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卷上

幽溪法孙 受教 记

△解释此论。科分为三。初释论题。

净土生无生论

论题六字。义具三重能所。所谓能生所生。能融所融。能论所论也。初能生所生者。净土二字为所生。生之一字为能生。所生净土。即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约其土体具有四种。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能生之人。即娑婆世界。念佛众生。体为二种。一分段身。二变易身。若分段生死之人。则四种净土。皆可求生。若变易生死之人。则惟求生上之三土。或二土一土。如韦提希。本是凡夫。厌同居秽。欣同居净。秪由随闻十六妙观。三惑一心顿破。即於当座。悟无生忍。不惟分见实报。亦乃分证寂光。非分段身。可求生四土乎。故约分段。收机则广。约变易。收机则狭。故我娑婆。具四土机。惟在进解与造行何如。又此二种。具四教机。及悠悠凡夫。虽具四教等。然皆回小向大。回徧向圆。总成一种圆顿之机尔。二能融所融者。净土生三字为所融。无生二字为能融。谓以无生。而融其生。以生而济其无生。所谓理因事济。虽一道不碍千差。事得理融。纵万殊无离一性是也。盖无生真如之理。苟无四种净土。与夫二种能生之机。则性具之理。终晦而不显。然而虽知有是事矣。苟不知事全即理。则四种净土。与夫二种能生之机。终离而不融。是故圆顿行人。修净土者。须以事而济乎理。炽然求生。以理而融乎事。生即无生。是则终日生。而未尝外乎无生。终日无生。而不妨乎生。岂与夫尚理者。触言而宾无。定谓无土可生。尚事者。触言而宗有。定谓有土可生。可同年而语哉。三能论所论者。净土生无生五字为所论。论之一字为能论。此论以析微为宗。断惑为趣。析微则无理不彰。断惑则无疑不破。可谓圆顿了义之指南。三身四土之心宗也。若以六字论广狭者。净土生三字。约事则狭。无生二字。约理则广。又净土生三字。事相繁多则广。无生二字。理一则狭。今以事而济乎理。理乃事中之理。以理而融乎事。事乃理中之事。会而归之。则非事非理。亦非广非狭也。又净土生无生五字。属所诠理事则广。论之一字。属能诠文字则狭。又论为能诠。包含所诠义理则广。上五字惟是所诠。所含则狭。若曰无离文字以说解脱。即文字以为总持。则非能诠非所诠。亦非广非狭也。若以论题。往收十门。则各有摄属。一真法界门。则冠一论。而净土生无生五字俱该。若身土缘起门。则净土二字之事。三心土相即门。四生佛不二门。亦净土生无生俱该。五法界为念。六境观相吞。七三观法尔。此之三门。则生无生三字。义两摄属。盖为念与境观。三观皆生字边事。若夫法界。与相吞法尔。则无生二字边事也。第八感应任运。第九彼此恒一。第十现未互在。此之三门。亦两摄属。如感应彼此现未六字。则生与净土三字边事。若夫任运恒一互在。则无生二字边事也。其不然者。则题目与论。两不相称。何以契贯散二华。总别之妙哉。至於五重释题。乃天台解经通轨。以之释论。终带牵强。况诸师业有私说。兹不繁用。大庄严论云。造论凡有五义。一者如金成器。令信解故。二者如华开敷。开示彼故。三者如食美膳。得法味故。四者如解文字。令修习故。五者如开宝箧。实证得故。今亦具含五义。采集诸经。以成一论。如金成器也。论立十门。门诠众妙。如华开敷也。理明性具。境会惟心。如食美膳也。既悟圆修。知土由心变。如解文字也。性中极乐。由修显发。如开宝箧也。

△二释作人。

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着。

大师。字无尽。别号有门。三衢姑蔑人。出家天台。居智者幽溪道场。四十余年。传弘天台教观。其所着述。有楞严玄义。圆通疏前茅。圆通疏。海印三昧。谓之楞严四书。又着净名无我疏。弥陀圆中钞。永嘉集注。般若融心论。性善恶论。幽溪文集等。今无生论。是其一也。其生平履践行实。具韩求仲太史所着高明寺碑。与教私记年谱。兹不备述。

△三释正文。大师。讲此论时。已有分判。今依旧科。毫无所加。大科为二。初皈命述意。二依义立论。初中三。初稽首三宝三。初两土佛宝。

稽首能仁圆满智  无量寿觉大导师

菩萨造论弘经。必先皈命三宝者。有二意。一归宗有在。知非臆说。二恳请冥加。不致纰谬。吾祖亦然。稽首即皈命之义。盖人之所重。莫大於命。命之所尊。莫大於首。今以最尊之首。稽叩於三宝足下。表我身命。无他所归。独归於三宝之至尊也。能仁等者。此土教主。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彰其用。寂默。显其体。今略称能仁者。以寂默智在於默。今存智在於说。故云能仁。能仁是别号。通号有十。第十名佛。佛者觉也。亦智也。天台释此有六种即。今云圆满智。乃究竟觉。然与众生理性。无二无别。故观经疏明理即佛云。此是圆智。圆觉诸法。徧一切处。无不明了。法智大师云。此是者。指大经众生即佛等。皆是本性圆觉。非三般若融即微妙。智不名圆。知一切法。一一含受一切诸法。全法是智。全智是法。待对斯绝。名圆觉诸法(云云)。然则众生虽具。无了因力。全以三智。而为三惑。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果圆。是故称佛为圆满智。无量寿觉。即西土教主阿弥陀佛。此中已翻为觉。故上以智代。大导师者。法华疏具列四种。谓通途慈悲。结缘。权实二智。若从踈洎亲。今是二智。亦具上二种。能仁则折以权道。从娑婆此岸将导之。无量寿则摄以实道。从极乐彼岸接引之。又能仁示以即实而权。无量寿示以即权而实。故二世尊。皆得称圆满智大导师。互存无在也。

△次两土法宝。

所说安养大乘经  了义了义至圆顿

佛之度生。示以形声二益。形则现身现通。声则以说以默。上所皈命佛。以形益也。今所归命法。以声益也。或问说为声益可尔。默既无言。何为声益。答曰。默为无声。乃说之待。令人得益。故亦声益。所说安养大乘经。且就娑婆教法。说极乐世界事者为言。义实含乎安养依正二报所宣之法。了义等者。赞佛所说净土法门。乃即权而实。即实而权。其中义理。无不了了也。圆顿者。圆则圆满具足。顿则即心即佛。至圆顿者。谓圆顿之至也。应云圆顿中之圆顿。了义圆顿。皆重言之者。如华严法华。皆了义圆顿之教。而此二经。皆赞净土往生法门。岂非了义中之了义。圆顿中之圆顿乎。如十念七日。专持名号。若得往生。便阶不退。何有了义圆顿更过于此。慈云大师所谓了义中之了义。大乘中之大乘。是也。

△三两土僧宝二。初菩萨僧。

妙德普贤观自在  势至清净大海众

妙德等诸大菩萨名号。已翻梵为华。若翻华为梵。则妙德。梵语文殊。普贤。梵语秘输颰陀。观自在。梵语婆娄吉低输。势至。梵语摩诃那钵。妙德普贤。则为能仁左右辅弼扬化弟子。观音势至。则为无量寿左右辅弼弟子。或在华严。或在法华。或在方等。如来宣说。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小弥陀经。鼓音王等经时。莫不砧椎相扣。主伴击扬。以成净佛国土之机。以摄往生清净之众。在此菩萨既尔。在彼大士亦然。譬如一主二臣。动静必俱。至於清净海众。皆法门之先达。华池之胜友。凡是西方僧宝。一一顶礼皈依。

△次声闻僧(问曰此等诸师亦大菩萨云何以声闻称之答曰传持佛法现声闻相故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

马鸣龙树及天亲  此土庐山莲社祖  天台智者并法智  古往今来弘法师

马鸣菩萨。即西天第十二祖。着起信论。发明系念西方。最为切要。龙树菩萨。西天第十四祖。南天竺人。於九旬内。诵通三藏。深入法忍。造大悲方便论。大无畏论。又着十住婆沙智度论等。多赞西方。劝人念佛。有偈云。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即得为现身。故我皈命礼。一家宗之为始祖云。天亲菩萨。北天竺人。造唯识金刚般若等论。仍着无量寿论。有求生净土偈。及五门修法。莲社祖者。莲社祖有七。初祖晋慧远法师。俗贾氏。雁门人。学通儒老。年二十余。见道安法师。因听讲般若。豁然开悟。乃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后入庐山。刺史桓伊。创东林居焉。影不出山者。三十余年。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时息心缁侣。绝尘信士。不期而至。望风遥集。共一百二十三人。结为莲社。名迹尤着者一十八人。六时礼诵。精进不退。十年三睹圣相。后般若台定起。见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侍立左右。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说苦空。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后七日果终。有杂文十卷。号庐山集。盛行於世。事详本传。文繁不录。此土念佛实始於远。故称为初祖焉。二祖长安善导光明法师。三祖南岳承远般舟法师。四祖长安法照五会法师。五祖新定少康台岩法师。六祖永明延寿智觉法师。七祖昭庆省常圆净法师。智者大师。讳智顗。华容人。俗姓陈氏。生时灵瑞不一。七岁入果愿寺。闻诵法华普门品。忽自忆记。宛如夙习。十五岁礼佛像。誓志出家。十八剃落。二十进受具戒。天嘉五年。谒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事详本传。今不具录。尝着十六观经疏。并十疑论。后於剡东石城弥勒像前。令弟子唱十六观经名。诫众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香台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定熏修。圣力道行。终不唐捐。言讫趺坐而化。法智大师。讳知礼。字约言。金姓。四明人。从宝云通公。传天台教观。出世承天。继住延庆。户外屦满。尝行法华般舟三昧。期生安养。后与十僧结社。约修忏三年。自焚其身。决取净土。杨文公亿。再三劝留。始允其请。着妙宗钞。以释观经义疏。人到于今。咸受其赐。古往今来弘法师者。古往即过去诸大耆宿等。今即现在诸大知识等。来即当来绍继宗风者。凡有一句一偈。赞及西方者。悉皆皈依也。

△次皈命求加。

我今皈命礼三宝  求乞冥加发神识

皈命求加。以发神识。则所论者。方上契佛心。中合祖意。可以下度含识。楞严经云。若有决定发菩提心。受持此咒者。此诸金刚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云云)是也。

△三述造论意。

敬采经论秘密旨  阐扬净土生无生  普使将来悟此门  断疑生信阶不退

此论所明净土。生即无生。生化两冥之旨。皆吾祖敬采经论。所诠秘密之道。毫无臆说。然於经则旨在言表。於论则旨在诠中。观其所用。则观经疏。妙宗钞。其义居多。要知惟心净土。本性弥陀之理。非天台性具宗旨不明。非吾祖深契祖心不悟。是则四明。可谓深契佛祖之心宗。吾祖可谓妙悟法智之骨髓也。将来读此论。而悟此宗者。尚何深疑之不断。何圆信之不生。何不退之不阶哉。

△次依义立论二。初总列十门。

将造此论。立为十门。一一真法界门。二身土缘起门。三心土相即门。四生佛不二门。五法界为念门。六境观相吞门。七三观法尔门。八感应任运门。九彼此恒一门。十现未互在门。

问曰。今此十门。几迷几悟。几事几理。几因几果。答曰。一真法界。非迷非悟。身土缘起。有迷有悟。余之八门。皆属於悟。一真法界。一往言之属理。再往言之。能具一真法界属理。所具十种法界属事。然离能具无所具。离所具亦无能具。是则亦事亦理。非理非事。身土缘起。既全理而为事。且作属事。其实事理兼属。余之八门。皆即事即理。一真法界。约能具。则非因非果。约所具。亦因亦果。九界属因。佛界属果故也。身土缘起。亦因亦果。心土相即。生佛不二亦通因果。法界为念。境观相吞。三观法尔。此之三门属因。感应任运。彼此恒一。现未互在。此之三门。皆属於果。真俗体用。亦如是说。夫门名能通。如世门户。通人出入故。门义甚多。今且约三种。圆觉云。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佛性。乃以理为门也。楞严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乃以行为门也。法华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又曰以佛教门。出三界苦。乃以教为门也。今是教门。即以此论。而为能入之门。令人从教门。悟入一真法界。乃至悟入现未互在义故。

△次别释十门。初二门明根圆融具。次八门明枝流妙即。初二门明根源融具二。初一门明理性本具。次一门明事造方融。初中二。初标。

初一真法界门。

一真法界者。一则不二。真则不妄。不妄不二。是真法界。此则以无法为法。无界为界。乃以一真如妙性而为法界也。种种义味具如下释。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二依宗释义。西天祖师。凡有破立。必先说偈。以为论本。然后约义门。而解释之。今亦仿此。故先说偈。

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一真法界。即中道法性。有二种。一但中。如云外月。逈出二边。是故真俗。及十界依正。皆非性具。独以无身无土。无生无佛者。而为法身。如是之人与谈惟心本性。可也。谈惟心净土。本性弥陀。莫之可也。一圆中。如如意珠。即体圆。即莹彻。即具宝。虽是一珠。而有三义。虽是三义。但是一珠。故曰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是以能悟此。性具十界。依正融通。生佛无殊者。虽终日求生。而生即无生。虽无生。而不妨炽然求生。岂与夫谈无生。则碍於生。谈生。则碍於无生者。可同日而道哉。余谓谈净土者。苟微性具之旨。则惟心与净土。必岐为二。一真法界。性具法门。可不专务熟讲哉。

△次依宗释义二。初正释。次料简。初中二。初详释胜义。二结成宗偈。初又二。初直指人心。

论曰。一真法界。即众生本有心性。

一真法界。约果而言。即诸佛之所证得。今约因而言。故曰众生本有心性。是则众生诸佛。惟约迷悟而分。若夫性体。则生佛非殊。以非殊故。生佛不二。以迷悟故。因果差殊。今指不二者。以为惟心净土。本性弥陀。生即无生之论本。下之九门。莫不本乎此。

△次指心具德二。初列二义。

此之心性。具无量德。受无量名。

此之心性。指众生在因在迷之理性。然与佛在果在悟之证性。无二无别。故能具无量德。受无量名。惟其具此。故弥陀即我之本性。净土即我之惟心。是以无生而生。生即无生。具无量德。受无量名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今约众生。所具第一义谛。与佛究竟第一义谛。无少差殊故也。

△次释二义二。初释具无量德二。初征德举要。

云何具无量德。举要言之。谓性体性量性具。

德既无量。不能枚举。今举其要。三性摄尽。众生迷此。而变为三惑。诸佛悟此。而转为三德。皆当体即是。故云变云转也。

△次据德释义三。初正释三德。次指同三谛。三引楞严证。初中二。初次第释义。次融通其理。初中三。初释性体。

云何性体。谓此心性。离四句。绝百非。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无坏。

有无等四句。但可名目世间法。一真法界。如大火聚。四边不可凑泊。是故若言其有。成增益谤。若言其无。成损减谤。若言双亦。成相违谤。若言双非。成戏论谤。绝百非者。四句为本。每句具足四句。成十六句。约三世各十六句。成四十八句。加已起。未起。成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共百句。句句皆非。故云百非。体性坚凝者。此之性体。如金刚宝。万物不能坏。能坏一切万物。一切者。烦恼生死也。故此心性。处烦恼海。若骊珠而独耀。居生死岸。如桂轮而独朗。故曰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无坏。

△次释性量。

云何性量。谓此心性。竖穷三际横徧十方。世界有边。虚空无边。虚空有边。心性无边。现在有边。过未无边。过未有边。心性无边。无尽无尽。无量无量。

心性之量。乃以无量。而为之量。有量之量。必为三世之所迁移。十方之所局限。有迁移故。则有生灭。有局限故。则有去来。今之心性。既竖穷乎三世。复横徧乎十方。尚何生灭去来。能迁移为局限哉。夫世界。固无边矣。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是则世界。又有边也。虚空固无边矣。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虚空又有边也。现在无住。本无分齐矣。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言之。现在有边。过未无边也。过去未来。本无涯涘矣。以心性言之。过未有边。心性无边也。总而言之。秪可言其无尽无尽。无量无量而已。

△三释性具。

云何性具。谓此心性。具十法界。谓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修罗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此是假名。复有正报。谓佛五阴。菩萨五阴。乃至地狱五阴。此是实法。复有依报。谓佛国土。菩萨国土。乃至地狱国土。

祖师云。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今家之言性具者。十法界也。若单言性具佛界。性善缘因。性净了因。善净不二。即善正因。如是之义。何经不谭。何师不说。

惟性具九界。性恶缘因性染了因。染恶不二。即恶正因。非华严。法华。维摩。圆觉。楞严。而不谈。非智者。荆溪。四明。幽溪。而不阐也。此是假名。名者实之宾。有假名。必有实法。即十界五阴。有正果。必有依报。即十界国土。如是依正。居一性中。即之弥分。派之弥合。此之性具。既即性体性量。故荆溪大师云。十方净秽。卷舒同在於剎那。一念色心。包罗徧收於法界。并天真本具。非缘起新成。得此为本。然后可以谭惟心净土。本性弥陀也。初次第释义竟。

△次融通其理。

令易解故。作三种分别。得意为言。即性具。是性体性量。性体离过绝非。即性具十界。离过绝非。性体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不坏。性具十界亦然。性量竖穷横徧。无尽无尽。无量无量。性具十界亦然。正报五阴。同性体性量。清净周徧。依报国土亦然。

令易解者。为初机也。得意言者。从实际也。是以非开张。不足以生解。非融通。不能令得意。盖性之三德。本是一体。故趣举一德。一必具二。体既如是。余亦复然。今文正意。为明性具。是故文中。先举性具。以为语端。然后以体量。即而融之。莫不同体之与量。离过绝非。乃至无量无量。虽正意在具。而言中之意。又在众生五阴。即佛界五阴。众生国土。即佛国土。故曰性具十界既尔。正报依报亦然。初正释三德竟。

△次指同三谛。

此之三法。亦名三谛。性体即中谛。性量即真谛。性具即俗谛。

此之下。总指大体。性体下。别指方隅。性体即中谛以。以其绝待故能统一切法也。性量即真谛者。以其廓彻故能泯一切法也。性具即俗谛者。以其具足十界。故能立一切法也。此中指同三谛以为下文。引证张本。

△三引楞严证二。初引果德文。次引因性文。意谓若无果德文证。则众生性具。同於流转。若无因性文证。则如来果德涉乎修证。二义善成。方悟一切诸佛。但证众生理本。一切众生。但迷诸佛圆成。今先引果德文三。初证性量真谛。

故楞严经云。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水火风。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声香味触法。非眼界。乃至非意识界。非无明。乃至非老死。非无明尽。乃至非老死尽。非苦集灭道。非智非得。非檀那。乃至非般剌若。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非三耶三菩。非常乐我净。此即性量无相。是为真谛。

佛说三谛。有二种。一圆融三谛。二隔历三谛。如仁王璎珞所明者。隔历三谛也。三谛隔历。各不相收。如曰真则纤尘必尽。俗则万法皆成。中则二边叵得是也。楞严所明者。圆融三谛也。三谛圆融。不可思议。举一即三。如曰真则万法昭然。俗则纤尘必尽。中则绝待双融是也。今文所引。乃不思议大真谛。如十界俱非。非真谛乎。此中最初非心空。根尘识三。留守本谛。而凡情俱尽可也。而又并十二因缘。四谛二乘之法。而俱非之。岂非本谛之空。而亦空乎。乃至六度三号四德俱非。岂不菩萨佛果中道而俱空乎。正天台所谓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也。

△次证性具俗谛。

而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水火风。即六凡。即二乘。乃至即如来。常乐我净。此则性具十界。是为俗谛。

此中所引。乃不思议大俗谛。如十界俱即。非俗谛乎。至於中间。即六凡法界。此留守本谛。而森罗昭然可也。而又并十二因缘四谛。而俱即之。岂非二乘真谛。而亦立乎。乃至六度。三号四德俱即。岂不菩萨佛中道而俱立乎。正天台所谓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也。

△三证性体中谛。

而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即性体统摄是为中谛。

此中所引。乃不思议大中谛。如十界俱离即离非。是即非即。非中谛乎。至於末后。六度三号四德俱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留守本谛。中道双遮双照可也。而又并六凡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岂非俗亦中乎。又并二乘。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是非真亦中乎。正天台所谓一中一切中。无真无俗而不中也。而此十界三谛。乃如来果地。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圆照法界。究竟之相。既有假名。岂无五阴国土。四明云。至於果成。十皆究竟。此之谓也。

△次引因性文为二。初证性中三德。

又云如来藏。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徧法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莫不如是。地水火风空见识。即性具也。清净本然。即性体也。周徧法界。即性量也。

众生因性。所有依正二法。不外七大。一一大既皆称性。即性具也。又一一皆云清净本然。周徧法界。即性具之法。即性体性量。莫不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一一称性。周徧法界也。

△次证具即三德。

又云地水火风空。清净本然。周徧法界。即依报国土性体性量也。见识清净本然。周徧法界。即正报五阴。性体性量也。

上证性中三德。义犹统总。今证具即三德。乃约性中所具七大。分依正二报。即性体性量。岂非楞严一经即明性具法门。与体德量德。无二无别哉。

△次释受无量名。二。初征名举要。

云何受无量名。举要言之。此之心性。或名空如来藏。或名真如佛性。或名庵摩罗识。或名大圆镜智。或名菩提涅盘。

天台大师云。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举一蔽诸。今亦例立。性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举七以蔽诸。此之七名。本出楞严。彼明如来果位七名。温陵师云。一法不立烦恼荡尽。曰空如来藏。不忘不变。曰真如。离过绝非。曰佛性。分别一切。而无染着。曰庵摩罗识。洞照万法。而无分别。曰大圆镜智。诸佛所得。曰菩提。寂静常乐。曰涅盘。今引证众生心性者。众生性具之德。含藏一切。而无积聚。故名空如来藏。性体性量。本来清净。不妄不变。故名真如。性体性量。离过绝非。故名佛性。性体性量。如杲日昭昭。分别一切。而无染着。故名庵摩罗识。性体性量。洞照万法。而无分别。故名大圆镜智。性体性量。即圆明大觉。故名菩提。性体性量。具常乐我净。故名涅盘。以其具足三因。及五佛性故也。

△次融通名德。

性体性量。名空如来藏。即性具十界。五阴国土。名空如来藏。性体性量。名真如佛性。即性具十界。五阴国土。名真如佛性。乃至性体性量。名菩提涅盘。即性具十界。五阴国土。名菩提涅盘。

前明三德中。既已融通其理。即性具是性体性量。今文复融通。名之与德。性体性量。名空如来藏。即性具十界。五阴国土。名空如来藏等。然则惟心净土。本性弥陀。生即无生。可不信诸。何也。盖十界依正。既皆性具。即性体性量。而名之与德。性本融通。是则众生在理。迷则俱迷。不惟迷於九界。即佛界亦复成迷。诸佛究竟。悟则俱悟。不惟悟於佛界。即九界亦复成悟。迷时即寂光金宝。而转为苦域泥沙。悟时则同居泥沙。而转为寂光金宝。此犹约舍秽究竟。取净穷源而说。若净秽平等。无舍无取。岂不以究竟。苦域泥沙。以为寂光金宝。以至果成。十皆究竟故也。以是而言。则理性苦域泥沙。即性体性量。一一称性。离染周徧。岂不娑婆秽土。原徧西方极乐果人。不离此土。生即无生。无生而生之义成矣。

△次结成宗偈。

故曰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结前引楞严。因果二性。立宗述偈。其义善成。是则世人。一切疑惑。悉应於此。一真法界门中。一时顿断。但世间之疑。有倒有正。若涉事寻常耳目见闻者。则信其有。六合之外。不见不闻者。则疑其无。此疑之正者也。又有远大之事。非见闻所及。反信其有。近小之事。见闻所及。反疑其无。此疑之倒者也。若众生心性之三德。性体性量。乃果地之所究竟。非众生耳目所及者。反信其有。一言性具之德。现前一念。本来具足。反疑其无。楞严所谓如我垂手。等无有异。此等名为。迷中倍人是也。又有能信具佛界。不信具九界者。能信具四圣。不信具六凡者。能信具三善道。不信具三恶道者。能信具十界正报。不信具十界依报者。此等皆得。名为迷中倍人也。

△次料简二初难初后俱堕。

问曰。此一真法界。为初心是。为后心是。若初心是。应无七名。若后心是。应无九界。初后俱堕。立义不成。

此一真下。立二难本。若初心下。建立二难。初后俱堕下。结成难势。初心者。理即位人也。后心者。究竟位人也。初心应无七名者。以果难因。以显难隐也。后心应无九界者。以因难果。以隐难显也。天台大师云。事可比知。如孙刘相显。瞭然在目。理具难知。如曹公相隐解衣方见。然此隐显。佛与众生。皆各有之。若诸佛果人。则佛界显。而九界隐。众生因人。则佛界隐。而九界显。以之合喻。则曹公天子相隐。而奸雄相显。先主帝王相显。而枭雄相隐。隐显似殊。性具不异也。

△次释初后俱善二。初释。次结。初中二。初据难立义。

答曰。此正显初心是。以初心是故。方有后心是。以后心是故。方显初心是。

此者指前立宗述偈。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等也。正显初心是者。前所说具无量德。受无量名。皆理即初心。当体即是。惟即是故。方有果地。究竟后心即是。然非初不能显后。非后不能显初。下文明之。

△次依义释难二。初立义。

云何以初心是。方有后心是。如果地依正融通。色心不二。垂形九界。方便度生。悉由证此。因心所具。

果地六句。初二句。法报二身。寂光实报二土。法身则以虚空为座。即身即土。即土即身。故曰依正融通。报身即以实报为土。常住五阴而为色心。全法性起。故云不二。良由本具。今得究显。次垂形二句。从大体以起大用。苟非性具九法界者。至此果成。何能繁兴大用哉。悉由下结成上义。

△次引证二。初泛引。

故曰。诸佛果地融通。但证众生理本。故得称性施设。无谋而应。若不然者。何异小乘外道。作意神通。

诸佛果地二句。证初二句大体。故得称性二句。证次二句大用。若不然下。举劣况胜。小乘神通。作意而有。外道神通。依物而成。秪由无本可据故也。

△次的引。前泛引。亦是天台祖教。未明指人。故成泛引。今则明指法智大师妙宗钞文。故名的引。

故法智大师云。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切假实。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狱色心。皆须六即。辨其初后。所谓理蛣蜣。名字乃至究竟蛣蜣。以论十界。皆理性故。无非法界。一不可改。故名字去。不惟显佛。九亦同彰。至於果成。十皆究竟。

文有二段。初泛明。既曰六即之义。不专在佛。是则不惟理即。性具十界。分真究竟。亦约十界而判。一切假实。总举假名一千。五阴一千。国土一千。不专在佛。即佛界。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三法界。人天下至。该修罗饿鬼四法界。蛣蜣。畜生法界之至微者。并地狱法界。共为十种。世间有情类尽。色心则总举依正。乃成五阴。单色无心。乃成国土。如是十界三千。皆须六即。辨其初后。是则举十界。依正二报。凡是性具。一色一心。皆可以六即判之。所谓下二的判。文中但拈界及微者。如畜生道中。顺足以丸其粪。倒足以推其车者。皆可以六即判之。故曰所谓理蛣蜣云云。何以故。以论十界。皆理性故。无非法界。一不可改。言性具十界。无不即性体性量。清净本然。周徧法界也。故名字去。结成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之意。此段文。总证初心是。方有后心是也。

△次释后心是。方显初心是。

云何后心是。方显初心是。正由后心果地。全证众生理本。故果地七种名目。悉是众生性德美称。但众生在迷。性德不显。故无此称。克论性德。岂可言无。

众生理具。诸佛果成。二二相成。方为圆道。盖后非初不有。初非后不彰。今文释成后义。故曰正由后心果地。全证众生理本。苟初心不具。七种美称。果地云何得证。如是功德。但众生下。释疑可知。

△次结。

故初后俱善。立义成矣。

夫疑为信障。亦是悟门。如前疑难苟蕴之在怀。岂不为性具法门之信障。今陈疑决答。群疑冰泮。岂不为生即无生之悟门。故凡造论。必设问答。以发明之。庶疑无不决。信无不生。此立辨难。阐明奥旨。力重千钧。学者疑深玩之。

△次一门明事造方融者。对前科而言。以由众生理性本具。故今事造方融也。然论本意。明求生净土。在於事造。而此事造。法体本融。乃生本无生。但事造属末。理具属本。本非末不显。末非本不融。二二相成。为论本意。故科之云。事造方融。文分为二。初标。

二身土缘起门。

缘者。因缘也。起者。生起也。因缘为能生。身土为所生。中论所谓因缘所生法是也。以论为门。义如前释。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一真法界性。不变能随缘。三身及四土。悉由心变造。

一真法界性。言其体也。不变能随缘。言其能也。三身及四土。言随缘所造之事也。悉由心变造者。会事归理。会所归能也。变造之名。出华严楞伽二经。四明尊者云。造通四教。变惟属圆。义兼於别。分但不但。但中佛性。如纯善人。不能作恶。为恶人逼。强作诸恶。性变为恶。不但中。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虽同恶人。作诸恶事。其性不变。今文既云。不变能随缘。正以圆中。而为佛性。

△次依宗释义二。初通明诸法。二的明此宗。初中二。初明不变随缘。二明随缘不变。初又三。初释第一句以立根本。

论曰。一真法界性。即前文所明性体性量性具也。

一真法界。性体性量性具。本也。性也。理也。体也。所造三身四土。末也。相也。事也。用也。体微用不彰。用微体不立。论欲明身土之用。苟不先指一性理体。以为根本。则用无所立。义无所归。故先释第一句。以为根本。

△次释第二句显前功德三。初法。

教中说。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者。正由性体性量即性具故。

教中者。泛举经论也。若欲的指。起信论虽彰其名。不若楞严经。盛阐其义。如七大莫不清净本然。周徧法界。此言不变也。而一一皆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此言随缘也。既言清净本然而随缘。岂非能随其缘而不变。正由性体性量即性具。亦唯此文。涣彰其义。如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非性具乎。又曰一一清净本然。非性体乎。又曰周徧法界。非性量乎。前文已明。今不繁释。

△次譬。

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

君子不器。语出论语。朱子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论引以譬一真法性之中。体无不具。故能随净缘。能造佛界之善。随染缘。能造九界之恶也。

△三证二。初引经。

故晋译华严经云。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

华严有二译。一晋译。二唐译。天台大师生於梁代。而说法於陈隋。故凡引证。皆是晋译。今仍大师所用。故引晋译。

△次释义二。初释随缘变造。

谓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随染缘。造事中九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随净缘。造事中佛法界。

夫性有善恶。缘有染净。性具佛界为善。全性起三观之修为净。性具九界为恶。全性起三惑之修为染。缘虽染净不同。能从善恶而起。善恶之性。在真如中。其体融通。皆不分而分。分而不分者也。或问九界之中。六凡见思。可云为染。三乘本修空观。菩萨本修假中二观。云何亦判为染。答曰。二乘修空。虽异六凡。其所修者。正顺尘沙。菩萨假中。虽异二乘。其所修者。正顺无明。是以九界槩判惑染。以其不知修从性起。逆三德性故也。惟圆顿教。初心即知全三惑染是三德性。能全性起修。是故若空若假若中。皆称为顺为净也。

△次释能生所以二。初释。

所以能者。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称能。

圆顿教人。妙解妙行。及所重者。华严能之一字。非惟随净缘。造修善谓之为能。即随染缘造修恶。亦谓之能。染净虽复差殊。能性无二无别。既无二别。是则本无染净之分。今秪就众生迷情。谓之为染。诸佛悟理。谓之为净尔。然而归功有在。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称能。

△次证。

天台家言。并由理具。方有事用。此之谓也。

天台家言者。荆溪大师十不二门中文也。引证华严能随之文。有三义。曰理具。曰事造。曰二缘。今文但证二。意已含三。

△三释三四句结成所由。

是知事中十法界。三身四土。悉由真如随缘变造。

事中十法界。总约生佛依正而言。三身。则别约佛界而言。乃略土而存身。四土。则通约十法界而言。乃略身而存土。盖三身则惟佛有之。菩萨虽具。终未究竟。四土则佛界具有。菩萨有三。二乘有二。六凡惟一。即同居土也。如是十界。身之与土。悉由真如一性。理具三千。随染净缘。变造三千。初明不变随缘竟。

△次明随缘不变二。初释。

既曰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则事中染净身土当体即真。无一丝毫。可加损於其间者。

若别教但中之理。既变而方随缘。安得随缘而能不变。此如淳善人。本不能恶。为恶人逼而强作诸恶。故说此善人。今不淳矣。今圆教圆中。性具诸法。乃真如既不变而随缘。岂不虽随缘而不变。惟其不变。故事中不惟清净身土。当体即真。即染污身土。亦当体即真。是则於净身土。无一毫而加於性。於染身土。无一毫而损其真。

△次证。

楞严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

不变随缘之义。有理实。有情虚。九法界众生。迷理实以为情虚。故随缘变造九界依之与正。佛法界人。达情虚而为理实。故随缘变造佛法界依之与正。如见与见缘。并所想相。以情虚故。本无所有。而众生迷之以为实有。惟十方诸佛。与大菩萨。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达情本虚。故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情虚既去。而理实自现。故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於中。有是非是。以此文而印证此理。最为允当。初通明诸法竟。

△次的明此宗二。初发明宗义。二结归显旨。初又二。初明不变随缘。

若然。则娑婆极乐。此世众生。当生九品。弥陀已成吾心当果。悉由心性之所变造。

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义既成。今乃会而归之。以明今宗求生极乐之事。莫非不变而随缘。文中先举随缘之事。约土则有此彼之殊。故曰娑婆极乐。约因则有现未之异。故曰此世众生。当生九品。约果则有己他之别故曰弥陀已成。吾心当果。然后略点不变之旨。故曰悉由心性之所变造。要知随缘之事。悉由真如变造而已。立此以为根本。可以发明随缘不变之义。

△次明随缘之变。

心具而造。岂分能所。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果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当处皆是心性。

心具而造。岂分能所二句立根本。泯能所忘待对也。盖约事。虽有彼此现未己他之殊。约理实无身土因果生佛之异。是则即心是佛二句。泯因果也。次二句。泯彼此也。次二句。泯现未也。皆以心性泯之俾因果混为一致。彼此融为一体。现未会为一家。何以故。能造因缘。及所造法。当处皆是心性故也。

△次结归显旨。

故明此宗而求生乐土者。乃生与无生。两冥之至道也。

明此宗者。悟随缘不变无生之理也。求生乐土者。炽然求生。净土不变随缘之事也。不变随缘。不妨无生而生。随缘不变。不妨生而无生。生而无生。则冥其生。无生而生。则冥无生。合而言之。岂非生与无生两冥之至道乎。

△次八门明枝流妙即二。初二门明所生身土。次六门。明能生因果。初二明所生身土二。初一门。约依报论妙二。初标。

三心土相即门。

此门以心土远近为离。以性无远近为即。心即是性。土不外心。乃会心土为一致。融心性为一体。以了乎生即无生。无生而生也。

△次释二。初述偈立宗。

西方安乐土。去此十万亿。与我介尔心。初无彼此异。

初二句。言其远也。次二句。言其近也。两者合而言之。盖是示其即远而近。即近而远。以明其非远非近。论功行。一生可也。经年可也。七日可也。十念可也。一念可也。论往生。则壮士屈伸臂顷可到也。诸佛弹指声中可到也。以其非远非近。忘能忘所故。

△次依宗释义二。初释初二句明远三。初引经。

论曰。佛说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经云从是者。自娑婆世界中南阎浮提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西而去。如是尽一娑婆。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四大部洲。谓之一世界。世谓迁流。有日月岁时。三世变易。界谓方位。有东西南北十方疆界。从此西去。凡过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方有世界。名曰极乐。言彼国土。无寒暑推迁。直登不退。则无生死苦矣。无五欲尘劳。心得自在。则无烦恼苦矣。耳闻目见。根根尘尘无非妙法。惟是念佛念法念僧。则无业系苦矣。众生生者。皆正定聚。得不退转。诸世界中乐之至者。故名极乐。种种乐事。不能枚引。具如大弥陀经十六观等经中说。

△次释数。

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大海。百亿铁围山。名一佛土。十千为万。十万为亿。

百亿日月者。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以此百亿日月等。为一佛土。如是从此。凡过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方名为极乐世界。

△三结成。

一佛国土。已自广大。况亿佛国土乎。况十万亿乎。是则极乐国土去此甚远。

先以一佛国土。况亿佛国土。次以亿佛国土。况十万亿佛土。以此而言。极乐世界。去此娑婆。岂不甚远。

△次释后二句不远二。初正释。次料简。初又三。初明不远之由。

博地凡夫。念佛求生弹指即到者。正由生吾心所具之佛土也。

博。大也。凡。众也。夫者。人也。古者人长一丈。称为丈夫。诗甫田注疏。夫者辅相之德。而可倚仗谓之丈夫。今通指大地或悠悠凡夫。或四教未破惑位外凡之人。既无道力可凭。又无神足可恃。然但一心念佛。或暂或久。求生极乐。而临命终时。弹指即到者。正由人心性中。本具极乐佛界之依报。即性体而清净本然。即性量而周徧法界。以极乐在吾心内。近近之一隅。岂足以为远哉。

△次明心之相状。

言介尔心者。即凡夫念佛之心也。剎那之心至微至劣故称介尔。

介尔者。即剎那初起至促之念。毗昙云。百二十剎那为一怛剎那。此名一瞬。六十瞬为一息。仁王云一剎那有九十生灭。是则介尔者。至促至速。至微至劣。

△三明心土相即。

谓十万亿远之佛土。居於凡夫介尔之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故曰初无彼此异。

十万亿土。言其远也。大也。介尔妄心。言其近也。小也。即心是土。则小者近者之心。而即是极远极大之佛土。即土是心。则大者远者之佛土。即是最促最劣之妄心。有何彼此异哉。

△次料简二。初以小不包远。

问曰。介尔之心居於方寸。云何能包许远佛土。

此以凡夫性相不融。真妄未会之疑情。而难於性相不二。真妄无差之妙论。如此之疑非独初心未入佛教者有之。即久在释门。拘於一墟束於一教。作人天师者。亦复有之。苟不精於天台之教。鲜不生乎疑谤者也。

△次依真妄不二释三。初法二。初略明。

答曰。介尔之心。昧者谓小。达人大观。真妄无二。

迷者。昧性而执相。故以念为小为近。极乐为大为远。悟者。即相而观性。不以念为小为近。亦不以土为大为远。达其本如。故真妄无二。

△次释成。

盖此妄心。全性而起。性既无边。心亦无际。

所以真妄无二者。何也。盖此妄心。乃全性而起。能起之性。既自无边。所起之念。岂有涯际。

△次譬。

性如大海。心似浮沤。全海为沤。沤还匝海。

楞严经两处出海沤喻。第二卷云。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乃喻众生认妄为真。非此中喻意也。第六卷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乃喻真觉大空。世界三者。展转相比。小之又小。亦非此中喻意也。今初二句。且以海大沤小。以喻性大念小。次二句方融通之。全海为沤。喻全性为念。沤还匝海。喻全念是性。性既无边。念岂有际乎。

△三合二。初正合。

盖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乃全性以为念。喻全海为沤。随缘不变。乃全念而是性。喻全沤匝海。

△次结责。

既曰随缘不变。岂可以真妄而局大小哉。

前文虽用从本起末。会末即本而正意在第二句。故今结责但用随缘不变。盖设若随缘而体变。则可以真妄而局大小。既不如是。则心土相即之宗成矣。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卷上

释义

问桥

佛祖建立种种法门。以济度人。犹如桥梁。众生但当依之而修。不当於能诠言教上而计其辞之巧拙也。犹如行路逢桥。不履而行。徒问何为。但欲究其桥之来历。未免稽留道路。不能前进。故方等陀罗尼经第三卷有问桥之喻。具如彼明。

论记

声闻僧

问曰。此等诸师亦大菩萨。云何以声闻称之。答曰。此中且以传持佛法。现声闻相故。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

三因五佛性

众生各有本具之理为正因。本具之智为了因。本具之行为缘因。五佛性者如上三因佛性。更加二转依果。所谓菩提为果性。涅盘为果果性是也。

佛具四土菩萨三土

问曰。若别地圆住以上。分证寂光。亦应具四土。若未登住地仅断见思。亦止二土。云何菩萨具三土耶。答曰。寂光一土有与夺二义。与之则住地以上。皆名分证寂光。夺之则等觉以还。仅名报土。所谓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是也。此中是约夺义。故曰三土。

见与见缘并所想相

见是八识见分。见缘是八识相分。见相二分。皆依他起性。所想相者。此不了依他而起徧计。

正定聚

聚者类也。定以决定为义。一切众生。凡有三类不同。必入涅盘能破颠倒名正定聚。必入恶趣不能破倒名邪定聚。得因缘能破不得不能名不定聚。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