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二十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材许洪校正

兽部上品

龙骨

味甘,平、微寒,无毒。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溺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白龙骨,疗梦寐泄精,小便泄精。禹锡等按:泄精通用药云:白龙骨,平,微寒。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小儿五惊、十二痫,身热不可近,大人骨间寒热。又杀蛊毒。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禹锡等谨按:惊邪通用药及《药对》云:龙齿,平。角,主惊痫瘈尺曳切瘲子用切,身热如火,腹中坚及热泄。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生晋地川谷及泰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采无时。畏干漆、蜀椒、理石。

《图经》曰:龙骨并齿、角,出晋地川谷及泰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今河东州郡多有之。或云是龙蜕,实非死骨,得脊脑,作白地锦文,舐之着舌者良。齿小强,犹有齿形。角强而实。采无时。李肇《国史补》云:春水时至,鱼登龙门,蜕其骨甚多,人采以为药,而有五色者。《本经》云:出晋地。龙门又是晋地,岂今所谓龙骨者,乃此鱼之骨乎?或云骨有雄雌,细文而广者是雌,粗文而狭者是雄。凡入药,五色具者尤佳,黄白色者次,黑色者下。皆不得经落不净处,则不堪用。骨、齿医家常用,角亦稀使。石#1晋时镇州接邢台界,尝#2斗杀一龙,乡豪有曹宽者见之,取其双角,角前有一物如蓝色,文如乱锦,人莫之识。曹宽未经年为寇所杀,镇帅俄亦被诛。又云:海上人言龙每生二卵,一为吉吊。吉吊多与鹿游,或于水边遗沥,值流槎则黏着木枝,如蒲槌状,其色微青黄,复似灰色,号紫稍花,坐汤多用之延龄。

《药性论》云:龙骨,君,忌鱼,有小毒。逐邪气,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止梦中精,夜梦鬼交,治尿血,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陶隐居云:今多出梁、益间,巴中亦有。骨欲得脊脑,作白地锦文,舐之着舌者良。齿小强,犹有齿形。角强而实。又有龙脑,肥软,亦断痢。云皆是龙蜕,非实死也。此#3来巴中,数得龙胞,吾自亲见,形体具存,云疗产后余疾,正当末服。

《唐本》注云:龙骨,今并出晋地,生硬者不好,五色具者良。其青、黄、赤、白、黑,亦应随色与腑脏相会,如五芝、五石英、五石脂等辈。而《本经》不论,莫知所以。

《日华子》云:龙骨,健脾,涩肠胃,止泻痢,渴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崩中带下,鼻洪,吐血,止汗。又云:龙齿,涩,凉。治烦闷,癫痫,热狂,辟鬼魅。

《外台秘要》:疗伤寒已八九日至十余日,大烦渴,热盛而三焦有疮?者,多下,或张口吐舌呵吁,目烂,口鼻生疮,吟语,不识人,除热毒止痢。龙骨半斤,碎,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沉之井底。令冷,服五合,渐渐进之。恣意饮,尤宜老少。

《千金方》:妇人无故尿血。龙骨一两,以酒调方寸匕,空心,日三。

《肘后方》:治热病不解而下痢欲死。龙骨半斤,捣研,水一斗,煮取五升,候极冷,稍稍饮,得汗即愈。又方:若久下痢,经时不止者,此成休息。龙骨四两,如小豆大,研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令冷,分为五服。又以米饮和为丸,服十丸。

《经验方》:暖精气,益元阳。白龙骨、远志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卧时冷水下三十丸。

《梅师方》:治失精,暂睡即泄。白龙骨四分,韭子五合,右件为散子。空心酒调方寸匕服。

《广利方》:治鼻中衄血及咯吐血不止。五色龙骨作末,吹一江豆许于鼻中,立止。

《姚氏方》:治小便出血。末龙骨二方寸匕,水调温服之,日二服,差。

《姚和众方》:治小儿因痢脱肛。白龙骨粉,扑之。

《杨文公谈苑》:泽州山中多龙骨。盖龙蜕于土中,崖崩多得之,体骨、头角皆全。

《衍义》曰:龙骨,诸家之说,纷然不一,既不能指定,终是臆度。西京颖阳县民家,忽崖坏,得龙骨一副,支体头角悉具,不知其蜕也?其毙也?若谓蜕毙,则是有形之物,而又生不可得见,死方可见;谓其化也,则其形独不能化。然《西域记》中所说甚详,但未敢据凭。万物所察各异,造化不可尽知,莫可得而详矣。孔子曰:所不知,盖阙如也。妄乱穿凿,恐误后学。治精滑及大肠滑,不可阙也。

麝香

味辛,温,无毒。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痓,去三虫,疗诸凶邪鬼气,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产难,堕胎,去面?音孕、目中肤翳。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通神仙。生中台川谷及益州、雍州山中。春分取之,生者益良。

《图经》曰:麝香,出中台山谷及益州、雍州山中,今陕西、益、利、河东诸路山中皆有之,而秦州、文州诸蛮中尤多。形似獐而小,其香正在阴前皮,别有膜裹之。春分取之,生者益良。此物极难得真。蛮人采得,以一子香,刮取皮膜,杂肉余物、裹以四足膝皮,共作五子。而土人买得,又复分揉一为二三,其伪可知。惟生得之,乃当全真耳。蕲、光山中,或时亦有,然其香绝小,一子纔若弹丸,往往是真香,盖彼人不甚能作伪耳。

《药性论》云:麝香,臣,禁食大蒜,味苦、辛。除百邪魅鬼,疰心痛,儿惊痫客忤,镇心安神,以当门子粒,丹砂相似,细研,熟水灌下。止小便利,能蚀一切痈疮脓。入十香丸,令人百毛九窍皆香。

陶隐居云:麝形似獐,常食柏叶,又啖蛇,五月得香,往往有蛇皮骨,故麝香疗蛇毒。今以蛇蜕皮裹麝香弥香,则是相使也。其香正在麝阴jing前皮内,别有膜裹之。今出随郡、义阳、晋熙诸蛮中者亚之。出益州者形扁,仍以皮膜裹之。一子真香,分揉作三四子,刮取血膜,杂以余物,大都亦有精粗,破看一片,毛共在裹中者为胜,彼人以为志。若于诸羌夷中得者多真好,烧当门沸良久即好。今惟得活者,自看取之,必当全真尔。生香,人云是精溺凝作之,殊不尔。麝夏月食蛇、虫多,至寒香满,入春患急痛,自以脚剔出之,着屎溺中覆之,皆有常处。人有遇得,乃至一斗五升也。用此香乃胜杀取者。带麝非但香,亦辟恶。以真者一子,置颈间枕#4之,辟恶梦及尸疰鬼气。

《日华子》云:辟邪气,杀鬼毒,蛊气,疟疾,催生堕胎,杀脏腑虫,制蛇蚕咬、沙虱、溪瘴毒,吐风痰,内子宫,暖水脏,止冷带疾。

雷公云:凡使,多有伪者,不如不用。其香有三等:一者名遗香,是麝子脐闭满,其麝自于石上,用蹄尖弹脐,落处一里草木不生并焦黄。人若收得此香,价与明珠同也。二名膝香,采得甚堪用。三名心结香,被大兽惊心破了,因兹狂定#5,杂诸群中,遂乱投水。被人收得,擘破见心,流在脾上,结作一大干血块,可隔山间#6早闻之香,是香中之次也。凡使麝香,并用子日开之,不用苦细研筛用之也。

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水麝脐中,惟水沥一滴于斗水中,用洒衣,衣至败其香不歇。每取以针刺之,捻#7以真雄黄,则合香气倍于肉麝。天宝初,虞人获,诏养之。

《杨文公谈苑》:公常言:商汝山多群麝,所遗粪常就一处,虽远逐食,必还走之,不敢遗迩他所,虑为人获,人反以是求得,必绝#8群而取之。麝绝爱其脐,每为人所逐,势急即投岩,举爪剔裂其香,就絷而死,犹拱四足保其脐。李商隐诗:投岩麝退香。许浑云:寻麝采生香。

《广利方》:治中恶客忤垂#9死。麝香一钱,重研,和醋二合服之,即差。又方:治小儿惊啼,发欬不定。用真好麝香研细。每服清水调下一字,日三服。量儿大小服。

《杨氏产乳方》:疗中水气,已服药未平。除麝香如大豆三枚,细研,奶汁调,分为四五服。

《衍义》曰:麝每粪时,须聚粪,及有遗麝气,遂为人获,亦物之一病尔。此猎人云。余如《经》。

牛黄

味苦,平,有小毒。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痓,除邪逐鬼,疗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及堕胎。久服轻身增年,令人不忘。生晋地平泽,于牛得之,即阴干百日,使时燥,无令见日月光。人参为之使,得牡丹、菖蒲利耳目,恶龙骨、地黄、龙胆、蜚蠊,畏牛膝。

《图经》曰:牛黄,出晋地平泽,今出登、莱州,他处或有,不甚佳。凡牛有黄者,毛皮光泽,眼如血色,时复鸣吼。又好照水,人以盆水承之,伺其吐出,乃喝迫,即堕落水中,既得之,阴干百日。一子如鸡子黄大,其重迭可揭,轻虚而氛香者佳。然此物多伪,今人试之,皆揩摩手甲上,以透甲黄者为真。又云:此有四种:喝迫而得者名生黄;其杀死而在角中得者,名角中黄;心中剥得者,名心黄,初在心中如浆汁,取得便投水中,沾水乃硬,如碎蒺藜或皂荚子是也;肝胆中得之者,名肝黄,大抵皆不及喝迫得者最胜。凡牛之入药者,水牛、?牛、黄牛取乳及造酥、酪、醍醐等,然性亦不同,水牛乳凉,?牛乳温,其肉皆寒也。其自死者皆不可食。其酥以合诸膏,摩风肿,腕跌血瘀,则牛酥为强,醍醐尤佳。又有底野迦,是西戎人用诸胆和合作之,状似久坏丸药,赤黑色,今南海或有之。又中品有牛角鳃,用水牛、黄牛久在粪土中烂白者,主赤白下,烧灰末服之。

陶隐居云:旧云神山出入鸣吼者有之,伺其出角上,以盆水承而吐之,即堕落水中。今人多皆就胆中得之。多出梁、益。一子如鸡子黄大,相重迭。药中之贵,莫复过此。

《唐本》注云:牛黄,今出莱州、密州、淄州、青州、嶲州、戎州。牛有黄者,必多吼喝,迫而得之,谓之生黄,最佳。黄有三种:散黄粒如麻豆;慢黄若鸡卵中黄糊,在肝胆;圆黄为块,形有大小,并在肝胆中。多生于?特牛,其吴牛未闻有黄也。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牛黄,君,恶常山,畏干漆,味甘。能辟邪魅,安魂定魄,小儿夜啼,主卒中恶。

《日华子》云:牛黄,凉。疗中风失音,口噤,妇人血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

雷公云:凡使,有四件:第一是生神黄,赚得者;次有角黄,是取之者;又有小#10黄,是病死后,识者剥之,擘破其心,其黄在心中,如浓黄酱汁,采得便投于水中,黄沾水复硬,如碎蒺藜子,许如豆者,硬如帝珠子;又有肝黄,其牛#11身上光,眼如血色,多玩弄好照水,自有夜光,恐惧人,或有人别采之,可有神妙之事。凡用,须先单捣,细研如尘,却绢裹,又有黄嫩牛皮裹,安于井面上,去水三四尺已来一宿,至明方取用之。

吴氏云:牛黄,无毒。牛出入呻者有之,夜光走角中,牛死入胆中,如鸡子黄。

《圣惠方》:初生儿至十#12日口噤。以牛黄少许细研,淡竹沥调下一字,灌之。更以猪乳点口中,差。又方:治小儿腹痛夜啼。用牛黄如小豆大,乳汁化服。又脐下书一田字,差。

《广利方》:治孩子惊痫不知,迷间,嚼舌,仰目。牛黄一大豆研,和蜜水服之。

姚和众:治小孩初生三日,去惊邪,辟恶气。牛黄一大豆许,细研,以赤蜜酸枣许熟研,以绵蘸之,令兄吮之,一日令尽。

《衍义》曰:牛黄,亦有骆驼黄,皆西戎所出也。骆驼黄极易得,医家当审别考而用之,为其形相乱也。黄牛黄轻松,自然微香,以此为异。盖又有耗牛黄,坚而不香。

熊脂

味甘,微寒、微温,无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皯疱,食饮吐呕。久服强志,不饥,轻身,长年。生雍州山谷。十一月取。

《图经》曰:熊脂并胆,出雍州山谷,今雍、洛、河东及怀、卫山中皆有之。熊形类犬豕,而性轻健,好攀缘,上高木,见人则颠倒自投地而下。冬多入穴而藏蛰,始春而出。脂谓之熊白,十一月取之,须其背上者。寒月则有,夏月则无。其腹中肪及他处脂,煎炼亦可作药而不中啖。胆,阴干用。然亦多伪,欲试之,取粟颗许,滴水中,一道若线不散者为真。其足蹯,为食珍之贵,古人最重之,然臑之难熟,多食之令人耐寒。脑髓作油摩头,可去白屑。有痼疾者不可食熊,令人终身不愈。熊恶盐,食之则死。

陶隐居云:此脂即是熊白,是背上膏,寒月则有,夏月则无。其腹中肪及身中膏,煎取可作药,而不中啖。今东西诸山县皆有之,自是非易得物尔。痼疾不可食熊肉,令终身不除愈。

《唐本》注云:熊胆,味苦,寒,无毒。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痢,疳?,心痛,疰忤。脑,疗诸聋。血,疗小儿客忤。脂,长发令黑,悦泽人面;酒炼服之,差风痹。凡言膏者,皆脂消已后之名,背上不得言膏。《左传义》云:膏肓者,乃是鬲肓,文误有此名。陶言背膏,同于旧说也。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熊胆,臣,恶防己、地黄。主#13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14。又云:熊脂,君。能治面上?及治疮。

《日华子》云:熊白,凉。治五肿风#15,补虚损,杀劳虫。脂,强心。脑髓,去白秃风屑,疗头旋并发落。掌,食可御风寒,此是八珍之数。胆,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

雷公云:凡收得,炼过,就器中安生椒,每一斤熊脂入生椒十四个,炼了,去脂革并椒,入瓶中#16。

《食疗》云:熊脂,微寒,甘滑。冬中凝白时取之,作生,无以偕也。脂入拔白发膏中用,极良。脂与猪脂相和燃灯,烟入人目中,令失光明。缘熊脂烟损人眼光。肉,平,味甘,无毒。主风痹筋骨不仁。若腹中有积聚寒热者,食熊肉永不除差。其骨煮汤浴之,主历节风,亦主小儿客忤。胆,寒,主时气盛热,疳?,小儿惊痫。十月勿食,伤神。小儿惊痫瘈瘲,熊胆两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涎,良。

《圣惠方》:治小儿疳疮,虫蚀鼻。用熊胆半分,汤化调涂于鼻中。熊掌得酒、醋、水三件煮,熟即嗔大如皮球,食之耐风寒。

《外台秘要》:疗蜎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大效。又方:五十年痔#17不差。涂熊胆取差,神效。

《千金翼》:疗发黄。熊脂涂发,梳之散头,入床底,伏地一食顷,即出,便尽黑,不过一升脂验。

《食医心镜》:疗脚气,风痹不仁,五缓,筋急。熊肉半斤,于豉汁中和姜、椒、葱白、盐、酱作腌腊。空腹食之。又方:主中风,心肺风热,手足不随及风痹不任,筋脉五缓,恍惚烦躁。熊肉一斤,切,如常法调和作腌腊#18。空腹食之。

《斗门方》:治水弩射人。熊胆涂之。更以雄黄同用酒摩服之,即愈。

象牙

无毒。主诸铁及杂物入肉,刮取屑细研,和水傅疮上,及杂物刺等立出。齿,主痫病,屑为末,炙令黄,饮下。肉,味淡。不堪啖。多食令人体重。主秃疮,作灰和油涂之。睛#19,主目疾,和乳滴目中。胸前小横骨,令人能浮水,作灰酒服之。身有百兽肉,皆自有分段,惟鼻是其本肉,余并杂肉。

《图经》曰:象牙,旧不着所出州郡,《尔雅》云: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今多出交趾,潮、循州亦有之。彼人捕得,争食其肉,云肥脆堪作炙。或云象有十二种肉,配十二辰属,惟鼻是其肉。又胆不附肝,随月在诸肉间。淳化中,上苑一驯象毙,太宗命取胆不获,使问徐铉,铉曰:当在前左足,既而剖足果得。又问其故,铉曰:象胆随四时,今其毙在春,故知左足也。世傅荆蛮山中亦有野象。盖《左氏传》所谓楚师燧象以奔吴军,是其事也。然楚、粤之象皆青,惟西竺、弗#20林、大食诸国乃多白象。樊绰《云南记》平居诲《于阗行程记》皆言其事。象牙,主诸物刺人肉,刮取屑细研,和水传疮上,刺立出。咽中刺,则水调饮之。旧牙梳屑尤佳。齿及肉、目睛等,医方亦或有用者。

禹锡云:按《日华子》云:象牙,平。治小便不通,生煎服之。小便多,烧灰饮下。胆,明目及治疳。

《太平广记》:安南有象,能知人曲直。有斗讼者,行立而嗅之,有理者则过,无理者,以鼻卷之,掷空数丈,以牙接而刺之,以水洗牙,饮之愈疾。象胆随四时在四腿,春在前左,夏在前右,如龟定体,鼻端有爪可拈针,肉有十二般惟鼻是本肉。胸前小骨,灰之酒服,可令人能浮水出没。食其肉,令人体重,古训云:象孕五岁始产。

《肘后方》:治箭并针#21折在肉中。细刮象牙屑,以水和傅上,即出。

《简要济众方》:主小儿误为诸骨及鱼骨刺入肉不出。水煮白梅肉,烂#22研后,调象牙末,厚傅有刺处,自软。

《海药》:馑按《内典》云:象出西国,有二牙、四牙者,味寒。主风痫热,骨蒸劳,诸疮等,并皆宜生屑入药,琥珀、竹膏、真珠、犀角、牛黄等良。西域重之,用饰床座。中国贵之,以为质。昆仑诸国有象,生于山谷,每遇解牙,人不可取,昆仑以白木为牙易之。《酉阳杂俎》云:生文理必国富。又云:龙与象,六十岁骨方足。

《衍义》曰:象牙,取口两边各出一牙下垂夹鼻者,非口内食齿。齿别入药。令为象笏者,是牙也。

白胶

味甘,平、温,无毒。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疗吐血下一血,崩中不止,四肢酸疼,多汗淋露,折跌伤损。折言舌,跌音迭。久服轻身延年。一名鹿角胶。生云中。煮鹿角作之。得火良,畏大黄。

《图经》曰:文具阿胶条下。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白胶,又名黄明胶,能主男子肾脏气衰虚劳损。妇人服之令有子,能安胎,去冷,治漏下赤白,主吐血。

《食疗》云:傅肿四边,中心留一孔子,其肿即头自开也。治咳嗽不差者,黄明胶炙令半焦为末,每服一钱匕,人参末二钱匕,用薄豉汤一盏八分,葱少许,入铫子煎一两沸后,倾入盏,遇咳嗽时呷三五口后,依前温暖,却准前咳嗽时吃之也。

《外台秘要》:疗虚劳尿血#23。干胶三两炙,捣末。酒二升和,温服。又方:治凡肿已溃、未溃者。以胶一片,水渍令软纳纳然,肿毒大小,贴当头上开孔,若已溃还合者,脓当披胶,急撮之,脓皆出尽。未有脓者,肿当自消矣。又方:补虚劳,益髓长肌,悦颜色,令人肥健。鹿角胶炙,捣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方》:治耳中有物不可出。以麻绳剪令头散,傅好胶,着耳中物上,粘之令相着,徐徐引出。

《肘后方》:治妊娠卒下血。以酒煮胶二两,消尽顿服。

《斗门方》:治肺破出血,忽嗽血不止者。用海犀膏一大片,于火上炙,令焦黄色后,以胶#24涂之。又炙胶涂,令通透可碾为末,用汤化三大钱匕,放冷服之,即血止。水胶是也,大验。

《谭氏小儿方》:治小儿面上疮。豆子瘢法:黄明胶慢火炙为末,温酒调服一钱匕。出者服之无瘢,未出服之泻下。又治小儿火烧疮灭瘢痕,黄明胶小鸡翎扫之。

阿胶

味甘,平、微温,无毒。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音藓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久服轻身益气。一名#25傅致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畏#26大黄,得火良。

《图经》曰:阿胶,出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故名阿胶。今郓州皆能作之,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造之,用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井官禁,真胶亦#27难得,都下货者甚多,恐非真。寻方书所说:所以胜诸胶者,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

《广济方》疗痈缓风及诸风,手脚不遂,腰脚无力者。驴皮胶炙令微起,煮葱豉粥一升别贮,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滓,内胶更煮六七沸,胶烊#28如饧,顿服之。及暖,吃前葱豉粥,任意多少,如冷吃令人呕逆,顿服三四剂即止。禁如药法。又胶之止泄,得蜡、黄连尤佳。

陶隐居云:出东阿,故曰阿胶也#29。今东都下亦能作之,用皮亦有老少,胶则有清浊。凡三种:清薄者画用;厚而清者名为盆覆胶,作药用之,皆火炙,丸散须极燥,入汤微炙尔;浊黑者可胶物,不入药用,用一片鹿角即成胶,不尔不成也。

陈藏器云:阿井水煎成胶,人间用者多非真也。凡胶,俱疗风止泄补虚,驴皮胶主风为最。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阿胶,君。主坚筋骨,益气止痢。署预为之使。

雷公云:凡使,先于猪脂#30内浸一宿,至明出,于柳木火上炙,待炮子#31,细碾用。

《圣惠方》:治妊娠尿血。用阿胶炒令黄燥为散,每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匕。

《梅师方》:治妊娠无故卒下血不止。取阿胶三两炙捣末,酒一升半,煎令消,一服愈。又一方:以阿胶二两捣末,生地黄半斤捣取汁,以清酒三升,绞汁,分三服。

《杨氏产乳》:疗妊娠血痢。二两,以酒一升半,煮取一升,顿服。

酥音苏

微寒。补五脏,利大肠,主口疮。

《图经》:文具牛黄条下。

陶隐居云:酥出外国,亦从益州来。本是牛、羊乳所为,作之自有法。佛经称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醍醐色黄白,作饼,甚甘肥。亦时至江南。

《唐本》注云:酥,掏#32吐刀切酪作之,其性犹与酪异,圣通言功,是陶之未达。然酥有牛酥、羊酥,而牛酥胜羊酥。其牦牛复优于家牛也。

陈藏器云:酥,堪合诸膏摩风肿,踠跌血瘀。

《日华子》云:牛酥,凉。益心肺,止渴嗽,润毛发,除肺痿,心热并吐血。

禹锡云;按《蜀本》云:酥,味甘。

孟谈云:寒,主胸中热,补五脏,利肠胃。

《食疗》云:寒。除胸中热,补五脏,利肠胃。水牛酥功同,寒,与羊酥同功。羊酥真者胜牛酥。

《圣惠方》:豆#33蜂螫人,以酥傅之愈。又方:主恶虫咬,以酥和盐傅之,差。

羊乳

温。补寒冷虚乏。

陶隐居云:牛乳、羊乳实为补润,故北人皆多肥健。

禹锡云:按《药性论》云:羊乳,臣,味甘,无毒。主#34心肺,治消渴。

《食疗》云:补肺肾气,和小肠,亦主消渴,治虚劳,益精气,合用#35作羹食,补肾虚,亦主女子与男子中风。蚰蜓入耳,以羊乳灌耳中即成水。又主小儿口中烂疮,取牯羊生乳,含五六日差。

《经验方》:治蜘蛛咬,一身生丝。羊乳一件饮之。

牛乳

微寒。补虚羸,止渴。

《唐本》注云:水牛乳,造石蜜须之,言作酪浓厚,味胜?牛。?牛乳,性平。生饮令人痢,熟饮令人口干,似温也。

陈藏器云:黄牛乳,生服利人,下热气,冷补,润肤,止渴。和酥煎三五沸食之,去冷气痃癖,羸瘦。凡服乳,必煮一二沸,停冷啜之,热食即壅。不欲顿服,欲得渐消。与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结症。凡以乳及溺屎去病,黑牛胜黄牛。

《太平广记》:贞观中,太宗苦于气痢,众医不效。诏问殿廷左右,有能治其疾者,当重赏之。有术士进以乳汁煎荜拨,服之立差。

味甘、酸,寒,无毒。主热毒,止渴,解散发利,除胸中虚热,身面上热疮,肌疮。

《唐本》注云:按牛、羊、马、水牛乳并尔言。驴乳尤冷,不堪作酪也。

《千金翼》:疗丹瘾疹方。酪和盐热煮以摩之,手下消。

《广利方》:疗蚰蜓入耳。以牛酪灌耳中,须臾虫出。入腹中即饮酪二升,自消为黄水。

醍醐

味甘,平,无毒。主风邪痹气,通润骨髓。可为摩药。性冷利,功优于酥。生酥中。

《唐本》注云:此酥之精液也。好酥一石,有三四升醍醐,熟拌炼贮器中待凝,穿中至底便津出得之。陶云黄白为饼,此乃未达之言。唐本先附。

禹锡云:按:《蜀本》云:一说在酥中盛冬不凝,盛夏不融者是也。

《日华子》云:醍醐,止惊悸,心热头疼,明目,傅脑顶心。

《圣惠方》:治中风烦热,皮肤瘙痒。用醍醐四两,每服酒调下半匙。

《衍义》曰:醍醐,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酪面;酪面上,其色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虽如此取之,用处亦少。惟润养疮痂最相宜。

马乳

止渴。

《唐本》注云:马乳与驴乳性同冷利,止渴疗热。马乳作酪,弥应酷冷。江南乏马乳,今俱合是冷,委言之。驴乳疗微热黄,小儿中热,惊热,服之亦利。胡言马酪性温,饮之消肉。当以物类,自相制#36伏,不拘冷热也。

陈藏器云:味甘,治热,性冷利。

孙真人云:合生鱼食则作瘕。

乳腐

微寒。润五脏,利大小便,益十二经脉。微动气。细切如豆,面拌,醋浆水煮二十余沸,治赤白痢,小儿患,服之弥佳。

底野迦

味辛、苦,平,无毒。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出西戎。

《唐本》注云:彼人云:用诸胆作之,状似久坏丸药,赤黑色。胡人时将至此,甚珍贵。试用有效。

乌毡

无毒。主火烧生疮,令不着风水,止血,除贼风。烧为灰,酒下二钱匕,主产后血下不止,久卧吸人脂血,令人无颜色,上气。

海獭

味咸,无毒。主人食鱼中毒;鱼骨伤人,痛不可忍,及鲠不下者,取皮煮汁服之。海人亦食其肉,似獭,大如犬,脚下有皮,如人胼拇,毛着水不濡、海中鱼獭、海牛、海马、海驴等皮毛,在陆地皆候风潮,犹能毛起。《博物志》有此说也。

土拨鼠

味甘,平,无毒。主野鸡瘘疮。肥美,煮食之宜人。生西蕃山泽。穴土为窠,形如獭,夷人掘取食之。《魏略》曰:大秦国,出辟毒鼠。近似此也。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二十七 竟

#1石:晦明轩本『石』上有『北梦琐言云』五字。

#2尝:原作『常』,据晦明轩本改。

#3此:晦明轩本作『比』。

#4枕:原作『沉』,据晦明轩本改。

#5定:晦明轩本作『走』。

#6间:晦明轩本作『涧』。

#7捻:原作『稔』,据晦明轩本改。

#8绝:晦明轩本作『掩』。

#9垂:原作『睡』,据晦明轩本改。

#10小:晦明轩本作『心』。

#11牛:原作『正』,据晦明轩本改。

#12十:晦明轩本作『七』。

#13主:原作『至』,据晦明轩本改。

#14疮:晦明轩本作『疥』。

#15治五肿风:晦明轩本作『无毒治风』。

#16中:晦明轩本『中』下有『收任用』三字。

#17痔:原作『时』,据晦明轩本改。

#18腊:原作『胆』,据晦明轩本改。

#19晴;晦明轩本作『胆』。

#20弗:原脱,据晦明轩本补。

#21针,晦明轩本作『金』。

#22烂:原作『乱』,据晦明轩本改。

#23血:晦明轩本作『精』。

#24胶:晦晓轩本作『酥』。

#25一名:原作『不得』,据晦明轩本改。

#26畏:原作『黄』,据晦明轩本改。

#27亦;晦明轩本作『极』。

#28烊:原作『炷』,据晦明轩本改。

#29也:原作『地』,据晦明轩本改。

#30脂:原作『腊』,据晦明轩本改。

#31炮子:晦明轩本作『泡了』。

#32掏:原作『脂』,据晦明轩本改。

#33豆:晦明轩本作『主』。

#34主:晦明轩本作『润』。

#35用:晦明轩本作『脂』。

#36制:原作『利』,据晦明轩本改。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