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万病回春

卷之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头痛

脉∶头痛阳弦;浮风紧寒;热必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带数;痰厥则滑;肾厥坚实。

头者,诸阳之首也。其痛有各经之不同,因而治法亦有异也。气虚头痛者,耳鸣、九窍不利也。湿热头痛

者,头重如石,属湿也。风寒头痛者,身重恶寒,寒邪从外入,宜汗之也。偏头痛者,手少阳、阳明经受症;

左半边属火、属风、属血虚;右半边属痰、属热也。真头痛者,脑尽而疼。手足冷至节者,不治也。少阳头痛

者,往来寒热也;阳明头痛者,自汗发热恶寒也;太阳头痛者,有痰重或腹痛,为之痰癖也;少阴经痛者,三

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也;厥阴头痛者,或痰多厥冷也;血虚头痛者,夜作苦者是也。眉轮骨痛,

痰火之征也;又云风热与痰也。有汗虚羞明眉眶痛者,亦痰火之征也。

肥人头痛者,多是气虚湿痰也。二陈汤(方见痰饮。)根据本方加人参、白术、川芎、白芷、细辛、羌活、

桔梗、荆芥。

瘦人头痛者,多是血虚痰火也。二陈汤(方见痰饮。)根据本方加生地黄、当归、片芩、川芎、细辛、羌活、

桔梗。

遇风寒恶心呕吐者,乃头风也。二陈汤(方见痰饮。)

头痛偏左者,属风与血虚也。

当归补血汤 治血虚与风头痛。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枯芩(酒炒) 香附(酒炒。各

一钱) 防风 蔓荆子 柴胡(各五分) 荆芥 本(各四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加味四物汤 治血虚阴火冲上头痛。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蔓荆子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栀子(炒。

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头痛偏右者,属痰与气虚也。

黄 益气汤 治气虚头痛。

黄 (一钱,蜜炒) 人参 白术 陈皮 半夏(姜汁炒) 当归(酒炒) 川芎 本 甘草(炙。各

五分) 升麻 黄柏(酒炒) 细辛(各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服。

头痛左右俱疼者,气血两虚也。

调中益气汤 治气血两虚头痛。

黄 人参 甘草(炙) 苍术(米泔浸,炒) 川芎(各六分) 升麻 柴胡 陈皮 黄柏(酒炒)

蔓荆子(各三分) 当归(六分) 细辛(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头旋眼黑恶心者,痰厥头痛也。

半夏白术天麻汤 治痰厥头痛、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语言、心神颠倒、目不敢开,

如在风云之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此乃胃气虚损,停痰而致也。

半夏(姜汁制) 陈皮(去白) 麦芽(各七分半) 白茯苓(去皮) 黄 (蜜水炒) 人参 泽泻

苍术(米泔浸) 天麻(各三分半) 神曲(五分,炒) 黄柏(酒炒) 干姜(炒。各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食前热服。

偏正头痛者,风气上攻也。

川芎茶调散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沉、偏正头痛、鼻塞

声重、伤风壮热、肢体酸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气攻疰、太阳穴痛,俱是外感风气,并效。

川芎 荆芥穗(各二两) 薄荷 香附(各四两) 羌活 白芷 甘草(炙。各一两) 防风(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姜、葱煎汤亦可。一方加菊花一两、细辛五钱、僵蚕、蝉蜕各二钱半

,名菊花茶调散。

热厥头痛者,见寒暂止也。

清上泻火汤 治热厥头痛,虽冬天严寒,犹喜风寒,其痛暂止。来暖处或见烟火,则痛复作。

当归 蔓荆子 苍术(米泔浸) 羌活 柴胡(各二钱) 川芎 生地黄 黄连(酒炒) 荆芥穗 本

(各五钱) 防风 升麻 细辛 黄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红花 黄芩 炙甘草(各一钱) 生甘

草(五钱)

上锉,每剂一两二钱,水煎,食远稍热服。

颈项强痛者,风所干也。

回首散 治颈攻强急、筋痛,或挫颈、转项不得者。乌药顺气散加羌活、独活、木瓜。(方见中风。)

眉棱骨痛者,风热并痰也。

选奇方

羌活 防风(各二钱) 酒片芩(一钱半,冬月不用,或少者炒用) 半夏(姜汁炒,二钱) 甘草(一钱,

夏月生,冬月炙)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雷头风者,头痛而起核块也。

升麻汤 治失面疙瘩、憎寒、拘急、发热,状如伤寒。

升麻 苍术 薄荷叶(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或茶调散亦效。

一切头痛总治之药也。

六圣散 即是赤火金针,治头风牙痛、赤眼脑泻耳鸣、偏正头风头疼、鼻塞声重及蜈蚣蛇蝎所伤。

用时口噙凉水,以药搐鼻。此药名为六圣。乳香没药川芎,雄黄白芷二钱停,半两盆硝共享,右件研为细末,

专治眼泪头风、耳鸣鼻塞脑不宁,一搐牙痛便定。

七生丸 治男妇八般头痛及一切头痛,痰厥、肾厥,伤寒伤风头痛,并皆治之。

川芎 川乌(去皮) 草乌(去皮) 南星(去皮) 半夏(冷水洗去滑) 白芷 石膏(俱生。各等分)

加细辛、全蝎各减半。

上为细末,研韭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或十丸,嚼生葱茶送下。

治六经头痛,诸药不效者。

栀子(炒) 条芩(炒) 连翘(三味为君) 川芎 白芷 知母 黄柏(酒炒) 薄荷 生地黄(酒洗,

六味俱为臣) 柴胡 桔梗(二味为佐) 香附米 甘草(二味为使) 石膏(二匙) 细茶(一撮)

上锉,水煎,食后频热服。

侍御西泉杜公,患头痛如刀劈,不敢动移,惧风,怕言语,耳鸣,目中溜火,六脉紧数有力。余以酒九蒸

九晒大黄为末三钱,茶调服,一剂而愈。

刘毅斋但怒则两太阳作痛,先用小柴胡汤(方见伤寒) 加茯苓、山栀,后用六味丸(方见补益),以生

肾水而不再发。

谭侍御每头痛必吐清水,不拘冬夏,吃姜便止。余作中气虚寒,用六君子汤加当归、黄 、木香、炮姜而

瘥。(方见补益。)

商仪部劳则头痛。余作阳虚不能上升,以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而痊。(方见补益。)

须发

须属肾,禀水气,故下生也;发属心,禀火气,故上生也。

中山还童酒 人间处处有,善缘得遇者,便是蓬莱叟。马蔺花一升,土埋三日,取出马蔺根,洗切片一升;

用黄米二斗水煮成糜,陈曲二块为末;酒酵子二碗并前马蔺子共和一处,做酒待熟;另用马蔺子并根一升,用

水煮十沸,入酒内三日。每日搅匀,去根,随量饮醉。酒饮尽,其须发尽黑。其酒之色如漆之黑。

乌须酒方

黄米(三斗) 淮曲(十块) 麦门冬(去心,八两) 天门冬(去心,二两) 人参(去芦,一两)

生地(四两) 熟地(二两) 枸杞子(二两) 何首乌(四两) 牛膝(去芦,一两) 当归(二两)

上各为末,和入曲糜内封缸,待酒熟,照常榨出。每日清晨饮三杯。忌白酒、萝卜、葱、蒜。

经验乌须方 能变白为黑,身轻体健,其功不能尽述。

每年冬十月壬癸日,面东采摘红肥大枸杞十二升捣破,同好无灰细酒二斤,同盛于瓷瓶内浸二十一日足开

封,添生地黄汁三升搅匀,却以纸三层封其口。俱至立春前三十日开瓶,空心热饮一杯。至立春后,髭须都黑。

勿食芜菁葱蒜。服之见效。若年年服之,耐老身轻无比也。

五老还童丹 堪嗟须鬓白如霜,要黑原来有异方;不用擦牙并染发,都来五味配阴阳;赤石脂与川椒

炒,辰砂一味最为良;茯神能养心中血,乳香分量要相当;枣肉为丸梧子大,空心温酒十五双,十服之后君休

摘,管教华发黑如光;兼能明目并延寿,老翁变作少年郎。

上方合一料,每味各一两为末,煮红枣去皮核,用肉为丸,空心酒下。

旱莲丸

旱莲汁(用汁晒半斤) 生姜(二斤取汁晒半斤) 生地黄(二斤,酒泡取汁晒半斤) 细辛(一两)

破故纸(一斤,面炒) 杜仲(半斤,炒) 五加皮(酒浸,半斤) 赤茯苓(去皮切片、乳汁浸,半斤)

枸杞子(四两) 川芎(四两) 没药(二两)

上为细末,核桃仁半斤去皮,枣肉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黄酒送下。

彭真人还寿丹 补心生血、滋肾壮阳、黑须发、润肌肤、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种子。

大辰砂(研细,水飞过,一两) 补骨脂(酒浸炒,二两) 核桃仁(去皮炒,四两,捶去油) 杜仲

(姜酒炒,二两) 牛膝(去芦,酒洗,一两) 天门冬(去心,一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生地黄

(酒洗,二两) 熟地黄(二两) 当归(酒洗,一两) 白茯苓(去皮为末,水飞晒干,人乳浸再晒)

川芎(一两)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一两) 石菖蒲(去毛,盐水浸) 巴戟(酒浸去梗,一两) 白茯

神(去皮木,同煎,茯苓一样制)。青盐(一两)、黄柏(盐水炒,二两) 小茴香(盐水炒,一两) 知母

(酒炒,去毛,二两) 川椒(四两,微炒去子、去白隔) 乳香(箬炙,一两) 楝参(一两) 黄精(米

泔水煮一沸,拣去烂的,竹刀切片晒干,却用旱莲十四两、生姜汁二两、各取自然汁,并酒三味,停兑熬膏,

浸黄精半日,炒苍色,四两) 何首乌(瓜瓣形,内无花者足赤白二种停以捶碎,煮于黑豆水上,九蒸九晒,再用

人乳浸透晒干、四两。)

上二十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或酒送下。一方加山茱萸、枸杞子、

菟丝子、山药、柏子仁各一两尤效。

乌须还少丹

首生童子发(四两,酒煮成膏) 川乌 何首乌 草乌 干漆

辰砂 针砂(以上各一两半) 川椒(四两半) 阳起石(二两) 胡椒(五钱) 以上九味共为细末,与童

子发膏拌匀,入阳城罐内封固,桑柴火烧,以罐子红为度,埋在阴地之中,七日足取出听用 枸杞子(三两)

生地黄(三两酒浸) 柏子仁(三两) 核桃仁(三两,麸炒黄色) 麝香(三分,面包煨,甘草火煨,面熟

为度)

上为细末,共前药合一处。每服一钱,好酒送下。百日后,须发如漆,面若童颜;以后三日或七日服一次,

久久服之,其功难以尽述。

加味八宝丹(李沧溪传)

旱莲膏(四两) 何首乌(半斤,生用) 没石子(四两) 天门冬(去心捣膏,四两) 麦门冬(去心

捣膏,四两) 莲芯(二两) 麻子(新瓦上炒香,四两) 胡桃仁(四两,去皮) 鱼螵(四两,切断炒,

锅内炒成珠) 鲜生地黄(半斤,捣汁) 熟地黄(四两,捣成泥) 槐角豆(四两,黑牛胆浸透,瓦上焙干)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盐水、黄酒化下。

外染乌云膏

五倍子(炒黑,一钱) 铜末(醋炒五次) 白矾(生研) 盐(各三分,研)

上各匀,用煎酽茶汁和成稀糊,重汤煮数沸,再入烧酒少许。先将皂角水洗净须鬓,然后涂药,包裹一夜

甚效。次早以茶汁轻轻洗去药,其黑如漆。连染三夜,以后或十日、半月染一次。

乌须方

官粉(一两二钱半) 白矾(三钱)。水银(一钱,先将黑铅一钱熔化,后入水银共研细) 樟脑(二分)

麝香(一分) 百草霜(八分) 轻粉(三分) 锻石(二钱)

上八味为细末,用咸水调和,熬滚后涂须上,烧半炷香时即洗去。

金毛狮子倒上树,乌须捻药方 用打锡灰罗细末一钱,

入汞一钱研不见星,将酸石榴一个切去顶,将瓤并子搅匀,前末药再搅匀;以原顶封固,外用纸封严密,三七

内俱成汁;用胞皮裹指,以汁捻之。未捻之先,将须发洗净,拭干上药。

擦牙乌须方

青盐(一两) 没石子(一钱) 细辛(二钱) 破故纸(一两,炒芳香) 地骨皮(一两) 熟地黄

(一两,酒浸三日,砂锅焙干为末) 槐角子(一两) 百药煎(一钱)

上俱为细末,共八味,每早擦牙,药咽下。定要一月,莫间一日。一日常擦不拘。白须发每月按日摘去,

再生必黑,永不白。又能明目固齿。神效。正月初四、十四、十七日;二月初八、十四、二十一日,三月初

八、初十、十一,、十三日;四月初二、十六、十八、十九日;五月十六、二十日;六月初四、十七、二十四、

二十九日,七月初三、初四、十八、二十八日;八月十五、十九日;九月初二、初四、十五、二十五日;十月

初七、初十、十三、二十二日;十一月初十、十五、十七、三十日;十二月初七、初十、十六、二十日。

梳头方

百药煎 诃子 针砂(各一钱) 石榴皮 核桃青皮 垂杨柳叶 白矾(各一钱)

上共为细末,先用盐、醋、茶熬水二大碗,将药同入瓶内封十日。梳发染须通黑,油核桃油润之明净。

乌须秘方 用香油一瓶;油核桃二三十个,去壳取肉;古铜钱一二十个;浸油内,埋土二尺深,一周

年足取出,搽须鬓上即黑。

一儒者,因饮食劳役及恼怒,眉发脱落。余以为劳伤精血,阴火上炎所致。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及

六味地黄丸加五味,眉发顿生如故。

一男子,年二十,顶发脱尽。用六味地黄丸不数日,发生寸许,两月复旧。(以上方俱见补益。)

面病

面生疮者,上焦火也。

清上防风汤 清上焦火,治头面生疮疖、风热之毒。

防风(一钱) 荆芥(五分) 连翘(八分) 栀子(五分) 黄连(五分) 黄芩(酒炒,七分)

薄荷(五分) 川芎(七分) 白芷(八分) 桔梗(八分) 枳壳(五分)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入竹沥一小盅尤效。

面紫黑者,阳明病也。

升麻白芷汤 治面唇紫黑,乃阳明经不足也。

升麻 防风 白芷(各一钱) 芍药 苍术(各三分) 黄 人参(各七分) 葛根(一钱半)

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宜早后午前,取天气上升于中,使阳达于面也。

面生粉刺者,肺火也。

清肺散 治面上生谷嘴疮,俗名粉刺。

连翘 川芎 白芷 黄连 苦参 荆芥 桑白皮 黄芩 山栀 贝母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临卧服。

面热者,阳明经风热也。

升麻黄连汤 治面热。

升麻 葛根(各一钱半) 白芷(七分) 川芎(四分) 薄荷 荆芥(各二分) 苍术(八分半)

黄连(酒洗。五分) 酒芩(六分) 犀角(四分半) 白芷(二分)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面寒者,阳明经虚寒也。

升麻附子汤 治面寒。

升麻 葛根 白芷 黄 (各七分) 黑附子(炮,七分) 人参 草豆蔻(各五分) 益智仁(三分)

甘草(炙,五分)

上锉一剂,连须葱白二根,水煎温服。

白附子散 治男、妇面上热疮似癣,或黑瘢点。

白附子 蜜陀僧 白茯苓 白芷 官粉(各等分)

上为末,先用萝卜煎汤洗面,后用羊乳调成膏,敷患处,早晨洗去。

治肺毒面鼻赤 蜜陀僧不拘多少,为细末,临卧乳汁调敷面上,次日洗去。不过三五次而已即瘥。

治面上酒 鼻红紫肿

半夏 硫黄 白盐(炒) 枯矾(各二钱)

上为末,水调敷患处,立消。

治赤红烂脸 用水银一钱、 油烛一两,共捣涂之。

治面上糟鼻酒刺

雄黄 铅粉(各一钱) 硫黄(五分)

上共为细末,乳汁调,涂患处。晚上敷,次早温水洗去。如此三上即已。

治酒 鼻

轻粉 硫黄(少许)

上共为细末,用粗烧纸蘸擦之。

治鼻疮 用杏仁去皮尖为末,将乳汁和之,搽患处。

治面上粉刺

枯矾(一两) 生硫黄(二钱) 白附子(二钱)

上共为末,唾津调搽。临晚上药,次早洗去。

皇帝涂容金面方

朱砂(二钱) 干胭脂(二钱) 官粉(三钱) 乌梅(五个,去核) 朝脑(五钱) 川芎(少许)

上为细末,临睡时津唾调,搽面上。次早温水一盆洗面。二三七日,面如童颜,乃神仙妙用之法。

耳病

脉∶耳病肾虚迟濡;其脉浮大为风;洪动火贼;沉涩气凝;数实热塞。此久聋者,专于肾责;暴病浮洪,

两尺相同;或两尺数,阴火上冲。

耳者,肾之窍。肾虚则耳聋而鸣也。

滋肾通耳汤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知母(酒炒) 黄柏(酒炒) 黄芩(酒炒) 柴胡 白芷 香附(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胸膈不快加青皮、枳壳少许。

耳左聋者,忿怒动胆火也。

龙胆汤

黄连 黄芩 栀子 当归 陈皮 胆星(各一钱) 龙胆草 香附(各八分) 玄参(七分) 青黛

木香(各五分) 干姜(炒黑、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至七分,入玄明粉三分,痰盛加至五分,食后服。如作丸药,加芦荟五分、麝

香二分为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姜汤下。

耳右聋者,色欲动相火也。

滋阴地黄汤

熟地黄(一钱六分) 山药(八分) 山茱萸(去核、八分) 牡丹皮 泽泻 白茯苓 黄柏(酒炒)

石菖蒲(各六分) 知母(酒炒,六分) 远志(去心,六分) 当归(酒炒,八分) 川芎(八分) 白芍

(煨、八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如作丸,用炼蜜为丸,如梧

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盐汤送下,酒亦可。亦治大病后耳聋。

两耳俱聋者,浓味动胃火也。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根据本方加酒煨大黄,再用酒炒三次,及诸药俱用

酒炒。

两耳肿痛者,肾经有风热也。

荆芥连翘汤

荆芥 连翘 防风 当归 川芎 白芍 柴胡 枳壳 黄芩 山栀 白芷 桔梗(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两耳出脓者,肾经亦风热也。

蔓荆子散 治上焦热,耳内生脓,或耳鸣而聋。

蔓荆子 升麻 木通 赤芍 桑白皮(蜜水炒) 麦门冬(去心) 炙甘草 生地 前胡 赤茯苓 甘菊

花(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食后服。

吹耳散

干胭脂 海螵蛸 龙骨 枯矾 冰片 密陀僧( ) 胆矾 青黛 硼砂 黄连 赤石脂(减半)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后,吹入末药。

有气闭耳聋者,候气复顺自明也。

治耳闭不明 用真麝香为末,葱管吹入耳内,后将葱塞耳孔内,耳自明矣。

通明利气汤 治虚火升上,痰气郁干耳中,或闭或鸣,痰火炽盛,忧郁痞满,咽喉不利,烦躁不宁。

苍术(盐水炒) 白术(瓦焙) 香附(童便炒) 生地黄(姜汁炒) 槟榔(各一钱) 抚芎(八分)

陈皮(盐水浸炒,一钱) 贝母(三钱) 黄连(酒浸猪胆汁炒) 黄芩(同上制。各一钱) 黄柏(酒炒)

栀子仁(炒) 玄参(酒洗,各一钱)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上锉作二剂,姜煎,入竹沥同服。

清聪丸 治耳鸣及壅塞至于聋者。

橘皮(盐水洗,去白,一两半) 赤茯苓(去皮) 半夏(姜制,一两) 青皮(醋炒) 柴胡梢 酒黄芩

玄参 蔓荆子 桔梗 全蝎(去毒) 菖蒲 黄连(酒炒。各一两五钱) 生甘草(五钱)

上为细末,酒糊丸,绿豆大。每服一百二十丸,临卧茶清送下。

清聪化痰丸 治耳聋耳鸣,壅闭不闻声音,乃饮食浓味,夹怒气以动肝胃之火,宜清窍也。

橘红(盐水洗,去白) 赤茯苓(去皮) 蔓荆子(各一两) 枯芩(酒炒,八钱) 黄连(酒炒) 白芍

(酒浸,煨) 生地黄(酒洗) 柴胡 半夏(姜汁炒。各七分) 人参(六钱) 青皮(醋炒,五钱)

生甘草(四钱)

上共十二味为细末,葱汤浸蒸饼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晚用姜汤茶清任下。

治耳聋耳鸣方 甘草、生地胭脂包,甘遂、草乌白绵包。日夜换塞两耳,常塞其耳自通。

肾虚耳聋,用六味丸加黄柏、知母、远志肉、石菖蒲。(方见补益。)

耳鸣用六味丸,以全蝎二十枚,炒去毒为末。每用三钱,调酒送下百丸,空心服。

李少宰耳如蝉鸣,服四物汤耳鸣益甚。余以为足三阴虚。五更服六味丸,食前服补中益气汤顿愈。(方见补益。)

黎司马因怒耳鸣吐痰,作呕不食,寒热胁痛,用小柴胡汤(方见伤寒) 合四物汤(方见补益)、加山栀、

茯神、陈皮而痊。

鼻病

脉∶右寸洪数,鼻衄鼻 ;左寸浮缓,鼻涕风邪。

鼻塞声重流涕者,肺感风寒也。

通窍汤 治感冒风寒,鼻塞声重流清涕。

防风 羌活 本 升麻 干葛 川芎 苍术 白芷(各一钱) 麻黄 川椒 细辛 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葱白三根,水煎热服。肺有邪火,加黄芩一钱。

鼻不闻香臭者,肺经有风热也。

丽泽通气散 治鼻不闻香臭。

黄 苍术 羌活 独活 防风 升麻 葛根 甘草 川椒(去闭目子不用) 麻黄(不去节,冬月加)

白芷(各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二枚、葱白三根,水煎,食远温服。忌生冷、风凉处坐卧。

鼻渊者,胆移热于脑也。

荆芥连翘汤

荆芥 柴胡 川芎 当归 生地黄 芍药 白芷 防风 薄荷 山栀 黄芩 桔梗 连翘(各等分) 甘草

(减半)

上锉散,水煎,食远服。

鼻赤者,热血入肺,成酒 鼻也。

清血四物汤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生地(酒洗) 黄芩(酒炒) 红花(酒洗) 茯苓(去皮) 陈皮

(各等分) 甘草(生,减半)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调五灵脂末同服。如气弱加酒浸黄 。

金花丸 治上焦一切火症鼻红。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大黄(酒煨) 桔梗(各等分)

上为细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时白汤送下。

鼻头紫黑者,属风寒血冷则凝滞而不散也。

当归活血汤 治鼻准头紫黑,血冷凝滞。

当归 川芎 荆芥 薄荷 芍药 红花 甘草 牡丹皮 桔梗 防风 山栀 黄芩 连翘 白芷(各等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细茶一撮,水煎,食后温服。

补遗方

治鼻不闻香臭

细辛 白芷 防风 羌活 当归 川芎 半夏 桔梗 陈皮 茯苓(各一钱) 薄荷(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一男子,面白鼻流清涕,不闻香臭三年矣。余以为肺气虚,用补中益气加麦门、山栀而愈。

口舌

脉∶口舌生疮,脉洪疾速。若见脉虚,中气不足。

经言∶舌乃心之苗,此以窍言也。以部分言之,五脏皆有所属。以症言之,五脏皆以所主。如口舌肿痛,

或状如无皮,或发热作渴,为中气虚热;或眼如烟触、体倦少食,或午后益甚,为阴血虚热;若咽痛舌疮、口

干足热;日晡益甚,为肾经虚火;若四肢逆冷、恶寒饮食,或痰甚眼赤,为命门火衰,若发热作渴、饮冷便闭,

为肠胃实火;若发热恶寒、口干喜汤、食少体倦,为脾经虚热、若舌本作强、腮颊肿痛,为脾经湿热;若痰甚

作渴、口舌肿痛,为上焦有热;若思虑过度、口舌生疮、咽喉不利,为脾经血伤火动;若恚怒过度、寒热口苦

而舌肿痛,为肝经血伤火动。病因多端,当临时制宜。凡舌肿胀甚,宜先刺舌尖或舌上或边旁,出血泄毒,

以救其急。唯舌下濂泉穴,此属肾经,虽宜出血,亦当禁针

慎之。

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燥渴便闭,此三焦实热也。用凉膈散加减,频频噙咽,不可频服,恐上热未除,

中寒复生,变症莫测也。(方见火证。)

一、口舌生疮,发热恶寒,劳则体倦,不思饮食,此中焦虚热也。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方见补益)。

一、口舌生疮,口干饮汤不食,乃胃气虚而不能化生津液也。用七味白术散(方见小儿吐泻。)

一、口舌生疮,饮食不思、大便不实,中气虚也,人参理中汤;若手足逆冷腹痛,中气虚寒也,加附子。

(方见中寒。)

一、口舌生疮糜烂,或晡热内热,脉数无力,此血虚而有火也。用四物汤加白术、茯苓、麦门、五味、牡

丹、黄柏、知母。(方见补益。)

一、口舌生疮、食少便滑、面黄肢冷,火衰土虚也,用八味丸。(方见补益。)

一、口舌生疮,日晡发热、作渴、唾痰、小便频数,肾水亏损、下焦阴火也,加减八味丸;若热来复去,

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不时而动,或无定处,或从脚下起,乃无根之火也,亦宜此丸;更以附子末,唾津调搽

涌泉穴。若概用寒凉,损伤生气,为疾匪轻。

口臭牙龈赤烂、腿肢痿软,或口咸,此肾经虚热,用六味丸(方见补益。)

口疮者,三焦火盛也。口舌肿大,或痛裂生疮者,治相同也。

凉膈散加减 治三焦火盛,口舌生疮。

连翘 黄芩 山栀 桔梗 黄连 薄荷 当归 生地黄 枳壳(去穣) 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服。

一方 治口舌疮,亦治赤眼。用黄连为末二三钱,好酒煎一二沸,候冷噙漱或咽下,即愈。

赴宴散 治三焦实热,口舌生疮糜烂,痛不可忍者。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 细辛 干姜(各等分)

上为细末,先用米泔水漱口,后搽药于患处,或吐或咽不拘。

绿袍散 治口疮。

黄柏(一两) 青黛(三钱)

上为细末,搽患处噙之,吐出涎立愈。一方加密陀僧一钱。

二皂散 治口舌生疮,牙宣出血。

大皂角(烧灰存性) 牙皂(烧灰存性) 铜绿 胆矾 雄黄 孩儿茶 百草霜 枯矾。

上各等分为细末,先将米泔水漱口、洗口疮后搽药。

黄白散 治口疮如神,并口中疳疮。

黄柏 孩儿茶 枯白矾(各等分为细末)

上研匀一处。凡患人先用陈仓小米熬汤,候冷漱口洁净,次将药末掺患处不拘。三五年诸治不愈者,此药

敷三五次即愈。

郑秋官过饮,舌本强肿,言语不清,此脾虚湿热。用补中益气加神曲、麦芽、干葛、泽泻而愈。(方见补益。)

一膏梁之人患舌痛,敷服皆消肿之药,舌肿势急。余刺舌尖及两旁出紫血杯许,肿消一二;更服犀角地黄

汤一剂,翌早复肿胀,仍刺出紫血杯许,亦消一二;仍服前汤良久,舌大肿;又刺出黑血二杯许,肿渐消。忽

寒热作呕、头痛作晕,脉洪浮而数,此邪虽去而真气愈伤。以补中益气倍用参、

、归、术,四剂而安,又数剂而愈。(方见补益。)

口苦者,心热也。

黄连泻心汤 治心经蕴热。黄连(去须) 为末,水调服。

口甘者,脾热也。

三黄汤 治脾热口甜。

黄连 黄芩 山栀 石膏 芍药 白术(去芦,减半) 桔梗 陈皮 茯苓(去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乌梅(一个)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口辣者,肺热也。

泻白汤 治口辣肺热。

桑白皮 地骨皮(各二钱)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温服。

口咸者,肾热也。

滋肾丸

黄柏(二两,用酒拌湿,阴干) 知母(二两,酒浸湿,阴干) 肉桂(一钱)

上知柏气味俱阴,以固肾气,故能补肾以泻下焦火也。桂与火邪同体,故以寒因热用。凡诸病在下焦,皆

不渴也。用三味俱为末,以热水丸,百沸汤送下。

口酸而苦者,肝胆有实热也。小柴胡汤,根据本方加草龙胆、甘草、青皮,并怒则口苦,或胁胀,或发热

俱可服。

胆热而口苦者,乃谋虑不决也。小柴胡汤,根据本方加麦门冬、酸枣仁、远志、地骨皮。

补遗方

清热如圣散 治舌下肿如核大,取破出黄痰,已愈又复发。

枳壳(五分) 天花粉(五分) 黄连(八分) 连翘(一钱) 荆芥 薄荷(五分) 牛蒡子(八分)

山栀(六分) 柴胡(四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灯草十根,水煎,食后稍冷服。忌鱼腥浓味。

又方 治舌下肿结如核,或重舌、木舌及满口生疮,以清火化痰为主。

陈皮(去白,八分) 半夏(姜制,一钱三分) 茯苓(去皮,一钱) 桔梗(去芦,五分) 黄连

(酒炒,一钱) 当归(酒洗,八分) 青竹茹(一钱) 生地(酒洗,一钱五分) 甘草梢(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服。

碧雪膏 治一切积热,口舌生疮,心烦喉闭,燥渴肿痛。

碧雪 芒硝 马牙硝 朴硝(各一斤) 青黛 石膏 寒水石 滑石(水飞。各六两)

上为细末,甘草一斤煎水和诸药匀;再入火煎,用柳木搅匀;入青黛又搅匀;倾出盆内,候冷结成块,研

为细末。每用少许噙化。如喉闭,每用少许吹入喉中。

牙齿

脉∶齿痛肾虚,尺濡而大;火炎尺洪,疏摇豁坏;右寸关数,或洪而弦,此属肠胃,风热多涎。

牙痛者,胃火盛也。

清胃散 治上下牙齿疼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大痛。此因服补肾热药及食辛热浓味之物所致

也。

当归身 生地黄(酒洗) 黄连(夏月倍用) 牡丹皮(各三钱) 升麻(一两) 如痛甚加石膏(二钱)

细辛(三钱) 黄芩(三钱) 细茶(三钱) 大黄(酒蒸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稍冷食后服。

治胃有实热齿痛,或上牙痛尤甚者,用凉膈散,以酒蒸大黄为君,加知母、石膏、升麻为佐。频频噙咽即

愈。

治牙痛 干姜(一两) 雄黄(三钱) 上为细末,搽之立止。

一方 用绿豆十一个、胡椒七粒,共合一处。略捣碎不至成泥,用绵裹如黄豆大,用一粒咬于疼处牙

上,即止其疼,永绝其根。如疼极不可忍者,先以烧酒漱口,吐去烧酒,用药咬于疼牙上立止。

泻胃汤 治牙痛如神。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黄 黄连 牡丹皮 栀子 防风 荆芥 薄荷 甘草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频服。

开口呷风则痛甚者,肠胃中有风邪也;开口则臭不可闻者,肠胃中有积热也。

当归连翘饮

当归 生地黄 川芎 连翘 防风 荆芥 白芷 羌活 黄芩 山栀 枳壳 甘草(各等分) 细辛(减半)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服。

虫食而痛者,肠胃中有湿热也。

定痛散 治虫牙痛甚。

当归 生地黄 细辛 干姜 白芷 连翘 苦参 黄连 花椒 桔梗 乌梅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先噙漱,后咽下。

蜂窝散 治牙痛或肿,风牙、虫牙、牙痛、牙长、痛不可忍。

马蜂窝 白蒺藜 花椒 艾叶 葱头 荆芥 细辛 白芷

上等分锉碎、醋煎,口噙漱良久,吐出再噙。

牙龈宣露者,胃中客热也。

甘露饮子 治男、妇胃中客热口气,齿龈肿闷宣露,心

中多烦,饥不欲食,善睡卧及咽中生疮,口疮肿烂,并治,良验。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芩(去朽) 枳壳(去瓤) 山茵陈 石斛

枇杷叶 甘草(各等分) 一方以上各一两,加犀角三钱,有殊效。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温服。若齿龈宣露肿闷,煎药漱之,冷热皆可。

苏东坡 治热极齿缝出血成条者。

人参 茯苓 麦门冬(去心。各二钱)

上锉一剂,水一盅煎五分温服,神效。

护齿膏 治牙龈宣露。

防风 独活 槐枝(各等分) 当归 川芎 白芷 细辛 本

上锉碎,入香油半斤,浸三日,熬焦去渣,入后药∶白蜡、黄蜡(各一两)、官粉、乳香、没药、龙骨、

白石脂、石膏、白芷(各五钱,俱为末)、麝香(五分为末)。上先将二蜡溶化成膏,方下八味药末,搅匀收

瓷器内。好皮纸摊贴在宣处即愈。

走马牙疳者,上焦湿热也。当归连翘饮(方见前。)

消疳散

花椒 细辛 硼砂 枯矾 铜绿 黄连 青黛(各等分)

上为细末,先用凉水漱口,后将药末擦在牙齿缝处。

芦荟散 治走马牙疳。

黄柏(五钱) 人言(五分,用红枣破去核,每用人言一分,烧存性)、芦荟(一钱)

上为末,先将米泔漱净疳毒,却掺上此药即愈。

蟾蜍散 治走马疳、龈溃侵蚀唇鼻。

干蚵 (黄泥裹烧焦,一分) 黄连(一分) 青黛(一钱)

上为末,入麝香少许,掺敷,干则油调搽。

齿动摇者,肾元虚也。

固齿丹

生地黄(二两) 白蒺藜(炒去刺、二两) 香附(四两,炒) 青盐(一两半) 破故纸(一两,炒)

没石子(大者四个。)

上为细末,早晨擦牙,津液咽下。久用,自然能固齿乌须。

牢牙固齿明目散 用槐枝叶、柳枝叶不拘多少,切碎,水浸三日,熬出浓汁,去条、叶、渣、梗,入

青盐二斤、白盐二斤,同汁熬干,研末。擦牙漱口吐出洗眼,神效。

固齿牢牙散

虎骨(一两,火 ) 青盐(用嫩槐枝等分同炒黄色,一两) 细辛(五钱末)

上三味合匀擦牙。

擦牙止痛固齿方

石膏(一斤, ) 青盐(四两) 白芷(二两) 细辛(一两)

上为细末,擦牙。

牙宣膏 治牙齿动摇不牢、疼痛不止,龈肉出血。

麝香(一字) 白龙骨(二钱半) 官粉(二钱半,另研。)

上先将二味为末,后入麝香研匀;用黄蜡一两,瓷器化开,入药于内,又搅匀;用无灰咨呈纸裁作方片,

于药内度过剪作条。临卧于齿患处龈肉门封贴一宿。治疳蚀、去风邪、牢牙齿,大效。

斗齿方

点椒(五钱) 天灵盖 红内销 白芷(各二钱)

上为末,齿动掺上即安。或已落有血丝未断者,亦可掺药于齿龈间,斗之即稳。

擦牙石盐散 用此药久擦牙,永久坚固,再无牙疰牙疼

之症。

白软石膏(一斤) 辽细辛(十二两五钱) 川升麻(二两五钱) 川芎(一两) 白芷(三两)

馒头炒成黑炭(半斤) 白盐(十二两,入炭火 红半日。)

右为极细末,用绢罗筛过,擦牙甚妙。

滋阴清胃丸 治阳明经血热,上下牙床红烂,肉缩齿龈露者。

当归(酒洗) 生地黄(酒洗) 牡丹皮(去骨) 栀子仁(盐水炒。各一两) 软石膏( 醋淬,二两)

黄连(酒炒) 知母 葛粉 防风(各七钱) 升麻 白芷(各五钱) 生甘草节(四钱)

上为细末,汤泡蒸饼搅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临晚米汤送下。

灸 牙痛,百药不效,用艾炷如麦大,灸两耳当三壮,立止。

固齿散

鼠骨(一付,将鼠一个,不用毒死,只用打死者,面裹炮熟去肉,将面身等骨放新瓦上焙干,以黄色为度,

研为末,全用) 花椒(炒,二两) 乳香(二两,以竹叶焙) 香附(一两,炒) 白蒺藜仁(微炒,一两)

青盐(一两,面包 )

上为末,每日擦牙,咽吐任意。不唯乌须发固牙齿,且终身绝无齿痛矣。

清胃汤 治牙床肿痛、动摇、黑烂、脱落,皆属二阳明大肠与胃二经之火。

山栀(炒) 连翘(去心) 牡丹皮 条芩(各一钱) 石膏(二匙) 生地黄(酒洗) 黄连(炒,各八分)

升麻 白芍( ) 桔梗(各七分) 藿香(五分)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服。

毛宗伯,胃经虚热,齿牙作痛。用补中益气加熟地、丹皮、茯苓、芍药寻愈。(方见补益。)

杨考功,齿动作痛,属脾胃虚弱、阴火炽甚。用补中益气加酒炒黑黄柏四剂,又服加减八味丸,诸症顿愈。

又用补中益气而痊愈。

王侍御,齿摇龈露,喜冷冻饮料食,此胃经湿热。先用承气汤以退火,又用清胃散以调理而齿固;继用六味丸

以补肾而痊。(方见补益。)

一男子,晡热内热,牙痛龈溃,常取小虫,此足三阴虚火、足阳明经湿热。先用桃核承气汤(方见伤寒)

二剂,又用六味丸而愈(方见补益。)

眼目

脉∶眼本火病,心肝数洪;右寸关见,相火上冲。

夫人之有两眼,犹天之有日月也。视万物、察纤毫,何莫而不至?日月有一时晦者,风云雷雨之所致也。

目之失明者,四气七情之所害也。大抵眼目为五脏之精华,一身之至要也,故五脏分五轮,八卦名八廓。五轮

者,肝属木,曰风轮,在眼为乌睛;心属火,曰火轮,在眼为二 ;脾属土,曰肉轮,在眼为上下胞;肺属金,

曰气轮,在眼为白睛;肾属水,曰水轮,在眼为瞳子。至若八廓,无位有名。胆之腑为天廓;膀胱之腑为地廓;

命门之腑为水廓;小肠之腑为火廓;肾之腑为风廓;脾之腑为雷廓;大肠之腑为山廓;三焦之腑为泽廓。此虽

为眼目之根本,而面为包络五脏。或蕴积风热,或七情之气郁结不散,上攻眼目,各随五脏所属,或肿赤而痛,

羞明怕日,隐涩难开,或云翳内障、白膜遮睛,共症七十有二。治之须究其所因。风则驱散之,热则清凉之,

气结则调顺之,翳障则点退之,肿痛则消止之,此治疗之大略耳。切不可用针刀割取,偶得其愈,出乎侥幸。

唯此万明膏药,该内外之五行,合表里而一致,因虚实之异用,论新久之浅深,分老幼而不拘一定,尽变通而

随疾加减。目疾之名虽多,而药品之治无遗。且不可过用凉剂冰其面目,而血不流畅,恐成痼疾矣。又肾虚者,

令人眼目昏花,当补暖下元,以益肾水。虽然亦有南北之分。北方之人患眼者甚多,皆是日冒风沙、夜卧热炕,

二气交蒸使然。治之宜用凉药,与南方不同故也。然小儿痘疹之后,毒瓦斯流于心肝二经,不能自己,以致上攻

眼目,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隐涩难开,久生翳障;或妇人面风时发,眼目暴赤。或因气恼伤于心

肺二经,日久生翳,白膜遮睛;因循不治,云翳渐浓,视物不明,而为终身之害矣。用此万明膏一点,如风吹

云散,日显光明,何物不照也?世人谚语,以为动土者,有犯鬼神作祟,甘心祷祝,此乃愚人之谬,非明医之

至论也。所以自纳于盲瞽之地有由然也。高明者宜详辩之。予着点服二药,诸列于后方,亲试屡有奇效,广传

与人,以为人济世之宝也。得之者,最宜珍重。

眼者,五脏六腑之精华也。大 赤、红肉堆起者,心经实热也;小 赤、红丝血胀者,心经虚热也;乌睛

红白翳障者,肝病也;白珠红筋翳膜者,肺病也;上下眼胞如桃者,脾病也;迎风出泪、坐起生花者,肾病也。

赤而痛者,肝实热也。羞明怕日者,脾实也;视物不真者,脾虚也。眵多结硬者,肺实也;眵稀不结者,肺虚

也。拳毛倒睫者,脾风也。攀睛 肉者,心热也。雀目者。昼则明而夜则不见也。青盲者,瞳子黑白分明,直

物而不见也。

眼科秘传经验者,天下第一方也。

千金不易万明膏

黄连(泻心火) 当归(活血明目) 木贼(治拳毛倒睫) 羌活(治攀睛而发散) 防风(去风气)

天麻(治羞明怕日) 白蒺藜(治隐涩难开) 甘菊花(治内障风明目) 青葙子(治内障气) 荆芥(治血注

瞳人) 楮实子(治攀睛补虚) 赤芍药(养血止痛) 龙胆草(泻肝火) 大黄(泻胃火) 蝉蜕(除风

去翳) 枸杞子(去风明目) 草决明(治云翳) 密蒙花(退翳除昏) 知母(滋肾水而明目) 防己(治风

邪而去热) 白芍药(生血退热而理肝经) 茯苓(和中养心血) 桑白皮(泻肺火) 牛蒡子(明目去翳)

麦门冬(去翳而除心肺之热) 贝母(理肺经而消痰) 苦葶苈(通肺经消肿痛明目) 青盐(滋肾水而明目)

旋复花(治膀胱之水,亦能除风)、蕤仁(除赤热) 槐花(消肿毒而去热) 五味子(滋肾补虚,生津明目)

连翘(除心火、泻诸经热、消肿) 艾叶(去风) 石菖蒲(开心窍而明目) 白芷(去面风) 夜明砂(去

昏花而明目) 赤石脂(有理胃之功,亦能止痛) 车前子(明目退翳。以上各一两) 黄芩(除湿热,枯则泻

肝火) 黄柏(降火滋阴) 栀子(三味去目膜消热) 独活(治眼黑花) 川芎(治障风头痛) 白附子

(治迎风冷泪) 生地黄(清血) 熟地黄(养血) 本(去湿治目中生疮) 远志(明目退昏) 薄荷

(去邪、清风、消毒) 细辛(去风、明目) 柴胡(发散而治目内诸疾) 桔梗(下气,亦理肺经) 胡黄连

(降火去热) 谷精草(去云翳、益目) 苍术(平胃而去风湿) 天门冬(止血而补虚) 石膏(去风热、

清胃火) 百部(去肺火) 杏仁(通肠、润肺) 枳壳(消滞气而理肠胃) 朴硝(降火而开郁) 玄参(去胃

火) 黄 (益元气而理肺经) 青藤(去热) 大枫子(去诸风。以上各五钱净) 槟榔(杀虫去翳) 蔓荆

子(治弦烂赤红) 石决明(泻肝火,亦去肺经风) 苦参(去大肠风。以上各七钱) 木通(泻小肠之邪火,

六钱) 甘草(解诸药之毒,调和众味,一两)

上七十二味,俱切为细片,用童便一桶将水澄,盛瓷盆中;入炉甘石三斤,浸之一日夜,澄清再浸,澄出;

将炉甘石入混元球内 红,入药水浸。如此十数次,冷定,取出炉甘石,入阳城罐内封固打火,每罐打三炷香升

盏。轻清者,

合后药可治瞎目,坠底者,可治火眼。诸药加减于后。如不入罐打火,将甘石研细用水飞过,厘清浊两用亦可。

如制甘石十两,加琥珀五钱、珍珠八钱,俱各用混元球 过,为极细,冰片三钱,官硼三两,铜器上飞过,海

螵蛸六钱生用,胆矾二两、用铜瓦片 过,白翠二两 红入童便内,不拘遍数,以成腻粉为止,鹰粪三钱,用

竹叶上焙过、研细,熊胆三钱、用缸瓦上 过存性为末,真正者人退一两,洗净、炒黄色存性为细末,木贼一

两、焙过为细末,枯矾五钱,轻粉三钱,神砂三钱,皮硝三钱。此乃全料分两,亦当随其目疾而治之,无不取

效矣。

一眼害日久,有宿沙翳者加螵蛸,珊瑚、曾青、珍珠,各研极细加入。一病疮抱住黑睛者,加飞过灵砂少

许,与白丁香研一处,用乌鸦翎搅匀。一血灌瞳人加官硼、曾青(即胆矾是也、琥珀、朴硝少许研细入。一束

睛云翳者,加白翠、螵蛸、珊瑚、珍珠。一有青红筋者,加轻粉、枯矾。一内障气加曾青、熊胆、珊瑚、琥珀、

珍珠、神砂少许。一 肉攀睛者,加 砂少许,鹰粪、人退。一多年老眼云翳遮睛至浓者,全料点之。一迎风

冷泪、眼昏花者,用主方治之自愈,不必加别药,唯少加冰片。一拳毛倒睫加珍珠、冰片、琥珀。一赤烂风弦

者,加硼砂、珍珠,再用铜绿一两、用天茄汁和艾熏透洗之妙。外用点药,因疾加减已尽。而内服汤药亦随症

用药,所谓表里互治之,补其母以及其子也。

暴发赤肿者,肝经风热之甚也。如暴赤失明、昏涩翳膜、眵泪入眼者,皆风热也。

洗肝明目散 治一切风热赤肿疼痛。

当归尾 川芎 赤芍 生地黄 黄连 黄芩 栀子 石膏 连翘 防风 荆芥 薄荷 羌活 蔓荆子 菊花

白蒺

藜草决明 桔梗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如痛不可忍加光圆小川乌火煨,痛不甚不用;如有翳障加蒺藜、木贼,去芍药;

风热肝火甚加胆草、柴胡,去薄荷;大便实加大黄、川芎、桔梗。

清上明目丸 治一切肿痛,风热眼疾。

归尾 川芎(各六钱) 生地黄 黄连 黄芩 大黄 黄柏(酒炒) 连翘 桔梗 薄荷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白芷 菊花 草决明 木贼 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五丸,白汤早晚服。

久病昏暗者,肾经真阴之微也。如昏弱不欲视物、内障见黑花、瞳子散,皆血少劳神、肾虚也。

滋肾明目汤 治劳神肾虚,血少眼痛。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熟地 桔梗 人参 山栀 黄连 白芷 蔓荆子 菊花 甘草(以上减半)

上锉剂,细茶一撮、灯芯一团,水煎食后服。热甚加龙胆草、柴胡;肾虚加黄柏、知母;风热壅盛加防风、

荆芥;风热红肿加连翘、黄芩。

明目散

薄荷甘草共天麻,荆芥防风甘菊花;

当归连翘枸杞子,川芎白芷密蒙花;

等分各研为细末,每服三钱只用茶;

劝君每日进一服,瞳人咫尺见天涯。

明目地黄丸 生精养血,补肾益肝,退翳膜遮睛,除羞涩多泪,并治暴赤热眼,祛风明目。

怀生地(酒洗) 熟地(各四两) 知母盐(水炒) 黄柏(酒炒。各二两) 菟丝子(酒制) 独活

(一两) 甘枸杞(二两) 川牛膝(酒洗,三两) 沙苑蒺

藜(三两,炒)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夏月用淡盐汤下,余月酒下。

内障者,肝病也。

保肝散

当归 川芎 枸杞 苍术(米泔制) 白术(去芦) 密蒙花 羌活 天麻 薄荷 柴胡 本 石膏

木贼 连翘 细辛 桔梗 防风 荆芥(各一钱) 栀子 白芷(各五分)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先食干饭后服药。

拨云退翳还睛丸 此药常服,终身眼不昏花。

密蒙花 木贼 白蒺藜 蝉蜕 青盐(各一两) 薄荷 香白芷 防风 生甘草 川芎(雀脑者) 知母

荆芥穗 枸杞子 白芍(各五钱) 黑芝麻(五两) 当归(酒洗、晒干、三钱) 甘菊花(六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饭后细嚼一丸,苦茶送下。

外障者,肺病也。

四明饮 治一切眼目肿。

大黄 葛花 泽泻 石决明(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退云散 治翳蒙瞳子。

当归 生地 白菊花 谷精草 木贼 羌活 石决明 大黄(酒炒) 蔓荆子 白芷 黄柏 连翘

龙胆草(以上各一钱) 蝉蜕。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服。

退翳丸 治眼疾诸般翳障昏暗如神。

当归 川芎 白蒺藜(各一两) 地骨皮 川椒(去子,七钱) 菊花 羌活 密蒙花 蔓荆子 荆芥

(各一两) 薄荷 蛇蜕 栝蒌

根楮实子 黄连 甘草(各三钱) 木贼(二两,童便浸一宿。)

上十七味共为末,用蜜为丸,每一两作十丸,食后服,日服二次。有翳者,米泔水下;睛暗当归汤下;气

障者,木香汤下;妇人血晕,当归薄荷汤下。忌荤腥面食等物。

目能远视、不能近视者,火盛而水亏也。六味地黄丸加牡蛎。(方见补益。)

目能近视、不能远视者,有水而无火也。

定志丸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木。各一两) 石菖蒲(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临卧白汤下。

家传大明膏 专治翳膜攀睛、烂弦赤障 肉、血贯瞳人、迎风冷泪、怕日羞明、视物昏花、疼痛不止。

不动刀针,用药点眼,三日见效,十日痊愈。

大黄 苍术 柴胡 龙胆草 本 细辛 赤芍 菊花(倍) 红花 黄柏 黄芩 连翘 栀子 荆芥

防风 木贼 黄连 蒺藜 薄荷 羌活 独活 麻黄 川芎 白芷 天府 蔓荆子 元参 苦参 归尾 木通

生地黄 桑白皮 车前子 枳壳 皮硝 甘草

上锉十大帖,用童便五碗煎熟,用炉甘石一斤净入炭火烧红淬入药中十次,研烂去粗滓,将药入水铜盆内

重汤煮干,成饼晒干,研千余下。每一两入焰硝八钱、黄丹五分,又研千余下。收入瓷罐内,点眼。如 肉云

翳、昏蒙烂弦风眼入冰片少许,点之。

拨云散 治一切眼目风热肿痛、昏暗不明、生花障翳,或热极红赤,痛不可忍,治之最效。

炉甘石(火 童便淬,五钱) 珍珠、胆矾(各五分) 大片脑(半分) 石蟹(一钱) 石燕(醋 )

琥珀 玛瑙(各五分) 宫硼砂(飞过) 辰砂 黄连(各一钱) 乳香、血竭(各五分)。

上为极细末,用瓷器盛贮。先将凉水洗净眼后,用银簪挑药点眼,良久则效。如作膏子,用蜜调和点之。

一、眼病之后,尚有微热,白睛红、多眵泪、无疼痛而隐涩难开,此苦寒药太过,而真气不能通九窍也。

故眼目昏花不明。用补中益气汤去陈皮、人参、白术,加防风、白芷、蔓荆子。(方见补益。)

一、眼目昏暗,用六味丸加枸杞子、当归、甘菊花。(方见补益。)

一、儒者,日晡两目紧涩不能瞻视,此元气下陷。用补中益气倍加参 ,数剂痊愈。(方见补益。)

给事张禹功,目赤不明,服祛风散热药,反畏明重听,脉大而虚,此因劳心过度,饮食失节。以补中益气

汤加茯神、酸枣仁、山药、山茱萸、五味顿愈。又劳役复甚,用十全大补汤兼以前药渐愈;却用补中益气汤加

前药而痊。(方俱见补益。)

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若概用辛凉苦寒之剂,损伤血气,促成内障

之症矣。

人两眼角出烟雾,此肝火也。以柴胡、黄连等分,大剂水煎,临卧频频服之,数剂乃瘥。

咽喉

脉∶咽喉之脉,两寸洪溢;上盛下虚,脉忌微伏。

咽喉肿痛者,或喉痛生疮者,或咽痛闭塞者,或红肿结核胀痛者,或喉闭塞不能言语者,俱是风热痰火,

皆用清凉散加减。或喉闭急症,急刺少商穴,在大指甲外侧,用三棱

针放出毒血,并豁吐痰涎为要。若迟缓不救即死,速用吹喉散,或用好醋噙漱,吐痰要紧。大抵咽喉之症,俱

属风、痰、火,明者治之。

喉痹者,火分虚实也。实火宜∶

清凉散 治一切实火咽喉肿痛。

山栀 连翘 黄芩 防风 枳壳 黄连 当归 生地 甘草(各等分) 桔梗 薄荷(减半) 白芷

(减半或不用亦可)

上锉一剂,灯芯一团、细茶一撮,水煎,磨山豆根调服。咽喉干燥加人参、麦门冬、天花粉,去白芷;咽

喉发热加柴胡;咽喉肿痛加牛蒡子、玄参,去白芷;痰火盛加射干、栝蒌、竹沥,去白芷;喉痛生疮加牛蒡子、

玄参,去白芷;极热大便实,加大黄,去桔梗;虚火泛上,咽喉生疮、喉不清者,加黄柏、知母,去白芷。

开关神应散 治一切喉风,有起死回生之功。

蜈蚣(焙存性,二钱) 胆矾 全蝎(去毒,焙,存性) 僵蚕(去丝、嘴。各一钱) 蝉蜕(焙,存性,

一钱) 蟾酥(三钱) 穿山甲(麸炒,三钱) 川乌尖(一钱) 乳香(五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半或三钱。小儿每服一分或七厘。同葱头捣烂和酒药送下,出汗为度。如口不能开,灌

服。忌猪、羊、鸡、鱼、油、面,诸般热毒等物二七日。

冰梅丸 治喉痹十八种俱效。

大南星(鲜者三十五个) 大半夏(鲜者三十五个) 皂角(去弦净四两) 白矾(四两) 好白盐(四两)

桔梗(二两,去芦) 防风 朴硝(四两) 甘草(一两)。

上拣七分熟,大梅子一百个,先将硝盐水浸一周时,然后将各药碾碎,入水拌匀,方将梅子置于水中。其

水淹过梅

子三指为度。浸七日后取出晒干,又入水中浸透晒干,俟药水干为度。方将梅子入瓷罐内封密,如霜衣白愈佳。

如要用时,薄绵裹噙在口中,令津液徐徐咽下,痰出即愈。每一梅足可治三人,不可轻弃。

吹喉散 治一切咽喉肿痛,并喉舌垂下肿痛者。

胆矾 白矾 朴硝 片脑 山豆根 辰砂 先将鸡 内黄皮焙燥,共前药研为极细末,用鹅毛管吹药入喉

即效。

大凡咽喉肿痛,或喉闭急症,用山豆根磨水噙漱立愈。

治喉痹双乳蛾 用壁上蜘蛛白窝,取下。患者脑后发,拔一根缠定蛛窝,灯上以银簪挑而烧之存性,

为末,吹入患处,立消。

乳鹅喉闭方 急将病患面朝上睡于地下,两手采住头发脚踏肩,其毒自散。或打破鼻,血出毒亦散之。

救急方 治喉风口噤不语,死在须臾。

胆矾(五分,半生半枯) 熊胆 木香(各三分)

上为细末,用番木鳖磨井水调和,以鸡翎蘸扫患处。如势急口噤,以箸启之用药,扫下即消。

喉痹方 并治口疮、牙疳、喉痹、牙关紧急,如神效。

火硝(五钱) 片脑(一分半) 硼砂(一钱半) 蒲黄(一钱) 孩儿茶(一钱二分半)。

上共为细末,用笔管拨开芦管吹入,大吐其痰,不数次立愈。

治乳鹅喉痹 孔弘周传。

蚕蛾(末三钱) 儿茶(一钱) 生白矾(三分) 辰砂(一钱)

上为细末,吹入喉口即愈。

破棺丹 治咽喉肿痛,水谷不下。

青盐 白矾 砂(各等分)

上为末,吹患处,有痰吐出立效。

陈藏器每治脏寒、吞吐不利,用附子去皮脐、炮裂,以蜜涂,炙,蜜入内,含之勿咽。

虚火宜∶

加味四物汤 治虚火上升喉痛,并生喉疮、喉痹热毒,最能降火甚效。

当归 川芎 黄柏(盐水浸) 知母(去毛) 天花粉(各一钱) 熟地 白芍(各一钱二分) 桔梗

甘草(各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入竹沥一钟同服。

噙化丸 治咽喉肿痛,或声不清,或声哑咽喉干燥,或生疮者并治。

南薄荷叶 楝参(五钱) 怀生地(一两) 生甘草(二两) 白桔梗(三钱) 山豆根(八钱) 片脑

(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一丸,分三次,临卧将丸噙入口中,津液渐渐化下。

腮者,肿痛,风热也。

驱风解毒散 治 腮肿痛者。

防风 荆芥 羌活 连翘 牛蒡子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又方 治 腮肿痛者用此敷上。用赤小豆研为细末,酽醋调敷肿处即消。

又方 用矿锻石不拘数,炒七次,地上窨七次,酽醋调敷肿处立愈。

讴歌失音者,火动也。

响声破笛丸

连翘(二两半) 桔梗(二两半) 川芎(一两半) 砂仁(一两) 诃子(一两,炒) 百药(二两)

薄荷(四两) 大黄(一两) 甘草(二两半)

上为细末,鸡子清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临卧时噙化,徐徐咽下。

声音不出者,肾虚也。

滋肾汤 夫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风寒暑湿、气血痰热邪气有干于心肺,病

在上脘,随症解之,邪气散则天籁鸣矣。唯夫肾虚,不能纳诸气以归元,故气奔而上升。咳嗽痰壅,或喘或胀,

髓虚多唾,足冷骨痿,胸腹百骸俱为之牵制。其嗽愈重,其气愈乏,其保身君子必当于受病之处图之可也。按

钱氏方,小儿吐泻,利其小便过多,以致脾虚不食。钱用益黄散作效。数日以后,忽尔不语,钱知其脾气已复,

肾气尚虚。投以地黄丸益肾,相继数剂,见于能言。子益信声音之根出于肾也,不诬矣。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人参(各五钱) 白术(二钱半) 茯苓(去皮) 陈皮 半夏(姜制。各五钱)

牛膝(酒洗,二钱半) 杜仲 菟丝子(酒洗制) 五味子(各五钱) 益智仁(二钱半) 破故纸(二钱半)

胡芦巴(炒,二钱半) 石菖蒲(一钱半) 甘草(炙,二钱半) 巴戟(去心,五钱)

上锉作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于五更初,肾气开时,不许咳唾言语,默默服之奏效。

嘹亮丸 治久失音声哑。

人乳(四两) 白蜜(四两) 梨汁(四两) 香椿芽汁(四两,如无,用浅香椿芽为末四两,入放上三味内。)

上共一处和匀,重汤煮热,不拘时服,白滚水送下。

治声哑方

甘草 桔梗 乌梅 乌药

上各等分,水煎,食后频频服。

孙押班治都知潘元从喉闭,孙以药半钱吹入喉中,少顷,吐出脓血立愈。潘诣孙谢曰;大急之患,非明公

不能

救,救人之急,非药不能疗。赠金百两,愿求方以济非常之急。曰∶用猪牙、皂角、白矾、黄连各等分,置新

瓦上焙干为末,即授以方,不受所赠。

一儒者,三场毕,忽咽喉肿闭、不省人事、喘促痰涌、汗出如水、肢体痿软、脉浮大而数,此饮食劳役,

无根虚火上炎。用补中益气加肉桂,一剂顿苏。(方见补益。)

李判府,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此上焦风热。先用荆防败毒散二剂,喉痛渐愈;又以玄参升麻汤,口舌遂

愈。(方见伤寒。)

结核

结核,或生项侧,在颈、在臂、在身,如肿痛者,多在皮里膜外,多是痰注不散。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

下后用药散核。又云结核,火气热甚则郁结,核硬如果中核也。不须溃发,但热气散则自消矣。

结核者,风痰郁结也。又云火因痰注而不散也。

消风化痰汤

南星 半夏 赤芍 连翘 天麻 青藤 僵蚕(洗去丝) 苍耳子 金银花 天门冬 桔梗(各七分)

白芷 防风 羌活 皂角(各五分) 全蝎(去毒) 陈皮(各四分) 白附子 淮木通(各一钱)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食后服。忌煎炒热物。

消毒散 治咽喉结核,肿块如桃、坚硬疼痛、颈项不回转,四腋下或有块硬如石。

南星(姜制) 半夏(姜制) 陈皮 枳实 桔梗 柴胡 前胡 黄连 连翘 赤芍 防风 独活 白附子

苏子 莪术 蔓荆子 木通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二片、灯草一团,水煎服。

化凤膏 治咽喉、颈项结核成形及瘰 。用蓖麻子七枚,去壳捻烂,用薄纸卷于中,插入鸡子内,纸

封固,水浸湿,火煨熟,去壳,去内纸条,只食鸡子,以酒一杯送下。每早晨服一枚,十日奏效。

内消散 治梅核、痰核、马刀瘰 。

归尾 连翘 羌活 独活 薄荷 桂枝 赤芍 白芷梢(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荆芥 细辛(各八钱)

本(七钱半) 小川芎 甘草节(各六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酒调下。

内托白蔹散 治腋下痰核,因酒、怒气发肿痛,溃脓久不合口。

当归(一钱) 赤芍(一钱) 川芎(七分) 白芷(八分) 连翘(一钱) 白蒺藜(四分) 白蔹

(八分) 片芩(酒炒、八分) 防风 桔梗(各五分) 天花粉(七分) 栝蒌仁(八分,另研) 柴胡

(五分) 乳香(七分,另研) 生甘草节(四分)

上锉一剂,水煎,晚间热服。忌一切发物并怒气、房劳。

消核丸 治颈项、耳后结核,三五成簇,不红、不肿、不痛、不成脓者。

橘红(盐水洗略去白,一两) 赤茯苓(一两,去皮) 生甘草节(去皮,四钱) 半夏曲(姜汁拌焙,

七钱) 片芩(酒拌炒,八钱) 僵蚕(水洗炒黄,六钱) 玄参(酒拌焙,七钱) 牡蛎粉(火煨、童便淬、

另研,七钱) 山栀仁(连壳炒焦,八钱) 天花粉(七钱) 栝蒌仁(七钱,另研) 大黄(煨,一两)

桔梗(去芦,七钱) 连翘(去枝梗,一两)

上为末,汤泡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晒干。每服八九十丸,白汤送下。

一妇人项结核,寒热头痛,胁乳胀痛,内热口苦,小便频数,证属肝火血虚。用四物加柴胡、山栀、胆草

而愈。又用加味逍遥散而安。

梅核气

梅核为病,大抵因七情之气郁结而成。或因饮食之时,触犯恼怒,遂成此症。唯妇人女子患此最多。治宜

开郁顺气、利膈化痰清肺为主。

加味四七汤 治七情之气结成痰气,状如梅核;或如破絮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

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恶心呕吐;此药最妙,功不尽述。

白茯苓(去皮) 川浓朴(去皮,姜炒) 苏梗 半夏(姜汁炒) 广橘红 青皮 枳实 砂仁 南星

(姜汁炒) 神曲(炒。各一钱) 白豆蔻 槟榔 益智仁(各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临卧服。

瘿瘤

瘿多着于肩项,瘤则随气凝结。此等年数深远,侵大侵长,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瘿。皮色不变者,名曰

肉瘿。筋脉露结者,名曰筋瘿。赤脉交结者,名曰血瘿。随忧愁消长者,名曰气瘿。五瘿者,不可决破。决破

则脓血崩溃,多致夭枉难治。瘤则有六种∶骨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筋瘤。亦不可决破,决破则亦难

医。肉瘤尤不可治,治则杀人。唯脂瘤破而去其脂粉则愈。

瘿瘤,气血凝滞也。

消瘤五海散

海带 海藻 海布 海蛤 海螵蛸(各二两半) 木香(二两) 三棱 莪术 桔梗 细辛 香附米

猪琰子(七个,陈壁土炒,去油焙干。)

上为末,每服七分半,食远米汤下。

消肿溃坚汤(方见瘰 ) 治瘿瘤结核通用。

内府秘传方 治瘿气神效。

海藻(热水洗净) 昆布(洗净) 海带 海螵蛸 海粉(飞过) 海螺(醋炙) 甘草(少许) 如颈下

摇者,用长螺;颈不摇用圆螺。

上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圆眼大,每夜临卧,口中噙化一丸,功效不可言也。

肺痈

脉∶寸口脉数而实者,肺痈也。若脉微紧而数者,未有脓也;若紧甚而数者,已有脓也。又脉短而涩者,

自痊;浮大者难治。

肺痈之候,口干喘满、咽燥而渴,甚则四肢浮肿、咳唾脓血,或腥臭浊味,胸中隐隐而微痛者,肺痈也。

大凡肺痈当咳嗽短气、胸满时唾脓血,久久如粳米粥者,难治。若呕脓而不止者,亦不可治也,其呕而脓自止者

,自愈。其面色当白而反赤者,此火克金,不可治也。

肺痈者,咳唾有脓血也。

桔梗汤 治肺痈咳唾脓血、咽喉多渴、大小便不利。

桔梗 贝母 当归 栝蒌仁 桑白皮 防风 杏仁(去皮尖) 百合 黄 (蜜炒) 枳壳(麸炒) 薏苡

仁甘草(各等分)

上锉剂,生姜煎,食后服。大便闭加大黄;小便闭加木通,喘急加葶苈;口燥加片芩;一方加玄参、地骨皮。

治肺痈方 用薏苡仁略炒为末,糯米饮调服;或入粥煮

吃亦可;或水煎服。当下脓血自安。

焊肺丹 凡治肺痈,必以此药间而服之,以护膈膜不致溃透心肺,最为切当。即蜡矾丸,用蜜水送下。

(方见痈疽。)

一男子,咳吐痰脓,胸腹膨胀,两寸及右关脉皆洪数,此火不能生土,而土不能生金也。用桔梗汤为主,

佐以补中益气汤而愈。(方见补益。)

肺痿

脉∶寸口脉数而虚,肺痿也。

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过度,重亡津液,便如烂瓜,下如豕脂,小便数而不渴。渴者自愈,欲饮水者

欲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无脓血者,肺痿也。有汗出恶风、咳嗽短气、鼻塞项强、胸胀胁满,久而不瘥,已

成肺痿也。

肺痿者,久嗽不已,无脓血也。

薏苡散 治肺痿咳嗽,其症辟辟燥咳,胸隐隐而痛,肺弱无力。

当归 白芍(酒炒) 黄芩 人参(去芦) 五味子 黄 (蜜炙) 麦门冬(去心) 桑白皮 百部

薏苡仁(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胸前有孔,常出血水者,谓之心漏也。

鹿子丸 治胸前有孔,兼治腰痛。

嫩鹿茸(去毛,酥炙微黄) 大附子(泡去皮脐) 盐花(各等分)

上为末,枣肉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好酒送下。

心痛

(即胃脘痛)

脉∶心痛微急,痛甚伏入,阳微阴弦,或短又数;紧实便难;滑实痰积;心痹引背,脉微而大,寸沉而迟,

关紧数锐。

心痛初起者,胃中有寒也。

姜桂汤 治初起胃脘寒痛。

干姜 良姜 官桂(各七分) 藿香 苍术(米泔制) 浓朴(姜汁炒) 陈皮 甘草(炙) 木香

茴香(酒炒) 枳壳(麸炒) 砂仁 香附(炒。各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磨木香服。痛甚加乳香;手足厥冷,脉沉伏加附子,去良姜。

心痛稍久者,胃中有郁热也。

清热解郁汤

栀子(炒黑,二钱) 枳壳(麸炒) 西芎 黄连(炒) 香附(炒。各一钱) 陈皮 干姜

(炒黑。各五分) 苍术(米泔浸,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服后戒饮食半日。渣再煎服。

清膈散 治心胃刺痛,憎寒壮热,口干烦躁不卧,时痛时止。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半) 黄连 枳实 栀子(酒炒) 竹茹 赤芍(各一钱)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服。痛甚加姜汁三匙。

心痛大便实者,宜利,则痛随利减也。

枳实大黄汤 治大便结实不通,胃中痛者。(方见腹痛。)

利气丸(方见诸气。)

心痛原素喜食热物者,死血留于胃口也。

活血汤 治热伤胃口,死血作痛。(方见腹痛症。)

韭菜丸 治胸膈背后死血积滞疼痛,或吐血后,或劳后饮酒,怒气过多,俱胸背作痛。

当归 川芎 人参 牡丹皮 桃仁 大黄 黄芩 姜黄 三棱 莪术 桔梗 枳壳 半夏 防风 羌活

(各等分,俱要生用)

上用韭菜根共一处,酒浸晒干又浸。如此三五次,共为末,水丸,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或百丸,茶清下。

心膈大痛,攻走腰背,厥冷呕吐者,是痰涎在心膈也。以先用鹅管探吐,痰涎出后用。

枳缩二陈汤 治痰涎在心膈上,攻走腰背,呕哕大痛。

枳实(麸炒) 砂仁 半夏(姜汁制) 陈皮 香附(各二钱) 木香 草豆蔻 干姜(炒,各五分)

浓朴(姜汁炒) 茴香(酒炒) 玄胡索(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入竹沥磨木香同服。

心痛胃口有虫作痛者,时痛时止,面白唇红是也。

椒梅汤(方见腹痛证。)

治虫咬心痛

凤眼草(即椿树枯用子) 乳香(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黄酒送下。

苦楝汤 治虫咬心痛。用苦楝根皮,煎汤服之。

灸心痛神法 两手肘后陷处酸痛是穴。先用香油半钟,重汤煮温服,即用艾入水粉揉烂为炷。每处灸

五壮,其痛立止。

补遗秘方

九气汤 治膈气、风气、寒气、忧气、惊气、喜气、怒气、山岚瘴气、积聚痞气,心腹刺痛,不能饮

食,时止时发,攻则欲死,并治,神效。

香附米 郁金 甘草

上锉生姜三片煎服。

红白散 治心疼神效。

官粉(二钱) 红碱(一钱半)

上二味为极细末,用极辣葱捣汁和一处,烧酒调下立

止。

神效散 治心痛作酸;又治水停心下,作声如雷;又治口眼 斜,不省人事。用胆矾一分为末,温黄

酒调下,以吐痰尽为度。

桃灵丹 治心腹痛疼及阴症,或绞肠痧等症。

玄胡索(一两) 桃仁(去皮,五钱另研) 五灵脂(五钱) 乳香(五钱) 没药(七钱)

上各为细末,醋糊为丸。每服二三十丸。心疼,淡醋汤下;腹痛,干姜汤下,或用黄酒下。

三仙丹 治心疼至危,将此即起。

白信(煨) 巴豆(去皮油) 黄蜡(各等分)

上共为末,熔黄蜡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丸,烧酒下。忌醋。

芎术姜栀二陈汤 治素有痰火,胃脘急痛不可忍者,食不能消。

川芎(一钱) 干姜(炮,一钱) 苍术(米泔制,一钱) 栀子(炒,一钱) 陈皮

(去白,二钱二分) 半夏(姜汁炒,一钱) 茯苓(去皮,一钱)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正痛时温服痛止,待半日方可饮食。

沉香化滞定痛丸 专治胃脘痛、胸中满闷、停痰积块、滞气壅塞,不拘远年,心胃痛,服之即效,屡

屡有验。

沉香(三钱) 没药(五钱) 大黄(五钱,炒) 瓦珑子(一个,火 红,醋一日) 莪术(三钱)

玄胡索(二钱,酒炒) 乳香(二钱)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九丸,壮实者十一丸,白滚水送下。行二次,米汤补之即安。

心疼、肚腹痛、小肠气积块冷气等症,属虚寒者宜服。

当归 川芎 陈皮 茯苓 砂仁 官桂 玄胡索(各一钱)

丁香(五分) 三棱(一钱半) 莪术(二钱) 槟榔(二钱)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神效。忌房劳。

破积散 治心气痛、食积肚腹痛、饮热积块痛,症属实热者宜服。

香附米(四两,酷浸煮干) 栀子仁(炒黑,二两) 三棱 莪术 郁金 枳壳 黄连 大黄(各一两)

上共为细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淡姜汤送下。

进士中寰何公夫人,患经行胃口作痛,憎寒发热。一医以四物汤加官桂、香附服之,即吐血而痛愈甚。余

见六脉洪数,乃郁火也。以山栀二两,姜汁炒黑色,一服立愈。

一教谕年五十一岁,因酒食过饱,胃脘作痛。每食后,其气自两肩下及胸,次至胃口,痛不可忍。令人将

手重按痛处,超时忽响动一声痛遂止。如此八年,肌瘦如柴。余诊六脉微数,气口稍大有力。以神 丸一服下

之,其痛如失。后以参苓白术散调理撤消。

腹痛

脉∶腹痛关脉紧小急速,或动而弦,甚则沉伏;弦实滑痰;尺紧脐腹、心腹痛;脉沉细是福;浮大弦长,

命不可复。

腹痛者,有寒、热、食、血、湿、痰、虫、虚、实九般也。

开郁导气汤 治一切腹痛之总司也。

苍术(米泔浸) 香附(童便浸) 川芎 白芷 茯苓(去皮) 滑石 栀子(炒黑) 神曲(炒,各一钱)

陈皮(五分) 干姜(炒黑,五分) 甘草(少许)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绵绵痛无增减,脉沉迟者,寒痛也。

姜桂汤 治寒腹痛。

干姜 肉桂 良姜(各七分) 枳壳(去穣,麸炒) 陈皮 砂仁 浓朴(姜汁炒) 吴茱萸(炒。各一钱)

香附(一钱半) 木香(五分,另研入服)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水煎服。痛不止加玄胡索、茴香、乳香;寒极手足冷加附子,去茱萸、良姜;泄泻去

枳壳。

乍痛乍止、脉数者,火痛也(即热痛。)

散火汤 治热痛。

黄连(炒) 芍药(炒) 栀子(炒) 枳壳(去穣) 陈皮 浓朴(去皮) 香附 抚芎(各一钱)

木香(另研) 砂仁 茴香(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服。痛甚不止加玄胡索、乳香。

腹痛而泻,泻后痛减者,食积也。

香砂平胃散 治食积痛。

香附(炒) 砂仁 浓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 陈皮 枳壳(去穣,面炒) 山楂(去子)

神曲(炒。各三钱) 木香(另研调入) 干姜 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痛不移处者,是死血也。

活血汤 治死血痛,并治血结痛。

归尾 赤芍 桃仁(去皮) 官桂(五分) 玄胡索 乌药 香附 枳壳(去穣。各一钱) 红花(五分)

牡丹皮 川芎(七分) 木香(五分,另磨)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水煎服。

小便不利而痛者,是湿痰也。腹中引钓,胁下有声,是痰饮也。二陈汤加减。(方见痰饮。)

时痛时止,面白唇红者,是虫痛也。

椒梅汤 治虫痛。

乌梅 花椒 槟榔 枳实 木香(另研) 香附 砂仁 川楝子(去核) 肉桂 浓朴 干姜 甘草

(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服。

退虫丸 (方见诸虫积痛)

怒气伤肝,胁刺痛者,是刺风痛也。

木香顺气散 (方见诸气,治气痛。)

以手按之,腹软痛止者,虚痛也。

温中汤 治虚痛。

良姜 官桂 益智仁 砂仁 木香(另研) 香附 浓朴 陈皮 茴香 当归 玄胡索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服。

腹满硬,手不敢按者,是实痛也。腹中积热,病久不止,大便实,脉数、烦渴者,枳实大黄汤下之,痛随

利减之法。

枳实大黄汤 治食积痛,并积热痛,大便不通者。

枳实 大黄 槟榔 浓朴(各二钱) 木香(五分,另研)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秘方 治一切腹痛,不论虚实寒热皆效。用小麦秆烧灰,地上去火毒,将麻布包了,滚水淋汁,一服立止。

一肚腹作痛,或大便不通,按之痛甚,瘀血在内也。加味承气汤下之。既下而痛不止,按之仍痛,瘀血未

尽也。加味四物汤补而行之。(方见补益。)

加味承气汤 治瘀血内停,胸腹胀痛,或大便不通等症。

大黄 朴硝(各二钱) 枳实 浓朴 当归 红花(各一钱) 甘草(五分,病急者不用)

上锉一剂,酒、水各二钟,煎至一钟温服。仍量虚实加减。

腰痛

脉∶腰痛之脉,必沉而弦。沉微气滞,弦损肾元;或浮而紧,风寒所缠;湿伤濡细,实闪挫然;涩为瘀血,

滑痰火煎;或引背痛,沉滑等症。

大抵腰痛新久总属肾虚。新痛宜疏外邪、清湿热;久则补肾,兼补气血。

常常腰痛者,肾虚也。

补阴汤 治肾虚腰痛。

当归 白芍(酒炒) 生地黄 熟地黄 陈皮 茴香(盐、酒炒) 故纸(酒炒) 牛膝(去芦,酒洗)

杜仲(去粗皮,酒炒) 茯苓(去皮。各一钱) 人参(五分) 黄柏(去粗皮,酒炒) 知母(酒炒。各七分)

甘草(炙,三分)

上锉一剂,枣二枚,水煎,不拘时服。痛甚大者加乳香、砂仁、沉香,去芍药、生地、陈皮。如常服合丸

药,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清心米汤下,酒亦可。

养血汤 治腰痛、腿痛、筋骨疼痛。

当归 生地黄 秦艽 肉桂 牛膝(去芦,酒洗) 杜仲(盐、酒炒) 茯苓(去皮) 防风(去芦。各

一钱) 土茯苓(一钱半) 川芎(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临熟入酒少许同服。

青娥丸 治肾虚腰痛。

大茴香 杜仲(酒炒) 破故纸(酒炒。各一两) 加熟地黄(二两酒洗,)用胡桃去壳取肉四两,汤泡,

去皮,纸包,捶去油。共五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

下,或木香汤下亦可。

日轻夜重者,瘀血也。治瘀血腰痛(方见郁症。)根据本方加木香、沉香、茴香、乳香、牛膝,去乌药、官

桂、青皮、牡丹皮。

调荣活络汤 治失力腰闪,或跌扑瘀血凝滞及大便不通而腰痛者。

当归 桃仁 大黄 牛膝(各二钱) 川芎(一钱) 赤芍 红花 生地黄 羌活(各一钱) 桂枝(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过街笑 治闪腰痛。

木香(一钱) 麝香(三厘)

上为末吹鼻。右边吹左鼻,左边吹右鼻。令病患手上下和之。

遇阴雨久坐而发者,是湿也。渗湿汤治湿伤腰痛(方见湿症。)根据本方加破故纸、杜仲、茴香、木香、乳

香,去浓朴、抚芎。

腰背重注走串痛者,是痰也。二陈汤治湿痰腰痛(方见痰症。)根据本方加木香、茴香、乳香、玄胡索、砂

仁、苍术、羌活、酒芩、当归、杜仲(酒炒)。

肾虚腰痛补遗方

续断丸 治腰痛并脚酸腿软。

续断(二两) 破故纸(酒炒) 牛膝(去芦,酒洗) 木瓜(酒洗) 杜仲(去粗皮酒洗) 萆 (酒浸

。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无灰酒送下五六十丸。

又方 大胡桃二个,炮焦去壳细嚼,烧酒送下,腰痛立止。

滋阴补肾丸 滋肾养血,除湿热、止腰疼、腿酸痛。

熟地黄(酒洗、一两五钱) 白芍(酒炒,一两) 当归(酒洗,一两五钱) 川芎(八钱) 破故纸

(盐、酒炒,二钱) 杜仲(姜汁炒,一两五钱) 小茴香(盐、酒浸炒,六钱) 甘枸杞(盐、酒浸炒,

一两) 黄柏(盐、酒浸炒,一两二钱) 桃仁(去皮炒,五钱) 川楝子(一两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热酒送下。

胡桃丸 治腰痛。

乳香 沉香 木香 母丁香 大茴香 干姜 杜仲(姜汁炒,去丝) 没药 菟丝子(酒制) 破故纸

(酒炒,各等分) 胡桃(四个,去壳)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黄酒送下。

一肾虚腰痛,用六味丸加鹿茸、当归、木瓜。续断。(方见补益。)

一人跌腰作痛,用定痛等药不愈,气血日衰,面耳黎色。余曰∶腰为肾之府。虽曰闪伤,实肾经虚弱所致。

遂用杜仲、补骨脂、五味、山茱、苁蓉、山药,空心服。又以六君、当归、白术、神曲各二钱,食远服,不月

而瘥。(方见补益。)

胁痛

脉∶两胁疼痛,脉必双弦;紧细弦者,多怒气偏;沉涩而急,痰瘀之愆。

左胁痛者,肝经受邪也。

疏肝散 治左胁下痛,肝积属血,或因怒气所伤,或跌扑闪挫所致,或为痛。

黄连(吴茱萸煎汁炒,二钱) 柴胡、当归(各一钱) 青皮、桃仁(研

如泥) 枳壳(麸炒。各一钱) 川芎 白芍(各七分) 红花(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服。

右胁痛者,肝邪入肺也。

推气散 治肝邪入肺,右胁痛甚,胀满不食。

片姜黄 枳壳(麸炒。各二钱) 桂心(少许) 炙甘草(五分) 一方加陈皮(一钱半) 半夏(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食远服。

左右胁俱痛者,肝火盛而木气实也。

柴胡芎归汤 治肝火盛而木气实,胁下痛。

柴胡 川芎 白芍 青皮(去穣) 枳壳(麸炒。各一钱半) 香附 当归 龙胆草 木香(另研) 砂仁

甘草(各五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水煎,不拘时服。

当归龙荟丸 泻肝火盛之要药。因内有湿热,两胁痛甚,伐肝木之气。

当归 龙胆草 山栀仁 黄连 大黄(酒浸湿,火 ) 芦荟加柴胡(五钱) 青黛(各五钱) 木香

(二钱半) 麝香(五分,另研) 青皮(一两、去穣,醋炒)

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两胁走注痛而有声者,是痰饮也。二陈汤治痰饮胁下痛(方见痰症)。根据本方加枳壳、砂仁、木香、川芎、

青皮、苍术、香附、茴香,去甘草。

劳伤身热胁痛者,脉必虚也。补中益气汤治内伤劳役胁下痛(方见内伤)。根据本方加川芎、白芍、青皮、

木香、砂仁、枳壳、茴香,去黄 、白术、升麻。

咳嗽气急作热,脉滑数者,是痰结痛也。久而不治成胁痈。栝蒌枳实汤治痰结胁下痛(方见痰症)。根据本方

加白芥子、青

皮、茴香,去桔梗、片芩,发热加柴胡。

左胁下有块,作痛不移者,是死血也。活血汤治死血胁下痛(方见腹痛)。根据本方加青皮,去乌药。

右胁下有块,作痛饱闷者,是食积也。香砂平胃散治食积胁痛(方见伤食)。根据本方加青皮、木香、山楂

肉、麦芽、干姜、槟榔,去藿香、苍术。发热加柴胡,去半夏。

补遗方

平肝流气饮 治胁痛及小腹至绕脐并疝气内外疼者。当归(酒洗,一钱) 白芍(酒炒,四分)

川芎(六分) 橘皮(盐汤洗,一钱) 茯苓(去皮,一钱) 半夏(姜制) 青皮(醋炒,六分) 黄连

(酒炒,八分) 柴胡(七分) 香附(童便浸、炒,八分) 浓朴(姜汁炒,七分) 栀子(盐水拌炒,

八分) 甘草(炙去皮,四分) 吴茱萸(煮三次,去水,炒,四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空心热服。

一、胁肋胀痛,若大便通和,喘咳吐痰者,肝火侮肺也。用小柴胡汤加青皮、山栀清之(方见伤寒。)

一、男子房劳兼怒,风府胀闷,两胁胀痛。余作色欲损肾,怒气伤肝。用六味丸料加柴胡、当归,一剂而

安(方见补益。)

臂痛

臂痛者,因湿痰横行经络也。

二术汤 治痰饮双臂痛者,又治手臂痛,是上焦湿痰横行经络中作痛也。

苍术(米泔浸炒一钱半) 白术(去芦) 南星 陈皮 茯苓(去皮) 香附 酒芩 威灵仙 羌活

甘草(各一钱) 半夏(姜制,二钱)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臂痛者,因风寒湿所搏也。或睡后,手在被外,为寒邪

所袭,遂令臂痛及妇人以臂枕而伤于风寒而致臂痛,悉根据后三方选用。

五积散 治臂痛因于寒者(方见中寒。)

乌药顺气散 治臂痛因于风者(方见中风。)

蠲痹汤 治臂痛因于湿者,兼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手足冷痹,四肢沉重。

当归 赤芍 黄 羌活 姜黄 防风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滋荣调中汤 治臂痛及腰酸,或有时作疼。陈皮(盐水洗去白,八分) 白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各一钱) 半夏 白芍 酒芩 酒柏 牛膝(酒洗,去芦。各七分) 木瓜(盐水炒,七分)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盐汤浸,五分) 羌活(六分) 知母(酒炒,六分) 桂枝(三分) 防风

(去芦,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食远服。

背痛

脉∶经云∶洪而大脉促上紧者,肩背痛;沉而滑者,痰痛(方见后豁痰汤。)

背痛者,痰气之所聚也。

参合汤 治背心一点痛。

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 乌药 枳壳(麸炒) 僵蚕(炒) 川芎 白芷 麻黄 桔梗

(去芦) 干姜(减半) 紫苏 香附 苍术(米泔浸) 羌活(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剂,生姜煎服。

肩背痛,不能回顾者,太阳气郁而不行也。

通气防风汤 治肩背痛,用风药以散之。

本(一钱) 防风 羌活(二钱) 独活(二钱) 川芎(一钱) 蔓荆子

(六分) 甘草(六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如身重腰沉、经中有寒湿,加酒浸防己一钱,轻者炮附子、重者炮川乌各五分。

豁痰汤 治肩背疼痛。

半夏(制) 栀子(炒,各一钱) 陈皮 海桐皮 枳壳(各八分) 桔梗 赤芍 苍术(制) 香附

(各七分) 茯苓(去皮,六分) 川芎 姜黄(各五分) 甘草(二分)

上锉,生姜煎,食远热服。如痛甚,头剂加朴硝二钱。

痛风

脉∶痛风沉弦,肝肾被湿;少阴弱浮,风血掣急;或涩而小,酒后风袭;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涩而紧,

三脉乃备。

痛风者,遍身骨节走注疼痛也。谓之白虎历节风,都是血气、风湿、痰火,皆令作痛。或劳力,寒水相搏;

或酒色醉卧,当风取凉;或卧卑湿之地;或雨、汗湿衣蒸体而成。痛风在上者,多属风;在下者,多属湿。治

用活血疏风、消痰去湿,羌活汤加减。凡治痛风,用苍术、羌活、酒芩三味散风行湿之妙药耳。

遍身骨节疼痛者,皆是血气、风湿、痰火也。

羌活汤 治痛风症。

羌活 苍术(米泔浸) 黄芩(酒炒) 当归 芍药(炒) 茯苓(去皮) 半夏(姜汁炒) 香附(各一

钱半) 木香(另研) 陈皮(各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服。风痛加防风;湿痛加苍术;热痰痛倍酒芩、栝蒌、枳实、竹沥;血虚痛加生

地黄;上痛加白芷、威灵仙;下痛加黄柏、牛膝;痛甚加乳香;发热加柴胡;小水短涩加木通,手臂痛加薄桂。

凡骨节疼痛,

如寒热发肿块者,是湿痰流注经络,与痛风同治法。若医迟不散,则成脓矣,外用敷药。一切痛风,肢节痛者,

痛属火,肿属湿,不可食肉。肉属阳火,能助火,食则下有遗溺,内有痞块,虽油炒热物鱼面,切以戒之。所

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爆、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毒、痈疽者最多。肥人多是湿痰,瘦人多是

痰火。

遍身壮热、骨节疼痛者,是风寒也。

解表升麻汤 治遍身壮热、骨节疼痛。

柴胡 升麻 本 羌活 防风 麻黄 苍术 陈皮 甘草 当归

上锉一剂,姜葱水煎,热服,出微汗。

遍身疼痛属虚寒者,宜温散也。

加味五积散 治四肢骨节痛,因虚寒者宜之。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 陈皮 半夏(姜炒) 苍术(米泔浸) 茯苓(去皮) 浓朴(姜汁炒)

羌活 独活 枳壳(麸炒) 桔梗 白芷(各八分) 干姜 肉桂 麻黄 甘草(各五分) 穿山甲(随所痛取

甲,烧灰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麝香少许,水煎温服。

乳香定痛丸 治诸风,遍身骨节疼痛,或腿膝痛及筋骨风。

苍术(米泔浸,二两) 川乌(泡去皮) 当归 川芎(各一两) 乳香 没药(各三钱) 丁香(五分)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黄酒送下。

遍身疼痛属湿痰者,宜除湿化痰也。

清湿化痰汤 治周身、四肢骨节走注疼痛,牵引胸背,亦作寒热喘咳烦闷,或作肿块,痛难转侧,或四

肢麻痹不仁,

或背心一点如冰冷,脉滑,乃是湿痰流注经络关节不利故也。

南星(姜制) 半夏(姜制) 陈皮 茯苓(去皮) 苍术(米泔浸) 羌活 片芩(酒炒) 白芷

白芥子(各一钱) 甘草(三分) 木香(五分,另研)

上锉一剂,入竹沥、姜汁同服。骨体痛甚及有肿块作痛者,名曰痰块,加乳香、没药、海石、朴硝;头项

痛加川芎、威灵仙;手臂痛加薄桂,引南星等药至痛处;脚痛加牛膝、黄柏、防己、龙胆草、木瓜。

遍身走痛,日轻夜重者,是血虚也。

硫经活血汤 治遍身走痛如刺,左足痛尤甚。左属血,多因酒色损伤,筋脉虚空,被风寒湿热感于内,

热包于寒,则痛伤筋络,是以昼轻夜重。宜以疏经活血行湿。此非白虎历节风也。

当归(酒洗,一钱二分) 白芍(酒炒,钱半) 生地(酒洗) 苍术(米泔浸) 牛膝(去芦,酒洗)

陈皮(去白) 桃仁(去皮,煎炒) 威灵仙(酒洗,各一钱) 川芎草(六分) 汉防己(酒洗) 羌活

防风(去芦) 白芷(各六分) 龙胆草(六分) 茯苓(去皮,七分) 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温服。忌生冷湿物。有痰加南星、半夏各一钱;如身上及臂痛加薄桂三

分;如下体并足痛加木瓜、木通。盐炒黄柏、薏苡仁各一钱;如气虚加人参、白术、龟板各七分;如血虚倍四

物汤,以姜汁酒浸炒,用红花一钱。

肢节肿痛者,肿是湿、痛是火也。

灵仙除痛饮 治诸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兼受风寒而发动于经络之中,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

已也。

麻黄 赤芍(各一钱)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白芷 苍术 威灵仙 片黄芩 枳实 桔梗 葛根

川芎(各五钱) 归尾 升麻 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在下焦加酒炒黄柏;妇人加红花;肿多加槟榔、大腹皮、泽泻、没药。一云脉涩数者,

有瘀血,宜桃仁、红花、芍、归及酒大黄微利之。

四肢百节痛如虎咬者,名白虎历节风也。

舒筋立安散 治四肢百节疼痛。

防风 羌活 独活 茯苓(去皮) 川芎 白芷 生地 苍术(米泔浸) 红花 桃仁(去皮)

南星(姜炒) 陈皮 半夏(姜炒) 白芍(去芦) 威灵仙 牛膝(去芦) 木瓜 防己 酒芩 连翘 木通

龙胆草 附子(少许) 甘草

上锉剂,水煎,入姜汁、竹沥。腹痛甚加乳香、没药为末调服。

独活寄生汤 治白虎历节风神效。(方见中湿门。)

两手疼痛、麻痹者,是风痰也。治两手疼痛麻木∶当归 川芎 白芷 片芩(酒炒) 黄连 羌活 苍术

(米泔制) 防风 桔梗 南星(姜制) 半夏(姜汁炒) 桂枝 甘草

上锉,生姜煎服。

两足疼痛麻木者,是湿热也。治两足疼痛麻木∶当归 白芍(酒炒) 白术(去芦) 苍术(米泔浸)

半夏(姜炒) 陈皮 茯苓(去皮) 黄柏(酒炒) 威灵仙 川牛膝(去芦酒洗) 桃仁(去皮) 红花 甘草

上锉剂,生姜五片,水煎,入竹沥服。

加味二妙丸 治两足麻木疼痛,如火之热。(方见香港脚。)

一切筋骨疼痛者,宜外贴也。

神应膏 治骨节疼痛。

乳香 没药(各一两为末) 皮胶(三两) 生姜(二斤,取自然汁) 先将生姜汁以砂锅内煎数沸,入

皮胶化开,将锅取下坐灰上,方入乳、没末,搅匀成膏。用不见烟的狗皮摊膏药,贴患处。仍用鞋底炙热,时

时在膏药上运动熨之神效。勿犯铁器。

一妇人,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屈伸,口干目赤头眩,痰壅胸膈不利,小便赤短,夜间殊甚,遍身作

痒如虫行,此属肝肾气虚而热也。用六味丸料加山栀、柴胡而愈。(方见补益。)

一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者,补中益气汤加羌活、升麻、防风、 本、苍术治之。如病去再服,以消风药损

人元气而益其病也。(方见补益。)

太仆睛岩张公,每患天阴则遍身痛如锥刺,已经数年。予诊左脉微数,右脉洪数,乃血虚有湿热也。以当

归拈痛汤加生地黄、白芍、黄柏,去人参,数剂而痊。

香港脚

脉∶脉弦者风;濡弱者湿;洪数者热;迟涩者寒,微滑者虚;牢坚者实。结则因气;散则因优,紧则因怒;

细则因悲。

麻是风,痛是寒,肿是湿。足内踝骨红肿痛者,名曰绕跸风。足外踝骨红肿痛者,名曰穿 外。两膝红肿

痛者,名曰鹤膝凤。两腿胯痛者,名曰腿 风。

肿者,名湿香港脚。湿者,筋脉弛长而软,或浮肿,或生 疮之类,谓之湿香港脚。宜利湿疏风。不肿者,名

干香港脚。干即热也,筋脉蜷缩挛痛、枯细不肿,谓之干香港脚。宜润血清燥。

无汗走注为风胜。风者脉浮,汗而愈也。拘急掣痛为寒胜,寒者脉迟,温而愈也。肿满重痛为湿胜,湿者

脉细,渗而愈也。燥渴便实为热胜,热者脉数,下而愈也。

香港脚肿痛初发者,宜先导其滞也。

羌活导滞汤 治香港脚初发,一身尽痛,或肢节肿痛,便溺阻隔,用此导引后,服当归拈痛汤,以彻其

邪。

羌活 独活 当归(各二钱) 防己(一钱半) 大黄(酒炒,四钱) 枳实(炒,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香港脚肿属湿热者,宜彻其邪也。

当归拈痛汤 治湿热香港脚为病,四肢骨节烦疼、肩背沉重、胸胁不利、遍身疼痛,下注足胫,肿痛生

疮、赤肿、脓水不绝,或痒或痛,并宜服之。

羌活 当归(酒洗) 猪苓 泽泻 知母(酒炒) 白术(去芦,各五分) 人参 苦参 升麻 葛根

防风 苍术(各四分) 黄芩(酒炒) 茵陈(酒洗) 甘草(炙。各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香港脚热痛如火燎者,此湿热盛也。

加味二妙丸 治两足湿痹疼痛,或如火燎,从足 热起,渐至腹胯,或麻痹痿软,皆是湿热为病,此

药神效。

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片晒干,四两) 黄柏(酒浸一宿晒干,二两) 川牛膝(去芦酒洗) 汉防己

(酒洗) 当归(酒洗) 川萆 (酒洗。各一两) 败龟板(酥炙,一两,要自毙者佳,多难得,市货多以

不效,不然,以怀熟地一两代之可也。)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盐汤送下。

三妙丸 治湿热香港脚,或肿痛俱可服。

苍术(冬月用四两,夏月用二两,米泔浸一宿。切片晒干) 黄柏(冬月用三两,夏月用四两,切片酒浸

一宿晒干) 川牛膝(去芦,酒洗晒干,二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酒亦可。

香港脚属血虚湿热者,宜除湿润燥也。

滋荣舒筋健步丸 治痰湿手足小便,血虚注下,筋软不能行步,兼痛者。

当归(酒洗,一两) 白术(去芦,二两) 熟地黄(酒洗,一两二钱) 川芎(七钱) 白芍(酒炒,

一两) 茅山苍术(米泔浸,二两) 羌活(七钱) 防风(七钱) 牛膝(去芦,酒洗,一两) 独活

(酒浸一宿,焙,七钱) 桑寄生(酒炒,六钱) 木瓜(酒浸,焙,七钱) 防己(酒浸,焙,七钱)

肉桂(浓者四钱) 一方加虎胫骨(一两酥炙)、杜仲(酒炒,一两)

上为细末,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天阴姜汤下,酒亦可。

神仙飞步丸 治脚膝疼痛。

当归(酒洗,一两) 川芎(八钱) 白芍(酒炒,钱半) 黄柏(酒洗) 生地(酒洗) 知母(酒洗,

炒) 苍术(米泔浸) 牛膝(去芦,酒洗) 木瓜(酒洗) 杜仲(去粗皮,姜酒炒) 薏苡仁 黄连

(酒炒) 黄芩(酒炒) 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各一两) 防己(酒炒) 防风(去芦)

威灵仙(酒洗) 桃仁(去皮) 红花(各七钱) 肉桂 甘草(各三钱)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汤下。若肝肾虚损而足无力者,用六味丸加牛膝、

杜仲、木瓜、苍术、黄柏酒炒。(方见补益。)

香港脚 热红肿痛者,此风热也。

人参败毒散 治三阳经香港脚流注,脚踝上 热赤肿,寒热如疟,自汗恶风。根据本方各一钱,加苍术、

大黄酒蒸各二钱、生姜五片,煎服。皮肤搔痒加蝉蜕。

香港脚属虚寒湿者,宜温下元也。

五积散 治风湿流注、两脚酸疼。(方见中寒。)根据本方加羌活、独活、槟榔、乌药、木香。

二十四味飞步散 治下元虚损,脚膝酸软疼痛,并寒湿风气,麻木不仁,及打伤跌损,行步艰辛。

当归 白芷 赤芍 牛膝(酒洗) 杜仲(姜汁炒) 木瓜 茯苓(去皮) 骨碎补 乌梅 何首乌

川续断 破故纸 小茴香(盐水炒) 独活 桑寄生 五加皮 苍术(米泔浸) 陈皮 防风(去芦)

天麻(各一两) 川芎 槟榔 半夏(姜汁炒,各五钱) 甘草(三钱)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热入酒一半,空心服。或用好酒五壶,煮前药服之亦可。忌生冷。

青囊药酒 治男、妇风湿相搏,腰膝疼痛,或因坐卧湿地,雨露新袭,遍身骨节疼痛,寒湿气宜服。

苍术(米泔浸炒) 乌药 牛膝(去芦) 杜仲(姜汁炒。各二两) 陈皮 浓朴(姜汁炒) 当归

枳壳(去瓤,麸炒) 独活 槟榔 木瓜(各一两) 川芎 白芍 桔梗(去芦) 白芷 茯苓(去皮)

半夏(姜汁炒) 麻黄 肉桂 防己 甘草(各一两)

上锉,以麻布袋盛之,用酒三斗,将药悬坛内,密封坛口,锅内煮一时久,然后取出,过三日后,去药,

随量饮之。渣晒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酒送下。

追风丹 治腰腿脚膝疼痛。

苍术(米泔浸炒) 草乌(炮) 白芷 羌活 当归 赤芍 虎胫骨(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五七分,酒调服。为丸亦可。

二术散 治香港脚痛。

苍术(米泔浸,炒) 白术(去芦) 牛膝(酒洗。各三钱)

上锉一剂,黄酒二钟煎至一钟,空心服,出汗即愈。

香港脚肿痛属风湿者,宜外治也。

除湿汤 治香港脚疼痛,多是风湿凝注。用人言二两,水煮滚热,再入毡片剪如底样五六片,入内同煮

,令汁干为度,取出毡片晒干或焙干,裹脚板上出汗。如毡湿透,再换一片。

出令汗尽即已。

洗足汤

川椒(一两) 独活 羌活 木瓜(各五钱) 白芷(三钱) 荆芥穗(一两)

上锉剂,用水一壶,煎至半壶,倾出,去渣,于避风处温浴,洗后拭干,仍用花椒炒热,绢包裹熨患处,

或炒盐亦可,熨之。

香港脚冲心者,最为恶候也。四物汤治香港脚冲心。根据本方加炒黄柏,更于涌泉穴用附子末津唾调,捏作饼子

贴穴上。

香港脚转筋者,属血热也。四物汤治香港脚转筋。根据本方加酒炒黄芩、红花。

又方 治腿转筋,用油松节酝酒煎服。一方加乳香少许。

脚跟肿者,有痰、有血热也。脚跟热者,四物汤加黄柏、知母、牛膝之类;有痰唾者,五积散加木瓜。

两膝痛肿,脚胫枯细者,名鹤膝风也。四物汤加黄 、人参、白术、附子、牛膝、杜仲、防风、羌活、

甘草。又宜五积散加松节、杉节。

灸法 治两脚俱是青疙瘩,肿毒骨痛。用独蒜切片,铺放患处。每处一片,用艾灸二壮,去蒜,再换

再灸,至愈。

补遗方

一粒金 专治风寒暑湿香港脚,不问远年近日,一切走注疼痛不可忍,临发时空心服一丸。赶到脚面上

赤肿痛不散,再服一丸。赶至脚心中出黑汗,乃除根。如病在上,食后临卧酒下,自然出汗,定痛为验。及中

风瘫痪,麻痹不仁,手足不能屈伸,偏枯,酒下二丸,日进二服。国中风,不省人事,牙关不开,研一丸酒调

灌下,一醒是验。

白胶香(另研) 草乌(去皮脐) 五灵脂 地龙(去土) 木鳖子(捶去油。各二两五钱) 乳香

没药 当归(各七钱五分) 麝香(二钱二分) 京

墨(炙烟尽,一钱五分)

上为细末,糯米粉糊为丸,如芡实大,温酒研化一丸,神效。

膝风 陈艾 菊花。二味作护膝内,久自除患。

立患丹 治湿气两腿作痛。

艾叶(二两) 葱头(一根捣烂) 生姜(一两五钱捣烂。)

上用布共为一包,蘸极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

寒湿香港脚肿痛 花椒 陈皮(各四两)。同炒热,用绢袋装在火箱上,以脚底踏袋熏之最效。不可水洗。

一妇人,两足发热,两腿作痛,日晡热甚。余以为肝肾血虚。用加味逍遥散、六味丸五十余剂,诸症悉愈。

加味逍遥散(见妇人虚劳);六味丸(方见补益)。

陈大尹,两腿酸软,或赤或白,足跟患肿,或痛或痒后痛,而或如无皮,或如皱裂,日晡至夜胀痛 热。

用补中益气汤加八味丸料,补其肝肾而愈。(二方俱见补益。)

一儒者,脚心发热作痒,以滚汤浸渍,溃而出水,肌体骨立,作渴吐痰。此脾肾虚而水泛为痰也。服补中

益气汤、六味丸,年余元气复而诸症愈。(方见补益。)

脉∶疝脉弦急,积聚所酿;察其何部,肝为本脏,心滑肺沉,风疝易荡;关浮而迟,风虚之恙;阳急为瘕,

阴急疝状;沉迟浮涩,疝瘕寒痛;痛甚则伏,或细或动;牢急者生,弱急者丧。

疝气者 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绝与肾经无干。或无形有声,或有形如瓜,有声似蛙,是疝气病也。始初

湿热在经郁久,后感寒气外束,不得疏散,所以作痛。不可执作寒论,

须用寒热相兼,用神效汤加减,川乌以散寒气,山栀以清湿热,皆是下焦主药,其效速。

肠中走气作声,或痛者,是盘肠气也。小肠阴囊,手按作响声痛者,是膀胱气也。小肠脐旁一梗升上钓痛者

,是小肠气也。小腹下注,上奔心腹急痛者,是肾虚也。阴子偏大偏小者,是偏坠也。阴子虽硬,大而不痛者,

是水肾气也。一切疝气者,多因热郁于中而寒束于外也。(以上俱宜后方。)

神效汤 治一切疝气。

木香(另磨) 吴茱萸(各七分) 茴香(酒炒) 玄胡索 益智仁 苍术(米泔浸) 香附 当归

川乌(炮去皮减半) 山栀(炒各一钱) 砂仁(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灯芯一团,水磨广木香调服。胀闷如痛加乳香、枳实;有瘀血胀痛加桃仁、川芎,去

益智、山栀;肾气注上,心痛闷欲绝者,加沉香、枳实,去益智、山栀。

乌苓通气散 治一切疝气,无问远近、寒热、风湿寒气。

乌药 当归 芍药 香附 糖球 陈皮(各一钱) 茯苓 白术(去芦) 槟榔 玄胡索 泽泻(各五分)

木香 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如恶寒、脉沉细加吴茱萸。

木香金铃丸 治疝气,外肾肿痛,如神。

木香 乳香 没药 大附子(炮去皮脐) 小茴香(盐水炒) 全蝎(去毒) 玄胡索 川楝子(去核)

人参(去芦。各等分)

上为细末,好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黄酒送下,一服即止。

神妙丸 治小肠气、膀胱气、疝气、盘肠气、水肾气、偏坠。

硫黄(熔化倾入水中,捞起研细末,二分) 荔枝核(一钱五分,砍碎炒黄色) 川芎(盐水煮,捞起切

片,五分) 吴茱萸(盐、酒炒,一钱) 大茴香(一钱半) 木香 沉香 乳香 橘核(各一钱)

上为末,酒糊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汤下,酒亦可。

疝气因气恼而起者,宜顺气也。

行气香苏散 治偏坠气疼痛,初发憎寒壮热甚效。(方见伤食。)根据本方加茴香、青木香、三棱、莪

术、木通。

香楝酒 治偏坠气。

南木香 小茴香 大茴香 川楝肉(各三钱)

上合作一服,锅内炒至香,入葱白连须五根,用水一碗,淬入锅内,以碗罩住,候煎至半碗取出去滓,加

好酒半碗合和,入炒盐一茶匙,空心热服。极痛者,一服立愈。

疝气因劳役而发者,此夹虚也。每遇劳役即发,其脉沉紧、豁大无力,是夹虚也。其痛亦轻,但重坠牵引耳。

和气益荣汤 治夹虚疝痛。

人参(五分) 当归 川芎 青皮(去瓤) 茴香(盐、酒炒) 玄胡索 苍术(米泔浸。各一钱)

木香(另磨) 沉香(另磨) 川乌(炮,去皮。各五分) 山栀 砂仁 吴茱萸(各七分,炒)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水煎,磨沉、木香调服。发热加柴胡,去吴茱萸;腹痛加枳实、沉香,去人参。

疝气发于寒月者,多是寒邪入膀胱也。

加减五积散(方见中寒。)

疝气发于暑月者,多是暑入膀胱也。

加减香苓散 治偏坠气初起,憎寒壮热,发表药轻者,一服而愈。

枳壳 陈皮 香附 苍术 麻黄 香薷 猪苓 泽泻 木通 滑石 车前子 三棱 莪术 川楝子 玄胡索 甘草

上锉剂,姜葱煎,热服。

一切疝气,年久不愈者,宜攻补兼施也。

川楝汤 治一切疝气。

川楝子(去核) 小茴香(酒炒) 破故纸(酒炒) 青盐 三棱(煨) 山茱萸(酒蒸去核) 莪术(煨)

通草 橘核 荔枝核(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立效收功,加马蔺花、苍术;如夏秋之月,暑入膀胱,疝气作痛加黄连、香薷、

扁豆、木通、滑石。车前子。

大小茴香丸 治疝气如神。

大茴香 小茴香 吴茱萸 川楝子(去核) 川椒(各一两)

上共为末,连须葱白八两,同药捣成饼子晒干;用粘米半升,同药饼捣碎,微火炒黄为末,酒糊为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盐汤或酒送下。忌发气物。

茱萸内消丸 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袭,结成寒疝。阴囊偏坠痛,牵引脐腹,或生疮疡时出水。

吴茱萸(半酒半醋浸一宿,焙干) 山茱萸(蒸,去核) 马蔺花(醋浸,焙) 黑丑(炒取顶末)

玄胡索(炒) 川楝子(蒸去核) 海藻(盐水洗,焙) 青皮 官桂 舶上茴香(盐水炒) 陈皮(各一两)

桃仁(去皮尖) 木香 白蒺藜(炒。各五钱)

上为末,酒煮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下。

四炒楝实丸 治疝气、一切下部之疾,肿痛缩小。虽多年,服此除根。

川楝子肉(一斤,净肉分作四分)∶一分用巴戟(一两、麸一合,同炒黄色,去麸、巴戟不用);一分用

斑蝥(四十九个同麸一合炒黄色,去麸、蝥不用);一分用巴豆仁(四十九个,同麸炒黄色,去豆,麸不用);

一分用茴香(一合,盐一两,同炒黄色,去茴香、盐不用) 木香 破故纸(各一两。)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甚者,日进三服。

灸法 治偏坠气痛。用蓖麻子,一岁一粒,去皮研烂,贴头顶囟门上,却令病入仰卧,将两脚掌相对,

以带子绑住二中指。于两指合缝处,艾炷如麦粒大,灸七壮实时止立效。

补遗方

治疝气偏坠、肿痛不可忍 槐子一钱,炒褐色为末,入盐三分,空心黄酒送下,立效。

秘方 治偏坠疝气神效。

五去风(即五倍子,用五六个焙存性) 为末,以好酒调服,以醉为度。

雄黄汤 治阴肿大如斗,核痛。

雄黄(一两) 白矾(二两) 甘草(五分) 共煎水洗。

治偏坠疝气、小肠气 荔枝内子焙黄色,为细末。每服三分,黄酒调下。

治疝气方 用干丝瓜穣,火烧存性。每服二钱,热黄酒下。

治疝气及心痛方

荔枝核(四十九粒) 陈皮(连白九钱) 硫黄(四钱)

上为细末,盐面打糊为丸,如绿豆大。遇痛,黄酒下九丸,良久,再服九丸。遇痛则可长服。如冷气心痛

可服;热心痛不可服。

治外肾着惊缩上者 麝香(三钱) 潮脑(三钱) 莴苣子(一茶钟)用莴苣叶捣为膏,贴脐上下。

治气胞木肾水胞偏坠 净沙土炒红,待温时入花椒、小茴、艾叶拌匀,放一盆内,中按一窝,上盖布

一片。将病胞坐在上,遍身汗出,胞内冷血、冷水、冷气尽化汗而出,将

沙土湿透再炒。如此数遍除根。

一船家,患小肠疝气,肿痛不可忍。又病两眼肿痛,眵泪瘾涩,两寸脉洪数,两尺脉微,此上盛下虚之症。

用凉药治眼,则疝痛愈增;用热药治疝,则眼痛愈盛。诸医措手,莫之能愈。予以木香金铃丸空心顿服,以治

下焦之虚寒;以退血散卧时服,以治上焦之风热。各三服均愈。

赵雪山,患因房劳后,五更起早,忽感其寒,作疝气肿痛不可忍,憎寒战栗。予诊六脉微而无力。以五积

散加吴茱萸、小茴香;又以蟠葱散俱不效。后以艾灸之,将患人两脚掌相对,以带子绑住,两中指合缝处以艾

炷麦粒大,灸七壮完痛止,神效。

脉∶痿因肺燥,脉多浮弱;寸口若沉,发汗则错;足痛或软,专审于尺;滑痰而缓,或沉而弱。

痿者,上盛下虚,能食不能行也。痿主内伤,血气虚损。治用参归养荣汤加减、虎潜丸消痰降火。不可误

作风治,且风为外感,痿为内伤。人若足常热者,后必痿也,多年不得起者有之矣。

参归养荣汤 治痿症。

人参 当归 熟地黄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白芍(酒炒) 陈皮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牛膝(去芦,酒洗) 杜仲(姜、酒炒) 破故纸(酒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水煎服。肥人属气虚有痰加半夏,去白芍;瘦人属血虚有火,倍加当归、熟地黄。

症属虚热者,宜此。

虎潜丸

人参(去芦) 当归(酒洗) 黄 (蜜炙) 白术(去芦) 白茯苓(去皮) 熟地黄 山药 杜仲

(姜、酒炒) 牛膝(酒洗) 破故纸(酒洗) 虎胫骨(酒炒) 知母(酥炙) 龟板(酥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好酒送下,清米汤亦可。若梦遗,加锁阳酒洗。

症属虚寒者,宜此。

鹿角霜丸 治四时虚弱,两足痿软,不能行动,久卧床褥之症。(方见中风。)

蒸法 治肾气虚弱,脾肾府三经受风寒湿,停于腿膝,使经脉凝滞而不行,变成脚痹,故发疼痛。

此能和荣卫、通经络。

川椒(一把) 葱(三大茎,切) 盐(一把) 小麦麸(约四五升) 酒(一钱。)

上用醋和,湿润得所,于银器炒令极热,摊卧褥上。将所患脚腿就卧熏蒸,薄衣被盖。将汗出匀遍,约半

个时辰,撤去炒麸,止就熏褥中,卧两个时辰,觉汗稍解,勿令见风,立效。

补遗方

清燥汤 六七月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伤太阳,故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

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下痿软,瘫痪不能动。

黄 (蜜炙,一钱半) 苍术(米泔炒,一钱) 白术(去芦) 陈皮 泽泻(各五分) 人参(去芦)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麦门冬(去心) 当归 生地黄 神曲 猪苓(各二分) 黄柏(酒炒) 柴胡

黄连(各一分) 五味子(九个) 甘草(炙,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

消渴

脉∶消渴肝病,心滑而微,或紧洪数,阳盛阴惫;血虚濡散,劳则浮迟;短浮莫治,数大难医。

消渴者,口常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知内有湿也。(湿宜泻之。)小便自利而渴者,知内有燥也。

(燥宜润之。)大抵三消者,俱属内虚有热也。

缫丝汤 治三焦渴如神。如无缫丝汤,却以原蚕茧壳丝煎汤皆可代之,无时饮之,大效。盖此物属火,

有阴之用,大能泻膀胱中伏火,引阴水上潮于口而不渴也。

黄连地黄汤

黄连(去须) 生地黄 天花粉 五味子(去梗) 川当归 人参(去芦) 干葛 白茯苓(去皮)

麦门冬(去心) 甘草(各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一枚、竹叶十片、水二盏煎,去渣温服。若上焦渴者,加山栀、桔梗;中焦渴者,

加黄芩;头眩渴不止者,加石膏;下焦渴者,加黄柏、知母。若作丸,加薄荷,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

丸,噙化咽下。

玉泉丸

黄连 干葛 天花粉 知母 麦门冬(去心) 人参 五味子 生地汁 莲肉 乌梅肉 当归 甘草(

各等分) 加人乳汁、牛乳汁、甘蔗汁、梨汁、藕汁。

上先将各汁入蜜一斤半,煎熬成膏,后将各药为末,和前膏蒸热,汁数沸。每服五茶匙,食前清米汤调下。

忌一切辛热之物。

上消者肺火,饮水多而食少也。

黄芩汤 治上焦渴症。

黄芩 山栀 桔梗 麦门冬(去心) 当归 生地黄 干葛

人参 天花粉 白芍(各等分) 乌梅(一个)

上锉一剂,食远频服。

中消者胃火,消谷易饥,不生肌肉,小水赤黄是也。(用人参白虎汤治之。)

滋阴降火汤 治下焦渴症。(方见虚怯。)根据本方加白术、天花粉、山栀。葛粉、乌梅、焙炒黄连、

知母,去白芍。

六味地黄丸 治心肾不交,消渴引饮。(方见虚怯。)根据本方加麦门冬、五味子。

丹溪曰∶三消者,多属血虚不生津液,俱宜四物汤为主治之。(方见补益。)上消者,加人参、五味、麦

门冬、天花粉,煎熟入生藕汁、生地黄汁、人乳。饮酒之人加生葛根汁。中消者,加知母、石膏、滑石、寒水

石,以降胃火。下消者,加黄柏、知母、熟地黄、五味子,以滋肾水;又当间饮缫丝汤为上策。

秘方 总治三消,兼治吐血。

黄连 天花粉(二味为末) 藕汁 人乳汁 生地黄汁

上以姜、蜜和二味为膏,每次一指头大。放在舌上,徐徐白汤送下。

脉∶ 病弦直,或沉细些;汗后欲解,脉泼如蛇;伏坚尚可,伏弦伤嗟。

病,是难治也。多是血气内虚者,风痰而成 病。头项强直、身热足寒、头面赤、独头摇、卒口噤、目脉

赤、背反张、手挛急、脚如弓、脉弦紧,是 病也。开目无汗是刚 ,属阳;闭目有汗为柔 ,属阴。凡治伤寒

杂症,汗吐后入风亦成 病;大发湿家汗亦成 病;发疮家汗亦成 ;产

后去血过多亦成 ;有跌磕打伤,疮口未合贯风者亦成 ,此名破伤风也。若身凉手足冷、脉沉细者,名阴 ,

若是眼牵嘴扯,手足战摇伸缩者,是风痰 。俱宜参归养荣汤加减。若发热喘嗽生痰,脉滑数者,名痰火 。

用栝蒌枳实汤加减,不可全用风药,以风药散气,死之速矣。若是目瞪口开,真气昏冒,不知人者,断死无医。

若小儿吐泻惊风发 者,谓之角弓反张病,与 病用药同法也。

参归养荣汤 治一切 病。

人参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黄 白术 白茯苓 陈皮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一枚,水煎温服。刚 身热,面赤脉紧加防风、羌活,柴胡、黄芩、干葛,去白术;

身热烦渴脉数加麦门冬、知母、柴胡、黄芩、葛粉,去川芎、白术;身热饱闷、气急生痰加苏子、栝蒌、枳实、

黄芩、桔梗、柴胡、砂仁、竹沥、姜汁,去人参、熟地、白芍、川芎;身热烦渴、口噤切牙、手足挛急、卧不

着席、大便不通、脉数者加枳实、大黄、柴胡、黄芩、浓朴,去白术、人参、川芎、茯苓;柔 身不热、手足冷、

脉沉细加熟附子、羌活;汗多加黄芩,去川芎;风痰 加羌活、防风、栝蒌、枳实、桔梗、片黄芩、竹沥、姜汁,

去人参、白术、熟地黄;破伤风 加僵蚕、全蝎、防风、羌活、南星、栝蒌、枳实、黄芩、桔梗、竹沥、姜汁,

去白术、人参、熟地黄;汗吐泻多发 者,本方倍人参、黄 、当归、生地、荆芥、羌活、白术。

栝蒌枳实汤 治痰火发 。

栝蒌仁 枳实 贝母 桔梗 片芩 陈皮 山栀 麦门冬(去心) 茯苓(去皮) 人参 当归 苏子

(各等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入竹沥、姜汁少许,水煎同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