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广卓异记

卷十七 臣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七为大总管带平章事 魏元忠

右按《唐书》:魏元忠自御史中丞拜相,七为大总管天兵道、天兵中道、陇右道、萧关道、三为灵武道,并不去平章事,兼三作副元帅。

代妻父为节度使 韦皋

右按《唐书》:韦皋自凤翔判官授殿中侍御史,权领陇州,立殊功,拜节度使。朱泚卒,入为金吾将军。皋妻父张延赏,先为西川节度使,四年之内,皋代领西川。【韦生三日,胡僧曰:「诸葛武侯后身也,长大必却坐蜀。」因以武子为字。】

父子同时为节度使 韩宏 田宏正

右按《唐书》:韩宏,子公武,俱立殊功。宏任汴州节度使,公武鄜州节度使,宏弟充郑滑节度使。【公武卒,宏孙绍宗嗣为鄜坊节度使。模按:原本二「鄜」字均讹作「麟」字,并据《唐书》改。】

右按《唐书》:田宏正,子布,俱立殊功。宏正魏博节度,子布泾原节度。又韩、田二家当宪宗时,遂为当代之荣。或曰:「王智兴河中,晏平灵武,安得不书?」智兴逐崔羣,刼徐州,晏平用贿十万,得朔方,其后坐赃黜永州司户,安可与韩、田二家为比?【模按:《卓异记》两「度」下均有「使」字,「泾」作「经」,「中」下有「子」字,下「智」上有「对曰」二字。】

子四人俱任节度使 李晟

右按《唐书》:西平王李晟,立收城之功,其后四子皆秉节旄。愿,夏、徐、凤翔、汴、河中;宪、愿、听、愬,唐、广、随、襄阳、凤翔、徐、博;听,鄂、灵夏、并、滑、魏、邠宁、徐、凤翔、河中。 【晟、愬、愿皆任凤翔,听又任,时人荣之。听七岁为恊律,入公署,吏胥小之,不为致礼,听鞭之见血,西平大奇之。

三人皆当为方伯 沈攸之 孙超之 全景文

右按《南史》:沈攸之微时,与吴人孙超之、全景文共乘一船入都,引船过津。有一人面相之曰:「君三人皆为方伯。」复谓攸之曰:「苟有不验,便是相书误耳。」后攸之为荆、郢二州,超之为广州,景文为南豫州。

四世为本郡太守 孔愉

右按《晋书》:会稽孔愉,愉子安国,愉孙靖,靖二子山士、灵符,四世五人,本郡太守。

四世为本郡刺史 毕众敬

右按《后魏书》:东平毕众敬,子元宾,元宾子祖晖,祖晖子义云,四世为本郡刺史。众敬致仕,后元宾为之。

三世坐益州 周访

右按《晋书》:汝南周访,访子抚,抚子楚,三世为益州刺史。

三世坐蒲州 崔义玄

右按《唐书》:清丘公崔义玄,子神基,孙琳,三世为蒲州。

二世坐平卢 薛楚玉

右按《唐书》:薛楚玉为平卢节度使,曾孙平亦为之。【薛仁贵子楚玉,楚玉子蒿,昭义节度。嵩子平,两镇滑州,一镇平卢。】

父子坐兴元 郑余庆

右按《唐书》:郑余庆镇兴元,创儒宫学馆。子澣文镇兴元,复继前美。【先是余庆自外入觐,澣时为补阙,宪宗曰:「卿之令子,朕之直臣,更相贺。」遂迁起居舍人。

大冯君小冯君 冯野王

右按《汉书》:冯野王,弟立,相代为上郡守,民歌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政如鲁卫德化均。」

大雍州小雍州 韦庆远

右按《后魏书》:韦庆远,弟晖业,兄弟继为雍州刺史,时号大雍州、小雍州。永徽之后,卢承庆、承业兄弟相代为雍州长史,时人亦称大小雍州。在京城有牧守,皆亲王兼领,而长史最为官长,与今京兆尹同。

大郑公小郑公 郑述祖

右按《北齐书》:郑述祖为光州刺史,父道昭,先时亦为光州刺史。民歌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犹尚同。」

父子交代为刺史 韦康

右按《汉书》:韦康代父端为荆州刺史,父出传舍,子入居州,时人荣之。

兄弟前后为一州刺史 夏侯亶 杨播 贾敦颐

右按《晋书》:夏侯亶,弟夔,皆曾任豫州刺史。人歌曰:「我之有州,频有夏侯。前兄后弟,布政优优。」

右按《南史》:杨播为华州刺史,后弟津亦为华州刺史,当世荣之。

右按《唐书》:贾敦颐弟敦实,贞观中为饶阳令,有能名。时制大功已上不得联职,敦实兄敦颐复为瀛州刺史,朝廷以其兄弟廉谨,特令同州,时人荣之。后敦颐与敦实前后俱为洛州刺史,百姓怀其政惠,树碑于道傍,颂其德政,兄弟双建,时人呼棠棣碑。

父子三人旌节坐本郡 李全忠

右按《唐年补录》:李全忠,本范阳人,子匡威,匡威弟匡筹,父子三人相继拥旌节坐本郡。【全忠干符末为棣州司马,有芦一枝生于室,尺余三节。问别驾张建章,建章曰:「苻洪池中蒲,生九节为瑞,乃姓蒲,子孙昌盛。况芦者茆也,合生陂泽,而生于室,非常也,君必分茆之贵。三节者,传节钺三人也。」后果如其言。模按:原本「弟」字下空白一字,「筹」讹「俦」,又小注「别」字上「瑞」「人」二字下,各空白一字,「陂」讹「陵」,并据《唐书》、《北梦琐言》等书补改。】

举主与孝廉相代 范津明 傅燮

右按《后汉书》:灵帝时范津明知人,举傅燮孝廉。及燮为汉阳太守,与津明交代,合符而去,乡邦荣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