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吴兴志

吴兴志卷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吴兴丛书

宋谈钥撰

建置沿革

湖州

上湖州吴兴郡昭庆军节度治乌程归安二县 【见熙宁九域志】 实禹贡周职方扬州之域 【尚书禹贡震泽底定孔安国注曰震泽吴南太湖名周官职方氏扬州其薮泽具区其浸五湖郑氏注曰具区五湖在吴南】 防风氏国在焉 【国语汪芒氏之君守封隅之山注封隅山在吴郡永安县史记注汪罔氏即防封氏国今在武康兼见通典】 后属句吴 【史记吴世家太伯奔荆蛮自号句吴皇览曰太伯冢在梅里聚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至衡山杜预注曰衡山在吴兴乌程县南】 吴亡入越越灭入楚 【史记越世家楚威王杀越王无强尽取故吴口地至淛江徐广曰当周显王四十六年】 秦并诸国罢封建为郡县及定荆并越置会稽郡又以其地置县曰乌程隶会稽曰故鄣隶鄣郡 【史记秦始皇二十五年定荆江南降越君置会稽郡二十六年李斯议曰今海内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是之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杜佑谓鄣吴兴郡之西境会稽吴兴郡之东境是也汉高祖平秦取楚六年统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 【汉书高祖六年正月以故东阳郡吴郡鄣郡立刘贾为荆王注吴郡本会稽也十一年贾为英布所杀十二年以三郡立濞为吴王景帝三年濞反诛国除】

景帝四年以属江都国废隶郡仍秦 【汉书江都易王非景帝前一年立为汝南王击吴吴破徙王江都治故吴国元狩二年子建谋反自杀国除传云地入汉为广陵郡非也广陵止得江都等四县尔】 元封二年更鄣郡曰丹杨 【见汉志后汉作阳晋志作杨以山多赤柳也】 永建元年分会稽浙江以西为吴郡 【后汉志】 三国分汉孙氏霸有江南皓侯乌程入嗣吴统 【吴主皓以永兴元年十月封为乌程侯】 宝鼎元年适明陵有寇皓以吴郡之永安余杭临水阳羡丹阳之故鄣安吉原乡于潜 【汉书作(上兟下日)】 诸县之水悉注乌程乃合九县为郡而以乌程为治所名曰吴兴镇山越藩陵邑且志所自起也 【吴志皓即阼谥父和文皇帝改葬明陵吴兴统记云明陵在州西一里吴志宝鼎元年十月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皓庶弟谦出乌程取孙和陵上鼓吹曲盖丁固等讨败之分吴丹杨为吴兴郡诏曰古者分土建国因事制宜今吴郡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以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其亟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南史沈约传云宝鼎二年误也又按汉志及通典乌程阳羡故鄣于潜本秦旧县永安汉初平中分乌程置临水吴时分余杭置晋武帝更名临安安吉原乡汉中平年分故鄣置】 吴兴之郡昉于此矣晋太康元年平吴三年析乌程西乡为长城东乡为东迁 【见舆地志按晋志吴兴郡统县十有东迁长城无阳羡旧图经云晋平吴加领东迁长城二县】 又改永安为武康 【见旧唐志沈约传云太康三年】

永兴元年割阳羡及长城之北乡为义兴郡 【晋志】 宋复分故鄣置绥安县 【旧唐志绥安唐改为广德】 齐因之梁置震州 【旧图经统记诸书据通典元和郡县志皆曰梁改为震州陈后为吴兴郡绍兴中续图经辨之曰自秦置郡至陈未尝改革隋氏一统始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按梁书杜龛传龛为震州刺史吴兴太守遂后以郡兵拒陈文帝军是梁分浙西数郡为震州始吴兴非改郡也其说亦未审自秦置郡汉元封中已分十三州置刺史至梁天监十年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县干二十二后又恢拓士宇以旧州遐阔多有析置大同中有州一百七郡县亦称此谓隋始改郡非也以隋志考之自梁以来往往以郡为州以县为郡又别置诸县纷纷不一如同安郡置豫州而属县宿松为商堪郡怀宁为晋熙郡望江后为大雷郡同安为枞夏侯诸州郡所置大率如此故自钦天监官多兼领如火领亶为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马道根为豫州刺史领汝阴太守据隋志安陆郡梁置南司州安陆县旧置安陆郡庐江郡梁置南豫州合肥梁置汝阴郡即此可见盖当时以吴兴郡为震洲而乌程为吴兴郡初未尝废郡名也旧唐志曰梁置震州取震泽为名是矣又统记云梁敬帝置震州陈高祖废按敬帝在位纔三年而陈高祖得之故震州自杜龛外不闻】 陈废州名

隋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九年平陈大加并省乃以余杭临安 【晋改临水曰临安】 于潜又并武康隶杭州并故鄣安吉原乡入绥安隶宣州以东迁长城复入乌程隶苏州而郡废 【隋志平陈后吴兴郡废并东迁入焉又废长城武康又并故鄣安吉原乡入绥安属宣州】 仁寿二年置武康割乌程又分长城为湖州 【隋志仁寿中置湖州又武康长城并仁寿二年后置】 取太湖为名也湖州之名昉乎此 【旧唐书郡国志五湖之表州以为名】 大业二年州复废三县仍属苏杭 【通典云炀帝初废湖州其地入余姚入吴郡】 唐高祖取隋武德四年复置湖州领乌程一县仅存州名而已又以豪杰来归权创州县就拜守宰以宠之而武康长城安吉皆自为州 【唐志湖州武德四年置又是年长城置雉州安吉置桃州武康仍为武州湖州领乌程一县六年复没于辅公祏七年平贼复置统记云大业末沈法兴值隋乱引兵守江上于旧州立吴兴郡唐武德三年为李子通所陷四年杜伏威平之复置湖州六年又为辅公祏所陷七年季孝恭为刺史复置州参考诸传沈法兴大业初为吴兴太守复为李子通所败自后别无更置又唐会要云湖州开元七年置及置乌程县误也】

七年太宗即位州县权置者并省略尽始以武康长城来属又并安吉原乡入长城 【唐志武德七年废武州以武康来属又省雉州及原乡并人长城来属又废桃州以安吉入长城】 麟德元年复置安吉天授二年析武康东乡置武源定为五县天宝元年又改州为吴兴郡武源再改为德清 【唐志武源景云二年改临溪天宝元年又改为德清县】 干元元年复州名 【旧志】

干宁二年以钱镠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兼领二浙三年赐军号忠国升节度镇使以授刺史李师悦【唐方镇表文德元年置忠国军节度使治湖州续图经云据师悦神道碑以为丙辰年当干宁三年按统记李师悦光启元年授大德元年加检校右仆射景福二年加防御使干宁三年加忠国军节度使表误】 州于是始为节镇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四年镠始以钱镖为刺史 【五代史吴越世家干宁二年镠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兼有二浙光启三年取苏常唐刺史题名云干宁四年高彦授招讨使天佑四年卒官其子沣袭七年为众所逐镠至州安抚以钱镖为刺史是镠虽在干宁中领二浙其刺史尚是唐置至高沣见逐始以其亲为之据有其地按唐纪天佑四年逊于梁梁太祖改元开平是时后唐李克用存勖仍唐年号称天佑至十九年题名盖仍唐年号称天佑七年即梁开平四年也梁太祖即位封钱镠为吴越王镠受其封合用梁开平号】 后割武康隶杭州 【五代史职方考武康故属湖州梁割隶杭州】 改长城为长兴 【淳熙中郡庠志旧编云吴越避朱梁太祖父讳也按五代史梁太祖之父讳诚镠尝受梁吴越王封故避】 周显德四年改忠国军为宣德以钱偡为节度使 【偡唐韵音湛湛然齐整】 宋混一区宇僭伪毕臣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钱俶纳土四年复以武康来属七年析乌程置归安

景佑元年二月宣德军改为昭庆军 【旧编载景佑元年京城昭庆门灾上问天下郡国水多处近臣以本军对命易其名遂以宣德名门昭庆名军按续通鉴长编明道元年六月壬戌大内火延燔崇德长春等八殿癸亥移御延福宫十一月甲戌修内成大赦改元二年十一月甲寅改正阳门曰宣德明年为景佑元年二月改宣德军为昭庆军事不相属又按大内南三门中曰宣德东西门曰左右长庆宣德门本梁建国门兴国七年改丹凤门祥符八年改正阳门景佑初改宣德是正阳门改宣德谓两易其名非也但修内之后延燔八殿名悉更改次年又改端明殿曰延和改继昭堂曰继圣恐是火灾之后以湖郡多水用其军额为门名以厌火祥既为门名军额虑更改未可知也俟考】 军于是始名昭庆

自秦始皇二十五年 【岁在己卯】 初置郡县越四百八十八年为吴宝鼎元年 【岁在丙戌】 始为吴兴郡又三百二十六年为隋仁寿六年 【岁在壬戌】 始为湖州又二百四十九年为唐干宁三年 【岁在乙卯】 始为节镇繇宝鼎元年至庆元六年 【岁在庚申】 凡九百三十五年一为震州再为吴兴郡三为湖州节镇之名亦三易州郡所隶晋分天下为十九部隶扬州 【晋志】 隋初隶扬州行台大业末隶徐州总管 【见统记】 唐分道置使属江南东道 【唐志太宗元年分天下为十道八曰江南开元二十一年置十五道采访使江南分东西道】 今为县六属两浙西路云吴初置郡领县九乌程永安余杭临水阳羡故鄣安吉原乡于潜晋析乌程置长城东迁为县十一后以阳羡置义兴郡为县十宋以故鄣属丹阳历齐梁陈仍九县隋平陈郡废县或并省各他属 【详见刱置沿革下】

仁寿二年以武康 【晋改永安】 乌程长城三县置湖州未几复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湖州止领乌程一县七年始以武康长城来属又并安吉原乡入长城麟德中复置安吉天授中析武康置武源 【天宝中更名德清】 终唐之世凡五县梁开平中割武康属杭州又损其一宋太平兴国四年复武康七年析乌程置归安今为县六望乌程望归安望安吉望长兴上武康紧德清废县四菰城郡国志云春申君立菰城县在郡南二十五里秦改为乌程至今有城因山每岁为牧马所东迁在乌程县东四十里

舆地志云晋太康元年分乌程东乡置隋平陈并入乌程原乡汉中平年分故鄣置武德七年并入长城吴兴太平兴国七年转运使高冕奏云古吴兴郡倚郭管吴兴乌程两县今为归安 【旧图经统记并云高冕所奏未知何从得之据唐书沈伯宜传云湖州吴兴人伯仪仕武后朝则是时有吴兴县但史失书废置年月所由自耳】 县旧隶本州岛今隶别州者五于潜余姚临水 【即临安】 右三县隋析置杭州属临安府阳羡晋置义兴郡今属常州故鄣晋以属丹阳今属广德军

乌程县

望乌程县 【见九域志唐县分七等赤畿望紧上中下乌程旧为紧大历十二年始升望见颜真卿石柱记据唐会要乌程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升望本县有升望记大历中尉陈苌撰又据武德令五千户以上为上县开元十八年增千户其畿赤望紧不限户数并为上县宋建隆九年十月诏应天下县除畿赤外四千户以上为望】 三代扬州之域战国属楚时已为县曰菰城即春申君黄歇封邑也 【郡国志云春申君立菰城县在郡南二十五里秦改为乌程】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县陈注灭陈为楚县也楚已有县矣】 城面溪泽菰草弥望故名秦既并楚改曰乌程属会稽郡以乌巾程林二氏所居也古者因生赐姓后之郡县乃多因姓而命名二姓以善酿雄其乡音又相协秦尚富强一时更革至今仍其名也 【旧图经载越绝书外传云始皇至会稽徙大越之人于乌程郡国志云古乌氏程氏居此能酝酒因以为名统记载顾长生三吴土地记云县有乌林氏秦时程林乌巾二家能酿美酒始皇二十六年改菰城县为乌程县属会稽郡县有乌亭即古之乌禾乡乌氏所居乡也汉梁孝王兔园会招文士邹枚司马赋乌乡酒张景阳七命曰酒则荆南乌程是也又秦尚富强如乌氏嬴以牧畜致富始皇令比封君与朝请巴寡妇清家擅丹穴始皇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则以二姓善酿名县亦此意也】

汉兴参置侯国属荆属吴属江都江都国废复隶会稽永建中属吴郡三国属吴孙权分县之余不乡为永安后为侯国孙皓以侯居焉皓后即阼宝鼎元年以吴郡之永安余杭临水阳羡丹阳之故鄣安吉原乡于潜水悉注此乃合九县即其地置吴兴郡自是始为郡治所晋析其西乡为长城东乡为东迁梁以郡置震州乃以县为吴兴郡 【隋志乌程旧志吴兴郡】 隋平陈郡废并东迁长城复入而属苏州仁寿二年复分长城立湖州大业二年州又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湖州自梁以来州有废置更革县未尝变也宋太平兴国七年始析县之东南十五乡置归安分治郡城之东而县之治所在州治之西一里由今准古为县始于楚制名自于秦置郡由于吴治所创于晋具属湖州则肇于隋定于唐境界分划则自宋太平兴国以后云

归安县

望归安县宋太平兴国七年分乌程县置据旧图经载转运使高冕奏云古吴兴郡倚郭管乌程吴兴两县今乌程境太广请分置一县从之时吴越钱氏初归命故以归安为名 【见旧图经统记】 析乌程之东南十五乡隶焉置县治于州治之东一百二十步 【统记云西北至州一百二十步在于迎春桥之东】 与乌程对治为倚郭 【旧图经云高冕言吴兴县倚郭不知何从得之按唐书沈伯仪传云湖州吴兴人伯仪当武后时则武后时有吴兴县矣又统记载南封记一卷云齐吴兴县丘灵鞠撰考统记所载撰述类首载郡宦所著文集甚多恐是吴兴县令但本传止云乌程人统记之言必须有证则齐有吴兴县未可知也特齐梁郡县纷更至众史多略之无可稽考又续图经云晋太康中析乌程东乡为东迁县隋复并入今县东四十五里尚以东迁名其地盖县治也且晋初析乌程西乡为长城即今长兴县也东乡为东迁即今东迁也长兴地界在乌程之西乡数十里则东迁县亦当在东迁不远今归安县界乃自城中与乌城县分界对治北自后石桥南至小市巷过仪凤桥至甘棠桥以路及溪中分为界城门外以迎春门运河之南定安门余不溪之北为界非东迁旧界明矣】

长兴县

望长兴县 【见唐地理志及元丰九域志详见乌程县下】 本乌程县之西乡晋太康三年始分其地以置属吴兴郡名曰长城 【见舆地志又旧图经云晋平吴加领长城县舆地志又云吴夫概于吴西筑城狭而长因有长城之号旧经云县因长城取名】 因其地有吴夫概城狭而长也永兴元年割其北乡为义兴郡 【见晋地志】 隋开皇九年平陈以其地并入乌程隶苏州 【隋志平陈复废吴兴郡又废长城入乌程隶苏州】 仁寿二年复分长城再置湖州 【见隋地志】 大业三年州复废县仍属苏 【见隋志及通典】 十四年沈法兴伪置长州唐武德四年更置绥州又更名雉州并置原乡县隶焉 【唐志长城大业末沈法兴置长州武德四年更置绥州因古绥安县之名又更名雉州并置原乡县统记云大业十四年吴兴太守沈法兴守江左于长城县置长州武德四年土人张硕于长州西严山上立岩州于长州置绥州以古绥安县为名寻又改为雉州旧经曰取县界雉山为名也】

七年始省雉州及原乡复置长城县属湖州又废桃州以安吉入焉 【并见唐志统记云武德七年废宣州原乡绥安故鄣三县入长兴也按绥安宋分故鄣置旧唐志云绥安唐改为广德隋志宣州绥安县平陈省故鄣安吉原乡焉唐置宣州广德本绥州七年以县来属则绥安未尝并入长城也缘平陈后尝并故鄣安吉原乡入绥安隶宣州今则复析宣州绥安县之原乡安吉入长城故伪舛并言绥安耳故鄣绥安实未尝并入长城也】 麟德元年复析为安吉天宝元年州仍为郡干元元年郡复州名而县之所隶如故吴越当梁时避梁讳乃改今名 【按五代史吴越王钱镠受梁之王封梁太祖之父名诚故为之避】 自晋太康至今废者一 【隋开皇】 名易再为州者三一属震州 【梁时事见郡沿革下】 再属苏州属湖州吴兴郡者各三焉此县沿革废置之大略也

武康县

上武康县古防风氏国汪芒氏之守也 【国语汪芒氏之君守封隅之山注封隅山在吴郡永安县史记注汪芒氏即防风氏国今在武康又见通典】 汉为乌程余杭之境初平中始分二邑置县名曰永安属吴郡 【按后汉志及通典并云汉初平中置永安县南史沈约传云灵帝中平五年置祥符图经载汉末童谣云天下当兴东南三余之闲吴大帝黄武元年乃改会稽之余暨为永兴分乌程余不乡合余姚之境置永安县余英志以沈约博综群书世居武康自吴至梁历年未远以约之言为正旧编则援图经之言统记亦谓吴黄武元年置今以年代考之灵帝中平七年为献帝之初平元年当魏黄初二年沈约虽号博综而自叙乡里族系多与正史差龉又黄武为年号使其为黄武元年则汉史不当载今以汉志通典二书之言为定】 吴宝鼎元年始置吴兴郡以永安属焉 【见吴兴志而余英志以为宝鼎二年者亦据沈约之言也】 晋平吴改曰永康后又改曰武康 【余英志曰晋太康三年平吴以平阳郡有永安县改曰永康惠帝永元九年改元永康以年号同始改曰武康统记作太康三年改武康】 隋平陈废吴兴郡入并县境入余杭隶杭州仁寿二年复置武康县又割乌程分长城立湖州

大业二年废湖州县仍属杭唐武德初贼李子通攻陷郡县以武康为安州又改曰武州四年贼平复置湖州而武康仍为武州 【统记载大业十四年江南元帅沈法兴复于湖州置吴兴郡县又属焉唐武德三年李子通贼攻陷郡县以武康置安州取古永安为义也四年七月以安吉人施世英使持节安州诸军事安州刺史征子通未行其年八月吴王杜伏威遣其将王雄诞平子通施世英改杭州刺史改安州为武州以武康为义也六年冬郡县又为辅公祏所陷七年春赵郡王李孝恭废武州又于旧吴兴郡立湖州县仍属焉余英志曰大业十三年复置吴兴郡武康又属焉唐武德四年贼李子通攻陷郡县以武康置安州又改曰武州子通平唐因之七年州废县复隶湖州按唐志湖州武德四年置又是年武康仍为武州】

七年州废复为县隶湖州天授三年析东十七乡置武源县 【统记天授二年七月百姓戴德永等上疏言武康东界一十七乡枕临溪泽有舟楫之利请析置武源县敕从之】 梁复割隶杭州宋太平兴国四年复隶湖州窃尝考之县始置于汉之初平而武康之名由于晋自吴至今更属于湖州杭州者凡七而定于太平兴国之四年今之邑境即天授之旧唐初扰攘虽再立为州不数年而复为县云

德清县

紧德清县 【见九域志县初曰上余见乌程县下】 本武康县之东境乌程县之余不乡也吴属永安县晋改永安为武康县唐天授二年县民戴德永奏武康东界十七乡枕溪泽有舟楫之利请析置一县以界内有武承塘遂置武源县 【县东十八里临大溪有武承塘东为石塘西境联接数里】 敕依所请景云元年敕天下州县自天授以来改为武字者并复旧文新置者议而改焉二年改武源为临溪县天宝元年改今名隶湖州 【天宝六年改乌山为德清山】 宋因之

安吉县

望安吉县 【见九域志县初曰上会昌四年十一月三日初改为紧望县详见乌程县上下】 本汉丹阳郡故鄣县之南境初平中张角作乱北乡守险助国朝廷嘉之分故鄣郡南乡别为一县因名之为安吉 【见吴兴记及统记吴宝鼎元年以丹阳郡之安吉等九县立吴兴郡】 隋开皇元年废入广德县隶杭州仁寿二年仍旧吴兴郡置湖州广德县隶焉大业二年广德隶宣州以安吉入武康复隶杭州义宁二年沈法兴据湖州复置县唐武德四年以广德县置桃州安吉仍隶杭州七年并省入长城麟德元年复置隶湖州 【以上参考吴兴图经并统记之书所载】 自汉中平至今废者三一属丹阳二属吴兴三属杭州两属湖州此县沿革废置之大略也

分野

言分野者权舆于周官而纷纶于汉儒自汉以后说盖繁矣然周有九州岛春秋有十二诸侯汉有一百三郡国故论分野于震泽巨区之闲者于辰曰丑次曰星纪宿曰斗牛女州曰扬国曰吴越郡曰会稽丹阳而已故旧图经据禹贡扬州有震泽周官职方扬州有具区尔雅具区薮在吴越之闲且援汉志云斗牛野也续图经第曰次为星纪统记第曰星属斗牛至旧编乃悉载

历代地志及国史志谓二浙当南斗须女之分亦未尝辨诸说之不同也窃考保章氏有九州岛分星之说郑氏注援纬书云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汉志言斗江湖牵牛婺女又言斗为吴会稽也晋志载星统班固言自斗十二度至女七度费直周易说起斗十度蔡邕月令章句起斗六度陈卓谯周等郡国宿度丹阳入斗十六会稽入牛一 【又曰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张衡并云】 载大衍历起斗九度中斗二十四终女四得汉会稽丹阳等郡又曰斗在云汉闲当淮海下流为吴分牛去南度河浸远自豫章迄会稽南踰岭为徼越分窃谓吴兴在汉为乌程故鄣乌程属会稽故鄣属丹阳丹阳为吴会稽为越参吴越二境则分野在斗牛之闲而众说入宿不同者一行有言曰古今辰次与节次相系各据当时历数与岁差迁徙不同也 【汉太初历冬至在牵牛初星纪斗十度贾直据此四分历冬至在斗二十一度星纪起斗六度蔡邕据此班固起十二度用三统历数也唐一行历以虚九度为元枵中故星纪起十九度又古历系星度于节岁至虞喜乃立岁差法大衍历用之】

今历星纪入斗四度 【史官见周统天历起虚七度比大衍历用本差二度而入斗宿差三度者一行星距南斗二十六度牵牛入度须女十二度本朝崇宁中历官姚舜辅星距度斗二十五牛七女十一少盖牵牛一行距上星舜辅距中星须女一行距第一星舜辅距第一星星距又有三度之差所以差五度也】 在五星为荧惑在北斗为衡而占以丁巳日云 【后汉志刘昭注引星经云荧惑主扬州又云斗主衡第五星属扬州属扬州当以丁巳日候之丁巳占吴郡会稽】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