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六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三义理分齐已知此经总属圆教未知圆义分齐云何。

第三义理分齐中疏文分二先总明大意后今显别教下开章别释前中分三初结前生后二总显深广三结属所摄今初两句前句结前谓前教摄中不别明摄者以五教第五指於此经义当已摄况诸师立教皆以华严为圆故知圆摄后未知下一句生后。

▲然此教海宏深包含无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语其横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总无不包方显深广。

然此教海下第二总明深广有法喻合今初至方显深广法说也初二句总标宏大也即是广义色空交映德用重重释深也然言含法喻如海傍无边涯连天一色空彻海底海映空天即下四门之二总摄归真并皆空净事理无碍即交映色空色不碍空空不碍色也德用重重即唯明深具十玄门重重无尽即事事无碍如海十德互相周遍语其横收下释上广也如下二地中说人天十善等即其文也总无下双结深广。

▲其犹百川不摄大海大海必摄百川虽摄百川同一醎味故随一滴逈异百川。

其犹下喻明可知。

▲前之四教不摄於圆圆必摄四虽摄於四圆以贯之故十善五戒亦圆教摄尚非三四况初二耶。

前之四教下法合以四教合於百川圆教合於大海於中先正合后解妨今初言尚非三四况初二耶者合前故随一滴逈异百川即举胜显劣三即终教四即顿教初二即小乘及与始教虽有戒善是圆教戒善尚不同终顿之胜以彼不能事事无碍故况初二之劣以彼尚不得二空及事理无碍等故其犹大海尚异江河况於沟洫。

▲斯则有其所通无其所局。

斯则等者二释妨也谓有难言先则总收后则总拣二义天隔何以会通故为此释总收者约其所通如圆教中有小乘戒善四谛因缘有始教十地十如八识四智有终教中事理无碍有顿教中言思斯绝等如海有百川之水水义同也后总拣者约无其所局如小乘唯人空自利始教五性三乘终教不说德用该收顿教一向事理双绝等如彼百川不同咸味不具十德海则无之。

▲故此圆教语广明无量乘语深唯显一乘。

故此圆教下结属所摄於中三初总显深广次一乘有二下别释深义后通妨难。

▲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二别教一乘唯同融具德故。

二中言同教者谓终顿二教虽说一性一相无二无三不辨圆融具德事事无碍故非别教而别教中有一性一相事理无碍言思斯绝同彼二故。

▲以别该同皆圆教摄。

以别该同下三通妨难谓有难言既同顿同实何异顿实故此通云即此同中必有别义如事理无碍必即事事无碍耳犹彼江水入海亦咸。

▲今显别教一乘略显四门一明所依体事二总摄归真实三彰其无碍四周遍含容各有十门以显无尽。

今显别教下第二开章别释中二先标章。

▲初中十者一教义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体用八人法九逆顺十应感。

后初中下依章别释释初章中三初具列次略释后结广从略。

▲教即能诠即前五教乃至光香等义即所诠即五教等一切义理理即生空所显二空所显无性真如等理事即色心身方等事。

言教即能诠下二略释也但释二对言乃至光香等者谓诸法显义但能诠理并为教体如下教体中明有以光明而为佛事等是也义即所诠一切义理者如前立教中约所诠教别七十五法八识等义十对法等皆是义也言理即生空等者具五教理生空所显是小乘教理二空所显是始教理无性真如是终教理而言等者等余二教之理谓顿教理亦即无性真如体绝安立如性双遣亦不离如圆教之理总融诸法无有障碍耳言事即色心等者等取其余事类如身广有多身谓六道四圣等若事门中无不此摄。

▲余可思准。

余可思准者即余八门谓三境智者即五教所观之境能观之智总收不出二谛二智别即初小乘四谛涅盘为境无漏净慧为智及他心等十智始教亦通四谛二谛等为境加行根本后得等智终教则是三谛等境权实无碍等智顿教则无境为境绝智为智圆教则无尽之境无尽之智四行位者五教修行不同得位差别位通因果因果自互不通如七方便等为因须陀洹等为果等觉已下皆因妙觉为果等依即国土正即佛身等体则法报等用则应化等人则觉者等法则菩提等逆则婆须无厌等顺则观音正趣等应即赴感佛及菩萨等感即当机菩萨众生等各随五教以辨差别诸教具有故云可思又此十对初一为总后后渐略若辨次第者如来说能诠之教诠所诠之理则无法不尽法有教理行果行果并在所诠理中故二就所诠理虽复众多不出事之与理即性及相无法不摄三理该下八且置而勿论就其事中不出境智四智观於境便有造修之行所成之位五行位未极总属因收极则为果六果中多法不出依正因亦有之七随依正中皆有体用如正中体者法报用者应化依中体者法性等利用者应物随现交入无碍因门例然八正中自有人法不同以法成人以人知法九於人中逆化顺化十人之逆顺必有感应宜逆化之感则婆须等应之宜顺化之感则文殊等应之若依后后开一成二则法弥多矣谓如果分依正为二因亦如之则有四矣正有体用依亦如之则成八矣如是相望展转成多不必全尔故不为此释耳又此十对就其正意总相该收以为十玄所依体事若以义取随一事上即有十对如下胜音莲华处说故下但约一尘即具十对。

▲第二总摄归真实者。

▲即真空绝相。

▲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亦有十义如法界观。

第二摄归真实者疏文有三初标章次即真空绝相者即指法之本后经云下引文证成二中杜顺和尚法界观中总有三观一真空绝相观二事理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即今疏后之三门总摄归真即真空绝相於中自有四句十门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色空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此为四句前二各四故为十门初句四门者前三同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释则不同一明不即断空以即真空故二明青黄不即真空以青黄无体故即是真空三空中无色可即空故云不即空以会色归空无有体故即是真空上三以法拣情四色即是空以无性故如色既然万法皆尔第二明空即色观亦有四门前三门准前言同释别但翻云空不即色以即色故亦有三义一断空不即色以真空必不异色故二以空理非青黄故非色非青黄之真空必不异青黄故云即色三空是所依故不即色必与能依为所依故云即色也上三拣情四空即是色凡是真空必不异色故第三色空无碍观者谓色举体是真空故色不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色故空即色而空不隐故无碍一味第四泯绝无寄观者谓此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逈绝无寄言解不及以生心动念乖法体故以前八门拣情显解第三门解终趣行第四门正成行体由解成行行起解绝上皆法界观义所以疏中不广引者以第三色空无碍滥於第二事理无碍观故彼所以立者以第四泯绝无寄泯前三故故名真空绝相今但取一门总意亦即泯绝无寄又欲令四门成四种法界故初门即事此门即理三即事理无碍四即事事无碍故。

▲第三彰其无碍然上十对皆悉无碍今且约事理以显无碍亦有十门。

第三事理无碍观中疏文分三初总标二一理遍於事下别释三上之十事下总结今初言十对皆悉无碍者谓一教义无碍二理事无碍三境智无碍乃至十应感无碍今且约事理无碍者事理是所诠法中之总故又诸处多明理事无碍故为成四法界故。

▲一理遍於事门。

▲谓无分限之理全遍有分限事中。

▲故一一纤尘理皆圆足。

一理遍於事下第二别释十门即为十别一一门中多先正释后会前义即前性相不同中十对之义或一门会一义或二门同会一义或一门以会多义至文当知又十对中唯会法性以是同教一乘义分齐故如前云三乘一乘别今但会一乘五性一性别但会一性十对皆然今初第一门不会至第二门一时会故疏中三初标门。

●次谓无分限下正释谓理不可分故无分限事随缘别故分位历然而不相离故得相遍今明理不异事故遍事中。

●后故一一纤尘下结成遍义若不全遍则理可分事不全摄亦不即理如一纤尘事事皆尔正遍此时不妨余遍故亦非余处无理全此全彼亦非二理。

▲二事遍於理门谓有分之事全同无分之理故一小尘即遍法界。

二事遍於理门者文中二先正明后会前前中所以要全同者以事无别体还如理故若不全同则不如理色不异空义不极成然相遍二门超情难见何者谓事既有分理即无分如何得遍若尘遍法界尘应非小理遍同事应如小尘今明由事与理有非一非异义故以非异故全同以非一故不坏分无分别则事理两分如海与波一波全遍大海以同海故大海全在小波以海无二故全在一波亦全在诸波同一海故。

▲由上二义互该彻故皆同一性。

由上二义下二会前义於中分二先会一性后会一乘前中三初明一性无性二明成佛不成佛三明无性即佛性初中先正明后引证前中谓事有分限理无分限五性约事一性约理今理遍於事则一性之理全在五性之中事遍於理五性即是一性故云互该彻故皆同一性。

▲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於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盘皆同一性所谓无性。

故出现下二引证此文释通二义一正是事事无碍义以众生及佛皆是事故今取释文皆同一性之义故证事理无碍由理遍事故生随理而在佛中。

▲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事遍同理故说都无所成。

理遍事故下第二明成佛不成佛义谓理无二实故该多事而皆成也理如虚空故事同理而无成矣。

▲经云譬如虚空无成无坏。

经云譬如下引证亦出现品成正觉中义引之耳文云佛子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何以故虚空无生故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若成正觉不成正觉亦无增减何以故菩提无相无非相无一无种种故即无所成义由上二义欲成则念念常成欲不成则十方三际无成佛者故成与不成自在无碍。

▲一性无性即是佛性。

▲故涅盘云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

一性无性即是佛性者第三会佛性义先正会。

●后故涅盘下引证以第一义空即无性故大意秪尔欲穷法源故复略引然北经二十七师子吼品问於佛性总有六问经云何为佛性(一问体相)以何义故名为佛性(二问名义)何故复名常乐我净(三问性德)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一切众生所有佛性(四问众生不见所以)十住菩萨住何等法不了了见佛住何法而了了见(五问住住法别)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佛以何眼而了了见(六问用眼不同)答中答第一问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盘乃至云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盘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荐福释云然佛性有二一性得二修得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者即性得中道智慧觉性如密严云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常住无始终离四句言说亦如华严经无相智无碍智具足在於众生身中等非是从缘智慧名智慧也有自性遍照法界光明义故名智慧也从所言空下明修得性修得觉性观第一义空不见空与不空离有无相故从智者见空下明见中道人智者即佛菩萨也从空者下明空有等法也空即遍计依他不空即圆成实性下文云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即是第一义空等故知第一义空是不空如来藏非空如来藏诸佛菩萨真俗双观有无齐照故名中道又准下文云佛性云何为空第一义空故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与善法作种子故准此经文第一义空不是空如来藏上即荐福意亦有深理今正释者与上少异初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者即双标空智以第一义空该通心境故明即是智慧拣异瓦砾非情从所言空者下经自双释二义所言空者牒上第一义空以空有双绝方名第一义空故云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下释上智慧经文稍略若具应云所言智慧者能见於空及与不空故此中者字非是人也秪是牒词此中言见非约修见但明性见本有智性能了空不空故若无本智谁知空不空耶我无我等亦尔约修见者自在下经答第五六问中及无明覆下方论见不见耳今以即智明空故名第一义空即空之智方是常恒智性不生故常不灭故恒古德引下经空等二文证成第一义空非空如来藏今观所引正证是空如来藏义云何非空已下方证名为智慧义空智相成方为真佛性义则知二藏亦不相离以佛性妄法不染故名为空具恒沙德故名不空要空诸妄方显不空之德故不相离思之又言第一义空者第一义谛上论空故明知空性智性无二性也故初言即是第一义空又云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若尔双见方有佛性不双见时应无佛性故知一切空不空等言含於能所约其所见空与不空即是中道佛性约其能见若不双见不识佛性若见中道名见佛性余如彼经及疏。

▲又出现云无一众生不具如来智慧无不有者即一乘义也。

又出现云下第二会一乘无不有者释成一乘义若有一人无智慧性即有二乘三乘耳。

▲三依理成事门谓事无别体要因理成如揽水成波故。

三依理成事门中二先总释后会前前中言要因理成者以诸缘起皆无自性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故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又离真心无别体故。

▲於中又二一明具分唯识变故觉林菩萨偈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此明唯心义也何以得知是具分耶次颂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既是即佛之心明非独妄心而已。

於中又二下第二会前会上二义由前离真心无别体故成初具分唯识由前无性理成故成真如随缘义今初言具分者以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黎耶识即是具分以具有生灭不生灭故不生灭即如来藏即会前唯心真妄别中通真心也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约生灭便非具分有云影外有质为半头唯识质影俱影为具分者此乃唯识宗中之具分耳次引证言觉林偈即夜摩宫中偈赞品先有喻云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色大种无差别等疏所引偈即合上半初句合譬如工画师下三句皆合分布诸彩色次引证具分偈亦合分布彩色并如夜摩偈赞品释。

▲二明真如随缘成故问明品文殊难云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即缘性相违难觉首答云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即真如随缘答又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明随缘不失自性即同胜鬘依如来藏有生死依如来藏有涅盘。

二明真如等者即会前真如随缘凝然别中随缘义也缘从真起故依理成离如来藏一切诸法不可得故如问明品释。

▲四事能显理门谓由事揽理成故事虚而理实。

四明事能显理门中分二先正明后引证前中谓由揽理成者蹑前第三门也故事虚而理实者由揽理成离理无体故事却虚理则实也以事虚故能显实理事若有实实理则隐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如波相虚令水现也以波揽水成故波虚水实故波能显水若离波说水即有外明空。

▲依他无性即是圆成如波相虚令水现故。

依他无性等者释成上义即是会前依他空有即离别中即义既云依他无性即是圆成明非但无遍计性别有圆成是所显理。

▲夜摩偈云云何说诸蕴诸蕴有何性蕴性不可灭是故说无生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灭此是无生义众生既如是诸佛亦复然佛及诸佛法自性无所有又十忍品云譬如谷响从缘所起而与法性无有相违须弥顶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如是等文遍於九会。

后夜摩下引证总引三文初夜摩偈即力林菩萨偈三偈连绵二引十忍品即如响忍三引须弥偈即胜慧菩萨偈下半云如是解法性则见卢舍那此前有一偈反释云迷惑无知者妄取五蕴相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见佛其中深旨如随经疏文。

▲五以理夺事门谓事既全理则事尽无遗如水夺波波相全尽。

五以理夺事门等者於中分二先正释后会前今初言事既全理即事尽无遗者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斯则水存以坏波矣。

▲故说生佛不增不减。

故说生佛下二会前也於中三初正会次引证后非约一分众生下拣异权宗。

▲出现品云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何以故虚空无生故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若成正觉不成正觉亦无增减何以故菩提无相故乃至云设一切众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亦无有异皆以无相平等故。

出现品云下引证略引二经初引出现言乃至云设一切等者其乃至中合云菩提无相无非相无一无种种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一一心复化作恒河沙等佛皆无色无形无相如是尽恒河沙等劫无有休息佛子於汝意云何彼人化心化作如来凡有几何如来性起妙德菩萨言如我解於仁所说义化与不化等无有别云何问言凡有几何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说设一切众生下同疏末后云皆以无相平等故者义引合云等无有异何以故菩提无相故若无有相则无增减。

▲不增不减经亦同此说。

▲非约一分众生不成佛者说无增减耳。

不增不减经下二引他经虽言小异而文义多同。

▲六事能隐理门谓真理随缘而成事法遂令事显理不现也如水成波动显静隐。

六事能隐理门者随缘之中别义以随缘成事此事遍於真理故事显理隐也。

▲故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财首偈云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等。

故法身下引证即法身经言财首偈云者即问明品。

▲七真理即事门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理故空即色故理即是事方为真理。

七真理即事门者以事必依理虚无体故是故此理举体皆事方为真理如水即波无动而非湿故水即波也。

▲第七回向云法性不违法相等故。

法性不违法相等故者等字等於余文具云法性不违相法相不违性法生不违性法性不违生此两对明事理无违相不违性生不违性自属事能显理及第八事法即理门故但略引性不违相一句即第二十九经。

▲八事法即理门谓缘集必无自性举体即真故。

▲上之二门正明二谛不相违义如湿不违波波不违湿举体相即故夜摩偈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

上之二门下并将七八二门会前五义一会二谛空有即离别中相即义也湿喻真谛波喻俗谛夜摩偈者即精进林菩萨偈彼初偈云诸法无差别无有能知者唯佛与佛知智慧究竟故次文即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然法非法有其二义一善法为法恶法为非法此顺标中诸法无差故二者法相为法法性为非法即金喻法性色喻法相今文正用后意故证事法即理二谛相即。

▲此亦喻於如来之藏与阿赖耶展转无别。

此亦喻於下二重会前唯心真妄别中通真心义即金喻如来藏色喻生死等故密严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由前第三门中已会故致亦言。

▲又由事即理故虽有不常理即事故虽空不断。

又由事即理下会不断常亦是二谛门中开出。

▲又由事理相即故起灭同时须弥偈云一切凡夫行莫不速归尽其性如虚空故说无有尽智者说无尽此亦无所说自性无尽故得有难思尽等则同时四相不待后无。

又由事理相即等者会四相前后一时别中一时之义事全同理故事即灭也以事虚无体故引偈即善慧菩萨。

▲亦令究竟断证离於能所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后非言词所及回向品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入亦无如外智能证於如等。

亦令究竟下会能所断证即离别中即义然引十地断惑经文但初一句是断惑相三时无断方说断故后一句是般若相今以般若亦为能断故因便引之故论释此句云即是观行相谓无分别智体绝名言真智内发不同声闻依声而悟故既为真智故可断惑回向品云无有智外如等者亦证断惑能所不二义如前说上所引经皆至下本文自当晓了。

▲九真理非事门即妄之真异於妄故如湿非动。

九真理非事门者谓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异故实非虚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湿非动故是则不异有之真空空存也。

▲十事法非理门即真之妄异於真故如动非湿故惭愧林偈云如色与非色此二不为一又云如相与无相生死及涅盘分别各不同等。

十事法非理门者谓全理之事而恒非理以性相异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举体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恒非水以动非湿故是则不异空之幻事事存也。

▲上七八二门明事理非异九十二门明事理非一故为无为非一非异第四回向云於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於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

上七八二门下用前四门会前佛身无为有为别中无为义也然大品亦云须菩提白佛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为是有为为是无为佛答非有为法非无为法何以故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不可得须菩提有为无为不合不散皆其义也。

▲上之十事同一缘起故云无碍。

▲约理望事则有成有坏有即有离事望於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逆顺自在无障无碍同时顿起深思令观明现以成理事圆融无碍观也。

上之十事下第三总结即结释十门於中二先结指后约理望事下别束十门以成八字理望於事有其四义一有成者即第三依理成事门二有坏者即第五以理夺事门既夺彼事事则坏也三有即者即第七真理即事门四有离者即第九真理非事门言事望於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者亦有四门一有显者即第四事能显理门二有隐者即第六事能隐理门三有一者即第八事法即理门四有异者即第十事法非理门此上言成坏等者就功能说如有成者是理成事非理自成则一一门皆有事理无碍故云约理望事约事望理余可思之上来相参故有四对八义而初相遍二门今不会者以相遍之义义皆相似非如一成一坏等故故不显之又相遍者即后八门之所以故谓由相遍方有成坏等耳若欲摄者即事理相即二义所收后之不即二门即不坏能所方有相遍有相遍故方论不即言逆顺自在等者事理相望各四义中皆二义逆二义顺谓依理成事真理即事顺也以理夺事真理非事逆也事能显理事法即理顺也事能隐理事法非理逆也欲成即成欲坏即坏故云自在成不碍坏坏不碍成显不碍隐隐不碍显故云无碍正当成时即是坏等故得同时四对皆无前后故云顿起又上四对何以约理望事但云成等不云显等约事望理但云显等不云成等深有所以何者事从理生可许云成理非新有但可言显事成必灭故得云坏真理常住故但云隐其即之与一离之与异大旨则同细明亦异理无形相但可即事而事有万差故可言与理冥一理绝诸相故云离事事有差异故云异理上约义别有此不同若统收者应成五对无碍之义一相遍对二相成对三相害对四相即对五不即对五中前四明事理不离后一明事理不即又五对之中共有三义成显一对是事理相作义夺隐及不即二对是事理相违义相遍及相即二对是事理不相碍义又由第二相作故有第四相即由相即故相遍由有第三相违故有第五不即又若无不即无可相遍故说真空妙有各有四义初约理望事即真空四义一废己成他义即依理成事门二泯他显己义即真理夺事门三自他俱存义即真理非事门四自他俱泯义即真理即事门由其即故而互泯也又初及三即理遍於事门以自存故举体成他故遍他也后约事望理即妙有四义一显他自尽义即事能显理门二自显隐他义即事能隐理门三自他俱存义即事法非理门四自他俱泯义即事法即理门又初及三即事遍於理门以自存故而能显他故遍他也故说幻有存亡无碍真空隐显自在。

▲第四周遍含容即事事无碍且依古德显十玄门於中文二先正辨玄门第二明其所以。

第四周遍含容者即周遍含容观於中二先标举开章后依章别释今初然此观名即法界观中之名以当事事无碍以理有普遍广容二义融於诸事皆能周遍含容众多义门皆悉由此二义而有然法界观立十观名与十玄不同故今疏云且依古德显十玄门即依藏和尚也至相已有而小有不同於中文二下开章可知。

▲今初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五秘密隐显俱成门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此之十门同一缘起无碍圆融随其一门即具一切。

今初一同时下二依章别释释其二章即为二别今释初章疏文有三初列名总显二指事别明三结例成益今初十名全依贤首是故上云互依古德就列名中其第二广狭自在门同法界观中广容普遍之义而名小异此门贤首新立以替至相十玄诸藏纯杂具德门意云一行为纯万行为杂等即事事无碍义若一理为纯万行等为杂即事理无碍恐滥事理无碍所以改之主伴一门至相所无而有唯心回转善成门今为玄门所以故不立之而列名次亦异於彼彼云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立门五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今不依至相者以贤首所立有次第故一同相具足相应门以是总故冠於九门之初二广狭门别中先辨此者是别门之由由上事理无碍中事理相遍故生下诸门且约事如理遍故广不坏事相故狭故为事事无碍之始三由广狭无碍所遍有多以己望多故有一多相容相容则二体俱存但力用交彻耳四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遍彼此便即彼等故有相即门五由互相摄则互有隐显理摄他他可见故有相入门摄他他无体故有相如门摄他他虽存而不可见故有隐显门以为门别故故此三门皆由相摄而有相入则如二镜互照相即则如波水相收隐显则如片月相映六由此摄他一切齐摄彼摄亦然故有微细相容七由互摄重重故有帝网无尽八由既如帝网随一即是一切无尽故有托事显法九由上八皆是所依所依之法既融次辨能依能依之时亦尔十由法法皆然故随举其一则便为主连带缘起便有伴生广如下释然刊定记则分德相业用各有十玄德相十者一同时具足相应德二相即德三相在德四隐显德五主伴德六同体即成德七具足无尽德八纯杂德九微细德十因陀罗网德二业用十者一同时具足相应用二相即用三相在用四相入用五相作用六纯杂用七隐显用八主伴用九微细用十因陀罗网用其德相门中无业用门中四五业用中无德相六七彼师意云业用是应机施设故有相入相作以本不入令见入故本来众生非佛令生作佛故故是业用德相不尔故无相作相入其德相本具故有同体即一切法德及具足无尽德业用不尔故无此二此四互出故各有十历门备举便成十二今明德用虽异不妨同一十玄无不该摄德相亦有常入作故故彼相在即相入也彼相作者乃相即也名异义同令见出入即业用门常相涉入如镜互照即德相门以众生为佛生即佛也以佛作众生佛即生也故知相作即是相即若约对机而作名业用门本来即是名德相门依此而分非无小异统其体事更无别也是知相即相作二名虽异而无两门入在小殊始终一致又德相不能入作真如则阙此德不应有普摄诸法之德及遍一切法德亦应无有能安立德及能持世间成就一切诸佛菩萨之德故常作入於理无违如有经言诸佛犹如净明镜我身一似摩尼珠诸佛常来入我体我身遍入诸佛躯即常入也又真如随缘成一切法何无作耶若随情见作入则但有业用义也其同体成即德乃此中托事显法生解门但名异耳故彼自释云一一即是一切诸法故与下释托事义同其具足无尽德即帝网门亦微细门摄并如下会又彼不存广狭而存纯杂亦如下会而彼无十世门彼以时为所依体事故故彼体事亦有十种谓色心时处身方教义行位则摄法无遗斯亦有理今明时无别体故不为所依但依法立故入玄门耳亦如下会。

▲今且於前十中取一事法明具后十门。

今且於前十中下第二指事别明分二先总也。

▲如下文中一莲华叶或一微尘则具教等十对同时相应具足圆满。

后如下文中下别显十门即为十别初即同时具足相应门以近初列故不标次文中先正明后引证前中又二初明当门中具后明具余九门疏言则具教等十对同时相应具足圆满者初当门中具也此中正意即明具前教义理事境智行位因果等十对之法前十对法无法不包故此顿具则无所不具所以具者广有十因略而言之法界融故然古德就一华之上义有此十探玄记云此一莲华表令生解为教则是所诠为义如下胜音菩萨莲华处说二华相为事华体为理下云法界不可坏莲华世界海三华是所观亦即是能观以此经中可以内行为外事故四行事之华结成位故五因事之华揽成果故六华台所依亦入正故如国土身等七华体同真用应机故八全揽为人恒是法故九逆同五热顺十度故十应赴群机亦能感故如一华事既尔余一切事准以知之如事法既尔余教义等一切皆然准思可见如具自十对既尔彼一华叶具前十门亦然释曰若依古德此义则一事华上已有此十前十对上复各有十令一事华顿具十十亦有斯理今此疏意但令顿具前十已无不收耳。

▲亦具后之九门及彼门中所具教等以是总故。

亦具后之九门下此第二明具余门亦释成总义若唯具当门不成总故而言所具教等者下九门各有教义理事境智等故今能具门既全在初门门门所具居然在此然九门具教等虽同於义各别谓广狭门则十皆广狭谓教广狭义广狭理广狭事广狭等若相入门则十皆相入下七例然。

▲故下文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

故下文云下第二引证於中先引妙严品即普智眼广果天王偈彼偈下半云如是法性佛所说智眼能明此方便此明一门中具无尽则无不具足也。

▲华藏颂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

▲一尘尚具况一叶耶。

后引华藏偈下半云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剎自在今但引尘含法界便是总义以教义理事境智及广狭相入等即法界故问但言法界宁知非是理法界耶答曰以下半云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剎自在明知是含事法界耳。

●一尘尚具况一叶耶者举细况粗释成玄妙耳又妙严品喻佛身云譬如虚空具含众像此举佛身具足诸法也又晋经性起品云三世一切劫佛剎及诸法诸根心心法一切虚妄法於一佛身中此法皆悉现是故说菩提无量无有边亦约佛身心具也又普贤三昧品云能令一切国土所有微尘普能容受无边法界据能令之言但似业用总由德相本自具足即是德相令物见之即为业用下德相业用准之第十行云此菩萨於其身中现一切剎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八十云善财见普贤一一身分一一毛孔皆有十方一切世界三千界中地水等轮诸山河海人天宫殿种种时劫诸佛菩萨如见现在世界如是前际后际一切世界中悉尔明见乃至十方剎尘中现三世一切境界一切佛剎一切众生一切佛出兴一切菩萨及闻佛菩萨众会言音斯并同时具足相应门也。

▲二即彼华叶普周法界而不坏本位以分即无分无分即分广狭自在无障无碍。

二即彼华叶下广狭自在无碍门於中二先明广狭后会通纯杂前中三初正明次引证后句数今初上二句出广狭相以分即无分无分即分者出其所以由华是事分限历然而即同真性故无分限便广无际以事如理故无分即分者明广即狭以不坏相故。

▲十定云有一莲华尽十方际而不妨外有可见。

十定下二引证即第十无碍轮三昧之文当四十三有一莲华尽十方际即是经文然其犹略具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一莲华其华广大尽十方际以不可说叶不可说宝不可说香而为庄严等次云而不妨外有可见者乃是义引彼经云众生见者无不礼敬故知亦有外相可见也七十七善财叹楼阁云不动本处而能普诣一切佛剎而庄严者之所住处七十六摩耶夫人云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身时我身形量虽不踰本然其实已超诸世间所以者何我身尔时量同虚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萨受生庄严诸宫殿故如是等文皆广狭自在也。

▲是故或唯广无际或分限历然或即广即狭或广狭俱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或绝前五以是行境故下皆准此。

是故或唯广下三句数分别初事如理故广不坏本相故狭此二同时故有即广即狭同时互夺故有俱泯五具前四一时照了故云解境行起解绝故有第六总绝前五谁复以广狭存泯当其方寸。

▲然此广狭亦名纯杂义普周法界故纯一无二不坏本位则不妨於杂万行例然。

然此广狭下二会纯杂门以古十玄有名贤首意云万行纯杂有通事理无碍及单约事说故废之耳谓同一法界故纯不坏事相故杂此即事理无碍也一行长行故纯不妨余行故杂此但约事也故昔废之而立广狭今欲会取即事同理而遍故纯不坏一多故杂则亦有事事无碍义耳如以入门取之则一切皆入故名为纯入中有多法门故名为杂如妙严品说诸众海各各唯得一解脱门纯也普贤菩萨得不思议解脱门杂也六十五慈行童女云我於三十六恒河沙佛所求得此法彼诸如来各以异门令我入此般若波罗蜜普庄严门即纯杂无碍也又善财童子所求诸善知识各言我唯知此法门又云多劫唯修此法门者即纯门也诸善知识皆推进云如诸菩萨种种知见种种修行种种证得者此杂门也自言知一推他有多自他虽异然属一身此亦纯杂无碍门也又善财普获诸善知识解行德证亦杂门也然上所引数处经文多皆约行一行多行为纯杂故并通单约事明然通德相若准无着无缚解脱回向云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佛自在力於一门中示现经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穷尽令一切众生皆得悟入以无着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佛自在力於种种门中示现经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穷尽令一切众生皆得悟入其身普现一切佛前者即约用纯杂也万行例然者即约行说纯杂通於事理事事无得及单约事行也约事事无碍者如一施行一切皆施名纯施中具於诸行名杂。

▲三即此华叶舒己遍入一切法中即摄一切令入己内。

▲舒摄同时既无障碍是故镕融或有四句六句思之。

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门於中三初正明次引证后重科拣初中二先正释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

●后舒摄同时下句数料拣例上广狭故云思之若具作者一或唯入以一入一切故二或唯摄以一摄一切故三即入即摄同时无碍故四非入非摄以入即摄故非入摄即入故非摄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六或绝前五以是行境故行起解绝故。

▲下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

下云以一佛土等者引证即德相之门文其下半云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土即晋经依贤首引即当华藏偈云以一剎种入一切一切入一亦无余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第八回向云此菩萨於一毛孔中普能容纳一切国土第九回向云於一身中悉能包纳尽法界不可说不可说身而众生界无所增减如一身乃至周遍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十定品第二定云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千大千世界悉入是菩萨身是菩萨身亦入是诸世界第七定云菩萨自见其身往彼众会亦自见身普入诸地普贤行品有十种普入谓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等上来经文并通德相业用离世间品十种无碍用中亦说众生一多相入六十云十方菩萨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转相入六十一云此诸菩萨入一切无诤境界乃至能令大小相入以一切方普入一方等十行品云能於一一三昧中普入无数诸三昧无量无边诸国土悉令共入一尘中如是等文多约业用明相入义或通德用或各局一可以意得。

▲若一与一切对辨则摄入各具四句谓一入一切一入一一切入一一切入一切。

▲互摄亦然。

若一与一切对辨下三重料拣谓上来约一华叶望余但有一入一摄多入多摄之义故今更对余一多等皆有摄入於中先明相入后辨相摄初中言一入一切者如前初句第二一入一者即以一华随对一法如一华叶入一佛身等第三一切入一者即以多法来入此一华等第四一切入一切者独用一华此句不成即将多华及诸佛诸菩萨等别入余华余诸佛等也。

●互摄亦然者后例辨相摄也上之四句但明入义今摄亦四第一句一摄一切者谓以一华普摄一切诸法第二句一摄一者谓以一华但摄一佛等第三句一切摄一者即以余一切法摄此一华等第四句一切摄一切者即以多华多佛等摄余多华多佛等也此二四句相隐故疏说之随一四句中复应有具四绝五以成六句例前可思故略不显然相入门刊定记德相不立谓业用则有德相之中即有相在此公意谓相入相在二相别故今明入即在义如一镜影在多镜中岂非入耶若常相入即属德相今见相入即是业用曾何大殊。

▲四此一华叶废己同他举体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摄他同己令彼一切即是己体。

第四诸法相即自在门於中三初正释次句数后引证初中言废己同他者是相即义以上相入则此彼互存如两镜相照但约力用交彻明耳今此约有体无体故言废己废己即己无体也同他他有体也亦如事理无碍文中废波同湿等摄他同己则他无体己有体也。

▲一多相即混无障碍解行境别六句同前。

一多相即等者二句数料拣也於中初句结前含於四句应云一者一即多二者多即一三者亦一即多亦多即一合上二故此之三句皆是一多相即四非一即多非多即一亦由一多相即互相夺故谓由一即多故非多即一由多即一故非一即多成俱泯句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并明照故六或绝前五以是行境言忘虑绝故故疏云解行境别即下二句然约同一类法即有一多相望如一华叶望诸叶等若约异类谓华望剎等例此可知复应例前亦有四句谓一者一即一二者一即一切三一切即一四一切即一切以今但约一华故略不言故下结例该一切法明具四也或应有六此四句后有解行境故或复有六谓前四句后加一即多一多即一多故复应成八加多一即一一多即多以并不出前四句故故不例耳多一既尔大小长短等一一相即例知然刊定记将相即门拣异同体成即德云相即据此彼相望同体成即约此体即是一切法故若尔则是托事显法门今疏正意但以相即门摄同体成即同体成即但是一即多耳。

▲下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

下云下引证即十住品长行文若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於义义随文如是一切展转成此不退人应为说既言展转成即异体异类相望也不思议法品云诸佛知一切佛语即一佛语此同类相即也初发心品云以发心故即与三世一切诸佛体性平等乃至云真实智慧等者此则显位上下相即也七十八弥勒告大众言余诸菩萨经於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愿行乃能亲近诸佛菩提此长者子於一生内则能净佛剎则能化众生则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则能成就诸波罗蜜则能增广一切诸行则能圆满一切大愿则能超出一切魔业则能承事一切善友则能清净诸菩萨道则能具足普贤诸行此则行位皆相即也又如菩萨曾不分身即遍一切亦一即多也。

▲五华能摄彼则一显多隐一切摄华则一隐多显显显不俱隐隐不并隐显显隐同时无碍。

第五秘密隐显俱成门中疏文分四一正释二句数三引证四喻显初中华能摄彼等者亦蹑前起由上言摄他同己故若摄他他现即相入门若摄他他尽乃相即门若摄他他不尽不现即隐显门如前列名中已会故至相十玄云犹如十钱一即十时一即显二三至十即名为隐亦如见此不见彼彼名隐此名显亦如一人身上六亲所望虽各不同然各全得亦不杂乱由此隐显体无前后不相妨碍名秘密俱成言显显不俱等者以显俱则无隐隐俱则无显故不得俱然隐显同时故得俱成隐显无碍故云秘密。

▲全摄俱泯存忘俱成句数同前。

全摄俱泯等者二句数料拣全摄即初二句此全摄彼即此显彼隐为第一句彼全摄此即彼显此隐为第二句俱者第三句谓此正摄彼时不妨彼摄此故则亦隐亦显泯者即第四句此摄彼为显时即是彼摄此故非显则显泯也彼为此摄为隐时即能摄此故非隐则隐泯也故是非隐非显存者四句皆成即是解境亡者五句并绝即是行境言俱成者总结上六句也。

▲下云东方入正受西方从定起等。

下云东方入正受下引证东方入正受为显西方从定起为隐以此但见入定不见起故古十玄亦云於眼根中入正受即是显於色尘中三昧起即是隐例上可知。

▲如八日月隐显同时。

如八日月等者四以喻明即取明处为显暗处为隐而必同时故云俱成不同十五日唯显月晦日唯隐又暗处非无明明处非无暗但明显处暗隐暗显处明隐亦得云隐显俱成亦如夜摩偈云十方一切处皆谓佛在此或见在人间或见住天宫则见处为显不具处为隐非佛不遍十定品云或见佛身其量七肘或见佛身其量八肘或见佛身其量九肘乃至或见佛身不可说不可说大千世界量则见七肘时七肘为显余量皆隐也余类例然故彼喻云譬如月轮阎浮提人见其形小而亦不减月中住者见其形大而亦不增释曰见大则大显小隐见小则小显大隐而不增减则是秘密俱成余一切法类可知也摩耶夫人於此一处为菩萨母三千世界为母亦然然我此身非一处住非多处住亦隐显义此处为母此显彼隐等非一处住即是一隐例有多显非多处住即是多隐例有一显亦是双夺俱泯之句非隐非显秘密之义然若约智幻即业用门约极位成即德相门。

▲六此华叶中微细剎等一切诸法炳然齐现。

第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分二先正明后引证前中炳然齐现者炳者明也如瑠璃缾盛多芥子隔缾顿见然微细言总有三义一所含微细犹如芥缾以毛孔能受彼诸剎诸剎不能遍毛孔故以毛据称性却如瑠璃之缾剎约存相故如芥子在内二约能含微细以一毛一尘即能含故如下引证三约难知微细微尘不大而剎不小而能广容即难知义一能含多即曰相容又法法皆尔故云相容一多不坏故云安立。

▲下云於一尘中一切国土旷然安住又於一毛端处有不可说诸如来及第九回向微细中说。

●下云於一尘中下引证略引二文初即晋经又於一毛端处有不可说诸如来者第十回向云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即其文也然此二文正唯德相六十八云一一毛孔内各现无数剎等即业用门又德云比丘云住微细念佛门於一毛端有不可说如来出现悉至其所而承事故通於德相业用第九回向云彼菩萨於一念心中现一切众生各不可说不可说劫念心即业用门十微细趣中通於德相业用然刊定记开此微细以成二门第三名相在德第九名微细德而自拣云此不同前相在之义彼约别体别德相望相在此但当法即具一切炳然齐着若尔此一切法为是法界中有法耶为一法中别自有耶若是法界中法则同相在若是别有为示为真示则复是业用门收德相之中则无微细若是真者何异同时具足相应门耶故彼自释微细门云此门亦可名为普门七十一中寂静音海夜神谓善财言此解脱者即是普门於一事中普见一切诸神变故既言普门即同同时具足相应门也若言唯摄同类一切法者如十微细中八相之内一一各具余之七相岂要同类况一尘中一切诸法旷然安住明知相在即是微细是故古德有相容言设此不摄即是相入门中所收如前已会故知新立多有相滥设有小异皆本门收之十门即足。

▲七此华叶二微尘中各现无边剎海剎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尘内复有剎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非是心识思量境界。

第七因陀罗网境界门疏文分四一正释其相二以喻释名三引文证成四重以喻显今初一华一尘以称性故能摄一切余尘余法亦皆称性何有一法而不摄耶应以尘对余以辨重重欲令易见且以一尘望余尘说谓一尘之内所含诸剎彼所含剎亦揽尘成此能成尘亦须称性尘既称性亦须含剎第二重内所含诸剎亦揽尘成尘复称性亦须含剎第三重尘含第四重剎第四重尘含第五重剎重重尘成重重称性无穷无尽犹如镜灯故下疏文重举镜灯以喻帝网令於常情见近知远。

▲如天帝殿珠网覆上一明珠内万像俱现珠珠皆尔此珠明彻互相现影影复现影而无穷尽。

如天帝下以喻释名十门唯此从喻受名若就法立应名重现无尽门一珠之内顿现万像如一尘内顿现诸法但是一重一珠现於诸珠方成重重之义珠皆明净如净称性一珠现於多珠犹如一尘现多剎尘所现珠影复能现影如尘内剎尘复能现剎重重影明重重互现故至无尽。

▲下云如因陀罗网世界等。

下文云等者三引证即是初地承事愿中文云又发大愿愿一切世界广大无量粗细乱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去如帝网差别十方无量种种不同智皆明了现前知见论释云如帝网差别者即真实义相意明常称实理故不可尽又阿僧祇品云一尘中剎不可说如一一切皆如是此不可说诸佛剎一念碎尘不可说念念所碎悉亦然尽不可说劫恒尔此尘有剎不可说此剎为尘说更难等不思议法品云诸佛有十种知一切法尽无有余等十云诸佛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罗网诸差别事尽无有余等此约德相若约业用普贤三昧品云佛身所现一切国土及此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海微尘数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尘数普贤菩萨亦重重义然刊定记於此开出第七具足无尽德谓一一自体皆无穷尽如水中文此不同帝网互在重重但就当体即具无尽耳又亦不同微细微细但约一中多法齐现此约一一无穷尽妙严品云佛身普遍诸大会充满法界无穷尽又云其菩提树恒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十住颂云欲具演说一句法阿僧祇劫无有尽而令文义各不同菩萨以此初发心六十五说具足优婆夷於一小器中出一切资具饮食等毕竟无尽然不减少彼自释云此体德自在非约解脱等业用古德所以不开者一重无尽与重重互望无尽同无尽故若微细顿现现於法界法界无尽故微细亦无尽纵出生无尽亦不出法界若细分别非无小异统其大意但取无尽故依古德不分为二。

▲亦如镜灯重重交光佛佛无尽。

亦如下四重以喻显以重现之理深远难测帝网之喻世不见形故以近事以况远旨。

▲八见此华叶即是见於无尽法界。

第八托事显法生解门疏文有三初正释次拣滥三引证今初既言即是无尽法界明知即是事事无碍古立具足无尽不异於此。

▲非是托此别有所表。

非是等者二拣滥谓拣余教以事表义但是一事以表一法如衣表忍辱室表慈悲等今明一事即法即人即依即正具无尽德从无尽因之所生故。

▲下云此华盖等从无生法忍之所起等。

下文云等者三引证也即升兜率天宫品彼有三段文含四义谓初一段文有十句明於多因以成多果谓并列多因后说多果故经云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先住兜率宫诸菩萨众以从超过三界法所生离诸烦恼行所生周遍无碍心所生甚深方便法所生无量广大智所生坚固清净信所增长不思议善根所生起阿僧祇善巧变化所成就供养佛心之所现无作法门之所印释曰此上并出因也下云出过诸天诸供养具供养於佛者即说多果也次八句一因成一果经云以从波罗蜜所生一切宝盖於一切佛境界清净解所生一切华帐无生法忍所生一切衣乃至解诸法如梦欢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宝宫殿既以无生忍唯生於衣等故云一因一果后有九句一因成多果谓但举无生为因总生诸果故经云无着善根无生善根所生一切宝莲华云一切坚固香云一切无边色华云等九云故应有多因成一果摄在初段谓以多因一一成故谓共成一盖共成一衣等今约多因成一果时则随一衣则是盖等以其多因别别所成并在一衣上故故随一事即是无尽况此一事皆是称性故皆即是无尽法界但随一义以名目之如显可重圆明即名为宝若云自在即称为王若为润益即名云等故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弥勒楼阁即是法门胜热婆罗门火聚刀山即是般若无分别智等皆其事也故一一事即具无尽之法故立具足无尽之德不出於此。

▲九即此一华既具遍一切处亦复该一切时谓三世各三摄为一念故为十世以时无别体依华以立华既无碍时亦如是。

第九十世隔法异成门疏中三初正释次引证后拣滥今初三世区分名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异成而疏文中但作十世言三世各三等者取意以立即离世间品意文云菩萨有十种说三世何等为十所谓过去说过去世过去说现在过去说未来现在说过去现在说平等现在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又三世说一念上言无尽即未来未来欲彰无穷故云无尽现在平等即是现在现在以可目睹例同过未故云平等不言一念亦名九世摄归一念故云十世然依旧解如以五日而为九世初一二三为过去三世中二三四为现在三世后三四五为未来三世义当正在第三日前望取二后望取二故有五日成三三世义似进无九世之体退过三世之数今但用三世互为缘起便成九世不离一念故为十世谓如因过未而有现在则现在中已有过未法从因出不异因故余二因二例此可知即中论时品破於执时立无穷过今无所执故以其过成称性缘起广如离世间品疏文释之以时无别体下出十世融通所以如见华开知是芳春茂盛结果知是朱夏凋零为秋收藏为冬皆因於物知四时也。

▲故晋经云过去无量劫安置未来今未来无量劫回置过去世等普贤行云过去中未来未来中现在等又云无量劫即一念一念即无量劫等。

故晋经云下引证引晋经者以文显故等取次半云非长亦非短解脱人所行即当今经普贤行品次下所引言普贤行云过去中未来未来中现在等者等取下半云三世互相见一一皆明了即同向引晋经偈也此偈前文复有偈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言又云无量劫即一念一念即无量劫等者即晋经初发心功德品今经云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一念与不可说劫平等而言等者等取余经若此之类皆可引证如十地品第十地云菩萨知种种入劫智所谓一劫入多劫多劫入一劫乃至云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等。

▲时无别体故不别立以为所依。

时无别体等者三拣滥也以刊定记不取十世以为玄门意云以时是所依体事十中之一若长劫入短劫等即相入门耳若云长劫即短劫即相即门故知十世非别玄门斯亦有理古意以余十对有体可得得为所依时依法有无别自体何能与他为所依耶又缘外道计时为常故不存之以为体事是故依古别立玄门。

▲十此圆教法理无孤起必摄眷属随生。

第十主伴圆明具德门疏文分三初正明二引证三重以例释今初理无孤起者即主伴所由。

▲下云此华即有十世界微尘数华以为眷属又如一方为主十方为伴余方亦尔。

下云此华即有下二引证即十地受位处文文云其最后三昧名受一切智胜职位此三昧现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现其华广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下广叹德竟云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华以为眷属又现相品中佛眉间出胜音菩萨与无量诸眷属俱出即人眷属佛放眉间光明无量百千亿光明以为眷属即光明眷属又法界修多罗以佛剎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即法眷属故随一一皆有眷属若以余经望此但为眷属不为主伴今言眷属者约当经中事以为眷属眷属即伴故证主伴又如一方为主下亦是义引经文约方明主伴谓如此方法慧说十住时余方菩萨皆悉来证言我等佛所亦说此法文句义理与此无别即主伴义。

▲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见主伴伴主圆明具德。

是故主主下三重以例释谓此方法慧为主时不得为伴十方法慧为伴时不得为主故此为主时不得与彼为主相见彼为主时此须为伴故亦不得见此为主故云主主伴伴各不相见言主伴伴主圆明具德者此方为主与彼方为伴相见此方为伴即与彼方为主相见若主伴义成则圆明具德余如教迹钞说。

▲举华既尔一尘等事亦然。

举华既尔下第三结例成益於中二先举一例余后结劝修益前中文有四节初以华例事二以事例余所依三以所依例能依门四结成重重以至无尽今初又二先正以华事例於余事故云举华既尔一尘等事亦然。

▲如此事华既带同事等十义具此十门而此事等具余教等十门则为百门。

后如此事华下类结成门谓上广说十门唯约事说谓华事上一切事同时具足事广狭无碍事一多事相即乃至事主伴故云如此事华既带同时等十义言而此事等具余教等十门者谓事上有教义同时具足教义广狭教义一多教义相即乃至教义主伴为二十二境智同时具足广狭相容乃至主伴为三十三行位同时具足广狭乃至主伴为四十四因果同时具足等为五十五依正六体用七人法八逆顺九感应各有同时等添为百门故云而此事等具余教等十门则为百门。

▲事法既尔余教义等具百亦然则为千门。

事法既尔下第二以事所依例余所依谓事法既有百门二教义为百门三境智为百门乃至感应具百门故有千门。

▲如教义等有此千门彼同时门中亦具百门余广狭等例尔亦有千门。

如教义等下第三以所依法例能依门亦成千门谓前以所依体事为首今以能依玄门为首谓同时门中具教义同时事理同时境智同时乃至感应同时故有十门同时门中具广狭等其广狭等有教义广狭等故成百门二广狭具百例同时门三相入门具百四相即门具百乃至第十主伴门具百故成千门然其后千不异前千但互举为首而成异耳又前分总别则同时门中具下九门下之九门不具同时今约不相离故得九门例於同时亦具九门。

▲若重重取之亦至无尽。

若重重下四结成无尽言重重取者谓如初一门中具千十中取一此一亦须具十具百具千以不相离故如一既尔千门各十亦然则具十千十千之中随取其一亦具十千如一千钱共为缘起一钱为首则具一千余亦如是则有千千千千之中随取其一亦具千千故至无尽又重重者一事之中有多事故一境之中亦有多境一智之中复有多智等更相涉入亦无尽也。

▲於此十门圆明显了则常入法界重重之境。

於此十门下第二结劝修益以是具德无尽法门唯普眼境界上智能入故当勤修必成大益。

▲第二明德用所由。

第二德用所因疏文分三初问答总明二初唯心下随门别释三由上十因下总结所属初中四一标举章门。

▲问有何因缘令此诸法得有如是混融无碍。

二问有何因缘下假问生起。

▲答因广难陈略提十类一唯心所现故二法无定性故三缘起相由故四法性融通故五如幻梦故六如影像故七因无限故八佛证穷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脱故。

三答因广难陈下列数总答。

▲十中随一即能令彼诸法混融无碍。

四十中随一下总相会通於中三初总标功能。

▲十中前六通约法性为德相因法尔如是后二者是业用义通因果七约起修义通德相业用八约果德唯是德相故。

次十中前六下料拣差别谓前十玄门则通德相业用今出所以则有通有局耳。

▲前之十门通德相业用。

▲约佛则用亦德相德上用故约机则相亦称用令知相故。

三从前之十门下会通德用遮其异释谓由刊定记别立德相业用二种十玄故今通之明但一重自含德用不须分二於中有二先别明后结成前中亦二先以互通释非两别后通染净辨二双融今初先两句标。

●后约佛下释谓佛体上之用即德相故如有音声词辩之用即德者相故若令众生见於即入无有障碍故相名用。

▲即用之相染净双融即相之用能染能净。

即用之相下第二会通染净辨二双融亦由刊定记立二别云德相纯净业用通染即令众生作佛身等故通染也今明在佛德相染净相尽而现染用举用同体故师子座中顿现众生居处屋宅德相岂不能现染众生耶相若不现何有微细门耶微细顿现一切染净但现而常虚如镜中像故云双融耳又相作相入彼德相所无今明法尔常入常能作故如十定品山间山上日影喻中虽能互照或说日影出七山间或说日影入七山间如此出入则湛然不动常入出矣岂要对机方有入耶相作即是相即之义义如前会。

▲故相及用不分两别。

故相及用下第二结成也非是德用二义不分但不别立二种一玄唯一十玄通德用耳。

▲初唯心现者一切诸法真心所现如大海水举体成波以一切法无非一心故大小等相随心回转即入无碍。

一如大海水举体成波者心能变境境须似心心既无碍境亦无碍况真心所现拣异妄心真法具德故能即入重重无碍言举体者全真成妄也。

▲二法无定性者既唯心现从缘而生无有定性性相俱离小非定小故能容太虚而有余以同大之无外故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尘而无间以同小之无内故是则等太虚之微尘含如尘之广剎有何难哉。

二无定性等者文中三初约大小正释次引证三例释余法今初也言有何难哉者以小尘有大却如太虚广剎有小却如小尘乃成大尘含於小剎故无难也。

▲旧经十住品云金刚围山数无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萨以是初发心。

旧经十住品者二引证也所以引旧经者以文显故今经云无量无数轮围山欲悉令入毛孔中如其大小皆得知菩萨以此初发心则无定性义理非显着岂如至大有小相耶。

▲一非定一故能是一切多非定多故能是一边非定边故能即中中非定中故能即边延促静乱等一一皆然。

一非定一下三例释余法言中边者乃有二义一边方中土此则事事无碍如名号品极轮围边有四天下亦有十方则边非边矣递相围绕故中亦是边明是事事无碍也若云中道者二行不同中边相即亦是事事无碍亦通事理无碍耳延促者一念为促长劫为延即念劫融也静乱者入定出定二行别故由无定相亦得相即亦如东方入正定西方从定起等尤是事事无碍也。

▲三缘起相由者谓大法界中缘起法海义门无量。

三缘起相由中疏文有三初总次别后结今初又三初总彰多门谓大法界中缘起者拣於内外染净一事缘起也如外水土人功时节为缘则有芽起内无明行等为缘有识等起今则不然总收法界为一缘起故云大也又即一缘起具多义门全同法界即大缘起不同三乘但明因缘生法无性而已。

▲约就圆宗略举十门以释前义。

约就圆宗下二标举章门。

▲谓缘起法要具此十义缘方起故阙则不成。

谓缘起法下三彰十所以。

▲一诸缘各异义谓大缘起中诸缘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

▲若杂乱者失本缘法缘起不成。

▲此则诸缘各各守自一位。

▲文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

一诸缘各异义下第二别释也十门之中初三是本后七从生谓四五六从初门生七八及九从第二生其第十门从第三生第三但合前二门故唯生一门就初三门初一是异体门二即同体门三即同异合明所以有同异体者以诸缘起门内有二义故一不相由义谓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缘是二相由义如待缘等是也初即同体门后即异体门若尔何以初异体门中云诸缘各别不相杂乱第二同体门中云互相遍应方成缘起释曰谓要由各异方得待缘要由遍应方自具德耳所以前之二门各生三者一互相依持有力无力故二互相形夺有体无体故三体用双融无前后故已知大意次正释文第一门即异体门於中有四初正释次若杂乱下反成三此则诸缘下结示四文云下引证即是光明觉品更下半云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上半即相成并立义下半形夺两亡义今非下半之义故不引之然由相成方各有体。

▲二互遍相资义谓此诸缘要互相遍应方成缘起如一缘遍应多缘各与彼多全为一故此一即具多个一也。

▲若此一缘不具多一即资应不遍不成缘起。

▲此则一一各具一切。

▲下文云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

二互遍相资义者即同体门文中亦四初正释言此一即具多个一者如十钱为缘一钱当体自是本一应二之时乃詺初一以为二一应三为三一乃至应十为十一故有多一。

●若此一缘下第二反成也若无十一本一不能应余九故。

●此则一一下第三例余也如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云一一各具如十钱为喻其法界差别无尽法中各各遍应故随一一各具法界差别法也。

●下文云下第四引证即忉利天宫偈赞品真实慧菩萨偈文下半云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此证第三门义故今但引上半。

▲三俱存无碍义谓凡是一缘要具前二方成缘起以要住自一方能遍应遍应多缘方是一故。

三俱存无碍义等者双融同异也文中亦四一正释。

▲是故唯一多一自在无碍镕融有其六句。

二是故下句数料拣於中先总明欲多常多欲一常一故云自在。

▲一或举体全住是唯一也或举体遍应是多一也或俱存或双泯或总合或全离皆思之可见。

二一或下别释初二句可知二或俱存者俱存住自及遍应也亦俱存唯一及多一也四双泯者即第四句由俱存则相即夺故住一即遍应非住一也遍应即住一非遍应也五或总合者合前四句为解境故六或全离者全离前五成行境故。

▲文云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

三文云下引证如前已引意取和合起义。

▲此上三门总明缘起本法竟。

四此上下总结三门大旨。

▲四异体相入义谓诸门力用递相依持互形夺故各有全有力全无力义缘起方成。

四异体相入义等者疏文有五一总释二引证三反成四结成正义五别示其相今初递相依持者以是缘起一多等非定性一多等故。

▲如论云因不生缘生故缘不生自因生故。

如论云等者二引证也然论有二意一显无生之义则上句以缘破自如中论云如诸法自性不在於缘中以若有自性不合假众缘既假众缘则自性应在缘中缘中求自性不可得故无自性生下句以自破缘故云缘不生自因生故谓若他生则但有缘即应能生不合假於自因今假於因明非他生也上来显无生之义耳二者显缘起义因不生者因全无力缘生故者缘全有力下句例知今正用此意证成上义。

▲若各唯有力无无力则有多果过一一各生故若各唯无力无有力即有无果过以同非缘俱不生故。

若各唯下三反成上义亦是解妨谓有问言因缘各自不生和合共力有生复有何过斯即立共生义故先通云若尔则有多果过释云一一各生故如谷子为因水土人功时节是缘应生五果谓谷芽水芽土芽等故云多果次有问言若尔总皆无力合而能生复有何过此亦立共生义故复通云有无果过谓金石火等於芽无力不能生芽水土谷等於芽无力安能生芽故同火等非缘不能生果云无果过也。

▲是故缘起要互相依具力无力如阙一缘一切不成余亦如是。

是故缘起下四结成正义谓既全有力全无力缘起不成要一有力一无力缘起方成如阙一缘下指事明也如无一即无二无三等亦如无柱即无梁无椽等以阙一事余皆不成舍等缘故言余亦如是者若无二亦无一无三等若无三亦无一二等乃至若无十亦无一二等若无梁亦无柱等随举一法阙缘不成今法界中随阙一事一切法界不成缘起也。

▲是故一能持多一是有力能持於多多依於一多是无力潜入一内。

是故一能持多下第五别示其相於中三初明一望多二例多望一三结成句数初中二先明一持多依后例多持一依今初又二先明依持之义。

▲由一有力必不与多有力俱是故无有一而不摄多也由多无力必不与一无力俱是故无有多而不入一也。

后由一有力下释成亦通妨难恐有难云一之与多俱有有力无力二义云何一能摄多故此通云由二有力与二无力必不俱故以能为缘边即是有力要对所起是无力故思之。

▲如一持多依既尔多持一依亦然反上思之。

如一持多依下二例多持一依也是则多是能起能为缘故一是所起多所成故。

▲如一望多有依有持全力无力常含多在己中潜入己在多中同时无碍。

如一望多有依有持下第二例多望一也於中二先结前即是举於能例二多望下生后即是正释问前门之中先明一持多依后例多持一依义已圆足何得更有此多望一耶答此有深旨谓前一望多中一为持边一能摄多一为依边一能入多虽复多上有持但取一为能入故并属一望於多所以疏文欲释多望於一先结前段云如一望多有依有持等有依者即前多持故一成依也有持者即前一有力为多依故言全力者成上一持言无力者成上一依言常含多在己中者一有力为持能摄多故言潜入己在多中者一无力为依便入多故故此二句皆属一望多也。

▲多望於一当知亦尔。

多望於一等者二生后正释也若总释者但改前一字为多字多字为一字则义自现如恐不晓更为具作应云多能持一多是有力能持於一一依於多一是无力潜入多内由多有力必不与一有力俱是故无有多而不摄一也由一无力必不与多无力俱是故无有一而不入多也如多持一依既尔一持多依亦然反上思之是则能摄亦是多能入亦是多虽多摄一即是一入多然名多摄虽多入一即是一摄多而名多入耳则前之二门摄入皆属一后之二门摄入皆属多则二义天隔非繁重也。

▲俱存双泯二句无碍思之。

俱存双泯下三结成句数谓上一摄多是第一句多摄一是第二句俱存即第三句谓即一摄一入时即多摄多入故双泯者即第四句一摄一入即多摄多入故便一摄一入泯多摄多入即一摄一入故则多摄多入泯故云双泯对前别明二句则有四句亦可成五六五俱照前四成解境故六顿绝前五成行境故。

▲五异体相即义谓诸缘相望全体形夺有有体无体义缘起方成。

五异体相即等者此中但即与前入异文势大同五段之文唯阙引证耳於中四一立理略明二反显前理三结成正义四别示其相今初为能起边即有体为所起边即无体如云从缘生法是法即空意取所生空也空即无体义言形夺者以能起之缘形对所起夺彼所起令无体也。

▲若阙一缘余不成起故缘义则坏。

若阙一缘等者二反显前理成有体义也如无一缘二三四等皆不成故则知一有体也。

▲得此一缘令一切成起所起成故缘义方立。

得此一缘下三结成正义既一切由一故一有体也。

▲是故一缘是能起能成故有体多缘是所起所成故无体。

是故一缘下四别示其相於中三初明一望多次例多望一后结成句数今初亦二先明一有体后例多有体前中文二先正明可知。

▲由一有体不得与多有体俱多无体必不得与一无体俱是故无有不多之一无有不一之多。

后由一有体下释成亦是解妨谓有难言一之与多俱有有体无体二义云何独言一有体耶故今通云由有无义不得并故今一为能起边多必是所起故若不尔者能所不成缘起亦坏言是故无有不多之一者此一即是多故无有不一之多者此多即是一故问一不即多有何过耶答有二过故一不成多过谓一既不成多余亦不成多故如一不成十二三四等亦不成十故无十过二不成一过谓若一不成十此十即不成由十不成故一义亦不成以无於十是谁一故一不即多成过既尔多不即一成过亦然又若不相即缘起门中空有二义则不成立便有自性断灭等过故。

▲一多既尔多一亦然反上思之。

一多既尔等者反上一有体却为一无体多无体却为多有体更无别义。

▲如一望多有有体无体故能摄他同己废己同他同时无碍。

如一望多下第二例多望一也於中亦二先结前即是举於能例大意全同前相入门也但即入别耳言有有体无体者有体即前一是能起故有体也无体者即前举例中多一亦然明一无体也故能摄他同己者成上一有体摄他多也即前无有不多之一耳废己同他者成前一无体也故废一己同他多也虽有有体无体二义皆属一望於多故云摄多同多。

▲多望於一当知亦尔准前思之。

多望於一下二生后正例全同前门但改一为多改多为一耳若结应云摄他一同多己废多己同一他耳前一望於多摄废皆是一此中多望於一摄废皆是多则义悬隔矣余如相入门思之。

▲俱存双泯二句无碍亦思之可见。

俱存双泯者第三结成句数俱存谓正一摄他同己废己同他时即是多摄一同己废己同一也双泯者以一望於多二义即是多望於一二义故则一望於多二义泯矣多望於一二义即是一望於多二义故则多望於一二义泯也旨不异前故令思之。

▲六体用双融义谓诸缘法要力用交涉全体融合方成缘起。

六体用双融义等者文中三初立理略释。

▲是故圆通亦有六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则唯有相入无相即义二以用无不体故举用全体则唯有相即无相入也三归体之用不碍用全用之体不失体是则无碍双存亦入亦即自在俱现四全用之体体泯全体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缘起无碍俱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冥同性海。

次是故圆通下开章别释成六句故初一以体就用二以用就体三体用双存四体用双泯以体用交彻形夺两亡即入同源故圆融一味五成解境六成行境并显可知。

▲此上三门於初异体门中显义理竟。

此上三门等者后结所属也。

▲七同体相入义谓前一缘所有多一与彼一缘体无别故名为同体。

七同体相入义等者释中有三初别释同体义二双释即入所以三正解此门今初言谓前一缘等者即指前第二门以第二是本同体门故如一本自是一为本一应二为二一应三为三一等只是一个一对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为弟望弟为兄等同一人体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诸名也。

▲又由此一缘应多缘故有此多一所应多缘既相即入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

又由此一缘下二双释即入二义所以谓同体即入由异体成异体相入故令同体相入异体相即故令同体相即此有二义一若直说者如异体二即是本一其同体二岂非即本一耶异体三即本一则同体上三亦本一矣正是今意二者本一自与多一互为缘起例同异体相由故耳次疏具之。

▲先明相入谓一缘有力能持多一多一无力依彼一缘是故一能摄多多便入一。

▲一入多摄反上应知。

先明相入者三正释此门也此亦有二初明一望於多后余义下例多望於一前中亦二先明一有力多无力言一能摄多多便入一者多即余九一一即本一也一入多摄反上应知者二例多一有力本一无力也以由我多一方詺本一为本一故故多一有力便摄本一本一入多一也。

▲余义余句准前思之。

余义余句下二例多望於一也亦全同前异体相入门中言余义者谓上明本一望多一有持有依全力无力故能常含多一在己一中潜入本一在多一中无有障碍今多一望本一亦有全力无力故能常含本一在多一中潜入多一在本一内亦无障碍故云余义也言余句者即俱存双泯四句六句例前异体故不繁说。

▲八同体相即义谓前一缘所具多一亦有有体无体之义故亦相即。

▲以多一无体由本一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体能作多一令一摄多。

八同体相即义等者疏文亦二先明以一望多后余义下例多望一前中亦二先明本一有体后例多一有体今初又二先言亦有有体无体之义者总出所以亦同异体门中能成有体所成无体也。

●后以多一无体下正释本一有体在文可知思之。

▲如一有多空既尔多有一空亦然。

如一有多下二例多一有体也由有多一方詺本一为本一故多一有体本一无体也多一有体故能摄本一本一无体潜入多一也。

▲余义余句并准前思之。

余义下笫二例多一望本一也谓上本一有有体无体故能摄多一同己废本一同他同时无碍今多一望本一亦有有体无体能摄本一同己废多一同他同时无碍全例前异体中故云余义也余句者亦即俱存双泯四句六句耳。

▲九俱融无碍义谓亦同前全体用双融即入自在亦有六句准前应知。

九俱融无碍等者疏文亦二先正释本门后此上下结前三门所出前中言亦同前者同前异体门也即前第六门也寻前第六於义分明但有同体与前别耳恐不晓者今当具说谓同体缘起法中力用交涉全体融合方成缘起是故圆融亦有六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则唯有同体相入无相即义二以用无不体故举用全体则唯有同体相即无相入义三归体之用不碍用全用之体不失体是则无碍双存亦入亦即自在俱现四全用之体体泯全体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同体缘起无碍俱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冥同性海故云准前应知。

▲此上三门於前第二同体门中辨义理竟。

▲十同异圆满义。

十同异圆满等者疏文有三此上一句标名次谓以前下别释后此第十下结属引证今初谓前来异体四门同体四门及第三同异俱存并不出同异合居一处不偏一门故云圆满。

▲谓以前九门总合为一大缘起令多种义门同时具足也。

●由住一遍应故有广狭自在门。

●由就体就用故有相即相入门。

●由异体相容具微细门。

●异体相即具隐显门。

●又就用相入为显令就体相即为隐即显入隐亦然。

●又由异门即入为显令同体即入为隐同显异隐亦然。

●又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具帝网门由此大缘起即无碍法界故有托事显法门显於时中故有十世门相关互摄故有主伴门。

二别释中具足十玄今初从以前九至具足也即同时具足相应门言多种义门者有本有末有同有异有入有即四句六句等合前九门为同时门也以是总故随阙一义缘起不成故下之九门各先释义后结属。

●言由住一遍应故有广狭自在门者即前本门第二门也住一故狭遍应故广。

●言就体就用者就体故相即就用故相入并通同体异体。

●由异体相容者即别取前第四异体相入门中一半之义然入通能入所入多就能说容亦有能容所容亦就能说然所入即是能容所容即是能入今微细门但取容义不取入义故云一半。

●异体相即具隐显门等者释此隐显疏有三重此即初也若尔相即应同隐显耶答上来九门但有即入同异四义用斯四义以成十玄故一义中容有多义此中由此即彼故此隐彼显由彼即此故彼隐此显由相即故成隐显义成门已竟义则不同谓相即要此彼合一隐显则彼此皆存如东方入定定身在东西方定起起身在西故二不泯况具下二义尤异相即也。

●又就用下第二番释隐显也谓正论入门即义如虚空故谓若更存即则入义不成谓即则泯一入则二义不坏故正即无入例上可知。

●又由异门下第三番释隐显义由同异二体义乖故二门不得并立事须隐显可知。

●又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具帝网门者同体相入一中已含於多更入异体故有重重之义同体相入如镜已含多影更入异体如含影之镜更入余镜故有重重无尽义也余门可知。

▲此第十圆满一门就前第三门中以辨义理。

此第十下三结属引证先结属后引证今初由第三本门之中融同异故今则近融前六门则异体中三门与同体三门相成无异体同体不成无同体异体不成故六门相成后之七门从前三生前三融故后七必融故十门一揆也例前第三融通亦有六句一或举体全异具入即俱二或举体全同亦具入即俱三或具同异双现无二体故四或双非同异以相夺俱尽故谓同即异故非同异即同故非异五或具四为解境故六或绝前五成行境故故约智显理诸门不同废智忘筌一切叵说说与不说无碍难思没同果海唯亡言遣照庶几玄趣耳。

▲故下文云菩萨善观缘起法於一法中解众多众多法中解了一又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等皆其义也。

故下文云下引证略引二文一即十忍品二又云下光明觉品然所引文乃是总意由第十门义是总故。

▲疏上来缘起相由门竟。

上来缘起下第三总结。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