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五

蕅益沙门智旭述

(癸)二例论受义

此染污意。何受相应。

既释第二能变。第六余相应门。故更例初能变以论受俱门也。此先假问征起。下有三解。第三为正。

有义。此(第七识所)俱。唯有喜受。(以)恒内执(第八识之见分为)我。生喜受故。有义。不然。(若如所说。则)应许喜受。乃至有顶。违圣言故。应说此意。四受相应。谓生恶趣。忧受相应。缘不善业所引(之真异熟)果故。生人(道及)欲天。(幷)初(静虑第)二静虑。喜受相应。缘有喜地善业(所引异熟)果故。第三静虑。乐受相应。缘有乐地善业(所引异熟)果故。第四静虑。乃至有顶。舍受相应。缘唯舍地善业(所引异熟)果故。

有顶。谓三有之顶。即非想非非想天。余可知。

有义。彼说亦不应理。此(第七识。从)无始来。任运一类缘内执我。恒无转易。与变异受。不相应故。又此末那。(但是)与前藏识义有别者。(颂中)皆别说之。若(使有)四受俱。(则颂)亦应别说。(今颂)既不别说。(决)定与彼(藏识相)同。故此(第七)相应。(亦但)唯有舍受。

变异受。谓忧。喜。苦。乐。改变不同之受也。余可知。初未转依竟。

(丑)二已转依。

未转依位。与前所说(十八)心所相应。已转依位。唯二十一心所俱起。谓徧行别境各五。善十一。如第八识。已转依位。唯舍受俱。任运转故。恒于所缘平等转故。

平等转。谓平等性智。证得十平等性故。亦唯舍受也。六释余相应门竟。

(辛)七释三性门。

(问曰)。末那心所。何性所摄。(答曰)。有覆无记所摄。非余(善恶及无覆无记。盖以)此意相应四烦恼等。是染法故。障碍圣道。隐蔽自心。说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无记。(问曰。既是烦恼。何非不善。答曰)。如上二界诸烦恼等。(种子。由于)定力摄藏。(不起现行)。是无记摄。此(意所)俱(现行)染法。(由其)所依(之识。极微)细故。(无强计度)任运转故。亦无记摄。若已转依。唯是善性。

(辛)八释界系门。

(问曰)。末那心所。何地系耶。(答曰)。随彼(藏识)所生。即为(彼地所系。谓生欲界。现行末那。相应心所。即欲界系。乃至有顶。应知亦然。任运恒缘自地藏识。执为内我。非(缘于)他地故。若起彼地(之)异熟藏识。现在前者。名生彼地。染污末那。(即便)缘彼(藏识)执(为内)我。即系属(于)彼(地藏识)。名彼所系。或为彼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名彼所系。若已转依。即非所系。

彼地。谓三界九地之随一地也。或为彼地藏识所系。是约所缘义释。或为彼地烦恼所系。是约相应义释。

(辛)九释伏断门二。初正明无染末那。二申明有净末那。(壬)今初。

(问曰)。此染污意。无始相续。何位永断。或暂断耶。(答曰)。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阿罗汉者。总显三乘无学果位。此位染意种及现行。俱永断灭。故说无有。(若夫有)学位(中入于)灭定。(及)出世道(无漏观)中。俱暂伏灭。故(亦可)说无有。谓染污意。无始时来。微细一类。任运而转。诸(世间)有漏道。(虽复是善)。不能伏灭(此识相应之我执。惟)二乘(无漏)圣道。有伏灭义。(以根本)真无我解。(能)违(彼)我执故。后得(智)无漏现在前时。是彼(根本真无我解之)等流。亦违此(染污)意。(盖以)真无我解。及后所得。(此二智)俱(是)无漏(道)故。(皆)名(为)出世道。(又复)灭定既是圣道(之)等流。(以其)极寂静故。此(染污意)亦暂非有。(然出世道及灭尽定)。由未永断此种子故。(所以)从灭尽定。(及出世)圣道起已。此(染污意仍)复现行。乃至未灭(位中。恒相续转)。然此染意相应烦恼。是俱生故。非见(道之)所断。是染污故。非(是)非所断(摄。此染污意相应烦恼)。极微细故。所有种子。与有顶地。下下烦恼。一时顿断。(以其)势力等故。(直须)金刚喻定现在前时。顿断此种。成阿罗汉。故无学位。(方得)永不复起。(若夫)二乘无学回趣大乘(者)。从初发心。至未成佛。虽实是菩萨。亦名阿罗汉。(以)应(供等三)义等故。不别说之。

有等地下下烦恼。谓第六识中。俱生之极细贪痴慢也。约三界九地。各分九品。此当第八十一。由其最极微细。故与第七识之烦恼势力齐等。非金刚喻定。不能断彼种子。然第六识中。俱生烦恼。既分八十一品。则是品品渐断。此第七识相应烦恼。惟是微细一类。不分三界九地。故云顿断也。

(壬)二申明有净末那二。初出谬解。二出正解。(癸)今初。

此中有义。末那唯有烦恼障俱。圣教皆言三位无故。又说四惑恒相应故。又说为(前六)识(之)杂染依故。

(癸)二出正解二。初正明无染有净。二通释染净差别。(子)初中二。初斥前非。二申正义。(丑)今初。

有义。彼说教理相违。出世末那。经说有故。无染意识。如有染时。定有俱生。不共依故。

此先总斥也。经说有出世末那。而彼说无。岂不违教。又无染意识。必有所依意根。而彼说无。岂不违理。言无染意识者。即无漏道相应之第六净识也。言俱生不共依者。指第七意根也。量云。净意识是有法。定有净末那为俱生不共依宗。因云。转识摄故。喻如有染时意识。

论说。藏识决定恒与一识俱转。所谓末那。意识起时。则(藏识与)二俱转。所谓意识。及与末那。若五识中随起一识。则(藏识与)三俱转。乃至或时顿起五识。则(藏识与)七俱转。(明文若此)。若(汝执)住灭定无第七识。尔时藏识应无识俱。便非恒定一识俱转。(又第六识入无漏观)住圣道时。若无第七。尔时藏识应(但与第六)一识俱。如何可言若起意识。尔时藏识定二俱转。显扬论说。末那恒与四烦恼相应。(是为染位)。或翻彼相应恃举为行。或平等行。(是不染位)。故知此意。通染不染。若由(本)论说阿罗汉位。无染意故。便(谓竟)无第七。应由(本)论说阿罗汉位舍藏识故。便(亦幷)无第八。(彼第)八既不尔。此(第七)云何然。又诸论言。转第七识得平等智。彼(平等智。亦)如余(大圆镜妙观察等)智。定有所依相应(之)净识。此(第七)识(若)无者。彼(平等)智(亦复)应无。非离所依(之心王。得)有能依(之净无漏慧心所)故。(又)不可说彼(平等性智)依六转识。(论)许(诸)佛恒行(平等性智。犹)如(大圆)镜智(之无间断)故。

此广明违教也。

又无学位。若无第七识。彼第八识应无俱有依。然(第八识)必有此(俱有)依。如余(眼)识(等)性故。又如未证补特伽罗无我者。彼我执恒行。亦应未证法无我者。法我执恒行。此(第七)识(于三位中)若无。彼(三位中之法我执。将)依何识。非(可谓三位中之法我执)。依(于)第八。(以法我见即是慧。而)彼(第八识)无慧(心所与之相应)故。由此应信二乘圣道灭定无学(位中)。此(第七)识恒行。彼未证得法无我故。又诸论中。以(前)五(识为)同法。证有第七(意根)为第六(意识之俱有)依。圣道起时及无学位。若无(净)第七。为(净)第六依。所立宗因便俱有失。或应五识。亦无有(五根为)依。(既)五(识)恒有依。(则第)六(识)亦应尔。

此广明违理也。应立量云。无学位第八识是有法。定有净第七为俱有依宗。因云。以是识性故。喻如眼等识。补特伽罗无我。即生空理。法无我。即法空理。以五同法等者。谓立量云。第六识是有法。定有第七意根为俱有依宗。因云。转识摄故。喻如前五识必以五根为俱有依。今若谓二乘圣道及无学位。但有第六识相应之生空智慧。而无第七净识为俱有依。则宗上有能别不极成之过。以俱有依不必定有故。因中犯共不定之失。以前六识。共是转识摄故之因。而五识定有所依。第六于无漏位不定有依。则外人反出不定过云。为第六如前五。一切时中定有依耶。为前五。如无漏位中第六。亦不必有依耶。初斥前非竟。

(丑)二申正义。

是故定有无染污意。于上(无学。灭定。及出世道)三位。恒起现前。(颂中)言彼(三位)无有者。(但)依染意(而)说。如说四位无阿赖耶。非无第八。此亦应尔。

四位无阿赖耶者。三乘无学及佛也。初正明无染有净竟。

(子)二通释染净差别。

此意差别。略有三种。一补特伽罗我见相应(之意)。二法我见相应(之意)。三平等性智相应(之意)。

补特伽罗我见。即俱生我执。法我见。即俱生法执也。

初(我执相应之意)。通一切异生(恒时)相续。(若夫)二乘有学(及)七地以前。(但除无学回心者。余)一类(有学)菩萨。(于无漏位。则不现起。而于)有漏心位。(彼意仍)缘阿赖耶识。起补特伽罗我见。次(法执相应之意)。通一切异生声闻独觉。(皆悉恒时)相续。(若夫)一切菩萨。(于法空智果现前之时。则不现起。而于)法空智果不现前位。彼(意仍)缘异熟识起法我见。后(平等性智相应之意)。通一切如来。(恒时)相续。(若夫)菩萨(于初地)见道。及(初地后)修道(位)中。(法空智果不现前时。则不现起。而于)法空智果现在前位。彼(意或)缘无垢(净识。或缘)异熟识等。起平等性智。

如来平等性智。缘无垢识。菩萨平等性智。缘异熟识也。余可知。

补特伽罗我见起位。彼法我见亦必现前。我执必依法执而起。如夜迷杌等。方谓人等故。我法二见。用虽有别。而不相违。同依一慧(心所)。如眼识等。体虽是一。而有了别。青(黄赤)等多用。不相违故。此亦应然。

迷杌等。喻法执。谓人等。喻补特伽罗执也。我法下释伏难。谓有难曰。上云我我所执。决不俱起。此中我法二见。何得俱起。今释之曰。用虽有别。而不相违。以同依一慧。非一心中有二慧故。又难曰。既唯一慧。何有二执。今释之曰。如一眼识。顿别青黄。如一耳识。齐闻钟鼓。亦复何违。应立量云。我法二执是有法。用不相违宗。因云。同依一慧故。喻如眼识体一而了别多色。

二乘有学。(于或)圣道。(或)灭定现在前时。顿悟菩萨。于修道位(中。及)有学(回心之)渐悟(菩萨。若)生空智果现在前时。(此三等人)。皆唯起法执。(以彼)我执。已(彼圣道灭定生空智果所)伏故。二乘无学。及此(无学回心)渐悟(菩萨。于)法空智果不现前时。亦唯起法执。(以彼)我执已断故。八地以上。一切(若顿若渐)菩萨。所有我执。皆永不行。或(无学回心。固)已永断。或(顿悟及有学回心。亦)永伏故。(若夫)法空智果不现前时。(虽在八地以上)。犹起法执。(以生空智果。与法执)不相违故。如有经说。八地以上。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我执)所依(之)所知障在。(当知)此所知障。是现(行)非种(子。若)不尔者。烦恼(种子。犹未永断)。亦应(名为)在故。(然此与)法执俱(之)意(根)。于二乘等。虽名不染。(而)于诸菩萨。亦名为染。(以正)障彼(法空)智故。由此亦名有覆无记。(惟)于二乘等。说名无覆。(以此法执相应之意)。不障彼(生空)智故。(又此第七识。虽随第八所生所系。然非真异熟识。但)是异熟生(所)摄。(以)从(第八真)异熟识。恒时生故。名异熟生。非(即引业所招之)异熟果。(问曰。前六识一分无记性者。名异熟生。此第七识。云何亦名异熟生耶。答曰。以)此(异熟生之)名。(可)通(摄)故。(喻)如增上缘。(虽正指六根。然凡)余(三缘所)不摄者。皆入此(增上缘)摄。(今异熟生亦尔)。

初正释颂文竟。

(庚)二证有第七三。初问答总标。二别明教理。三通妨总结。(辛)今初。

(问曰)。云何应知此第七识。离眼等识。有别自体。(答曰)。圣教正理。为定量故。

(辛)二别明教理二。初明圣教。二显正理。(壬)初中二。初正释。二指广。(癸)今初。

谓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

薄伽梵。即世尊也。而含六义。佛地经论云。谓诸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具自在义。炎猛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庄饰故。具端严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具名称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具尊贵义。或能破坏四魔怨故。名薄伽梵。按小乘不知三种别义。妄计过去名意。现在名识。未来名心。今以大乘实义开晓之也。

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法(之)种(子)。起诸法(之现行)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尘各)别境(界)。粗动间断。了别转故。如入楞伽伽他中说。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

三义通八识者。八皆名心。心王有八。亦皆有集起义故。八皆名意。八识皆有前灭等无间意。又皆有思量义故。八皆名识。称为八识。一一皆有了别用故。随胜显者。第八集起之义独胜。第七思量之义独胜。前六了境之义独胜也。缘藏识等。思量为我等者。一切凡夫。二乘有学。及八地前菩萨。于有漏心位。此第七识缘阿赖耶。恒审思量。补特伽罗我。二乘菩萨。入灭定位。及生空智果。现在前位。此第七识缘异熟识。恒审思量法我。地上菩萨。于法空智果。现在前位。此第七识缘异熟识。恒审思量。二种无我。如来位中。此第七识缘无垢识。恒审思量二种无我也。

又大乘经。处处别说有第七识。故此(第七识。是决定)别有。诸大乘经。是至教量。前(于初能变中。既)已广说。故不(须)重(为极)成。(又复)解脱经中。亦别说有此第七识。如彼颂言。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曾非当有。彼经自释此颂|意言。有染污意。从无始来。与四烦恼。恒俱生灭。谓我见。我爱。及我慢。我痴。对治道生断烦恼已。此意从彼便得解脱。尔时此意相应烦恼。非唯(于今)现无。亦无现在过来未来。(以诸烦恼)无(实)自(体)性故。

若约迷情。则现前一念。积集过去无量惑业苦种。能起未来无量惑业苦事。然过去已灭。未来未生。唯此一刹那心。可名有体。而此心体。念念迁流。新新不住。亦何尝有实体哉。依此妄心。故妄见有三世差别。果见觅心了不可得。则现在既无。三世何有。惟其坐断三世。方能普达三世。又觅心既不可得。岂有形相方隅。惟其消殒十方。方能徧照十方。故曰微尘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此所谓非曾非当有也。是故所谓对治道生断烦恼者。非如世间军阵相杀。对垒抵敌之谓也。直是以二空智。深观烦恼。本无自性。既不自生。亦不他生。又不共生。不无因生。只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正妄生时。仍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未来。生即无生。终无自性。自性既无。他性何有。自他既无。岂有共性。有尚叵得。况无因生。如此研观。勿令休息。解种熏发。惑种自消。故瑜伽论决择分中云。问。断烦恼时。为舍缠耶。舍随眠耶。(缠。谓现行。随眠。谓种子也。)答。但舍随眠。缠即不起。问。为断过去。为断未来。为断现在。答。非断去来今。然说三世断。何以故。若在过去有随眠心。任运灭故。其性已断。复何所断。若在未来有随眠心。性未生故。体既是无。当何所断。若在现在有随眠心。此刹那后。性必不住。更何须断。又有随眠。离随眠心。二不和合。是故现在亦非所断。然此他意内正作意。二因缘故。正见相应。随所治惑。能治心生。诸有随眠。所治心灭。此心生时。彼生灭时。平等平等。对治生灭。道理应知。正见相应。能对治心。于现在世。无有随眠。于过去世。亦无随眠。此刹那后。离随眠心。在未来世。亦无随眠。从此以后。于已转依已断随眠身相续中。所有后得世间所摄。善无记心。去来今位。皆离随眠。是故三世。皆得说断。初正释竟。

(癸)二指广。

如是等教。诸部皆有。恐厌广文。故不繁述。

初明圣教竟。

(壬)二显正理三。初结前起后。二显示正理。三指广劝信。(癸)今初。

已引圣教。当显正理。

(癸)二显示正理六。初恒行无明。二为缘生识。三思量名意。四无心定别。五无想天染。六三性时染。(子)初中二。初正显恒行。二转释不共。(丑)今初。

谓契经说。不共无明。微细恒行。覆蔽真实。若无此(第七)识。(则)彼(不共无明。便)应非有。谓诸异生。于一切分。恒起迷理不共无明。覆真实义。障圣慧眼。如伽他说。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

谓能照真义之智心。正当生时。有一法常能为其障碍。此障碍法。俱行于一切异生善。恶。无记三性分位之中。所谓不共无明是也。

是故契经说异生类。恒处长夜。无明所盲。惽醉缠心。曾无醒觉。若(使)异生位(中。或)有暂不起此无明(之)时。便违经(中所说。恒处长夜等)义。(以)俱(在)异生位(中。而)迷理无明。有行不行。不应理故。此(不共无明。若谓)依(于)六识。皆不得成。应此(无明如六识之)间断。(或)彼(六识如此无命之)恒染故。许有末那。便无此失。

初正显恒行竟。

(丑)二转势不共。

染意恒与四惑相应。此(所)俱(之)无明。何(独)明不共(耶)。

此设问征起也。下文也三家释。第三为正。

有义。此俱我见慢爱。非根本烦恼。名不共何失。

谓此意所俱无明。是根本烦恼。其所俱我见。我慢。我爱。则非根本烦恼所摄。但是随烦恼性。故虽四惑俱起。而三非同类。独此无明。名为不共。亦复何失。此初家释全非。

有义。彼说理教相违。纯随烦恼中。不说此(见。慢。爱)三故。此三(是其)中十(根本)烦恼摄故。处处皆说染污末那。与四烦恼恒相应故。应说四中无明是主。虽(与见慢爱)三俱起。亦名不共。(以其)从无始际。恒内昏迷。(不了空理)。曾不省察。(惟妄执我。无循反时)。痴增上故。(问曰)此所俱见等(三惑)应名相应。(答曰)若(三法行。各)现为主时。(亦)应名(为)不共。如无明故。许亦无失。

若为主时。应名不共者。谓生死流转。则贪爱为主。障于圣道。则见慢为主。见则偏执一理。不肯虚心。慢则倨傲自恃。不肯求他故也。此第二家释虽是。然未曲尽其致。

有义。此痴名不共者。如(十八)不共佛法。(惟如来有。今此无明亦尔)。唯此(第七)识有故。(难曰)。若尔。(则)余(六)识相应烦恼。此(第七)识中(所)无。(亦)应名不共(耶。答曰。但)依殊胜(之)义。(以)立不共(之)名。非(谓但)互所无。皆名不共也。谓第七识相应无明。无始恒行。障真(实)义(及无漏)智。如是(殊)胜(业)用。余识所无。唯此识有。故名不共。(又难曰)。既尔。(则)此(所)俱(见慢爱)三。亦(有胜用)。应名不共。(答曰)。无明是主。(故)独得此(不共之)名。或许余三。(为主之时)。亦名不共。(今但)对余(识相应之)痴(心所)故。且说无明(为不共耳。然)不共无明。总有二种。一恒行不共。余识所无。二独行不共。此识非有。

且说无明以上。与第二家释同。不共无明以下。辨此不共一名而有二义。方曲尽其致也。一恒行不共者。于有漏位常起现行不间断故。此惟第七识有之。余六识之所无。今正指此为不共无明也。二独行不共者。不与余九根本烦恼同起。独迷谛境。惟第六识有之。故此第七识中非有。今不指此为不共也。

故瑜伽说。无明有二。若(与)贪等俱者。名相应无明。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就独行无明。又分是主非主二义。若)是主独行。(不与忿等小十俱者。此能发业)。唯见(道之)所断。如契经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所以更)不造(作)新业。(此即徧指是主独行。以为不共无明。非指第七识中恒行为不共也。若夫)非主独行。(一任忿等小十各自为主。此类无明)。亦(通于)修(道)所断。(以与)忿等(十小随惑)。皆通(修道)见(道之)所断故。

若论第七识之无明。亦仍与贪等俱。亦是相应无明所摄。但以恒行为主。故又徧得不共之名。若夫独行不共。又分是主非主二义。是主。则唯见所断。非主。则通见修所断。而皆但与第六识俱。非同第七恒行不共。故特细剖析之。

恒行不共。(惟修所断。故是)余部所无。独行不共。(既有是主非主二种。通于见修二断。故得)此彼(五部)俱有。

按俱舍中。惑分五部。一者见苦谛所断部。二者见集谛所断部。三者见灭谛所断部。四者见道谛所断部。五者修所断部。部者。分也。类也。根本十惑。各由迷于谛理而起。故各有部分。一一谛下。各起多惑。故部类不同也。恒行不共。但在第七识有。唯属修所断部。故云余部所无。独行不共。若非主者。通于五部。故云此彼俱有。然是主独行。惟见所断。亦应云此部非有。以非此中正意。故略不言之耳。初恒行无明竟。

(子)二为缘生识。

又契经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广说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识。若无此(第七)识。(则)彼(意法为缘之)意非有。谓如五识。必有眼等(五根为)增上不共俱有所依。意识既是六识中摄。理应许(其亦)有如是所依。此(第七)识若无。彼(第六识之增上不共俱有所)依宁有。又不可说(肉团心)色。为彼所依。(以说名为)意。非(是)色故。(且)意识(由依意故。得具自性。随念。计度。三种分别。设依色者。便与五识一般。但有自性分别)。应无随念计度二分别故。亦不可说五识无有俱有所依。彼与五根俱时而转。如(种与)芽。(形与)影故。又识与根。既必同境。(喻)如心(与)心所。决定俱时。

五根为五识依。共有三义。一者增上。由根发识故。二者不共。眼识自依眼根。不与耳识等共故。三者俱有。眼正见时。识正了别。同一刹那。无前后故。余五亦然。五根如种。五识如芽。五根如形。五识如影。五根如心王。五识如心所。意与第六。应知亦然。

由此理趣。极成意识。(犹)如眼等(五)识。必有不共(他识)显自名(为意识之意)处。等无间(意根之所)不摄。(是)增上生(缘)所依。极成六识(各)随一(根)摄故。

量云。极成意识是有法。必有不共显自名处等无间不摄增上生所依宗。因云。极成六识随一摄故。喻如眼等识。言等无间不摄者。谓瑜伽云。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为意根。此约前灭识为后开导依。所以假立意根之名。今此同时增上所依。非彼等无间意所摄也。二为缘生识竟。

(子)三思量名意。

又契经说。思量名意。若无此(第七)识。彼(思量意则)应非有。谓若意识现在前时。等无间意已灭非有。过去未来理非有故。彼(过去等无间意)。思量(之)用。定不得成。既尔。如何(经中)说(思量)名为意。若谓(思量名意。乃是)假说。理亦不然。(既)无正思量。假(名为意复)依何立。若谓(意识于前)现在(之时)。曾有思量。(今虽已灭。得名为意。然殊不知第六意识)尔时(正现在位。虽有思量。但)名(为)识。宁(得)说为意(乎)。故知别有第七末那。恒审思量。正名为意。(若夫)已灭(之等无间意。乃)依此(第七而)假立意名(耳)。

问。二卷破外难云。假必依真。亦不应理。今乃云无正思量。假依何立。不亦自语相违耶。答。世间名字。固有依真说假者。亦有不依真说假者。元非一概。依真说假。如依真见道假说相见道。依内种子假说外种子。依思量意假说等无间意之类是也。不依真说假。如兔无角。假说兔角。龟无毛。假说龟毛。又如月无二。假说二月。空无华。假说空华。乃至见相二分非我法。假说为我法等是也。故云。假必依真。亦不应理。倘更执假必不依实事。亦岂应理也哉。又若约诸法自相名真。则思量名意。亦唯于诸法共相而转。何尝亲得彼自相哉。特于共相之中说实说假耳。

(子)四无心定别。

又契经说。无想(定。)灭(尽)定(二种不同。假使第七)染意若无。彼(二种定。便)应无别。谓彼二定俱灭六识及彼(相应)心所。体数无异。若无(第七)染意于(此)二定(之)中。一(无想定是)有。一(灭尽定是)无。(则)彼二(定)何别。若谓加行界地(所)依等有差别者。理亦不然。彼差别(之)因。(正)由此(第七识而)有故。此(第七识)若无者。彼(差别)因亦无。是故定应别有此意。

体。谓心王。数。谓心所。言此二定之中。所灭心王。同是六识。所灭心所。同五十一。设非有染无染二意差别。则二定更无异矣。加行。谓作意。所依。谓教法。等者。等取自体假立也。集论明此二定有五门差别。一所依。二自体。三假立。四作意。五界地。一所依别者。无想定。乃外道弟子。依外道所说邪教而修。灭尽定。乃世尊弟子。依世尊所说正教而修。二自体者。无想定。体是有漏。灭尽定。体是无漏。三假立者。无定想。依有覆意所缘阿赖耶假立。灭尽定。依无覆意所缘异熟识假立。四作意者。无想定。由永出离作意以为加行。灭尽定。由暂止息作意以为加行。五界地者。无想定。是色界舍念清净地所系。灭尽定。依无色界非非想地而入。仍非所系。

(子)五无想天染。

又契经说。无想(天中)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第七)识。彼(无想天便)应无染。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则俱生)我执便无。(然)非于余处有具缚者。一期生中(或能)都无我执。彼(无想天若)无我执。应如涅槃。便非圣贤同所诃厌。(救曰。彼无想天我执)初(半劫后方灭)。后(半劫时又生。则是)有故。无如是(应如涅槃之)失。(破曰)。中间(四百九十九劫)长时无(我执)故。有(如涅槃之)过。(救曰。过)去(未)来有(我执)故。无如是(如涅槃之)失。(破曰)。彼(过去未来)非现(非)常。(同于)无故。有(如涅槃之)过。(又)所得(之无想异熟既)无故。(则)能得(无想报之有情)亦无。(此无想异熟。乃是)不相应法。(不过依于色心分位假立)。前已遮破。(不是实有。若无末那。亦无藏识)。藏识无故。熏习亦无。余法受熏。已辩非理。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由斯贤圣。同诃厌彼。

言所得无者。谓彼有情。于无想定前求无想果。故所熏成种。招彼异熟。染污末那。缘彼执我。依之粗动想等不行。于此分位中。假立无想报。若无此第七识。彼无想报。则不应有也。

(子)六三性时染。

又契经说。异生善染无记心时。恒带我执。若无此(第七)识。彼(我执)不应有。谓异生类三性心时。(前六转识)虽外起(善恶)诸业。而内恒执我。由执我故。令六识中所起施(戒禅)等(善业)不能亡相。故瑜伽说。染污末那为(六)识依止。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染污)末那灭已。相缚解脱。言相缚者。谓(由染意恒执我故。令前六识)于(其所缘)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为彼)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依如是义。有伽他言。如是染污意。是识之所依。此意未灭时。识缚终不脱。又善(及)无覆无记心时。若无(第七识恒起)我执。应非有漏。(以)自相续中六识(所有)烦恼。与彼善等不俱起故。(若谓过)去(未)来(烦恼)缘缚。(则)理非(是)有故。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无漏故。

他惑。指过去未来惑。他解。指过去未来生空智慧也。现在六识起善及无覆无记法时。既不与烦恼俱起。若谓过去未来有烦恼故。名有漏者。则须陀洹等于出观后所起思惑。应成无漏。以过去已曾证无漏故。又七方便人所有善无记心。应成无漏。以未来必当证无漏故。

又不可说(异心心所之外)。别有随眠。是不相应(行蕴所摄。于善等时)现相续起。由斯善等成有漏法。彼(不相应)非实有(体。前文)已极成故。亦不可说从有漏种生彼善等。故成有漏。(以有漏因。惟由第七执我。若无第七执我。则)彼(善等)种子。先无(有)因。可(令)成有漏故。(亦)非由(于有)漏种(故。令)彼(善等现行)成有漏(法)。勿学(地中之)无漏(现行)心。(由彼尚有有漏种子)。亦(可)成有漏故。虽(或)由烦恼引施等业。而(烦恼已去)。不(与善等)俱起。故非(可为)有漏(之)正因。以有漏(之)言。(乃)表(与)漏俱(时起)故。又无记业。非烦恼引。彼复如何得成有漏。然诸有漏。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方成有漏。由此熏成有漏法(之)种(子)。后时(由此种子)现起。有漏义成。异生既然。有学亦尔。

自身。明非他惑。现行烦恼。明非随眠种子。俱生俱灭。明非不俱时起。互相增益。谓六识所起施等。与第七我执。互相增长资益也。

无学有漏。虽非漏俱。而从先时有漏种起。故成有漏。于理无违。

此释伏难也。难曰。若有漏言。必表漏俱。则无学位中已得漏尽。何故五根五识仍名有漏。今释之曰。无学位中。五根五势有漏之法。虽非与有漏第七心俱。而由彼异熟未空。仍从先时所熏有漏种起。故成有漏。此则于理无违。

由有末那恒起我执。令善等法有漏义成。此意若无。彼(有漏义则)定非有。故知别有此第七识。

二显示正理竟。

(癸)二指广劝信。

证有此识。理趣甚多。随摄大乘。略述六种。诸有智者。应随信学。

二别明教理竟。

(辛)三通妨总结。

然有经中说六识者。应知彼是随转理门。或随所依六根说六。而识类别。实有八种。

以意根中。即摄第七第八两识故也。二释第二能变竟。

(戊)三释第三能变二。初明差别等前六门。二明共依等后三门。(己)初中二。初释差别等四门。二释心所受俱两门。(庚)初又二。初设问举颂。二以论释成。(辛)今初。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颂曰。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一差别门)。了境为性相。(二体性门。三行相门)。善不善俱非。(四三性门)。

此下共以九门释第三能变之相。今先举四门也。五心所相应门。即下文此心所徧行三句。及初徧行触等二十句是。六受俱门。即下文三受共相应一句是。七共依门。即依止根本识一句是。八俱转门。即五识随缘现三句是。九起灭分位门。即意识常现起四句是。

(辛)二以论释成三。初释差别门。二释性相两门。三释三性门。(壬)今初。

论曰。次中思量能变识后。应辨了境能变识相。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六)境种类异故。谓名眼识乃至意识。(乃)随(六)根(而)立(其)名。具五义故。五。谓依。发。属。助。如根。

此正明依根而立六识名也。言五义者。一依眼等六俱有根而住。二由六根所发。三各系属于根。四能助根了别。五各如根所缘之境。

虽六识身。皆依意转。然随不共。立意识名。如五识身。无相滥过。或唯依意。故名意识。辨识得名。心意非例。

此释伏难也。难曰。五识亦以第一为染净依。何故第六独名意识。今释之曰。六识虽皆依意。然前五识。但以意为共依。惟第六识。以意为不共依。故随不共立意识名。如五识身。各依一根。各随不共立名。故无相滥之过。又或前五兼依色根。第六唯依于意。故名为意识耳。又难曰。若第六唯依于意。得名意识。则第八亦唯依意。亦应名为意识。又第七唯依第八。应名为心识耶。今释之曰。此中但辨六识所由得名。若第八名心。第七名意。自约集起思量义胜立名。虽互相依。非在此依根得名之例也。

或名色识乃至法识。(则是)随境(而)立(其)名。(以)顺(于)识(之)义故。谓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了别。(乃)名(为)识。色等五识。唯了色等(各各一尘)。法识通能了一切法。或(第六)能了(差)别(之)法。独得法识名。(前五但能了自相分性境。不能了差别法。不名法识)。故六识名。(亦)无相滥(之)失。

此复名依境而立六识名也。色等下。释伏难。难曰。五尘亦皆名法。法亦惟是五尘及五尘落谢影子。何故第六独名法识。释有二义。一者。前五识各局一尘。第六识通了六尘。二者。前五识但了一味性境。第六识能了种种差别之法。故亦不相滥也。

此后随境(所)立六识(之)名。(乃)依五色根未自在(位而)说。若得自在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但可随根(立名。乃)无相滥(之)失。

谓此六识。有两种名字。前云眼识乃至意识。是随根立名。后云色识乃至法识。是随境立名。然此后随境所立之名。但可依未自在位说耳。若至诸根互用。一根发识。通能缘一切境。设名色识乃至法识。未免相滥。但可随所依根立名。始无相滥之失也。

庄严论(中但)说如还五根。一一皆于五境转者。且依粗显同类境说。佛地经说。成所作智。决择有情心所差别。起三业化。作四记等。若不遍缘(六尘诸境)。无此能故。

此释难也。难曰。若谓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何故庄严论中但说如来五根。一一皆于五尘境转。不云徧于一切法转耶。释曰。且依粗显同类境说耳。非不徧缘一切境也。故更引佛地经以证遍缘。言粗显同类境者。即指五尘。其相粗显。又同一性境之类故也。此等粗显同类之境。未自在位决定不相融者。今自在位尚可互缘。况法尘境。本来细微不相窒碍。岂自在位反不得遍缘哉。言四记者。记即是答。一者一向记。二者分别记。三者反诘记。四者舍置记也。

然六转识所依所缘。粗显极成。故此(颂中)不说。前随义便。已说所依。此所缘境。(姑俟)义便当说。

此释疑也。疑曰。前第七识颂中。有所依所缘二门。今此六识。何故不说。答曰。此六转识。依于六根。缘于六尘。粗显极成。故颂不说。然前论中。因义便故。既已傍论诸识所依。至于此六识所缘境相差别。亦俟义便。乃当说之。初释差别门竟。

(壬)二释性相两门。

次言了境为性相者。双显六识自性行相。识以了境为自性故。即复用彼(了境)为行相故。由斯兼释所立(了境名识之)别名。(以)能了别境(者。乃)名(之)为识故。如契经说。眼识云何。谓依眼根了别诸色。广说乃至意识云何。谓依意根了别诸法。彼经且说不共所依。(及)未转依位见分所了。余(共)所依(及已转依位所)了。如前已说。

共所依。谓五识更须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第六识亦更须根本依也。余可知。

(壬)三释三性门。

(问曰)。此六转识。何性摄耶。(答曰)。谓善不善俱非性摄。俱非者。谓无记。非善不善。故名俱非。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于善不善益损义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

此先释三性义也。然无记中。复分有覆无覆。由前已解。故不重出。

此六转识。若与信等十一相应。是善性摄。与无惭等十法相应。不善性摄。俱不相应。无记性摄。

此示未转依位中三性相也。言无惭等十法者。一无惭。二无愧。即二中随烦恼。三忿。四恨。五覆。六恼。七嫉。八悭。九害。即小随十烦恼之七。十嗔。即根本六烦恼之一。此十唯是不善性摄。若大随八。小随余三。根本余五。皆通不善及有覆无记性摄。故不说之。且如有人。虽起贪痴慢疑。及诸见执。若不与无惭无愧同起。仅名有覆无记。起掉举惽沉等。亦复如是。起诳。起谄。起憍。亦复如是。但与无惭。无愧。相应。方名不善。不与无惭无愧同起。皆名有覆无记也。若不与善心所相应。亦不与诸烦恼心所相应。但与遍行别境及四不定随一相应。则皆名无覆无记。

有义。六识三性(起必)不俱。(以此六识)同外门转。(善等三性)互相违故。(谓前)五识必由意义(为分别依)。导引(而起)。俱(时而)生。同(缘尘)境。(方乃)成善(成)染故。若许五识三性俱行。(则)意义尔时(亦)应通(于)三性。便违正理。故定不俱。(然)瑜伽等说藏识。一时与转识相应三性俱起者。彼(云一时。乃)依多念(而说)。如说一心。非(局在)一生灭。(今依一念。定不容俱。故)无相违(之)过。

此明三性俱不俱义。有两家解。今初家明不俱也。先正释。次瑜伽下。通妨。幷可知。然未当理。故以下解为正。

有义。六识三性容俱。(谓初起)率尔(无记之五识。及齐)等流(类之善染)眼等五识。或(四种五种)多(起)。或(三种二种)少(起)。容俱起故。(又)五识与意(识)。虽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同故。前所设(意识尔时应通三性之)难。于此唐捐。故瑜伽说。若(人入于三昧。或)遇声缘从定起者。(此是)与定相应(善)意识俱转(之)余耳识生。非唯(是)彼定相应(之)意识能取此声(也)。若不尔者。(既无耳识)于此音声不领受故。不应出定。(亦)非取声时即便出定。(以先)领受声已。若有希望。后时方出。(此其)在定(之)耳识。率尔闻声。理应非善。(以凡)未转依者。率尔堕(境之五识)心。定(皆属)无记故。由此诚证。(与)五(识)俱(之)意义。非(必)定与五(识)善等性同。诸处但言五俱意识。亦缘五(识所缘五尘之)境。不说(意识。定与五识)同(其善恶无记之)性。(然)杂集论(中)说。等引位中五识无者。(彼)依多分(而)说。

此第二家正明六识三性得俱也。且如等流善眼识。正观佛时。正读经时。耳忽闻声。鼻忽闻香。身忽觉触。则其所有率尔堕心。定属无记。又如等流染眼识。正观美色观剧戏时。耳忽闻声等。率尔堕心。亦属无记。此三性得俱起之一验也。彼谓五识设使三性俱行。意识尔时应通三性。殊不知同时意识。虽必同境。不必同性。且如入定意识。是善性摄。正于定中得闻声者。是率耳无记耳识。何必同性。又恐难曰。定中那有耳识。今故释曰。定中意识。不能取声。若无率尔耳识。则于音声不能领受。又恐难曰。宁知定中必有率尔耳识领此音声。今故释曰。若不领声。不应出定。恐更难曰。取声出定之时。耳识既生。则意识已非定善。今故释曰。非取声时即便出定。以率尔无记耳识正领声时。意识正尚在定。俟有希望。方从定起。故知在定意识。虽是善性。不妨无记耳识同时俱起。恐更难曰。宁知定中耳识非是善性。今故释曰。未转依者。率尔堕心定无记故。由此下。结证可知。杂集下。更通妨也。等引者。梵语三摩呬多。谓修习止观。平等不偏。引生功德。故翻等引。等引位中。善定善慧与第六识相应。调柔正直而住。故多分不起五识。今杂集中。乃依多分说无。非谓定中决不起率尔五识也。

若五识中三性俱转。意随徧注。与彼性同。无徧注者。便无记性。故六转识。三性容俱。

且如礼佛忏愿之时。眼识缘佛色像。则是善性。若缘花幡等。任运起贪。则是染性。若非善染。即无记性。耳识缘法音声。则是善性。若缘音声有美有恶。任运贪嗔。则是染性。若非善染。即无记性。鼻识闻香无所取著。则是善性。若缘好香。任运贪著。或缘余气任运憎恶。则是染性。若非善染。即无记性。身识翘勤谨肃不懈。则是善性。若多放逸。不合威仪。则是染性。若非善染。即无记性。又如舌识。正受食时。于味不生贪染。则是善性。若于好味恶味。任运贪嗔。则是染性。若非善染。即无记性。是故五识俱起之时。或眼识善。耳识染。鼻识等无记。或耳识善。眼识染。余识无记。或善多染少。或染多善少。或善染多无记少。或无记多善染少。或但一性。或但二性。或具三性。事非一概。至于第六意识。若随五识有所徧注。则与五识同其善染。若无徧注。便是无记性摄。又如正礼拜时。正习坐时。身识是善。而意识或起无记。或起染心。仍复不一。故前五识。不妨三性俱起。而第六识。无有一念通三性之过也。上约未转依位释竟。

得自在位。唯善性摄。佛色心等。道谛摄故。(无有不善)。已永灭除戏论种故。(亦无无记)。

得自在。谓佛果位中。转异熟识成无垢识。尔时五根成无漏故。所发五识。亦成无漏。又意根纯无漏故。所发意识亦纯无漏。五根名为佛无漏色。八识皆名佛无漏心。色即相好功德之所庄严。心即四智菩提相应心品。故皆道谛所摄。戏论种子已永灭尽。故此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成所作智相应心品。皆唯善性摄也。初释差别等四门竟。

(庚)二释心所受俱两门二。初略标心所广释受俱。二广释六位心所别相。(辛)初中二。初设问举颂。二以论释成。(壬)今初。

六识与几心所相应。颂曰。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三受共相应。

(壬)二以论释成二。初略释六位心所。二广释三受相应。(癸)初中二。初总标。二别释。(子)今初。

论曰。此六转识。总与六位心所相应。谓遍行等。

(子)二别释二。初释心所名义。二释六位类别。(丑)今初。

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犹)如属我(之)物。(便)立我所(之)名。(须知)心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所缘。既取总相)。亦取别相。助成心事。(故)得心所(之)名。(譬)如画(家之)师资。(师既)作模。(资乃)填彩。故瑜伽说。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作意了此(识)所未了(之)相。即(是明)诸心所取所别相(之义也。是故)触能了此(识所缘)可意等相。受能了此(识所缘)摄受等相。想能了此(识所缘)言说因相。思能了此(识所缘)正因等相。故作意等。名心所法。(其言了此之一)此(字。正)表心所(不惟缘别相。而)亦缘总相(也)。

即诸心所取所别相句。一则转释上句。二则兼解下四句义也。可意等相者。等取不可意相。及中容相也。摄受。即顺益也。等者。等取违损。及非顺非违也。言说因。即境之分齐相也。正因等者。等取邪因及非正非邪因也。

余处复说。欲亦能了(识所缘之)可乐事相。胜解亦了(识所缘之)决定事相。念亦能了(识所缘之)串习事相。定慧亦了(识所缘之)得失等相。由此(方能)于(所缘)境。起善染等诸心所法。(亦是)皆于所缘兼取别相(之义)。

此更释别境等诸心所法。皆有助成心事之功能也。串与惯同。定慧亦了得失等相者。了于得相。起善心所。即名正定正慧。了于失相。起染心所。即名邪定邪慧。了于非得非失之相。起余无记心所。即定慧亦属无记也。初释心所名义竟。

(丑)二释六位差别。

虽诸心所。名义无异。而有六位种类差别。谓徧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如是六位。合五十一。(初名徧行者)。一切心中定可得故。(二名别境者)。缘别别境而得生故。(三名善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四名烦恼者)。性是根本烦恼故。(五名随烦恼者)。唯是烦恼等流性故。(六名不定者)。于善染等皆不定故。然瑜伽论合六为五。(以根本)烦恼与随烦恼。俱是染故。复以四一切辩(此)五位差别。谓一切性。及(一切)地。(一切)时。(一切心王)俱。(此)五(位)中。徧行俱四一切。别境唯有初(三性)。二(九地之两)一切。善唯有一。谓一切地。染四皆无。不定唯一。谓一切性。由此五位种类差别。

一切性者。善。不善。无记。三性也。一切地者。三界九地。谓五趣杂居地。乃至非非想地也。一切时者。有心无心。有漏无漏。分位差别时也。一切俱者。徧与八识心王相应而俱起也。初略释六位心所竟。

(癸)二广释三受相应二。初释三受义。二明俱不俱。(子)今初。

此六转识。易脱不定。故皆容与三受相应。皆领顺(相)违(相。及)非(违顺)二(之)相故。领顺境相。适悦身心。说名乐受。领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

此总释三受义也。易。谓变易。脱。谓转脱。余可知。

如是三受。或各分二。五识相应。说名身受。别依身故。意识相应。说名心受。唯依心故。

身受亦名外受。心受亦名内受。身受有三。心受亦三。则是六受。更约六识差别。则是十八受也。

又三皆通有漏无漏。苦受亦由无漏起故。

谓修无漏者。必备历艰辛。苦其心志故也。

或各分三。谓见所断(三受)。修所断(三受)。非所断(三受)。

见所断。谓与分别惑相应之三受也。修所断。谓与俱生惑相应之三受也。非所断。即无漏相应之三受也。

又学。无学。非二为三。

学位三受。即修所断。无学三受。即非所断。非二。谓非学非无学。指一切凡夫言之。非二三受。即见所断。又非二三受。通二所断。及非所断。学位三受。唯修所断。及非所断。无学三受。唯非所断。

或总分四。谓(乐受即)善。(苦受即)不善。(不苦不乐受。即)有覆无覆二(种)无记(性)受。有义。三受容各分(为)四(性。以与前)五识俱起(之)任运贪痴。(及)纯苦趣中(之)任运烦恼不发(恶)业者。是(有覆)无记故。彼(有覆无记)。皆容与苦根相应。瑜伽论说。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若通(前六)一切识身者。徧与一切(诸识中三受)根相应。(若)不通一切识身者。(惟与)意地一切(三受)根相应。杂集论说。若欲界系任运烦恼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不发恶者)。皆是有覆无记。故知三受容各有四。

初以三受。分配三性。无记有二。故总分四。此义太局。后以三受各通善。恶。有覆。无覆之四。方尽其致。

或总分五。谓苦。乐。忧。喜。舍。三中苦乐各分二者。逼悦身心。相各异故。由无分别。有分别故。尤重。轻微。有差别故。不苦不乐。不分二者。非逼(身心)。非悦(身心)。相无异故。无分别故。平等转故。

此释三受。亦名五受之义。苦分出忧。乐分出喜。故云各分二也。凡有三义。一者逼身名苦。逼心名忧。悦身名乐。悦心名喜。二者无分别。名苦名乐。有分别。名忧名喜。三者尤重。名苦名乐。轻微。名忧名喜。不苦不乐但名舍受。不分二者。一无逼悦身心之相。二是一味无分别性。三平等转无有轻重。故不可分也。

诸适悦受。五识相应。恒名为乐。(但悦身故。无分别故。不得名喜)。意识相应(之适悦受)。若在欲界。(及色界中)初二静虑(之)近分。(止可)名喜。但悦心故。若在初二静虑(之)根本。名乐名喜。悦身心故。若在第三静虑(之若)近分(若)根本。(皆)名为乐。安静尤重。无分别故。

此细释喜乐二受义也。近分。即未到定。根本。即正住于定。余可知。

诸逼迫受。(与)五识相应(者。以逼身故。无分别故)。恒名为苦。(不得名忧)。意识俱者。有义。唯忧。逼迫心故。诸圣教说。意地戚受名忧根故。瑜伽论说。生地狱中。诸有情类。异熟无间。有异熟生。苦忧相续。又说。地狱寻伺忧俱。(更有)一分(纯受苦之)鬼趣。傍生亦尔。故知意地尤重戚受。尚名为忧。况余轻者。

此下细释忧苦二受义也。五识相应。恒名为苦。此易可知。意识逼迫。应通忧苦二名。今初家释。但许名忧。不许名苦。未达尤重无分别者。即名苦故。引证可知。下文自破。

有义。(意识逼迫)。通(忧苦)二。人天中者。恒名为忧。非尤重故。傍生鬼界。名忧名苦。(若)杂受(者名忧。若)纯受(者名苦。以其)有轻重故。(轻者名忧。重者名苦也。)捺落迦中。(则)唯名为苦。(以其)纯受尤重。无分别故。

此第二家正释也。捺落迦。此云苦器。即是地狱。

瑜伽论说。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广说如前。又说。俱生萨迦耶见。唯(是有覆)无记性(摄)。彼边执见。应知亦尔。(有覆无记性摄)。此(二见所)俱(之)苦受。(定属苦根)。非忧根摄。(何以故。以)论说忧根非无记故。又瑜伽说。地狱诸根。余三现行定不成就。纯苦鬼界傍生亦尔。(彼论所言)余三。定是(指)乐喜忧(之三)根。以彼(地狱纯苦趣中)。必成现行(之)舍(根)故。

此引论以证地狱意受。唯名为苦。不得名忧也。广说如前。谓不通一切识身者。唯与意地三受根相应。此意地得名为苦之一证也。又忧根非无记。而第六识中。俱生身见。边见。唯属无记。得与苦受相应。此意地应名为苦之二证也。又瑜伽说地狱。于十一根中。现行止有八根。余三根之现行不成就。彼虽不曾说明何谓余三。而以义推之。余三定指乐。喜。忧根。以地狱舍根必现行故。此意地应名为苦之三证也。言地狱成就八根者。一眼根。二耳根。三鼻根。四舌根。五身根。六命根。七苦根。八舍根也。然于二十二根之中。不言男女二根者。地狱中无用故。不言等无间意根者。六识有时不行故。不言信等五根。及无三漏根者。纵有种子。定无现行。易了知故。定有五色根者。所招苦报。必有身故。设无五根。不受苦故。有命根者。由异熟业所引苦果。一期相续不断故。有苦根者。纯受苦故。有舍根者。地狱中之七八二识。仍与舍受恒相应故。

(难曰)。岂不容舍(根)。彼(地狱中)定不成(就)。宁知彼(瑜伽)文唯说(有中)容受。

此不许地狱有舍跟。谓应有忧根也。容受。即舍受。

(答曰)。应不说彼(地狱)定成(等无间)意根。(以)彼(论中)容(许地狱)六识有时无故。

前文已明忧非无记。故但破云。若使第八非舍根者。瑜伽岂以等无间意根为第八耶。然地狱中六识既容有时而无。安得复立等无间意。既无意根。则忧根更不待破矣。

(又难曰)。不应彼论唯说(有中)容(舍)受。(以彼)通说诸根。(更)无异因(惟说舍受)故。又若彼论(纵使)依(于中)容(舍)受(而)说。如何说彼定成八根。

此纵许地狱无有意根。得有舍根。然未必以舍根为第八。或复第七是舍。第八是忧。亦不可知。以瑜伽论中。无有明文可据故也。

(答曰)。若谓五识不相续故。(惟逼迫心。所以)定说忧根为第八者。(则彼)死(时)生(时)闷绝(之时)。宁有忧根。(复)有(妄)执喜根为第八者。亦同此破。设执(男女二根随分)一形为第八者。理亦不然。(以地狱中)。形不定故。彼恶业招。容无(男女)形故。彼由恶业。令五根门恒受苦故。(所以)定成眼等(五根。设使)必有(男女)一形。于彼(地狱亦有)何用。非于无间大地狱中。可有希求淫欲事故。由斯第八定是舍根。(以)第七(第)八(两)识。(恒与)舍相应故。

此正以理推征。破彼地狱成就忧根之执。兼破喜根形根之执。明其必有舍根也。

如极乐地。意悦名乐。无有喜根。故极苦处。意迫名苦。无有忧根。故(瑜伽论中)余三(之)言。(决)定(指)忧喜乐。

此正结显地狱意受。是苦非忧也。极乐地。谓第三禅。第三禅中。五识不行。唯有意悦。既可名乐而不名喜。以例地狱极苦。五识不行。唯有意迫。定亦名苦而不名忧矣。地狱既定成就苦根舍根。则瑜伽所云余三现行定不成就者。非指忧喜乐而何哉。

余处说彼(恶道之中。亦)有(似前善因之)等流乐。应知彼依随转理说。或彼通说余受处。(以必)无异熟乐(者。乃)名(为)纯苦(处)故。然诸圣教。意地戚受名忧根者。依多分说。或随转门。无相违过。瑜伽论说。生地狱中诸有情类。异熟无间有异熟生苦忧相续。又说。地狱寻伺忧俱。一分鬼趣傍生亦尔者。亦依随转门。又彼(地狱中)苦根(与)意识俱者。是余(趣意俱)忧(根之同)类。假说为忧。或彼苦根损身心故。虽苦根摄。而亦名忧。(喻)如(初二禅)近分(之)喜(根)。益身心故。虽是喜根。而亦名乐。显扬论等。具显此义。然未至地。定无乐根。(以论中)说彼唯有(眼。耳。鼻。舌。声。意。命。苦。忧。喜。舍)。十一根故。由此应知意地戚受。(若于)纯受苦处。亦苦根摄。此等圣教。差别多门。恐文增广。故不繁述。

此通会诸论文也。等流乐者。如立世阿毗昙云。人养六畜。饮食温凉者。在热地狱有凉间。在寒地狱有温间。此之温凉。果似前因。亦是异熟。假名等流。又如施设论云。等活地狱中。有时凉风所吹。血肉还生。有时出声唱言等活。彼诸有情。欻然还活。如是血肉生时。暂生喜乐。亦名为异熟乐。此皆约有间地狱言之。非指无间地狱也。余杂受处者。指有间地狱及多分鬼畜也。纯苦者。即无间地狱及一分鬼畜也。依多分说者。谓人天鬼畜等有分别处。则意戚但名忧根也。余幷可知。初释三受义竟。

(子)二明俱不俱。

有义。六识三受不俱。皆外门转。互相违故。五俱意识。同五所缘。五三受俱。意亦应尔。便违正理。故必不俱。瑜伽等说。藏识一时与转识相应三受俱起者。彼依多念。如说一心。非一生灭。无相违过。

此有二释。今初释不俱也。幷如前文三性中。义可知。

有义。六识三受容俱。顺违中境。容俱受故。意不定与五(识之)受同故。于偏注境。起一受故。无偏注者。便起舍故。由斯六识。三受容俱。

此第二正释也。义幷可知。

得自在位。唯乐喜舍。诸佛已断忧苦事故。

二释心所受俱两门中。初略标心所广释受俱竟。

(辛)二广释六位心所别相二。初正释别相。二会示二谛。(壬)初中五。初释徧行别境。二释善。三释根本烦恼。四释随烦恼。五释不定心所。(癸)初中二。初举颂。二论释。(子)今初。

前所略标六位心所。今应广显彼差别相。且初二位。其相云何。颂曰。初徧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子)二论释二。初释徧行。二释别境。(丑)今初。

论曰。六位中初徧行心所。即触等五。如前广说。(问曰)。此徧行相。云何应知。(答曰)。由教及理为定量故。此中教者。如契经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位。定生于)触。与触俱生。(必)有受想思(三)。乃至广说。由斯触等四是徧行。又契经说。若根不坏。境就现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识。余经复言。若复于此(境起)作意。即于此(境起)了别。若于此(境起)了别。即于此(境起)作意。是故此(作意与了别之)二(法)。恒共和合。乃至广说。由此作意亦是徧行。此等圣教。诚证非一。

初乃至广说者。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识等也。次乃至广说者。若于此触对。即于此了别等。乃至领纳。取像造作。一一作四句说也。

理。谓识起必有(根境识)三和。彼(三和位)。定生(于)触。(而彼三和。又)必由触(方)有。若无触者。心心所法应不和合触一境故。作意引心令趣自境。此(作意)若无者。(则)心(亦)应无故。受能领纳。(或)顺(或)违(或)中(之)境。令心等起(或)欢(或)戚(或)舍(之)相。(曾)无(有)心起(之)时。(而)无(此三相中之)随一(相)故。想能安立自境分齐。若心起时无此想者。应不能取境分齐相。思令心取正因等相。造作善等。(曾)无(有)心起(之)位。(而)无此(三法中)随(分)一(种思故)。故必有思。由此证知触等五法。心起必有。故是徧行。余非徧行。义至当说。

心应无。谓不触自境。即是不起现行也。思取正因相。则造作善。取邪因相。则造作恶。取非正非邪相。则造作无记。余皆可知。初释徧行竟。

(丑)二释别境三。初正释体用。二现起分位。三诸门分别。(寅)初中三。初释通名。二别解释。三结非徧行。(卯)今初。

次别境者。谓欲至慧。所缘境事多分不同。于六位中次初说故。

(卯)二别解释五。初释欲(至)五释慧。(辰)初中二。初正释。二斥异解。(巳)今初。

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求冀)望(而)为(体)性。(精)勤依(此而生。是)为业(用)。有义。所乐。谓可欣境。于可欣事。欲见闻等。有希望故。(难曰)。于可厌事希彼不合。望彼别离。岂非有欲。(答曰)。此但求彼(可厌之境)不合(时。或)离(彼可厌境)时。(别有)可欣(之)自体(合而不离)。非(求彼)可厌事(而起希望)。故于可厌及中容境。一向无欲。(即)缘可欣事(时)。若不希望。亦无欲起。有义。所乐。谓所求境。于可欣厌求离合等。有希望故。于中容境。一向无欲。缘欣厌事。若不希求。亦无欲起。有义。所乐。谓欲观境。于一切事。(不论可欣可厌及中容境。但是)欲观察者。(即便)又希望故。若不欲观。随因境势任运缘者。即全无欲。由斯理趣。欲非徧行。

初正释体性业用。次转释所乐。凡有三义。初义。但约可欣。则太局。第二双约欣厌以释所求。亦未尽理。第三约欲观。乃为正也。

(巳)二斥异解。

有说。要由希望境力。诸心心所方取所缘。故经说。欲为诸法本。(应是徧行)。彼说不然。心等取境。由作意故。诸圣教说。作意现前能生识故。曾无处说由欲能生心心所故。如说诸法爱为根本。岂心心所皆由爱生。故说欲为诸法本者。(乃是)说欲所起一切事业。或说善欲能发正勤。由彼(正勤)助成一切善事。故论说此(欲以)勤依为业。

善事。必由正勤得成。正勤。又由善欲得发。故说善欲为诸法本。非谓由欲生心心所也。余可知。初释欲竟。

(辰)二释胜解二。初正释。二斥异解。(巳)今初。

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可任)持为性。不可(以他缘诱)引转(动)为业。谓(依于)邪正等教理证(明之)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由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徧行摄。

决定境。即非犹豫也。余可知。

(巳)二斥异解。

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故是徧行)。彼说非理。所以者何。能不(为)碍者。即(所缘)诸法故。所不(被)碍者。即(能缘)心等故。(能作增上)胜(缘)。发起(心心所)者。(乃)根(及)作意故。若(谓)由此(胜解)故。彼胜(缘得)发起(者。则)此(胜解)应复待余(发起)。便有无穷(之)失。

义并可知。二释解竟。

(辰)三释念二。初正释。二斥异解。(巳)今初。

云何为念。于(过去)曾习之境。令心明(审忆)记不忘为性。定(之所)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生于)定故。于曾未受体类境中。全不起念。设曾所受。不能明记。念亦不生。故念必非徧行所摄。

(巳)二斥异解。

有说。心起必与念俱。(由念于境明记)。能为后时忆念因故。(应是徧行)。彼说非理。勿于后时有痴信等。前亦有故。(然)前心心所。或想(取境分齐之)势力。足为后时。忆念因故。

若谓后时忆念。由心起时有念为因。则后时有痴等恶。或复有信等善。岂亦由心起时有痴信等以为因耶。况心心所。及想势力。足为念因。何必执心起时有念俱也。三释念境。

(辰)四释定二。初正释。二斥异解。(巳)今初。

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此生)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然而)心专注(之为)言。(但是)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必)唯(住)一境。(设)不尔(者。则)见道(位中)。历观(上下苦等)诸谛。前后境别(而不专一)。应无等持。若不系心专注境位。便无定起。故非徧行。

如理名得。背理名失。非得非失。名俱非境。若善决择智。则取得而舍失。若染决择智。则取失而舍得。若无记决择智。则取俱非境相。是故定慧并通三性也。见道历观诸谛者。欲界四谛。色无色界四谛。周徧观察。乃成八忍八智也。等持者。平等任持之义。梵语称三摩地。盖定心所。百法论中。本名三么地也。

(巳)二斥异解。

有说。尔时(虽不系心专注于境)。亦有定起。但相微隐。(故是徧行所摄。破曰。)。应说诚言。若(谓此)定能令心等和合。同趣一境。故是徧行。理亦不然。(和合)是触(之)用。(非定之用)故。若谓此定令刹那顷心不易缘。故徧行摄。亦不应理。一刹那心。自于所缘无(有改)易义故。若言由定。心取所缘。故徧行摄。彼亦非理。作意令心取所缘。(境。非由定)故。(又)有说(言)。此定体即是心。(非别有体)。经说。(三学之中。定)为心学。(又说此定为)心一境性故。彼非诚证。依定摄心。令心一境。(所以)说彼(心一境性。及心学之)言故。(以定及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等(所)摄。(犹)如念慧等。(各有自体)。非即心故。

五根中有定根。五力中有定力。七觉支中有定觉分。八道支中有正定。故如念慧等。别有自体也。量云。定是有法。非即心宗。因云。根力觉道摄故。喻如念慧等。四释定竟。

(辰)五释慧二。初正释。二斥异解。(巳)今初。

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别决)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非于观境。愚昧心中。无简择故。非徧行摄。

善慧。则于得境决定。染慧。则于失境决定。无记慧。则于俱非境决定也。

(巳)二斥异解。

有说。尔时(愚昧心中)亦有慧起。但相微隐(故似于无。如小物为)大(器所)受。宁知(是有。然不可直谓之无。以)对法(藏中)。说(此慧)为大地法故。

对法藏。即阿毗昙论也。此叙执。下正破。

诸部对法。展转相违。汝等如何执为定量。唯触等五。经说徧行。说十(大地。本亦)非经。不应故执。

二别解释竟。

(卯)三结非徧行。

然后等五。非触等故。定非徧行。如信贪等。

欲等五心所是有法。定非徧行宗。因云。分触等五故。喻如信贪等。初正释体用竟。

(寅)二现起分位二。初解定俱者非。二解不定俱为正。(卯)今初。

有义。此五定互相资。随一起时。必有余四。

(卯)二解不定俱。

有义。不定。瑜伽说此(五别境心所。于)四一切中。无后(一切时一切俱之)二故。又说此五缘(所乐决定曾习所观)四境(而)生。所缘(之四境。及)能缘(之五法。皆)非(决)定俱故。应说此五。或时(只单)起一。谓于所乐唯起希望。或于决定唯起印解。或于曾习唯趣忆念。或于所观。唯起专注。谓愚昧类。为止散心。虽专注所缘。而不能简择。世共知彼有定无慧。(但因)彼(愚昧人。于)加行位少有闻思。故说等持缘所观境。或依(所观之境。)多分(是定慧俱有者。)故说是(等持缘所观境之)言(耳。且)如戏忘天。专注一境。起贪嗔等。有定无慧。诸如是等。其类实繁。(不可谓定必有慧也。)或于所观唯起简择。谓不专注。驰散推求。(则是有慧无定)。或时(此五心所。但于同时)起二。谓于所乐决定境中。起欲胜解。或于所乐曾习境中。起欲及念。如是乃至于所观境。起定及慧。合有十(个起)二。

一欲解。二欲念。三欲定。四欲慧。五解念。六解定。七解慧。八念定。九念慧。十定慧也。

或时(此五心所。但于同时)起三。谓于所乐决定曾习。起欲解念。如是乃至于曾所观。起念定慧。合有十(个起)三。

一欲解念。二欲解定。三欲解慧。四欲念定。五欲念慧。六欲定慧。七解念定。八解念慧。九解定慧。十念定慧也。

或时(此五心所。有于同时)起四。谓于所乐决定曾习所观境中。起前四种。如是乃至于(决)定曾习所观境中。起后四种。合有五(个起)四。

一欲解念定。二欲解念慧。三欲解定慧。四欲念定慧。五解念定慧也。

或时起五。谓于所乐决定曾习所观境中。俱起五种。如是于四(境中)。起欲等五。总(起一句)。别(三十句)幷合有三十一句。或有心位。五皆不起。如非四境。(幷)率尔堕(境之)心。及藏识俱。(如是等位。五皆不起)。此类非一。

二现起分位竟。

(寅)三诸门分别三。初诸识相应门。二俱受相应门。三结例余诸门。(卯)今初。

第七八识。此别境五。随(未转依已转依)位(而为)有无。如前已说。第六意识。诸位容俱。依转未转。皆不遮故。

第八识未转皆无。已转皆有。第七识未转但得有慧。已转亦得有五也。第六识可知。

有义。五识此五皆无。缘已得境。无希望故。不能审决。无印持故。恒取新境。无追忆故。自性散动。无专注故。不能推度。无简择故。

前五识有二解。今初解直明。无此五心所也。

有义。五识容有此五。虽无于境增上希望。而有微劣乐境义故。于境虽无增上审决。而有微劣印境义故。虽无明记曾习境体。而有微劣念境类故。虽不作意系念一境。而有微劣专注义故。(但为)遮等引故。(所以论)说(五识之)性散动。非遮等持。故(前五识亦)容有定。虽于所缘不能推度。而有微劣简择义故。由此圣教说(天)眼(天)耳(二)通。是(即)眼(识)耳识相应(之)智性(也)。余(鼻舌身)三。准此(眼耳。亦可)有慧无失。

此第二解。亦许五识得有别境五心所也。三摩呬多。翻为等引。以离沉掉。名之为等。引生功德。名之为引。故惟第六意识所能修习。三摩地。翻为等持。即定心所。不过专注一境之义。故五识亦得有之。

未自在位。此五或无。得自在时。此五定有。乐观诸境。欲无减故。印境胜解。常无减故。忆习曾受。念无减故。又佛五识。缘三世故。(缘过去者。即是念故)。如来无有不定心故。五识皆有作事智故。

得自在时。谓转五识为成所作智时也。初诸识相应门竟。

(卯)二诸受相应门。

(问曰)。此别境五。何受相应。有义。欲(心所。与喜乐舍)三(受相应)。除忧苦受。以彼二境非所乐故。余四(心所)。通(于)四(受)。唯除苦受。以审决等(心所。乃是)五识(之所)无故。

答有二义。初义未确。下义为正。

有义。一切(皆与)五受相应。论说忧根。于无上法思慕愁戚。求欲证故。(是欲与忧受相应也)。纯受苦处。希求解脱。(是欲与苦受相应也)。意有苦根。前已说故。论说贪爱。忧苦相应。此贪爱俱。必有欲故。苦根既有意识相应。(则)审决等四。(即与)苦俱。(亦复)何咎。又五识俱。亦有微细印境等四。义如前说。由斯欲等。(各与)五受相应。

(卯)三结例余诸门。

此五复依(三)性(三)界学(无学)等。诸门分别。如理应思。

具二一切。故通三性。亦通三界。又第六识转未转位。皆不遮故。故知学等位中应有。初释徧行别境竟。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五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