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中说译注

卷十 关朗篇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题解】

《关朗篇》与《问易篇》既有联系,又有不同。联系体现在这两篇皆有阐发《周易》之道的论述,所不同的是《问易篇》侧重于阐释周公圣道之源,而《关朗篇》则侧重借北魏精通《易》道、长于占算的关朗为线索,进而引出王通对《周易》之道的理解与体悟。《问易篇》侧重于阐发立德修身与治国安邦,《关朗篇》则侧重于阐发对隋朝国祚不永、二世将亡的敏锐洞察与深刻分析。《关朗篇》遵循“以诗观风”的线索,指出当今“无诗”是朝政不法古制。于是对安贫守道、虚心求教的门生给予肯定,更对仲长子光提纲挈领的为政之法大加赞赏。王通深刻指出,无论修身、为政,皆应明大道、知天命、合礼义、遵古制。知天命、遵古制,可修《续书》《元经》之教;明大道、合礼义,当悟《周易》之理。唯有如此,方能知晓何为善行、何为善政、何为中国!《关朗篇》中,王通赞《易》道而察隋运,观政教而明得失,可谓深谙《周易》的精微与玄妙。隋灭南陈之后,王通敏锐地发现隋文帝“龙德亢矣”,已然洞见隋道将衰之几。献《太平十二策》而不能用,进“五德终始说”而不能行。隋文帝晚年昏聩“委任不一”“监察不止”可谓“卒不悔”,恰好印证了王通之言。而后由《易》道延及古制,指出隋文帝对杨广宠爱尤甚,未及冠而封王,种种作为,已然渐露“亡征”。此外,更以古今之政进行对比,表达对四民分治、五等封爵、井田里居等传统古制的追慕和向往,转而指斥当下君臣无道、上下无德,所行之政实为“苟道”。因而,鉴于世道混乱,不遇其时,王通阐释君子隐世的深刻寓意与矢志弘道的坚定信念。最后,是关于王通之弟太原府君王凝的简要载录。太原府君谨承其说、躬行其道,教化王通后嗣。此外,更有门人修业,及《中说》成书等内容包含其中。

10.1 或问关朗1。子曰:“魏之贤人也。孝文没而宣武立2,穆公死3,关朗退,魏之不振有由哉!”

【注释】

1关朗:字子明,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人。有经济大器,善占算。北魏太和末,任公府记室。晋阳穆公叹服其学,将其举荐于孝文帝。孝文帝驾崩,遂隐居不仕。详见《录关子明事》。

2孝文:北魏孝文帝。见2.52条注。宣武:北魏宣武帝元恪(483—515),孝文帝拓跋宏之子,太和二十一年(497)册立为皇太子。太和二十三年(499)孝文帝去世后即位。在位期间,扩建洛阳,巩固汉化改革成果。南取益州,北攻柔然,使疆域拓展,国势盛极一时。在位后期,外戚高肇专权,朝政日趋黑暗,国力逐渐衰弱。《魏书》卷八有《世宗纪》。

3穆公:晋阳穆公。见1.1条注。

【译文】

有人问关朗。文中子说:“是魏国的贤才。孝文帝驾崩而宣武帝即位,晋阳穆公离世,关朗归隐,魏国不兴是有原因的。”

10.2 子曰:“中国失道,四夷知之。”魏徵曰:“请闻其说。”子曰:“《小雅》尽废,四夷交侵1,斯中国失道也,非其说乎?”徵退,谓薛收曰:“时可知矣2。”

【注释】

1《小雅》尽废,四夷交侵:《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见6.45条。

2时可知矣:阮逸注云:“时隋炀帝失道可知。”

【译文】

文中子说:“中原尽失王道,四夷戎狄皆知。”魏徵说:“愿听其中原委。”文中子说:“《小雅》之道尽废,四夷迭相侵犯,皆因中原尽失王道,不正说明了问题所在吗?”魏徵告退,对薛收说:“隋朝失道可想而知。”

10.3 薛收问曰:“今之民胡无诗1?”子曰:“诗者,民之情性也2。情性能亡乎?非民无诗,职诗者之罪也3。”

【注释】

1胡:为什么。

2诗者,民之情性也:《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职诗者:采诗官。见2.7条及注。

【译文】

薛收问:“当今百姓为何没有诗歌?”文中子说:“诗歌,反映的是百姓的情感。情感岂能消失?不是百姓没有诗歌,而是采诗之人的过错。”

10.4 姚义困于窭1。房玄龄曰:“伤哉!窭也。盍请乎2?”姚义曰:“古之人为人请,犹以为舍让也3,况为己乎?吾不愿。”子闻之曰:“确哉4!义也。实行古之道矣,有以发我也:难进易退5。”

【注释】

1窭(jù):贫穷,贫困。

2盍(hé):何不。请:此指求助。

3舍:留有,保有。让:辞让。

4确:此指意志坚定。

5难进易退:《礼记·儒行》:“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意在说明君子当谨慎于有为而常思谦退。

【译文】

姚义生活贫困。房玄龄说:“令人伤心啊,这么贫困!何不向人求助呢?”姚义说:“古时之人为他人寻求帮助,尚且保有辞让之礼,更何况是为自己呢?因此我不愿求助。”文中子听闻后说:“意志坚定啊,姚义!践行古人之道,能够启发我理解:慎于有为而常思谦退。”

10.5 子曰:“虽迩言必有可察1,求本则远。”

【注释】

1迩言:《礼记·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东汉郑玄注云:“迩,近也。近言而善易以进人。”即浅近易懂之言。必有可察:实模仿《论语·子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译文】

文中子说:“即使是浅近之言亦必有可取之处,探究其本质则意蕴深远。”

10.6 王珪从子求《续经》1。子曰:“叔父2,通何德以之哉?”珪曰:“勿辞也。当仁不让于师3,况无师乎!吾闻关朗之筮矣4:积乱之后,当生大贤。世习礼乐,莫若吾族。天未亡道,振斯文者5,非子谁欤?”

【注释】

1王珪(gui,570—639):字叔玠,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南朝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唐初名相。为人安贫乐道,品行方正。开皇十三年(593),入召秘书内省,为奉礼郎。唐朝建立后,任太子中舍人等职,为李建成心腹,后因杨文幹事件被流放嶲州。贞观年间,征召回朝,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侍中、同州刺史、礼部尚书等职,封永宁郡公。贞观十三年(639)离世,追赠吏部尚书,谥号“懿”。《旧唐书》卷七十有传。

2叔父:阮逸注云:“子之从叔。”

3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西汉孔安国注云:“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言行仁急。”

4筮(shì):卜筮,即对未来的预测。

5斯文:见1.1条注。

【译文】

王珪师从文中子学习《续六经》。文中子说:“叔父,我有何德敢做您的老师?”王珪说:“请不要推辞。当仁行义不谦让于老师,何况当世无人传授大道!我听闻关朗卜筮:连年灾祸之后,当有大贤产生。并且世代传习礼乐,无人可比肩我家。如果上天不亡大道,能够重振礼乐之人,不是你还能是谁?”

10.7 魏徵问:“议事以制1,何如?”子曰:“苟正其本2,刑将措焉;如失其道,议之何益?故至治之代3,法悬而不犯4;其次犯而不繁,故议事以制。噫!中代之道也5。如有用我,必也无讼乎6?”

【注释】

1议事以制:《尚书·周官》:“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西汉孔安国注云:“言当先学古训,然后入官治政,凡制事必以古义议度终始,政乃不迷错。”即商议政事谨遵古制。

2本:此指为政之本,即修德安民。

3至治之代:见9.14条注。

4悬:公布,颁布。

5中代:阮逸注云:“商、周已后为中代。”即中古时代。

6必也无讼乎:实模仿《论语·颜渊》:“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

魏徵问:“商议政事谨遵古制,这样如何?”文中子说:“如果能匡正根本,刑罚将搁置不用;如果违背正道,商议政事又有何用?因此最美好的时代,法令颁布而无人触犯;其次是触犯的人不多。因此商议政事谨遵古制。哎!这是中古时代的方法。如果任用我的话,一定会让世间没有争讼。”

10.8 文中子曰:“平陈之后1,龙德亢矣,而卒不悔2。悲夫!”

【注释】

1平陈:隋开皇八年(588)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隋文帝杨坚命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五十余万,攻灭南陈。随即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汉末以来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2龙德亢矣,而卒不悔:《周易·乾卦》:“上九:亢龙有悔。”“《彖》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文言》曰:‘亢龙有悔,穷之灾也。’”意在借《周易·乾卦》说明隋文帝君道已臻于极盛,然不悟“亢龙有悔”之义,无所改悔而终使隋室崩颓。龙德,君道。亢,极。悔,改悔。

【译文】

文中子说:“灭陈之后,隋文帝君道已臻于极盛,然而终不改悔。令人悲哀啊!”

10.9 子曰:“吾于《续书》《元经》也,其知天命而著乎!伤礼乐则述章、志1,正历数则断南北2,感帝制而首太熙3,尊中国而正皇始4。”

【注释】

1章、志:阮逸注云:“《乐章》《礼志》。”

2历数:气数,运数。此指王朝正朔、正统。《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南北:即南北朝。

3感帝制而首太熙:阮逸注云:“《书》帝制尚不及黄初,况太熙乎!然《元经》首于太熙者,盖感帝制之绝而持振之也。”见1.2、9.24条。

4尊中国而正皇始:阮逸注云:“晋、宋卒不振,则历数断归北朝,以后魏孝文皇始年都洛阳,得中国也。”见1.10、5.47、7.10条。

【译文】

文中子说:“我对于《续书》《元经》,应该是知悉天命方著录于文!感伤礼崩乐坏而作《乐章》《礼志》,辨正王朝正朔而裁断南北朝政,感怀帝制衰亡而编撰始于太熙,尊崇中原王道而采用皇始年号。”

10.10 文中子曰:“动失之繁,静失之寡1。”

【注释】

1动失之繁,静失之寡:阮逸注云:“不得中。”《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西晋韩康伯注云:“刚动而柔止也。动止得其常体,则刚柔之分著矣。”《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繁,多,过。寡,少,不及。意在说明人之动静皆当循常道,方能得中正。

【译文】

文中子说:“违常之动,失之于过;违常之静,失之于不及。”

10.11 子曰:“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1,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注释】

1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实模仿《老子》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译文】

文中子说:“罪莫大于争强好胜,祸莫大于多言多语,痛莫大于不听批评,辱莫大于不知羞耻。”

10.12 子曰:“天子之子,合冠而议封1,知治而受职,古之道也。”

【注释】

1合冠而议封:阮逸注云:“年二十成人,始封之土。”《隋书·炀帝纪上》:“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意在说明杨广尚未成年而授以政事,实有违古制。合,应当。冠,冠礼。见2.23条注。

【译文】

文中子说:“天子的儿子,应当成年之后再讨论封爵,懂得为政之后再授予官职,这是古代之制。”

10.13 薛收问政于仲长子光1。子光曰:“举一纲,众目张2;弛一机3,万事隳4。不知其政也。”收告文中子。子曰:“子光得之矣。”

【注释】

1仲长子光:见2.14条注。

2举一纲,众目张:实模仿《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3弛:废。机:枢机,即事物关键所在。

4隳(hui):毁。

【译文】

薛收问仲长子光为政之道。仲长子光说:“大纲举,则众目张;枢机废,则万事毁。并不知道应该如何为政。”薛收将此事禀告了文中子。文中子说:“仲长子光懂得为政之道了。”

10.14 文中子曰:“不知道,无以为人臣1,况君乎?”

【注释】

1不知道,无以为人臣:实模仿《论语·子张》:“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译文】

文中子说:“不知晓天地大道,就无法做臣子,更何况君王呢?”

10.15 子曰:“人不里居1,地不井受2,终苟道也3,虽舜、禹不能理矣。”

【注释】

1里居:遵井田之制,一井之地,八家耕种生活其中。《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2井受:遵井田之制授予百姓土地。井,井田。受,同“授”,授田,给予百姓土地。

3苟道:见5.27条。

【译文】

文中子说:“百姓不遵里居之制,土地不守井田之法,终究是苟且简略之道,即使舜、禹也无法治理。”

10.16 子曰:“政猛1,宁若恩;法速,宁若缓;狱繁,宁若简;臣主之际,其猜也宁信。执其中者,惟圣人乎?”

【注释】

1政猛:为政严苛。《礼记·檀弓》:“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

文中子说:“与其为政严苛,不如施予恩泽;与其执法迅疾,不如待之宽缓;与其狱讼繁多,不如省刑息讼;臣子君主之间,与其互相猜忌,不如彼此信任。能够守此中正之道的,应该只有圣人吧?”

10.17 子曰:“委任不一,乱之媒也1;监察不止,奸之府也2。”裴晞闻之曰3:“左右相疑4,非乱乎?上下相伺5,非奸乎?古谓之蛇豕之政6。噫!亡秦之罪也。”

【注释】

1委任不一,乱之媒也:《隋书·高祖纪下》:“(开皇二十年)冬十月,……乙丑,皇太子勇及诸子并废为庶人。……十一月戊子,……以晋王广为皇太子。”意在说明隋文帝晚年听信谗言,废黜太子杨勇而另立杨广,为隋朝动乱埋下祸根。媒,有亡国之兆,而尚无亡国之实。此实就隋文帝而言,与10.8条对应。

2监察不止,奸之府也:《隋书·高祖纪下》:“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意在说明隋文帝生性多疑,好猜忌,信谗言,晚年昏聩益甚,虞庆则、史万岁等功臣故旧先后被杀,导致隋朝世风日下,人心丧乱。府,为奸邪所聚,而尚无倾颓之崩。此亦就隋文帝而言,与10.8条对应。

3裴晞(xi):见1.18条注。

4左右:此指亲近之人,即父子兄弟。

5上下:此指君臣。伺:窥察,窥探。

6蛇豕(shi):《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西晋杜预注云:“言吴贪害如蛇豕。”即贪婪残暴。

【译文】

文中子说:“废立储君不一,国家动乱由此而产生;监察朝臣无休无止,奸邪狡诈由此而汇聚。”裴晞听闻说:“父子兄弟互相猜疑,国家怎能不乱?君臣上下互相窥探,人心怎能不诈?这就是古人所谓长蛇封豕般的贪残之政。哎!这是暴秦的罪过啊。”

10.18 杜淹问隐1。子曰:“非伏其身而不见也,时命大谬则隐其德矣2,惟有道者能之,故谓之退藏于密3。”杜淹曰:“《易》之兴也,天下其可疑乎4,故圣人得以隐?”子曰:“显仁藏用5,中古之事也6。”淹曰:“敢问藏之之说。”子曰:“泯其迹7,其心8,可以神会,难以事求,斯其说也。”又问道之旨。子曰:“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9。”淹曰:“此仁者之目也。”子曰:“道在其中矣。”淹退,谓如晦曰:“‘瞻之在前,忽然在后’10,信颜氏知之矣。”

【注释】

1杜淹:见2.3条注。

2非伏其身而不见也,时命大谬则隐其德矣:实模仿《庄子·缮性》:“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德,此指大道。

3退藏于密:《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西晋韩康伯注云:“言其道深微,万物日用而不能知其原,故曰‘退藏于密’,犹藏诸用也。”即大道深邃精微,圣人藏之于万物日用,百姓用之而不察。

4疑:疑乱。此指世道混乱。与上文“时命大谬”对应。

5显仁藏用:实模仿《周易·系辞上》:“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西晋韩康伯注云:“衣被万物,故曰‘显诸仁’;日用而不知,故曰‘藏诸用’。”即圣人大道仁及万物,藏于日用而百姓不知。

6中古:见10.7条“中代”注。

7泯其迹:此指藏身世外。

8(bì)其心:闭守内心,不受外界打扰。见4.3条“闭关”注。,关闭。

9“非礼勿动”三句:实模仿《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0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实模仿《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北宋邢昺疏云:“瞻之似若在前,忽然又复在后也。”意在说明文中子之道深奥广博。

【译文】

杜淹问归隐。文中子说:“并非藏身山野而不现于世,而是在时运乖谬之时隐藏自己的大道,唯有有道之人能够做到,因此称之为退藏于密。”杜淹问:“《周易》之所以广行于世,是因为世道混乱,圣人归隐吧?”文中子说:“显仁藏用,已经是商、周时的事了。”杜淹问:“请问什么是藏?”文中子说:“藏身世外,闭守内心,可以心神相交,不可有事相求,这就是所说的藏。”又问大道的要义。文中子说:“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杜淹说:“这是仁的条目。”文中子说:“大道就在其中。”杜淹告退后,对杜如晦说:“瞻之在前,忽然在后。”相信颜回确实体会到了。

10.19 文中子曰:“四民不分1,五等不建2,六官不职3,九服不序4,《皇坟》《帝典》不得而识矣5。不以三代之法统天下,终危邦也。如不得已,其两汉之制乎?不以两汉之制辅天下者6,诚乱也已。”

【注释】

1四民:古时称士、农、工、商为四民。《尚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分:分而居之,不使杂处。《国语·齐语》:“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

2五等:古时分封制度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孟子·万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建:封立诸侯。《尚书·康王之诰》:“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唐孔颖达疏云:“乃施政令封立贤臣为诸侯者,树之以为蕃屏。”

3六官:古时所设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卿之官,分掌邦国之政。《孔子家语·执辔》:“古之御天下者,以六官总治焉。”职:此指遵循古制设六卿之官。

4九服:古时分封制度下王畿以外,由近及远将地域划分为九等。《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序:此指遵循古制有序经理天下邦国。

5《皇坟》《帝典》:即《三坟》《五典》。见5.40条注。

6辅:扶,匡扶。

【译文】

文中子说:“百姓四民不分而居之,五等诸侯不封而建之,公卿六官不设而行之,九服天下不序而经之,就无法理解《三坟》《五典》。不以三代之法治理天下,终究会使国家离乱。倘若不能如此,应该可以遵循两汉之制吧?如果不能以两汉之制匡扶天下,必会大乱。”

10.20 文中子曰:“仲尼之述,广大悉备1,历千载而不用,悲夫!”仇璋进曰:“然夫子今何勤勤于述也?”子曰:“先师之职也2,不敢废。焉知后之不能用也?是藨是蓘,则有丰年3。”

【注释】

1广大悉备:《周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2先师:见6.29条注。

3是藨(biāo)是蓘(gun),则有丰年:《左传·昭公元年》:“譬如农夫是穮是蓘,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唐孔颖达疏云:“言耕锄不息,必有丰年之收。”藨,通“穮”,耘田锄草。蓘,培土育苗。

【译文】

文中子说:“孔子的著述,内容广博而完备,历经千年却不得推行,令人悲哀啊!”仇璋上前说:“那么现在先生为何还要辛勤著述呢?”文中子说:“先师孔子职责所在,我不敢荒废。怎知后世不能推行呢?所谓辛勤耕耘,才获丰年。”

10.21 子谓薛收曰:“元魏已降1,天下无主矣。开皇九载2,人始一。先人有言曰:‘敬其事者大其始3,慎其位者正其名4。’此吾所以建议于仁寿也5:‘陛下真帝也,无踵伪乱6,必绍周、汉7,以土袭火,色尚黄,数用五8,除四代之法9,以乘天命。千载一时,不可失也。’高祖伟之而不能用。所以然者,吾庶几乎周公之事矣。故《十二策》何先?必先正始者也10。”

【注释】

1元魏:见4.13条注。

2开皇九载:开皇九年(589),南陈为隋所灭,天下一统。见10.8条注。

3大其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书》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大,重。

4正其名:《论语·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

5建议于仁寿:见8.25条注。

6无踵伪乱:阮逸注云:“南北朝伪乱相继。”踵,继踵,跟随。伪乱,以伪乱真,有名而无实。见5.50、5.51、6.4条。

7绍:继承。

8“以土袭火”三句:阮逸注云:“周木德,汉火德,隋当为土德。”即按“五德终始说”周朝为木德,木生火故汉朝为火德,火生土故隋朝当为土德。土德以黄色为尊,数以五为法。战国末年,齐人邹衍创立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解释世间万物发展变化及朝代更迭。战国末至汉采相克之说,以“(虞)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之次序阐释朝代更迭;汉以后则采相生之说,以“(虞)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之次序阐释朝代更迭。《中说》原文及阮注皆从相生之说。

9四代:阮逸注云:“谓北朝魏、周、齐,南朝陈也。”

10正始:与文中“大其始”对应。

【译文】

文中子对薛收说:“北魏开国以来,天下无主。开皇九年,天下归一。家中先人曾说:‘敬其事者大其始,慎其位者正其名。’这就是我仁寿年间向隋文帝建言的原因:‘陛下是实至名归的帝王,不要跟随乱道,应当继承周、汉之制,以土德承袭火德,色以黄为尊,数以五为法,摒除四朝旧政,以顺天命。时机千载难逢,不可错失。’文帝大加赞赏然而并未采纳。因为这样,我或许可以精研周公之道了。因此《十二策》以何为先?一定是以正始为先。”

10.22 魏永为龙门令1,下车而广公舍2。子闻之曰:“非所先也。劳人逸己,胡宁是营?”永遽止以谢子。

【注释】

1魏永:其人不详。

2下车:官吏到任。公舍:衙署,官吏办公及居住之处。

【译文】

魏永出任龙门令,刚刚到任就扩建衙署。文中子听闻后说:“这不是首要之事。使他人劳苦而自己安逸,为何要这样做?”魏永立即停工并向文中子致歉。

10.23 子曰:“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1。”

【注释】

1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书·炀帝纪下》:“盛治宫室,穷极侈靡。”意在批判隋炀帝穷奢极欲,无人君之德。不勤不俭,实反用“克勤克俭”。《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人上,此指君主。

【译文】

文中子说:“不勤不俭,不可为君。”

10.24 门人窦威、贾琼、姚义受《礼》,温彦博、杜如晦、陈叔达受《乐》,杜淹、房乔、魏徵受《书》1,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受《诗》,叔恬受《元经》,董常、仇璋、薛收、程元备闻《六经》之义2。凝常闻3:不专经者,不敢以受也4。经别有说5,故著之6。

【注释】

1房乔:房玄龄。见1.23条注。

2《六经》:即《续六经》。

3凝:王凝自称。

4受:同“授”,教授,传授。

5经:《续六经》。

6著:注明,标明。

【译文】

门生窦威、贾琼、姚义学习《礼》,温彦博、杜如晦、陈叔达学习《乐》,杜淹、房玄龄、魏徵学习《书》,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学习《诗》,王凝学习《元经》,董常、仇璋、薛收、程元尽知《续六经》之义。王凝常听说:不专心于经典的人,不敢教授。至于《续六经》则另有他论,因此予以注明。

10.25 太原府君曰1:“文中子之教,不可不宣也。日月逝矣,不可使文中之后不达于兹也。”召三子而教之《略例》焉2。

【注释】

1太原府君:见1.10条“叔恬”注。

2三子:文中子的三个儿子,福郊、福祚、福畤。《略例》:阮逸注云:“《续经》略例。”

【译文】

太原府君说:“文中子的思想,不可不发扬光大。时光流逝,不能使文中子的后代不知道他的思想。”于是召集文中子的三个孩子,教授他们《续六经略例》。

10.26 太原府君曰凝,当居栗如也1,子弟非公服不见2,闺门之内若朝廷焉。昔文中子曰:“贤哉!凝也。权则未,而可与立矣3。”府君再拜曰:“谨受教。”非礼不动终身焉。贞观中,起家监察御史4,劾奏侯君集有无君之心5。及退,则乡党以穆6。御家以四教:勤、俭、恭、恕;正家以四礼:冠、婚、丧、祭。三年之畜备,则散之亲族。圣人之书及公服、礼器不假7。垣屋什物必坚朴8,曰“无苟费也”;门巷果木必方列,曰“无苟乱也”。事寡嫂以恭顺著,与人不款曲9,不受遗10。非其力,非其禄,未尝衣食。飨食之礼无加物焉⑪,曰“及礼可矣”;居家不肉食,曰“无求饱”⑫;一布被二十年不易,曰“无为费天下也”。乡人有诬其税者,一岁再输。临官计日受俸⑬。年逾七十,手不辍经。亲朋有非义者,必正之,曰:“面誉背毁⑭,吾不忍也。”群居纵言⑮,未尝及人之短。常有不可犯之色,故小人远焉。

【注释】

1当居:居家之时。栗如:庄重谨慎貌。《尚书·皋陶谟》:“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西汉孔安国注云:“性宽弘而能庄栗。”

2公服:官员所穿的礼服。

3权则未,而可与立矣:实模仿《论语·子罕》:“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权,见2.4、4.3、5.28、7.29条。

4起家:古代士人出任官职。见3.42条。

5劾奏:弹劾,上奏罪状。侯君集(?—643):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唐初名将。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战功卓著,拜秦王府车骑将军、全椒县子。积极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后,为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630),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平定东突厥,大破吐谷浑,封陈国公。历任光禄大夫、吏部尚书、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等职,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十七年(643),卷入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坐罪处死。《旧唐书》卷六十九有传。

6穆:通“睦”,和睦。

7圣人之书及公服、礼器不假:见1.30条及注。

8垣:围墙。什物:家用什物,即各种常用器物。坚:牢固。朴:朴素,质朴。

9款曲:应酬。此指曲意逢迎。

10遗(wèi):给予,馈赠。

⑪飨(xiǎng)食之礼:飨礼。见9.20条注。

⑫无求饱:《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⑬计日受俸:官员根据自己家中每日基本所需领取朝廷俸禄,以此彰显清廉。

⑭面誉背毁:见3.29条注。

⑮纵言:闲谈。《礼记·仲尼燕居》:“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

【译文】

太原府君名凝,居家时庄重谨慎,不穿公服则不见家中子弟,家门之中宛若朝堂。从前文中子说:“贤能啊,王凝!虽不知权变,但可与他明道立身。”太原府君再拜说:“谨遵您的教诲。”终身行动皆遵礼法。贞观年间,出任监察御史,弹劾侯君集意图谋反。退官居家,乡里和睦。以勤、俭、恭、恕四教管理家庭;以冠、婚、丧、祭四礼匡正家风。家中储备三年之用,其余施予亲戚族人。圣贤经典及官服、礼器概不借人。房屋围墙,家用器物必定坚固朴素,说“不要随意浪费”;门庭里巷,栽种果树,必定方正整齐,说“不要随意乱为”。侍奉寡嫂以恭敬顺从著称,不曲意逢迎,不接受馈赠。不是自己耕种所获,不是自己俸禄所得,则不吃不穿。祭祀飨礼贡品不求繁多,说“合乎礼制即可”;平时不吃肉食,说“君子食无求饱”;一条布被盖了二十年没有更换,说“不要浪费天下物力”。有乡人诬陷他没有交税,于是他一年中交了两次。做官时只按家中每日所需领取俸禄。年过七旬,手不释卷。亲朋之中,有人不合道义,必定批评纠正,说:“当面称道而背后诋毁,我不会那样做。”群坐闲谈,从不谈论他人短处。始终神色威严不容侵犯,因此小人敬而远之。

10.27 杜淹曰:“《续经》其行乎?”太原府君曰:“王公大人最急也1,先王之道,布在此矣2。天下有道,圣人推而行之;天下无道,圣人述而藏之3。所谓流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则云,施则雨,潜则润,何往不利也。”

【注释】

1急:急需,迫切需要。

2布:此指著录且含昭示于天下之义。

3“天下有道”四句:实模仿《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圣人述而藏之,见10.18条及注。

【译文】

杜淹问:“《续六经》能否广行于世呢?”太原府君说:“王公贵族最迫切需要,因为古圣先王之道,著录于此。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推广而行之天下;天下无道,圣人可以著录而藏之内心。正所谓奔流则为河川,壅塞则为深潭。升腾则为云,化施则为雨,潜藏则润泽万物,因此无往而不利。”

10.28 太原府君曰:“夫子得程、仇、董、薛而《六经》益明1。对问之作2,四生之力也。董、仇早殁,而程、薛继殂3。文中子之教,其未作矣。呜呼!以俟来哲。”

【注释】

1《六经》:即《续六经》。

2对问之作:阮逸《文中子〈中说〉序》:“《中说》者,子之门人对问之书也,薛收、姚义集而名之。”即指《中说》。

3继:相继。殂(cú):死亡。

【译文】

太原府君说:“先生得到程元、仇璋、董常、薛收的辅助,《续六经》之道更加彰明。《中说》的编纂,有赖于四位门生的助力。董常、仇璋早卒,而程元、薛收也相继离世。因而文中子的思想没有广行于世。哎!以待后来贤哲吧。”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