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二首)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鉴〕风病。内经论之详矣。但往往与痹合论。后人惑之。故仲景复言之曰。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即经所谓偏枯也。或但臂不遂者。非中风也。即痹病也。盖痹为阴病。脉多沉涩。风为阳病。脉多浮缓。今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其脉微者正气虚也。数者。邪气胜也。故病风中之人。因虚而召风者。未有不见微弱之脉者也。因热而生风者。未有不见数急之脉者也。

〔沈〕此分中风与痹也。风之为病。非伤于卫。即侵于荣。故当半身不遂。谓半身之气伤而不用也。若但臂不遂。此为痹。痹者闭也。谓一节之气闭而不仁也。于是诊之于脉。必微而数。微者阳之微也。数者风之数也。此中风使然。谓风乘虚入。而后使半身不遂也。

〔尤〕风彻于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闭于一处。故但臂不遂。以此见风重而痹轻。风动而痹着也。风从虚入。故脉微。风发而成热。故脉数。曰中风使然者。谓痹病亦是风病。但以在阳者则为风。而在阴者则为痹耳。案字汇。遂。从志也。不遂。即不从志之谓。案脉微而数可疑。今验风病。多脉浮大而滑。而或数或不数。医通云。此即内经风论。所谓各入其门户。所中者之一证也。千金补金匮之不逮。立附子散。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 僻。专以开痹舒筋为务也。(方附于下。)

千金附子散

附子(炮) 桂心(各五两) 细辛 防风 人参 干姜(各六两) 上六味。捣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增之。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脉经。作淤涎。案以上四字句。此似是。)

〔尤〕寒虚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为风寒初感之诊也。浮为血虚者。气行脉外而血行脉中。脉浮者沉不足。为血虚也。血虚则无以充灌皮肤。而络脉空虚。并无以捍御外气。而贼邪不泻。由是或左或右。随其空处而留着矣。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缓者为急者所引。则口目为僻。而肢体不遂。是以左 者。邪反在右。右 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则有邪正缓急之殊。而为表为里。亦有经络脏腑之别。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小者为孙。是则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则邪递深矣。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而涎自出也。

〔沈〕 僻者。邪犯阳明少阳经络。口眼歪斜是也。不遂者。半身手足不用也。周身之络。皆在肌肉皮肤之间。风邪痹于络脉。气血不行则为不仁。羁持经气。不能周行通畅。则重不胜。邪入于腑。堵塞胸间。神机不能出入鉴照。则不识人。入于五脏。并凑于心。脏真不能溉灌于舌。舌即难言。

〔魏〕 僻不遂。口 眼僻。心有所使。而能给。则心遂。今举手。手不应。举足。足不应。故谓之不遂也。

〔程〕不识人者。经所谓 昧暴喑。此邪入腑。则 昧不识人。入脏。则舌难言。而为喑矣。舌难言。则唇吻不收。而涎下也。案 僻不遂。内经。所谓偏风偏枯。巢源。有风口 候。又有风偏枯。风身体手足不随。风半身不随等候。即外台以降所谓瘫痪风也。肌肤不仁。巢源。有风不仁候云。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重不胜。巢源。有风 腿候云。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又有风 曳候云。筋肉懈惰。肢体弛缓不收摄。盖此之类也。不识人。内经。所谓击仆。巢源。有风 候云。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即卒中急风是也。(详见于医说刘子仪论。)舌难言。内经。所谓喑痱。巢源。有风舌强不得语候云。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由以上数义观之。正知此条。乃是中风诸证之一大纲领也。张璐则以侯氏黑散主之。误甚。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原注〕外台治风癫。)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 (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曰能助药力。(六十日止即药积七字。赵本作自能助药力五字。非。食下。曰字。赵本作自。是。)

〔徐〕大风。概指涎 卒倒之后也。

〔沈〕直侵肌肉脏腑。故为大风。邪困于脾。则四肢烦重。阳气虚而风未化热。则心中恶寒不足。故用参术茯苓。健脾安土。同干姜温中补气。以菊花防风。能驱表里之风。芎宣血养血为助。桂枝导引诸药。而开痹着。以矾石化痰除湿。牡蛎收阴养正。桔梗开提邪气。而使大气得转。风邪得去。黄芩专清风化之热。细辛祛风。而通心肾之气相交。以酒引群药。至周身经络为使也。案此方主疗文法。与前后诸条异。先揭方名。而后治云云者。全似后世经方之例。故程氏尤氏金鉴并云。宋人所附。然巢源。寒食散发候云。仲景经有侯氏黑散。外台风癫门。载本方。引古今录验。无桔梗。有钟乳矾石。方后云。张仲景此方。更有桔梗八分。无钟乳矾石。乃知此方隋唐之人。以为仲景方。则非宋人所附较然矣。又案根据外台。方中有矾石钟乳。而后方云。冷食自能助药力。后人因谓仲景始制五石散。信乎。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中经。沈本作入经。)

〔尤〕迟者行之不及。缓者至而无力。不及为寒。而无力为虚也。沉而缓者为营不足。浮而缓者为卫中风。卫在表而营在里也。经不足而风入之。血为风动。则身痒而瘾疹。心不足而风中之。阳用不布。则胸满而短气。经行肌中。而心处胸间也。

〔沈〕营卫未致大虚。邪气不能内入。持于经络。风血相搏。风邪主病。则发身痒瘾疹。邪机外出之征。若心气不足。正不御邪。进而扰乱于胸。大气不转。津液化为痰涎。则胸满短气。盖贼风内入。最怕入心乘胃。而成死证。案迟者数之反。缓者急之反。金鉴改迟作浮云。迟缓二脉。不能并见。必是传写之讹。此却非也。医方集成云。有中之轻者。在皮肤之间。言语微蹇。眉角牵引。遍身疮癣。状如虫行。目旋耳鸣。亦谓邪气中经也。

风引汤 除热瘫痫。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三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原注〕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 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经宜风引汤。○案巢源。脚经候云。脉微而弱。宜服风引汤。)

〔尤〕此下热清热之剂。孙奇以中风多从热起。故特附于此欤。中有姜桂石脂龙蛎者。盖以涩驭泄。以热监寒也。然亦猛剂。用者审之。案此方。亦非宋人所附。外台风痫门引崔氏甚详。云。疗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 。日数十发。医所不能疗。除热镇心。紫石汤。(方。与本方同。)上十二味。捣筛。盛以韦囊。置于高凉处。大人欲服。乃取水二升。先煮两沸。便纳药方寸匕。又煮取一升二合。滤去滓。顿服之。少小未满百日。服一合。热多者。日二三服。每以意消息之。永嘉二年。大人小儿。频行风痫之病。得发例不能言。或发热。半身掣缩。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张思惟合此散。所疗皆愈。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古今录验。范汪同。(千金风癫门。紫石散。即本方。主疗服法并同。)由此观之。风引。即风痫掣引之谓。而为仲景之方甚明。程氏尤氏辈亦何不考也。但除热瘫痫四字。义未允。刘氏幼幼新书。作除热去瘫痫。楼氏纲目。作除热癫痫。(王氏准绳同。)其改瘫作癫。于理为得矣。汪氏医方集解云。侯氏黑散风引汤。喻氏虽深赞之。亦未知其果当。以此治风而获实验乎。抑亦门外之揣摩云尔也。

防己地黄汤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防己(一分) 桂枝(三分) 防风(三分) 甘草(一分○赵本。分并作钱。非。)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尤〕赵氏云。狂走谵语。身热脉大者。属阳明也。此无寒热。其脉浮者。乃血虚生热。邪并于阳而然。桂枝防风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轻清。归之于阳。以散其邪。用生地黄之甘寒。熟蒸使归于阴。以养血除热。盖药生则散表。熟则补衰。此煎煮法。亦表里法也。兰台轨范云。此方他药轻。而生地独重。乃治血中之风也。此等法最宜细玩。案此方程氏金鉴。并不载。盖以为宋人所附也。未知果然否。千金风眩门所收。却似古之制。今录于下以备考。

防己地黄汤 治言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防己 甘草(各二两) 桂心 防风(各三两) 生地黄(五斤别切勿合药渍疾小轻用二斤)

上五味 咀。以水一升。渍一宿。绞汁着一面。取滓着竹箦上。以地黄。着药滓上。于五斗米下蒸之。以铜器承取汁。饭熟。以向前药汁。合绞取之。分再服。

头风摩散方(千金。作头风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千金云中形者炮裂) 盐(等分○千金作如附子大)

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 上。令药力行。(已。徐沈作以。尤本无。 。赵本作疾。千金无已字。 作顶。)

案本草藏器云。盐去皮肤风。此方外台。引千金。程氏金鉴。并为宋人附方。是。

三因附子摩头散 治因沐头中风。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而病甚。头痛不可以出。至日则少愈。名曰首风。(即本方。)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程〕圣济总录曰。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或昼静夜发。痛彻骨髓。谓之历节风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十二筋。皆结于骨节之间。筋骨为肝肾所主。今肝肾并虚。则脉沉弱。风邪乘虚。淫于骨节之间。致腠理疏。而汗易出。汗者心之液。汗出而入水浴。则水气伤心。又从流于关节交会之处。风与湿相搏。故令历节黄汗。而疼痛也。

〔鉴〕赵良曰。肾主水。骨与之合。故脉沉者病在骨也。肝藏血。筋与之合。血虚则脉弱。故病在筋也。心主汗。汗出入水。其汗为水所阻。水汗相搏。聚以成湿。久变为热。湿热相蒸。是以历节发出黄汗也。

〔尤〕案后水气篇中云。黄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合观二条。知历节黄汗。为同源异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则为黄汗。其并伤筋骨者。则为历节也。案寸口脉沉以下。止即为肝二十二字。脉经。移于下文味酸则伤筋之首。文脉贯通。旨趣明显。盖古本当如是矣。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沈〕此诊趺阳。则知胃家内湿招风为病也。趺阳脉浮。浮为风邪入胃。滑为水谷为病。此显脉浮而滑者。乃素积酒谷湿热招风。为谷气实。然内湿外风相蒸。风热外越。津液随之。故汗自出也。

〔程〕亦历节之脉。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程〕少阴肾脉也。胗在太溪。若脉浮而弱。弱则血虚。虚则邪从之。故令浮弱。风血相搏。则邪正交争于筋骨之间。则疼痛如掣。

〔尤〕趺阳少阴二条合看。知阳明谷气盛者。风入必与汗偕出。少阴血不足者。风入遂着而成病也。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自。原本作血。今根据诸本改之。)

〔魏〕盛人者。肥盛而丰浓之人也。外盛者中必虚。所以肥人多气虚也。气虚必短气。气虚必多汗。汗出而风入筋骨之间。遂历节疼痛之证见矣。

〔尤〕缘酒客湿本内积。而汗出当风。则湿复外郁。内外相召。流入关节。故历节痛不可屈伸也。合三条观之。汗出入水者。热为湿郁也。风血相搏者。血为风动也。饮酒汗出当风者。风湿相合也。历节病因。有是三者不同。其为从虚所得。则一也。

诸肢节疼痛。身体ht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ht 。赵本。作 。沈尤金鉴同。魏作ht 。案此当作 。脉经。作 瘰。非。)

〔魏〕湿热在体。风邪乘之。而历节成矣。于是掣痛之势如脱。甚不可奈。湿上甚而为热。热上甚而引风。风上甚而耗气冲胸。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皆风邪热邪湿邪。合为患者也。主之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桂枝防风麻黄生姜之辛燥。治风治湿。白术甘草之甘平。补中。芍药知母之酸寒苦寒。生血清热。是风湿热三邪。并除之法也。其间加附子。走湿邪于经队中。助麻桂为驱逐。非以温经也。况此方。乃通治风湿热三邪之法。非 为瘦人出治也。肥人平日。阳虚于内者多。非扶助其阳气。则邪之入筋骨间者。难于轻使之出。用附子于肥人。尤所宜也。勿嫌其辛温。而云不可治血虚内热之证也。瘦人阴虚。火盛之甚。加芍药。减附子。又可临时善其化裁矣。案历节。即痹论所谓行痹痛痹之类。后世呼为痛风。(丹溪有痛风论。见于格致余论。知是元以降之称。)

三因直指。称白虎历节风是也。(白虎病。见于外台。引近效云。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乍歇。其疾如虎之啮。故曰白虎病。此即历节风也。而别为一证恐非。)盖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所发。痛久则邪盛正弱。身体即 羸也。痹气下注。脚肿如脱。上行则头眩短气。扰胃则温温欲吐。表里上下皆痹。故其治亦杂揉。桂麻防风。发表行痹。甘草生姜。和胃调中。芍药知母和阴清热。而附子用知母之半。行阳除寒。白术合于桂麻。则能祛表里之湿。而生姜多用。以其辛温。又能使诸药宣行也。与越婢加术附汤。其意略同。沈氏则谓脾胃肝肾俱虚非也。温温。金鉴。改作 。不必然。(详见于伤寒论证义。)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两炮。二两赵作一枚)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案千金外台。防风汤七升。作一斗。二升。作三升。)

外台古今录验。防风汤。主身体四肢节解。疼痛如堕脱肿。案之皮急。头眩短气。温温闷乱如欲吐。即本方。去麻黄。

千金防风汤 主疗与外台同。于本方。无麻黄附子。有半夏杏仁芎 。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四属。程作四肢。此条程魏接下乌头溥为一条。非。)

〔徐〕此论饮食伤阴。致营卫俱痹。足肿胫冷。有类历节。但当以发热别之也。谓饮食既伤阴。然味各归其所喜。政酸为肝之味。过酸则伤筋。筋所以束骨。而利机关。伤则缓漫不收。肝气不敛。故名曰泄。咸为肾之味。过咸则伤肾。肾所以华发而充骨。伤则髓竭精虚。肾气痿惫。故名曰枯。肝肾者人之本也。肾不荣。而肝不敛。根销源断。故曰断泄。饮食伤阴。营先受之。乃营气不通。营卫本相根据。营伤卫不独治。因循既久。营卫俱微。三焦所以统领内气。而充贯四肢者也。失营卫之养。而无所恃以为御。御者摄也。四属之气。不相统摄而断绝。四属者。四肢也。元气既惫。身体羸瘦。足尤在下阳气不及。肿大胫冷。荣中气郁。则热而黄汗。然此皆阴分病。非历节。历节挟外之湿邪。而重且痛也。唯外邪必发热。故曰假令发热。是表分亦有邪。从肌肉而历关节。使为历节。

〔尤〕虚病不能发热。历节则未有不热者。故曰假令发热。便为历节。后水气篇中又云。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盖即黄汗历节。而又致其辨也。

〔鉴〕名曰断泄之泄字。当是绝字。始与下文相属。必是传写之讹。案平脉法。林亿注。四属者。谓皮肉脂髓。成注亦同。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脉经作疼。痛不可屈伸。是。)

〔沈〕此寒湿历节之方也。经谓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此风少寒湿居多。痹于筋脉关节肌肉之间。以故不可屈伸疼痛。即寒气胜者。为痛痹是也。所以麻黄通阳出汗散邪。而开痹着。乌头驱寒而燥风湿。芍药收阴之正。以蜜润燥。兼制乌头之毒。黄 甘草。固表培中。使痹着开而病自愈。谓治脚气疼痛者。亦风寒湿邪所致也。

乌头汤方 治脚气疼痛不可屈节。(尤本治上有亦字。程金鉴删治以下九字。案此后人所添。今从之。)

麻黄 芍药 黄 (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案甘草原本及赵程魏金鉴并欠两数俞徐沈尤并云三两未知何据)

上五味。 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张氏医通云。乌头善走入肝。逐风寒。故筋脉之急者。必以乌头治之。然以蜜煎。取缓其性。使之留连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润。又可益血养筋。兼制乌头燥热之毒。千金大枣汤。治历节疼痛。于本方。去芍药附子。加乌头大枣生姜。

矾石汤 治脚气冲 心。( 赵作冲。程本金鉴。不载此方。至篇末五方并删。)

矾石(二两○杂疗方作半斤)

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此方杂疗救卒死篇。无浆字。千金翼浸下。有洗字。)

〔尤〕脚气之病。湿伤于下。而气冲于上。矾石味酸涩性燥。能却水收湿解毒。毒解湿收。上冲自止。案千金论脚气云。魏周之代。盖无此疾。所以姚公集验殊不殷勤。徐王撰录。未以为意。外台苏长史云。晋宋以前。名为缓风。古来无脚气名。由此观之。此方亦是宋以前人所附。非仲景原方明矣。程云凡仲景方经。证在前而方在后。未有方在前而证在后者。固然。

附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原注〕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案外台风痱门。载古今录验。西州续命汤。即是。冒昧下。有不识人三字。千金名大续命汤。而西州续命汤。主疗与此同。无人参有黄芩。分两亦异。主疗与姚同。)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芎 杏仁(四十枚 千金用芎 三两。外台麻黄三两。芎 一两。余各二两。杏仁与本方同。俞本芎 一两五钱。非)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浮。外台作洪。)

〔沈〕灵枢云。痱之为病。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甚则不能言。不可治。故后人仿此而出方也。

〔尤〕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当归。所以养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乃攻补兼行之法也。案汉贾谊传云。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病。师古注。辟足病。痱风病也。圣济总录云。痱。字书病痱而发。肉非其肉者以身体无痛。四肢不收。而无所用也。楼氏纲目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半身无气营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知是痱。即中风之谓。脉解篇。喑俳。即喑痱也。徐则谓痱者痹之别名。此说本喻氏法律。尤误矣。外台本方煎法后云。范汪方。主病及用水升数。煮取多少。并同。汪云。是仲景方。本欠两味。汪为东晋人。而其言如此。正知此亦仲景旧方。原本失载。宋臣因而附之也。虞氏医学正传云。金匮要略本方。有石膏当归。无附子防风防己。愚案本方。石膏当归。固不可无。而附子防风防己。尤不可缺。此恐传写者之脱简耳。简案续命汤。千金外台所载。凡数十方。唯外台。风身体手足不随门。古今录验。小续命汤方中。附子石膏并用。虞氏之言。不可从。王氏古方选注云。古今录验者。其方录于竹简。从古至汉。始刊于金匮附方中。续命者。有却病延年之功。案十六国春秋。有卢循。遗刘裕益智粽。裕乃答以续命汤。又欧阳修有细为续命丝之句。可征二字之谓延年矣。

千金三黄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千金贼风门云。仲景三黄汤。拘急。作拘挛。○三因云。兼治贼风。偏风。猥退风。半身不遂。失喑不言。)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二分) 黄 (二分) 黄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心热。千金作心中热。千金翼。一枚下。有此仲景方。神秘不传。八字。)

〔魏〕亦为中风正治。而少为变通者也。以独活代桂枝。为风入之深者设也。以细辛代干姜。为邪入于经者设也。以黄 补虚。以熄风也。以黄芩代石膏。清热。为湿郁于下。热甚于上者设也。心热加大黄。以泄热也。腹满加枳实。以开郁行气也。气逆加人参。以补中益胃也。悸加牡蛎。防水邪也。渴加栝蒌根。以肃肺生津除热也。大约为虚而有热者言治也。先有寒。即素有寒也。素有寒则无热可知。纵有热。亦内真寒外假热而已。云加附子。则方中之黄芩。亦应斟酌矣。此又为虚而有寒者言治也。

近效方术附汤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外台。此下。载甘草附子汤。主疗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云云。三十余字。)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徐〕肾气空虚。风邪乘之。漫无出路。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致头中眩苦至极。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此非轻扬风剂可愈。故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犹之冬月井中。水土既暖。阳和之气。可以立复。而浊阴之气。不驱自下矣。案外台风头眩门。所载近效白术附子汤。有桂枝而无生姜大枣。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初服得微汗。即解。能食复烦者。将服五合以上愈。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即是甘草附子汤也。而此所载。去桂加术附子汤。且煎法及分两。宋人所改。不知何以差谬如此。盖孙奇等失之不检也。

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薯蓣(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尤〕肾之脉起于足。而入于腹。肾气不治。湿寒之气。随经上入。聚于少腹。为之不仁。是非驱湿散寒之剂。所可治者。须以肾气丸。补肾中之气。以为生阳化湿之用也。案外台脚气不随门。载崔氏方。凡五条。第四条云。若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即服张仲景八味丸。方用泽泻四两。附子二两。桂枝三两。山茱萸五两。余并同于本书。旧唐经籍志。崔氏纂要方十卷。崔知悌撰。(新唐艺文志。崔行功撰。)所谓崔氏其人也。不知者或以为仲景收录崔氏之方。故详及之。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 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二两)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案徐沈以厉风为癞。甚误矣。外台引删繁肉极论曰。凡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与脾合。若脾病则肉变色。云云脾风之状。多汗阴动伤寒。寒则虚。虚则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不欲饮食。食则咳。咳则右胁下痛。隐隐引肩背。不可以动转。名曰厉风。是也。又案千金肉极门。不见方云。方见七卷中。而今考之七卷中。脚气门所载。越婢汤。有附子。故外台肉极门。引千金。亦有附子。煎法后云。一名起脾汤。而脚气门越婢汤方后注云。此仲景方。本云。越婢加术汤。又无附子。胡洽云。若恶风者。加附子一枚。多冷痰者。加白术。盖孙奇等。彼是凑合所录。故与外台有少异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