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症因脉治

痹证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秦子曰: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疼,或凝结关节,或重着难移,手足偏废,故名曰痹。今列外感四条,内伤八条。

外感痹症

风痹

【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此风邪为痹之症也。

【风痹之因】或元气不充,或病后体虚,或饥饿劳役,风邪乘之,则风痹之症作矣。

【风痹之脉】或见浮缓,外受风邪。或见浮数,乃是风热。或见浮紧,风寒之别。浮

【风痹之治】风寒攻痛,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

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

防风汤

防风 当归 赤茯苓 杏仁 秦艽 葛根 羌活 桂枝 甘草

防风通圣散

防风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 连翘 芒硝 石膏 黄芩 桔梗 滑石 甘草 荆芥 白术 山栀 生姜

和血散痛汤

羌活 升麻 麻黄 桃仁 柴胡 红花 当归 防风 甘草 独活 猪苓 黄柏 防己

大秦艽汤 治风湿攻走作痛。

羌活 升麻 独活 苍术 防风 威灵仙 茯苓 当归 泽泻 秦艽

四物二妙丸 治风热攻走作痛。

苍术 黄柏 羌活 白芍药 威灵仙 陈皮

苍防二妙汤 治风湿攻走作痛。

苍术 防风

同煎服。

寒痹

【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此寒邪成痹之症

【寒痹之因】营气不足,卫外之阳不固,皮毛空疏,腠理不充,或冲寒冒雨,露卧当风,则寒邪袭之,而寒痹作矣。

【寒痹之脉】脉多浮紧,或见浮弦,或见沉迟。脉若见数,寒郁成热。

【寒痹之治】寒伤太阳,在营分无汗,麻黄续命汤。伤卫有汗,桂枝续命汤。寒伤阳明,干葛续命汤。在少阳,柴胡续命汤。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汤通治之。

麻黄续命汤 即本方倍加麻黄。

桂枝续命汤 即本方倍加桂枝。

干葛续命汤 即本方倍加干葛。

柴胡续命汤 即本方倍加柴胡。

家秘羌活汤 通治风寒湿三气痛痹。

羌活 防风 秦艽 柴胡 葛根 独活 川芎 苏梗 木通 钩藤

湿痹

【湿痹之症】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症也。

【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人,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而湿痹之症作矣。

【湿痹之脉】脉见浮濡,乃是风湿;脉见浮紧,乃是寒湿。脉洪而数,湿热之诊。

【湿痹之治】发汗,羌活除湿汤。胸满闷,茯苓汤。风湿,苍防二妙汤。寒湿,术附汤

羌活除湿汤 通治风寒湿热,四气成痹。

羌活 防风 柴胡 独活 苍术 茯苓 泽泻 猪苓 甘草 陈皮黄连 黄柏 川芎

茯苓汤 即枳桔二陈汤易赤茯苓。

苍防二妙汤 治风湿成痹。

苍术 防风

二味等分同煎。

术附汤 治寒湿成痹。

苍术 熟附子

苍柏二妙丸 见前湿热痿。

热痹

【热痹之症】肌肉热极,唇口干燥,筋骨痛不可按,体上如鼠走状,此《内经》所云阳气多,阴气少,阳独盛,故为热痹之症。《内经》原有热痹,方书止列三条,误也。

【热痹之因】阴血不足,阳气偏旺,偶因热极见寒,风寒外束,《内经》云:灵气相薄,则脉满而痛。此热痹所由生也。

【热痹之脉】浮大而数,热在经络。沉大而数,热已深入。大数属气,细数者血。寸脉数大,热在于上。尺热数大,热在于下。

【热痹之治】热在经络者,四味舒筋汤。热已深入,潜行散。气分有热者,苍柏二妙丸

四味舒筋汤 治腿足肿痛,脚筋挛缩。

独活 当归 黄柏 苍术

四味等分同煎。

潜行散 滋阴补肾,壮骨健行,此方独胜。

黄柏一味炒研,水丸服。

苍柏二妙丸 治湿热伤气分者。

苍术 黄柏二味同研水丸。

虎潜丸 治湿热入血分者。

龟板胶(四两) 黄柏(四两炒) 知母(四两) 川牛膝(二两) 熟地黄(四两) 白芍药((四两) 当归(四两) 虎骨骱(一两,炙)

上为细末,玄武胶溶化为丸。

内伤痹症

肺痹

【肺痹之症】即皮痹也。烦满喘呕,逆气上冲,右胁刺痛,牵引缺盆,右臂不举,痛引

【肺痹之因】或形寒饮冷,或形热饮热,肺为华盖,恶热恶寒,或悲哀动中,肺气受损

【肺痹之脉】寸口脉涩,责之在肺。或见迟弦,寒饮所伤,或见洪数,乃是伤热,浮迟

【肺痹之治】火热伤肺者,家秘泻白散。肺气受损,肺虚液少,生脉散,加二冬二母。气虚上逆,参橘煎、人参平肺散。

家秘泻白散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黄芩 石膏 川连

生脉散

人参 麦门冬 北五味

三味同煎。

参橘煎

人参 橘红二味同煎。

人参平肺散

人参 桑白皮 地骨皮 肥知母 天门冬 橘红 甘草

心痹

【心痹之症】即脉痹也。脉闭不通,心下鼓暴,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下痛,夜卧不安,此心痹之症也。

【心痹之因】或焦思劳心,心气受伤,或心火妄动,心血亏损,而心痹之症作矣。

【心痹之脉】左寸沉数,沉为心痛,数为心热。或散而大,散则失志,大则失血。

【心痹之治】心火盛者,导赤各半汤。心神失守者,安神丸。虚弱人,归 汤。虚火旺

导赤各半汤

川黄连 甘草 生地 木通 山栀 麦冬 犀角

朱砂安神丸

朱砂 川连 生地 当归

天王补心丹

人参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肉 酸枣仁 柏子仁 天冬 麦冬 五味 当归 生地

肝痹

【肝痹之症】即筋痹也。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腹大如怀物,左胁凝结作痛,此肝痹

【肝痹之因】逆春气则肝气怫郁,恼怒伤肝则肝气逆乱,惊动魂魄,则肝气不宁,

【肝痹之脉】左关弦数,肝家有热。或见沉滞,肝家郁结。或见虚弦,肝家少血。

【肝痹之治】左关弦数者,泻青丸或泻肝汤。左关沉滞者,柴胡疏肝散。左关虚弦,

泻青丸

当归 龙胆草 川芎 栀子 大黄 羌活 防风

龙胆泻肝汤 见前肝火胀。

柴胡疏肝散

柴胡 陈皮 川芎 芍药 枳壳 香附 甘草

逍遥散

白术 白芍药 当归 甘草 柴胡 陈皮

补肝散

山茱萸 当归 北五味 山药 黄 枣仁 川芎 木瓜 熟地 白术 独活

肾痹

【肾痹之症】即骨痹也。善胀,腰痛,遗精,小便时时变色,足挛不能伸,骨痿不能起,此肾痹之症也。

【肾痹之因】《内经》云:或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或不慎房劳,精竭血燥,则筋骨失养,腰痛不举,而肾痹之症作矣。

【肾痹之脉】两尺细数,或见浮大。肾脉本沉,今反躁疾,水衰火动,肾痹之脉。

【肾痹之治】远行劳倦者,坎离丸。房劳精竭者,河车封髓丹。肾火上炎者,家秘滋肾丸。真阳不足者,八味丸料,溶鹿龟二胶为丸。真阴不足者,家秘天地煎。

坎离既济丸 见前肾痿。

河车封髓丹

天门冬 熟地黄 人参 河车(一具)

家秘滋肾丸

黄柏(二两) 知母(二两) 肉桂(二钱)

共为细末,玄武胶为丸。

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

家秘天地煎

天门冬 怀地黄 知母 黄柏四味同煎三次,去渣冲玄武胶。收膏服。

脾痹

【脾痹之症】即肌痹也。四肢怠惰,中州痞塞,隐隐而痛,大便时泻,面黄足肿,不能饮食,肌肉痹而不仁,此脾痹之症也。

【脾痹之因】脾为胃行津液,权主磨化,若饮食过多,饥饱失节,则脾气受损,失其健运,而脾痹之症作矣。

【脾痹之脉】脉见弦滑,脾虚停滞。若见空大,脾胃损伤。若见虚细,脾弱多痢。

【脾痹之治】脾虚不能磨化,枳术消痞丸。脾有停滞者,保和丸。脾虚失健运之机,四君子汤。大便不实,异功散、参苓白术散。

枳术丸

白术 陈枳实

保和丸

山楂 神曲 半夏 白茯苓 莱菔子 陈皮 连翘

四君子汤 见前腹胀。

异功散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

六君子汤 即异功散加半夏。

肠痹

【肠痹之症】数饮而小便不出,气窒小腹,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此肠痹之症也。

【肠痹之因】或饮水太过,或饮食有伤,中气乖张,壅塞闭逆,不得下顺,返而上冲,则喘争小便不利,水谷混于大肠,则飧泄,此肠痹之因也。

【肠痹之脉】六脉多弦,寸口脉弦,病在于肺。尺脉弦数,下部有热。左关沉弦,小腹气结。右关沉弦,病在中焦。寸沉尺浮,大肠飧泄。六脉沉迟,真阳内竭。

【肠痹之治】数饮,病在上,当清肺,知母石膏汤。小便不出,五苓散。气窒小腹,病下,青皮饮。中气喘争,枳壳汤。若有飧泄,当分利阴阳,四苓车前散。飧泄脉迟,异功散

知母石膏汤 治上焦消渴。

知母 石膏 麦冬 竹叶 桑白皮 甘草

五苓散 见里热不得卧。

青皮饮

青皮 大腹皮 木通 枳壳 陈皮 白芍药 甘草

枳壳汤

枳壳 苏梗 桔梗 陈皮 甘草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肉桂。

八味肾气丸 即《金匮》肾气丸。

胞痹

【胞痹之症】即膀胱痹也,小腹胀闭,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清涕上出,小便下涩,膀

【胞痹之因】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其人若上伤肺气,清化之令不及州都,下伤肾气,开阖之关不利,而胞痹之症作矣。

【胞痹之脉】或见沉数,胞中热结。或见沉涩,虚中之热。或见细涩,气化不及。或见

【胞痹之治】脉沉而数者,八正散去大黄。脉虚而数,清心莲子饮。津液干竭,生脉散。气化不及,补中益气汤。脉沉迟者,金匮肾气丸。

八正散 见湿热肿。

清心莲子饮

黄芩 麦冬 地骨皮 车前子 石莲肉 人参 黄 白茯苓 甘草

生脉散 见前精虚消。

补中益气汤 见虚烦不得卧。

金匮肾气丸 见前肝肾肿胀。

胸痹

【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时作呕,此胸痹之症也。

【胸痹之因】饮食不节,饥饱损伤,痰凝血滞,中焦混浊,则闭食闷痛之症作矣。

【胸痹之脉】《金匮》云:阳微阴弦。又云:寸口脉沉而迟。乃言阳微也。关上小紧数

【胸痹之治】《金匮》以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加以不得卧心痹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若心中痛,留气结在胸,胸满,兼以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后以人参汤补气,若甚而胸中气塞,加以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后以橘枳生姜汤,胸痹,肢节之筋,有缓有急,米仁附子汤。心中痛痞逆,桂枝生姜枳实汤。以上《金匮》以寒因主治之法,若热因诸胸痹,则栀连二陈汤、小陷胸汤、川连枳橘汤、加味二陈

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实 薤白 白酒

栝蒌薤白半夏汤

栝蒌实 薤白 半夏 白酒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 薤白 桂枝 浓朴 栝蒌

人参汤

人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 杏仁 甘草

橘枳生姜汤

橘皮 枳实 生姜

薏苡附子汤

薏苡仁 熟附子

上二味为末,白汤调服五分。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 生姜 枳实

以上八方,《金匮》治寒因痹。

栀连二陈汤 即二陈汤加山栀、黄连。

小陷胸汤

栝蒌实 半夏 川黄连

川连枳桔汤 即枳桔汤加川连、橘皮,名川连枳橘汤。

加味二陈汤 陶氏治痰结胸痛。

熟半夏 白茯苓 陈皮 甘草 枳实 桔梗 川黄连 栝蒌仁 杏仁

以上四方,家秘增补,以治热因之痹。

胸痹与胃痛有别,胃痛不因饮食亦痛,胸痹不饮无恙,饮食则痛,而不能下,若论病因,同是痰饮死血,酒食损伤,忧思郁结,究其轻重,则胸痹为重,以胃痛实症居多,实者易平,胸痹起于日久,损伤难治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