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杂阿毗昙心论卷第三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

业品第三

已说诸行展转因缘力生。彼诸行所起种种生生生差别胜者唯业。彼业今当说。

业能庄饰世  趣趣各处处

是以当思业  求离世解脱

业能庄饰世趣趣各处处者。如是一切五趣种种性生种种业庄饰。以业为种。彼有芽生业差别故生差别。如种差别故芽差别。是以当思业求离世解脱。业于受生胜故。是故欲背生死者当善观察。问谁业。答。

身口意集业  在于有有中

彼业为诸行  严饰种种身

身口意集业在于有有中者。身业口业意业。此三业生种种果。众生住于本有死有中有生有中。修集诸业。问云何立三业。为自性故。为依故。为等起故。若自性者。应一业。谓语业。若依者。一切依身亦应一业。谓身业。若等起者。一切从意起亦应一业。谓意业。答此亦如是。三事故。彼自性者语业。以语即业故。依者身业。以业依身故。身作故。身合故。身运故。等起者意业。虽身业口业意业所起。然不共受名如眼识。问如所说业何所为。答彼业为诸行及受种种身。此说一切众生增上果。谓外众具名为行。若众生形相寿命等是彼业果。问若彼内外分种种相者。此云何为四大种种相。为造色种种相。为业种种相。答三种悉有生因依因建立因养因长因故。是四大种种相。自分因故。是造色种种相。报因故。是业种种相。虽外分无报因。然众生作善行彼得好色好处。若作恶行得恶色恶处。以业种种故内外分亦种种。是业相今当略说。

身业当知二  谓作及无作

口业亦如是  意业当知思

身业当知二谓作及无作者。身业二种作性及无作性。作者。身动身方便身作。无作者。身动灭已与余识俱彼性随生。如善受戒秽污无记心现在前善戒随生。如恶戒人善无记心现在前恶戒随生。口业亦如是者。口业二种作无作性如前说。意业当知思者。意业是思自性。有欲令意业是无作性。此则不然。意非作性。非色故。及三种故。无作亦名不乐亦名离。亦名舍。亦名不作。以不作之名是无作。言非业者不然。何以故。作故。若善不作不善。若不善不作善。亦名作。如舍觉支。不以名舍故舍修道。止余事故名为舍。彼亦如是。又复作因故作果故。见因说果。如世尊说。形质故是色。无作亦非色。以作是色故彼亦名色。彼亦如是。已说五业。如此业种种差别今当说。

作当知三种  善不善无记

意业亦如是  余不说无记

作当知三种善不善无记者。身作及口作。三种善不善无记。彼善者。净心身口动。如施戒等。不善者。不善心身口动。如杀生等。无记者。无记心身口动。意业亦如是者。意业亦三种。善心相应是善。不善心相应是不善。无记心相应是无记。余不说无记者。余二业身无作及口无作。彼二种善不善。无记何以故。无记心羸劣故。强力心能起身口业。余心俱行相续生。如手执香华。虽复舍之余气续生。非如执木石等。问已知五业思非色性。大地中已说故。余业有何性。答。

色性染不染  不染污五地

隐没系在色  不善在欲界

色者一切身业口业是色性。因四大故。彼身作可见有对。口作不可见有对。无作俱不可见无对。问身口业几种。答染污不染污。彼色二种。染污不染污。染污者。烦恼所起。彼有二种。隐没无记及不善。隐没无记者。无报无惭无愧不相应一果烦恼等起。不善者。有报无惭无愧相应二果烦恼等起。不染污亦二种。善及不隐没无记。善者。得爱果。彼亦二种。有漏及无漏。此品后当广说。不隐没无记者。不隐没无记心等起。谓威仪工巧非报生。强力心能起身口业。报生心羸劣故不起。是故身口业非报性。若报生心能起身口业者。彼身口业亦应是报。但不尔。现在方便生故。若报生心。不应名。威仪工巧。是故身口业非报。问几地所摄。答不染污五地。欲界及四禅。此则总说。若善作唯至初禅非上地。问何故善身口作至初禅非上地。答粗心起身口作业。彼心细故外向心起作业彼心。内向故觉观起作业彼地无故。善无作者。五地欲界及四禅有无作禅律仪无漏律仪。不隐没无记身作亦五地如前说。差别者。欲界作威仪工巧心等起。色界作威仪心等起。彼无工巧心。问已说上地无起作心。云何有作。答彼初禅力起作心现在前故起。若说善亦应尔者不然以。生上地下地善心不现在前。以彼劣故。隐没系在色者。若隐没无记身口业在色界初禅非上地无起作心故。非生上地下地染污心现在前离欲故。亦不在欲界修道断烦恼等起身口业。而欲界修道断烦恼一向不善故。见道断心不起身口业。此品后当说。不善在欲界者。若染污中不善者。在欲界非色界。何以故。彼善心易得故。正受长养故。无无惭无愧故。无苦受故。不善者受苦受眷属报。色无色界无。无有色界业受欲界报界异故。因果断界故。已说身口业自性种地。谓无作律仪差别今当说。

若作无作戒  略说有三种

无漏及禅生  依别解脱戒

若作无作戒略说有三种者。无作戒若律仪所摄。略说当知三种。问何者是。答无漏及禅生依别解脱戒。彼无漏戒与道一果道俱行。谓学无学禅生者。彼禅戒与禅一果禅俱行。正语正业正命。正命者。建立身业口业。无别体故。身业口业从无贪无恚无痴生。无恚无痴生者。名正语正业。无贪生者。名正命。虽一心中有三善根。以增上故说如贪等。行如动风药如字音。依别解脱戒者。谓受戒式叉尸罗随转亦有断律仪。契经品当广说。问是身业口业何等不随心转。何等随心转。答。

无作在欲界  作依于二有

当知非心俱  谓余心俱说

欲界无作不随心转。谓受戒已不善无记心亦随转。亦不与善不善无记心随转异相故。又复覆恶戒故。由作故。不定故。作者欲色界亦不随心转。由身故。非心一果故。谓余心俱说者。禅律仪无漏律仪是余。彼随心转。心一果故。由心故。已说建立业。成就戒今当说。

无漏戒律仪  得道则成就

禅生若得禅  持戒生欲界

无漏戒律仪得道则成就者。得道谓一切圣道。从苦法忍乃至无生智。成就无漏律仪。此无漏律仪在六地。未来中间根本四禅。彼须陀洹斯陀含向及果。成就一地无漏戒。阿那含向或成就一地或六地。阿那含果或三地乃至六地。阿罗汉六地。禅生若得禅者。若得禅成就禅律仪。谓得不失此亦六地。持戒生欲界者。若受戒则成就别解脱律仪。此律仪谓欲界人非余。无受分故。已略说成就戒。世分别今当说。

谓住别解脱  无作于转时

当知恒成就  尽不舍过去

谓住别解脱无作于转时当知恒成就者。别解脱律仪现在无作戒常成就。念念得未曾得。尽不舍过去者。住别解脱律仪无作若灭而不舍。则成就过去。舍事。此品后当说。

若有作于作  即时立中世

已尽而不舍  当知成过去

若有作于作即时立中世者。中世。谓现在住身口求受戒。尔时成就现在身口作。已尽而不舍。当知成过去者。若作尽不舍。尔时成就过去作。非现在。以作不念念相续生故。

若得禅无作  成就灭未至

中若入正受  作亦如前说

若得禅无作成就灭未至者。若得禅彼则成就过去未来禅律仪。若初得禅彼无始生死灭过去者今悉得之。中若入正受者。如禅正受现在。彼无作亦尔。随心生故。作亦如前说者。如前别解脱作求时成就现在。若灭已不舍。尔时成就过去非现在。住禅者作亦如是。问若生色界。云何成就作。答世尊到色界。色界诸天礼敬右绕。乃至未究竟。尔时成就过去作。

悉成就当知  得道若未生

中间道在心  尽不舍前世

悉成就当知得道若未生者。一切圣人一切时成就未来无漏律仪。中间道在心者。若道现在尔时成就无漏无作律仪。尽不舍前世者。前世是过去。若彼无作灭已不舍。是成就过去。

若作不善业  立戒成就二

至彼缠所缠  尽已尽当知

若作不善业立戒成就二者。谓住别解脱禅生无漏律仪。若以不善极恼缠。起加卷等不善作无作。此则成就作无作。此说未离欲行不善故。问几时成就。答至彼缠所缠。乃至缠未舍住非律仪。尽已尽当知者。若彼缠尽。作无作亦尽。

若住不律仪  无作成就中

能受不爱果  或复尽不舍

若住不律仪无作成就中能受不爱果者。住不律仪。谓屠脍等。彼一切时现在成就不善无作。不善无作念念生故。或复尽不舍者。彼无作灭不舍。则成就过去。

若刹那住作  即时说中世

已尽而不舍  善于上相违

若刹那住作即时说中世者。彼住不律仪者。受不律仪时。成就现在作。已尽而不舍者。彼作灭而不失。则成就过去非现在。不相续故。善于上相违者。如住律仪说不善。住不律仪说善。

若处中所作  是则立中世

若尽而不舍  或二亦复一

若处中所作是则立中世者。处中。谓非律仪非不律仪。若受善时心不淳净。成就现在善作。若住不善时不极恼缠。成就现在不善作。若尽而不舍者。灭已不舍。彼成就过去作非现在。不相续生故。或二者。若善淳净心。不善极恼缠。受彼现在成就作及无作。亦复一者。谓第二刹那起唯无作现在。若过去现在分别。若善不善分别亦尔。

隐没不隐没  二作俱非尽

及净不净等  一切无生说

隐没不隐没二作俱非尽者。若隐没无记及不隐没无记作不成就。过去羸劣心等起故。余势不强故。若现在受作时则成就现在。刹那成就故亦不说无作。以无记无俱故。及净不净等一切无生说者。若善不善隐没无记及不隐没无记作悉不成就。未来以无住。未来世受作故。问何等为律仪不律仪。答。

流注相续成  善及不善戒

于一切众生  律仪不律仪

彼别解脱律仪者。谓受戒于一切众生一切时戒不断。或十二种或二十一种随转。不律仪者。谓住不律仪于一切众生一切时恶戒不断。问何等住不律仪。答十二种住不律仪。所谓屠羊养鸡养猪捕鸟捕鱼猎师作贼魁脍守狱咒龙屠犬司猎。屠羊者。谓杀羊。以杀心若养若卖若杀。悉名屠羊。养鸡养猪亦如是。捕鸟者。杀鸟自活。捕鱼猎师亦如是。作贼者。常行劫害。魁脍者。主杀人自活。守狱者。以守狱自活。咒龙者。习咒龙蛇戏乐自活。屠犬者。旃陀罗。司猎者。王家猎主。若屠羊者。虽不杀余众生。而于一切众生所得不律仪。何以故。若一切众生为羊像在前者。于彼一切悉起害心。一切众生有作羊理故。若复无作羊理者。于彼亦有害心故得不律仪。如住慈心仁想普周。当知住余不律仪亦如是。若王若典刑若听讼官有害心者。悉堕不律仪义。问得律仪斋何时。答。

谓受律仪戒  尽寿或日夜

不律仪尽寿  二俱无增受

谓受律仪戒尽寿或日夜者。受别解脱律仪有二种。或尽寿者。谓七众。七众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日夜者。谓受斋有二种时分斋。日夜及尽寿。问不律仪复云何。答不律仪尽寿。谓不律仪尽形寿。非日夜。问以何等故律仪得日夜非不律仪。答彼无受性故。无有言我日夜受不律仪者。以可羞厌故。善律仪有受性可欣庆故。二俱无增受者。律仪不律仪俱无增受。半月一月六月。善恶希望不究竟舍。日夜戒亦如是。过者不然。无分斋性故。二种分斋前已说。彼因缘故不律仪无日夜受。是因缘前已说。问别解脱律仪云何得。答。

受别解脱戒  当知从他教

随心下中上  得三品律仪

受别解脱戒当知从他教者。别解脱律仪从他教得。若众若人若法。众者。谓白四羯磨受具足。人者。谓善来。法者。谓佛及五比丘等。又问乐。谓须陀耶律毗婆沙说十种受具足。所谓自起。谓佛超升离生。谓五比丘善来。谓耶舍等师受。谓摩诃迦叶问乐者谓须陀耶受重法。谓摩诃波阇波提遣使。谓法与律师第五人。谓边地十众。谓中国三归三说。问何等种得律仪。答随心下中上得三品律仪。若下心受别解脱戒。彼得下戒。下心果故。若极方便行善。乃至离色无色界欲。种三乘种子。众生种类相续。彼犹下品随转。若中心受戒得中律仪。若极方便行善。若不舍戒作诸恶行。彼犹中品随转。若增上心受戒得上律仪。乃至种类相续。犹增上随转。或有年少比丘得增上律仪。虽复阿罗汉犹成就下戒。有别解脱戒从下中从中上。谓先以下心受优婆塞律仪。次以中心受沙弥律仪。后以上心受比丘律仪。从中下上从上下中。谓住律仪。有于一切众生起非一切支非一切因。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支非一切因。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支一切因。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因非一切支者无也。彼众生者。谓蠕动类。枝者。不杀生乃至不绮语。因者。下中上心。又说。无贪无恚无痴有于一切众生起非一切支非一切因者。谓下心受优婆塞戒。下心受沙弥戒。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支非一切因者。谓下心受三种戒。或中或上或二。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支一切因者。谓三种心受三种戒。是故于一切众生起一切因非一切支者无有也。若以初下心受日夜戒。次中心受优婆塞戒。后上心受沙弥戒。谓言应说于一切众生起一切因非一切支者。此义不然。彼为尽寿故说。问住何等心得别解脱律仪答。于一切众生起慈心若言我于此受不于彼受不得律仪。恶心随故。如言我受不猎兽。以少分故是善业不得律仪。以别解脱戒普于一切。能不能所得律仪故。若异此者律仪应有增减。以能者生不能处不能者生能处故。如是有何过。谓非舍时应舍别解脱律仪应顿得别舍应不受而得别解脱律仪。于现在阴界入得众生处所得故。非过去未来堕法数故。以是故应作四句。有阴界入得别解脱律仪。非禅无漏律仪者。谓于现在起前后眷属及制罪。有阴界入得禅无漏律仪。非别解脱律仪者。谓于过去未来起根本业道。有阴界入得别解脱律仪亦禅无漏律仪者。谓于现在起根本业道。有阴界入不得别解脱律仪及禅无漏律仪者。谓于过去未来起前后眷属。于生草等得于时舍者不然。生草处起故。谓能不能如是说者不然。众生前后同性。生草等后非性。于此论阿罗汉般涅槃同此说。后非性故。此义择品当广说。问已说别解脱律仪。禅律仪云何得。答。

得色界善心  得禅律仪戒

是舍彼亦舍  无漏有六心

得色界善心得禅律仪戒者。若有得色界善心彼得禅律仪。以色界善心戒常随故。除六心。初禅三识身心。闻慧心。起作业心。命终心。以不定故。定心戒常随转。以三识身心外向起故。起作业心亦如是。闻慧心名处起故。死时心羸劣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有二不定心。谓闻慧心命终心。问无色界何故无戒耶。答彼无色性故。戒者是色。彼中无色无四大性故。若彼有四大者应有戒。无色界无四大故。戒者恶戒对治。非无色界恶戒对治。恶戒者在欲界。无色界四远远故。所谓依远行远缘远对治远。根本禅一切比智品。虽非断对治。然有持对治及远分对治。若苦法智集法智有坏对治。根本禅摄故。未来禅有断对治。若灭道法智根本禅摄者非坏对治。无漏缘故。问云何舍。答是舍彼亦舍。若失色界心。彼律仪亦失。由心故。问无漏律仪云何得。答无漏有六心。无漏律仪六地心共得。禅未来乃至第四禅。以六地有见道非上地。上地不广境界故。若依未来超升离生修一地。见道无间等边修二地等智。谓禅未来所摄及欲界乃至依第四禅超升离生修六地。见道无间等边修七地等智。问何故。无色界无见道耶。答无忍及法智性故。无拘舍罗善根故(拘舍罗者言业行也)。无戒故。不缘欲界故。问禅律仪无漏律仪有何差别。答禅律仪有垢。无漏律仪离垢。又说禅律仪是根本禅戒。无漏律仪一切无漏戒。此应作四句。或禅律仪非无漏者。谓根本禅世俗戒。无漏律仪非禅者。谓未来中间无漏戒。亦禅无漏律仪者。谓根本禅无漏戒。非禅无漏律仪者。谓未来中间世俗戒。得四句亦如是。问不律仪云何得。答。

若作及受事  而得不律仪

随心下中上  三品恶戒生

若作及受事而得不律仪者。有二因缘得不律仪。谓作及受事。作者。谓不律仪家生。乃至未杀生未得不律仪。若杀生彼得不律仪。受事者。若生余家作是言。我当作此业以自活。彼即得不律仪。问以何名住不律仪。为具耶不具耶。答有说。不具亦名住不律仪。谓不律仪家生。彼性不能语而杀生。得身业性非口业。毗婆沙者说。如律仪不具足不名住律仪。不律仪亦如是。但以恶希望具故生不律仪家。虽性不能语。而以身表语义故从。彼得不律仪。问若住不律仪而受日夜律仪法。尔时得律仪舍不律仪。至明相出彼复舍律仪还得不律仪耶。答有说。得。舍不律仪得律仪。舍律仪得不律仪。有说不得。若一身种类不杀生。乃至身种类尽不得不律仪。无作无受故。舍不律仪得律仪。舍律仪得不律仪。亦非不律仪。问云何得不律仪。答随心下中上三品恶戒生。若初以下心杀众生。若受事彼得下杀生无作及下不律仪。谓于余一切众生得不律仪所摄。彼后若以中上心杀生。彼得中上杀生无作不律仪。先已得从中上起亦如是。有住不律仪于一切众生起非一切支非一切因。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支非一切因。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因非一切支。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因一切支。有于一切众生起非一切支非一切因者。谓以下缠杀众生。若中若上而不作余业道。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支非一切因者。谓以下缠杀众生。乃至绮语非中上。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因非一切支者。谓以下中上缠杀众生。非余业道。有于一切众生起一切因一切支者。谓以下中上缠杀众生。乃至绮语。彼说不具足不律仪。不名住不律仪者。彼说于一切众生起及一切支而因不定。问诸律仪几时舍。答。

别解脱调伏  是舍于四时

若舍及命终  断善二根生

别解脱调伏是舍于四时者。别解脱调伏当知四时舍。问何时。答若舍及命终断善二根生。谓舍戒身种类灭善根断二形生。持律者云。法没尽时彼说戒结界羯磨一切息。阿毗昙者说。法没尽时先所受律仪相续生不舍。未曾得律仪不得。是故说一切息。有说。犯初众罪名舍律仪。此则不然。若舍律仪者犯根本罪已还俗应得更出家。以舍律仪故。佛言非比丘者。以非第一义比丘故。此说无过也。犯初众罪于别解脱律仪是比丘。于无漏律仪非比丘。尽寿律仪有四时舍。斋律仪至明相起时舍。谓住律仪而犯律仪者。是犯戒非舍戒。当知彼人住持戒犯戒也。彼若悔者。即舍犯戒住持戒也。如富人负债名富者亦名负债者。若还债已唯名富者。彼亦如是。

谓禅生律仪  当知二时舍

若起烦恼退  生上及下地

禅律仪二时舍。问何时。答若起烦恼退生上及下地。谓禅退时舍彼律仪。由禅故及生上生下时。

无漏戒律仪  是说三时舍

退及得圣果  增益根当知

无漏律仪三时舍。问何时。答退及得圣果增益根。当知退者失胜功德。得果者。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增益根者。谓信解脱得见到时解脱得不动。问不律仪云何舍。答。

不律仪四时  受戒及命终

逮得诸禅定  二根生亦然

不律仪四时舍。受戒时。舍身种类时。得禅律仪时。二根生时。问住不律仪若舍杀具名舍不律仪不。答名为止业。若不受律仪不名舍。不律仪非对治故。如不服药而舍病因病则随生。问已知律仪不律仪舍时。彼俱离者作善戒恶戒。舍时云何。答。

谓彼限势过  及与希望止

亦舍于方便  是说善恶舍

彼俱离者。若善戒恶戒三时舍。谓限势过。希望止。舍方便。限势过者。若欲作善戒恶戒事时先作齐限。限过则止。如陶家轮势极则住。希望止者。彼发心念言。后更不作。舍方便者。息身口行。彼俱离者作善行恶行。尽身种类无作随生。谓作是誓言。不供养佛终不先食。若以香华赞叹敬礼。及余种种日日供养。尽身种类无作随生。有作是誓言。不施他乃至一揣终不先食。彼亦尽身种类无作随生。若作定期施。若日若月若岁。作是誓言。我尽寿作。即出少物以供彼用。彼尽身种类无作随生。若起塔。若四方僧舍。若僧舍。若别房。若园观浴池。若桥船。如是等有三因缘。无作不断。若希望若身若事。恶戒者彼亦作是誓言。我当日日于彼怨家常作不饶益事。若一打若一恶言。彼尽寿不善无作随生。已说舍色业。无色今当说。

善无色舍时  断退生诸地

秽污唯离欲  当知是意业

善无色舍时断退生诸地者。若善有漏无色法三时舍。谓断善根时。退时。生诸地时。秽污唯离欲者。秽污无色法离欲时舍。若此品对治生即舍此品。已说诸业自性及成就。如此业世尊种种分别。今当说。

若业与苦果  当知是恶行

复有意恶行  贪嗔恚邪见

若业与苦果当知是恶行者。若身口业及思不爱报果生故。当知是恶行。问唯此恶行耶。答复有意恶行。谓贪嗔恚邪见不善思。是意恶行如前说。复有贪恚邪见。

是相违妙行  最胜之所说

若于中增上  说名十业道

是相违妙行最胜之所说者。恶行相违悉是妙行。若身善业悉是身妙行。若口善业悉是口妙行。若意善业及无贪无恚正见悉是意妙行。隐没不隐没无记业。无报故非恶行非妙行。若彼不隐没无记巧便者。如行行如说说。与此相违不隐没无记及隐没名不巧便。问一切善行恶行皆业道所摄耶。答若于中增上说名十业道。此诸善行恶行中增上业胜者是业道。彼妙行增者说善业道。恶行增者说不善业道。若言不定者不然。以根本业道多增上极逼迫故。极恐怖故。事究竟故。是故说增上者是根本业道。问何等为业道。答杀生乃至邪见。彼杀生今当说。

有欲杀生心  众生想杀生

是名为杀生  盗淫亦如是

有欲杀生心众生想杀生者。谓欲杀他众生。定不定众生起众生想。杀彼众生名作无作。或复一向名无作。是身业杀生非余不具自在者。口语及仙人意所嫌而杀。谓是口意业自性者不然。业自性异故。事不究竟故。若谓有心无心杀彼众生俱应得杀罪。如触火食毒者不然。非譬故。若手执刀若手掷刀。若有心若无心。触火不烧。若咒毒若药杂毒服者。若有心若无心不死。杀生不如是。是故非譬。若复谓于火毒得不烧不死因缘而杀生不得不杀因缘者不然。得不恶心故。如彼刀咒众药等是不烧不死因缘。不恶心是不杀因缘亦如是。以不恶心杀生则非杀生。如执刀触火不烧。问无心害众生不死耶。答死。虽杀生不得杀罪。无恶心故。虽逼迫他不得杀罪。谓此非说者不然。如不逼迫不摄他而罪福长养故。谓断善根得慈心。是故不非说盗者物他所有他物想知不与欲取。取作己有想名作无作。或一向名无作。是身业盗。邪淫者。父母等护起护想道非道行无护者非处非时。是不应行而行名作无作。是身业邪淫。

谓彼异想说  别离不软语

无义不诚说  是则口业道

见闻等事颠倒不颠倒覆藏想起名作无作。或一向名无作。是口业妄语。或身动或默然。谓布萨事。是亦名妄语。若言身意业性者不然。业性异故。著身口业故。譬如著身。若身放作者是身业。譬如曾眼更后身触得长等。譬如受戒时口作得身业。譬如受具足时若默然若无心得身业。别离者。若坏若不坏欲坏想。若已坏不令和合。名作无作。或一向名无作。是口业两舌。不软语者恼乱心。若恼不恼名作无作。或一向名无作。是口业恶口。无义不诚语者。不善心非义非时不应法言。随入一切口恶行。如无明随烦恼。如音声随字。

众生相违害  是名为嗔恚

他物己想贪  邪见谓何见

众生相违害是名为嗔恚者。于他众生恶心欲杀欲打。与慈悲相违。是名嗔恚。他物己想贪者。爱他物欲为己有想名为贪。是一切欲界贪。邪见谓何见者。于施等作无见名为邪见。问何业道谁究竟。答。

杀生与恶口  及嗔恚业道

皆由嗔恚成  众生处所起

杀生与恶口及嗔恚业道皆由嗔恚成者。杀生恶口嗔恚当知从嗔恚成。究竟时要与嗔恚俱。问从何处生。答众生处所起。此三业道当知从众生处所起。

身二业及贪  贪欲所究竟

皆由贪欲成  众具处所起

身二业及贪贪欲所究竟皆由贪欲成者。偷盗邪淫及贪。是三业道当知贪究竟。问此复何处起。答众具处所起。此三业道当知从众具处所起。

谓有余口业  是皆三所成

从名处所起  明智之所说

谓有余口业是皆三所成者。妄语两舌绮语当知从贪欲嗔恚愚痴究竟。问彼复从何处起。答从名处所起明智之所说。此三口业道当知从名起。

邪见名色起  亦从愚痴成

一切诸业道  三种为方便

邪见名色起亦从愚痴成者。谓邪见从名色处所起。问此谁究竟。答亦从愚痴成。此邪见当知从愚痴究竟。问一切业道方便如根本究竟为有异耶。答一切诸业道三种为方便。一切十不善业道。贪欲嗔恚愚痴悉为作方便。贪杀者。为皮肉筋骨等故杀。为己故或为亲友故。嗔恚杀者。杀怨家及怨亲友。令其忧恼。愚痴杀者。言杀诸毒虫等因缘无罪。以害人故。杀诸禽兽等因缘无罪。为人食故。波私国说。如父母老。若恶病应杀因缘无罪。贪盗者。盗所须物为己他故。嗔盗者。若盗怨若怨亲物令其忧恼。痴盗者。如婆罗门说一切地所生物悉施婆罗门。婆罗门弱劣故刹利等受用。是故婆罗门言自取己物无罪。而彼取时作他物想。故名盗。贪邪淫者。于众生所贪心方便。若他所受及自所受。若为财利非贪方便则嗔恚起。谓于怨家及怨亲所受。痴邪淫者。如说桥船野田华果道路女人。一切众生悉共受用。如婆罗门说婆罗门应有四妇。刹利应三。鞞舍应二。首陀罗唯一。口业若贪起当知从贪生。若恚起当知从恚生。若痴起当知从痴生。贪者若贪次第起是即从贪生。若嗔所起是从嗔恚生。愚痴所起是从愚痴生。嗔恚邪见亦如是。问云何业道定是作无作非耶。答。

根本业无作  或复说有作

方便终则异  贪不贪等起

根本业无作或复说有作者。色自性七业道定无作。或复作邪淫定有作。以自究竟故。非他余业道不定。若自作则有作。若使他作者一向无作。问颇非身作而得杀生耶。答有。谓口作。颇非口作而得妄语耶。答有。谓身作。颇非身口作而得二罪耶。答有。谓仙人起恶心。谓布萨事。若欲界色性善业道定有作及无作。禅无漏律仪唯无作非作。由心故。方便者有作。若淳净心及极利缠作有无作。若不淳净心及不极利缠作者唯有作无无作。终则异者。业道终唯无作。作业已息故。问何等为业道方便。何等为终。答杀方便。谓屠羊者若捉若买若牵来一打三打。乃至命未尽悉名方便。当断命时刹那顷作及无作。是根本业道。后乃至于是处不善身所作及无作。是杀生终。乃至绮语亦如是。是名为终。贪恚邪见无方便现在前则是根本起。有说。身口业道一切十业为方便及终。此云何。如欲杀彼众生杀此众生为因然后杀彼。谓杀生祈请助力杀彼。或劫他财以资杀事。或淫彼所受令杀其主。或于彼知友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以离其亲。或贪彼财。或复嗔彼。或起邪见长养杀法后杀彼子。复淫彼妇。次第乃至十不善业道。当知是终。如是一切尽当知。贪不贪等起者。不善业道贪恚痴为方便亦为终。善业道以不贪不恚不痴起。舍不善业道方便即是善业道方便。舍根本即是根本。舍终即是终。问此云何。答如沙弥受具足入戒场周匝礼僧求和上受衣钵白一羯磨乃至二羯磨。皆是方便。第三羯磨彼刹那顷作及无作。是根本业道。次说四依。如是乃至于是处身口所作及无作。是名为终。问何处有几业道。答。

地狱五业道  郁单曰后四

余方具有十  及余恶趣天

地狱五业道者。地狱众生有五不善业道。恶口绮语贪恚邪见。无相杀故无杀业道。无受财故无盗。无执受女人故无邪淫。异想说故名妄语。彼无异想故无妄语。常离故无两舌。为苦所逼故有恶口。不时说故有绮语。贪及邪见成就而不行。嗔恚者俱有。郁单曰后四者。有后四不善业道。寿分定故无杀生。无受财故无盗。无执受女人故无邪淫。欲行欲时将彼女人往诣树下。树自曲枝而覆其上。然后行欲去已还复。若树不覆并愧而离。无欺他故无妄语。常和故无两舌。柔软故无粗言。有歌叹故有绮语。意业道虽成就而不行余方具有十者。除郁单曰。余三方有十业道。或不律仪所摄。或离不律仪所摄。及余恶趣天者。畜生饿鬼及欲界天有十业道。离不律仪虽天不害。天而害余趣。又说天亦有截手足断而还生。若斩首若中截则死。展转相夺等。乃至十业道一切悉有。色无色天无有不善业道。问何处有几善业道。答。

地狱郁单曰  有三善业道

等现于无色  彼圣成就十

地狱郁单曰有三善业道者。地狱有无贪无恚正见。郁单曰亦尔。等现于无色者。无色界即此三现在前行。彼圣成就十者。无色界圣人。成就无漏十善业道。

如此亦复异  谓色界律仪

畜生饿鬼异  余如是亦异

如此亦复异谓色界律仪者。色界禅律仪所摄具十善业道。亦成就亦现在前。圣人生彼则有无漏业道。畜生饿鬼异者。畜生饿鬼亦有十善业道。离律仪亦离不律仪。余如是亦异者。阎浮提弗婆提瞿陀尼及欲界天说余。彼有十善业道。是律仪所摄。或离律仪。谓欲界天唯有禅无漏律仪。问几不善业道一时与思俱转。答。

不善业道起  一与思俱转

二三乃至八  当知次第增

此身自性三不善业道。彼一一与思俱转。谓杀生偷盗邪淫。二俱转者。杀他众生而盗取。三俱转者。遣二使已自行邪淫。以此行自究竟非他故。若彼种类和合者则一切俱究竟。口业道一俱转者。谓绮语。二俱转者。摄妄语非时说绮语。摄欲别离说非时说绮语。摄恶口说非时说绮语。三俱转者。摄欲别离说妄语非时说绮语。摄恶口妄语非时说绮语。摄恶口欲别离说非时说绮语。四俱转者。摄欲别离妄语恶口非时说绮语。意业道者。一一俱转。行别故不二。如是五六七八俱转。遣六使自行邪淫。不由他故。若彼种类和合者则一时俱究竟及贪现在前。如是八不善业道与思俱转。问几善业道一时与思俱转。答。

所谓善业道  二三及与四

六七九与十  一时思俱转

欲界善五识身现在前。初禅地三识及依无色尽智无生智。此二善业道与思俱转。谓无贪无恚。欲界善意识现在前。色界不定心及无色界。又依无色无漏正见三事与思俱转。优婆塞及沙弥染污及无记心受律仪。四即此善五识住。六即此善意识住及比丘染污无记心非心。七比丘善五识住。若依禅尽智无生智俱心。九即此比丘善意识住及色界定心依禅无漏正见现在前。十善业道与思俱转。问何业道有几果。答。

一一果有三  所谓为报果

依果及增上  是名业道果

一一业道皆有三果。谓报果依果增上果。彼业道修习多修习生地狱中是报果。从地狱出来生人中受相似果。谓杀生者短寿。盗者失财。邪淫者妻不贞良。妄语者恶名讥论。两舌者亲友乖离。恶口者常闻恶声。绮语者言语不正。贪者增贪。嗔者增嗔。邪见者增痴。是为依果。此诸业道增上果者。谓众具粗悴无有光泽。多遭霜雹尘垢污浊臭秽不净。居处险曲茨棘恶刺果实零落鲜少微细极大苦恼无有华果。问云何果相似。答。

苦他恶道苦  伤寿则短寿

外具不光泽  坏彼光泽故

苦他恶道苦者。谓杀生令彼受苦得恶道苦。此是相似。问杀何等阴。为色阴耶为五阴耶。答有说。色阴以色可断坏故。四阴非触。有说。五阴四阴虽非触。彼依色阴转。杀色阴亦杀彼。如瓶破则失乳。问为杀无记为三种耶。答有说。无记以无记受刀杖故。余二非触。又说。一切三种如前说。问杀何阴过去耶未来现在耶。若过去者彼已灭。若未来者不可得。若现在者彼刹那顷不住。答有说。未来现在世住坏未来和合。又说。未来现在以现在受刀杖不相续阴灭。伤寿则短命者。谓彼杀者断彼命故而得短寿。外具不光泽坏彼光泽故者。谓彼杀者坏彼光泽故。所得众具悉不光泽。一切业道随其所应当知。盗及邪淫虽不令彼苦。以坏希望故。如不别离亦名两舌。彼虽不恼亦名恶口。已说业道分。差别今当说。

谓现法果业  次受于生果

后果亦复然  当知分各定

三业现受生受后受。现法受业者。若业此生作即此生熟。名为现受。若第二生熟者。名为生受。第二生后熟者。名为后受。或有欲令四业前三及不定受。前三者不转。不定者转。转者谓持戒等护故。譬喻者说。一切业转乃至无间。彼说。若无间不转者。亦无有越第一有。若越第一有者。故知无间业亦转。彼有说现法业不必现报熟。若熟者现法受非余。如是说者。说八业现法报。或定不定乃至不定受业亦如是。是故彼说分定熟不定应作四句。或分定熟不定。或熟定分不定。或分定熟亦定。或非分定亦非熟定。问此四业几一身种类种。答三。除现法受。欲界四种业种。色无色界亦如是。地狱趣四种不善业种。善者三种。除现受业。余趣俱四种。生欲界凡夫欲爱未尽。欲界四种。若欲爱尽梵天爱未尽。若不退种性法者。欲界三种。除生受。梵天亦三种。除现受。若退种性法者梵天如前说。欲界四种善业种。如是随其义一切地生凡夫圣人亦如是说。已说现受等。乐受今当说。

欲界中善业  及色界三地

说名为乐受  此亦定不定

欲界中善业及色界三地说名为乐受者。欲界善业得乐受及众具报。色界乃至第三禅业皆得乐报。问禅中间业得何等报。答有说。初禅乐报。此非说。以阿毗昙说。或业得心受非身耶。答有。善无觉业。又说。禅中间业不得受报。唯有色心不相应行。问此分亦定耶。答此亦定不定。若定若不定此四地中善皆有乐报。

得不苦不乐  是说为上善

若受于苦报  是说不善业

得不苦不乐是说为上善者。第四禅地善业及无色地善业说不苦不乐报。以彼得不苦不乐受及众具故。问下地何故无不苦不乐报耶。答有说。下地粗而彼受细故。下地不寂静而彼受寂静故。若下地作善业皆为乐受故。无有求不苦不乐受者。虽不求苦报。以求乐故作恶行。是故虽不求而受苦报。若受于苦报是说不善业者。不善业说苦报。苦受果故。非独业受报。四阴五阴亦受报。但业胜故说业受报。当知此亦定不定。问几种受。答。

所谓自性受  相应与报受

现前及境界  是说五种受

五种受。谓自性受。相应受。报受。现前受。境界受。自性受者。受也。相应受者。受相应法。报受者。乐受等业。现前受者。现在受。如大因经说。若乐受现在前时。二受则灭。境界受者。眼触生觉。受色是攀缘义。此五种受中当知说报受非余。问世尊说黑报等四业。云何建立。答。

色有中善业  是白有白报

黑白在欲中  俱黑说不净

色有中善业是白有白报者。色界善业一向无嗔恚离黑。问无色界业胜非色界。何故不说。答二报故。色界受中阴及生阴。无色界唯有生阴。如是色无色可见不可见有对无对受报。又彼有三业五阴十善业道受报故说。黑白在欲中者。欲界善业杂不善业故。是故说黑白。又一身中二种业可得。亦二种报。是故如是说。非黑即是白。黑异相故。俱黑说不净者。不善业说黑。彼有黑报。彼因秽污。秽污故说黑。及鄙贱可恶故说黑报。唯鄙贱黑非秽污黑。不染污故。

若有思能坏  彼诸业无余

此说无阂道  谓是第四业

若道能灭彼三业。彼道相应思是第四业。此业不染污故。不黑不可乐故。不白不堕界故无报。问何业几思断。答。

说有十二思  断于黑报业

四思能断白  一思二俱离

说有十二思断于黑报业者。黑业十二思断见道四法忍相应思。及离欲界欲八无阂道相应思。四思能断白者。四思断白业。初禅离欲第九无阂道相应思。乃至第四禅离欲亦尔。以善有漏法最后无阂道断故。一思二俱离者。欲界离欲第九无阂道相应思。灭黑业及黑白业问世尊说曲秽浊。此云何。答。

曲者从谄起  秽从嗔恚生

欲生谓为浊  世尊之所说

曲者从谄起者。谄者说曲。于曲相法所起业名为曲。彼曲果故。谄者以不直故名为曲。以谄所阂难出生死难入涅槃。譬如曲木。秽从嗔恚生者。二种秽。秽自身及他身故。嗔恚者名为秽。于秽相法所起业名为秽。彼果故。欲生谓为浊。世尊之所说者。欲者染性故名为浊。若业欲所起名为浊。彼果故果似因说。问几种等起。答。

等起有二种  因及彼刹那

如前所回转  此亦随回转

等起有二种因。及彼刹那者。有二种等起因等起者。我当作所作。彼刹那等起者。若心住作彼业。问此二等起何等为转何等为随转。答转者。谓彼前若彼因等起者名转。后者说随转。彼刹那等起说随转。问六识身何等为转何等为随转。答。

若识修道断  在意有二种

五种心说一  余则说有漏

若识修道断在意有二种者。修道所断意识亦转亦随转以彼俱能起业故。彼亦善不善无记。彼善转即善随转。不善无记亦如是。无记者威仪工巧。彼威仪心转即彼随转。善秽污心现在前去者不然。以速起故。如旋火轮。工巧心亦如是。前已说报生心不起身口业。五种心说一者。五识身说随转受自作故。非转无思惟故。余则说有漏者。见道断心说余。彼是转能为因等起故非随转。不以见道断心等起身口业。以微细故。内向故。若复见道断心等起身口业者。彼业为见道断为修道断为俱道断。若言见道断者。无有色见道断。明无明相违故。若言修道断者。修道断法而见道断心等起者。此则不应。若言俱断者。则有可分。此亦不然。如契经说。邪见人身口业说是见。彼亦说因等起。问何等为净。答。

一切妙行净  无学身口满

所谓意满者  即是无学心

一切妙行净者。若所有妙行一切说净。若身妙行是说身净。如是比。问有漏法有垢。云何说净。答烦恼相违故。引导第一义净故。问云何满。答无学身口满。无学身口妙行说满。所谓意满者即是无学心。无学心说意满。牟尼相故。问以何等故色阴识阴说满非余。答粗细故。心者第一义满。以身口业比知止息增广故。烦恼热不损故。意语不坏故。是故说阿罗汉满非余。问妙行净满何差别。答所作善故说妙行。清净故说净。牟尼故说满。复次爱果故说妙行。离烦恼故说净。离痴故说满。已说业。业果今当说。

相似说依果  报则不相似

净及不净果  是则说为报

依果者。谓善生善。如是比当知说自分因。报果者。谓净不净果如前说。报因与果相似者。谓依果。不相似者。善不善因无记果。

所谓解脱果  离欲见真说

以功力所得  是说功用果

所谓解脱果离欲见真说者。解脱果谓断也。以功力所得是说功用果者。若果以功力所招及断。是说功用果。

种种相诸法  其果唯一相

是说增上果  除前所起法

若多相诸法相似不相似唯一果。谓增上果。谓所作因。除前所起法者。除前生于后生非果。问增上果功用果何差别。答所作事成为功用果。受用为增上果。谓种殖者有二果。受用者有增上果。已总说果。若彼果是业有今当说。

有漏断结业  五果是有果

无漏断结道  彼则有四果

有漏断结业五果是有果者。世俗断结道彼业有五果。彼后相似及增上是依果。彼业报是报果。彼结断是解脱果。彼所招及断是功用果。除自己余一切法是增上果。无漏断结道彼则有四果者。无漏断结道彼业有四果。除报果。余果如前说。

不善业四果  亦余善有漏

余无漏有三  无记业亦然

不善业四果亦余善有漏者。不善业四果。除断结道。诸余善有漏业。谓方便道解脱道胜进道及闻等慧。此诸业亦有四果。除解脱果。余无漏有三无记业亦然者。除断结无漏。诸余无漏业。及无记业有三果。除报果及解脱果。

四二及三果  三四亦复二

三二三净等  是说为业果

善业者。以善法为四果。除报果。以不善为二果。功用及增上果。以无记为三果。除依果及解脱果。不善业者以不善法为三果。除报果解脱果。以无记法为四果。除解脱果。自分因遍因以欲界身见边见无记法为依果。以善为二果。功用及增上果。无记业者以无记法为三果。依果功用果增上果。以善为二果。功用果及增上果。以不善为三果。除报果解脱果。

过去一切四  中未来亦然

中于中说二  未生未生三

过去一切四者。过去业以一切三世法为四果。除解脱果。不堕世故。中未来亦然者。现在业以未来法为四果。如前说。中于中说二者。现在业以现在法为二果。功用果及增上果。未生未生三者。未来业以未来法为三果。报果功用果增上果。

自地自地四  或以他地二

若正思惟地  亦有解脱果

自地自地四者。自地业以自地法为四果。除解脱果。如欲界系以欲界系。乃至非想非非想亦如是。或以他地二者。他地业以他地法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若无漏业以他地无漏为依果。若正思惟地亦有解脱果者。定地或有解脱果谓无阂道所摄。

皆以一切三  三二一复五

二二次第说  谓是学等业

学业以学为三果。依果功用果增上果。以无学为三果亦如是。以非学非无学为三果。解脱果功用果增上果。无学业以无学为三果。依果功用果增上果。以非学非无学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以学为一果。增上果。非学非无学业以非学非无学为五果。以学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以无学为二果亦如是。

谓说三四一  四三及与二

四复一亦二  是说见等业

见道断业以见道断法为三果。依果功用果增上果。以修道断法为四果。除解脱果。以无断法为一果。增上果。修道断业以修道断法为四果。除解脱果。以无断法为三果。解脱果功用果增上果。以见断法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无断业以无断法为四果。除报果。以见断法为一果。增上果。以修道断法为二果。功用果增上果。已说业有果。身业口业四大造。今当说。

自地若有大  身口业所依

无漏随力得  此即是彼果

自地若有大身口业所依者。若欲界身口业即欲界四大造。色界初禅地身口业即初禅四大造。乃至第四禅亦如是。以堕界故。烦恼合故。无漏随力得此即是彼果者。无漏身口业随所依力得。即彼地四大造。若生欲界无漏初禅正受。乃至第四禅彼身口业即欲界四大造。一切地生亦如是。不堕界故。非烦恼合故。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及向佛辟支佛声闻波罗蜜道法智比智品。依欲界身现在前。彼一切业欲界四大造。若依色界身现在前。彼一切业色界四大造。学生无色界依五地未来戒成就。若先彼地起无漏道。即依彼地过去。若彼得阿罗汉果。彼舍学戒得无学未来依五地戒。问世尊说三障。此云何。答。

无间无救业  广生诸烦恼

恶道受恶报  障阂应当知

三障。业障烦恼障报障。谓障阂圣道及圣道方便故说障。除此三障。余法虽为障。然此三障五因缘易见易知。所谓处趣生果人。彼业障者五无间业。所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坏僧出佛身血。此业报无间必生地狱中。是故说无间。有二因缘故得无间。背恩义及坏福田。彼害父母是背恩无间。余者坏福田无间。罪最大者所谓坏僧。次出佛身血。次害阿罗汉。次害母次害父。彼义杂品当广说。烦恼障者。谓勤及利烦恼。有众生烦恼勤而不利。应作四句。勤而不利者。数行软烦恼。利而不勤者。增上烦恼不数行。亦勤亦利者。数行增上烦恼。不勤不利者。不数行软烦恼。彼软烦恼不利者。此说烦恼障。以依软结便有中依中便增故。若利烦恼不勤者非障。以不数行故。若俱者一切恶。不俱者一切胜。当知善根亦如是。以行烦恼故建立障非成就者。以一切众生等成就烦恼故。随其所应。彼烦恼障者。当知黄门气嘘富兰那等。又复说难陀央掘魔郁鞞罗迦叶。如是比以说力故彼得见谛。舍利弗等非其境界。报障者。恶道处郁单曰无想天处。问此障何者最大恶。答。

所谓烦恼障  是说最大恶

无间业为中  报障则为软

三障中烦恼障最大恶。次业障次报障。以烦恼障能转业障业障转报障故。又说报障最大恶。以一切因时可转果时不可转故。此则不然。彼或有烦恼障成就。或业障或报障或烦恼业障。或烦恼障报障无业障报障俱成就。以因果不俱故。彼业障者三方。烦恼障报障者五趣。问如所说无间业其罪最大。谓坏僧。僧坏有何性。答。

谓不和合性  当知是僧坏

不隐没无记  是不相应行

僧坏者。是不和合性。不隐没无记不相应行阴摄。坏僧罪是妄语。问何等谁成就。答。

坏者则是僧  罪则坏僧人

彼受一劫报  无择地狱中

坏者则是僧罪则坏僧人者。僧成就坏。坏僧人成就罪。彼受一劫报无择地狱中者。坏僧罪无择地狱中受一劫报。若作余恶行种余地狱报。彼或无择。彼后不能坏僧。坏僧后作余恶行。彼一切皆无择地狱果。若多行恶行者所受身。广大而柔软多受众苦。余无间业后不能坏僧者。要族姓端正戒闻才辩。如是之人乃能坏僧。以彼自立为大师故。犯戒者非增上。问云何坏僧。答。

大师及是道  诸比丘异忍

破坏和合僧  所谓见行增

大师及是道诸比丘异忍破坏和合僧者。谓比丘起如是希望。提婆达多是我大师非瞿昙。彼所制五法是道非八正。当知是坏僧。又说受筹见闻俱增。问何等人破僧。答谓见行增上者。见行人坏僧。恶希望故。非爱行人。轻动故。问为在家人坏僧为出家。答比丘受具足比丘坏僧非在家非沙弥非比丘尼。若彼心住坏僧。即彼心是果。六识身一一现在前。坏僧觉亦如是。问何处坏僧为几人。答。

三方极少八  是则羯磨坏

阎浮提至九  是则法轮坏

三方极少八是则羯磨坏者。三天下羯磨僧坏。极少者至八。以四人名僧非三故。若于一住处界内。二部僧各别作布萨羯磨。当知是僧坏。问何处坏法轮为几人。答阎浮提至九是则法轮坏。阎浮提法轮坏非余处。以此有道则有异道。若此有大师则有异师。极少至九人。乃至二部各别。有一人僧所同者教僧者僧随顺者教无惭无愧部。谓提婆达也。问为坏圣僧为凡夫僧。答凡夫坏非圣人。以正定聚故。不坏净故。又说得忍凡夫亦不坏。已入决定圣僧世尊不坏眷属故。问住何分僧不坏。答。

不结界前后  牟尼已涅槃

息肉未起时  及无第一双

于此六时中  则无坏法轮

有六时僧不坏。谓不结界。结界因缘前已说。亦非前亦非后。以此二分中僧一味故。亦非大师般涅槃后。无异师故。亦非未起恶戒恶见息肉。亦非未建立第一双。以僧坏不经一宿别住第一双还和合故。或有欲令七因缘不坏。谓大师在众彼无威光故。非一切诸佛悉有坏僧由行故。问此五无间业何等最大恶。答。

妄语破坏僧  于诸业最恶

第一有中思  是说最大果

妄语破坏僧于诸业最恶者。坏僧妄语是为最恶。以转法身故。法者佛所重。以彼广方便转故。坏僧者恼乱大众故。若僧坏未超升离生者。不超升离生亦无得果亦无坐禅学问思惟业生。大千世界法轮不转。若僧还和合者未超升离生者。超升离生及得果。离欲漏尽坐禅学问思惟业生。大千世界法轮复转。问此说妄语最大罪。又余处说。意业及邪见是诸大罪有何差别。答五无间罪中妄语为最大。三业中意业为最大。五见中邪见为最大。复次报广故妄语最大罪。恼大众故意业最大罪。断善根故邪见最大罪。问何等业最大果。答第一有中思是说最大果。以彼思于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寿以报果故说。解脱果者金刚三昧相应思最大。以彼思永断一切烦恼得果故。又说一思种八万劫。然后多思成满。如画师先以一色作摸后布众彩。又说一时正受一行一缘。众多思现在前。于中或有思受十千劫寿。有三十千劫四十千劫寿者。此说大劫数。

杂阿毗昙心论卷第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