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二之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二之下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二明涅盘泯会非四教摄四。初示意二。初双标。

次说大涅盘者。有二义。

【□注】佛出净土。不说涅盘。即以法华为后教后味。如灯明迦叶等。

【■记】此明净土。谓灯明佛不说涅盘者。如法华经云。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寻即於是日。告於天人众。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今於中夜。当入於涅盘。迦叶佛不说涅盘者。如大经云。迦叶佛时。一切众生。悉知如来。终不毕竟入於涅盘。常住不变。虽有是典。不须演说。是也。故玄文明本寿命涅盘妙中云。久远诸佛。如迦叶灯明等。皆於法华即入涅盘。义推本佛。必是净土净机故也。

【■补】诸佛道同。为缘事异。如多宝佛。但施权教。不须显实。故不说法华。而即涅盘。当来弥勒。只有龙华三会。尚不说小。大论明须扇多佛。弟子未熟。便入涅盘。更留化佛。住世半劫。说法度生。古然灯佛。放光十二劫。竟无识者。总不说法。是知诸佛出世。不定五时。今言佛出净土。不说涅盘。从多分说。又涅盘玄记云。若约扶律为涅盘者。则唯秽土。若约圆常。为涅盘者。则净秽皆说。乃约事理。而分说不说也。

【□注】今佛熟前番人。以法华为醍醐。更熟后番人。重将般若淘汰。方入涅盘。复以涅盘。为后教后味。

【■记】此明今佛须说涅盘也。前番人。指大通佛世曾熏大种者。后番人。指方等时新熏大种者。是故为熟前番人。则以法华开会之。熟后番人。重将空慧而淘汰之。后说涅盘而捃拾之。即如大经云。今世众生。无有智慧。多诸疑网。信根不立。世界不净。一切众生。恒谓如来。无常迁变。毕竟入灭。是故如来演说此经。以为后教后味是也。

【■补】前番人者。妙玄曰。法华八千声闻。无量损生菩萨。即是前熟果实。於法华中收。后番人者。妙玄云。若五千退席。人天被移。皆是后熟涅盘中收也。说法华后重将般若淘汰者。妙玄曰。为此义故。经云从摩诃般若。出大涅盘。即后番次第义也。

【■备】后番人宜依补中解。节义云。智论空生问。法华一称佛名。皆成佛道。般若不退品中。又有退不退之说。故问菩萨。於法华得授记莂。为复毕定不毕定。以此证法华后。更说般若淘汰。结集家。结归前分般若部内。在第四时耳。

△二双释二。初捃拾残机。

一为未熟者。更说四教。具谈佛性。令具真常。入大涅盘。故名捃拾教。

【□注】一为未熟者即五千起去。人天被移者。

【■记】此释二义科也。即法华方便品五千增上慢者。从座而去。宝塔品如来三变净土。容受分身诸佛。与欲同开宝塔。人天等众。悉皆被移。置於他土。是皆圆机未熟者也。

【□注】更说四教。法华废竟。今经复用。故云更说。而具追说追泯两种四教。妙玄二(二十一)云涅盘圣行品。追分别众经。故具说四种四谛施权。德王品。追泯众经。俱寂四种四谛。(文)开权。即四不可说也。释签三(十三)云。追者。退也。却更分别前诸味也。泯者。会也。自法华已前诸经皆泯。此意则顺法华部也。至大经中更分别者。为被末代故。大经中。具斯二说(文)。

【■记】此释更说四教。圣行品追说者。疏略记曰。若言若是逼迫相去。即有作圣谛。若曰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去。即无生圣谛。若从苦有无量相去。则是无量圣谛。此三种四谛。悉是菩萨观境。菩萨住於大乘大般涅盘者即无作谛慧。能所合论。备有四种。是知圣行品具说四种四谛。乃施权也。德王品。佛言。生生亦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今但指此四不可说。以明俱寂四种四谛也。谓生生不可说。寂生灭四谛。生不生不可说。寂无生四谛。不生生不可说。寂无量四谛。不生不生不可说。寂无作四谛。此开权也。释签下。引大经具二说意。谓涅盘经一为未熟人。更说四教等。如本节。二被末代。解见仪文下节。

【■备】退者。复退举前四。时分别四教。

【□注】具谈佛性。令具真常。涅盘经首。广开常宗。令一切众生。皆知常住佛性。入秘密藏。止观云。涅盘寄灭谈常。辅行云。寄应迹灭度。谈法身圆常。

【■记】此指释也。初二句。释具谈佛性。长寿品云。如来长寿。於诸常中。最上最胜。所得常法。於诸常中。最为第一。如诸常中。虚空第一。如来亦尔。於诸常中。最为第一。诸药中。醍醐第一。如来亦尔。於众生中。寿命第一。是为广开常宗也。令一切下三句。释令具真常。谓一切众生。迷昧佛性真常理。皆住秘密藏外。是故如来演说真常。令其皆知佛性。入秘密藏中。秘密藏者。疏云。正法微妙。不可思议。绝名绝相。众生不解。名秘密。法界包含。摄一切法。用不可尽。名藏。故经云不纵不横。不并不别。是秘密义。三法具足无缺。是藏义。止观下。证释。如经云。如来两足自知常无常。涅盘时。一足黑黮。一足光净。净表法身常住。黑表应迹无常。故云寄应迹灭。谈法身常也。黮。音断。黑也。应迹。在世八十年。老比丘身也。

【□注】捃拾。释签一(十九)云。法华开权。如已破大阵。余机至彼如残党不难。故法华为大收。涅盘为捃拾(文)。

【■记】此释教名捃拾也。观音玄记云。渐化已来。法华入者。望前已钝。复有未入。待至涅盘。法华犹利。然法华破大阵。涅盘收残党。法华为刈获。涅盘是捃拾。大化之功在灵鹫。余机未尽故至双林也。捃君上声。

△二逗留末代。

二为末代钝根。於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设三种权。扶一圆实。故名扶律谈常教。

【□注】二为末代钝根。妙玄十(二十一)云。涅盘临灭。更扶三藏诫约将来。使末代钝根。不於佛法中。起断灭见。广开常宗。破此颠倒。令佛法久住(文)。

【■记】此释为末代钝根也。谓如来於涅盘会上。临灭度时。垂无缘慈。起同体悲。更扶三藏。诫约将来。其意为何。盖使末代钝根众生。於佛法中不起断见。云云。能使之不起。谓广开圆常之宗。破此断灭之倒。无常倒惑若破。真常佛法得住也。

【□注】起断灭见。一者破戒。拨无因果。断见。二者说於无常。灭见。

【■记】此释起断灭见也。谓一切性遮禁戒。乃趋极果之正因。结道场之妙业。三世诸佛咸说。十方菩萨皆学。二乘圣人兢兢约束。末代凡夫。心心放逸。不唯破诸禁戒。而且拨无因果。此起断见也。一切诸佛法身常住。亘古亘今。不迁不变。妄谓生灭无常此起灭见也。

【□注】夭伤慧命。无戒门也。亡失法身。无乘门也。若常途论。自报慧命。理体法身。在众生不减。诸佛不增。以迷背故。夭伤亡失。今此为无乘戒两门。以致慧命法身。夭伤亡失。意与常途。自不侔矣。

【■记】此释夭伤亡失也。谓常说。自受用报身。以慧为命。如曰一切种智为首。乃至定慧为足。又说清净法身。以理为体。如曰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弥纶万有。囊括十虚。三世悉在。十方普周。非色非心。离性离相。无生灭。绝去来。以真如妙理为体。然此法身慧命。圣凡平等无有增减。诸佛悟之向之。所以早登彼岸。众生迷之背之。所以沉沦生死。所谓迷之之故。夭伤慧命。背之之故。亡失法身。常途如此论也。今谓以无戒门故伤慧命。以无乘门。故失法身。则非常途意矣。

【□注】设三种权。扶一圆实。辅行三下(二十一)云。彼经四教。皆知常住。本意在圆。权用三教。以为苏息。实不保权。以为究竟(文)。

【■记】大经追谈四教之机。虽未行即。而能解即。故皆知常住。

【□注】扶律谈常教。释签云。以彼经部。前后诸文。扶事说常。若末代中。诸恶比丘破戒。(戒门)说於如来无常。(乘门)及诵读外典。则并无乘戒。失常住命。赖由此经扶律说常。则乘戒具足。故号此经为赎常住命之重宝也。

【■记】此释教名扶律谈常也。彼经然后扶事说常者。谓扶戒律事。说法性常也。如经中佛为迦叶菩萨明金刚密迹。以金刚杵。拟盗听说戒之沙弥。谓是化人。为欲驱遣破戒毁法者。令出众故。又如来於毁法者。作驱遣羯磨。诃责羯磨。置羯磨。举罪羯磨。不可见羯磨。灭羯磨。未舍恶见羯磨等。如是降伏。为示诸行恶之人有果报故。又云。我灭度后。有持戒比丘。见坏法者。即能驱遣。惩治诃责。得福无量。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诃责。当知是人。佛法中怨。而能驱遣者。是我弟子真声闻也。又云。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国王大臣。四部之众。应当苦治。能有如是修习此业者。得寿命长。乃至常住於世。无有变易。是等诸文。皆明扶律而兼说常也。又经云。善男子。应当修习佛法及僧。而作常想。若於三法。修异想者。当知是辈。清净三归则无依处。所有禁戒皆不具足。终不能证声闻缘觉菩提之果。若能於是不可思议修常想者。则有归处。此等经文。皆说常而兼扶律也。若未代下。明无乘戒。谓恶比丘破戒。无戒门也。说如来无常。及读诵外典。无乘门也无乘门故。亡净法身。无戒门故。失常住命也。赖由下明经功能。谓由此经扶律。故得戒具。由此经谈常。故得乘足。由乘足。则法身不失。由戒具。则慧命不殇也。故号下。赞经功力可知。羯磨翻作法。

【□注】如释签三。引经应有单复二义。所言复者。谓乘及戒。若言不许畜八不净。此是戒门事门。若说如来而不毕竟入於涅盘。及遮外典。此是乘门理门。(此扶律谈常意也)所言单者。唯约戒门。彼经扶律。律是赎常住命之重宝。(以律助常意也)四念处三(二)云。若别圆有法身慧命。何须赎命。赎命。意在藏通灰断之命。令得法身常住也(文)。

【■记】此明签文引经用义。复者下。总指乘戒释复义。若言不许等者。指经燡戒。经云。若有比丘。唱如是言。涅乐经中。制诸比丘。不应畜奴婢牛羊非法之物。如来先於异部经中。说有比丘。畜如是等不净之物。某甲国王。如法治之。驱令还俗。即不许畜之文。八不净者。经邪正品广列。而不分数。按善生优婆塞经云。一畜田宅。二种植根栽。三贮积谷粟。居店求利。四畜奴婢人民。五畜眷属群畜。六畜金银财宝。七畜象牙金银刻镂诸宝大床。锦被氍氀。八畜铜铁釜镬等也。若说如来而不毕竟涅盘等者。指经释乘。如梵行品云。为未来世。诸恶比丘。畜不净物。为四众说。如来毕竟入於涅盘。读诵世典。不敬佛经。如是等恶。现於世时。如来为欲灭是诸恶。令得远离邪命利养。如来则为演说是经。是扶律谈常意也。言外典者。即外道毗陀论。毗伽罗论。卫师论。迦毗罗论等诸书。一切咒术。医方技艺。日月薄蚀。星宿运变。图书谶记等经。是也。已上释复义。所言单者下。唯约戒门释单义。如释签问云。法华既已显实。涅盘何复施权。答。涅盘重复施权者。正显是赎命之重宝也。四念处下。引证赎命。然此文先有问云。藏通云何得入涅盘中修学耶。答。涅盘扶律而说。故名赎命。若别圆有法身慧命。何须赎命。赎命。意在藏通灰断之命。令得法身常住也。问。三藏生灭慧。云何赎成常住慧。答。今涅盘引藏通中昔日灰断。不明佛性。今俱引见佛性。不同先日等文。是知涅盘已见佛性。今但扶律而说。不破於戒。正是今赎常住慧命也。

【■备】节义云。原注以律助常意句。应移令得法身常住也下。文义俱足。又如来毕竟入於涅盘句。据四相品曰。我之阎浮提示涅盘。亦不毕竟入於涅盘。梵行品曰。定不毕竟入於涅盘。应添一不字即足。如义例云。乃是双证。以涅盘为寿。是证谈常。非助不前。是证助常。文极清楚。又辨讹曰。以律助常。应在重宝句下。示师则移戒门事门句下。依辨讹为顺。再俟后定。氍氀。音巨吕。

【■补】据上文为末代义。此四念处引证似拘。以赎藏通断命。与末代起见等不同。想玉师因赎命义。便引耳。

【■备】想即下节重扶三藏。结归为末代意。故引之。

【□注】既扶律说常。则以律助常也。如义例云佛化。尚以涅盘为寿。况末代根钝。非助不前。

【■记】此明扶律谈常意。恐谓教名扶律谈常。为当以律助常。以常助律耶。故示云以律助常也。如义例下。证助常意。文曰。次用涅盘者。虽依法华咸归一实。末代根钝。若无扶助。则正行倾覆正助相添。方能远运。佛化尚以涅盘为寿。况末代根钝非助不前。故扶律谈常以显实相也。

【■补】谓如来在世教化。尚以涅盘扶律谈常。为常住寿命。亦律不可少。况末代根钝。非戒律助行。不能前进。而律岂可少耶故须以律助常也。

【□注】然上云设三种权。扶一圆实。何故结云扶律谈常。且三权俱律耶。须知上明经中具用四教则以偏助圆。后以乘戒两门重扶三藏之意。结归为末代钝根。故云扶律谈常也。

【■记】此料简结归之辞。谓前以三教。助后圆教。故曰设三种权。扶一圆实。后恐末代钝根。并无戒乘。故以乘戒两门。重推三藏。故结曰扶律谈常。是则上下文各有意也。

△二同异三。初时味论同。

然若论时味。与法华同。

【□注】妙玄十(二十一)云。然二经教意。起尽是同。如法华三周说法。断奠声闻咸归一实。后开近显远明菩萨事。涅盘亦尔。先胜三修(常乐我)斥劣三修。(苦无常无我)断奠声闻入秘密藏。后三十六问。明菩萨事(文)。

【■记】此三将时味教对辨。明与法华同时科也。法华前十四品明迹门。三周说法。断奠声闻咸归一实。后十四品明本门。初略开近显远。动执生疑。后广开近显远断疑生信。以授法身之记。明地涌诸菩萨事。涅盘亦尔者。如寿命品佛言。汝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贡高。流转生死。汝等若言我亦修习。无常。苦想。无我想。是三种修。无有实义。我今当说胜三修法。苦者计乐。乐者计苦。是颠倒法。无我计我。我计无我。是颠倒法。不净计净。净计不净。是颠倒法。无常计常。常计无常。是颠倒法。有如是等四颠倒法。是人不知。正修诸法。汝等比丘於苦法中。生於乐想。乃至於无我中。生於我想。世间有常乐我净。出世间亦有常乐我净。世间法者。有字无义。出世法者。亦有字有义。何以故。世间之法。有四颠倒。故不知义。所以者何。有想颠倒。心倒。见倒。以三倒故。世间之人。乐中见苦。常见无常。我见无我。净见不净。名颠倒法。以颠倒故。世间知字。而不知义。何等为义。无我者。名生死。我者。名如来。无常者。声闻缘觉。常者。如来法身。苦者。一切外道。乐者。即涅盘。不净者。有为法。净者。诸佛菩萨所有正法。是名不颠倒。以不倒故。知字知义。若欲远离四颠倒者。应当知是。常乐我净。是为以胜三修。斥劣三修。断奠声闻入秘密藏也。又寿命品迦叶菩萨。说偈问佛。有三十二偈。其间开数不同。今依河西为三十四问。前十九偈正作三十四问。后四偈请答。而玄文列三十六问。乃依开善所开数。以河西面对梵文。口决昙谶也。签曰。法华以本迹二门。为初后二分。初则开权显实。断奠声闻。后明本门增道损生。重更辨前开权化主久远成佛。涅盘正说。开为四段。初纯陀品去。明涅盘施权。断奠三修。二长寿品去十四品。明涅盘义。三现病品去五品。明涅盘行。四师子吼品去三品。明涅盘用。故知初已断奠声闻。后但明涅盘义用。是二经起尽同时也。又有明二经。三义是同。一开权同。法华开三教权。显一乘实。涅盘点浅劣三修。即常乐我。二谈常同。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涅盘云。墙壁瓦砾。皆具佛性。三寿量同。法华谈过去寿命。久远寿量。涅盘谈未来之寿。金刚不坏身。是二经时味相同也。补遗引发源问。何故但修三。答。空滥果证。今明修义。故且不言。既增减由机。故三四皆可。

△二部有小异。

论其部内。纯杂小异。

【□注】妙玄十(八)云。涅盘犹带三乘得道。此经纯一无杂。涅盘更不发迹。此经显本义彰。妙乐七(十九)约十六意拣。(云)云。

【■记】此释部内纯杂小异。即引妙玄云者。盖涅盘设三权扶一实。故带三乘得道。法华明三权。显一实。故纯一无杂。又涅盘会上大众咸信。是以更不发迹。法华从地。涌出权小生疑。是以显本义彰。故其部内纯杂小异也。况指妙乐十六意拣者。台家明义。多处说之。无烦广辨。欲重论者。更述大猷。判味同时。而有部异。约理。名别咸归常住。约机。彼称捃拾。约法。彼存三权。论意。彼带律仪。语证。彼兼小果。受益。彼无广记。说时。长短永殊。谈常。过未不同。论譬。大阵余党。现瑞。表彰各别。破执。难易不同。领解。远近迹乖。述成。被根不等。用治。生死不同。付嘱。有下有此。得十六意。准此略知。事异意同。不可失旨。失期同异。讲授殊难。是为十六意拣之文也。

【■备】有下有此。有下方。有现众也。

△三引常经证。

故文云从摩诃般若。出大涅盘。

【□注】故文云等。别行义疏记云。彼经就般若部后分。结撮五味次第也(文)。

【■记】此释所引经也。盖法华具彰执权之机。已破大阵。然须涅盘收其余党。故於法华后复谈般若。调伏其心。令於涅盘得醍醐味。故曰就般若后分。结撮五味次第也。

【■补】法华已前是般若为前分。法华已后是般若为后分。以结集为一部。判第四时。

△三时合。

前法华合此经。为第五时也。

【□注】前法华等者。今经时味既同法华。故此文中更不别立时味。但云前法华合此经。为第五时也。

此释二经同第五时也。

△四料简二。初问。

问此经具四教。与前方等部。具说四教。为同为异。

【□注】妙玄十(二十三)云。问。涅盘追说四。方等正开四。别教复有四。若为分别。

【■记】此对方等料拣也。别教十住。修生无生。十行。修无量。十向。修无作。十地。证无作。故别教复有四。余解在下。

△二答。

答。名同义异。方等中四。圆则初后俱知常。别则初不知。后方知。藏通则初后俱不知。涅盘中四初后俱知。

此复引妙玄问之答辞云。

【□注】答。涅盘当四。通入佛性。别教次第。后见佛性。方等保证。二不见性(文)。

【■备】答中涅盘下。明涅盘中四俱知。通入佛性也。别教下。答别教后知佛性。即所云初不知。后方知。然妙玄单就别教说。不属涅盘。不属方等也。方等下。明方等四中。保证之藏通。初后俱绝分也。按别教问答。注引妙玄带出。仪文无此意也。下注中。今以涅盘追说等文。方依仪文与方等拣。

【□注】今以涅盘追说四。与方等中四对拣答。名同义异。四教名同。知常不知常异。

【■记】此断今文答辞。先总答。

【□注】圆则初后俱知常。初心。名字知。五品。观行知。六根。相似知。住上。分证知。妙觉。究竟知。

【■记】此圆贴方等。说前后俱知也。六即。解见圆教。

【□注】别则初不知后方知。初。即地前人也。辅行三下(廿九)云。别亦知中。今言不知者。前三不知圆理故也。(文)若妙玄四(三十一)云。别教初心即知常住者。但中常住耳。后。即登地人也。若得意者。回向薄知。

【■记】此释别初不知也。别教地前。未闻一中一切中圆理。故不解圆常。下引辅行文证。盖止观明前三教。未被法华会时。尚不解圆。何况入圆。故辅行明别亦解中。而止观言不知者。谓前三教皆不解圆理故。若妙玄别教初心即知常住者。亦指但中常住非圆常也。至别教登地证道同圆。故能解不但中。又别向位。智转行融。虽未能透彻。亦薄解圆理。故云回向薄知。

【□注】藏通则初后俱不知。观音玄记上(十二)云。凡言别圆初后知常。盖知人法不可灰断。藏通反是。故曰不知。

【■记】此释藏通初后俱不知也。观音玄云。若云惑尽人法永无。斯是小乘亦称权教。若言惑尽人法不灭。斯是大乘亦称实教。下接凡言别圆。初后知常云云。又止观引经难云。大经谓。阿罗汉不解三宝常住不变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不得声闻之道。此意云何。释云。罗汉自力。不应知见常住。譬如天眼未开。不见障外。不闻他说。亦不能知。罗汉佛眼未开。又不闻佛说。那得自知常住。故法华云。於自所得功德。生灭度想。若遇余佛。便得决了。又云。声闻缘觉。不退菩萨。亦不能知。当知不闻。则不知也。经称知者。齐知己理。真谛无为。亦是於常。一相无变。故华严云。诸法实性相。常住不变异。二乘亦皆得。而不名为佛。以常住语通。得作此释。若不作此释者。三藏不说大乘常住。声闻那得具声闻道。具禁戒耶。故知藏通。初后皆不知圆常也。

【□注】涅盘中四初后俱知。辅行三下(二十二)云。彼经四教皆知常住。本意在圆。(文)观音玄记上(二十七)云。涅盘四教虽俱知常初心用观。不无差别。藏通且须顺於二谛。别初心人未即圆法(文)释签二(二十八)云。涅盘解即而行不即(文)。

【■记】此释涅盘中。初后俱知。初引辅行证四教俱知。次引观音玄记。明涅盘四教用观有别。

【■补】藏通须顺二谛者。谓藏通之机虽知圆理。然初心修观。且顺实有幻有而修。若别教初心虽解圆常。修观之时。仍顺次第。故云未即圆法。释签下引证。由解即故。所以四教皆知常住。而行不即故。所以初心圆观。不无差别也。

△三料拣时味二。初问定意趣。

问将五味对五时教。其意如何。

△二答释所以二。初约相生三。初标立。

答。有二。一者。但取相生次第。

△二喻显。

所谓牛譬於佛。五味譬教。乳从牛出。酪从乳生。二酥醍醐。次第不乱。

【□注】南本涅盘第十三卷圣行品中。无垢藏王菩萨。对佛称叹涅盘教胜。佛印可竟。佛言。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佛亦如是。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从方等出般若波罗密。从般若波罗密出大涅盘。犹如醍醐。(文)是则五味对教。出自於佛也。

【■记】圣行品疏云。从佛出十二部经者。经指华严。华严最初。是十二部。修多罗者。即三藏中一藏。物不堪大。即为说小。方等弹偏折小。叹大褒圆。般若三乘同闻。专归一实。引小归大。接偏成圆。及住方便。未证小果。许其通学摩诃衍道。大般涅盘尊极之教。已住小果。斥废三修。说胜常乐。若尔。何不说法华。法华破小果。灭化城。引入宝所。与涅盘同。又迦叶如来。二万灯明。皆说法华。以为极唱。不说涅盘。今释迦。恶世垂迹。宜以异名。显於常乐。两教同极。不言法华。意在於此。是则下约味对教。结出於佛也。

△三结成。

故譬五时相生次第。

【□注】相生。释签一(十九)云。此五味教相生之文。在大经圣行品末。(文)此约教论相生也。妙玄十(十八)云。渐机於顿未转。全生如乳。三藏中转革凡成圣。喻变乳为酪。即是次第相生。为第二时教。不取浓淡优劣为喻也。(文)此约机论相生也。

【■记】此引二文以证机教相生之论也。释签下约教论。妙玄下约机论。不取浓淡优劣为喻者。酪浓乳淡。而淡者味劣。浓者味优。今但五味相生次第。不取浓淡优劣为喻者。祇是小机於华严如乳。非酪浓於华严也。

△二取浓淡三。初下根三。初标显。

二者取其浓淡。

【□注】义例六云。五味。唯喻一代五时浓淡。(文)盖言经文相生虽显。意取浓淡。以譬涅盘教胜。即约教论浓淡也。

【■记】此引释也。义例云。经中惟譬五道不同。佛性不变。五味。惟喻五时浓淡。浓淡虽殊。皆从牛出。此喻教也。

【□注】今文教论相生。机论浓淡者。令易显故。其实约机约教。皆具二义。此明今文所约。亦一往言之耳。若克实论之。皆具二义也。

△二正释。

此则取一番下劣根性。所谓二乘根性。在华严座。不信不解。不变凡情。故譬其乳。次至鹿苑。闻三藏教。二乘根性。依教修行。转凡成圣。故譬转乳成酪。次至方等闻弹斥。声闻慕大耻小。得通教益。如转酪成生酥。次至般若奉勅转教。心渐通泰。得别教益。如转生酥成熟酥。次至法华。闻三周说法。得记作佛。如转熟酥成醍醐。

【□注】下劣根性。天亲呼为下劣小乘。众香称为贫所乐法。

【■记】天亲大乘论释中。明大乘十种胜相胜语。以异小乘。至寂灭胜相胜语中。明六种转。而第五下劣转。谓诸声闻缘觉等。通达人无我故。一向背舍生死。不能利他。故呼小乘下劣也。贫所乐法者。净名香积品。彼诸菩萨问维摩诘言。今世尊释迦牟尼佛。以何说法。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谓此是地狱畜生等。是诸难处。刚强众生。乃可入律。彼诸菩萨皆曰。未曾有也。释迦牟尼。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法华曰鄙事。涅盘曰伪砾。皆下劣义。

【□注】不信不解。非其境界。故维摩疏一(初)引华严云。此经不入二乘人手。垂裕记二(十)云。手以受物。表信力故受法。二乘不闻。从何起信(文)。

【■记】垂裕记下。转证手以表信。大论。说信为手。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无信。如无手入宝山中。都无所得也。

【■补】大师着净名疏廿八卷。荆溪略为十卷。与前玄疏并行。今已亡。孤山圆着释略疏十卷。名垂裕者。谓垂示其宽裕之义。今亦亡。

【□注】慕大耻小得通教益。释签三(廿三)云。谓受弹斥。令其叹大自鄙。即生酥益相。(文)辅行十(廿四)云。密成通益(文)。

【■记】此释得通益相也。释签意指净名不思议品。明诸大弟子。礼座受斥之后。复闻大菩萨难思解脱法门。故大迦叶谓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现诸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是。其谁不发无上道心。我等何为永断善根。於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振大千。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若有菩萨。信解难思法门者。一切魔事。无如之何。是为叹大自鄙。即是生酥益相也。辅行下引证益相。

【□注】心渐通泰。得别教益。释签三(二十三)云。至般若中。不复同前悲泣之时。故云通泰。又云皆使令知。即熟酥益相。得此益已。义成别人。(文)辅行云。密成别益。(文)盖显二乘人。於法华前不论改观。故云密也。

【■记】此释得别益相也。前方等时。二乘之人。闻骂不瞋。但言闻大法门。应当号泣。今至般若。奉命转教。已觉通泰。故不同前悲泣之时也。又如来以共不共般若广略二门。皆使领知。其犹长者。委知家业。是熟酥益相也。以前得生酥益。即成通人。今得熟酥益。义成别人也。谓般若旁用通教。正用别圆。既以别理。加於二乘。故得密成别益也。盖显下申得密益之意。

【■补】二乘自利修空。今教菩萨改修假观。乃约秘密边论。

【□注】三周说法。法说周。为上根人。作三乘一乘说。身子得悟。譬说周。为中根人。作三车一车说。四大弟子得悟。因缘周。为下根人。作宿世因缘说。千二百声闻得悟。皆授初住八相之记。

【■记】此释三周说法也。谓法说周。即方便品开三乘权。显一乘实。舍利弗领悟云。而今从佛。闻所未闻。乃至今日乃知。真是佛子。譬说周。以三车一车之浅。况三乘一乘之深。大迦叶等四人领悟。如迦叶云。不谓於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因缘周。即化城喻品。明佛於大通智胜佛所。为十六沙弥。於八万四千劫。为四部众。广说法华经。所化无量恒河沙众生。即今诸比丘。及佛灭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说因缘时。富楼那等千二百声闻领悟。如五百罗汉云。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皆授初住记者。欲令与物结净土缘故也。

△三结成。

此约最钝根具经五味。

【□注】最钝根。妙玄十(廿四)云。自有一人历五味。如小乘根性於顿如乳。三藏如酪。乃至醍醐。方得究竟。(文)即最钝根性也。

△二中根。

其次者。或经一二三四。

【□注】其次者。妙玄十(廿四)云。自有利根菩萨。未入位声闻。或於三藏中见性。是历二味。自有方等中见性。是历三味。般若中见性。是历四味。(文)据此。则一味不得入。至於二味。乃至三味不得入。至於四味。皆名次根也。

【■补】此释次根不定也。未入位者。未入四果定性根性。大小未定也。若入声闻定性正位。是不能发三菩提心。何以故。以与生死作障隔故。谓二乘灭智灰身。永断生死。不能复入生死益物也。既未入位。或於藏等密闻圆常而见性也。

△三上根。

其上达根性。味味得入法界实相。何必须待法华开会。

【□注】上达根性。妙玄十(廿四)云。自有一人禀一味。如华严纯一根性。即得醍醐。不历五味也。大经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文)即上达根性也。前四时中。鹿苑密入。余皆显入。故云味味得入。於法华中。但论增道也。

【■记】此释味味得入者。谓鹿苑。有八万诸天。闻转生灭法轮。密证无生法忍。是为密入。若华严方等般若时。皆是显入。来今法华会中。不谓显入密入。但论增道损生也。

【□注】法界实相。一体异名。上有味味之言。故重云耳。若辅行云实相。是别理。法界。是圆理。据大经。十千菩萨。得一生实相。(初地同住)是接入别。五千菩萨。得二生法界。(圆教二住)是接入圆。以教判文。理还不异。

【■记】此料拣法界实相。名异体同。次释重举意。谓由上文有味味之言。为欲对之。故重云法界实相。二名耳。若辅行下。一段文。乃玉师约义引文。而为点示。非辅行之全文也。

【■补】辅行云。大经佛说观因缘智。四种不同。得菩提异。说是语时。十千菩萨得一生实相。五千菩萨得二生法界。章安云。三乘同观第一义谛。智解不同。一生二生。是破无明一品二品。实相是别理。法界是圆理。即利根接入别圆也。四智得菩提异者。谓只一因缘第一义谛。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得佛菩提。乃是通教之机。通前通后。同观一法而得四种之异也。一生二生是破无明一二品者。通教一真含二中能解。即为别圆所接。然不能定其是别是圆。且据破惑无明多少。以分利钝。次第。一心。而判别圆也。又别家明教。若初地至二地。仍经多劫。时长行远。从无超证之义。若圆家一生。可超十地之阶。况复一二。故一生是别。二生是圆也。实相是别。法界是圆者。以四教义判涅盘文。谓一生实相。是接入别。二生法界。是接入圆也。若克实论之。法界实相。只是一体。原无有异。

△四总结纲文。

上来已录五味五时。化仪四教。大纲如此。

【□注】签云。言次第者。华严初云。於菩提道场。始成正觉。在初明矣。诸部小乘。虽云初成。自是小机。见为初耳。据信解品脱妙着粗。故居其次。大集云。如来成道。始十六年。故知方等在鹿苑后。仁王云。如来成道。二十九年。已为我说摩诃般若。故知在方等后。亦知仁王在大品后。法华云。四十余年。大经云。临灭度时。当知次第有所据也(文)。

【■记】此示五时次第也。华严云。世尊在摩竭提国。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华严第一时也。四十二章经云。世尊成道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为最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故於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然是小机。见初成道耳。据信解品脱妙着粗之文。鹿苑第二时也。大集序品云。尔时如来成道始十六年。广知众中。多修梵行。悉来大集。堪任受持菩萨法藏。即为宣说。菩萨所行之法。先示诸佛大神通力。为诸菩萨。令知诸佛境界。方等第三时也。仁王般若云。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金刚般若。天王般若。光赞般若。故般若第四时也。法华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大经云。二月十五日。临涅盘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告。乃至有顶众生。世尊将欲涅盘。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故此二经。同第五时也。是知五时次第有据矣。

【□注】此乃别论次第。通则不然。如妙玄十(二)云。若华严顿乳。别但在初。通则至后。故无量义云。次说般若历劫修行。华严海空。法华会入佛慧。即是通至二经。乃至夫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若垂没。亦应余辉峻岭。故莲华藏海。通至涅盘之后。况前教耶。若修多罗半酪之教。别论在第二时。通论亦至於后。何者。迦留陀夷。於法华中面得受记。后入聚落被害。作结戒缘起。又如身子。法华请主。后入灭。均提持三衣至。佛问。五分法身灭不。答云不灭。(虽云五分不灭终是小乘中意)岂非三藏至后耶。若方等教。别论在第三时。通亦至於后。何者。陀罗尼云。先於王城。授声闻记。今於舍卫国。复授声闻记。故知方等至法华后。般若。别论在第四时。通论亦至初后。何者。始从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说般若。若涅盘。别论在第五时。通论亦至於初。何者。释论云。从初发心。常观涅盘行道。此则通至於前。若法华。显露。不见通前。秘密边论。理无障碍。故身子云。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岂非证昔通记之文。(文)若论方等。亦通於前。净名略记下之上(初)云。鹿苑理须密说弹斥。又华严中四。何须更论。亦是其例。既其一切俱通初后。岂可方等不通於初(文)。

【■记】此示通五时明佛化周圆也。般若华严海空者。无量义云。由钝根菩萨三处入法界。初因般若入法界者。华严时节长。昔小机未入。今闻般若入法界。即华严海空义。则知华严通后般若也。法华佛慧者。钝根菩萨。次从法华悟入法界。名入佛慧。经云。始见我身。入如来慧。今闻是经。入於佛慧。初后佛慧。圆顿义齐。则知华严通后法华也。莲华藏海通涅盘后者。此是玄文。申出经意。以明钝根菩萨。从后涅盘悟入法界。以像法决疑经云。今日座中无央数众。或见佛丈六身。乃至或见报身。莲华藏海。为千百亿释迦佛说心地法门。故玄文申云余辉等也。签云。彼经既有住世无量劫之言。又见报身莲华藏海。说心地法门。知华严通涅盘后也。若修下。明酪教通后。佛世僧。夜行乞食。迦留陀夷。而黑有光。妇见。谓鬼。惊。堕孕。自此佛制。不许夜行。故签云。虽於法华得记。此后犹作结戒缘起。按迦留陀夷。由非时入聚落。俗疑打杀。埋马粪中。出。便入灭。见涅盘。又如身子者。身子入灭。均提持师三衣至。佛问。汝师五分法身灭否。答。不灭。阿难云。彼恒说法教化。故忆此耳。佛言。止。过去诸佛。可非灭耶。而五分不灭。何所忧耶。然虽曰不灭。终是小乘中意。故签云。以无作之业。至未来世。名为不灭。非常住不灭也。则知三藏通至於后也。五分法身者。签云。无作戒名戒身。无漏净禅名定身。无漏慧名慧身。二种解脱名解脱身。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相应。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无余也。又尽智为解脱身。无生智。为解脱知见。法数云。知。属智知。见。属眼见。即无生智眼。自在照了也。若方等下。明方等通后。签云。言至法华后者。即指王城授记。同於法华。舍卫国记。即指方等通法华后。如陀罗尼经。文殊白佛言。先於王城。已授声闻记。今复於舍卫国。授声闻记。昔於波罗柰授声闻记。我今请问唯佛听许。舍利弗。问文殊。世尊授记得菩提。各於世界。如今世尊。世尊不虚。所言真实。故能第二第三授我等记。知方等通后法华也。般若下。明般若通初后。大品谓。始从得道。通初也。终至泥洹。通后也。若涅盘下。明涅盘通初。谓从初发心。常观涅盘行道之言。出自涅盘经中。而释论举之。以释大品。则知涅盘。通至於初也。若法华下。明法华通初。谓法华显露边。既出前四时之上。故不见有文通前也。若就久默斯要。开粗成妙。谓之秘密。当知此非八教中秘密。乃是无障碍理。故得通初。如身子言。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签曰。通记者。昔日授记。佛意不壅。小乘情隔。自无希取。况约秘密。以记二乘。据斯以论。法华通鹿苑矣。已上引玄文明通五时也。若论下。重明方等通前。谓略记说。鹿苑才证小果。便须密斥。未必在十二年后。又曰。华严中四。何须更论。则方等已在中。故曰亦是其例。又余时既互通。岂等三方等但通后而不通前耶。

【■补】净名略记。荆溪作。

【□注】然只一五时。论通论别。别则次第。通则互通。并是如来赴机之相。

【■记】宜通五时入道。则通五时应之。宜别五时入道。则别五时应之。

【□注】但於通中。有文通义通。若文通者。如结集经家。乃取部类相从之文。收通归别。如时长华严。方等陀罗尼等。是也。若义通者。如莲华藏海。通至涅盘之后。与夫日若垂没。余辉峻岭等。是也。此则不可收归於别也。

【■记】文通。谓文类相从。故可收归於别。若义通。乃他部明华严义。不可收归於别也。

【■备】辨讹曰。时长二字。应改后分。

【□注】然非别五时。无以见如来说法次第。非通五时。无以见教法融通。

【■记】此结判五时须开通别可解。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二之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