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生姜泻心汤含旋覆代赭石汤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袁姓成衣铺主妇

年五十许,住南市王家嘴角三十四号。卧病已两月,不能饮食已五十四日。体本肥,又略带浮肿,故不觉甚瘦。虽神识甚清,已不能下床。大小便俱承以盆。凡诊六次,服药二十余剂,而病除。录其历次案方如下。

初诊 九月廿五日,痢疾之后,心下痞满。水米不入,辄吐酸苦水。舌色甚淡,脉亦迟软。病将两个月,颇不易速愈。今当温通降痰。

太子参9克,川连0.9克,淡吴萸4.5克,旋覆花6克(包),淡芩4.5克,姜夏12克,代赭石12克,干姜4.5克,川朴3克(炒),赤白芍各6克,炙草3克,黑附块6克(先煎),生姜铜元大五片。

二诊 九月廿八日稍稍能食,不复苦胀,吐及呃逆亦较稀。脉仍软而迟,舌仍白,中后稍有黑苔而润。前方中肯。

太子参12克,炙草3克,干姜4.5克(勿泡淡),淡芩4.5克,旋覆花6克(包),姜夏12克,白术9克(土微炒),代赭石12克,吴萸4.5克(淡),陈皮9克,生姜铜元大五片,黑附块6克(先煎)。

廿九日,改方,服前方感满。加川朴3克,白术改生用6克。

三诊 九月三十日,胸腹不复感满闷,亦不复吐。但仍不思食。脉舌仍多黏液。腹皮软,重按则里甚痞硬挛急。

黑附块9克(先煎),旋覆花9克(包),陈皮9克,代赭石12克,茅白术各6克(生用),姜夏12克,云苓12克,干姜3克,川朴3克,炒谷芽12克,太子参12克,枳实6克,赤芍9克,生姜铜元大五片。

四诊 十月四日,进步虽迟,却甚顺利,胀满全除,渐知饥,渐知味。惟吃逆未净。痰虽少,仍有。脉仍弱。

太子参12克,旋覆花6克(包),缩砂仁3克(研,后下),梗通3克,黑附块9克(先煎),代赭石12克,炒谷芽12克,丁香1.8克,干姜3克,朴花4.5克,云苓15克,陈皮9克,生白术6克,姜夏12克,生内金9克,炙革3克。

五诊 十月七日寒证渐除。口味甜而舌润,是湿痰盛。夜不能寐,故头痛。虽不甚知饥。食入却已不胀。脉稍迟,已有胃气。

云苓15克,太子参12克,柴胡3克,陈皮9克,茅白术各6克,制南星4.5克,朴花4.5克,黑附块9克(先煎),桂枝3克(后下),姜夏12克,炒谷芽12克,炙草3克,夜交藤9克,生内金9克。

六诊 十月十四日食量将恢复常度。亦稍能行动,至此危险已过。只须调养,慎劳动、饮食。今有偏颇。贫血,有痰。

人参须6克(另煎冲),川芎4.5克,姜夏9克,炙草3克,土炒白术9克,生芪15克,缩砂仁3克(研,后下),云苓12克,生熟地各15克,黑附块9克(先煎),当归9克,陈皮6克,炒谷芽12克。

【按】梗通:即梗通草,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中的木质部。有清热、利湿、通淋、下乳之功。主治水肿,热淋,热病烦渴,小便赤涩,乳汁不下。

本案患者痢疾之后,水米不入,致使该患者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证见心下痞满、吐酸苦水、舌色甚淡、脉亦迟软,此都符合生姜泻心汤合旋覆代赭石汤证。陆氏定下的温通降痰之法切合病机,再加生姜泻心汤之生姜、干姜、黄连、黄芩的辛开苦降之法,合治本案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故而如此严重的病证,二十余剂而收痊愈之效,可以说是效如桴鼓。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金代著名伤寒学家成无己注云:“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金匮要略》曰: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干噫、食臭者,胃虚而不杀谷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土弱不能胜水也。与泻心汤以攻痞,加生姜以益胃。”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本病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而心下痞满,反吐酸水,诸花皆升而旋覆独降,故用旋覆花以降气逆。而且心下痞满,乃是客气上逆,旋覆花成味可以软坚散痞。胃气虚则气浮,重剂可以镇之,故用代赭石之重以镇虚逆。辛者能散,生姜、半夏之辛恰可散虚痞;甘者能缓,太子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胃气之弱。此处陆氏用太子参替代人参,是因现代人参升发之气较甚,怕引起胃气上冲。另加吴茱萸与川连合成左金丸之意,疗反吐酸水;加川朴与半夏合力,助散痞满;加赤白芍收敛缓急;加黑附块以温行全身阳气。本案初诊用生姜泻心汤合旋覆代赭石汤加味,正中病机,故而二诊时病患情况已大为改善,陆氏取法仲景灵活运用,以为后世楷模,实可效法。

二诊胃气渐复,但运化仍弱,故陆氏去赤白芍之酸收,而加白术、陈皮以助运化。三诊各种情况继续好转,但仍不思食,故陆氏加入茅苍术、炒谷芽、陈皮、枳实等通利助消化。四诊、五诊、六诊,迅速好转,治疗方法也逐渐转到调理脾胃、补气利湿、养血化痰等各种调补手段为主,如用白术、砂仁助运化脾湿,人参、黄芪补气健脾,川芎、当归、生熟地等养血,最终经过二十余剂的治疗而病除。

樊女

初诊 宿有胃病,往日发惟胃脘膜闷,此次则痛作,痛处偏右,舌苔厚腻,偏右更厚,脉迟,有噫气。

川连1.5克,桂枝尖4.5克,太子参12克,干良姜各1.5克,姜夏9克,薤白9克,瓜蒌9克,炒茅术6克,旋覆花6克,代赭石12克,炙甘草3克,生姜6克,红枣4枚。

二诊 药下,胃脘痛及舌苔腻均大减,噫气除,惟胸次仍觉膜闷,脉仍嫌迟。

太子参18克,桂枝尖6克,制香附6克,炒茅术6克,白芍6克,内金炭9克,生麦芽9克,莪术3克,三棱3克,生姜6克,炙草3克,红枣4枚。

三诊 得小量棱莪,胸次松动,但脉殊微弱,此宜攻补兼施,又右侧自咽喉至胸脘,俱觉障碍,则病涉神经。

当归9克,人参须6克,黑附块3克,白芍6克,良姜3克,制香附9克,莪术4.5克,三棱4.5克,蝎尾3支,防风3克,郁杏仁各3克,内金炭9克,生麦芽9克。

【按】本案患者宿有胃病,胃气本虚;胃脘胀闷,又有噫气,说明有客气上逆的情况,诸症合参显示本案符合胃气本虚,客气上逆的生姜泻心汤合旋覆代赭石汤证的典型特征证候,但与前一案不同之处在于本案有胃脘痛。故陆氏在生姜泻心汤与旋覆代赭石汤的基础上,去苦寒败胃的黄芩,稍用苦寒的黄连1.5克,加入温通的桂枝和半夏瓜蒌薤白汤,对于阳气虚痛病证的止痛的效果颇佳。药后疗效明显,胃脘痛与舌苔腻大减,噫气也大除,但胸次仍胀闷,脉亦迟,乃是气滞不通之征,故二诊中陆氏加大通行力度,用三棱、莪术、鸡内金、茅苍术等药,通畅气血则百病自除。三诊言“得小量棱莪,胸次松动”,但是病患毕竟是宿有胃病之人,脉还是很微弱,故陆氏言“此宜攻补兼施”,故去除了原来的大队降逆化痰药,加入人参、当归、黑附块、白芍等药以补气、养血、温阳、敛阴。另由于患者咽喉至胸脘俱觉障碍,陆氏认为“病涉神经”,故加入蝎尾、防风等药祛风通络。本案各诊方药味数虽不多,却紧贴病机,变化有序,所以疗效颇佳。

陆渊雷氏在《伤寒论今释》一书中对旋覆代赭石及三泻心汤的看法是:“本方及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之证,皆非外感卒病。本条云‘解后’,生姜泻心汤条云‘汗出解之后’,可见也。故伤寒方非专为伤寒而设,亦有杂病方存焉……旋覆花、代赭石今人用以治痰,可知此证亦多黏液。凡有黏膜器官之炎症,西医名卡他,谓渗出黏液。他器官有黏液时,不致甚苦,胃多黏液,则大碍消化,故药治必先涤除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