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十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礼书所载黄彝(1),乃画人目为饰,谓之“黄目”。余游关中,得古铜黄彝,殊不然,其刻画甚繁,大体似缪篆(2),又如阑盾间所画回波曲水之文(3),中间有二目,如大弹丸,突起煌煌然,所谓“黄目”也。视其文,仿佛有牙、角、口吻之象,或说“黄目”乃自是一物。又余昔年在姑熟王敦城下土中得一铜钲(4),刻其底曰“诸葛士全茖鸣钲”,“茖”即古“落”字也,此部落之“落”,士全,部将名耳。钲中间铸一物,有角,羊头,其身亦如篆文,如今时术士所画符。傍有两字,乃大篆“飞廉”字,篆文亦古怪,则钲间所图,盖飞廉也。飞廉,神兽之名。淮南转运使韩持正亦有一钲(5),所图飞廉及篆字,与此亦同。以此验之,则“黄目”疑亦是一物。飞廉之类,其形状如字非字,如画非画,恐古人别有深理。大底先王之器,皆不苟为,昔夏后铸鼎以知神奸(6),殆亦此类,恨未能深究其理(7),必有所谓。或曰:《礼图》樽彝,皆以木为之,未闻用铜者。此亦未可质,如今人得古铜樽者极多,安得言无?如《礼图》瓮以瓦为之(8),《左传》却有瑶瓮(9);律以竹为之,晋时舜祠下乃发得玉律,此亦无常法。如蒲谷璧,《礼图》悉作草稼之象,今世人发古冢,得蒲璧,乃刻文蓬蓬如蒲花敷时,谷璧如粟粒耳,则《礼图》亦未可为据。

【注释】

(1)礼书:一说为宋代陈祥道所撰《礼书》。一说为聂崇义所撰《三礼图集注》,下文《礼图》显系此《三礼图》,“礼书”或亦当为此书。

(2)缪(miù)篆:汉代摹制印章用的篆文,为王莽六书之一。

(3)阑盾:即栏杆。

(4)钲(zhēng):古代一种铜制乐器,形状似钟,一般用于行军时敲打。

(5)韩持正:即韩存中,字持正,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为蔡京所排斥,宣和间曾知郑州。

(6)铸鼎以知神奸:详见《左传·宣公三年》。现在一般认为是夏后氏的大禹把各种神物或妖物的图像铸在鼎上,如图谱一般,使人遇到神魔时有所预备。

(7)恨:遗憾。

(8)瓦:这里指陶制。

(9)瑶瓮:玉制的瓮。

【译文】

礼书所记载的黄彝,是画人的眼睛作为装饰,称为“黄目”。我游历关中时,得到一件古铜黄彝,完全不是这样的,上面的纹饰非常繁缛,大体上像是缪篆字体,又像栏杆上画的回旋的水波纹,中间有两只眼睛,像大弹丸一样突起,而且还发亮,这就是所谓的“黄目”。观察它的纹饰,仿佛有牙、角、口吻的形象,有人说“黄目”自是一件东西。我当年在姑熟王敦城下的土中得到一件铜钲,底部刻有“诸葛士全茖鸣钲”几个字,“茖”就是古代的“落”字,就是部落的“落”字,“士全”是部将的名字。钲的中间铸有一个动物,有角,羊头,它的身体也像篆文一样,类似现在术士画的符。旁边还有两个字,是大篆体的“飞廉”二字,篆文也很古怪,那么钲中间所画的应该就是“飞廉”了。飞廉是神兽的名字。淮南转运使韩持正也有一件钲,上面画的飞廉和篆字,与此相似。根据这些判断,怀疑“黄目”也是一种动物。飞廉这类图案,形状像字又不是字,像画又不是画,恐怕古人另有深意。大盖先王作器,都不是随意为之的,当时夏代的帝王铸鼎是为了使人知神奸,大概也是这样的,遗憾的是现在还不能深究其中的道理,但一定是有缘故的。有人说:《三礼图》中所记载的樽彝,都是木制的,没听说有用铜制的。这也未必可信,就像今人也经常得到古代的铜樽,怎么能说没有铜制的呢?又比如说《三礼图》说瓮是用陶制作的,但是《左传》中却有玉制的瓮;说律管是竹制的,但是晋代舜祠地下却发掘出了玉制律管,可见这些也没有常规。又如蒲璧和谷璧,《三礼图》都画的是草稼的形象,现代人发掘古墓,得到的蒲璧刻的纹样却是茂盛的蒲花,谷璧刻的纹样像粟粒,可见《三礼图》也未必就能作为依据。

礼书言罍画云雷之象(1),然莫知雷作何状。今祭器中画雷,有作鬼神伐鼓之象,此甚不经。余尝得一古铜罍,环其腹皆有画,正如人间屋梁所画曲水。细观之,乃是云、雷相间为饰,如者,古云字也,象云气之形;如者,雷字也,古文为雷,象回旋之声。其间铜罍之饰,皆一一相间,乃所谓云、雷之象也。今《汉书》罍字作,盖古人以此饰罍,后世自失传耳。

【注释】

(1)罍(léi):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形状像壶。

【译文】

礼书上说,罍上刻的是云雷的形象,但不知道雷是什么形象。现在的祭器上画有雷,有的画成鬼神敲鼓的样子,这很荒诞。我曾经得到一件古铜罍,整个腹部都有图画,就像人们在屋子的梁上画的曲水纹样。仔细观察,原来是云、雷相间的纹饰,比如是古代的云字,形状像云气的样子;比如是雷字,古文的雷字作,象征回旋的声音。铜罍上的纹饰,都是一一相间,这就是所谓云、雷的形象。现在《汉书》的“罍”字作,大概是古人以此为罍的纹饰,后来就失传了。

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

【译文】

唐诗中经常提到“吴钩”。吴钩是刀的名字,它是一种弯刀。现在南蛮一带的人还在使用,称为“葛党刀”。

古法以牛革为矢服(1),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

【注释】

(1)矢服:即矢箙(fú),箭袋。

【译文】

古法用牛皮做箭袋,休息时以此为枕头。利用它中空的特点,放在地上当枕头,几里之内只要有人马声,就都能听到。大概因为中空的东西能接纳声音。

郓州发地得一铜弩机(1)。甚大,制作极工。其侧有刻文曰:“臂师虞士,牙师张柔。”(2)史传无此色目人(3),不知何代物也。

【注释】

(1)郓州:治所在今山东东平。

(2)牙:原作“耳”,从王国维之说改。本句意为造弩臂的工匠是虞士,造钩弦的工匠是张柔。

(3)色目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统称。

【译文】

郓州掘地发掘出一架铜弩机。非常大,而且制作得非常精致。它的侧面刻有文字:“臂师虞士,牙师张柔。”史传中没有这样的色目人,不知道这是什么年代的东西。

熙宁中(1),李定献偏架弩(2),似弓而施干镫(3)。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札(4),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李定本党项羌酋,自投归朝廷,官至防团而死,诸子皆以骁勇雄于西边。

【注释】

(1)熙宁: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77年。

(2)李定:身世不详。偏架弩:一种机械弓,一说因其弓架上没有箭槽,发射时箭在弓架一边而得名。

(3)干镫(dèng):圆形的踏脚环,脚踏用以张弓。

(4)重札:原作“重扎”,据诸明刻本改。意为多层的铠甲。

【译文】

熙宁年间,李定进献了一台偏架弩,形状像弓而安装了一种铁镫。用脚踩着镫,抵着地面而张弓,箭射出三百步,还能穿透基层铠甲,称为“神臂弓”,堪称最厉害的武器。李定本来是党项羌族的首领,自从他投归于朝廷,官至团练使、防御使而去世,他的儿子们都以骁勇善战而在西部边疆上称雄。

古剑有沈卢、鱼肠之名(1),沈音湛。沈卢谓其湛湛然黑色也。古人以剂钢为刃(2),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阙是也(3),故不可纯用剂钢。鱼肠即今蟠钢剑也(4),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胁(5),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注释】

(1)沈:同“沉”。“湛”的古音亦读如“沉”。卢:黑色。

(2)剂钢:即今天的合金钢,因为不是纯钢,所以称为“剂钢”。

(3)巨阙:古剑名。

(4)蟠钢剑:即蟠龙剑,又称为“松纹剑”。

(5)褫(chi):剥去或解下衣服。胁:腋下到肋骨的部分。

【译文】

古剑有沈卢、鱼肠等名目,沈音湛。沈卢是说剑有深黑色的光泽。古人用剂钢铸剑刃,用柔铁铸剑柄,不这样的话就容易折断。剑如果过于坚硬,剑刃就容易缺损,巨阙就是这样的,所以不能纯用剂钢。鱼肠就是现在的蟠钢剑,又称为“松纹”,为什么取名“鱼肠”呢?把鱼烤熟,剥去两边的肉,露出鱼肠,那样子就像现在蟠钢剑的花纹。

济州金乡县发一古冢(1),乃汉大司徒朱鲔墓(2),石壁皆刻人物、祭器、乐架之类。人之衣冠多品,有如今之幞头者,巾额皆方,悉如今制,但无脚耳。妇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服角冠,两翼抱面,下垂及肩,略无小异。人情不相远,千余年前冠服已尝如此,其祭器亦有类今之食器者。

【注释】

(1)济州金乡县:今属山东济宁。

(2)朱鲔(wěi):字长舒,汉阳(今湖北武汉)人。西汉末,以拥立刘玄为帝,被拜为大司马。后降刘秀,拜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

【译文】

济州金乡县发掘了一座古墓,是汉大司徒朱鲔的墓,石壁上刻有人物、祭器、乐架之类的壁画。人物穿戴的衣冠有很多样式,有的像现在的幞头,巾额都是方的,都像现在的样式,只是没有幞脚而已。妇人也有的戴着像今人的垂肩冠,就像近年所戴的角冠,两翼贴着脸部,下面垂到肩头,和现在的样式没什么区别。可见人情不相远,一千多年前的衣帽就已经是这样了,至于那些祭器,也有的类似于现在的食器。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1),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2),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3)。

【注释】

(1)鉴洼:指镜面向内凹陷。

(2)比:等到。

(3)师旷:字子野,洪洞(今属山西临汾)人。春秋时晋国宫廷乐师。

【译文】

古人铸铜镜,镜面大就铸成平面镜,镜面小就铸成凸面境。凡是镜面凹陷的,照出来人脸就大,镜面凸起的,照出来人脸就小。小镜子不能照全人脸,所以让它微微凸起,使收进去的人脸变小,这样镜子虽然小但却能完整地照出人脸,再根据镜子的大小,增损打磨,使人脸与镜面的大小相当。这是工匠的巧智,后人不能这么造,等得到古镜后,又都把镜面刮磨成平面镜,这就是为什么师旷会感伤没有知音的原因。

长安故宫阙前,有唐肺石尚在(1)。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可长八九尺,形如垂肺,亦有款志,但漫剥不可读。按《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原其义,乃伸冤者击之,立其下,然后士听其辞,如今之挝登闻鼓也(2)。所以肺形者,便于垂。又肺主声,声所以达其冤也。

【注释】

(1)肺石:相传为古代设在朝廷门外的石头,百姓可以站在石上伸冤。

(2)挝(zhuā):敲打。登闻鼓: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

【译文】

长安旧的宫殿前面,还有一块唐代的肺石。它的形制就像佛寺里敲击的响石那样,不过更大,大约长达八九尺,形状像垂下的肺,上面还刻有文字,只是侵蚀剥落而难以识读了。按照《秋官·大司寇》的记载:“用肺石传达百姓的意见。”推究其义,应该是提供给伸冤的人敲击的,敲完之后就站在石下,然后就有官员听他申诉,就像现在敲登闻鼓一样。之所以用肺的形状,是为了便于垂挂。此外,肺负责发声,发声是为了表达冤屈的。

熙宁中,尝发地得大钱三十余千文,皆“顺天”、“得一”。当时在庭皆疑古无“得一”年号,莫知何代物。余按《唐书》,史思明僭号铸“顺天”、“得一”钱(1)。“顺天”其伪年号,“得一”特以名铸钱耳,非年号也。

【注释】

(1)史思明(703—761):宁夷州突厥人,为安禄山亲信。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乾元二年(759)自立为大圣燕王,年号应天。后又称大燕皇帝,年号顺天。后被其义子史朝义所杀。僭(jiàn)号:冒用帝王的称号。

【译文】

熙宁年间,曾经出土了一批古钱,有三十余千文,都铸有“顺天”、“得一”的字样。当时在场的人都怀疑古代没有“得一”的年号,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东西。我查阅《唐书》,发现史思明曾经僭号铸造了“顺天”、“得一”的铜钱。“顺天”是他的伪年号,“得一”是特别用来给铸的钱命名的,不是年号。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1),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2)。

【注释】

(1)文:纹饰。

(2)术:现代对这一现象的分析,认为是镜面存在微小的凹凸不平的曲率差异造成的,凹处光线会聚,凸处光线发散,于是在映像中出现与背面图文相应的亮部和暗部,从而形成投影。至于原因,有人认为是通过研磨而成,有人认为是通过淬火而成。

【译文】

世上有透光镜,镜的背面刻有铭文,共有二十字,字体非常古奥,不能识读。把镜子放在阳光下,背后的纹饰以及二十个字,都通过镜子照在墙壁上,非常清晰。有人考察其中原理,认为铸镜时薄的地方先冷却,而背面有纹饰及文字的地方稍微厚一点,冷却得慢,因而铜收缩得就多。纹饰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隐约还有痕迹,所以能在光的照射下显现。据我观察,理论上讲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我家有三面这样的铜镜,又见到别人家收藏的铜镜,都是一样的,纹饰以及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都很古雅。却只有这一面能透光,其他的铜镜虽然也很薄,但都不能透光,我估计古人还有别的技术。

余顷年在海州(1),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2),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3),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句股法也(4)。《太甲》曰:“往省括于度则释(5)。”疑此乃度也。汉陈王宠善弩射(6),十发十中(7),中皆同处,其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其言隐晦难晓。大意天覆地载,前后手势耳;参连为奇,谓以度视镞,以镞视的,参连如衡,此正是句股度高深之术也;三经、三纬,则设之于堋(8),以志其高下左右耳。余尝设三经、三纬,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设度于机,定加密矣。

【注释】

(1)顷年:近年。海州: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镇。

(2)望山:弩机的瞄准部件,类似于现在的准星。

(3)镞(zú)端:箭头。

(4)句股法:即运用勾股定理。这里是以望山上的某一刻度为勾,弩臂为股,望山到箭头为弦,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5)省(xing):察看。括:箭端,箭头。释:射。

(6)陈王宠:指东汉明帝的儿子,陈王刘宠。

(7)十发:原作“一发”,据津逮本、崇祯本改。

(8)堋(péng):射击瞄准用的土墙,也指箭靶、靶场。

【译文】

我近年在海州,看见有人家掘地时挖出一台弩机,它的瞄准部件很长,瞄准部件的旁边还有一行小刻度,像尺子一样有分寸。推测其用意,是用眼睛盯着箭头,用瞄准部件旁边的刻度来和它匹配,计算发射的角度,用的正是算术家的勾股之法。《尚书·太甲》篇说:“看清箭端的标度再放箭。”我怀疑说的就是这个刻度。汉代陈王宠善于发射弓弩,十发十中,而且命中的位置都一样,他的方法是:“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这些话隐晦难懂。推测其大意,“天覆地载”是说发射前后的手势;“参连为奇”说的是使刻度、箭头与目标三点一线,这正是利用勾股定理测量高低的方法;“三经”、“三纬”,则是设置在靶墙上的三条经线、三条纬线,是用来标记箭靶的上下左右的。我曾经设置过这种三经、三纬标度,把箭头瞄准靶子发射,也能十中七八。如果设置在机械上,一定会更加准确。

余于关中得一铜匜(1),其背有刻文二十字曰(2):“律人衡兰注水匜(3),容一升。始建国元年二月癸卯造(4)。”皆小篆。律人当是官名,《王莽传》中不载。

【注释】

(1)关中:秦岭以北的地区。铜匜(yí):古代用来盥洗的器具。

(2)背:原作“臂”,据诸明刻本改。

(3)律人衡:据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解释,当以“律人衡”而非“律人”作为官名。兰:当为人名。

(4)始建国元年:此为王莽年号,公元9年。

【译文】

我在关中得到一件铜匜,其背面刻有铭文二十字,说:“律人衡兰注水匜,容一升。始建国元年二月癸卯造。”都是小篆字体。“律人”应该是官名,《王莽传》中没有记载。

青堂羌善锻甲(1),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旅之(2),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椟藏之(3),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4),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5),乃是中其钻空(6);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筯头许不锻(7),隐然如瘊子(8),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9),谓之“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无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

【注释】

(1)青堂羌:生活在青堂一带的羌人,原为吐蕃的一支。

(2)麝(shè):又称为麝獐、香獐,皮可制革。(xiu):连缀铠甲的带子。旅:按顺序排列。

(3)椟(dú):柜子,匣子。

(4)韩魏公:指韩琦,字稚圭,北宋宰相。支持范仲淹新政。参《艺文》卷十五注。

(5)札:甲片。

(6)钻空:指甲片上用来穿带子用的小孔。

(7)筯(zhù):同“箸”,筷子。

(8)瘊(hóu)子:即疣,皮肤上长的小瘤子。

(9)土笋:土桩子。

【译文】

青堂羌人擅长锻造铠甲,铠甲铁片的颜色青黑,晶莹透亮可以照见毛发,用麝皮作成缀有甲片的带子,按顺序排列好,柔软轻薄而坚韧。镇戎军有这么一件铁甲,用木匣收藏着,代代相传作为宝器。韩琦作为泾原路主帅,曾经取来试验。离开铠甲五十步以外,用强弩射击,箭都射不穿它。曾经有一支箭穿透了甲片,原来是射中了甲片中间的钻孔;而箭头被钻空所刮,导致铁片都反卷起来,这件铠甲竟坚硬如此。锻造铠甲的方法是,开始的时候铁片很厚,不用火加热,直接冷锻打,等到只有原来厚度的三分之一时就成了。在末端留下筷子头大小的地方不锻,隐约像个瘊子,这是用来检查没有经过锻打时铁片的厚度,就像疏浚河道时留下的土桩子,这称为“瘊子甲”。今人铸甲,多在甲片背上暗留一个伪造的瘊子,虽然留了瘊子,但用的材料原本不是精钢,或者是用火煅烧出来的,都没什么大用,只是徒为装饰而已。

朝士黄秉少居长安(1),游骊山(2),值道士理故宫石渠(3),石下得折玉钗,刻为凤首,已皆破缺,然制作精巧,后人不能为也。郑嵎《津阳门》诗云(4):“破簪碎钿不足拾(5),金沟浅溜和缨(6)。”非虚语也。余又尝过金陵(7),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8),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则百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注释】

(1)黄秉:身世不详。

(2)骊山:在今陕西临济东南。

(3)石渠:石砌的排水沟。

(4)郑嵎:字宾先,唐代诗人,大中五年进士。

(5)钿(diàn):这里指镶嵌在装饰品上的宝石。原作“细”,据诸明刻本改。

(6)缨(ruí):帽子和饰物。

(7)金陵:今江苏南京。

(8)卤拙:粗鲁笨拙。

【译文】

朝官黄秉年轻的时候居住在长安,曾经游骊山,赶上道士清理旧时宫殿的石渠,在石头下面得到一枚折断的玉钗,钗头刻成凤首形状,已经破损了,但是制作非常精巧,是后人做不出来的。郑嵎的《津阳门》诗道:“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浅溜和缨。”不是虚传。我曾经路过金陵,有人发掘了六朝的陵寝,得到很多古物。我曾经见到一支玉臂钗,两头都设有可以旋转的机关,可以伸缩,合起来就可以变成圆形,几乎看不出有缝隙,雕了九条龙绕在上面,真是鬼斧神工。世人多称古时民风淳朴,手工大多粗鲁笨拙,根本不是这样的。古物如此精巧,正是因为民风淳朴的缘故,民风淳朴则百工做事不苟且。后世的风俗虽然奢侈,但是工匠下工夫不如古人,所以器物大多不够精致。

屋上覆橑(1),古人谓之“绮井”,亦曰“藻井”,又谓之“覆海”。今令文中谓之“斗八”,吴人谓之“罳顶”(2)。唯宫室祠观为之。

【注释】

(1)橑(liáo):屋椽。

(2)罳(si)顶:一种经雕饰后连缀而成的天花板。

【译文】

在屋顶上铺设屋椽,古人称为“绮井”,又称为“藻井”,又称为“覆海”。现在的规程中称为“斗八”,江浙之人称为“罳顶”。只有宫室、祠庙、寺观中才有这种装饰。

今人地中得古印章,多是军中官。古之佩章,罢免、迁、死皆上印绶(1),得以印绶葬者极稀。土中所得,多是没于行阵者。

【注释】

(1)印绶(shòu):印章和缎带,这里特指印章。

【译文】

今人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古印章,大多是军中武官的印。古人佩带印章,在罢免、迁官、病故的时候,都要上交印章,能带着印章埋葬的人很少。挖掘出土的那些印章,大多是在死于行军途中的武官身上发现的。

大驾玉辂(1),唐高宗时造,至今进御。自唐至今,凡三至泰山登封(2)。其他巡幸,莫记其数。至今完壮,乘之安若山岳,以措杯水其上而不摇。庆历中(3),尝别造玉辂,极天下良工为之,乘之动摇不安,竟废不用。元丰中,复造一辂,尤极工巧,未经进御,方陈于大庭,车屋适坏,遂压而碎,只用唐辂。其稳利坚久,历世不能窥其法。世传有神物护之,若行诸辂之后,则隐然有声。

【注释】

(1)玉辂(lù):用玉装饰的皇帝的专车。

(2)登封:这里指封禅泰山。

(3)庆历:宋仁宗年号,公元1041—1048年。

【译文】

皇帝乘坐的玉辂,是唐高宗时造的,到现在还在使用。从唐代到现在,经历了三次封禅泰山。其他的各次巡幸,不计其数。至今依然完好无缺,乘坐上去稳如山岳,把一杯水放在上面,水面也不会摇晃。庆历年间,曾经另外造了一辆玉辂,召集了天下的良工打造,结果乘上去晃动不平稳,最后就废弃不用了。元丰年间,又造了一辆,非常精致,但还没有送入皇宫,正陈列在大庭中,碰巧存车的屋子塌了,结果玉辂也跟着被压碎了,只好继续使用唐代的玉辂。那辆玉辂坚固而且平稳,多年以来都不能了解其制作方法。世人相传有神物保护它,如果外出时排在其他车辆后面,就会听到隐约的响声。

神奇

【题解】

《神奇》门凡一卷,以记载神异事件为主。部分是自然现象,比如雷击、陨石、菜花变异、雷火等,更多的则是超自然现象,特别是种种神奇的预言,往往能预言人的死亡日期、一生经历等,类似于志怪小说笔法。但是另一方面,沈括又不完全相信事可前定,故而有专条从逻辑上反驳宿命论的事皆前定观点,于此亦可见人类在面对超自然现象时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的矛盾。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