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两晋秘史

第二六四回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甲申九年正月朔,长乐公苻丕大会宾客,令人请慕容农同饮,使人回说,不知去向。丕始知其去,使人四出寻之,乃知其在列人,已起兵矣。

却说慕容农又驱列人士民为卒,斩桑榆插地为兵,裂襜裳于竿为旗。使赵秋说屠各子及康东乌桓等人,各率部众数千赴之,攻破馆陶,收其军资器械,取康台,收马数千匹。于是步骑云集,众至数万。乃推农为骠骑大将军,监统诸将,设立郡署,上下肃然。农以父垂未至,不敢行赏,赵秋曰:“军无赏,士不往,今之来者也,皆欲立功规利,宜承制封拜,以广中兴之业。”农从之,于是赴者相继。农号令整肃,军无喧哗,士民喜悦。

长乐公闻知大怒,使石越来讨之。农曰:“石越有智勇之名,今不南拒大军而来此,是畏王而凌我也。必不设备,可以计取之。”众将皆曰:“今大兵至,宜治列人之城以治之。”农曰:“今已起义兵对敌,固当以山河为城池,何必列人之城治也。”越至列人之西,农参军赵谦曰:“越远来疲倦,请急击之。”农曰:“彼军有甲在外,我军有甲在心,昼战,则士卒见其外貌而惮之,不如待暮击之,可以必克。”即令战士严备以待,毋得妄动。石越既至,令士卒立栅壁垒,农笑曰:“越兵精士众,不乘其初至之锐以击我,乃更立栅,吾知其无能为也。”至暮,农令军士鼓噪出,阵于城西,守门将刘木率壮士四百人,当先毁栅而入。石越无备,见兵入寨,慌上马,两军相遇。石越持枪跃马走出,大骂:“逆贼!秦王有何负汝,发兵谋袭?”慕容农大怒拍马,更不打话,手执大杆刀直取石越,两马相交,战不十余合,石越被慕容农一刀斩于马下。挥兵进击,杀死秦兵大半,其余尽皆逃奔。毛当在后阵闻石越败,急欲上马,农大队涌至,措手不及,亦被乱军所杀。秦兵大败,以此秦人骚动,盗贼群起。

慕容垂招军买马,积草屯粮,不过半年,众至十万,起兵前来关东。先遣人报知慕容凤、丁零、翟斌,三人闻报,自来迎接人寨,叙谈衷曲,各诉契阔之情,共议复燕之计。丁零曰:“若复燕,可使人往邺报知前将军慕容农,令其起兵相应,我这里一面以兵先取邺城。”垂曰:“闻农起兵将至,吾亦遣人报知,君言正合我心。”当即写书,使田山去列人州,会慕容农一齐起兵,田山领书去了。

慕容垂与诸将发兵来攻邺城。田山以书见慕容农,农读书讫,实时以兵来会。时垂兵二十万余人,兵至邺郡。弟慕容德、子慕容宝上言曰:“今天下兵起,皆为燕故,吾兄乘此早称尊号,庶使人无异望,士有归心。若不早立尊号,则士民解体,大业难定矣!”垂曰:“然!”于是慕容垂自称为燕王,以世子慕容宝为王太子,以弟慕容德为车骑大将军,封范阳王,又拜王公百余人,使其率众二十余万,长驱攻邺。史说慕容德,字玄明,皝之少子也。状貌雄伟,额有日角偃月重文,博览群书,学多才艺。兄垂常与共论国家大谋,言必切至。垂谓之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

及慕容暐败,徙于长安,秦王苻坚以为张掖太守。苻坚败之于晋,德乃从垂至邺,因劝垂称号,垂乃以慕容德为车骑大将军。

兵至邺,慕容农兵亦至,闻后燕王到,自引亲随从人入中军参见燕王。燕王垂大悦曰:“得卿来助,大业成矣!”于是后燕王垂封慕容农为上将军,命其以兵与慕容德同屯。次日,会兵攻邺城。

当长乐公苻丕见燕兵势大,不敢出战,使兵坚守各门。遂召问韩晃等将曰:“今慕容垂兵多将广,难以与敌,攻城用何计可以破之?”韩晃曰:“慕容垂锐气正盛,石越之兵新亡,谁人再敢与战?若守此城,城郭不固,兵甲不坚,不如退守中城。”使人问垂如何起兵,于是丕遣姜让来说,问垂如何起兵。

让奉丕命来见慕容垂,未及开言,垂曰:“孤受主上不世之恩,故欲保全长乐公,使其赴京师,然后修复旧业,永为邻好。若不以邺城见让,当穷极兵势,恐单马求生,亦不可得也。”让厉色责之曰:“将军不容于家国,投命圣朝,燕之尺土,将军岂有分乎?主上与将军种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宠勋逾旧,一旦因王师小败,遽有异心。长乐公受分陕之任,宁肯拱手输将以百城之地乎?将军欲裂冠毁冕,自可极其兵势,但惜将军以七十之年,悬首白旗,高世之忠,更为逆鬼耳!”垂默然,左右请杀之。垂曰:“彼各为其主耳,何罪?”礼而归之。让上覆秦王坚并持垂表领送长乐公丕归长安,时坚闻知,后见表大怒切恨之。时苻丕见垂兵至,料不能敌,乃自领后军,至一更尽,大开东门杀出,以兵退入中城,传令三军,坚守城池,不许出战。

次日天明,后燕王闻苻丕已走,引众入城,扎住大军。却说秦北地长史慕容泓闻慕容垂攻邺,乃引亲属百余人亡奔关东,收集鲜卑九千人,起兵还屯华阴,招集亡命。平阳太守慕容冲闻慕容垂称王关东,亦招军买马,积草屯粮,众至二万,屯于平阳。却说秦王苻坚在宫中闻长乐公苻丕告急文书至,及知慕容垂、慕容泓等各起兵叛秦,心中大惊,谓夫人张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岂有今日之事耶?有何面目见朝臣乎?”言讫,命群臣计议,命将去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