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洪福异闻

洪福异闻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一】

光绪癸卯奋间,余游芜湖,遇同知陈君某,年六十余矣,偶谈及席公宝田事。

盖陈君早年曾在席幕府,躬与战事者也。余盛推席公擒洪福及平苗之功,陈君微哂,余异而诘其故。陈君不答,遂即别去。明年余因事复至芜湖,陈君留余宿于大关。一夕饮酒微酣,忽忆前事,乃坚询陈君所以微哂不答之故。陈君喟然曰:

“君尚以为当时官军所擒获者,果幼主洪福耶?洪福逃至广德,转赴湖州,其踪迹遂杳,或死或潜匿,无人能知之者。”余曰:“然则当时所获又何人耶?”陈君曰:“宜君不晓也。盖即所俘小儿中之一人,而以洪福之名号加之耳。”余曰:

“仆益不能明君语,请详以告我。”陈君曰:“自干王洪仁、恤王洪仁政既偕幼主就堵王黄文金于湖州,此后幼主遂不知究竟。但仁、仁政明明挟幼主就黄文金,遂合为一股,复自湖州返广德,越宁国,出昌化。文金死,昭王黄文英、裕王李远继继之,循徽歙边,从建口,趋绩溪。由遂安,走开化,入广信,抵铅山。道泸溪,向云际关,窜光泽,而更至石城。诸寇处处相伪以洪福,官军亦处处相惊以洪福也。同治三年九月九日乙巳,官军蹙之于山谷间,在广昌石城之交,绕旁设伏,遂生获洪仁、黄文英等,而幼主反称无消息。二十五日辛酉,始闻所俘小儿牧马者之语,而获幼主于荒谷中。诸俘皆称为果幼主,果者疑词也。自乙巳至辛酉,计相去十七日,当时诸大将藉幼主为重,所向争蹑,环而守之者众且巨万。试思幼主以黄口小儿,何能孑身走脱,匿至半月余之久?军中探谍广布,幼主经过,何能不闻不问?乃称行踪得之于小儿之口,其情显然矣。盖幼主自赴湖州后,即销声匿息,所谓洪福至某地者,寇党故为假号,官军故为张皇。但既获干昭二酋,则文金一股,至此遂已剿灭无余,而幼主则犹无着落。讯问诸酋,或不以实对,或以实对而官中秘不宣布。既决知幼主之不能复为出现,诸将辛劳跋涉,无以自慰。又前此江南浙赣诸军以幼主互相纷扰,兹忽无其人,恐更干朝廷诘责。于是授意囚俘。于不知谁何所俘小儿之中,任择一人而强名为洪福。更取年仅四岁不知人事之李其祥伴附之,聊为证实,以宜示天下,而闻诸朝廷。朝廷亦微知之。盖不如此,粤事不能称为结束,恐逋寇更伪挟为名,而后患永无已时。试观忠王就地正法,中外尚哗然。独于袭称伪号之幼主,正可以恭代天王而大行铺张之典礼,而诸将意气,当益发舒。廷谕乃反谓幺幺小丑,不值槛送京师,就磔于市。而论功行赏,左文襄得伯,鲍武襄得子。文襄新复杭州,武襄屡集大勋,即不因此事,本有可赏之实。惟于擒获洪福之赣省主军,沈文肃仅得轻车都尉,席公仅得云骑尉,而文肃且请收回成命,并欲去赣归养,其故正可思也。”余始恍然。

【二】

然则幼主果何在耶,抑已早死耶?此余所急欲知者也。陈君既不我告,且陈君不及一年,即作古人,余以为不复知底蕴矣。乙巳秋间,客羊城,遇闽人杨君,又偶谈及此事,杨君自称知之。杨君游学美洲归国者也,故为秘密,不肯即言,以酒食相挟。余乃以盛宴享之,半酣,余谓杨君曰:“君可以言矣。”于是杨君莞然作而言曰:“余至美洲经旧金山,闻有所谓三合会者,秘密结社之一也。余询其第一代始祖及组织之原起,平日之宗旨,秘不肯告。余辗转侦得之,始祖为齐福天,隐号为三水共合,而以排斥满清为目的者也。初太平天国之犹盛也,遣洪仁使美国,考察外事。故仁著有日记,纪外邦礼俗交涉甚悉。曾军将克江宁,仁挟幼主赴广德,遂为黄文金迎入湖洲。仁幼主之胞叔也,时浙军攻湖州,大势亟亟,旦夕将破。仁谋于黄文金、黄文英、李远继、谭体元、杨辅清等,欲令幼主他适,以存天王一线之胤,而为他日恢复之渐。而中国决不足以容身,仁创避入美洲之议,众人均赞成之。文金欲推仁偕住,仁不可曰:

“美洲识我者多,恐机事不密。辅王坚忍有急智,盍以届之?且东王与天王共首事,不可令澌灭无后。”众又从之。辅王为杨辅清,秀清之弟也。仁有一西友,即前导之游美者,尚在左右,金石之交也。仁以幼主属之,资之财贿,涕泣而别。时幼主年仅十六也。间关屡濒危险,卒达上海而至美洲。辅清实从,遂为美洲三合会开幕之始祖。三水共合者,洪也,齐福天即洪福齐天,隐指洪福也。至幼主行后,仁等如何伪托名号以抗御官军,及官军之如何冒他人为洪福,则不得而知之矣。”杨君云。

天徒曰:“吾闻之江宁故老曰:‘曾军初入城,幼主与忠王扶持于危急之际,思共窜避不能,忠王分兵授马,请幼主先行,逃赴徽境,就黄文金。然卒不达,走死江宁之牛首山,即方山也。牛首之峰为锐角,曾忠襄以一炮击平之,遂成方形,故更名方山也。’由是观之,则陈君所云,或非捏造。沈文肃奏稿称,洪福黄口小儿,无足介意。惟洪秀全窃号十有余岁,流毒十有余省,遗孽犹在,则神奸巨憝倚其名号,足以挥召群凶,幸幼逆辗转荒谷,十有余日,不为饿莩,卒就生擒。又奏幼主供词:谓至石城之杨家牌,为官军夜袭,惊坠马下。群逆扶之,同十余人挤入深坑中,官兵一一缚之。该逆伏暗中独免,乃潜入荒山中,蟠伏四日。饥甚,有白衣人与以饼,受之,遂不见。臣察看该逆顶发剪断,仅留数寸,目望视,口操粤音,于宫中琐屑谬妄之状,言之甚悉,其为伪孽无疑等语。前奏云云,伪托用意,正在于此。供词支离掩抑,欲盖弥张。十余人皆缚而一人独免,饥饿四日不死,托之于白衣人之授饼而不见,可谓渺茫。且洪仁等后死于幼主者五日,欲辨真伪,自可聚之同室。而秘密钩稽,则实状自见。乃一切不为,仅察看发目口音,及能言宫中事,遂决断为无疑,其证据亦已浅矣。杨君之言,未敢尽信。惟仁使美事甚确,日记后为沈文肃所得,文肃当时珍为外交秘本也。

至于洪福、杨辅清之事,余不得不视为异闻矣。然黄巢、李自成,犹得脱死,更何疑于洪福耶?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