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七 伤寒病诸候上(凡三十三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伤寒候

经言: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寒,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夫触冒之者,乃为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必有温病者,皆由其冬时触冒之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其时行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少长,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交争,荣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洗浴发汗即愈。病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故头痛、胸中满闷,当吐之则愈。病五日以上,气深结在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

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何也?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两伤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厥逆,水浆不入,则不知人,六日而死。

夫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

其气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

其不两伤于寒者,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通于脏也,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于胃,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口热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咳。十二日厥阴病衰,囊从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治之奈何?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其病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病三日过者,可泄之而已。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并自当愈,其经竟故也。若欲作再经者,当针补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矣。

相病之法,视色听声,观病之所。候脉要诀,岂不微乎。脉洪大者,有热,此伤寒病也。夫伤寒脉洪浮,秋佳春成病。寸口脉紧者,伤寒头痛。脉来洪大,伤寒病。少阴病,恶寒身拳而利,手足四逆者,不治;其人吐利,躁逆者死。利止而眩,时时自冒者死。四逆,恶寒而身拳,其脉不至,其人不烦而躁者死。病六日,其息高者死。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死。头痛,脉短涩者死;浮滑者生。未得汗,脉盛大者生;细小者死。诊人大热,其脉细小者,死不治。伤寒热病,脉盛躁不得汗者,此阳之极,十死不治。未得汗,脉躁疾,得汗生;不得汗难瘥。头痛脉反涩,此为逆,不治;脉浮大而易治;细微为难治。

发汗若吐下者、若亡血无津液者,而阴阳自和必愈。夫下后发汗,其人小便不利,此亡津液,勿治,其小便利,必自愈。阳已虚,尺中弱者,不可发其汗也。咽干者,不可发其汗也。伤寒病,脉弦细,头痛而发热,此为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 语,为属胃。胃和则愈,不和则烦而悸。少阴病,脉细沉而微,病在里,不可发其汗。少阴病,脉微,亦不可发汗,无阳故也。阳已虚,尺中弱涩者,复不可下。太阳病,发热而恶寒,热多而寒少,脉微弱,则无阳,不可发其汗;脉浮,可发其汗。发热自汗出而不恶寒,关上脉细数,不可吐。若诸四逆厥者,不可吐,虚家亦然。寒多热少,可吐者,此谓痰多也。治疟亦如之。头项不强痛,其寸脉微浮,胸中 牢,气上冲喉咽不得息,可吐之。治伤寒欲下之,切其脉牢,牢实之脉,或不能悉解,宜摸视手掌, 汗湿者,便可下矣。若掌不汗,病虽宜下,且当消息,温暖身体,都皆津液通,掌亦自汗,下之即了矣。太阴之为病,腹满吐食,不可下,下之益甚,时腹自痛。下之,胸下结牢,脉浮,可发其汗。阳明病,心下牢满,不可下,下之遂利,杀人,不可不审,不可脱尔,祸福正在于此。

太阳与少阳并病,心下牢,头项强眩,不可下。三阳合病,腹满身重,大小便调,其脉浮牢而数,渴欲饮水,此不可下。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端坐生腰,徐徐以鼻纳气,以右手持鼻,徐徐闭目吐气。治伤寒头痛洗洗,皆当以汗出为度。

又云:举左手,顿左足,仰掌,鼻纳气四十息止,除身热背痛。

二、伤寒发汗不解候

伤寒初一日至二日,病在皮肤,名为在表。表者阳也,法宜发汗。今发汗而不解者,此是阳不受病。阳受病者,其人身体疼痛,发热而恶寒,敕啬拘急,脉洪大者,有此证候,则为病在表,发汗则愈。若但烦热,不恶寒,身不疼痛,此为表不受病,故虽强发其汗,而不能解也。

三、伤寒取吐候

伤寒大法,四日病在胸膈,当吐之愈。有得病二、三日,便心胸烦闷,此为毒气已入,有痰实者,便宜取吐。

四、中风伤寒候

中风伤寒之状,阳浮而阴弱。阳浮热自发,阴弱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吸吸发热,鼻鸣干呕,此其候也。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其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常,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即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 言,甚者至哕,手足躁扰,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阳明中风,口苦而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阳明病,能食为中风;不能食,为中寒。

少阳中风,两耳无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之,吐之则悸而惊。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其脉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

少阴中风,其脉阳微阴浮,为欲愈。

厥阴中风,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五、伤寒一日候

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先受病。其脉络于腰脊,主于头项。故得病一日,而头项背膊腰脊痛也。

六、伤寒二日候

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之经也,主于肌肉,其脉络鼻入目。故得病二日,肉热鼻干,不得眠也。诸阳在表,表始受病,在皮肤之间,可摩膏、火炙,发汗而愈。

七、伤寒三日候

伤寒三日,少阳受病。少阳者,胆之经也,其脉循于胁,上于颈耳。故得病三日,胸胁热而耳聋也。三阳经络始相传,病未入于脏,故皆可汗而解。

八、伤寒四日候

伤寒四日,太阴受病。太阴者,脾之经也,为三阴之首。是故三日以前,阳受病讫,传之于阴,而太阴受病焉。其脉络于脾,主于喉嗌。故得病四日,腹满而嗌干也。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

九、伤寒五日候

伤寒五日,少阴受病。少阴者,肾之经也,其脉贯肾络肺,系于舌。故得病五日,口热舌干,渴而引饮也。其病在腹,故可下而愈。

十、伤寒六日候

伤寒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者,肝之经也,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得病六日,烦满而囊缩也。此则阴阳俱受病,毒气在胃,故可下而愈。

十一、伤寒七日候

伤寒七日,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病竟故也。今七日以后,病反甚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是阴阳诸经络,重受病故也。

十二、伤寒八日候

伤寒八日,病不解者,或者诸阴阳经络重受于病,或因发汗吐下之后毒气未尽,所以病证犹有也。

十三、伤寒九日以上候

伤寒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初一经受病,即不能相传;或已传三阳讫,而不能传于阴,致停滞累日,病证不罢者;或三阳三阴传病已竟,又重感于寒,名为两感伤寒,则腑脏俱病,故日数多而病候改变。

十四、伤寒咽喉痛候

伤寒病过经而不愈,脉反沉迟,手足厥逆者,此为下部脉不至,阴阳隔绝,邪客于足少阴之络。毒气上熏,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疮。

十五、伤寒斑疮候

伤寒病证在表,或未发汗,或经发汗未解,或吐下后而热不除,此毒气盛故也。毒既未散,而表已虚,热毒乘虚出于皮肤,所以发斑疮隐轸如锦文,重者,喉口身体皆成疮也。

十六、伤寒口疮候

夫伤寒,冬时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以其表里俱热,热不已,毒气熏上焦故也

十七、伤寒豌豆疮候

伤寒势毒气盛,多发 疮,其疮色白或赤,发于皮肤,头作瘭浆,戴白脓者,其毒则轻;有紫黑色作根,隐隐在肌肉里,其毒则重。甚者,五内七窍皆有疮。其疮形如豌豆,故以名焉。

十八、伤寒豌豆疮后灭瘢候

伤寒病发豌豆疮者,皆是热毒所为。所病折则疮愈,而毒气尚未全散,故疮痂虽落,其瘢犹 ,或凹凸肉起,所以宜用消毒灭瘢之药以敷之。

十九、伤寒谬语候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者,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久则 语。发汗后,重发其汗,亡阳 语,其脉反和者,不死。阳明病,下血而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穴,随其实者而泻之, 然汗出者则愈。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得洪大,而反手足四厥,脉反沉细而微者,死病也。谵言妄语,身热,脉洪大生;沉细微,手足四逆者死。

二十、伤寒烦候

此由阴气少,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少阴病,恶寒而拳,时自烦,欲去其衣被者,可治也。病脉已解,而反发烦者,病新瘥又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即愈。少阴病,脉微细而沉,但欲卧,汗出不烦,欲自吐,五六日,自利后,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发汗后下之,脉平而小烦,此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二十一、伤寒虚烦候

伤寒发汗、吐、下以后,腑脏俱虚,而热气不散,故虚烦也。

二十二、伤寒烦闷候

伤寒毒气攻胃,故烦闷。或服药以后,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其人微呕,热满而烦闷也

二十三、伤寒渴候

伤寒渴者,由热气入于脏,流于少阴之经。少阴主肾,肾恶燥,故渴而引饮。厥阴,渴欲饮水者,与之愈。

二十四、伤寒呕候

伤寒阳明病,热入胃,与谷气并,故令呕。或已经吐下,虚热在藏,必饮水,水入则胃家虚冷,亦呕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是为转在阳明。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也。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二十五、伤寒干呕候

此谓热气在于脾胃也。或发汗解后,胃中不和,尚有蓄热,热气上熏,则心下痞结,故干呕。

二十六、伤寒吐逆候

伤寒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口则吐,或心中温温,欲吐不能,当遂吐之。若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此中有寒饮,不可吐也,当温之。病患脉数,数为有热,当消谷引食,反吐者,师发其汗,阳微,膈气虚,脉则为数,数为客阳,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

二十七、伤寒哕候

伤寒大吐下之后,极虚,复极汗出者,其水郁以发其汗者,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伤寒哕而腹满者,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阳明病能食,下之不解,其人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哕者,胃中虚冷故也。又病患本虚,伏热在胃,则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不可攻其热,攻其热必哕。

二十八、伤寒喘候

伤寒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外未解故也。夫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停心下,肾气乘心故喘也。以水灌之,亦令喘也。

二十九、伤寒厥候

厥者,逆也。逆者,谓手足逆冷也。此由阳气暴衰,阴气独盛,阴胜于阳,故阳脉为之逆,不通于手足,所以逆冷也。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发热者后必厥,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其汗者,口伤烂赤。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必咽喉中强痛,其为喉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不止,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伤寒先厥者,不可下之。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之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愈也。发热而厥,七日而下利者,为难治。其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下利,手足厥,无脉,灸之不温,反微喘者死。下利,厥,烦躁不能卧者死。病六七日,其脉数,手足厥,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下利后,其脉绝,手足厥,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不还者死。

三十、伤寒悸候

悸者,动也,谓心下悸动也。此由伤寒病发汗以后,因又下之,内有虚热则渴,渴则饮水,水气乘心,必振寒而心下悸也。太阳病,小便不利者,为多饮水,心下必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夫脉浮数,法当汗出而愈,而下之,身体重,心悸,不可发汗,当自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微,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也。

三十一、伤寒痉候

痉之为病,身热足寒,项颈强,恶寒,时头热,面目热,摇头,卒口噤,背直身体反张是也。此由肺移热于肾,传而为痉。痉有刚柔,太阳病,发热无汗,而反恶寒,为刚痉;发热汗出而恶寒,为柔痉。诊其脉沉细,此为痉也。

三十二、伤寒心痞候

太阳少阳并病,脉浮紧,而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痞者,心下满也。病发于阴者,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按之自 ,但气痞耳,不可复下也。若热毒气乘心,心下痞满,面赤目黄,狂言恍惚者,此为有实,宜速吐下之。

三十三、伤寒结胸候

结胸者,谓热毒结聚于心胸也。此由病发于阳,而早下之,热气乘虚而痞结不散也。按之痛,其脉寸口浮,关上反自沉是也。脉大,不可下,下之即死。脉浮而大,下之为逆。若阳脉浮,关上小细沉紧,而饮食如故,时小便利者,名为脏结。脏结病,舌上白胎滑,为难治。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不胎者,不可攻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