟车。已有定例。自今凡一千五百里以外者。宜依例给之。制可。二十二年命故官妻子还乡者亦给车舟岂非爱民之仁。先于恤吏者乎。

居官负债。虽非君子之行。似乎不干国法。乃考之于古。有以不偿债而免列侯者。汉书孝文三年。河阳侯陈信。坐不偿人债过。六月免免侯爵是也。有以不偿债而贬官者。旧唐书李晟子惎。累官至右龙武大将军。沈湎酒色。恣为豪侈。积债至数千万。其子贷回鹘钱一万余贯。不偿。为回鹘所诉。文宗怒。贬惎为定州司法参军是也。然此犹前代之事。使在今日。则回鹘当更贷之以钱。而为之营其善缺矣。

出仕年齿日知录

顾炎武

记曰。四十曰强而仕。七十曰老而传。是人生服官之日。不过三十年。汉顺帝阳嘉元年。用左雄之言。令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宋文帝元嘉中。限年三十而仕。梁武帝天监四年。令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今则突而弁兮。已厕银黄之列。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何补官常。徒隳士习。宜定为中制。二十方许应试。三十方许服官。年至六十见任官听其自请致仕。实录洪武十三年命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给以诰敕无官之人。一切勒停。是虽蚤于古记之十年。要亦不过三十年而已。三十年之中。复有三衍年大忧及期丧不得补选之日。则其人在仕路之日少。而居林下之日多。可以消名利之心。而息营竞之俗。洪熙元年。郑府审理正俞廷辅。言近年宾兴之士。率记诵虚文。求其实才。十无二三。或有年纔二十者。未尝学问。一旦挂名科目。而使之临政治民。职事废隳。民受其弊。自今各处乡试。宜令有司先行审访。务得博古通今。行止端重。年过二十五者。许令入试。上虽嘉纳。而未果行。积习相沿。二三百载。青云之路。跬步可阶。五尺之童。便思奔竞。欲以成人材而厚风俗。难矣宋李伯玉请罢童子科意亦同此

学仕解

陈祖范

人生不出学仕两途。古之学仕。循年蹑级。无可捷速。无可侥幸。何则。中人多。上智少。颜渊子奇。不可以为例也。按礼记年二十外。博学不教。内而不出。谓专自勤学。不敢教人。存畜所学于内。而不表见于外。如是者有年。过三十博学无方。前之博学也有方。恐年少志未坚定。或杂而不醇。故必示之向方。至此则志气坚定矣。无方可也。学记云。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视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其在斯时欤。此为学之节候也。四十曰强而仕。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未四十。无望仕也。未五十。无望为大夫也。古者仕于私家。仕于庶人在官。仕为闾胥党正之属。皆谓之仕。汉三老啬夫掾属之职亦然。不遽服政也。然虽小官。亦得自行其志。而无所牵制。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其不可而去。想亦不俟五十。而慨然自废矣。若五十命为大夫。则必道合者也。服政二十年。己之底蕴。无所不展。国家既已尽其才。竭其力。曰吾不忍更劳子大夫。子大夫其少安。于是去位以让后来者。此古从官之节候也。呜呼。人寿几何。二十而冠。始成人。三十有室。始理男事。四十以前。皆为学之日。四十以后。或跃自试之时。至五十乃致身矣。至七十复乞身焉。天假之年。从容渐次。何其乐也。后代则不然。自六年就傅。父兄即望以仕。十余岁子弟之聪俊者。亦唯曰余仕。从事科目者。学其所学而实非学。不以科目出身者。益不识所谓学。间有自命博学者。无不好为人师。而自炫自鬻。宁有不教不出者乎。凡学官先事。士先志。故入学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十以外。犹逊友视志。今学士之志。其可问乎。仕则人人期于躐跻显要。惟智尽能索。中路差跌。斯已耳。安所谓道合不合乎。又官无大小。一入仕即去留皆不由己。官卑不肯言去。官高又不敢言去。而引年予告之义难言矣。统计一生。其未仕也。若渴若饥。若骤若驰。其既仕也。若沉若浮。若寐若迷。前瞻后顾而无所泊栖。一朝溘尽。身与名同翳如。悲夫。

明吏部权重

赵翼

明初六部。属中书省。权轻。多仰丞相意旨。洪武十三年。中书省革。部权乃专。而铨部尤要。其后制度屡创。令入觐官各举所知。自浮山李信始。朝觐官各造事迹。图画土地民人。自昆山余熂始。仿唐六典。自王府以下诸司。各编集所职为书。曰诸司职掌。定吏役考满。给由为首领官。选监生为州县官。兼除教职。自泰兴翟善始。三年一入朝。考核等第。自沂水杜泽始。此洪武中铨政大也。明吏陈修傅然虽有此等规制。而量能授职。核功过以定黜陟。则惟吏部主之。永乐中郭琎为吏部尚书。请自布政使至知府。听京官三品以上荐举。既又请御史知县。皆听京官五品以上荐举。论者谓其畏怯不敢任事。转启夤缘之渐。琎传是琎以前。布政等官皆吏部选用也。宣德中。两京六部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郑辰以蹇义荐。得南京工部尚书。辰传是未有此旨以前。六部堂官亦吏部推用也。天顺中。罢廷臣荐举方面大吏。专属吏部。李贤传故事方面官敕三品京官保举贤患其营竞请令吏部每缺举二人请帝简用并推之例始此时王直为尚书。委任郎曹。抑奔竞。凡巡方御史归。即令具所属贤否以备选。直传崔恭为吏部侍郎。置劝惩簿。有所闻皆识之。尚书王翱甚倚之。恭传成化中选郎黄孔昭。留心延访人材。以册书之。除官以才高下。配地繁简。由是铨平允。尚书尹敏欲推其乡人为巡抚。孔昭不可。其人暮夜来屈膝。孔昭益鄙之。敏谓其人曰。黄君不离铨选。汝不能得也。孔昭传可见巡抚等官皆吏部所用。吏部公正。则选用得人。否则可以高下在心。予夺任意。故严嵩当国。吏兵二部选郎。各持簿任嵩填发。时称文选郎万寀为文管家。武选职方郎祁祥为武管家。于慎行笔麈至万历中孙丕扬长吏部。不得已。用掣签法。以谢诸贿属者。一时称为至公。丕扬传亦以吏部注授官职。可以上下其手。故设此法以防弊也。赵南星长吏部。搜举遗佚。布列庶位。高攀龙等皆其所推用。山西巡抚缺人。郭尚文求之。南星薄其人。独推谢应祥。可见其时虽有会推之例。然亦皆吏部主之。周延儒谓会推。名虽公。主持者止一二人。余皆不敢言。温体仁传熊开元疏。亦云督抚官缺。明日廷推。今日传单。其人姓名不列。至期。吏部出诸袖中。诸臣唯唯而已。开元传合而观之。可见有明一代。用人之权悉由吏部。吏部得人。则所用皆正人。如王恕为吏部尚书。所引荐耿裕彭韶何乔新周维李敏张悦倪岳刘大夏戴珊章懋等。皆一时耆硕。宏治二十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其后天启初年。周嘉谟张问达赵南星先后掌吏部。起废籍诸正人。用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秉宪李腾芳陈于廷佐铨魏大中袁化中长科道郑三俊李邦华孙居相饶伸王之寀等。悉置卿贰。万历废弛之后。赖此数年。稍支倾颓。未几易以阉党。而官方不可问矣。此有明一代。吏部之大概也。

民爵论

韩菼

王者诏爵以功。故任官然后爵之。共之于朝。而或授之于太庙。示不敢专也。春秋时不更庶长。已少滥矣。商鞅修其品法为十八级。合关内侯凡二十等。错因建鬻爵之议。以实边粟。景帝复裁其价。以招民至。武帝创立武功爵。得入赀补吏。故卜式首以家财输边。超拜中郎将。至御史大夫。东都之季。其弊尤甚。有入谷而得关内侯者。有入钱买三公者。至于晋武帝之时。卖官得钱。入私门。唐至德之后。纳钱百千。赐明经。品秩耗蠹。于斯极矣。宋时鬻爵。亦间举行。入粟六百石。与补上造。出粟五千余石。赐第班行。然随举随罢。而明时纳粟。则止于监生也。间尝论之。商鞅之法。是赐爵非鬻爵也。错之议。是鬻爵非鬻官也。考鞅之二十等。一公士。二上造。三簪寰。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赐爵自公士以上。不得过公乘。余不以滥赐也。然赐爵者有罪得赎。贫者得卖与人。汉高纪诏曰。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抗礼。然则公士等。犹夫民耳。错之卖爵六百石为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而已。其时虽止卖爵。而文帝时有张释之。景帝时有相如。皆以赀为郎。此特仟伯中之一二耳。安可以一二之贤才。概望之仟伯人哉。且释之为郎。十岁不得调。后以袁盎荐。相如亦病免倦游。后以杨得意荐。未尝以赀进而复以赀迁也。黄霸曾两入钱谷。时承武帝之后。法已敝矣。然仅补冯翊卒史耳。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署右职。则当时公议可知矣。而霸自以廉进至大官。曷尝三入四入钱谷哉。夫鬻爵非古。而赐爵则[已](己)旧矣。唐时谓之古爵。自干封神龙天宝大历。屡以赐民。宋端拱咸平祥符间亦然。洪武初。赐民爵里士公士。虽俱未尝鬻然。至不得已而为国家谋权宜之利。毋宁明禁鬻官。而修鬻爵之令。彼无别途之可幸也。而得高爵有令丞抗礼之荣。有赎罪之便。又得卖与人钱。故在也亦必愿者云集。而可以佐大农之财。亦何至一开鬻官。则爵为空名。不特鬻之不应。即赐之亦非其所喜。人以官为市。滔滔者遂不知极哉。又况有如晋武之世。钱入私门。则失官而复失钱。国家何利之有。尝读熙诏书曰。理财有道。均节出入足矣。安用轻官爵以益货财。贤君谊辟。于斯二者。皆非所愿行。而建议者欲取济一时。亦当考于古而权所轻重也。

选政策

陆陇其

人才不患其壅滞也。天下之才无穷。而朝廷之官有限。以有限之官。给无穷之才。前后相守。历岁月而不能即登庸者势也。是惟上之人有以鼓舞之。使已仕者乐于其职。而不见有升转之难。未仕者安于在下。而不觉其选授之迟。上之人徐择而用之。才愈多则官益得人。用之愈迟。则天下之才。益磨厉而有以效于上。故鼓舞之道得。则壅滞之端泯。善用才者。患无以鼓舞之。不患无以疏通之也。自古人才之多者。莫如三代。建官之少者。又莫如三代。然三代之时。不闻有壅滞之患者。无他。鼓舞之道得焉耳。后世之人才。非加多于三代也。建官非加少于三代也。然而常患其壅滞者。无他。鼓舞之道失焉耳。今初授者以考定先后为序。升迁者以历多俸寡为序。一出于至公矣。乃出缺有限。选途日艰。宜执事鳃鳃以壅滞为虑。而欲求疏通之法。为鼓舞之道也。然愚以为今日之选政。当以鼓舞为疏通。不必以疏通为鼓舞。鼓舞之道莫若于循格之中行破格之典。使中才不得越次而进。以守选法之常。而英流闲得超擢以登。以通选法之变。天下之士将争自磨厉。以求赴上之意。而不见有壅滞之形。窃以为凡今在籍候选之人。宜令所在督抚。每岁各以其职业考之。举其最者一人。上送吏部。使得越次而选。而郡县有司。亦令督抚岁举其最者一人。使得越次而升。越次而选者。一省不过岁一人。既无碍于选法之常。而英流之士。得以及锋而用。中才者亦将勉自涤励。而不至于委靡自弃。选授之期虽遥。而皆有旦夕可选之望。则不见其遥。升转之途虽难。而皆有旦夕可升之望。则不见其难。如此。尚何壅滞之足虑哉。此所谓以鼓舞为疏通者也。若夫就疏通言疏通。则又有其道矣。一曰入仕之途宜清也。今夫仕途之所以壅者。以流品之太杂也。自科目而外。有任子。又有例监。有投诚。有府史杂流。此固 朝廷所以广用人之途。而不可偏废也。然其中岂无冒滥而当核者乎。宜严其例。使一才一艺。皆得踊跃于功名。而不至开侥幸之门。一曰考课之典宜严也。夫不肖者安于其位。则贤才不得上升。宜令督抚察所属。贪污者不时纠参。而考课之时。不特一二等之擢者。不得滥施。即平常留任者。亦必奉身寡过。有吏习民安之便。而后使之久于其任。一曰辟召之法宜参用也。汉法长官得自辟曹掾。一时文学才俊之士。皆出其中。宜仿其制。令天下长官。得辟有出身士人为掾吏。既可息奸猾之风。而士之未就职者。亦得少展其才。此三者。皆今日疏通选政之道也。

答问选举

王心敬

或问选授外官之宜。答曰。自前代议法者曲生防范。设为本省人不得官本省之例。虽佐贰微员。仓巡贱职。亦不得仕于本省。其意盖谓本省官本省。地近乡迩。不特本官有私碍之情。亦事有难行之法耳。然究之所防之弊。正有出于所防之外。而中间隐伏十弊。重为国计民生士气吏治之患害者匪浅也。十弊云何。其一海内幅万里。以极南之人遇极北缺。极西之人遇极东缺。路途甚有在七八千里外者。纵令妻子眷数至少。亦且不下八九口十余口人。况等而上之。自二十口以至三十口者往往有之。即初 赴任而费已不赀。又无论岁中必一一探候父母顾盼全家之费矣。方其积年往来京师。非变易产业。便借贷亲知。不但科贡从寒士出身为然。即荫生捐纳。亦往往一赴远任。即债累满身矣。夫甫入仕途。而有满身之债负。虽欲廉以官。而不能自遂其本心。官一不廉。而害不且隐中于国家欤。其二吏为士民师表。首宜使之敦崇教道。作风化之倡。今有如两亲已老。更无昆弟。而一选远地。即平日至性天成之士。不能不违其本心。而离亲独往。当亦非 国家教孝之道也。其三一选远方。语言不通。官民上下之情。俱赖通于积年供役之侍吏。虽至明者。初至必受蒙笼欺诈之弊。更若书生即终一任。而上下均受其愚弄者。难以意量。是官与民俱受害也。其四南北风气殊。一选远地。往往饮食起居不宜。有去以十余口而归仅四五口。甚且有本官不免者。是害在身家也。其五则路途一远。行程必淹滞时日。即旷废职业之弊多。是害在废职旷业也。其六一选远地。新旧相接。当不能一一交手。中间必加一署事之员。即此地之百姓。隐受其弊者。其端必众。是害在百姓也。其七本官有长路跋涉之苦。是害在本官之劳于无益也。其八本衙之役胥。有远接虚耗之费。是害在本官。又被于本衙役胥也。其九则属在大吏。夫马骚扰之费。即不可言。是害在驿递也。第十则吏之能奏善治者。由于洞悉地方之利害情形耳。地境一远。一切事情。素不能知。必当官而后问以知之。问果能尽此邑之情形乎。且边缺升转。大约在三四年内。故远任之员。至有官阶已转。而尚不尽悉其州邑之情事者。此之为弊。又可胜言哉。欲变其弊。初无难事。亦祇依三单之法而善行之。即以十五省分南北中为三单。北单盛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五省。中单江南浙江江西四川湖广五省。南单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五省。除督抚特差。边将重任。司道府尹大寮。但论才识。不分南北外。其余文自五品以下。武自四品以下。三单各自论俸。不得以极南人任极北缺。极北人任极南缺。惟是中单尽可通融。然通融者亦止于千五百里。甚至二千里为度。亦不可过于此限。庶几公私尽便。中间暗收无穷之利耳。且古不但不避近省。亦且不避本省。无论昔之鲁人仕鲁。齐人仕齐。古有故事。又无论昔之朱买臣张镇周皆守本郡。范文正公昔亦曾守苏州。前代更有成例。不一而足。且如 本朝北京人皆仕 王朝。各省中式武科。与行伍大小武员。本省无不任其试用。亦不闻尽属扶同徇私。情法拘碍也。即盛京而天下可推。即武员而文员可推。即前事而后事可推。况下至佐贰。不过分令长之一臂。更至仓巡。其实下同役胥里正。而必隔省除授。迁转于越省数千里外哉。故文官五品以下。武员四品以下。即不遇本省应得之缺。以千百里为衡。而佐贰以及仓巡。则应止以五六百里内外。为衡斯情理允协也。

书雷顾二给事监掣疏后

蔡方炳

掣签之法非古也。起于明万历。营私择地。属托公行。始变此法。一时之营求请托。廓然风清。沿及明季。掣签之中。弊复繁丛。 本朝遂分满汉监视。不独授权于选司。廓然风清。于斯为极矣。初犹止行于新授。今则兼行于升补。且满汉堂司监掣之不足。而益以科道之监掣。廓然风清。于斯更无遗憾矣。夫仗一竹之无知。为官员绝趋竞规避之巧。为铨衡释恩怨异同之衅。岂不甚善。然念及为地择人。为事择才。则诚有难于举措者矣。夫满汉监掣。科道监掣。法已最密。而纠铨弊者尚累累见告。不得已。乃欲并吏部资俸之册。亦得职掌以穷其弊。以是为穷弊则可。若以是为用人之要务。即按册而稽。万无一弊。犹是宋臣所云执簿呼名。一吏已足之谓也。夫未得用人之益。且先除用人之弊。故不得不凭掣签。然以掣签为凭。岂得人人与地相宜。惟督抚于群有司明试之后。所见必真。题请调补。正宜覆允。或谓督抚所请不足信。是必其人之不足倚仗也。若果不足倚仗。即当更易其人。否则既任以一方之事。而不得更置一方之才。分猷无人。提挈不应。何从展布乎。今朝廷以为欲得其益。先除其弊。故萃精神于监掣之中。行见用人之弊绝。必将课用人之益矣。

吏治因地制宜三事疏

陶正靖

臣惟守令为亲民官。而令之于民尤亲。闾阎之疾苦。必由令而上闻。朝廷之德意。必由令而下达。其秩虽卑。其责至重。劝课之方。必须曲尽其宜。未可以苟且概施也。臣少历四方。于南北吏治之难易。有慨于中。请敬为  皇上陈之。盖北省俗醇而事简。赋少而易输。州县治事。自辰迨午。则案无牍矣。南方俗漓而事繁。赋多而易逋。讼师衙蠹。奸弊百出。自非精敏强力之吏。鲜有不困者。故近日督抚所定冲繁疲难之缺。北方之兼四项者。仅比南之兼三。北方之兼二项者。仅比南之简缺。此其大较也。若夫劝课之方。必足其财用。乃可以杜其侵渔。优其迁擢。乃可以鼓其志气。今养廉之典。卓异行取之法。固已具备。而臣窃以为尚有可得而议者。凡州县之费。莫费于延幕宾。若江浙诸剧邑。非七八人不足分办。而就中所尤倚重者。非二三百金不能延至。统而计之。已至千金之外。养廉之资罄矣。其一切日用交际舟车之费。何从出也。是养廉者其名。而养不廉者其实也。明知其不能持廉。而不得不姑听之。有发而又不得不案治之。是孟子所为罔民者罔吏也。臣以为两司以上之养廉。不无稍厚。而州县以下。未免犹薄。剧如江浙。瘠如川黔。虽多寡悬殊。其不足于用则一。原督抚定议之初。所以苟且如此者。拘于本省耗羡之常数。欲多赢余归公耳。臣恭绎   世宗宪皇帝圣谕。赢余本充地方公用。 国家初无所利于其间。督抚或误认为别储之项。以多为功。非立法之本指。至于普天率土。莫非臣子。宁以疆域之攸分。致诏糈之顿异。臣请通盘合算。裒多益寡。其或不敷。凡诸杂税似可拨支。务使经费粗足。然后绳以贪墨之法而无辞。至于盐差运使。职事本简。徒以旧为利薮。支给亦觉过多。所当一并通融定议。庶无不均之叹。此臣所请因地制宜之一端也。昔年县令行取。或擢台垣。一则取其献纳。足以周悉民情。一则奖其成劳。用以激扬吏治。今行取之制虽复。不过需次部曹。计自实授以至正郎。速者须六七年。通计出身筮仕之初。几及二十年。其由举人出身者。须四五十年之久。锐精之气已销。戒得之患垂及矣。非所以劝能吏也。台垣之任。未更民社。言及吏事。不免隔膜。又非所以周下情也。议者以县令视科道。品级相悬。多用县令。则编检部曹。不免壅滞。臣以为县令之难。视编检部曹。何啻数倍。按其品级。亦与编检相同。何至遂成悬隔。惟是事简之地。中才可以寡过。事繁之地。即长才不免受罚。故目今行取之员。多系简地。仅得中才。尚非分别劝惩之道。臣请就所为冲繁疲难。兼四兼三者约分年限。年满无过。并准行取。督抚具考语送部。  皇上亲试之。最优者置科道。次者或升外任。或除部曹。其中缺简缺行取者。仍循常例。夫冲繁疲难之地。数年而无过。其才能必有出人者矣。考试而择其最优。其经擢科道者亦少矣。此于编检部曹未至相妨。而才能之吏益知奋勉。此又因地制宜之一端也。考汉代郡县之任。或即用本地人。唐制诠除不过千里。我   世宗宪皇帝。于挑选人员。多分发附近省分。盖以至公之心待人。而亦恤其跋涉之艰也。旧例除官止避本省。其后复有五百里回避之例。夫人臣苟不能秉公执法。虽在数千里外。庸必无姻亲故旧耶。若其公正无私者。虽在本籍。又安能挠之。臣愚以为唐制所云毋过三十驿者。所当酌从。地近则到任之初。省借贷之费。或家有老亲。便于迎养。推公心以御物。而求忠臣于孝子。于是乎在。此又因地制宜之一端也。以上三条。臣非敢苟凭臆见。妄议纷更。稽之以古义。度之以时宜。于劝课之道。似为有益。

敬陈用人三事疏顺治十二年

吏部侍郎梁清标

一崇守令之任。民生休戚。全关守令。汉世特重其官。如龚遂黄霸卓茂诸人。治绩表着。或假以便宜。宽其文法。或玺书褒美。赐爵通侯。是以古今吏治。汉为独盛。今体统陵替。文法拘牵。有司力疲于趋承。心怵于功令。稍失上官之意。诃斥频加。兵马往来。横遭侵辱。即有贤者。欲兴一利除一害。动多掣肘。何怪职业不修。治平寡效耶。臣谓欲课实功。必先一体统。请  下督抚。隆其礼文。或豪强有凌侮把持者。得以申请究治。四体宽然。庶可展布。又查明初有到任须知一书。内列规条三十一则。纲目森然。皆切民事。例于铨除之日分授选官。使知所遵守。其后渐废不行。有司且茫然不识职守为何事矣。今其书具在。亦宜重加订刻。照例分发。道揆法守。上下交修。懋赏以鼓循良。重罚以儆堕窳。其谁不自勉于吏治乎。

一重言官之选。  皇上宏开言路。以襄盛治。责言官既重。则选授不可不详。在外推官同知中经举卓异治行高等者。自当优与清华。乃俸深序及。往往升转部曹。一凭掣签。及值考选。则平平无过者。不得不一概行取。非所以奖廉能慎名器也。察职掌内旧有部郎改授之例。至 本朝亦屡行之。况其人近在目前。才品人所共知。臣愚谓宜照旧例。除臣部外。五部郎中员外主事遇考选时。许各部堂官遴选品行端方。中怀谠直者。咨送臣部。许卓异推官同知一体考授科道等官。斯台垣济济。才贤不至有沉抑之叹矣。

一严功过之衡。励世之权。存乎黜陟。贤者进之。不肖者退之。所贵乎铨衡也。今止循资俸。按籍升迁。虽殊才异能。与庸碌等。激劝无凭。治效曷。臣请于选功二司设纪功纪过二簿。令督抚察所属各官任内完赋垦荒获盗清狱。凡地方应行事宜。有能举一政者。即开实迹报部。详注于册。除不肖官员具疏纠参外。其有过可指者。亦时报部注册。臣部于升迁时考其政迹多寡。定人才短长。上者优擢。次者平升。下者左迁。在内部寺等衙门。亦各将所属功过。不时咨送。一同详注。推升分别之法亦如之。如是则循名责实。人才竞奋矣。至于屏浮议。核成功。任贤人而勿疑。信  诏令而勿变。是在  干断独操。何患积弊不除哉。

请复进士观政之例疏康熙五十六年

御史许惟模

窃思国家养士。期于有用。古者兵农礼乐。各展其能。得一材则收一材之效。虽曰功名自奋。亦因造就多方。实可见之施行。而不为空无用之学也。伏见我  皇上爱养人才。近科新中进士。又  特命词臣教习三年。实我  皇上寿考作人。训育工至意。臣以为未仕视其所学。既仕视其所为。士子读书应试。自游庠以至登第。历经考校。皆以文章分厥次第。是凡预进士之选者。不患文义不娴。患未能通知世务。经济优长耳。然则教习进士。皆当以钱谷兵刑等事课其实政。不必如教习词臣。穷经学史考校诗文以定高下也。臣伏查国初进士。原照历来旧例。发榜之后。分拨各部。观政三月。然后铨选。欲令新进之臣。晓习部务。为理繁治剧地耳。然止历一部。而各部各司之事尚未周知。臣请嗣后每科馆选之外。所余进士仍照观政之例。分派各部。每限三月。次第轮。将见行则例。俾之讲究学习。不过二年。而六部事务无不悉知。其中果有才品超卓。通达治体者。听各部满汉堂官。填注考语。破格保题引  见。遇应得知县缺出。先用以为鼓舞。其余限满报明。仍归科分挨选。则时日虽少而经练倍多。学习非虚而考校更实。将来躬膺民社。驾轻就熟。上承我  皇上教习之深恩。庶无负委任之盛意矣。

请举人分部学习疏乾隆九年

吏部尚书讷亲

窃照州县为亲民最要之官。任兼教养。督抚与之共治。一省司道府之表率纠稽。皆以牧令为政教之所由起也。一州一邑之事。官无不周知。臣此次奉差外出。于经过州县。询以地方事务。竟有茫然不晓者。问其出身。多系远科举人。或精力就衰。或见闻本陋。远科举人。需次常二十年。去拣选之日已甚久。月选后分别员缺繁简调补。督抚察其能否称职。或奏请改教。或参劾降调。然亦须待至一年半年后。始能试看得实。而此际之事务废弛已属不少。且更换一官。新旧委署之间。交代纷繁。官经数易。民不相习。均于吏治有妨。臣思姑息在一人。则贻误在一方。有不得不为筹划变通者。查从前举人有分部学习之例。后经部议。以部中事务。与外省州县不同。诸凡钱粮刑名催科听断之法。自须因地制宜。随时变通。非必在部行走。方可学习等因。停止在案。窃思部务与外省体制虽有不同。而所办即系各省之事。其理无不可通。学习人员即不能实有谙练。而出入闻见之间。自必知识渐开。举动稍娴。其于服官之资。不可谓其无益。查该员赴选之时。虽例系本省督抚验看咨部。方准以知县选用。但知县定例。不用本省。从前督抚。多因无关所属吏治。姑为优容。且距验看之时。已经年远。未可遽为凭信。应请暂停铨选。行文各省督抚。将现在届选举人。情愿领咨赴部者。再行加意拣选。年力尚强。人才可用。方准给咨赴部。臣部覆加验看。签派各部学习行走。其已经在部投供之举人等。亦暂停铨选。令九卿验看甄别。分部学习。均于一年期满之后。如才具可用。该堂官出具堪胜县令考语具奏。仍交臣部。按其科分名次。照例选用。其有科分在前。期满在后。并科分在后。期满在前者。统归各本科挨次铨选。如遇外省需人。臣部即将项内举人。一体拣选引  见。发往该省。准其酌量题补。并请嗣后定于各省举人应选科分之前二年。臣部行文各督抚。照例陆续拣选送部分派学习。期满具奏。咨部选用。其不入拣选。不称保奏之人。俱以学正教谕铨选。有情愿告降训导者。准其告降。再查教职各官。有董率士子。整饬文教之责。其中进士拔贡等项出身者。尚多年力壮盛之人。而恩岁等贡生出身者。类皆衰老难用。应请一并酌议。何项照旧铨补。何项停其选用。并于铨选之前。作何拣选甄别。详细酌定。俾县令既各称其才能。教职亦悉尽其官守。庶牧民教士。均属得人。而 国家设官分职之意。亦尽收实济矣。

实试观政疏康熙十六年

给事中徐旭龄

为图政务求实效用人贵储真才事。窃惟 朝廷会试大典。三载一行。旧例于 殿试之后。即考词林。除考中者特授庶常入馆教习外。其余无分二甲三甲。俱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各衙门。观政三月。然后授职。

虑诸进士甫庆释褐。骤膺民社。恐于刑名钱谷。夙未谙习。一旦执政临民。未免有美锦学制之诮。故令其先观政而后选官。立法甚善也。比年以来。渐失初意。诸进士分拨观政者。不过视为故事。方到衙门。未及数日。遂各请假回里。名为观政。不知所观何政。亦当思古人做秀才时。便欲以天下事为己任。况其身登仕籍。面受  特恩。犹因循陋习。罔臻实效。殊非我  皇上侧席求贤。励精图治之意也。臣祈  下该部。严行申饰。凡观政进士。须照拨定衙门。每日早到。立簿查核。勿令虚旷。其于各衙门一切事宜。务要悉心讨论。如在吏部则究官方黜陟之法。在户部则核会计盈缩之数。以及礼兵刑工等部。并都通大理寺等衙门。皆纪纲法度之所从出。其于有司各官。尤最为切要者。若能于此处考核详明。晓畅大义。则任之日。自不至于冒昧周章矣。

议新进士分省学习疏雍正三年

鄂尔泰

窃照广西布政使元展成。前请以分发进士派交各府知付学习一折。荷蒙  朱批。于督抚商酌为之。钦此。臣谨按前奉  上谕。以今科中式进士。分派各省藩臬衙门。令其学习三年。即于所派省分试用补授者。正以藩司衙门。为一省钱粮之总汇。臬司衙门。为一省刑名之总汇。但能用心学习三年。必有一长。于该进士大有裨益。即于该省分大有裨益也。兹据元展成奏称通省政事。虽出于藩司。要皆总揽其纲领。与州县官亲民者有别。且收放钱粮。事有成规。可无庸学习。再命盗案件。例由州县解府审详。到臬司衙门。已属成谳。即有供情未协。亦仍驳回府。其民间细事。非臬司逐一亲理。若令入藩臬署内学习。又与内幕相亲。亦恐滋弊。是分派各省进士。不如于知府衙门学习之为亲切等语。臣查一应事件。无非情理。守正持平。端视大吏。故宣化为藩。不止司钱谷。弼教为臬。不止司刑名。此外省枢纽之地。实观政者之准的也。若不令学习于藩臬。转令学习于知府。是犹使观水者舍江河而就沟渚。其能识源流者几何。臣愚以为分派学习。除藩臬衙门外。督抚粮盐道衙门。亦应酌派。总在省会。易于观摩。似不必分派各府。转不能时常接见。无以试验其优劣也。惟是有教斯有学。有传斯有习。非止于升堂片时。令其侍立静听。而即可望其知能。或间发一案。令其案批。或故作一问。令其裁答。或实指一事。令其条陈。或虚设一疑。令其剖断。或差令查勘。或委令督催。或闲论夷情。或详说地势。就其言动。观其才识。指示是非。改正错谬。如此三年。庶学习进士。或可半有成材。至于学习署内。恐于内幕相亲。将来滋弊。此事惟在本官。即如书吏。未尝不在署内。与内幕隔别。原不得相通。作弊不作弊。亦岂限于署内署外。各衙门二堂以外。仪门以内。但择闲房二三间。即可为学习之所。其日用薪水。应酌量资给。俾无窘迫。庶益奋兴。臣现于分发云南新进士九员内。将一等次等者派往抚藩各衙门学习。又次等二员。在臣衙门学习。仍不时传集。合考其所学。分别勤惰。以示劝诫。在各省各有不同。总期仰体 圣意。造就人材。可不必题请通饬。

请考试正印官疏

陈廷敬

窃谓与 国家共理此民者。外则督抚司道府州县等官。督抚司道。弹压表率以理民者也。而与民最亲者。无踰于知府知州知县者矣。臣愚谓亲民之官。其职至重。至于文移簿书期会讼狱之事。皆身自经理。不得假手胥吏。使夤缘为奸。其事又甚难也。自捐纳以来。有未经考试之人。辄授正印亲民之官者。夫古者以经术为吏治。必学古然后可以入官。今即不能尽然。而亦须略晓文义之人。委以民社之寄。臣查俊秀一项。初捐既是白身。有司曾未一试。而吏部辄与选补。则其文义通闇。何由得知。此项人若一束之高阁。则既已尝许其得官。若尽数录用。则自古未有不晓文义之人。可以为民父母者也。臣查兵部有考试武职之例。凡副将参将游击等官。单双月选补。先期考试弓箭。不合式者不准选补。下月复考。至于再四。必待其合式而后用之。武职重之如此。何况亲民之吏乎。臣又查吏部有考试招民知县之例。招民之与捐赀。事体相类。又不宜彼重而此轻也。臣愚谓知府知州知县。凡俊秀捐纳。有已经考职后捐纳者。依例选补。有未经考职遂行捐纳者。于补选之时。仍行考试。文义略晓者。即与选补。否则且令肄业。听其再试。凡考试之时。若绳以八股经义。既非其所素习。亦难以猝然而能。合无试以时务策一道。判一条。但须严加防察。毋得令其代倩。徒应虚名。如此则既不绝其功名仕进之路。亦使知有郑重名器之思。庶可以责吏治之实效也。伏祈  睿鉴。敕议施行。

疏通选法疏

田从典

臣谨题。为铨政原有定例。用人必在及时。谨陈举贡壅滞亟求选法疏通事。臣闻帝王之治天下。使天下之人。皆踊跃鼓舞。自奋于功名。而国家因以收用人之效。则惟铨政之疏通使之也。夫天之生材。原足供一代之用。特是当其时而用之。虽偏长可与奇士争能。而过其时而用之。即豪杰将与庸众同伍。古之用人不拘资格。逮后世以资格用人。而先后多寡之间。乃至于壅滞。而人材遂困。然行之既久。未便骤更。按其额数。斟酌变通。不至纷更破例。而有疏通之实。我  皇上辟门吁俊。连茹汇征。而又卓异之举时闻。优者升以不次。宽大之  诏屡下。过小予以更新。至于慎捐纳必廷臣屡请。而后暂得举行。疏正途则额数较多。而又永着为例。固已人思自奋。士庆弹冠矣。而臣犹有请者。则以举贡一途。尚多壅滞。所当急议变通者也。夫往者进士尝壅滞矣。疏之而已通。举贡又壅滞矣。疏之而未即通。其故何也。今以选法论之。十七人为一班。推升捐纳。共得其七。进士举贡。共得其十。不为不多矣。然举贡以两途而得五人。不特少于进士。亦并少于推升捐纳。何也。推升捐纳。人数即多。度不至如历科拣选之举人。动以千计。其途已自相壅滞矣。而又益以历科之恩拔岁副贡生。至后之积薪者。又不可以数计。选法安得而不日滞。士气安得而不日损乎。又其甚者。举贡名为分选。而实则有停选之时。何者。今吏部选法。举贡悉依科分前后。宜矣。而于每科举人之后。附以教习贡生。举完则及于贡。贡完则再及于举。则当举人挨选之时。而贡生曾不预其一。及轮至贡生挨选之际。而下科之举人。又曾不得预其一。其间岂无非常之士。率皆坐困于闲居之岁月。而不得以自表见于  圣明之世。即幸而一绾半通。大皆迟暮之年。甚可惜也。夫士之有老与少。犹日之有朝与暮也。今乃不用其朝气。而用其暮气。人材可惜不待言也。  皇上待举贡与进士一体。而壅滞若是者。则以选法定议之时。未能仰体  上意。一通融其法耳。法不通融。则虽举人拣选之例。无论由五科减为三科。即令其一科拣选。尽如边省之例。而亦曾何与于选法之数乎。臣查旧例选法。以十三人为一班。后加至十七人。夫加则曷不可屡加也。合无量加一人。以十八人为率。使举贡共得六人。而又将举贡分而二之。使举得其四。贡得其二。无使举贡有偏枯之时。至科分挨次。悉如旧例。庶每选有举。每选有贡矣。所谓不至纷更破例。而有疏通之实者此也。或曰。班数行之已久。永为定例。今特以举贡之故而增人。若别途俱请增数。奈何。臣谓不然。夫若合举贡之人数。与别途分晰较之。虽加犹为少也。今进士推升。俱得其平。无论矣。至捐纳一途。多出势豪之家。非有才能素着。而朝出赀而暮绾绶。皓首穷经之儒。终年戚戚。即谅增其数。彼更何说乎。此断宜急变通者也。惟祈  睿鉴施行。

请速停保举永闭先用疏

陆陇其

题为请速停保举之捐。永闭先用之例。清仕途以安民生事。臣伏见臣同衙门御史陈菁疏。请停捐纳保举。而开先用之例。部覆俱无容议。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具奏。臣窃以为保举之捐。不可不停。而先用之例。不可开也。夫捐纳一事。原非 皇上所欲行。不过因一时军需孔亟。不得已而暂开。复恐其贤愚错杂。有害百姓。故立保举之法以防弊。为虑深远矣。近复因大同宣府运送草豆。并保举而亦许捐焉。则与正途无复分别。甚非  皇上立法防弊之初意。且保举所重。莫重于清廉。故督抚保举。必有清廉字样。方为合例。若保举可以捐纳。则是清廉二字可捐纳而得也。此亦不待辨而知其不可矣。若夫前此有捐纳先用一例。正途为之壅滞。至今尚未疏通。故  皇上灼见其弊。久经停止。虽前九卿因运送草豆。会议酌开事例。亦未及此。诚知其为选途之害。而不敢轻议也。且捐纳先用之人。大抵皆奔竞躁进之人。故多一先用之人。即多一害民之人。此又不待辨而知其不可者矣。抑臣更有请者。臣窃见近日督抚。于捐纳之员。有迟之数年。既不保举。又不参劾者。不知此等官员。果清廉乎。非清廉乎。抑或在清浊之间。未可骤举骤劾乎。夫既以捐纳出身。又不能发愤自励。则其志趋卑陋。甘于污下可知。使之久踞民上。其荼毒小民。不知当何如。故窃以为不但保举之捐纳。急当停止。而保举之限期。更当酌定。不但目前先用之例。万不可开。而从前先用之人。不可不行稽核。伏乞敕部查一切捐纳之员。到任三年。而无保举者。即行开缺。听其休致。庶吏治可清。选途可疏。而民生可安矣。

甄捐纳以恤人材疏康熙十八年

蒋伊

臣闻三代之制。以德诏爵。以功诏禄。诚以人材不可不爱养。而名器不可不慎重也。  皇上三载一举宾兴之典。士之得列名天府者。正不知历几许寒窗辛苦矣。乃铨途壅滞。势同积薪。查康熙九年起至十八年。应选者不下二千人。每遇铨除。捐纳者居十之六。应选者居十之四。按其资次而用之。非二三十年不可。纵使青年释褐。必至白首弹冠。夫人臣进身之始。膂力方刚。莫不卓然思所表见。及至发白齿落之时。始得循资蹑级。其不为子孙计者几何哉。闲居之日长。而莅官之日短。臣恐其身家之念重。而民社之念轻矣。此臣不得不为人材惜也。从来亲民之官。莫切于县令。县令贤则一邑被其泽。推而言之。天下之民困矣。捐纳知县。原出于一时权宜之策。乃有先用。又有即用。更有小京职之一途。以为终南快捷方式。揆其欲速之心。莫非取偿之计。此辈欲望其毋侵渔百姓。岂可得乎。古称郎官上应列宿。而使仆吏厮养。暮给使令。旦拥圭符。此臣不得不为名器惜也。夫捐纳之中未必无贤能。而不可不选择。臣请将捐纳未选者。在内责成吏部。行拣选之法。身言书判。实加考验。取其文理才干。堪为民牧者。照次除授。如文义荒谬。出身下贱者。给以知县职衔。俾为佐贰以自效。其捐纳已选者。在外责成督抚。行保举之法。一年之中。试之政事以观其能。稽之操守以定其品。如果才长守慎。许该督抚保奏。不拘资格。一体升转。其贪残阘茸者。亟请罢斥。如是则铨法澄而吏治端矣。臣更有请者。现在捐纳事例。止有广西一省。而近因规避边缺。纳者寥寥。伏乞  皇上立沛纶音。将知县一项。亟行停止。其余事例。不妨暂开。以济军需。是所罢者止一时之小利。而所持者在一代之大体。垂诸史策。布诸四方。其关系非浅鲜也。

酌议捐纳官员疏

徐元文

臣窃见  皇上鼓舞吏治。加意澄清。特以军饷浩繁。民力雕敝。姑准诸臣之议。酌开事例。权宜济用。然名器既滥。吏道实伤。今幸 圣化宏敷。荡平立奏。诚董正百官。与民休息之日。臣伏察康熙十八年定例。凡捐纳授官。及捐纳复职州县。到任三年后。称职者具题升转。不称职者题参。照例议处。其官箴有玷者不时题参。是凡捐纳之人。无论称职不称职。皆当以三年为限。分别具题也。乃今各督抚具题。称职者尚不乏人。而以不称职题参。概未之见。至有受任四五年。而不纠不举。莫能辨其贤不肖者。谓非督抚之容徇不可也。臣以为督抚于三年之内。察各官治行。知之当已久熟。宜立一定限。报满之日。便须分别去留。应降应革。即行闻奏。不得迁延月日。姑留不论不议之人。以误民生而滋奸弊。至于佐贰教职等官。止须咨部汇题。所亟宜酌议者也。又如户部条例。道府以下捐银者。三年后免其具题。照常升转。夫 国家大体所关。惟贤不肖之辨而已。今吏途甚杂。所以令三年具题。欲使贤者劝而不肖者惧。若听许捐银。是金多者可与称职者同科矣。臣以为称职非可捐纳而得。且此曹以现任之官。营输入之计。势必剥民脂而长贪冒。所亟宜停止者也。岁贡一项。所谓正途。自捐纳事例渐推渐广。而生员俊秀。并得输纳。嗣又开捐纳生员之例。虽复目未识丁。而今日纳生员。他日即纳岁贡。名则清流。实多铜臭。公然冒滥。自诩正途。臣以为正途非可捐纳而得。其由捐纳岁贡得官者。仍须保举。方与正途一体升转。所当亟宜更正者也。至于诸凡捐纳事例。总属一时暂行。  皇上厘官方至意。固久欲停罢。臣愿于滇南收复之日。即  赐旨辍不行。不拘前者十二月停止之成命。则  圣政一新。人心莫不大快矣。

复黄菉园书

魏裔介

着书立说。只是一事。苟坐视生民之阽危而不能救。先圣之家法。绝不如是也。经世编他日刷印。另容寄上。大计举行。足以激浊扬清。拯救一时之困。而新抚数人。驱车就道。草木亦觉为之改色矣。承教欲纠弹一二人。得其事实。生以为此不足为也。昔生在掖垣。后居宪席。从未尝攻发人之阴私。凡所论劾。皆见于章奏。有实据者。契丈欲养大臣之局度。正不必争一二人之得失。方今人才最为紧要。宾兴选试而取之。奔走道途而弃之。夫捐纳者之先用。当先用于捐纳者之本行耳。奈何将历科进士举人。  皇上临轩亲策之人而并先之也。进士为一行。举人为一行。例监捐纳为一行。丞簿捐纳为一行。教习为一行。斯可矣。天下之财。尽没于火耗。是  皇上之天下。其财半入于有司也。禁之而不得其所以禁之之方。有司火耗。收粮书役。又有使用。虽有禁约。一张亭长之壁。即高阁户书之室耳。宜令各巡抚定天平法马等子之式。发与州县。其银钱低昂多少之数。照时价征收。每季一报。知府职司钱谷。不时查核。呈报抚院。庶银钱多收之弊可革也。武备者。国之大事。把总者。兵之首领。而无功卑贱之人。贿赂滥收。剥削行伍。以媚上官。水旱之后。盗贼窃发。何以控御。宜以武举充之。如文举拣选之例。庶冒滥革而营陈壮练也。天下之事。可言者甚多。姑举思之所偶及者。可分疏言之。总一疏以陈之。若其思所未及者。尚不可胜指数也。至于纠弹。则于章奏中察其破绽。臣僚中见其奸邪。方可据实奉白简以闻。苟无其人。自可正色以待人。不必疑似冒奏。反中心悬悬数月。有误正事也。

请分繁简重名器疏

顾琮

皇上御宇以来。时时求贤。事事爱民。文教日宣。武备云集。值因逆贼犯顺。计部日以军需为急。而条议者纷纷。无不佥从。纳官之事例开矣。在内之官。始而不过中书闲曹。继而上及主事员外等项矣。在外之官。始而不过有司下僚。继而上及道府等项矣。夫援纳一项。头绪繁多。仕途混浊。难以枚举。臣姑就知府知县亲民之官言之。如知府一官。大府管三二十州县不等。钱粮数十万一二百万者。户口数百万者。不减一小省巡抚。其降级还职。犹可言也。而革职者朝而白身。暮以五千两而黄堂矣。彼既费有重资。能保其不取偿百姓乎。伏思   世祖章皇帝别开四十大府。以待贤能。今合无仍行长法。将钱粮多者定为大府。约以八十府为期。其余小府以为还职降职援纳者之缺。非苛刻之也。以五千两骤复四品大夫。专司数城。未为不得也。夫若知县。轻视之乃百里之寄耳。而不知大邑钱粮。亦有十余万二三十万不等者。土地人民。生童胥吏。听其裁成。今不问才也能也文理优通也。朝为白丁。上一千七百两而暮则堂堂县令矣。再上一千两而先用矣。再上一千两而即用矣。通计不过三千七百两。即授一小县。而火万家。司其政令。光荣极矣。岂薄待之乎。查   世祖章皇帝时招民授职。所费七八千两。甚而有万金者。尚行考试。文理通顺者为知县。不通者改授守备。部案俱在。何不举而行之乎。合无以应选县缺。通盘打算。除粮重地繁之外。分粮轻地简者十分之三以为录用。先用即用之缺。则诠补各不相妨矣。昔仲叔于奚请繁缨。孔子惜之。谓惟名与器。不可假人。夫繁缨。微物也。圣人犹重焉。况大府大县乎。今银既纳矣。无可挽矣。不得已分别繁简。以存激扬之意。如果臣言可采。伏乞  敕部议覆施行。

请禁杂流委署疏

李之芳

臣阅邸报。见直抚金具题谨陈新旧交代之益等事一疏。内称委官署印。于百姓大有不便。不如通行直省。令新旧交代。今部覆既不准行。势必照常委署。窃念委署之害不止一端。惟杂途之钻营委署其害最甚。向来吏部题定吏员委署。非督抚具题保举。不得升转正印。久有成例。乃各省委官署印。概不论出身履历。则有与定例大相剌谬者。如成都府照磨詹文通。署新都县知县。庐州府经历杨大发。署庐江县知县。布政司理问张文彬。署眉州知州。按察使经历孙良弼。署富顺县知县。又署广元县知县。以吏员委署正印者。相习为常。不可胜数。此其人各堪膺正印。该督抚岂不具题保举。以不堪保举正印之人。委署正印。则是不敢上闻于 朝廷。乃敢擅行于本属。其中微员以营干而得越俎。上官以地方而徇情面。皆不可知。虽委署之官。与实授不同。然其为正印则同。且委署之害民。大有不同于实授者。盖委署官所署之事。原非本等职掌。所署之民。原无情分相关。不过为一时润囊肥家之计。于地方之利害甘苦。固无与也。况乎幺幺小吏。无名节之顾惜。玩法渔民。十有八九。彼自视其身固已甚轻。而欲其重 国家民社之事。岂可得哉。臣乞  敕下该部。照保举定例。严行禁饬。凡正印偶缺。其吏员出身等项人员。一概不得滥委。庶几官方一清。地方蒙福矣。抑臣更有请者。地方之有署官。实由于选补稽迟。悬缺日久之故。吏部单月急选。双月大选。急选所余之缺。必待次月大选。然后填补。如三月内急选。悬正印三十余缺。五月内急选。悬正印二十余缺。是一缺到部。无故而耽延不选者。常至两月。不知地方已经年受署官之害矣。臣愚请除将单月之缺。照例俱尽急选外。若有余缺。宜将下月应得大选之人。即行序补。人为应选此缺之人。缺为应选此人之缺。无所容那移搀越于其间。止期于早一日除官。地方早济一日之事。少一日委署。百姓得安一日之生耳。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