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茶余客话

卷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领受诰敕仪注

凡领诰敕,前一日,设案于堂中,另设香案于前。诰敕至门,本身及祖父子侄,具本等品级服色。跪迎大门外,候过随入(命妇迎于门内)。诰敕至堂中,执事者置诰敕于所设案上。受诰敕者三跪九叩头,兴,诣案前,跪捧诰敕。兴,入室,恭藏于匮。次于其祠堂中具香烛果品,行一跪三叩头礼。次于其父母前,行一跪三叩头礼。

○焚黄礼

凡赠典诰敕,领受奉迎,俱如前仪,择日行焚黄礼。前一日,本官于其祠堂中设案,于中间设香案一,于前设神主(受赠典之人)案,祝案于堂,东西向。至日早,捧所赠诰敕,置祠堂中所设案上,以黄纸依诰敕文录写一通,同置案上。奉神主设于堂西,陈设祭物并祝文,向神主一跪三叩头,兴,跪上香,三献酒。读祝毕,乃捧所录黄纸诰敕文宣毕。宣敕者,立堂东西向。本官代受赠典者,行谢恩礼,望阙三跪九叩头。宣敕者,取所录黄纸并祝文焚讫,本官恭捧诰敕,藏于椟。次奉神主入柜,一跪三叩头,退。俱见

会典。

○张居正坐领诰命

明制,颁赐诰命,百官皆在午门内金水桥南,朝服唱名跪领。至张江陵,坐内阁遣典籍代领。当时非之。见

笔麈。

○文职领袖

顺治四年谕范文程、刚林、祁充格曰:「文职衙门不可无领袖,今尔衙门较前改大,尔三人可用珠顶玉带。」见本传,亦异数也。

○凉暖帽制

顺治九年,礼部定凉暖帽上圆月,有官者用红片金,无官者用红素缎。凉帽里及沿边,四品以上俱用片金。五品以下用红里青蓝倭缎边。无官者帽里用别色,不许用锦里红色里,沿边用青蓝素缎。

○官员帽顶

雍正二年,礼部议定官员帽顶一疏,皆准行。奉旨:总督未加尚书衔者,着为正二品。侍郎、巡抚俱着为从二品。后屡经改定。

○时宪书

雍正七年,议准每岁四月,钦天监颁发时宪书式,令各布政使刊刷,钤印钦天监时宪书印信。凡现任文武大小官及在籍有职官举人贡生等,各给一本。其刊刷纸墨,动正项钱粮。至各省民户,应将书版贮公所,听匠役备纸刷印,赴司钤印,每本定价一分二厘。此定制也。按颁发之期,故明初定二月朔颁明年历,嘉靖十九年改用十月朔。

○行在寿诞行礼班位

乾隆六年,奏准行在恭遇万寿圣节,群臣行礼班位。王公大臣在网城内,三品以下官在网城外。

○外官入班行礼

外省官员,入觐在都,或奉调在京,逢御殿之日,各于吏、兵二部报名,一例入班行礼。总督加尚书衔者入尚书末,巡抚加侍郎衔入侍郎末,加副宪衔入副宪末,布按二使入小九卿末,道府入部郎末,将军都统提督入都统末,副都统总兵入副都统末,协领副将入参领末。乾隆七年奏定。

○凉帽大衫

乾隆二年议准,凡官员入朝及在公署,不许戴雨缨凉帽。凡官员及护军等不许着大衫入紫禁城。

○佩刀上殿

康熙初年,御史李秀奏请百官佩刀上殿奏事,以肃朝仪。后御史李棠奏罢之。

○外官家口

御史刘子章奏外官不许带家口赴任,下部议:督抚准五十人,藩臬四十人,道府三十人,州县二十人,女口不在此数。违者降级。近日州县长随,多者数百人矣,非所以教廉也。

○朝服

康熙三十三年,刑科魏象枢奏,属员谒上台,不许穿朝服顶帽。部议:凡朝贺祭祀及到任,许着朝服,其馀皆不许。所云祭祀,指与祭郊坛,非私祀也。康熙五十一年,准吏科潘锦奏,外官到任拜牌开印封印丁祭入坛,着朝服。其送迎上台,止穿补褂。雍正八年,奉旨:蟒袍乃华灿之衣,组织非易,衣着之日太多,非爱惜物力之道。嗣后元旦万寿节仍穿七日,上元节仍穿三日。又微员奉有不必蟒袍但穿补褂亦可之恩旨。

○学政准带家口

乾隆六年,御史奏,学政不准带家口至任所,恐滋弊窦。七年,奉旨,仍准其携带,圣明之鉴深矣。学政之弊岂在家口哉?

○百官衣服

明会典:礼部题百官衣服,自十月初四日至次年三月初三日穿纻丝,自三月初四日至四月初三日穿罗,自四月初四日至九月初三日穿纱,自九月初四日至十月初三日穿罗。

○暖耳

王锡爵请戴暖耳疏云:连日雪后风寒,百官尚未蒙恩传戴暖耳。在圣主身居暖阁,不知外寒,微臣历事先朝,颇谙旧典。祖宗二百年来岁传暖耳,示体恤于等威之外,乃故事中之特恩。所以百官传衣不谢,而传暖耳独谢,此燔肉醴酒之类,物微而礼重也。

○节日放假

礼部志稿载每岁正旦节自初一日为始,文武百官放假五日。冬至本日为始,放假三日。永乐七年,令元宵节自十一日为始,赐百官节假十日。

○乘舆藤扇

查浦辑闻云:康熙初年,三品以上乘舆嗬殿,双藤拥扇。丙戌罢引藤,丁亥并撤拥扇,惟皆灯笼题衔。至壬辰冬仍听乘舆藤扇皆如故。

○祭分三等

祭分三等:圜丘(冬至),方泽(夏至),祈谷(辛),雩(龙见),太庙、社稷(仲春秋戊日),皆为大祀。日(春分),月(秋分),前代帝王(春秋卜吉),先师孔子(仲春秋丁日),先农(季春亥),先蚕(春季巳日),天神地祗太岁,皆为中祀。先医等庙(仲春冬甲日),贤良昭忠等祠,皆为群祀。太庙(孟春诹吉以上旬,夏秋冬以孟月朔,季冬大袷以岁除前一日)。太岁(孟春上旬诹吉,冬岁除前一日)。

○斋戒

斋戒,大祀三日,中祀二日。

○南北郊

南北郊,上于大内斋宫二日,坛内斋宫一日。

○太庙社稷

太庙社稷,上于大内致斋,朝日夕月飨帝王先师先农,皆于大内致斋。

○朝日夕月

诸祀皆质明行事,惟朝日以卯时,夕月以酉时。

○斋戒之忌

斋戒不理刑名,不燕会,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问疾吊丧,不饮酒,不食葱韭薤蒜,不祭神,不祈祷,不扫墓。有疾有服有炙艾体气疮毒未愈,皆弗与。

○祝版

祝版,祀天纯□纸朱书,祭地黄纸黄缘墨书,飨太庙祭社稷白纸黄缘墨书,朝日纯朱纸朱书,夕月白纸黄缘墨书,太岁以下均白纸黄缘墨书,炮神、仓神、窑神、贤良各祠均白纸墨书。

○制帛

帛七等:曰郊祀制帛,曰奉先制帛,曰礼神制帛,曰展亲制帛,曰告祀制帛,俱织成满汉字。又有白色素帛。

○牺牲

牲四等:曰犊,曰特牛,曰太牢(牛一、羊一、豕一),曰少牢(羊一、豕一),牛色尚干或黝。大祀入涤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设牺牲所官,先属太常,今改内务府。祭肉国初用熟献,顺治间用生献。

○祭品

祭品:登一,实以太羹煮肉汁不用盐酱。緌二,实以和羹盐酱用汁。笾十二,实以形盐缟鱼枣栗榛菱芡鹿脯白饼(白面造)墨糕(荞粉造)糗饵(米造)粉糍,粉糍即糯米糕。豆十二,实以韭菹(以韭切去本末,用中四寸)菁菹芹菹,酰醢猪用鲊用盐酒料物调和,鹿醢兔醢鱼醢脾析(用牛百叶细切。汤熟用盐酒造)豚拍(猪肩上肉)饣食(用糯米饭羊脂蜜熬)糁食(粳米饭用牛羊豕肉细切同熬)簠二,簋二,实以黍稷稻粱。其用笾十者无饣臭饵粉糍,豆十者无饣食糁食。

○太庙荐新

太庙每月荐新之品:正月鲤鱼鸭蛋韭菜,二月鲫鱼生菜小葱芹菜赤根菜,三月王瓜柳蒿菜水萝卜芸槁菜同蒿菜,四月笋鸡樱桃茄子,五月笋鹅香瓜杏李桑椹桃蕨菜,六月西瓜苹果鲜葡萄杜梨,七月野鸡雏莲子藕菱角梨榛仁,八月野鸭山药栗子,九月雁柿子,十月松仁软枣蘑菇木耳,十一月银鱼鹿肉,十二月兔鲟鳇鱼蓼芽菜菉豆芽。其菀豆大麦文官果等照所得之时即供,内务府掌仪司主之。

○大袷礼

雍正元年议:岁除前一日,上亲诣太庙行大袷礼,豫遣官奉后殿中殿列圣列后神牌,安奉于前殿宝座。正中肇祖原皇帝居左,原皇后居右。东左一位兴祖直皇帝,次直皇后。西右一位景祖翼皇帝,次翼皇后。东左二位显祖宣皇帝,次宣皇后。西右二位太祖高皇帝,次孝慈高皇后。均南向。东次太宗文皇帝、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东位西向。西次世祖章皇帝、孝惠章皇后、孝康章皇后,西位东向。东次圣祖仁皇帝、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东位西向。先一日,遣官致告后殿四祖、中殿太祖、太宗。致斋视牲阅祝奠献乐章,俱与时祭同。

○音乐

神乐署司郊庙祠祭之乐,和声署司殿廷朝会燕飨之乐,掌仪司司宫中庆贺燕飨,銮仪卫司铙歌鼓吹。前部大乐,皆统于乐部,春秋季月,大合乐于乐部。

○祠祭乐律

祠祭乐律,南郊以黄锺为宫,北郊以林锺为宫,太庙以太簇为宫。社稷春以夹锺,秋以南吕,祈雨以夹锺,报祭以南吕,朝日以太簇,夕月以南吕。前代帝王、孔子,皆春以夹锺,秋以南吕。先农以姑洗,先蚕以仲吕,天神以黄锺,地祇以林锺,太岁以太簇为宫。

○乐章

凡乐章,天地太庙社稷帝王庙文庙先蚕太岁均曰平,日曰曦,月曰光。先农曰丰,祷祀亦曰丰。升殿,元日奏元平,长至遂平,元宵怡平,万寿干平,常朝隆平。还宫,元日奏和平,元宵升平,万寿泰平,常朝显平。乘舆出入及庆典奏导迎乐祀坛庙回銮奏佑平,巡方岳出入进书进春种稑钩筐颁诏颁朔迎吻赍榜奏禧平。丹陛大乐,群臣行礼则奏之。乐章,王公百官奏庆平,外国使臣奏治平。

○乐部位置

中和韶乐在殿檐东西丹陛,大乐在太和门左右,均北向鼓吹。大部在午门外。

○内朝之礼

内朝之礼,凡元日长次次日万寿节,内监设中和韶乐于干清宫檐外,设丹陛大乐于干清门内,均左右北向。上御太和殿毕还宫,中和韶乐作,升座乐止。皇后率贵妃等行礼,丹陛大乐作,奏雝平,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皇子行三跪九叩礼,丹陛大乐作。

○国初耕耤礼

国初耕耤礼,乐官带老人四名念禾词。工十四名锣鼓板乐,工六名棚外执叉执扒执帚执掀。蓑衣斗篷乐工二十名,五色彩旗乐工五十名。驾兴,奏天下乐。至斋宫,奏万岁乐。升殿,官民行礼,奏朝天子。至后殿,大乐作。升殿奏万岁乐,进茶作管弦乐,笙箫合奏,奏朝天子。乐官领乐工二名舞童四名四时和队舞承应,乐奏望吾乡。舞毕,乐工六名百戏变碗承应。进酒,奏三月韶光。乐官引幼童十三名承应,乐奏黄蔷薇。舞毕,乐官领鼓板三名老人一名探子二名承应,唱商调集贤宾。进馔,东檐前排清乐作太清歌。撤馔,庄家老四人舞童八名老人四名撺掇四名白叟黄童鼓腹讴歌承应。乐作,换庄农舞毕。次文士九名感天地承应,乐奏啄木耳。次武士九名感祖宗承应,乐奏黄蔷薇。次进实回回五名颂得胜承应,乐奏红衲袄。次香斗老人三名黎民欢乐承应,乐奏调笑令。次五方夜叉承应,乐奏鬼令。次五海龙王承应,乐奏清江引。次三官五方彩旗承应,乐奏看花会。俱用大乐。以次歌舞毕,王等各官一跪三叩头。上出斋宫,排驾回宫(按朝会燕飨乐章十四篇,皆泽州陈文贞公为翰林时所拟,今仍奏之)。

○教坊司

顺治十年,题准教坊司乐人衣服,中和乐用红补服四十领,丹陛乐用红百花袍三十领。十二年,定女乐四十八名,衣服用绿缎单长袍,红缎月牙夹背心,俱用寸金花样,金发箍青帕首。十六年,停止女乐,改用太监。教坊司原设奉銮一员,左右韶舞二员,左右司乐二员,又有协同官十员,俳长四名,协同俳长办事之包长十二名。凡庆贺中宫女乐奉銮等官妻五人,提调女乐四人,歌童二十四人,奉乐女工一百一十五人。景泰八年议,凡良家女子不许教坊司买作倡优,民户为乐户者皆令改正,即乐户内有愿从良者听其自首,与民一体当差。

○永陵

兴京城西北十里为肇祖原皇帝陵、兴祖直皇帝陵,共一山,称兴京陵。顺治八年,封陵山为启运山。盛京城东南二十里为景祖翼皇帝陵、显祖宣皇帝陵,共一山,称东京陵。顺治八年,封陵山为积庆山。顺治十五年,奉移东京陵改附于兴京陵启运山,称兴京陵曰永陵。

○福陵昭陵

盛京城东北二十里为太祖高皇帝陵,称福陵,封山为天柱山。盛京城西北十里为太宗文皇帝陵,称昭陵,封山为隆业山。

○孝陵景陵

直隶遵化州凤台山为世祖章皇帝陵,称孝陵,封山为昌瑞山。昌瑞山又圣祖仁皇帝陵,称景陵。

○泰陵

直隶易州太平峪为世宗宪皇帝陵,称泰陵。

○前代陵墓

宋太祖诏修前代陵墓,自太昊以至五代,分为三等,甚盛举也,而等差未当。明代所祀,自伏羲至元世祖共三十六帝,其考正为允。我朝略仿其制,遇有庆典,咸遣使祭告,可谓盛矣。

○女娲氏

北魏元帝葬于西,今陵寝已失所在,遂祭于西魏文帝富平之陵,舛讹殊甚。涂通政石溪先生(○十二卷本按曰:涂名逢震。其事在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祭告还,请仿古望祭之礼,祭孝文于洛阳,而革富平之祀。其说甚长,事下部议不行。同时奉使还者金桧门宗伯,奏女娲氏古之圣皇,乃陵殿塑成女像,村庄妇女祈嗣者群往渎祀,甚骇见闻,请敕令有司更正。奉特旨照所请行。若发部议,鲜不驳杀者。后数年,晤中州一友人云,女娲像虽定议更正,尚迟迟未行。盖彼处香火之盛,皆由女像惑众,远近妇女无良贱,祈祷酬谢,嬉游杂沓,檀施无算。庙祝视为奇货,即地方官吏亦有裨焉。若更易男像,香烟寥落矣。于冰璜云,当另立帝像,而以原像为帝后配之,则县官香税当益盛。可为解颐。

春秋世谱称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世言女娲为伏羲之妹,故后世讹为女像也。唐卢仝诗「女娲本是伏羲妇」,盖本

干凿度兄妹为夫妻之说。唐李石云:女娲之功,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辉重万物。乘雷车,服应龙,骖青虬,席萝图,震黄璐,援绝瑞,前白螭,后奔蛇。

○祭海

邱琼山云:历代东海南海皆临海而祭,西海北海则望祀。在宋都汴梁,无由至辽蓟之域,出国门而北望祭之可也。今建都于燕,望南而祭北海,岂天子执中以临四海之义哉?今京师碣石沦海之地,于此立祠而祭,于势为顺,于义为宜。若夫中国之正西在秦陇,西南则蜀,稍南则滇,滇之极西,百夷之外有大海,宜于此处望祀之。今祭北海仍在怀庆,祭西海仍在蒲州,是琼山之说,终明之世究未曾用也。

○北岳之祀

弘治中,马端肃(文升)奏请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州。盖谓永乐后都北平,而正定在京师之南,于祀北岳甚悖。况浑源尚有故庙基址,修葺无难。事下礼部议不行。按

一统志,北岳在山西大同府浑源州南二十里,历代俱祀于此。及石晋割以赂契丹,至宋不能复,乃改祭于正定府之曲阳县,历明代不改。端肃此疏,足正谬讹,不知当日何以议格。

○配享功臣

帝王庙配享功臣,东庑第一坛二十人:风后、仓颉(增)、夔、伯夷、伊尹、傅说、召公奭、毕公高(增)、召穆公虎、仲山甫(增)、张良、曹参、周勃、魏相(增)、邓禹、耿弇(增)、诸葛亮、房玄龄、李靖、宋璟(增)。东庑第二坛二十人:郭子仪、许远、李晟、裴度(增)、曹彬、李沆(增)、王曾(增)、富弼(增)、文彦博(增)、李纲(增)、韩世忠、文天祥(增)、粘没忽、木华黎、不忽术(增)、徐达、常遇春(增)、杨士奇(增)、于谦(增)、刘大夏(增)。西庑第一坛二十人:力牧、皋陶、龙、伯益、仲虺(增)、周公旦、太公望、吕侯(增)、方叔、尹吉甫(增)、萧何、陈平、刘章(增)、丙吉(增)、冯异、马援(增)、赵云(增)、杜如晦、狄仁杰(增)、姚崇(增)。西庑第二坛十九人:张巡、李泌(增)、陆贽(增)、耶律曷鲁(增)、吕蒙正(增)、寇准(增)、范仲淹(增)、韩琦(增)、司马光(增)、赵鼎(增)、岳飞、斛罗、斡里不、伯颜、脱脱(增)、刘基、李文忠(增)、杨荣(增)、李贤(增)。原从祀三十九人,康熙六十一年增祀四十人。

○前代帝王之祀

正殿景德崇圣之殿,礼三皇、五帝,夏王十四位,商王二十六位,周王三十二位,汉帝二十一位,唐帝十二位,宋帝十四位,金帝五位,辽帝六位,元帝十一位,明帝十二位。原崇祀二十一位,康熙六十一年增祀一百四十三位,共一百六十四位。按割据之主,俱不与祀,然昭烈承汉正统,非群雄僭乱者比,似未可靳之。且诸葛亮、赵云既在从祀之列,更不宜有臣而无君矣。

○功臣世职

雍正九年,谕礼部议功臣袭封世职,拟与嘉名。奉旨:图海为忠达公,赖塔为褒绩公,恩额德礼为奉义公,鳌拜为超武公,图赖为雄勇公,图尔格为果毅公,费英东为信勇公,多尼库鲁克为建烈公,和朔图为勇勤公,杨古利为英诚公。按十臣历着显绩,为我朝名臣冠冕,特赐美号,传之史册,称盛典云。

○江浙先贤祠墓

乾隆辛未,巡幸江浙,谕先贤祠墓在御道三十里以内者,均赐祭。浙江则唐陆贽、吴越王钱蠙、宋岳飞、明于谦、王守仁、本朝徐潮,江南则泰伯、季札、子游、范仲淹、本朝张玉书、赵申乔。又卞壶、曹彬、宗泽、韩世忠、徐达、常遇春、方孝孺,本朝于成龙、傅腊塔、汤斌、张伯行、陈鹏年,皆非江南人,或配飨帝王庙,或祀贤良祠,或忠义着史册。其于江苏,或有功斯民,或尽节兹土,或归葬此乡,祠墓皆在御道三十里内,亦一体遣祭。

○星历考原

康熙五十四年,御定

星历考原告成。五十六年谕:历内所列男女九宫,以上元为中元,传误已久,着改正。凡补注上用六十七事:祭祀、颁诏、肆赦、祈福、覃恩、施恩惠、恤孤惸、布政事、宣政事、施恩封拜、上册进表章、庆赐、赏赉、宴会、行惠爱、雪冤枉、缓刑狱、招贤、举正直、上官赴任、临政亲民、冠带、行幸、出师、选将训兵、遣使、诏命公卿、纳采问名、结婚姻、嫁娶、进人口、求嗣、求医疗病、入学、裁制、沐浴、整容剃头、安抚边境、整手足甲、解除、般移安床、兴造动土、竖柱上梁、修宫室、缮城郭、营建宫室、开市、纳财、立券、交易、经络、修置产室、开渠穿井、安碓硙、栽种、牧养、伐木、捕捉、畋猎、纳畜、取鱼、修饰墙垣、平治道涂、筑堤方、补垣。

○鬼神

明有礼乐,幽有鬼神。鬼神者,人道之通于天,天道之察乎人者也。老子曰:「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黄帝之世,士无札伤,人无夭恶,物无疵厉,鬼无灵响焉。是鬼神自古所有,惟圣王之世则不着耳。贤知之过,往往作无鬼论,或托为高明,以蔑鬼神,非知道者。而下愚鄙野之夫,又以小说杂剧之所扮演,游髡妖巫之所假说者为鬼神。如文昌,星也,而谓之梓潼。玄武,龟蛇也,而谓其修于武当山。关侯图以朱面,张睢阳装青面獠牙,雷霆之神绘以乌喙。锺馗斧首,而为唐进士。张仙孟昶,而为求嗣之神。如此之类不可枚举。小民愚柔无知,耳濡目染,信以为真,祈福悔祸,无所不至。甚而奸人匪贼,乘机诱惑,朝山进香,申盟结会,改易衣装,毁伤肢体,男女杂沓,良莠混淆,往往蔓延多人,激成祸端,酿为大案。有守土之责者,不可不思患预防,早锄根株。语曰:「涓涓不塞,将成江河。」吁,可畏也。

○女神

亭林云:干父坤母,山川之神,多装以女像,

汉书郊祀歌有媪之神是也,而好事者遂指为某之女某之妻则诞矣。楚祠湘君、湘夫人。

山海经:洞庭之山,帝二女居之。郭璞注曰:天帝之二女,处江为神,即

列女传江汜二女,或曰,尧之女也。苍梧九疑间,有尧女祠焉。禹庙在会稽,

水经注言庙有圣姑。

礼乐纬云:禹治水毕,天赐神女、圣姑。河伯水神夫人,姓冯名夷。巫山神女,宋玉之寓言也,

水经注以为天帝之季女,名瑶姬。雒水宓妃,陈思之托兴也,而如淳以为伏羲之女,见

汉书?音义。嵞山启母,天问之杂说也,今少室有阿姨神,为启母之妹。青溪小姑,为蒋侯三妹。见杨炯碑。并州妒女,为介子推妹,见李缡诗。汾阴后土祠为妇人像,武后时移河西梁山神像就中配焉,渎乱甚矣。碧霞元君,宋真宗封,人以为泰山之女。元刘遵鲁

海岛记曰:庙中神妃,相传为东海广德王第七女。又黄河有奶奶庙、天妃祠,各路有夫人庙。女娲氏亦为女像。噫,此与伍子胥婿杜十姨,小姑嫁彭郎,何以异哉!若闽人祠齐天大圣,益可怪矣。程子云:除却神祠庙宇,人始知为善。矧此无稽者耶?邱仲深谓天为大,地次之,制字者一大为天,二小为示,故天称皇,地称后,海次于地,宜称妃,数从三,亦一大二小之义。是亦有其神,无其人,与今所传者异。

○土木偶像

汤文正公毁五显祠,江南风俗人心,为之一正。圣祖既允睢州之请,复通谕中外,严查各省郡县,除城隍社稷神外,俱撤毁庙像,不准士庶入庙焚香。于是深山穷谷之中,扫荡庭宇,斩伐草木,投尸于烬,毁像成器,一洗妖氛,干清坤宁。圣人棐常经国,绝地通天,群黎百姓,日用饮食,无复有土木祸福焄蒿妖诞之说,诬惑其心志。而我圣祖福寿隆昌,为数千年所未有。猗欤盛哉!予闻古者政教衰微,下民有情弗伸,有冤弗白,乃诉于神。而诅盟之事,由此而起。鬼神邪昧,亦遂凭依而大着其灵异。于是赏罚之柄,默而移之冥漠之中。蚩蚩者氓,畏王法反不敌其畏鬼谴,凡地狱之说,感应之篇,斋醮之文,皆诅盟之馀习也。故曰:有道之世,其鬼不灵。鬼者,指一切神人仙佛言之。梁武帝问达摩:「朕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计,功德若何?」达摩曰:「此并无功德,不过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邓志宏曰:「丹霞御寒,则烧木佛。德山说法,则撤竖像。是彼教中人,尚不惑于功德之说,不屑顶礼土木,何以士大夫读书谈理,反有入寺焚祷,首下而尻高者耶!」

○五显五通

小说载项羽乌江祠有秀才投一绝句诮之,立反风息浪,而灵遂不着。又

夷坚志载樊哙庙食万州,有州守冯时撤其祠,见伟丈夫掀髯怒相向。冯历诋其生平所为,丈夫奄奄而灭。羽、哙其尚有耻心哉!若五显五通,则冥顽不可以文字语言化,惟碎首焚身,投之洪流而已。闽俗信鬼,家奉五帝,又名五显。康熙三十七年,有一贱隶称五帝附身,大言欲游江南,需船二百只供应。一时愚民煽惑,计口敛钱,而尤刻于孕妇,派银倍之。其船虽以纸为之,而采缋鲜新,帆樯钲鼓,几案檐帷,种种备具。每船约费银三百两,送神迎神,举国狂惊。时总督郭公世隆闻之,缉造言贱隶,鞫之尽得其妄,即置之法,遂行各属令亟毁其祠。或曰:江抚汤公毁淫祠,先经入告,今不当循例耶?世隆曰:「祠非奉敕所建,拆毁以正淫俗,乃职分当行,何必张大其事黩奏为,况现奉文除淫祠耶!」即檄各郡县拆祠毁像,永行禁绝。时距省八百里,有山崇奉五显,人遂称为五显岭,庙貌之丽,甲于闽中。是日台符未到,野火自起,与会城诸祠同日灰烬,人尤异之。郭公此举可为快意,其谓职分当行毋庸张皇入告,尤得政体。今人但知汤文正公毁祠事耳。

○五通庙

祝睦

方舆胜览云:五通庙在徽州婺源县,乃兄弟五人,本姓萧。每四月八日,人争祭之。

○巫觋之言

史记年表,秦始皇以君主妻河。君主,秦君之女,犹后世公主也。妻河者,沉之河,如河伯娶妇故事,盖戎事也。吕东莱作

大事记,改主为生,又改生为甥,无一而可。村氓老妇信乡邻巫觋之言,奉佛持斋,月有定日,其说大都皆本于坊刻之

玉匣记通书。近日邪教案起,获妖书,尽抄本

玉匣记及祝由科符咒两书。

○禁食之妄

予见名卿大夫,按日素食,云奉某斋,公言于众。又愚民匹妇有戒食禽鱼,不畜牛犬,及家不杀生,而持杀于他人之门外,归而熟以果腹者。或因戒一牛羊,而日杀鸡鱼无算,岂非贪残之尤乎!裴晋公云:「猪鸡鱼蒜,遇着便吃。」昌黎云:「豚鱼鸡三者,古以养老,反曰是皆杀人不可食。一筵之馔,禁忌十常不食二三,不信常道而务鬼怪,临死乃悔。」柳州云:「某氏爱鼠,不畜猫犬,后人撤瓦灌穴,杀鼠如邱。」是唐人已有此恶风矣。余常见某学士不食某某等肉,其友规之,曰是先人之命。又一郎中不食四足之物,亦以父命为辞。噫,不能干父之蛊,而彰前人之过!或云三代,或云十代,相传不易,是所谓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者。古者宗庙特牛以飨神,七十二膳,八十常珍,以养父母。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大夫不取麛卵,士不隐塞,庶人不数罟,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斯天下无妄矣。查夏重不食羊肉,后奉旨食,云今始知其美口,有相遇恨晚之意。

○五荤

周礼,王日一举,王斋日三举。凡杀牲盛馔谓之举。周制,王日食一太牢,遇朔加食一等。散斋致斋必变食,故加至三太牢。是斋日食肉,反有加矣。

论语「斋必变食」以下至「不多食」,邢疏云:此上皆蒙斋文。孔子「惟酒无量」,则酒亦不禁矣。不饮酒,不茹荤,出

庄子文,本不足据。今斋戒皆在公署,乃本圣人迁坐之义,胜于唐人之宿寺庙也。五荤皆昏神,戒之宜也,不必因斋戒始忌食。

楞严经云:「五荤熟食,发淫生痰,生啖增恚。」故释氏戒之。按释氏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兴渠即荽。道家以韭、韮、蒜、荽、芸苔(即油菜)为五荤。

○关帝庙

关庙之见于正史者,惟

明史有之。其立庙之始不可考,俗传崇宁真君封号出自宋徽宗,亦无据。按

元史?祭祀志:每岁二月十五日于大殿启建白伞盖佛事,与众祓除不祥,抬舁监坛汉关某神轿。夫曰抬舁神轿,则必塑像,有塑像则必有庙宇矣,然则庙始于元之先可知也。又

日下旧闻谓慈源寺东数百武有关王庙,相传即崇恩万寿宫殿中塑像,甚古,疑是元时旧塑。又谓关帝庙在皇城北安门东者,曰白马关帝庙,隋基也。姚彬盗马庙在三里河天坛,亦隋基也,是唐之前已有庙。

○关帝封号

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十月十日,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四十五年丁亥五月,福藩常洵序刻

洛阳关帝庙签簿曰:前岁予承命分封河南,关公以单刀伏魔于皇父宫中,托之梦寐间,果验。是以大隆徽号,由是敕闻天下而尊显之云云。予见各省关庙,题旌皆同此号,殆始于明神宗时。唐范摅

云溪友议谓荆州玉泉祠,天下四绝之地,或言此祠鬼助土木之功,祀三郎神。三郎神者,关三郎也。关帝庙遍海宇,一村一社处处有之,虽塞垣边障,祠宇亦多。顺治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五十八年,赐给河南洛阳县五经博士一人。雍正三年,封三代公爵。雍正四年,增设山西解州五经博士一人。十年,增设湖广当阳县五经博士一人。乾隆二十五年,山东臬使沈椒园请易谥神勇。三十四年,敕封灵佑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安溪先生云:皆因当日死时,有一段郁结之处,人人为之郁结。以人之郁,合神之郁,自然两相感召,必祭赛以升之,锺鼓以宣之,如是而人心乃畅。久之遂致香火之盛,皆人心为之也。关公得恶谥,郭青螺辨缪与穆通,题曰汉前将军壮穆侯是也。田山姜又驳之,谓其时主昏臣暗,黄皓专政,故予恶谥。然当时追谥张翼德桓侯、马孟起威侯、黄汉升刚侯、赵子龙顺平侯,皆美谥,何独靳于关耶?故予有取于郭说。

○仁义之气常存

风俗通载:义阳城阳景王祠遍满琅琊六郡及渤海之都亭聚落,虽禁绝,旋复如故。盖当时之祀虚侯,亦如今之关庙。后重伍子胥、程婴、杵臼及项羽,皆祭赛遍海内。古今来取义成仁之士,其身虽死,其气常存,或更有所丽而不泯。苌弘之气在血,先轸之气在元,子胥之气在涛,鲁公之气在指爪,鄂王之气在宰树,张阆州以祷雨,于忠肃以祈梦,是皆其郁气初有所丽,久之而人之气亦有所依,故其灵常着。

○鬼神气运

张冰簠孝廉常语予云:鬼神亦有气运,冥报亦有时代。因言明天启间,宫中竖关帝像二尊,一大一小。当时有日者术甚神,熹宗召入宫中,历试大臣妃嫔内官,皆奇中,无以难之。因指二木像令其推算。日者称小者福寿绵远,香火百倍大者。熹宗遂以小像弃置于正阳门左(○十二卷本作右)侧小庙中,而供大像于宫中,增其祭品,以穷日者之言。未几闯兵进宫,而大像毁,小者迄今香火尚盛。日者之术亦异矣。明蒲州杨太宰博,元旦入拜,先以名刺通之,曰乡晚生。

○仙佛祀典之革除

明给事中张九功请正祀典,礼部倪岳条疏以上。一释迦牟尼文佛与三清三境天尊。按:天竺,乃释迦所生之地。汉明帝时,法入中国,其曰三世佛,以本性为法身,德业为报身,并真身而三,实一身也。一道家以老子为师。三清者,仿释氏尤谬。朱子云:玉清、元始非老子法身,上清、太上盖仿释氏,失而又失者。况庄子明言老聃死,则聃亦人鬼,岂可僭居吴天上帝之上哉,皆不合祀。一北极中天星主紫微大帝。按象纬为万星所宗,正统初年建紫微殿,设帝像。按古大明祭日,夜明祭月,幽宗登星之文,南郊大祀已合祭,今像无据,宜罢。一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按传记,阴凝阳气,奋击为雷霆,非如龙车石斧鬼鼓火鞭之说。道家以六月二十四日为示现之日,遣官致祭。按南郊已合祭,取像设名,皆不称,宜罢。一梓潼。宋封济顺王,又封英显王,景泰敕赐文昌宫,二月三日诞辰。道家谓梓潼忠孝,显灵于蜀。至文昌星与梓潼无涉,合为一,附会乖谬,宜毁(文昌化书赵王如意是其第六十五化身,其母为蜀中张老之妻,老无子。同割臂出血于石臼中,产一蛇。即此一节妖诞已极,何祀之有)。一祖师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真君。按张道陵,汉光武时以符治病,唐、宋皆封大法师,宋封正一清应真君。邵伯温云:张鲁祖陵造作符书,授其道者,出米五斗,谓之米贼。其众曰鬼卒,曰祭酒,与黄巾等。本非异人,而道家祖陵为天师。正月十五为生辰,京师祭祀宜罢。一大小青龙之神。按程明道为上元主簿,茅山池有小青龙如蜥蜴,颇着灵异,明道捕而脯之,使人不惑。今大小青龙皆蛇耳,宜罢。一东岳泰山之神。三月二十八日为寿节,按泰山在鲁,已有常祭,南郊亦合祭,寿节诞甚,合罢。一北极佑圣真君。真武即玄武也,即龟蛇也,本北方玄武七宿,褷危之形似之耳。靖康加号真君,又图记言靖乐王太子遇紫虚元君授道,遇天师授宝剑,入武当山,白日升天,上帝命镇北方,披头跣足。此道家荒诞,国朝以有阴佑,为之立庙,永宜裁革。一崇应真君。薛坚蜀人,宋徽宗时从张继先、王侍宸、林灵素学道,而玉枢火符天将王灵官又从薛坚授符。永乐中,道士周思以灵官法显于京师,附体降神,祷之有应,乃建天将庙、祖师殿。宣德中改大德观,封薛坚为崇恩真君、灵官隆恩真君。此皆一时傅会,祭礼宜罢。一金阙上帝、玉阙上帝。按闽县有灵祭宫,祀二徐真人,五代时徐温子知证封江王,知谔封饶王,及图像以祀之。宋太宗疾,祷之应,大新庙宇。成化时加号知证曰九天金阙总督魁神洪恩灵济慈惠高明上帝,知谔曰九天玉阙总督罡神洪恩灵济仁惠弘靖上帝。其父封真君,母妻封元后。按徐温误国,专权杀主,毫无功德,祀以报功,岂宜滥及。况僭号上帝,皆宜罢斥。一城隍之神。按

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今以五月十一日诞辰,城隍本非人鬼,安有诞辰。南郊祀坛已有合祭之文,烦渎之礼宜罢。礼部议款甚繁,节录数则,亦足醒蚩蚩者氓矣。明祖刊立岳渎镇海各庙碑文甚得体。

○城隍

城隍之祀,莫详所始。先儒谓既有社矣,不应复有城隍,故李阳冰

缙云城隍记谓祀典无之,惟吴越有之。然成都城隍祠,太和中李德裕所建,张九龄祭洪州城隍文、杜牧祭黄州城隍文,李商隐集中尤多,则不独吴越然也。又芜湖城隍建于吴赤乌二年,高齐慕容俨、梁武陵王祀城隍神皆书于史,又不独唐而已。洪武初年始封天下城隍庙神,在帝都者封为帝,在藩邸者封为王,府州县者封为公侯伯。当今太平一统,而各省城隍为王公侯伯者如故,将安用是纷纷者耶!

○江海保障之神

江海保障之神,皆有专祠,加封号:钱塘英卫公伍员、四川灌县通佑王李冰、浮梁县安澜之神张巡、临安县诚应武肃王钱蠙、宿迁县显佑通济王谢绪、萧山县静安公张夏、绍兴府宁江伯汤绍恩、汶上县宁漕公宋礼、永济之神白英,皆春秋有司致祭,仪与祭关庙同。雍正三年定。

○海河神

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龙神:东海显仁龙王之神,南海昭明龙王之神,西海正恒龙王之神,北海崇礼龙王之神。顺治三年,封黄河龙神为显佑通济金龙四大王之神,运河龙神为延休显应分水龙王之神。康熙三十三年,加封昭灵效顺四字。康熙十八年,洞庭湖神封为洞庭湖之神。雍正二年,封为涵元汇利洞庭湖之神。康熙十九年,台湾海神涌潮济师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大沽海口,雍正二年封为广惠大沽海口之神。永定河,康熙三十七年封为永定河之神。康熙三十九年,拆去拦黄坝,海神效灵,赐名大通口,封大通口之神。雍正三年,封临清州河为福漕漳河之神,封馆陶县河为惠济漳河之神。是皆为有功德于民也。

○八蜡庙神为刘

八蜡庙,即将军祠,由来久矣。直省郡邑皆有刘猛将军祠,畿辅齐鲁之间祀之尤谨,究不知为何神。据

畿辅通志引

灵异录云,将军姓刘,名承忠,元末指挥。驱蝗保穑,列郡祀之。方问亭制军大吏中号博雅者,修坛庙祀典一书,于此亦承讹无所考。予按

怡庵杂录载宋景定四年三月八日,封扬威侯,并载制敕,则神乃南渡名将刘拚也。生则敌忾效忠,殁而捍灾御患,其世祀也固宜。其敕曰:国以民为本,民实比于干城。民以食为天,食尤重于金玉。是以后稷教之稼穑,周人画之井田,民命之所由生也。自我皇祖神宗列圣相承,迨兹奕叶,朕嗣鸿基,夙夜惕若。迩年以来,飞蝗犯境,渐食嘉禾。宵旰怀忧,无以为也。黎元谘怨,未如之何。民不能袪,吏不能捕,尔神力扫荡无馀。上感其恩,下怀其惠。尔故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淮南江东浙西制置使刘拚,今特敕封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尔其甸服血食一方。故敕。是扫荡飞蝗乃拚之功,祀之宜也,今以刘承忠代之陋矣。予谓三代盛时,马蚕猫虎之类皆有所报,而除治虫兽黾蝇皆列专官,盖不以物贱而不之教。先王之礼幽明一也,其义甚深,初不必指实某某姓氏而肖像以祭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