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国学略说

第一章 小学略说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小学”二字,说解歧异。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者,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也。而宋人往往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小学。段玉裁深通音训,幼时读朱子[1]《小学》,其文集中尝言:小学宜举全体,文字仅其一端。洒扫、应对、进退,未尝不可谓之小学。案《大戴礼·保傅篇》:“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2]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小艺”指文字而言,“小节”指洒扫、应对、进退而言;“大艺”即《诗》《书》《礼》《乐》,“大节”乃大学之道也。由是言之,小学固宜该“小艺”“小节”而称之。

保氏所教“六书”,即文字之学。“九数”则《汉书·律历志》所云“数者,一十百千万”是也。学习书数,宜于髫龀[3];至于射御,非体力稍强不能习。故《内则》言:十岁学书计,成童学射御。《汉书·食货志》言: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内则》亦言:六岁教之数与方名。郑注以东西释方名,盖即地理学与文字学矣。而苏林之注《汉书》,谓方名者四方之名,此殊不足为训。童蒙稚呆,岂有不教本国文字,而反先学外国文字哉?故师古[4]以臣瓒之说为是也。

汉人所谓六艺,与《周礼·保氏》不同。汉儒以六经为六艺,《保氏》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六经者,大艺也。礼、乐、射、御、书、数者,小艺也。语似分歧,实无二致。古人先识文字,后究大学之道。后代则垂髫而讽六经;篆籀古文,反以当时罕习,致白首而不能通。盖字体递变,后人于真楷中认点画,自不暇再修旧文也。

是正文字之小学,括形、声、义三者而其义始全。古代撰次文字之书,于周为《史籀篇》,秦汉为《仓颉篇》,后复有《急就章》出。童蒙所课,弗外乎此。周兴嗣之《千字文》,《隋书·经籍志》入小学类。古人对于文字,形、声、义三者,同一重视。宋人读音尚正,义亦不敢妄谈。明以后则不然。清初讲小学者,止知形而不知声、义,偏而不全,不过为篆刻用耳。迨乾嘉诸儒,始究心音读训诂,但又误以《说文》《尔雅》为一类。段氏玉裁诋《汉志》入《尔雅》于“孝经”类,入《仓颉篇》于“小学”类,谓分类不当。殊不知字书有字必录,周秦之《史》《仓》,后来之《说文》,无一不然。至《尔雅》乃运用文字之学。《尔雅》功用在解释经典,经典所无之字,《尔雅》自亦不具。是故字书为体,《尔雅》为用。譬之算术,凡可计数,无一不包。测天步历,特运用之一途耳。清人混称“天算”,其误与混《尔雅》、字书为一者相同。《尔雅》之后,有《方言》,有《广雅》,皆为训诂之书,文字亦多不具。故求文字之义,乃当参《尔雅》《方言》;论音读,更须参韵书。如此,文字之学乃备。

乾嘉以后,人人知习小学,识字胜于明人。或谓讲《说文》即讲篆文,此实谬误。王壬秋[5]主讲四川尊经书院,学生持《说文》指字叩音,王谓尔曹喻义已足,何必读音。王氏不明反语,故为是言。依是言之,《说文》一书,止可以教聋哑学生耳。

今人喜据钟鼎驳《说文》。此风起于同、光间,至今约六七十年。夫《说文》所录,古文三百余。古文原不止此,今洛阳出土之《三体石经》,古文多出《说文》之外。于是诡谲者流,以为求古文于《说文》,不如求之钟鼎。然钟鼎刻文,究为何体,始终不能确知。《积古斋钟鼎款识》[6]释文,探究来历,不知所出,于是诿之曰“昔人”。自清递推而上,至宋之欧阳修《集古录》。欧得铜器,不识其文,询之杨南仲、章友直(杨工篆书,《嘉祐石经》为杨之手笔;章则当时书学博士也)。杨、章只识《说文》所载之古文,其他固不识也。欧强之使识,乃不得不妄称以应之。《集古录》成,宋人踵起者多,要皆以意测度,难逭妄断之讥。须知文字之学,口耳相受,不可间断。设数百年来,字无人识,后人断无能识之理。譬如“天地玄黄”,非经先生口授,何能明其音读?先生受之于师,师又受之于师,如此数千年,口耳相受,故能认识。或有难识之字,字书俱在,但明反切,即知其音。若未注反切,如何能识之哉!今之学外国文者,必先认识字母,再求拼音,断无不教而识之理。宋人妄指某形为某字者,不几如不识字母而诵外国文乎?

宋人、清人,讲释钟鼎,病根相同,病态不同。宋人之病,在望气而知,如观油画,但求形似,不问笔画。清人知其不然,乃皮傅六书,曲为分剖。此则倒果为因,可谓巨谬。夫古人先识字形,继求字义,后乃据六书以分析之。非先以六书分析,再识字形也。未识字形,先以六书分析之,则一字为甲为乙,何所施而不可?不但形声、会意之字,可以随意妄断,即象形之字,亦不妨指鹿为马。盖象形之字,并不纤悉工似,不过粗具轮廓,或举其一端而已。如字略象人形之侧,其他固不及也。若本不认识,强指为象别形,何不可哉?倒果为因,则甲以为乙,乙以为丙,聚讼纷纷,所得皆妄。如只摹其笔意,赏其姿态,而阙其所不知,一如欧人观华剧然,但赏音调,不问字句,此中亦自有乐地,何必为扣盘扪烛之举哉!

宋人持望气而知之态度以讲钟鼎,清人则强以六书分析之。然则以钟鼎而驳《说文》,其失不止偏闰夺正而已。尝谓钟鼎款识,不得阑入小学;若与法帖、图像,并列艺苑,斯为得耳。“四库书”列入“艺术”一类,甚见精卓。其可勉强归入“小学”类者,唯有研究汉碑之书,如洪氏[7]《隶释》《隶续》之类而已。文字之学,宜该形、声、义三者。专讲《说文》,尚嫌取形遗声,又何况邈不可知之钟鼎款识哉!盖文字之赖以传者,全在于形。论其根本,实先有义,后有声,然后有形。缘吾人先有意想,后有语言,最后乃有笔画也(文字为语言代表,语言为意想之代表)。故不求声、义而专讲字形,以资篆刻则可,谓通小学则不可。三者兼明,庶得谓之通小学耳。《说文》以形为主,《尔雅》《方言》以义为主,《广韵》之类,以声为主。今人与唐宋人读音不同,又不得不分别古今。治小学者,既知今音,又宜明了古音。大徐[8]《说文》,常言某字非声,此不明五代音与古音不同故也。欲治小学,不可不知声音通转之理。段[9]注《说文》,每字下有古音在第几部字样。此即示人以古今音读之不同。音理通,而义之转变乃明。大徐《说文》,每字下注明孙反切,此唐宋音,而非汉人声读。但由此以窥古音,亦初学之阶梯也。要之,形为字之官体,声、义为字之精神,必三者具而文字之学始具。

许君[10]之言曰:“唯初太极,道立于一。”“一”之为字,属指事。盖人类思想,由简单以至繁复,苦结绳之不足致治,乃有点画以作识记。则六书次第,以“指事”居首为最合,指事之次为“象形”。《说文》之界说曰:“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是也。象形者, 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是也。”此皆独体之文。继后有形声、会意,则孳乳而为合体之字。故“形声”之界说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之界说曰:“比类合谊,以见指,信是也。”指事、象形在前,形声、会意在后,四者具而犹恐不足,则益之以“转注”,广之以“假借”。如是,则书契之道毕,宪象之理彰。

指事之异于象形者,形象一物,事赅众物。以为例,所者多,而日月则仅表一物。二字,视之察之,可知其在上在下。此指事之最易明白者,故许君举以为例。

指事之字,除外,计数之字,自一至十,古人皆以为指事。但字从入从八,已属会意。字象形,尚非指事。唯籀文作,确系指事。按:莽布六七八九作,或为最初之古文,极合于“察而见意”之例。若两篆,殊不能“察而见意”也。

六书中之指事,后人多不了然。段氏《说文注》,言指事者极少。王友[11]《释例》《句读》,凡属指事之字,悉以为会意。要知两意相合,方得谓之会意。若一字而增损点画,于增损中见义者,胥指事也。指事有独体、合体之别,一二,独体指事也。合体指事,例如下列诸字:

,以木下一表根。,以木上一表颠。,象、形兼指事,一以表天,下为鸟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一以表地,上为鸟形,鸟飞从高下至地也。此皆无形可象,故以“一”表之。又有屈曲其形以见意者,如象人形,侧其左曰,侧其右曰,交其两足则为,曲其右足则为。均从“大”而略变者也,均指事也。更如屈木之颠曰,木之曲头,止不能上也。木中加一曰,赤心木也。赤心不可象,以一识之也。,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羊鸣也,从羊,象气上出。系豕足曰,绊马足曰。凡此皆不别造字,即于木、牛、羊、豕、马本字之上,加以标帜者也。

指事有减省笔画以见意者。如,暮也,从月半见。,伐骨之残也,从半;,义为剔肉置骨,而得半,其残可知。,木之余,断木之首以见意。有相背之象。,上象鸟首,下为双翅,张其翅,以表飞翔之状,而迅疾之,从飞而羽不见,疾飞则羽毛不能详审,故略去羽毛。今山水家画远鸟多作“十”字形,意亦同也。以上皆损笔见意之指事。

又有以相反为指事者。如反正为,正乏即算术之正负,即负耳。反人为,相与比叙也。倒人为,变也,人死则化矣。反为,永为水长,为分支,分支则水流长矣。象草出于地,倒为,周也。川楚间有阴沉木者,山崩木倒,枝叶入地而仍生,岭南榕树亦反倒入地而生,此皆可见蒙密周匝之意。推予谓之;倒予谓之,以骗术诈惑人而取其财,斯为幻矣。象人足,反为,蹈也。此皆以相反见意也。故指事有三例:一增,一省,一相反。今粤人减“有”字二画为“”,音如毛,意为无有,此俗字之属于指事者也。

指事不兼会意,而会意有兼指事。盖虽为会意,仍有指事之意在。从二人相背,从二臣相违,相背相违,亦有指事之意。两或颠倒而成,悖也;两止相背而成,足刺也:亦兼指事之意。指事之例甚广,而段氏乃以为指事甚少,此亦未之思耳。但段氏犹知指事、会意,不容厕杂;而王友则直以指事为会意矣。要知会意之会,乃“会合”之会,非“领会”之会也。

造字之朔,象形居先,而指事更在象形之前。盖指事亦象形之类,唯象空阔之形,不若象形之表示个体耳。许君举日月二文为象形例,象日中有黑子,象日形之半,此乃独体象形,之类均是。至合体象形:,象果实,下从木;,象附尊,下从木; 象阡陌之状,而小篆作;,古文作,小篆加衣为,中象毛皮之形。皆合体象形也。从女加为两乳形;从儿,象小儿头囟未合:亦合体象形也。自独体象形衍而为合体象形,亦有不得不然之势。否则元女之,无儿之,孰从而识其为母、为儿乎?

象形之字,《说文》所录甚多,然犹不止此数。如钟鼎之,即为《说文》所未录者(钟鼎文字,原不可妄说。但连环之,可由上下文义而知其决然为环,经昔人谨慎考定,当可置信)。

造字之初,不过指事、象形两例。指事尚有状词、动词之别,而象形多为名词。综《说文》所录,象形、指事,不过二三百字。虽先民言语简单,恐亦非此二三百字所能达意。于是有以声为训之法,如:马兼武义;火兼毁义;水有平准之义,而以水代准(古音水、准相近);齐有集中之义,斋戒之斋,即假齐以行。夫书契之作,所以济结绳之穷。若一字数义,仍不能收分理别异之功,同一马也,或作马义,或作武义;同一水也,或作水义,或作准义:依是则饰伪萌生,治丝而益棼矣。于是形声、会意之作乃起。

形声之声,有与字义无关者,如江之工、河之可,不过取工、可二音,与江、河相近。此乃纯粹形声,与字义毫无关系者也。部之,皆有同心合力之意,则声而兼义矣。盖形声之字,大都以形为主,声为客。而亦有以声为主者,《说文》中此类甚多,如某字从某,某亦声。此种字皆形声而兼会意者也。王荆公[12]《字说》,凡形声悉认为会意,遂成古今之大谬。故理董文字,切不可迂曲诠释。一涉迂曲,未有不认形声为会意者。初造文字时,绝不尔也。

许君举、信为会意之例。夫人言为信,唯信乃得谓之人言,否则与鸡鸣犬吠何异?此易明者。止戈为武,解之者率本楚庄王禁暴戢兵之意,谓止人之戈。但《大雅》:“履帝武敏。”《传》曰:“武,迹也。”则足迹亦谓之武。按《牧誓》:“不愆于六步、七步,不愆于四伐、五伐。”步伐整齐,则军令森严,此则谓之武耳。余意止者步省,戈者伐省,取步伐之义,似较优长。但楚庄之说,亦不可废。若解止戈为不用干戈,则未免为不抵抗主义之信徒矣。

会意之字,《说文》所录甚少,五百四十部以形声字为最多。《说文》而后,字书所收,字日以多。自《玉篇》《类篇》以至《正字通》《康熙字典》,无不后来居上。《类篇》所收,有五万字。至《康熙字典》,则俗体多于前矣。

后人造形声之字,尚无大谬,造会意则不免贻笑,若造象形、指事,必为通人所嗤。如“丢”,去上加一,示一去不返,即觉伧俗可笑。今人造、她二字,以“”为泛指一切,“她”则专指女人。实则自称曰“我”,称第三者曰“他”,区别已明,何必为此骈枝?依是而言,将书“俄”属男,写“娥”属女,而泛指之“我”,当别造一“ ”字以代之。若“我师败绩”“伐我北鄙”等语,“我”悉改书为“ ”,不将笑绝冠缨耶?

转注之说,解者纷繁。或谓同部之字,笔画增损,而互为训释,斯为转注。实则未见其然。《说文》所载各字,皆隶属部首。亦有从部首省者:牦(犛)部有、有,与,非纯从牦,从牦省也;爨部有、有衅(釁),但取爨之头而不全从爨也;画(畫)部有昼(晝),部有寐,有寤,有,昼为画省,寤、寐、,皆非全部从。且,牦牛尾也;,强曲毛也:与牦牛非同意相受。所以支鬲;衅,血祭:亦非同意。画,介也;昼,日之出入,与夜为介:意亦相歧。寐,卧也,虽与义较近,而寤则寐觉而有言,适与相反。谓生关系则可,谓同意相受则不可。不特此也,《说文》之字,固以部首为统属,亦有特别之字虽同在一部而不从部首者。乌(烏)部有焉、有舄,与部首全不相关,意亦不复相近;牦、爨、画、四部,尚可强谓与考、老同例,此则截然不相关矣。准此,应言建类一首,同意不相受。而江声[13]、曾国藩辈,坚主同部之说,何耶?

或谓建类一首者,头必相同,如禽头与兕头同是也。余谓以此说“一首”固可,顾同意相受之义犹未明。且《说文》所载,虎足与人足同,燕尾与鱼尾同。如言禽头与兕头同为建类一首,则此复应言建类一尾,或建类一足矣。况禽头与兕头同在《说文》象形中,字本无多,仅为象形之一种。故知此说琐屑,亦无当也。

戴东原[14]谓《说文》“考,老也;老,考也”,转相训释,即所谓同意相受。建类一首者,谓义必同耳。《尔雅》:“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此转注之例也。余谓此说太泛,亦未全合。《尔雅》十二字,虽均有始义,然造字之时,“初”为裁衣之始;“哉”(即才字)为草木之初。始义虽同,所指各异。“首”为生人之初,“基”为筑室之初。虽后世混用,造字时亦各有各义,绝不可混用也。若《尔雅》所释,同一训者,皆可谓同意相受,无乃太广泛矣乎?

于是许瀚[15]出而补戴之阙,谓:戴氏言同训即转注,固当;然就文字而论,必也二义相同,又复同部,方得谓之转注。此说较戴氏为精,然意犹未足。何以故?因五百四十部非必不可增损故,如乌、舄、焉三字,立乌部以统之。若归入鸟(鳥)部,说从鸟省,亦何不可?况《说文》有瓠部,瓠部有瓢字,瓢从瓠省,实则瓠从瓜,瓢亦从瓜,均可归入瓜部,不必更立一部也。且古籀篆字形不同,有篆可入此部,而古籀可入彼部者,是究应入何部乎?鸱,小篆从隹;雕,籀文从鸟:应入鸟部乎?隹部乎?未易决也。转注通古籀篆而为言,非专指小篆。六书之名,先于《说文》,贯通古籀篆三,如同部云云,但依《说文》而言,则与古籀违戾。故许氏之说,虽精于戴,亦未可从也。

刘台拱[16]不以小学名,而文集中《论六书》一文,识见甚卓。谓所谓转注者,不但义同,音亦相近。此语较戴氏为有范围。转注云者,当兼声讲,不仅以形义言。所谓同意相受者,义相近也。所谓建类一首者,同一语原之谓也。同一语原,出生二字,考与老,二字同训,声复叠韵。古来语言不齐,因地转变,此方称老,彼处曰考;此方造老,彼处造考。故有考、老二文。造字之初,本各地同时并举,太史采集异文,各地兼收,欲通四方之语,故立转注一项。是可知转注之义,实与方言有关。《说文》同部之字,固有转注;异部之字,亦有转注:不得以同部为限也。

《说文》于义同、音同、部首同者,必联绵属缀,此许君之微意也。余著《国故论衡》,曾举四十余字作证。今略言之,部:,也;,也;,苗也;苗,也。交互为训,绵联相属,即示转注之意。所以分二字者,许君之书,非由己创,亦参考古书而成。、、、苗,《尔雅》已分,故《说文》依之也。又如袒、裼、裸、裎。袒,许书作“但”;,古音如。但、古双声,皆在透母。裸,但也;裎,但也。裎,今舌上音,古人作舌头音,读如听,亦在透母。裸,在今来母,于古亦双声。此皆各地读音不同,故生异文。由今论之,古人之文,较今为简。亦有繁于今者。《孟子》:“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实则但言“袒于我侧”可矣。又古人自称曰我,曰吾,曰,曰言,我、吾、、言,初造字时,实不相关。语言转变,遂皆成我义。低之,言语之言,岂为自称而造?因各地读音转变而假用耳。又,古人对人称尔,称女,称戎,称若,称而,《说文》尔作,既造为对人之称,其余皆因读音转变而孳生之字。女即借用男女之女,戎即借用戎狄之戎,若即借用择菜之若,而即借用须髯之而。古无禅舌音,女戎若而,皆入泥母。以今音准之,你音未变,戎读为奴、为依,而读为奈,皆入泥母。今苏沪江浙一带,或称奈,或称你,或称奴,或称依,则古今音无甚异也。又汪、潢、湖、污四字,音转义同。小池为污,《左传》:“周氏之汪。”汪训池,亦称为潢,今匣母,转而为污潢。《汉书》:“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左传》亦称潢污行潦。汪今影母,音变为湖。污湖阴声,无鼻音;汪潢阳声,有鼻音。阴阳对转[17],乃言语转变之枢纽。言与我,吾与,亦阴阳对转也。语言不同,一字变成多字。古来列国分立,字由各地自造,音亦彼此互异,前已言之。今南方一县之隔,音声即异,况古代分裂时哉!然音虽不同,而有通转之理。《周礼·大行人》:“属瞽史谕书名,听声音。”瞽不能书,审音则准。史者史官,职主记载。“谕书名”者,污潢彼此不同,谕以通彼此之意也。“听声音”者,听其异而知其同也。汪污潢湖,声虽不同,而有转变之理,说明其理,在先解声音耳。如此,则四方之语可晓;否则,逾一地、越一国,非徒音不相同,字亦不能识矣。六书之有转注,义即在此。不然,“袒裸裎”“汪污潢湖”,彼此焉能通晓?下三字与上一字,音既相同,义亦不异。此所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也。古者方国不同,意犹相通。

造字之初,非一人一地所专,各地各造,仓颉采而为之总裁。后之史籀、李斯,亦汇集各处之字,成其《史籀篇》《仓颉篇》。秦以后字书亦然,非仓颉、史籀、李斯之外,别无造字之人也。庶事日繁,文字遂多。《说文》之后,《玉篇》收两万字,《类篇》收五万字,皆各人各造而编书者汇集之。后人如此,古人亦然。许书九千字,岂叔重一人所造?亦采前人已造者耳。荀子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斯明证矣。是故,转注在文字中乃重要之关键。使全国语言彼此相喻,不统一而自统一,转注之功也。今人称欧洲语同出罗马,而各国音亦小异。此亦有转注之理在。有转注尚有不相喻处,故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今亡矣夫!”盖当时列国赴告,均用己国通用之字,彼此未能全喻,史官或有不识之字,则阙以存疑。周全盛时,虽诸侯分立,中央政府犹有史官可以通喻;及衰,列国依然自造文字,而史官不能喻。其初不喻者阙之,其后则指不识以为识。“今亡矣夫”者,伤之也。华夏一统,中国语言,彼此犹有不同,幸有字书可以检查。是故,不但许君有功,即野王、温公[18]辈,亦未始无功。又字有义有音,义为训诂,音为反切。韵书存而最古者推《广韵》,则陆法言[19]辈亦何尝元功哉!古有谕书名、听音声之事,其书不传,后人采取其意而为音韵之书。为统一文字计,转注决不可少,音韵亦不得不讲也。

假借之与转注,正如算术中之正负数。有转注,文字乃多;有假借,文字乃少。一义可造多字,字即多,转注之谓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长是,假借之类也。令之本义为号令,发号令者谓之令,古之令尹,后之县令,皆称为令,此由本义而引申者。长本长短之长,引申而为长幼之长。成人较小孩为长,故可引申,再引申而为官长之长,以长者在幼者之上,亦犹官长在人民之上也。所谓假借,引申之谓耳。惑者不察,妄谓同声通用为假借。夫同声通用,别字之异名耳。例如前后之前,许书作,今乃作。,剪刀之剪也。汉以后,凡均作前。《三体石经》犹不作前。夫妄写别字,汉以后往往有之,则汉以前亦安见其必无?周公、孔子,偶或误书,后人尊而为之讳言,于是美其名曰假借。实则别字自别字,假借自假借,乌可混为一谈?六书中之假借,乃引申之义。如同声通用曰假借,则造拼音字足矣。夫中国语之特质为单音,外国语之特质为复音。如中土造拼音字,则此名与彼名同为一音,不易分辨,故拼音之字不适于华夏。仓颉为黄帝史官,黄帝恐亦如刘裕一流,难免不写别字耳。是故同声通用,非《说文》所谓假借。《说文》所谓假借,乃引申之义,非别字之谓也。否则,许君何不谓“本有其字,写成别字,假借是也”乎? “本无其字”者,有号令之令,无县令之令;有长短之长,无令长之长。故曰无也。造一令字,包命令、县令二义。造一长字,包长短、长幼、官长三义,此之谓假借。

外此,假借复有一例。唐、虞、夏、商、周五字,除夏与本义犹相近外,唐为大义,非地名;虞为驺虞义,非地名;商为商量义,周为周密义,均非地名。此亦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如别造一字,唐旁加邑为,虞、商、周亦各加邑其旁,亦何不可?今则不然,但作唐、虞、商、周,非依声托事而何?此与令、长意别,无引申之义,仅借作符号而已。

外此,复有一例。如重言之联语,双声之联语,叠韵之联语。凡与本义不相关者,皆是也。《尔雅》:“懋懋、,勉也。”“、琐琐,小也。”“悠悠、洋洋,思也。”“、遂遂,作也。”此重言之联语,有此义无此字,亦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之假借也。参差(双声之联语,参与不齐无关)、辗转(双声而兼叠韵。辗,《说文》作。与知恋反之转不相关)、张(双声,诪或作侜,与幻义不相关),皆以双声为形容也。消摇(消者消耗,摇者摇动,皆无自在义)、须臾(须,颊毛也;臾,曳也。皆无顷刻义),皆以叠韵为形容也。有看似有义,实则无义者。如抢攘,《说文》无抢,作枪;攘作:二字合而形容“乱”义。要之,联词或一有义,或均无义,皆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皆假借也。是故不但令、长可为假借之例,唐、虞、商、周,懋懋、,参差、抢攘,均可作假借之例。由此可知假借之例有三:一引申;二符号;三重言双声叠韵之形容。皆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乌得以同声通用当之哉(同声通用,治小学者亦不得不讲。唯同声通用乃小学之用,非六书造字之旨耳)!

引申、符号、形容,有此三者,文字可不必尽造,此文字之所以简而其用普也。要之,《说文》只九千字,《仓颉篇》殆不过三千字,周秦间文化已启,何以三千字已足?盖虽字仅三千,其用则不仅三千。一字包多义,斯不啻增加三四倍矣。

以故,转注、假借,就字之关联而言;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就字之个体而言。虽一讲个体,一讲关联,要皆与造字有关。如戴氏所云,则与造字无关,乌得厕六书之列哉?!余作此说,则六书事事不可少;而于造字原则,件件皆当,似较前人为胜。

造字之始于仓颉,一见于《世本》,再见于《荀子》,三见于《韩非子》,而《说文序》推至伏羲画卦者,盖初文之作,不无与卦画有关,如坎卦是已。若汉人书坤作,《经典释文》亦然;宋人妄说坤为六断,实则坤与川古音相近,相衍,义或近是。《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州。”大地抟抟,水绕其旁,胥谓之州。故邹衍有大九州之说。释典有海中可居者四大洲之言。者之重也。气字作,与卦近似。天本积气,义亦相合。此三卦与初文皆有关系。言造字而推至画卦,义盖在是。

《序》又言:“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初造书契。”此义汉儒未有所阐。案《抱朴子》:八卦象鹰隼之翮。其言当有所受。《易·系言》:“古者庖牺氏[20]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所谓鸟兽之文者,鹰隼之翮当居其一。鹰翮左右各三,象其全则为,去其身则为,此推至八卦之又一说也。

造字之后,经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则文以多,字乃渐备。初文局于象形、指事,不给于用。《尧典》一篇,即非初文所可写定。自仓颉至史籀作大篆时,历年二千。其间字体,必甚复杂。史籀所以作大籀者,欲收整齐画一之功也。故为之厘订结体,增益点画,以期不致淆乱。今观籀文,笔画繁重,结体方正:本作山旁者,重之而作旁;本作旁者,重之而作旁。较钟鼎所作斜不整者,为有别矣。此史籀之苦心也。惜书成未尽颁行,即遇犬戎之祸,王畿之外,未收推行之效。故汉代发现之孔子壁中经,仍为古文。魏初邯郸淳亦以相传之古文书《三体石经》(北宋苏望得《三体石经》,刻之于洛阳,见洪氏《隶续》。民十一,洛阳出土《石经》存二千余字)。至周代所遗之钟鼎,无论属于西周或属于东周,亦大抵古文多而籀文少。此因周宣初元至幽王十一年,相去仅五十余年,史籀成书,仅行关中,未曾推行关外故也。秦兼天下,李斯奏同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作《仓颉》等三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后世谓之小篆。今观《说文》所录重文,古文有三百余字,而籀文不及二百。此因小篆本合籀文。籀文繁重,李斯略为改省。大篆、小篆,犹世言大写、小写矣。

秦时发卒兴戍,官狱繁多。程邈作隶,以趣约易。施用日广,于是古文几绝。秦隶今不可见,顾蔼吉[21]《隶辨》言秦隶之遗于今者,若秦量、秦权、秦诏版等,文虽无多,尚可见其大意。大概比篆书略加省改,而笔意仍为篆书。即西汉之吉金石刻,虽为隶体,亦多用篆笔书写,与后世之挑剔作势者不同。东汉时,相传有王次仲者,造作八分,于是隶法渐变,即今日所称之汉隶也。今所见之汉碑,多起于东汉中叶以后。东汉初年之《三公山碑》,尚带篆意;《石门颂》亦然;裴岑《纪功碑》虽隶而仍兼篆笔:盖为秦隶之遗。桓、灵时之碑刻,多作八分,蔡邕之《熹平石经》亦八分也。八分与隶书之别,在一有挑剔,一无挑剔。譬之颜、欧作楷,笔势稍异耳。《说文序》又言:“汉兴有草书。”卫恒言:“草书不知作者姓名。”今案:草书之传世者,以史游《急就篇》为最先,而赵壹[22]亦谓起秦之末。但《论语》有“裨谌草创”之语;《屈原传》亦有“屈平属草稿未定”语。此所谓草,是否属稿之际,作字草率牵连,或未定之稿曰草稿,均不可知。东周乙亥鼎文,阮元以为草篆,后人颇以为非。余谓凡笔画本不相连,而忽牵连以书者,即可认为草书之起源。如二十并作,四十并作是矣。又古文或作,从从,可以六书解说。为之上半,应作,而今作,不能以六书解,或古人之所谓草乎?要之,此所谓草,与汉后从隶变者不同,必从大篆来也。

《说文序》言“秦烧灭经书,古文由此绝”。绝者,不通行之谓,非真绝也。秦石刻之字,即古文及字。又秦碑字,亦系古文(小篆作)。而字秦碑中亦有之。盖秦时通行篆隶,古文易乱,不过施诸碑版,一如今世通行行楷,而篆盖墓碑,多镂刻篆文耳。

秦汉之际,识古文者犹多。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数十篇。《史记·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汉初传《尚书》者有伏生二十九篇,而孔壁所得多十六篇。夫汉景末年,去焚书时已七十年,若非时人多识古文,何能籀读知其多十六篇哉!可见汉初犹多识古文也。《礼经》五十六篇,亦壁中经,中有十七篇与高堂生所传相应;余三十九篇,两汉尚未亡佚。观郑康成[23]注,常引逸《礼》,康成当有所受。知汉时识古文者多矣。又,《论语》亦壁中经,本系古文,而《鲁论》《齐论》,均自古文出,虽文字略异,而大旨相同。试问当时何以能识?无非景、武之间,仍有识古文者,孔安国得问之耳。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张之献书,当在高后、文帝时,张以之传贾谊,贾作训诂,以授赵人贯公。贾由大中大夫出为太傅,在都不过一年,斯时张为达官,传授之际,盖略诏大意而已。岂真以一十九万字,手指口授,字字课贾生哉!则贾之素识古文可知。又《封禅书》言:“武帝有古铜器,李少君识之,谓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案之果然。”《太史公自序》:“年十岁则诵古文。”凡此种种,均可见古文传授,秦以后未尝断绝。至汉景、武间,识古文者犹多也。且也,《老》《庄》《荀子》,无今古文之别。其书简帛者,为古文无疑(作《吕览》时,尚无小篆)。秦焚书时,当亦藏之屋壁。迨发壁后,人多能读。不识古文,焉能为此?河间献王得古文先秦旧书《孟子》《老子》之属。《孟子》亦以古文书之,余可知矣。今人多以汉高、项王为不识字。其实不读书则有之,不识字则未然。项籍少时,学书不成,项梁教之兵法;沛公壮试为吏:皆非目不识丁者所能为。张良受《太公兵法》于黄石公;萧何引《逸周书》以对高祖;楚元王与申公受《诗》于浮丘伯;张耳、陈余雅好儒术;贾山之祖贾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山受学于祛,涉猎书记:凡此皆能识古文之人。汉文时,得魏文侯乐人窦公,年百八十,其书即《周礼·大司乐》章。窦公目盲,其书盖未盲时所受,定系古文。然一献而人能识之,可证当时识者尚多。至东汉许君之时,识古文者渐少。盖汉以经术取士,经典一立学官,人人沿习时制,其书皆变古而为隶矣。若伏生之二十九篇,当初本为古文,其后辗转写,遂成隶书。高堂生传《礼》,最初为篆为隶,盖不可知。《诗》则成诵于口,与焚书无关,故他书字形或有谬,而齐、鲁、毛、韩四家,并无因字体相近而致误者。《易》以卜筮独存,民间所传,自田何以至施、孟、梁丘,皆渐由古文而转变为隶。《左传》本系古文,当时学者鲜见,《公羊》初凭口受,至胡毋生始著竹帛,为隶书无疑。大抵当时利禄之途已开,士人识隶已足,无须进研古、籀。许君去汉武时已二百余年,历年既久,识古文者自渐寥落。而一二古文大师,得壁中经后,师弟相传,辗转录副以藏。以不立学官,故在民间自相传授,浸成专家。此《三体石经》之古文所由来也。夫认识文字,端在师弟相传。《说文》所录古文,不过三百余字,今《三体石经》尚有异体。缘壁经古文,结体凌乱,有不能以六书解者,许君不愿穿凿,因即屏去不录。如《穆天子传》“八骏”之名,今亦不能尽识也。

汉时通行载籍,沿用隶书,取其便于诵习,而授受弟子,则参用古文。《后汉书·贾逵传》:“章帝令逵自选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人与简纸经传各一通。”盖简载古文,而纸则隶写。至郑康成犹然,康成《戒子书》云:“所好群书,率多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所谓“腐敝”者,古文本也。

马、郑[24]《尚书》,字遵汉隶;而《三体石经》之古文,则邯郸淳自有所受。若今世所行之伪《古文尚书》,《正义》言为郑冲所作,由魏至晋,正《三体石经》成立之时。郑冲即依《石经》增改数篇,以传弟子。东晋元帝时,梅赜献之于朝。人见马、郑本皆隶书而此多古字,遽信以为真古文《孔传》,遂开数千年聚讼之端。今日本所谓足利本隶古定《尚书》,宋薛季宣《书古文训》,字形瑰怪,大体与《石经》相应。敦煌石室所出《经典释文》残卷,亦与之相应。郭忠恕《汗简》,征引古文七十一家,中有古《尚书》,亦与足利本及《书古文训》相应。盖此二书乃东晋时之《尚书》,虽非孔壁之旧,而多存古字,亦足宝矣。

唐人不识古文,所作篆书,劣等字匠。唐高宗时之《碧落碑》,有真古文,亦有自造之字。北宋以还,钟鼎渐渐发现。宋人释钟鼎文者,大都如望气而知。清人则附会六书,强为解释。夫以钟鼎为古物,以资欣赏,无所不可;若欲以钟鼎刻镂,校订字书,则适得其反耳。至如今人哗传之龟甲文字,器无征信,语多矫诬,皇古占卜,蓍龟而外,不见其他。《淮南子》云:“牛蹄彘颅,亦骨也,而世弗灼;必问吉凶于龟者,以其历岁久矣。”可见古人稽疑,灵龟而外,不事骨卜。今乃兽骨龟厌,纷然杂陈,稽之典籍,何足信赖?要知骨卜一事,古唯夷貊用之,中土无有也。《庄子》言宋元君得大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策。唐李华有《废卜论》,可见龟卜之法,唐代犹存。开元时孟诜作《食疗本草》,宋苏颂《图经》及《日华本草》,皆言已卜之龟,必有钻孔,名之曰“漏天机”。虽绝小之龟,亦可以钻十孔。钻孔多则谓之“败龟板”也。夫灼龟之典,载于《周礼》。凿孔以灼,因以观兆。无孔则空气不通,不能施,无以观兆。今所得者,累然成贯,而为孔甚少,不可灼卜。或者方士之流,伪作欺人。一如《河图》《洛书》之傅合《周易》乎?其文字约略与金文相似。盖造之者亦抚摹钟鼎,而异其钩画耳。夫钟鼎文字,尚有半数可认,亦如二王之草书笺帖,十有六七可识。余则难以尽知,不妨阙疑存信。若彼龟甲文者,果可信耶,否耶?

贵州有《红崖碑》,摩崖巨刻,足壮观瞻。唯文字为苗为华,讫不可知。邹汉勋[25]强为训释,真可谓器真而解之者妄。又如古人刀布,不可识者甚多,周景王大钱,上勒、二文,解之者或谓“宝货”,或以为“燕货”。钱文类此者多,学者只可存而不论。大抵钟鼎文之可识者,十可七八,刀布则十得五六;至于龟甲,则矫诬之器、荒忽之文而已。

古昔器物,近代出土愈多,而作伪者则各异其心理。大抵轻而易举者,为数必众。钟鼎重器,铸造非易,故伪者尚少。刀布之类,聚铜熔淬,亦非巨资不办。至于龟甲,则刚玉刻画,顷刻可成。出土日众,亦奚怪哉!

是故,居今而研文字,当以召陵[26]正书为归;外此则求古文于《三体石经》,亦属信而有征。至于籀文,则有石鼓文在。如是而一轨于正,庶不至误入歧途矣。

语言不凭虚而起,文字附语言而作。象形象声,神旨攸寄;表德表业,因喻兼综。是则研讨文字,莫先审音。字音有韵有纽:发声曰纽,收声曰韵。兹先述韵学大概。韵分古音、今音,可区别为五期,悉以经籍韵文为准。自《尧典》《皋陶谟》,以至周秦汉初为一期;汉武以后至三国为一期;两晋南北朝又为一期;隋唐至宋亦为一期;元后至清更成一期。泛论古音,大概六朝以前多为古音。今兹所谓古音,则指两汉以前。泛论今音,可举元明清三代,今则以隋为今音。此何以故?因今之韵书俱以《广韵》为准,而言古音则当以《诗经》用韵为准故。

《广韵》之先为《切韵》,隋开皇初,陆法言与刘臻等八人共论音韵,略记纲纪,后定为《切韵》五卷。唐孙为《唐韵》,至宋陈彭年等又增修为《广韵》。古今音之源流分合,悉具于是。

泛论古音,有吴才老[27]之《韵补》,虽界限凌乱,而能由《广韵》以推《诗经》用韵分部,实由此起。至今音,则每杂有方音。《广韵》二百六韵,即以平声五十七韵加入声三十四韵,亦有九十一韵。以音理论,口齿中能发者不过二十余韵,何以《广韵》多至此数?此因《广韵》虽以长安音为主,亦兼各处方音,且又以古今沿革分韵故也。

汉人用韵甚简,而六朝渐繁。即汉前人用韵亦比汉朝为繁。如孔子赞《易》,老子著《道德经》,皆叶韵成文。至汉人之诗,用韵尚谨严,赋已不甚谨严;若焦氏[28]《易林》,用韵益复随意;他若《太史公自序》之叙目,及《汉书》之述赞,用韵更不严矣。宋郑库分古音为六部,后人言郑之分部止合于汉人用韵,且亦仅合于《易林》、述赞之类,不合于赋,更不合于诗。

顾亭林之《唐韵正》《古音表》析为十部,律以汉诗用韵,未尽密合。江慎修改为十三部,虽较为繁密,仍嫌不足。戴东原《声类表》分平声十六韵,入声九韵。平声阴、阳各半,而闭口韵有阳无阴,入声仅系假设,所以实得十有六韵。古音至戴氏渐臻完密。段懋堂《音韵表》分十七部,孔巽轩《诗声类》分十八部,王怀祖分二十一部:与郑氏之说相较,相差甚远。然王氏之二十一部,尚有可增可减之处。

自唐以来,以今音读古之辞赋,一有不谐,便谓“叶韵”。陆德明见《诗》“燕燕于飞”以南与音、心为韵,以为古人韵缓,不烦改字。要知音、心属侵,南属覃,晋人尚不分部,陆氏生于陈时,已不甚明古音,自叶韵之说出,而古人正音渐晦。借“叶”之一字,以赅千百字之变,天下岂有此易简之理哉!清高宗作诗,至无韵可押,强以其字作他音叶之。自古至今,他人断无敢如此妄作者。明陈第[29]言,凡今所称叶韵,皆即古之本音,非随意改读,辗转迁就,如母必读米,马必读姥,京必读疆,福必读之类,历考诸篇,悉截然不紊。且不独《诗经》为然,周秦人之韵文,无不皆然。且童谣及梦中歌谣,断不至有意为叶韵之事。若《左》昭二十五年传载《鹆歌》,野读墅,马读姥;哀十七年传,卫侯梦浑良夫被发之呼,瓜音为姑是也。自此说出,而韵学大明。清人皆信古本音之说,唯张成孙不信之,谓古人与我相隔二千年,不能起而与之对语,吾人何由知其本音正读如此乎?然以反切定韵,最为有据。如“等”字一多肯切、一多改切,“莽”字一模朗切、一莫补切。“等”本与“待”相通借,多改切之“等”即出于“待”;莫补切之“莽”,古书中不乏其例,《离骚》莽与序、暮为韵,又莽何罗即马何罗(汉武帝时,马何罗与弟马通谋反伏诛。通之后为马援,援女为明德皇后,恶其先人叛逆,耻与同宗,改称之曰莽何罗),马,汉音读姥,莽、马同声,此古本音之极有凭证者也。

《集韵》所收古音,比《广韵》为多。《经典释文》所无之字音,《集韵》时有之。如天,一音他前切,一音铁因切。马,一音莫下切,一音满补切。下,一音胡雅切,一音后五切。在唐以前之韵书,都无此音。意者丁度等撰《集韵》时,已于《诗经》《楚辞》中悟得此理。故本音之说,虽发自陈第,而《广韵》《集韵》已做骅骡[30]之开道。是故求古韵,须知其音读原本如此,非随意改读,牵强迁就。《易》《诗》《老子》《楚辞》如此,后汉六朝之韵文亦如此。

唐杜、韩之诗,有意摹古,未必悉合《唐韵》。杜诗于入声韵每随意用之。韩则有意用古。其用韵或别有所本,亦未可知。古代韵书今仅存一《广韵》矣。魏晋六朝之韵书,如李登《声类》、吕静《韵集》,悉不可见。意者唐人摹古拟古诸作,乃就古人所用之韵而仿为之,必非《唐韵》亦如此也。自天宝以后,声音略有变动。白乐天用当时方音入诗,如《琵琶行》以“住、部、妒、污、数、度、故、妇”为韵,上去不分,非古非今。此音晚唐长安之音,妇、亩、富等字,皆转入语、虞、姥、御、遇、暮诸韵。观慧琳《一切经音义》可知。

唐韵分合,晚唐人已不甚知,宋人更不知之。宋人作诗,入声随意混用,词则常以方音协之。北宋人词,侵、覃与真、寒不混,而南宋人词则混用不分矣。须知侵、覃闭口音,以半摩字收之,真、寒不闭口,以半那字收之。今交、广人尚能分别。此其故,当系金元入据中原之后,胡人发音不准,华人渐与同化,而交、广僻在岭南,尚能保存古音。今江河之域,三、山二音不分,两广人闻之,必嗤为讹音,而在唐时或已有此等读法。是故唐人有嘲人语不正诗,以其因、阴混用,不分闭口、不闭口也。

日人读我国之音,有吴音、汉音之别。吴音指金陵音,汉音指长安音。听其所读汉音,实与山西西部、陕西东部略近。吾人今读江与阳通,江西人读江为龚,发声时口腔穹窿,与东音相近。阳韵,日本汉音读阳若遥,章读如宵,张读如敲,正与山、陕人方音相似,此盖唐人音读本如此也。

欲明音韵,今音当以《广韵》为主;古韵以《诗经》为主,其次则《易赞》《楚辞》以及周秦人之韵文。顾亭林初欲明古音以读《诗经》,其结果反以《诗经》明古音。诗即歌曲,被之管弦,用韵自不能不正,故最为可据。陈第《毛诗考》未分部,顾氏分十部,仍以《广韵》之目为韵标。因《广韵》虽系一时之音,尚有酌古准今之功。有今韵合而古韵分者,《广韵》亦分之;有今韵分而古韵合者,《广韵》亦分之。如支、脂、之为一类,唐后不分,而六朝人分之。东、冬、钟、江为一类,江韵古音与东、冬、钟相同,所以归为一类。然冬韵古音,昔人皆认为与东相近。孔巽轩则以为冬古音与东、钟大殊,而与侵最近,严铁桥[31]更谓冬即侵也,不应分为二类。要之,冬、侵相近,其说是也。至于取《广韵》部目以标古韵,本无不合。亦有人不喜用《广韵》部目者,如张成孙《说文谐声谱》,以《诗》中先出之字建首是也。要知用一字标韵,原不过取其声势大概如此,今不用《广韵》标目而用他字,其所以为愈者何在?阮芸台元不知韵学,以为张氏之书,一扫千古之障,其实韵目只取其收声耳。戴东原深知此理,故《声类表》取喉音字标目,如东以翁,阳以央,则颇合音理矣。是故废《广韵》之谱而自立韵标,只有戴法可取。

戴氏不但明韵学,且明于音理。欲明韵学,当以《诗经》之用韵仔细比勘,视其今古分合之理。欲明音理,当知分韵虽如此之多,而彼此有衔接关系。古人用韵,并非各部绝不相通,于相通处可悟其衔接。吾人若细以口齿辨之,识其衔接之故,则可悟阴阳对转之理、侈旁通之法矣。对转之理,戴氏发明之,孔氏完成之。

前之顾氏,后之段氏,皆长于韵学,短于音理。江氏[32]颇知音理,戴氏最深,孔氏继之。段氏于《诗经》、楚《骚》、周秦汉魏韵文中发现支、脂、之三韵,古人分别甚严,而仍不识其所以分别之理,晚年询之江有诰,有“得闻其故死而无憾”之言。江虽于音理较深,亦未能阐明其故。盖音理之微,本非仓促所能豁然贯通也。如不知音理而妄谈韵学,则必如苗仙麓之读《关雎》鸠、洲、仇入《广韵》萧、豪韵矣。顾亭林音理不深,但不肯矫揉造作,是以不如苗病之多。如歌、麻二字,古人读麻长音,读歌短音,当时争论甚多,顾不能决,此即不明音理故也。居今日而欲明音韵之学,已入门者,宜求音理;未入门者,先讲韵学。韵学之道,一从《诗经》入手,一从《广韵》入手。多识古韵,自能明其分合之故。至求音理,则非下痛切工夫不可。

今人字母之称,实不通之论也。西域文字以数十字辗转相拼,连读二音为一音,拼书二字为一字,故有字母之制。我国只有《说文》部首,可以称为字母,《唐韵》言纽以双声叠韵,此以二音譬况一音,与梵书之以十四字母贯一切音者大异。唐末五代时,神珙、守温辈依附《华严》《涅》作三十六字母。至宋沈括、郑樵诸人,始盛道之。然在唐宋以前,反语久已盛行。南北朝人好为体语,即以双声字相调侃。《洛阳伽蓝记》载李元谦过郭文远宅,见其门阀华美,乃曰:“是谁第宅?”郭婢春风出曰:“郭冠军家。”元谦曰:“凡婢双声。”春风曰:“伫奴慢骂。”元谦服婢之能。盖双声之理从古已具也。

今之三十六字母排次亦不整齐,如喉音、牙音均可归喉,半齿、弹舌应归舌头,故当改为:

疑应读如皑而齐齿呼之,泥应读你平声,从音广东呼之最清。非、敷二纽,今人不易分别。江慎修言:非,发声宜微开唇缝轻呼之;敷,送气重呼之。使敷音为奉之清,则二母辨矣。如芳字为敷纽,敷方切。方字为非纽,府良切。微音唯江浙人呼之最为分明,粤人读入明纽,北音读入喻纽。知、彻、澄,南音往往混入照、穿、床,闽人读知如低,则舌上归于舌头矣。钱竹汀[33]言古音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纽,古音与端、透、定无异。则闽语尚得古音之遗。又轻唇之字,古读重唇。非、敷、奉古读入帮、滂、并,直至唐人犹然。钱氏发明此理,引证甚多。《广韵》每卷后附类隔更音和切。类隔者,谓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非同母同位同等也;音和则皆同。钱氏谓类隔之说不可信,今音舌上,古音皆舌头;今音轻唇,古音皆重唇也。且不独知、彻、澄古读入端、透、定,即娘、日二纽,古并归泥。泥今音读你之平声,尼读入娘母,而古读则尼与泥无异。仲尼之母祷于尼丘,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曰仲尼。《尔雅·释丘》:“水潦所止:泥丘。”《说文》:“:反顶受水丘也。从泥省,泥亦声。”汉碑仲尼有作仲泥者,《颜氏家训》言“仲尼居”三字,《三苍》尼旁益丘。可见古音尼、泥同读。娘,金陵人读之似良,混入来纽。而娘、日古亦读入泥纽。如:戎今读日纽,古音如农。若,古读女六切。如,古读奴。尔,古读你。《诗·民劳》:“戎虽小子。”《笺》云:“戎犹汝也。”今江浙滨海之人,尚谓汝为戎。古人称人之词曰乃、尔、戎、若,皆一声之转。仍,今在日纽,古人读仍与乃通。《尔雅》“仍孙”,《汉书·惠帝纪》“内外公孙、耳孙……”。师古曰:“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仍从乃得声。则仍、耳古皆在泥纽矣。由是言之,知、彻、澄古归入端、透、定。非、敷、奉、微,古读如帮、滂、并、明。娘、日并归泥。是三十六纽减去其九,仅存二十有七耳。陈兰甫据《广韵》切语上字,以为喻、照、穿、床、审五纽,俱应分而为二。因加于、庄、初、神、山五纽,而明、微则不别,合成四十纽。但齿音加四而唇吻不能尽宣。喻分为于,同为撮口纽音亦无大殊。陈说似未当也。然如江慎修视若神圣,以为不可增减,亦嫌未谛。如收声之纽多浊音、无清音,泥、娘、来、日皆是。然黏本读泥纽,今读娘纽而入清音,则多一纽矣。来纽浊音,今有拎字,则为来纽清音,则又多一纽。声音之道,本由简而繁,古人只能发浊音,而今人能发清音,则声纽自有可增者在。

清浊之分,本不甚难。坚清乾浊,见清健浊,洁清竭浊,检清俭浊,今人习言之阴、阳平,即平声之清浊也。上、去、入亦皆可分清浊,唯黄河流域只能分平声清浊,上、去、入多发浊音,故有阴阳上去入之说,大约起于金元之间。南方上、去、入亦能各分清浊。上声较难,唯浙西人能分别较然。故言音韵者,常有五声、七声之辨。兹重定声纽清浊发送收,列表于下:

音呼分等,有开合之分,《切韵指掌图》首列为图。图为宋人所作,世称司马温公所撰,似未必是。开合之音,各有洪细。开口洪音为开口,细音为齐齿。合口洪音为合口,细音为撮口。可举例以明之,如见纽,“见”为齐齿,“乾”为开口,“观”为合口,“卷”为撮口。音呼应以四等为则,今之讲等韵者,每谓开合各有四等,此则虚列等位,唇吻所不能宣,吾人殊未敢深信也。

古人分韵,初无一定规则,有合撮为一类、开齐为一类者,有开齐合撮同归一类者,亦有开齐分为两类者。此在《广韵》中可细自求之。古韵歌与羁、姑与居同部,今韵歌、支、模、鱼各为一韵。论古韵昔人意见各有不同,段懋堂以为真与谆、侯与幽均宜异部,戴东原则以为可不分。实则分之固善,合之亦无不可。侯、幽二韵,《诗经》本不同用,真、谆之应分合,一时亦难论定。盖以开齐合撮分韵,古人亦若画一也。

孙撰《唐韵》,已在天宝之末。其先唐玄宗自作《韵英》,分四百余韵,颁行学官。后其书不传。唐人据《韵英》而言者亦甚少。大概严格分别,或须四百余韵,或竟不止此数。据音理而论,确宜如此。今《广韵》二百六韵,多有不合音理者。然韵书部居分合之故,作者未能详言,吾人亦不能专以分等之说细为推求,其大要则不可不知。

四声[34]之说,起于齐、梁。而双声、叠韵,由来已久。至反切始于何时,载籍皆无确证。古人有读如、读若之例,即直音也。直音之道,有时而穷。盖九州风土,刚柔有殊,轻重清浊,发音不齐。更有字止一音,别无他读,非由面授,莫能矢口。于是反切之法,应运而起。《颜氏家训》以为反语始于孙叔然作《尔雅音义》,说殊未谛。盖《汉书音义》已载服虔、应劭反切。不过释经用反语,或始于叔然耳。反语之行,大约去孙不远。《家训》言汉末人独知反语,魏世大行。高贵乡公不解反语,以为怪异。王肃《周易音》据《经典释文》所录,用反语者十余条。肃与孙炎说经互相攻驳。假令叔然首创反语,肃肯承用之乎?服、应[35]与郑康成同时,应行辈略后。康成注经只用读若之例,则反语尚未大行。顾亭林谓经传中早有反语,如不律为笔,蔽膝为,终葵为椎,蒺藜为茨。然此可谓反语之萌芽,不可谓其时已有反切之法。否则许氏撰《说文》,何不采用之乎?《说文》成于汉安帝时,服、应在灵帝时,去许已六七十年,此六七十年中,不知何人首创反语,可谓一大发明。今《说文》所录九千余字,吾人得以尽识,无非赖反切之流传耳。

远西文字表韵常用喉音,我国则不然。因当时创造之人未立一定规律,所以反切第二字随意用之。今欲明反切之道,须知上一字当与所切之字同纽,即所谓双声也;下一字当与所切之字同韵,即所谓叠韵也。定清浊在上一字,分等呼在下一字。如:东,德红切,东德双声,东红叠韵,东德均为清音,东红均为合口呼。学者能于三十六字纽发声不误,开齐合撮分别较然,则于音韵之道思过半矣。

学者有志治经,不可不明故训,则《尔雅》尚已。《尔雅》一书,《汉志》入孝经类,今入小学类。张晏曰:“尔,近也;雅,正也。”《论语》:“子所雅言。”孔安国亦训雅言为正言。《尔雅》者,厘正故训,纲维群籍之书也,昔人谓为周公所作。魏张揖《上广雅表》言:“周公著《尔雅》一篇,今俗所传三篇,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孙通所补,或言沛郡梁文所考。”朱文公不信《尔雅》,以为后人掇拾诸家传注而成。但《尔雅》之名见于《大戴礼·小辩》篇:“鲁哀欲学小辩,孔子曰:小辩破言,小言破义,《尔雅》以观于古,足以辩言矣。夫弈固十棋之变,由不可既也,而况天下之言乎?”(哀公所欲学之小辩,恐即后来坚白同异[36]之类。哀公与墨子相接,《墨子》经、说,即坚白同异之滥觞。《庄子·骈拇》篇:“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是杨朱亦持小辩。杨墨去鲁哀不及百年,则春秋之末已有存雄无术之风,殆与晋人之好清谈无异。)张揖又言:“叔孙通撰置《礼记》,言不违古。”则叔孙通自深于雅训。赵卿《孟子题辞》言:“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可见《尔雅》一书,在汉初早已传布。朱文公谓为掇拾传注而成,则试问鲁哀公时已有传注否乎?伏生在文帝时始作《尚书大传》,《大传》亦非训诂之书,《诗》齐、鲁、韩三家,初只《鲁诗》有申公训故。申公与楚元王同受《诗》于浮丘伯,是与叔孙通同时之人。张揖既称叔孙通补益《尔雅》,则掇拾之说何由成立哉!

谓《尔雅》成书之后代有增益,其义尚允。此如医家方书,葛洪撰《肘后方》,陶宏景广之为《百一方》。又如萧何定律,本于《法经》。陈群言李悝作《法经》六篇,萧何定加三篇。假令汉律而在,其科条名例,学者初不能辨其孰为悝作,孰为萧益。又如《九章算术》,周公所制,今所见者为张苍所删补,人亦孰从而分别此为原文,彼为后出乎?读《尔雅》者,当作如是观。

《尔雅》中诠诂《诗经》者,容有后人增补。即如“郁陶,喜也”,乃释《孟子》;“卷施草,拔心不死”则见于《离骚》。又如《释地》《释山》《释丘》《释水》诸篇,多杂后人之文。《释地》中九州与《禹贡》所记不同。其“从《释地》以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二语,或为周公故训耳。

以《尔雅》释经,最是《诗》《书》。毛《传》用《尔雅》者十得七八。《汉志》言:《尚书》古文,读应《尔雅》。则解诂《尚书》,亦非用《尔雅》不可。然毛《传》有与《尔雅》立异处,如“履帝武敏”。武,迹也。敏,拇也。三家《诗》多从《尔雅》,毛则训敏为疾,意谓敏训拇,则必改为“履帝敏武”,于义方顺。又如“戚施”,《尔雅》以为口柔,戚施为面柔,夸毗为体柔;毛《传》则谓不能俯者,戚施不能仰者。此据《晋语》“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为训。义本不同,未可强合。而郑《笺》则曰:“口柔,常观人颜色而为之辞,故不能俯也;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强为傅合,遂致两伤。《经义述闻》云:“岂有卫宣一人而兼此二疾者乎?”然王氏父子亦未多见病人,固有鸡胸龟背之人,既不能俯、亦不能仰者。谓为身兼二疾,亦无不可。毛《传》又有改《尔雅》而义反弗如者,如《尔雅》:“式微式微,微乎微者也。”毛训式为用,用微于义难通。又《尔雅》:“岂弟,发也。”《载驱》:“齐子岂弟。”毛训乐易,则与前章“齐子发夕”不相应矣。

《古文尚书》,读应《尔雅》。自史迁、马、郑以及伪孔[37],俱依《尔雅》作训。或以为依《尔雅》释《尚书》,当可然理解,而至今仍有不可解者,何也?此以《尔雅》一字数训,解者拘泥一训,遂致格难通也。如康有五训,安也、虚也、苛也、蛊也,又五达谓之康。《诗·宾之初筵》:“酌彼康爵。”郑《笺》云:“康,虚也。”《书·无逸》:“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伪孔训为安人之功。不知此康字当取五达之训。“康功田功”即路功田功也。《西伯戡黎》:“故天弃我,不与康食。”伪孔训为不有安食于天下。义虽可通,而一人不能安食,亦不至为天所弃。如解为糟糠之糠,则于义较长。故依《尔雅》解《尚书》,当可十得七八,要在引用得当耳。然世之依《尔雅》作训者,多取《释诂》《释言》《释训》三篇,其余十六篇不甚置意,遂致五达之康一训,熟视无睹,迂回难通,职是故耳。

《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郑公孙侨字子产。”既举《尔雅·释乐》之训,“大管谓之,大谓之产”;复言侨与产皆长大之意。实则侨借为而已。《离骚》:“吾令蹇修以为理。”理即行理之理,使也。蹇修,王逸以为伏羲氏之臣,然《汉书·古今人表》中无蹇修之名,此殆王逸臆度之言。按《尔雅·释乐》:“徒鼓钟谓之修,徒鼓磐谓之蹇。”以蹇修为理者,彼此不能相见,乃以钟鼓致意耳。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即此意也。是知《尔雅》所释者广,故书雅训,悉具于是,学者欲明训诂,不能不以《尔雅》为宗。《尔雅》所不具者,有《方言》《广雅》诸书足以补阙。《方言》成于西汉,故训尚多。《广雅》三国时人所作,多后起之训,不足以释经。《诗·商颂》“受小球大球”“受小共大共”,毛《传》以“球”为“玉”,以“共”为“法”,深合古训。《经义述闻》以为解“球”为“玉”,与“共”殊义,应依《广雅》作训,拱、,法也。改字解经,尊信《广雅》太过矣。要知训诂之道,须谨守家法,亦应兼顾事实。按《吕氏春秋》,夏之将亡,太史终古抱其图法奔商,汤之所受小共、大共,即夏太史终古所抱之图法也。《书序》:“汤伐三,俘厥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即汤所受之大球、小球也。古人视玉最重,玉者,所以班瑞于群后。《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一如后世之玺印,所以别天子、诸侯之等级也。汤受法受玉,而后可以发施政令,为下国缀旒。依《广雅》作训,于义未安。

宋人释经,不信《尔雅》,岂知古书训诂不可逞臆妄造。此如移译西土文字,必依据原文,不差累黍,遇有未莹,则必勤检辞书,求其详审。若凿空悬解,望文生训,鲜不为通人所笑。《尔雅》:“绳绳,戒也。”《诗·螽斯》:“宜尔子孙绳绳兮。”毛《传》:“绳绳,戒慎也。”朱文公以为绳有继续之义,即解为“不绝貌”。《尔雅》:“缉熙,光也。”毛《传》:“缉熙,光明也。”(“缉熙”,《诗经》凡四见)朱以“缉”为“缉”之缉,因解为继续也。按《敬之》篇“学有缉熙于光明”者,即言光明更光明。于与乎通,与微乎微之语意相同。又《书·盘庚》:“今汝聒聒。”《说文》:“,拒善自用之意也。”马、郑、王肃所解略同,蔡沈乃解为聒聒多言,实则古训并无多言之意。是故,吾人释经,应有一定规则,解诂字义,先求《尔雅》《方言》有无此训。一如引律断狱,不能于刑律之外强科人罪。故说经而不守雅训,凿空悬解,谓之门外汉。

古人训诂之书,自《尔雅》而下,《方言》《说文》《广雅》以及毛《传》,汉儒训诂,可称完备。而今之讲汉学者,时复不满旧注,争欲补苴罅漏[38]。则以一字数训,昔人运用尚有遗憾之故。此如士卒精良,而运筹者或千虑一失,后起之人,苟能调遣得法,即可制胜。又如用药,药性温凉,悉载《本草》,用药者不能越《本草》之外,其成功与否,全视运用如何而已。

训诂之学,善用之如李光弼入郭子仪军,壁垒一新;不善用之,如逄蒙学射,尽羿之道,于是杀羿。总之诠释旧文,不宜离已有之训诂,而臆造新解。至运用之方,全在于我。清儒之能昌明汉学、卓越前代者,不外乎此。

* * *

[1]朱子:朱熹,宋代理学家。

[2]束发:古时男子十五岁束发为髻,表示成童之年,即青少之年。

[3]髫龀:幼童。

[4]师古:颜师古,字籀,唐初儒学家、经学家、史学家,《汉书》研究专家。

[5]王壬秋:名运,清末民初著名学者。

[6]《积古斋钟鼎款识》:清代阮元著,是一部收集与解释传世铜器铭文的著作。

[7]洪氏:指南宋洪适(kuò),金文学家,诗人,词人。

[8]大徐:指北宋初年徐铉,其弟徐锴为“小徐”。

[9]段:指段玉裁,清代训诂学家。

[10]许君:许慎,汉代文字学家,著《说文解字》。

[11]王友:即王筠,清代语言学家、文字学家。

[12]王荆公:即王安石,因受封荆国公而得此称。

[13]江声:清代音韵学家。

[14]戴东原:即戴震,清代著名音韵学家,提出了阴阳入三声相配的理论。

[15]许瀚:字印林,清道光年著名学者,精通金石考据学。

[16]刘台拱:字端临,清代训诂学家,著有《论语骈枝》。

[17]阴阳对转:阴阳,指阴声、阳声字,阴声字元音收尾,阳声字鼻音收尾;阴阳对转,指阴声字与阳声字可以相互转化,阴声字加鼻音为阳声字,阳声字失去鼻音即成阴声字。

[18]野王:姓顾,字希冯,南朝人,著有《玉篇》。温公,即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切韵指掌图》。

[19]陆法言:隋代音韵学家,编有《切韵》一书。

[20]庖牺氏:伏羲。

[21]顾蔼吉:清代金石学家,文字学家。

[22]赵壹:汉代辞赋家,今甘肃天水人。

[23]郑康成:即郑玄,汉代经学家。

[24]马、郑:马融、郑玄。

[25]邹汉勋:清末音韵学家。

[26]召陵:指许慎。

[27]吴才老:宋代音韵学家,名。

[28]焦氏:汉代焦延寿。

[29]陈第:明音韵学家,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改,音有转移”的主张。

[30]骅骡:赤色骏马,喻超凡的人才。

[31]严铁桥:字景文,清音韵学家,著有《说文声类》。

[32]江氏:指江永,清音韵学家,著有《古韵标准》。

[33]钱竹汀:即钱大昕,清代考据学家、音韵学家。

[34]四声:音韵学术语。现代汉语中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时为平(不分阴阳)、上、去、入四声。

[35]服、应:即服虔、应劭,均为东汉音韵学家。

[36]坚白同异:战国时名家公孙龙“离坚白”与惠施“合同异”诡辩命题的合称。

[37]伪孔:指假托汉代名儒孔安国给《古文尚书》作注的人。

[38]补苴罅漏: 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