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辽海丛书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批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金毓黻、安文溥輯

李文信遺注

李仲元整理

《遼海叢書》第十集之十冊

一、松州即遼松山州,遺址在內蒙古赤峰縣西六十餘里城子村,有塔址。古泉州、金全州之訛,遼豐州。今烏丹城,元全寧路,現存儒學碑在關帝廟二門左側。遼世宗與李胡戰于泰德泉當即在此地。又,遼當日建泉州見于百官志四,南面邊防官,開泰九年置霸、建、宜、泉、錦五州制置使司。但與錦宜為鄰,去松山州很遠,恐不是一地。

[原文]「里至,松州……東北到古泉州二百五十里。」(卷一第一頁第十五行)

二、落馬河今名羊腸子河。

[原文]中書省「山川落馬河在松州北八十里,發源州界鑼鍋嶺……」(卷一第二頁)

三、今名英金河,南源西路嘎河,至赤峰與錫伯河合。

[原文]「鋤刃河在松州北二十里,發源興州界,流經州境……」(卷一第二頁)

四、白羊河前遺一條,陰涼河在松州南四十里,發源興州界女嶺,經由州境,流與高州涂河合。同上引。

[原文]「白羊河」(卷一第二頁十五行)

五、趙本有古長城:按山林地志集略云,望云縣有古長城。

[原文]「古迹條。」(卷一第二頁)

六、靜豐故址在赤峰市西北不遠,土名木蘭城。

[原文]靜豐廢城在松州東五十里。(卷一第三頁第一行)

七、石洞、造像、石碑均存。

[原文]靈峰院松州東南二十里遮蓋山有古寺。俱同上。(卷一第三頁)

八、松州西二十里瓷窰,在今猴頭溝缸瓦窰村,窰址很大,當由遼始,至元代仍繼續燒造。磚瓷趙本作磚瓦窰。

[原文]「官窰館:松山州等處有瓷窰(熱河志九十七)松州西二十里有瓷窰,西北有磚瓷窰。」(同上九十六)(卷一第三頁)

九、阜新縣塔營子古城址是。有磚塔、元懿州學田碑。

[原文]「懿州:豪州本遼時懿州,金皇統三年省入順安縣……」(卷二第一頁)

十、烏爾古山,今名虎耳山,在九連城北。元作吾里奇山,見趙輯本。

[原文]「烏爾古山在遼陽路廢婆速府。」(卷二第一頁第二十三行。)

十一、似指靉河。

[原文]「大蟲江」(卷二第一頁二十五行)

十二、遼河後應有渾河,滿洲源流考十五引,見趙輯本。渾河在遼陽路。本路圖冊引遼志云:源自越喜國出熊水,西北合眾流會淄水,屈曲數千里入于海。按地志集胳云:源出女真國,西流過貴德州,由州西流入梁水,西南七十里合遼河入于海(滿洲源流考十五引元一統志)。

[原文]「遼河」(卷二第二頁十二行)

十三、羊腸河今名柳河,源出廢徽州境。

[原文]「羊腸河」(卷二第二頁)

十四、廣寧為顯州,鄰乾州。遼乾州,金改閭陽縣,今北鎮閭陽驛是其後遷遺址,原附郭縣金改鍾秀縣,在北鎮廟南不遠處。

[原文]「古迹:乾州故城在廣寧府西南七里,遼統和二年建立,今基址頹然(滿洲源流考十一)。」(卷二第四頁)

十五、內蒙古寧城縣大名城。

[原文]「大寧縣:大定縣至元二十九年改為大寧縣。」(卷二第四頁十四行)

十六、朝陽。

[原文]「興中州(同上二十六)。」(卷二第四頁)

十七、赤峰縣哈拉木頭城址在老哈河西岸上,西北有平頂山。

[原文]「高州:元甲戌歲升高州為興勝府,丙子歲仍改高州……(同上六十二)。」(卷二第四頁二十一行)

十八、喀左縣大城子城址,有塔,有金元碑。

[原文]「利州統和十六年置(同上六十)利州軍名曰永昌,開泰元年置,領阜俗縣(同上六十)。」(卷二第四頁)

十九、此為遼惠州,廢後存惠和縣。金于遼神山縣置惠州後罷。

[原文]「惠州金天輔五年罷州(同上六十一)」(卷二第五頁)

二十、北票縣黑城子城址,有元修川州東嶽廟碑。趙本有:金天眷二年川州屬懿州。三年廢咸康為鎮入宜民。大定初州廢,隸咸平府。承安二年復置川州,治宜民縣,仍升徽州寨為徽州鎮以隸之。後割屬懿州,惟存宜民縣。

[原文]「川州:遼川州領咸康宜民弘理三縣(同上六十)。遼後省弘理入宜民(同上六十)」(卷二第五頁)

二十一、朝陽縣黃花灘城址是,在大凌河北岸,有塔。

[原文]「建州金置建平縣,元初因之,後省建平入州(同上六十二)」(卷二第五頁)

二十二、喀左縣北公營子古城是。

[原文]「富庶縣」(卷二第六頁十六行)

二十三、凌源西二十里堡古城,遼榆州,金元和眾縣。

[原文]「和眾縣」(卷二第六頁)

二十四、惠和縣系遼惠州附郭,金廢州存縣,元另立惠州,遺址當在平泉縣。

[原文]「惠和縣」(卷二第七頁第十六行)

二十五、敖漢旗白塔子城址。

[原文]「武平縣」(卷二第七頁)

二十六、蛤蜊山當即喀喇山,譯音用字不同耳。

[原文]「義州:西至興中州界蛤蜊山九十里……」(卷二第八頁)

二十七、綏中前衛城是。

[原文]「瑞州」(卷二第八頁)

二十八、趙輯本于香爐山後收永樂大典一一九八一嶺字一條:玉火山、在義州西四十里,產瑪瑙。

[原文]「香爐山」(卷二第十二頁)

二十九、山在哈拉木頭古城址北不遠,實一丘陵,上有岩石。山上往往得銅鏃、刀錢等。

[原文]「福德山(榆山)」(卷二第十二頁)

三十、建州南四十里為四里之訛。遺址在黃花灘,去河甚近。

[原文]「凌水凌河……又東經建州南四十里(滿洲源流考七)」(卷二第十四頁)

三十一、今名抻頭河,經小城子、瓦房,在汐子北入老河。

[原文]「撒馬水(熱河志七十二)」(卷二第十五頁)

三十二、沁河,今建平葉柏壽河。

[原文]「沁河」(卷二第十五頁)

三十三、榆林河亦名榆河,遼榆州和眾縣即以河命名,今凌源縣塔子溝河。

[原文]「榆林河」(卷二第十五頁)

三十四、南流注大凌河。

[原文]「碓觜河」(卷二第十五頁)

三十五、南流注大凌河。

[原文]「荊水」(卷二第十五頁)

三十六、北流注入老哈河。青龍河可證遼惠和縣在北流水之東北。

[原文]「青龍河」(卷二第十五頁)

三十七、遙敕河今名教連河,即清河,東北流至通遼東入西拉木倫河。

[原文]「虎河……流經縣之霸州鋪合于遙剌河(同上七十二)」(卷二第十六頁)

三十八、此惠州為金惠州,非遼惠州惠和縣也。

[原文]「薄河:源出惠州西北林津山。」(卷二第十六頁)

三十九、狗河,按所記源委、方向、長度、注入等,似即海岱營子河。

[原文]「狗水」(卷二第十六頁)

四十、百里河今名牤牛河。

[原文]「百里水」(卷二第十六頁)

四十一、六州河亦名六股河,即綏中河,南入渤海,里程有誤。

[原文]「六州河在利州東南八十里。」(卷二第十七頁)

四十二、佛舍利塔在豐實坊,按該坊在大寧東北隅,以位置考之,當即今大名大塔。

[原文]「感聖寺在大定府豐實坊,有佛舍利塔,遼統和四年建(同上)」(卷二第二十三頁)

四十三、以位置推測當即大名小塔。

[原文]「鎮國寺在大定府西關,有鐵塔,遼統和三年建。」(卷二第二十五頁)

四十四、金川州文廟因遼廟重修,則遼時川州治確曾遷于宜民縣矣。蓋先治咸康為頭下州,歸政府後即徙宜民也。

[原文]「遼時嘗創廟學于川州治西南……」(卷二第三十頁)

四十五、元和眾縣即遼榆州治,今凌源西十八里堡古城是其遺址,城西門外有小磚塔,所以凌源東西川原舊名塔子溝,城址北某村即產魚化石。

[原文]秦王魚石在合眾縣北三里七寶山中。(卷二第三十一頁)

四十六、會寧縣今阿城白城,南距長白山不止六十里,當有脫誤。

[原文]「長白山在舊會寧縣南六十里(滿洲源流考十二)」(卷二第三十四頁)

四十七、寰宇通志七十七引元志作上京故城,開原城西南亦作上京城西南。開元東曰永州可能是海參崴東永明城,即蘇昌溝古城。

[原文]「開元諸古城:開元城西南……東曰永州……」(卷二第三十五頁)

四十八、合蘭河與金上京無關,當是誤輯。

[原文]「上京故城……合蘭河經故建州一千里入于海……」(卷二第三十五頁)

四十九、原文為:京之西曰賓州,又西曰黃龍府,北曰肇州。此北為黃龍府北,非上京之北。肇州地近得勝陀,正在農安北,若在上京即阿城白城子北,地望里至均錯。金史太祖紀出河店之戰,遼兵在鴨子河北,而誓師地得勝陀在拉林河西,則肇州在上京西而不在北,為不可爭議的事實。唯誓師為寧江州之戰時事,尚須注意研究。

[原文]「肇州,上京之北曰肇州治始興縣。」(卷二第三十五頁)

五十、安置石重貴之黃龍為舊黃龍,地近扶餘城,非此後來北遷之黃龍。其地在開原北,昌圖梨樹一帶。

[原文]「黃龍府……即石晉少帝初安置之地。」(卷二第三十五頁)

五十一、西應為南,按宋人行程錄,信州在奚營北,濟州(即黃龍府)南。

[原文]「信州在黃龍府西……」(卷二第三十六頁)

五十二、銅山郡遼金史不見,按在咸平府南,當是遼同州。如為銅州,則當在海城東,析木城是其故址。

[原文]「銅山郡故城在咸平府南,後廢。」(卷二第三十七頁)

五十三、南京為延吉市山城子河南,海蘭河交會處土城址。

[原文]「建置沿革:自南京而南曰合蘭府……」(卷二第三十七頁)

五十四、按「在瀋陽路經舊建州」數字必是後人所增入的。

[原文]「合蘭河在瀋陽路經舊建州東南一千里入于海。」(卷二第三十七頁)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