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附录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弘赞法花传者。始自东晋。终乎李唐。凡学法花。得其灵应者。备载于此。斯可谓裨赞一大事之因缘。使其不坠于地者欤。然。今海东。唯得草本。年祀逾远。笔误颇多。钻仰之徒。病其讹升。余虽不敏。仇挍是非。欲广流通。因以雕板。庶几披阅之士。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者也。时天庆五年岁在乙未李春月十七日。于内席释院明庆殿记。

海东高丽国义龙山弘化寺住持究理智照净光处中吼石法印僧统赐紫沙门德缘勘校。文林郎司宰。

承同 正李 唐翼书

大日本国保安元年七月八日。于大宰府劝俊源法师书写毕。宋人苏景。自高丽国奉渡圣教之中。有此法华传。仍为留两本所令书写也。

半僧觉树记之

附录

天台法华疏序

镜中沙门神迥述

叙曰。至理无名。名流四天之下。真乘不动。动出三界之中。证教即事而凝然。悉檀随缘而化物。无谋汲引。功莫大哉。妙法莲华经者。洎仁雄出世。为一大事因缘之所说也。但药木不同。受润成异。机宜匪一。禀教亦差。其施权也。则鹿苑四谛之法轮。其显实也。则鹫峰三变之净土。旨深词置。人尊道高。彰寿量之远本。会伽耶之近迹。雨吹击演。废昔说之筌蹄。开示悟入。获今家之鱼兔。微尘菩萨。增道损生。草庵声闻。耻小欣大。药王烧臂而供养。多宝全身以证明。圆极冲微。不可得而言也。有天台大师。法号智顗。昔于如来前。亲听兹典。位居五品。声震两朝。不历讲肆。佛乘悬解。陀罗尼力。乐说不穷。常于陈主大极殿。对御讲仁王般若经。万乘屈膝。百官弹指。且如观心释。妙离有无。取真性作轨。藉资照成彻。叙名诠宗。异于古德。五义窍理。皆扶圣教。自智者弘法。三十余年。独有维摩疏。隋朝奉炀帝敕。撰此之玄文。乃是灌顶法师私记。合二十卷。非智不禅。斯言允矣。及其灭后一百余载。至唐天宝中。岁在戊子。有东阳郡清泰寺朗和尚。法门之眉寿。凉池之目足。乘戒俱急。内外兼包。获满慈之宝器。坐空生之石室。每于讲授之次。默然叹曰。观其义趣。深契佛乘。寻其文势。时有不次。或文续义断。或文后义前。或长行前开其章。或从后直述其义。或偈中先举其数。或后不次其名。然圣意难测。但仰信而已。今因诸听徒。频劝请曰。上根易悟。探颐不迷。中下之侣。寻文失旨。傥更垂次比。此则弘益巨多。和上再三筹量。事不获已。乃专念大师。求加可否。因梦所感。方始条伦。盖亦随情便宜。谅非苟求同异。辄有增减于其间矣。冀后诸学者。晓其元意。寻领索裳。担金弃砾。说真实法。非虚妄人。助玄风之广扇。备丹丘之添削。则百界千如。宛同符契。化城宝所。尽亲津桥。赖弥勒之殷勤。回文殊之靳固。辅发智之六足。褒春秋一言。神迥等。并采综文前。轻安谛理。莫不空王佛所。同共发心。十六沙弥。咸皆代讲。翳华逢日。除瘼养珠。诚愧雁门之笔。曷窥龙颦之奥庶探玄之士。沐道流而有本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