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九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九总释名题中先解经题后明品称。

第九总释经题中初总标章。

▲今初总题包於别义该难思之法门无名之中强以十门分别。

今初总题下别释於中二先释总题中三初标举。

▲一通显得名二对辨开合三具彰义类四别释得名五展演无穷六卷摄相尽七展卷无碍八以义圆收九摄在一心十泯同平等。

二一通显下列章名。

▲今初诸经得名有其多种或以人为目或以法为名人有请说等殊法有法喻等别或体或用或果或因乍复乍单其类繁广。

三今初诸经下别释於初章中有二先总举诸经体式二别明今经前中或以人为目或以法为名者总说也以人为目多辨法之所由以法为名乃略经之大体人有请说等殊下别释人中举其二类等取所为所说言请者一从请人得名如思益梵天所问经贤护经等二就能说人如无尽意菩萨经等三依所为人如须达优填王等四依所说人如金色童子经等法有法喻等别者所言等者等取法中有多义故法之多义次下当说喻者如大云经大宝积经等或体或用或果或因者即法中别义也体者如般若经等用者如神足经等果者如涅盘经等因复多义一者因行如正恭敬经等二者因位如十住经等乍复乍单者复中略有四双一法喻双题如妙法莲华经等二人法双举如胜天王般若经等三体用双明如十住断结经等四因果双举如渐备一切智德经等言乍单者通上诸义谓法单喻单体单用单因单果单等言其类繁广者即上所明已是繁广更有从所说时为名如时非时经或从所说处为名如密严经等结上收余故云其类繁广并非正要故疏略言。

▲今经受称亦多种不同一从数彰名如梁摄论第十胜相中云百千经者华严经有十万颂是也二从喻受名如涅盘及观佛三昧经詺此经为杂华经以万行交杂缘起集成故三从法彰名如智论释嘱累品詺此经为不思议解脱经四从义用受名如下离世间品及出现品各有十名者是。

今经受称下第二别明今经得名於中复二先举异名后彰今称前中四义一数二喻三法四义用并可知言梁摄论第十胜相者论曰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四者彼人因果殊胜殊胜语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於大乘真是佛语今当第十相中言如下离世间品及出现品各有十名者离世间品十名经云佛子此一切菩萨功德行处一决定义果二普入一切法三普生一切智四超诸世间五离二乘道六不与一切诸众生共七悉能照了一切法门八增长众生出世善根九离世间法门品十应尊重应听受应诵持应思惟应愿乐应修行者能如是当知是人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出现品十名者经云佛子此法门名为如来秘密之处名一切世间所不能知名入如来印名开大智门名示现如来种性名成就一切菩萨名一切世间所不能坏名一向随顺如来境界名能净一切诸众生界名演说如来根本实性不思议究竟法即十名也。

▲依今梵本云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罗此云大方广佛杂华严饰经今略杂饰字耳。

依今梵本下第二彰今目也於中三初正释今名二拣前说三结成今义疏中一时并举梵言一时说就此语若别对者摩诃言大毗佛略云方广勃陀云觉者即是佛字佛字略存梵音故健拏云杂华骠诃云严饰修多罗云经。

▲前三异名义多总略二品十目多从别名又局当品。

前三异名下二拣前说言二品十目多从别名者不得总该不可具举故又局当品者出现十名局於出现离世间十名局离世间岂得通为一部总称。

▲故今译者具以六字为名则人法双题法喻齐举具体具用有果有因理尽义圆故标经首。

故今译者下结成今义明其具足前通辨类中即是复义而具前四对之复故理尽义圆也。

▲二对辨开合者题中七字有十事五对一教义相对谓经之一字是能诠教大等六字是所诠义二就义中法喻一对谓大等是法华严是喻三就法中人法一对谓大方广是所证无障碍法佛是能证之人亦名境智一对四就法中拣持一对大之一字是拣方广是持即拣大异小拣实异权拣果异因亦是体用一对。

●大方是体大方无隅故广即是用五就人中借下华字以喻其因即因果一对佛是果故是以单用华字则但举喻因若合以华严则亦喻上之四字至下当明。

大方是体大方无隅故者然大方广三字总有三义一三字别释配体相用如下广说二方广两字合之为用对上大字为体三者大方为体方字属大便成无方言大方无隅者语出老子德经云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意云小则有其圭角大即绝其方隅隅即角也借其言用今大方即法界等於虚空何有隅角言若合以华严则亦喻上之四字者即是上文二就义中法喻一对以严通能所华为能严大方广即所严佛是严成之果又以因望果佛亦所严故华严两字通喻大方广佛之四字也言至下当明者即释严中。

▲三具彰义类者谓大等七字义皆无量并略以十义释之。

▲初明大十义者。

▲一体大谓若相若用等皆同真性而常遍故即是大字。

●涅盘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此明体不变易。

●如人最长故名为大。

●又云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此明体遍。

一体大下别释十大初体大中二先总后别以二义释大而云即经大字者古人亦各十义释其七字不知以七字互相释今明大义则七字皆大方则七字皆方广则七字皆广佛则七字皆佛等故以体大配於大字若总举七字大者体也方者相也广者用也佛者果也华者因也严者智也经者教也。

●涅盘云所言大者下证上二义先证常义即涅盘第三名字功德品云佛告迦叶是经名为大般涅盘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汝今善听我今当说善男子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如入大河悉归大海此经如是降伏一切诸结烦恼又诸魔性然后要於大般涅盘放舍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盘释曰彼经具释大般涅盘今但取其大字约体不变故名为常以性出自古非造成故故生公序云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则无差悟岂容易不易之体为湛然常照但从迷乖之事未在我苟能涉求便返迷归极归极得本而似始起始则必终常以之昧若寻其趣乃是我始会之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莫先为大既云大矣所以称常常必灭累复曰般泥洹也正顺今意涅盘第二十五亦云所言大者名不可思议以体绝常境故言如人最长者谓无一法先法界故故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释曰彼以虚无为道理异释门言可证此。

●又云大者其性广博下二证上遍义即涅盘第五如来性品南经四相品文云佛告迦叶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有人寿命无量名大丈夫是人若能安住正法名人中胜故远公分此一文成二种大一广故名大二胜故名大今但取广遍之义义便引来彼更有多故名大如藏多珍宝复有高故名大如大高山难至其顶复有深故名大犹如大海即上不思议义今以多即约用高即约果故但用二义於常义中已含深胜如人最长即是胜故又言犹如虚空复是别文第二十三云又不逼者譬如虚空解脱亦尔彼虚空者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涅盘。

▲二者相大谓恒沙性德无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细重重等具十玄门皆其相故即经方字方者法也。

二相大等者有二意恒沙性德与起信同互相即入下即显圆教事事无碍亦性具矣然远公释涅盘亦明体相用体约性净涅盘相约方便净涅盘用约应化涅盘此通因果今明所证法中有三故不同彼。

▲三用大谓业用普周如体遍故即经广字。

三用大等者文中三初正释用大。

▲涅盘云又大者能建大义即是约用。

二涅盘云又大下引证即第四经南经四相品以迦叶复问如佛言曰我已久渡烦恼大海若佛已渡烦恼海者何缘复纳耶输陀罗生罗睺罗以是因缘当知如来未渡烦恼诸结大海唯愿如来说其因缘佛告迦叶汝不应言如来久渡烦恼大海何缘复纳耶输陀罗生罗睺罗以是因缘如来未渡烦恼大海善男子是大涅盘能建大义汝等今当至心谛听广为人说莫生惊疑若有菩萨摩诃萨住大涅盘须弥山王如是高广悉能取令人入於芥子其诸众生依须弥者亦不迫近无往来想如本无异唯应度者见是菩萨以须弥山内芥子中复还安止本所住处下广说作用竟结云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住大涅盘则能示现种种无量神通变化是故名曰大般涅盘是菩萨摩诃萨所可示现如是无量神通变化一切众生无能测量汝今云何能知如来习近淫欲生罗睺罗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盘种种示现神通变化彼经即约果用今意明是即体之用本有之用下佛果有相用者皆由本自有故。

▲良以涅盘无广广与大同故以广释大方广无大大与广合故以大释广今经具有故名配之。

三良以涅盘下释妨谓有问言涅盘此义本释大字何得以广配之故今通云涅盘但言大般涅盘无有广字故大字含广故以能建大义广家之义以释大字今经大字对体广字对用故自别释因便便通方广之经谓十二分教中有方广经无有大字而用大字释方广言即如下合释方广云宣说广大甚深法故能生无量广大果故皆以大释广也。

▲四果大谓智断依正普周法界故即经佛字。

▲五因大谓发菩提心起解行愿证精勤匪懈成诸位故即经华字。

五因大等者谓发菩提心即十信发心起解即十住行即十行愿即十向证即十地精勤匪懈通策於前以成诸位所以广说因中差别者欲收摄论七大性故次文当知。

▲六智大谓大智为主运诸万行遍严一切无所遗故即经严字。

▲七者教大谓一文一句无不结通遍於一切十方三际重重无尽故即是经字。

▲八者义大谓所诠法尽穷法界乃至帝网无所遗故即总是六字。

▲九者境大以上法门普以无尽众生为化境故。

▲十者业大谓尽三际时穷法界处常将此法利益众生无休息故。

▲如摄大乘等七种大性不离於此。

如摄大乘等者二结会他文而言等者等取杂集瑜伽般若大同小异摄大乘第一释大乘云若广释者七种大性共相应故不广说之瑜伽四十六云一法大性二发心大性三胜解大性四增上意乐大性五资粮大性六时大性七圆证大性杂集十一说七大性者一者境大性二者行大性三智四精进五方便善巧六证得七业彼论云何等名为七种大性一者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精进大性於三大劫阿僧企耶方便勤修无量百千难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盘故六证得大性证得如来诸力无畏不共佛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七业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若般若无着论七大性者一法二心三信解四净心五资粮六时七果此与瑜伽大同若与对法会者一法即杂集境大性缘大教法而为境故二心即是行大性即由发心行二利行故三信解即智大性信解与智於境印持於境决断大意同故四净心即精进由精进练磨令心净故五资粮即方便善巧由大悲般若而为方便与无住涅盘为资粮故六时即第七业大性穷生死际尽未来时建立佛事而为业故七果即杂集第六证得大性谓证佛功德而为果故杂集依体起用得果不舍因证居其先般若论中约时通因果故果居时后余之次第二论意同谓依教起行达甚深理精进长时不滞二边证大胜果穷生死际建立佛事故名为大杂集即是对法瑜伽大同般若今疏体大即第三智大之中所知无我之理二相大亦所知摄亦法大性即境摄故三用大即方便大而是即体之用亦境摄故四果大全同五因大摄其五大性一发菩提心即是心大二起解者摄胜解大三行愿证并是行大是十地因证非果证故四精勤匪懈即净心精进大五成就诸位即摄资粮大六智大全同而义小异通了性相因果等故七教大即是境法大性八义通前六但除教故九名同杂集初一而义同时大及与方便善巧十同第六而具含二论时业二名为对题中七字摄十故有开合及次不同而义无违故云七种大性不离於此或相大一种二论略无理亦无失又通约十大教旨小殊不妨有异。

▲二方十义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为法谓体法相法等。

谓体法相法等者等取下八谓用法果法等法是轨持能持自性故十皆法。

▲三广十义者广者多也用多繁兴包无不尽故则前十皆多即明一遍一切名之为大一摄一切名之为广亦可及此此约离释。

三广十义等者疏文有二先离释广字。

▲若合释方广二字亦有十义一广依义谓言教繁广为生依故二广说义宣说广大甚深法故三广破义破一切障无有余故四广超义无有诸法能比类故五广治义具摄无边对治之法为能治故六广摄义通摄无边异类法故七广德义具摄二严诸胜德故八广生义能生无量广大果海故九广绝义非是心识称量所能知故十广知义具足种智破邪见障无有余故。

后合释顺诸经论释方广经於中二先正释十义也。

▲此之十义前四即杂集第十一中四义后六即入大乘论第一中六义。

后此之十义下结示本源言前四即杂集第十一中四义者彼论云方广者谓菩萨藏相应言说如名方广亦名广破亦名无比为何义故名为方广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法故为何义故名为广破以能广破一切障故为何义故名为无比无有诸法能比类故此方广等皆是大乘义差别名释曰此论标以三名释成四义以方广中有二义故次第无差言后六即入大乘论第一中六义者彼论云毗佛略者是摩诃衍何以故名毗佛略经为诸众生说对治法名毗佛略亦有众多乘故名毗佛略亦以多庄严具故名毗佛略亦能出生无量大果报故名毗佛略非是称量所能知故名毗佛略断除一切诸邪见故名毗佛略释曰次第与疏全同但以毗佛略隔之以成六义然其第一说对治法似杂集论第三广破集约所破此约能破故亦不同五非是称量似於集论第四无比集约法不可类此约心不能知故并不同而刊定记云以对治与破障是同乃除入论第一加起论菩萨藏相应言说为五者殊失论意以菩萨藏相应言说是总拣小故总拣已竟方标三名释成四义耳若欲以集论之四摄入论之六者一即第二广摄二即三四广德广生皆深法故三即一六对治破见皆破义故四即第五广超广绝大意同故今取小异并开为十则二论不同谓集论一约言教入论二约所摄集论二约通辨甚深入论别开三约二严通因四约能生唯果集论三约合明对治入论别分一治烦恼六破智障杂集第四似入论第五已如前会故成十义然为顺二论之次故不依题之次若欲配经者一广绝是大体绝众相不思议故二广超是方妙法无类故三广摄是广摄无边故四广知是佛具种智故五广破六广治七广生三皆华字并是因故八广德是严具二严故九广依是经依言教故十广说是义说甚深法是所说故即总上六字亦可通七。

▲四解佛十义者即是十佛大即法界佛方即本性佛广即涅盘佛及随乐佛佛即成正觉佛华即愿佛及三昧佛严即业报佛经即住持佛总不离心七字皆是心佛释十佛义如八地中及离世间品辨。

四解佛十义等者文有三解初依本经言如八地中及离世间品辨者上教缘中已广其义今更略明八地明十身即离世间品十佛八地云知如来身有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离世间品五十三中说十种佛所谓成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涅盘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随乐佛十佛即是十身若欲会者正觉是菩提身愿佛即愿身业报佛即相好庄严身住持佛即力持身涅盘佛即化身法界佛即法身心佛即威势身三昧佛即福德身本性佛即智身随乐佛即意生身今疏为顺经题故不依彼二经之次言大即法界佛者大即法界体故方即是本性智故广即涅盘佛者化周遍故亦随乐佛者随自他意无不生故佛是梵言此即觉故华即愿佛及三昧佛者并是因故严谓万行之因严成相好庄严身故经教住持法不坠故总不离心即心佛者是威势身心伏胜故。

▲又佛地论第一说佛亦具十义谓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

又佛地论第一下第二引佛地论论无别释今当略辨摄此十句以为五对一能证智二所断障三所证理四所成益五显觉相前四法说后一喻明然此五对一一相属一能证智即具一切智是根本智一切种智是后得智二所断中以一切智断烦恼障一切种智断所知障种类而知故三所证理中一切法者即真谛法也一切种相者俗谛法也以一切智总相观法之性以一切种智别相观法之相由证法性除烦恼障由达法相断所知障四所成益者一则自利二者利他上之三对俱通二利若取别义以一切智自证法性便是自觉以一切种智觉法之相故能觉他五显觉相中如睡梦觉者以一切智觉法之性顿破无明烦恼睡故如莲华开者以於种智觉法之相开悟法门如於华开得见莲故前即觉察后即觉悟亦可前是觉悟后为觉察此五无缺方称觉满名曰妙觉离觉所觉而尽觉故上之解释未见经论理必应然。

▲又真谛引真实论亦有十义恐繁不引。

又真谛引不引者即真谛三藏七事记中引言十义者谓觉胜天鼓一不由他悟二断二无知三已过睡梦四譬如莲华五性净无染六具足三义七具足三德八具三宝性九自知令他知十初言觉胜天鼓者天鼓有四德今并过之一能觉诸天贼来云贼来贼去云贼去佛即不尔能令众生觉三烦恼若生知生若灭知灭二天鼓能护天众能破修罗佛亦不尔能救三苦能破四魔三天鼓能令诸天受五欲乐佛亦不尔能令众生受出世乐四天鼓能令诸天生贪着心佛亦不尔能令众生生出世心具此四过故云觉胜天鼓二不由他悟者无师自然智故三断二无知者即是烦恼无知所知无知四已过睡梦者凡夫睡而不梦唯烦恼故二乘亦睡亦梦以有无明及妄智故佛不睡不梦无有无明舍妄解故五譬如莲华者日光照触莲华即开十地行成佛智自发六性净无染者因时虽有烦恼五义不染一佛无相故譬如烟雾不能染空二是对治故譬如镕铁不停蚊蚋三非处所故譬如大石不能住空四无转异故譬如白玉涅而不缁五妄不染真譬如幻刀不能斫石因时有惑尚不能染果时惑尽岂当有染七具足三义者即是三佛一假名佛谓六神通二寂静佛谓惑不生三真实佛谓即真如八具足三德者谓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九具三宝性者谓同体三宝十自知令他知者即是二利谓佛智慧力照真如境名曰自知复以慈悲力说十二部经令他知也释曰以此十义有同佛地故恐繁文。

▲五释华十义者一含实义表於法界含性德故二光净义本智明显故三微妙义一一诸行同法界故四适悦义顺物机故五引果义行为生因起正觉故六端正义行与愿俱无所缺故七无染义一一行门三昧俱故八功成义所修德业善巧成故九芬馥义众德住持流馨弥远故十开敷义众行敷荣念心开觉故。

五释华十义下疏文有二第一别释十华第二总相料拣前中即如次配於十佛如一含实义表法界佛含性德故为对十佛故为此次亦可配於十度之因而不依次为顺题故一即般若二即智度三即方便四即尸罗五即忍辱六即是愿七即禅定八即是檀九即是力十即精进此意如下普眼长者以十度因成十身果故彼经云为欲令其具佛相好称扬赞叹檀波罗蜜即成相好庄严身故二云为欲令其得佛净身悉能遍至一切处故称扬赞叹尸波罗蜜即意生身三为欲令其得佛清净不思议身称扬赞叹忍波罗蜜即菩提身四为欲令其获於如来无能胜身称扬赞叹精进波罗蜜即威势身五为欲令其得於清净无与等身称扬赞叹禅波罗蜜即福德身六为欲令其显现如来清净法身称扬赞叹般若波罗蜜即是法身七为欲令其现佛世尊清净色身称扬赞叹方便波罗蜜即是化身八为欲令其为诸众生住一切劫称扬赞叹愿波罗蜜即是愿身九为欲令其现清净身悉过一切诸佛剎土称扬赞叹力波罗蜜即力持身十为欲令其现清净身随众生心悉使欢喜称扬赞叹智波罗蜜即是智身末云为欲令其获於究竟净妙之身称扬赞叹永离一切诸不善法即圆净十度八万四千波罗蜜门万德顿具该上十华是故梵本名为离华上约相显别配十度若约圆融一一行门皆具十义可以意得。

▲然华有二种一草木华喻万行因然或与果俱或不与俱二严身华通金玉等喻於神通众相等唯与果俱前十义中一五九十局於草木余通二华。

然华有二种下第二总相料拣其引果华亦喻生因其严身华亦喻了因此二无碍言或与果俱者如莲华等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圆融行故或不与俱者杏奈等华因果区分行布行位不相杂故此二无碍是此中华言神通众相等者净行品云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神通众相果上用故云与果俱然神通虽乃通因且就金玉之华与身俱说。

▲六释严者即上十华同严一佛为严不同亦是十义。

六释严者下疏文有三十八义且为三节初十总释次十别释后十八句互严今初言为严不同者如以十宝严一金佛一真珠严二珊瑚严等一佛十严历於十佛便成百严约圆融修故。

▲又上十华如次严前十佛即是十义而总别无碍。

又上十华等者第二别释义同一度成一佛故总别无碍者总融上二行布圆融二无碍故。

▲更有十义一用因严果以成人故是佛华严果由因得故二以果严因以显胜成果之后令一一因行皆无际故三以人严法而显用谓佛旷劫修因方显法之体用故四以法严人以显圆若不得法之体用因果不能圆妙故五以体严用以令周谓用不得体不周遍故六以用严体而知本若无大用不显体本之广故七以体严相而知妙谓相若有体便即入重重故八以相严体以明玄体如无相不显体深玄故九以义严教超言念由所诠难思能诠言离故十诸因互严以融摄如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等。

更有十义下第三约互严说於中有二一别约十义五对以互相严二收成四句以显互严今初十义在文可知然亦是於别释得名中释名之义若约相融皆持业释若约当相皆依主释如第一用因严果是华严之佛故二即佛之华故三即佛华严之大方广四即大方广之佛华严五即大之方广六即方广之大七即大之方八即方之大九即大方广佛华严之经十诸因互严乃含多义谓施之戒戒之施定之慧慧之定等前四成对后一非对但可大等严经不可以经严大等故不成对又为欲显因互严故言禅非智无以穷其寂等者举一为式余可类取谓禅无智但是事定若得智慧观於心性为上定故智不得禅乃为散善分别慧故慧若有定如密室灯寂而能照离动分别成实慧故所言等者等余万行如施不得戒非是真施破戒行施非真福故戒不得施亦非真戒悭贪不息非真戒故不舍财法正犯戒故余并可思。

▲又上来互严皆有相资相即四句今且约理行互严以明。

又上来互严下第二收成四句於中二先总标后初相资四句下别释。

▲初相资四句者一理由修显故以行华严理二行从理发则以理华严行梁摄论云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证此法身故。

无不从此法界流者即从本起末证行从理发无不还证此法身者摄末归本证理由修显。

▲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

▲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从行显。

▲良以体融行而因圆行该真而果满是故标为佛华严也。

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下此句有三节一此上正释以互融故不二不坏两相故而二非真流之行下第二反成上义上句反成行融理次非起行之真不从行显者反成上理融行良以体融行下三正成前义言体融行而因圆者行即是因以体融行故因行圆满行该真而果满者正成上行融理也行不该真何由得果耶。

▲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故非理是则能所两亡超情绝想非严非不严是谓华严。

四理行俱泯此句易了然上互融行融理而行在理融行而理存故不二而二今理行相夺故云二而不二。

▲相即四句理行全收准思可见则法喻交映昭然有在。

相即四句下但例前释若力用交彻即说相资有体无体即言相即若具作者一者唯理无不真故二者唯行理废己故三者俱融即行即理为一味故四者俱泯理即行故非理行即理故非行故双绝也言法喻交映者以华严像为喻喻以因行严佛故。

▲七华经十义杂心五义已见上文佛地论有二义一贯穿所说二摄持所化即杂心结鬘一义含之应除结鬘开成六义依此方训复有四义一常二法并如前辨三经义即众生径路四典义令见闻正故宝云经中亦有十义恐繁不引。

七释经十义杂心五义已见上文者即藏摄中谓一出生二显示三涌泉四绳墨五结鬘余则可知。

▲第四别释得名者先得后释先得名者大以当体受名常遍为义常即竖无初际遍则横该无外方以就法得名轨持为义双持体相轨生物解故广以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包则广容博则广遍佛以就人得名觉照为义照则朗万法之幽邃觉则悟大夜之重昏华以从喻得名感果严身为义感果则万行圆成严身则众德备体严以功用受名资庄为义谓资广大之体用庄真应之佛身经以能诠得名摄持为义持性相之无尽摄众生之无边。

第四别释得名等者此中得名各取前七字别义例皆二义释之类前可知。

▲后释名者一就法中体用相对大之方广谓有体之相用故方广之大有相用之体故皆依主释若相即者即持业释二就人中果行相望佛之华非因位之行故华之佛非余行之佛故亦通相即三以人法相对大方广之佛华严非小权乘之佛等故佛华严之大方广非因位所得法故相即可知四教义相对亦通二释教望於义及前人望於法兼通有财并可思准。

此中释名即前对辨开合中五对之中俱除法喻一对用余四对以法喻一对华之一字已属因门故略无之四对之中望前有二异一前则从宽至狭故先明教义今从狭至宽故先明体用又前从下释上故先明教义今从上释下故后明教义而前五对中后明人中因果者以因是华字借喻中华故在后明前从宽至狭义已尽故四教义相对亦通二释者以易知故不出若具释者应云大方广佛华严之经拣非涅盘等经故经之大方广佛华严拣非论中之所明故而四对皆具二释者约行布则依主约圆融则持业教望於义下谓四对之中后二对中通於三释谓经中有大方广佛华严故如对法藏论全取他名以目经故佛华严有大方广故故云可思。

▲第五展演无穷者谓初於最清净法界开为理智两门即涅盘菩提之异。

第五展演无穷等者然此一四门皆关脉中意此门中彼有二义一展一为多二类结成本类结成本不异前第七部类品会中本部故此不明又此展中并皆略示而有十重一展法界为理智二门理即大方广是所证法界为涅盘智即佛华严为能证菩提虽有六字但是二法。

▲又理开体用即大方广智开因果即佛华严总连合成诠即题中经字。

二又展理智为题目即大是体性包含方广是业用周遍故云理开体用佛即是果华严是因故云智开因果。

▲又展此目以为初会初会总故十海是理十智是智十海之中含於体用十智之中亦含因果又华藏世界及遮那遍中即依正二果皆是佛字大威光太子略示因华彼二所证所观即大方广即总成一会所信因果体用。

三又展此目为初会於中自有二重一但世界成就品初牒问许说中已具题目二通就一会以示品目言十海之中含於体用者即初也十海者一一切世界海二一切众生海三一切诸佛海四一切法界海五一切众生业海六一切众生根欲海七一切诸佛法轮海八一切三世海九一切如来愿力海十一切如来神变海七九与十此三是用余皆是体此十本具皆是所证故名为理十之相差是事法界十之真性是理法界理事相融并为所证之理故云十海是理言智含因果者上言十智者知上十海即是十智而名小开合经云佛子诸佛世尊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清净智不可思议一知一切众生业海智不可思议二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三说一切无边佛海智四入一切欲解根海智五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海智六显示一切如来无量愿海智七示现一切佛神变海智八转法轮智九建立演说海智十此上皆有不可思议之言唯愿海是因余皆是果若约所知一三四八九十皆果余四为因三世通因果又华藏世界下二通就一会以示品目则题目该於一会言遮那遍中者非唯遍於华藏亦遍法界以世界成就品亦说毗卢遍严净故彼偈云所说无边众剎海毗卢遮那悉严净世尊境界不思议智慧神通亦如是况第六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第五经云佛所庄严广大剎等於一切微尘数清净佛子悉满中雨不思议最妙法又华藏品云华藏世界海法界等无别又一一尘中见法界皆普遍义故遮那遍中之言亦已摄於世界成就品矣言彼二所证所观即大方广者果证法界大方广因观法界大方广。

▲又展此会以成后八四周因果各因是华果即是佛其所修所证之体用即大方广。

又展此会以成后八者即第四节展成一部。

▲又展此九会周遍十方谓如第二会光明觉品辨一类之会已遍十方余会亦尔。

又展此九会周遍十方者即第五节言如第二会光明觉品者举一会又以为体式谓光明觉品总有二十六节故光最后遍周法界虚空界皆云彼一一世界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剎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剎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诸佛所等释曰此即遍十方文既同百亿阎浮提等故是同类世界言余会亦尔者下之七会及第一会皆遍十方如第二会故诸会末多结周遍。

▲又展此诸会各有主伴如说十住十方菩萨证云十方国土皆说此法则前遍法界之会各有重重主伴。

又展此诸会各有主伴者即第六节也上来但明主经之遍今辨伴经之遍而引第三会文则前遍法界之会各有重重主伴者此言例上遍法界之九会也。

▲乃至遍於尘剎。

乃至遍於尘剎者第七节也上但遍国今则遍尘。

▲异类界等。

异类界等者即第八第九节也上来七节但遍同类八遍异类树形等剎而疏言等者等取第九节异类剎尘谓具类之剎亦以尘成尘亦有剎於中说经经尤多矣。

▲无尽时会。

无尽时会者即第十节谓上同类异类若剎若尘皆悉重重犹如帝网时会与法皆无尽也。

▲皆不出大方广佛华严清净法界。

皆不出等者举题总收也清净法界者举本总收明从一法界无名无相之中展成无尽。

▲第六卷摄相尽谓从后渐卷乃至不出九会九会不离初会初会不离总题总题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无智非智不理故智外无理则理智不二亦摄智从理离体无用摄用归体体性自离故体即非体本来清净强名之清净法界是以极从无尽乃至一字无字皆摄华严性海无有遗余。

第六卷摄相尽者相字去声乃至无字法界之相亦不存故然但解上展则解此卷故云后后渐卷言乃至不出九会者乃至二字略后五重不出九会是第四节耳若具应云一卷无尽时处归异类界尘二卷异类界尘归异类界三卷异类界不出同类界尘四卷同类界尘不出同类剎主伴经五卷主伴不出主经结遍十方六卷遍十方不出九会七归初会八归总题九归理智十归清净法界非理不智下是第十节卷理智归法界而有二意一者理智之中随举其一即摄於二但成一味二者以智为用以理为体但摄智归理不摄理归智初摄二为一唯一理字理体性离一亦不存故云无字又准前展亦合云总题不出体用因果因果虽殊不出一智体用虽异不出一理然后方融理智但不异前故略示耳若从七字倒收者摄教从义但有大方广佛华严摄人从法但有大方广摄用归体不离於大古人云一言无不略尽殊说更无异盈又大体性离言思斯绝唯证相应耳。

▲第七展卷无碍者谓正前展时即后常卷正后卷时即前常展展时即卷故无量无边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卷时即展故如来於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

第七展卷无碍者谓说有前后实在一时随门不同故有三门耳疏无量无边法门海即展时也一言演说尽无余即卷时也如来於一语言中即卷时也演说无边契经海即展时也。

▲第八以义圆收者上来诸门或以七字摄尽如前已辨。

第八以义圆收者疏文有二先以法摄后以人摄前中又二先指前不出总题。

▲或以教义摄尽或以理智摄尽或人法摄尽或解行证摄尽。

后或以教义下重释摄义疏文略举若具说者应增数明谓或於无字中一字摄尽谓或教或义或性或心二或二字摄尽疏有三节亦更应言或法界字摄尽三或三字摄尽疏文有一义顺后表三圣故亦应云人法界摄尽理行果摄尽从所诠故四或四字摄尽谓教理行果教即经字理即大方广行即华严果即佛也或教义成处摄尽一谓文虽浩汗唯一教字即题中经字二谓义虽无量但一缘起义摄即题中大方广也三成谓行解因果德相用等虽各缘起不同据其成立唯一成字摄尽即题中佛华严也四处谓一切重重无尽同类异类重重尘剎唯一处字故总卷之义唯一性教唯一文成唯一念处唯一尘此一即是一切一故或信解行证摄尽经有四分初会是信次六明解八约成行九唯证故如下当知五或五字摄尽谓加一教字或理信解行证理是所信所解所行所证故或六字摄尽即题中除经上之六字是所诠故或理信解行愿证理即所信等解行愿三即是三贤证通地上及极果故或七字摄尽即全取一题一题通目无尽法故或八字摄尽即法界缘起理实因果故或九字摄尽谓无障碍法界缘起因果故或十字摄尽谓体相智用因果教义及境业故。

▲或唯普贤文殊毗卢遮那三圣摄尽谓大方广即普贤普贤表所证法界故华严即文殊文殊表能证故佛即遮那具能所故。

▲又大即普贤普贤菩萨自体遍故方广即文殊文殊表即体之智故华即普贤普贤行故严即文殊文殊以解起行故佛即圆解行之普贤文殊证法界体用之普贤文殊成毗卢遮那光明遍照。

或唯普贤文殊下第二以人摄也然有两重先约人法对辨二圣后於人法中各有二圣佛字当中两重总收可思。

▲第九摄归一心者上来诸门乃至无尽不离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

▲心体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广观心起行即华严觉心性相即是佛觉非外来全同所觉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夺双亡寂照则念念皆是华严性海。

第九摄归一心者於中二先指前总明谓上八门已是一心上说故云上来诸门不离一心而修行禅流皆欲弃文而修观行故复接之以辨此门心体即大下后正约观心以释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岂非大耶心之本智即方广者上大是即智之寂方广乃即寂之智故云寂寂运无涯之照即心体相用三融为所观也观心起行即华严者观体照而即寂止也观用寂而常照观也一心六度万行皆起觉心性相即是佛者一念相应之觉也故经云佛心岂有他正觉觉世间觉性无觉即根本智觉相历然即后得智此二不二是无障碍智觉非外来全同所觉下上明安立六字今明卷摄相空此上融成一味此下互夺双寂则一不为一如斯观行未曾一念不契华严。

▲第十泯同平等者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触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则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学之者多弃内而外求习禅之者好亡缘而内照并为佛执俱滞二边既心境如如则平等无碍。

第十泯同平等者此一门总融前九前八法匪所知第九禅师所尚故今会之於中三初法说二余曾莹两面镜下喻明即借帝网之喻以喻心境三见夫心境互照下合喻意唯一而文有四节。

▲余曾莹两面镜鉴一盏灯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无尽。

第一节取两镜及灯合之一镜喻境一镜喻心灯喻本智但取明了之义。

▲见夫心境互照本智双入心中悟无尽之境境上了难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

言本智双入者智性色性本无二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故此智性入心入境言心境重重者合两镜互照智照斯在者合一灯双入是则以本智为能照心境皆所照由斯本智令心境互融。

▲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见唯心如来心佛重重而本觉性一。

又即心了境界之佛下第二取两镜及一尊容以合尊容喻真佛故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则心中见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则境中见佛是唯心如来心佛重重者即两镜之重重而本觉性一者即尊容之双入。

▲皆取之不可得则心境两亡照之不可穷则理智交彻。

皆取之不可得下第三双融前二以成止观心境两亡即止理智交彻即观。

▲心境既尔境境相望心心互研万化纷纶皆一致也唯证相应名佛华严矣。

心境既尔下第四结例一切境有多境心有多心各自相对一一互相融也万化皆然即总结例唯证相应则泯同果海也。

▲第二释品名者梵云萨婆噜鸡印拏(上呼)俫(良遐反)骠诃奈耶钵攞叵婆娜忙钵里勿多此云一切世间主庄严法门威德名品今文存略。

第二释品名疏文有四一会梵音二释义理三立名所以四会释晋经今初疏中一时总对若别对者萨婆一切也鲁鸡世间也印拏俫主也骠诃庄严也奈耶法门也钵攞叵婆威德也娜忙名也钵里勿多品也。

▲世者时也即是世间主者君也谓即诸王及佛然世间有三一器世间即是化处二众生世间即所化机三智正觉世间即能化主主则唯二诸王及佛主於器界及众生故佛非世间从所统受称。

世者时也下第二释义理也於中二先释世主。

▲妙谓法门体用深广难思即主之所得严谓庄严乃有多义一器世间严谓其地坚固等二众生世间严谓众海各具法门威德故三智正觉世间严谓於一切法成最正觉三业普周法门无尽故所以长行诸王之严偈颂赞德皆显严佛。

后妙谓下释妙严於中三初正明三世间严。

▲众生不严不感佛兴正觉不严不能为主器界不严非真佛处。

次众生不严下出严所以。

▲复由佛严显遇者有德众生严辅显佛之超胜如是互严亦为妙严。

后复由佛严下明三严相成。

▲诸经无此广严故但初名序品今明序已兼正故广赞诸严以为华严之由序。

诸经无此下第三显立名所以彰异余宗不名序品。

▲旧云世间净眼品者谓所得法眼能净世间故余如前说。

旧云世间品下第四会释晋经所得法眼即今法门威德也。

▲第十别解文义文分为二初总释经序二别解文义初中分三大方下初明题目天册下二明造序人盖闻下三直解序文今初即经序题目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序如前释。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

第二明造序人音义云册测革反说文曰册符命也谓上圣符信教命以授帝位字或从竹或古为圆形也。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

演义云盖闻下三直解序文分为六段初明佛日未兴群生沉溺二及夫下明如来出世德用难思三朕曩下自庆逢时闻斯声教四大方下别彰此典旨趣玄微五缅惟下传译古今感庆逢遇六一窥下总释序意叹理自谦初中分三初明化法舛异二明能化浅近三明所化迷沦初中亦二初辨淳元之始二明三才已着今初盖闻者发语之端也造化者造作变化易系辞云刚柔相推而成变化又云变化者进退之象也权舆者尔雅云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二皆是始言天道未分者谓元气混沌未分天地下云人文始着即有三才始分天道今云未分即五运之时也故易钩命决云天地未分之前谓之一气於中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为五运运者数也谓时改易初取易义元气始散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质形已具谓之太极转变五气故称五运皆是天道未分也言天道者易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又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注云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又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注云幽明者有形无形之象死生者始终之数也周易疏云天有玄象而成天文也地有山川原湿各有条理故云地理此上皆是已分之相因释天道故便举之此对正在未分之前耳。

▲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

龟龙系象之初下第二对明三才已着之相略如向说易系辞云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疏云如郑康成之义则依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包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畴是也音义云尧有神龟负图而出舜感黄龙负图而现人文始着者系辞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孔疏云此下明圣人法自然之理而作易象次易又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释曰上云图出八卦今云观乎天地者或见龟复象天地等於理无违音义云观乎天文以察人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非正意后人用之耳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谓之人文象龙举三皇之时斯为上古系象举於夫子即是下古然其文王为中古既有卦爻之辞已有象矣则总该三古又上云天道即言未分今云人文则言始着二言影略则初分之时亦皆未着直至系象已具方曰着故先有者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即三才具矣。

▲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

虽万八千岁下第二明能化浅近按帝王甲子记云天皇氏治一万八千年地皇氏治九千年人皇氏治四千五百年有本云三皇皆治一万八千年故云万八千岁言同临有截之区者诗注云截者齐也区者域也谓四海域内率服齐整言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者司马相如封禅书云继昭穆受谥号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故管子云昔者封太山禅梁父者有七十二家梁父即太山下小山名也讵者何也明上七十二家贤明之君何能识於称性玄理无边之义。

▲由是人迷四忍轮回於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於三途之下。

由是人迷四忍下第三明所化迷沦言由是者上明化主化法二皆浅近盖是域中一身之作不令所化免沉苦海於中上对迷理轮回六趣下对缠妄没溺三途言四忍者即思益经第四法品中佛言梵天菩萨有四法善出毁禁之罪何等为四一者得无生忍以诸法无来故二者得无灭忍以诸法无去故三者得因缘忍知诸法因缘生故四者得无住忍无异心相续故是为四忍言人迷者人人皆迷故但迷四忍容漂人天故云轮回於六趣之中家缠五盖则溺三途矣五盖者一贪欲二瞋恚三昏沉四掉举五疑也言家缠者家家缠也上三皆明佛未兴世。

▲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

及夫鹫岩下二明如来出世德用难思於中四一总叹化主高深二明能化时处长广三别叹如来胜德四结德归於如来初中四句分二前二句总序佛教兴流后二句寄对显胜今初上句明主出西天故云鹫岩西峙峙者立也此约处叹人后句即化法东被也故云象驾东驱言象驾者略有二义一一千年后像法之时佛教方被故二者象驮经故初虽白马来仪本用象故为对鹫岩故用象驾宋公题安国寺诗云为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

▲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

慧日法王下第二寄对显胜初句出域后句超因今初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者出域中也则异前化在域中慧日者以佛为日略为四义一破暗如慧二照现如智三轮净如解脱四上三不相离如同法界於法自在故称法王言超四大而高视者即老子道经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释曰然其说道乃是清净虚通故云道法自然自然者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故即世界始成域中近事不达业因故曰自然今佛出现善证真常妙穷二谛天地造化乃俗谛业因域中之事耳后句超因言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者十地菩萨时经三祇已断十障已证十如成十胜行化周十方今比世尊犹一块土以方大地况於四大何足越哉。

▲包括铁围延促沙劫。

包括铁围下第二明时处长广初句约处略举三千大铁围内以为化境岂同上说有截之区后句约时多劫促为一念一念延为多劫岂同上说万八千岁。

▲其为体也则不生不灭。

其为体下第三别叹如来胜德中即双明化主化法就三大叹之初叹体大经云佛身无生超戏论非是蕴聚差别法又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又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

▲其为相也则无去无来。

其为相下第二叹相大经云如来非以相为体但是无相寂灭法身相威仪悉具足世间随乐皆得见既无相为相故湛无去来德周法界亦无来去。

▲念处正勤三十七品为其行慈悲喜舍四无量法运其心方便之力难思圆对之机多绪。

念处正勤下第三叹用大初约化法化法玄妙异前域中即行唯道品心唯四等方便多门圆应难测并如经说言圆对者身则圆回普应若月落百川音则称物普闻若风吹万籁意则剎那顿觉若海印炳然故云多绪。

▲混太空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入纤芥之微区匪名言之可述。

混太空下二约化体明用谓大之则无外细之则无内经云譬如虚空徧至一切色非色处亦如虚空具含众象剎尘为量不可数知故云岂算数之能穷后句细入无间即入纤芥之微区故下经云如於此会见佛坐一切尘中亦如是尘中有剎剎复有尘尘复有剎重重无尽非心识思量之境故绝名言表义名言难述即言语道断显境名言不知即心行处灭亦是明化处周细前句化周法界后句细无不入经云一一毛端悉能容受无边世界而无障碍示现调伏无量众生。

▲无德而称者其唯大觉欤。

无德而称下四结德归於如来谓上之三段皆属如来则叹不可尽论语云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故经云剎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即其事也。

▲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金仙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

朕曩下三自庆逢时中分三初远蒙佛记二弥荷太平三万国朝宗今初朕曩劫植因者久远种因故得大觉亲记叨者忝也从金仙下别明记相初明大云经或有疑伪后玉扆下明宝雨经郑氏注周礼云房屏风也天子屏风以玉为饰宝雨经有十卷又开元正缘第一卷中云尔时东方有一天子名日月净光乘五色云来诣佛所右绕三匝顶礼佛足退坐一面佛告天子汝之光明甚为稀有天子汝於过去无量佛所曾以种种香华珍宝严身之物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恭敬供养种诸善根天子由汝夙种无量善根因缘今得如是光明显耀天子是因缘故我涅盘后第四五百年法欲灭时汝於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位居阿[鞥-合+(白-日+田)]跋致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於多岁正法理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令修十善能於我法广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沙门於一切时常修梵行名日月净光余如彼经释曰此时更无女主弘建若是斯言不虚。

▲加以积善余庆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

加以积善下二荷太平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今由积善故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晏犹安也。

▲殊祯绝瑞既日至而月书贝牒灵文亦时臻而岁洽踰海越漠献琛之礼备焉架险航深重译之词罄矣。

殊祯绝瑞下第三万国朝宗重译来贡初两对标谓万方仰德殊异祯祥奇绝瑞应日日而至月月而书书之史册也贝牒灵文亦时时而至岁岁沾洽也二踰海下两对释成初成上祯瑞而至后架险下成上贝牒臻洽踰海航深皆水行也越漠架险皆陆路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斯乃诸佛之密藏如来之性海视之者莫识其指归挹之者罕测其涯际。

大方广下第四别叹此典旨趣玄微於中二初总叹次别叹今初先二句标其深广后视之者下成上二句既为秘藏故视之不见称为性海安测边涯挹者珠丛云以器斟酌於水也故文选头陀寺碑云盖闻挹朝夕之池者无以测其浅深仰苍苍之色者难以知其远近故今测量若以管窥天用蠡测海也。

▲有学无学志绝窥觎二乘三乘宁希听受。

有学无学下第二别叹於中三初约人叹二约法叹三约处叹初中二先对劣显胜后当体显胜前中初句通说三乘后句别说三乘然二乘在座如聋如盲三乘菩萨积行多劫不能测故窥者左传云谓举足而视觎者珠丛云有所冀望。

▲最胜种智庄严之迹既隆普贤文殊愿行之因斯满。

最胜种智下二当体显胜上句约果满以满二严成种智也下句约因圆普贤之行文殊之愿二皆圆也亦得行愿通上二圣。

▲一句之内包法界之无边一毫之中置剎土而非隘。

一句之内下二句约法叹於中上句约能诠深广故一句之义竭海墨而不尽下句约所诠事事无碍故一毫之中置剎土而非隘也。

▲摩竭陀国肇兴妙会之缘普光法堂爰敷寂灭之理。

摩竭陀国下第三约处叹举摩竭者九会本故不起觉场而周徧故举普光者近菩提场又说信门该於果海故云爰敷寂灭之理。

▲缅惟奥义译在晋朝时踰六代年将四百然一部之典才获三万余言唯启半珠未穷全宝。

缅惟奥义下第五传译古今感庆逢遇於中二初明前译多阙二明今译多具今初缅者远也惟者思也六代即晋宋齐梁陈隋也言唯启半珠未窥全宝者即涅盘圣行品雪山童子闻化罗剎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惊而顾视唯见罗剎问罗剎云大士汝於何处得是过去离怖畏者所说半偈大士汝於何处而得如是半如意珠释曰欠下偈义未全故若得闻下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即全宝也今明先译既阙即为半珠也。

▲朕闻其梵本先在于阗国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睹百千之妙颂乃披十万之正文。

朕闻其梵本下第二明今译多具即全宝也文中有六一邀迎二正译三感征四事毕五赞益六庆遇今初邀迎事如玄谈。

▲粤以证圣元年岁次乙未月旅沽洗朔惟戊申以其十四日辛酉於大遍空等亲受笔削敬译斯经。

粤以证圣下第二正译也月旅沽洗者正当三月言亲受笔削者则天躬自刊削言笔削者汉书卫青传云削则削笔则笔削谓删去笔谓增益有云理书勘受削而注之良以古人书木竹简以刀削故。

▲遂得甘露流津预梦庚申之夕膏雨洒润后覃壬戌之辰式开实之门还符一味之泽。

遂得下第三感征也十四日是辛酉庚申即十三日壬戌即十五日前后一日各有感征谓则天於十三日夜梦见徧天之内皆降甘露十四日覃开译经十五日天降甘雨覃者尔雅云及延也郭璞注云谓蔓延相被及也式开下成上征祥此二句亦可通上二瑞谓皆一味之泽亦可式开实相成上甘露甘露不死之药况实相之常住故一味之泽成上膏雨一云一雨无异味故式者用也。

▲以圣历二年岁次己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缮写毕功。

以圣历二年下第四事毕己亥取於乙未首涉五年缮写方毕缮者说文云补也珠丛云治故造新皆谓之缮。

▲添性海之波澜廓法界之强域。

添性海下第五赞益有二先明益教理大波曰烂方言曰廓者张小使大郑玄注礼云强者界也说文云域者封也谓玄言既加添定性海开廓法界矣。

▲大乘顿教普被於无穷方广真筌遐该於有识。

大乘顿教下第二辨益物机。

▲岂谓后五百岁忽奉金口之言娑婆境中俄启珠函之秘。

岂谓下第六庆遇也於中有二初明庆遇前句约恶时得闻是一幸也后一句约恶处得闻此二幸也初言后五百者如来灭后有五五百年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今当第四五百年故云后也在三五之后故金刚经中於后五百岁信受者难得言俄启珠函之秘者即智论第六十四云般若是如意舍利如函箧舍利中虽无般若而为般若之所熏故得一兴供养千反生天今用此事则如来如函华严经是如意珠也。

▲所冀阐扬沙界宣畅尘区并两曜而长悬弥十方而永布。

所冀阐扬沙界下二发愿於中二先两句横徧沙界粗相徧也言尘区者明微细徧徧微尘中之区域故后并两曜而长悬下明竖穷长悬永布故两曜即日月喻如来根本后得智也。

▲一窥宝偈庆溢心灵三复幽宗喜盈身意。

一窥宝偈下第六总彰序意赞理自谦有三先两句正制序由以披寻玩味庆喜深故郑笺诗云复谓反复珠丛云复谓重审察即是南容三复白珪疏中已引。

▲虽则无说无示理符不二之门然因言显言方阐大千之义。

虽则无说下赞理离言必假言显无说无示即净名目连章之文不二之门即净名不二法门品因言显言者若无文殊赞默之言安知无言之为妙故寂灭之相假以言诠言大千之义者即出现品尘含经卷喻故大千经卷潜尘无益聪慧者开便能益物今假言显义当开尘示於经卷有成益也。

▲輙申鄙作爰题序云。

輙申已下谦己结成上已略释序竟。

▲第二别解文义者然此经文富义博势变多端况一义一文包摄法界是以古德用十例科判欲显难思其第一名本末部类但显此经无尽非科今文前已具明故今略之加前后钩锁亦有十例。

第二别解文义分二初总科判二正释经文初中分三初标章二列名三解释。

▲一本部三分科二问答相属科三以文从义科四前后摄迭科五前后钩锁科六随品长分科七随其本会科八本末大位科九本末徧收科十主伴无尽科。

一本部下二列名也。

▲初本部三分者谓序正流通初品为序分现相品下为正宗。

初本部三分下三解释分十初本部三分科分二初正明序正二别释流通今初正明序正。

▲流通有无古有七释一光统律师以法果品为流通由入法界广无边故二隋远法师以法界品内善财下属流通寄人显法故三裕法师以法界品后偈为流通以叹德无尽故四有云末后二颂为流通以结说无尽叹德劝修故五或云经来未尽故无流通六或云以余眷属经为此流通以彼是此所流出故七或云此经总无流通以法无尽说无休息故故诸会各无流通不同大般若诸会皆有流通故。

流通有无下二别释流通有三初序昔说二会昔义三申今正解今即序昔也。

▲此上七解各是一理而前六皆有第七独无若义会之应成四句一有序正无流通如第七二唯正宗无二分由自初暨后皆显玄微并悟物故初虽列众而叹佛德后虽寄人有修相故三具三分四俱不可说即言忘言故约义包含不可局取。

此上七解下二会昔义也谓会前七师融成四句一即第七师三即前六师二四义加二唯正宗者意取悟入显理为正宗故故河西道朗云若因初分以得悟则初分为正若因后分以得悟则后分非傍即斯义也其中有与理相应者随时取舍。

▲今依具三以分三分之兴弥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

今依具三下第三申今正解文分为四初立取源由二辨三之相三例成前义四辨定流通今初谓上显义理包含纵成四句依文释义三分可依若无流通序正安立若唯有正起尽不明若约无言如何解释。

▲所以三者夫圣人设教必有其渐将命微言先彰由致故受之以序分由致既彰当机受法故受之以正宗正宗既陈务於开济非但笃於时会复令末叶传芳永耀法灯明明无尽故受之以流通。

二所以下辨三之相。

▲非唯一部当会当品等皆容有之故依三也。

非唯一部下三例成前义谓会品之文尚须三分何况一部不立三耶。

▲虽六解皆通今依第二以寄人进修示物有分流通相故故慈氏云若有敬慕心亦当如是学。

虽六解皆通下四辨定流通文分为三初取其正义二辨前顺违三结归正义初也。

▲初之一解令正宗中阙於证入。

初之一解下二辨前违顺出前不取五释所以言令正宗中阙於证入者此即光统以法界品为流通法界是证入因果众海大问新众远集佛自入定众海顿证判为流通已抑经文况正宗中但有信解行而无证入。

第三但属善财之一相故。

第三但属下此即裕公以法界后偈为流通但是善财五相之中显因广大相之一半故非一部流通。

末后二偈但结偈中佛德非通一部。

末后二偈下但言有云即刊定记主意用此义言但结偈中佛德者以普贤向赞如来言不能尽故总结云剎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若将结叹佛德为流通则一部之中无菩萨德。

十行等末类有此偈。

十行等者上以义破此以文破彼非经终而有此偈故今此偈非是一部用为流通但当会当品流通意耳言十行末偈者偈云菩萨功德无有边一切修行皆具足假使无量无边佛於无量劫说不尽何况世间天及人一切声闻及缘觉能於无量无边劫赞叹称扬得究竟释曰法界偈末结佛德无尽此结十行菩萨之德不可尽耳而言等者等取十向十地十向末云一切众生由可数三世心量亦可知如是普贤诸佛子功德边际无能测一毛度空可得边众剎为尘可知数如是大仙诸佛子所住行愿无能量此结回向行愿无尽十地末云十方国土碎为尘可於一念知其数毫末度空可知量亿劫说此不可尽而言此者明此上十地德无尽耳是知位位品品德德之末皆结无尽故非一部之流通也。

经来未尽未必在后。

经来未尽者破第五师言未必者容许后有但不必定耳如毗卢遮那品末或随好品末等既不必有故难取定。

眷属流通但约义故。

眷属流通者即第六师以约义理於一佛乘分别说三根本法轮摄彼眷属故云摄群经为眷属何必将彼为此流通此中有序不用彼序何独用彼为此流通。

▲故依远公。

三结归正义也。

▲二问答相属科者古云此九会中大位问答总有五番第一会中大众起四十问或当会答尽名举果劝乐生信分二从第二会初有四十问至第七会末答尽名修因契果生解分中间虽有诸问并是随说随问非是大位问答不思议品不问因故三第八会初起二百问当会答尽名托法进修成行分四第九会初起六十问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现相答名顿证法界分五福城东善财求法等别问别答名历位渐证分。

第二问答相属科文分为二初通叙昔说二密示今意今初古云此九会者疏意存四故举古释以第五无大位问答故。

▲古德以善财犹属正宗故今既判入流通则前唯四兼取流通以为五分未爽通涂。

古德以善财下二密示今意意有其二故但为四一五无大位问故二第五属流通故故云今既判入流通则前唯四第四应名依人证入成德分兼取流通者顺於古义第一分中既摄一部序分不於正宗之四分为五分故取流通为第五分理亦无违但无大位之问故疏合四耳。

▲三以文从义科者此经一部有五周因果即为五分初会中一周因果谓先显舍那果德后遮那一品明后本因名所信因果二从第二会至第七会中随好品名差别因果谓二十六品辨因后三品明果亦名生解因果三普贤行品辨因出现品明果即明平等因果非差别显故亦名出现因果四第八会初明五位因后明八相果明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第九会中初明佛果大用后显菩萨起用修因名证入因果因果二门俱证入故各分因异果亦为十也。

第三以文从义科谓据现文但有其四四位大问故就第二分中有差别平等二义故分为五周因果初明五位因等且依一相以八相是应现故故属果摄若克实而言成如来力下四门方是其果前一百九十六门皆属因摄若以八相为果果有一十九门余皆属因言名出世因果者品名离世间故言亦名成行因果者废於位名意有行故。

▲四前后摄迭科者一部分二谓前九会是本会亦是佛会佛为主故从文殊至福城东已后并是末会亦是菩萨会以诸善知识为会主故二就前中亦二初八会明所成解行后一显所证法界三就前中复二初七会明历位修成行后一明圆融周普行四前中复二初明修生因果后普贤下二品明修显因果五就前复二初明修生因后不思议法等三品明修生果六就前复二初明位中因行后十定下六品明位后之行七就前复二初明地前比行后第六一会明十地证行八就前亦二初位前十信行后第三会已去三会明入位三贤行九就前亦二初明所信佛果法后问明品下三品明能依能信菩萨行十就前中复二初会明佛依报果后名号下三品明佛正报果。

四前后摄迭科者虽有十重总为二分从后倒摄节节除后就前分二故初位前者以四十二位明义十信未成位但为住因故仁王詺十住为十信故取能成信詺所成住故。

▲五前后钩锁科亦分为十。

五前后等者即是新意文中二初标数二正释。

▲一第一会为依报因果前明依报果后毗卢遮那品辨因二更取毗卢遮那及第二会初三品为正报因果前因后果三以名号至菩萨住处名依起因果依於本有而修起故前果后因四从问明品至随好品明差别因果前因后果。

一第一会下第二正释也於中分三初通释前四二别释第五三通释后五今初然文有十节谓一经初五品五毗卢遮那品三名号下三品四问明至住处有二十三品为一节五不思议至随好三品为一节六普贤行品为一节七如来出现品为一节八离世间品为一节九入法界品为一节初后不重用但合有八重因果以第九离世间品及第十法界各自为一重因果故得为十。

▲五取不思议下至普贤行品为圆融因果前果后因。

五取不思议下二别释第五文分为四初正释二解妨三引证四结成今正释也。

▲以不思议等与前为果果别於因与后为果则一一融摄。

以不思议下二解妨谓有问言差别圆融二义非一如何前差别果得为圆融果耶故通意云虽不思议等经文是一所望异故果别於因成差别因果果自圆融得成圆融之果言圆融者以一一德周法界故三十六门门门之中含十句故所说之相难测量故品名标为不思议故。

▲然有六义证成。

然有六义下三引证证成不思议等三品为普贤行之果普贤行品是不思议等因。

一因果相属科中多先果后因故。

一因果相属者五周因果所信证入二果居先差别因前亦先有果故云多先果也今亦先果后因与例同也而言因果相属科者即前第三以文从义科也谓从因果相属之义科成五故。

二四十八后未有证成普贤行后有证成者结属前故。

二四十八后等者若不思议至随好唯属差别果因果既终合有现瑞证成今却无证普贤行品既唯属出现之因既未说果何得有证明知普贤行竟有证结属前来不思议等故。

三普贤行品初无别发起便即蹑前云略示如来少分境故。

三普贤行品初等者若不属此品之初应合别有故起既无发起明是属前。

四以义明之不思议法显佛德难思一一圆融故。

四以义等者果德难思不可但为差别果故。

五前虽有问不思议品初重念问故。

五前虽问有等者即第二会初之问而复问者欲显不思议下难思是圆融因果之初故。

六第二会初已有三业为差别果故。

六第二会初等者前若无果要用不思议等为差别果前既已有此不思议等全属於后前段差别四果亦足。

▲由斯六义故普贤行品得属前因。

由斯六义下四结成第五圆融因果也。

▲六取普贤行及出现品为平等因果前因后果。

六取普贤行已下三通释后五也。

七取出现及离世间品为出现因果前果后因成佛涅盘亦因现故非说真成。

成佛涅盘下此遮外难恐有难云离世间品自有因果那得总为出现家因故为此通。

由离世间为因方能现世。

由离世间下释为出现因义。

八离世间品为成行因果通辨行故具因果故。

八离世间等者当会自成因果。

九取离世间品及法界品为法界因果前因后果由离世间称法界故因不依位果唯证入。

九全合两会为一因果。

十法界一品自为证入因果先果后因。

○其善财已下亦为无尽因果先因后果故历事至普贤一毛因则无尽普贤说佛德过虚空而果无尽以为流通故不明之。

十以入法界当会目成因果然第八会虽不钩前前出现品已曾钩此第十因果不钩第八会第八会已曾钩第九故并得名为钩锁因果其善财下历事为因普贤说佛德为果故。

▲六随品长分科者长分有十。

六随品长分科者不约会分总为直科三十九品以为十分耳。

一通辨教起因缘分二现相品下明佛果无涯大用分。

二现相下明佛果无涯大用分者现相品大用在义可知普贤三昧言大用者同加普贤不来而至一多延促皆无碍故毛光赞德无不周故成就华藏皆说如来徧净法界徧应剎海令依正相入尘含法界皆无涯大用也。

三毗卢遮那品举彼住因证成分四名号下三品明大用应机普周分五问明品下至十地品末明诸位差别今修分六十定品下至随好品末明差别因圆果满分七普贤行品下二品明普行因成现果分八离世间品明因果超绝世间分九法界品中前分明大众顿证法界分十尔时文殊下明一人历位渐证分。

▲七随其本会科者亦为十分一初会名举果令信分二第二会明能信成德分三第三会初贤十住分四第四会中贤十行分五第五会上贤十向分六第六会圣位十地分七第七会因圆果满分八第八会普贤大行分九第九会初行成行成证入分十善财下善友教证分。

十善财下若据标云随其本会科会各一分只成九分欲显圆十故开后一据实合有十会表圆或经来未尽且按文释耳。

▲八本末大位科者本会为九末会有五十五总为六十四分。

▲九本末徧收科者先九会为九分文殊为六千比丘说法为第十分及善财历一百一十善知识总一百二十分若开诸龙及三乘会及弥勒后文殊普贤三人便成一百二十五以慈氏云此长者子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於我所则弥勒已前已有一百一十故及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友其分数弥多若合为一则一百二十六分。

若开诸龙者前为百二十分则诸龙三乘皆属善财会初以初至福城本为善财故故不别开诸乘等会今约虽至福城城中善财等二千四众尚未出城先说普照法界修多罗利益诸龙及三乘人故别开之余并可知。

▲十主伴无尽科者一一会一一品一一法皆结通十方如此间说十方虚空法界一切世界乃至一切尘中皆如是说此结主经也又彼一一会等皆有他方尘数菩萨而来证法此结伴也即主伴相与周徧法界重迭无尽是则段数亦无尽无尽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九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