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法华义疏

卷第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法华义疏卷第十一

胡吉藏撰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此下三品第二广明持经功德奖劝流通。三品即为三章。初随喜品明弟子下品功德。第二法师品明五种法师即是中品功德。第三常不轻品明持法华得六根清净乃至成佛谓上品功德。约位分者初随喜人从发心至十信位。第二六根清净三十心位。故法华论云得六根清净者凡夫人以经力故得根胜用未入初地。而经文云未得无漏。故知是地前人。第三常不轻品寄迹而言从内凡以上乃至得佛。此之三品则摄大乘五十二位。五十二位贤圣皆从法华经生故叹经胜用劝物宣持也。所以有此品来者。一者远从前法师品明二世弟子闻经随喜上虽言即与授记未广说其功德。今欲说之故有此品来也。二者若依品次相生闻上分别功德欣然相传故有随喜品。三者上品末说如来灭后若闻此经不生毁呰。起随喜心当知是为深信解相。今欲说其功德故有此品来也。四者欲举劣显胜叹其功德劝物宣持。但默念随喜福已无边。况复书持读诵等耶。五者上品明受持供养此经功德无量。复有人不能书持更谓不得功德。是故今明若不能书持但起随喜心福亦无边。又流通此经命初辨随喜品者。此经明二权二实与昔说相违。执教之徒逆耳违心不能信受。是故今明随喜功德无边。即是劝信解。

问。何人闻经不生随喜。

答。见塔品中已出六人。今明四种。一者学小乘人保执昔教闻二权二实逆耳违心不生随喜。二者执此经犹是无常因果犹未究竟。若闻一乘之因辨有佛性一乘之果常住不灭。亦逆耳违心不生信受故不生随喜。三者执覆相常人闻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究竟无余了义之说。亦逆耳违心不生随喜。四者有所得人保权执实若闻非权非实无依无得谓是断见。亦逆耳违心不生随喜。故随喜者难得所以功德多也。

问。云何名随喜相耶。

答。二段经各有体用。乘权乘实体用者不三不一言断意忘谓乘体。昔为物说三今破三说一谓乘用也。身权身实中体用者法身非常无常。命不长不短。亦言断意忘谓佛身体也。昔无常今常。昔短今长谓身用也。随顺二权二实体用而生欢喜故有随喜相也。

问。随喜有几种。

答。略有二种。一随喜法。二随喜人。随喜法者若顺此经而生欢喜即是金刚般若。信心不逆故名随喜。二随前人所作而生欢喜。如见受持此经乃至解说而生欢喜故名随喜人。

问。能随喜心与所随喜事优劣云何。

答。有四句。一者俱无优劣。所随喜是无所得。能随喜亦无所得。二者能所俱劣。所随喜是有所得。能随喜亦是有所得。三者所随喜胜。能随喜劣。如凡夫随喜圣人所作善根。四者能随喜胜。所随喜劣。如圣人随喜凡夫所作善根。

问。大品经明有所得随喜回向是杂毒食。杂毒食者初食虽美后则害身。有所得随喜初感人天之报后必受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今明何等随喜耶。

答。佛意明随喜法华。法华是无所得法。即是波若。故前格量中举五度除于波若。故知作无所得随喜。又若作有所得随喜者。有所得还感世间果报。云何能胜后财法二施耶。

问。有能随喜心。有所随喜事。云何成无所得耶。

答。既称能所。即是因缘。故能不自能。能名所能。所不自所。所名能所。如此能所无有自性。即是寂灭。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是寂灭性言。寂灭者盖是能所宛然未尝能所。故称寂灭。寂灭宛然而不失能所。能所宛然而寂灭。即是方便实慧。寂灭宛然而能所即是实慧方便。故大品云。菩萨随喜欲不堕想心见三颠倒者当用波若方便力也。

问。四等中喜禅支中喜七觉中喜五受中喜与今何异。

答。四等喜是庆他得乐。禅支中喜是自庆有所除得。五受中喜此通垢净自他。七觉中喜但是无漏。与今并异也。

问。但作无得随喜亦作有得随喜耶。

答。始行菩萨未堪习无得观。但作有得随喜犹胜逆耳之人也。品为二。初问次答。

问。有长行与偈。弥勒发问者。随喜回向是菩萨法门。是故大士为物发问。所以的言佛灭后者为正不值佛世众生望岸自绝者也。佛答亦二。初长行次偈。长行又二。初正明随喜功德。

答。弥勒问。第二泛明余四种人所得功德。明随喜人中有三。第一通明五十人随喜功德。第二取最后第五十人举财法二施格量。第三举后况初。明初者弥胜前。又开三。一明随喜人。闻是经随喜已下第二明闻法随喜。从法会出下第三次明转教。随喜即是自行。转教谓化他也。是诸人等下明第二人自行化他。余人闻已下明第三人自行化他。如是展转至第五十人上略出三人。今从四人已上至第五十。阿逸多下第二格量第五十人。上则明随喜。今此辨功德。则是品题二事。一随喜。二功德。又开四别。第一许说诫听。若四百万亿下第二正举财法二施以问弥勒。三弥勒奉答。四佛格量。初举财施。二举法施举财施中前明福田。次辨施主。举六趣明四生者杂心云。六趣但摄正生不摄中阴摄生不尽。今欲摄生尽故说四生。天与地狱一向化生。饿鬼有胎化生。人畜具四也。所言六趣者开合不同。或合为一。谓分段生死。或分为二。即善恶二趣。或分为三。所谓三界。又分为五。依正法念经修罗有二。或鬼或畜。故无别道。依伽陀经修罗有鬼畜天。三道所摄。故无别道。依此经则为六道。智度论云。三种地狱。谓寒热黑。三种畜。地水空。三种鬼。饿鬼食不净鬼神鬼。依余经二地狱。一正地狱在大海下。二边地狱在余山间。正地狱有一百三十六所也。依正法念经畜生有三十四亿种类。具有四生四食。饿鬼有二。一在人中。二在鬼界。阎浮提下五百由旬是饿鬼国。种别有三十六。始从镬身饿鬼终至燃身饿鬼。有形无形者六趣之与四生所摄。谓一门摄众生。即是趣门及与生门。今以二门摄。谓有形无形也。次三门摄。谓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次四门摄。无足二足四足多足。皆是增数法门以摄生也。有人求福下次明施主。而作是念下次明法施。凡有三句。前明法施意也。即集此众生下第二正明法施。一时皆得下第三次明得益。前二是法施。今明福田也。弥勒白佛下第三弥勒奉答。佛告下第四正明格量。二施时长行广所以不及随喜者。财施是世间因。法施但得二乘。随喜超凡越圣必当作佛。故随喜胜也。如十方萤火不及一日。大千野干不及一师子。智度论云。三千草树不及一如意树。又罪福从乖府理生世间。二乘善根去理远故福少。随喜去理近是故福多。善有三品。财施是世间因为下品。法施令得二乘是名中品。随喜作佛名为上品。阿逸多如是下第三以后况初。有人言。初人最胜后人劣者第一前听佛说法。次五十人闻法随喜即是五十位。谓十地四十心。第五十人是十信初心。最初人是十地终心。故后不及初也。今明不尔。闻经胜劣前后不定。今且就一方明之。初人亲闻是故福胜。后则传闻其福则劣也。又阿逸多下第二泛明余四人。弥勒但略问随喜。佛广答者智度论释往生品云。身子略问而佛广答者。如贫人乞少物富者多惠施也。

问。品具明五人功德。何故偏题随喜品。

答。随喜是五人之初。故偏说也。又今品以别标名。下法师品从通受称二名相避故互举也。第一人取其往诣听法。故得乘天宫等报。若就听法边明得报者福则无边。此中三品人。若下品动足得乘象马报。中品得乘七珍舆。上品乘天宫也。第二人但取分坐义边故得三王之报。若就听法边福则无穷。第三人正取劝人听法华义得四种报。一者劝人听经则是其人善友。故后还得值善友报。所以言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也。二者劝人听法前人受教须臾闻法发生智慧后还得智慧果报。是故经云利根智慧。三者以口业劝人听微妙法生他正信正解。故得离口丑陋得端正果报。四者劝人听经是人善友世世常得见佛闻法信受教诲。何况一心下第四人。其福最胜报不可说也。偈十八行。颂前五人。即为五别。但不次第。初九行颂第一。次五行颂第四。所以超颂第四者以第四人与初人皆是广说功德故一处颂之。余三既是略说故一处颂之。又随喜是为他人说法人。第四劝他听法人并是为他。义意相成故一处颂也。次两行颂第二。次一行颂第三。此既是行诣及分坐令坐。义类相续故相次颂之。后一行颂第五。前第一释长行有三。今九行具颂。初一行半颂第一。最后人下六行半颂第二举二施格量。次一行颂第三举后况初也。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所以有此品来者一者远从法师品生。法师品略明二世弟子两世法师。随喜品已广说二世弟子功德。今次广说两世法师功德。二者近从分别功德品末明三品人。一者下品谓随喜人。随喜品已广明其功德。今次广说余二品人。故有此品来也。三者上随喜品杂明世出世二种功德。如乘天宫及轮王坐处谓世间功德。随喜转教后得成佛出世功德。今品但明出世功德。以六根清净三界所无故称出世也。约位明者前是十信弟子位。今是三贤师位。约人者前品明五人。今品亦明五人。此品明弘法之师得六根清净功德以奖劝持经也。品开为二。第一总明五种法师得六千功德。第二别释对常精进者。一随缘所宜。二者此人持经已得根净果报故还对之。三者欲得净根必须精进。因名表义故对之也。六千功德者菩萨行善不出三业。身三口四意三。合为十善。一善为首余九庄严。是则十善互相庄严成百善也。自行百善。教他行百善。人赞叹百善。法赞叹百善。合为四百善。约五种法师皆具四百成二千善也。此二千善又有上中下品。故成六千也。有人言。菩萨行十善。一善亦以九善庄严故成十善。十善便成百善。自行百善。教他行百善。叹法为百叹人为百。合为四百。此之四百有上中下品。成千二百。三根持经用胜具得三品故有千二百。余三根持经用劣但得中下二品故有八百。有人言。就百福为论。此经云百福相庄严。药王品百福庄严臂。则知六根皆具百福。一一福各十善庄严成一千功德。一根一千则为六千。但三根于弘经事胜功德则多余三既劣故少也。明五种法师为因故得六千功德也。普贤观经明忏悔六根罪故得六根净。但忏悔有二法。初对十方生身佛就事中忏悔六根罪。故云从无始来六根所作三障今悉忏悔。次对法身佛依实相忏悔。观六根是因缘生本来寂灭。具此二忏悔故六根清净。

问。作二忏悔故六根方净。云何此经云五种法师得六根清净。

答。观身实相忏悔即是持于此经。故不相违也。是善男子下第二别开六根清净。一一中各有长行与偈父母所生眼者法华论云。凡夫人以经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若入初地则舍三界分段身便不用父母所生眼也。龙树判二忍亦尔。柔顺忍中名为肉身。无生忍则是法身亦名法性生身。今经所说肉眼者是柔顺忍也。

问。眼但应见色。云何言见业因缘果报。

答。小乘人云肉眼但见色法也。天眼通因天眼为方便故发天眼智能知未来生死等事。法华论云。六根净者于一一根中具足六用。是故眼根亦知业行及果报也。

问。六根云何得互用。

答。悟六根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身故六根无碍。所以得互用。

问。根具功德既多少不同。云何同见三千。

答。如灯虽大小同照一室也。

问。何故但见三千不多见耶。

答。智度论云。三千界外有风轮与眼相违故不能见。

问。既能见三千。何故不名天眼。

答。非修禅所得净色来入眼中。又非生彼天报得。故不名天眼。

问。二乘天眼见三千与今何异。

答。二乘但见三千国土。今依实相忏悔。及持经力得此眼见诸佛及踊出菩萨及宝塔。故与二乘异。

问。普贤观云忏悔六根罪。今云持经。有何异耶。

答。一乘即实相故持经即忏悔。忏悔即持经也。弥楼山者此云高山。又云光山。须弥山者此云安明山。亦云好高山。次释耳根长行为三。初总明五种法师为因。得千二百耳功德下第二明果。以是清净耳下第三别叹耳用。则是明功德也。有三句。初总明闻声。象声下别明闻声。以要言之下总结闻声。言而不坏耳根者欲闻即闻随意自在。故不坏也。又持经人悟法寂灭虽闻而无所闻。故称又坏也。

问。耳云何胜眼得千二百耶。

答。无眼之人不妨自行化他。生聋之人阙此二义故耳胜眼劣。次释鼻根。长行亦二。初明五种法师为因。次明功德果。果中亦三。谓总别结。别中为二。初明闻三界内香。及声闻香下闻三界外人香。初有二。初明闻欲界香。次闻色无色界香。欲界中有二。初闻人中香。次闻天香。人中三。初闻非众生香。次闻众生香。及草木下合闻二香。欲天中亦有众生非众生二香。色无色界亦有二香。寻文易知。上声乱闻。今不乱者互显故也。言遥闻香者。

问。小乘有三说。一者婆沙云。三根合中知。谓鼻舌身。三根离中知。谓眼耳意。杂心云。二根离中知。意不当离合也。成论云。眼但离而不合。鼻舌身合而不离。耳根亦合亦离。闻外声为离。闻耳鸣声为合。意根非离非合。今何故言鼻遥闻耶。

答。旧释云任根常用则如上三释。今依经力故鼻能遥闻。法华论云。一根具六用。而言鼻遥闻香者此是知境胜用。鼻根知故此意鼻根既具六用。岂不能遥闻香耶。盖是菩萨无六而六权智巧用。若六而无六即未曾用也。无六而六名实方便。六而无六为方便实。持经人既悟此经具足二慧故能尔也。普贤观意亦尔。知六即实相故知六常无六。悟实相即六根故无六而常六。故六不六无碍。此是悟有无无碍。又就有中六根自无碍能一根为六用。六根为一用。华严云。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观眼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即其证也。

问。毗昙云上界无香味。今云何言闻梵世香。

答。梵世有细香。小乘人力劣不能知故言无香。大士利根无尘不察故云闻梵香。

问。成论言金银无香金刚无味。何偈云地中众伏藏闻香知所在。

答。有人言。论云无者无有粗香。今言有者有细香也。有人言。此是著体物故有香。金银之质则无香也。例如风本无色观音品云假使黑风。随所吹处故得此名今亦尔也。今谓同上破毗昙义小乘根钝不知其天香。大士则知也。须曼那华此云好意华。阇提华香此云生亦云实。波罗罗华此云重(伫龙切)波利质多罗波利此云护。质多罗云种种。呴鞞陀罗此云大游戏地地破也。瞻卜华香此云黄华树。亦云金色华。舌功德中得二种果。一者得上味果。谓诸苦涩物至其舌根皆变成上味。此有二义。一如天恶食变成上味。如饿鬼好食反成不净。二者佛咽喉中有甘露泉和一切食皆成甘露。今持经人随分有之。

问。舌能知味恶味未到舌皆变成上味者。耳能闻声听诸恶声。何不变成好声耶。

答。皆互通也。耳既遍闻好恶声。舌亦精别一切味。但互叹耳。又余人不能远闻声。今叹持经力能远闻。余人不得上味。叹持经人力能得上味。又声不益身故不须变。味正资质体故须变也。食中具诸尘味。尘既变者坚触亦变成软。乃至赤色变为白饭。举一例诸。又味正益身所以论变。余不正益故不论变也。是人所在方面诸佛皆向其处说法者。此人既背惑向理故常见佛面。故如转面向之。若背理向惑则不见佛如佛背之。释身根中得净身果。类上鼻既遥闻香。身根亦遥觉触。但今不取此义。明余人心不净故身根不净。持经人心净故在身则净。如阿难形面如明镜老少色像皆现其中也。偈云唯独自明了者持经人独自明了。余人不持经故不见菩萨所见也。释意根中偏言如来灭后者举一类诸也。明意清净具得四辨。闻一句一偈谓法辨。通达无量义谓义辨。能演说一句一偈谓辞辨。而言一月四月一岁者一月者是十二中之初。四月是四时中之一。一岁是时终。略举初中后三时也。三千大千世界下第四知机。即是乐说辨也。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所以有此品来者凡有七义。一者三品明三种功德。上二品明下中二功德竟。今次明上品功德。二者此经始末明宣持之人得三世功德。分别功德品初明十二种利益。闻经悟道现世功德。从分别功德品至法师品叹经能生未来众生功德。今此一品叹经能生过去世众生功德。此皆约佛在时作此分三世。经力虽多不出利益三世。三者近证法师品故来。上虽言持经之人得六根净未有其事。今引释迦本生亲自证验。证验者正证佛灭后持经人得六根净。以奖劝未来众生令持经也。四者上明六根净果。今叙六根净因。欲得根净当如常不轻菩萨一心忍诸打骂为物弘经。必于现身得根净也。五者欲说众生悉有佛性成一乘义故说此品。一切众生但有佛性无有余性。故唯有一乘无有余乘。旧云。法华经但明善人有佛性。涅槃经始辨有心皆得成佛。今明此品正辨恶人有佛性义。方便品明一毫之善皆成佛道。则知一切有心并有佛性皆成佛也。

问。此众生是何等恶人。

答。保执小乘拒逆大乘是谤方等人。又执小人不信大乘。于大乘无信是一阐提人。即是极恶人。有佛性义与涅槃经无异也。六者自上以来明授记义犹自未尽。上但明佛授记未明菩萨授记。则能授记人未尽。上但授善人记未授恶人记。则所授人未尽。上但现在授记未明佛灭后亦得授记。此则时节未尽。今欲明三种尽义故说此品。七者上来二品余经已广叹持经人之福劝物明修行。今次广叙谤法毁人之罪诫约未来勿造斯业。故说此品也。常不轻者一切众生常有佛性。故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大士得此观心故常不轻物从人标名也。品开为二。初长行次偈。长行为三。一者双标信毁二人。二引过去双证二事。三双叹。即叹法美人。第一双标为二。初明毁人得罪。告得大势者显此菩萨知法本来常寂灭相有正观势力。不为结惑所摧令弘经人亦学之也。又即是显常不轻得大忍力不为打骂所摧令持经人学其行也。如前说者指譬喻品末也。其所得功德下第二明持经人得福也。得大势下第二引过去事双证。就文为二。第一明缘由。第二正出常不轻事。缘由中又二。初明一佛出世。次明多佛出世。初有七句。一明时节也。有佛名威音王下第二化主。劫名离衰下第三出劫名。国名大城下第四出国名。其威音下第五明教门。因三菩提说六波罗蜜者。因者由也。由令众生得三菩提。是故如来说六度。得大势下第六明寿命。正法住世下第七明住持。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下第二明多佛出世。最初威音王下第二正出常不轻事。又开二别。初明二人行因。次明二人得果。行因之中凡五双。第一明行因时节。谓正法已灭于像法中有信毁二人。所以偏据像法者欲劝像法众生持经亦得根净。又诫像法之人勿毁人谤法也。增上慢比丘下第二双标二人。初标恶人次标善人也。得大势下第三双明二人行因。前明善人行因。此菩萨用三业破病弘经。一者身业礼拜。二口业赞叹。所以身敬者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当来佛。今欲敬于当来佛故礼拜之。口叹亦尔。以皆有佛性当得成佛故叹当佛也。身口既有敬叹必经意地故具足三业弘法华经也。律云比丘不礼俗人。今云礼四众者大小乘法异。如涅槃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皆应恭敬。

问。于时何故行敬叹事弘一乘耶。

答。不轻弘经凡有二种。一者密说。二者显说。行于敬叹即是密说一乘。后得根净具智慧神通显说一乘。所以前密后显者。末世之时增上慢人恶强善弱不可顿说。故初但得仿佛说之。仿佛之中但明作佛。谓显实义。未得被斥二乘故不开方便门也。深敬汝等者显众生有正因佛性也。而言深敬者既有佛性。即是当佛为敬之极。故云深也。又众生有佛性是甚深义。故言深敬。行菩萨道者明缘因佛性也。虽有佛性要须修行乃得见也。当得作佛者本有佛性。今复行因具缘正二因义故得成佛。然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于缘谓非佛。如长者见穷子是己儿。而穷子自谓客作非长者儿。是故现佛于缘成当也。又此中未堪说众生本来是佛但得说当成。后显说中方得明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即是佛也。四众之中下第二辨恶人行因。须菩提不起他诤今生他嗔者亦是大小乘异。宜适时而劝也。如此经历多年下第四双重明二人行因。今前明善人行因前但行善因。今次明忍恶也。说是语时下明恶人行因也。避走远住下第五双重明行因。上明忍于口骂。今次忍身打掷也。以其常作是语故下结常不轻名。即显恶人行因义。

问。常不轻弘经与法师品三事何异。

答。常不轻具足三事。有慈悲心方能行于敬叹即是入如来室。忍于打骂谓著如来衣。深敬汝等即是了知诸法常寂灭相。谓坐如来座也。经历多年常行此事即是以不懈怠心为四众说法。又即是四安乐行。以知有佛性佛性即是第一义空谓空寂行。既行敬叹即无憍慢。能忍打骂宁有嫉心。经历多年忍苦弘道。则具大慈悲。故备四行也。是比丘临欲终时下第二明二人得果。前明善人得果。次明恶人得果。善人得果有二。善明得果。次结会古今。得八种果。一者闻法能持果。此中云二十千万亿偈者即是首卢偈也。即得如上眼根清净下第二得根净果。得是六根下第三明得延寿果。是大士体法无生灭。宁有心于存亡。但欲为物弘经故示有长命耳。于时增上慢下第四恶人信伏果。大神通力者谓身示现神通力。乐说辨力者口业说法。大善寂力者意得禅定。又教化下第五善人住道果。命终之后下第六舍身值佛果。放诸佛法中下第七得六根常净无所畏果。今谓常不轻得八果。约位有三。初得根净谓内凡三贤之果。二得根常净即得初地已上。得无生忍了悟一切法本来寂灭故根常净。三得佛地果。未得根净之前则十信位。而弘经故此人具五十二位贤圣也。得大势下第八明当得作佛果也。八果不出三报。初四是现报。次一是生报。后三是后报。得大势于汝意云何下第二结会古今。得大势彼时四众下第二明恶人得果。亦开为二。初正明得果。二结会古今。得果中有二。一得恶果。二得善果。前得恶果后得善果者由打骂常不轻故得于恶果。后信伏随从故得善果。

问。经云。诸佛菩萨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云何礼拜赞叹生其恶因。后令其得苦果耶。

答。有二种义。一者增上慢四众恶已成就必堕地狱。今礼拜赞叹为作出地狱因得佛之缘。非是生彼恶也。所以知尔者常不轻未礼之时已是增上慢。尔时已执小不信大是谤方等人也。二者如世良医治病有二。一者与美药即便病差。二与苦药初虽不悦后必安乐。诸佛亦尔。自有初说妙法。即便了悟自有初为说法增其谤心堕于地狱。后因此善必得解脱。若不为说无解脱期也。

问。譬喻品云。谤法华人入阿鼻狱迳无数劫。今何故但千劫耶。

答。四众若直尔起谤即如彼说。今闻不轻强为其说。虽谤毁籍此力故受苦则轻及后得信解。

问。不轻为是实行为是权行。

答。既寿量之迹。则知是权行也。毕是罪已下第二明得善果。得大势于汝意云何下第二结会古今。得大势当知下第三大段叹教劝修又二。先叹次劝。前叹教者由法华力故常不轻得二种益。一者毕其余罪谓灭恶力。二得六根净乃至成佛。谓生善力。所化四众亦得二益。一者由经力受苦轻微。二得出地狱乃至不退菩提也。是故诸菩萨下第二劝修。偈文不颂长行双标信毁。但颂双证及叹教劝修。即为二别。初十五行半颂第一双证。余四行颂第二叹教劝修。上双证有二。第一缘由。第二正明常不轻事。今具颂之。初一行半颂第一。是佛灭后颂第二。长行有二。一明行因。次辨得果。今具颂之。前四行颂二人行因。其罪毕已下十行颂得果。初五行颂善人得果。时四部众下五行颂恶人得果。开示教人令住涅槃者恒令识诸法从本来常寂灭相。名此为法华教得涅槃也。亿亿万劫下第二颂叹教劝修。两偈颂叹教。以众生种中道不二善根既少故。于其人为难闻佛亦难说也。二行颂劝修。以难闻得闻。难说已说。宜及时修行。勿生疑也。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赞叹流通门有二。一者三品余经正明叹法美人。二者明如来现神力。所以初叹法美人后现神力者。上既叹法美人。诸佛道眼见现在十方未来遐劫二世众生咸欲宣持。由此善根自致作佛。是故欢喜现大神力。二者上虽叹法美人以劝宣持义犹未尽。今更现神力重叹法美人奖劝弘经。故下文云。诸佛神力无量无边。以是神力于无量劫叹经功德犹不能尽。是故行者应须受持。三者显此神力从此经生。若欲得斯果报宜受持此经也。四接上品生者上品虽引过去证得六根清净。而时众取信未明故广现神力。五者此经始终凡有三会。初在灵鹫山秽土一会说乘权乘实。次三变八方同国土为净土。以明身权身实。三从神力品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同为一土令十方众生皆闻法华。此三会处从狭至广。徒众亦从少至多也。品开为二。第一诸菩萨闻上叹法美人发誓弘经。第二佛见菩萨发誓弘经心生欢喜故现大神力。诸菩萨踊出凡有二意。一为开发寿量则善其始也。二发誓流通令善其终也。真净大法者对二乘之伪故称为真。累无不尽所以称净。德无不备。目之为大。尔时世尊下第二现神力。初长行次偈。长行为二初现神力。二叹法劝修。现神力又二。第一明现神力。第二明时众睹见得益。初文又二。第一明于大众前。第二正明现大神力。所以于众前者欲利益大众故。二欲叹佛自在神力无所畏故。第二正明现神力。中凡现五种神力。一现舌相表说二权二实无有虚妄。法华论云。出广长舌者令忆念故。即是令忆念佛所说不虚。二放光者显此经能灭惑生解如光除暗显物。又欲令彼此相见。

问。前二处但放一光。今何故放一切毛孔光遍照十方耶。

答。上二处为表唯有一乘及法身无二故但放一光。今欲流通此经令二世众生皆得信持故放一切光也。次分身佛亦现二瑞者欲显同一法身皆是应迹故同现二瑞。又众见多佛现于神力则信敬益深。一佛或可所言不实十方诸佛何容欺诳。故同现舌相也。满百千岁者神力一时未足希有。满百千岁方是奇特。又是显法久住故神力时长。

问。何故摄于舌相而不收光。

答。表说法事竟故摄舌相。欲令十方通彻彼此相见故不收光。涅槃经表所作已辨故收光也。一时謦咳俱共弹指者。旧云謦咳表说二权二实畅悦佛心。法华论云。现謦咳声说偈令闻故。闻已如实修行不放逸故。弹指者表觉悟众生令修行者得觉悟故。动地者亦令众生觉悟知佛说法。又示无常相令速修此法。又表现在十方众生遥闻此会说法华经。随喜供养藉此善根后当成佛。是故地动依法华论意。舌相謦咳属口业瑞。放光弹指属身业瑞。动地谓意业瑞。而经文次第者初二是色瑞。次两是声瑞。此四是谓正果瑞。动地是依果瑞。五瑞次第者舌为说教之主。故初现之。说教必有灭惑生解之用。并令十方通洞彼此相见。故次放光。既彼此相见故謦咳令闻令闻为令觉悟。是故弹指。此四是现正果瑞竟。次动地现依果瑞也。其中众生第二十方众生睹瑞。前二处瑞多利益此会。今现五种神力多为益十方故明十方睹见。又开四别。初明睹见欢喜。即时诸天下第二诸天唱告劝随喜供养。彼诸众生下第三明十方顺从。所散诸物下第四佛重现二种神力。一成宝帐表成法身不二。即后分经。通达无碍如一佛土者同显所乘不别。谓初分经。为表十方同悟斯二。尔时佛告下第二叹法劝修。初叹法次劝修。叹法之中略明四句。如来一切所有之法者即初分经乘权乘实法也。如来一切自在神力者第二后分经身权身实。短长适化谓自在神力也。如来一切秘要之藏者此二摄义无不周。故称为要。昔所未说故名为秘。如来一切甚深之事者授五乘人成佛之记为甚深事也。此四句即是次第。又摄一部义周也。又初句明一乘因果之法。次句一部所现神通。第三句因果神通昔所未说故名秘要。第四句不异前释。是故汝等下第二奖劝也。偈文为二。初颂现神通意。次颂劝修。现神通力为三。初偈明为益现在十方众生故现神力。次两偈正颂现神力。第三一偈为利未来众生故现神力。嘱累是经故下第二颂奖劝。又开二别。第一称叹。第二劝持。初称叹凡有七门。初两偈颂功德无边叹。次一偈半得见诸佛叹。次两偈诸佛欢喜叹。次一偈不久得佛叹。次一偈半得四无碍叹。次一偈得经旨趣门叹。次一偈半灭惑生解叹。持法华经人得此七种果。第二劝持如文。

嘱累品第二十二

自上已来明称叹流通。今次辨付属流通。

问。小乘辨佛永入无余不复化物可须付嘱。此经明法身常存有感斯应。何故明付嘱耶。

答。有三因缘。一者时众闻佛殷勤付嘱则重法情深各欲宣持。二付诸菩萨即令其自行化他。三者众生于菩萨有重缘故令其弘法化物。亦开二别。一者此品正明付嘱。第二药王已下奉命宣通。所言嘱累者。嘱谓付嘱。累谓凭累。但嘱累有二。一以法付人。谓以大乘妙法付诸菩萨。二以人付人。以二世众生付嘱四依菩萨。如金刚波若论以根未熟菩萨付嘱根熟菩萨。今具此二也。智度论云。波若非秘密法付嘱声闻。法华是秘密法付嘱菩萨。论自释云。波若未明罗汉作佛。但明菩萨作佛其言易解。故声闻能通宜付嘱声闻。法华明阿罗汉成佛于昔教为甚深。声闻未解故付嘱菩萨。品开为三。初佛付嘱。二菩萨受付。三明说经事竟。三文各二。初文二者第一摩顶付属。而言现大神力者。有人言。即是前品七种神力。今谓不尔。释迦以数尺之手一时遍摩千世界尘数菩萨顶。神力之大亦莫其如斯也。而作是言者前现大神力谓意业付嘱。以手摩顶谓身业付嘱。今明口业也。难得菩提者叹菩提难得欲令物尊重法也。此经明二权二实。今总言菩提者即一正观。正观纵任自在。故名为乘。即初分经。能长短适化名为寿量。谓后分经也。今总言菩提即摄二分。所以者何下第二释嘱累意。即是示宣通之方。宣通之方凡有三种。一者令上学诸佛。二者令下知根性。三者具此二义法无不弘人无不益。为报佛恩。如来内有三德。一有大慈悲常欲拔苦与乐。二无诸悭吝不藏惜法宝。此二即是佛功德业也。亦无所畏者第三句明智慧业。内具此三德外与众生三种智慧。佛之智慧照有慧也。如来智慧照空慧也。自然智慧空有二种任运能知。即无功用慧也。此之三慧摄慧义尽。此经虽明二权二实意在摄入佛慧。故偏说之。汝等亦应随学者上明内有三德外与三慧。今劝菩萨学之。勿生悭吝者悭有五种。一住处悭。二家悭。三施悭。四称叹悭。五法悭。法悭有七过。一世世常盲。二生生愚痴。三常在怨家中生。四失圣胎。五三世佛怨。六善人远离。七无恶不造。有此重过故偏诫之。于未来世下第二劝下知根性。凡有二句。一者明有大心人宜授以实说。二者若有众生不信一乘当为说三乘教。汝等若能下第三若能上学佛二德。下知两机则通法利人谓报佛恩也。

问。文云。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即于如来余深妙法中为说。然小乘三藏非是深妙。大法即是大乘。云何别有余深妙耶。

答。方等有二。一者大乘二者一乘。余法即是大乘。

问。何故信大乘不信一乘耶。

答。有二种人信大乘不信一乘。一者是小乘信大品等。以大品等虽是大乘未废小乘故小乘信大乘自是菩萨法。信小乘是声闻法。二者新学菩萨亦信大品云。大品明菩萨法为说大品等是我等所行。非二乘所行也。

问。小乘人既不信一乘。何故信大品等大乘。

答。大品等密令舍小密令信大。如前信解品中密大乘有自他两教也。亦为新学菩萨说大品令密信一密舍三也。时诸菩萨下第二菩萨受付。亦开两别。第一一称受付。诸菩萨下第二三过顺旨。一一文中皆具三业受付。初内心欢喜。二身业恭敬。三口业顺从。尔时释迦下第三明说经事毕亦开二别。一释迦令诸佛各还所在。二大众欣庆。

问。何故令分身各还本土多宝独称还可如故耶。

答。一多之疑易断故令分身散席。常灭之惑难破故多宝独停。如故者直令闭塔未遣还土也。次大众欢喜如文。

问。何故欢喜。

答。从经初至嘱累品明佛所乘法能乘人究竟故大众欢喜。下药王品乃明菩萨所乘法能乘之人故嘱累品在中间也。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自下第二诸菩萨奉命宣通故有药王品等来也。一者上来说法华经。今说行法华经人所得果报以劝宣持也。二者智度论云。波若有二门。一者说法为波若。二者明来生往生诸菩萨等行波若人亦为说于波若。法华亦尔。上来说法为法华。今明诸菩萨德行亦是说于法华。故法华有无量门令物悟入也。三者十二门论释大乘义。凡有二种。一者诸佛大人之所乘故名为大。二者弥勒文殊等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具此二门乘义乃备。此经明一乘亦尔。一者诸佛所乘。二菩萨所乘。自从经初至神力品明佛所乘之法及能乘之人。此一章竟。是故付嘱。从此已后明菩萨所乘之法及能乘人。但上开所乘之法及能乘人以为二段。今合明所乘法能乘人。开合不同者为转势说法故也。四者众生根性结缘不同。上来化与释迦结缘众生。斯事已竟。今化与诸菩萨结缘众生。故品品之中皆有悟道其证也。五者净名经云。或以诸佛而作佛事。或以菩萨而作佛事。上来明诸佛作佛事竟。此次明菩萨作佛事。六者明善知识凡有二种。一者诸佛是众生真善知识。是故普集分身及过去多宝。今次明菩萨为众生善知识故广说菩萨也。如华严说经竟至流通分法界品中。广明诸菩萨是善财真善知识。法华即是华严。故说法华竟。流通分中亦明无量菩萨宣通一乘是众生真善知识也。依法华论合此六品以为四章。初之二品明苦行力弘经。谓药王以身命财报恩供养。弘经利人教化众生。妙音菩萨分形六趣弘宣一乘谓苦行力也。第二观音陀罗尼二品明护难力弘经。观音以人护难。陀罗尼以法护难名护难力弘经。第三妙庄严王品示现功德胜力。谓净藏净眼有胜功德能令父王回邪入正。即是众生真善知识。谓胜功德力。第四普贤品亦名护法力。谓普贤以大神力宣通此经令无留难。亦名护法力。四门次第者。苦行力谓报恩供养宣通此经。即上弘大法也。但受化之徒多诸留难。宜须救之。方可受道即是下济。故有第二门也。所以下济者良由有胜功德。故举胜功德力释成下济。所以能上弘者必须护法。故举护法释成上弘。宣通之意唯此四门也。此品四章。一宿王华问。二佛答。三时众得益。四多宝称叹。问中又三。一总问。二偏问苦行。三请答。文处易知。佛答为二。一说药王本因缘。二者叹教人。人谓行法之人。法谓成人之法。即是叹人美法一双。就初又二。一明缘由。二正说药王本事。缘由中五事。一时节有佛号日月下明化主。其佛有八十下辨徒众。佛寿四万下明寿命。彼国无有下明国土。国土中前明无秽。地平如掌辨有净也。一箭道者二里也。尔时彼佛下第二正明药王本事又开四别。一明说经。是一切众生下第二明悟解。得此三昧下第三报恩供养。佛告宿王华下第四结会古今。就第三中又开二别。第一明现世报恩供养。第二明转身报恩供养。良以得恩深重故须累世报之。初文又二。第一明外财供养。从三昧起下第二辨内身供养。兜楼波毕力迦者。罗什云。出龙神国此土所无故不翻也(有人翻毕力迦为粗池也)。一切众生喜见下第二明转身供养。又开为二。初明佛在世时供养。二明佛灭后供养。初文二。一明前为父说于佛所得二种恩以化父。二明欲往佛所报恩供养。得恩中又二。初一偈半明闻法利益恩。说是偈已第二明供养得利益恩。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者。有人言。初是四言偈。次是五言偈。后是七言。今明不尔。此文有二数。一者八百千万亿盖是此土之数。从百转增至亿。自那由他已上皆是外国数名。即从亿转增故有那由他等。不应如前释也。而初八者总贯于百乃至阿閦婆等也。如三僧祇之类。注经云。盖是外国数名。如此土垓垓(正法华。云何作)频婆罗(正法华。云模式)阿閦婆(正法华。云不动)大王我今下第二明供养又开二别。一明佛在世供养。即偈文是也。至此文以来备三业供养。前明入三昧雨华香等谓意业供养。次从定起烧身谓身业供养也。今说偈明口业供养。又合此三业以为二双。意业供养谓外财供养。烧身为内身供养。此二谓供养门也。今亦有二。一者恭敬。二者赞叹。此四并是报恩之事也。尔时一切下第二明佛灭后供养又开三别。第一喜见发问开涅槃之端尔时日月第二如来灭度。涅槃时到者谓安住三德为入涅槃也。灭尽时至者舍应归真也。尔时一切众生下第三正明供养又开二别。初明外财供养。尔时一切众生复自念言明内身供养又开五别。一者正明烧臂。令无数下第二时众得益。尔时诸菩萨下第三时众悲感。于时一切下第四明菩萨发誓身返平复。当尔之时第五感诸瑞相。佛告宿王华下第四结会古今。兼劝人烧指供养。

问。依毗尼结戒烧身得偷兰遮。烧臂得突吉罗。此菩萨将不犯罪耶。

答。此或可在家菩萨。不预犯戒之例。设令出家适时而化。如身子与须达共载一车而不犯罪也。

问。地持论有十种供养。药王品具几耶。

答。十种供养者一身供养。二支提。三现前。四不现前。五自作。六他作。七财物。八胜心。九无染。十至处道。初二约所供养差别。于佛身供养名身供养。供养佛灵塔庙名支提供养。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问有无皆名支提。明了论云。支提此云净处也。次两约时处分为二。随事分三。现前供养者面。对佛身及支提供养也。不现前供养者于不现前佛及支提广设供养也。此约时处分二。随事分三者余二如前。第三亦现前不现前供养。现前供养佛及支提。及不现前供养佛及支提。此三供养得三品功德。现前供养得大功德。不现前供养得大大功德。以境界广故。亦现前不现前供养得最大大功德也。次二能供养人分别为二。随事分三。一自作供养。谓自身供养佛及支提。二他作供养有少财不敢懈怠教他施作供养。三自他共供养。彼此同为也。自作供养得大功德。教他作得大大功德。自他共供养得最大大功德。次两一对。心事分别。以己财事而为供养。名财供养有三。一资具。谓衣食等。二敬具供养。谓华香等。三庄严具谓一切宝物等。次以殊胜心供养名胜供养。胜心为三。一专精解心善解施设种种供养。二纯净心信佛德重而设供养。三回向心求佛心中而设供养。后二供养就行分别。行离过失名无染供养。无染有二。一心无染离一切过。二财无染离非法财也。供养之行顺果名至处道供养。佛果是其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名至处道。维摩经名法供养。地持论名行供养。于此中有三。一财供养为至处道。二随喜供养为至处道。三修行供养为至处道。于佛既十。法僧略同也。精捡药王具足十供养也。若复有人下第二段次明叹教又开二别。初总叹一部经。二别叹一品。总叹一经又四。一格量叹。二就教叹。三灭恶叹。四生善叹。譬如下第二叹教凡举十譬。始自山海终至诸佛自下之上。十譬不同亦得合为五双。初山海。二日月。三天人。四凡圣。五佛菩萨。此经能救下第三约人就灭恶门叹。若人得闻下第四生善叹也。若有人闻下第二别叹一品又分为四。初总叹得无量功德。若有女人下第二别约生报叹。

问。闻此品不受女人者闻余品亦应受耶。

答。闻品品皆不受。但约事相似故寄此品言之。以女人多爱著己身种种严饰。今明菩萨舍身舍臂破彼著情故不生染著。故舍女身也。若有人下第三明得现报。是故宿王华下第四付嘱。兼明闻经成佛即是后报叹。言病则消灭不老不死者。有人言。闻法华经要至老死无中夭而死也。今依智度论云。不断百八烦恼名之为病。得闻经已断此烦恼故云消灭。不老者不起六十二见名为不老。不死者不失智慧命故云不死。又堕二乘地名之为死。不堕二乘故云不死。又闻此经知老病死等本来寂灭。故云不老死也。说是药王下第三明说品利益。多宝如来下第四多宝称叹。前虽闭塔而犹称叹。则不灭义彰。

法华义疏卷第十一

时永仁乙未仲夏下旬自南洛阳东大寺蒙三论宗学□中之宏恩雕义疏第十一卷之印本俯乞寺门基固五十六亿之霞轩无颂佛日光辉二千余岁之风流不变而已。

都干缘沙门 素庆谨志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