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二([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二([末])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分别三身品第三

三身品三门分别。一辨来意。二释品名。三彰妨难。来意有三。一前寿量品总说菩提涅槃二果未能别知。寿量品内已为别说涅槃断果。未为分别菩提智果。今为分别三身不同令差别解障治有别修因而证故。虚空藏白世尊言。云何菩萨于诸如来甚深秘密如法修行。甚深秘密即三身果。如法修行即障治因故此品来。第二来意前品明其圆寂必因断障而证。断所断已必智慧圆故。无性摄论彼果智分云由断所断获得无垢无挂碍智故断殊胜无间次说果智殊胜。故前品后有此品生。第三来意为机宜闻慈悲为说令获利乐。此品末云。诸佛如来四威仪中无非智摄。一切诸法无有不为慈悲所摄。无有不为利益安乐诸众生者。即是为除八难等苦。故下文云。听闻信解不堕地狱.饿鬼.傍生.阿修罗道。此离四恶道难。常处天人离边地难。不生下贱离生盲聋难。恒得亲近诸佛如来(离佛前佛后难)听受正法(离世智辨聪难)常生诸佛清净国土(离长寿诸天难)乃至国土四种利益等皆为利安。故此品来。二释名者。分谓分段。别谓殊别。即为分段殊别三身。或分谓分析。别谓记别。三者是数身谓依义体及积聚。如成唯识论第十解。又真实义。梁摄论云。身者名实。不破坏名实。或相续名身。梁论云。三世诸佛相续不异。随其所应自性法身通体依实三义名身。应化通五。异遍计故亦得名实。又非肉血之所成故亦名为实。若望自性法身而说不得名实。若但言三身即带数释。既言分别三身。即分别是能分别。三身是所分别。应云三身之分别名三身分别品。是依主释。今顺此方云分别三身品。此品广明诸佛三身故名分别三身品。三彰妨难者。一问。此之三身为俱本有为俱新起。答。据因俱本有。谈果并新成。以自性身非生灭故总云新成。自性法身体即真如。在缠名藏未名法身。恒沙万德相未现故非功德法之所依。出缠之位即名法身。恒沙万德相已现显。说功德依名为法身。故胜鬘经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成唯识论云。在大牟尼名法身故。既云在大牟尼名为法身。明非本称。故是新得。应化二身因虽本有果即新生。其理极成。不烦引证。二问。此之三身为同一体义用分三为因体别。答。因体各别。自性法身即应得因得。应得因体即真如是。应化二身即加行因圆满因得。发心名加行。修足名圆满。即六度是。三问。若三因别体亦有别。云何下文云虽有三数而无三体。答。约性相说。真如是性余者是相。非有一法出真如界别有体性云无三体。非不离如体性不别。又约摄相归性如体即一。若相用别论三体不同。如成唯识.大庄严论.摄大乘等皆具明之。问曰。若三体别。下说金矿譬喻不成。答不相违。以真如理与本无漏种合喻金矿。得净金者合喻果德。随意回转作诸严具。喻性相功德皆依如理。根力觉支依四智起故。下别更金水空三喻于法身体是先有。梦渡水喻方始别喻四智心品。故下经云。非谓无心忘想既灭是觉清净。非谓无觉。金水及空本有无变故喻自性。梦非真觉。梦觉知虚真觉方起。故知体别。古今诸德说三身体。差别不同义至下当辨。

经。尔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

赞曰。就此品中大分为四。一菩萨启请。二如来为答。三善男子如是知见下结劝修行。四尔时虚空藏已下领解持学。初中复二。初供养后申请。供养有二。一内供养即请法之仪。二外供养即表成当果。即初文也。此内供养为请法仪。大庄严论第一明。第一义发心有六胜中。第二愿胜即十大愿。第一愿供养恭敬一切诸佛。于中有三。一一切佛无余。二供养无余。供养无余有三。一利供养谓衣服等。二敬供养谓香华等。三行供养谓修信戒等。三恭敬无余亦有三。一给侍恭敬。二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今此即是修行恭敬。于中复二。初明请人次明供养。问。何故此菩萨得名虚空藏。答。准诸菩萨功能福智地地相似皆应同。然随愿增立名各别。今此菩萨立名有二。一从事二从理。从事立者如大集经第十五。亦说。虚空藏菩萨得如来神通力故。于虚空中随众生所须。若法若财尽能施与皆令欢喜。以此方便智故名虚空藏。又虚空藏品说。过去有轮王名师子迅。出家未久得五神通。承佛所教为回父王邪心欲使入正见入定现通。如是等相使三千世界六变振动。于虚空中雨种种妙物。皆从虚空缤纷而下满三千界。尔时地神乃至迦尼吒天。欢喜踊跃唱如是言。此大菩萨名虚空藏。时佛印可名虚空藏。从理立名者虚空藏菩萨经云。虚空藏语阿难言。我身即是虚空。以虚空证知一切。为虚空印所印。此从理名。即是理身。十地所证十种法身如胜天王般若说。又法苑中三身义林具引。亦如华严经。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土。问。此菩萨位在何地。答。准大集经说是第十地。从坐起等各有所表。思准可知。

经。以上“微妙金宝之华宝幢幡盖而为”供养。

赞曰。外供养即三供养中是敬供养。以上微妙金宝表修行久。如下练金喻是。云宝之华者表犹在因当可得果。宝幢者表菩提智高出二乘等故。宝盖者表四无量覆荫群生。亦表闻此经能为胜因得胜果故。

经。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于诸如来甚深秘密如法”修行。

赞曰。申请也。甚深秘密是问果。如法修行者是问因。难可穷证名为甚深。或二乘不知名甚深也。地前菩萨不能解了名秘密。准法华经论甚深有五。一义二体三内证四依止五无上。又秘密者即四秘密中相及令入。三性是相三身令入。

经。佛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赞曰。第二大段如来为答。文分为四。初敕听许说。次答其果。次复次善男子若善男子下答修行问。后复次善男子是法身下。总结前因果告人令知。此初也。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者。功德施菩萨金刚般若论解云。谛听者心专一境。善者于如理义生信无疑。思念者敬持不忘。真谛释云。谛听者即生闻慧。闻慧离散乱过。如作器。善思者生思慧。思慧尊重。离放逸故。如完器。念之者生修慧。修慧能摄念离颠倒故。如净器。

经。善男子“一切如来”有三种身。

赞曰。下答所问果。分文为四。一标其数。二随数征。三依征列。四随列解。此即标也。

经。云何为三。

赞曰。征也。

经。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

赞曰。依征列也。初列三身名。后显摄劝知。此列三名。

经。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

赞曰。显摄劝知。如是者指上所列三身。具足摄受者显摄佛身。为无为德。自他利等无不皆尽。摄谓总包。受谓容纳。谓此三身总包容纳佛身功德无不皆尽。何者此之三身即是阿耨菩提故。言阿者称无。耨多罗者云上。三者是正。藐者是等。三复云正。菩提是觉。准此应言无上正等正觉。此摄五法真如四智。如即断德涅槃。四智即是智德。依此化生。即是恩德。摄菩提尽故。无著菩萨般若论云。阿耨多罗显示菩提菩提断。解脱相故。三藐三菩提别显示菩提道。以人平等故。以菩提分法故。此意解脱相即离垢真如。菩提道者四智心品。以人平等故以人无我其理平等。由有菩提分法故名为佛。于无上觉中能正觉异凡夫。能等觉异二乘。复云。正觉异菩萨。以一觉字贯通四处。初无上觉即真如理。觉性名觉。故经说云。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初名无上者般若经云。无有少法可得故名阿耨等。论释云。无微尘许法可得。此意二乘但除烦恼不断所知。菩萨双断二障。种智无有少染故云无上三菩提等。言无上者即由胜彼凡夫二乘及菩萨故觉称无上。般若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阿耨菩提。此意由佛佛高齐证无我等故云无上。若有胜劣不云无上。若辨中边论无上乘品云。总由三无上说为无上乘。谓正行。所缘。及修证。无上。此意即诸行遍修。诸境遍达。诸果遍证。故名无上。广如彼论。般若经云。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行无上。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即境无上。修证无上即菩提涅槃等。彼论云。九佛地修证无二障故十示现菩提。修证无休息故。今此亦尔云。若正了知速出生死者劝众令解。此三身义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开合废立。四因起果相。五诸门分别。第一释名有二。初列名后释名。列名者经论不同三各多名。且化身佛略有五名。一名化身。梁摄论云。由佛本愿自在力故。似彼众生变异显现名变化身。二目父母生身。智度论云。佛有二身。一法性生身。二父母生身。三名随世间身。明佛悲愿示同世间入住出胎名随世间。故智度论云。佛有二身。一随世间身。二法性生身。四但名生身亦望父母所生。涅槃经云。佛有二种。一者法身二者生身。五名假名身。梁摄论云。假名身者即是化身。示现此身分别。所作非真实名假名身。此等诸名随义应知。第二应身略有六名。一目应身。恒沙德成与理相应名曰应身。梁摄论云。若离法身应身不成。或起菩萨机如应说法。故名应身。或应昔因故。二名受用身。受用净土大乘法乐。唯识论分自他受用。自受用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他受用者令彼受用大乘法乐。三名报身。以果酬因名为报身。十地论中名报身佛。般若论中云受乐报佛。四名智慧佛。楞伽经说。五名功德佛。亦楞伽说。六名法性生身。智度论云。佛有二种。一法性生身。二父母生身。既云法性生。明非自性法身。以恒沙功德与法性相应。依法性起名法性生。第三法身略有五名。一名法身。无垢真如功德所依名为法身。故摄大乘云。此身与功德法相应故名法身。成唯识论云。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此经亦尔。二名自性身。梁摄大乘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皆自然。得名自性身。成唯识云。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名自性身。三名真实身。梁摄大乘云。身有二种。一真实身。二假名身。宝性论中名实佛。此经亦言法身是实。四名如如佛。楞伽经云如如佛也。五但名法佛。真如自体名之为佛。如为佛体故名法佛。上已列名。释名者总名如前品之中解。别释名者且依此经言化身者现种种身。是名化身。以能导引无而忽有。目之为化。化即是身。持业释也。或别简总是化之身。即依主释。以身通故或名变化身。变谓转换本形。化即无而忽有。亦变亦化。变与化异。是相违释。变化即身是持业释。今略变字。或化用胜故名化身。准此应为应凡夫二乘应名应身。为简报身但云化身。不同报身为应菩萨得名为应。准十地论及般若经论。报身名报佛。化法应俱名佛。以诸经多先标云佛若干身故。列名中多无佛字。不尔若但云三身者名通余人。亦名身故又准十号。三身皆得彼名。多名佛者且举一故。故此亦云一切如来皆有三身。言应身者。准此经文二义名应。一契应真理能起此身故。经云。如实相应如如如如智本愿力故。是身得现。既言如实相应如如等智本愿力故是身得现故。由契应真理方起名为应身。梁论云。若离法身应身不成。应知此二由能依所依故得相应。又为应赴菩萨根性。而现此身名为应身。故此经云。为诸菩萨得通达故说于真谛。乃至云是名应身。赴机名应。但他受用非自受用。前义通二。言法身者依成唯识论云。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云。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功德能依身是所依。即真如体为功德法之所依故名为法身。依主释也。无性摄大乘论亦同此释。又真如是功德法体。体即是身。故法即是身。无性释云。法性即身。故名法身是持业释。今此经文具通二义。此经下云。云何菩萨了知法身。为除诸烦恼等障。为具诸功德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为除诸烦恼等障名法身。即所显报。是持业释。具诸功德法名法即就能依。是依主释。余如法苑三身义林辨。又依此经三门分别。初列名显胜。二出三身体。三诸门分别。初门竟。

经。云何菩萨了知化身。

赞曰。出三身体。即分三段。此化身体。初假为问。二佛为答。三者双结。此即初也。言菩萨者对所备机。定性二乘不能忻求故问菩萨。虽三乘俱得名菩萨然非皆问意。问大乘菩萨云何了知。欲令忻乐修行求故。即是二问。一云何菩萨。二云何了知。

经。善男子“如来昔在修行地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

赞曰。此佛为答又二。一因二果。此因也。文分为五。一呼请问人。二自标德号。三明行位。四明修意。五正修习。昔在修行地中者明行位。即七地中除种性地。未修行故所以言中亦简持义。为一切众生者四明修意。即同般若经。云何住心。以所有众生咸欲灭度。是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四种益心修种种法。即所修行及所断障之因。文殊所问经论云。菩萨初观何法故行菩萨行。即所为。依何法故行菩萨行。即修断。文殊答言。诸菩萨行大悲为本为诸众生。即此初也。虽亦自利菩萨大悲利他为先。理实亦有自利。或即以利他还为己利。故彼经论云。又问。大悲以何为本。答。以直心为本。此意令离怖为他。又问。直心以何为本。答。以于一切众生平等心为本。此意怨亲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又问。一切于平等心以何为本。答。以无异离(异行)为本。此意令离能所度心。又问。无异离异以何为本。答。以深净心为本。此意虽摄他同己。令离染爱及全空心。又问。深净心以何为本。答。以阿耨菩提心为本。此意自利。自疾不救不可利他故也。或为求菩提故即三种心名菩提心。又问。菩提心以何为本。答。以六波罗密为本。此意即由具六种性以为根本。或由修行六度为本。彼经问答同此经意。为一切众生即慈愍众生。发菩提心经慈愍众生复有五事。一见诸众生为无明所缚。二者见诸众生不信因果造作恶业。三见诸众生舍离正理。四见诸众生造极重恶。五者见诸众生不修正法。五各有四。广如彼明。修种种法即后十度及所断障。

经。如是修习至修行满。

赞曰。得果也。初牒所修因满。次举所得果圆。后总结身名。此初也。

经。修行力故得大自在。

赞曰。明所得果圆有二。初明得果圆。后明能利物。得果分二。初得果后了境。此得果也。十大自在者。一列名二出体三辨因四废立。列名者无性摄论第九云。一寿命自在。二心自在。三众具自在。四业自在。五生自在。六胜解自在。七愿自在。八力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出体者命即命根。如前寿量品明。十地经云。不可说不可说劫命住持故。然萨遮尼乾子经第七及法集经第三云。得上甘露名命自在者。甘露即涅槃。涅槃即法身寿也。或由识此无住甘露故。应化身所现之命随心延促命亦无尽。心自在者准十地经。心即智定能所引故。同杂集论出诸法体通智定故。彼经云。得心自在无量僧祇三昧入智故。或说此定能引智故。非必取智心自在。准法集经云。一切诸法皆心现起名心自在。即通八识故。彼能知一切是一心名心自在。摄所归王故。又摄论云。于中自在运转其心名自在。此所运转即通八识。能运是定或亦通智。或心自在运转即通王所。众具即四尘为体。衣食资什名众具。论云。于饮食等诸资生具。随意所乐能积集故。业即是思。唯造善业故。生自在者生通五蕴。随所生处如其所欲能受生故。胜解自在萨遮尼乾子经名如意自在。即胜解数为体。无性云。谓于地等发起胜解令成金等故。愿即解欲信为体。萨遮尼乾子经云。信自在故或后得智为愿自在体。神力自在即六神通是。萨遮尼乾子经名愿自在。即现神通变现诸物令随愿成故。故彼经云。即生心时现前成一切诸事名愿自在故。无性云。谓随意乐引发种种最胜神通。智自在者缘音声智。词无碍解为体故。无性云。谓随所有种种言音智境现故。法自在者法无碍解为体故。无性云。谓随意乐宣说契经应颂等故。或十自在皆智为体。俱智用故。由于六度成此胜智故。三辨因者。准无性论。由法施.无畏施财施.圆满。如其所应得此果故。准即如次能与寿心众具自在为其因也。若萨遮尼经云。远离杀生无嗔害心。是命自在因。摄论据法身命。萨遮据应化命。又离杀等亦法施故。慈悲是心自在因。此意云。由慈悲故能无畏施。戒为业生自在因。萨遮经云。以菩提心摄诸善根。是生自在因。忍为胜解自在因。萨遮经以供养布施是胜解因。此意安受苦忍能解脱施故。摄论意谓昔因时乐修忍故。随诸有情心所乐转故。今获得于地金等随胜解转。精进即是愿自在因。此意由勤成满所愿。萨遮经云。常说三宝教化众生。是信自在因。既云常说。亦勤也。令他生信无有谤法。无畏静虑即力自在因。萨遮经云。称生所求应时施与。是愿自在因。般若是智法二自在因。无性云。由昔因时乐修慧故。随其类音为说法故。令证得殊胜般若。妙达言音巧说正法。若萨遮经常行法施不为利养名闻恭敬。是智自在因。常为众生说诸如来及诸众生真如平等。法身自体非饮食身。是法自在因。意同摄论。废立者法集经第三。萨遮经第六皆云。对除十怖畏故。准此即是为得对治十怖畏故求十自在。萨遮尼经云。大王当知得命自在故对治一切生死怖畏。得心自在故对治一切烦恼怖畏。得物自在故对治一切贫穷怖畏。得业自在故对治一切恶道怖畏。法集经中除恶行畏。彼据除因。此约除果。法集经中除恶道畏。彼据果说。此对缚说。不得生自在。为生所缚故。得生自在故对治一切缚怖畏。得如意自在故对治一切追求怖畏。得信自在故对治一切谤法怖畏。得愿自在故对治一切心念缚怖畏。得智自在故对治一切疑刺怖畏。得法自在故对治一切大众怖畏。又解。言法自在者是说法自在。既云随众生意乃至云说法相应现种种身。故知现身为生说法令得利故。即法华经云唯为一大事故。说法自在有十四种。一说法自在。二清净。三乐说。四智。五生。六三昧。七住持。八眷属。九见。十闻。十一鼻。十二舌。十三身。十四心。法集经第七云。云何说法自在。于一切言语不著故。此不叶所说法。云何清净自在。于一切处不染故。非但所说法于一切皆不著故。云何乐说自在。谓依一法字句不休息。于百千万劫说不可尽故。无断尽辨。云何智自在。于一一法字句能说。为百千万法门故丰义味辨。云何生自在。随所随所利益众生之处。于彼彼处生故随处现身故。重言随所者明非一故。余准此应知。云何三昧自在。于念念中若欲入三昧即能入三昧故。云何住自在。随所随所住持加故。所谓若獐鹿若鸟兽若草木若石壁。能说诸佛妙法故。即住持于彼令能说法故。云何眷属自在。谓无量眷属不可坏眷属故。云何见自在。谓见妙色故。云何闻自在。谓闻妙声故。云何鼻自在。闻一切香唯是妙法香故。云何舌自在。谓食法味不食食味故。云何身自在。谓成就法身。非食食身故。云何心自在。乃至蚊虻蚁子知行知心故。见下六根有胜用故。此中初二于所说不染。次二能说。次一现身。次一八定。次一加备于余。次一随受化者。次六显根。前生是总相假身。此六是别相实身。此经下随众生意随众生行即心自在随众生界以小分界通二义。令取境故云小分。即随所利益众生之处现种种身。即随彼处而为现身。并处相应不待时相应三昧自在摄。行相应即心自在摄。摄大乘第九云。复次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种。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二由无挂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三由辨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四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自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广释如彼。

经。自在力故随众生意“随众生行随众生界”悉皆了别。

赞曰。了境知意知心体。或胜解。知众生行知差别行。或业或众生遍趣。行众生界即种种性。皆能了知。

经。不待时“不过时处相应时相应行相应说法相应”现种种身。

赞曰。化物也。不待时者。众生根熟谓即应时现身说法不择时节。不过时者谓不过此应化时也。处相应等者如来说法离四非故。处相应者离非处。时相应者离非时。行相应者离非机。说法相应者离非法。谓应于此处此时此等机性。应以此法必相应故。现种种身者即八相等。若佛现在并涅槃后所现之身。非云以弟子种种意故现种种相。此四句中应云现在并涅槃后。以愿自在随缘利益。是名化故总名种种身。

经。是名化身(是名化身者双结)。

经。善男子“云何菩萨”了知应身。

赞曰。明应佛中大文亦三。此问起。

经。谓诸如来“为诸菩萨得通达故”说于真谛。

赞曰。下答。答中应有修因。以化身中明修因故此略不论。是影显故。是通句故应别取彼文。今但明果。果中分二。初说法后现身。此说法也。说法中有二。一利生二利法。初中有三。一说真谛境。二明涅槃果。三明所行因。以先说境令其通达通真达俗。次示其果令彼欣求。后令除障修因克证。此即说境。境谓诸如来明能说人。诸菩萨明所。得通达故明说意。说于真谛明所诠。为令菩萨起根本智通起后得智。言真谛者据最胜说。理实亦为说于俗谛。真俗相依而建立故。或复此约人法二。别对菩萨智名真。对我法等名真。

经。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

赞曰。明果也。果分二种。有为与无为。无为是本故偏说之。无为果四。即四涅槃。自性清净不由断证故不说之。或即是真谛所摄。有余无余通三乘故。非最胜故亦略不说。唯无住处独大乘得。益物胜故果中偏说。义如前辨。

经。为除身见“众生怖畏”欢喜故。

赞曰。明除障修因。以为无始我见缚故不能解了。设得解了于生死生怖。于涅槃生喜不能广利。又由我执是诸障本故。然此我见虽通六七二识意除第七。以障无住胜故。又染本故。故成唯识论解平等智云。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经。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

赞曰。此利法也。利生意者使法久住故云作本。

经。如实相应“如如如如智本愿力故”是身得现。

赞曰。下现身有二。初现身后明庄严。此现身也。言如实者即真如也。相应者能证所证俱无二取名为相应。相应相似义。此是总句。如如如如智是别句。二空真性重名如如。达二空智名如如智。本愿力故者明现身所由。智境两如都无分别。因何现身。由本愿力故。成唯识云。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就等。土既由昔。现身品然。问。此应身二受用身是何身摄。答。他受用。何以得知。答。略四证明。一此文云。如如如如智本愿力故。是身得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若自受用功德相好皆悉无边故。二下云。二身假名不实念念生灭。不定住故数数出现。自受用身非数数出现故。三下云。第二佛身弟子一意故现一相。自受用身非对弟子故。四下云应身非化身者是地前身故。问。若他受用云何下云应身者。从无始来相续不断。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无尽用亦无尽。他受用身既现灭度。如何得言无始相续不共之法能摄持故。答。言相续者约多分说。不同化身多百千劫始一现故。又化身文中亦云恒转法轮。岂常不灭。问。若尔自受用岂不三摄耶。答。非三不摄。是法身故。问。何以得知。答。至法身中当广引说。

经。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

赞曰。明庄严也。问。若他受用相好应多。云何但说三十二等。答。他受用身有其二种。一四善根位所见之身。二地上菩萨所见之身。今此但说四善根位所见之身。问。余处多说为地前现名为化身。何名受用。答云。为地前现名化身者。说三乘人同见之身。非四善根菩萨所见。若非地前何故下云应身非化身者是地前身。问。何以得知四善根位所见佛身非三乘同见。答。准梵网菩萨戒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既云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若非四善根位菩萨所见。更有何身云千释迦。问。此卢舍那是何地见。答。有说。初地菩萨所见之身。今释。此是二地菩萨所见之身。一说戒波罗蜜故。二云千百亿国。若初地菩萨见百亿非见千故。问。准十地瑜伽云。若作意时见无边国。何不得言千百亿国。若尔何故云初地菩萨得十百门。若云据作意应无量国。何但千百亿。况复二地菩萨得千百门。今言千百亿。正与相当。何烦异解。

经。是名应身。

赞曰。结也。

经。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了知法身。

赞曰。明法身也。文三如前。此初问也。

经。为除诸“烦恼等障为具诸”善法故。

赞曰。正释有二。初明所为。后明得身。初也。应说修因。文略不说。如前已解。此法身有二。一自性法身。二功德法身。今包合二。为除烦恼等障明为得自性法身。为具善法故明为得功德法身。即净法界四智心品总名法身。能证所证合名法身。假佛实佛二类有异分出应化。不尔就总应化亦名法身。故成唯识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别。

经。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

赞曰。明得法身。如如即自性法身。如如智即四智品。虽事智品不缘真如。离能所取故。由如如智起故总名如如智。故次云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摄一切佛法。若唯是如非摄一切故。又解。化身如前。应身者通摄自他二受用身。法身唯是自性真如。言如如智者如实相般若。又大庄严论及真谛三藏说有四觉。一应觉即真如。二正觉即智慧。三觉分即菩提因。四令觉即能诠教。诸法体边名如如。智性边名如如智故。故下文云。应身从无始来相续不断。一切诸佛不共之法体摄持故。众生无尽用亦无尽。是故说常等。明亦通是自受用身。下云法身者非是行法。无有异相。是根本故。犹如虚空。是故说常。既云非行法。明非四智。四智生灭是行法故。又解。二义俱通。准摄大乘别解三身及常无常门。即如彼解。准上下文及摄大乘等。约通而说即如前解。今此经中通二义解。若四句等中即自他受用别门而明不今四句。应非化身是地前身。化身亦应谓住有余涅槃之身。若自受用非名化故。故自受用同名法身。故此下云。是故法身慧清净故灭清净故是二清净。是故法身具足清净。若智理二合名法身。即性相合论门。若唯取如名法身者即性相别论门。若自受用是应身摄即是假实自他受用二合论门。若应唯是他受用身即假实别论门。故知诸说义不相违。

经。前二种“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实有为前二身”而作根本。

赞曰。已下诸门分别有九门。第一假实分别门。第二二利分别门。三有余无余等分别门。四治障废立门。五三体同别门。六一多分别门。七能所相依门。八常无常门。九四句分别门。就此假实文分为五。一标二释三征四解五结。此初二文。为前二身而作根本。依前解三身法身并摄智。即辨变化身及他受用。是假名佛是变化起。以如为本。从智变起故与前二而作根本。若依法身唯摄如如如如。是本不从他起故得名实。应依法起。化依应起。故前二身俱是假有。

经。何以故。

赞曰。征也。何所以故法是二依。

经。离法如如“离无分别智一切诸佛”无有别法。

赞曰。解也。初返解后顺成。初也。

经。一切诸佛“智慧具足一切烦恼究竟灭尽得”清净佛地。

赞曰。顺成也。胜鬘经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故。今此云智慧具足。即如如智一切尽灭即法如如。故具二种。

经。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摄一切”佛法。

赞曰。结成。可知如来净妙法身又即真如。是悟迷依。故为二本。

经。复次“善男子一切诸佛利益自他”至于究竟。

赞曰。第二二利分别门。于中有二。初辨二利。后善男子云何法如如下释情疑。初中复二。初法后喻。法中有三。初标次释后结。此标也。言利益自他至究竟者自利至佛云究竟。有三乘性令得果地究竟。无性之人同无穷尽。不入涅槃而为利益亦云究竟。

经。自利益者“是法如如利益他者”是如如智。

赞曰。释也。初释二利。后释所以。此初也。如如凝寂多自利。如智起用多利他。梁摄论云。若以法身为应身佛。无利益众生义。若以应身为法佛。无现世安乐义。问。诸说二利有三不同。一杂集论云。自他二利所依止。唯识亦然。自性法身正唯自利亦兼利他。通于二利。自受用变化是所依止故。自受用身是自利。他受用变化是利他。为他现故。二无上依及宝性论。法身是自利应化是利他。三者此经何故如是。答。杂集唯识。自性法身通二利据尽理论。无上依等据自性法身正用。而说云是自利。应化利他据他受用名为应佛故俱利他。此经如如同无上依。如如智利他据平等性及成事智起他受用变他二佛身故云是利他。杂集应身是自利者。据自受用名应身说。成唯识论据彼应身通二受用故成二利。各据一义。俱不相违。利益他者是如如智何不言应化耶。答。有二解。一云。举能变体是二智故。利他体故。所起之身唯是色故。利他用故所以不论。唯识论等说他用变化名利他。据用而说所变。大品般若云。化佛无心云何分别破坏诸法破坏开演之义。或此二身是彼智果说彼智名。实是应化。不尔下喻小不相似。二云。此据四智亦是法身。真如内寂说是自利。智有外用说是利他。不说应化义同前说。

经。能于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种种无边用故。

赞曰。释所以也。由此三身于自他利各得自在。俱成种种无边用故。故成唯识云。如是三身虽皆具足无边功德而各有异。言而得自在自在有三。如杂集第十二云。依止自在修亦有三种。一身自在即自性身及受用身。二行自在即变化身。三说自在谓能说六度等。既缘此求此依此而求此。故知佛身有三自在。成就无边二利用故。

经。是故“分别一切佛法有无量无边”种种差别。

赞曰。结也。一切佛法即三佛是。大品经云。出三界故无量。越十方故无边。义用众多云种种差别。

经。善男子“譬如依止妄想思惟说种种烦恼说种种业用”种种果报。

赞曰。下依喻显有二。初二喻喻二利。后一显庄严。初复分二。初一喻合显利他用。后一喻合显自利用。此初喻也。妄想思惟喻如如智任运能起利他之思。如法华经等云。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言妄想者喻实不思假起思故。说种种烦恼喻化身为二乘说种种烦恼。种种业者喻起应身为菩萨说种种业。种种果报者喻令他人既闻法已得世出世果。或此喻说断三障故成就三身。说种种烦恼令得应身。说种种业令得化身。说种种报令得法身。故下文云。惑障清净能现应身。业障清净能现化身。智障清净能现法身。果报即是智障所摄。虽佛地论二障各有所发之业并所得果合说果报。是习气依。要果报无习气方尽。又解。准下合文。说种种烦恼喻说大乘。大乘为本有余业故。如似有惑有业果故。业果如次喻独觉声闻。上能化下。如缘觉乘化声闻故。果报喻说声闻乘也。然独觉乘将得果时不假言教。发心之初解修行位中必假言教。所以法华经中俱云从佛闻法故。初解喻现身。次解喻令得身。后解喻为化说法。既判为喻利他。此解尽理。泛明利用即通三释。又解。喻二利用是总。并喻利他即别故通三解。然合文中但合利他说法。余者略而不合。

经。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说种种佛法说种种独觉法说种种”声闻法。

赞曰。法合也。三乘之人根性欲乐等各各不同。方便位中种性行解趣入各异。所以云种种佛法。

经。依法如如“依如如智一切佛法自在成就是为第一”不可思议。

赞曰。下喻合。显自利之用分三。初法次喻后合。此初也。问。喻利他中何不先举法次喻后合耶。答。承前法说近故。又复略故。今此远故广故。所以先法次喻后合。问。前自利中但云自利者是法如如。何故此喻自利之用并如如智。答。前据凝寂。法如如自利增但说如如。今明兼利。如如智亦是。又复前据如如智为他现说法用故利他。此据断障内证如如。即是自利。故不相违。有解结前。义亦无违。

经。譬如“画空作庄严具”是难思议。

赞曰。下喻庄严举喻。画空作庄严具如空无相。严具亦无相故是难思。如喻空如如智喻画。或如如上诸功德义如严空俱是无相。是难思议。

经。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成就佛法”亦难思议。

赞曰。举法合也。如是依如如及依如如智成就法身佛法。或如如是性如如智是功德义。功德义正是法身。依如方有故二合明。若真谛三藏解。前画空喻并前举法并是外疑。疑云。如如及智俱无分别。云何得应化说利。如画虚空成庄严具。极为难解难信。义亦无违。

经。善男子“云何法如如如如智二无分别而得自在事业”成就。

赞曰。下释情疑有二。初牒疑后喻释。此牒疑也。疑有二人。一出世人疑。二世间人疑。又是学人及不学人二人俱疑。

经。善男子“譬如如来入于涅槃愿自在故种种事业”皆得成就。

赞曰。下喻释有四喻。初二喻为出世人。后二为世间人。为出世人初举佛灭喻。无有分别而能利他。后举劣况胜喻。初文有二。初喻后合。此举喻也。举二乘人意解涅槃。谓佛入灭身智无故同如如无相。信有灭后化事得成。如涅槃后重起金棺为现双足。舍利变化种种事业而皆得现故举为喻。

经。法如如“如如智自在事成”亦复如是。

赞曰。法合可知。

经。复次“菩萨摩诃萨入无心定依前愿力从禅定起”作众事业。

赞曰。第二举劣况胜喻。文亦有二。所谓喻合。初也。菩萨灭定既六识不行而无分别。亦有种种变化事业。问。何故不举二乘劣喻。答。二乘入灭定不能起事业故。无垢称第二。无垢呵舍利弗云。夫宴坐者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等。灭尽定义广如余辨。灭定喻如如。前愿喻本愿。作事业喻应化业用。

经。如是二法“无有分别自在”事成。

赞曰。合也。灭定及所起事二俱无分别。化他事业得自在成。又解。如入灭定虽无分别。应化二事而得成。又解。合前法。如如智无有分别。自在事成。准前难意此释为胜。以前疑云云何法如如如如智二无分别事业成就故。今合之。

经。善男子“譬如日月无有分别亦如水镜无有分别光明亦无分别三种和合”得有影生。

赞曰。下除世间不学人疑。亦有二喻。初举有体喻。虽无分别而有影生。后举无体喻。虽无分别亦有影生。前二亦然。入涅槃已举无体。入灭定起举有体。今有体中初喻后合。此喻也。真谛三藏云。日月喻如如。水镜喻本愿慈悲。光明喻如如智。影喻应化身。今又释云。准下合文。既云以愿自在众生有感现应化身。以水现影喻法如如等相应定愿力。以镜影生喻众生机。日月喻法如如。光明喻如如智。准摄大乘。水喻众生有三摩地润滑性故现月等影。即水镜二俱喻生机。即日月喻法如如如如智。光喻本愿。虽无分别然由本愿及众生感力故有应化。然准经云亦如水镜无有分别。即前释胜。准下合文云以愿自在力众生有感。即后释胜。任意取舍。

经。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无分别以愿自在故众生有感现应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现。

赞曰。合也。

经。复次“善男子譬如无量无边水镜依于光故空影得现”种种异相。

赞曰。举空无体喻。初举喻明。后逐难释。水镜喻有情机。依于光者喻本愿力。空者喻法如如如如智。影现者应化身由本愿力光合于空法如如等。应化得现所为利他种种事业。或云。空影现者如无云翳空。依水镜处得现其影。言空影者是世俗所见空青天。青天现影在水镜中也。空无有青。所见青者如法如如及如如智上现于应化。或但喻机缘感便现。非如如理现应化身。此约唯识及安慧师无见相解。

经。空者即是无相。

赞曰。逐难释也。以空无形色故喻法身。

经。善男子“如是受化诸弟子等”是法身影。

赞曰。合也。初明所见身。后明有身所以。合成无异。若准真谛所翻之经应云如是受化之众是能感机。诸弟子等即是菩萨亦能现于应化二身。现于应化二身是法身影。如前初举佛般涅槃喻。后举菩萨灭定喻。又解。此文如是。受化诸弟子等是能感机。是法身影者此文言略。应云诸弟子等所见应化是法身影。本疑如来法身无分别云何能起应化二身。不疑弟子能起。然法如如等虽无分别。以愿力故令弟子心上见有。即应化事业而生。

经。以愿力故“于二种身现种种相于法身地”无有异相。

赞曰。明应化身有之所以合成无异。无异即合法身无分别相。言于二种身者是应化二身。或佛所现菩萨所现名二种身。虽现异相于法身地无有差别分别异相。

经。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诸佛说”有余涅槃。

赞曰。第三有余无余分别门明三涅槃。即为三段。此初明有余涅槃。四涅槃中除自性清净涅槃。不由断证一切同有故不约此明。有余涅槃应云有余依所显之涅槃无余依所显之涅槃。今略依字。准瑜伽五十。有余依地有三施设。一地施设。二寂静施设。三依施设。地即约十七地。寂静有四。依施设有八种依。一施设依。二摄受依。三住持依。四流转依。即四识住。五障碍依谓天魔。六苦恼依。一切欲界。七适悦依谓依静虑。八后边依。依谓所依。初施设依我法是施设世间。圣教假所施设。此依取蕴即取蕴为所依。余义准知。问。言有余依涅槃有几余依。答。准瑜伽五十云。当言与一种依一向相应。谓后边依。论意有余即后边依。后边依者谓阿罗汉相续诸蕴。云此后边依与六摄受事不共相应。与流转依与障碍依一向全不相应。所余非相应非不相应。以摄受依中有七摄受。一谓自己父母。二妻子。三奴婢。四作使。五僮仆。六朋友。七眷属。谓阿罗汉果于父母所犹摄受故。如如来身手扶父棺。升忉利天报母恩等。以依佛身有能摄受故余不摄受。以得还灭除流转故。能降魔故无此二依。施设依住持依等非一向依于取蕴。圣教亦施设预流等。我名相应。无执心取我有情等名不相应。余准此知。有后边等依名有余依。余依所得涅槃名有余依涅槃。云涅槃者是圆寂义。以寂有多皆能具故名为圆寂。寂静有四。一苦寂静。二烦恼寂静。三不损恼有情寂静。不造作诸恶行修习诸善。四舍寂静。谓住六恒舍。具此四寂名为圆寂。然应化身约示现说后边依等。非佛实有后边之蕴。若佛应身亦现生灭。由此即证。所说应身非自受用。自受用身无后边故。又若四智亦应身收。依何法身得无余依令应化不同二乘。但是现有似苦依身。或无漏依在名为有余。如成唯识说。虽无实依而现似有。或苦依尽说无余依。非苦依在说有余依故。依二身所得涅槃名有余依。

经。依此法身“说无余涅槃何以故一切余法”究竟尽故。

赞曰。下明无余依有三。初标次征后释。云依此法身说无余者有二解。一云。依如如法身无一切依名无余依涅槃。若尔涅槃法身何别。答。功德所依义边名法身。诸依寂静义边名涅槃。又解。四智心品是如如智。即自受用亦名法身。依此自受不现托生。双林唱灭无一切依名无余依。依此所显名无余依涅槃。问。无余涅槃由几寂灭名为涅槃。答。由二寂灭。瑜伽五十云。一由寂灭寂灭故。二由无损恼寂灭故。寂静寂灭者。谓先于有余依地获得触证四种寂静。今无余依涅槃界中亦有寂胜四种寂静。此意以重得寂静故。言由寂静寂灭故。一数教寂静。二一切依寂静。三依依苦寂静。四依依生疑虑寂静。言数教寂静者数谓智慧。因数起教教生于数名为数教。无余依中名言绝故名数教寂静。一切依寂静者如前八依无余。并寂名一切依寂静。依依苦寂静者。由前八依所生众苦亦得永灭名依依苦寂静。如依彼依生此苦依名为依依。四依依生疑虑寂静者。谓依八苦生疑虑无余皆寂名依依生疑虑寂静。问。有余依涅槃有几有余今言无余依。答有七。一因果余。惑因已尽苦果未亡有余苦依。成唯识云。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二不善业余。无学之人不善业尽余善无记业在。三苦谛余。四集谛余。五灭谛余。六道谛余。故胜鬘经云。有余生不尽当有生有。余梵行不成故事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如次苦灭道集即无作四谛。望不定姓有余不了当可修断等。非望定姓。七假实余。应化假故。

经。依此三身“一切诸佛说”无住处涅槃。

赞曰。下明无住处涅槃。文分为五。一标二释三问四解五结。此标也。

经。为二身故“不住涅槃离于法身”无有别佛。

赞曰。释也。何故三身名无住处。以为二身故不住以大悲故为物现身不住涅槃。亦应云不住生死。前明无余。已说不住生死。又以佛离漏余谓涅槃。故今偏明不住涅槃。不谓住生死。所以亦言离于法身无有别佛者。以其法身从应化说。性相合云无别佛。彼二不住故法身亦名不住。是故三身总名无住。又解。法身涅槃同体义别。若离法身有别体佛来住涅槃可言住涅槃。既离法身无别佛。即同体故。自不住自故不住涅槃。前释为胜。云离法身无别佛故。不云离涅槃无别佛故。

经。何故二身不住涅槃。

赞曰。问也。二身无漏即离生死。何故不住涅槃。

经。二身假名“不实念念生灭不定住故数数出现”以不定故。

赞曰。解应化身不住所以。初顺解次返成。一假名非实。二念念生灭。三数数出现。出现者为众生故或时现入灭。或时受生故数数出现。以不定故者明不住涅槃。

经。法身不尔“是故二身”不住涅槃。

赞曰。返成也。

经。法身不二是故不住涅槃。

赞曰。明法身不住涅槃所以。法身与应现不二故亦不住。

经。故依三身说无住涅槃。

赞曰。结也。

经。善男子“一切凡夫为三相故有缚有障远离三身”不至三身。

赞曰。第四治障废立门有二。初约境。次约心。此约境也。文分为二。初明有障不得三身。后明断得。初文分四。一标二征三列四释。此标也。三相即三性是所应知境相故。摄大乘论说。此三性名所应知胜相。有缚据现有障约种。又有缚即相缚或相应所缘。此约于三性。不了故有缚有障。障即三障等。由此远离不至三身。

经。何者为三。

赞曰。征也。

经。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

赞曰。列三相。三相即三性。如余广辨。今略释名辨体。言遍计所执相者。遍谓周遍计谓计度。于一切境遍计度故名为遍计。遍计即能遍计所遍计俱名遍计。所执者遍计所执性。或相即是性。亦即境相。依他众缘而得起故名依他起。相义如前。圆满成就名成就相。所执我法是遍计性。心心所色不相应是依他起。真如为成就体。若漏无漏门无漏五蕴亦圆成实。有漏性者亦依他。

经。如是诸相“不能解故不能灭故”不能净故。

赞曰。释也。遍计无相不可说断。但云不能解故。染依他有云不灭故。如称不净。能净即智。所净即如。经意如体不垢不净。今者未能解遍计灭染依他净圆成实。

经。是故诸佛具足三身。

经是故下结。有缚有障。不得至三身。

经。如是三相“能解能灭能净故是故诸佛”具足三身。

赞曰。后明断得分三。初牒能障。次辨能断。后结。如是三相牒也。能解灭净辨能断。由悟遍计性言能解。修无分别智故能灭。染依他智能断障故能净。由悟遍计所执相得化身。由有所执我相当情不达境空故。不能得现变化身。修净依他起智断染故得应身。由智生时能断障漏故。能净证圆成实性显得法身。故至三身。

经。善男子“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远离三身”不能得至。

赞曰。明障治中此约心明。文分为二。初辨障。依诸伏道下辨断。初文分三。一标二征三列。此标也。凡言心者有四义。一真实名心如般若多心。即真如理亦名为心故。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彼名干栗心。二缘虑心即通八识。彼名质多。三积集义名心。亦通八识。通能所积集故。四积聚最胜义名心。即唯第八。今者此问即缘虑积集二义名心。三心为能障。若能除断得至三身。若未除断远离三身不能得至。不能得应化身。不能至法身。

经。何者为三。

赞曰。随标征也。

经。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

赞曰。随征列释。此即列也。言三心者依真谛三藏释云。一起事心是六识皮。二依根本心是第七肉。三根本心是阿梨耶识骨。慈恩唯识法师云。起事心者谓见修烦恼相应之心。由此烦恼起造诸业。感异熟果事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随类身。起事所依之心依主释。或由心与烦恼相应同一事业亦名起事。即持业释。或起事相应之心。然正起事是烦恼。从相应心王立名。是邻近释。然初解胜。善不善业相应之心名依根本心。业是起生所依本故依根本相应之心。亦准前释根本心者。三有苦果相应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体性故。此总别异熟果通七识。唯除第七。若是有果起酬因名为苦果。通等流异熟即通八识。若真异熟名为苦果。是生死本。即唯第八。此中意识诸有漏果故涅槃经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又解。烦恼障并所发业名起事心。所知障并所发业名依根本。是烦恼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所得果。胜唯第八。诸业所依有能持种故名根本。劣通七识。若约等流果通八识。

经。依诸伏道“起事心尽依法断道依根本心尽依最胜道”根本心尽。

赞曰。下辨断有三。初明断障。次明得身。后结。初也。依诸伏道起事心尽者。谓在地前三十心位。仁王般若名伏忍故在四善根。分别二障能伏不行名依伏道。起事亡尽故入见道不造新业。感生死果显得随类化身。又解。通于十地金刚喻定已前虽伏烦恼。未断种故名诸伏道。究竟伏位在金刚喻定无间位中。方永令彼现行不起故。解深密经云。八地已去唯有所依所知障在。至佛果位得随类身。此解为胜。依法断道根本心尽者。谓修圣道次便断诸业。所以初地离恶趣杂染愚。二地之中离误犯三业愚。或通在十地断所知障名法断道。始从初地至金刚定已前名法断道。依法空观方能断故。所知断故能得应身。依最胜道根本心灭者。正舍名断在解脱道。若将舍名断在金刚定。此中二说如成唯识第十卷明。由断苦果一切习气皆永舍故能显法身。

经。起事心灭故“得现化身依根本心灭故得显应身根本心灭故”得至法身。

赞曰。明得身也。前之二身是始起故名之为得。法身本有云得至法身。准前可知。问。此之三身各何时得。答。准大庄严论.成唯识等并在金刚已后。佛地方起故。彼论云。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佛地论云成所作智起三业化依不正义。初地已上即得此智。正义唯在佛地得起。以在十地依有漏根发无漏识。明昧异故故不得起应身。既由平等镜智所起之身合名应身。故佛地起。非于十地有镜智。法身亦尔。以出缠位名法身故。成唯识云。在大牟尼名法身故。此约圆满得。若据分得及相似得。位有前后。在十信位分得化身。许彼菩萨八相成故初地已去得应法身。胜天王般若说有十法身。十地之中各得一故。上位菩萨化下位故分得二身。

经。是故一切如来具足三身。

赞曰。结也。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二末(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