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老子指归

卷之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卷之六(初校)

用兵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仍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1

【指归】:道无不有,有无不为,体和服弱,括囊大威。生育群类,莫有能违,无有形象,为万物师。得之者安,失之者危,天地体之,久而不衰。何以效之?庄子曰:夫阴而不阳,万物不生;阳而不阴,万物不成。由此观之,有威无德,民不可治;有德无(为)[威]2,宗庙必倾;无德无威,谓之引殃,遭运时变,身死国亡。故人主者,国之腹心也;兵者,国之威神也。夫天地之间,万国并兴,小大愚智,皆愿为君。智尽而服,力屈乃穷,非有余力而屈膝乐为人臣也。是以明王圣主,放道效天,清静为首,和顺为常。因应为始,诚信为元,名实为纪,赏罚为纲。左德右威,以应不祥,天下仰制,莫能毁伤。故国可保而民可全也。

夫德之与兵,若天之与地,阴之与阳,威德文武,表里相当,隐之玄域,不得已而后行。故人君失道,好战自损,正事不修,邪事作起,强大憍奢,纪灭纲弛;雕琢宫室,盈饰狗马,高台大囿,韾色在后;刳屠忠谏,尊宠姣好,简傲宗庙,欺侮诸父,残贼暴虐,孤人稚子;反逆天地,刑戮阴阳,黥劓道德,破碎神明,和气溃浊,变化不通;冬雷夏霜,万物夭3伤,纵横击搏,谋图不详,大国惊怖,小国奔亡,老弱离散,啼哭而行,天下愤怨,万民思兵,相率而起,我为后行。夫何故哉?惟彼先祖,皆有神明之德通于天地、圣智之劳加于万民,故剖符丹书,受土赐姓,列为君王,光显祖考,业流子孙。是天地之心,万载之功。而继体者,不务屈身厉节、摩精炼神、修行德以奉其先,乃忽小善而易小恶,日以消息,月以陵迟,宗庙崩弛,国为丘墟,族类离散,长无所依,鬼神孤魂,无所栖息(乎)4。嗟夫!岂不哀哉?

是以,喻我豪俊,说我士卒,卷甲释兵,且令休息,激役心移,幸于反复,改过自新,变容易则。遂往不反,为天下贼,百姓穷极,财殚力屈,海内之忧,日以长息。苍天降应,祸集其国,虽欲未诛,自然不得。天人同心,我不能克。故事为而神否,身往而志还。形反我志,事逆我身,悲彼先圣,伤彼万民。无罪于天,遇此何辜?虽曰忽然,民命在兵。

发号申令,效以信诚。先服者赏,后服者伤,小下者利,大下者昌。坏邑者爵,降城者封,城邑不下,未克勿丧。有罪者免,有能者官,老弱得养,死者得葬。德泽洽润,恩爱流行,慈惠和结,众情发扬。默然为之,神气相通,彼三军与我同心,奸为我使,盗为我工。教我以其计虑,告我以其地形。因其所有,奇变乃通。法律不苛,险阻虚空,天人相得,胜出若神。前无留敌,计谋不丧,敌虽众多,与我构因。两军相距,前若无人。

战5虽万全,敌不可易。易敌生奸,亡时失利。福去祸来,为天为疾。

是故,虽获天佑,得人之助,犹守之以忧,持之以畏,出险乘虚,宿舍有备,休息处便,必依水草,填隙塞恶,与敌相距,变运无形,奇出无朕,错胜无穷,功战无有,深微窅窅,变化无始。自我亲近,不知我之所为,彼之知力,何得于己?故在家者,晏然而乐;在师者,欣然而喜。人怀至诚,若为其子,去家越境,若众趋市。疾耕力织,暮休早起,奇入模列,不敢独有,以供师徒,如奉父母。悬权争胜,敌人不起,未战而海内正,不攻而诸侯下。天地覆载6,日月所照睹,皇皇莫莫,各安其土。夫何故哉?慈哀发动,因天之心,不敢由于我也。

注释

1王弼本有“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句,道藏本缺。

2据津逮本、学津本改。

3津逮本、学津本作“大”。

4据学津本删。怡兰本、津逮本作“鬼神孤魂无所栖息息呼!嗟夫!岂不哀哉!”。

5津逮本、学津本作“我”。

6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作“天地所覆载”。

言甚易知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唯我无知,是以不吾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指归】:夫无形无声而使物自然者,道与神也;有形有声而使物自然者,地与天也。神道荡荡而化,天地默默而告;荡而无所不化,默而无所不告;神气相传,感动相报;反沦虚无;甚微以妙;归于自然,无所不导。故言言之言者,自然之具1也;为为之为者,丧真之数也;无为无言者,成功之至而长存之要也。是以圣人,言不言之言,为不为之为;言以绝言,为以止为。绝言之道,去心与意;止为之术,去人与智。为愚为悫2,无知无欲。无欲则静,静则虚,虚则实,实则神。动归太素,静归自然,保身存国,富贵无患,群生得志,以至长存。此言之易知而事之易行者也,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也。

夫何故哉?世主好知,务顺其心,不睹大道,不识自然,以为为为,以言言言,息知生事,以趋所安,寖以为俗,终世被患。性变情易,深惑远迷,精浊神扰,外实内虚。强默生咎,强静生患,故视之而不见,告之而不闻,非以自嫉,以为不然。

夫圣人之言,宗于自然,祖于神明,(堂)[常]3处其反,在默言之间,甚微以妙,归于自然。明若无见,听若无闻,通而似塞,达而似穷。其事始于自然,流于神明,常处其和,在为否之间。清静柔弱,动作纤微,简易退损,归于无为。

虚无以合道,恬泊以处生,时和以固国,玄教以畜民。养以无欲,导以自然,赠以天地,赐以山川。富以年岁,贵以有身,虞以无忧,宁以无患。无欲之不得,无乐之不存,民若无主,主若无民。亡于知力4,依道倚天,万国和顺,并为一君。是事之盛而业以隆者也,而天下谓之不然。

夫世之莫我知者,非我道小而不足以知也,又非我之事薄而不足为也,又非世之好败恶成、喜祸乐患而故不我从也,天性与我反,情欲与我殊。智陷于情欲,终世(弱)[溺]5于所闻,神气不我我,而心意不我然。故其明不我能见,聪不我能闻。是以,深言反而受谤大,行远而得毁;独见之明不用于世,独闻之聪见羞于民;事顺神明者不合于俗,功配天地者不悦于众。

夫至论大言者,总百变,要万方,剖判亳厘之内,明显虚无恍惚之外,周密无间,归于漭昧,此乃小节之士所不能闻,而隅曲之人所不能逮也。夫鸿鹄高飞,终日驰骛,而不知宇宙之外;制法之人拘教之士累年学问,终身谈论,而不知道德之大也。且神明有所不能领,天地有所不能理,况乎守众世6之论,不睹大要之所由,不亦宜乎?是故,众俗之薄贱,而得道之所独遵也。

是以圣人,知而弗为,能而不任,仁义而不以为号,通达而不以为名,坚强而不以为显,高大而不以为荣。言不可闻,动不可形。心若江海,志若苍天,废为以立道,损善以益性。寂然荡荡,莫之能明,皎然昭昭,莫睹其情。颓然默默,魁然独存,薄外厚内,贱己卑名。去众离俗,与道为常。

注释

1津逮本、学津本作“贼”。

2津逮本、学津本作“慧”。

3据津逮本、学津本改。

4怡兰本作“忘于知力”。津逮本、学津本作“忘于智力”。

5据津逮本、学津本改。

6津逮本、学津本作“庶”。

知不知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指归】:道德之教,自然是也。自然之验,影响是也。凡事有形声,取舍有影响,非独万物而已也。夫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不生无而生有,覆不生覆而生反。故道者以无为为治,而知者以多事为扰,婴儿以不知益,高年以多事损。由此观之,愚为智巧之形也,智巧为愚之影也。无为,(逐)[遂]1事之声也,遂事,无为2之响也;智巧,扰乱之罗也;有为,败事之网也。

故万物不可和也,天地不可适也,和之则失和,适之则失适。弗和也而后能和之,弗适也而后能适之。故,安世不知危,乱世不知治,若影随形无所逃之也,不动求响无所得之也。故知而绝知,不困于知;不知用知,亦不困于知。其所以不困则异矣,而于为不困则一也3。

是故圣人操通达之性,游于玄默之野,处无能之乡,托不知之体;寂若虚空,奄忽如死,心无所图,志无所治;聪明运动,光耀四海,涂民耳目,示以无有;庖厨不形,声色不起,知故不生,祸乱息矣。不言而宇内治,无为而天下已。民俯而无放,仰而无效,敦悫忠正,各守醇性,{左忄右冈}{左忄右冈}洋洋,皆终天命。死者无谥,生者无号,若此相继,亿万无量。其次,情无所乐,性无所喜,心无所安,志无所利。疾不知孝,病不知弟,既不睹仁,又不识义。无有典礼,守其贞干,一如麋鹿,一如鸿雁。不在忧喜,亦不离乱,若盲若聋,无所见闻。主无宫室,民无城郭,国无制令,世无耻辱。

病故不病,与道相托。不言不为,威德自作。天地和顺,浑沌磅礴。溷若浊流,焕若严客。人物皆愚,归于寂寞。动无形曫,静无圻堮。主民俱昌,天下哑哑。亡于小利,而享大福。默而治者,计不能计,而度不能度。

何以效之?夫道德废,淳朴亡,奇物并作,知故流行。礼节起,分度明,万物有条贯,百事有纪纲。封疆画界,治邑屋,州乡里,国有忠臣,家有孝子。录内略外,双身为友,损彼益此,务以相厚。疆4大重垒,小弱亡有,郊祀天地,名山大水。封于太山,禅于梁父,流渐相承,或然或否。断狱万数,黥人满道,臣杀其君,子杀其父,亡国破家,不可胜数。天(予)[下]5享其知故之利,获于死亡之咎。由此观之,绝知为福、好知为贼亦明矣。故使有德之君,变志易心,生息万事,以教其6民,祷祝请福,以至大治者,自然不听也。使彼亡国之君,废智去欲,绝为止事,修道行德,弃其心意,而欲死亡者,形亦不从也。

是故,趋舍废置,王道之形声也;吉凶存亡,趋舍之影响也。夫圣人所以能动与天和,静与道合,既能保身,又能全国,翱翔乎有为之外,优游乎无事之内,取福于纤妙之中,而舒于四海之外,丧明者之目,杜知者之囗,窒聪者之耳,折巧者之手,与时相随,与和俯仰,不为而自成,不教而民治,恩加走兽,泽及飞鸟者,以其损聪弃智、废为而任道也。是以,顺情从欲,穷极心意,动导天地,静陶万事,神灵在己,不察不燎,身不降席而万国自备:虽欲不亡,自然不置也。

注释

1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改。

2津逮本、学津本作“为无”。

3津逮本、学津本无“也”字。。

4津逮本作“疆”。

5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改。

6津逮本、学津本无“其”字。

民不畏威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挟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去彼取此。

【指归】:道德之旨,神明之务,太和之心,天地之意,祸莫甚乎亡,福莫甚乎存。非独天道,人物亦然。故存身之道,莫急乎养神;养神之要,莫甚乎素然。常体忧畏,栗栗震震。失神之术,本于纵恣;丧神之数,在于自专。故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地,其次畏人,其次畏身。昌衰吉凶,皆由己出,不畏于微,必畏于章,患大祸深,以至灭亡。忧畏元始,至于无形,(运翔)1戒慎未兆,其道大光。动得所欲,静得所安,福禄深微,沦于无方。

正言若反,明而若昏,辽远潢洋,莫之能闻。伺命在我,何求于天?至福(以)[似]2祸,大吉若凶,天下醉饱,莫之能明。是以,世俗见近闻浅,不识窅冥之道,蔽于微妙之常,塞于神明之理。察于亳毛之利,不睹丘山之祸,肆情行态,无所畏忌。言顺所然,行顺所善,力能而取,心顺妄与,骄奢恣睢,自专损己。忠信所爱,欺殆父母,侵凌天地,简傲其主。将顺情欲,以违3天道:故起巧立名,以代其身;施惠流恩,以获大咎;遁福天外,追思四海,福德求之不能得矣,患奔祸驰无所逃矣,大威以至乃始为善。当此之时,道德不能救4,天地不能解。非天之罪也,乐高喜大,负威任势,忘忧失畏,不求于己也。

故忧于己者不恐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顺于小者不惧于大,诫于近者不悔于远。是以,不小其位而居之以敏,不薄所处而厚修其礼,不苦卑微而革其大始,不厌困危而绝其所以。乐穷如达,安死如寿,虽欲且留,亦不得久。

何以明之?庄子曰:天地之道,始必有终,终必有始。阳气安于潜龙,故能铄金;阴气宁于履霜,故能凝冰;木善秋毫,故能百寻;水乐涓涓,故能成海;飞禽逸于卵鷇,故能高翔;群兽预于胎{左羊右兆};故能远走。是以圣人,智达无穷,能与天连,变化运动,洞于大常,犹以积德重厚,释心意,隐聪明,忧于溷挽,畏于无形。窜端匿迹,遁貌逃情。反于虚无,归于玄冥。身重天地而不自高,德大阴阳而不自彰。托微处寡,后下万民。饮食无味,衣服无文。方于自饰,志不敢淫。秉道操德,与物浮沉。养民如子,遇众若君。德归之天,功移于人。天下辞让,恩厚固深。故祸[不能祸]5而患不能患,福不能逃而德不能遁。非道有私6而天地偏也。戒始慎微,和弱忠信。奉道顺天,与物相参。忧畏得意,安乐困穷。成败存亡,求之于身。

注释

1据津逮本、学津本删。

2据津逮本、学津本改。

3津逮本、学津本作“达”。

4津逮本、学津本作“求”。

5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补。

6津逮本、学津本作“和”。

勇敢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常知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指归】:天地之道,生杀之理,无去无就,无夺无与,无为为之,自然而已。正直若绳,平易如水,因应效象,与物俱起。损益取(于)[舍]1,与事终始,深浅轻重,万物自取。殊形异类,各反[其]2所。生为杀元,杀为生首,二者相形,吉凶[着矣]3。故知生而不知杀者,逆天之纪4也;知杀而不知生者,反地之要也。故喜怒有分,生杀有节,受天之殃,得地之罚。当怒不怒,子为豺狼,弟为兕虎。当斗不斗,妻为敌国,妾为大寇。当杀不杀,受天之害,为物所制。当喜不喜,蒙天之灾,获地之咎。当生不生,人君失国,庶人没命。故君子杀人如杀身,活人如活己,执德体正,不得已而后然。存身宁国在于生杀之间。生杀得理,天地佑之;喜怒之节,万物归之。故刚毅5质直,操击深酷,疾邪养正,勇敢先失。达于守战,明于开塞,长忿美快,安静乐杀。便国利民,不避强大,威振百蛮,权倾境外。得善之半也。柔弱畏敬,恐情损言,深思远虑,临正讨怨。务长寡和,博厚积恩,利而不害,以明其善。与而不夺,以显其名,赏而不罚,以立其惠,生而不杀,以成其仁。得善之半,凡此二功,勇敌敢均,计策桀驰,射身相非,与天异意,与地异心。奋情舒志,各肆所安,或以千乘6变为亡虏,或以匹夫化为君王。故,物或生之而为福,或生之而为祸,或杀之而为福,或杀之而为贼。二者深微,莫能穷测。

故生之而为福者,天下之所佑;生之而为祸者,天下之所恶也。养天下之所恶者,伤天下之所佑;养天下之所佑者,伤天下之所恶。一反一覆,或为玄德;一覆一反,或为玄贼。父事天地,子孙是得。故长养而后世昌者,生当生也;生物而后亡者,生当亡也;杀戮而福至者,杀当亡也;丧物而祸来者,杀当生也。天之所恶,不敢活也;天之所佑,不敢杀也;天之所损,不敢与也;天之所益,不敢夺也。是故,敢于不敢者之敢,动与天同符,静与地同极。天心所恶,莫之能辨。

夫天地之道,一阴一阳,分为四时,离为五行,流为万物,精为三光。阳气主德,阴气主刑,覆载群类,含吐异方。玄默无私7,正直以公,不以生为巧,不以杀为功。因应万物,不敢独行,吉之与吉,凶之与凶。损损益益,杀杀生生,为善者自赏,造8恶者自刑。故无为而物自生,无为而物自亡,影与之交,响与之通。不求而物自得,不拘而物自从,无察而物自显,无问而物9自情。故,不争而无所不胜,不言而无所不应,不召而无所不来,寂然荡荡,无所不图。惚恍之罗设,而无状之网施,汛淫瀇漠,辽远留迟,密察无间,与物推移。故,在前而不可远,在后而不可先,静作而不可闻,进退而不可见,终始祸福,吉凶自反,非出天外,莫之能遁也。

注释

1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改。

2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补。

3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补。

4津逮本、学津本作“道”。

5津逮本、学津本作“柔”。

6津逮本、学津本作“桀”,疑误。

7津逮本、学津本作“和”,疑误。

8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作“为”。

9怡兰本作“无”,疑误

民不畏死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夫孰敢矣?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希不伤其手。

【指归】:人之情性,不知而忠信,有知而诞谩;得意而安宁,失意而图非;穷困而轻死,安宁而爱身。何以明之?庄子曰:夫婴儿未知而忠信于仇雠,及其壮大有识,欺殆1兄嫂。三军得2意则下亡虏,穷溪之兽不避兕虎。其性非易,事理然也。由此观之,民心不得,性命不全,则号令不能动也。忧愁惨怛,乐非轻死,则刑罚不能恐也。是故,好知之君,忧世劳民,祭燎天地,除祸去患,招善请福,祷祝鬼神,变化万事,动以悦民。家知户辨,里有仁贤,违天之像,专任人心。以所见为明,以所论为当,废名实,背事情,道理塞,而非誉兴。天下大扰,百姓遑遑,劳苦疲极,困穷生奸。敢败者荣而有功,轻死者肥而安宁,积善者瘦而多忧,畏法者饥而多患,寡弱者苦而思死,众强者乐而君王。是以,天下趋名争势,不计是非,析亳剖芒,视死如归,乃始告峻法严刑,则是禁以所易而制以所轻也。故,刑戮并作,奸邪不止,赏禄施行,而大臣不使;万民不附,诸侯不市。国非其国,身非其身也。

是以,圣人之牧民也,人主无为而民无望,民无获而主无丧也。其业易得而难失也,其化难犯而易行也,其衣易成而难弊也,其食易足而难穷也。故天下除嗜废欲、乐生恶死者,皆重其神而爱其身,故形3可制而势可禁也。

是以,俊雄英豪达通之人,不敢作福,不敢起威,故法立而不用,赏设而不施。(天)[夫]4何故哉?身重天地,物轻鸿毛,法峻刑严,知不敢淫也。

是故,帝王之道,无事无为。目无所视,耳无所听,心无所图,囗无所言。前后左右,各有所任,因应以督,安其成功。授以所怀,归以所行,爵加明主,禄施进贤。作福者身死,窃威者宗亡,百官趋职,主无与焉。释臣任主,则疏远隐匿,亲近尊显,君道隔塞,政事亡矣。威严两立,邪伪并起,陪臣升进,君者得咎。君之威势,灭而不扬,奸雄豪特,令行禁止。百姓冤结,万方失理。忠臣悲忧,佞巧大喜。名实失当,赏罚妄举。是犹使尸起哭而代大匠斲也。

夫死人无为而子弟悲者,以为死而不为哭也;不与方圆而处大堂者,任大匠(面)[而]5身无作也。使尸起哭,则哭者亡;主人代匠斲,则功不成。是以明王圣主,正身以及天,谋臣以及民。法出于臣,秉之在君;令出于君,饰之在臣。臣之所名,君之所覆也;臣之所事,君之所谋也。臣名不正,自丧大命。故君道在阴,臣道在阳;君主专制,臣主定名;君臣隔塞,万事自明。故人君有分,群臣有职,审分明职,不可相代,各守其圆,大道乃得,万事自明,寂然无事,无所不克。臣行君道,则灭其身;君行臣事,必伤其国。

注释

1学津本作“绐”。

2津逮本、学津本作“失”。

3津逮本、学津本作“刑”。

4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改。

5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改。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