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极否来,否极泰来
否卦说明事物不可能永远和泰畅达。
【题解】
否卦接泰卦之后而来,其卦象为坤下乾上,恰与乾下坤上的泰卦相反,意义也互相对立。所以如此排列二者的卦序,是因为易家认为:事物不可能永远和泰畅达,所以接着“泰”的就是表示阻滞不通的否卦。如果说,泰卦表示天地相交,万物相通,世道昌盛;那么否卦则表示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世道衰落。泰极否来,否极泰来,是《易经》的重要哲学思想。其意为事物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最终将必然发生向对立方向的质的变化,如静变动,塞变通,坏变好,乱变治,战变和,敌变友,野蛮变文明,沧海变桑田,深谷变高陵,等等。否泰相倾,盈缩递运,乾坤运转,否终泰来的自然变化和社会进化,绝非易家的空话臆想,而是有地球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事实作根据的。从“否”的本义看,均有非议、贬斥、坏、恶、穷与不通诸义,内含的都是否定之义。但从易家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的出发点看,其所否定的只能是反面的东西。因此可以推出,易家的否之德,即否德,绝不是对德本身的否定,而是对非德的否定。这也就是说,易家的否德,正是否非立正之德。
【原文】
否1[陆德明《经典释文》:“否,闭也,塞也。”]之匪2人,[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否,不通也。于不通之时,小人道长,故云‘匪人’。]”不利君子贞3。大往小来4。
【注释】
1否:在此指闭塞不通。
2匪:通“非”。
3贞:占卜。
4大往小来:这是以否卦的卦象为说的。否卦是下坤上乾,与泰卦正好相反。乾是外卦,往外,又是纯阳之卦,表示大,可以说“大往”;坤是内卦,向内,又是纯阴之卦,表示小,所以说“小来”。
【译文】
否卦象征闭塞黑暗,闭塞黑暗的局面下小人甚多,不利君子卜。此时卦象是乾刚往外走,阴柔往里来。
否卦图
否卦与泰卦相反,阐明事物闭塞不通的道理。否卦是泰的综卦,下坤上乾,乾为天,坤为地,天在地上。阳刚之气上行,阴柔之气下降,天地不交,这是违背常理,并且行不通的,所以本卦命名为“否”。
【解说】
否与泰相反,泰是通,否是闭塞。而且这种闭塞是针对君子的,世道艰险,大人消退,小人当道。
【原文】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1也。内2阴而外3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注释】
1无邦:没有国家。
2内:表示进入、增长。
3外:表示外出、减少。
【译文】
《彖传》说:“闭塞黑暗的世道小人甚多,不利君子占卜。此时卦象是乾刚向外走,阴柔往里来。”这说明了天地阴阳互不交合,万物的生养没能畅通,君臣上下不能互相沟通,天下离异难成邦国。本卦卦象内阴柔而外阳刚,内柔顺而外刚健,内为小人而外是君子。这表明了小人之道渐长,君子之道渐消。
【解说】
天地不交是因为乾天上行又处在上方,地势下行又处在下方,两厢愈去愈远。犹如天不下雨,地无蒸腾。万物都压抑不能生长。否卦外乾内坤,犹如小人外刚强内阴暗,道貌岸然。柔爻在下生长,刚爻在上消退,所以是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一个有序开放的社会有利于君子出世,而一个外表冠冕堂皇,内里闭塞、阴暗不堪的社会利于小人成长。
【原文】
《象》曰:天地不交1,否。[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宋衷曰:“天地不交,犹君臣不接。天气上升,而不下降;地气沈下,又不上升。二气特隔,故云‘否’也。”]君子以俭2德辟3难,不可荣4以禄。
【注释】
1天地不交:乾天本在上,坤地本在下,否卦原样不动,阴阳二气不能交汇生物,因而说“天地不交”。
2俭:即为约束,收敛。
3辟:通“避”,避免,防止。
4荣:通作“营”,其义为诱惑。
【译文】
《象传》说:天地阴阳不相交合,象征着闭塞黑暗。此时君子应有鉴于此,收敛自约以避免灾难,不可以被荣华富贵诱惑。
【解说】
否卦上乾为天,下坤为地,称为天地否。否卦天地不交的状况如坤卦的一段文言所说:“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扎紧口袋的“括囊”是君子俭敛德行,规避灾难(俭德辟难)的形象说法,“括囊,无咎无誉”,就是“不可荣以禄”。世道险恶,君子固穷,不肯同流合污。
【原文】
初六,拔茅茹1,以其汇2。贞3吉,亨4。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注释】
1茅茹:根部联结的茅草。
2汇:类,同类。
3贞:正。
4亨:通顺。
【译文】
初六,拔起茅草,根系牵连,是由于同类汇聚相互牵动。坚守正道可获吉祥,亨通顺利。
《象传》说:拔起茅草,坚守正道可获吉祥,说明除去小人意在保存君主。
【解说】
泰卦与否卦是正覆卦,又是变卦,泰卦的初九与否卦的初六的爻辞极为相似。而就是同一卦象,《易经》一般都会取象不同,如巽卦可能会在同一卦里取象为风为木为草为直为墙为妇为股等等,但泰否不同的卦却取同样的象,罕见。爻辞大义与泰卦初九一致。但有个显著的不同,初六为阴爻,宜于心向君王,守正不变。故“贞吉”。而泰卦初九志向在外,宜于健进不止,故“征吉”。
【原文】
六二,包1承2,[李鼎祚《周易集解》荀爽曰:“二与四同功,为四所包,故曰‘包承’也。”]小人吉。大人否3,亨4。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注释】
1包:包容,接受。
2承:奉承。
3否:不。
4亨:顺。
【译文】
六二,接受奉承,对小人来说是吉祥的。君主必须不予接受,方可获得亨通顺利。
《象传》说:“君主不予接受奉承,可获得亨通顺利”,说明不要被小人的声势扰乱了意志。
【解说】
六二与九五正应,要包承九五权势,包是容纳,承是承载,这是阴柔的秉性,群小以六二为核心,成群结队,小人得志亨通,九五大人蒙尘闭塞。
小人黑道中有骨干分子,常常手眼通天,为害一方。
【原文】
六三,包羞1。
《象》曰:“包羞”,位不当2也。[李鼎祚《周易集解》荀爽曰:“卦性为否,其义否隔。今以不正,与阳相承,为四所包,违义失正,而可羞者,以‘位不当’故也。”]
【注释】
1羞:羞辱。
2位不当:这是以六三的爻位爻象为说的。六三是以阴爻居于阳位,所以是“位不当”。下面的九五则是以阳爻居于阳位,所以是“位正当”。
【译文】
六三,包容别人对自己的羞辱。
《象传》说:“包容别人对自己的羞辱”,说明居位与为人已经不相称了。
【解说】
中间四爻都可称“包”,因为天地无所不包,所以否泰两卦常取包象。“包羞”即包容羞耻。就是不知羞耻,六三所在是上下阴阳交界之处,如男女相处,应知礼义廉耻,而六三居阳位不当,倚仗与上九正应,不知羞耻,继续往前,是典型的外刚内阴的小人。
《水浒传》中的高衙内就是这种无耻的小人。高衙内原是高俅在市井的一个跟班。高俅发达后,他就不择手段地来攀附高俅,不惜赖给高俅当儿子。这就足以证明高衙内这个人是个百分百的无赖,为了达到自己的富贵而不择手段。他还为了霸占林冲的妻子而陷害林冲,这种人实在是无耻至极。
【原文】
九四,有命1无咎2,畴3离4祉5。[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畴者,类也。”]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注释】
1命:天命。
2咎:灾祸。
3畴:类,同类。
4离:附着,联结在一起。
5祉:福祉。此转喻祈求福祉的场所。
【译文】
九四,奉行天命没有祸害,让相关同类一道得到福祉。
《象传》说:“奉行天命没有祸害”,说明可以施行志向不受阻碍。
【解说】
九四在六三、九四、九五爻组成的互巽里,巽为风为命(例见讼卦九四爻辞),而且是受九五君命。畴意为多数,是指多数柔爻为求福祉附丽(离通“丽”)于九四刚爻,乾为福。九四在小人亨通的社会里,保持刚直,并得到上层九五的支持,有尚方宝剑在手,可以推行志愿。
【原文】
九五,休1否2,大人吉。其3亡其亡,系4于苞桑5。[孔颖达《周易正义》:“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则牢固也。”]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注释】
1休:休止,停止。
2否:闭塞不通。
3其:将。
4系:结,捆绑。
5苞桑:指的是丛生的桑树。桑,养蚕的桑树。
【译文】
九五,闭塞黑暗的局面停止,君主可以获得吉祥。时刻警惕仍然存在着危险,这样才能像丛生的桑树一样坚固安全。
《象传》说:君主可以获得吉祥,具体指他居位正当。
【解说】
九五下临互艮(六二、六三、九四爻组卦),艮为山为止为休,又在否,所以是“休否”,闭塞不通休止的意思。九五为大人,它是刚爻核心,居安思危,念念不忘“其亡其亡”。
为高且中,并有清醒的危机感,反而如系在苞桑树上一样牢固。系于取象于互巽(六三、九四、九五爻组卦)。小人横行,当然要居安思危,方能保持永固。大禹就是居安思危的典范。
【原文】
上九,倾1否2,先否后喜。[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倾为覆也。否穷则倾矣。倾犹否,故‘先否’也。倾毕则通,故‘后喜’也。”]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注释】
1倾:倾覆。
2否:闭塞不通。
【译文】
上九,已致闭塞黑暗的极点,必然倾覆,起先犹有闭塞,最终通泰欢喜。
《象传》说:否闭达到极点时,必然招致倾覆,怎么会长久呢?
【解说】
上九已经无可往上,大厦将倾,但否极泰来,“后喜”。否道社会总不能长久,社会濒于崩溃,将小人一同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