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一 义疏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中

第二藏识境界门为二。初正明境界。二问答释疑。

初中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魏云。世尊。唯愿为说心意意识五法自体相等法门。诸佛菩萨修行之处。唐云。世尊。惟愿为我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众妙法门。此是一切诸佛菩萨入自心境)自心见等所缘境界不和合(魏云。远离自心邪见境界和合故。唐云。离所行相。)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魏云。能破一切言语譬喻体相故。唐云。称真实义。)一切佛语心。(魏云。一切诸佛所说法心。唐云。诸佛教心。)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说如来所叹海浪藏识境界法身。(魏云。为楞伽城摩罗耶山大海中诸菩萨。说观察阿棃耶识大海波境界。说法身如来所说法故。唐云。惟愿如来。为此山中诸菩萨众。随顺过去诸佛。演说藏识海浪法身境界。)

疏曰。前已发明八识种现互为因义。非是无因及与邪因。今故请问种子起现行义也。如来常叹藏识境界。非外道二乘所知。夫藏识旣具生灭。何故即是法身。又藏识旣即法身。何故犹如海浪耶。

二答为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中二。初明转识因缘。二明藏识境界。

初又二。初明眼识。二例余法。

今初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魏云。一者不觉自内身取境界故。唐云。所谓不觉自心现而执取故。)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著。(魏云。二者无始世来虚妄分别色境界熏习执著戏论故。唐云。无始时来取著于色虚妄习气故。)识性自性。(魏云。三者识自性体如是故。唐云。识本性如是故。)欲见种种色相。(魏云。四者乐见种种色相故。唐云。乐见种种诸色相故。)大慧。是名四种因缘。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魏云。是名四种因缘。于阿棃耶识海。起大涌波。能生转识。唐云。以此四缘。阿赖耶识如暴流水。生转识浪。)

疏曰。四因缘者。初即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乃所缘缘也。二即眼识习气种子。乃亲因缘也。三即前念眼识现行。乃等无间缘也。四即浮根四尘流逸奔色。及作意分别依等。乃增上缘也。阿赖耶识。具足一切种子。无始恒转。如急流水。流急不见。非是无流。故随四缘风击。便生转识波浪矣。

二例余法又二。初正例。二喻明。

今初

大慧。如眼识。一切诸根微尘毛孔。俱生。随次境界生。亦复如是。(唐云。如眼识余亦如是。于一切诸根微尘毛孔。眼等转识或顿生云云。或渐生云云。)

疏曰。眼识者。能缘之见分也。一切诸根微尘毛孔者。所缘之相分也。俱生者。顿生也。随次境界生者。渐生也。此顿渐二生。共有二义。一者但约一识。或顿缘多境。境即顿生或渐缘诸境。境即渐生。然皆识外无境。譬如镜外无像。海外无波。此则以镜海譬能缘。像波譬所缘也。二者通约诸识。或诸缘顿具。识即顿生。或缘有具缺。识即渐生。然皆藏识之外。无诸转识。亦如镜外无像。海外无波。此则以镜海譬藏识。像波譬转识也。故云亦复如是。

二喻明

譬如明镜。现众色像。大慧。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唐云。或顿生。譬如明镜。现众色像。或渐生。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唐云。心海亦尔。境界风吹。起诸识浪。相续不绝。)因所作相异不异。(唐云。因所作相非一非异。魏云。因事相故。递共不相离故。)合业生相。深入计著。(唐云。业与生相。相系深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识身转。大慧。即彼五识身俱。因差别分段相知。当知是意识因。(唐云。与五识俱。或因了别差别境相。有意识生。)彼身转。彼不作是念。我展转相因。(唐云。然彼诸识。不作是念。我等同时展转为因。)自心现妄想计著转。而彼各各坏相俱转。分别境界分段差别。谓彼转。(唐云。而于自心所现境界。分别执著。俱时而起。无差别相。各了自境。)

疏曰。此旣譬明前五转识。或俱生。或随次境界生。而又兼明第六转识。必与前五俱转也。坏相。魏作不异相。唐作无差别相。意指转识全妄即真。无有实体。故名坏相。而又全真起妄。故各各俱转。分别境界分段差别也。初明转识因缘竟。

二明藏识境界又二。初正明境界甚深。二略示悟入方便。

今初

如修行者入禅三昧。微细习气转。而不觉知。而作是念识灭然后入禅正受。实不识灭而入正受。以习气种子不灭故不灭。以境界转摄受不具故灭。(唐云。但不取诸境。名为识灭。)大慧。如是微细藏识究竟边际。(唐云。如是藏识。行相微细。)除诸如来及住地菩萨。诸声闻缘觉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测量决了。

疏曰。禅者。四禅。三昧者。四空及灭尽定等也。入初禅时。不缘五尘。则五识暂灭。入二禅时。不起觉观则寻伺暂灭。入三禅时。纯受无分别乐。则喜受暂灭。入四禅时。舍念清净。则乐受暂灭。入无想定。则六识暂灭。入四空定。则色想暂灭。入灭尽定。则第七一分我执暂灭。而诸种子。实皆不灭。又四禅四空。则第六微细现行。亦未全灭。无想定中。第七我执现行不灭。灭尽定中。第七法执现行不灭。但以不取外六尘境。妄计为识灭耳。是故藏识微细行相。惟如来究竟了之。住地菩萨。分证了之。二乘外道所得定慧。一切不能测量决了也。

二略示悟入方便

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别决断句义最胜。无边善根成熟。离自心现妄相虚伪。(唐云。唯有修行如实行者。以智慧力。了诸地相。善达句义。无边佛所。广集善根。不妄分别自心所见。能知之耳。)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见自心妄想流注。(唐云。大慧。诸修行人。宴处山林。上中下修。能见自心分别流注。)无量刹土诸佛灌顶。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诸善知识佛子眷属。(唐云。得诸三昧自在力通诸佛灌顶。菩萨围绕。)彼心意意识自心所现。自性境界虚妄之想。生死有海业爱无知。如是等因悉已超度。(唐云。知心意意识所行境界。超爱业无明生死大海。)是故大慧。诸修行者。应当亲近最胜知识。(唐云。汝等应当亲近诸佛菩萨如实修行大善知识。)

疏曰。余之一字。指地前行人即唐译。所谓修行如实行者也。夫藏识微细行相。旣非二乘外道所能测量惟有如来住地菩萨。能决了之。且菩萨地。如何可登。必须开圆顿解。修如实行。以了诸地相之智慧巧便。善能分别决断句义。所谓当依于义。莫著言说。譬如因指见物。不视指端。而又于最胜所。广能积集无边善根。令其成熟。远离自心所现妄想虚伪。宴坐山林。次第增修。乃能得见自心妄想流注。见自心已。乃得诸佛灌顶。佛子。围绕。得诸三昧自在神通。超度妄想惑业苦海也。结劝亲近最胜知识者。若不亲近诸佛菩萨。则不能得智慧巧便。不能成熟无边善根故也。此中略具二十五前方便。亲近知识。宴坐山林。即具五缘。离自心现妄想虚伪。即诃五欲。及弃五盖。旣云宴坐。必调五事。下中上修。即行五法。又复略具圆观十乘智慧巧便。即观不思议境。无边善根。即发真正菩提之心。能见自心妄想流注。即巧安止观。离自心现妄想虚伪。即破法徧。分别决断。即识通塞。下中上修。即调适道品。亲近知识。即对治助开。了诸地相。即知次位。超度妄想有海业爱。即能安忍。诸佛灌顶得自在力等。即离法爱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但颂转识因缘。藏识境界。略不颂悟入方便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疏曰。此总颂转识因缘也。前一偈。是立喻。后一偈。是法合。海水为因。猛风为缘。则波浪得起。藏识所持种子为因。现行种种境界为缘。则转识得生也。

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魏云。青赤盐珂乳。味及于石蜜。众华与果实。如日月光明。非异非不异。唐云。青赤等诸色。盐贝乳石蜜。花果日月光。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魏同。唐云。意等七种识。应知亦如是。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

疏曰。此颂意明相见二分。非异非不异。藏识转识。亦非异非不异也。青赤诸色。眼识所缘境也。珂贝等声。耳识所缘境也。乳蜜盐淡诸味。舌识所缘境也。华有色香。果有香味触用。鼻舌身识等所缘境也。日月光明。亦眼识所缘境也。此等六尘。皆是唯识所现。故非异。而复各有差别。故非不异也。又即以此喻藏识转识者。如青赤不同。而同是色。乳蜜不同。而同是味。华果不同。而同在树。光明日月不同。而不相离。可譬诸识不同。而同由藏识起也。由藏识起。故非异。如种种波浪皆是海水也。眼识非耳识等。故非不异。如海水波浪。此波非彼波也。又波浪必与水俱。不能离水。转识必与藏识心俱。不能离心。亦如光明必与日俱。或与月俱。不能离于日月。故云亦如是也。

譬如海水变。种种波浪转。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谓彼藏识处。种种诸识转。(魏云。譬如海水动。种种波浪转。棃耶识亦尔。种种诸识生。唐第三句云。藏识亦如是。余三句并同魏。)

疏曰。此亦先喻。后法。意显藏识处有七识转。不一不异。不可思议也。准二译。则中两句乃重出耳。

谓以彼意识。思惟诸相义。不坏相有八。(魏云。心意及意识。为诸相故说。唐云。心意及意识。为识相故说。)无相亦无相。(魏云。诸识无别相。非见所见相。唐云。八识无别相。无能相所相。)

疏曰。此偈明即俗恒真。乃不思议二谛也。前三句。即唯识所谓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也。后一句。即唯识所谓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也。但观二译。其旨自明若依今文释者。于八识中唯第六意识最为猛利。能思惟种种诸相。而此种种诸相。若约不坏假名。则第八以集起为相。第七以染净为相。第六以徧能分别为相。前五以各了尘境为相。故有八也。若具体。则秪是识性。所谓第一义心。如水与波。同一湿性。如金与器。同一宝性。故无八识差别之相。亦无能缘所缘相见二分之相也。然此真俗二谛。本唯一性。宛转相即。不可思议。如摩尼珠。普雨众宝。即体而用。即用而体。无一用而非全体。无一体而无全用。但随情随智种种取之。则有七种二谛不同。一者。愚法二乘。谓六识是俗。灭六识已。方证无相。名之为真。二者。利根三乘。谓六识虚幻是俗。虚幻则当体无相。即名为真。三者。利根菩萨。谓六识虚幻是俗。而于意地。兼含七八两识。此无始来恒转不灭为诸幻本。是故六识当体无相。故空。七八两识恒转不灭。故不空。则以幻有即空不空共名为真。四者。利利根菩萨。谓六识虚幻是俗。虚幻则当体无相。八识并皆无相。唯其无相。则无所不相。故不惟第八无相。体是法界。一切法皆趣第八。而前七无相。体亦法界。一切法皆趣前七。则以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乃名为真。五者。界外钝根。谓八识种现。并名为俗。转舍种现。证唯识性。乃名为真。六者。界外利根。谓八识种现。并名为俗。舍种现已。证唯识性。此性具足一切诸法。乃名为真。七者。界外利利根。谓若种若现。若相若性。一切施设。并名为俗。种即非种。现即非现。相即非相。性即非性。种为法界。一切法趣种。是趣不过。种尚不可得。云何更有趣与非趣。乃至性为法界。一切法趣性。是趣不过。性尚不可得。云何更有趣与非趣。是名为真也。此七意中。初一惟随情说。非此经旨。后一惟随智说。正此经旨。中五名为随情智说。惟第四第六。今经亦兼用之。若第二第三第五。并非今经旨也。

譬如海波浪。是则无差别。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

疏曰。此重颂即俗之真也。海喻第八。波浪喻前七。以其同一湿性。故无差别。以喻八识之性。惟一真如也。唯识颂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心名采集业。意名广采集。诸识识所识。现等境说五。(魏云。心能集诸业。意能观集境。识能了所识。五识现分别。唐云。心能积集业。意能广积集。了别故名识。对现境说五。)

疏曰。此重颂即真之俗也。秖此如来藏第一义心。举体而为藏识转识。譬如秖此湿性。举体而为海为波浪也。第八名心者。采集为义。以其无覆无记。能受熏习。能藏种子。故从采集业以得名也。第七名意者。以其有覆无记。恒审思量自内我法。令第八识恒受生死。第八如库藏。第七如守库人。非我计我。非法计法。熏此我法二执种子于藏识中。令彼藏识不得清净。若由二空观力。令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相应心品。乃能令彼藏识。转成大圆镜智相应心品。当知第七为染净依。故名广采集也。诸识。若准二译。当指第六意识。此识徧缘三世三境。通于三量。故名为诸。徧能识其所识之境。所以流转还灭。无不由之也。对现五尘。说名五识。以众生迷闷。背觉合尘。眼识不能闻声。耳识不能见色等故。若得自在。诸根互用。则一识缘一切境。全妄即真矣。初正明境界竟。

二问答释疑二。初正释疑。二劝修学。

初中三。初释真俗疑。二释法喻疑。三释权实疑。

初又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以偈问曰。青赤诸色像。众生发诸识。如浪种种法。云何唯愿说。

疏曰。此以俗疑真也。谓若因青赤诸色像等。众生发诸转识。犹如海浪种种诸法。是则能发所发。分明各异。今言非异非不异。无相亦无相。其义云何。

二答释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青赤诸杂色。波浪悉无有。采集业说心。开悟诸凡夫。彼业悉无有。自心所摄离。(唐云。而彼本无起。自心所取离。)所摄无所摄。(唐云。能取及所取。)与彼波浪同。受用建立身。是众生现识。(唐云。身资财安住。众生识所现。)于彼现诸业。譬如水波浪。(唐云。是故见此起。与浪无差别。)

疏曰。此正明俗不违真。真亦不违俗也。谓能发识之青赤诸色。所发识之犹海波浪。悉本无有实法。而云采集业说心者。不过开悟诸凡夫耳。彼所采集之业悉亦无有。但是自心妄生摄取。而所摄取。其性本离。譬如翳目所取空华。本无花也。所摄旣无所摄。则能摄亦无能摄。故与彼波浪同。全即是水。非别有波浪也。只今所受用之资财。所建立安住之身器。皆是众生现识所现。而凡愚不了唯识现故。乃于彼境妄现诸业。譬如从水妄起波浪。波浪旣悉无有。则彼业亦悉无有。譬如以水收波。波无不尽。岂非无相亦无相乎。初释真俗疑竟。

二释法喻疑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大海波浪性。鼓跃可分别。藏与业如是。何故不觉知。(唐第三句云。藏识如是起。魏缺此一问一答。)

疏曰。此以喻疑法也。喻可分别。法难觉知。得无有法喻不齐之过乎。

二答释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凡夫无智慧。藏识如巨海。业相犹波浪。依彼譬类通。(唐云。阿赖耶如海。转识同波浪。为凡夫无智。譬喻广开演。)

疏曰。此正显法难觉知。故借喻以通之也。二释法喻疑竟。

三释权实疑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复说偈言。日出光等照。下中上众生。如来照世间。为愚说真实。已分部诸法。何故不说实。(唐云。譬如日光出。上下等皆照。世间灯亦然。应为愚说实。已能开示法。何不显真实。)

疏曰。此疑佛说法不平等也。如来旣如日照世间。应为愚夫说真实法。何故分部三乘诸法。而不但说一乘真实法耶。

二答释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若说真实者。彼心无真实。譬如海波浪。镜中像及梦。一切俱时现。(唐云。俱时而显现。)心境界亦然。境界不具故。次第业转生。(业。唐作而。)识者。识所识。(唐云。识以能了知。)意者意谓然。(者。唐作复。魏云。意者然不然。)五则以显现。(唐云。五识了现境。)无有定次第。

疏曰。此先明众生心中。具足如此虚妄种现不见真实。故未可为说实也。如来藏心。譬如大海。镜。与睡眠。藏心顿现根身器界及诸种子。譬如海中顿有一切波浪。镜中顿现一切影像。眠中顿见一切梦境。故曰心境界亦然也。至于前六转识。须藉境界为缘。或时境界不现前。诸缘不具足故。则次第而转生。盖第六识。则识其所识六尘诸境。故起时多。不起时少。第七识。则妄意第八识之见分为实我法。名之为然。若转依位。知我法空。则名不然。故与第八无始恒转。无不起时。若前五识。唯缘显现五尘境界。故起时少。不起时多。而或起一识。或起多识。或同时起。或先后起。总无有定次第也。众生心识纷杂如此。如何可为说真实乎。

譬如工画师。及与画弟子。布彩图众形。我说亦如是。

疏曰。此喻如来分部三乘法也。

彩色本无文。非笔亦非素。为悦众生故。绮错绘众像。

疏曰。此喻三乘本非实法。但是随顺众生说也。

言说别施行。(魏云。言说离真实。唐云。言说则变异。)真实离名字。(名。唐作文。)分别应初业。(二译皆无此句。)修行示真实。(唐云。我所住实法。为诸修行说。)真实自悟处。觉想所觉离。此为佛子说。(唐云。真实自证处。能所分别离云云。)

疏曰。此明修大乘行佛子。乃可为说实也。

愚者广分别。(魏云。愚者异分别。唐云。愚夫别开演。)种种皆如幻。虽现无真实。(魏云。惟见非真实。唐云。所见不可得。)如是种种说。随事别施设。(魏云。随事实不实。唐云。随事而变异。)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说。(魏云。为此人故说。于彼为非说。)彼彼诸病人。良医随处方。(方。魏作药。唐云。譬如众病人。良医随授药。)如来为众生。随心应量说。(魏云。惟心应器说。)妄想非境。界声闻亦非分。哀愍者所说。自觉之境界。(唐云。世间依怙者。证智所行处。外道非境界。声闻亦复然。)

疏曰。此申明说权说实之所以不同也。夫真实自悟处。惟可为佛子说耳。至为愚者。安得不分别开演以逗其机宜哉。此为实施权之意也。然虽权说三乘五乘种种诸法。而皆如幻。故虽随情显现。皆无真实。此废权立实之意也。如是为实施权。废权立实。种种诸说。皆是随事别别施设。理则非权非实故也。理旣非权非实。何故乃作种种权实之说。以如来说法。必须应机。譬如良医方药。必须应病。倘所说非其所应。则于彼便为非说。譬如用药非病所应。则于彼便为非药故也。是故如来为众生说法。必随顺众生之心。应其所知之量。或权或实。初无一定。譬如雨润草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不令有过与不及之患也。至于自觉境界。外道声闻所不能测。佛于真法。虽无悋心岂容机未熟而强为之说哉。初正释疑竟。

二劝修学又二。初示方便。二示正修。

今初

复次大慧。若菩萨摩诃萨。欲知自心现量、摄受、及摄受者、妄想境界。(唐云。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别境界。皆是自心之所现者。)当离群聚、习俗、睡眠。初中后夜。常自觉悟。修行方便。常离恶见经论言说。及诸声闻缘觉乘相。当通达自心现妄想之相。

疏曰。当离群聚习俗睡眠者。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也。常自觉悟修行方便者。调五事。行五法也。当离恶见经论言说者。防堕外道、邪见、我执也。当离声闻缘觉乘相者。防堕无为深坑、法执也。当通达自心现妄想之相者。依大乘闻思修慧、学习唯心识观。以阶真如实观也。

二示正修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建立智慧相住已。(唐云。住智慧心所任相已。)于上圣智三相。当勤修学。何等为圣智三相当勤修学。所谓无所有相。(唐云。无影像相。)一切诸佛自愿处相。(魏云。一切诸佛自愿住持相。唐云。一切诸佛愿持相。)自觉圣智究竟之相。(魏云。内身圣智自觉知相。唐云。自觉圣智所趣相。)

疏曰。前门所示唯心直进。正指圆修。今文则明通入圆也。建立智慧相住者。牒前通达自心现妄想之相。所谓知一切法如幻如梦。乃通教大乘所修唯心识观也。(通别圆教。皆有唯心识观。以下文云入第八地。故此须约通教言之。)于上圣智三相当勤修学者。教令进修圆教一心三智也。无所有相。即一切智也。诸佛自愿处相。即道种智也。自觉圣智究竟相。即一切种智也。三智一心中具。一心中修。一心中得。故名上圣智三相也。

修行得此已。能舍跛驴心智慧相。得最胜子第八之地。则于彼上三相修生。(唐云。诸修行者获此相已。即舍跛驴智慧心相。入菩萨第八地。于此三相修行不舍。)

疏曰。修行得此者。谓通教利根。观空不空。知一心中本具此三相也。能舍跛驴智慧者。谓超通教二乘所有空慧也。二乘体空智慧。但行于空。不能双行空有。故名为跛。得最胜子第八地者。三乘共十地中。菩萨所证八地。虽名辟支佛地。由见不空。正受圆接而入一乘。不与辟支取证者同也。则于彼上三相修生者。旣接入圆。故于圆智修行不舍也。

大慧无所有相者。谓声闻缘觉及外道相。彼修习生。

疏曰。声闻缘觉。证于偏空。一切外道。执著断空。皆非一切智相。今于彼空。能以正智修习。了达空为法界。一空一切空。生死涅槃。皆是无所有相也。

大慧。自愿处相者。谓诸先佛自愿处修生。(魏云。谓诸佛本自作愿住持诸法。唐云。谓由诸佛自本愿力所加持故而得生起。)

疏曰。诸佛本修行时。皆有无作四弘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故能生道种智。徧知法界佛法。无不尽也。

大慧。自觉圣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无所计著。得如幻三昧身。诸佛地处进趣行生。

疏曰。一切法相。若空。若有。若生死。若涅槃。乃至五位百法。百界千如。了知皆是自心现量。故皆无所计著。不计著故。则得如幻三昧。普现色身。从此进趣修行。直阶妙觉。四十二位。无非佛地。故名一切种智也。

大慧是名圣智三相。若成就此圣智三相者。能到自觉圣智究竟境界。是故大慧圣智三相。当勤修学。

疏曰。此结明通教菩萨。若勤修学圆教圣智三。相得成就者。即证圆教初发心住。三智圆发。乃至能到圆妙觉位究竟境界也。第二藏识境界门竟。

第三圣智事分别自性门。大文为三。初请问。二正说。三结益。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知大菩萨众心之所念。名圣智事分别自性经。(魏云。名圣智行分别法门体。)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圣智事。分别自性经。百八句分别所依。(唐云。唯愿为说百八句差别所依圣智事自性法门。)如来应供等正觉。依此分别说菩萨摩诃萨。入自相共相妄想自性。(魏云。依此百八句。为诸菩萨摩诃萨。分别说自相同相妄想分别体。修行差别法。唐云。一切如来。为诸菩萨堕自共相者。说此妄计性差别义门。)以分别说妄想自性故。则能善知周徧观察人法无我。净除妄想。照明诸地。超越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外道诸禅定乐。观察如来不可思议所行境界。毕定舍离五法自性。诸佛如来法身智慧。善自庄严。(唐云。以一切佛法身智慧而自庄严。)起幻境界。(唐云。入如幻境。)升一切佛刹兜率天宫。乃至色究竟天宫。逮得如来常住法身。

疏曰。圣智事分别自性经者。谓圣人智慧之事。分别诸法之自性也。百八句分别所依者。谓此诸法自性。乃是百八句之所依。若以邪智分别。妄计自性有性。所谓或邪因性。或无因性。则一一法能成百八见网。百八烦恼。若以正智分别。了达自性无性。所谓自心现量。心外非有。则一一法能成百八三昧百八义门也。毕定舍离五法自性者。旣离名相妄想。必不别计正智如如。旣离分别缘起。必不别计成自性也。法身智慧自庄严者。同诸佛理智之体也。起幻境界者。同诸佛应化之用也。升一切刹兜率天宫者。示同三藏教一生补处也。升一切刹色究竟宫者。示同通教带劣胜应世间最高大身也。逮得如来常住法身者。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也。说此法门。有此大益。所以诸大菩萨。皆心念请。大慧菩萨复发言请也。

二正说八。初破有无妄计。二明净除顿渐。三辨声闻通相。四简常不思议。五明种性差别。六明三自性相。七明二无我相。八破建立诽谤。

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又二。初正破有无妄计。二转破妄想言无。

初又二。初叙。二破。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一种外道。作无所有妄想计著。觉知因尽。兔无角想。(唐云。有一类外道。见一切法随因而尽。生分别解。想兔无角。起于无见。)如兔无角。一切法亦复如是。(魏云。如兔角无。诸法亦无。)大慧。复有余外道。见种求那极微陀罗标形处横法。各各差别。(魏云。见四大功德实有物。见各各有差别相。唐云。见大种求那尘等诸物。形量分位各差别已。)见已计著无兔角。横法作牛有角想。(魏云。实无兔角虚妄执著。妄想分别实有牛角。唐云。执兔无角。于此而生牛有角想。)

疏曰。一切诸法。皆是自识所现相分。无即非无。有即非有。如梦中物。不离梦心。如何可计实无实有而有诸外道。不达惟识。妄见诸法随因而尽。遂作无所有妄想计著。起于兔无角想。则谓诸法皆无。同于兔角。成断灭见。不知自心所现诸法。非断无也。复有余外道。妄见心外有四大种。依于极微诸尘。而形量分位各各差别。执兔无角。对彼无之分位。安立有之分位。而作牛有角想。成邪常见。不知诸法唯心所现。非实有也。求那。此翻为依。陀罗骠。此翻为尘横法。即唐译所谓分位。言纵横交错杂陈之法也。

二破

大慧彼堕二见。不解心量。(魏云。不知唯心。唐云。不了唯心。)自心境界妄想增长。(魏云。妄想分别增长自心界。唐云。但于自心增长分别。)身受用建立。妄想根量大慧。一切法性。亦复如是。离有无。不应作想。(唐云。身及资生器世间等。一切皆唯分别所现。大慧。应知。兔角。离于有无。诸法悉然。勿生分别。)大慧。若复离有无。而作免无角想。是名邪想。彼因待观。故兔无角。不应作想。(唐云。云何兔角离于有无。互因待故。)乃至微尘分别事性。悉不可得。大慧。圣境界离。不应作牛有角想。(唐云。分析牛角乃至微尘。求其体相。终不可得。圣智所行。远离彼见。故是于此不应分别。)

疏曰。此正破外道不悟唯心。所以堕在有无二见。乃于自心境界之中增长有无二种妄想分别也。殊不知现在根身。及所受用之资财。所建立安住之器界。一切皆是妄想根量。唯分别现。乃至一切法性。亦复如是。心外无法。故离有。唯心所现。故离无。譬如镜像水月。梦境空华。不可谓无。不可谓有。是则一切诸法。皆离有无。即兔与牛。亦是自心分别所见。性离有无者矣。柰何于此离有离无之牛兔。而更妄想分别一有角一无角耶。夫待有言无。待无言有。则不知有无皆是自心分别。然离郤自心分别。安有有无二法可得哉。又必对牛角有而观兔角无者。试析牛角至微尘时。牛角安在。牛角旣尚非有。云何对之而计兔角无耶。夫牛角本惟心现。非极微成。但众生妄计为有。故令析之。则不可得。当知但是析其计有之心。非谓心外果有牛角。可析为心外之极微也。故唯识云。为执粗色有实体者。佛说极微。令其除析。非谓诸色实有极微。由此应知诸有对色。皆识变现。非极微成(文)若达诸法皆识变现。即名圣智所行境界。自能远离有无二种妄想也。初正破有无妄计竟。

二转破妄想言无又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得无妄想者。见不生想已。随比思量观察不生。妄想言无耶。(魏云。愚痴凡夫。不见分别相。而比智分别。彼人见无。唐云。彼岂不以妄见起相。比度观待。妄计无耶。)

疏曰。此因佛言不应作牛有角想。恐人不达唯心。转作牛无角之妄想故问之也。得无。即唐译所谓岂不也。谓彼妄想之人。岂不以见有牛角。析至微尘。不生牛角想已。随即比度观察以为不生。而妄想言无耶。是则谓牛有角。固所不应谓牛无角。岂非妄想。

二答三。初正破有无二俱不成。二例明色空分齐非二。三结劝思惟自心现量。

今初

佛告大慧。非观察不生。妄想言无。(唐云。不以分别起相。待以言无。)所以者何。妄想者因彼生故。(唐云。彼以分别。为生因故。)依彼角生妄想。(唐云。以角分别为其所依。)以依角生妄想。是故言依因故。离异不异故。(唐云。所依为因。离异不异。)非观察不生。妄想言无角。(唐云。非因相待。显兔角无。)

疏曰。此明欲悟惟心。须知心外无法。非分别观察外法起相。析至不生。方妄想言无也。以彼分别妄想。因依于角而生。妄想与角。离异不异。故虽观察牛角不生。言兔无角。总属妄想。非实义也。

大慧。若复妄想异角者。则不因角生。若不异者。则因彼故。(唐云。若此分别异兔角者。则非角因。若不异者。因彼而起。)

疏曰。此转释离异不异也。按魏译亦无兔字。今以二义释之。一就今文释者。谓若妄想异角。则应不因角生。今旣因角而生。不可言异。若不异者。妄想即角。不可云因彼所生。今则因彼生故。又不可言不异。此约牛角而明离异不异也。二就唐译释者。谓妄想若异兔角。则非兔角之因。今旣因妄想而说无兔角。不可言异。若不异者。无兔角即是妄想。不可云因妄想起。今则因于妄想而起无兔角戏论。又不可言不异。此约兔角而明离异不异也。

乃至微尘分析推求。悉不可得。不异角故。彼亦非性。(唐云。分析牛角乃至极微。求不可得。异于有角言无角者。如是分别。决定非理。)二俱无性者。何法何故而言无耶。(唐云。二俱非有。谁待于谁。)

疏曰。此正斥析至极微而言牛角无者。定非理也。夫分析牛角至极微时。则牛角固不可得。若更分析极微。则极微又岂可得。是则极微非性。不异角之非性也。旣二俱无性。安得以极微为有。而待牛角为无耶。

大慧。若无故无角。(唐云。若相待不成。)观有故言兔角无者。(唐云。待于有故。言兔角无。)不应作相。(唐云。不应分别。)

疏曰。此结斥待极微而计牛角是无。或观牛角是有而言兔无角者。皆为非理。不应作想也。

大慧。不正因故而说有无。二俱不成。(唐云。不正因故。有无论者。执有执无。二俱不成。)

疏曰。此结斥不达唯心之过也。夫一切诸法。皆唯心现。故非邪因。亦非无因。外道不达唯心。或计无种生一切法。或计有种生一切法。皆非正因。旣不能达诸法正因。则说有说无。二俱不成矣。现见世间种种诸法。安得说无。研穷法体皆无自性。安得说有。若达惟心则说有亦得。说无亦得。有非实有。不背真空。无非断无。不碍幻有。乃为自觉圣智之境界也。初正破有无二俱不成竟。

二例明色空分齐非二又二。初叙。二破。

今初

大慧。复有余外道见。计著色空事形处横法。不能善知虚空分齐。言色离虚空。起分齐见妄想。(魏云。复有余外道。见色有因。妄想执著形相长短。见虚空无形相分齐。见诸色相异于虚空。有其分齐。唐云。复有外道。见色形状虚空分齐。而生执著。言色异虚空。起于分别。)

疏曰。色及虚空。皆是自心所现相分。不离自心。非有二也。外道计著分位差别。故云不能善知。

二破又二。初正明不二。二破其妄执。

今初

大慧。虚空是色。随入色种。(魏云。虚空即是色。以色大入虚空故。)大慧。色是虚空。持所持处所建立性。(唐云。能持所持建立性故。魏云。色即是虚空。依此法有彼法。依彼法有此法故。)色空事分别当知。(魏云。以依色分别虚空。依虚空分别色故。唐云。色空、分齐。应如是知。)

疏曰。虚空是色随入色种者。以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又空体不动。徧在色种处故。持所持处建立性者。以虚空为能持。色为所持。相依不相离故。是故依色分别虚空。则虚空但是分别所知。断不在色外也。依虚空分别色。则色亦但分别所知。断不在虚空外也。安得妄计各有分齐哉。

大慧。四大种生时。自相各别。亦不住虚空。非彼无虚空。(魏云。而四大中。非无虚空。)

疏曰。此明唯心所现四大。虽不住。空。亦不外空也。后文云。津润妄相大种。生内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种。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大种。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妄想大种。生内外地界。此则举性觉真空之体。而为坚湿暖动之相。不变随缘。故虚妄自相各别。亦不住于虚空。然性空真觉。随缘不变。故四大中。非无虚空。斯则四大不在空外。空亦不在四大外矣。并是唯心。安有。分齐。初正明不二竟。

二破其妄执

如是大慧。观牛有角。故兔无角。(魏云。兔角亦如是。因牛有角。言兔无角。唐云。免角亦尔。观待牛角。言彼角无。)大慧。又牛角者。析为微尘。又分别微尘。刹那不住。彼何所观故。而言无耶。(魏云。又彼牛角。析为微尘。分别微尘相。不可得见。彼何等何等法有。何等何等法无。而言有耶无耶。)若言观余物者。彼法亦然。(魏云。若如是观。余法亦然。唐云。若待余物。彼亦如是。)

疏曰。计著四大是有形。虚空是无形。正同计著牛角是有。言兔角无也。若牛角析为微尘。则牛角非有。微尘刹那不住。不可得见。则微尘非有。微尘不有。安可待之说牛角无。牛角不有。安可待之说兔角无。以例四大非有。安可待之说虚空无哉。二例明色空分齐非二竟。

三结劝思惟自心现量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当离兔角牛角虚空形色异见妄想。汝等诸菩萨摩诃萨。当思惟自心现妄想。(魏云。汝应当知自心所见虚妄分别之相。唐云。应常观察自心所见。分别之相。)随入为一切刹土最胜子。以自心现方便而教授之。(唐云。于一切国土。为诸佛子说观察自心修行之法。)

疏曰。若牛若兔。有角无角。四大虚空。皆是自心所现妄想分别。若不起分别妄想。则一切有无对待。当体皆不可得。故云离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二。初颂正法。二颂破执。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色等及心无。色等长养心。(魏云。色于心中无。心依境见有。唐云。心所见无有。唯依心故起。)身受用安立。识藏现众生。(魏云。内识众生见。身资生住处。唐云。身资所住影。众生藏识现。)心意及与识。自性法有五。无我二种净。(魏云。二种无我净。唐云。二无我清净。)广说者所说。(魏云。如来如是说。唐云。诸导师演说。)

疏曰。初句明所缘之色空。能缘之心。当体本无。即俗而真也。次句。明法生心生。心生法生。互相长养。即真而俗也。次二句。明根身器界。皆是藏识所现也。次四句。明八识三自性五法二无我。唯如来能广说也。

二颂破执

长短有无等。展转互相生。以无故成有。以有故成无。微尘分别事。不起色妄想。心量安立处。恶见所不乐。(魏云。但心安住处。恶见不能净。唐云。唯心所安立。恶见者不信。)觉想非境界。(魏云。非妄智境界。唐云。外道非行处。)声闻亦复然。救世之所说。自觉之境界。

疏曰。此颂有无对待。皆是唯心。唯如来所自觉证。不惟非外道所知。亦非愚法声闻所通达也。初破有无妄计竟。

二明净除顿渐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为净除自心现流故。复请如来。白佛言。世尊。云何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为顿。为渐耶。

疏曰。上文结劝当思惟自心现妄想。而此妄想。从无始来。念念流注。曾无间断。今欲净除。为顿为渐。故复请问之也。

二答三。初正答渐顿二义。二兼辨三佛法相。三结劝修学除灭。

初又二。初约所净明渐义。二约能净明顿义。

今初

佛告大慧。渐净。非顿。如庵罗果。渐熟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譬如陶家造作诸器。渐成非顿。如未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譬如大地。渐生万物。非顿生也。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譬如人学音乐书画种种技术。渐成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

疏曰。此即大佛顶经。所谓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乃顿家之渐也。夫庵罗树初生果时。即庵罗果。必非他果。可喻初发心时。便成正觉。非权果也。而一切种智之果。必以渐熟。智果渐熟。则妄想现流自渐净矣。夫陶家作器。如作瓶时。初作即瓶。非待后时方改为瓶。可喻初修行时。便作无上佛器。非小器也。而一切佛器。渐次精好。毕竟坚固。譬如瓶坏先粗。次细。后乃烧成。佛器精坚。则现流自除净矣。夫大地生物。如生稻时。初生即稻。非以稗等而改为稻。可喻初发菩提芽时。即由大菩提种。非他种也。而菩提茎叶花果。必以渐次增长。菩提增长。则现流自消灭矣。夫人学诸技术。如学书必宗钟王。学射必宗于羿。可喻初发意时。便学如来十力无畏不共法等。非学作意神通道术也。而如来力无畏等。必以渐成。力无畏等旣成。则现流自永净矣。

二约能净明顿义

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魏云。譬如明镜。无分别心。一时俱现一切色像。唐云。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而无分别。)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无相、无有所有、清净境界。(魏云。如来亦复如是。无有分别。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一时清净。非渐次净。令住寂静无分别处。唐云。诸佛净除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一切无相境界。而无分别。)如日月轮。顿照显示一切色像。(魏加句云。非为前后。)如来为离自心现习气过患众生。亦复如是。顿为显示不思议智、最胜境界。(魏云。为令众生远离自心烦恼见熏习气过患。一时示现云云。唐云。如来净诸众生自心过习。亦复如是。顿为示现不可思议诸佛如来智慧境界。)譬如藏识。顿分别知自心现、及身安立受用境界。(魏云。譬如阿棃耶识。分别现境、自身资生、器世间等。一时而知。非是前后。唐云。譬如藏识。顿现于身及资生国土一切境界。)彼诸依佛。亦复如是。顿熟众生所处境界。以修行者。安处于彼色究竟天。(魏云。报佛如来。亦复如是。一时成熟诸众生界。置究竟天净妙宫殿修行清净之处。唐云。报佛亦尔。于色究竟天。顿能成熟一切众生。令修诸行。)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魏云。譬如法佛报佛。放诸光明。有应化佛。照诸世间。唐云。譬如法佛。顿现报佛及以化佛。光明照耀。)自觉圣趣。亦复如是。彼于法性。有性、无性、恶见、妄想。照令除灭。(魏云。内身圣行光明法体。照除世间有无邪见。亦复如是。唐云。自证圣境。亦复如是。顿现法身。而为照耀。令离一切有无恶见。)

疏曰。此明如来四智。一时普能顿净一切众生自心现流。兼显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义也。明镜者。譬如来大圆镜智也。无相色像者。如镜中色像。有即非有。非有而有。当体如如也。顿现无相清净境界者。令诸众生。顿悟圆成实如如理也。日月轮者。譬如来平等性智也。净诸众生习气过患者。破其我法二执也。显示不思议智者。令诸众生顿阶圆成实正智也。藏识者。譬如来妙观察智也。众生藏识。虽在迷时。亦惟现量。能于根身、器界、种子三类性境。一时觉了。如来妙观察智。亦复如是。顿分别知法界众生所有根性。方便令其从因尅果也。安处于彼色究竟天者。令诸众生顿舍染分缘起。顿证净分缘起也。法佛所作依佛光明者。譬如来成所作智也。照耀世间者。譬报化佛说法开示众生也。自觉圣智者。指众生闻法所获始觉智也。照除恶见妄想者。顿破分别我法二执也。然此渐顿二义。虽约能所。实不相离。是故所净虽渐。而未尝无顿也。能净虽顿。而未尝无渐也。且如庵罗虽以渐熟。而一树非不顿生多果。诸器虽以渐成。而陶家非不顿作诸器。万物虽渐生长。而大地非不顿生万物。技术虽以渐成。而巧人非不顿学众技。此即渐中有顿也。如明镜虽顿现像。而胡来则胡现。汉来则汉现。次第来则仍次第现也。日月虽顿照显。而先照高山。次照幽谷等。亦可说次第也。藏识虽顿觉了三类性境。而因缘变力。一任先业种子次第生果。亦未尝无先后也。法佛所作报化虽徧法界而有缘者见。无缘者不见。缘熟者先见。缘生者后见。亦未尝无次第也。此皆顿中有渐也。至于众生禀顿渐教。起顿渐行。获顿渐益。一往虽以一乘为顿。三乘为渐。而于四教之中。细论各有顿渐。亦可各作四句料简。末世学人。不依于义。但著言说。闻顿即喜闻渐即怒。谁知偏小。虽有顿名。亦何足重。圆实虽有渐义。亦安可轻。故不避繁。聊为拈出。用破随语生解之迷情。用显顿渐圆融之妙理。言四句料简者。一渐渐。二渐顿。三顿渐。四顿顿也。三藏教四句者。如钝根声闻。先以五停渐调烦恼而阶见道。后复徧历诸禅空处而出三界。是渐渐也。先历诸见而后见谛即于此生得爱尽者。是渐顿也。闻法即证须陀洹果。或经七返。或一往来。或历诸禅而漏尽者。是顿渐也。善来得戒。即成无学者。是顿顿也。通教四句者。先析后体而登见地。更历多时而尅上地者。是渐渐也。先观生灭而悟无生。旣悟无生。便尽余惑者。是渐顿也。创观四性。即悟无生。以无生观。渐断余惑者。是顿渐也。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不历阶位而自祟最者。是顿顿也。别教四句者。先从藏通转入。或从通教按位接者。是渐渐也。若从通教胜进接者。是渐顿也。先信中道。乃修次第三观者。是顿渐也。登地以后证道同圆。是顿顿也。圆教四句者。从前三教方便转入。或通别教按位接入。是渐渐也。从通别教胜进接入。或从法华开显会入。是渐顿也。具缚即知秘密之藏。历劫修行华严海空。是顿渐也。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如是乃超信住行向加行地等。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是顿顿也。又藏通虽各四句。束之皆名为渐。但诠真故。别圆虽各四句。束之皆名为顿。正诠中故。又藏教拙门。是界内渐。通教巧门。是界内顿。别教历别。是界外渐。圆教圆融。是界外顿。又藏教近通化城。其路屈曲。虽有四句。总为渐渐。通教直通化城。遥通宝所。虽有四句。总为渐顿。别教虽通宝所。其路迂回。虽有四句。总为顿渐。圆教直通宝所。无委曲相。虽有四句。总为顿顿。又藏教析观拙。开会难则先后皆渐。应名渐渐。通教体观巧而利受接。钝不受接。则先顿后渐。应名顿渐别教历别修观。而证道同圆。则先渐后顿。应名渐顿。圆教六而常即。则始终皆顿。应名顿顿。又藏通之顿顿。犹故不如圆家之渐渐。当知以名定义万无一得。以义定名。万无一失。后世徒骛圆顿之名。安知顿渐皆不思议乎。初正答渐顿二义竟。

二兼辩三佛法相

大慧。法依佛。(魏云。法佛报佛。)说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现习气因。相续妄想自性计著因。种种不实如幻。种种计著不可得。(唐云。法性所流佛。说一切法自相共相。自心现习气因相。更相系属。种种幻事。皆无自性。而诸众生。种种执著。取以为实。悉不可得。)复次大慧。计著缘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慧。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唐云。幻作众生若干色像。)起种种妄想。彼诸妄想。亦无真实。(唐云。令其见者种种分别。皆无真实。)如是大慧。依缘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种种妄想心。种种相。行事妄想相。计著、习气、妄想。是为妄想自性相生。(唐云。此亦如是。于缘起性中。有妄计性。种种相现。是名妄计性生。)大慧。是名依佛说法。(魏云。是名报佛说法之相。唐云。是名法性所流佛说法相。)

疏曰。此先明报佛说法相也。然统论三佛。不一不异。言不一者。约自所证。名为法佛。约自能证。名为报佛。依性起修。还证于性。又名依佛。旣依性起。又名法性所流佛。而此报佛。复分为二。若自受用报。则非等觉以下之所能见。若他受用报。则别地圆住。乃能随力随分见之。约随群机。普现其影。如月印千江。名为化佛。则若凡若圣。但有缘者。皆得见之。故不一也。言不异者。法是法身。报是般若。化是解脱。三法不可纵横并别。那得言异。又法是本性三德。报是修生三德。此即是体。化是利他三德。此即是用。性修不二。体用不二。又那得言异。又经云。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水银。譬报身功德。真金。譬法身理性。色像。譬化身普应。有色像处。即有真金水银。有应化处。即有法身功德。故荆溪云。泥水之像。性遍虚空。三身宛然。四德无减。况复化身。那得与法报异耶。知此不一不异意已。方可辨于三佛之相。何以言之。只今娑婆所见释迦。本是化佛。而此化佛。即报即法。故诸经中。或名为卢舍那。或名毗卢遮那。此不异也。众生若堪闻真实法。闻已信解。能证自心本具法身理体。于其化身。即见法身。即名法佛。众生若堪闻缘生无性之法。通达藏识染净因缘。能生自心本具功德智慧。于其化身。即见报身。即名报佛。众生若仅堪闻善恶因果生灭对待之法。闻已受持。断恶修善。舍离生死。取证涅槃。于其化身。不见即报即法之理。止名化佛也。今先明报佛所说。说一切法自相共相。皆因自心习气所现。皆如幻事。正所谓依他无性也。相续妄想计著。而计著实不可得。正所谓计本空也。言计著缘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者。如唯识云。第六第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徧计。依他起性。是所徧计。以是徧计心等所缘缘故。如依于绳。而起蛇想。其所缘缘。但是绳故。本无蛇故。故云。彼诸妄想。亦无真实也。余文可知。

大慧。法佛者。离心自性相。自觉圣所缘境界建立施作。(唐云。法性佛者。建立自证智所行。离心自性相。魏云。法佛说法者。离心相应体故。内证圣行境界故。是名法佛说法之相。)

疏曰。所证真如。名为法佛。以离能取所取相故。名为离心自性相。以无分别智体会真如故。名为自觉圣智所缘境界建立施作也。夫离心自性相者。唯识所谓真如无相可取。正智不取于相也。自觉圣智所缘境界建立施作者。唯识所谓。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不变而缘也。旣以根本正智亲证真如。则自分证法佛。乃名得闻法佛所说法耳。

大慧。化佛者。说施戒忍精进禅定及心智慧。离阴界入解脱。识相分别。观察建立。超外道见。无色见。(唐云。化佛说施戒忍进禅定智慧。蕴处界法。及诸解脱诸识行相。建立差别。越外道见。超无色行。)

疏曰。对治六蔽。说事六度。即道谛也。说阴界入。即苦谛也。说离解脱。即灭谛也。识相分别。观察建立。即集谛也。又即十二因缘流转还灭门也。总依生灭四谛。说三乘法。仅超外道及无色见。出分段生死而已。二兼辨三佛法相竟。

三结劝修学除灭

大慧。又法佛者。离攀缘。攀缘离。一切所作根量相灭。(魏云。法佛说法者。离攀缘故。离能观所观故。离所作根量相故。唐云。法性佛。非所攀缘。一切所缘。一切所作根量等相。悉皆远离。)非诸凡夫、声闻、缘觉、外道。计著我相所著境界。(唐云。非凡夫二乘及诸外道执著我相所取境界。魏云。非诸凡夫声闻缘觉外道境界故。以诸外道。执著虚妄我相故。)自觉圣究竟差别相建立。是故大慧。自觉圣究竟差别相。当勤修学。自心现见。应当除灭。

疏曰。上文分辨三佛说法之相。正欲令人荐取法身本性。故结叹非诸凡外二乘境也。凡外具有我法二执。二乘虽断我执。尚有法执。不达心外无法。安能证会自觉圣境界哉。欲证自觉圣智。须净自心现流。欲净自心现流。须修自觉圣趣。前文所谓唯心直进。即是修学除灭总诀。愿诸同志。相与勉之。言自觉圣究竟差别相者。一与凡外二乘。究竟不同。二于真如究竟性中。尚有十地断障所显差别。犹金刚经。所谓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二明净除顿渐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