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六十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七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五三道不断。疏。摄过观等者。即唯识论惑苦相摄门。

疏。过去迷于本际下。约强弱分别。过迷本际建立生死。力强。爱取引果强。二从其本末下。是本末分别。无明是本过去说之。爱取是末现在说之。前则约用此则约体。此亦俱舍以略摄广中云。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苦。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释曰。上二句正以惑业苦摄十二。下二句解妨。谓有问云。一种是惑。何以前际唯一无明。中际分成爱取。一种是苦。何以后际唯二。中具五耶。故为此通。后际二是略果。前际一是略因。由中之五比知后二。由中之二比前之一。若更广说便为无用。但出略广不出略之所以唯识则有。

疏。若约二世下。是唯识论即释能生。后问答分别故。彼论中前有问言。何缘发业总立无明。润业位中别立爱取。答曰。虽诸烦恼皆能发润。而发业位无明力增。以具十一殊胜事故。谓所缘等广如经说。于润业位爱取偏增。说爱如水能沃润故。要数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后分二。爱取无熏发义。立一无明。释曰。上皆论文以论对疏。广略可知。然彼论问乃有二意。一问立名不同。一种是惑前立无明。后立爱取等。二问广略有异故。问云总立无明别立爱取故。下答中具有二门。先答立名不同。约胜劣门。后要数溉灌下。答第二问发业润业熏不熏。故斯则出于广略所以。言十一殊胜事者。缘起经说。一所缘殊胜。遍缘染净故。二行相殊胜。隐真显妄故。三因缘殊胜。惑业生本故。四等起殊胜。等能发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五转异殊胜。随眠缠缚相应不共四转异故。六邪行殊胜。依谛起增益损减行故。七相状殊胜。微细自相遍爱非爱共相转故。八作业殊胜。作流转所依事。作寂止能障事故。九障碍殊胜。障碍殊胜法故。十随转殊胜。乃至有顶犹有转故。十一对治殊胜。二种妙智所对治故。故不说余。亦名发业支。言且依初后者。谓爱初取后分爱取二以爱为初取为后故。其实有多现行润也。

疏。业亦有二。已润未润等者。亦唯识论如初章说。

疏。三道皆言不断下。亦是释于始终之难。显无始终。先正释后引证。前中从三烦恼生于二业者。从一无明生一行业。从爱取二生一有业。二业生七苦者。从一行业生识等五。从一有业生生老死故。七复生三者。识等五苦生爱取二。生死二苦生无明故。上云不了知故生死流转。如净意菩萨者。彼论与此相应。偈云烦恼初八九。业二及与十。余七说为苦。三摄十二法。从三故生二。从二故生七。从七复生三。是故如轮转。一切世间法唯因果无人。但从诸法空还生于空法。若准俱舍亦为通难故。论问云。若缘起支唯十二者不说老死果。生死应有终。不说无明因生死应有始。或应更立余缘起支。余复有余成无穷失。答云不应更立。然无前过。此中世尊由义已显。云何已显。颂曰。从惑生惑业。从业生于事。从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释曰。初句有二。一从惑生惑。谓从爱生取。二从惑生业者。谓取生有无明生行。次句有一义。谓从行生识及从有生生。皆从业生事。第三句有二义。一从事生事。谓识生名色。乃至触生受及生生老死。二从事生惑。谓受生爱。义亦应有老死生无明。上一事字即是能生。下事惑字即二所生。从生二字两遍用之。第四句结释酬难。谓诸有支唯此十二道理足矣。上所引论文。则小异义意大同。

疏。如二束芦者。谓因果互依初门已有。但约识与名色互依。今通十二因缘。然要云束芦者又取中空十二因缘。相有名生虚无名灭。生灭假集亦如束。芦。

疏。计苦行心即是烦恼者。正是邪见亦见戒取。亦是愚痴上业。此惑皆集谛故。故是苦因非解脱因。此亦即是宿作因。外道并如前说。

疏。三一切相智观中。即第五入谛观者。故疏有二释。前正论意。二又体三道下。即天台意。下都结中。当更分别。第六三际轮回门。初约相谛观中分三。初总标观名。二释三际。三释经文。

疏。三际不同下。二释三际。然唯识分四。一叙意合能所引者。初二能引。次五所引。要一世故十因下正立直至及离断常。皆是论文。其生报定同后报。便异是义释耳。三此则但以下结成论意。故彼论次云。施设两重实为无用。或应过此便致无穷。释曰。言无穷者。若愚前际说过二因。更有愚于前前际者。二因犹少应更说多。若谓愚于后际说二果者。亦有愚于后后际者。二果犹少应更说多。四若尔下会通彼论成三际义。

疏。二依智论下。即第二释。言生引俱开者。然俱舍中不说生引。今约大乘又对唯识。合能所引故云俱开。是故结云三道抗行。谓无明行即是能生。非要爱等润竟方能。

疏。三依此经等者。此第三释即是大乘有三世义。唯识判三为小乘者。特违至教。言为遮前七定同世者。即上唯识言为遮爱等但是润故者。所遮亦是唯识论意。今明爱等同无明行具发润等。

疏。示因招果令生厌者。正说以因从果所以。云果过患由爱等因。应厌因故。亦通妨难。谓有问言。前之二世当世以明。何得未来以因从果。答意可知。

疏。则能所引生下。结示本义。谓能引之二许有能生。能生爱等中。必有能引所引之五。通其所生。而言容有者。以大乘中虽说三世。而于五果通种及现。约为种边但为所引。约现行边即是所生。未润之二但名能引。已润之二即名能生。发业爱等但名能引。已润爱等即名能生故。皆容互有。

疏。明文昭然者。结弹唯识非不许其立二世义。取二非三故为非耳。

疏。已知下三释经文。

疏。如是方名见过去因能防三过者。亦是遮难。恐有难言。经但说二在于过去。论主何为反覆相属。故今答云。要知过去因能招现果。现果必从过去二因生。方能护于先业等过。如下当释。

疏。现在目睹故分两向明其二义者。此亦通难。谓有问言前说无明行之二因。唯对现在反覆相成。今明现在五法亦应反覆。何因两向。故今答云。前来二因因谢过去。故须对现。以说彼因现果已成。方知彼因招果不失。今之现在非独酬于过去之因。复能依现在招未来果故。两向明之。若更相成不异前二。复应难言。前说无明。已说现果酬于过去之因。今何重说是过去果。此应答云。前酬过去为成过去。今说过招为成现在。故非重也。所以二法两向明之。

疏。此未来因决得来果一往定故者。上句释成亦是通难。谓有难言。现在爱等从果名未。过去无明等何不从果而名现耶。故今答云。来果未至从果名未。知其决得令其生厌。过因已谢何得名现。复应问言。现在爱等从果名未。现在识等应从因名过。亦如向答。未因决得故从果名未。现在已得何要名过。复应问言。释前过现反覆两向。今辨未来何以但将因对果耶。答前二经文直说过现。不说相成故论相成。今此经文经自将现对于未来。故论不释。言一往定者。结成上义。谓说一分三世名为一往。理数如是。称之为定。对下展转故云一往。是一向理故。

疏。已知三际下。第二护过于中二。先过后护。前中一一过内文皆有三。初标名二征释。三辨所从。所从是疏标释论。皆前之二过以前望后。后之一过以后望前。由无明行在报前故。一未受果报业已谢失。果在于后望前之业以成过故。

疏。此上辨过下。第二明护于中有四。一结前征后。二若见下总标护义。三然过去业下出过所以。四举经正护。三中二。先泛明不受报业。后今无明下。举今经文明受报业。今初言一未作者。此言难解。谓若未作则未名业故。今依瑜伽其未作业名为不作。论第九云。不作业者。谓若不思业若不思已不起身业语业。释曰。据此不作即任运所起非故。意思设尔有思。又思已不起身口故。不受报故。九地释表无表业云。作无作作即身口。无作即意。如杀盗等。心虽欲作不形身口。故不受报。若全不作名不受报。何要待言。又何得。论云。业有三种不受报耶。不作即无业故。二未润可知。而论但云作已未得报。其未润言是疏义。加三得对治者。即瑜伽中名不增长业。不增长业总有十种。一梦所作业。二无知所作业。三无故思所作业。四不利不数所作业。五狂乱所作业。六失念所作业。七非乐欲所作业。八自性无记业。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此十名不增长业。除此十种所余诸业名为增长。

疏。今无明缘行下。二举今经明得报义。于中二。先正明。后结酬外难。今初对前三不得报。今无明缘行则显已作者。此拣第一未作业也。既为无明所发之行。此行要是能感当报故。非向来不思之业。

疏。现识等五则显已润已受者。则前无明行等已得润竟故。今受果。此则过去二因已含发润。

疏。爱取有三则知未得对治者。谓若得对治不应依现更起爱等。此后更有论反释云。若断爱取虽有作业。则无明行不能生有。释曰。则显现在亦有无明与行。是所润等观此论意。则过去二因具于发润但举发业之名。现在爱等亦有发润。但显润名故上疏云皆容互有思之。亦可。现在爱取不润过去。后报之业故不能生有。

疏。于已作业既有润未润殊斯为异因者。下第二结酬外难。上立三过。语虽影略总相皆由无异因故。异因即我。今明不要我为异因。即已造已润不得对治。而为异因。此语是前说过。后论论出三过竟云此三种过。以见过去世等异因故。受生报等差别故。释曰。上论总出其过总明答之。今出过所以竟方用结酬。

疏。已润则受生报下。第四正明护过。三过即为三别。今初虽一身中具六道业润者。先受那得一时。此即已润为异因。二既自造异因下护第二过。二报即是生报后报。此即已造为异因。三若已作业不得对治下护第三过。即不得对治为异因。言势力续故者。小乘则是后后连持。大乘则是已熏成种。后能得果故云势力。三过度矣者结也。

疏。后无明灭下逆观中二。先释文。后然十二缘三世并备下第二结示。谓过去二因即含有爱等。能润业等必依过去识等上起。始生终死等过。具十二矣。现七果上起发润等。现亦具矣。然七事中。五即生死而总别分故说具七。当虽说二同现亦具二。必有五及起因故。是以上言皆容互有。并如前说。言但随化迹隐显分三。令知过因下。出隐显意。义如前说。则愚痴绝命下。是逆观意。以智慧剑破发业惑。以智慧火干于现在润业爱取。则七苦不生。能所引生即四面网。此即史记书言。汤出遇畋捕者。祝云。自天而下从地而出。四方来者皆入吾网中。汤见之歇三面网。祝云。可上者上。可下者下。可东者东。可西者西。可南者南。可北者北。负吾命者入吾网中。显法令宽也。今亦不留一面故曰四开。皆出证无生。若鸟出网以适八方。

疏。二约大悲等者。文中三。初顺显有因。次若无下反质明有后。斯因下结尔。

疏。当力无力下。文中三。初标牒。二谓此三下。疏释论。三如是穷究下结观。二中三。一释力无力。二以斯三际下释信入依义。三化中下释化胜。言笼取三际方显化胜。亦是瑜伽缘起差别故。瑜伽云。缘起差别云何。谓于前际无知等。如经广说。于前际无知云何。谓于过去诸行等起不如理分别。谓我于过去为曾有耶。为曾无耶。曾何体性曾何种类。所有无知等。亦即俱舍云。说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故。彼论云。契经何故唯说有情故有。上偈释云。世尊为遣三际愚惑故说缘起。唯约有情。问如何有情前际愚惑。谓于前际生如是疑。我于过去世为曾有非有。何等我曾有。云何我曾有。释曰。此有三疑。初疑我有无。二疑我体性。为即蕴我离蕴我耶。三疑我差别。为当常我无常我耶。问如何有情后际愚惑。答谓于后际生如是疑。我于未来世。为当有非有。何等我当有。云何我当有。释曰。三疑如前。但曾当有异耳。问如何有情中际愚惑。答谓于中际生如是疑。何等是我此我云何。我谁所有我当有谁。释曰。此有四疑何等是我者。疑我自性也。此我云何者。疑我差别也。我谁所有者。疑我因也。谓此现在我。过去谁因所有也。我当有谁疑我果也。谓我当有谁果也。为除如是三际愚惑故。经唯说有情缘起。以契经说。苾刍谛听。若有苾刍于诸缘起已生诸法。能以如实正慧观见。彼必不于三际愚惑。谓我过去为曾有非有等。释曰。大小论殊其旨皆一。今三际无我斯惑自亡。故以三际化彼凡夫。除其我愚信入无我。修无我行为化之胜。第七三苦聚集门。

疏。第五不厌厌观等者。先释观。后文中下释经。前中先正释。后二乘虽知下通妨。恐有问言。四禅已上皆唯行苦。三乘已超何言不厌。故有此通。此有二意。一约界内无。即涅槃十二云。苦有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二及变易苦。谓为出三界究竟无余故疏。顺中自有三门。一随相增减门。二实理遍通门。三三受分别门。上二即唯识三苦分别门。第三即三受分别门。引论广释。今初即随相增减门。言触对生苦者。因于苦缘生于苦心。故云苦苦。然其触受既通三受偏言苦苦者。就增说故。亦诃责故。言老死坏生者。此遮外难。恐有难言。老死无乐何名坏苦。故为此释。则坏苦有二。一者坏乐。二是坏业。正能坏生即是坏业。得名坏苦。

疏。若准瑜伽唯识下。第二引论广释。于中二。先正举论。即约实理遍通门。正唯识文瑜伽同此。

疏。若约坏生下。第二以疏会释。于中四。一会坏苦可知。二若依舍受下释上坏苦。十一之言除老死故。三以此三苦从三受生下。释成老死。无舍受言即三受分别门也。四二苦皆言少分下。释少分全分。若是二苦必是行苦者。诸有漏法刹那性故。有是已下释二少分而有二义。一二苦不遍舍受。故名少分。二又是二苦下。坏及苦苦各不相摄。兼无舍受故各不摄二以坏苦中无有苦受。苦苦之中无乐受故。

疏。二约大悲下疏文有四。一总释观名。二真解脱者下。举正折邪于中二。先举论文。后此四即涅槃下疏释上论。如次配其乐常德等。故涅槃云下。唯证第四我相隐故。三故下四段下。显妄举正。四今此明其下别释此门。三一切相观。

疏。不如实知微苦我慢者。此即论文。从此即增上慢下。疏释上论。然论标名有增上慢释中即无故。

疏。指论我慢即增上慢。从本说故。从若知下释非增上慢。言又不如实知者。涅槃云。声闻有苦有谛。而无真实故。第八因缘生灭门。

疏。初观文前有三。一释观名。二义名深。一无生故。二生与无生无障碍。二此门下第二指经。三释此四句下。广辨义相。于中三。初双标二章。二理外妄计下。总释二章。言是计是依者。计是破邪之所。依是显理之所。是药者是破邪之能。是理者是显理之能。若望显理理为所显。今用不为理。令于自等而见于理。见理因不故以不为能显。后穷生下彰破显之功。三然其所计下别释二章。先破邪中有二。先计后破。计有三类凡小如前夜摩偈说。二小乘言同类因者。因果相似。如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言异熟因者。唯诸不善及有漏善相望故也。言俱有因。如四大种更互相望。为俱有因。三约大乘自有三义。前二通法相无相宗。后一是法性宗。皆执法成病故。俱为所破。至显理中当知其相。

疏。所计虽众下第二明破。但指显理而为能破。同一不故。

疏。显理复二下。第二显理先标后释。

疏。法从缘生故不自生者。即对前果法为自。众缘为他义。说通于二论。一通中论。青目释不自生云。万物无有从自体生。必待众因缘。复次若从自体生。则一法有二体。一谓生。二谓生者。若离余因从自体生者。则无因无缘。又生更有生生则无穷。释曰。据此即以果体为自也。二通对法。先明三句无生。后辨不碍三作初云不从自生者。谓一切法非自所作。彼未生时无自性故。释曰。此释同青目意。论云不他生者。谓彼诸缘非作者故。不共生者。即由于二种因故。释曰。二种因者。即指上二句。自他二句各既不生合亦不生。后辨三作。云然非不自作他作因生故甚深。此意以三作释不无因故。云缘望于果。有功能故。因望于果亦然。合上为三作故。既从三作故非无因。然观三作则自亦是因。今疏中释不自他等。即中论偈意。偈释自生。即是下文因缘形夺中用故。云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此即以他破自。次云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此即以自破他。凭公云。以自破他凡有三种。一总二即三相待。今疏即全有此三。初云既无有自对谁为他。即第三相待破无自可待对故。如无长故无短。次云又一切法总为自故。即第一总义万法皆自。如百人一处皆用。己为自则他亦是自。今破一自则他亦破矣。次云又他望于他亦是自故者。即第二即义。谓如两人二互相望。此言是自指彼为他。他亦自言我即是自。指此为他故。其两人皆有于自。破此人自他人之自亦已亡故。从自他不立下。即双用自他破共生义。如二盲人离不见色合岂见耶。从有因尚不生者。即以三作破无因耳。此中非谓非是无因而立有因。举况以释因缘和合。合是生义。尚不得生。岂用无因而立生义。故四句求生。生不可得。无生之理显然可睹。正理既显计何由生。

疏。二约因缘形夺者。即就前计。以因为自以缘为他。而显理也。然对法初散释。亦以破自为先。故云又有差别。谓待众缘故非自作。虽有众缘无种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无作用故非共作。种子及众缘皆有功能。故非无因生。是故如是说自种有故不从他等。一如今疏释曰。初句以自破他。如于外法。以谷子为自水等为他。内法识种为自业种。增上缘为他。若无种子决不生果。故不他生。次句以他破自。故云待众缘故非自作。次无作用故不共生。即以和合无性破共。次有功能故非无因者。以共破无因。言论解同此者。今取论解同对法也。如下释文中辨。彼论结云。若缘起理非自非他遣双句者。犹为甚深。况总亡四句。是故缘起最极甚深。

疏。若尔下释妨拣滥。古人多以非无因是从因生故。为此问答。引中论证。唯证假他破自。以自破他等已如前说。故此论难见。意云。汝立自性而能生者。不合更假其余因缘。若有自性而复假缘。则此自性应在缘中。今水土缘中无谷自性。明不自生。疏下二句例然者。即以无作用破共非立无作用生。以共破无因非立共也。此别显无生义故。令审详使物莫滥。若显甚深次下当说。

疏。二约无碍下。此门更分为二。先明事理无碍。无力故无生。有力故不碍生。则生不碍无生。无生不碍生。亦取前对法偈明之。而用意有别。亦同初门不自生非不自作等。则上三句显不生。第四句不碍三作。

疏。此复二义下。依此力无力。成于事事无碍法门。谓成相入及相即义。如前玄中。

疏。文中亦有下。第二释文。此以不他生下。是疏释论。论言有分者。分即支也。从二者非自作缘生故者。亦是论文。余皆疏释。言非谓四缘之因缘也者。此句拣滥。以古德释云无。明望行无因缘义。而言因缘者有二义。一自种为因无明为缘。此二合说故云因缘。然隐此亲种显彼胜缘。故云无明因缘也。二但彼增上缘望自增上果。还是亲因故。说无明为行因缘。此解失意故今拣之。若取有力增上。拣无力增上为亲因者。于理则可然。亦非因缘故为失意也。疏后例余者。谓其余支及与逆观。谓顺观尚即自他不生。逆观岂有自他可灭。

疏。二约大悲下。言又计妙行者。以六行伏惑为解脱者。解脱因故。既有欣厌心亦生灭耳。

疏。第三一切相智观等。言此有二意者。约俗是贤首意。约真是远公意。前中言生死无际者。即中论本际品云。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释曰。据此则上二偈。前是俗谛无始。后偈便入真谛。而俗谛无终者。约多人说故。今直就事明。但有无始。后意若约真谛俱无始终。何以但言无始。今谓无明从空而起。故但云无始。下引净名双证二义。无住之本即是真谛。立一切法即是俗谛。俗依真立。真既无始俗亦无始。而论但名为无始。致令二德各见不同。今疏以理而通二德并皆全取。

疏。故染净真性皆无始终者。结示通妨。染之与净即上俗谛。皆依无住故无始终。言依无住者。非依无住展转生来。既无住即是实相异名。故无一法不同实相真性。即上约真谛说理无始终。显染可除下通妨。妨云。何以但言无始。故为此通。

疏。余如别说者。然初地中已略显示。今更略明。谓或说真性无始无终。性无生灭故。恒沙性德依体说相。亦无始终。证净菩提有始无终。创修成故说之有始。冥同真性故无有终。生死妄法无始有终。未曾离念故无有始。妄可断故本有今无。故说有终。若约以因招果说者。无明为始老死为终。有始有终约智符理。理无始终智亦无始。不尔真智不同真故。妄法有二。亦无始终。一则从缘举体空故。无可始终。二即妄同真故无始终。如波即湿即性无终。随顺观俗即真谛故。若有始终不即真故。故疏结云则染净真理皆无始终。

疏。论云下引论牒释。即合即门为一无始故双牒释。

疏。不言初际生下。通上中际因缘生言意显无初故者。约俗谛门无明无始故。从今不起妄下。反释论意。故云不生。今即中际不起爱取。何有后际生老死耶。第九生灭系缚门。

疏。亦名似有若无者。生灭系缚但顺经文。似有若无即是经意。故论云不共生也。文中顺观之内有三。初牒经文。征起共义。二论云下举论解释。非二作是标。但随顺下。论有三释明不共义。三意谓下疏释论文。即就论三义展转相承。疏有二节。先合释前二。后别释第三。今初但行顺无明不得不生。是第一意既言随顺故。明缘会不得不生。即无生矣。二云何以随顺即得无生。行与无明二互相依无知者。故由上二义故非自作。第二若尔下。别释第三义。以不住释上无知。如河中水。湍流奔逝故无相知。从此同对法下。以论证成对法。即如前文。又中论云。即是过意。据文即因果品云。若因众因缘而有和合法。和合自不生云何能生果。如来品云。阴合为如来。则无有自性等。皆其义也。

疏。无明灭下逆观下释逆观。但释不共灭义。生灭之相类前可知。第十无所有尽门。

疏。然论经下二会二经。今经两段皆随顺无所有。若论经顺观中。经论皆随顺有逆观。方云随顺无所有尽。疏家但含顺观之中。顺有顺无逆观义同。所以不会。今经取缘生无性。论经即无性缘生二义相成。故同遣无因。从无因何失下。是论结无因之过无定因者。若有定因因会则生。不会不生。今无定因故应常生故。无因下结无因过。中论云。无因乃成大过。谓布施持戒应堕地狱。杀生偷盗则应生天。诸修妙行无涅槃等。

疏。此即世谛观者。以论经云随顺有故。从即真顺有下。会论经同今经。谓虽顺有虚相都尽。唯第一义谛故云未失顺无。疏自下第三总结下。疏文有三。初释逆顺。二释总名。三以义收束。初中二。先直释经。二引文会释。今初言二门阙逆者。即一心所摄及自业助成门也。所以无者但是略故。若出所以者。其一心所摄之中。本末依持即是顺观。初第一义心是摄末归本。义当逆观故略无耳。其自业助成顺观之中。二业相显逆观。应言无明若不迷于所缘。则不与行作生起因。则似无明无用无体。故略无耳。若欲著者。应言若无无明迷于所缘。则不与行作生起因。亦可著在故云略无。一心中应云。若不迷一心则不起因缘。亦是逆义故。下偈云。心若灭者生死尽。以此疏文但云略无。二然此逆顺若对法下。引文会释。先引论有二逆顺。今经但一。次引缘起经释于对法。谁老死言。此有七十七智。谓十二因缘除无明支。余十一支各有七故。由谁有故即是推因。推此老死从何因生。知从于生。如是老死复由何缘。即是审因。谓审此老死定由何缘定知因生。三世各二故。有其六七即法住智。谓观前所不摄诸有漏慧。遍知义故。谓遍知三世缘起教法。名前不摄。以为第七。前六真实智此一法住智。合成七智。一切异生及诸圣者。俱有此智入见道位。方有四十四智近四谛故。住教等法是闻慧故。名法住智。如实而知是思修慧。名真实智。此约染明逆。若清净逆但改谁有为谁灭耳。然此逆顺约支体说。经以染净。为逆顺者。约顺生死逆生死说。然上钞云四十四智谓逆观老死以至于行。各作四谛观说。

疏。言诸缘起下。第二释总名。或名缘起。自有二义。一通约十二缘。二以因对果说。次亦云缘生亦有二说。一生即是起。二约果说者。即生起义。殊是俱舍意。论云。如世尊说。吾今为汝说缘起法缘已生法。此二何异问也。答有二义。一云且本论文此二无别。释曰。即前疏文生即起义。后义即是论主正释。偈云。此中意正说因起果已生。释曰。世亲明此契经中意。十二有支为因义边。即名缘起。因起果故。为果义边皆名缘生。从缘生故。故其十二所望不同。二义皆成。

疏。余如瑜伽第九等者。二引文会释结示根本。瑜伽总上四卷。皆明缘起。释名正当第十总有五释。论云。问何故说为缘起。答云。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此依字释名。谓依缘字起字二字别故。而缘非起。即是今疏第二释也。二云。复次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起。故名缘起。此依刹那义释。三云。复次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如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依此义故。释名应知。四云。复次数数谢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此依数坏数起义。释曰。此上三释。皆是今疏第一义。前前为缘令后后起。前前为缘故不舍离。即第三义。前若不灭复何由起。即含第四。前后不同必有刹那。即第二义。故其三意大同小异。

疏。合为一。五云。复次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起。故名缘起。如世尊言。我已觉悟正起宣说。即由此名展转传说。故名缘起。释曰。瑜伽五义。初一缘非是起。以因为缘以果为起。二缘即是起。刹那刹那从缘而起。此拣大乘部十二因缘。是无为法亦拣正量部。三即无间因果。前因为缘而后缘起。四无始因果。前已谢灭后更起因招果不断。然通因果即缘即起。五缘是所觉起是教法。依悟说教故名缘起。此是自释五相不同。非余师义。对会疏文已如向说。然五义并依起即生义。唯俱舍意分二不同。又指唯识第八。彼中广释。如上具引。下以诸门分别有十七门。义亦略具。言十七门者。第一假实分别门。谓十二支九实三假。一已润六支合为有故。二生三老死。三相位别故。第二一非一事门。五是一事。谓无明识触受与爱。余非一事。上之二门摄在第一有支相续门。第三染与不染门。无明爱取三唯是染烦恼性故。七苦不染异熟果故。七分位中容起善染故。瑜伽第十假通二业。有通二有兼无记。此即第五三道不断门。第四独杂分别门。无明爱取说名独相。不共余支相交杂故。余是杂相。第五色非色门。六唯无色。谓无明识触受爱取余通二种。第六有漏无漏门。皆是有漏唯有为摄。无漏无为非有支故。上三亦如初门。第七有为无为门。有漏无漏门中已具在今第八因缘生灭。及第九生灭系缚门中已具。第八三性门。无明爱取唯通不善有覆无记。行唯善恶。有通善恶无覆无记。六支合为有故。余七唯是无覆无记。七分位中亦起善染故。瑜伽第十说。七通二性。此一亦如初门。第九三界分别门。虽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欲界则全二界无染。六处不具无色。唯名故。此门略无。第十能治所治门。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即粗等苦六种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此门略无。第十一学等分别门。一切皆唯非学无学圣者所起有漏善业。明为缘故。违有支故。非有支摄。由此应知。圣必不造感后有业。于后苦果不迷求故。恐有问言。若尔杂修五净居业应非行支。若是行支圣便造业。若非行支如何生彼。感总报耶故论答云。杂修净虑资下故业生净居等。于理无违。意云。不还果等。以有漏无漏前后杂修。第四净虑资无云等三天。故业生净居等。于理无违。此总报业及名言种。凡时已造生第四禅。下三天业一地系故。后由无漏资此故。业生净居天。非是圣者新造业也。此义亦在初门。略具已如上指。第十二二断分别门。有义。无明唯见所断。要迷谛理能发行故。圣必不造后有业故。故非修断。爱取二支唯修所断。贪求当有而润生故九种。命终心俱生爱故。余九皆通见修二断。有义。一切皆通见修二断。大论第十说。预流果已断一切一分有支。无全断者。故若无明支唯见所断。宁说预流无全断者。若爱取支唯修所断。宁说彼已断一切支一分。释曰。皆断一分者。则明无明支非惟见断。由有一分无明在故。爱取二支非唯修断。入见道时断一分故。此门经疏略无。含在初门逆观之内。第十三三受门。十乐舍俱。爱不与受共相应故。老死位中多分无乐。及容舍故。十一苦俱唯除于受。非爱俱故。此门含在第七三苦集成门。十四三苦门。全同第七十五四谛门。即当第五三道不断门中故。有入谛之观。十六四缘门。全同第三自业助成门。十七惑苦相摄门。亦如三道不断门摄。释曰。上十七门全分同者。已如上指故。散在诸门。从多分指恐厌繁博故。

疏。略耳。

疏。十名可知者。前已广释。疏顺声律小有加减及与回互。大旨无违。

疏。然各摄三观下。第三以义总收恐难领会十门义故。于中四。一总出十门之意。二收十为五。三收五为二。四总相融通。初中于上三观相参而用。谓三观小异论取不同。就其经文故可为一一。染净因起者。相谛观中明成答相。答于外难。成无我义。无我即净故。大悲观名愚痴颠倒。以著我故则生为染。无我则得无生为净。一切相智名染净分别。染净正是第三观名。今此中义通于三观。因起之字定通三处。二缘起本源者。直就经说故初观名第一义谛是一心本。世谛一心依本起末。第二观中阿陀那识迷执为我。即染净本。悟即是解脱根本故。一切相智名依止观。故为本源。三因果有空者。相谛观中名他因观。由无明故方得有行。斯则有矣。既从缘有斯则空矣。大悲观中破于冥性。斯有因缘。一切相智观名方便观。以各二业为后方便。亦即有即空义耳。四相成无作者。即不相舍离。相谛观中名自因观。谓离前支无后支故云相成。相成故无作大悲观中破于自在故。须因缘相成。无别作者。一切相智观名因缘相。有支无作故。五陈其谛理者。即三道不断。相谛名摄过观。但摄苦集故大悲名破苦行因。亦由唯苦集故。一切相智名为入谛。兼取逆观即灭道故。六力用交参者。即三际轮回初名护过观。三际因果为因。有力为果。无力能护失业等三过故。大悲观中治异道求中。无因之见因有力故。一切相智观力无力信入。并是力用交参。七穷苦慢。除即三苦聚集。初名不厌厌观。令厌微苦即穷苦义。大悲观中名破求异。中谓三界有涅槃。但是苦故今能穷之。一切相智中名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亦穷微苦非增上慢矣。八形夺无始者。即因缘生灭初即深观。名不自不他。以他夺自以自夺他。大悲观中名无常德。以形夺故。一切相智观名无始观。因缘无初故。九有无无本者。即生灭系缚。初即深观中明不共生。明非二作。互无知者故。有无本无作用故不能生。则无亦无本。二大悲观既无有净德。安有本耶。一切相智观既明无始。始即是本二谛无始故。有无无本。十真俗无违者。即无所有尽。初深观中显非无因。真不违俗无所有尽。俗不违真大悲观。中以顺有故。无有我德一切相智种种观故。亦不违俗故。其三观取文小异大旨多同故。以本意收为一致。

疏。复收十门下。第二收十为五可知。

疏。故唯四门不出事理下。第三收五为二。言四门者。谓上虽五意但有四门。一事二理。三事理双泯。四事理无碍故。前三意但是事理。三四二门不出事理。故为二也。

疏。若从事理无碍下。第四总相融通。即成事事无碍及泯绝无寄。先正融通。后即此因缘下。会通佛性如前已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七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