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孔子略史及其学说之地位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今天我们晓得是孔子的生日。何以是他的生日呢?因为《公羊传》上记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孔子生。”《穀梁传》上记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孔子生。”这两部书,记载孔子生的年代和日子都相同,而月份不同。我们用历法推算,知道十一月没有庚子,所以是《公羊传》差了一个月。

此外《史记》的《孔子世家》,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又和《穀梁传》差了一年。据历法推算,鲁襄公二十一年的十月庚子,是十月二十一日。鲁襄公二十二年的十月庚子,是十月二十七日,经过后人的详细讨论,觉得《史记》上的年代要对些,所以决定孔子生在鲁襄公二十二年的十月庚子,即十月二十七日。

但是周朝的十月,是夏历的八月。现在所用的阴历,就是夏历。今天是阴历八月二十七日,所以今天是孔子的生日。鲁襄公二十二年,距今二千四百七十五年,所以今天是孔子第二千四百七十六年的生日。我们并且可以知道孔子之生,后释迦六年。

除《论语》外,记载孔子事实的,最古有一部《孔子家语》。可惜这部书已失传。现行本,是三国时魏之王肃所伪托,所以有许多不可凭信。比较可靠的,就是《史记》上的《孔子世家》。此外还有清朝崔述所编的《洙泗考信录》一部书,比较起来,要算最详实了。再有我编的前二年级的《论语讲义》第二章[1],亦可供参考。

孔子十三岁的时候,当释迦牟尼十九岁,正是出家修道的一年。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是他早年的情形。孔子二十四岁,当释迦三十岁成道说教的一年。孔子到二十七岁时,郯子到鲁国来,孔子向他问官制。当时孔子的名誉,已经渐渐高起来了。到三十四岁,鲁国大夫孟僖子叮嘱他两个儿子到孔子处学礼,并说:“孔丘是圣人之后,将来必是个达者。”

孔子三十五岁,鲁昭公欲诛季氏,不克,鲁国大乱,孔子就到齐国去。过了六七年,再回到鲁国,仍旧是三家弄权,陪臣执政,乱得很厉害。孔子就修整《诗》、《书》、礼、乐,讲教育的事业。如子路、颜渊、子贡、闵子骞一辈人,多是那时来从学的。

孔子五十二岁,鲁定公用他做司寇。夹谷之会,齐侯想用兵劫鲁侯,被孔子斥退,并且归还鲁国 汶阳的田土。当时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见三家强梁,政出多门,便主“堕三都”,那时孔子五十四岁,后来堕掉季孙、叔孙的两个都城,孟孙氏就不肯堕了,孔子也就离开鲁国。

孔子五十五岁,到卫。这时候卫国的国君是灵公,也不能用孔子。五十七岁,去卫,路中经过宋国,遭受许多危难。五十九岁,到陈。到六十三岁那一年,吴伐陈,孔子去陈至蔡,在路上饿了七天。他在蔡地遇到楚国的叶公。他那年又回到卫国。后来再回到鲁国,已是六十八岁了,鲁君仍旧不能用他,于是再做讲学的功夫。那时子游、子夏、子张、曾参一辈少年,也都来从他求学。至七十三岁夏四月己丑孔子卒,就是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西历纪元前四百七十九年。

释迦年八十岁而死,比孔子迟一年。孔子死后四七九年而耶稣生,死后一一〇〇年穆罕默德做了回教王。我们都知道全世界有四大人物得人信仰;那四人,就是上面所说的释氏、耶氏、穆氏和孔子。但是四个人中间,除掉孔子,其他都是宗教家,以神道设教,把出世的天国博人信仰。孔子是只讲现实世界做人的道理而得人信仰的。并且耶氏、穆氏,比较年代都后一些。释迦虽和孔子同时,可是他的宗教,在印度久已名存实亡。印度人还只是信仰他们的婆罗门。所以照现世而论,从古大人物,得人类信仰最博大而永久的,就是孔子。

别派的人多欢喜走到极端,孔子确是一个调和派。现在把他分析讲在下面:

(一)知识和情感的调和

宗教的精神,在能感动我们内部的情感。孔子学说所以得人信仰,和宗教一般,也因为他能感动我们内部情感的缘故。可是孔子是学问家,到底和宗教家不同。所以他的学说,并不专重情感一面。而孔子死后十年,希腊出了一个大哲人,叫做苏格拉底,也是一个纯粹的学问家,所以他说:“道德就是知识。”可见他偏重知识的精神了。

讲到欧洲思想,大约分做两派。一派是希腊思想,一派是希伯来思想;便是苏格拉底的哲学和耶稣的宗教。孔子便把这两派包括在一起。德国的康德,是欧洲近世的新哲学家,他首创“认识”,讲“十二范畴”。他论道德,便说“最高命令”。他也是偏重知识一面的。古代的苏格拉底和现代的康德,便可代表欧洲的学问家。他们都偏重知识,而忘了情感,和宗教家却处一个反对的地位。

孔子的知识,固然博大精深,然而也讲情感。他的弟子子贡问他道:“夫子是圣人了罢?”孔子说:“圣人我是不敢当的,我不过学不厌,教不倦罢了。”子贡听了,便说道:“学不厌,便是智。教不倦,便是仁。仁且智,夫子还不是圣人吗!”我们要知道,“智”便是知识,“仁”便是情感。孔子的大圣,是知识和情感的调和化合。不像欧洲的哲学家,只讲知识,不讲情感。他们的宗教又专讲情感,不顾知识。于是宗教、科学,惹起了无穷的纠纷。

西洋讲哲学的人,固然也有重情感的。如法国的卢骚,德国的尼采,俄国的托尔斯泰,多很讲情感。在近世思想上,占有绝大的势力。然而卢氏自著《忏悔录》一书,就足以表白他全部的生活之不安宁。他到末了还发狂而死。尼采后来也有神经病,所有的思想,是在枕头上写出来的,怎能十分可靠呢!人家说他因为自己犯了终身的弱病,却狂呼强者的道德。托氏一生,思想上,生活上,也经过许多忏悔,许多不安宁,到了结果,也只有自己寻死。这都是徒有充分的情感,没有充分的知识去驾驭,所以终究没有过到适当的生活。

孔子便不是这样,他以知识调和情感。所以他一生很平稳。孔子并不是不讲知识,不过和西洋人讲知识不同,却又不是昏昏的,或是冷冷的,这是孔子过人处。西洋人的知识,是硬的,有头脑而没有心肠。中国人的知识,是软的,有头脑而兼有心肠。把野兽来比喻,西洋人是狼,中国人是狗。狗是可驯服的,狼是凶而无情的。西洋人是狮子,中国人是象。象是和善的,狮子是横暴的。

孔子是提倡“温良恭俭让”的人,所以能够把知识和情感调和,把宗教和学问调和。

(二)调和现在与未来的两个世界

我们讲到世界,有现在和未来的两个。宗教家是专门讲未来世界的,所以耶稣和上帝住在一个世界,释迦的世界是天堂涅槃。他们所讲的道,只是劝人出世。这是孔子绝对不讲的。

看子路问“事鬼神”,孔子回答他说: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问“死”,曰:

未知生,焉知死?

可以知道孔子的世界,便是人类世界。他又说: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那末人类的世界,便是他的天堂涅槃。他所讲的孝、弟、忠、信、礼、乐等等,就是叫人类到极乐世界的条件。极乐世界,只在我们温暖的心里。

所以宗教是要把人类脱离了现在的世界,带到未来世界去。孔子是要把未来世界,表现在现在的社会里。这是孔子的第二种调和。

(三)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之调和

我先前讲过的尼采,便是个人主义的代表;托尔斯泰便是社会主义的代表。讲社会主义的,未免抹杀了个人;讲个人主义的,又不肯顾全到社会。这是欧洲现代思想的极端,没有调和的余地。他们为此,思想上遭受许多的痛苦。可是在孔子的学说里面,便把这两点调和了。

孔子教人忠、恕、孝、弟,乃是“为人”的社会主义。但忠、恕、孝、弟,只是我们自己本有的情感。我只是行我所安,行我所好,绝不是由外面的义务和强迫;这不是“为我”的个人主义了么?孔子只讲忠、恕、孝、弟,便见个人和社会绝无冲突。

耶稣说:“那个信仰我,那个便可到天堂。”为父的信仰我,为父的便到了天堂。为儿子的信仰我,为儿子的便到了天堂。他是把我们各个人的相互关系分开的,只有个人和上帝的关系。

孔子就不同了。孔子的学说,只是为父的止于“慈”,为子的止于“孝”,为兄的止于“爱”,为弟的止于“敬”。孔子只讲人与人的关系。他把全社会的伦理组织起来,而一以人类本有之情感为主便不需要一个上帝,个人和社会也没有裂痕。这是孔子的学说。

上面三种极大的问题,孔子都能调和,这种思想,何等的伟大啊!

孔子自生以后,到今天已经有了二千四百七十六年的历史。看看似乎很简单,然而仔细去研究,实在有无穷的价值。近来中国人以为孔子学说是陈腐的,没有大的用处。大家要研究时髦的西洋哲学。那里知道外国人倒也要研究孔子。现在德国人研究中国学术,有孔、老两派。信仰孔子的一派人,是社会青年团。他们遇到开会的时候,每先读《论语》数章,敬如《圣经》。他们信仰有如此热诚,我国自己反而轻慢他,这岂不是不仁不智么?所以我们应当崇拜孔子,使他的学说发扬光大。这是我所希望于大家的。

(民国十七年苏州中学 孔子诞辰讲词,原载《苏中校刊》十一期。)

* * *

[1] 编者按:即今《四书释义》一书中之《论语要略》。第二章为“孔子之事迹”。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