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附录 南京大学教授胡先生墓志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曾昭燏[1]

先生讳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子夏,夏庐,晚号沙公,浙江嘉兴人也。自父季石公迁于金陵,遂家焉。先生幼孤,家贫,从师读,母以络经给膏火资。年十九,入南京两江师范学校,始为临川李梅庵先生弟子,然所习专业为生物学。毕业于两江师范后,至长沙明德中学任教。阅一年,乃之上海,就馆于梅庵先生家,兼从梅庵先生学,并执贽于乡先辈沈子培先生之门,同时问诗于义宁陈散原先生。其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西北大学,东南大学、金陵大学、云南大学,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中央大学。南京解放后,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教授,兼任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主席,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南京博物院顾问。计主讲席者,前后五十有三年,及门弟子不下数万,经先生培育在学术上能卓然自立者实繁有徒。先生学极渊博,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无所不通。其生平所最致力者,一曰古文字之学。将甲骨、吉金、许书文字,融会贯通,旁引经义以及后代碑刻、竹木简书,用以探求古文字形、音、义嬗进变迁之迹,更以文例董理甲骨、金文,独辟蹊径,至为精粹。所著甲骨文例,金文释例、说文古文考、说文部首疏证、夏庐金石文题跋、齐楚古金表、古文变迁论、声统表、读契札记等书,为当代学者所推崇。二曰书学。先生从梅庵先生有年,书法自梅庵先生出而发扬变化之,兼契、篆、简牍、碑、帖之妙,得其神髓,故能独步一时。尝讲授中国书学史,于文字之初起,古文、大篆、籀书之分,篆、隶、八分之别,下至汉魏碑刻以及二王以降迄于近代之书家,其干源枝派,风格造诣,咸为剖析,探其幽奥,历来论书法,未有如此详备而湛深者也。近方以其讲稿著录成书,未毕而疾作。三曰楚辞之学。先生合史学、经学、文学三者以讲楚辞。其阐明屈子之心迹,则具史家之卓见;注释当时之名物,则用清代经师考据之法;遇文辞绝胜处,则往复咏叹沉思,发其微妙。故其独到之处,并世莫之与京。著有离骚文例,远游疏证,楚辞辨名、楚辞郭注义徵、屈原与古神话等文,近著楚辞札记,尚未定稿。四曰中国文学史之研究。先生讲中国文学史,不囿于正统成见,尝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一代有一代之风格。于周代则取诗三百篇与金文中之韵文,于战国则取离骚,于两汉则取乐府、辞赋,于魏晋南北朝则取五言诗,于唐取其诗,于宋取其词,于元取其曲,于明清取其南曲、小说与弹词。著中国文学史一书,考镜源流,阐述发展,影响至巨。先生为文,以龙门为宗。于诗,潜心陶谢与工部特深,又酷好谢皋羽,所作绝句,直追中晚唐。偶作小令,有宋人风致。复精赏鉴,于前人书画,过眼辄别真伪。先生笃于风义,每年逢梅庵先生忌日,必素食。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时,与李大钊先生厚,大钊先生之死,先生哀之甚至,其后辄形诸梦寐。解放前,先生虽历执教于高等学校,不与政事,而睹外患之日深,生民之涂炭,常有愤世嫉俗之语,为国民党反动派所忌,名在黑籍中,几陷不测。淮海战役起后,将贼自知覆亡在即,冀逃之海岛延岁月之命,强南京高等学校南迁,先生挺身出,与梁希先生同率学生护校以与蒋贼抗,伪教育部欲以中央大学校长之名啖先生,先生于全校师生大会中严词拒之。四月一日,先生偕诸生请愿于伪总统府,伪军梃刃交下,诸生死者二人,先生亦几死于凶残者之手。南京解放,日月重光,中国共产党及政府重先生之学,更敬先生之为人,在政治、文教各方面畀以重任。先生亲见人民之出水火而登衽席也,数十年积郁忧愤,为之一扫,亦感于党与政府知己之深,誓以其毕生之力,献诸人民。近年来,虽患肝疾,时感委顿,而讲学著书,用力甚勤,方将馨其所学,以贻来者,有志未竟,倏尔长逝,伤哉!弥留前,曾有遗言,以藏书赠南京大学图书馆,以所藏文物赠南京博物院。盖先生于国家文教事业,爱之深切,虽病中亦未尝须臾忘也。先生生于公元一八八八年阴历七月初九日,卒于一九六二年阴历二月十一日,享年七十五岁。配杨夫人,与先生伉俪甚笃,家庭雍睦,五十余年如一日。子三人:长子令德、娶陈慧瑛;次子白桦,出继舅家杨氏,娶黄果西;三子令闻,娶王月玲。女四人:令晖,适谭龙云;令鉴,适勾福长;令宝,适杨君劲;令馨,适初毓华。孙一人:大石。女孙一人:石瑛。三月有四日,令德等奉先生遗体葬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望江矶公墓。近云师说法之地,傍烈士归骨之丘,当岁时伏腊,风雨晦明,与英魂毅魄,陟此高冈,同睹祖国河山之永固,宏图之日新,亦可以无憾矣。昭燏受业于先生之门,适今三十有一年,其间获侍砚席,质疑问难者亦十余载,自愧菲材,未能承先生之学于百一。今者星坏山颓,曷胜摧慕,想音容以仿佛,抚履杖而如存。爰志数言,勒此贞石。庶几千秋万岁,发潜德之幽光;秋菊春兰,寄哀思于泉壤。

刻者苏州钱荣初

(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七、二十八日录于家中)

注释

[1]作者原为南京博物院院长(已故)。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