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七之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七之下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二通教三。初标。

次明通教者。

【□注】四教义一(二)云。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也。(远通常住故)正为菩萨。傍通二乘。(通机)故诸大乘方等。及诸般若。有二乘得道者。为同禀此教也(通部)。

【■记】此释通教所通之义。如云因缘生法。我说即空。当体无生。而上通但不但中道理。乃此教所远通也。菩萨二乘而分傍正。乃此教所通机也。此教正为菩萨学般若至佛地。远通别圆。而有已办支佛二乘之机。故曰傍为。方等般若有二乘禀教得道者。乃此教所通部也。大品云。欲得声闻乘。当学般若。欲得缘觉乘。当学般若。欲得菩萨乘。当学般若。如曰三乘同禀般若。是此教所通部也。有师标云。华严不共。阿含唯藏。法华开显。唯方等般若为共。节义云。因缘即空句。是傍影大论。无生四谛句。是傍影大经。四教皆先提此宗本。

【□注】问。何故不名共教。答。共名但得二乘近边。不得远边。若立通名。远近俱便。言远便者。通别通圆也。

【■记】此亦四教义文。料简立通教名之所以也。问中以三乘共学此教。故云何不立名为共。答中先明立共不便。次明立通之名俱便也。

△二释四。初释名二。初互通前后。

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

【□注】此望前望后。独就菩萨释通教名。

【■记】此标释立通教之名。独就菩萨。通前所以对通后而立也。二乘虽有通前之义。而不通后。则无所望。故并不得名通前也。

【□注】释签九(二十)云。通近同三藏。通远如别教。

【■补】然通教既是远通常住。当云通远如圆教。今签曰如别教者。以别教证道同圆。体是同故。有师标曰。通前三藏。云何亦就菩萨释名。答。正指当教佛。亦同三藏佛归於灰断。然此佛岂二乘所成耶。故就菩萨释。

【□注】四念处二(句)有三通义。一因果俱通。通当教是。二因通而果非通。即被接者是。三通别通圆。即藉通开导人是。谓别圆用通而为方便。但成别圆因果人也。此三通义。唯在菩萨。

【■记】此证释独就菩萨立名之所以也。如四念处云。通义有八。谓教理智断行位因果。教者。同禀无生之说。理者。同缘即色是空。智者。诸法不生般若生。断者。须陀洹若断。同是无生法忍。行者。同乘摩诃衍乘。位者。同是乾慧地乃至佛地。因者。同学般若波罗密。果者。同到萨婆若海。三人八义不殊。故名通也。复次通有三义。一因果皆通者。如上八义。近通偏真四枯拙度。二因通果不通者。乃是别果来接通因。得见佛性。成四荣双树。三通别通圆者。别圆因果。皆与通异。藉通开导。得入别圆。因成非枯非荣双树之果也。然三通义。唯就菩萨而论。

【■补】如因果俱通一义。而二乘应有。唯在菩萨者。以二乘虽有前之一义。而无后之二义。故并不受因果之名也。

【□注】今文通后别圆者。下文释出。虽但被接。意亦该於藉通开导也。

【■记】盖通教机杂。若受别圆来接。欲成别圆之人。必当藉通开导。虽通人被别圆所接。但别圆亦藉通教预为开导。故通为大乘之初门者。良有以也。所言藉通开导者。拾遗记云。即於乾慧及性地中。闻体法空。不但空于二十五有。亦乃空於涅盘。此人须藉通教谈空开导其心。而了此空体是中道。乃以别圆内外凡观。同於二乘。历乾慧地。及后诸地乃至十地。即成别圆初地初住八相之佛。是乃通教通别圆之义也。则知后文虽出被接之机。其意必该乎藉通开导也。

△二当教得名。

又从当教得名。谓三人同以无言说道体色入空。故名通教。

【□注】此通就三乘释通教名。若三藏。谛缘度三法分三乘。今通教三乘。同观无生四谛。同体假入空。观十二因缘。同观六波罗密见第一义。而分三乘之别者。但总相别相等智。断结。侵习。自行化他。根性不同耳。言说是事。即空故无。

【■记】三人同以无言说道句。四教义。四念处。广解。四教义问。菩萨可修六度。二乘何得同观亦修六度耶。答。涅盘经云。福德庄严有为有漏。是声闻法。何处有悭贪声闻。破戒瞋恚放逸散乱愚痴罗汉辟支佛耶。但二乘不能徧行其事。成就众生。何曾不同修六度。第一义谛。无言说道而断结耶。而今所以分三乘之别者。四教义云。三乘同秉通教。见第一义谛。同断三界见思。得一切智。同求有余无余涅盘。此义既同。而分三乘者。声闻。总相体法入空。智慧力弱。但断正使。根性不同。亦有慧俱二种解脱。如前三藏教中分别。缘觉。福德利根。能少分别相。体法入空。生无佛世。不因闻法。时至道熟。自然晓悟见第一义。断三界结使尽。侵除习气。是名辟支佛乘。根性不同。亦有二种。一者小辟支迦罗。二者大辟支迦罗。已如前说。若菩萨。具修总相别相智慧。体因缘即空。起大悲誓愿。以修诸行见第一义。断界内烦恼。用誓愿扶习。还生三界。用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三乘善根淳熟。即坐道场。用一念相应慧。断烦恼习尽。得一切种智。名之为佛。转生灭无生二种法轮。化三乘众生。入无余涅盘。是为大乘。则知分三乘之别者。但约总相。别相。等智。断结。侵习。自行。化他。根性不同故耳。又妙玄云。通教声闻。总相一门。达俗即真。缘觉能於一门总相别相。达俗即真。菩萨能於四门总相别相。达俗即真。又能遍四门出假。教化众生。签云。声闻缘觉於一门总相别相者。总。谓但作苦集观耳。别谓观苦七支。集五支。以自行故。但依一门。菩菩为化他。故於四门。然七地前约自行边。亦但一门。入假方便。亦须徧习。正此意也。所言总别相等智者。经云。初以分别诸法智慧。后用涅盘智慧。分别诸法。是别相。涅盘智慧是总相也。而三人随力用之。末二句。释无言说道。

【□注】辅行六上(十六)云。通人既观诸法如幻幻本不生。今无所灭。名之为体。(文)谓体六凡依正之色。如幻如化。当体即空。而入真理也。

【■记】体色入空者。四教义云。今约无生四谛。信无生苦谛者。信阴入界不生。如梦幻响化。水月镜像。毕竟空无所有。解苦无苦。不为苦所苦。而有真谛。无生集者。了一切烦恼业行。如梦幻等。空无所有。无和合相。知无所有。不为结业流转。解集无集。而有真谛。无生灭者。知一切生灭法不可得。设使有法过於涅盘。亦如梦幻。本自无生。今亦无灭。若不知无生无灭。生灭终不自灭。若知无生无灭。生灭自灭。而有真谛也。无生道者。信一切至涅盘道。皆如梦幻。无有二相。若见有二。有通不通。则成壅塞。若知不二。不见通与不通。任运虚通。入第一义。是则知道而有真谛也。释当教得名竟。

△二显位二。初原当教因果列十阶级四。初略标。

依大品经乾慧等十地。即是此教位次也。

【■记】四教义四云。通教三乘。同观二谛。二乘虽观二谛。一向体假入空。用真断结。至无学果。菩萨亦观二谛。始从乾慧终至见地。多用从假入空观。从薄地。学游戏神通。多修从空入假观。从辟支佛地。学二观淳熟双照二谛。入菩萨地。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文)问。若尔。何得此中第九菩萨地。方云从空入假耶。此文亦与四教义同。盖前之七地。但明三乘共意。未及别显菩萨。第八支佛地。亦与缘觉共明。至此第九菩萨地。方别明菩萨事也。此乃总叙之词。非谓菩萨至此方入假也。读者详之。先以图示之。

【■记】然支佛不立分果。此中何故亦有位次。盖支佛虽无分果。而断惑亦有次第。故有位次。断惑修行。虽从浅至深。若证果位必至第八。是知前七祇属於因。非分果也。又菩萨佛地名异二乘。而言共者。以名虽有异。同是无学应供。得二涅盘。共归灰断。证果是一故也。

【□注】此是三乘共位。

【■记】此判图义。大品经文云。从乾慧地。至菩萨地。皆行皆学。而不取证。佛地。亦学亦证。故知三乘共位也。止观云。乾慧地。正是三贤位。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通是外凡。故言乾慧地也。性地者。即四善根位。以总相念处力。发善有漏五阴。名为暖。增进初中后心。得入顶忍世第一法。通名内凡。故言性地也。此二位共伏见惑。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转入无间三昧。故言八人也。见者。见真谛理。断三界见惑八十八使皆尽也。薄者除欲界思惟六品也。离欲者。除欲界九品尽也。已办者。除色无色七十二品尽。如火烧木为炭也。辟支佛者。福慧深利。功德力大。而除习未尽。故名为侵也。菩萨地者。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断习气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学佛十力四无所畏等。残习将尽。如余少灰也。佛地者。大功德力资利智慧。得一念相应慧。习气永尽。如劫烧火。无炭无灰。此即三乘共十地而断思惑之位也。或问。辅行谓通教二乘。七地已前与菩萨共。名共声闻。若尔。八地以上过二乘地。何故亦名共菩萨耶。答。以初名后。从本立名。不同别圆始终别故。三藏教中。虽有二乘。菩萨行远。始终伏惑。永异二乘。故不名共。不闻别理。复非不共。又问七地思惑已尽。何故六地名共声闻。八名支佛地。何故七地名共支佛耶。答。通位从容故也。节义云。当教共位。出大品灯炬深奥品。大论七十五卷委明通十地行相。

【■备】集注问答。支佛八地所侵。乃见思家习。菩萨九地进侵。乃指出假尘沙家习。至佛十地。两家习尽。

【□注】若明三借等义者。一三乘共借别教始终位次。二单借别教十地亦三乘共。三别为菩萨借别一教。又别为菩萨立忍名。别明菩萨燋炷十地。大品更说十地菩萨为如佛。并图於后。

【■备】通教机广。上明三乘共位。是通三乘总判。今所列三乘借别等。皆别判内三乘借别。及单借别地。三者系三乘共。别为菩萨借别教。又别为菩萨立忍。菩萨燋炷十地。更说十地如佛。四者专指通菩萨论。止观辅行六卷三卷中详列。

【■补】十地菩萨如佛句出大品大论。

【■备】今此一图。与集注所列少异者。依辨讹改正。辨讹曰。图中须将别欢喜地等置下。通乾慧地等列上。方妥。如二果是薄地。二向岂亦可云薄地耶。若改转。则不妨薄地中含有二向二果。余可例知。

【■补】止观云。借别教名。名通位者。外凡三贤是乾慧。名十信。内凡四善根是性地。名十住。十行。十向。八人见地是须陀洹。名欢喜地。薄地是斯陀含。有向有果。向为离垢地。果为明地。离欲是阿那含。有向有果。向为炎地。果为难胜地。已办是阿罗汉。有向有果。向为现前地。果为远行地。辟支佛为不动地。菩萨地为善慧地。或以菩萨后心。为法云地。或以佛地。为法云地大品云。十地菩萨为如佛。得作此释也。辅行释云。通教地前。无位可论。故借别教内外凡位。但名通教初地二地。通教地后亦无复位。故借别教法云佛地。以名通教九地十地。从容不定。故有或言。大品既云十地如佛。当知即是别名名通。楞伽云。远行善慧。法云佛地。是佛种性。余者悉是二乘种性。此亦别名名通位也。若是别位。岂远行已前属二乘耶。近代释位。地前伏惑。正是此列。

【■记】四教义云。约名别义通辨位者。即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铁轮位。即乾慧地伏忍。三十心。即性地柔顺忍。八人地。见地。即欢喜地得无生忍。大品云。须陀洹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薄地向果。向。即离垢地。果。即发光地。大品云。斯陀含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离欲地向果。向。即炎地。果。即难胜地。大品云。阿那含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已辨地向果。向。即现前。果。是远行大品云。阿罗汉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辟支佛。是第八不动地。侵除习气也。大品云。辟支佛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菩萨地。即第九善慧地。佛地。即第十法云地。当知如佛坐道场时。以一念相应慧。断烦恼障法障习气尽。化一切有缘众生竟。入无余涅盘。如薪尽火灭。八相成道。是则用别教名。以辨通教位也。

【■补】通教名借位者。指南集云。初借位之意。佛教被机。机乐别位名通。佛说义通名别。旨蕴秘结。古执有情。劳我天台。申通经论。七地齐於罗汉。别义难收。四地断惑证真。通无此语。四善属於行向。伏惑在於地前。二教不收。诸部奚判。故立借别名通。以为通经法式。二借位所依。问。虽曰通经。凭於何典。答。仁王四地断见。大品十地如佛。楞伽种性有无。轻毛六心退等。此等经文。位名在别。义乃属通。若非借别名通。为何教收耶。集注问。藏通三乘。同断见思。既可借别名通。安知非借别名藏耶。答。通属大乘。原有通后之义。且三乘共行。故借於可借耳。藏一向是小。无通后义。三乘差别。而菩萨因不断惑。何可借耶。

(单借十地。既乾慧断见。何位伏惑。如辅行六上八云。彼此地前通为伏惑。通虽无位。即未断惑不入地故。文意指地前修观伏惑也。妙乐二(二十一)云。或指地前假立七贤(文))。

【■补】若见此别名判三人通位者。初地断见。二地断欲一二品思。三地断六品。四地断七八品。五地断九品。六地断七十一品。七地断七十二品思。八地已上。侵习断无知等。例前支佛发真无漏。侵除习气。如烧木成炭等是也。辅行释云。单借别十地名通十地。则彼此地前通为伏惑。通虽断惑。即未断惑。以不入地故。此单借别十地。意在引通入别。与前共借不同。又初地断见。三教不收。若说别。初地是破无明。若说圆。初住即证中道。若说藏。而无十地名目。所以三教不收。故用通教三义而收之。是故初地断见。名乾慧地也。

【■备】辨讹曰。图中八人。人字。当心字。以经中明三地四地断见不同故。今文中开为多位。如仁王明四地断见。故将此四忍对欢喜。四智对离垢。或有经中明三地断见。则将四忍四智合为八心对於初地。故知是八心也。若八人乃是十五心。不当以十五心。更立十五心对於二地。岂非繁重。私谓。集注图说。本於止观。

【■记】止观云。四借别教名。名通教菩萨位。乾慧。是外凡。性地。是内凡。八人。为初地。十五心。为二地。十六心。为三地。此三皆不出观。而断见惑。四忍为初地。四智为二地。四比忍为三地。四比智为四地。此四皆不出观而断见惑。薄即五地断六品思。离欲即六地断九品思。已办即七地断色无色思尽。支佛即八地至十地断习无知。玄义问。初地至七地对果。出何经论。答。经论非不对当。但高下不同。人师对之有异。或用见地。止对初地。如今所用。或向取初三地。并对初地。仁王明四地。并对初地。此难定判。但通教见地。本是无间之道。不出观证须陀洹。岂得初地断见。乃至三地或曰四地耶。若断别惑。不共二乘。此义有之。又或言六地断结齐罗汉。或曰七地。此乃定执。前后两果。经论对皆不定。中间可以义得。今依义推。不可定执。

【■备】玄义问一节。本三乘共借别教图下。今列於此者。以三四地断见本图下标故也。三四地不出观断见。解见下。

【■补】辅行云。此单约菩萨。故修观断惑不同。此中八忍为初地。不可曰八忍具足。当指初入无间三昧。忍智初发之时而言。若曰八忍具足。则是十五心为二地矣。既入无间三昧。从初忍乃至八忍。皆属八人地故。又止观中问。三乘共断。其义已显。用何为据。更独开菩萨地耶。辅行云。问者三乘共位。借义已成。别立菩萨。恐无诚证。答。大论判三处燋炷。有三种菩萨断惑。乾慧是伏惑。尚得为初炎。今取八人断真为初炎。有何不可。荆溪释答意。经论各有明文。并语菩萨智断。初引大论三处燋炷者。意引乾慧别在菩萨断惑之位。若共二乘。不名初炎。初炎即是断位故也。论别立菩萨。故以初地为断位。故大论灯炷品十地有二(云云)如后文引。

【■记】四教义引大论云。声闻法中名乾慧地。於菩萨法即是伏忍。声闻性地。菩萨柔顺忍。声闻八人地。菩萨无生忍。声闻见地。菩萨亦无生忍。声闻薄地。菩萨游戏神通。声闻离欲地。菩萨名离欲清净阿罗汉地。於声闻法中即是佛地。而三藏佛三十四心发真无漏。断三界结尽。与罗汉齐也。大品云。阿罗汉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乃至辟支佛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即对菩萨八地。侵除习气。九过辟支佛地。入菩萨位者。即九地十地是。则十地菩萨当知如佛也。玄文云。初就三乘共位中菩萨别立忍名。而义通二。用别教名。名别义通。通义已如前说。别立者。别为菩萨立伏忍柔顺忍无生忍之名也。乾慧地三人同伏见惑。而菩萨更加伏忍之名者。菩萨信因缘即空。而於无生四谛降伏其心。起四弘誓愿。虽知众生如虚空。而发心度一切众生。是菩萨欲度众生。如欲度虚空。故金刚般若云。菩萨如是降伏其心。所谓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次三誓愿降伏其心亦如是。是为菩萨在乾慧地。修停心别总相念处观时。异於二乘。故别称伏忍。复次三乘人同发善有漏五阴。生相似解。皆伏见惑。顺第一义。而菩萨独受柔顺忍名者。菩萨非但伏结顺理。又能为一切众生。伏心徧行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竟。如三藏菩萨於中忍中三僧祇行六度。不惜身命。今菩萨亦如是。以空无相愿。调伏诸根。为众生故。满足六度。故名顺忍也。复次三乘人同发真无漏。若智若断。同名无生。而菩萨独受无生法忍名者。以其见谛理。断结使。不生取证之心。故别受无生法忍之名也。所以者何。若生取证之心。即堕二乘之地。不得入菩萨第九地。而别为立忍名。良有以也。复次三乘人同得神通。二乘不能用神通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故不得游戏之名也。阿那含虽断五下分结。不能舍深禅定。来生欲界。和光利物。而不同尘。故不得离欲清净之名也。止观问。三乘人智断既齐。何故二乘名智断。菩萨名法忍。答。忍。因也。智。果也。故十五心名忍。十六心名智。又二乘取证。宜判智断。菩萨望佛犹居因位。但受忍名。又菩萨一品思尽。即一分自在生。品品死。品品生。能忍生死劳苦。不入涅盘。故名忍也。

【□注】别明菩萨燋炷十地。妙玄四(三十一)云。别圆各逗一种根性。故用发真为初焰。(别初地圆初住)通教为逗多种根性。所谓别圆入通。故含容取乾慧耳。

【■记】通教机杂。而乾慧中尤杂。取多所含容之意。故以未发真为初焰。四念处云以相似灯炷为初焰耳。寻常谓别圆入通多约被接言之。今言别圆入通者。通之一字。指通教中当教之机。别圆入通。指通别通圆之机。故云三教含容通说。非秪约被接言也。

【□注】若钝根者。八人见地是初焰。利者。於乾慧即能断结即是初焰(已上皆妙玄之文)。

【■记】此上二节文。俱释菩萨燋炷十地。初一句。牒前标示。妙玄下。明通教乾慧为菩萨初焰。然此所引。乃是答辞。因文前问。大论三处明初焰。约别圆。皆取发真为初焰。通教何意取乾慧为初焰耶。答。别圆各逗一种根性。如文(云云)。又辅行云。大论三处燋炷者。意引乾慧别在菩萨断惑之位。若共二乘。不名初焰。初焰即是断位故也。论别立菩萨。故以初地而为断位。故大论七十八灯炷品云。十地有二。一菩萨初地为初焰。二声闻见地为初焰。若独菩萨地。即欢喜地为初焰。论文既以菩萨初地而为初焰。故今取之以为况释。於共伏道尚得以为菩萨初焰。今但退取共断位者为独菩萨初焰。有何不可。故知此文别判通教菩萨位也。

(大品云。初地燋炷。大论明三处初焰。焰约能照。譬智。炷约所照。譬惑。三处者。通别圆也。三教含容通说。故曰别圆入通。非被接意)。

【■备】此段小注本在仪文乾慧地耳下。因记文长。消释未便。故列於后。

【■记】此段小注。释明含容取乾慧意。大品明第一地燋炷者。经深奥品云。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用初心得阿耨菩提。用后心得。世尊。是前心不至后心。后心不至前心。世尊。如是心心所法不俱。云何善根增益。若善根不增。云何当得菩提。佛告须菩提。譬如然灯。为用初焰燋炷。为用后焰燋炷。须菩提言。世尊。非初焰燋炷。亦非离初焰。非后焰燋炷。亦非离后焰。佛言须菩提。於意云何。炷为焦否。世尊。炷实焦。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不用初心得菩提。亦不离初心。不用后心得菩提。亦不离后心。菩萨始发意。行般若波罗密。具足十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论释云。灯。譬菩萨道。炷。喻无明烦恼。焰。如初地相应智慧。乃至金刚三昧相应智慧。焦无明等烦恼炷。亦非初心智焰。亦非后心智焰。而无明等烦恼焦炷尽。得成无上菩提。是则以论中释经。则知大品明初地焦炷意也。大论明三处初焰者。四念处云。大论释灯炷品云。有人言。乾慧为初焰。佛地为后焰。有言欢喜地为初焰。佛地为后焰。如此解释不同者。恐是诸大乘师释满字教门。三教名位不同。各取此意。以释初后焰也。若言二地是菩萨断道者。此取性地为断道。至六地与罗汉齐。或取八人地是断道。此以三地为断道。七地齐罗汉。今不取二地三地。乃取乾慧者。故知是通三人之初。以似道为初焰耳。有言欢喜为初焰。佛地为后焰者。此约别教初地断道为初焰。别教登地见常住理。断无明。见中道。故以欢喜为初焰也。有言初住为初焰。佛地为后焰者。是圆教意。以圆教登住是中道佛性。断一品无明故。此是通教通别通圆之义也。

【□注】且乾慧初焰。三通言之。是何根性。须知论释焦炷。虽通三教。乾慧初焰自是一途。不必三通收。以通教机杂故。

【■记】此拣明乾慧非三通也。先问。次答。如文可知。三通者。即上文所谓因果俱通。因通非果通。通别通圆是也。言不必三通收者。谓因果俱通之机。初地不能断结。因通非果通之机。三地四地方能断结。藉通开导之机。亦非能初心断结。是故乾慧初焰。自是通之当教一途。不必三通收也。

【□注】又乾慧初焰。何位伏惑。例如单借十地。如辅行。或云利根。即伏即断。

【■记】此料简乾慧初焰伏惑也。问。乾慧初焰。既是断惑。将何位而为伏惑耶。问中约位问伏惑。答中举单借十地。意明乾慧如别教欢喜地断见。则以地前为伏惑位也。如辅行者。如上图中引文可知。或云下。更指一释。

【■补】然此中论伏惑位者。若云逗多种根性。含容取乾慧为初焰。其意则宽。故得例前借十地。地前立伏惑位也。若云钝根。八人见地是初焰。利根。於乾慧地即能断结。即是初焰。此则地前不须更立。何以故。乾慧本是伏惑之位。但利根之人。即伏即断。故以为初焰。若更立伏惑位。不名乾慧为初焰矣。良由前文单借十地。无论机之利钝。但未断惑。而不入位。故地前更须立地。即更立伏惑位。此中不然。故立为不立。意存两向。

【□注】大品更说十地菩萨为如佛。辅行明通二种如佛。以释大品。一别为菩萨立忍名。第十亦名菩萨地。对共佛地故云如也。又被接人至十地。破无明。能八相作佛。似通教佛。故云如也。释签亦明圆教观行如佛。相似如佛。但非今通教所论。

【■记】此释经说十地菩萨为如佛。初一句。牒前标示。以大品经云。菩萨住十地中。当知如佛。谓若菩萨摩诃萨。具足六(波罗)密。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具足圆满。断一切烦恼及习。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十地中当知如佛。论释云。当知如佛者。菩萨坐如是树下。入第十地名法云地。譬如大云澍雨连下无间。心自然生无量无边清净诸佛法。念念无间。尔时菩萨作是念。欲界魔王心未降伏。放眉间光。令百亿魔宫。暗蔽不现。魔即嗔恼。集其兵众来逼菩萨。菩萨降伏魔已。十方诸佛庆其功勋。皆放眉间光。从菩萨顶入。是时十地所得功德变为佛法。断一切烦恼习。得无碍解脱。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十共法。大慈大悲等无量佛法。地六种动。天雨华香。诸菩萨天人。皆合掌赞叹。是时放大光明。遍照十方无量世界。十方诸佛菩萨天人。大声唱言。某方某国某甲菩萨。坐於道场。成具佛事。是其光明。是名十地当知如佛也。辅行下。引荆溪明通教二种如佛。以释大品经十地如佛。初种可知。二种。如文云。若被接者至此既破一品无明。亦能八相。如彼八相。故云如佛也。对共佛地句。谓通教第十地。名为佛地。对三乘之共佛地。而曰如也。似通佛句。谓被接之人。能破无明。无明破已。如彼通佛。同得八相。故名如也。释签下。明圆教亦有二种如佛。文云。若入圆教。假使住前。亦得通名坐道场也。即是相似如佛。观行如佛。然彼文意。为异别教教道言耳。非今通教所论之如佛。

△二详示二。初因地列名八。初名乾慧地。

一乾慧地。未有理水。故得其名。即外凡位。与藏教五停心总别等三位齐。

【□注】三乘之初。同名乾慧。用体法念处等观。虽未得暖法相似理水。而总相智慧深利。故称乾慧也。

【■记】此释得名乾慧地者。谓虽有能观之智。然所照之惑火未亡。真谛之理水未显。既未有理水。乾有其慧。故得乾慧之名也。是知惑喻如火。理譬如水。惑亡理显。犹水之克火也。妙玄明三乘共十地。第一名乾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乾慧。即是体法五停心总相别相四念处观。事相不异三藏。此三阶法门。体阴入界如幻如化。总破见爱八倒。名身念处。受心法。亦如是。住是观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虽未得暖法相似理水。而总相智慧深利故。体法停心别总二相念处观。出四教义二广明。须者往检。

△二明性地。

二性地。相似得法性水。伏见思惑。即内凡位。与藏教四善根齐。

【□注】性地中无生方便。解慧善巧。转胜於前。得相似无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记】妙玄云。性地者。得过乾慧。得暖已。能增进初中后心。入顶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性地中无生方便解慧善巧转胜於前。言胜前者。如解苦无苦。而有真谛。以阴入界不生。皆如梦幻响化。水月镜像。毕竟空无所有故也。解集无集而有真谛。以了一切烦恼业行皆如梦幻等故。解灭本自不生。今亦无灭。而有真谛。以知一切生灭之法皆不可得。故使有法过於涅盘。亦如梦幻等故。知道有道而有真谛。信一切至涅盘道。皆如梦幻等无有二相。则任运虚通。入第一义。得相似无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三二地并明。言并明者。以此二位。同入无间三昧。同断见惑。所以同为发明也。

三八人地四见地。此二位入无间三昧。断三界八十八使见尽。发真无漏。见真谛理。与藏教初果齐。

【□注】三乘信法二行。体见假以发真断惑。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即八忍也)三乘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也。

【■补】此明得名八人见地也。初三乘下。释八人地。次三乘下。释见地也。八人位中。只具八忍七智。但是十五心。少一道比智。故曰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即以具足立名。故名八人地。至十六心满。即入见道。名见地也。

【□注】无间三昧等者。止观六(六)云。若言三地者。据断见初。言四地者。据断见后。皆不出观(文)。

【■记】此释二位无间三昧断见也。止观云。别名名通家共位者。旧云三地断见。或云四地断见。或言六地断思尽。或言七地断思尽。今核此语。若云三地四地皆断见者。此师不解通教义。三乘共位。同入无间三昧。不出入观而断见。那忽用三地四地断见耶。若但取三地断见者。四地应断思。若但取四地断见者。三地应未断见。若用两地断见。为出入观。为不出入观。若不出入观。则无两地。若用两地断见为出入观。非断见位。人师救云。经说如此。盖由此师不解经意。今言经借别教之意。以显通教耳。然别见义长。论三地四地。通见义短。不出入观。但名可借别。义必依通。若作不出入观释者。如言三地者。据断见初。言四地者。据断见后。皆不出观。例如十六心。或言是见道。或言是思道。是则无间三昧者。三四二地。以断见初后分之。虽分二地。观智无有间断。故云无间也。

【□注】辅行六上(七)云。通虽二地。断时仍促。三乘共故。虽促复长。是故虽分三地四地。

【■记】此释通教断见须分三四两地也。辅行问。当通教中。判断见位。自分二地。何须破他。自立借别。立断见位。还同通教。答。只缘同通。故得名通。通虽二地。断时仍促。三乘共故。虽促复长。是故虽分三地四地。或时借别。别见更长。仍有二意。若约理说。通至佛地。若约教道。云三四地。虽二意殊。见义并长。以别长故。故借教道判两地断见之义无爽。若依通义。云不出观。若依别义。地地皆能破见。以此为异。以别长故。故后两番通用四地皆断见位。人多不见。谓通义足。何须借别。

△四明薄地。

五薄地断欲界九品思前六品。与藏教二果齐。

【□注】体爱假即真。发六品无碍。断欲界六品。证第六解脱。欲界烦恼轻薄也。

【■记】此明得名薄地也。言薄者。厚之待也。以前三四二地。惟断见惑。思惑全在。犹冰之坚厚也。至此第五地中。不但断见。复能进断欲界九品思惑中前之六品。正与藏教二果位等。以其欲界之烦恼轻微。犹冰之少薄。故名为薄地也。

△五明离欲地。

六离欲地。断欲界九品思尽。与藏教三果齐。

【□注】礼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尽。离欲界烦恼也。

【■记】此明得名离欲也。言五下分者。一身见。二戒取。三疑使。四贪使。五瞋使。是也。见四卷广明。

△六明已办地。

七已办地。断三界见思惑尽。但断正使。不能侵习。如烧木成炭。与藏教四果齐。声闻位。齐此。

【□注】三乘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断五上分结七十二品思尽也。断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办地(文)。

【■补】此明得名已辨也。言已办者。以三界事惑断尽。无功可用。如云所作已办也。见思曰事障。无明曰理障。以无明理障。对见思事障。故曰事惑。事惑者。即五上分也。五上分者。一掉举。二慢。三无明。四色染。五无色染。断此究竟。则名所作已办也。

【□注】烧木成炭。四教义三(十二)引智论云。声闻智慧力弱。如小火烧木。虽然。犹有炭在。

【■记】此释断正使不能侵习气也。言习气者。烦恼残习也。如乳母衣。久故垢着。以灰净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以智水浣。烦恼气犹在。如难陀。淫习重故。虽得阿罗汉道。於男女大众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之言语说法。舍利弗。瞋习重故。闻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即便吐食。终不复受请。摩诃迦叶。瞋习重故。佛灭度后。集法之时。敕令阿难入突吉罗罪忏悔。而复自牵阿难手出。不共住。言汝漏未尽。不得以不净人而集佛法。毕陵伽婆蹉。骂河神为小婢。慢习重也。摩头婆私咤。或时从衣架踔上梁。或梁至棚。或棚至阁等。掉戏习重也。如是等圣人。虽漏尽。尚有习在。如火焚薪。炭犹存也。

【□注】声闻位齐此者。辅行六上(七)云。通教二乘。七地已前与菩萨共。名共声闻。若尔。八地已上。过二乘地。何故亦名共菩萨耶。答。以初名后。从本立名。不同别圆始终别故。

【■记】辅行又问。藏教亦共声闻。何不立共名。答。三藏教中。虽有三乘。菩萨行远。始终伏惑永异二乘。故不名共。不闻别理。复非不共。则显通教菩萨断尽正使。故与二乘齐。复闻别理。得受别接。共与不共。皆可以说。不同三藏也。

△七明支佛地。

八辟支佛地。更侵习气。如烧炭成灰。

【□注】缘觉发真无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习气也。

【■记】侵者损也。习气未尽。故但言侵之损之。而使之尽也。

【□注】烧炭成灰者。四教义三(十二)引大论云。缘觉智慧力胜。如大火烧木。木然炭尽。余有灰在。

【■记】经云。譬如穷人。负他钱债。虽债欲毕。余未毕故。犹系在狱。而不得脱。声闻缘觉。亦复如是。以有爱习余气。所以不得成菩提也。

△八明菩萨地。

九菩萨地。正使断尽。与二乘同。扶习润生。道观双流。游戏神通。净佛国土。

【□注】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学佛十力。四无所畏。断习气将尽也。

【■记】此明菩萨修学佛道。正习双除。俨超二乘之像。乃三乘中之杰士。所谓出类拔萃者也。言。从空等者。二乘慧眼了空。惟观真谛。菩萨法眼照假。能观俗谛。所以从空。亦能入假也。道。谓化道。即慈悲利物。观。谓空观。即鉴理自利。所谓悲智双融。真俗并运也。色心无知。即尘沙障习。五眼中。法眼能观俗。三智中。道种能照俗。下别教住行向中解。通教菩萨。与别教菩萨。断习及得眼智。逈有浅深粗细不同。然观空自利。观俗利他。亦能进断尘沙。得法眼。证道种智也。成就众生。即下以布施摄众生来生其国等。佛十力者。法界次第云。此十通名力者。即诸佛所得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大菩萨亦分得此智力。比佛小劣。故不受名。十力者。是处非处力。业智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处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漏尽力。四无所畏者。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三说障道。四说尽苦道无所畏。此四通名无畏者。於大众中广说自他智断。既决定无失。则无恐惧之相。故称无所畏也。言断习将尽者。既之曰将。当知未全尽也。须知此菩萨尽习。必在七宝菩提树下。机缘熟时。以一念相应慧。而顿断也。

【■备】问。藏通菩萨既同不见中。何以一留惑。一断惑。答。藏通虽同不见中。藏则正化二乘。若云菩萨断惑。二乘大恐。故须留也。通则正化菩萨。不妨明言断惑。

【□注】扶习润生者。辅行五下(二十四)云。大品云。留余残习。以誓愿力。及扶余习。而生三界。利乐有情。(文)此教亦无中道应本。以誓扶习。而生三界。

【■记】此明扶习润生。初二行。举辅行引经正释。次一行。明扶习润生之故。亦是兼藏教菩萨而言。妙记云。两教入灭。无未来化。玄文云。藏通等圣。亦得有应。但是作意神通。譬如图写。作意乃成。核论无本。何者。灰身泯智。无常住本。约何起应是也。

【■备】问。正使牵生死。习气不牵生死。何以言扶习而润生耶。答。菩萨生三界。当以誓愿为正。扶习为傍。所以扶习者。不过为受生缘耳。不必定如凡夫以使为牵生。习不牵生为难也。若不留此残习。便登佛地。何以长能出假度生耶。

【□注】道观双流者。道。谓化道。观。谓空观。带空出假。故曰双流。

【■记】化道。即修行六度。空观。即体达法空。空假并行。故曰双流也。

【□注】游戏神通者。游诸世间。譬如儿戏。亦如幻师。种种变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

【■记】此释游戏神通。初二句。释游戏义。诸世间。即器。有情。正觉。三世间也。菩萨游三世间。行来往返。其犹儿童嬉戏。不作意分别也。次二句。喻神通义。谓幻师以幻咒力。幻造种种之事。或拈茎草。幻成为人。或举幅巾。变为匹马。今菩萨承禅定力。种种变现。或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亦如幻师也。末四句。约法正释。即璎珞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当知天然慧性。与六法相应。即能转变自在。故曰神通也。

【□注】净佛国土者。一切诸行。无非菩萨净土之行。如以布施摄众生。菩萨成佛时。布施众生来生其国等是也。

【■记】净名经云。佛为宝积。广明众行。为净土因。如云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成佛时。行十善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净土。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净土。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净土。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净土。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四无量。四摄法。一切方便。三十七道品。回向心。说除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十善法等。皆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乃至命终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是也。辅行云。净佛国土者。通教出假菩萨。亦为众生作净土因。处处结缘。众生机熟。断习成佛。名净佛土。结缘之时。名净土行。故净名经云。菩萨取於净土。皆为饶益诸众生故。乃至布施是净土。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结缘时。以布施摄。成佛时。地多珍宝。诸所舍者。同生其土。而受五种布施化益。由摄生有五差故。所谓人天及以四教。一切诸行无非菩萨净土之行。故有四土横竖摄物。是则净土义通诸教。今文且依通教菩萨断余残习。为净土果。但是异于二乘而已。

△二果地显义三。初明成佛。

十佛地。机缘若熟。以一念相应慧。顿断残习。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成佛。

【□注】上释诸位。具如妙玄四(二十八)。

【■记】妙玄云。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究竟。习亦究竟。如劫火烧木。无复炭灰。喻习究竟。如象渡河。到於边底。喻真究竟。虽菩萨佛。名异二乘。俱观无生体法。同是无学。得一涅盘。共归灰断。证果处一。故称为通也。

【□注】过菩萨地。则入佛地。用誓扶余习。生阎浮提八相成道。五相同三藏。唯六成道树下。得一念相应慧。与无生四谛理相应。断一切烦恼习尽。具足力无畏等。名之为佛。

【■记】一念相应者。众生机缘既熟。即一念空慧与无生理相应。习尽成佛。妙玄云。藏佛因伏果断。通佛因果俱断。藏佛一日三时照机。通佛即俗而真照不须入。

【□注】顿断残习者。观音玄记下(五)云。前断正使。今侵二习。至於佛地。见思习尽。真谛究竟。尘沙习尽。俗谛究竟。

【■记】此菩萨从已办地。留习润生。用慈悲道。与真空观。双行化物。造到佛位。顿断残习也。

【□注】七宝天衣者。表殊胜自然也。

【■记】大品云。我当於菩提树下。从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腻咤天。以天衣为座。当学般若。大论申明生身佛把草树下。法性生身佛天衣为座。成佛时。诸天龙等各以妙衣为座。欲界天衣。从树边生。无缕无织。譬如薄冰。光曜明净。有种种色。色界天衣。纯金色光明。如是等宝衣敷座。菩萨坐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宝树。表殊胜。天衣。表自然也。

【□注】现带劣胜应者。通佛亦是丈六之身。或十里。百亿。神通变现耳。住空故劣。住中故胜。以通教有合身义。故云带劣胜应。

【■记】仁王疏云。带丈六像。现尊特身。树下一念相应。断余残习。即通教佛自觉觉他。则神通变现。有十里百亿神通身量也。金光明疏云。丈六身佛。住真谛。丈六尊特合身佛。双住真中。尊特身佛。双住俗中。法身佛。住中道。此依二理。故有二佛。则知通佛住空故劣。住中故胜也。然通佛有合身佛义者。神宝记云。即三藏佛。示成道相。带丈六像。现尊特身者。通被衍门。有利钝二机。故所见相。胜劣不同。所谓合身尊特者是也。而实一佛。机见有异。非谓大边存小名为带也。言合言共。亦义云尔。旧多错解。故略云之。

【■补】光明记云。通教观既体法。显二种空。谓但不但。钝根菩萨同二乘人。唯见但空。无中实故。非色心本。故佛元由誓扶残习。幻出身智。终归灰断。色有分齐。故曰丈六。利根受别圆接。解不但空。空是本觉中实之体。是妙色身。佛慧证得。所有身智。称体无边。故名尊特。尊重奇特。亦名根身。只一佛身。由利钝机见二种状。故曰合身。通教佛身。须作此辩应了利根见佛。纵高十里乃至百亿。以依但空。亦非尊特。有分齐故。若利人见。丈六八尺。既依中道。亦无分齐也。

【□注】旧问。别圆成道。在初寂场。鹿苑。唯明三藏成佛。今通教佛。於何处成。如法师云。只一金刚土台成道。四机所见不同。若寂场鹿苑。自论大小两始。转法轮处。不可以难成道也。

【■记】此料简通佛成道处。初行半。举旧难。如法师下。正示释。像法决疑经云。一切大众所见不同。或见娑罗林地。悉是土沙草木石壁。或见七宝清净庄严。或见此林是诸佛游行处。或见此林即诸佛境界。真实法体。例知此义。四见不同。以证四教佛成道处。无别约机见有异也。

【■补】金刚土台。大论云。菩萨成佛时。实於智慧身。是时坐处。变为金刚。有言。土在金轮上。金轮在金刚上。从金刚际出。如莲台直上。持菩萨坐处。令不陷没。名为金刚。有师标四机所见不同者。大经疏云。胜天中王。初坐树下。有四种相。或见坐吉祥草。或见坐天衣。或见坐七宝。或见坐虚空。

△二明说法。

为三乘根性。转无生四谛法轮。

【□注】然通教佛。合但明成道等者。以由此三。

稍异三藏。前五不异。故略不论。

【■记】此节注文。虽明前之五相。与三藏同。后之三相。与三藏异。亦可且作别释说法相。不然。应在释涅盘相后通明也。故今权作说法一相而释焉。文句云。成道如上注。涅盘如后文。七转法轮者。权智。开三藏生灭四谛法轮。实智。说摩诃衍无生四谛法轮。被通教三乘人也。

△三明涅盘。

缘尽入灭。正习俱除。如炭灰俱尽。

【□注】缘尽入灭者。第八涅盘相。妙玄四(三十)云。双树入无余涅盘。薪尽火灭。留舍利为一切人天福田也。

【■补】缘尽入灭者。则同大乘机薪既尽。应火云亡之义。此约利根所见也。又缘尽入灭。亦可约两意释。若言机缘未熟。故扶习润生。机缘熟已。断余残习。今缘尽入灭。仍属当教钝根所见。若知中道应本。属利根所见也。所言双树者。林中。四方。方各双树。四方共有四双八株。树曰娑罗。如来於此入涅盘已。东西二双。南北二双。合为一树。垂荫宝床。盖於如来。惨然变白。犹如白鹤。既八只合为二树。故云双树入无余涅盘也。薪尽火灭者。谓如来之身。既入七宝金棺。四天王各持天上旃檀沉水。各五百根。乃至第六诸天。世间大众。各持旃檀沉水。至茶毗所。以妙香木。成大香楼。举棺楼上。直至迦叶礼赞竟。从心胸中。火涌棺外。渐渐茶毗。经于七日。香楼乃尽。即是薪尽火灭之相。若钝根所见。乃身灭智亡。若利根所见。是机薪既尽。应火云亡也。留舍利为人天福田者。梵语舍利。此云骨身。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究其为义。别有生法全碎之辩。如云我不灭度常在灵山。此非法身全身乎。今论涅盘之后。八万四千。则唯示生碎二身尔。故如来茶毗。始经七日。帝释开棺取佛右牙。天上起塔。有二疾捷罗剎。盗取佛牙一双。时城内大众。收取舍利满八金坛。入拘尸城七日供养。时八国王。共来争求舍利。有大臣。优波吉。谏八国王。时帝释化作人语。我等诸天。亦应有分。若不见与。力足於敌。时优波吉告言。诸君且止。此舍利宜共分之。何须见诤。即分舍利为三分。一分诸天。一分八王。一分龙王。於是各还本国。起塔供养。

【□注】正习俱除。兼前总举。

【■记】此释正习俱除。盖前七地。已断正使。八地。更侵习气。九地。进断习气。并断色心无知。则此十地。只是顿断。而留余残习气。而言正习俱除者。乃兼前而总举也。

【□注】炭灰俱尽。四教义三(十三)云。诸佛智慧力大。如劫烧火炭灰俱尽。

【■记】以炭喻正使。灰喻习气。谓佛正习永尽无余。譬如劫火烧须弥山。一切大地都尽。无炭无烟。

△三引证。

经云。三兽渡河。谓象马兔也。喻断惑不同故。又经云。诸法实相。三乘皆得。亦不名佛。即此教也。

【□注】河喻空理。菩萨正习俱尽。如象得底。支佛侵习。如马次深。声闻断正使。如兔最浅。如涅盘经。

【■记】大经云。是实相法界究竟智。第一义谛。第一义空。下智观。声闻得。中智观。缘觉得。上智观。无上菩提得。疏云。古来有解。谓三乘观异。今明三乘同观第一义空。但智有上中下成三乘别。例如三兽渡河。得水深浅。三乘同观中道。深智。即得无上菩提。浅智。但得支佛声闻菩提。辅行云。三乘如兽。真空如水底。象虽得底。仍分二别。小象得泥。通菩萨也。大象得底。即见不空。不空。复有二种。谓但不但也。又戒经云。如恒河水。三兽皆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至底。即十二因缘河也。声闻如兔。缘觉如马。如来犹象。今借此意。证成通教三乘同禀。同作是解。解有浅深。故成三乘也。

【□注】又经云者。文出华严。彼云诸法实性相。三乘亦皆得。而不名为佛。幻有之俗。名为诸法。即空之理。名为实相。乃真空实相也。菩萨至果名佛。言不名佛者。以中夺偏耳。

【■记】此释华严文也。初一行引文。次二行释义。然是晋译之文也。若唐译第八地四劝文。则云善男子。此诸法之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为如来。一切二乘亦能得此无分别法。颂云。法性真常离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为世尊。但以甚深无碍智。当知二译。文异义同。皆以中夺偏也。

【□注】彼经不共二乘。那作此说。如拾遗记云。彼部虽无小机禀教。何妨说於三乘粗浅。显圆佛乘。(文)彼后分经明四乘品。故斥三乘非佛乘也。

【■记】此料简引结也。初二句。约意推经不斥三乘非佛为简。如拾遗下。引释。以明不妨说小以显佛乘。彼后分下。结明华严斥三非佛。四乘者。四圣法界也。

△四会同。

此教三乘。因同果异。证果虽异。同断见思。同出分段。同证偏真。

【□注】三因大同。三果小异。异则习尽不等。同乃共观即空。不同三藏谛缘度别。

【■记】此料简同异也。初二句。泛释。次二句。转释。谓声闻果。但断见思正使。支佛果。更能侵除习气。菩萨果。断尽正习。更破尘沙。如斯不等。此其所以果有小异也。共观即空者。而此三乘同以无言说道。体色入空。故云同也。

【□注】分段者。支分形段。三界生死也。

【■记】支形者。他非我身。我非他身。彼此各别也。分段者。即分限也。如欲界分限。不过百岁。乃至非非想天寿。纵饶八万四千大劫。亦是分限。下界以年计。上界以劫计。既堕於数。奚尝越限。故曰分段也。

△二因根机利钝前后互通二。初略标。

然於菩萨中。有二种。谓利钝。

【□注】此约接不接。而分利钝。

【■记】此总明根有利钝。所以有接与不接之殊。以此教乃大乘之初门。接者引也。其问最利一类。受圆人接。引入於圆。其稍利者。受别人接。引入於别。其钝根人。不能受接。故云不接也。

△二详示二。初钝通三藏。

钝则但见偏空。不见不空。止成当教果头佛。行因虽殊。果与藏教齐。故言通前。

【□注】修因克果。果在於上。故曰果头。通教菩萨。扶习润生。虽异藏教。伏惑行因。断惑证理不别。故言通前。结释前文。通前藏教也。

【■记】此明结释通前。文并可知。言行因殊者。通教扶习润生。藏教伏惑行因故。至於果上。断惑证理。藏通无二。故得通前也。

△二利通别圆二。初正释。

若利根菩萨。非但见空。兼见不空。不空即中道。分二种。谓但。不但。若见但中。别教来接。若见不但中。圆教来接。故言通后。

【□注】利根被接。被字去声。如来被下之义。此约应说。如云说圆中道。被而覆之也。若上声呼。此就机论。如云通教利根。被别圆接。接。即点示。接入也。

【■记】此释利根被接之义有二。一者。约佛加被论。二者。约机可被论。加被者。如来蒙覆被接。引导一切众生。至但不但二种中道之中。不令沉滞於偏真也。可被者。众生根利。始可受接於别圆也。

【□注】然被接义。散出诸经。大品八地闻中。大经空不空。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楞伽三种意生身。大经三十六文末。一生二生等。若具明者。谓大经十二。明四谛后。列八二谛。章安作七二谛消之。初一是总。余七是别。此於四正。复论三接。故名七种二谛。

【■记】此示明诸经被接之义。大品八地闻中者。此的示般若经被接义。问。从七地八地。观常住。破无明。是何教之位。答。非通非别。是别接通。何者。以通教始终不明常。何得中间而破无明。别教初心知常。初地破无明。云何八地始破无明。既八地闻中道。始破无明。则知是通下根被接之义也。止观云。初空假二观。破俗上惑。方闻中道。仍须修观破无明。能八相作佛。此佛是果。仍前二观为因。故言以别接通耳。辅行云。若初后不闻中。全属前二。若从初即闻。全属后两。复有一人破二惑尽。至八地方闻中道。闻已修观破无明。得法身本。八相作佛。虽见中道。必假通教空假二观为前方便。待别理接之方闻。此乃别接通意也。大经空不空。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者。此撮示经文被接义。详解见下节记中妙玄云其相云何。至所闻不同止。乃明别圆接通意也。楞伽三种意生身者。经云。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法数释云。通教菩萨得如幻三昧。随意无疑。意欲至。身亦至。名意生。一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者。三昧。翻正受。异苦乐受故。通教三四五地菩萨。得真空寂灭乐。普入一切佛剎。随意无碍也。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者。八地菩萨。觉了一切诸法自性之性。如幻如化。悉无所有。以无量神力。普入一切佛剎。迅疾如意。自在无碍也。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者。九地十地菩萨。觉知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一身无量身。一时普现。如镜中像。随诸种类而得俱生。虽现众像。而无作为也。按释中一身无量身。即种类意。普现。即俱生意。又辅行云。一三昧乐意成身。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动也。二觉法自性意成身。即八地。普入佛剎。故以法为自性。三种类俱生无作意成身。谓了佛证法。成之与生。并从果说。此约通教。及以接别。初文虽云五地。亦兼七地。即入空位也。八地当入假位。种类俱生者。了佛证法。即是入中。属佛种类。未必自证。若接入别。七地已前。入别十住。八地已去。接入十行。知佛证法。入十回向。并非证道。故名意生也。大经一生二生者。此的示经文被接义。经中佛为须跋那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实相。是名法界等。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无上菩提。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一生实相。万五千菩萨。得二生法界。疏曰。一生实相二生法界者。谓十地补处大士为一生。九地则二生也。亦如法华损生义意章安云。三乘同观第一义。智解不同。一生二生。是破无明一品二品。实相。是别理。法界。是圆理。即利根接入别圆也。若具明下。具指大经及疏三接义。经明四谛后列八二谛者。圣行品。佛为迦叶菩萨广明四谛已。又为文殊菩萨说八种二谛。谓随顺众生。说有二谛。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善男子。为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世谛。善男子。五阴和合。称某甲凡夫。众生随其所称。是名世谛。解阴无某甲名字。离阴亦无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义谛。复次善男子。或复有法。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实者。即第一义谛。善男子。如我众生。寿命知见。养育丈夫。作者受者。热时之焰。乾闼婆城。龟毛兔角。旋火之轮。诸阴界入。是名世谛。苦集灭道。名第一义谛。善男子。世法有五。一名世。二句世。三缚世。四法世。五执着世。善男子。男女瓶衣。车乘屋舍。如是等物。是名名世。四句一偈。如是等偈。名为句世。卷合系结。束缚合掌。名为缚世。鸣椎集僧。严鼓诫兵。吹贝知时。名为法世。如望远人。有染衣者。生想执着。言是沙门。非婆罗门。见有结绳。横佩身上。便生念言。是婆罗门。非沙门也。是名执着世。如是五种。是为世法。善男子。若有众生。於如是五法。心无烦恼。如实而知。是名第一义谛。复次善男子。若烧若割。若死若坏。是名世谛。无烧无割。无死无坏。是则名为第一义谛。复次有八苦相。名为世谛。无生老病死。无爱别离。无怨憎会。无求不得。无五阴盛。名第一义谛。复次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时。则名走者。或收刈时。复名刈者。或作饮食。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则名工匠。锻金银时。名金银师。如是一人。有多名字。法亦如是。其实是一。而有多名。依因父母和合而生。是名世谛。而知十二因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是为经列八二谛也。章安作七二谛消者。涅盘疏云。若随言说。凡有八种。一世出世。二名无名。三实不实。四定不定。五法不法。六烧不烧。七苦不苦。八和合也。今明大师有七二谛。名虽不同。其义可会。一生灭。二无生。三单俗复真。四单俗单中。五复俗单中。六复俗复中。七圆二谛。若依法华玄文。名相稍别。义意必同。读者应知。就一种中。复各三种。谓随情。随智。随情智。今欲以彼七种二谛。求释此文。佛旨难知。且出一师之见。八种不同。即名八文。初约世出世两人判二谛者。通冠下七。一一二谛。各有此意。世情多想。束为世谛。圣智多知。束为真谛。此即随情智判二谛也。二约名无名判。五阴和合。揽阴名生。即世谛。即阴离阴。如性知之性。即真谛。此约有作四谛立也。三或复有法有名无实者。他曰世谛。有名名名。於体物应。於名真谛。但有名无实。今文反此。世但虚名无实。不生不灭。与法相称。即是真谛。不能即色是空。故有名无实。能即色名空。故有实有名。此约无生四谛立也。四众生寿命。如旋火轮。此单俗复真以论二谛。假名幻化。热焰火轮。但有其名。而无其实。称世流布。即是世谛。真与中合。共为真谛。若单以真为第一义者。不得言苦集灭道。是第一义。俱指四谛。即真中合。此名无量四谛中。若真若中。同为第一义谛。前文曰第一义无量无边。不可称说也。五世法五种去。此约单俗单中以明二谛。上以热焰火轮五譬。以譬人我为世谛。今以五法为世谛。五法如焰轮。焰轮譬法。法譬互举。同是单俗。心无颠倒。如实知之。即单指中道以为如实。此名有作无生等苦集为俗。指下文一实谛为真也。六若烧若割去。此约复俗单中以明二谛。若烧若死。此明体法始终。若割若坏。此明析法始终。即以两始为有。两终为无。此之有无合之为俗。即是复俗。单指中道非有非无。故无烧割。即第一义。此明上有作无生之真俗。同名为俗。指下文一实谛以为真也。七有八苦去。此约复俗复中以明二谛。复俗。如向言。复中者。非单指理。即事而理。法界圆备为复中。此合上来有作无生真之与俗。皆名为俗。指下一实不可思议。而为真谛。文虽不显。义推自成。然此一番。犹是复俗复中二谛也。八复次下。先譬。次合。明圆二谛。真俗相即。皆不可思议。譬如父母和合生子。一人多能。以譬圆俗。十二因缘和合三道。即是三德第一义。以显圆真。是名不可思议二谛。一切二谛。悉入此中。方便随俗。说诸二谛。无量无边。止论七种。何足惊怪。能如是知。名慧圣行。古来皆悉此二谛文。今用天台七种二谛。来释八番。义则相应。真顺圣慧也。由是故释签云。若欲凭教者。然此七文。散在诸经。无一处具出。唯大经十二。列八二谛。章安作七二谛消之。初一是总。余七是别。初曰如出世人。心所见者。名第一义。世人心所见者。名世谛。疏曰。总冠诸谛。世情多种。束为世谛。圣智多知。束为第一义谛。即是诸教随情智说也。经云五阴和合称某甲。名世谛。解阴无阴。亦无名字。离阴亦无。名第一义。阴是实法。某甲是假名。即实有俗谛也。无阴无名。即假实空。若离阴者。名太虚空。是故离阴。亦无某甲及二谛名。疏云名无名二谛也。世谛有名。真谛无名。即生灭二谛也。又经云。或有法有名有实。是第一义。或有法有名无实。是名世谛。幻化假名。即空故实。即真谛也。只指幻化但有假名。故名世谛。故疏云实不实二谛也。真实幻化不实也。即无生二谛也。经云。如我人众生寿命知见。乃至如龟毛兔角等。阴界入名世谛。苦集灭道名真谛。兔角之俗。与前不殊。故成单俗。四谛义含。共为真谛。即是含中真谛也。故疏云。定不定二谛也。即单俗复真。俗是不定。中道是定。又经云。名世句世等五法。是名世谛。於五法中心无颠倒。是第一义谛。五种世法。名与前异。大意不别。亦是单俗。於世无倒。谓见实相。教道但中。虽未究竟。此中究竟。望前故实。故疏云。法不法二谛也。法谓实相。不法谓俗。亦是含中二谛也。又经云。烧割死坏是世谛。无烧割等是第一义。地前方便皆属无常。故可烧。登地见常。故无烧等。故疏云。烧不烧二谛也。无常可烧。常不可烧。复俗单中二谛也。经云。有八种苦。是名世谛。无八种苦。故是第一义。八苦无常。同前烧义。无八苦真。即是实相。故疏云苦不苦二谛也。亦是复俗单中。教道有苦。圆中无苦。经云。如一人有多名字。依父母生。名世谛。依十二因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谛。依父母生。即十二缘。而分二者。以大经明十二缘即佛性故。且据显说。即以佛性而为真谛。依父母生。即是无明。名为世谛。故疏云。和合二谛。真俗不二。故名和合。复俗复中二谛也。此於四正。复论三接。故名七种二谛者。四正。即一藏。二通。五别。七圆。四种。正明藏通别圆四教二谛。三接。即三四六三种。三是别接通。四是圆接通。六是圆接别。如妙玄云。一实有为俗。实有灭为真。二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为真。三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为真。四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五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六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七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也。一实有二谛者。一切依正色心阴界入等。皆是实法。实法所成森罗万品。皆名为俗。方便修道灭此俗已。乃得会真。乃至云病中无药。文字中无菩提。皆此意也。二幻有空二谛者。斥前意也。何者。实有时无真。灭有时无俗。二谛义不成。若明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乃至云是名幻有无二谛也。通人随智照真。与前不异。随智照俗不同。何者。通教观巧。复局照俗亦巧。却寻本俗。名为复局。析空体空。观门各异。故称局也。三幻有空不空二谛者。俗不异前。真则三种不同。一俗随三真。即成三种二谛。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无漏等。大经明空不空等。复次约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等。解见下节记中其相云何起。至具一切法也止。是故说此一俗。随三真转。或对单真。或对复真。或对不思议真。乃至云若随智证。俗随智转。智证偏真。即成通教二谛。智证不空真。即成别入通二谛。智证一切法趣不空真。即成圆入通二谛。三人入真之智不同。复局照俗亦异也。四一切法趣空不空二谛。并入此文中释。即圆入通二谛也。五幻有无为俗。不有不无为真。有无二。故为俗。中道不有不无不二为真。六圆入别二谛者。俗与别同。同观幻有之俗。真谛则异。谓一边但中。一边不但中。故云异也。别人谓不空。但理而已。欲显此理。地前先修诸行。登地方显中道。虽缘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圆人闻不空理。即至具一切佛法无有缺减。故言一切法趣不空也。七圆教二谛者。直说不思议二谛也。言直说者。即事显理。三千归于一念。

即理明事。三千性相宛然是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体本空。即是真谛。而能雨宝。即俗谛也。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已上撮略妙玄之文。是为七种二谛四为正。三论接也。

【□注】古来二十三家。明乎二谛。唯庄严。开善。擅风流之名。庄严谓佛果出二谛外。(即今被接)开善谓佛果不出二谛。(通当教佛)吾祖曲尽如来逗机设化之相。故明被接。则於诸经无所壅矣。

【■记】此示古今诸师发明二谛之义。有所未尽善矣。初一句。通示。次一句。别美。庄严下。出二师义之所归也。然庄严立义。乃据利根。即今被接者也。开善立义。乃就钝根。故是通教佛果也。吾祖下。明天台智眼。卓越古今。为判教之独步也。是故二谛被接。义合佛经。如止观三云。通教三乘。二乘体假入空。只入但空。不能从但空入假。无化他用。菩萨体假入但空。能从但空入假。化度众生。上根菩萨体假入空。前入但空。次入不但空。则破无明。见佛性。与前真永别。岂可用为一真谛也。庄严师谓三界集谛。是招依正色心。有漏之俗。佛果无漏。不招依正色心。出俗谛外。而有真谛。一见。不复更见。故出二谛之外。今云此义但得片意。而作义不成。不知佛智别照何境。别断何惑。若得今义。出外意则成。开善师谓体见思之俗。当俗即空之真。是故佛果不出二谛外也。今云此义若不能动。则异二乘作意复不成。若得此意。不出义亦成矣。古来名此为风流二谛。义在此但空不但空。合时祇是一真谛。离时却成两真谛。与三藏家异。彼三藏第三谛。但有中道名。无别有体。眼无别见。智无别知。今则不尔。但三谛亦名真谛。亦名中道第一义谛。有别体。别见。别知。是为通教二谛三谛合离之相也。辅行云。庄严云出。开善云不出。此由三乘共学菩萨有但不但。古人不晓利钝两根。但诤佛果出与不出。终未见今开合之意。故使二家各明已计。今文并破是故皆云作意不成。故知二家。各得今文利钝一。边。所以云片意也。又不能知出外。别照中道之境。用中道智进破无明。故云片意。若不能知钝根依教。与二乘同证真谛。是亦但得片意。若全得今意。出与不出义悉成矣。是故古人双美二家。目此二谛而曰风流。言风流者。动止合仪。出入无失也。若依今用含中二谛。进退咸美。风流有余。故云吾祖曲尽如来逗机设化之相者。良有以也。

【■补】涅盘玄云庄严谓。佛果出二谛外。非真俗摄。凡夫以惑因感果。是虚浮世谛。假体即空。故是真谛。佛果非惑因所感。故非世谛。不可复空。故非真谛。引仁王经云。超度世谛第一义谛。住第十一萨云若地是也。开善谓。佛果不出二谛。佛果涅盘还为二谛所摄。体是续待二假。故是世谛。即此二假可空。故是真谛。佛果灵智。亦复冥真也。

【□注】古明被接。不出三义。以含中为发源。点示为机要。发习为根性。以通教巧故。一真含二中。利根菩萨才证真空。即为点示。如妙玄明别接通中。寄三法以示三根解源。谓非漏非无漏。空不空。一切法趣。如释签三(十九)具释。然由利根发昔所习。方可点示。若钝根菩萨。同二乘人。直至法华。方乃被会。

【■记】此示古明被接而有三义也。初句。总标三义。次三句。别列三义。次五行。贯释三义也。言一真含二中者。如云幻有即空不空共为真。此真含但中也。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此真含不但中。是为通教一真含二中为发源也。利根才证真空即为点示者。此释点示为机要。不使利根耽着真空。令成别圆中圣人也。如妙玄下。引证点示。妙玄云。一俗随三真转。即成三种。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无漏。初人谓非漏。是非俗。非无漏。是遣着。何者。缘无漏生着。如缘灭生使。破着还入无漏。此是一番二谛也。次人闻非漏非无漏。谓非二边别显中理。中理为真。又是一番二谛也。后人闻非漏非无漏。即知双非。正显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广大。与虚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无漏。此又一番二谛也。初番即单真单俗通二谛也。二番即别接通含中入真二谛也。三番即圆接通含不思议中入真二谛也。大经云。声闻但见於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即是此意。二乘谓着此空。破着空。故言不空。空着若破。但见空。不见不空也。利人谓不空即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闻不空。谓是如来藏。一切法趣如来藏。还约空不空。即有三种。复次约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显三种异者。初人闻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者。谓诸法不离空。周行十方界。还如瓶中如。瓶喻於人。人中之空。不异十方之空。十方之空。不异瓶内之空。故十方空。皆趣瓶空也。次人闻趣。知此中理。须一切行来趣发之。一切行者。即是方便之空假。要知地前之行。而趣发此中道。乃是缘修。以显真修。所谓缘修满时。真修自显也。后人闻一切法趣。即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也。如释签具释者。文云。通寄三法。以辨其相。漏无漏。本是通法。为成接义。故立双非。空不空。本是别法。一切法趣。本是圆法。於一一法。各有三人取解不同者。良由机发有异。故所闻不同。乃至别圆机发。对钝住空。故成三别。是以释后二接。须对通钝。共成三人同听异闻。此言是证。何言闻耶。以利根随闻随证故。故约漏等以示解源。若得此意。於一切法自在无碍。是为点示机要义也。然由下。释发习为根性。签云。通教菩萨。由根利钝。发习不同。若发昔生所习别解。能解但中。方可点示受别教接。或发昔生所习圆解。能解不但中者。方可点示受圆教接。此是利根虽同观幻有之俗。而契真各异。故尔前接入中道。但钝根同於二乘。直至法华会上方乃被会。是为以发习为根性也。

【□注】非但见空等者。止观三(十六)引大经云。二乘之人。但见於空。不见不空。智者非但见空。能见不空。不空。即大涅盘(文)。

【■记】辅行云。智者。即是利根。见中。名见不空。不空。即是不但空也。三德具足。名大涅盘。

【□注】离边名但。即边名不但。

【■记】此释但中不但中之异。言但中者。必离二边之空有。独显一中。假喻发明。如离却虚空。别指一月也。言不但中者。不须离二边空有。别显中道。当须指边即中。离边空有。中亦不可得也。如离却虚空。何处更有月可指示。此明别人入中。但解自性清净真如不具诸法。故云但中。圆人不然。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譬如食蜜。中边皆甜。故曰不但中也。

△二拣位二。初问。

问。何位受接。接入何位。

【□注】初问所接。次问能接。

【■记】此释问意。言所接者。指通教利根人也。能接者。指如来以圆别二法接引通教二种利人也。何位者。意谓但不知何位之人。可以受上二教之所接引耶。设蒙接入。又不知於二教中可居何位耶。

△二答二。初答通定三根。

答。受接人三根不同。若上根三地四地被接。中根之人五地六地。下根之人七地八地。

【□注】答中就被接机。发习迟速。以论三根。辅行以四地为上。六七为中。八九为下。今进一位者。教位从容。文或进退故。此答初问。

【■补】此明以答初问也。初三句。释三根意。辅行下。对明今文三根。末句。结答。三四地者。即八人见地也。此位断见惑尽。见真空理。但利者。於十五心即得见道。钝者。待十六心满。方能见道。故成二位。然此二地所以被接者。盖上根一见一切见。非但见空。亦见不空。既见不空。故能被接也。五地断欲六品思。六地断下九品思尽。既断欲思。或始见不空而受接。故判属中根也。七地断思尽。八地侵习气。此既待见思尽。方解不空。故是下根也。止观云。破见思惑尽。到八地。方为说真内之中。故云智者见空。及与不空。被接方闻。辅行云八地方接者。此据下根。问。何故须知第八方接。答。为欲示真内之中故。故待证空。方为点示。令深观空。即见不空。若尔。中上二根。其义云何。答。中上二根。亦见真已方示中空。但前二根真空尚浅。是故说教多附下根也。

△二答入位真似。

所接之教。真似不同。若似位被接。别十回向。圆十信位。若真位受接。别初地。圆初住。

【□注】所接之教等者。答次问也。所。即语辞。

【■记】此明以答次问也。然上所之一字。是语助辞。非能所之所也。

【□注】别向圆信。按位接也。别地圆住。胜进接也。

【■补】此明所接之教。有似位真位之不同。似位者。相似之位也。谓通断见思。被别十向所接。乃至修中道。伏无明。被圆十信所接。以别十向。圆十信。俱为相似。皆断见思之位。今欲接断见思之人。故以别向圆信之教被而覆之。则所接者。按其位而成别圆中人。故曰按位接也。真位者。分真之位也。谓通教断惑。但断见思。若与后二教按而论之。但是相似。以其根利能见不空。今欲接引。而以别地圆住之教被而覆之。则所接者。随其胜进而成别圆中人。盖别教登地已上。圆入初住已去。皆属分真。俱是破无明之位。以破无明之深位。而接断见思之浅位。故云胜进接也。

【□注】据上似位被接。真位受接。应作被字。盖以能从所也。

【■记】此释真位受接之受字。依义当用被字为妥。何者。谓上似位被接。乃覆被之被而为能接。故下真位受接之受字。亦应作覆被之被字。方得同为能接。而仪文云受接者。盖以能接之位次。从所接之三根也。

【□注】辅行三下(八)云。若接入教道。在回向中。若接入证道。即在初地。若接入圆。亦分教证。比说可知(文)。

【■记】言教道证道者。能诠之教。为教道。以言说有次第故。所证之理。为证道。以真理无二故。别教三贤位中。未破无明。还须修证。修必次第修。证必次第证。故属教道。一登初地。已破无明。亲证真如。故属证道。若接入圆亦分教证者。盖圆教本无教证之别。设欲分之。则比别教之说可知。例谓。接入教道在六根清净中。接入证道。即在初住。故云比说可知。

【□注】又别圆接通。接圣不接贤。接真不接俗。若圆接别。接俗不接真。接贤不接圣。

【■记】此料简圆接通别。各有当接不接之殊也。且如通教三地四地已后。既得断惑。故称为圣。初地二地。全不断惑。仅能称贤。见尚不断。安论被接。故云接圣不接贤也。前二地为俗。后七地为真。惟除佛地。前二既不被接。故曰接真不接俗也。别教前四十位。无明未破总名为俗。登地已后。分破无明。俱名为真言。接俗不接真者。真是证道同圆。故不须接。故其所接者。唯俗而已。俗即贤。真即圣也。别教亦有三根不同。上根。信住便能被接。中根十行方堪被接。下根。必待十向才可被接。此则约教分齐。得受接义。故圆来接。而圣真位。则如初地。已破无明。已成真因。任运流入。何须更接。是故圆所不接也。

【□注】又妙玄顺能诠教。约教道边。具明三接。止观为成观故。从所诠理。约证道边。唯明一接。

【■记】此明二部论接。三一不同也。止观问。何以别接通。而不云接藏耶。答。由别教初修空假二观。破真俗二谛惑尽。方闻中道。仍须修观破无明八相作佛。此佛是果。仍须前观为因。故言以别接通耳。辅行释问意云。何独接通。而不云接藏。何独别接。而不云圆接。答意云。通须别接。以机别故。若初后不闻。全属前二。若从初即闻。全属后两。复有一人。破二惑尽。至八地方闻中修观。进破无明。得法身本。八相作佛。虽见中道。必借通教空假二观。为前进之方便。亦必待别教之理接之方闻。今言别接者。应具二义。一别教。教邻近故。二别理。理异真故。辅行又云。玄文以圆接通别者。分为教证。行位别故。今不云者。约证道故。但约观故。释签云。若止观中。为成理观。但以界外理。接界内理。通别两教。是明二理之交际。故明别接通耳。今玄文前六重。仍存教道。故有圆接通别二意。实道只因圆理接权。故释今文应须教道。复以圆中接但中也。六重者。一藏。二通。三别接通。四圆接通。五别。六圆接别。止观辅行会三。更有明不接藏。圆不接之文。须者检详可也。

【□注】然圆顿止观。亦明被接者。为知通塞。复以思议。显不思议也。如辅行三(十七)。

【■记】此点示圆顿止观明接。另有一意。非可与前节同年语也。盖此圆顿止观。曾经法华开显。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有何接与不接。以前之三教有隔碍取舍。今之法门。唯观吾人一念之心。亡能所。绝对待。能所不二。理智一如。反观山河大地。犹如大圆镜智。以己心所。名之曰通。内心少有丝毫隔碍。名之为塞。故此法门不可思议。只此一念原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上与诸佛平等。下与众生一如。如心亦复尔。如佛众生然。故名不可思议也。又修止观时。於真生着名塞。能达於中名通。真是界内权理。名可思议。中是界外实理。名不可思议也。辅行问。玄文云接非会义。今约法华。只应论会。何故论接。答。前后诸文。会义非一。今论修观。亦可重述法华前教。以例行人通塞之相。论於教门有通塞相。故须明之。如此明接。未妨於会。况接在菩萨。与会不殊。又前后文处处皆明可思议等。但为显於不思议故。前待后绝。次第应然。何须问言。不应论接。

△三拣异藏通二。初问。

问。此藏通二教。同是三乘。同断四住。止出三界。同证偏真。同行三百由旬。同入化城。何故分二。

△二答二。初纵许。

答。诚如所问。

△二裁夺二。初辨析同中有异。

然同而不同。所证虽同。大小巧拙永异。此之二教。是界内教。

△二正释异之所以二。初明藏教之拙。

藏是界内小拙。不通於大。故小。折色入空。故拙。此教三人。虽当教内有上中下异。望通三人。则一概钝根。故须析破也。

【□注】然藏通三乘。断惑出界证理虽同。教行有异。大小。约小衍。巧拙。论体析。对界外方便等土。名界内教。以此二教化界内也。不通於大。故小。不能远通常住故。析色入空者。外计邻虚。不出断常。今总观色心生灭。非断非常。对破外道。汝说非正。如止观三(二十六)辅行三下(二十四)。

【■记】此明藏通钝者似同。利者硕异也。然藏教教是生灭。通教教是无生。藏教观是析空。通教观是体空。故云教行有异也。大小约小衍者。是转释教异。谓藏是小教。通是衍门。是为教之大小有异也。巧拙论体析者。是转释行异。谓藏人析色明空。通人体色明空。是为行之巧拙有异也。言对界外名界内教者。盖四土言之。藏通二教。但化凡圣同居土六凡法界也。别圆二教。兼化方便实报寂光三土。四圣法界也。故知藏通对别圆界外教。而名界内教也。言不能远通常住者。常住。乃大乘中道妙理。有五百由旬之远。而藏乘界内之教既不能通。故是小也。析色入空一节。正明藏人观行之拙。初二句。出外计。今总下。明藏行虽拙。亦能破邪。末二句。引证。如止观破外邻虚云。此尘为有为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则无十方分。若析极微色不尽。则成常见有见。若析尽。则成断见无见。此外道析色也。析心亦如是。若有若无。皆堕断常也。三藏析法观云。色若粗若细。总而观之。无常无我。以色从无明生。无明不实。粗细皆假。假故。无常无性。即得入空。又介尔心起。必藉根尘。无一法不从缘生。从缘生者。皆悉无常。或言一念六十剎那。或言百亿剎那。剎那不住。念念无常。乃至云是名析色观意也。析名。本於外道。对破邪析。而名正析。何但外邪。应须正析。乃至圆教四门生着。亦须析破也。辅行释云。方分者。无尘而已。有必是色。色必有方。方必有分。有十方分。次破其更析极微。析故则尽。若一尘可尽。诸尘皆可尽。若可尽者。如何和合而成於身。若不尽者。一尘是常。诸尘皆常。若是常者。身不应灭。故非佛法正析相也。析心亦尔。若一剎那心不可尽者。如何后剎那生。后剎那生。前心必灭。若永灭者。如何复有后心而生。故知剎那念念生灭。非断非常。今三藏析法。亦先观色。次观心。观色心时。但观粗细无常无我。不须云尽及以不尽。谓从过去一念无明。而生诸行。复由至中阴时。我无明心。复与父母无明心合。生於色身。依报亦由共无明业同感。是故依正。莫不皆由无明而生。无明之体。从因缘有。故使造色。亦从因缘。当知因果。皆是无常。如何计之为尽不尽。观心亦尔。过去剎那。感今剎那。况今剎那。复对外境因缘故有。是故念念皆悉无常。如是推时。何但识与色心无常。进推心念本来非有。乃见法性真如常住。然此析名。本於外道。今观无常。亦名析者。已上俱是辅行之文。原是对破外道。汝析非正。

△二明通教之巧二。初正明巧大。

通教。则界内大巧。大。谓大乘初门故。巧谓体色入空故。虽当教中三人。有上中下异。若望藏教。则一概为利。

【□注】通后别圆。故是初门。了知诸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

【■记】此明通人之巧。故能为大乘之初门也。以其能了达诸法。如梦幻泡影。镜像水月。竟无所得。当体全空。是故别圆藉此开导。

△二兼容摄小二。初疑问。

问。教既大乘。何故有二乘之人。

【■记】问意通教既称大乘初门。其所被之机。必然自他双利之大士。何以而有声闻缘觉独善之流耶。

△二释答。

答朱雀门中。何妨庶民出入。故人虽有小。教定是大。大乘兼小。渐引入实。岂不巧哉。

【□注】天子南门。谓之朱雀。渐引入实。明佛意也。

【■记】此以佛意释明渐引入实。如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之意。如止观云。如朱雀门。天子所立。正通王事。不妨群小出入。虽是小人终是天子门也。今摩诃衍。亦复如是。正为菩萨体法入空。虽有小乘。终名为大也。当知大乘教门有小人出入者。盖在转小成大也。渐引入实者。谓渐次接引。令其造诣入於圆实之地。是则虽小是大。故其通教二乘人之所修行。亦得名为巧度也。言天子南门谓之朱雀者。国王而曰天子。言非凡品也。以有覆护之德。仁育之恩。正如天之子也。故谚云。万灵振护者。圣天子也。以所居之都。四方四门。各有其名。东曰青龙。西曰白虎。南曰朱雀。北曰玄武。今举正阳之南门。况通教大乘之初门。而有大小同出入也。

△四结所属文。

般若方等。部内共般若等。即此教也。

【□注】释签四(十九)云。不同三藏四阿含等别有部帙。今以诸部方等诸般若中。但是三乘共行。即判属通。(文)今文通指般若方等下但云共般若等。盖方等弹斥。共义稍疎故。

【■记】仪文云般若方等部内共般若等者。非是局指般若中三乘共闻者为共般若。意取方等般若二时部内。三乘共闻者俱名共般若耳。如辅行云。虽无别部共般若文。但取方等般若中。或一时。一会。一章。独明共意。其流亦多。今观此文。则知方等部内。亦有共般若者。即此教所属之文也。注中引释签以证成。言不同三藏等者。以三藏之教。有四阿含等为部帙。今此通教无别部帙。是故於二时中三乘共闻者。判属於通。而今不曰共方等。而曰共般若者。盖方等重在弹斥。共义稍疎。而般若之空宗。正当教之妙旨。以是则曰共般若者。尽善也已。

△三结。

略明通教竟。

【■记】此句总结通教全文。言略明者。以通教前后融通。大小不壅。焉能尽剖其奥。亦不过略为消显而已。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七之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