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颂赞第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彦和分序文体,自《明诗》以下凡二十篇,韵文之属十又一,《明诗》尽《谐》加以《封禅》一首是也。详夫文体多名,难可拘滞,有沿古以为号,有随宜以立称,有因旧名而质与古异,有创新号而实与古同,此唯推迹其本原,诊求其旨趣,然后不为名实玄纽所惑,而收以简驭繁之功。

颂 《周礼》太师注曰:颂之言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是颂本兼诵、容二谊。以今考之,诵其本谊,颂为借字,而形容颂美,又缘字后起之谊也。详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疏曰:讽是直言无吟咏,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又瞽矇讽诵诗。注曰:谓暗读之,不依咏也。盖不依咏者,谓虽有声节,而仍不必与琴瑟相应也。然则诵而不依咏,即与歌之依咏者殊,故《左传》襄十四年云:卫献公使太师歌《巧言》之卒章,师曹请为之,公使歌之,遂诵之。又廿八年《传》云:叔孙穆子食庆封,使工为之诵《茅鸱》。又《毛诗·郑风·子衿》传云: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据此诸文,是诗不与乐相依,即谓之诵。故《诗·崧高》、《烝民》曰:吉甫作诵。《国语·周语》曰:瞍赋矇颂。《楚语》曰:宴居有师工之诵。《乐师》先郑注云:勑尔瞽,率尔众工,奏尔悲诵。此皆颂字之本谊。及其假借为颂,而旧谊犹时有存。故《太卜》其颂千有二百,卜繇也而谓之诵。籥章豳颂,风也而谓之颂。瞽矇讽诵诗,后郑曰:讽诵诗,谓作柩谥时也,讽诵王治功之诗以为谥,则诔也而亦谓之颂。《九夏》之章,后郑以为颂之类,则乐曲也而亦可谓之颂。此颂名至广之证也。厥后《周颂》以容告神明为体,《商颂》虽颂德,而非告成功;《鲁颂》则与风同流,而特借美名以示异。是则颂之谊,广之则笼罩成韵之文,狭之则唯取颂美功德。至于后世,二义俱行。属前义者,《原田》、《裘》,屈原《橘颂》,马融《广成》,本非颂美,而亦被颂名。属后义者,则自秦皇刻石以来,皆同其致;其体或先序而后结韵,或通篇全作散语。如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是。又或变其名而实同颂体,则有若赞,彦和云:颂家之细条。有若祭文,彦和云:中代祭文,兼赞言行。有若铭,《左传》论铭云:天子令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又始皇上泰山刻石颂秦德,而彦和《铭箴》篇称之曰铭。有若箴,《国语》云:工诵箴谏。有若诔,彦和云:传体而颂文。有若碑文,彦和云:标序盛德,昭纪鸿懿,此碑之制也。汉人碑文多称颂,如《张迁碑》名表颂,此施于死者。蔡邕《胡公碑》云:树石作颂。《胡夫人灵表》称颂曰:此施于死者。有若封禅,彦和云:颂德铭勋,乃鸿绩耳。其实皆与颂相类似。此则颂名至广,用之者或以为局,颂类至繁,而执名者不知其同然,故不可以不审察也。《文章流别论》云:颂,诗之美者也。古者圣帝明王功成治定而颂声兴,于是史录其篇,工歌其章,以奏于宗庙,告于鬼神,故颂之所美者,圣王之德也,则以为律吕,或以颂声,或以颂形,其细已甚,非古颂之意。昔班固为《安丰戴侯颂》,史岑为《出师颂》、《和熹邓后颂》,与《鲁颂》体意相类,而文辞之异,古今之变也。扬雄《充国颂》,颂而似雅;傅毅《显宗颂》,文与《周颂》相似,而杂以风雅之意。若马融《广成》、《上林》之属,纯为今赋之体,而谓之颂,失之远矣。案仲治论颂,多为彦和所取,然于颂之原流变体有所未尽,故今补述之如上云。

秦政刻文 《史记》载泰山、琅琊台、之罘、东观、碣石、会稽刻石文凡六篇,独不载邹峄山刻石文。案秦刻石文多三句用韵,其后唐元结作《大唐中兴颂》,而三韵辄易,清音渊渊,如出金石,说者以为创体,而不知远效秦文也。

孟坚之序戴侯 文今佚。

武仲之美显宗 并有上颂表,见《文选·责躬诗》注,而文皆佚。

史岑之述熹后 此史岑字孝山,在和帝时,与王莽时谒者史岑字子孝者为二人,见《文选·出师颂》注。《和熹颂》今亦佚。

班傅之北征西巡 班有《窦将军北征颂》、《东巡颂》、《南巡颂》;傅有《窦将军北征颂》、《西征颂》。班之《北征颂》在《古文苑》。

马融之广成上林 《广成颂》见《后汉书》本传。《上林》无可考,黄注谓《上林》疑作《东巡》。案《全后汉文》十八有《东巡颂》佚文,其体颇与《广成》相类。

崔瑗文学 案南阳《文学颂》见《全后汉文》四十五,盖南阳文学官志之颂也。

陈思所缀,以皇子为标 文见《全三国文》十七。

颂惟典雅至汪洋以树义 陆士衡《文赋》云:颂优游以彬蔚。李善注云。颂以褒述功美,以辞为上,故优游彬蔚。案彦和此文敷写似赋二句,即彬蔚之说;敬慎如铭二句,即优游之说。

赞 彦和兼举明、助二义,至为赅备。详赞字见经,始于《皋陶谟》。郑君注曰:明也。盖义有未明,赖赞以明之。故孔子赞《易》,而郑君复作《易赞》,由先有《易》而后赞有所施,《书赞》亦同此例。至班孟坚《汉书赞》,亦由纪传意有未明,作此以彰显之,善恶并施。故赞非赞美之意。太史书每纪传世家后称太史公曰,亦同此例。荀悦改名曰论。自是以后,或名序,或名诠,或名评,或名议,或名述,或名奏,要之皆赞体耳。至于历叙纪传用意为韵语,首自太史公《自序》。班孟坚叙传则曰述某纪,范氏则又改用赞名。而后史或全不用赞,如《元史》。或其人非善,则亦不赞。如《明史·流贼传》是。此缘以赞为美,故歧误至斯。刘向《列女传》亦颂孽嬖。史赞之外,若夏侯孝若《东方朔画赞》,则赞为画施;陆士龙《荣启期赞》亦同。郭景纯《山海经》、《尔雅图赞》,则赞为图起,此赞有所附者,专以助为义者也。若乃空为赞语以形状事物,则是颂之细条,故亦与颂互称。陆士衡《高祖功臣颂》,与袁彦伯《三国名臣赞》同体。郭景纯《山海经图赞》,与江文通《闽中草木颂》同体。晋左贵嫔有《德柔颂》,又有《德刚赞》,文体如一,而别二名,故知相通。盖始自相如赞荆轲,而其文不传,无以知其结体何若。后之为赞,则大都四言用韵为多,若施之于人事,若戴安道《闲游赞》之属;施之于技艺,若崔子玉《草书势》之属,皆赞之流类矣。赞之精整可法,以范蔚宗《后汉书赞》为最,自云:赞自是吾文之杰思,几无一字虚设。由今观之,自陆袁以降,诚未有美于詹事者也。

伊陟赞于巫咸 《书》序文。

以唱拜为赞 汉代祝文亦称赞飨,见《郊祀志》。

托赞褒贬 谓纪传后《史记》称太史公曰,《汉书》称赞曰之类。

纪传后评 谓太史公《自序》述每篇作意,如云作《五帝本纪》第一之类。《汉书·叙传》亦仿其体,而云述《高祖本纪》第一。诸纪传评皆总萃一篇之中,至范氏《后汉书》始散入各纪传后,而称为赞,其用韵则正马班之体也。

景纯注雅 案景纯《尔雅图赞》,《隋志》已亡,严氏可均辑录得四十八篇。

事生奖叹 案奖叹即托赞褒贬,非必纯为赞美。

促而不广 案四言之赞,大抵不过一韵数言而止,惟东方《画赞》稍长。《三国名臣序赞》及汉书偶一换韵。至崔子玉《草书势》,蔡伯喈《篆势隶势》,则又似赋矣。唐世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造语精警,亦赞之美者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