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证道歌注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续藏经 证道歌注

宋 知讷述

苏州灵岩妙空佛海和尚注证道歌序

余尝览吾家。渔猎文字语言。极多。而腾耀古今。脍炙人口者。亦少。至於永嘉着歌以证道。悭於二千言。往往乳儿灶妇。亦能钻仰此道。争诵遗章断稿。况在士夫衲子。蚁慕云骈。不待云后谕。由是观之。莫非宿植德本。行解相应。虽借舌端三昧。游戏人间世。而脱身向佛祖外行履。学者穷讨其源。大似持螺酌海。执管窥天。信夫。西土谓之证道经。名不诬矣。余每念此一段佛事。挂之牙颊间。虽至造次。未能忘。群才辈。枯禅外。单闻浅识。抠衣问难。遂延及此。岂意小师德最。从余之久。日就月将。编以成集。一日出示。求序於余。将授诸来者。余为之骇然。良久。诘曰。一藏半藏。皆为切脚。以字八字。翻成名邈。达磨面壁不言。如来无法可说。昔永嘉。已是剜肉作疮。讵可於疮瘢上。更加针芥耶。子无乃贩卖葛藤。累我乎。答曰。痛念佛法。危如累卵。前辈凋谢。后生无闻。有愧丁宁提耳之勤。如师所言。皆大根上智。一闻千悟。不待鞭影而行者。所能领解。然钝根末学。必假筌蹄。师既无言。小子何述焉。如是累番推卸。无何拟蛇画足。为虎插翅。谩以第二机示之。坐间适有梅知县者。栖神内典。念兹在兹。一见斯文。感悟流涕。出金缕板。庶几他日。携手同游华严胜会。亦岂小补哉。因点笔为之引。

时绍兴丙寅住灵岩 去一叟 知讷 序

灵岩妙空和尚注证道歌

侍者德最集

昔世尊。於灵山。拈一枝华。迦叶微笑。乃至。吾有正法眼藏。分付於汝。谓之证也。又永嘉大师。本习天台止观。四威仪中。常冥禅观。因诣曹溪六祖。往复问答。乃蒙印证。祖留一宿。时谓一宿觉。遂作此歌。以其所证之道。述而书之。故谓证道歌也。

灵岩妙空和尚注证道歌

参学弟子梅汝能 施金命工镂板

君。

一字法门。私按陀罗尼经云。无有一切诸法。是名一字法门。见宗镜录二。二十三纸也。

不见。

趋声越色。离见绝闻也。如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且道不见。毕竟不见个什么。

绝学无为闲道人。

有无不学。至於无学。谓之绝学。终日为。而未尝为。谓之无为。行住坐卧。透脱情尘。名闲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妄本是道。不可言除。真性本空。岂容更觅。虽然如是。到此不求不除处。更进一步始得。

无明实性即佛性。

真妄同源。理事不二。无明之性。即是佛性。不须舍妄。别求佛性。若离於妄。即无佛性。然佛性。非有。非无。不有无。若言佛性定可即者。又何异土上加泥。

幻化空身即法身。

既知明即是佛性。身随智转。亦了现前。幻化色身。即是真空法身。然上云。不除妄。亦不求真。真妄皆不立。又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盖由真空湛然。然虽不可求。而常圆。虽现前。而了不可觅。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师恐人尚可了法身。故重拈云。法身觉了无一物也。又云。无一物者。非谓去物。盖於物物。当体即空故。即无一物。则触处皆真。无非是道。故云。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空出没。

五阴不实。喻若浮云。虽於太虚去来。而太虚之性。本无动静。三毒非固。端如虚泡。虽於大海出没。而大海之水。终无起灭。故知幻妄色相。自有生灭。而法性天真。本无变异也。

证实相无人法。剎那灭却阿鼻业。

实际理事。不受一尘。人法既无。业将谁受。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师恐后生难信。故发弘誓。

顿觉了如来禅。

不历位次。一超直入。故谓顿觉。圆融具足。无欠无余。谓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名六度。总为六度。广为万行。其实一心也。故曰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梦中万事纷纭。觉来豁然无一。六趣大千。皆是妄心变。妄心是妄。则诸世间无实义。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罪福本空。故曰无。此盖身如幻梦。罪福何加。若虚空。如何问觅。

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拆。

众生不明心地。如镜上尘。当求明师。磨光刮垢。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师恐后生未觉。落於断见。故设问云。谁人无生。若实证无生是故木人。决不解语。而执无生者。必落断灭。而不成佛者。明矣。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既不执无生。则知四大本空。逍遥自在。而寂灭性。清净本然。周徧法界。终日着衣吃饭。总在里许。复何物拘。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四大不有。万行何施。设有所为。性本空寂。如斯履践。何异如来。

决定说表真僧。有人不肯任情征。

师之得处。真实故。所说皆决定之说。表真僧者。堪以为僧中之标也。而彼小根小乘。闻说大乘。不肯信受。横生难问。则吾何叹哉。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直下明心。见性成佛。此乃从上诸圣。递相印授。若穷经讨论。摘叶寻枝。则吾不能为也。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梵语摩尼珠。此云无垢光。即喻一真之性也。如来藏性。即第八识。含藏识。能生一切善恶种子。悟之则圣。迷之则凡。而一切众生。具此一珠。良由无始劫来。因缘杂深。故不能现。而如来。以性空智。身含十方。徧虚空界。而此珠莹然。如净瑠璃内含宝月。虽然如此。诸世间人。各有一珠。问诸人。祇今在什么处。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不色。

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悟之则为神用。迷之则为六贼。是以得道者。六根门头。常了空寂。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而本体圆光。灵明廓彻。不可显示。盖不可以声色求。不可以有无会。故曰。空不空。色不色。

净五根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

肉天慧佛法。谓之五眼。信进念定慧。谓之五力。净其五眼。得其五力。此乃大□境界。故当亲证亲悟。然后乃知。岂可於中。妄加测度哉。

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若以小根小乘。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则如镜里看影。终非无见。但非甚实。又如众猿。水中认月。而捉之。终无实效也。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盘路。

涅盘路。即不生不灭之路也。此云一路。吾今得之。独行独步。高出世间。唯达者同途。而小根小乘。以测度之心。而能游哉。

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

祇为大高。人难顾仰。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

唤作贫得么。

贫则身常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外缘虽缺。内道实富。谁能酬价。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缘终不吝。

觌面相呈。何曾盖覆。应用无尽。何法之有。

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三身四智。八解六通。并是如来。无心而证。参玄士。若能离念。即同如来。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抃掌大笑。

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但自内灭情尘。何假外夸精进。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

道火不烧口。道水无涓滴。诽谤甚处着。

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粗言细语。皆归第一义。

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

达恶为善。了逆则顺。观兹恶言。真善知识。

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毁誉不动。是如来行。

宗亦通说亦通。

宗通说不通。如日在云中。说通宗不通。如蛇入竹筒。

定慧圆明不滞空。

定慧圆备。事理圆融。不落断空。名为不滞。

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河沙诸佛。历代祖师。与今所证。曾无间然。

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

宗说皆通。定慧兼济。如师子王。出入无畏。解行偏枯。见处不明。如诸小兽。闻师子吼。非以但伏远避。亦乃脑裂心摧。

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香象。喻小乘知解之人。於此大乘。未能证入。乍闻真说。怕怖慞惶。犹如香象。虽有威力。一闻师子之音。则回顾奔走。莫知所措。天龙。乃喻大乘菩萨之人。闻兹真说。则寂然欣听。身心安乐也。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

师自述寻访之意也。

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师蒙曹溪印可。生死路头。了无滞。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既无生死。动静一如。左右逢源。无不中的。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四大本空。五阴非我。毒药锋刀。何所畏恨。

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此乃引释迦。昔为忍辱仙。被歌利王所害。曾无怨色。盖已无人无我。故然灯佛。与我授记。此欲明师之所证。亦如是。

几回生几回死。

此乃师感悟。而自叹之辞。从来不悟涅盘已前。虚生浪死。莫知其劫数几何。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入无生。於诸荣辱何忧喜。

内所主有。不被物转。

入深山住兰若。

梵语兰若。此云无诤讼处。

岑崟幽邃长松下。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萧洒。

白云为盖。流水作琴。萧洒出尘。轩昂拔俗。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有作有为。皆外边走。无功之功。不在施焉。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当来不如意。

望报行施。名为住相。得生天报。未免沦坠。如箭射空。徒尔自困。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实相门。不假功行。一念回光。至如来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瑠璃含宝月。

本立而道生。本者心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如净瑠璃含宝月。内外莹彻。洞照十方。则於物何凝滞哉。

我今解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此如意珠。即摩尼珠。是也。唯如来藏中收得。吾今既得。同如来。是故自利利他。终不能尽。今日解此一珠。布施大众。还见么。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莫作胜解。是真境界。

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或谓佛性。或谓戒珠。其实皆一心也。故谓之心地印。而此心印无凝。则身徧十方。故知雾露云霞。皆体上之衣也。

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镮鸣历历。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则钵盂锡杖也。昔如来。以金锡。降火龙外道。稠禅师。以锡解虎斗。皆因事立名。此二物。皆如来行化之具。於入灭时。遗挂树上。盖留与后世子孙。岂虚标形状。而谩事持。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真妄不立。了然无相。无相则空存。故亦须无空。若无空。则无所不空。此即如来。真实之相矣。如金刚经云。如来说一切诸相非相。是名真相。

心镜明鉴无挂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心镜明净。洞彻十方。万象森罗岂逃影。

豁达空。拨因果。漭漭荡荡招殃过。

沈空滞寂。拨无因果。不了法空。而言悟空。口常谈空。而着顽空。如斯则与外道断见无异。参玄高士。善用其心。

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

弃有着空。二皆大病。

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

真妄平等。取舍一如。如才生疑心。即成巧伪。是以古德云。截断两头路。归家稳坐。

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

晚学初心。不了有无法。勤苦修行。求出三界。正如认贼为子。自劫家宝。终不能成就。

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无道之人。须一心不生。心如墙壁。方可入道。良由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

直下明心。见性成佛。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大夫丈。乃勇猛之士也。当秉智慧剑。裂烦恼网。般若锋。言其利也。金刚焰。取其坚也。

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外道天魔。聪明无慧。闻此圆宗。以心摧胆落。

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

圆宗一举。普利一切。雷起蛰如鼓。怜迷如云普覆。如雨普滋。其利溥哉。

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惺悟。

龙象乃最上乘之人。闻此法雷。沾此雨。则广润无边。而三乘五性。虽未能全获胜利。而亦知惺悟耳。

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雪山有草。名曰忍辱草。曰肥腻。牛若食之。纯出醍醐。此喻圆宗无杂。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徧含一切法。

举一性。即摄一切性。举一法。即统一□□。□□□。而未尝少。在一切。而未尝多。以由无剩法故。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一月。喻於一心。一切水。喻诸世间也。唯心能现於一切处。而终摄於一心也。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共如来合。

凡圣不二。生佛靡殊。只由我之真性。与如来同。故得法身入我性内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圆宗一地。具足诸地。非是凡夫二乘。色心行业之所能致。

弹指圆成八万门。剎那灭却三祇劫。

八万法门。弹指可成。三大祇劫。剎那可灭。

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数乃法数。句即言教。此灵觉之性。非法相言教可测。亦非非法相言教可得。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

虚空无相。毁赞何施。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睹。

昭昭在心目之间。而相不可睹。晃晃於色尘之内。而理不可分。且道。祇今在什么处。师良久云。元来祇在这里。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道无彼此。人自取舍。但离分别。即如如佛。

默时说。说时默。

默时其声如雷。说时无口无舌。

大施门开无壅塞。

八字打开。入门相见。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摩诃。梵语。此云大多胜。般若。此云智慧。我宗以无上般若为宗。言力者。以其能破一切尘劳也。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达道之士。纵横妙用。无非佛事。天尚不可测。何况於人乎。虽然如此。也须实到此田地。始得。

我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然此等事。诚非小缘。吾今得之。非一生一劫能修证。盖於多劫勤苦。岂可等闲。而相诳惑耶。师恐后昆信根浅劣。故说此辞。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自达磨西来。相传至曹溪六祖。达磨云。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我此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立此宗旨。实非小缘。若非承佛记莂。安能如是。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

佛於灵山会上。以正法眼藏。分付迦叶。迦叶付阿难。祖祖传授。以至二十八祖菩提达磨。此西天记也。

历江海入此土。菩提达磨为初祖。

在西天。则迦叶为初祖。在此土。则达磨为初祖也。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

达磨初至此土。而此土众生。信根尚浅。故以衣表信。至六祖。则观众生。根器已熟。则止衣而不传。但以心相印授耳。自此后。得道者。迨今洋洋。焉可胜数。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共遣不空空。

真妄有无。皆对待法。真若不立。则妄何由生。有无既遣。则能遣之空亦遣。故曰不空空。

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

二十空。本出大般若经。空只是一也。为破二十种有故。立二十空。此空亦空。性相双融。即与如来体性同也。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心与法。根与尘。皆对待而生。曾非实性。於实性中。有此二种。如镜上尘垢也。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则真。

痕垢净尽。则镜光无碍。心法消亡。则真性廓然。此自然之理明矣。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薄福难调制。

入末法。人多放逸也。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

去圣遥远。邪见转深。闻此圆宗。多生憎疾。达磨尚遭击齿。况今之世耶。

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弃本逐末。执于事相。闻说顿法。即欲灭除。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

心毁正法。身陷阿鼻。自作自受。岂从人得也。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杀父。杀母。求佛忏悔。谤佛。谤祖。何处忏悔。

栴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沈狮子住。境静林闲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

栴檀。乃西天之树。此云与乐。此标生处。荆棘并无。故喻大乘一真境界。纯一无杂。狮子。乃喻法中王也。然此境界。唯大法王之所居。而於小乘。不能栖泊。故云。走兽飞禽皆远去也。

狮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狮子之儿。才生三岁。便能哮吼。而野干异兽。欲逐效之。虽千百年。但妖怪之声。小乘人。积行累功。纵经千万劫。终不能至无为地。如来出世。便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而永嘉大师。一宿曹溪。又岂假长劫积行矣。比喻大乘之人。一念发真归源。则直入如来地。而小乘人积行也。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

当仁不让。有疑须辩。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师不好辩。贵在证人去於邪见。勿落有无。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

世人。只知是非无主。殊不知有真是真非也。故法华经云。智积问文殊。仁者往龙宫说法。化人几何。文殊曰。有娑竭罗龙王一女。年八岁。智慧利根。能至菩萨。忽然之间。众会皆见。此女化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楞严经云。瑠璃大王。善星比丘。瑠璃为诛瞿昙种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罪福立见。是非昭然。岂可颟顸佛性。儱侗真如。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

师初学天台经。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

不明本心。徒劳分别。滞於文字之中。

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背觉合尘。自可悲叹。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

不忌真空。生情解。

二乘精进无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二乘之人。精进修行。无度他行。外道最聪明。而反执我见也。

亦愚痴。亦小呆。空拳指上生实解。

凡夫无知。错认方便。

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既见月已。了知所指。必竟非月。若更执指。以为月体。此得非无智者耶。

不见一法则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凡夫执相为有。声闻说毕竟空。菩萨当体即空。若见有所见。则为凡夫。见无所见。犹在半途。若见物之时。了无所见。无所见见。亦无见。不舍一切法。不即一切法。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方得自在。

了则业性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

了无所见。则罪福本空。未达性空。因果历然。

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

师劝学者。今生幸值正宗。直须彻去。或进或退。信不信。譬临饥待食。王者赐馔。而不餐。抱病寻医。医王与药。而不受。则饥何由饱。病何由苏耶。

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不见可欲。便心不乱。此正小乘根器。见其可欲。而心不乱。此则没量大人。如火内生莲也。

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

其勇施比丘。本美丈夫。故僧相殊特。因乞食。至长者家。其女见而慕之。思不已。成病。将死。母锺爱苦。遂以计。诱比丘曰。吾女欲听经法。我师可频至授之。辞至再三。比丘不得已。从命。因成荏冉。女虽病平。女之夫知。欲杀其妻。比丘闻而不敢往。女既惧夫杀。又怀想比丘。遂致毒於夫。夫死。比丘闻之。大悔。且曰。致是淫杀。良由我也。若死堕阿鼻如箭。虽三事衣。不敢着。挂於锡上。励声唱言。我犯根本重罪。谁为我忏。至一精舍。遇鼻鞠多罗尊者。警之曰。推罪性。了不可得。遂说偈云。诸法同镜像。亦如水中月。凡夫愚惑心。分别痴恚爱。比丘豁然大悟。应时十号具足。往西方世界。成等正觉。号宝月如来。既得无生。则知非灭。故曰于今在。

狮子吼。无畏说。深嗟蒙懂顽皮靻。

音哲。我为法王。於法自在。如狮子吼。一切无畏。小乘可嗟。专执持犯。而自拘系。懵懂。乃昏钝也。靻乃牛领上极粗皮也。

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

头在下文。

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还同赫日销霜雪。

有二比丘。结庵山中修行。偶一比丘出。一比丘庵中睡熟。樵女乘睡。窃淫之。比丘寤。心不悦。失声大呼。会同庵师。疾趁樵女。女因堕崖而死。二比丘相谓曰。一犯淫。一犯杀。虽各无心。佛弟子耻不问佛。遂诣优波离。求忏。波离持戒者。结二人罪。会维摩诘至。谓言。无重增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故知。小乘如萤光。大乘如赫日。罪性本空。犹如晓氷春雪也。

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

此解脱之力。不可以智测。不可以情识。大用现前。穷劫莫尽。

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销得。

心珠无价。自利利他。世宝纵多。难酬重施。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恩大难酬。

法中王。最高胜。河沙诸佛同共证。

楞严经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通。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

人人具足。各各圆成。祇为离家日久。不敢信受。犹如穷子背父。不认家珍。

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

凡圣情尽。物我两亡。

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楞严经云。一人发真归源。此十方空。悉皆消殒。况诸法界。在虚空耶。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世界不实。贤圣岂真。掣电浮沤。皆幻相耳。

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

祇为信得及。作得主。

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

是真难灭。是假易除。

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螗螂能拒辙。

此结上句义。言大乘菩萨。处於世间。如大象之车。进於通途。彼众魔。欲生阻坏。如蟷螂怒臂。以当车辙。徒自取灭耳。

大象不游於兔径。大悟不拘於小节。

大乘上士。於法自在。岂忉忉於时地哉。而彼小乘所证之果。端如兔径。非大象所游地。

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决。

苍苍。其天正色。握管窥其天耶。此道不可以思惟知。不可以思度会。岂可以小根小器。测度如来大圆觉境界。终无有是处。如以管窥天。彼器自小。天何私哉。安可言天之小耶。吾今所决者。盖为众生未了故。然虽如是。永嘉不免老婆心切。若遇灵岩。棒故出。

灵岩注证道歌(毕)

后序

余束发从师。以语孟发蒙。求之训释。语必宗陈用之。孟必宗许允成。二家虽文采。道理或隐晦。及观舒王介甫训释。则言简而理足。是知陈许。欲人知者也。舒王。欲人思者也。古之教者。惟恐人之不思。今之教者。惟恐人之不知。

昔观诸家。解证道歌。皆类陈许。及观灵岩老师讷公所注。正如介甫。异於陈许也。

此歌乃永嘉真觉禅师所述。真觉本习止观。一日开大般若经。豁然大悟。遂往见六祖。绕床三匝。振锡立。祖呵之曰。夫比丘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从何方来。生大我慢。师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师云。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须臾辞归。祖云。返太速乎。师云。本非动静。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静。师云。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意也。师云。无生岂有意。祖曰。若非意。谁生分别。师曰。分别亦非意。祖曰。善哉善哉。举此。真觉所造可知矣。遂留一宿。作此歌以证道。盛行於世。后有梵僧。传归西天。谓之证道经。人人受持。如中国之持金刚经也。

余晚年。栖心此道。甚切。偶其徒最公慧然。见访。出示斯文。开味三反。不觉涣然水释。精爽飞越。得其旨趣。虽去永嘉百余年。如与同席语。岂非灵岩老师。致我至是耶。大似临济参黄檗。三遭毒手。初未知痛痒。及指见大愚。知老婆心切。便道佛法无多子。再参黄檗。檗知其故。遂语之曰。安得业风吹。大愚至。与烂打一顿。言犹未已。反遭临济一掌。余若到灵岩。不免亦效临济之作。且如灵岩面皮。阔千丈。厚百尺。诸仁还敢下手么。若谛当分明。便与一掌。绍兴丙寅。孟朔。参学弟子。右修职郎。特差苏州南岳梅汝能谨序。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