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卷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鄞徐时栋

作者下

开庆四明续志

主修一人

吴潜字毅夫 【见吟稿】 自号履斋 【见胡用存讲义跋】 宣州宁国人秘阁修撰谥正肃柔胜之季子也宁宗嘉定十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镇东军节度判官改广德军父忧服除授秘书正字迁校书郎通判嘉兴权发遣府事转朝散郎尚书金部员外郎理宗绍定四年迁尚右郎官都城大火上疏论致灾之由又贻书丞相史弥远论六事授直宝章阁浙东提举常平不赴五年 【二字本宏简录本传】 改吏部员外郎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 【宋史本传】 其年七月迁太府少卿总领淮西财赋 【宋史理宗纪及本传】 是时金人新灭与元为邻 【宏简录本传】 朝臣锐意复河南潜告执政勿轻用兵洎入洛师溃亡失不赀皆如潜所料 【宋史本传】 六年十二月进太府卿仍总领淮西财赋 【宋史理宗纪】 权沿江制置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兼行宫(上□下田)守 【宋史及宏简录本传】 疏陈保蜀护襄防江备海诸事宜端平元年应诏陈九事忤时相 【宋史本传】 臣僚遂劾其兄渊贪虐并劾潜违道干誉任用非类诏落秘阁修撰 【宋史理宗纪○按吴公进秘阁修撰史无明文】 奉千秋鸿禧祠复起秘阁修撰权江西运副兼知隆兴主管江西安抚司擢太常少卿奏宽恤人户十五事 【宋史本传】 二年十二月进集英殿修撰枢密都承旨督府参谋官兼知太平 【宋史理宗纪及本传】 三年三月赴阙 【宋史理宗纪】 权工部侍郎知江州辞不赴改权兵部侍郎兼检正言大业将倾士习已坏宜静专刚明以察群情而消众慝又请分路取士收淮襄人物 【宋史本传】 嘉熙元年六月试工部侍郎知庆元兼沿海制置使 【宋史理宗纪及本传】 改知平江条具财计凋敝本末以宽郡民与转运使王埜争论利害 【宋史本传】 二年正月埜察访江南还劾潜知平江厉民不法 【宋史理宗纪】 诏授潜宝谟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改玉隆万寿宫 【宋史本传○按理宗惑于王埜之谗故有是命本传不言劾奏宏简录并不言宫观皆非也】 六月授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知镇江 【宋史理宗纪及本传】 言边储防御十五事 【宋史本传】 十月又言赵时(日更)团结流民十余万其二万可籍为兵沙上芦场可得田二十余万以赡流民从之三年三月改敷文阁直学士沿海制置使知庆元 【并宋史理宗纪○按此但见本纪中本传及新编宏简录等书皆无之然至是已两命知庆元而皆未行嘉靖志名宦传云初以试工部侍郎知庆元后复以观文殿大学士判庆元府似吴公曾经两任者误矣又嘉靖志亦但知元年六月之命而不知尚有三年三月之命也】 旋改宝谟阁直学士兼浙西都大提点坑冶 【宋史本传】 五月权兵部尚书浙西制置使 【宋史理宗纪及本传】 仍知镇江 【宋史理宗纪及宏简录本传】 申论防拓江海团结措置等事 【宋史本传】 四年五月擢工部尚书兼吏部尚书知临安 【咸淳临安志及宋史本传○按史传云擢工部改吏部今依咸淳志又宏简录云历户工吏三部尚书兼知临安史及志并不言户部未知何据】 是月兼侍读 【咸淳临安志及宋史理宗纪】 论艰屯蹇困之时当反身修德又乞遴选近族以系人心而俟太子之生帝嘉纳兼侍读经筵 【宋史本传及宋史新编本传】 八月免知临安余依旧 【见咸淳临安志】 十二月命为福建安抚使 【宋史理宗纪○按盖命而未行故本传无文】 淳佑二年 【四字见宏简录本传】 以台臣徐荣叟论列授宝谟阁学士浙东安抚使知绍兴辞提举南京鸿庆宫遂请致仕改华文阁学士知建宁 【宋史本传】 四年六月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任便居住 【宋史理宗纪】 母忧服除转中大夫试户部尚书兼侍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 【宋史本传】 七年四月改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进封金陵郡侯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及本传○按本传多不书年月今据本纪补之然传详纪略纪所未书者如知建宁未必不与提举玉隆同在四年知制诰未必不与签书枢密同在七年闻见不多未能详核姑摭所见书之○又按本纪书七年四月丁亥吴潜同签书枢密院事本传称改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封金陵郡侯同一事也而宏闲录云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金陵郡侯七年同知枢密院是参合纪传而误分为两事矣】 五月兼权参知政事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 七月以亢旱乞罢改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旋依旧端明殿学士知福州福建安抚使 【按宏简录此下有召奉内祠四字据本传提举洞霄明在乞罢之后知福州之前录误也】 九年八月以资政殿学士徙知绍兴兼浙东安抚使十二月召同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授太中大夫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本传】 入对言今日之病岂惟仓扁虽庸医亦望而惊矣愿任元老为医师采众益为医工使臣辈得效牛溲马勃之助 【宋史本传】 十年五月除资政殿学士帅沿江 【宋史宰辅表】 十一月乞解机政不允 【宋史理宗纪】 十一年三月入为参知政事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本传】 闰十月五疏乞罢不允 【宋史理宗纪】 十一月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授宣奉大夫金陵郡开国公加封邑 【宋史宰辅表】 十二年十一月以水灾乞解机政 【宋史理宗纪及本传】 十二月改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本传及新编并云此时即提举洞霄误】 宝佑二年十一月提举洞霄宫 【宋史宰辅表】 四年四月以观文殿大学士授沿海制置大使判庆元 【宝庆志一及宋史理宗纪本传】 条具军民久远之计奏行之积钱百四十七万代民输帛前后所蠲至五百四十九万有奇 【宋史本传】 五年正月授光禄大夫 【宝佑五年制及宝庆志宋史理宗纪】 四月假归a为磥迨蹅晱【宝庆志】 六年九月授银青光禄大夫令再任 【宝佑六年制及宝庆志】 潜为庆元其兴修由学校城郭以至公宇坊巷其水利由塘堰(石契)埭以至桥梁道路其规画由坊场库务以至赁地斗斛内而治兵外而防海近而宽恤之政至于茕独囚伍远而至于日本高丽三年之中兴利除害大纲小纪纤悉周至尝自为诗曰数茎半黑半白发一片忧晴忧雨心而其晓儿辈诗至有毕竟食焉而怠事天刑人祸恐难逃之句民德之深塘成曰吴公塘衢成曰相公衢得雨曰相公雨尸祝有祠纪德有碑于是梅应发刘锡条其政绩为四明续志即所称开庆四明志者是也 【并见本志】 开庆元年八月再疏乞归有诏依旧观文殿大学士判宁国特进崇国公 【宝庆志一及宋史理宗纪宰辅表本传】 九月起为醴泉观使兼侍读奉朝请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本传】 入对论畏天命结民心进贤才通下情 【宋史本传】 是时元人渡江攻鄂州甚急朝廷大震丁大全匿不以闻潜涕泣入奏 【宏简录理宗本纪】 十月拜左丞相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本传○按俞文豹清夜录云开庆元年北兵入寇鄂渚八月起复旧相吴履斋宅左揆直院洪鲁斋芹草麻制云予方重宵衣之忧汝不以昼锦为乐云云则似判乡郡后即以左相召者与史本纪表传并不合】 兼枢密使进封相国公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 改庆国公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本传】 奏乞令朝臣各陈所见以决处置 【宋史本传】 会将谋迁跸潜力阻之 【见宋季三朝政要】 十二月改封许国公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本传】 景定元年二月元兵破广西湖南诸郡 【宋史理宗纪及本传】 先是元人渡江贾似道方督师屯汉阳御史饶应子请移之黄州黄州兵冲也似道以为潜欲杀己衔之乃令御史沈炎劾潜措置无方致全衡永桂皆破 【宏简录本传】 潜奏近年奸臣憸士虚议误国逢迎媕阿积至于大不靖臣年将七十捐躯所不敢辞所深痛者交任之日上流之兵已踰黄汉广右之兵已蹈宾柳而谓臣坏天下事亦可哀已又论劾丁大全章鉴高铸萧泰来沈炎等毋使致危乱之小人翕聚以贻善类之祸 【宋史本传】 潜虽素有才望不喜任术帝不甚亲信 【见黄震古今纪要】 及将立度宗为太子潜密奏臣无弥远之材忠王无陛下之福帝怒 【宋史本传】 四月沈炎乘上怒 【三字见宋史洪芹传】 复攻潜称忠王之立人心所属潜独不然章汝钧对策乞为济邸立后潜乐闻其论奸谋叵测乞速诏贾似道正位鼎轴乃罢潜相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宋史理宗纪及宰辅表】 命下中书舍人洪芹独缴还词头 【宋史本传】 曰方国本多虞潜星驰赴阙理纷镇浮陈力为多一旦视如弁髦得无诗所云将安将乐女转弃子乎 【宋史洪芹传】 不报 【宋史本传】 七月侍御史何梦然复劾潜及丁大全欺君5l君之罪诏夺潜观文殿大学士罢祠削二秩谪建昌军梦然又与孙附凤桂锡孙刘应龙承顺似道风旨罗织所恶帝为下诏凡党潜及大全者台谏严觉察举劾以闻十月改窜潜潮州二年四月徙循州七月责授化州团练使循州安置 【宋史理宗纪○按本传叙吴公之贬甚略故采本纪补之如此乃核之刘应龙传则有不可合者应龙传云理宗将立皇子潜有异论帝已不乐及元兵渡江帝问潜策潜对当迁幸而臣死守于此帝曰卿欲为张邦昌乎潜不敢对兵退帝语人曰吴潜几误朕遂罢潜相而怒之不已复授意应龙使劾之应龙力谏不可云云按元兵渡江在立皇子前一年传所叙述先后已自不合而应龙者始既不肯逢君之恶力为保全继乃附和时相劾其党人乎本纪列传何矛盾如此至吴公之贬主其谋者似道成其事者沈炎理宗所以从之者则以立皇子之故此在诸书靡不云然而应龙传乃独云劝帝迁幸以致罢相何也且吴公力阻迁跸明见三朝政要同此一事显然正反又何也莫明其故附识于此】 江湖士刘宗申者以口舌要当路货贿宫爵士大夫畏其口似道既怨潜思杀之除宗申知循州既至捃摭甚备置毒潜所居井中从行吏仆皆患足软死 【见蒋正子山房随笔】 潜凿井卧榻下毒无从入复开宴促赴辞之再不数日移庖就潜遂得疾 【见黄宗羲宋儒学案】 三年六月壬辰卒于循州 【宋史理宗纪】 撰遗表作诗颂端坐而逝潜预知死日语人曰吾将逝矣夜必雷风大作已而果然四鼓开霁循人闻之咨嗟悲恸 【宋史本传】 季苾祭以文曰潞公不能不疏温公不能不毁赵忠简不能不迁寇莱公不能不死后世而无先生者乎孰能忘之后世而有先生者乎孰能待之其为人敬慕如此 【见山房随笔】 遗奏闻诏许归葬度宗咸淳三年十一月追复光禄大夫 【宋史度宗纪】 少帝德佑元年三月复原官 【宋史瀛国公纪及本传】 仍还执政恩数明年以太府卿柳岳请赠谥特赠少师 【宋史本传】

按曰丞相知隆兴时吾乡袁正肃草制劝以韬晦 【语见杂录】 及入相而其兄庄敏方守建康奉化应文炜作书讽之庄敏即谢事丞相奇其人招入幕不往 【见师友渊源录】 至开庆再相四明士子上诗有不如迭嶂双溪下行对青山坐看花之句 【见山房随笔】 然则丞相在吾乡固多惠政而吾乡人之爱丞相者亦已至矣琐屑不足登传聊记于后又按曰万编修经雍正宁波府志蒋孝廉学镛水利考并称丞相之谥为正肃按柳岳虽有赐谥之请而当时但赠少师并未易名也或此谥为海上追赠二公别有所本然正肃乃丞相父谥岂有父子同谥者 【吴氏谱谓谥忠肃更妄】

作者二人

梅应发广德人 【按时亭记自署桐川】 喜抄书先世书皆传写习词科不成补太学 【见清容集师友渊源录】 理宗宝佑开庆闲以迪功郎为庆元府学教授 【本志序】 判府吴潜作时亭及诸生祠潜于学并应发记之 【本志二又一】 官至太府卿 【见师友渊源录】

刘锡字自昭 【见丞相吟稿诗余赠答题】 永嘉人 【见梅应发时亭记】 宝佑闲以奉议郎辟充沿海制置大使主管书写几宜文字开庆初新添差通判镇江府 【本志序】 在制幕中多以诗词与大使吴潜相唱和 【本志十又十一十二】 今无有传者

按曰丞相诗词稿中多称刘制机自昭考制置司设机宜文字但一员而其姓为刘则自昭必锡也惟弟十二卷曾称刘架阁自昭庆元府虽有架阁库然不闻辟置僚属而宋史职官志部曹有主管架阁库岂自昭曾膺是职后复判镇江耶又宋史理宗纪景定元年有国子监主簿刘锡或即系自昭或别自一人则不能亿度矣

大德昌国州图志

主修一人 【按志中叙述疑此书即出冯判官之手而其自序则云授州之文学士又云乃趣学官捃摭旧载芟其芜黜其不实定为传信之书又据四库提要此书原有州官请耆儒修志及耆儒缴志各牒然则判官但主其事而为之审定者耳】

冯福京自号学泉居士 【见福京所撰吉祥寺选佛堂记】 潼川人 【本志序】 先尝官庆元府学相副教授 【延佑志二】 成宗元贞元年 【本志二】 以登仕郎为昌国州判官 【延佑志三○按延佑志注年分处板脱但存一大字似当为大德某年任今据昌国志正之定海志谓大德二年任更误】 后兼巡捕司 【大德二年五月本志五】 始至修学宫及棂星门经理其岩租刊世祖护持庙学诏旨学故有亲仁斋久不治福京重修改扁育德以为训蒙之所聘乡之耆宿任教导焉翁洲书院几废应氏复兴之福京与闻其事 【并本志二】 始元年十一月诏江淛行省括隐漏官田 【见元史成宗纪】 明年府以其事下昌国增涂田租福京谓涂田者海滨堤岸也细民筑之成田秋潮至岸崩复为涂耳其稍远于海者又连山麓久雨则淹久旱则槁雨泽均得收熟然后及他州县下等之数今增租焉官入至微而民害无穷府达鲁花赤月列主其议额如旧 【本志三】 是年九月增盐价钞 【见元史成宗纪】 大德元年福京方被府檄在行省复力争谓海岛无蔬菜食咸水鱼鲜虽无盐亦可况以口计旧额月应买食盐十余两迩年逃亡事故口日加少里正庄首及见在户代买之若复增盐价是驱之使为盗贼也省为之减十分之二云 【本志三】 福京颇好为文章凡修学及小学及书院并为之记 【本志二】 吉祥寺建选佛堂 【本志七】 郡建东岳宫 【至正志九】 亦福京记之

作者一人 【按提要称郭荐等同撰又称有荐等缴申文牒是修志非荐一人可知今文牒已佚无从考索矣】

郭荐昌国州人 【见浙江采集遗书总录】 乡贡进士 【见浙江通志】 官鄞县教谕 【见四库提要及遗书总录】 州判冯福京作育德堂聘荐及应季挺为小学师 【本志二】

延佑四明志

主修一人

马泽字润之尝官中秘 【本志序】 仁宗延佑六年十一月 【至正志一】 以太中大夫为庆元路总管 【本志二】 恺悌恻隐政宜于民 【本志序】 慈溪县有赡学涂地三百四十亩尹以属蒙古学久争不决泽始判还之 【至正志七】

作者二人 【按遂初同修延佑志明见至正志及荥阳外史集中文清所作志序但及采访之吴教官而于遂初绝口不道其姓氏亦可异也】

袁桷字伯长 【见苏天爵撰墓志】 自号清容居士 【至正志本传】 又号见一居士 【见清容居士集隐仙记诸篇】 庆元路鄞县人 【见墓志】 宋同知枢密院韶之曾孙 【元史本传】 知严州似道之孙元同知处州路洪之子 【见墓志】 幼颖悟绝弃弱弄 【至正志本传】 生长富贵而力学清苦读书每至达旦 【见墓表】 尝谓宋季程文(冗辱)滥糜烂而不可救益自奋励希古作者耻以门荫补官 【至正志本传及嘉靖志本传】 年二十余部使者举懋才异等授丽泽书院山长不就 【墓志及元史本传】 成宗大德初阎复程巨夫 【按元史作程文海其初名也】 王构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秩满擢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迁修撰历两考除待制进拜集贤直学士久之移疾去俄以原官召寻改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英宗至治元年迁侍讲学士泰定帝初辞归四年八月三日卒年六十二 【按墓志及至正志并作六十二元史云六十一误也】 初授将仕佐郎 【见清容集进郊祀十议状】 积阶至奉议大夫讣闻赠中奉大夫江淛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陈(上□下田)郡公谥文清 【以上并见墓志及至正志元史本传】 成宗初建南郊桷官检阅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精博采用之仁宗设进士科取士时贡举久罢无能知旧法者有司谘桷而后行桷两为廷试读卷官一为会试考官再为乡试考官至治闲郓王秉国宪度号令桷实襄赞之上亲行祫享礼增广庙制桷亦预其议奉诏修成宗武宗仁宗三朝大典多裨国论 【四字见至正志本传】 会将修宋辽金史桷请搜访遗书条具凡例以进事不果及告归而史馆当修英宗实录桷以吕思诚宋褧王守诚苏天爵荐既卒二十余年顺帝诏修三史遣使求郡国遗文故事桷孙诸暨州同知(目严)独以家书数千卷上之诏擢(目严)秘书监著作郎桷所著有清容居士集五十卷易说若干卷春秋说若干卷 【以上并见墓志】 袁氏旧书目袁氏新书目 【见清容居士集】 读书记 【见闻性道康熙鄞县志】 四明高僧传 【见四明文献】 文集刊于家易春秋二解未脱稿 【至正志本传】 桷先世在宋多以文学知名称东南故家遗献 【见钦定四库全书延佑四明志提要】 少从奉化戴表元同乡王应麟天台舒岳祥诸遗老游 【见墓志及至正志本传】 既又接见中原文物与虞集马祖常王士熙诸人上下其议论贯串经史考核百家自天官律历井田王制兵法民政该通委曲务求实用不为空言又于近代礼乐之因革官阀之迁次朝士大夫之族系九流诸子之略录悉能推本原委指其归趣当是时海宇乂安年谷丰衍 【并见墓志】 大德延佑为元治极盛之际 【见钦定四库全书清容居士集提要】 而桷再入集贤八登翰苑践历清华垂三十年 【见王瓒撰谥议】 凡朝廷制册3啈皒o版多出其手故其文章博雅奇丽 【见墓志】 气象光昌蔚为承平雅颂之音 【见清容集提要】 海内士取以师法文体为之一变 【见墓志】 以之称一代巨公无媿矣 【见清容集提要】 始宋宝佑闲丞相吴潜判庆元府开城西新河曰后当有以文士起宦族者 【见清容集史静清墓志】 至是桷果以文章显

王厚孙见后

采访一人

吴廷献鄱阳人 【见庆元府学教授题名碑】 仁宗延佑六年二月任庆元府学教授 【本志二】 在任重修棂星门尊经阁土祠及斋舍廊庑甚备 【按所修者为从祀廊及斋舍教授廨舍东廨舍听事】 又造祭器增羡赡学田租 【按所增者为昌国洋山定海象山及录事司砂岸○以上并见本志十三】 盖能修举其职者谯楼重修廷献为之记或曰训导郑芳叔代为之 【见高宇泰敬止录】

至正四明续志

主修一人

王元恭字居敬 【见叶恒嘉泽庙记及马道记】 自号宁轩真定人 【见朱文刚王侯去思碑○按嘉泽庙记云蠡吾之世家】 顺帝至元六年十一月以正议大夫总管庆元路 【本志一】 先在他郡有能声民闻其至老稚胥庆 【见嘉靖宁波志本传】 下车谒学宫以兴学为务 【五字见程端礼乡饮酒复田记】 明年春作杏坛咏归亭饰从祀像新论堂 【见去思碑】 时程端礼致仕家居礼请为学者师 【见成化四明志】 学廪不给征逋赡之严堂试设赏格士知自奋 【见去思碑】 初宋绍兴闲明州倡行乡饮酒礼朝廷取其式颁郡县天下以为秉礼之国其后或废罢守贤一举行之 【见干道宝庆延佑诸志】 入元浸衰岁以月正二日序拜酒三行而已又久之掌租籍者侵蚀所有名存而礼亡 【本志八及程端礼复田记贡师泰乡饮酒礼记】 元恭乃与端礼 【本志八及贡师泰记】 及叶恒郑觉民 【见李好文乡饮酒复田记及郑真四明文献】 诸人讨论考订本朱子遗法以正月七日行之郡庠 【见李好文记】 总管主之乡士耆德为宾介礼成纪以小录 【本志八】 他郡来取法 【见去思碑及四明文献】 于是闻诸朝请颁布风海内而命有司经理田土 【本志八】 郡博士总其成知出纳焉 【见贡师泰记】 尤究心水政巡行田野凡河渠坊庸堤阏失时考询利病而疏决之 【见去思碑】 浚沙它山禁私启回沙闸者倪可久以茅针(石契)病民告为请诸庸田使及部使者易地更作 【本志四】 祭王侯于遗德庙李陆二侯于嘉泽庙建言三侯有功水利甚大宜加封爵 【本志九】 是时东钱湖茭葑不生重修嘉泽庙以答其贶 【本志四】 又谓社稷祀典之大者今坛壝不度考礼制修改之 【本志九】 重修医学 【本志八】 及三皇庙 【见去思碑】 又修东岳行宫 【本志九】 重修公宇建至善轩及三友堂 【本志三】 庆元滨江每运粮则树杙构栈于舟次谓之马道征材于民吏并缘为奸事毕舟人悉取以去民苦之乃作石马道于城南使延庆寺僧守之岁加葺焉 【见叶恒石马道记】 昌国州有富商黠胥劫平民为盗要赏爵而贿其州官榜掠诬服死者什二三元恭闻其冤檄囚至郡平反详谳释数十人旧以户口计盐额民不堪追比多逃亡元恭与台省陈利害上可其奏俗尚火葬捐俸买义山瘗之均赋役省站赤供给勒其议于石元恭廉明刚果裁剸无田难 【以上并见去思碑】 刻意庶务 【见应奎翁翁洲书院记】 修举坠典 【见李好文记】 苟利于民恳恳不少怠 【见嘉泽庙记】 在官二年以疾辞会部使者按庆元强起之视事其明年至正三年四月将去郡文学诸生及父老强(上□下田)之不可乃相与纪其德而碑之 【见去思碑至正三年十一月】

作者一人 【钱詹事跋王侯去思碑云王侯在庆元多善政其修四明续志亦简而有法而碑不及之何耶殊不知此志出遂初老人之手而王侯但主其事耳王侯志序云乃命耆耄之士日与讨论复成续志一十二卷又志中茅针(石契)条乡饮酒礼条社稷条并称王侯本路医学条又称王公若为自作无此书法也郑千之作遂初传明言王侯属成续志十二卷是遂初作志之显据且志中昌国寺院条云袁文清修志时厚孙分领诸寺云云惟其出自一人之手故但称名而不着姓宝庆志之称浚延佑志之称桷其前例也以志序无明文后人但知袁文清作延佑志而不知王遂初作至正志甚可惜矣特王侯志序仅云耆耄而不明指遂初向颇怪之近余疑此序盖即遂初所代作归功主修毫不自炫是则前辈之谦德也○又按集古考录厚斋先生文最多其于袁文清传称帅初则曰剡源戴表元称厚斋则曰深宁王先生儒学书板条称寿张清容则曰侍郎张虙翰林侍讲袁桷称厚斋则曰深宁先生尚书王公应麟其它多称先生尚书或称先正惟显济庙条称尚书王应麟连举姓名尚疑写手误脱公字反复考究至正志为遂初一人所作无疑】

王厚孙字叔载 【见郑觉民赠诗】 一字燕贻 【见旧象山志】 鄞县人宋吏部郎中兼崇政殿说书撝之曾孙吏部尚书应麟之孙 【见其父昌世撰王尚书圹记】 父昌世以恩补承务郎未仕而宋亡杜门不出 【见黄溍撰昌世墓志】 厚孙八岁能诗十岁能词赋操笔立就是时从昌世游者皆老成博雅厚孙日侍左右面命心传闻见充积 【见成化四明志本传嘉靖宁波志本传】 久益殚洽得舒璘真德秀原委凡性命治道礼乐法制及台阁典故世冑谱牒乡里多谘访之袁桷自翰林归叩所学乃综论濂洛关辅建安西蜀诸书且曰学者读朱子书不终卷自谓能绍真传遂妄诋干淳诸老夫诸老在当时以博闻实践为紫阳所推许今耳目未及而借口性理以文弇陋高谈阔视浸为虚诞先生不当惩其弊乎桷韪其言又问史事具以汉唐以后诸史得失对桷心折之会桷修四明志厚孙分撰二考 【按至正志一为释道考其一未详】 桷卒或谗于佥宪将毁其书厚孙白总管王元恭得不毁元恭因属成续志 【以上并见郑真撰遂初老人传及旧象山志】 始顺帝元统闲程端学捏古伯铁闾荐为郡直学尝立涂田碑 【见元统三年庆元路儒学涂田记石刻及旧象山志】 至正闲金华黄溍至鄞复荐为训导 【见王侯去思碑石刻及遂初老人传】 凡学田在鄞沙岸在昌国者率为豪民侵夺力陈复之 【见高宇泰敬止录】 乡饮酒礼经费有昌国州田宋时责租于吉祥寺僧岁纳钱二百二十贯入元僧负恃荒远且富豪蠹学者嗾之使贿吏减其籍纳钞二十五贯而已庠士周宜甫白于郡郡檄府史郑某治之僧以赃诬郑郑罢吏莫敢谁何及元恭令所司经理田土未果以疾去于是厚孙与杨亦诗郑觉民议曰我为孔子徒而使异端败乃事可乎摭郡乘故籍得其要领列词愬大府久之僧惧偿他田二十亩有奇称丰于旧入乃听其成 【见程端礼李好文乡饮酒复田记】 秩满授象山教谕县久失教养兴学造士征赡学田逋租日与诸生讲论求放心养德性之旨学者如归 【见遂初老人传及新旧象山志】 调浦江甫阅月即解官李国凤经略江南被诏举遗逸有司以厚孙名上国凤曰此危太朴所深敬者征署衢州学教授中书复有荐者除邵武路教授福建分省又升为副提举皆不赴自号遂初老人尝诫其二子升骘曰承家不在名位而在不失身敬身不在外貌表暴而在毋自欺其同流合污以为通矫时干誉以为高患得患失以终其身者吾深恶之非所望于汝曹也 【见遂初老人传】 手辑大父遗书应当事刊布为文法三代两汉不事雕饰有遂初集三十卷 【见成化嘉靖诸志】

按曰乾隆鄞县志遂初本传及四明谈助并云少侍大父左右闻见充积考厚斋尚书葬时仅有孙文远一人昭甫先生撰尚书圹记可验也又荥阳外史集及明后郡县诸志本传并云先为训导后为直学核之碑刻事亦倒置元制师儒之命于朝廷者惟教授一官其余学正学录教谕训导直学主奉等名皆出自士林之推荐与有司之礼请初无定额亦不分禄秩之高下也

附录一人 【按三茅志隐逸传云宣慰副使王献元举徐亮纂修郡志考献元官副使在元统元年则其所修郡志为至正志无疑余家所畜三茅志虽出国初何氏而宋元事迹全本元人丰考功旧志闻见甚近其言颇可依据特孤文单证未便遽厕诸作者之林而又不欲竟没其名特为附录于后】

徐亮字彦明鄞县人善诗文为乡先生戴表元所赏武宗至大初荐为县学训导顺帝元统初 【按此本至正志】 王献元官浙东宣慰副使问政治得失论对切当后举亮与修郡志所著有四书详说竹亭隐集 【见何尔昌三茅志】

按曰三茅志原本称至大初荐为乡学训导时王献元为浙东宣慰副使云云则似献元官副使在至大闲而彦明所与修者为延佑志矣今按延佑志中副使无献元名至正志职官门献元实以元统元年九月二十一日之任与其三茅志序称元统元年秋献元忝职浙东者合据以正之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作者一人 【按若以时世为先后则魏传当在胡尚书之下方罗二传之前今以其书本为附刻故仍录其传于末】

魏岘鄞县人理宗嘉定闲以朝奉郎提举福建路市舶 【见岘所撰乌金堨记】 绍定初为都大坑冶司 【按史称坑冶司在饶者领江东淮浙七闽岘盖治饶州故淮西路蕲州为所属耳○又按宝庆志两云嘉定十四年泉使魏岘似岘在嘉定闲已司坑冶然乌金堨记作于是年十二月尚以舶司署衔盖志作于绍定初据其现官记旧事耳○又按备览目录称魏都大而赵都承牒中称魏都大知房盖为泉使时又兼知府事也】 五年五月臣僚言积阴霖霪必有致咎之故比闻坑冶司抑蕲州进士冯杰为垆户其妻以忧死女继之弟大声赴愬死于道杰知不免毒其二子一妾举火自经死民冤如此以是干阴阳之和帝诏岘罢职 【见宋史理宗本纪○按此事未可尽信说见后】 淳佑二年 【此据宝庆志十二及林元晋回沙闸记】 起为直秘阁以中大夫知吉州军兼管内劝农使 【见岘所撰蒋山龙潭庙记○按此碑署衔见敬止录原本吉作台必传写形近致伪据宝庆志及林记改正】 岘世家光溪之滨 【见乌金堨记】 唐鄮令王元暐筑堰其地以界江溪曰它山堰溪上苦沙淤岘常募工淘浚 【本书程赵给田条云近者连岁旱涸岘多自出力顾募开淘又嘉定八年及淳佑元年二年淘沙并见本书淘沙条】 顾以为私家力弱不敌于官始摄守程覃置淘沙田三十亩有奇 【嘉定七年】 岘请于守赵以夫乞增置以夫复给田三十亩然田谷掌之丞厅遇旱申请缓不及事岘请委就近措置 【见本书程赵给田条】 乃以田租责付溪上云涛观并牒岘照应 【嘉熙三年见赵都承米田牒】 及制置陈垲将建回沙闸适岘述乡民意走书白垲垲因属岘主其事而以幕官林元晋进士安刘佐之 【淳佑二年见本书建闸条宝庆志十二及回沙闸记】 岘尝谓君子学道爱人不拘其事苟致爱人之心无非道也民以食为天田以水为本六府所以首水而终谷 【本书序】 故其家居疏它山之泽夙备 【见迥沙闸记】 请于朝得祠牒使里中朱王二氏按渠堰堤闸之坏而修之 【嘉定十四年宝庆志四】 又修乌金(石契) 【嘉定十四年见本书三堨条宝庆志十二及乌金堨记】 又谓洪水湾积为江水所冲久之将泄溪流宜筑堤岸 【本书洪水湾条】 卒告于守黄壮猷成之 【淳佑三年见本书洪水湾筑堤条】 又请加封王侯 【本书请加封善政侯条】 而设斋醮以答神贶 【淳佑元年见本书设醮条】 于是条具造堰始末与其利害以及夫所当兴修堤防者着于篇以告后人曰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凡二卷淳佑五年旱岘率里人祷蒋山龙潭得雨倡众新其庙明年春庙成岘为之记盖此时尚未之吉州任云 【见蒋山龙潭庙记】

按曰吾乡前辈说魏吉州里居官位虽博雅如全谢山亦无不错者吉州自序备览云家距堰不数里其作乌金(石契)记云岘世居光溪之滨林制幕回沙闸记云侯家溪上宝庆志云泉使魏岘以乡郡为念显证如此而谓其寓居溪上何也旧志云官至庐陵守庐陵即吉州故林记称新吉州魏侯宝庆志称新庐陵魏守蒋山庙记自署新知吉州军事显证如此而谓其自吉州来寓溪上又何也盖宝庆志弟十二卷有溪上寓公新庐陵魏守之语而林记中所云新吉州魏侯者一本误脱新字 【语见札记弟二十】 前辈必本此二者为词不知宋时称寓不必寄公或从其自题郡望或主其应举籍贯故宝庆志公宇门称陈清敏卓为寓贵开庆志高桥记称余尚书晦为寓橐 【按前人呼尚书为橐】 此皆生长四明里籍又显著之史传者今以偶然之称谓与传写之误本而反没其人自称里贯之铁据可乎又宝庆志尝称岘为泉使后人相率沿称之亦究不知其何官也余考理宗纪始知其尝为都大坑冶司宋制都大坑冶司掌铸泉货由是而备览序中之所云问铸蒋山庙记中之所云锺官 【按二字见史记平准书及汉书百官公卿表注云主铸钱官也】 宝庆志中之所云魏泉使备览书中之所云魏都大一皆豁然贯通无复疑义不然开卷茫然恐不知生军是何物矣 【谢山作甬上族望表云泉使魏氏吉州人也自泉使岘来鄞此数语无一字不错泉使虽不错然岘官坑冶远在知吉州之前何得称其旧任盖亦未知泉使是何官耳然吾不解谢山何以错误至此】

又按曰宋史真文忠传称德秀为江东转运副使旱蝗广德太平为甚德秀亲至广德与太守魏岘同以便宜发廪使教授林庠振给先是胡槻薛极每诮德秀迂儒试以事必败至是政誉日闻因倡言旱伤本轻监司好名振赡太过乃使岘劾庠以撼德秀德秀上章自明朝廷悟与岘祠授庠干官而擢德秀知泉州云云夫始既目击情形便宜发粟继乃为人指使弹劾同事反复如此其人殆不足道后余综核时事始知别一魏岘而非吾乡之魏吉州也文忠本传为江东转运副使在嘉定闲宋史宁宗纪于嘉定八年书是岁两浙江东西路旱蝗又书秋七月丙子发米三十万石振籴江东饥民纪与传合三十万石即文忠与魏岘所发之廪无疑而备览淘沙条云嘉定乙亥旱势如焚田苗将槁岘随宜为浚沙障水之策乙亥者八年也正与本纪书两浙旱蝗之语合然则是年五六月闲吉州方以乡邦忧旱淘沙浚河而其秋七月乃即在江东路广德军发粟振貣此事理所必无者且发粟虽在七月而其目击旱蝗与文忠讲论荒政亦必在五六月闲又况所见所闻吉州从无知广德之说其为姓名偶同而别自一人断断无疑至理宗纪所书都大坑冶之魏岘可决为吾乡之魏吉州者以旁证甚多又且坑冶罢职在绍定五年备览序作于淳佑二年序云问铸来归闲居十余年其年数又适吻合则此事固难曲为吉州讳矣特吾甚有疑焉吉州事迹虽不少概见读备览一书懃懃恳恳忧民甚至当不至以人命为儿戏且进士非平民何至以垆户受逼即为垆户何至忧死其妻女其人尚在何以弟为代愬理曲在彼何以不自申论坑冶司非赫然在朝之权奸进士非懦弱无知之编氓而乃自杀其子又杀其妾既死其身又火其家一若死亡顷刻万难自全必不得已而出此者按之事理劾语殊恍惚叵信况此事果实黜免已幸何以复起知州郡乎盖理宗久之亦悟其冤矣抑吾又闻吴丞相之兄庄敏者当时所谓正人君子者也方庄敏官都大坑冶时臣僚劾其恃才贪虐籍人家赀以数百万计 【见宋史理宗纪】 又有大蜈蚣小蜈蚣之谣 【见李有古杭杂记】 然则当日之弹章固多出于门户嫌怨不尽公言而坑冶之司掌握泉货又为他人所垂涎艳羡者欲夺其位尤不能无罗织之词此则读史者所当平情细察固非阿私乡贤而故为之昭雪也故传中据事直书复为详论于后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