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九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论一首脉证六条方九首)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补注〕痹者痞 而不通也。经云。通则不痛。故惟痛为痹。而所以为痹者。邪入之。其所以为邪入者。正先虚也。故曰。脉取太过不及。不及为阳微。太过即阴弦。阳虚故邪痹于胸。阴盛故心痛。仲景已自申说甚明。乃知此证。总因阳虚。故阴得以乘之。设或不弦。则阳虽虚而阴不上干可知也。然胸痹有微甚之不同。则为治因亦异。微者但通上焦不足之阳。甚者且驱其下焦厥逆之阴。通阳者。以薤白、白酒、半夏、桂枝、人参、杏仁之属。不但苦寒不入。即清凉尽屏。盖以阳通阳。阴分之药不得预也。甚者用附子、乌头、蜀椒大辛热。以驱下焦之阴。惟阴退而阳可以渐复耳。可不留意乎。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补注〕阳不足。则阴上入而为寒。阴不足。则阳下陷而为热。阴阳未尝偏胜。故无寒热如平人。然短气不足以息者。是邪痹于中。而滞其升降之气。不可信其中虚而辄补之。以蹈实实之戒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补注〕寒浊之邪。滞于上焦。则阻其上下往来之气。塞其前后阴阳之位。遂令为喘息。为咳唾。为痛。为短气也。阴寒凝泣。阳气不复自舒。故沉迟见于寸口。理自然也。乃小紧数复显于关上者何耶。邪之所聚。自见小紧。而阴寒所积。正足以遏抑阳气。故反形数。然阳遏则从而通之。栝蒌实最足开结豁痰。得薤白、白酒佐之。既辛散而复下达。则所痹之阳自通矣。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一服。

〔补注〕胸痹痹在气。气在上焦。故即不言脉。而与上条无异。即证亦不甚相异也。所异者。止不得卧耳。经云。昼行于阳则寤。夜行于阴则寐。然则不得卧。以气之行于阳而不行于阴故也。经以小半夏汤覆杯即卧。非半夏为得寐药也。特以草生于夏。夏半为一阴初生。由阳入阴。使气归于肝。而血亦入焉。故于本汤增此一味。而能事毕矣。可不谓神乎。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 浓朴(四两) 薤白(半升) 桂枝(一两) 栝蒌(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浓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补注〕同一病也。一用通痞去满之药。一用辛散补中之味。全不相谋。谓治一证。岂仲景自为矛盾耶。不知证有久暂。病有虚实也。假如气果有滞。上焦痞满。下气亦上逆。不得不于通痹药中加降气消满。调和荣卫之药也。若夫病久而中气大虚。宗气不利。时时满。或从胁下抢心。不用甘温。必不足以益中州之气。不用辛散。且不足以破凝滞之阴。气足而清者自升。浊者自降。将结去而抢消矣。又何痹之有焉。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粒) 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再服。

橘枳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补注〕胸痹既有虚实。又有轻重。故痹之重者。必彻背彻心者也。轻者不然。然而何以亦言痹。以其气塞而不舒。短而弗畅也。然一属手太阴肺。肺有饮。则气每壅而不利。故以茯苓逐水。杏仁散结。用之当矣。又何取于甘草。盖以短气则中土不足也。土为金之母也。一属足阳明胃。胃中实。故君橘皮以理气。枳实以消满。且使积滞去而机窍通。更加生姜之辛。无处不宣。靡有遏抑。庶邪去而正自快。此同一实证中。而又有脏腑之别也。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补注〕胸痹缓急者。痹之急证也。寒饮上聚心膈。使阳气不达。危急为何如乎。故取薏苡逐水为君。附子之辛热为佐。驱除寒结。席卷而下。又乌能不胜任而愉快耶。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补注〕枳实、生姜。原以治气塞。况于痞乎。故较前条稍减轻分两。使痞者下其气以开之。悬痛属饮者。得生姜以散之。既足建功矣。乃去橘皮而用桂枝者。以所逆非一。或肾气上冲。正未可知。桂伐肾邪。正其能事。不但调和荣卫。为去痞臣也。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方

乌头(一分炮) 赤石脂(一两) 蜀椒(一两) 附子(半两炮) 干姜(一两)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补注〕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乃阴寒之气厥逆而上干者。横格于胸背经脉之间。牵连痛楚。乱其气血。紊其疆界。此而用气分诸药。则转益其痛。势必危殆。仲景用蜀椒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而即于温药队中。取用干姜之泥。赤石脂之涩。以填塞厥气所横冲之新队。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此炼石补天之精义也。今人知有温气、补气、行气、散气诸法矣。亦知有堵塞邪气攻冲之窦。令胸背阴阳二气并行不悖者哉。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非仲景方)

附子(二两炮) 生野狼牙(一两炙香)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一两)

上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

〔补注〕丸以九名。能治九种心痛。吾不知其治何者为九也。且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堕车血疾等。皆主之。由此言之。则知热以去冷。辛以开郁。降以治逆。香以散结。甘以补正。毒以攻毒。萃群力于一方。合诸毒而罔顾。用力少而成功多者。正以君主之地。无使窃发。故无礼于侧。鹰 逐之。况于胞络受害。不啻震惊辇毂者乎。此宁速无宁缓者也。然则火痛亦可治欤。曰可。何也。此从治之法也。观落马堕车以及血疾。则皆因伤而滞。或素有瘀。所痛即不关于心者。无不可治也明矣。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