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金刚经感应传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续藏经 金刚经感应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感应传目录

琰法师  荀氏  法藏  陆彦通  陈昭  任五娘  白仁哲  司马乔卿  吴逵  偷马贼  周伯玉  王待制  虔思  窦公主人  三刀和尚  幵行立  灵幽  释明浚  苏仁钦  杨旬  何轸女  军校  孙翁  刘县令  宋承信  唐珍  王氏  朱进士  扬琰  承[尸@句]周兴  郭承思  赵璧  李玄宗女  王迪功  冯察院  姜学生  霍参军  张隐  徐玘  陆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感应传

琰法师

梁天监中。有琰法师。居长安招提寺。年十一岁为僧。忽一日。同寺中僧侣往占吉凶。於相师家。以次占。至琰。曰。可惜聪明寿夭。至十八岁数亦足矣。琰闻之不乐。及归寺。发心躬诣藏殿。焚香躬礼 三宝。发愿修行。乞赐经一卷。毕世受持。祷祈已。随手於藏函内抽得经一卷。乃是金刚般若也。於是专心受持。不舍昼夜。忽一日。夜至更深。见房中有五色光明。须臾见一梵僧。身长丈五许。语琰曰。汝寿止十八岁。必致夭亡。今得持念大乘经力。增延寿数(矣)言讫潜隐。因得此验。愈更精勤。年踰十九。一日寻访。相师愕然。谓琰曰。予昔曾言师寿必夭。不期今日再会。师习何善业。喜得夭相已消。重添法龄耶。琰曰。专心持念金刚般若经。相师稽首谓曰。吾辈缘在尘俗之中。罔知佛法之功德有此殊异。观师此去。寿至九十二矣。后果应相师之言。终于招提寺。(出感应记)。

荀氏

隋时益州新繁县西王李村。居士荀氏。晦迹不显。人莫知之。尝於村东空地上。遥望虚空。手写 金刚般若经。遂感诸天龙神覆护。凡遇雨。此地不湿。约有丈许。如屋覆然。每雨。则牧童小儿。皆避於此。至唐武德年间。有僧语村人曰。此地向来有人书经於此。致有诸天设宝盖於上覆护。切不可令人作践。尔后设栏围绕。供养佛像。每遇斋日。集远近善友。诵经修善。尝闻天乐。声振一方。遂为吉祥之地(矣)。

法藏

沙门法藏。隋时人也。居鄜州宝室寺。禀性淳古。行业精勤。尝於开皇中。在本州洛州县建造寺宇。曾将自己衣钵变卖。起盖殿屋二处。又写经八百余卷。至唐武德二年二月中。偶染一疾。昏寐中。忽见金刚神。手执经一卷。谓法藏曰。汝造寺写经。有互用之罪。我今授汝 金刚般若经一卷。汝若至心能写此经一卷。流通读诵。互用之罪。悉皆消灭。言讫不见。俄而疾愈。尔后罄卖衣资。书写此经一百卷。毕世受持。修诸善行。不涉世缘。寿至九十九岁。其年正月十五日。延请大众看念 妙法莲花经一七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七卷。升座端坐。索笔书偈。与大众相别。俄然化去。一时缁素。咸睹 阿弥陀佛化身。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九品花池托质矣。颂曰 今年九十九看看无所有更莫问如何虚空打筋斗。

陆彦通(陆报应记作睦)

隋人陆彦通。日诵金刚经十卷。李密盗起。时彦通宰武牢。邑人欲杀之。以应义旗。城上有贼。持剑赶杀彦通。前有一深涧。贼逼近。跃入其涧。空中见金刚神。以手指令一人接彦通臂。置石上。都无损伤。神人曰。汝持经有感。故特来相救。因得保全还家。神所接之臂。异香数日不散。后位至方伯。年八十余。一日无疾。索笔书偈。香汤沐浴。端坐而逝。偈曰 八十九年在世随身做些活计今日撒手便行明月清风自在。

陈昭

唐武德年间。信士陈昭。江陵人。日常斋素。持念金刚般若经。累积功行。有大蟒。时来座侧听经。毕即退。每日如是。有邻人力昌。勇悍不信。见蛇往来。疑是妖怪。潜伺打杀。其蛇[口*(衔-金+缶)]冤。诉于阎摩天子。勅使者追力昌魂至冥司。令蛇缠身噬啮。苦痛难忍。力昌遂托梦告妻曰。我在生打杀一蛇。其本要听经百卷。可以升腾。只欠七卷。我不合打杀。今彼蛇苦楚不可胜言。可与我请僧写得 金刚经七卷。躬就佛前忏悔。以救倒悬之厄。妻觉而忆其梦。欲依写经。奈何口食不给。倍增悲苦。有男名僧护。方年五岁。问母何事悲哭。母说其由。僧护即答母曰。何不将儿卖却。以救其父。於是哽噎抱儿出市。卖与蜀客。得钱两贯。与子分离。五内痛割。遂请僧写经七卷。对三宝前苦心祷祝。一愿夫力昌承经功德。解释冤尤。二愿母子再得相见。自别之后忆子目盲。但每日诵念金刚经。求乞於市。其子随客往蜀。一去三十年。继父母俱亡。忽念亲母。卖我写经荐父。至今不知存亡。遂收拾家资。复回江陵寻母。未即之见。买宅暂居。忽遇节腊祭祖。就斋求乞老妪数人。来则诵金刚经一卷。乞意回向。僧护云。我幼年丧父。我母将儿卖身荐父。今得回乡。寻母不见。愿得父母同获超升。数中一婆婆便叫。郎君。我是汝母。汝年五岁。卖你写经荐父。见有卖券在我住处篮儿内。僧护索券读之。悲喜交集。焚香拜告 三宝天地神祇。今得母子相见。缘母目盲。不能见子。遂取水漱口。躬对天地之前。与母舐其目。左右皆明。遂得母子团圆。以应向年之所祷也。观者无不感叹。

任五娘

唐龙朔元年。洛川景德寺比丘尼房。有女使任五娘。死已。乞灵座供养。经月余。其弟妹每夜听得灵座有呻吟之声。初甚恐。因焚香问之。灵即答曰。我在生不合犯五重罪。一不合在房非为。二好食牛肉。三作践五谷。四浇泼羹汤。五杀害众生。又将活鱼作鲙。凡被杀众生。尽在阴司。要我逐一偿报。今准炎摩天子。勑令我受刀林剑树地狱。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痛不可忍。即今身上有刀七枚。痛入骨髓。我目告冥司鬼吏。有何因缘。能免此苦。鬼吏答曰。汝生前所造恶业深重。受此地狱。若要脱离。必得阳间孝顺子孙。为写得金刚经七卷圆成。可免此苦。答曰。别无子孙。祇有亲弟妹在家。求暂停苦。愿放围求救。蒙许而归。望弟妹以骨肉之情。将我生前遗下衣资。变卖得钱。舍入净土寺。求宝献大师为我写经一七卷。躬对佛前。忏悔杀生种种无边重罪。愿我早离地狱辛酸之苦。於是弟妹遂依所嘱。即为出卖遗物。命僧写金刚经。才得一卷。冥司狱吏奉天子勑。即与任五娘身上抽出一刀。写经七卷圆满。其刀尽皆抽讫。承此大乘经典功德。凡此索报生灵。悉得解脱。若生善道。其任五娘业障氷消。出离地狱。得人天。一日复来。拜谢弟妹。方欲详问。遂亦不见矣。(出报应记)。

白仁哲

唐龙朔中。白仁哲为虢州朱阳县尉。蒙差运米辽东。过海。忽遇恶风。四望昏黑。仁哲与合船人从八十二人。尽皆忧惧。仁哲平昔持念 金刚般若经。志诚有感。当时整理身心。焚香看诵 金刚经。未终卷。忽如梦寐。见空中有一梵僧。身放五色光明。谓仁哲曰。汝等八十余人。宿有恶业因缘。今日俱当没溺海中。即目海内鬼神罗剎等众。咸伺求其便。数内只缘仁哲平日持经功德。今蒙玉帝有勑。徧告龙王水府神祇。庶得免此撗逆之祸。吾特来报汝。勿致忧疑。须臾风恬浪静。八十余人俱得济岸矣。(出报应记)。

司马乔卿

唐永徽元年。司马乔卿为大理司。直丁母忧。哀毁骨立。刺血写金刚经一卷。才毕。忽墓上生芝草三茎。长一尺八寸。绿茎朱盖。取而复生。(出金刚感应传)。

吴逵

唐天宝年中。常州宜兴县人吴逵。每日五更。躬就佛前。诵金刚般若经一七卷。兼礼拜念佛。逵有诗曰。五更钟动莫贪眠抖擞精神向佛前一拜一声弥陀佛花池已种一枝莲每日修行。年至九十二。忽别儿女。无疾告终。自见二使者。引见阎摩天子。问逵。在生作何善业。对曰。自幼至今。专念金刚经。天子合掌。命逵坐。朗诵一卷。方念至在舍卫国。口中即出妙香。见佛显现。王不胜欣喜。谓逵曰。君有般若之功。吾勑送汝生舍卫国中。承品宦之后。受其爵禄。享富贵福。子孙荣显。使者奉命送逵。目过旧舍。就空中报儿女曰。吾得念经之力。阎王勑令吾生舍卫国中。特来相别。汝等宜受持金刚经及法华经。阴府深敬此二经。若不能受持。以诸花香。恭敬供养。得福无量。仍不得杀生。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买命放生。得长寿报。儿女闻之悲哭。曰。不用伤感。人生世间。有一善可凭。命尽如夜眠天晓。还见日月。一向在恶。必入黑暗勉之。言讫不见。(出杂爼记)。

偷马贼

唐大历中。太原偷马贼诬一孝廉同情。拷掠旬日。不胜苦楚。并无招词。推吏疑其为冤。未成文案。孝廉专持 金刚经。其声哀切。昼夜不息。忽一日。有竹一段。两头有节。堕於地上。不知从何处来。众囚皆争夺看。转至狱卒之前。疑是藏刀在内。对众劈开。视之。乃有金刚经中半偈。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众皆愕然起敬。贼首悔过。因得放焉。

周伯玉

唐大历十一年。卫州别驾周伯玉。日常持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公私不易其心。以为功课。一日忽见梵僧来前。伯玉问曰。是何尊者。答曰。吾是般若会上须菩提也。为汝诵经数年。惜乎不断肉食。汝若志心求佛道者。必须长斋断肉。伯玉自此断肉蔬食。转加精进。诵持 般若尊经。寒暑不辍。(出证验赋)。

王待制

了禅师应验序曰。昔唐时。有王待制。船至汉江。阻风。波涛汹涌。四面昏黑。樯颀楫摧。危险之甚。满船惊惶。性命莫保。待制亦惧。不得已。遂将平日持诵 金刚般若经一卷。抛弃江中。遂得风浪平静。待制惟日深忆此经。受持年远。郁郁不乐。经涉两月。方到镇江。见舟尾百步许。有一物似球之状。出没无时。众疑其异。待制差人唤渔人取之。乃螺蛳。辊成一团。割之。外湿内乾。待制用手分开。视之。乃是向日所抛之经。毫发无损。待制惊喜拜而受之。且叹曰。汉水会于九江。至南徐。动数千里。舟船往来。不可数计。然未闻所持之经。自彼之此。螺蛳一见而不舍。其为名耶。利耶。财耶。色耶。将必求脱轮回生死者也。呜呼。万物之中。唯人最灵。有毕世不闻是经。有闻而不见。见而不信。信而为名利财色。役其心不能受持者。尚螺蛳之不若也。谓之最灵。孰与之哉。时宋绍熙七年。岁在丁亥。仲秋念五日。歇叟消子述。

虔思

唐乾元年中。广州僧虔惠。自幼受持 金刚经。寒暑不易。因与缁俗数十人。泛海往南安都护府。忽值风涛大作。打坏船只。满船人俱没海中。唯虔惠在浪中偶遇一丛蓬蒿。自身渐至蓬蒿之上。随浪三日三夜。方得济岸。子细视其蒿中。乃见金刚经一卷。并无淹湿。虔惠拜受此经。精诚供养。日夜受持。年至百三十岁。端坐告终。其经本自出。香烟渐成五色云气。徐徐上升天界。大德僧众与大守官僚。远近缁白。咸驻此处。俟经来下。至一日一夜。莫知所之矣。

窦公主人

唐陈国窦公主人。卢氏苪公宽之妹也。平日好善。信罪福。尝诵金刚般若经。卷将终。有两三分。忽头疼大作。自念傥死不得终卷。力疾索烛。要续圆满。而火悉灭。婢使空回。夫人叹息不已。忽见灯炬。渐次升堂。直入卧处。去地三尺计。又无人执侍。光明若昼。夫人惊喜。急取经看之。有顷。家人钻燧得火。烛光即灭。自此病亦痊。日诵五卷。一日苪公将死。夫人往省视。公谓夫人曰。吾妹诵经精恪。冥司注记姓名。又添遐算。异日必有好果报也。夫人寿至九十。无疾索浴。端坐而终矣。

三刀和尚

唐朝崔昭。为寿州刺史。有一徤儿。犯极刑。处决之际。差官吏押往市曹处斩。连施三刀。其刀自折。刺吏问徤儿曰。汝有何术。答曰。无他术。平昔专心持诵 金刚般若经。遂差人取经来看。及开函视之。乃见经本已作三段。痕迹分明。刺史见之。合掌欢喜。赞叹曰。尝闻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今果若是。遂免其罪。徤儿求出家为僧。刺史即施度牒。号曰三刀和尚。

幵行立

唐幵行立。陕州人。不识一字。长庆初。常随善友口授金刚般若经。得一年。自能背诵。时或为(脱一字)凡身到处。即奉经本。焚香持诵。一卷一日。偶贩疋帛三百余贯。往他州货卖。经过峻岭。撞见强贼数人。各持刀仗。来赶行立。箱箧约重五十斤。急弃之。竟投岭下深涧侧避。忽见空中有一金刚神。以手指行立。只觉身在水面上。如行平地。众贼见箱袱。遂即取之。及举甚重。不能起。贼皆惊异。却在岭上招手。唤行立曰。你上岭来。我若杀你。如杀我等父母。行立即上来。贼再三扣问。汝有何幻术。答曰。非有幻术。恐是平日专心持诵 金刚般若经。为佛神力感应。故有斯灵异。贼遂令行立开箱视之。乃见五色光明。现於其上。众贼皆合掌悔过。遂舍壹佰贯文与行立 经前去受持。众仍发愿。弃枪刀。更不作贼。俱改恶从善矣。(出感应传)。

灵幽

释灵幽。在京大兴善寺出家。长庆二年暴亡。已经七日。体质微暖。而未殡之。自见二使。引见阎摩天子。勅问幽。在世习何行业。幽对曰。贫僧一生常持 金刚般若经。天子合掌。赐座命幽朗诵一遍。地狱煎[火*敖]捶楚之苦。一时停息。诵经毕。天子再问幽曰。念此经中而少一章。师寿合终。今加汝寿十年。归世劝人。受持此经。真本在濠州锺离寺。在碑上。幽既还魂。具录表奏唐天子。奉勑差中使往濠州碑上看此章。在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后增尔时惠命须菩提到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是也。

释明浚

唐永徽元年。释明浚暴死。苏云见二青衣引至冥王。问。一生何业。浚答。但诵金刚经。王曰。善哉。若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乃放还。浚自此愈加精进。至二年三月卒。寺众咸闻异香。(出本传)。

苏仁钦

唐武德年间。长安苏仁钦。有父。前生尝於阴府借过受生钱。得托生处。世享富贵福。因循不曾答还。自死之后。堕厕中担负沙石。臭秽没身。受无量苦。又仁钦在生。恃其豪富。不知惭愧。恣意宰杀猪羊。烹炮物命。盖因被杀众生。各经阴府陈诉。又复幽显灵祇。注记罪恶。致蒙阴司追录。仁钦魂识收系在狱。遂使阳间受诸重病。枕卧床廗。经年不瘥。以是杀生恶业。减算夭亡。见二使者。押见阎摩天子。勑曰。缘汝前生修善。以致今生富饶。汝今恣意享福。不识因果。杀害众生。遂使减算绝禄。令狱卒驱至刀山剑树之上。偿诸恶报。於是慞惶恐怖。仰告王曰。念仁钦生前虽不曾看经作善。尝施财请赎 金刚经一卷。舍与安国寺僧神敬受持。此僧迁化已。岂无报应。须臾有异香芬馥。见僧神敬手执 金刚经。直至天子殿前。言。贫僧久与仁钦受持此经。致有般若之功。於是特来告王。愿赐慈悲。再放仁钦还魂。改恶从善。王即合掌。判仁钦加五十年寿。复归阳间。因得还魂。乡邻远近见闻者。无不惊叹。各戒杀生。回心向善。仁钦得活。发心印施法华经一百部 金刚经一千卷。斋僧一百员。修设水陆大斋。作诸功德。忽夜梦亡父。言。我受地狱苦无量。谢汝修行佛法。功德之力。我已得生天界。汝若为我将田百亩。舍入寺供佛斋僧。此功德不可思议。功超七祖。福及子孙。仁钦遂依亡父所嘱。以满心愿。(出杂爼记)。

杨旬

唐大历中。夔州推司杨旬。常持 金刚般若。处心正直。积累阴功。感动 穹旻。有子年二十三岁。习科举业。一日禀父。欲入试场。父云。汝学未充。不可。其父当夜梦一金刚神。谓旬曰。汝念经阴骘有感。吾特来报。汝子将来必贵。若应科举。须改作杨椿名纳试奏。吾场屋中助子笔也。旬既得梦。次日令子作杨椿名纳卷。果得第六名。次年赴省试。椿自梦见一金刚神。语椿曰。今年省题。乃是行王道而王。汝可预留心意。切勿漏泄。正试之日。果如其梦。试中第九十六名。及殿试毕。试官纳三名卷子御榻上。择日拆号唱名。椿再再梦神语曰。汝策甚好。却不中主文意。打在第五甲。吾今将汝卷於 御榻上换了第一名卷。后日唱名。汝应夺天下都魁矣。缘汝父子平昔念经行善之报。至斯。果应其梦。史岩闻推司杨旬子。中天下都魁。请旬赐坐。令旬解职。旬告史君曰。念旬平日仰托二天之庇。奉公四十年。家无资产。唯积阴德。留得三个悭囊。乞台旨取来。当厅开看。第一个有三十九文当三钱。第二个有四千余文折二钱。第三个计万数小钱。史君不知所以。旬曰。每年承鞠勘公事。遇有死囚。详其情理。可逭定为流罪。即投一当三钱。有犯流罪者。定为徒罪。投一拆二钱。有犯杖罪者。量轻或释放之。便投一小钱。又每效周箎。行 太上感应篇十种利益。一。收街市遗弃婴孩。倩人看养。俟年舍伍愿识认者。还父母团栾。二。每年冬十一月初三为始。收六十已上。十五已下乞丐贫人。入本家养济院。每日给米一升。钱十五文。至二月初三日。已满一季。令其自便求趂。三。普施应验汤药。救人疾苦。四。施棺木。周急无力津送之家。五。有女使不中使唤。不计身钱。量给衣资。从便改嫁。六。旬处於世。专一戒杀。救护众生。遇有飞走物命。买赎放生。七。每遇荒歉之年。其粮食贵籴贱粜。赈济贫民。八。应有寺观崩损者。为修理之。圣像年深剥落者。为装饰之。或桥梁道路沟渠不通者。咸为治焉。九。有远乡士夫。客旅流落者。斟量远近。以助裹粮。而周令还乡。十。旬忝居推司。凡遇死囚。贷以复生。常推己及物。济人之急。救人之危。感动穹苍。赐旬男今日夺天下都魁。皆因旬平昔奉公行善之所致也。岂敢舍公门退职而自求安逸耶。有诗二首。以呈史君 诗曰。

夔郡杨椿作状元为文司权四拾年推情贷活人无数累积阴功感上天。

人道公门不可入我道公门好修行若使曲直无颠倒脚踏莲花步步生。

何轸女

何轸妻刘氏。年二十六岁。生一男得两周。一女方周满。忽夜梦入冥司。判决刘氏来春三月命终。觉后思之。忧惶涕泣不已。其夫与亲属咸问哭泣之因。答曰。尝梦入冥司。判我只有半年在世。至期果死无憾。但愧儿女无依。忽一日自省。遂命画士绘画 佛菩萨像一轴。恭敬供养。断除荤酒。昼夜躬对 佛前。精处持念金刚般若经。回向发愿云。惟愿我 佛慈悲。增延世寿。若满四十五岁。儿女皆有娶嫁之期。死入黄泉。亦自瞑目。每日专心持念。至三十八岁。儿得娶妇。及四十三岁。女得嫁人。以满所愿。至太和四年冬。恰满四十五岁。悉舍衣资。庄严 佛像。为善俱毕。一日徧告骨肉亲缘曰。吾死期已至。何轸以为鬼魅所缠。不信有此。至岁除日。刘氏自请大德沙门。祗对 三宝之前。授以八关斋戒。沐浴更衣。独处一室。跏趺而坐。高声诵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诵毕寂然无声。儿女亲属俱入室看视。端然而坐。已化去矣。凛然如生。唯顶上热而灼手。凡四众士庶见者闻者。无不归敬 三宝。赞叹希有。其夫何轸。一依亡僧之礼。营塔安葬於荆之北郭。(出酉阳杂爼)。

军校

唐乾符年间。兖州都督使崔尚书。法令甚严。有一军校。衙参不到。崔公大怒。令左右斩之。其军校就戮。颜色全然不变。众或异之。当时斩讫。至三更。军校睡觉。祇见身体卧在街上。遂走归家。妻儿皆惊骇。恐是鬼魂。谓妻子曰。我非鬼也。初被斩时。如醉梦中。罔知所以。今忽睡觉归来。举家欢喜。明旦至帐前拜谢。崔公惊愕。谓曰。汝有何术。今敢复来。军校答曰。素无他术。自幼至今。每日持念 金刚经三卷。昨朝失晓。诵经过期。有犯军律。崔再问曰。汝知斩时否。答曰。初押出戟门外。只觉身如醉梦中。都不记忆。又问曰。汝所诵之经在何处。答曰。在家中佛厨函内。崔急令取来。及开函。只见五色毫光。取经看时。已作两段矣。崔大惊异。亦自悔过。抚慰军校曰。我与汝币帛。可买银箔。债写此经一百卷。就延寿寺。命僧看念忏悔。一时俱散施。留经十卷。恭就本寺 佛殿供养。仍令图画就戮之处。并斩经之像。以彰灵迹。(出报应记)。

孙翁

唐政和中。真州石匠孙翁。每日持念 金刚经三卷。一日同三十余人入山凿石。忽山崩。尽丧其中。唯孙公在石罅处得活。经一十二年。因子孙凿石。穿透。见翁端坐。容貌如故。子孙惊拜。问翁何以得生。翁曰。常持金刚经。又问饥否。曰。始初因吃一个酥饼。至今不饥。翁问曰。我昔所看之经在否。子孙答曰。有。遂还家。遥取经看经。上有一圆孔。恰如酥饼大。凡见闻者。无不赞叹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能救护孙翁饥渴垂死之患难也。(出报应记)。

刘县令

昔毗山刘县令。为官清廉。家法甚严。日诵 金刚经三卷。寒暑不辍。前任运司幕官。同妻难月。梦见一僧从空而来。云。有事冒于尊听。贫道修行六十余年。盖因世缘未了。再令出世。念合下善根成熟。特来依投。愿收录。刘曰。既蒙不弃。无吝见教。其僧便入卧房。刘怒而觉。次日。其妻分娩得生一女。聪惠过人。年七岁。不曾从师。经书尽皆通晓。随父日诵金刚经。未及月余。便能暗诵。父母甚喜。年登十九。吟咏成章。女因患方愈。值夏月。忽作蚊蚋诗云。昨日曾未与君期今朝擅自入罗帏玉体任君餐一饱犹作娇声殢阿谁其父听得大怒。唤出厅前。深责情意。欲置之死地。母急来救。询问其由。女曰。昨夜蚊虫叮我。今朝作诗。别无他事。母即去白父。说其因由。父曰。汝既在室。安得有此等语。句句有情。女告父曰。不然请题。奴别作四句。父将剪子为题。女随口便答曰。有情两股合无情两股开快从腰里取长短任君裁父微笑不语。女便入房。索浴更衣。出厅白父。念奴适来。几乎不得其死。不如及早拜辞父母去矣。因成颂曰。十九年来作客清净。无花无逸了了分明。归去一任东西南北。生也了死也了。不论年多年少。今日拨转遇真空。一轮明月清皎皎。描也难描画也难画。满头插花盘膝坐化。

宋承信

宋绍兴二年。有宋承信。居秀州华亭县。因患翻胃之疾。数年百药不能治疗。忽一夜。梦见有一梵僧。谓承信曰。汝乃宿世冤愆。遂致今生受诸病苦。汝知否。应有世间男子妇人。或风瘫。或劳跛。或盲聋喑痖。或病缠身。经年累月。枕卧床席。将死不能。气绝者。其魂灵摄在阴司。考校前生今世所作罪恶。因缘果报。毫发无差。若有奉施金刚经。或自他书写。或毕世受持。才举心动念。遂惑阴府官曹。捡察善功。先放魂魄附体。次遇良医。其病即愈。睡觉省悟。明旦令妻焚香。躬对诸佛菩萨之前。发愿甘许奉施 金刚般若经一千卷。兼自尽形受持。尔后又复梦见有一金刚神。赐药一丸。令承信吞之。次日其病即瘥。将养月余。身轻体徤。容貌精神俱获复旧。凡见闻者合掌称叹。此经有起死还生之功。可不戒且敬哉。

唐珍

宋唐珍。乃绍兴府会稽县押狱。日常持诵 金刚经三卷。寒暑不易。绍兴八年。同楮旬诸茂偷据官钱。事觉。由县申解本府。赵相公判送司理院再勘。唐珍等至。夜梦一金刚神。语珍曰。汝得平日持念 金刚经有感。汝但放心。临断之际。吾当助相公神笔。先判楮旬诸茂。各决脊杖。配邻州。汝决杖一百。回监。俟赃足日呈放还家。睡觉。再三思量。我既为首。所犯刑名。其罪是一。安有轻重哉殊。不可晓。以至临决断之时。逐一果应其梦。毫发无差。所见所闻之者。咸疑其异。方知 金刚般若之功。有不可思议者也。遂感 金刚神力。冥助赵相公之笔。复何疑哉。尔后发愿印施金刚般若经三百卷。尽世专精受持。寿至八十五岁。无疾而终。(出杂爼记)。

王氏

宋绍兴九年。明州王氏。日常持 金刚经。因夫带往岐州任所。身怀六甲二十八个月。不能分娩。又以多病。形骸羸瘦。深虑生产之时。子母难全。忧惶不已。一日倚门而立。偶见一异僧。教化曰。同增福利。王氏将钱舍施已。僧云。娘子有善根。何不印施金刚经。若发心印施得一千卷。见世增延福寿。父母子孙团圆。所愿皆遂。福及七祖。先亡一切眷属。咸获超升。王氏猛省。依僧所嘱。遂印施 金刚经一千卷。斋僧一千员。就念经一千卷。躬就天宁寺。对三宝前忏悔。求愿保佑生产之日。子母双全。早祈感格。斋罢还家。至夜三更。得梦。自见一金刚神。以杵指王氏腹。其疼不可忍。及觉。已生二男子在床。相貌圆满。令人爱乐。仰藉般若之功。天神卫护。报应之速。王氏既得母子双全。不胜忻幸。尔后专心齐素。诵经不辍。年至六十一岁。无疾忽尔身亡。自见二使者引见阎摩天子。勅问。汝在生作何善业。王氏答曰。自幼持念 金刚般若经。至今每日不缺。天子赐金床与王氏。就殿侧坐。朗诵一遍。地狱辛酸之苦。一时停息。诸受地狱之人。普沾恩利。天子再问王氏。何不诵咒。答。世间无本。勑令鬼吏於藏中取咒本付王氏。嘱曰。汝归阳间。展转流通。切勿遗坠。天子又曰。王氏向后寿终。径生极乐世界。不复再来此处矣。

补阙真言曰。

唵 呼卢 呼卢 社曳 契 莎诃

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  二回向无上佛果菩提念念圆满  三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同生净土

朱进士

宋朝苏州府朱进士。服儒衣冠。习举士业。平昔罔知佛法之妙。一日闲游。偶至虎丘寺。正值佛印禅师讲演 金刚般若经。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师逐一解说佛法大意。朱闻之甚喜。自念平日未尝闻此佛法。深有理焉。惜乎圆满。欢喜回家。次日午刻。忽睡去。梦一鬼吏。押五个罪人。朱亦随后。约行二里许。见一大街。入巷门。挂青布帘人家。鬼吏揭帘。罪人皆入。至厨房。见灶上桶内有汤。罪人皆去吃。朱亦觉渴。方欲饮。被鬼吏喝住曰。听佛法之人不得饮。因此惊觉。心疑此梦。信步行至大街。入巷。果有人家与梦中无异。朱扣门入。其家主翁见进士至。急忙相接。朱问。适来使宅厨房。有何动静。主翁遂问家人。言厨下方养得六个小犬。内一枚死者。朱即惊惶流汗。自谓若不得闻佛法之力。遂入狗胎。化为畜类矣。因弃其旧习。专心持念 金刚般若经。寒暑不辍。寿至八十九岁。功行圆满。於八月十五日。遍请诸山师德道友亲朋相送。就升於后园树枝梢上。说四句偈。与众相别。端然立化去矣。偈曰 八十九年朱公两手劈破虚空脚蹈浮云粉碎立化菩提树东。

扬琰

宋乾道七年。三月十三日。左中太夫龙图阁待制提举佑神观扬琰。和王之子也。偶梦见父和王偕母夫人。龙图省记考妣已弃诸孤。恐亟去。恳留为十月之欵。和王许之。龙图再拜。劝酒委曲如生之礼。龙图泣。和王及夫人亦泣。龙图禀考和王。寻常所修功德。烧献钱焉人物。用得否。和王曰。用得。再问。释道功果孰胜。和王云。一日但举手翻覆。龙又问。世间经文孰胜。和王答。阴府深敬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汝若为吾印施得一千卷。最为第一。龙图意谓欲冥器。即对云。容造以献。和王曰。可。时以暮矣。顷刻有一急足从水中行来。报覆酉时有金字牌过楚州。龙图再禀。大人今在何处。和王云。吾管地部。方眷恋间。忽然睡觉。不胜悲感。泪流枕席。遂念和王英爽不昧。神色如生。盖和王为宋大将。历百战戡定祸乱。大功不一。受降不杀。全活甚众。入扈殿垂四十年。未尝妄刑一人。忠厚明恕。宜得功德之助。有所主宰。且晤人间所修功德。看诵 金刚经文。所焚冥器。阴府皆得用之。又知善恶报应。冥阳一趣。无间彼此。亦足以劝世之为善者也。龙图恭睹 释迦世尊降生之日。就禅福资寺。修设天地冥阳水陆大斋一会。及斋僧若干。如法修礼 金光明三德妙忏一七昼夜。命僧众看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藏。计五千四十八卷。用资二亲冥福也。

承局周兴

宋淳熙元年。杨州府承局周兴。自幼日诵 金刚经一卷。公私不易其心。尝承太守莫队差兴赍弊帛香烛寿礼约有一千余贯。往行在送朝贵生日。行至瓜洲渡客店郁三家投宿。其夫妻见承局行李重货。唤兄郁二谋意商量。夜至三更入房。将周兴潜地打杀。离店五里许。埋在路傍。行李财物。尽行劫已。缘承局过限。回札延引杳无所归。其妻子被官府两次监禁杖限。倐经一年。实难追获。后因太守被召赴行在。一行人从起程。未乃到瓜洲渡。尚有五里许。忽有一朵莲花。拦在路上。太守令从者折之。刀斫亦不断。遂掘至四五尺。只见一死人。其莲花从口中出。众人庆护取出。子细看时。尚自眼动。再三熟视去。是周承局也。取到人家。以粥徐徐调理。次日方能言语。云。被客店郁二等劫死。埋地已得十六个月。太守惊问。因甚活。且不饥。答曰。得日前持诵 金刚经力。被埋在地如梦中。见有一金刚神。将一朵莲花插在周兴口中。至今不觉饥渴。太守合拳赞叹云。尝闻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自愧将渠妻子经年监禁。悔何及矣。且平日所理公案。不无冤枉。即移牒杨州府官。请速为释放周兴妻子。立便差人追捉郁二郁三并妻等人。究问明白。郁二等招伏。打死周兴。劫了锦段拾疋。沉香一块。寿烛十根。并献寿礼物等欵成。具录闻奏。奉旨议得。周兴承佛法功德力。故神天守护。今已得活。其郁二郁三谋劫。罪情实重。若与贷命。虑后再有阴谋害人。并与重杖处死。其妻决脊二十。编管海外军州。永不放还。善既有报。其恶亦然。可不诫哉。(出杂爼记)。

郭承思

绍兴府寄居郭承思。新除温州参军。将欲之任。亲诣天宁寺佛菩萨之前。焚香发愿云。挈家九口赴任温州。一愿到任。合家不食牛肉。二愿掌权处政。常行方便。恤念孤贫。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俟考满还乡。誓舍财金。书 金刚般若经一卷。恭入佛殿。永远供养。后得三考满。与同寮官司法元珍迪功。共买舟涉海还乡。参军家眷居船前仓。司法居后仓。行至绍兴府界首。偶值风涛大作。四面昏黑。众皆惊惧。只见海内鬼神。将船凿为两段。郭思承前仓。风帆顺便。径直到岸。司法后船。人口行李尽皆沉溺海中。盖缘司法任政徇私。拗曲作直。致招此报。郭参军秉心良善。奉公执法。誓愿救人又承 金刚般若之力救护。平复还乡。善恶报应。如指诸掌。见者闻者。无不感叹。

赵璧

泗州书生赵璧。赴京应举。其妻已亡。后赵璧及第还乡。离家十里许。似梦非梦。见亡妻在路傍。哀告甚切。云。念奴在生之日。杀害物命。每於蠏出之时。买作醉蠏。恣意食啖。自死之后。准阎摩天子勑驰入蟹山。被群蟹钳其眼目。及徧身流血。昼夜受苦。又生前不合吐酒余残饮剩盏脚。阴司积聚五石九斗七升五合。使奴阳寿。先减一纪。又受三七日大地狱苦。再准王勑。若狱吏监奴卖酒。以俟无常鬼追到亡魂。俱勒来买酒。却就奴身上刺血应卖。升合务要补填原数足日。别受地狱。今闻夫主及第荣归。特来哀告。阴府深敬书写 金刚般若经。乞将奴房奁变卖。若为奴写得七卷。仗此般若之功。实可救拔地狱之苦。其夫允诺。才到家。即便舍财。请僧写经。方了两卷。一日备祭祀礼。为妻上坟。方到暮侧。忽见一老翁。言。吾是小神土地。汝妻承写经功德。昨日午时。准阎摩王勑。上升天界。地下不复见矣。岂不见佛印禅师戒杀文曰。鳞甲羽毛诸品类。众生与佛心无二。只为当时错用心。致使今生头角异。水中游。林里戏。何忍将来充日计。磨刀煮火或研齑。口不能言眼还觑。或槌榼。或刀刺。牵入镬汤深可畏。追燖毛羽括皮鳞。刮脊剜心犹吐气。美君喉。夸好味。劝子劝妻言俊利。只知恣性纵无明。不惧阴司毫发记。命才终。冤对至。面睹阎王争敢讳。从头一一报无差。炉炭镬汤何处避。劝贤豪。须戒忌。莫把众生当容易。食他一脔脔还他。古圣贤言终不伪。戒杀兼能买放生。免入阿鼻无间地。又满庭芳词。鳞甲何多。羽毛无数。悟来佛性。皆同世人。何事刚受口头肥。痛把众生剖割刀。头转鲜血飞红。零炮碎炙。不忍见渠。侬喉咙才咽罢。龙肝凤髓。毕竟无踪。谩羸得。生前夭寿多凶。奉劝世人省悟。休恣意。击恼阎翁。轮回本来面目。改换眨时中。

李玄宗女

荆州江陵县李玄宗女。年十三岁时。梦见一梵僧。谓女曰。汝有善根。何不持念 金刚经。又云。世间若有男子女人。每日净心能诵一卷。阳间增延寿算。百年命终。即生天界。若能究竟般若。宜到涅盘彼岸。或有看经。虽未圆就。死入阴府。不能拘录。即判生富贵之家。受诸胜报。玄宗女依僧之嘱。日诵三卷。年二十四岁。不愿有家。忽患伤寒。三日而卒。有二使者。引见阎摩天子。照勘其女无罪。及见女子头上有佛显现。王云。此女既有般若之功。即判还魂。临放时。王嘱曰。汝父有仇雠。遂使阳间。先减二纪之寿。不久追入阴司对证。因汝父好将活鱼切鲙。今有鱼七千余头。状诉索命。汝若不信。归阳间问父。每夜梦见落在网中。日日头痛。此是鱼求报也。女得还魂。以阴府事。逐一白父。其父闻之。惊惶无措。遂同女往天宁寺大佛殿内。斋僧百员。发愿断除荤酒。手写 金刚般若经四十九卷。写经已毕。玄宗忽一夜梦见有数百青衣童子。俱拜玄宗。口称我等昔日被君杀戮。各经阴府欣其冤。索君性命。今蒙写经功德。我等咸承善力。出离三[除/土]苦趣。各得往生善道。君既释冤。阴司复还原寿。又添遐算。玄宗闻之。不胜欣喜。自尔持诵经文不辍。为善不废。寿至百二十岁。无疾索浴告终。(出杂爼记)。

王迪功

县尉王迪功。好鹰猎杀害众生为乐。有妻在家。日诵金刚经。一日妻正念经。见夫出猎方归。其妻苦劝夫。从持经功德分第十五。同念此一分。不肯终卷。竟入厨房。烹炮物命。恣意饮宴。后过五年。迪功忽患风中在床。经年不愈。一日自见二使者来追。命尽而卒。唯心头有气。二使者引见阎摩天子。怒责迪功曰。汝既受爵禄。何不福上增修。却好杀害生命。减算绝禄。令狱驱入镬汤之内。其鬼吏捡簿。告王曰。此人虽有杀业。善籍重如山。生前尝得其妻劝念 金刚经一分。功德虽片纸。重如恶簿。合与免罪。放还阳间。天天勑曰。就镬汤内取一杓汤。淋其背。然后放还。因得再活。后患背疽。遍体溃烂。痛不可忍。百药不能治。一日令妻就佛前代发愿云。今后誓不杀生。候病痊日。愿自手书 金刚经。斋素受持。忽一夜梦见一僧。用手摩迪功背三匝。至天明视其疽已痊。更无痕瘾。善恶之报如此。(出报应记)。

冯察院

冯察院日持诵 金刚般若经三卷。年至二十八岁。一日为国事。修札具奏至帝。当夜四更。忽见两使者追入冥府。引见阎摩天子。勑曰。汝寿合至七十九。官至枢府。缘汝奏札。於国损民。汝当绝禄除算。冯惊愕。俯伏告曰。臣既阳寿未尽。乞赐再生。誓当毕世持经。常行阴骘。不造罪僭。有犯天律。王悯其回心向善。放回阳间。再三诫谕曰。凡掌权政。可制簿一面。日间作事。夜必书之。既不可书。必不可作。此延年之术也。才举一善。专民恤物。增延福寿。若用刻剥之心。上帝恶之。则促寿减禄。冯得再生。日行方便。利国施民。阴德日着。寿至九十八。官拜丞相。忽一日卧疾。有第九子方十一岁。出厅前嬉戏。见无数牛头马面狱卒。子问诸鬼曰。何缘来此。鬼吏答曰。我等特来迎接阎摩天子。其子惊惶。哭入堂内。以所见白父。亟相笑而抚掌曰。生为上柱国。死作阎摩王。是吾职也。颂曰。休将铅笔逞文笔。回礼空王乐出家。已发一心归大道。不须六贼苦拦遮。劝同妻妾终成疾。位极公卿一似花。从此晚年凭惠剑。愿将名字寄丹霞。索浴更朝衣坐化。又颂曰。大洋海里打鼓。须弥顶上闻钟。业镜将来。烁破翻身。透出虚空。

姜学生

送州姜学生。村居二十三岁。暴疾夭亡。见二使者追魂。引见阎摩天子。勑曰。汝前身修福。注今生寿年八十二岁。丁丑科赴试得举。官至公卿。汝不合杀牛食肉。有犯天律。准玉帝勅。令汝减算绝禄。汝既读书。岂不闻海州雷雨七日七夜。天降石鼓。记曰。万物唯心造。为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昔有进士庾信。杀牛食肉。恃文章聪明。毁谤三宝。自死之后。受诸地狱。今变为乌龟。王勑鬼吏牵乌龟至殿下。令姜学生看。其龟有九头。头目并皆流血。苦痛不已。此即庾信也。有一鬼吏语生曰。汝急告天子。改恶修善。乞赐还魂。若判入地狱。无有出期。生曰。有何门路。愿求指教。鬼吏曰。阴府深敬重书写受持 妙法莲花经 金刚般若经。汝若发心。即获脱免。得此遂告天子曰。念生双亲垂老。别无兄弟侍养处世。年幼不知罪福。致犯重罪。虽读庾信文词。却不曾毁谤佛僧。既阳寿未终。乞赐放回阳间。孝养父母。发愿书写 妙法莲花经 金刚般若经。毕世食素。精勤受持。天子悯其回心。改恶从善。责放还魂。天子诫曰。汝回阳间。孝养父母。恭敬三宝。诵持经典。修行善业。若再违犯。卒入黄泉。千佛出世。不通忏悔。姜学生既得还魂。亲识邻里。咸来询问其由。无不惭愧。改过自新矣。

霍参军

霍参军诵持金刚经。忽见厅下地裂。涌出包龙图。称吾是速报司。参军问速报司曰。报恶不报善。善者受饥寒。恶者丰衣饭。清者难度日。浊者多荣变。孝顺多辛苦。五逆人爱见。速报司唯当灵不灵。唯当现不现。既灵须显灵。既现须教现。愿赐一明言。免使阎浮众生怨。包龙图答曰。吾掌速报司。非是不报恶。非是不报善。善者暂时贫。恶者权饱暖。浊逆曲恶辈。报案尽抄名。第一抄名姓。二除福禄神。三教绝后代。四遣祸星临。五使狂心计。六被恶人亲。七须寿命短。八报病缠身。九遭水火厄。十被王法刑。如此十苦难。尽是十恶人。参军休问我。照鉴甚分明。一朝天地见。万福一齐临。诗曰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早先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速与来迟。

霍参军再问速报司。阳间有僧尼善友及士夫黎庶。有受持金刚般若经之人。将来百年命尽。死入幽冥。得超升否。包龙图答曰。用得。

张隐

张隐年方弱冠。食素。常诵 金刚经。同里屠儿亦名张隐。为杀猪羊数多。被冤仇院府欣冤。准阎摩天子勑。阴使误追持经张隐。责曰。汝生处世。何得杀害生灵。隐答曰。看经为务。不曾宰杀。王索业镜照看。果有善根。天子问鬼吏曰。张隐合得寿命多少。鬼吏阅簿。寿至九十岁。天子语隐曰。汝既不曾宰杀。兼乃持经。今汝放还魂。隐死时。正当仲夏。已经三七。尸体腐坏。不任再附。后来告王曰。汝尸既不任托。勅使者急追屠儿张隐来受报。王谓持经张隐曰。汝与屠儿同名同姓。同年月日时。宜托彼尸而活。屠家见夫死三日复省。不胜欣喜。略不顾。径走归元居。语本妻与子曰。我再得还生。屠家认作夫。看经之家认作父。两家各诤。孰能甄别。於是经官。乃明准刺吏判曰。身魂两生。姓名不殊。生本各枝。死回同气。身属屠家。其情性声音。却是持经之人。实难分辨。仰两家轮流各养一月。仍具实表奏朝廷。以为罕事。屠儿子孙。改恶从善矣。

徐玘

徐玘乃杭州人吏。每夜五更。持诵 金刚经三卷毕。方入公门。其家富。一日有劫贼百余人。竟入徐玘家。将老小并用拘缚。将徐玘缚在箭垛上。玘云。金刚不坏身。今如之何。须臾只见佛现空中。畏心稍释。众贼咸放箭射之。连发百箭。或中垛坠地。玘身上下俱无所伤。众贼惊骇。问玘。汝有何术。答曰。无术。每日专心受持 金刚般若经。想是三宝龙天救护。有此感应。众贼合掌惊悟。并释放之。

陆翁

湖州城南屠户陆翁。年二十三岁时。门前见一云水僧弥。教化有缘人。陆不领解。僧云。汝杀猪羊不计其数。何不改业。陆曰。承袭祖业。不忍弃舍。僧云。汝若不改。后世必堕此类。仍被他杀。冤冤相报。无有出期。贫僧观汝。宿有善根。何不受持 妙法莲花经。及 金刚般若经。汝若受持。消除恶业。增长善福。岂不见仁宗皇帝御赞莲经云。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内含藏溢心甘露时时润灌顶醍醐滴滴凉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僧言讫。回头不见。陆遂省悟。想是佛及观音菩萨化身来劝化我。即请画工。绘装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相一轴。设席供养。投师习诵 妙法莲花经金刚般若经。未及五年。自能暗诵。且如明日宰杀猪羊几许。预夜躬就佛前焚香。持诵 莲经一部。金刚经一七卷。对佛忏悔。口称来晨杀猪羊几口。愿将看经功德超度被杀猪羊。尽此报身。早生净土。愿我命终之时。免斯冤对。朝日相似。陆反觉身轻体徤。自得其乐。年至八十一岁。将死半月之前。徧请亲戚朋友.市户邻居。言在十一月初九日辞世。至日。聊备蔬食。祇迎相别。至期俱赴斋罢。果能索浴更衣。端然坐化。凡士夫乡友。无不瞻仰称叹。时周璟亲见。亦同相送。颂曰。陆翁处世实奇哉。儿女亲绣笑满腮。八十一年如梦觉。百千三昧绝疑猜。杀生不碍真如性。念佛先空罪福堆。感得慈尊来接引。水晶宫里白莲开。颂曰。六十余年专杀业。手提刀秤暗修行。今朝得趣菩提路。水里莲花火里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感应传(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