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3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嘉庆《休宁县志》卷15《人物 乡善》

1074俞俊锦,字绣轩,(清婺源)西谷人。国学生。商于丹徒之图山。遇岁饥,输数百金以赈,全活多人,复施棺瘗殍。生平嗜义笃至。乐平、德兴二州界有堤,长数十里,自前明倾圮,莫能修,居民迭遭水患。锦集邑绅议筑,皆以费巨辞,愠曰:“待我三年,力能办之。”爰祷神默相,贸迁孳息,不下千金,即择吉兴工,躬畚锸,手足尽茧,弗恤,资罄,乃奔赴于邑绅,皆悉其勤苦,而亻次助焉。堤成,名曰“永丰”。邑侯许表其闾,会课试,遂以永丰堤命赋,择其优雅者,颁刻传颂,一时荣之。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075许仁字静夫,号耕余,(歙县)许村人。嘉道时布政司经历,有《丛桂山房诗稿》。曾学博钊撰《耕余居士传》称:“其少聪颖,喜读书,以父老且贫,囊书就贾。嘉庆十九年,安徽旱,饥民就芜湖索食,且酿乱,大吏廉居士才,访之,居士曰:‘非先资流民出境,乱不解。’议章程十条,大府善之,下他县仿行,乱乃已。芜湖有凤林、麻浦二圩,左大江,右天成湖,为南乡诸圩门户。田数十万亩,皆以二圩为保障。道光十年大水,居士自汉上归,董赈事,以工代赈。明年春工竣,夏水又至,慢圩堤丈许,居士乃赁船载老弱废疾置高垲,设席棚,给饼馒,寒为之衣,病为之药,且为养耕牛,水落更给麦种,倡捐巨万,独任其劳,人忘其灾。又议二圩通力合作章程十六条,令农民奉行。十四年卒,年五十八,芜湖人感其德,请于官,立祠于凤林圩之殷家山祀焉。”

《歙事闲谭》第14册

按:民国《歙县志》卷九载许仁救灾助赈事与此略同。

1076戴振伸(婺源人)……从九品衔。素业木姑苏。资禀奇异,洞悉江河水势原委。丹徒江口向有横越二闸倾坏,后水势横流,船杞往来,迭遭险伐。道光年间,大举会馆,董事请伸筹画筑二闸,并挑唐孟二河。比工告竣,水波不兴,如涉平地。董事为禀镇江府宪,申详大宪题奏。奉旨:赏给九品议叙。又杨泾桥为南北通衢要道,倾圮有年,伸邀同志捐修,行旅至今利赖之。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077吴宗淦,字冽川,(婺源)花桥人。国学生。重信义,笃孝友,经理祖业,栉沐任劳。尝客遂安四十余载,通运盐之河,定急公之局,修会馆,造渡船,掩骼施茶,济饥平粜,遂安父老至今尤称其事。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078程立达字以仁,客芜湖。倡复徽国文公祠并督修渔梁坝。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079查杰(明)休宁人。客鸠兹。置石会渡,砌石埠于姑孰,?南陵道百里,缮白岳殿,登封桥。有贷千金者死,为之敛,焚其券。有以业质千金者,怜其祖址,折券不责偿。

道光《安徽通志》卷196《义行》

1080佘文义(明)歙人,……构石梁以济病涉。同邑罗元孙亦?石箬岭,建梁以通往来。

道光《安徽通志》卷196《义行》

1081(明歙县人)方如骐……与郑滂石?金陵孔道,以达芜湖。

道光《安徽通志》卷196《义行》

1082吴钟奇,(清初黟县)横冈人。母胡氏,故节妇。钟奇经商,家小裕,以赀之半归兄,而己与弟分其半。处族党敦睦。顺治十三年,建四十八级上茶亭,曰双桂亭。

嘉庆《黟县志》卷7《人物 尚义》

1083元昭佘先生文焯(歙县人),生平质直无回曲。先业仅有居庐,自食其力。壮游江淮,家稍振。既而为鹾使者所知,倚以为重,益韬晦敦朴,不改其度,取与严于一介,虽擅盛名,而所赢不成中贾,梅庄公所建石桥百四十年,而近颓然中断。……于康熙丙午(文焯)鸠工集事,阅三载而始毕。……桥成而家竭矣。

《岩镇志草》

1084孙仕铨,字有衡,号毅必。自少英迈,识度老成。贾宛陵时,有县丞被诬赃罪,鬻女以偿。女已字人,不得已谋纳于铨,铨怜丞枉,为偿其金,而还其女。丞罢官贫甚,复资其归计。近居以溪,旧架木桥以通南北,水涨木坏,人以舟济多覆溺,捐四千缗独成石梁,列屋其上,行者息者皆便之。又尝输粟赈饥,荣膺冠带。

《岩镇志草》

1085吴昂字若千,侨居芜湖。大江西有石益矶,石骨嶙峋,水涨落不时,行楫误触,其害不测。邑人议造台矶上,用为标识,以费重迄无成议。昂谓众擎易举,道谋恐难成,乃白县官,独力建造。垒石为台,台上立庙建旗,经始于雍正六年十月,至八年三月落成。名其矶曰“永宁”。商舶利赖,尸祝不绝。

嘉庆《休宁县志》卷15《人物 尚义》

1086苏源,字于泉,(黟县)赤岭人。贡生。族有子死,而母令妇改嫁者,妇以遗腹不可,源义之,资以生养其亲费。汪某外贾无耗,妇将改适人,源为作家书,并白金寄其家,妇意始定,越三年而后汪归。源经商都昌,有中表假田券,质银而耗于赌,相扭投河,源为赎之。尝往来浮梁、乐平,于南村岭上建凉亭,施茶于三星必,行人便之。又于邑之西武岭建如心亭,修亭至花桥路三十里,于陶岭归路修石桥,计十八洞。源好善不倦,施棺数百具,掩葬邑厉坛露骸。年老居赤岭三十载,村少争讼,乡人俱推服之。

嘉庆《黟县志》卷7《人物 尚义》

1087朱德粲,字英三,?土元街人。贾于皖,尝成潜山县石梁,造救生船于大江以拯溺。制水桶于皖城以救火灾,并置义地施茶汤,保姜氏子,赎许氏女,义行甚重。

嘉庆《休宁县志》卷15《人物 尚义》

1088陈志宏,字谨斋,(清休宁)陈村人,捐职州同。好善乐施,行贾六合县,捐重赀以修学宫,制府尹公以功升隆黉序奖之。村之对河,路通婺源,向募船通济,迄无成绪。独捐田租,立义渡户,名为造船及渡夫工食之费,而岁修亦取给焉。族中无宗祠,独立捐建,并置祭田……子文龙官浙江衢州府通判,封如其官。

嘉庆《休宁县志》卷15《人物 尚义》

1089汪琼生,(清休宁)上资人。年十一丧母,父先义久出未归,遂肩贩四方。嗣至池(州)之大通镇,与父遇,因赁居居其父,仍小贩以供菽水。后二十载,父病笃,割股和药以进。及父殁,权攒空地,覆以柴棚,日市贩,夜守柩,如是者三年,镇人愈为感动。年四十方有室,生业亦日起,乃扶榇归里。亲族有枯棺不举者葬之,无力婚配者助之,往皖所经之大洪、流沙等岭,皆独立捐修。岭上施设茶汤,令僧司其事,以济行旅……。

嘉庆《休宁县志》卷14《人物 孝友》

1090程国光修箬岭石路。(洪亮吉《更生斋文集 新修箬岭记》)曰:箬岭界宣歙间,为歙、休宁、太平、旌德要道,其高径二十里,逶迤倍之。……程君国光自为诸生时,由歙县赴会城乡试,道常出此,君贫甚,一橐一枥,恒自负载,盖自上岭以至平地凡数百休乃得至焉。目见道行者之难,心窃悯之。自诸生时,已立志修岭上下道,然力不及也。后五举不售,遂儒而兼贾。生计稍裕,即决意为之剃莽凿石,铲峰填堑,危者夷之,狭者阔之,几及百里。以歙石易泐不可用,本山石不足,复日新安江辇载浙石青白坚久者补之。

道光《徽州府志》卷3

1091(程国光)后五举不售,儒而兼贾。生计稍裕,即决意为之(按,指修箬岭上之道路)。剃莽凿石,铲峰填堑,危者夷之,狭者阔之,几及百里。以歙石易泐不可用,本山石不足,复自新安江辇载浙石青白坚久者补之,长七八尺至四五尺不等,皆随道之广狭筑之,咸自履勘,不假手于人。盖蓄数十年心力,甫得就焉。

民国《歙县志》卷15《艺文志 新修箬岭道记》

1092吴畅,字林玉,(黟县)六都易安人。……尝贸易景德镇。乾隆戊申岁,蛟发水涨,漂尸遍野,畅置棺掩埋以百数。造黄泥坦石桥,桥上建亭以憩行者。复造渡船于汪家港,以时修葺,不惜费。居乡造横泷大路。

道光《黟县续志》卷7《尚义》

1093(郑)王敫,字洁夫(明正德间祁门奇岭人),商于瓜渚,见运河为官民要道,遇粮运辄阻商行,王敫捐金别浚一河,使官运无碍,商不留难,至今赖之。

同治《祁门县志》卷30《人物 义行 补遗》

1094史世椿,字延龄,(黟县)九都金钗人。少清贫,商皖起家。勤俭好义,重建家祠,兴文会,造本村路,助修溪桥,施棺助葬,散赈济荒,输书院考棚建费。……在皖于救生局捐钱布,于体仁局施棺。道光中,皖水灾,刘抚部音员柯时守安庆,令世椿督赈,筹画周密,全活为多。石埭之大小约岭,独立重修。贵池之徐庄岭、东坑桥,集赀创造。祁、石之大洪岭,为徽皖要道,倡捐经修,垫费千金。皖东狱府县城隍药王大神、山口镇城隍、大观亭地藏诸庙,本邑灵虚观、九莲山、广安寺、淋沥庵、青阳九华山、休宁齐云山,或建殿宇、助石柱,庄严神像及捐月钱,悉施财不少。靳年逾八十,连举二子,人谓德极。

同治《黟县三志》卷7,《人物志 尚义传》

1095江演,字次羲,号拙庵(清歙人)。孝友好义,郡北新岭峻险,行者艰阻,公呈请制抚,捐金数万辟新路四十里以便行旅。修北关万年桥以利涉。又浚扬州伍佑东河二百五十里及安丰串场官河,盐艘免车运之劳,商民受益。

《橙阳散志》卷3《人物义行》

1096佘文义,字邦直,岩寺人。晚种梅以自娱,因号梅庄。少贫,操奇赢,辛勤起家。性不好华靡,布衣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义屋、义塾、义冢,以赡族济贫,所费万缗。又捐四千金,造石桥于岩镇水口,以利行人,人谓之“佘公桥”。年逾八十,行义不衰。

《歙事闲谭》第14册《佘公侨》

1097金辑熙(婺源人)……趁外经商,独任劳瘁,置产悉与弟均。抚幼弟尤加厚,定婚教,始析居。营祖坟,建家庙,鸠工庀材皆躬督匪懈。道光年间,岁饥,散米赈贫。水灾,施棺掩骼。尝在苏郡,独修齐门吊桥,靡费千金,及造德邑坑口渡船,又输五百金为善后计,尤便于行旅云。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098(婺商詹文锡)承父命往蜀,至重庆界,涪合处有险道,名“惊梦滩”,悬峭壁,挽舟无径,心识之。数载后,积金颇裕,复经此处,殚数千金,凿山开道,舟陆皆便。当事嘉其行谊,勒石表曰:“詹商岭”。

光绪《婺源县志》卷28《人物 孝友》

1099张添茂(清人),字德远,住(婺源)旃坑,乐善好施。向经商景德镇,悯西向往景镇通衢坞僻路山尧,输赀倡葺观音阁阉及浇亭岭,沿途造路千余丈,费二百余金。又助霍口桥,各造义桨百金。景镇荒歉,仍命子世令输三百金,买米赈给,远近咸称其义。

光绪《婺源县志》卷32《人物 义行》

1100吴时镇,号方谷,(清婺源)蕉源人,生而峻嶷,知大义。年十二,邻有负逋出妻者,归劝其父代偿完聚,费五十金。比成童,随父贾浙西,所积余赀,待同乡滞外之人,居助膳赀,行给路费。村有石桥被洪水冲坏,族以功巨难就,架木为梁,镇议复其旧。首输金五百,集众捐助若干,费仍不足,乃质己产得数百金成之,并输租五十称为善后计。绅耆为请额,邑候黄有“义昭仁里”之赠。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01戴联镳,字侣云,(清婺源)长溪人。修职郎衔。少读书,屡试不售。投笔就商,积有余赀,勇于行义。村外石桥圯坏,镳创议更造,费不下二千金,倾囊补阙,约垫银五百有奇。他若周急赈贫,运米平粜,修路建亭,均偕族人襄助。

光绪《婺源县志》卷33《人物 义行》

1102叶上林,字启文,(清婺源)朗湖人。贡生。赋性恂谨,中年贸易岭南,家渐裕。自持俭约,遇善举则慷慨不少吝。杰坑朗湖新岭以西云庵永丰桥,皆独立修造。他如捐建祠宇、恤灾户、施棺木、造义渡,纷纷义举,至今称之。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03余源开,字碧泉,(清婺源)沱川人。五品衔。少家贫,长服贾渐裕。兄窘迫,悉以祖遗产畀之。有侄飘流海外,出重赀访归,资其生计。支祠毁坏,捐金营葺。文社废弛,输田振兴。里东韦石岭欹仄难行,独力修平,并置租煮茗济渴。他如创义祭,建石桥及考棚、城垣均输助襄成。郡守马额以“见义勇为”。享所八十有五,大学士曹有“齿德俱尊”之赠。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04滕昌檀,字仲煌,太学生,(清乾隆婺源)方邱人。心存利济,惟日孜孜。居乡倡首输赀置田,备修河桥,行之二十余年,至今保固。经商之景德镇,设同仁局、施棺裒,并置义冢。先是,议建新安会馆,部署难其人,众推檀,檀竭力筹画。阅十二载,竣事,奉朱子入祠。

光绪《婺源县志》卷32《人物 义行》

1105詹隆梓,字怜望,(婺源)庐源人。国学生。随父营昌江瓷务,事必禀承周详,勤谨侍继母,克供甘旨。与弟揖皓首怡怡。尝经理新安书院,量入为出,介然不苟。道光年间,景镇荐饥,董办捐赈事宜,宪大称其能。浮梁东西道及本里河岸倾圮,捐赀造成坦途。修葺高奢石堰,首捐巨赀,数劝众输助襄成。弟楫,字汝舟,国学生。贾襄垣,助造南关大路,捐四百余金,人谓“二难济美”。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106洪德税,字尚微,(清初 婺源)轮溪人。性仁厚,急人之患,即倾赀不惜。客京口,见江流风飙,折楫摧舟,慨然捐数百金,买田三十亩,糈渡江拯溺者,名救生渡,刻石金山纪其事。六合城圮,捐千余金浚筑,六合之人德焉。又以清华孔道,夏月水涨,舟渡为艰,欲建石桥便行旅,会疾革未及举。子益善承父志,鸠工董役,凡历三岁,费逾二千金无吝色。贫称贷者不责偿,父遗券百余纸,人称是父是子云。

光绪《婺源县志》卷31《人物 义行》

索引:

224270271347351356357396416438499516

51852055556256771575976579796710121022

103110411151116412481343

第五节扶孤恤贫等“义举”

1107汪大浚,号仰源,(明休宁)斯干人。尝商于徐之沛。济急周乏,贫不责偿。以庶出,拮据成家。举财产之盈余,悉听嫡母公之弟。由成均,除山西盐幕,委比逋课三千余金,备鞫情苦。大声曰:“官以恤民,而忍毙贫民命乎!”即将沛所积著尽以代偿,鹾使闻而贤之。

康熙《休宁县志》卷六《人物 笃行》

1108汪大浚,号仰源,休宁斯干人,庶出也。以善贾起家,举财产归嫡母,以公之弟。后由成均,除山西盐幕,委比逋课三千余金,大浚鞠其情苦,叹曰:“官以恤民,而忍毙贫民命乎!”即举家所积著尽以代偿。鹾使闻而贤之,因询其子何业,遂以子伟文录呈,大为称赏。后退居林下,少有辄施予,临终检负券数十纸,付之一炬。

康熙《徽州府志》卷15《尚义》

1109公讳星,字惟玉,号一石。少攻举子业,有声,一再试勿售,遂弃帖括,佐父廷行公为三湘七泽游,服勤左右。事继母、庶母尤以孝称。至平生捐粟焚券诸善行,未易枚举。其最著者则协造岩镇水口浮图及凤山台事,尤为不朽之迹。……公生弘治壬子,殁嘉靖乙卯。

《新安张氏续修宗谱》

1110(李廷芳,字懋声,号冲源,明嘉靖万历间婺源人)遂卜居金陵,握奇赢杂驵侩中,范身轨物,遇事持大体,不规规于小利,故同侪往来者,惮其严正,而服其练达,有先辈典型,称为冲源先生。家日益起,声日益著。与留都诸缙绅游,皆以行谊相推重。……每遇故旧之贫,量材贷之,俾治生,不较子利,故一时藉以起家者不可缕举。耻博好施名,而大义所迫,至捐重金不惜,小而馈遗周恤,凡所往来,未尝少失,都人士皆啧啧焉。其有称贷不能偿者,虽不显为焚券,竟置勿问,计数千金,有长者风。

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 仲父光禄寺署丞冲源先生行状》

1111汪光晃,(明)歙人,以服贾致裕。专务利济,族中茕苦者,计月给粟。设茶汤以待行李,制棉絮以给无衣,施医药以治病人,设义馆以教无力延师者,岁费凡数百金。又每岁施棺,行之数十年,所费以万计。

道光《安徽通志》卷196《义行》

1112君名奇相,号方山,自幼豪宕卓越,好善乐施。缵世业贾安潜之巨镇,资用饶裕。综理家政,秩然有条,重裕后昆,雍然有度。而交友以信,饮人以和,接缙绅士夫以礼,济饥馁以粥,掩暴骼以棺,还券以慰逋负,散财以给窘乏。至于修道路,造亭桥,诸所善果靡不仗义为之,不少吝。(奇相生弘治丙辰,殁隆庆辛未)。

休宁《方塘汪氏宗谱 周德堂记》

1113朱楷(明人),字子瑞,(休宁)鹤山人。早失怙,遵母命[以]盐策起家。寓淮邸,有同舟少年与舟子忤,误伤其肾,舟户忿,执禁之官,阴欲毙伤者,坐偿。楷捐百金恤舟子母,谕止之。躬同舟子寝食,出少年于禁,人高其义。

康熙《休宁县志》卷6《人物 笃行》

1114(陈)处士讳世琅,字惟用,号两池(明末休宁人)。家殷饶,好行其德,姻族家贫乏者恒贷之,贷而不克偿者,取其券焚之。恺悌慈祥,一乡之人罔不称为长者。

休宁《陈氏宗谱》卷3

1115王廷柏,字闻于,(清初婺源)淇源人。性豪迈不羁,贾游江湖,手致饶裕,绝不作悭吝态。偶有一诺必践,凡属知交无不沾其余润者。以慷慨故,晚竟囊无长物,而伉爽之概不减曩时。遇好友而贫者,犹称贷以赠之。淮扬间有王救贫之目。

光绪《婺源县志》卷31《人物 义行》

1116汪雅会,字清卿,(清休宁)西门人。八龄失怙,事母至孝,于二兄可铭可钦。总角时,已力行古道,长而遍游四方,重然诺,好施予,片言解纷,多依厦庇,江浙间义声口碑焉。且以惠及人不责其报。……子侄中绩学工文者力为培植,必玉于成。至葺祠裕祀及造梁、赈饥,力行不怠,族党称之。

康熙《休宁县志》卷6《人物 笃行》

1117雍正七年歙绅士《公输旧粮碑记》,知县事会稽汪文坦撰。(碑文略)捐输者……商于淮者吴莲州、吴恒源、吴云上、吴邦伟、吴嘉义、吴公裕、吴聚国、吴基本、吴公泽等。

《非南志》第10册

1118朱允汲,字得修,(休宁)西涌人。贸易于上海。乾隆四年,海啸淹没者无算,允汲首捐赀罟尸棺殓,置义冢掩埋数千余棺,上海令王通详制军尹,给额曰:“克暝仁善”。

嘉庆《休宁县志》卷15《人物 尚义》

1119俞焕,字文光,(清婺源)长滩人。自少倜傥,比壮以赀雄吴楚间。积而能散。于饶州、苏州、金陵输建会馆;于芜湖立虫枭矶庙,修鲁港堤。事载《太平府志》。其客金陵最久,乾隆丙子荐饥,施裒置义冢,癸未捐修城工,费皆不赀。迭蒙议叙,后历阶至盐运同知加二级,授中议大夫。其归于乡,则有若捐修郡县文庙,造远祖纵公祠、鼻祖昌公墓祠,先后输赎始迁祖彦勋祠租,其费逾巨万。他如桥梁道路,所至好施难以枚举。壬辰,年届七十,呼子孙来前,折券弃债,不下六万金。至今称义举者必于焕首屈一指云。

光绪《婺源县志》卷32

1120(歙县江承东)乾隆辛酉,岁饥,棚民芾集汉阳,时公总汉皋匣务,密遣子侄,于除夕每棚暗给银钱,同辈有仿而行之者,全活甚众。凡徽人游汉上者,多得帆助,周贫济困不惜多金,间有殁于客邸,丧不能归,必解赠恤以返其榇,凡诸义举难更卜数。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敕授儒林郎州司马覃恩赠文林郎湖北竹溪县令承东公传》

1121鲍起正,字丹忱,(歙县)棠樾人。乾隆十四五年,岁荐饥,逋赋者追呼相望,起正辄代输得无扰。县令王鸣颜其居曰:“惠及乡闾”。起正服贾养亲,母老多病,妻吕氏承欢色养,三党无间言。邑令张佩芳旌曰:“孝义礼宗”。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22江可烈,字功运(清乾隆婺源)龙尾人。贡生。少贫,经营浙江,渐充裕。……于杭之南关倡建徽商公所,挥千余金。族有祖祠倾圮,捐赀重建,费亦如之。又施棺木,葺祖莹,沿途平粜,义举多端。邑侯俞赠以“古道照人”之额。

光绪《婺源县志》卷32《人物 义行》

1123汪之机,字锦文,岩镇人。贡生。少失怙恃,哀毁如成人。事继母孝,教育二弟成立,葺宗祠,定祭礼,族党诸义举踊跃赴之。服贾襄樊间。乾隆十五年,襄阳大饥疫,道诠相望,机施裒数百具。所居苦隘,别筑室以居其子,而与两弟同守故庐,曰:“吾兄弟久安于此,不可皓首离也。”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志 义行》

1124李文耀,(黟县)英村人。乐善好施。商于河南光州,道庐江遇孝感县人病,欲急还而无资,耀倾橐以给。其人后至光州,以百金报耀,耀不受。同乡商其地者,耀每拯其困,值寒食,祭客死之无后者。居乡建官田、坞口石桥,修太平县周家岭。

嘉庆《黟县志》卷7《尚义》

1125汪士良,字千石,(清休宁)凤湖人。少贫,服贾楚汉四十余年,积赀四千余,尽为吴某所负。嗣吴因他债被控,官追甚急,复赠金周之。有侄失怙恃,抚如己子,为之授室分赀,俾谋生业。倡立急公会,输税课数十年不怠。

嘉庆《休宁县志》卷15《人物 乡善》

1126程森(清乾嘉间婺源人)……长兄贩木负债数百,既代偿,复给数百金于其子,以资贸易。久客金陵,流落者,给之归;负本者,焚其券。将老又属其子,检孤寡贫难积券数千金,毁弃之。

光绪《婺源县志》卷33《人物 义行》

1127鲍廷?,字奂若(歙县人),贾于湖北之武穴镇。诚信笃实,为人排难解纷,人多敬服。尤乐施予。先是,徽人之客于湖北者,殁不能归丧,日久多暴露。嘉庆十六年,廷?倡率同人立归榇局,路费葬资皆取给,其死者亲族或无男子,或虽有而幼稚者,则募人归其榇,且以葬资畀其家。无主者买地为义冢瘗之。并广为劝输以垂永久。时婺源朱庆光、任武黄同知亟称之,亦捐俸以助,行之不废。乡人皆颂其德。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28王立本,字培滋,(黟县)城东人。监生。性孝友,家贫,贸易湘潭、芜湖两地。仗义疏财,所至贤豪长者,乐与之游。湘邑有念佛林,前明战场地。嘉庆十八年,大水,白骨暴露,本恻然捐赀百金,邀同志集千金以外,本董其事,筑土掩埋,不惮劳苦。又于二十一年买土名大坞地,税二亩余,与族人贫窘者埋葬。

嘉庆《黟县续志》卷7

1129汪景霖,字两朝,(清黟县)岭下人。事母孝,事兄惟谨。尝客江右,有邻家夜哭达旦,霖问其故,答以负公私债,将鬻妻以偿,不忍别耳。霖倾囊与之,邻夫妇获全。友有难,破产以救。常莛恤族人之贫乏者。

道光《黟县续志》卷7《尚义》

1130李正杰,字位丰,(清道咸间)严田人。兄随父贸易信州,杰理家政……邻近逋负五百金,空乏者杰焚其券。捐金修祖祠,置祀产,兴文会,义举殊多。

《婺源县采辑 义行》

1131查世祈,字引年,国学生,凤山人,性纯厚……初家贫,经商江北,稍裕好周济,在亳捐造会馆、置义冢,家居造祠修路,建亭成桥,不惜重资……

《婺源县采辑 义行》

1132金尚鏊,(清黟县)九都金村人。少商于江西。父凤鸣,府学生,年五十余,瞽且未疾。鏊弃业驰归,竭力侍奉终身。父殁,哀毁骨立,终丧乃复出为商。喜施睦族,助贫人葬及童子从师之笨脯。

同治《黟县三志》卷6(下)《人物 孝友》

1133许爵,字殿传,监生。(清黟县)屏山人。幼贫而孝,长商于楚,家稍丰。躬俭乐施,随力济人,帆助婚葬,襄成汉镇诸义举,赠鬻妻者金,完人夫妇。

同治《黟县三志》卷7《人物 尚义》

1134胡正鸿(清婺源人)……幼读书。成童后,父命服贾。父殁,为弟完婚,抚孤侄如己出,克慰慈颜。伯兄晚窘,养育其遗孙。服弟早亡,优待其母子。内弟孀妻无嗣,抚恤备至。若修谱谍,葺祖莹,费皆独任。先是侨居沪城,闻香田祖祠被毁,约同宗某汇赀重建。某懋迁亏折,负所记,复命子得锦,赍八百金董成之。当发贼陷金陵,红巾踞沪遥应,甬东相继陷,鸿于沪创立敦梓堂,设粥厂,恤流亡及埋瘗局收暴骨。义举不一而足。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135朱文煊,字锦林,(清婺源)官桥人,同知衔。读书明大义,凡遇善举,慷慨乐施。煊为紫阳支裔,尝见祠宇颓坏,输五百金修之。邑侯陈修城垣,输八百金,工峻遵例纪录三次。在粤八载,凡徽郡流寓不能归者,概给路费十金,士人倍之,每岁不下二百余金。乡人殁在粤者,众商敛费,立归原堂,首输千金购地,停棺五载,给赀归葬。同乡建安徽会馆,输银一千二百两,兼董其事。居乡时,建福泉庵,造新城庙,修晓秋岭,置义仓田,种种义举不下数千金。训子以读书为事,孙曾多列胶庠。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136俞钧,字办泉,(清婺源)思溪人。职监。弱冠挟重赀贾粤。有同舟客某,失金所在,愤欲赴水,钧挽,沽酒劝慰,潜以己金置床下,佯惊曰:“客金固在也。”客喜,不暇辩真赝,放橐中。后舟子以分赃相殴败,客始知之。年余,钧归,舣舟入市,忽值客跪谢,告以故,一市皆贤钧。编修司徒照在粤措赀,慕钧名,谒见,慨然以三百金赠,照感激,为咏新安伟人行。他如建义渡,造石桥,育溺女,焚逋券,口碑载道云。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137金起凤,字子荣,(清婺源)延村人。同知衔。少习举业,通经史。以父奔走四方,欲代其劳,遂弃儒服贾。尝自维扬赴金陵,收债客邸,闻哭声甚哀,询之,主人曰:“家贫债重,将鬻妻子以求活耳。”凤检橐得百余金,召其人,慨然相赠。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138汪允尽,字载南,(歙县)稠墅人。居扬州,好善乐施。谙药性,施紫雪丹再造丸,一粒千金费吝。岁暮周恤孤寡,世称笃行君子。从子廷埏,字度昭。立瓜州谱济堂,活几千人。事载《两淮盐法志》。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49程镐,字宗周,(歙县)江村人。业鹾维扬,扶孤恤寡,江舟覆溺者,尝募人拯之,行数十年不倦。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40朱光斗,字以衡,(清黟县)紫阳里人。商于景德镇,事伯父作楹最谨。乐善赈贫,助丧葬,多义举,至老不怠。

同治《黟县三志》卷6(下)《人物 质行》

1141余席珍,字聘卿,(清婺源)沱川人。邑痒生。……承先人遗业服贾景镇,其市廛为五方杂处,客死者多。徽商会馆向设义渡、义棺、义冢,赀竭难敷,珍集六邑绅士捐置田产,为长久计。并倡义瘗会,每岁雇工培土,泽及枯骸。又兴惜字会,建文昌官,筹画备极周详。居乡禁赌博、养杉苗、立茶亭、修桥路、息争讼,济人之事靡不勉力为之。……以孙丽元官浙江巡道,诰赠通奉大夫。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42李焯春,号胜祥,(清婺源)理田人。贡生。少居贫,嗣贾金陵,创兴产业。尤殷于族谊。凡里中乡试者,均住其家,旅费不敷,量力资助。与戚友交易,或亏折赀本,悉焚券不较。其余善举亦乐襄助。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43汪肇基(清婺源人)……嗣经商在外十余年,获奇赢以归。乡人劝买田为孙计,基曰:“吾虽未读书,独不闻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乎 ”尽分财以周恤村邻。族夫妇某,供给至老。助王某完婚。凡施棺、救灾诸义举,皆不惜损赀,年六十,仅存薄田数亩而已。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44金城,字润偕,(清婺源)延村人。少业儒,试屡踬。就商于景镇。育婴、义渡、会馆、义举均城领袖醵赀,不取薪水。众商感城之力,为立木主,时祭归胙,以酬其劳。晚归,储谷贷贫。

光绪《婺源县志》卷39《人物 质行》

1145张启明,字德新,(婺源)尚源人。监生。少失怙恃,祖母抚育成人。比长服贾江北。每获赢余,必缄寄供甘旨。中岁家饶,建庵宇,证祠地及修佛儿岭一带道路。族遇催科,贫户逋赋,概垫赀代完。咸丰间,发贼扰攘,村民令籴,独出数百金,往外运济。生平慷慨好施,遇孤寡寒酸,尤如意厚恤。

光绪《婺源县志》卷33《人物 义行》

1146程双元(清婺源人)……家贫,经商金华。其地多同里人,每有囊空羁留,或死无殡者,双元悄然集同里友捐金立心义会,凡有困乏,生给之归,死施棺焉。

光绪《婺源县志》卷38《人物 质行》

1147施文德(婺源人)……咸丰间,发逆陷苏常,江北团防严密。时德侨居石港场,有湖广客商船二十余艘,避寇泊岸,逻者疑为奸宄,白当道,将执置之法,德廉得其冤,请以一家身命保,乃获全。他如建桥、葺路、恤嫠、抚孤、赈贫、瘗暴难以枚举。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48(吴宗擘),字芗岩,花桥人。性孝友,好施与,尝业易水术。侨寓姑苏,每岁必寄重赀莛族,又尝捐千余金集吴中同志,设义厂施桨粥棉衣。平居雅淡自喜,精琴、工诗,著有《绿绮真诠》二卷,《砚云草堂诗集》四卷。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49俞承绪,字缵三,(清婺源)西谷人。同知衔。少业儒,工书。比长服贾吴楚间,慷慨好义,凡遇窘急相投者,无论远近亲疏,靡不勉为周济。辛酉岁发逆蹂躏,里闾贫乏多不能自存,绪倾囊量给。越五年卒于汉阳。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50(章定春),字应茂,居(绩溪)御头。幼极贫,为人食牛。长贸于浙之孝丰,家稍裕,不居积贮,好以修本村路及胡乐司路各数百余丈,大河口观音庵捐资助茶,复置田为永久计。邑中善举,无不倾橐乐输。遇年荒施粥倍于常。……凡穷者及无人祭祀者,治钱、米、纸箔之惠者尤多。卒年八十二。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家传》

1151汪涛,字亦山,(歙县)西溪人。本郡试院岁久倾颓,独力更新,费不下万金。又尝贾于台州,其地滨海,值颠风怪雨,则败冢枯骸多狼藉斥卤中,涛捐裒瘗之高地。俗贫多弃子女弗育,涛醵金建育婴堂全活甚众。邑古关至西溪岭路,证石为坦途,行者称便。其他置义学、义冢、赈贫、恤孤善行甚多。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52汪景晃,字明若,(清歙县)西溪人。业贾三十年。年五十,以生产付子孙,专务利济。族之茕苦者,计月给粟,岁费钱百五六十千。设茶汤以待行旅,岁费钱六七十千。冬寒无衣食,给之衣,岁费钱约五十千。疾病无医药者,给以药。贫不能亲师者,设义馆,岁费钱约二十千。死而无棺者,给之棺。岁岁行之,至年九十时,所费以万余计,给三千余棺。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53汪良蛟,字尔升,(歙县)北乡狮山人。幼丧父,服贾青阳。生平多义行,族有二家贫无嗣,良蛟买妾以赠,皆得有后。又有鬻子偿债者,为赎其子。表兄弟黄泰兴临死托以孤。时青阳土寇窃发,有诬黄通贼者,良蛟诉于官,身任其罪,市人感其义,共泣诉公庭,为陈其抚孤代死状,邑令义而释之,旌其门曰:“大义抚孤”。友有失偶者,良蛟抚其幼女,为择婿嫁之。友有买良家子为妾者,良蛟代偿身价,令其妾得归。良蛟又尝买一僮,僮自云世家子,即纵之使还。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54吴凤翔,字紫庭,(歙县)丰南人。商于汉,其族人之在楚者,生馆死殡,惟凤翔是赖。置地于朝阳庵大悲阁西,以葬旅榇之无所归者。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55吴瑞鹏,字雪谅,父以盐策起家,瑞鹏慷慨喜负气。内收宗党,外恤闾巷亲交,赴人之急,即质剂无少德色。尝请其兄收债于楚,兄返,簿所收归之,不受,遽持为兄寿。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56乐善堂在(芜湖)县西北鸡窝。光绪十九年歙人汪守藩等倡捐建屋六楹,举办施棺惜字等善事。

民国《芜湖县志》卷12《建置志》

索引:

220234235237251265273279347360364

371410438480482497505508510534541

553556560561564565566569592617618

658678709712714757759766784797812

87187890291694610131018101910201022

102610401045105210741077108410861087

108910921094109611001101110211031104

122612531280130613431374141014111428

第六节奢侈性消费

1157吴雅士者,海阳太学继可也。继可字幼时,直指使者下檄旌其门曰雅士,人因称之。……(少入南雍习儒)嗣之广陵部署什一之业,则曰:“先君子规画具在,奉之无失,又何加焉。”任人而因时,无欲速,无见小利,而业??起矣。广陵高赀贾人无不盛宫室、美衣服、侈饮食、饰舆马仆从及诸摊钱之戏。幼时去其泰甚而不溪刻自处。……

《大泌山房集》卷71《吴雅士家传》

1158(新安盐商)连屋列肆,乘坚策肥,被绮毂,拥赵女,鸣琴砧屣。

《震川先生集》卷3《白庵程翁八十寿序》

1159新都据深阻,保顺成,谷量丁夫,泽量商旅,民物充躲,甲于万方,盛之至也。且也田居则劳,市居则佚,佚则淫志,讵能思初人之情也。若镇盖万家之市,次公居焉。

《太函集》卷14《潘次公夫妇九十寿序》

1160吾乡业贾者什家而七,赢者什家而三。第蒙故资,大都以奢溢而快一逞。其或纤啬为政,直将坚虏守而弃人伦者。

《太函集》卷16《兖山汪长公六十寿序》

1161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易衣而出,数米而炊,无遗算矣。至其子弟,不知稼穑之艰难,糜不斗鸡走狗。五雉六枭,捐佩外家,拥脂中精。乐则乐矣,忧亦随之。

《太函集》卷18《蒲江黄公七十序》

1162吾郡中海阳(休宁)多上贾,其上上则商山诸吴。吴仲子用良,名继佐。大父以季叔贵,赠中书舍人。父曰源,授光禄寺监事。两世以巨万倾县,出贾江淮吴越以盐策刀布倾东南。光禄丈夫子七人,人人若干万矣。用良庶也,范母子三伯兄廪诸生不遑受贾。用良籍太学,顾不喜为儒,父将授以利权,则又以善病谢,不任。久之,面目黧黑,乃从方士学养生。舍后圃一区,命曰玄圃。居常艺花卉树竹箭,畜鱼鸟充躲其中,每得拳石、?岩、蟠根诘屈不啻珊瑚木难。主人黄冠而肃羽,人以为上客。既又岩栖白岳,筑斗室以当望仙,时而出王,于是乎尸居,此一息也。其客虎林,受一?吴山下,竹石亭榭视玄圃有加,则再息也。广陵故有别业,侈于虎林,盖息研者三,复归玄圃。要之,近者主减,远者主盈。减则新成,盈则旧贯,无暴施矣。至其出入吴会,游诸名家,购古图画尊彝,一当意而贾什倍。自言出百金而内千古,直将与古为,徒何不用也。

居里中,故多予。冻馁予衣食;病予药;殡予棺,涂淖病行则?石予众;野有弃女,则予之糈而乳之。里妇荐故家女,捆内内之为媵人,用良女视之,予之装而嫁士族。自言与今人处,无宁离索以自封。……用良期以癸未正月庚申改葬光禄,中夜而起,无疾暴终。

《太函集》卷52《明故太学生吴用良墓志铭》

1163(徽州商人)递废递兴,犹潮汐也。不戢者犯禁,不羁者作荒,不覆则败。

《太函集》卷53《处士吴君重墓志铭》

1164(汪)长公名海,字德宗,王父?,父曰实,母则程也。生而魁梧伉直,父党率目伟之。……长公从父贾房村,席故资以麴檗起。什九居外,则以家秉授孺人。……长公虽服上贾,觳衣食,出无舆,孺人不器不珍,泊如也。长公即务重积,顾独以廉贾闻。尝渡京口,客遗金橐舟中,长公留无行,待亡金者至,验之合,举金橐归之,问姓名,不告而去。……会吕梁浸决,……于是改业而南,以质剂息子钱,一居云间,一居东省,业愈益起。……

长公授二子职,各以其材。命体仁承家,其世吾业,为主器;体义治经术,其从叔父入太学,庶几异日者大吾门。二子夙夜竞竞,各修其职,中外谓长公有子。

《太函集》卷55《明处士兖山汪长公配孙孺人合葬墓志铭》

1165(汪海)乃始税驾兖山,里族有违言,必长公居间而解。兖山濒渐江,而里水溢,卒病涉,甚者且害田庐,长公筑堤捍之,修若干丈,广若干丈,?石梁以济涉者,里中人人德长公。……会有诏治经界,曾令君择殷厚驯谨者一人为党正,长公与焉。比履亩,张弓者弓,握算者算,典书者书,长公第心计之,不失尺寸。或讼疆事,令君则以两造属长公,片言各当其心,乃报命。及毕事,令君表其闾,最长公劳。……既艾,日从诸侠少游,近声伎、博奕,终日无倦。少年造出,终谢不支。年始及耆,复出而游吴越,日置高会,召诸故人为平原欢,猗月而归。则以岁杪,值初度,诸子姓从诸周亲近属迭为寿,燕饮视吴越有加。……(终年)六十有一。

《太函集》卷55《明处士兖山汪长公配孙孺人合葬墓志铭》

1166扬州清明……是日四方流寓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荬;茂林清樾,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

《陶庵梦忆》卷5《扬州清明》

1167新安鹾贾汪氏,为其子娶妇,所制床以沈檀诸香木为之,雕琢人物细缕如画。……

《梦阑琐笔 新安鹾贾》

1168李大娘……得侠妓声于莫愁桃叶间,后归新安吴天行。天行巨富,资产百万。体羸素善病,后房丽姝甚众,疲于奔命。

《板桥杂记》中卷

1169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有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

《虞初新志》卷3《马伶传》

1170吾郡保界山谷,生齿繁庶,土之所入,不足以供什一,其民往往转贸而游四方。其雄者要以射赢牟息,美服食舆马仆妾,营良田华构,侈燕遨,广结纳以明得意。相矜为贤,浸淫渐靡,俗之所由来久矣。……许君(春田,明隆庆时人)少修父业,转毂郡国,所至息入辄倍,益累高赀。退而笔于玉屏紫芝之阳,力行孝悌。既已修饰祖庙,增拓祭田,订议法,修祀事,章章备矣。复念族之贫不能自业者颠连而靡告也。谋于季弟叔孺就郭东治坦屋七十楹,居旁营塾舍,割常稔之田七十亩,市肆六楹,岁收田租僦直择族之长而贤者掌计而时出纳之。……许君名禾,字本中,穆宗朝授太医院吏目,拜命不仕,春田其别号云。

《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10《许氏义田宅记》

1171余邑(休宁)南乡商山,人未三十,辄夭死。今一村皆贫,而庞眉者比比。吾乡人言富者每艳商山,余尝张目不答。

《寄园寄所寄》卷11

1172新安吴天行……巨富,赀产百万。体羸,素善病。后房丽姝甚众,疲于奔命。

《虞初新志》卷20

1173(吴)光训公七子末公逸公,字无逸,席先业鹾于广陵,典于金陵,米布于运漕,致富百万。大清(兵)南下,嫡子允,复字天行,献饷豫亲王,授员外郎御侍。姬百人,半为家乐,远致奇石无数,取“春色先归十二楼”意,名其园曰“十二楼”。兹又造“松石庵”。

《丰南志》第9册《松石庵》

1174子孙以理财为务者,若沉迷酒色,妄肆费用,以致亏陷,父兄当核实罪之。

《苟洲吴氏家典》卷1

1175徽州歙县棠樾鲍氏,为宋处士鲍宗岩之后,世居于歙。志道,字诚一,业鹾淮南,遂家扬州。初扬州盐务竞尚奢丽,一婚嫁丧葬,堂室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数十万。有某姓者每食,庖人备席十数类,临食时夫妇并坐堂上,侍者抬席置于前,自茶面荤素等色,凡不食者摇其颐,侍者审色则更易其他类。或好马,蓄马数百,每马日费数十金,朝自内出城,暮自城外入,五花灿著,观者目炫。或好兰,自门以至于内室,置兰殆遍。或以木作裸体妇人,动以机关,置诸斋阁,往往座客为之惊避。其先以安绿村为最盛,其后起之家,更有足异者,有欲以万金一时费去者,门下客以金尽买金箔,载至金山塔上,向风橙之,顷刻而散,沿沿草树之间,不可收复。又有三千金,尽买苏州不倒翁,流于水中,波为之塞。有善美者,自司阍以至灶婢,皆选十数龄清秀之辈。或反之而极尽用奇丑者,自镜之以为不称,毁其面以酱敷之,暴于日中。有好大者,以铜为溺器,高五、六尺,夜欲溺,起就之。一时争奇斗异,不可胜记。自诚一来扬,以俭相戒,值郑鉴元好朱程性理之学,互相倡率,而侈靡之风至是大变。诚一拥资巨万,然其妻妇子女,尚勤中馈箕帚之事,门不容车马,不演剧,淫巧之客,不留于宅。先是商家宾客奴仆,薪俸公食之数甚微,而凡有利之事,必次第使之,不计贤否。诚一每用一客,必等其家一岁所费而多与之,果贤则重委以事,否则终年闲食也。子二,长席芬,主理家事,勤慎自守,次勋茂,字树堂,召试内阁中书。鲍方陶,诚之弟,好宾客,多慷慨,幼贫苦,《论语》、《孟子》无善本,谓里中富者刻之,皆揶揄其愚,既移家扬州业鹾,家渐富,乃细加校正,付刻,藏诸家塾。

《扬州画舫录》卷6

1176黄晟,字东曙,号晓峰,(歙县)潭渡人。居扬州,兄弟四人以盐策起家。晟家有易园,刻《太平广记》诸书。弟履暹,字仲升,号星宇,家有十间房花园,延苏医叶天士于其家,与王晋三、扬天池、黄瑞云诸人考订药性。于倚山旁,开青芝堂药铺,城中疾病赖之。刻《圣济总录》,又为天士刻《叶氏指南》。履炅字昆华,由刑部官至武汉黄德道。其京邸在宣武门外,改官时捐为歙县会馆。家有容园,斥资置田于邑之东乡梅渡及西乡莘墟,给族中四穷。履昴字中荷,家有别圃,改虹桥为石桥,其子为蒲、为荃,于扬州名胜均有建筑。

《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77歙县汪氏得九莲庵地,建别墅曰南园,有“深柳读书堂”、“谷雨轩”、“凤漪阁”诸胜。乾隆辛巳,得太湖石九于江南,大者逾丈,小者及寻,玲珑嵌空,窍穴千百,众夫辇至,因建“澄空宇”、“海桐书屋”,更围“雨花庵”入园中,以二峰置“海桐书屋”,二峰置“澄空宇”,一峰置“一片南湖”,三峰置“玉玲珑馆”,一峰置“雨花庵”屋角,赐名“九峰园”。御制诗二,一云:“策马观民度郡城,城西池馆暂游行。平临一水入澄照,错置九峰出古情。雨后兰芽犹带润,风前梅朵始敷荣。忘言似泛武夷曲,同异何妨细致评。”一云:“观民缓辔度芜城,宿识城南别墅情。纵目轩窗绕野趣,遣怀梅柳入诗情。评奇都入襄阳拜,笔数还符洛社英,小憩旋教追烟舫,平山翠色早相迎。”注云:园有九奇石,因以名峰,非山峰也。

《扬州画舫录》卷7

1178徐赞侯,歙县人,业盐扬州。与程泽弓、汪令闻齐名。家南河下街,与康山草堂比邻,有晴庄、墨耕学圃、交翠林诸胜,毁坦即与江氏康山为一。南巡时,江氏借为康山退园,故亦得以恭迎翠华,传为胜事。遂与北郊之水竹居并称矣。

《扬州画舫录》卷14

1179黄氏本徽州歙县潭渡人,寓居扬州,兄弟四人,以盐策起家,俗有“四元宝”之称。履晟字东曙,号晓峰,行一,谓之“大元宝”。家康山南,筑有易园,刻《太平广记》、《三才图会》二书,易园中三层台,称杰构。

履暹字仲升,号星宇,行二,谓之“二元宝”。家倚山南,有十间房花园。延苏医叶天士于其家,一时座中如王晋三、杨天池、黄瑞云诸人,考订药性。于倚山旁开青芝堂药铺,城中疾病赖之。刻《圣济总录》,又为天士刻《叶氏指南》一书,《四桥烟雨》、《水云胜概》二段,其北郊别墅也。

履炅字昆华,行四,谓之四元宝。由刑部官至武汉黄德道,家厥口门。有容园。

履昴字中荷,行六,谓之六元宝。家厥口门。改虹桥为石桥。其子为蒲,筑长堤春柳一段;为荃,筑桃花坞一段。

《扬州画舫录》卷12

1180(黟县孙志甫)混迹渔盐中三致千金,随手挥尽。

嘉庆《黟县志》卷14《晴川孙公志甫墓志铭》

1181溪之南涯,隐若壮邑,绮绾绣错,实丰乐也。曰杨柳干,其地幽胜,吴隐君趴,业治猗顿,商名儒行,体周人中田有庐之义,筑燕亭闲馆焉。……而君之母槐充胡孺人总之,其为一爨,规划有条,雍如秩如。君以忠信之行,饬其躬以干蛊之材弘其业。北游燕赵,日与贤士大夫相征逐。君父买墩筑室,兴寄幽邈。君今堂成,华轮美奂,雄视一方,母被文毂之轻?,奕世重庆,皆世所难必者,则君之克膺天眷可知已。君父居天津,贩海盐,最称饶益,君续而倍之,饶益之甚,家故以财为闾右雄。

《丰南志》第6册《吴母胡寿序》

1182汪石公者,两淮八大盐商之一也。石公既殁,内外各事,均其妇主持,故人辄称之曰“汪太太”。太太当(清)高宗幸扬时,与淮之盐商,先数月,在北城外择荒地数百亩,仿杭之西湖风景建筑亭台园榭,以供御览。惟中少一池,太太独出数万金,夜集工匠,赶造三仙池一方,池夜成而翌日驾至,高宗大赞赏,赐珍物,由是而太太之名益著。门下多食客,有求于太太者,咸如愿以偿。家畜优伶,尝演剧自遣。扬城每值灯节,儿童辄作花鼓龙灯之戏,太太莫不招入,而人亦以乐得太太赏赐,争趋之。

《清稗类钞》第24册《豪侈类 汪太太奢侈》

1183清江浦为南北孔道。乾嘉间,河工极盛。距二十里即湖嘴,乃淮北盐商聚集之地。再五里为淮城,乃漕船所必经者。河盐漕三途并集一隅,故人士流寓之多,宾客饮宴之乐,自广州、汉口外,虽吴门亦不逮也。有徽人汪己山,侨此二百年矣。家富百万,列典肆,俗呼为汪家大门。与本地人不通婚姻,惟与北商程氏互为陈朱而已。

程氏有字水南者,以名翰林隐居。有曲江楼、菰蒲一曲、荻庄诸胜,诗书皆臻绝诣。汪则工书,能作方丈字,得率更笔意。广结名流,筑观复斋,四方英彦毕至,投缟赠贮无虚日。与扬州之玲珑山馆、康山草堂、天津之水西庄,后先辉映。未及二十年,家遂大落,典肆以负帑入官。汪亦贫悴而死,未至六十也。吴门午节后,名优皆歇夏,汪则以重赀迓之来,留至八月始归,此数十日之午后,辄布氍毹于广厦中,疏帘清簟,茶瓜四列,座皆不速之客,歌声绕梁,笙簧迭奏,不啻神仙之境也。

《清稗类钞》第24册《豪侈类》

1184姊氏于予为嫡。……姊归吴,善事舅姑,殁则以事少姑。里妇竞富,服御甚都。姊更折节为俭,曰:“非无财之难,无令名之难也。”公(按即姊之夫吴士衢)多客游,姊主家政,臧获指数百千,俱凛凛取约束。公纳广陵庐姬,仪于内子,姊处之雍雍。

《丰南志》第5册《仲姊伏》

1185偶见一写本,中有《琐琐娘传》,不著撰人姓氏,兹节录之云:琐琐娘艳姝也,妙音声。明嘉靖中,新安多富室,而吴天行亦以财雄于丰溪,所居广园林,侈台榭,充玩好声色于中。艳琐娘名,聘焉,后房女以百数,而琐娘独殊,姿性尤慧,因获专房宠。时号天行为百妾主人,主人亦自名其园曰“果园。”

《歙事闲谭》第15册

1186《胡心泉集》中,有《水香园记》,略言:吾县(歙县)西山水平远,居人复工选胜,园亭树石,错落分布于其间,与川岩相映发,而水香园为最著,载在邑乘,故余姻家右湘汪先生所筑。……今右湘族从奉宸君健堂,奉其先公之殡,宅兆里中,爱是园之胜,遂从其家购得之。健堂自其先禺策于扬,阅世者四,历年逾百,而行营冢圹,有旧都桑梓之思,可谓知本。

《歙事闲谭》第27册《水香园于乾隆中易主》

索引:

1573193233694746486717737889271204

12791291135814081415

第七节投资产业

1187次公名天镇,字定之,歙长龄里人也。……次公少服贾,以铁冶起建安。……公业既饶,举宗食指千计。……次公业转毂江淮间,居然拥素封,致巨万矣。

按:郑天镇于嘉靖乙巳,客死建安。

《太函集》卷46《明故处士郑次公墓志铭》

1188(汪)以振,字孟举,号朴庵,守之之考也。……商于金陵,娶杨氏,生守之。……嘉靖丙戌,朴庵故,百责萃躬,乃商于湖阴。数年,复大募工治铁冶,挥指百人,斩斩有序,工罔弗效。……守之客湖阴,赀日丰于旧。

休宁《汪氏统宗谱》卷116《汪尚权墓志铭》

按:1同书同卷《尚权号柳渠行状》称:“柳渠讳尚权,字守之。……宗先达亚卿东峰公劝之治生,乃募唐宗之匠于湖阴,业稽生之锻于柳下,因事之勤以励躬,即物之精以见志。……”

2“湖阴”是对芜湖的一种误称,唐宋以来颇为流行。见民国《芜湖县志》卷2。

1189朱处士云沾,字天泽,海阳(休宁)新溪人也。少从兄贾浙,……又从兄贾闽,盖课铁冶山中,诸庸人率多处士长者,争力作以称处士,业大饶。会岁不登,处士贷诸庸人钱百万。既而兄有疾,辄舍业扶兄归,客谓今始有年,收责而归,不后。处士谢曰:“钱易得耳,终不以此后兄归。”而丧兄,既又丧母,哀毁甚,几不胜丧。计业已倍亲,亲丧未举,寻以资斧授兄子为它贾,日从诸堪舆家游。游数年不得兆,辄号泣。既而神乃见梦,得由桥上园寻奉父母丧葬之意,曲曲得矣。既葬,则树丘墓表堂坊,日往来省视以为常,不问家人产。客谓处士:“闽诸佣人德次公不忘,第次公往召之,宜多应者,何论收责,此可以致不赀。乃令徒以一抖土而系终身,无为也。”处士唯唯,卒不行。人皆谓处士痴,而处士自若。处士生弘治辛酉,卒隆庆戊辰,春秋六十八。

《太函集》卷47《海阳新溪朱处士墓志铭》

1190歙阮长公弼,字良臣,世家岩镇。少承家末造,躬力贾,起芜湖。……彼中驵侩分行,独赫蹄莫之适主。长公策曰:“此吾业也。”请职赫蹄,乃鸠其曹,敛母钱,躬载橐而规便利,就诸捆载者,悉居之留都,转运而分给其曹,利且数倍。时购者争得采,利归染人,长公复策曰:“非独染人能白可采也。”乃自芜湖立局,召染人曹治之,无庸灌输,费省而利滋倍。吾方购者益集,其所转毂,遍于吴、越、荆、梁、燕,豫、齐、鲁之间,则又分局而贾要津,长公为祭酒,升降赢缩莫不受成。即长公不操利权,亦犹之乎百谷之王左海。

《太函集》卷35《明赐级阮长公传》

1191(李迪,婺源人,生于正统十二年,卒于嘉靖五年)其贻谋甚远,出囊借贷,共集不赀。抵广信,广买山材,木尽还山,自谓子孙无穷之利,工佣无虑数十人,货成无限数。河道?岩屹峡,艰通贸易,乃炼石凿河。功甫垂成,而公遘胀疾归,自是工佣星散,资货山材竟荡然矣。

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 明故处士兰田质斋李公墓志铭》

1192(吴)有容字子德,中怀义侠,乐施与,挟赀游闽、江右间。货楮山中。常年先以米银给诸造户,而征其息。岁适大侵,不责其逋,仍出粟赈贷之。

《新安休宁名族志》卷3

1193铁岭多产铁矿,媒利徽人恒鸠结无赖,动逾千人,鼓铸其间。得利则扰害邻乡,鸡犬不宁;失利则盘踞啸集,奔突四出。其为沙患岂浅鲜哉。

《沙县志》卷一《方舆》(见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第77页)

1194苏州府为核定踹匠工价严禁恃强生事碑

江南苏州府正堂郭,为□□倡乱等事。奉总理粮储巡抚江宁等处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一级(中缺十二字),众肆横缘由。奉批:仰苏州府确查实情报。奉此。随该本府行县拘捉窦桂甫等一干人犯,(中缺十二字),所有踹布之人,俱从江宁属县,远来雇工者甚多。苟有一人跳梁煽惑,则众心摇动,诚不容不(中缺十二字)一分一厘。今岁六月间,□有窦桂甫倡言年荒米贵,传单约会众匠停踹,索添工银。布商程、高、张(中缺十二字)开,相率呈县。而地方陈全等,见此辈停工汹汹,诚恐乱萌,亦具呈该县,申报宪台。蒙批确查间,众匠随已贴息,似可不加深究。但窦桂甫□□□□□□□敢于鼓众添价,因王明浩不肯附会,辄罚令唱戏酬神,以致余人皆停工观望。凶横如此,实系罪(中缺十一字)也。至于徐胜之与店主程美小等相争,亦挟窦桂甫之势,勒美唱戏讲和,乘机恣肆,断不可长。窦桂甫(中缺七字)棍,从宽决杖,驱逐出境。陈文之、吴□□先已惧罪,逃归原籍,姑免提究,不计复来地方作耗。徐胜之(中缺十字)头,姑免拟罪。再审吴震所告诈赃,□□金胜、程美所告,即系唱戏祭神之费,均难究追。惟是踹布工匠,(中缺九字)工人,应听作头稽查,作头应听商家约束。倘有来历不明及恃强生事者,即严行摈斥。其踹布工价,照旧例每匹纹银一分一厘,(中缺十四字)勒石遵守,则宪禁永垂,商匠皆相安戴德矣。等因。具招申详本院。奉批:仰府严饬。奉此。除将本犯转行该县发落驱逐外,合行勒石永遵。为此饬谕徽商布店、踹布工匠人等知悉:嗣后一切踹工人等,应听作头稽查,作头应听商家约束。倘有来历不明之徒,及恃强生事者,即行摈斥。至于踹布工价,照旧例每匹纹银一分一厘,两不相亏。店家无容短少,工匠不许多勒。俱毋故违,一体永遵。须至碑者。

康熙九年十月日

布商:程益高金胜记吴元震程义茂

汪元新程泰顺程源高隆记

程范升朱紫阳金和记程恒升

吴义盛程日升余允谦朱日茂

余益谦姚聚源程义昌程隆泰

张升记等同立

《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第53-54页。

1195吴县永禁踹坊垄断把持碑

署江南苏州府吴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蓝,为给示勒石永禁事。据布铺程三茂、元记、正记、陶乾泰、朱庆长、大记、信记、朱淮孚、查人和、朱乾元、汪益美、周万升、张义隆、谢长兴、坤记、昌记、杨泰顺、大顺、公记、姜同和、朱元孚、程仁茂、汪文元、张元升、程骏记、顾乾利、朱肇祥、成大顺等禀称:前控坊棍王协昌、陶善、缪万和、程阿三等,私议随牌霸折、借端勒借累业一案。荷蒙讯明定断,详奉府宪转详抚、臬二宪沐批,永禁坊户私议随牌名目,布匹应听布号自行择坊发踹。至遇灾借贷,本系通情。如有借欠未清,各铺号概不准再行借给等谕,晓示在案。王等尚敢复行翻渎上辕批宽免究。始据王等具有切结。但查伊等固非安分之徒,即此外坊户,亦良莠不齐。若再故智复萌,布业仍遭其害,环叩给示勒石永禁,俾阖郡踹坊咸知儆畏。等情。到县。据此。合准给示勒石永禁。为此示,仰六坊坊户人等知悉:嗣后尔等领踹布匹,毋许再立随牌名目,硬行霸折,应听铺号自行择坊发踹,不得垄断把持。至偶遇歉岁,如有前欠未清,不得再向各铺劝借钱米。如敢故违,一经该布铺指告,立即严提通详究办,决不姑宽。各宜凛遵毋违。特示遵。

道光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示。

发新安会馆竖立

《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第80页

1196苏州府为照章听布号择坊发踹给示遵守碑

江南苏州府正堂加三级军功随带加二级纪录十二次,为□□□□□守以安商坊而杜紊讼事。奉□□□批本府详,布商程三茂等上控坊户王协昌等,私议随牌霸折勒借一案。讯议缘由,奉批:查踹布一业,叠据商匠互控,各执一词。而酌理准情,总以听号择坊,乃为正办。该府所□□□□允如详,饬令将随牌领踹名目,永行禁革,由府出示,勒碑遵守。仍拟其牌式,先行送候察核饬遵,毋任把持滋事。此缴。等因。又奉按察司裕批:如详饬遵,并由府另颁示式,勒碑遵守。仍候抚宪批示。缴。等因。各到府。奉此。查苏城各号发踹布匹,向听布号择坊发踹。嘉庆二十五年,坊户私议随牌领踹,经前督粮厅讯断禁革。嗣于道光十二年复借米贵勒借,控经前吴县蓝令讯断,仍听布号择坊发踹,不准把持。前欠未清,不准再借,详府转详抚、臬宪批允出示遵守。十三年七月,前府访闻匪匠煽惑停工,即饬委员弹压,移厅查覆。坊户又以发布不公,禀厅议请随牌,详府核转,批准给示。坊长总呈,请饬取布商遵结。布号陈三茂不甘上控,批府查议,提集人卷核明查讯,商坊各县遵结。详奉批饬出示勒碑遵守。查坊户领踹布匹,先由同业互保,写立承揽交号,然后立折领踹。其所立经折,不过登记布数,稽查坊号。并非一经立折,即应认定随牌,不准另换也。且百工艺业,首禁把持。随牌名目,本属私议。虽名为杜布号营私勾串之弊,正所以启坊户把持勒借之端。一经准行,势必挟制布号,不能改发。该坊任意勒索,有借无还。借得银两,坊户分肥克呈,匠工转无实济。而布业累何底止,讼蔓迨无已日。且查坊户向号揽踹布匹,是犹佃户向业揽种田亩,佃户拖欠租籽,尚得退佃号召。坊匠踹不光明,岂竟不能更换,任其把持垄断,殊非平允。欲期商匠相安,故特给示遵守。为此示,仰布商、坊户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务各遵照现定章程,听号择坊发踹,择其踹踏光明,又无勒借情弊,即行照旧交踹,不得无端更换,致力作平民,失其生计。设有领布积压,不能克期交号及灰黯不能行销,准号另择发踹,不准借折把持。其十二年分所断各折,商坊讦讼有案,不准复还,以杜争竞。惟遇灾劝借一节,坊户果无前欠勒借情事,该号仍当照旧通融,以示体恤。仍于工价内扣还归款,不致悬宕。如有前借未清,不得再行借给。则坊户无从把持,布号不致累业,踹匠不致失生,实属三面皆平,彼此各安生业,毋许再行滋讼。倘敢故违,定提究办。其各凛遵。特示遵。

道光十四年十月三十日示。

新安会馆竖立。

《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第80-82页

1197公讳秉祥,字履吉(乾嘉时人)……讲求实业。尝于大鄣买山百有十亩,田地六十亩,矿山二十余亩,多召佣工相土树艺,家道因之日裕。别墅之旁,遍种梅花,俨有林逋遗风。

绩溪《金紫胡氏家谱》卷首上《秉祥公传》

按:绩溪胡氏多大贾。故秉祥除以赀购置山林、田地外,又购买矿山,似于投资产业有联系,故录之。

索引:

8241485

附录

徽商在发财致富后,购置土地,家人均分财产是常见的现象,这在本书所录资料中亦屡见不鲜。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顺治十一年休商汪正科所立《汪氏阄书》一纸,记载其子孙立阄分产的事实,较为典型,所列田、地、山、塘、房屋数字较为具体。象这样的材料,尚不多见,它对研究徽商资本的出路颇有参考价值。故摘录于后。

——编者

1198汪氏阄书序

余祖起祖公自唐居休宁之旌城,十一传至宋文敢公第四子员公,七传至安公,始迁于钗川。由此而后。三传至福厚公,大明高皇帝定鼎金陵,□为匠籍。又充二十四都一图里役,第里、匠二役□能□□。成化乙酉冬,四世祖仲悦公请凭亲人□士余将田□□有奇,节年收其籽粒,□□□□□□□□□□□宗之余荫。至五世祖因当里长充贝皮无措,所置之业,竟成乌有。云佳公生父讳社富公,生叔讳社荣公,生姑三:长曰催弟,适城东张隐;次曰爱弟,适溪头王秦;三曰银弟,适洪瑞塘程天表。吾父七龄失怙,祖母孀居,叔祖居亡,家徒壁立,竭力耕耘,粗足衣食。元配母洪瑞塘程氏,生兄正宗,娶下古塘金氏,生姐英弟,适查田潘积钿。继娶母下古塘金氏,生身,生妹满弟,适麦岐村戴应时。又值家道徵(微)薄,勉充里役,奔驰催征,苦难尽述。复思里役贻累子孙,时甲首孚潭许发德户头惟汉者,议以里甲朋当,主墨永为遵守。今吾姓里役之苦得苏者,吾父之力也。余年十五以六礼娶塘口许氏,善事公姑,克全妇道。至二十有七,以宗祧为忄吴(虞),娶侧室陈氏,生子三:长曰大义,娶南关吴五九之女,生孙光昭、光曜,生女孙广弟、生弟。继娶□馆程一□女。次曰大仁,娶本村金法之女,生女孙求弟。三曰大都,娶洪瑞□陈有邦之女,生孙光日韦,女孙辏弟、德弟。余自弱冠,拮据经营,十有余载。后于皇明万历三十九年,同本村金陈等营肆于芝城景德镇,贸易丝帛,克勤克俭,兢兢业业,迨三十年。幸赖祖宗之庇,蚨物稍裕。不意世道多艰,寇盗充斥,店业连遭焚劫,货物屡被挂欠,一生辛勤,徒劳无功,满腔郁结,双目昏盲。但逐年所置产业,并承租(祖)田地,若不清书于册,日久难以稽查,请凭亲族人等,除批与长孙(昭)外,其余因其肥瘠,三子均分。设立福禄寿阄书叁□□□□□□□□管。仍有各欠帐□余资本,立有帐簿一本,以为养老需。俟后三子均分,尔等当思创业之艰难,宜慎守成之不易,同心合志,营运撑扶。兄弟如手足,当和谐孝友,毋以睚眦伤和,勿以射利伤义。各宜愤志,光前耀后,以慰亲心,以期昌大,是为序。

福字号长男大义阄定田地、山塘、房屋等业开列于左:

计开

……

(“计税”九亩六厘一毫租九十七石且)

……

……

……

房屋

……

禄字号次男大仁阄定田地、山塘、房屋等业开列于左:

计开

……

(“计税”八亩七分七厘一毫五丝八毛租九十二石且)

……

……

……

房屋

……

寿字号三男大都阄定田地、山塘、房屋等业开列于左:

计开

……

(“计税”十二亩七分零四毫租九十四石且)

……

……

……

房屋

……

以上各阄定田地山等业,倘日后扦出风水俱存众公用。

批与长孙光昭田业开计于左

……

计租拾伍石且

又将存众产业开列于左

……

以上产业逐一存众,苗利均收。

又将众存各帐开列于左:

……

(借出银两共计二百六十四两九钱八分)

一各亲朋仍有往来帐目另立有帐

一景德镇各铺所欠货价另立有帐

以上各帐照数取讨,兄弟三人均分。

一存实本银六百三十两,三男均分。

大清顺治十一年甲午岁三月日

立阄书父汪正科

嫡母许氏

生母陈氏

……

承业长男大义

次男大仁

三男大都

……

代口代书亲眷陈功

第六章徽商的政治态度

第一节徽商与封建政治势力

1199吾乡之郎而赀者一也。乃其以资而郎者则亦有不同焉:具有才徨,不得志于正途,思奋一长以表见者上也;家尚阜殷,可优悠以自逸,勉徼一命以荣亲者次也;赀已澌尽,将困乏之难支,用贾三倍以取偿者,斯为下矣。以上三者,皆有其人,无可悉稽。

万历《歙志 赀级九》

1200(王成一公)讳祖德,又名祖关,字彦武(休宁人)。……祖讳维宗,积善存仁,学书习礼,受业郑赵三先生之门。连举未第,退事于商,获利倍万,增创田粮三百余石,屋宇火毁,革故鼎新,数倍过旧。……永乐二十年以人才赴京,除唐山二尹,为政以德,民咸感之。上司旌异,保升经历。公叹曰:“汉有两疏,晋有元亮,可谓大丈夫。”遂辞归。……正统丙寅(卒)……生于洪武壬戌……享年六十有一。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

1201(吴)处士自宽,歙溪南人也,字克仁。……父曰继善,以贾起家。母方氏,举丈夫子五人,处士最长,受室蜀源鲍氏,是为孺人。处士受贾山东淮海间,折节为俭,居常不通宾客,其所绍介则皆有名公卿。乔尚书宇引处士为布衣交欢甚。处士客尚书所,尚书手书处士赞辞归之。正德中,处士以赀赐爵一级,既受檄,犹著田间冠归。孺人左右处士治生,大都由纤啬起,事舅姑孝,终始无不当处士心。……嘉靖改元壬年八月二十六日丧孺人,又明年甲申六月十五日丧处士。处士生天顺戊寅九月一日,距终年六十有七。

《太函集》卷47《明故处士吴克仁配鲍氏合葬墓志铭》

1202休宁汪松峰公(明正德隆庆间人),……幼[ht5,6]句攵书力学,志欲出而有为。弱冠乃改业,挟重赀游吴楚间,而多居货于豫章。予每接豫章、饶阳诸缙绅士夫,无不啧啧称公,谓公明义利,达时务,其材识不同庸人,必不冫民冫民焉无所表见于世也。……公捐金数百助军饷,以御倭难,挥使之授似不为过,况公以超逸之材,得杖钺柄事,必能乘时以树奇伟之绩,韩、白、卫、霍不能及,公何辞之有哉 ……且予闻公之居家也,俭朴自持,绝不事华靡,惟贝周恤其穷者,虽多弗吝,则公于居常施予亦不冀贫乏者之德我,而缓急之际乐于输,将以为国家助焉,用博一官也。计其出而受其偿若贸易者然,宜公之弗居也。已是故为其郡与县者若栗公邑侯有宾乡饮之请,若胡公张侯一以“文武传芳”奖之,一以“公侯干城”奖之,无非重公之贤,藉之以为劝耳,岂曰溢美乎哉。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挥佥新公荣归序》

1203徽著姓推休宁汪。……公讳起前,改麟英,字道叔,瞻阳其别号也。……公仅十龄,值家中落,安人命仲下帷,属公偕季挟箧游湖海间。初楚,次闽,赀稍稍起。而中于火,中山逋中于寇,仍落如前。公益茹檗宣勤,廉五贪三,竟以赀雄闾右。仲亦隽贤书,克副太安人程期意。而公客于外,每念太安人辄顼顼不自得,故还子舍,必偕仲季怡怡食膝前。……仲宦游十数载,一切家政,公实左右之,俾仲无内顾忧,得擅清誉。祠名贤,贻父母令名,公与有功焉。公念赠公(父)早背,丈夫不以儒成名,逐逐泉刀之末,未能以泽及民,乃通籍主幕。莱州豪有力为奸,绳以法。……公故恬谈寡营,迨移襄阳幕,遂返初衣。伯子可铭需次百里,公命蜕故赀与叔可镇客粤,独以下帷课仲子可钦。……伯与叔质剂粤,日以丰涪,将颉颃公于昔。公令推其意佐仲子,使毋内顾忧,如佐仲父焉。公尤负至性,急然诺,赈孤穷……以缓急来,必倾储应或焚券不责偿。……公距生年癸酉,周甲子余五期。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参军麟英公行状》

1204吾乡左儒右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易衣而出,数米而炊,无遗算矣。至其子弟不知稼穑之艰难,靡不斗鸡走狗,五雉六枭,捐佩外家,捆脂中井再,乐则乐矣,忧亦随之,虽有江河,漏厄难奉。幸而以赀通籍,得请一官,奉檄而行,奄有民社,视簿领如左券,纳苞苴如子钱。

《太函集》卷18《蒲江黄公七十寿序》

1205(江)公讳演,字次义,号拙庵,徽郡歙县人。……托迹淮海间,播迁之余,家亦中颓,而公之志气不少衰。……再游邗上,竭蹶营造,无一宁息处。……惟以济人利物为怀,初无自私自便之念,以故当代名公巨卿,咸倾心款接,而修缟纟宀一[jx-*9]之雅。然公自视拾然,凡与游者无不叹其才识之过人远也。

处家至俭,一布袍屡浣不易,一茧被数十年不更制,非筵宴,尝蔬茹,无脓鲜之奉,有齐晏子风。至于为人排难解纷,扶危持颠,创不朽之举,辄捐千万缗无所吝。广陵尝遭火患,延烧恒数十百家,输赀赈给,且不令受惠者知出何人。族中家庙圮塌,一力修葺,扌裒题壮丽,比昔有加。更构立支祠,以妥先灵,而饬祀事。其族故稠密,饶裕者故不乏,而窭困者亦所在多有,周恤之道,岁有成例。凡冠婚丧葬,力不能举者,厚赠赡之。又设家塾,诲族中子弟,其间文行优长者,择而铎其教。师有常俸,弟有常饩。若乃绌于章句学,而练于经济时务者,则量能而任之。

歙邑处万山中,路最险峻。东界绩溪,山势斗绝,山参嵯盘互。有曰新岭,其险隘尤难名状,即国茂公(演之父)携家避地时所长吁而动念者,公每过必怆然。岭之北有故道,依山傍溪,由镇头趋孔灵约三十余里,明季贼寇蜂起,郡人议舍平陆而僻险蜓,新岭之号始著。而下路梗塞,为行旅者苦,百年内过大半矣。岁甲戌,公请于督抚,捐金开凿,凡驿汛、寺观、茶庵之设,四五年间约费数万金。由是往来络绎,坦夷自由,迥非昔比,事载省通志中。郡北万年桥圮废,捐金倡修。金陵燕子矶关帝庙年久倾颓,为之重修。扬州下河多水患,尽策拯救。岁己未,大旱,伍佑至东河百二十里,川原夙竭,转输失利,公输帑浚之。至如施木畸、恤饥寒,凡所以燠庥夫斯人者,靡不备至。或亲串中有通方致远者,力为培植。或缓急相通,必应所请,逆知券不能偿,则或退或焚,以安其心。慈祥深厚,重义轻财,虽平原、孟尝,可以不愧。而肝胆谊气,骨鲠性成,面折人过,尤有汲长孺之风焉。尝逢翠华南幸,公跪迎于门,蒙温语相劳,公癖癖奏时,天颜大霁,赐以宸翰克食,亦异数也。公生于崇祯丁丑,卒于康熙庚寅,年七十四岁。由太学生考授州同知,敕封征仕郎、内阁中书。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诰赠光禄大夫演公原传》

1206府君姓吴氏,讳钅丙,字岘山,号嵩堂,歙之丰南人。……会大伯父早卒,而王父治鹾汉皋。……遂与三叔父分任其事。……

府君以附贡生循例捐候选道,加四级,诰授资政大夫。翠华南巡,承办文房差务,恩加顶戴一级,复邀荷包、银锭、貂皮、文绮、藏香、克食之赐。丁丑,翠华再莅,又蒙恩加一级。壬午,复蒙赐宴天宁寺,盖异数也。癸巳,以输饷议叙蒙恩加六级。府君每荷宸光,辄率不孝(吴绍唔)等望阙谢恩,勉以读书报国。迨不孝唔成进士,蒙恩授武英殿总校官,以书戒曰:“汝膺是职,人以为喜,我以为忧。古云校书如扫落叶,汝宜竭心力图之。未求邀功,先求免过。”不孝唔至今铭之衣带间不敢忘。而不孝浣(吴绍浣)成进士,蒙恩授馆职,自虑少不更事,特请假南旋,亲聆诲迪。方冀趋庭,日有所闻,得以免于罪戾,而天降之罚,不自殒灭遽延于府君。自今以往,不孝唔、浣等虽忝窃天禄,复何为哉!……府君生于康熙四十七年……卒于乾隆四十三年……

《丰南志》第5册《皇清附贡生诰授资政大夫候选道加四级恩加顶带一级又恩加一级议叙加六级显考嵩堂府君行述》

1207江春,字颖长,号鹤亭(歙县人)。性警敏,少攻制举,为王已山太史弟子。辛酉乡闱,以兼经史呈荐,额溢弗捷,弃贴括治禺策业。练达多能,熟悉盐法,司鹾政者咸引重,俾综商务,勤慎急公。上六巡江南,两幸山左,祗候供张,胥由擘画。尝于金山奏对称旨,解御佩荷囊,面赐佩带,晋秩内卿,于净香赐金玉器玩,并御书“怡性堂”额,康山则两蒙特幸焉。乙巳庆元,恭赴千叟会,与族兄进同与宴,锡仗帑舒运恩数异常等,人以为荣,盖由公实心报称。逢大典礼暨工、赈、输将重务,殚心筹策,靡不指顾集事,故独契宸衷也。当提引事发,人情危惧,公毅然赴质,比廷谳,惟自任咎,绝无牵引。上识公诚,置商不问,保全甚众。内监张凤盗销金册,畏罪南逃,公踪迹遂得之。上谓尽心国事,特宣温旨,加授布政使衔,荐至一品,此其大端也。他如建宗祠、整书院、养老周贫,及一才一技之上,望风至者,务使各副其愿。其敦本尚义,又族戚宾朋所共钦者。年六十九,无疾终。

《橙阳散志》卷3《人物 义行》

1208君讳鉴元,字允明,号谏江,又号余圃。先进以盐旬自歙迁仪征,迁江宁,迁扬州,皆占籍焉。……先生总司鹾事十余年,诰授通议大夫,候撰道。乾隆五十五年,入京祝万寿,加一级,召预千叟宴,赐御制诗及粟帛;又以输军饷一万两以上,议叙加五级,覃恩诰封中宪大夫、刑部山东司员外郎。

《歙事闲谭》第25册

1209(江登云,歙县人)十六岁从兄客鄱阳。予族多治禺旬业,时勉亭公司饶埠鹾务,深器公之才识,尽假手焉。公意殊不自得,尝语人曰:“丈夫志功名为国家作梁栋材,否亦宜效毫末用,宁郁郁侪偶中相征逐以终老耶!”……

公入武庠,丁卯领乡荐,连第进士,膺殿廷选,侍直禁卫,恭慎称职。……

辛未岁饥,流亡夹道,公寓书邗上族人,筹策救荒,得醵金若干,买谷赈乡里。……

公自甲午迄丙申,三膺朝命,署南赣都督。……生康熙丁酉正月三十日申时,卒乾隆戊戌七月初九日。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覃恩累晋武功大夫袁临时将署南赣总兵官登云公原传

1210(许蘧园,清康熙乾隆间歙县人)初试陶朱策,拥多财,辄以利济并为,三党亲族赖以沾溉。而先生俯视持筹取盈,第偶然借径,非其好也。壮岁通籍部曹,综理周详,出人意表,如太阿出匣,光不能掩。既秩满出守楚邦,旋镇抚四郡,再摄大观察,秦镜高悬,庭无滞狱,楚人惊以为神。

《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10《蘧园许君六十寿序》

1211汪尚广,字大中,岩镇人。勇于从义。时歙河淤塞,尚广请于官首倡疏浚,至今赖之。先是尚广祖诚义因赋役繁重,有免征之请,有司不能行。里中尤苦丝税,尚广控于大司农,奏悉平之。郡守董石表其庐曰“世德重光”。客武林时,开商籍,浚运河,立义仓,修道路。执政上其事于朝,予爵一级,事详《陶望龄集》。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212鲍光猷,字立勋,(歙县)蜀源人。性孝友,多才能,佐兄弟甸治鹾维扬,上官知其贤,凡事皆与规画。博施泛爱,情谊周浃,里中诸利益事,悉赞其兄为之。后货殖增于前数倍,举归于兄,不私其子。乾隆甲辰,翠华南幸,赐御书“福”字。庚戌,恭祝万寿,由候选布政司理问加顶带一级。光猷感激图报,常戴星出入,积劳致疾,卒。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213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朕此南巡,所有两淮商众承办差务,宜沛特恩,以示奖励:其已加奉宸苑卿衔之黄履暹、洪征治、江春、吴禧祖各加一级。已加按察使衔之徐士业、汪立德、王勖俱著加奉宸苑卿。李志勋、汪秉德、毕本怒、汪焘著各加按察使衔。程征升著赏给六品职衔。程扬宗、程峨、吴由玉、汪长馨俱著各加一级。钦此。

光绪《两淮盐法志 王制门 德音上》卷6

1214吴永亨,字咸吉,(清休宁)和村人。性孝友,父业浙盐,……初捐州同,封父母,加捐通判,以子树卓布政司理问,加二级。又塘工议叙随带加二级,赠朝议大夫。

嘉庆《休宁县志》卷15《人物 乡善》

1215何永昌,字思敏,(歙县)畜券人。贾于广济县之武穴镇,见义必为。尝伐石?江西彭泽县之梧桐岭,建太平庵于其上,构茶亭以荫谒者,施田亩以资僧禀,修黄州之牛关矶庙,设救生船,掩埋广济午山湖灰劫场之暴露。广济令陈某失上官意,将以亏帑劾,弛囊金六千助之,事乃解。在武穴镇数十年,施粟设浆,有“何善人”之目。《广济邑志》备载其善行于《流寓》中。后援例铨授贵州思州府知府,甫莅任,忽膺心疾,遂以宽慢镌级,遣戍。子秉杼,字星坦,随以行,冒霜雪,越险阻,抵戍所。逾年父卒,孑身边域,泣血治丧,扶柩归葬。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216封建之世,计口授田,处四民各异其所。贫富无甚相悬。周末兼并,而货殖之术以兴;魏晋后崇尚门第,九品士庶之分,事虽异古,而杂流不得与清班并。仕者禄秩既厚,有功者又有封邑之租,以遗子孙,故可不与小民争利。唐时封邑始计户给绢,而无实土。宋太宗乃尽收天下之利权归于官,于是士大夫始必兼农桑又业,方得瞻家,一切与古异矣。仕者既与小民争利,未仕者又必先有农桑之业,方得给朝夕,以专事进取。于是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势益重,非父兄先营事业于前,子弟即无由读书,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则纤啬之风日益甚,然而睦姻任恤之风,往往难见于士大夫,而转见于商贾,何也 则以天下之势偏重在商,凡豪杰有智略之人多出焉。其业则商贾也,其人则豪杰也,为豪杰则洞悉天下之物情,故能为人所不为,不忍人所忍,是故为士者转益纤啬,为商者转敦古谊。此又世道风俗之大较也。

《落帆楼文集》卷24《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

1217翁姓江氏,讳才,字大用。歙之溪南里人。……翁生三岁而父卒,依兄奉母吴以居,时家祚中落,茕然无以生也。翁年十二三即从兄屠酤里中。稍长从兄如钱塘。其在钱塘日,坐鹧铗售米盐杂物,兄弟服勤茹粗,而母甘旨,常苦不克。翁乃叹曰:“丈夫当观时变,察低昂,立致富厚耳,安能久为此琐琐乎!”遂辞其兄,北游青、齐、梁、宋间,逐什一之利,久之复还钱塘,时已挟重赀,为大贾。已而财益裕,时时归歙,渐治第宅、田园,为终老之计。会中官出镇两浙,毕真者,宁庶人之党也,包藏不轨,先以威胁其下,牛羊用人,日肆荼毒。于时,翁年四十余,有四子,即收余赀令爬、绊北贾维扬,而身归于歙。教衿、珍读书学文为举子,遂不复出。每自言曰:“吾先世奕华衣冠,今久易业为商贾,不可。”无何,衿与珍并入学为诸生。嘉靖庚子珍应应天府乡试,中式。越四年,甲辰登进士第,乙巳授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知县。道过歙,拜翁,翁曰:“吾祖宗厚积久不发矣,汝今始受命为民司牧,汝其勉哉!吾闻高安财赋之区,而疲瘠之余也。汝毋要名,毋希上官之旨,唯廉唯勤,唯镇之以静,而抚之以宽。勉之行矣。”珍受教唯谨,既三载,戊申征书至高安,珍北上复过歙,则翁病矣。珍涕泣不欲行,翁强起饮食,责珍曰:“吾教汝日夜望成名,今汝幸际明时,叨简命,汝不思乘时奋庸以显汝父母,乃效儿女态耶 ”珍既至京师,进授礼部主客司主事,翁又移文戒之,皆森然法度之语。翁不读书而天性高明,有器识,意度甚伟。其徙业维扬,先事而作,未几留浙西者往往被祸,而翁父子独不及焉。……翁初贫后富,务实守约,终身如一。……翁生于成化乙未十二月二十日,卒于今年嘉靖乙酉六月二日,享春秋七十有五。

歙县《溪南江氏族谱 处士终慕江翁行状》

1218(许)公讳海,字伯容。……公挟赀往来吴越燕赵间。故善交,倾盖如旧,即邂逅,公去往往见思。同贾者推心任之,又缓急阴厚,既久多不忍去,赀大起。……公即商游,乃心好儒术,隆师课子,冀功见当世。乙卯佐举于乡,或谓:“公有子且楼封,公恶用贾 ”公矍然曰:“儿出当为国,吾为家以庇焉,欲令内顾分其心邪 ”己未,定业湖阴。……生弘治壬戌五月十一日,得年六十耳。”

歙县《许氏世谱 明故乡士良源许公行状》

1219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赀,驰千里,播弄黔首,投机渔利,始可致富。翁(许晴川,明嘉靖间人)不越户庭,不施智巧,优游而居积之,赀累巨万,甲于一乡,较之履危历远,劳逸之相去何如,富诚有足多矣。迹翁之才,使操觚染翰取青紫如持左卷。顾高卧不仕,……翁故得楼封进阶征仕郎官。……子五,长以言、次以立、三以和,俱贾游,克修翁业而息之,殷殷然威矣。四以受,由赞政戎府,授南京府军右卫经历,藉藉有声,推重元老。五以化,幼与予同门,以郡员为国子生,渊深宏博,奋翮有期。

歙县《许氏世谱》卷6《寿敕封征仕郎叔祖晴川翁八十叙》

1220(汪文璧,明休宁人。父)业儒不售,改服贾。举三子,伯夭,仲亦服贾,季为公(文璧)。少有大志,多闻强记,王父曰:“是必亢吾宗。”延名士为师。弱冠,耿恭简公录为诸生。(后为代州知州。)

《大泌山房集》卷65《汪代洲家传》

1221先大夫讳一莲,字伯清,号南冈。唐咸通中先光公始自休邑迁歙之溪南,二十传而为高祖继善公,继善公生自宽公,自宽公生良铎公,先大夫季子也。自为儿时,绝无婴儿之态,祖父母愈怜爱,愈益醇谨。……家世受贾,祖殁瓜分,资斧既薄,而是时先恭人妣始归,先大夫乃弃儒贾淮海之间。然性故长厚,不操市心,子钱多为人负,有善相人者,熟视先大夫曰:“君骨法当横金。”客笑曰:“若贾人安得此。”而是时余已就塾,先大夫谓所亲曰:“何由知非吾儿哉!”则寓书先恭人,其善课儿。……辛卯余举于乡,明年成进士,先大夫……授余以“宁静”、“淡泊”二语。筮仕宁化,命曰:“宁化僻处山间,不登贤书垂二百年,儿其以父母为师保。”寻调归安,命曰:“归为岩邑,且多巨室,赋役繁兴,小民不堪。”量移晋曹承乏司会,命曰:“无委吏也,小民浚脂以转输,军士枵腹以仰给,小志之。”在榷西关,命曰:“商困极矣。”既晋为郎,命曰:“此中多耗国之资。”出守吉安,命曰:“此故文章节义之地,其奖贤旌异,以无忝表帅。”既督蜀学,授以教规。再补山西,申以蜀命。其间家食又使仕优而学,尝呼余语曰:“儿知学乎,学非章句,亦非空寂,宪章文武,此真儒之实用也。”又曰:“学在不激不徐,吾见儿终夜不寝,于诸孙欲速其功,病助长矣。”不孝受命未能克也,而今已矣,趋庭无复旧闻矣。余入籍二十年,先大夫在官署仅三之一,尝勉余:“儿但毕力于公,吾自拮据家政。”……

除道、缮梁、修刹、赈饥诸轻财好义,未可更数。宗人有冬而被松毛者,先大夫曰:“贫至此极乎!”厚给之,殁而赙焉。始先大夫居吉署,见余夜阅狱辞,戒曰:“若无倦视,死生惟若。”顷归,悉谢诸属道馈,曰:“吾戒吾子,谊不敢当诸君之赐,仆益无名矣。”江行遇窭人子,辄助金钱。

自余始为令,而郎、而守,三受国之宠命,绝无贵倨意,恂恂下人。义所当言,又正色以语。独居别业,时探濂洛诸书,亦不乏山水趣。值好风日,乘桴策杖,与齐年者同游,足迹不入公庭。尝笑语人曰:“吾欲吾儿为清吏,吾独不为清吏父乎哉!”……先大夫生嘉靖庚子四月初九日,寿七十有三。

《丰南志》第5册《先大夫请状》

1222(汪良举)年十七时即以尚书补邑博士弟子,寻以赀入南太学,文采艳奕,雅为太师茅公等所器重。……提举(即汪良举)卒业南雍归,后遭父东川公(汪一麟)丧,哀戚甚悼。……一日面向母跪请曰:“父母生予八尺躯,上之不能乘时取甲第以树勋朝家;次弗克窃三秉之粟以奉母欢,曷称为子 ”遂拜母治装北上,逾年,授山西按察司经历。……(后)以内艰奔归矣,服阙起补东粤,甫九月而铨部积前劳愚擢闽藩都司断事。……五年以政最,升滇南白盐井提举。滇南腴壤,榷勋重职,佥共仪提举,诎于大原闽粤者必取赢,于是提举笑曰:“近膏者润,独不有蒉然不受染乎 ”至则下令绝成贽,舒灶户,平市易,时称掣十余事,盖提举家世瑙盐淮扬,故习知盐课利病若此。数月,商灶咸悦,治大著。会以执法忤参藩,刘君上告,愿乞骸骨归。剡数上,得请,旦日即行。行时检橐中装,堇堇俸钱百余缗而已。……提举家故饶,洎提举身不治生产,不握算,不视衡石,用稍稍诎,至是益发减产。……丈夫子七人,两督其家,余俱使缀学,治举子业,延师课督,不遗余力,家居岁余病殁。

提举名良举,字司直,号少川,姓汪氏。世居休宁西门……曾祖讳麟祥,祖讳福坚,父即东川公,讳一麟。……以嘉靖甲午五月二十日生提举,提举年五十有九,万历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卒。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提举良举公墓志铭》

按:据《休宁西门汪氏宗谱》载,汪良举的家族“世殖淮扬间”,为富贾。

1223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尔汪应亨乃南京应天府通判起英之父。大隐隐市,良贾贾仁,雅有儒风,惟尔少工儒业,绝无利习,惟尔原薄利谋,急人急,以能周人,用归如流水。……兹特赠尔为承德郎,南方应天府通判。”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天启四年三月《京兆应亨公暨金安人敕命》

1224(汪)心如,名父子,秉训读书,笃挚有道谊人也。其父参军公与伯父比部公大衾长枕一室,分甘蔼如也。乃心如善过庭,能效父子兄弟法,弱冠随父游闽,已解取赢术。壮益鼓箧橐,东底东粤,北走燕京,凡征歉物转之必盈之,征贱物转之必贵之,所至操奇有声。参军公筮仕得莱州首领,当委,解及京,诖揽商误。会值魏?窃法,琐举毛织,主者督过,几不免。心如在粤,获状疾走八千里,冲冒于风涛沙碛间,至则大出所赍,不问劳费,而以急脱为务,顷之得解去。寻升襄阳卫参军,不欲赴,悬车谢事。……仲尧俞有才誉,补博士弟子员,参军属之。心如曰:“仲读书,冀光承父志,某愿以羡私佐夜膏。”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候选郡幕心如六秩寿序》

1225汪汝蕃,字生伯,(清休宁)西门人。少孤贫,倜傥贫(有 )奇略。携家维扬,镇师高杰争驻扬州时肆屠掠,蕃慷慨抵营开陈,杰为怒解,扬人赖之。筹运奇中,鹾商群推祭酒。……(子)楫受特恩,以词臣加一级服册封琉球。时蕃届八十,琉球君臣制诗文为寿,远近荣焉。性峭直,遇非礼不肯宽假,姻戚寓维扬,待以举火者多人。

康熙《休宁县志》卷6《人物 孝友》

1226刘正实,(歙县)向杲人。邑田赋旧例,排年、总催,弊端丛积。自康熙丁酉至雍正己酉,积欠逾二万两。正实之弟丰年时就粤西州牧,谒令赴官,令具言民困状,丰年慨然自任代捐,归告正实。正实自忖合兄弟之资尚有不逮,姑至淮南谋于邑之业鹾者,庶易成,否则当破产以集事。已而淮众感正实真挚,且首输为倡。邑令汪文坦并将无业有粮之户丁、匠丁班额税均平摊入田亩,邑困大苏,永无逋累。正实尝过江宁,镇有夫鬻其妇偿负而哭之哀者,即为捐金赎还,又捐设救生船于京口,其余修桥葺亭善事甚多,以营田例授知州。丰年亦以廉明称。

民国《歙县志》卷6《人物 义行》

1227程士秀,号实夫,(婺源)渔潭人。……仲弟元瑞官江右,秀每商于粤必诣之,谆谆以洁已奉公相碑。见有善政,则喜曰:“是足慰先人于地下矣。”

《婺源县采辑 孝友》

按:程士秀乃清道光时人。

1228(江)偕寿公号仁庵,……多才能,善会计,富甲郡邑,乐善好施。……洪武初,征取天下富户,以苏州沈万山为首,公等数人随之同入京师。公奉诏建水西门及西门大街廊房,工费数十万。工成,旌为博士。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恩奖博士偕寿公传》

1229君讳一麟,又名文征,字从周,姓汪氏,号东川,休宁人。……按状汪为休西城巨族,……(一麟)高祖思美,曾祖希仁,咸以输粟给边,例得赐冠服,旌其门曰“尚义”。祖麟祥,敦善乐施,郡守揭名“旌善亭”。父福坚,号西潭……(一麟)少习举子业,因念其世殖淮扬间,寡兄弟可托,遂弃儒就之。……与伯氏子分产,腴薄罔计。见人贫必贷,不能偿即焚券不责,乡党称为善人。邑大夫每造其庐敬礼之,表其堂曰“世义”云。君慕古嗜学,尤耽墨缯。游洪都,诸藩闻君名,屡召见,辄以布衣辞。益府因授以良医冠服。……年几四十即退隐,日惟课诸子学业,优游自适。(嘉靖)庚申六月忽婴毒,……于是月二十七日卒,距其生正德甲戌正月某日享年四十有七。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处士一麟公墓志铭》

1230许禾,字本中,(明嘉靖间歙县)东关人也。至性诚笃,轻财好义,家族乡党多倚赖之。缘善贾,故业浸饶。思所以为义者,则无若先奉先而后逮下。于是捐二千余金,鼎建宗祠,恢其堂楹,而辟其路径。建高阳里石坊,巍然特起。更捐若干置义田,捐若干置义舍,捐若干置义塾,捐若干置义冢,复储若干以资不能婚者,储若干以资不能葬者,其于义举无一缺,而义声大振矣。卒年七十余。

有弟谷,倜傥负大略。常上十三策,皆疆事。先谒守令,所尤急者三事,一城歙,一置监司,一练材官。守令虽壮之,而不能上达。无何倭寇起,数十众突出界,谷奉太守陶公命为守东门。史令奉母入城,谷不即启,要与城城,得其坚誓而后许。贼由间道遁。而城议兴,始谷策,终谷功也。

《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9《许禾传附弟谷》

1231凌仲礼,号梅川(明歙县丰南人)。少随父游,之龙游,道拾遗橐数十金,虽行李困乏,觅其人数日,而卒还之。后游金陵,得龙江关河西之浒家焉。龙江乃陪京要津,为吴越闽楚艘舫之总汇,榷政司自水部监以直指,往来商旅之应榷者恒苦滞泊,公为之条上便宜于直指,得嘉纳行之,以故商与官两益,两国课用饶。当事者皆心膂任公,公一以结客四方,名大噪江湖间。生平不事诗书,每喜敦崇儒术,宾礼师友。诸如族侄孙民部公曾以侨寓之膏火待佐于公,而他可知也。晚年买山半亩于城北卢龙之阳,构精室,额曰“尺猊”,莳名花修竹,掩关自娱。年八十有八。奉恩例进服以荣之。

《沙溪集略》卷4《文行》

1232黄世权,字仲谋,(婺源)潢川人。在襁而孤。长,佐叔兄三凤挟赀游四方。性慷慨有大度。顺治戊子,以厚赀畀故交,贩木于闽,其人不戒,尽洗其橐,仍以余赀往接济之。适入闽,兵荒,道诠相望,竟散金市义而还。康熙癸卯,客江右,遇假逃人肆害,乡民病之。权竟执之,白诸当道,正其辜,群凶为之敛迹。甲寅岁,额附石大将军建营房千间于京口,当事仓皇无措,大将军知权名,召见之,悉以委权,未匝月而工告竣。将军嘉其才义,锡之袍帽,待以礼,润州士民咸德焉。至其孝友性成,哭父早背,敬事孀母,友爱诸昆,人无间言。邑令刘公光宿、王公晟俱礼致宾筵。

光绪《婺源县志》卷31《人物 义行》

1233黄金印,字函五,(休宁)居安人,浙江籍。尝游濡须,值顺治己亥,海寇告警,不惜倾赀佐军需,城获保全,长老至今犹颂其义。

嘉庆《休宁县志》卷35《人物 尚义》

1234汪燧,字遂有,(歙县)瞻淇人。家贫,竭力养亲,所欲无不致。中年贾于浙,业稍振,念两兄贫犹昔,所入辄分与之。里党孤贫赖以举火者甚众。康熙六十一年,岁饥,散积谷五百石以振族人,凡设义渡一,创祠宇三。子绂,字方来,太学生。以父老代治盐策,鹾使者知其才,举为浙甲商,益体父志,务为善,凡以泉布授人,必置奇羡,俾周其宗族亲友。郡邑有大役,急公恐后,邑中逋赋积至二万八千两有奇,诸绅士倡义举,分年代输,绂与焉。名载邑令汪文坦《绅士公输旧粮碑记》。尝居吴,族有为贵官所衔者中之,以盐法乞援于绂,绂慨然曰:“吾罪也。”即诣吏自诬。贵官怒,械系之,濒死者数。会有白其冤者,责修苏城,狱乃解。时人称其义侠。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235徽多高赀贾人,而勇于私斗,不胜不止,又善行媚权势。

《大泌山房集》卷66《何中丞家传》

1236(方)原生,字功杰,一名庆师。直谅方刚,处事果断。商游汴梁,王公巨卿器重,而能敬以持身,怒以接物,誉播郡邑,惠遍乡间。生明洪武乙亥,卒成化丁亥,享年七十有三。

《方氏会宗统谱》卷14

1237(方)念宁,字自静(歙县人)。修质干才,雅善言语。从父商游荆楚,为名家巨族相推敬。卒葬谷城县倒流堰。生明永乐乙未,卒正统己巳。

《方氏会宗统谱》卷10

1238(嘉靖间,郑月川)遇人有贫乏必周给之,虽数不厌。与人交,务倾倒其情,一有所属必尽心力而为之,人咸德其厚。下至臧获之贱,处处亦有恩信。其所历吴越江淮齐鲁江右之间,虽以贾行,所至遇文人魁士,往往纳交,多为诗文以赠之。

歙县《郑氏族谱》

1239一个徽州商人……只在扬州开当种(中)盐。……(该商收江爱娘为义女)等待寻个好姻缘配着,图个往来。……恰好凑巧,韩侍郎带领家眷上任,舟过扬州,夫人有病,要娶个偏房。……元来徽州人有个僻性,是乌纱帽、红绣鞋,一生只这两件事不争银子,其余诸事悭吝了。听见说个韩侍郎娶妾,先自软摊了半边,……巴不得就成了。韩府也叫人看过,看得十分中意。徽商认做自己女儿,不争财物,反赔嫁装。只贪个纱帽往来,便自心满意足。韩府仕宦人家,做事不小,又见徽商行径冠冕,不说身价,反轻易不得了,连钗环首饰段匹银两,也下了三四百金礼物。徽商受了,增添嫁事,自己穿了大服,大吹大擂,将爱娘送下官船上来。侍郎与夫人看见人物标致,更加礼仪齐备,心下喜欢,另眼看待。……到了京中,不料夫人病重不起,一应家事尽属爱娘掌管。爱娘处得井井有条,胜过夫人在日。内外大小无不喜欢。韩相公得意,拣个吉日,立为继房。恰遇弘治改元覃恩,竟将江氏入册报去,请下了夫人封诰,从此内外俱称夫人了。……那徽商(被)认作干爷,兀自往来不绝。

《二刻拍案惊奇》卷15《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椽居郎属》

1240海阳为新都上邑,故多贤豪,悬簿击钟,户相望也。其东南略吾歙则程氏世家。次公席故饶用贾起富,故独折节国士。其婚姻皆郡中名公卿。……次公善贾则陶朱公,藉令为士,则鬻熊、姜牙,无让廷尉。谓次公厚积而有裨于时。

《太函集》卷16《海阳程次公七十寿序》

1241(叔)并以王父贾盐策。王父往往,即跬步毋敢猗,王父释业归,叔翩翩豪举矣。始则以声伎蹴荬为侠少游,遂倾诸侠少;既则修爵无算为酒人游,遂倾诸酒人;久则诸贵仕乐从叔游,辄以贵游而倾东省。其后盐策使者立为贾人正则,折节而操正论,游大人而为名高。

《太函集》卷44《先叔考罗山府君状》

1242两宫初兴,钻刺请托,蚁聚蜂屯,公(贺凤山,时为工部侍郎)一概峻绝。……惟有徽州木商王天俊干人,广挟金钱,依托势要,钻求札付。买木十六万根,勿论夹带私木,不知几千万根;则此十六万根木,逃税三万二千余根,亏国课五六万两。公深鉴前弊,极力杜绝。天俊等极力钻求,内倚东厂,外倚政府,先捏洛金源妄奏,奉旨,工部知道。幸工科给事中徐公观澜抄参,公得呈堂立案不行。前商复令吴云卿出名再奏,而买木之特旨下矣。于是奸商人人意得气扬,谓为必得之物,可要挟而取之。……公乃呼徽商数十人跑于庭,谓之曰:“尔自谓能难我耶!我如不能制尔,尔则笑我矣。今买木既奉特旨,我何敢违,然须有五事明载札付中,今明告尔,勿谓我做暗事也。一、不许指称皇木,希各免关之税。盖买木官给平价,即是交易,自应行抽分各主事,木到照常抽分。一、不许指称皇木,磕撞官民船只,如违,照常赔补。一、不许指称皇木,搀越过闸。一、木到张家湾,部官同科道逐根丈明,具题给价,见今不能预支。”于是各商失色,佥曰:“必如此,则札付直一幅空纸,领之何用 ”……各商知公不可夺,又惧此事一行,后日路绝,遂皆不愿领札,向东厂倒赃矣。东厂大怒,遣缉役公事于原籍中,而不悦者从旁煽祸,必欲置公于危地。……

《冬官记事》

1243吾徽之人不讳贾,以故豪长者多游于吴越荆襄间。其最能喜施分乐,慷慨躬行仁义者,人人诵李古溪云。古溪公家称巨姓,其先自严田迁于万椿,因世居焉,子孙繁衍。公生而性醇谨,幼笃孝弟。壮客江湖,善心计,决算多奇,晋纳于贤士大夫,每以名显,彬彬质有文哉。其居乡也,蔼然若和风,怡然若甘雨。与人无兢,即囊不甚饶,然好行仁义。

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 万椿古溪李公六旬叙》

按:李古溪乃万历时人。

1244严分宜败后,乃子世蕃,从粤东之雷州戍所私归,偕其密友罗小华龙文游乐于家园,广募壮士,以卫金穴,物情甚骇。其舍人子,更多不法,民不能堪,诉之有司,不敢逮治。袁州推官郑谏臣者,稍为申理,辄罹其诟詈,且有入奏之语。郑乃与上巡江御史林润谋,直以闻之朝,谓世蕃招集劲勇,图不轨,且与龙文日夜诅上。时世宗方在斋宫祈长年,见疏大怒,直批就著林润拿来京,疏下时林已自差归署。而先大父为仪郎,同乡孙简肃植在南台掌宪,素相知,偶谒之,乃密告曰:“昨三更林御史警门而入,出劾世蕃疏相示,即统兵星驰入江右矣。”南中尚未有知者,而蕃子绍庭,尚在锦衣,已先填得报之,即偕龙文南返戍所。甫至雷州,林追兵蹑至就缚,龙文至梧州得之。至都,用叛臣法,与龙文俱死西市。林以告逆功,升光禄少卿,寻以都御史抚江南。……罗小华故徽州人,有才慧,因为世蕃入幕客,入制敕房为中书,凡通贿皆属其道地,因致巨富。后亦同严籍没。其子名六一者,林劾其通倭。诏下捕之,因逃去,后赦还,尚不敢名龙文子,敢姓名为王延年,从楚中吴明卿先生学诗,侍游吴越间,以鬻骨董自给,有父风。

《万历野获编》卷八

按:罗小华系徽州商人,精于制墨,胡宗宪曾使之招降倭寇首领徐海。事见《歙事闲谭》第13册。

1245浙省城南班巷,徽商吴某寓焉。商只一女,女及笄,择配,未谐所愿。万历乙酉仲秋望后,梦龙戏爪水中。次日姚江徐应登,以儒士应试毕,偕友过商门。友指谓徐曰:“此家赀财巨万,有女求配,意得佳士,不计贫富也。兄纵未第,应试入学,非佳士乎 我素识其人,请为作伐。兄少俟。”遂入言于商。商虽口诺而意未允。其友曰:“此兄在外,试一觇之。”送及门。徐适濯手水瓮中。商以符所梦,欣然许之。遂请友玉成。友语徐,徐欲候归,具礼聘之。商乃出金使质焉。乃放榜,果中式十一名。辛丑成进士。

《坚瓠九集》卷2《濯手倚松》

1246吴尔襄,字赞公,(清歙县)丰南人。以养亲服贾豫章,往来临川乐安间。时值滇闽变乱,贼犯乐安,尔襄倡设防御,邑人得免残戮。教谕许君以妻孥相委,而殉难以死,尔襄为厚敛,资给妻孥归其榇。临川告急,尔襄往偕邑令誓诸生于学,募丁壮固守,贼莫敢犯,两邑全活甚众。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247凌和贵,字礼容,襁褓失恃。……弱冠,游三衢,尚气谊,好施与,舍己济人,贸易累千金,辄复散去。自达官绅士以及氓庶,无不以礼相交接。与地方长吏过从款洽,然终未尝干以私也。长沙陈侍郎鹏年,初任西安县事,严正不滥交一人,独慕君名而交焉。咨以一方利弊,君从容论议,陈为之倾倒。

《沙溪集略》卷4《文行》

1248方熬,字山企,(歙县)灵山人。少孤,性敏悟,尝贾楚汉间,桑梓流寓,概周恤之。观察某诖误,将入京,贫不能办装,熬厚赠资斧,后复原任,好义之名遂噪两湖。箬岭被蛟水冲坏,涧深路险,行者危之。熬伐石为梁,并招僧葺宇于其上,煎茶以饮行旅,至今名方家桥。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249兆炜公,字赤文,佐桢公长子。……长佐叔父于姑苏创置店业,高才卓识,一时钦服。而持躬方正,秉性端庄。燕闲之地,必正衣冠,终日无嗓容,尤乐与名流往来。……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候选司马兆炜公传》

1250江君兆炯,字秀成,号晓村,……年十四以父命随其叔若兄于吴门佐理世业,沉厚宽博,然诺不欺,众心悦之,用未厥任,家日以隆。吴郡繁盛天下,风靡俗淫,客者忘返,君痛绝之。……吴中贤士大夫与四方知名士争以交君为叹。人有贫苦乏绝不能自振者,咸归君,君靡不为之尽计。他若豪猾贵重相构陷,得君一言立解。……自奉节约,而勇于信,坐是致困,凡负君金累千百,毫毛视之。故闻君名,咸以古义侠者流。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候选州司马兆炯公原传》

1251梅公字仲和,号雪堂,若山公次子。……弃儒服贾,贸易吴门,一切经营力为担荷。……重交游,乐与贤大夫款洽。姑苏为冠盖往来地,慕公名者恒造庐以访。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候选州司马梅公传》

1252程壁,徽州人,侨居江阴。(清顺治)乙酉年南都不守,大兵逼江阴城下,壁散家资充饷,而身乞师于吴淞总兵官吴志蔡。志蔡返,壁遂不返。

《徽志补遗》

1253天启公,字云章,号觉宇,又号少溪。……家世业鹾淮扬,时称巨贾。值世乱,乃收资财,济贫周急,一诺而挥数千金无难色。有长安官宦家女以得罪豪右,身没为妓,誓不受辰(娠)。公怜其志,力为脱籍,一时传颂高义。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叙州府知事天启公传》

1254郑为虹,字天玉,(歙县)长龄桥人,居江都,郑超宗弟也。在复社有名,后殉义于仙霞关,详见县志。余由(黄)宾虹处,值一画幅,款书“郑弃疾作”,印曰“师山后学”。宾虹言此画得于扬州程兆熊之后嗣,云即天玉所为,弃疾其化名。且言天玉在甲申后所作画,皆不署真名也。因程与郑为世亲,其家相传如此。……国变后愤而不书真名,或可信。

《歙事闲谭》第6册

按:郑天玉系扬州盐商之后裔。

1255汪文德,字是修,先世祁门人。家江都。文德自祖父来同居四世。崇祯庚辰,饥,捐赀倡赈,多所存活。乙酉,扬城破,文德与弟文健诣军前谒豫王,献三十万金犒师,曰:“愿王下令勿杀。”王义而许之。欲授以官,以无才辞请归里。给一木符,令还。

雍正《扬州府志》卷32《人物 笃行》

1256汪文德,字是修,居(祁门)大坦。少随大父客维扬,扶筹致富。入成均,为司成郭正域器重。乙酉,大兵南下,文德率弟健诣豫亲王军,以金三十万犒师,请王勿杀无辜。王义其言,欲官之,不受。

同治《祁门县志》卷30《人物 义行》

1257戴公选,字尔善,(婺源)桂岩人。运盐湘汉间,值鼎革初,三王督师驻楚,人心危疑。选挺身谒军门,陈悉情实。三王纳其言,抚谕立下,商民以安。岁丁亥,大耸,选输赀运米以赈,楚民赖存活者甚众。逋券盈匦,贫不能偿者,悉焚之,义声满三楚。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258芜湖县,嘉靖六年,去任知县王德溢议:将地方居民与徽贾盐商土著者派夫三千三百五十六名在官轮差答应;又以商之浮居僦屋或往或来者,令其出银协济各差之不足,年有余剩以备支解长夫等项。此盖抑商右民之法,行之已久,民皆称便。

光绪《太平府志》卷12

1259介夫故儒生也,姓朱氏,名节,休宁屯溪人。……明盐法,其得失可抵掌而谈。即部使者问便宜,其应如响。于是转运树诸贾人长介夫。嘉靖中,中执法出视盐策,务骤增课,大不便诸贾人。众踵门抵介夫幸一开口,介夫入陈可否,癖癖不下千言,中执法倚席听之,卒用介夫议。……初东省多大贾,急愿结士大夫交,……介夫故受易东越,乃得交东越士大夫。

《太函副墨》卷4《朱介夫传》

1260王君名金,字守一。季年以赀赐级承事郎。其先世居太原,唐观察使仲舒徙休宁宣仁里。承事蒙故业客燕赵齐楚间。卒入浙用盐瑙起,部使者立承事为贾人祭酒。诸贾人有隙,幸承事居其间遂平。……县大猾张实山贱孥横行贾竖中,以口舌构人罪,即世家豪举争折节下之,承事独谢实,不与通,实终不能中,寻败死。诸豪贾借资贵人,往往倾下贾,承事主退让耻于贵人权,于是缙绅大夫皆愿请交承事。

《太函集》卷45《明承事郎王君墓志铭》

1261……顷李侍御疏请罢郡中故所协济苏松军饷,其事本末具疏中。“徽民瞻望颇在此举,计明公自有处分。某等窃伏念:李乡人也,譬之身遘焚溺,仰天号呼,岂暇顾虑。然力不能自起,能起而衽席之者,独明公在耳。东南诸郡,皆明公赤子,徽民犹苏松民也,宁独后我哉!苏松协济固不止一徽,在他郡盖亦有之。第今日之徽,即曩时之苏松也。方将仰济于人,尚复能济人邪 徽民商游,无土业,名外富而实内贫。曩东南诸郡,缮兵筑城,所籍客户,十九皆徽。外赀既耗,内患方急,机鼓数起,群盗满山。今未罢苏之饷,乃又供金衢之兵;而郡中又自募千人,月费千金,即无金衢苏松之役,境内宴然。而额外岁赋,已万二千金矣,民何以堪!夫徽郡富庶,岂惟不逮苏松,乃亦与池宁诸郡异。池宁之土,足以养池宁之民,而徽独否。且今徽适多事,而诸郡稍安,苏松富庶紊复其故,纵使兵未可尽撤,量以便宜通融计处,取诸其土,当自有余。今即罢徽协济以供金衢及所自募兵,尚忧未足。家有十子,其九富而一贫,则以九济一可也;今贫者浸富,而富者间有一贫,父母之心尚复责其协济如彼人子乎 抑将令向所济者反济之乎 故今日之徽不称贷于苏松他郡亦足矣。……明公在上,轸民疾苦,以身任之。然而我徽人士犹因循而莫之敢动也,则其后愈久,将不可复为,是以冒昧一言,惟明公幸察。”

《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10又见《许文穆公集》卷9

《与林宪副》

1262万历癸卯七月,有大贾程思山挟辎重洛阳,为汝宁王所吞噬。

《新安张氏续修宗谱》卷29《张国维传》

1263故税流毒,宇内已无尺寸净地,而淮徐之陈增为甚。增名下参随程守训者,徽人也,首建矿税之议。自京师从增以出,增唯所提掇,认为侄婿,又不屑与诸参随为伍,自纳银助大工,特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自是愈益骄恣,署其衔曰:钦差总理山东直隶矿税事务兼查工饷,以示不复服属内监。旋于徽州起大第,建牌坊,揭黄旗于黄竿曰:“帝心简在”。又扁其堂为“咸有一德”。是时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疏劾陈增贪横,当撤回。守训乃讦宗尧多赃巨万,潜寄徽商吴朝奉家。上如所奏严追,宗尧徽人,与朝奉同宗也,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必重赂始释。又徽州大商吴养晦者,家本素封荡尽,诡称有财百万,在兄叔处,愿助大工,上是之。行抚按查核,守训与吴姻连,遂伪称勘究江淮不法大户,及私藏珍宝之家,出巡太平安庆等府,许人不时告密问理。凡衣食稍温厚者,无不严刑拷诈,祸及妇孺矣。又署棍徒同治者为中军官,晨夕鼓吹举炮。时巡南畿者,为御史刘曰梧,遇之于途,见其导从旗帜弓戟,较督抚加盛,令呵止之。程以彼此奉使为答,刘竟无以难之。唯稍畏淮抚李三才,不敢至李所。住泰州,李亦密为之备,佯以好语陈增曰:“公大内贵臣,廉干冠诸敕使,今徽有议者,仅一守训为粜耳,他日坏乃公事,祸且及公。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 ”增初闻犹峻拒,既又歆之曰:“守训暴敛,所入什佰于公,公以半献之朝,以半归私帑,其富可甲京师也。”增见守训跋扈渐彰,不复遵其约束,心愠已久,因微露首肯意。李中丞觉之,潜令其家奴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云:“守训有金四十余万,他珍宝瑰异无算,度畜龙凤僭逆之衣,将谋不轨。”李又怵增:“急以上闻,公不第积谤可雪,上喜公勤,即司礼印可得也。”增以为诚言,果以疏闻,上即命李三才捕送京师治罪,及追所首多赃。增既失上佐,迹已危疑,其部曲亦有戒心,所牡取不能如岁额。上疑增屡岁所剥夺且不赀,又荷责之。李中丞又使人胁之,谓阁臣密揭入奏,上又允矣。又曰:“某日缇骑出都门矣。”增不胜愧悔,一夕雉经死,名下狐鼠惧罪,即时鸟兽散去。其署中所蓄,中丞簿录以献,江淮老幼,歌舞相庆。说者云:“淮抚匿增金钱巨万,所进不过十之一二耳。”此固未足信,即有之,诛翦长鲸,其功不细,以此酬庸,亦何不可。

《万历野获编》卷6

1264汪内史士明,歙之潜川人也。……父良仕,故儒生,去之贾广陵,日赋诗行酒为乐。而公好学滋甚,渔猎百家,尤长《左氏春秋》。明习世故,所亿屡中,不侵然诺。同人有难,尝以身覆护唯谨,人推为祭酒。即有积怨深怒,片言立解。其忍嗜欲,与僮仆同苦乐如白圭,能择人而任时如范蠡。贾乃大起,什伯其父。中贵人以榷税出,毒税四海,而诛求新安倍虐。公叹曰:“吾辈守钱虏,不能为官家共缓急,故掾也鱼肉之,与其以是填掾之壑,孰若为太仓增粒米乎。”应诏输粟实边过当,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而家难寝抒矣。

《大泌山房集》卷69《汪内史家传》

1265(朱承甫,明休宁人。其父)以盐策贾淮楚间,承甫裾贯能摄赞之。……中涓衔命辜榷,以大贾为奇货,鱼肉之,承甫倡义执言,暴其监奴门客为奸利状,词辩注射,气奋不可夺,中涓语塞,乃罢。众骇曰:“是何文弱儒生而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大泌山房集》卷72《朱承甫家传》

1266金文耀,(明休宁)瓯山人。幼自负贩,竭力事亲。受室,誓与诸弟终身无异爨。商于楚,值矿?祸,民激变击?,致兴大狱,首事者逃亡,?挺身赴有司辩白,得解。

康熙《休宁县志》卷6《人物 笃行》

1267陈大道,字惟一,居(祁门)城西。太学生。客游江湖间,见湖口税?为商贾害,力陈其弊于上,遂撤之。……天启间,授南京鸿胪寺序班。见魏?流毒缙绅,愤甚,告归。

同治《祁门县志》卷30《人物 义行》

1268却说那个徽州姓汪的富商,在苏杭收买了几千金绫罗绸缎前往川中去发卖,来到荆州,如例纳税。那班民壮,见货物盛多,要汪商发单银十两。……(汪商)听说要发单银十两,分明是要他性命,如何肯出。说道:“莫说我做客老了,便是近日从北新、浒墅各税司经过也从无此例。”……这话一发激恼了士兵,劈脸就打,骂道:“贼蛮,发单钱又不兑出来,放什么冷屁。”汪商是个大本钱的富翁,从不曾受这般羞辱,一时怒起,也骂道:“砍头的奴才,我正项税银已完,如何又勒住照单,索诈银财,反又打人,有这样无理的事,罢罢,我拼这几两本钱与你做一场。”回身便起,欲待奔回船去。那士兵揪转来,又是两拳,骂道:“蛮囚,你骂那个,且见我们爷去。”汪商叫喊地方救命,众人见是士兵行凶谁敢近前,被这班人拖入衙门。吾爱陶(时任荆湖路条例司监税提举)方出堂放关,众人跪倒禀说:“汪商船中货物甚多,所报尚有隐匿,且又指称老爷新例苛刻,百般詈骂。”吾爱陶闻言,拍案大怒道:“有这等事,快发他货物起来查验。”汪商再三禀说勒索打骂情由,谁来听你。须臾之间,货物尽都抬到堂上,逐一看验,不道果然少报了两箱。吾爱陶喝道:“拿下打了五十毛板,连原报铺家也打二十毛板罢。”吾爱陶又道:“漏税,例该一半入官,教左右取出剪子来分取。”从来入官货物每十件官取五件,这叫做“一半入官”。吾爱陶新例,不论绫罗绸缎布匹隧褐,每匹平分,半匹入官,半匹归商。可惜几千金货物尽都剪破,总然织锦回文也只当做半片残霞。汪商扶痛而出。……

《石点头》卷8《贪婪汉六院卖风流》

1269汪道贯,字仲淹,歙松明山人。道昆弟。……中贵刘朝用闻名欲见,辞之。矿事兴,朝用至新安,群邪翼之,议伐冢夷居,且捕辱余太仆。长吏计无所出,道会请往说之,朝用遂散其党,遽还金陵,事得寝。

康熙《徽州府志》卷15《风雅》

1270汪道会,字仲嘉,道昆从弟,著《小山楼稿》,与汪仲淹道贯,称汪氏二仲。天启中,寺人刘朝用,以矿事至新安,群不逞翼之,议伐冢夷居,郡情汹惧。道会轻身往说之,朝用为所动,他去,全郡以安。

《歙事闲谭》第8册《汪仲嘉程葛人轶事》

按:据《太函集》载,汪道昆先世以盐策起家,由此可知汪道会乃徽商子弟。

1271余兄光禄,名(吴)时佐,守礼公之第四子。其少也,家已不资。而父方客淮,自权子母,外御其侮,诸耽耽而辟易者惟若父,因得以肆力于淮海无内顾忧也。度田之役,所汰浮羡几何 丁亥岁耸,所全活又几何 此岂煦为德市恩尺寸都耶!父殁而产瓜分,光禄始操利秉,顾善任时,诸循海而煮,受计而出,转毂于齐楚燕赵者,所赢得过当,而其人亦靡不藉以沾儒。比年国家兴作,鸠工征材,赍用不足,光禄率诸兄弟上钱十万,天子旌之,一日而五中书之命下,殆富而益之贵者乎 是岁仲冬,为公六十,公子养春即中书君,翩翩豪士也。节慕平原倾海内名隽。次子太学养泽,复称难弟,盛衣冠致水陆,前为亲寿,客肩摩趾错。乃光禄愀然不自得者,予窃窥光禄心矣。今天下之需财,尤甚弘羊卜式之世。范蠡由国而家,光禄其移家为国,庶几以不利为利乎!”

《丰南志》第4册《光禄兄六十序》

1272倪元珙,号三兰,浙江上虞人。天启壬戌进士。初令祁门,调繁歙邑。逆?魏忠贤,悬坐黄山赃银九十余万,特差工部郎吕下问限月酷追,偏毒徽民,众怒汹汹,揭竿而起。元珙徒步挥涕慰谕,吕得遁去,民旋安堵。后撤部改差,毒流加炽,始终以一人劲力,苦心舍身,为民拯济备至。时三辅之地争建逆?秽祠,于歙独否,无不仰其节概。戊辰举卓异,擢御史,首疏痛陈黄山一案颠末,请尽悬赃,徽祸乃解。

顺治《歙志》卷4

1273明天启丙寅黄山大狱,详见《岩镇志草》。其略云:本里尸祝三大夫,一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杨春茂,一宁国府推官邓启隆,一歙县知县事倪元珙。因明天启间,权?柄国,县西溪南吴养春,资雄一乡。逆仆吴荣作奸服罪,当论辟,逃附?门,发万历时欺隐黄山旧案。权?借名助工,命工部营缮司主事吕下问以天启六年十二月领专敕驻歙,追查黄山山场银三十余万两,外有赃银六十余万两。抚按行府县追解,遂逮养春父子及方中凡等,一村落间钦犯八名立刻就缚。后释归者,吴用誉、吴逢元、吴邦宰三人,余俱毙狱。养春妻汪氏投缳死。吕下问刑苛网密,凡吴氏亲邻族党无不株连。坐勒土商吴献吉山银一万两,献吉逃匿,其家属供有至亲监生潘谟,家岩寺,吕命快差黄文拘催。时潘谟已外出,文所带白捕知潘谟邻室潘家彦富厚,思蚕食之。适家彦亦远出未回,室尽妇人,两白捕擘门入,妇人惊号。众愤不平,丛聚救护,殴两捕死,毁其尸。天启七年二月晦也。乡城之人,无不切齿部差者,乘机而起,大书“杀部安民”四字,遍布通衢。三月初一日,蜂拥至察院者不下万,毁门火其宫。下问仓惶破后壁宵遁,其妻女及家人二十余口,由短坦猗避同知署狱免。赖倪令安慰乡民,杨巡按以白役生事,愚民鼓噪,随即解散奏报,请正吕下问之罪,并速诛逆仆吴荣。得旨,吕下问解职,事乃平。倪亦因此罢官。及魏阉败,倪再起为广西道御史,复疏论黄山案,始大昭雪,发还已解过之山价银三十二万两,赃银五万七千余两,故镇人私祀之也。邓推官也有功于此案者。

倪疏又言:养春祖守礼以盐起家,至养春父派分五支。养春有黄山地二千四百亩,当神宗朝兄弟构讼,旧台官骆?曾有一半入官之题,留中未下,所谓欺隐黄山旧案以此也。养春父子三人俱死狱中,当事急时,祸且延于淮扬、天津、祥符、德兴、仁和、钱塘各县云。又养春父曾输金三十万佐国,钦赐中书五人,养春其一。亦见《黄山志》。

《丰南志》第10册

1274(江)南能公,字元表,号彦宣,玉吾公长子。孝友性成,明于大义。家故贫,公菽水承欢,情深爱。日后业鹾淮南,致资累万。兄弟同居,不忍分析。明末关津丛弊,九江关蠹李光宇等把持业务,盐舟纳料多方勒索,停泊羁留,屡遭覆溺,莫敢谁何。公毅然叩关陈其积弊,奸蠹伏诛,而舟行者始无淹滞之患。至今公之名犹藉藉于江淮楚豫间。事载《盐法志》中。公缘此案,费用不赀,家业亦渐中落,乃退守田园,琴书自适,优游以终。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处士南能公传》

1275休民无土可资业,靠商利糊口。轮充里役,百金之家,蚕食年余,则罄橐而生计尽。

休宁《赋役官解全书》

1276新安郡笔万山中,土无金银铜锡之产,产无蚕缫布缕之艺,且远于鱼盐山海,无舟车不利险阻。市民或负贩四方,贾于其家,贾之利亦微矣。挟舟或一金、或十金、百金,至筹其子之所获,仅刀锥焉。夫列廛而居,贸易而食,以养父母,而蒿其妻子,皆取足焉。甚矣,贾道之难也,为人上者又从而病之,民其何以堪命耶!新安诸邑,欲为附郭,相沿官市止于郭居之廛,不下其直,故役不告劳。顷者,邑有黩货之吏,频于诛求,郭民始援乡廛,以舒己急,而岩镇之贾重困矣。因率而诉诸台史叶公,公谓推府徐官曰:“其成之。”徐公曰:“噫!两贾之讼,由官邪也,正其本,清其源,其无讼乎。”乃为置循环文簿,官互钤印,凡官有所市,令贾自得书之,以需观风之使稽焉。又出令曰:“乡贾之役非旧也,违其家,则夺其业,远其妻孥,则废其馈,矧不习官府胥缘为蠹者乎!调停之法,乡之贾役于官者岁不过一月为宜。”令出,两贾咸服于叶公。公报可。居半岁,官市稀少,簿无记注,公曰:“是焉用簿为哉,名存实亡,后或有余烬尔贾其奈何,吾为尔贾尽裁罢之。”复上状大中丞陈公,公曰:“良牧之言是也,其著之令。”令下之日,镇贾欢呼,若释重负,若解倒悬,谋所以永公惠者,乃走江都,请载其事于石。

康熙《徽州府志》卷8《蠲赈》

1277吴宗圣,(徽州)路口人,以义侠著声。客芜湖,榷关邓主事苛责诸商,多额外征,莫可谁何。宗圣毅然入控登闻。得旨:差官按实拿问。而宗圣以劳瘁殁于京师,商民奉其主于芜邑赭山劳功祠,只祀勿替。

道光《徽州府志》卷12(5)《人物 义行》

按:《康雍乾时期城乡人民反抗斗争资料》第548-549页引康熙二十年十月三十日掌浙江道事广东道监察御史李见龙的题本称:监督芜湖钞关户部郎中邓秉恒“横征税课,其正额外,侵收溢额银两,并重加火耗,派征宅费。……除应征额税之外,复立皇税名色。凡民船所载日用柴米等物,俱行抽税,致激变芜湖合县商民,于康熙十九年七月十四日起,罢市三日。”但这次“来京称冤”的却是行商叶时茂,题本中并未述及吴宗圣“入控登闻”的事。两处记载互异,姑存疑。

1278鲍叶氏者,歙故监生鲍琏妻也,侨居于芜。芜邑自明世有江夫河篷银每岁二千四百两零,其初本因差重摊累算民居间架贴费,后遂归公成赋,贫户逋追,累益甚。雍正元年,叶氏子廪贡生人龙、孙例贡生鲍献与士民呈求苏困,未允申请。后人龙与献相继溘逝,叶氏欲成子孙之志,雍正十一年,与媳叶氏、孙媳余氏愿捐家财二万两生息抵办,呈请通详。雍正十三年,巡抚赵公国麟俯念下情以摺奏,本年十一月,奉特旨豁免,著为例。

嘉庆《芜湖县志》卷21《艺文志 鲍叶氏传》

1279徽州人以商贾为业,宏村名望族为贾于浙之杭、绍间者尤多。履丝曳缟,冠带袖然,因而遂家焉。至于仕于其地者,一举手摇足,无不视为利薮,所谓吏而商也。民之凋瘵,举不关于其心。

道光《黟县续志》卷15《艺文》《汪文学传》

1280毕懋政,字唯德(歙县人)。尝游闽,见道诠,为施裒以瘗者无算。又尝见某贾折赀,将航海,是时航海之罚甚竣,懋政给道里费,挈之归。某户候领京解,解者例分给诸商,于京师收其值。仇户候者首于部,械系将奏闻,株连数十家,祸且不测,懋政贷数千金为完纳。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281汪大受,字叔可,婺源城西人。嘉靖己丑进士,选庶吉士,改工部主事。榷税杭州关,开贴沙河以便商,商人祠之。

康熙《徽州府志》卷12《人物 经济》

1282许公长浙鹾政,既三载,考绩当迁,为丁外艰去浙,诸商含荼走百里外相送,不忍舍去。五月,佥谓公与前政衡阳朱公并怙待我甚厚,朱公业已生祀之,而公独无祠,非所谓昭遗惠遐思也,乃购地西湖为祠祀公。……私盐既为严禁所止,逻卒比周,或睨商舟辄指为私盐,公收系论法,商出入始称便。其他兴利薅弊之政类是。公又微独一时计也,凡诸与商所宜始者,复刻为成书,命曰《行盐事宜》,布之诸属,以垂久远,商且永永利矣,今以是思公也。余曰:公惠商如此,盖出于洁修恭俭之外。……许公之于商,若里父之于赤子,保爱周悉,罔置余力。诸兴薅计可百年,近而民食,远而戍饷,胥有悠赖。他若恤灶之政,如蠲逋负、均沙荡、赈凶荒,深仁厚泽,纟丽纟丽在众口者,盖又商所未能悉也。……公名天赠,乙丑进士,新都黟县人。

嘉庆《黟县志》卷15《两浙运司新安许公生祠碑记》

索引:

186234247256258266303307350354

379380399401404418428467477516

530578588751752807862911932934

1021117611781358136513661394140314701475

14781480

第二节徽商与农民起义

1283(渐江)已复进渐江右参政。先是游民聚族采矿,据西安铜山,数寇新都,官司莫诘,参政策便宜四事。未及行,寇业已破婺源,掠休宁,且薄歙境。参政亟请督抚发兵截寇归路,悉歼之。遂乘胜锢铜山,散其党,复请以浙东兵备兼摄徽境,迄今十年,亡复啸聚者,参政力也。

《太函集》卷30《江渐江先生传》。

按:江渐江,明歙县人,以贾起家。

1284公讳梦玺,字君符,别号绍滨。幼英特不凡,稍长精骑射,能挽六钧弓,命中百步外。尤善书,为海内所重。喜读经史,插架数万卷,沉酣其中。凡古今治乱圣贤忠孝之事,无不究讨。尝以贾游,侨居雒阳,与大司马吕豫石交,抵掌天下事,吕大叹服。福藩闻其贤召之,以布衣见,设醴命坐。时流氛孔炽,自晋及秦延蔓数千里。公谓王:“贼势且将渡河,不先设水师控要津,河以内恐非国家有也。”王谓公为杞忧过计,且以他事遣公之姑苏。贼遂渡河,蹂躏及陕州,亟征公返,授以参将往援。遂叱马又行,与州守史记言共为防御。公登陴射之,三殪渠魁,乘胜蹑其后,斩获过当。州人争劳师,公曰:“寇即去将益兵来,奈何 ”请援。未几,贼果复至。会大雪,有与贼应者,城遂陷,公反兵巷战,射杀数贼,身被重创,遂遇害。越日援兵集,得公尸,葬于东门外水牛坡。时崇祯乙亥之十月十五日也。

《新安张氏续修宗谱》卷29《张梦玺》

1285公讳韬,字仲六,姓章氏。……为人慷慨有大略,暴信义,勇于敢为。崇祯辛巳,南畿大饥,时颍之毫州,已陷于张献忠,舒城亦为贼窃据。明年,壬午,献忠复陷庐、六安、无为、巢、庐江、含山诸州县,南畿震惊,军输孔棘。是岁,公特往金陵陈方略,出家赀助饷。事闻,朝廷嘉之。以将材,召用逾年。李自成陷燕京,愍烈帝殉难,公遂隐处不出。……公生明万历三十四年九月九日,卒国朝康熙二十五年四月一日,享年八十。……世传公壮年买松杉,贸易于歙,作屋贮树,土人呼曰“树屋”。

绩溪《西关章氏家谱》卷26《明将材章公家状》

1286祁西锦城倪公号三松者,讳大所,群称笃行君子也。幼失恃,继祖母抚育成人。长游淮徐间,以贩鹾起家于瓜渚。值明季流贼蜂起,公颦蹙曰:“时事若此,吾老矣,诸子皆幼,何所恃以自存。”不知者咸笑以为忧天。乙酉夏就医京口,闻维扬陷,间道归芜阴,遂卒于高淳。鼎革后,季君始扶榇归。

光绪祁门《倪氏族谱》卷下《三松公行状》

1287程德乾,字元初,(休宁)兖山渠人。……中年服贾山东安邱。值崇祯辛巳,寇起,助司牧谋守御,倡义输饷,安邱赖以无虞。后归乡里,遭山寇屡侵郡邑,德乾纠集义勇保聚。时有巨盗数十人,奋然疏其名于官,尽置于法,盗以寝衰。邑之东南百里有白际岭,为浙闽通衢,康熙甲寅,闽逆犯顺,德乾复谋团练拒守,输饷累千,以劳瘁卒。

嘉庆《休宁县志》卷15《人物 尚行》

1288程德乾,休宁人,尝服贾安丘。明季寇乱,助司牧谋守御,倡义输饷,安丘赖以保全。后归乡里,山寇窃发,纠集义勇为防御计。康熙甲寅,闽寇犯城,复团练拒守于白阮岭,输饷累千。

道光《安徽通志》卷196《义行》

1289查大亨,字元嘉,(清初婺源)凤山人。慷慨豁达,有古义烈风。丁亥岁饥,挥金为赈,乡人赖之。后值草寇窃发,亨更捐厚赀为守御计,地方赖以安堵。性友爱,经商所积与弟大亭均之,至老未尝析产。及亨没,亭亦力植其孤,卒睹成立。

光绪《婺源县志》卷31《人物 义行》

1290君姓方氏,讳时翔,号元之,歙之瀹坑人也。……明季无主,荒馑后不逞者乡纷纷起。仆群而叛,族哄而攘,君首倡富室醵金饷贫,联络拳勇,名以御外侮,而实杜内衅。……本朝(清)既定鼎,山寇犹在在窃发。乡之悍仆扬继云恃勇为乱,肆害本乡,屡捕不得。一日忽至,众怖甚。君乃帅乡之有力者密谋之。先藏器械诱之至,突起击之仆地,村众继至,共杀之,余党皆骇散。巨害既迁,乡遂宁静。

《方氏会宗统谱》卷19《方云之先生传》

按:方时翔乃明末歙商。

1291君名(方)尚伦,字中茂,号存庵,又号见舫山人、香谷逸叟。……君生而颖异,……幼读书数行并下。……十余岁工举子业,为文雄博英伟,亲友无不交口称扬。时邻乡各有文社,名流争相延致,盖藉以为观摩助也。

甲申,君年十六,值干戈攘扰,尽焚平日所作文,遍观史鉴经济诸书,其志量不在寻常占毕间。于时乡寇充斥,族仆杨继云纠党肆掠无宁日夜,举家避居渔梁,君不动声色。佐祖父设策翦除,党与尽散,乡赖以宁。其才智度越,自少时而已然矣。

国朝定鼎,岁辛卯,始以祖父命,出应童子试,受知于学使李嵩阳公,自是历痒序五十一年。君孝思肫切,养生送死,悉如礼制。为诸生,常不欲作庸碌富贵人。雅志林泉,专以读书明理为乐。

因念古人有言,儒者亦须急于治生。戊戌己亥间,游毗陵,小试计然术。数年,徙业姑苏,僦居阊门吴越。趋里慕梅福、梁鸿、高躅,以为山水琴书尽堪肆志。甲寅,三藩变乱,盗贼蠡起。有司务姑息容隐,君被劫,愤然陈白督抚,题奏诛锄,一时萑符渐息,万室奠安,咸拜君赐。

寓迹吴越几三十年,涉江淮,历中州,足迹所至,罔不凭吊古今,舒写胸臆,高情逸致,具见于诗。

岁癸亥,归新安,选胜筑室,于居之西偏,构“忘乐园”,亭台池沼备具,编篱种竹,杂植梅桂,诸花艳冶,四时芳香不断。延名师督孙曾辈诵读其中,风晨月夕,杖履逍遥,率意成吟,无非天籁。……君以康熙后壬寅二月十六日卒,距生前明崇祯己巳年六月二十一日,享年九十有四。

《方氏会宗统谱》卷19《方君中茂行状》

1292(叶)万生,少守礼义,有智略。家故有质库,值明季山贼土寇连年不靖,因言于父世卿公曰:“寇将至矣,无多藏,以贾祸也。”乃与乡人曰,合券者不取钱还其质,数日而尽。顺治五年三月十八日,江西土寇王之贞破黟城,虏掠四乡,村人男妇咸走匿吴家坞山中,屡日不得食,公潜归取孓粮以饲老幼,并侦贼消息。被执,问以村人所在,不言。挟之以刃,又置积薪上,环之以火,公骂贼不绝,终不言村人藏匿所,遂被害。时三月二十六日也。越数日,邑人汪无涯率乡勇杀贼,贼遁去,村人咸免于祸。

黟县《南屏叶氏族谱》卷1《质行》

1293叶万生,字道一,(明黟县)南屏人。少守礼义,有智略。家故有质库,值明季山贼土寇连年不靖,因言于父世卿曰:寇将至矣,无多藏以贾祸也。”乃与乡人约,合券者不取钱还其质,数日而尽。顺治五年戊子三月十八日,江西土寇王之贞破黟城,虏掠四乡。南屏村人男妇咸走匿吴家坞山中,屡日不得食。万生潜归取孓粮以奉其父并侦贼消息,被贼执。问以村人所在,不言。挟以刃,又置积薪上,环之以火,万生骂贼不绝,终不言村人藏匿之所,遂被害。

嘉庆《黟县志》卷6《人物 忠节》

1294程开纯,字颖川,(婺源)江岸人。职员,幼失怙,事孀母,能承欢。比长懋迁,稍获余赀。遇善举则倾囊资助。咸丰间,贼踞金陵,纯挈眷避难吴门。所识穷乏者,必款留之,晨起炊米,非数斗不能周给。或曰:“尔独不自为计乎 ”笑曰:“贼至,身且不保,遑他顾耶!”生平济人急,无德色;许人言,无宿诺。乡闾足以矜式云。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295汪昭傅(清婺源人),……家贫,贾于苏之角直镇,积有余赀。捐金普济寺施棺木。故交王某病殁,母老子幼,无所寄托,傅拨已囊金济之,并代谋生息,资给衣食。发逆扰攘,难民逃于角镇者数千人,捐粟二百余石以赈。居乡慷慨喜施。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296方士焕,字尧卿,(婺源)荷源人。少失恃,事父兄克循弟子职。比长贸易粤东,饶于财。捐赀建义仓、造支祠,所费不下数百金。咸丰间,发逆蹂躏,颓垣碎瓦,填塞于河。焕购隙地容纳,今成高阜。里有泽梁,被水冲决,焕输三百金倡首兴筑。岁终,村之贫乏者告贷,无不用恤。

光绪《婺源县志》卷33《人物 义行》

1297(王)公讳槐,字锦椿,号本怀,绩溪宗周村人。兄(锦)标,善居积,服贾宁国。公家先世设粮食、酒肆于休邑之龙湾,号“咸有”,历百有余年矣。其父大人以勤俭故,公年未冠,即令来店学贾。公在店于夜阑灯下,勤读不倦,父母钟爱之。……父嘉其志,暗为纳监,俾入南闱。公不屑由捷径猎取功名,仍应童子式,遂游泮。无何,粤匪猖獗,直逼徽境,公率家避难,历艰越险,备极颠连。匪退而家人失散者惟季弟锦树被掠未归,兵荒之后,满目疮痍,何暇他计。

绩溪《盘川王氏宗谱》卷3《锦椿公传》

1298窃徽郡六邑,地当冲要,山险民稠,自军兴以来,助饷捐赀,盈千累万。则铁粮一端,民间无不踊跃输将以饷项。五年间,张京堂(原注:名芾,字小浦)、江、周两军门驻留徽郡,兵民一心,贼屡犯境,幸获瓦全。……孰料今春,江军门(原注:即长贵)以偏师援浙,张都堂(原注:即小浦先生)旋又入都。万不幸以刚愎自用之李道(原注:即元度)遽膺重寄,当宁郡告警之时,援师逗留不进,宁国不守,周督(原注:名天授,四川人,时以湖南提督在宁国防守,城陷殉难)因而殒命。既而贼逼绩溪。际此多事之秋,用人之日,不能鼓励将士,而反撤散徽防各军,致军心解散,贼得乘隙突来。……是今日之势,不患无兵进剿(指镇压太平军),所患当局者(原注:暗指曾国藩贻误军国)意不在徽而在西,以为西省有饷可以济兵,殊不知徽商满天下,西省厘金半出于徽商,岂独无与哉!……

《歙事闲谭》第31册《徽郡难民公檄(咸丰十一年辛酉正月日)》

1299黄文,字乡云,(婺源)横槎人,职员。少孤贫,采薪供养继母。比壮,业茶致丰裕,好善乐施。道光年间,邑修城垣,捐金数百。发逆之变,皖南筹饷及本县设局团防,迭捐巨赀。宗祠被灾,仁寿桥圮,均独立重造,所费不下数千金,其义举难以备述。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300程泰仁,……嗣因家食维艰,弃砚就商,随乔川朱日轩贩茶至粤,众举经理徽州会馆,六县商旅均服其才。比归,解橐修祠葺墓,不费众赀一文。本房支祠倾圮二百年许,捐银买基输本造寝,仁先为之倡。咸丰间,业茶上海,独捐巨赀修广福寺。时发逆陷苏常,上宪以仁办团出力,扎委运粮至嘉兴等处,保举五品。嗣随提督军门,曾克复金山、广富林等处,巡抚薛题奏旨,准予四品。并赏戴花翎,惜因军务旁午,积劳致疾而终。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301君讳祥麟,字艾卿,安徽绩溪人。……父尚昱,州同知,有隐德。生七子,君第五子也。君少负远志,耻为儒。比长而悔,弥向学。见人胜己,复舍去为贾。贾宣城,利市倍,老于贾者谢弗及焉。已而,贼至,丧其业。又悔之,遁例纳余赀,得府经历仕于浙。浙方用兵,大史令君转饷赴衢州,因留衢州军司出纳。咸丰七年七月,贼薄婺源,浙发军往会济饷,众推君,君即率乡兵八人去。未至城陷,大雨夜黑,饥兵溃卒塞道路,君潜出间道归,无所失,还济我军,我军卒克婺源。叙功,赏戴蓝翎。

绩溪《金紫胡氏家谱》卷首(上)《祥麟公墓志铭》

1302查树茂(婺源人)……议叙同知衔。幼贫,负贩襄汉,家渐裕。……咸丰间,婺遭寇扰,乡民于清华团,茂捐巨赀为倡。同治初,爵相左提军驻邑防剿,复踊跃输助。祠宇圮坏,独立承修,并输田五十亩,以裕祭祀。村口神皋费千金修造。前后公私义举,约计巨万。八旬后,与发妻曹氏,同见元孙。光绪丙子旌表“七叶衍祥”,抚宪裕赠以“庆衍云恶”,乡里荣之。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303符文炽,字秉中,(婺源)长滩人。国学生。兄弟二人,炽居长。木业生理,获资数千金,与弟分析,无稍轩轾。咸丰年间,团练御贼,炽捐百五十金;修城积谷,亦捐输百五十金。其余修桥造路诸善举皆量力捐赀。乡人至今称道不置。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304吴荣森……贡生,兄业农,早殁,森以贸易起家。……咸丰间,发逆猖獗,议创团防,首捐银数百两。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305朱有方,字允升,(婺源)西源人。监生。浑厚朴诚,随父就商,备尝艰苦。家稍裕,见义勇为。咸丰间,发逆窜扰,方将阖家四五十人悉远寄他乡,己独冒险在家。购捷足,昼夜轮探,逆至则沿村驰报,使老弱预避,集壮丁截堵,多赖保全。丁巳八月,民团围逆于茶坑株木岭等处,擒斩逆首十余颗。越日,大股报复,团勇溃败,焚烧数百家,伤亡数十人,方遍给钱谷,瘗死安生。他如修桥造路,靡不乐输。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3041306潘光余,字尔昌,(清婺源)桃溪人。国学生。亲早世,家极贫,佣趁盐城。嗣贩木业,稍获蠃余,侨居盐会。咸丰癸丑,金陵城陷,河宪劝捐,踊跃急公,先后输数百金。亲朋避难盐会者,居恤空乏,行助盘缠,甚有相依十载,推解始终惟一。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307程开绂,字泽云,(婺源)江岸人,职员,侨居白下。有干济才,金陵义济、育婴公局皆举绂董其事,夙夜勤劳,数十年如一日。值发逆窜金陵,方伯祁檄木横江,屯兵安炮,堵截上游,绂输木作筏,约费数千金。后官军克复镇江,两次采木,制云梯,造浮桥,绂皆捐助。江苏抚宪郭额以“储材报国”。子四,长子伊,宝应典史;三贻孙,吴县训导。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308同治壬戌,粤寇难作,江南几无孑遗,徽、宁、池、太等郡男丁百无一二。有妇女随人,不计一文钱,而任人选择者,且有潜藏金叶珠宝于身,以购妇而致富者。先是,皖南山多于田,人习懋迁,重商贾,轻稼穑,俗尚奢侈,家蓄赀财,急金银,缓谷米,岁恒仰给于外,稍歉缺,即有钱无食。闻寇入境,恋家而不谋远徙,坐以待毙,老幼男丁非杀则掳。惟余一二妇女,无所依归,故携其劫掠余赀,以苟延残命耳。

《清稗类钞》第15册《婚姻类》

1309(徽商)贸易经营,来往长毛地,途遇官兵盘诘,心惊悸,口语支吾,当作真奸细,屈死孤魂,来受甘露味。

《徽州善后叹》载胡在谓:《徽难哀音》下编。(转引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第543页。)

1301公讳元奎,字世勋,清国子监生,后以捐赈授布政司理问衔。生而明敏过人,遇事善谋能断,尤精会计。幼即偕其兄元烛随父经商于浙之淳安。乃兄生有异行,好为清静虚无之说。淡于世味,不慕荣利,商业事一倚于公。洪杨之役,公侍其父偕兄随湘阴左文襄营。后经商避乱二者并行,以为可保无虞。不意公父年迈衰颓,素负气节,遇匪竟以身殉。是时东南各省,群盗如毛,信息梗阻。公以家人离散,父又死难,痛不欲生,誓死杀贼,以报父仇。既思徒死无益,因勉节哀思,勤理旧业,冀以承先人之志。厥后乱平归里,萧条四壁,不复成家,仰天大痛。幸以半生辛苦,营业大裕,组织家庭,尚非难事。生平善使酒,有先见,每吐露于杯酒纵谈之中。尝谓洪杨为革命首领,鄙曾左诸公为满奴云。……公生道光十二年,卒于光绪三十年,享年七十二。

绩溪《盘川王氏宗谱》卷3《(王)元奎公家传》

索引:

45376496112911296

第三节徽商与倭寇

1311(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乙卯)总督浙直福建右都御史胡宗宪,以擒获海寇王直等来闻。直本徽州大贾,狎贩海,为商夷所信服,号为汪五峰。凡货贿贸易,直多司其质契。会海禁骤严,海拳民乘机局,赚倭人货数多。倭责偿于直。直计无所出,且愤恨海拳民。因教使入寇。倭初难之,比入则大得利。于是各岛相煽诱,争治兵舰。江南大被其害。

《明世宗实录》卷453

1312嘉靖十九年贼首李光头、许栋,引倭聚双屿港为巢。光头者福(福州)人李七,许栋歙人许二也。皆以罪系福建狱,逸入海,勾引倭奴,结巢于燔衢之双屿港。其党有王直、徐惟学、叶宗满、谢和、方廷助等。出没诸番,分迹剽掠,而海上始多事矣。

《筹海图编》卷5《浙江倭变记》

1313自嘉靖二年,宋素卿入扰以后,边事日隳,遗患愈重,闽广徽浙无赖奸民,潜匿倭国者不下数千,居民巷街名大唐。有资者则纠倭贸易,无财力者则联夷肆劫,巨室为之隐讳,官府惟务调停。

《筹海图编》卷12

1314倭蹂武林,襄懋(即胡宗宪)委山阴尉巡檄关外。尉急自计贼势张,安能以空拳抵饿虎之喙。椎牛酒悉召城外居民,市户及新安之贾于质库者,皆其乡人也,醵金募士兵,可数百人。

《西山日记》卷上

1315王直者,徽州歙县人。少落魄,有任侠气,壮多智略,而好施与,故人乐与之游,一时无赖,若叶宗满、徐惟学、谢和、方廷助等咸宗之。相与谋曰:“中国法度禁严,吾辈动犯禁网,孰与至海外逍遥哉!”……于是遂起邪谋。嘉靖庚子年,直与叶宗满等造海舶,贩硫磺、丝棉等违禁货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五六年,致富不赀,夷人大信服之,称为五峰船主。招集亡命,勾引蕃倭,结巢于宁波燔衢之双屿,出没剽掠,海道骚动。

《殊域同咨录》

1316(嘉靖)三十六年丁巳秋九月二十五日海商徽人王直者……欲军门代为疏请通商,因上疏云:“带罪犯人王直即汪五峰,直隶徽州府歙县民,奏为陈悃报国,以靖边疆,以弭群凶事。窃臣直觅利商海,卖货福浙,与人同利,为国捍边,绝无勾引党贼,侵扰事情。……”

《倭变事略》

1317徽州许二住双湾港最称强,后被朱都御史遣将官领福兵,破其巢穴,焚其舟舰,擒杀殆半。就双屿港筑截,许二逸去。王直亦徽州人,原在许,许二逸去。王直亦徽州人,原在许之。乃领其余党,改住烈港,渐次并杀同贼陈思盼、柴德美等船户,遂至富强。以所部人船多,乃令毛海峰、徐碧溪、徐先亮分领之,因而海上番船出入关无盘阻,而兴贩之徒,纷错于苏杭。近地之民,至有成时鲜、成酒米、献女子者。自隔黄岩屠燔衢,而其志益骄。其后四散劫掠,各通番之家,则不相犯,人皆竟趋之。杭城歇客之家,贪其厚利,任其堆货,且为之打点护送。如铜钱用以铸铳,铅以为弹,硝以为火药,铁以造刀枪,皮以制甲,及布帛丝棉油麻酒米等物,无不资送接济,而内地之人,无非倭党矣。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84《浙江2》

1318徽歙奸民王直(即王五峰)徐惟学(即徐碧溪),先以盐商折阅,投入贼伙。继而窜身倭国,招集夷商,联舟而来,笔泊岛屿,潜与内地奸民交通贸易。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9《海外诸番 日本条》

1319王(直),歙人,母汪妪,梦弧矢星入怀而生。长而与其徒入海,连巨舶,载硝磺丝棉违禁诸器物,往来互市于日本、暹罗、西洋各国,赀累巨万。各君长以下,并信服之,称为五峰舶主。广有贼首陈思盼者不入直党,直掩杀之,并其众。由是海上之寇非受直节制不能存,威名藉甚。寻招集亡命,据萨摩州之松浦,僭称徽王,置官属三十六,号令岛人,时时遣部下剽攻沿海郡邑,东南危动。

《南雷文定》前集卷10《蒋氏三世传》

1320初,明太祖定制,片板不得下海。承平日久,奸人阑出入,勾倭人及佛郎机人来互市。闽人李光头、歙人许栋踞守宁波之双屿而为之主,司其质契。势家又护持之,漳泉尤多,或与通婚姻。因假济渡为名,造双桅大船,运载违禁物,将吏不敢诘也。或负其值,栋等即诱之攻剽。

《明史》卷205《朱纨传》

1321汪直,号五峰,徽州人。自少落魄任侠。母梦大星入怀,傍有峨寇者诧曰:“此弧矢星也。”……既壮,饶智略,性善施,以故一时恶少若叶宗满、徐惟学、谢和、方廷助等皆与游。直因怀异志,谓其党曰:“中国法度禁严,动辄触禁,孰于海外乎消遥哉!”

国初,海禁稍解,有一二家从广东、福建地方买卖,陆往船回,潜泊关外。或贿把关官及投托乡官,得以小船夤夜进货。属承平之日,封守弗慎,奸人遂缘为利。各结舟,推雄强者一人为船头,或五十只,或一百只,成群分党,占泊各港,纷然往来海上,入日本国、暹罗诸国。……先是徽人许二(栋)住双屿,号海寇,最强。又有陈思盼住横港与二相倚,(汪)直投二部下管柜。直沈机有勇略,人服之。未几,巡抚福建朱都御史遣都司卢镗领兵击许二,遂破其巢穴,焚其舟舰,擒斩殆尽,将双屿港筑截。许二遁去,余党因推直为主,住沥港。时陈思盼声压直,直心恚之。……乃伺思盼生日,为酒不设备,遂内外夹击杀思盼,擒其侄陈四,并贼数十人赴官,余党悉归直。……

直以所部船多,乃令鄞县人毛海峰、徐碧溪、徐元亮、叶宗满等分领,装载硝磺、丝棉违禁诸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互市,又四散海上,劫掠番船。入关无盘阻,公然纷错苏杭之境。凡五六年间,致富不赀,夷人信服,皆称为五峰船主。直又招聚亡命徐海、陈东、叶明等,为之收领,领赀勾引倭门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为之部落。又有从子汪汝贤、义子汪激为之心腹,威望大著,人共奔走之。或成时鲜,或成酒米,或献子女。甚至边卫官有投以红袍玉带者。……会五岛夷为乱,直素憾之,欲藉以报,遂请于海防将官,出兵剿灭之。且宣言我有功朝廷,希重赏。时将官与之米百石,直诟曰:“我何以此为哉!”投海中去,且怨之。遂频侵盗内地,尝以扁舟泊列表岸,参将俞大猷率舟师数千围之,直以火箭迎战,大猷败绩,直益骄。

《明书》卷162《汪直传》

1322(汪直)据居萨摩洲之松浦津,僭号曰宋,自称曰“徽王”,部署官属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但为计狡谲,每残破处,必诡云某岛夷所为也。故东南虽知汪直之叛,而不知受祸之惨皆由直者。……

嘉靖三十四年十一月,(蒋)洲等至五岛,遇汪氵,道以移谕事。氵曰:“无为见国王也,此间有徽王者,岛夷所宗,令渠传谕足矣,见国王无益也。”……洲等曰:“总督公(胡宗宪)推心置腹,任人不疑,拨足下寿母令妻于狱中,馆铡甚厚,则公之心事可知矣。何不乘机立功以自赎,保全妻孥,此转祸为福之上策也。”直默然而罢,乃挟洲等巡数小岛而还。而从此风闻外夷,随其颐指者颇少变,而叛贾倚直为渊薮者多有离心,直始不安于彼矣。……

(汪直)遂托宣谕别国为名,留蒋洲在岛,令叶宗满、汪汝贤、汪氵同陈可愿四至宁波。诘之,皆云宣谕未至。时徐海、陈东已拥萨摩洲夷过洋入寇矣。今汪直归顺,先遗叶宗满等投赴效力,成功之后,他无所望,惟愿进贡开市而已。

……遂遣(汪)氵往,直乃桀然诣军门,时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也。公(胡宗宪)执之付按察司狱,乃集三司诸大夫参议曰:“汪直始以射利为心,违明禁而下海;继忘中华之义,入蕃国以为奸。……”

按:汪直为总制胡宗宪给至杭城,于嘉靖乙未冬十二月二十五日斩之,枭首于浙。

《借月山房汇抄》佚名《汪直传》

1323倭寇之起,嘉靖间新安人徐海同其叔惟学,友人汪直、叶宗满等往岭南市易货物,飘洋到日本等国贸易,折阅计穷,惟学将海质于倭主,贷资易货回,复勾其彝入寇岭南,惟学被指挥黑孟阳杀之。倭立责海偿货,海约内掠以偿。癸丑(一五五三)六月入嘉兴、海盐、乍浦等处。甲寅(一五五四)二月劫海盐龙王塘,转攻嘉兴。三月从硖石至崇德,过石门镇而去。五月又从石墩泾至崇德杀掠而去。乙卯(一五五五)海偕酋辛五郎入浙西据柘林、乍浦。其党叶麻向在崇德贸易,知崇城备寡,拥众数万人备城下,城陷俘戮数千人,暮屯邮舍令妓王翠翘歌而行酒。时胡御史宗宪方巡浙东,星驰至崇德,取酒百余瓶置毒药诱之,倭中药死者过半,余出王江泾,仍督参将卢镗总兵俞大猷率浙直狼土兵大败之。

《谈往 倭寇始末》(见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册第143页)

1324岁乙卯,岛夷自越突新都,且薄芜湖。芜湖故无城,守土者束手无策。长公(歙商阮弼)倡贾少年强有力者,合土著壮丁数千人,刑牲而誓之曰:“寇邪 虎邪 虎而?,手可搏;虎而翼,矢可加。如其寇也,则业已穷,虽张,吾侪直醢之以谢天子。”寇侦有备,而霄遁。所部上御寇功,将首长公,且下章服。长公辞之力:“贾竖子何敢以此钧奇。有如异日者,寇至也将倚办诸贾人,则吾为之俑也。”

《太函集》卷35《明赐级阮长公传》

1325时吴越奉倭,旁及吾郡(徽州),郡中故无备警,至率襁负入山,长公(休商程锁)宣言曰:“吾以岩郡阻上游,寇未必至,至则境内皆倭也,何避焉 ”乃勒里中少年,召三老豪杰,分据形胜,列五营,长公军中军,中立一强干者为之长,乃分部伍,聚孓粮,诹日为期,长公执牛耳,盟忠壮祠下:“所不赴义者,有如先公。”既歃,法不用命者一人,乃归伍;明日,再至,法失伍者一人,乃归伍;又明日,三至,法哗者一人乃归伍。由是悉遵约束,人人幸自坚。顷之,寇略郡东,寻遁出境。县大夫召长公为植城休宁,长公区别诸巨室受工,莫不唯唯。宗人某子甲有难色,县大夫顾问长公,长公跪曰:“某贫,宜不胜任,锁幸有余力,毋以一夫烦君侯,请代之。”费五百缗而告成事。会城溧水,长公亦费五百缗。

《太函集》卷61《明处士休宁程长公墓表》

1326凌珊,字仲玉,归泉其号也。早失父,弃儒就贾。……嘉靖庚戌,倭奴猖獗,掠江南北诸郡,公在瓜州围城之中,城旦夕且破,守者计无所出。公奋然曰:“是非重赏无以得死力者以保危城。”即解千金装,散诸少年以为倡,从而解者各有差。诸少年踊跃登陴,倭奴疑有备,宵遁。厥明,官府访公,欲识其面,而公已行矣。

《沙溪集略》卷4《义行》

1327程元利,字汝义,休宁人。……贾于嘉定,……值倭围嘉城,捐金募勇士,为诸室先,受甲登陴,城卒能保。寇退思归,未及买舟而卒。

《徽志 补遗》

1328明威将军程天庞甫者,……名良锡,生休阳由溪里中。……弱冠善属文,其为文也,宏广以任气,训达以明道,典则以遵石,详实以录时,谆雅以训后,迅速落笔万言,虽老师宿儒咸辟易退舍。嘉靖甲午春,邑试,列上等,以他故弗克游于泮。乃挈重赀,贾浯溪,昼则与市人昂毕货殖,夜则焚膏辰书弗倦。有锦衣吕闲云者见而异之曰:“此将相具也。”乃与交欢,奉卮酒为寿。……于是尽读阻符黄石公诸书暨孙吴兵法,日与诸豪士试剑校射,群英咸集,乃跃马三试之,皆中鹄贯革,海宁诸武胤咸吐舌推毂。是年秋,试南畿武试中式,北上构疾,试未克终。……丙午应试南畿,君与偕行,会大开武举,同郡南科给事中让溪游公者……强之武试,又中试。……君北上试,弗第。归,益励志勤文武之学。逾三年,试南畿,又中式,北上又弗克。终乃喟然曰:“丈夫贵立功名垂竹帛耳,岂必科目显哉 ”

于是例授宣州卫指挥佥事,既佩分符,乃严纪律,勤训练,赫然有长城之寄。既而巡抚都御史陈公闻君英武,檄取防御苏松,至葑门,遇倭突至,君即抽矢先登,命诸壮士继以强弩射倭,皆应弦而倒,共毙一十七人。倭犹未夺气,君乃奋剑贾勇,驱壮士馘斩剧贼六人,城危遂解。……巡抚都御史屠公、巡按御史孙公以“褒嘉忠孝”表其门。既而巡抚都御史周公、张公、曹公暨巡按御史陶公、王公迭行旌奖。

岁丙辰,有守胜墩之委,倭见旗鼓一新,不敢窥伺。总督军门胡公以君威望勇略足以控制诸岛,乃移守太仓。盖太仓与宝山、鸡鸣诸岛相接,倭自淞来,辄邀其归路。五月,倭于三江口焚劫,君急率家丁逐之,倭遂溃烈,一方得安。六月,同总兵俞出海追贼至茶山,手斩悍黠剧贼三人,身被重伤,尚奋勇力战。七月,恩加升级。戊午,委督舟山大兵。四月,至碇石。七月,至白泉,俱大有斩获。庚申,差赴参将戚公中军赞谋机务。四月在乌根岭遇倭接战。八月,至福建横屿。九月,至牛田复追贼至兴化莆田之林墩,屡有奇功。战必身先士卒,力挫贼锋,手斩数十人,故倭畏君威,闻风无不披靡。君善抚士卒,……有古名将风。

年未六旬,即偃戈解胄。买田宛溪,与梅藩参、沈宪副结社。无何,复归由溪里,与同郡王仲劳、汪古矜诸名士结社。所著有《双柏山人漫稿》六卷、《投戈吟稿》十卷、《程宣州别集》□卷、诗余一卷,词曲二卷,并所辑《三捷赠言》暨《程氏宗谱》诸书。……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卷11《明威将军程天庞甫小传》

1329嘉靖中,歙人许谷上十三策,先谒守令,言疆事所尤急者三。歙附郭不城,此国初制也。顷岛夷入浙,列邑悉城,歙虽岩居,其东略相唇齿;且括徒盗金穴,蚁聚遂安,即有不虞,非城不守。……请亟城歙。歙连六郡,矜保界以壮金汤,惟中亟直指岁周巡郡县,画地而治,虽在甸服,请置监司分部之。岁久承平,尽籍皆不为,赖徒饷丁夫,以代受甲,率不教而弃之。请置材官,训一旅以备缓急。越在草莽,愿为肉食者谋。守令心壮之,格不达。

岁乙卯,倭突越围西奔,时太守陶公代朱公,闻警未发,寇潜入界,始征众登陴。四顾城下无周蝗民居,或传诸堞。朱下令,亟夷版屋,毋延火枚。谷宣言曰:“寇或薄城,吾婴城以守,凡吾矢石所及,内外皆为吾藩效死,而与民守之,古之道也。智不出此,未距守而先毁夷,脱有漏言,示弱已甚。”陶公谓:“善,地利不如人和。东门当虏之冲,且近县??,视城内等,若能为我守东门乎 ”谷奋身应曰:“能!”则擐短兵操长兵,先登以为民望。朱目摄之曰:“壮士!是尝以三策干县官,适未用其言,以至于此。”寇深入,乃闭五门,史令以安车奉老母,躬挟图籍呼东门。谷坚闭如故:“今日之事,军事也,即君命有所不受,何有令君 谷智不逮,挈瓶守不假器。”令望门顿足曰:“君以吾不令也者而弃之,吾无憾,有母且老死,则何辜 ”谷曰:“自列邑以首鼠败谋,寇至不知所备,彼其所虔刘者、系缧者,夫非尽人之母耶 藉第令城成,太母有安宅矣。”令仰天誓曰:“吾悔不用君言,所不亟城者,有如日。”谷乃启门纳,令茛茳而谢无谋。谷盛军容,昼旌旗,夜火鼓,践更者以期至,失期有诛。寇五十三人,闻先声而退二舍,乃由间道出宛陵,薄秣陵而东,京邑骚动。陶朱二公举酒相劳,令始坚议歙城,度地鸠工,必得是夫为植。会行部以例受章服,令得假谷便宜,则予一骑出入郊关,二胥持白挺前,诸不用命者受杖。谷曰:“此吾父母国,不任者非夫经始议栽,既议版筑,既议砖埴,延袤若干里,睥睨若干堵,亭障若干所,计费城旦若干缗。”令握算复之,不爽尺寸。既告成事,折节归田。

先是,父处士引季各以千金授二息子,伯禾用箸倾郡,仲即谷,字本善,生而丰下,魁然丈夫。少以拔击豪,即壮硕益轻捷,挺一剑作盘旋舞,睨者莫得其瑕。……将服贾,资斧不具,伯予千金,乃贩缯航海,而贾岛中,赢得百倍,舟薄浯屿,群盗悉掠之。伯再予千金,就近市贾,适岁凶,民有殍,悉发窖粟以赈嗷嗷。伯三予千金,无德色。仲乃择地而贾,贾就李之皂林。仲始至,诸三老豪杰争以牛酒劳之,仲递箅百觚,会暑甚,以厥暴死。

《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9《许本善传》

1330邵鸾,字以祥,陪郭人。五岁时,守舍,即提戈随父逐格虏。……及长,贾云间,云间故有金汇、薛家二梁刀坏,过者蛇行匐伏,鸾亟属工缮治。岛夷入海宁、云间,诸子亡其财,家人愤忧,置勿问。亡何,赀复,鸾亦置勿问。尝以岛夷发难,同诸父老白当路,筑邑城,顾输财筑城若干丈。

《休宁碎事》卷12《大鄣山人集》

1331(汪新)幼劬书力学,志欲出而有为,弱冠,乃改业,挟重赀游吴楚间,而多居货于豫章,予每接豫章饶诸缙绅士大夫,无不啧啧称公。……公捐金数百助军饷御倭难,挥使之授,似不为过。(按:指以恩例拜南昌卫大挥使。)

《休宁西门汪氏大公房挥佥公支谱》卷4《明威将军南昌卫指挥佥事新公荣归序》

1332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兵部覆巡按御史张云路、徐敦,应天巡抚曹邦辅、提督操江史褒善勘明倭寇自浙江流劫徽、宁、太平,直犯南京,转掠至苏州,剿灭经过地方,诸臣功罪。失事如:新安卫指挥熊桐等四十六人,各有统兵巡捕之责,不能防御,应究治;知府宁国朱人器、徽州来有孚、太平任有龄应罚治;旌德知县岑恕、南陵县丞郭惟翰、太平知事郭樟,地方创甚应重究;芜湖知县潘铨、宁国通判周尚忠、应天推官罗节卿、泾县知县丘时庸提出损失应并究。

有功如:……徽州把持朱顶鹤等之死事,宜犒恤;至于芜湖县丞陈一道力战剧贼,其义勇陈子义婴刃大父,宜各赠一内外职衔冠带。

《明世宗实录》卷430

1333(程)次公孝友恭俭,性端悫,然诺必矜。始为儒,而业成去而为贾。里俗左儒而右贾,次公独喜儒,诸儒生争慕附之,是贾名而儒行者也。族贾逐什一,务干没,以奸富为良。诸细民从次公质钱,惟以什一为准,无所干没。脱贫乏不能出子钱,次公惟取母钱废质剂,细民归之者如流水,息业益滋。……尝贾桐乡,会倭大至,阮中丞鹗保桐乡城,倭围之数重,城中粮绝,旦暮且破,次公首输千金,以佐军实,为士民先,卒保桐乡。城完,次公力也。

《太函集》卷17《寿草市程次公六十寿序》

1334徐正,一名孟春,字一阳,居(祁门)华里。嘉靖间,商于淮泗。时东南倭寇未靖,兵役往来,淮当冲要,正捐金八百以佐徭费。又独建广惠桥,以便行旅。

同治《祁门县志》卷30《人物 义行 补遗》

1335公讳忠浩,字养直,姓汪氏,东泉其别号也。……(嘉靖)乙卯之岁,倭夷窃发,有司募民出粟筑城廓,以备不虞,翁即应募不辞。又令买废申明亭基,翁既以厚价输公,又割己地补废亭基。于是有司嘉其义,为之白当道,匾其门曰:“宪台奖义”,而一室之人与有光矣。

《汪氏统宗谱》卷31《行状》

1336(歙商吴)公,字烈夫。……倭奴窃发,邑侯史君以旧城狭隘,乃营新城以广之,公欣然赴义。

《丰南志》5册《存节公状》

1337王翠翘,临清人。幼鬻于倡,冒姓马,假母呼为翘儿。美姿首,性聪慧。携来江南,教之吴俞歌,则善吴俞歌;教之弹胡琵琶,则善弹胡琵琶。吹箫度曲,音吐清越,执板扬声,往往倾其座客。平康里中,翘儿名藉甚。然翘儿雅淡,顾沾沾自喜,颇不工涂抹倚门术。遇大腹贾及伧父之多金者则目笑之,不予一盼睐温语。以是假母日忿而笞骂。会有少年私翘儿金者,以计脱假母,而自徙居嘉兴,更名王翠翘云。是时歙人罗龙文,饶于财,侠游结宾客,与翠翘交欢最久,兼昵小妓绿珠。而越人徐海者,狡佻,贫无赖,方为博徒所窘,独身跳翠翘家,伏匿不敢昼见人。龙文习其壮士,倾身结友,接臂痛饮。推所昵绿珠与之荐寝,海亦不辞。酒酣耳热,攘袂持杯,附龙文耳语曰:“此一片土非吾辈得意场,丈夫安能郁郁久居人下乎!公宜努力,吾亦从此逝矣。他日苟富贵毋相忘。”因慷慨悲歌。居数日,别去。徐海者,杭之虎跑寺僧,所谓明山和尚者也。居无何,海入倭为舶主,拥雄兵海上,数侵江南。嘉靖三十五年,围巡抚阮鹗于桐乡,翠翘、绿珠皆被掳。海一见惊喜,命翠翘弹胡琵琶以佐酒,日益宠幸,号为夫人,斥诸姬罗拜。翠翘既已骄爱无比,凡军机密画,惟翠翘与闻。乃翠翘阳为亲昵,阴实幸其覆败,冀归国以老,泪渍渍常承睫洗面也。会总督胡宗宪开府浙江,善用兵,多计策,欲招致徐海,自戕麻叶、陈东,而离散王直之党,乃遣华老人赍檄招降。海怒,缚华老人,将斩之。翠翘语海曰:“今日之事,生杀在君,降不降何与来使 ”海乃释其缚,畀金而遣之。老人归,告宗宪曰:“贼气方锐,未可图也。然臣睨海所幸王夫人者,左右视,有外心,或可藉以歼贼耳。”而罗龙文者,微闻是语,自喜与翠翘旧好,乃因幕府上客山阴徐渭以见于宗宪。宗宪以乡曲故,降阶迎揖曰:“生亦有意功名富贵乎 吾今用君矣。”与语大悦。遂受指诣海营,摄旧日任侠衣冠,投刺谒海。海亟廷入,坐上座,置酒,握龙文手曰:“足下远涉江湖,为胡公作说客耶 ”龙文笑曰:“非为胡公作说客,乃为故人作忠臣耳!王直已遣子纳款,故人不乘此时解甲释兵,他日必且为虏。”海愕然曰:“姑置之,且与故人饮酒。”锦绣音乐,备极豪侈,俨然自以为大夫得志于时之所为也。酒半,出王夫人及绿珠者见龙文,龙文改容礼之,极宴,语不及私。翠翘素习龙文豪侠,则劝海遣人同诣督府输款,解桐乡围。宗宪喜,从龙文计,益市金珠宝玉阴赂翠翘,翠翘益心动,日夜说海降矣。海信之,于是守计缚麻叶、缚陈东,约降于宗宪。至桐乡城,甲胄而入。是时赵文华、阮鹗与宗宪列坐堂皇,海叩首谢罪,又谢宗宪。宗宪下堂摩其顶曰:“朝廷今赦汝,汝勿复反。”厚劳而出。海既出,见官兵大集,颇自疑。宗宪犹怜海,不欲杀降。而文华迫之,宗宪乃下令,命总兵俞大猷整师而进。会大风,纵火,诸军鼓噪乘之,贼大溃,歼焉。海仓皇投水,引出斩其首。而生致翠翘于军门,宗宪大飨参佐,命翠翘歌吴俞歌,遍行酒,诸参佐或膝席,或起舞捧殇,为宗宪寿。宗宪被酒大醉,瞀乱,亦横槊鄣袖与翠儿戏。席乱,罢酒。次日,宗宪颇愧悔醉时事,而以翠翘赐所调永顺酋长。翠翘既随永顺酋长去,之钱塘江中,恒悒悒捶床叹曰:“明山遇我厚,我以国事诱杀之,毙一酋又属一酋,吾何面目生乎!”向江潮长号大恸,投水死。

《虞初新志》卷8《王翠翘传》

按:《王翠翘传》又见茅坤《纪剿除徐海本末》、许承尧《歙事闲谭》等书,唯文字稍略。

索引:

26333788312021230

第七章徽商与学术文化

第一节贾而好儒

1338新都三贾一儒,要之文献国也。夫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不效,则驰儒而张贾;既侧身飨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弛贾而张儒。一弛一张,迭相为用,不万钟则千驷,犹之转毂相巡,岂其单厚计然乎哉,择术审矣。

《太函集》卷52《海阳处士金仲翁配戴氏合葬墓志铭》

1339大江以南,新都以文物著,其俗不儒则贾,相代若践更。

《太函集》卷55《诰赠奉直大夫户部员外郎程公暨赠宜人闵氏合葬墓志铭》

1340吾郡(徽州)少平原旷野,依山为居,商贾东西行营于外以就口食。……虽为贾者,咸近士风。

《戴震集》(上编)《文集》卷12《戴节妇家传》

1341先祖讳敬宗,宾字仲荣,以一斋自号(明初新安人)。幼读场屋书,既长,以无他兄弟,干父之蛊,身任家政,遂堕功名事矣。乃挟赀南走荆湘,北游淮甸。以墨池交结天下士,见者谓其有元龙气象。不数年得缠十万贯矣,遂归之,志不再出。顾旧庐隘陋,莫容家众,撤而新之,计三百余楹,扁其堂曰:“大隐”。旁辟一轩为燕息之所,凿渠引流,栽花植竹,日与二三老徜徉其间,或论文,或抚琴,旦夕无倦容。

《新安黄氏会通谱 黄处士仲荣公墓志铭》

1342古者四民不分,故傅岩鱼盐中,良弼师保寓焉。贾何后于士哉!世远制殊,不特士贾分也,然士而贾其行,士哉而修好其行,安知贾之不为士也。故业儒服贾各随其矩,而事道亦相为通,人之自律其身亦何艰于业哉 ……处士讳远,字万里(明成化嘉靖间休宁人)。……公贾而儒行者也,其裕父之志,启诸子以儒,精勤心思在焉。又让所丰于昆季,而自居其瘠者,诸细行不悉数。儒者所谓躬行率先宜乎。其子太学生钰,才美而行懿,次子亦锓锓露□光,夫固有先之者矣。

《汪氏统宗谱》卷168

1343公讳迁曦,字天曜,南滨其别号也(居歙县瀹源)。……励志经营,商于吴梁间。所至交纳豪杰,为江湖望,家业益以丕振。及四十,知长子宸有干蛊能,遂付之而归,专以纲纪宗族为己任。训饬子弟严而有礼,弱不能立者,扶植之;贫乏无以自给者,济之。……堂念方氏入国朝以来,宦学继美无间,近世兹寝有愧,乃谋诸族,肇建书屋于金山隈,俾后嗣相聚相观以振业。……

先是瀹潭之北有汪洋港,去郡治十五里,舟道斜迤,下多巨石,善舟者过此犹或危之。公悯其劳且剧,召工开凿,曲尽筹画,三阅岁而港始通。沿崖无路,则曳舟者尚未脱险,公复伐石筑堤,直抵箬镇。岭麓濒河,建亭以便行人之憩息。……

卒于嘉靖乙巳十月十九日,距生成化甲辰十月十一日,得年六十有二。

《方氏会宗统谱》卷19《明故处士南滨方公行状》

1344公姓汪,讳弘,字希,大号南山(休宁人)。……大考讳时俊,考讳彦璇。妣戴氏,出溪口右族。生公为震子,幼失恃,承父多艰,弗造百状,孤苦伶俜,崛有卓志,恢拓祖父之屯。尝自策曰:“生不能扬名显亲,亦当丰财裕后,虽终日营营,于公私有济,岂不犹愈于虚舟悠荡,蜉蝣楚羽者哉!”暨长就学,疏通闻见,弃儒就商,力行干蛊之业。于是北跨淮扬,南游吴越,服贾鹾卤之场,挟刘晏之奇,谋猗顿之赀,积数十年遂有余蓄。晚归桑梓,乃构堂室,乃辟沃壤,祖考之志于是为烈。然能散而施之,无所顾靳。尝输金造文峰,以资学校。复输百金航梓宫,以济王事。用财于上,义莫大焉。……空同子曰:“士商异术而同志,以雍行之艺,而崇士君子之行,又奚必于缝章而后为士也。”公生于弘治辛亥十月初一日戌时,殁于嘉靖乙巳六月二十一日子时。

《汪氏统宗谱》卷116《弘号南山行状》

1345(汪)尚信,字成之,号石川,忠富次子也。生而警敏有大志,幼敦重不伍群儿。既业进士,则刻意经史。……然试郡邑辄优,上之辄不偶。……至诸子侄辈则循循雅饬,皆佩诗礼之训。有商四方者亦奉公筹画,为时良贾,以是家益振。

《汪氏统宗谱》卷31

1346(汪)东瀛先生名贵,字道充,休治西亲义里人。其先由登源徙今居。……先生自幼奇伟不群,读小学、四书,辄能领其要。于是通习经传,旁及子史百家,至于音律之妙,靡不究竟。尤潜心于卫生堪舆之学,仰探轩岐之奥,默契曾扬之旨。通达世务,田里之休戚利病,当世之是非得失,莫不熟思详究。意薄进取,挟赀皖城,先达谢公辅奇其刚毅不挠,器度弘伟,日与讲论诗文,远近商游于兹者,咸师事之。……先生以嘉靖己未年二月二十五日午时卒,距生弘治丙辰年八月初四日巳时享年六十有四。

《汪氏统宗谱》卷37《传》

1347公名玑芳,字仲枢,姓黄氏,别号忍斋。……为竦塘里人。公父彦政公,方直高亮,贞厉仪检,遇事侃侃,见义不挠。……公生沉静诚悫,孝友恭让。弱不喜狎,嶷有巨志。少读朱子小学,至温公训刘无城以诚;读《尚书》至“有忍乃济”,即有颖悟,谓诚与忍乃二字符也,当佩之终身。平生自无妄话,与人交悃丧忠信。商游清源,清源齐鲁之墟,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礼。然其俗又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公一以诚御之。故足智好议论者服其诚,而好儒备礼者亦钦其德。若公者,商名儒行,非耶 ……公卒于嘉靖己未,享年六十有一。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6《黄公玑芳传》

1348余长孙女归于吴,有甥矣,婿曰洵美,为太公曾孙,甥曰綦昌,则玄孙也。吴氏世倾郡里,溪南先世中里为墙,墙以内为正室,太公世当户,曾大父命之曰正中,字曰汝承,则授之鬯矣。里俗席饶,益务芳华。太公独椎削雕为朴。人言江南故多怀利,安得鲁君子乎 因号之曰鲁南。太公唯唯,世受贾,倾淮南。太公以主器当行,诸掌计者受成,故无适主,客至或问盐策,若度支、若徒属、若短长、若子母出入,太公瞪目张口,毕谢不知,然而公何为曰贾也 客疑太公黜金口,而废木舌,故诧不知。既久乃知其不操利权,上之知不知也。居乡、居市,摄敝衣冠,率数十年,诸子姓或荐新,卒不易:“吾安其敝久矣,无庸新成。”伯子希周请服儒,命之儒;仲子希召请服贾,命之贾。岁甲子伯子与计偕归,则持乡书面太公,太公由由自若。即不偶以故褐面太公,太公由由自若。仲子??累巨万,籍上太公,太公由由自若。凡诸失得茫然不入于其心。……太公生正德己巳春二月十二日,殁今庚寅秋八月七日,享年八十有三。

《太函集》卷57《吴太公暨太母合葬墓志铭》

1349(吴)文彦公,又名四毛,字德美,号双塘,荣公四子。性孝友,自幼端谨,不伍群儿。……及长,奉父命辞塾师行贾,即能肩父任、征贵贱、别良苦、精明勤事,同事者咸以老成目之。公兄弟五人,其后资五析矣。叔季故业儒,父治命也。公终不忍其舍业以更父命,力与兼营而厚归其息,毫无所私。……邑中有大徭役,首藉公名,若筑邑城、输殿材,诸巨费无虑千金,公独身充式受事,不以分赋昆弟。常旅湖阴,亦会县令度起新城,属民为植,公输费经营以为民倡。歙令李侯、彭侯前后劝民储粟蒿饥,公欣然应教。其他敦宗睦里,周急拯危,难以枚举。……公生正德三年……殁万历三十一年……。

《古歙岩镇镇东嗥头吴氏族谱》

1350处士新安(歙县)人,姓郑氏,名孔曼,字子长。……以伯兄受什一,逾吴楚、适梁宋,逐时废居,岁数归。……梁楚之间人人慕谊。一日子长叹曰:“人苦不自足,吾业已操先人之赢,岁出岁归,千金游道广矣,吾终不以游故遂荒先人敝庐。”乃归营故居。……晚游旧京,爱秣陵形胜,营邸舍居之,曰:“秣陵衣冠之所游,宾客舟车之所辏,吾间岁往来黄山、白岳、钟山、石城间,作两地主人,不亦可乎 ”盖子长少而游吴,中岁游梁楚,晚栖迟旧京,凡三徙,而所在贤豪长者急识子长。子长虽游于贾,然峨冠长剑,?然儒服,所至挟诗囊,从宾客登临啸咏,阉然若忘世虑者。著骚选近体诗若干首,若《吊屈子赋》、《岳阳回雁》、《君山吹台》诸作皆有古意,称诗人矣。(嘉靖癸未生,万历乙亥卒)

《歙县《双桥郑氏墓地图志》《明故徕松郑处士墓志铭》

1351吾宗(吴氏)莫盛于今日(明万历), 被歌溢里巷,转毂遍四方,三事并修,誉髦接迹,而亦知创者之艰,非朝夕之故也。盖先君卜居斯土(歙县丰南),殆三迁焉。二十传而有祖仁公者,与余祖继善公,则昆弟行也。祖仁公生崇恕公,崇恕公生尚莹公,始以盐策徙广陵。子正学公,补邑诸生,翩翩美文辞。尚莹公早世,用户成均,雅志未就,而以儒兼贾,先业籍以益拓焉。正学公举子四,次汝钟公,讳光岳,别号晴林。……孺人鲍氏,父曰棠公,大司徒道明公侄。时汝钟公年少,孺人又贵家,纨?子方与新妇盛簪珥、饰车骑以夸乡党,而孺人徐出笱中椎布,子妇韦服,举觞舅姑之前。父乃大欢曰:“非此子无此妇矣。”无何,请得执鞭,从父兄走淮海间。公画便宜,多以奇胜。然喜敦诗书,好儒术。……

仲公晚倦游,听子孙修业,而时冠田间冠,逍遥溪上,徐语二子曰:“新都僻在山谷,富者无二顷之田,贫者无一日之积,一遇岁凶,比户嗷嗷。吾将积粟以备歉,羸老无事,籍以济人。”里党赖之。孺人归公五十余年,白首不忘敬戒,饭惟脱粟,浣衣经数载不易,独急人之难,倾橐不厌。……公季弟光升,倜傥士也,捐资建祠,公实倡之,称二难云。……(公)殁于万历丙午十月二十一日,生嘉靖辛卯二月十一日。孺人长公一岁,先二岁卒,生嘉靖庚寅十月一日,殁万历甲辰十二月十七日。

《丰南志》第5册《明处士称兄汝钟吴公暨配孺人鲍氏状》

1352(潘)汀州公之耋也,仲子南仲载媚子自江淮归,……明年甲申,仲始及艾,其月丁卯,其日丙辰,会素封入里中,俨然过仲。仲舍儒就贾,直将兄猗顿而弟陶朱,顾翩翩从少年游。竞轻肥,近妖冶,既则杖策而游幕府,逝将筑京观,封鲸鲵,比年矜己诸游诸贤豪长者间,游道广矣。……公八十而未衰,仲五十而未艾,夫有所授之矣。籍公负盛气,务上人,投之儒必为平津,投之贾必为端木。

《太函集》卷16《非非篇》

1353潘之先自婺徙(歙县)岩镇,……(图南)始受书家塾,父命之贾,图南弗善也。俯而深惟贾者徒慕诚而穴市中,直糊其口耳。吾曹固将攻百家茹千古,诚何慕焉。遂载五车归,瞠乎从二昆后。汀州(世父)大喜。则谓图南:“乡人什七贾而什三儒,不端行而道儒,则弁行而经贾矣。藉第令得径,曾何足以一当夷庚;若以舍贾而来,必不以趋贾而去,于吾子行增一美矣,幸哉!”

《太函集》卷30《太学生潘图南传》

1354(明歙商吴伯举贾于扬州),博古重购商周彝鼎及晋唐以下图书,即有奇,千金勿恤。举一子,始冠,业已倾江都诸生。……伯举慷慨持大体,诸吴有不决,率片言析之。往往居贾人间,诸上贾西面事之为祭酒。其居贾故久,握算故长,独内外应务、解纷、结客、课子,日不暇给。

《太函集》卷15《赠吴伯举》

1355公姓汪氏,讳玎,字德洪(休宁人)。……父命商于菊邑双河口,交易以公道自持。后游贵邑申庄,见厥俗仁厚,遂居商之,罔道弗干,罔利弗取,恂恂然贞诸度,无远近莫不喜道其德。……子曰植,好文墨,雅饬干蛊,绰有父风。……孙曰沾瀚、汴瀚,质颇粹,命习举业,冀以塞其志。公虽不乐仕进,好以前辈仕者风后进。……公生成化甲辰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子时,嘉靖丁酉六月八日巳时殁于邸店。

《汪氏统宗谱》卷37《墓志铭》

1356处士讳坦,字万厚,姓汪氏,号东壑(明休宁人)。……既而出游吴楚,虽托游于货利之场,然非义弗取。其遇物也咸率其直而济之以文雅,此其商而儒者欤!

《汪氏统宗谱》卷168

1357汪太学者,讳可训,字尔彝,休宁城西人也。……父一龙,能孝友,多长者行。以赀游芜湖,人兢挽之,因家焉。生三子,太学居长。……十三应童子试,较艺本籍,群试之脱彀,旋芜数数不售。太学念休巨邑也,当县队壁而战者近万人,即士有文何能及有司目。又计程往返千里,以千里之程而希近万偶一之获,此实难。南雍距芜才二百里,扬帆仅一衣带间,舍乡学而取国学,亦足有为。于是遂游成均,谒先师,退就班列,明堂钟鼓得与省考焉。当时时,太学年方壮,才方盛,务博洽多闻以瞻学,欲与其锋而用之。凡当世知名之士,贤人大君子之夙驾南都者靡不识,而一时知名之士、贤人大君子亦各得与语为快,……人罔不以脱颖期。……乃终不得志。……遂辍贴括,顿还旧栖。初太学家计仅粗足,勤营什一狭,太学归而游精覃,思念方不得大用,奇赢小术讵其不能自我力致为。再发货殖传读之,笑曰:“是奚足哉。”爰是营心计,凿空自师,大辟奥堂,创所未有。……积五年,择人人得,任时时成,饰智智治,隆著拟封君矣。徽俗凡锥末起家者,务节缩溪刻忤人情,太学独宽大得之。属朝廷用大司农言,置榷芜关,西蜀雷公来摄事,公余访闾井贤豪,间得太学,一见大悦,出子弟发策质难,去之日,依依江浒不忍别。嗣濑上潘二岳来,濒访亦得太学,见悦有加于雷。历一月,宾见者数四,后则击节奏钥启便室揖入,修家人欢,礼款逾厚为骨戚,有“三日不见鄙吝生”之叹。太学于二君称莫逆,余如罗柱史、张铨部、程观察诸大老曲席折节,指不胜屈。自是干旄之导,山人之衣及曩陪京之游,往来造门无间日,或漏泻二十刻,犹稠迭庭中,太学不厌也。时家大饶裕,太学不亲执管库,权子母息,出入各有司存,年终受成,人不敢以毫忽欺。太学年届四十,忽语人曰:“吾尝读卓澄甫传,跽翁谓饶裕名不易当,即不若散以市义,使义名归我,不然而先王孙有僮奴者八千指,田池射猎埒人君,而一临邛令得难之,毋乃有所不足耶 澄甫之言如此,澍余何人,罔闻知敢后澄甫!”益发箧任侠,急施予,远迩风闻实惠我德矣。太学有子五人,岁延名师督之学,曰:“此余未究之业也,尔小子容一日缓乎 ”尽出所订习经书古文词,严程课督。长子洪仁补博士弟子员,三子洪勋才弱冠,再试弟子高等,奉明经,充选太学。教儿之暇,偕素心友十人,构小苑结社为娱,十人者皆有道贤杰,持方幅不妄举止。太学曰:“吾老友也,造膝命觞,谈圣贤理道德业,否则亦击节朱家郭解为人。”年五十无大疾以天年终。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太学可训公传》

1358君姓方氏,名勉柔,字时刚,号坤斋,歙之寒山人也。……十三工铅椠,行就试有司,汝梓公(勉柔父)心惟家计,伯子读父书,仲子殚什一,食指繁,毋乃不给于供。君勉承父志,遂投笔去,从仲兄贾大梁,谨司出入,练达如老成人。仲兄廉其才,畀以事权,君多多益办,业益隆然大起。夫大梁都会地,流俗争尚奢汰,君约慎自持,谢去游闲,专精化居,所接者皆端人正士,虽贵倨如周藩及诸戚畹,亦且折节下交,争相引重。……后从大梁走云间,道经广陵,见峨舸大坻,慨然曰:“此吾家世业,中叶偶失之,吾不可以不复。”乃谋诸父兄,修盐策之业于淮。淮地商贾辐辏,奸伪时作,不则鲜衣怒马,招摇城市,霍肉浆酒,选伎征歌,殆无虚日。君至益阉然自修洁,兢兢奉法唯谨,故能保其业,不为豪滑所中。……天启乙丑十一月初三日卒,距生嘉靖丁未九月二十二日,享年七十有九。

《方氏会宗统谱》卷19《坤斋方君传》

1359予(吴良梓,歙县丰南人)字长公,生嘉靖壬午。贤公为元学正,余分祖也。历三世田舍翁,曾祖积顺公乃以贾起家。祖芳义公早卒。父自请公以盐策游荆裹间。兄良楫,轻黄金,重意气,曳裾王门。寻父客卒于舟,家徒四壁。余适有管鲍之遇,往来吴越齐鲁燕赵之都,出入布帛盐策之场,十有五年。信于言,俭于己,以故长揖而归。年五十九,菲衣薄食,咸子之养。雅好小诗,虽不能追名流取声当世,亦足以畅幽情、涤烦襟也。夫吾族为歙闾右,而贤公世系单微,余举五男,后庶几乎。室人东山程,既嫁,厚奁资妆,懿具四德,易富强,恤贫匮。吾子入库序者,溯洙泗之流,居市井者,修陶猗之术,其力也。

《丰南志》第9册《附自序》

1360徽有石潭翁也,梁忠壮之裔也。讳悦(姓程氏),字廷豫,别号南滨钓叟(明嘉靖时人)。隐于贾,而不沦于贾。居积渐致赀雄一方,而一方之人皆德之。其貌也坦然而朴,其气也蔼然而和,其言也确然有信,其动也秩然而理,其衷也淡然而无所营,昔人谓悃丧而无华,沉毅而有猷者非欤!行谊为郡伯所推重,荐加爵弁,烨然章服之荣。

歙县《程氏本宗谱 附录 书石潭程隐翁七秩夫妇偕寿图叙》

1361先生名文林,字毓秀,市隐人也。练江东下,?石为梁,水悬注,竹木翳,其土有濠濮之致。舟车辐辏,廛市栉比,溯流而绾其口。先生手一编,坐而贾焉,自称竹石先生。生平孝友,儒雅喜吟,数以佳辰结客觞咏竟日夕,其志不在贾也。配孺人毕氏绝贤,生子璇,又尝脱簪珥为先生置妾,生琬,孺人视琬与璇等(称难夫妇矣)。璇世父业为廉贾,以信义行市中,不出??,而远近归之如流,家益大起。璇念其父母有隐德,世鲜知者,为集先生诗刻之,既稍稍有闻矣。

《许文穆公集》卷7《竹石先生像祠记》,又见乾隆《重修古歙东门许乐宗谱》卷10

1362(许)琰稍长,(其母)遣从诸叔父游江湖,乃时敕之曰:“汝父早逝,吾夙夜惧汝弗克自树,毋习宴安骄奢堕行圮业为先人羞。”琰乃砥志砺服贾之事,而心否计然之术。惟延访诸士人,乐闻礼义以自志式。故家虽殷裕而接物撄事敬让以和,罔旷逸骄纵之习焉。

歙县《许氏世谱》卷6《寿节妇罗孺人六十序》

1363太学讳尤德(姓陈氏),原名祖治,字君明,号瞻墀(明末休宁人)。……长嗜学古,博通群书。性孝友,然意气自豪。世家素封,善交游,海内名流恒欲得而交之,故座客堂满,樽酒不空,有北海之遗风焉。生平不以财废义,周急扶危,蠲租贷逋,懿行未能悉数。

休宁《陈氏宗谱》卷3

1364(黄)翁讳长寿,字延址,别号望云。歙孝行里潭渡人。……少业儒,以独子当户,父老,去之贾。以儒术饬贾事,远近慕悦,不数年赀大起。驻维扬理盐策,积贮益浩博。不效啬夫,徒为自封已也。人有缓急赴之皇皇如不及,凡伐于饥者、寒者、疾者、殁者、贫未婚者、孤未字者率倚办翁,翁辄酬之如其愿乃止。……嘉靖庚寅,秦地早蝗,边陲饥馑,流离载道,翁旅寓榆林,输粟五百石助赈,副都御史萧公奏闻,赐爵四品,授绥德卫指挥佥事,旌异之。翁云:“缘阿堵而我爵,非初心也。”谢弗受。翁虽游于贾人,实贾服而儒行,尝挟资流览未尝置。性喜吟咏,所交皆海内名公,如徐正卿、叶司徒等,相与往来赓和,积诗成帙,题曰《江湖览胜》并《壬辰集》,前太史景公赐为之引,梓成藏为家宝。

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卷9《望云翁传》

1365中翰兄(吴希元,明歙县人)下帷之暇,兼督贾事,时而挟书试南都,时而持算客广陵,孺人两以嘉言进,其论贾则曰:“良贾深藏若虚,无移于侈汰。”论儒则曰:“荣华非可侥得,无逐于倘来。”岁己亥,三殿鸠工,司空告匮,有言诸素封拥厚资,不佐国家之急者。中翰兄问策于予,余亟以卜式事讯,而孺人从中赞之,乃献万金,供将作费。天子义而旌之,授兄文华殿中书舍人。敕命至日,冠翟拖帔,里人夸然。中翰兄既官,归筑室溪上,鼎彝在陈,图书在壁,足不窥户,宛如身在三湘五岳商周秦汉间也。戒诸侍者曰:“无以委琐混而翁。”家柄一秉孺人,而翁乐此以终余年耳。孺人出纳必稽,扃钽必固,粢盛必洁,客羞必精,中翰兄所欲为,不言而先意承之矣。中翰疾委顿几三载,孺人亲为调药,竟不起。乃剖资产授六子曰:“而父若祖,戮力以有今日,第合之则盈,分之似啬,虽观者犹羡以为盈,愿尔曹自以为啬,则骄奢不生,家且益炽矣。”……诸子既分居,各治垣屋园林,如三溪阁、松云馆、上花园等。

《丰南志》第5册《从嫂汪行状》

1366汪钅,字惺凡,(明休宁)上溪口人。性恺悌,旅京口,同舍有遗金五百两,留还之,其人愿分其半,不受。……尝出橐中装,与兄积箸,不问出入。居尝研精理学,欲希圣超凡,自以为字。以子康谣贵,制诰有“推产同气,并其瘠而不居;还金舍人,当奇穷而愈固”语,祀乡贤。

康熙《休宁县志》卷6《人物 孝友》

1367次公(吴季常,明末歙商)少娴公车言,游成均,厌弃之曰:“人生行乐耳,斗功名于鼠壤,弛日月于驹隙,终何益哉!”于是脱迹尘中,蹑身霞上,凡人间俯仰,算筹衡纵,抵质兼并以取赢,一切不闻不见,并付之不为。明松介石,抹月披风,三百枯棋,十千名酒,日与上客懿亲游戏为乐。退则披古帙、艹热异香,清散逍遥,不知何者为诽、为誉、为莞、为枯、为少、为老,几古之得道善忘者矣。……公侠似鲁朱,而不喜游说纵横,富似卓郑,而不喜求田问舍。

《丰南志》第4册《季常吴次公六十序》

1368郑生名作,字宜述,号方山子。尝读书方山中,已,弃去为商。挟束书,弄扁舟,孤琴短剑,往来宋梁间。……识者谓郑生,虽商也,而实非商也。

歙县《郑氏宗谱》《明故诗人郑方山先生墓图志》

1369(江)世鸾公,若鹏公第五子,恂恂雅饰,贾而儒者也。市隐南婵邑中,名士乐与偕游。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处士世鸾公传》

1370公讳朴,字景文(歙县人)。父启南公,大父龙田公,皆以文学世其家,名噪胶庠。幼颖异,即克继志事。早罹母吕孺人艰,两尊人砚田不登,家日寝落,公未敢以饔歹烦父祖忧,辄屏弃经生言,更修卓郑业。然终以儒贾不肯事龌龊琐屑,较计锱铢,滋息日亦薄,赖伯兄善征逐,家稍隆隆起。……虽读书未竟其志,亦岂可于贾人中求之哉!公生万历丙申,殁顺治甲午。

《新安张氏续修宗谱》卷29

1371君讳雯,字解占,姓鲍氏,世为歙人。……君少敦敏,喜读书,手录六经子史大义,积数十箧。……自遭父丧,家中落,急欲以科目自奋,而连踬于有司,扌拄门户,艰辛万状。先世曾治盐策两浙间,不得已往理其业。虽混迹廛市,一以书生之道行之,一切治生家智巧机利悉屏不用,惟以至诚待人,人亦不君欺,久之渐致盈余。……家既饶,特亟施予,遇人之急,推解无倦色。尤厚于宗族,莛恤无算,常欲置义田以禀贫者,自书《钱公辅义田记》于屏,用志不忘。……公生崇祯庚辰,卒康熙辛巳。

《歙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卷2《鲍解占先生墓志铭》

1372余逢盛,字际虞,(清黟县)西隅人。监生。试不中,以淮鹾议叙卫千总。事母有至性,待人有气谊,忄于亲旧,扬州谢春、淮安宋登瀛、饶州程日新、休宁金镳、同邑许宝球皆与逢盛为文字交。

同治《黟县三志》卷6《人物 义行》

1373(鲍)君讳逢仁,圣若其字也,世为吾县(歙县)棠樾人。幼就傅读《论语》孝悌为仁之本,疑“仁”当释作“人”,举以质文师,师惊其夙悟。……君长才通变,能殖其财,然一岁所入,必归其父太公,不以自私。

歙县《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卷21汪志达《朝议大夫鲍君圣若传》

1374方士?,字右将,号西畴,(歙县)石壁下人。仪征籍附贡道理。性孝友,以侨居广陵未能即归故里,乃建宗祠,置祭田于扬,聚族之商于扬者,恪修祀事。乾隆十六年,岁饥,出千金助建惠济仓。又与本里创设义塾。亲族之不能婚娶者,亻次之。有负金巨万不能偿,质以田宇,却不受,使养其老母。与诸名流结韩江吟社,著有《西畴诗抄》四卷、《新安竹枝词》一卷。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375凌顺雷,字贯日(歙县人)。幼有至性,七岁失怙,哀毁如成人。事母黄氏以孝,家贫,与仲兄采薪以养。稍长,偕服贾,苦力负担,寒暑弗轰,虽甚惫,不敢告劳,亦无后言怨色。……厥后生计渐裕,而勤敏不倦,一惟兄言是从。南北往来,岁无宁晷,数十年如一日也。乾隆丙辰析箸,无一丝一粟留私箧者,蔼然推让之风,乡里以是重之。

公雅嗜经史,尝置别业,暇则披览于其中,教诸子以读书为首务。

《沙溪集略》卷4《义行》

1376(江)廷祥公,字钟百,别号麟郊。……幼即端庄,寡言语,慎交游,性孝能得堂上欢。长而就傅,乐与贤士大夫交。后弃贴括,习计然之术,名振江淮。……秀水大中丞范公讳灿,为诸生时,甘贫守困,公识其不凡,礼请于家,课其子侄,待之忠且敬焉。后连掇高科,莅任开府,人莫不叹公之目有青睛也。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候选州司马廷祥公传》

1377(许)公讳思恭,字汝安(歙县人)。因行乐日方水,见鸢飞鱼跃而悟焉,遂号鸢溪居士。……少颖悟,治举子业,读书过目成诵。后因三兄明卒,了庵翁(思恭父)以旅秉无寄,遂命辍业趋事,居姑孰稠市中。……有大志,不局局锥利间,治贾不暇给,而恂恂如儒生。

《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3《鸢溪传》

1378君讳策,字灿然,号简斋,世居县之镇头。……幼聪颖,有远志,读书辄解。年十二,随父至兰溪,师赵虹桥明经,习举子业,明经深器之。年十八,父殁,大父年老,君随叔父侍养,事母抚弟,遂弃儒承父业学贾,往来兰、歙。精管(仲)刘(晏)术,所亿辄中,家日以裕,援例为太学生候选布政司理问。君慷慨好义,尝曰:“造物之厚人也,使贵者治贱,贤者教愚,富者赡贫,不然则私其所厚而自绝于天,天必夺之。”盖君虽不为贴括之学,然积书至万卷,暇辄手一编,尤喜先儒语录,取其有益身心以自励,故其识量有大过人者。君少时,见大父力行善举,修道路、平粜辄心喜。道光壬辰、癸巳间,邑频饥,君偕叔父捐千数百金,邑令王王干以“克承世德”表其门。……教子耀庚爱而劳之。乙未,耀庚补诸生,尤以立品为先,词章为末,务崇实学,勿鹜虚名,谆谆训勉。君平居多艺能,善草书,精音律。……疾作,君客兰溪,自知不可为,及革,乃呼耀庚语之曰:“吾有遗恨二:吾族贫且众,欲仿古立义田、置义塾为经久计;吾乡多溺女,欲广为倡捐,俾生女者得给费以变其俗。汝无忘父志。”……君卒于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距生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十四日,年五十。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6《例授儒林郎候选布政司理问绩溪章君策墓志铭》

1379汪起凤,字虞仲,别号翔宇。……少好读书,从父四峰公命,以儒服贾。

《休宁西门汪氏大公房挥佥公支谱》卷4《处士起凤公传》

1380吾宗许明贤,字仲容。贾扬州,宗谱称其行谊敦笃恺悌,博施与。子承宣、承家同祀乡贤祠。靳志言:“仲容,(歙县)唐模人。少读书白岳,性至孝,亲意少有不豫,露立三夕不就寝。平生深究性命之学,以诚敬为宗。教子读书取友尤有法。一日渡江,取诸子所辑时文投江中,曰:‘此无益之学。’命编辑《历代史论》及《名臣事略》二书。诸子皆承其学。他如赈饥、焚券、施棺、施药及完人婚嫁,终岁孜孜无虚日。三举乡饮大宾,卒年八十五。”

《歙事闲谭》第11册

1381(孙)公讳大峦,字萃峰(婺源人)。援例入国学生,有异质,气量恢宏,昆弟三人,交相友爱。尝持筹吴越,生计渐裕。为人疏财仗义,有告匮者量力周之,不以为德也。……又好与文人学士游,多闻往古嘉言懿行,开拓心胸,故能扫尽市井中俗态,虽不服儒服、冠儒冠,翩翩有士君子之风焉。……公之后裔,衣冠济济,玉树森森,读鸿渐之经,服贾咸蒙乐利,锡龙章之宠,先代亦荷荣褒。

《婺源《湖溪孙氏宗谱》卷1《萃萃峰孙公传》

1382王宜桂,字卓林。太学生,诰赠奉政大夫,晋赠朝议大夫。(婺源)词源人。至性过人,博通经史。因家贫亲老,弃儒服贾,百计以供甘旨。伯仲兄客外,岁入赀薄,桂必设法为增寄白镪以娱亲心。

《婺源县采辑 孝友》

1383金鼎和(清休宁人),……躬虽服贾,精洽经史,有儒者风。

康熙《休宁县志》卷6《人物 笃行》

1384(程执中,晚清婺源人)以程氏之“四箴”谓曰:“读圣贤书,非徒学文章掇科名已也。”故门下多端士。诸弟及期功子弟虽营商业者,亦有儒风。

《婺源县志稿》

1385王鸿山金,字钦如,号仁山(清婺源人)。……挟策走吴楚,业渐裕,均析诸弟,毫无所私。……躬率子侄以义,长幼咸服。构讲堂,延师课读,人文丕振,群藉兴育之力。宗祠倾圮,偕弟山乔修葺,焕然一新。性耽书史,老而不怠,著为家训,扬郡伯跋其简称为“贤哲格言”;张邑侯礼致宾筵,沐恩优老之典。

光绪《婺源县志》卷28《人物 孝友》

1386先兄姓汪氏,讳志德,字世宁,……先世由歙之黄墩迁休宁安乐乡。……年十五能服父劳事,贾江湖有倜傥之才,所谋所施,绰有大过人者,人不敢以年少目之。虽寄迹于商,尤潜心于学问无虚日。琴棋书画不离左右,尤熟于史宠,凡言古今治乱得失,能历历如指诸掌。既冠,克勤于蛊,先君晚年益大其家业者,大抵行先兄之志也。先君既殁,先兄统属诸弟,家至百余口,恬恬愉愉内外无间言,家业愈兴。……晚乐林泉,或觞或咏,或棋或书,惟适是安。……生永乐辛卯八月初一日辰时,以成化壬寅十一月初五日寅时卒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二。

《汪氏统宗谱》卷42《行状》

1387(黄)公讳长寿,字延祉,号望云(明成化嘉靖间歙县潭渡人)。长习举业,以家累弃去,娶郑氏三日,遭回禄,贫益甚,郑脱簪珥资商齐鲁间。尝登泰岳,见白云起东南,辄感而泣,济宁李侍御作望云诗解之,因自号云移。……

性喜蓄书,每令诸子讲习加订正,尤嗜考古迹,藏墨妙。与文人登高吊古,终日徜徉,不以世故撄其心。所著有《望云遗稿》,藏于笥。刻《文公家礼》、《诗文玉屑》、《雪州文集》、《望云集》、《壬辰集》、《壬辰续集》及《江湖览胜》,行于世。

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卷9《明故绥德卫指挥佥事黄公墓志铭》

1388富祥,字延实。……(其子)廷宾,早能成立,商游吴、越、齐、鲁。且性颖敏,好吟咏,士人多乐与之交,而诗名曰起。人谓孺人曰:“业不两成,汝子耽于吟咏,恐将不利于商也。”孺人(廷宾之母)叹曰:“吾家世承商贾,吾子能以诗起家,得从士游幸矣,商之不利何足道耶!”生成化乙巳十二月二十四日,卒嘉靖癸亥十月廿日。

歙县《泽富王氏宗谱》卷4

1389初,公(潘汀州,歙县人)父处士命伯以儒,仲以贾。仲无禄早世,公不释业,代贾真州。家世用陶,公独与时逐,或用盐瑙,或用木布,或用质剂,周游江淮吴越,务协地宜。邑中宿贾,若诸汪、诸吴悉从公决策受成,皆累巨万。真州诸贾为会,率以赀为差,上贾据上座,中贾次之,下贾侍侧。……公有子,能受贾,公始归儒。比年虽托于贾人,而儒术益治。诸学士过真州者辄屏刀布相与挟策论文。

《太函集》卷34《潘汀州传》

1390处士(吴时起)为余先大母赠淑人仲弟之子,先司马称内弟,余称吴氏叔云。……先大父使从先司马贾盐策,先司马既受命,则遣叔居贾兰溪。先司马博习诸家,独以事先大母疾,益攻医术。贾多暇,讽叔学医。叔方涉猎古今,喜读史。先司马谓叔:“史固有言,治生不待,危身取急,则贤人勉焉,医是也。且百工老则废业,医老将益精,时起勉之,毋用史为也。”于是尽发所藏方书授叔,叔朝夕诵之。冬夜拥一被,手和药丸,口读书不辍。……

江文学民莹自儒入医,所著方书盈笥。叔东乡(向)坐,民莹不旬月悉笔受之。及余为尚书郎,叔入都市,乡大夫争致叔,一以上客客之。……既税驾,郡中病者日以安车迎叔,毂相击也。居十年所赍用浸饶,乃复置室溪南,则以长龄(地名)为辇舍。

《太函集》卷53《处士云溪吴公墓志铭》

1391李庭芳,字彼诒,附贡生,(休宁)甲椿人。幼精敏,入泮后,研究经史,学问益进。旋因父连年远贾,往代其劳。……又以高曾以来,祀典缺如,为输租倡立。其初就贾也,父谓客游,宜知医学,遂精究歧黄。人或酬之,则谢曰:“吾承父志,非为利也。”

万历《休宁县志》

1392翁(汪应浩,明休宁人)方舞象,夕日诵千言,诸大父期为国器,诸先达雅重遇之。值数奇,邑郡邑屡试高等,蜀褰裳泮宫一水。家素事盐策,值开中法更,乃鼓箧闽越,远服贾,业以日拓。居家传子一经,课以制举业。长已蜚英辟雍,季则誉重庠序,暨孙若曾,被诵之声相闻也。然翁虽游于贾人乎,好读书其天性,雅善诗史,治《通鉴纲目》、《家言》、《性理大全》诸书,莫不综究其要,小暇披阅辄竟日。每遇小试,有宿士才人茫不知论题始末者,质之,公出某书某卷某行,百无一谬,视弄笔口口辈奚啻倍蓰。……而济人缓急,恤人婚嫁,葺黉宫,建舆梁,焚券释负,市义日有闻。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光禄应诰公七秩寿序》

1393(休宁汪)叔义……性好游山水,客于淮,殆于钓台之云,浣滨之水,无不兴慨寄怀,抚时感昔,故名流所接不难把臂而倾盖如故也。今跻七十,步履轻矫,豪气遒上。犹握奇赢,拮据不遑,发无不中,动无不获,计然之术,孰有过于此者。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儒士叔义七秩寿序》

1394(王)尚儒(明末婺源人)……年十五即毅然束书担囊,请从事于治生,父笑而许之。乃变儒服贾,游于荆楚。楚中时多警,同事者每宵例必次第一人危坐司夜,公独一首甘代同列劳,藉膏油以照读,其励志有如是。未数载,而高堂之奉可以列鼎,不但业日隆起,文思焕发,名宿咸为心折。明义善断,每当大事,一时轩冕,皆即而受谋。崇重师儒,奖掖寒俊,至今江汉鸡窗之士,犹啧啧艳称高谊不衰。当有明图鼎将移,公仅职授鸿胪序班,不就,赋归故里。

婺源《武口王氏统宗世谱》第20册《申公传》

1395篆学图书,多出于新安,为他郡所不及。如汪梦龙,休宁西门人,名涛,字山来,多膂力,人呼之梦龙将军。真草隶篆以及诸家书法,无所不精。每写一家,从不致杂入一笔,大则方丈,小则径寸千言。铁笔之妙,包罗百家,前无古人。少时至楚中贩米,逆旅暇日,偶至一寺,见衣冠者十余辈,在佛殿,以沙聚地成字径丈,曰“岳阳楼”。山来笑谓曰:“是可以墨书也,何艰于八法乃尔耶!”众惊愕,因白之郡守,延入署,煮墨一缸,山来以碎布蘸黑,书于匾上,顷刻成。守叹赏久之,因嘱山来落款于后曰“海阳汪涛书”。至今楼虽屡修,而此不能易也。

《啸虹笔记 梦龙将军》(见《旧小说》己集)

1396程其贤,字思齐,歙岩镇庙前人。四龄失怙,事节母汪以孝闻。总角就外傅,恂恂礼法,举动悉如成人。时家中落,弱冠弃儒服贾,勤苦以供家给。……生平耽经史,重伦常,崇尚朴俭,远近推为典型。家政严肃,迪后有子,倬佶情克,遵庭训,绍书香焉。晚年,由国学考授州司马。

《程氏人物志》

1397汪钅,字钟如,号惕斋,(康熙休宁)西门人。性颖悟,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七,随父雅会游楚,为高汇旃先生首拔。已,以父卒,家中落,弃儒服贾走四方,供母甘脂者十余年。复习举子业,读书江汉书院,癸卯、庚戌登两榜,甲寅考授中翰。……乙卯分校京闱称得士,升户部主政。督京仓亲加厘剔,奸胥不敢欺,报最,擢吏部文选司主政,历考功验封司员外。……冢宰称之曰贤,特荐由验封郎中超调掌选。……

生平忠厚和蔼,周贫济急,虽隆贵不忘商贩交,乡人钦为长者。

康熙《休宁县志》卷6《人物 宦业》

1398府君姓吴氏,讳钅,字岘山,号嵩堂,歙之丰南人。……年二十八,受知于督学李公,补邑诸生,每试辄高等。受业于乡先辈叶丽南先生,读书问政山中,手披口吟,寒暑无间。武进秦龙光先生,不轻许可,见府君所诣,推为国器。府君亦慷慨激扬,谓一第可捩契致。会大伯父早卒,而王父治鹾汉皋。府君曰:“嘻!余不能事事,碌碌羁塾门,乃以家口贻亲忧乎!”遂与三叔父分任其事。府君来扬,犹不忘举子业,往往昼筹盐策,夜究简编。迨棘闱屡踬,府君始绝意名场。自此遂总持家政,勤靡遗劳矣。……府君自少留心经世之务,经史子集,环列几前,至老未尝释卷。遇事辄明于大体,能持公议。……两淮之人咸倚以为重,士大夫来扬者,每从而决所疑。事关鹾政,大宪偶有咨询,府君亦尽言无隐,时蒙采纳焉。……训诸侄必以礼,遇臧获宽而有制,而督不孝(吴绍氵)等则一主于严。为不孝等延名师家塾,谆谆以陶侃惜分阴之义相警。见不孝等所业进,则加一饭;所业退,则减一饭。每呈阅课艺,必为掎摭利病,期当于应科法程。或时诵前人传,琅琅不遗一字。不孝等虽终日抱卷,犹逊其精熟,辄渐汗若无所容。家无樗蒲、博奕等具,案头惟时花数瓶,旧书数种,以供清赏而已。

《丰南志》第5册《皇清附贡生诰授资政大夫侯选道加四级恩加顶带一级又恩加一级议叙加六级显考嵩堂府君行述》

按:吴生于康熙四十七年,卒于乾隆四十三年

1399方蹬卿远宜汪太守,伊少从父兄为商,请改业而为儒,蹬卿之兄不许,强而后可。吴举人世忠家贫,父令习推算,乃窃读经书,有志才竟能有成如此。余意蹬卿之兄故贾也,无足怪者。太守之兄健斋先生佐也,乃听其先为贾耶 然及其请改,则遂已许之,不待强矣。

《岩镇志草 逸事》

1400汪如钺,(清休宁)长塘人。幼读书,长弃举子业,贾江汉间。性孝友,有所得,辄分润同族,以故乡无窭人。平生诚朴不欺,顽梗者见之辄化。所著有《穆斋文集》、《行旅无虞》二书。

嘉庆《休宁县志》卷15《人物 乡善》

1401汪廷榜,字自占,(清乾隆间黟县)黄陂人。少业贾至汉口,见船楫相蔽数十里,江波浩淼,忽心动曰:“文之大也,有如此乎!”归而读书,能深思,所为文或过当,继又务为平易,久之乃始务为中正之文。读书钟山书院,从梅氏得勾股法,由是通算学。中乾隆辛卯第二名举人。……补旌德训导。……自号仰山学者,称仰山先生。

道光《黟县志》卷6《人物 儒行》

1402汪先生名廷榜,字士瞻,黟三都人,同学称仰山先生。少学贾,二十八岁,置货汉口,见帆樯丛集,蔽江面十数里,人语杂五方。汉水冲击,江波浩渺,纵观之,心动,归而读书,学文词,喜驰骋,渐不自喜。……于逆旅晤戴震、李暴,与订交,学益广,中乾隆辛卯江南举人,授书饶州紫阳书院,补旌德县训导,以病归。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年老不就。……所著四书文,名《碧山堂制义》。自言曰:“人各有所长,经义即未敢自信。”……嘉庆八年七月卒,年七十五。

《癸巳存稿》卷15

1403江方伯名春,字颖长,号鹤亭,歙县人。初为仪征诸生。工制艺,精于诗,与齐次风、马秋玉齐名。先是,论诗有南马北查之誉,迨秋玉下世,方伯遂为秋玉后一人。体貌丰泽,美须髯。为人含养圭角,风格高迈,遇事识大体。居南河下街,建“随月读书楼”,选时文付梓行世。……自著有《水南花墅吟稿》。……

方伯以获逸犯张凤,钦赏布政使秩衔,复以两淮提引案就逮京师,获免。曾奉旨借帑三十万,与千叟宴,其际遇如此。……子振鸿,好读书,长于诗。江氏世族繁衍,名流代出,坛坫无虚日,奇才之士,座中常满,亦一时之盛也。

《扬州画舫录》卷12

按:江春乃扬州盐商。

1404许飞潜,字孔昭,(清黟县)六都栈阁岭人。县学生。初为贾,弱冠习儒,读书刻苦。……训徒垂六十载。

同治《黟县三志》卷6(下)《人物 质行》

1405黟县朱君光宅,字阜民,号黄亭。文公二十一世孙。喜读温公通鉴,称说千百言具有条贯,学士能史者或逊其精熟。少随父贸迁,厥后家隆隆起。……尤重问学,一时根柢朴学之彦与夫辞章胜流,皆乐数晨夕文酒相娱。兄弟三人夙夜必偕相与讨论今古,规过奖善。

同治《黟县三志》卷15《艺文志 人物类 朱萸亭传》

1406胡际瑶,字美堂,(黟县)西川人。……自曾祖业商江西,代传至际瑶弗坠。然好读书,能诗画,精音律,有士行。……子朝贺、朝赞,俱见《选举志》。朝贺最知名。今户部尚书罗公暴衍,前督学安徽器拔之,并为际瑶作传,称其尽伦尽质云。传见《艺文志》。际瑶有《浪谈斋诗稿》一卷。

同治《黟县三志》卷6《人物 质行》

1407春帆胡君名际瑶,字美堂,安徽黟县人也。其先世出唐宗室,育于婺源胡氏,遂从其姓。宋元丰间,迁黟之西川,至胡君二十有六世矣。胡族旧多名儒,以经学传家,所务惟耕读二事。然徽处万山中,少平畴,故商于外者亦所在多有。君家自曾祖创业江右,传至君凡四世弗坠也。君虽业商,然于诗书皆能明大义,舟车往返,必载书箧自随。每遇山水名胜之区,或吟诗,或作画,以寄兴,著有《浪谈斋诗稿》一册。又工笛,善音律,饶有雅人深致,与庸俗市侩不类。……子三,长朝贺,为兄后,即予视学时所选择士也;次朝贯,随君习商;三朝赞,随长习儒。盖君晚年虽授例捐职,生平实以不 习儒为憾,因以二子就儒业,属望甚殷,每诫子曰:“古人云:‘非关因果方为善,不为科名始读书。’吾家世明经,苟不能上承家学,虽得科名不贵也。”居家持躬皆尚节俭,无鲜衣美食,惟从师买书之费一无所靳。过通圜见书肆,必入观书,能辨优劣,遇佳者辄购归与子,凡数百卷。

同治《黟县三志》卷15《艺文 人物》《胡君春帆传》

1408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园及郑氏休园为最盛。至会期,于园中各设一案,上置笔二、墨一、端研一、水注一、笺纸四、诗韵一、茶壶一、碗一、果盒茶食盒各一,诗成即发刻。三日内尚可改易重刻,出日遍送城中矣。

《扬州画舫录》卷8

1409洪征治,字魏笏,歙县人。子肇根,字向辰;肇松,字奎芳。并世其父鹾业。奎芳子锡豫,字建侯,工于诗。

洪肇柱,字殿书,肇根弟。有“佛菩萨”之号,乐施,常以参桂济人。

《扬州画舫录》卷10

1410程鱼门编修晋芳,新安人。治盐于淮。时两淮殷富,程氏尤豪侈,多畜声伎狗马,先生独嗓嗓好儒,罄其赀购书五万卷,招致多闻博学之士,与共讨论。先生不能无用世心,屡试不售。亡何,盐务日折阅,而君舟车仆莸之费颇不资,家中落,年已四十余。癸未,纯皇帝南巡,先生献赋,授内阁中书。再举辛卯进士,改吏部文选司主事。未几,上开四库馆,诸大臣举先生为纂修官,议叙改翰林院编修,先生大喜过望。先生耽书史,见长几阔案心辄喜,铺卷其上而事不理。又好周戚以,求者应,不求者或强施之。付会计于家奴,一任盗侵,公不勘诘。以故虽有帆助,如沃雪填海,负券山积,势不能支。乞假赴陕中,将谋之毕中丞沅,为归老计,至冒暑表至署,未月月卒,人争惜之。

《啸亭杂录》卷9

1411程鱼门晋芳,新安大族也。治盐于淮。时两淮殷富,程尤豪侈,多畜声伎狗马。鱼门独嗓嗓好学,服行儒业,罄其资以购书,庋阁之富,至五六万卷,论一时藏书者莫不首屈一指。好交游,招致多闻博学之士,与讨论世故,商量旧学。无何,鹾业折阅,家道中落,庶务皆由门客、悍仆处理。又好周济亲友,求者应,不求者或强施之。付会计于他人,一任侵盗,不勘诘。以故虽有资助如沃雪填海,负券山积,势不能支。

《清稗类钞》第20册《义侠类》

1412程鱼门与袁简斋书:“自陈生平所学,诗第一,古文第二,经解在外。”袁赠鱼门诗:“束发嗓嗓便苦吟,白头才许入词林。平生绝学都探遍,第一诗功海样深。”袁又言鱼门祖居新安,治盐于淮。乾隆初,两淮殷富,程氏尤豪侈,君独嗓嗓好儒,罄其资,购书五万卷。君耽于学,百事不理,又好周戚友,付会计于家奴,了不勘诘。以故虽有俸给,如沃雪填海,负券山积。赴陕谋于中丞毕公,索逋者呼噪随之。君已衰老,遂殁于陕。

《歙事闲谭》第3册《程鱼门刘姬行》

1413黄筏,字可堂,号虚船,歙潭渡人。其侄黄晖字晨村者,为作传。称其博览群籍,好文学,左、国、庄、骚、史、汉诸书,风诵如流,兼通天官、堪舆、六壬、演禽、奇门诸术,屡秋试不售。贩木湖南,星餐水宿,仍治旧业。有《虚船诗集》二卷,文一卷。

《歙事闲谭》第3册《黄可堂诗》

1414施德栾,字兰皋,候选布政司理问,(婺源)诗春人。赠奉政大夫。道合子。幼就塾,有文名,以父老远趁江干,遂弃举业,随侍左右。…终身服贾三十余年。……客金陵督理会馆,以朴诚著誉,守江宁者屡举总商,务多有成。劳暇则寄情诗酒,著《北山诗稿》,为袁太史所赏,采入《同人集》。大司寇熊赠额曰:“北山华棣”。以弟彰,覃恩赠征士郎内阁中书。子应谦候选府知事。

光绪《婺源县志》卷29《人物 孝友》

1415余国极,字卫南,黟城西人。……(其子)逢盛,字际虞,以监生应试不售。业淮鹾,议叙卫千总。……在在与文人游,如扬州谢春,淮安宋登瀛、饶州程日新、休宁金标,同邑许宝球,皆有诗文题赠之。道光六年卒。

同治《黟县三志》卷15《艺文志 人物类》《余卫南暨子际虞小传》

1416董邦直,号古鱼,国学生。(婺源)城东人。昆季五,俱业儒,食指日繁,奉父命就商。奔走之余,仍理旧业,出必携书盈箧,经纪三十余年,无私蓄,无矜容。……善交游,大江南北名宿时相往还。稍暇,手一编不撤。喜歌诗,兼工词,著有《停舸诗集》四卷,《小频伽词集》三卷,唐邑侯额以“才优学赡”,雨艽徐御史赠以“艺苑清芬”。

光绪《婺源县志》卷29《人物 孝友》

1417杨杞年,字仲常,邑(休宁)西板桥人。少颖异,凡先世所藏书,一属目辄能记忆,众相惊,目为奇童。长遵父命以儒服事贾,经营吴楚,一钱不入私室。

《休宁碎事》卷7

1418先大父讳人穆,字仰文,号燮堂。……少食贫,入塾受书,月余辄止。徒劳劳于山樵野牧,以为糊口之谋。已而怃然曰:“人生贵自立耳,不能习举业以扬名,亦当效陶朱以致富,奚甘郁郁处此乎!”于是跪请堂上,远游淮泗,服贾牵车用孝养厥父母。犹自愧不识一丁,亟取四子书,就邻之塾师求句读。值会计暇时,无卷雒诵,每至夜漏声残,不脱衣带而寝。居数月,竟卒其业。塾师见而奇之曰:“此子胸有智珠,苟为儒,必有能大过人者。”因叹息良久。后乃涉猎汉文唐诗,一读辄通奥宀交。学草书栩栩有神,间亦作为诗歌与骚客递相唱和。自是钦慕者众,始以为谋之忠而求之,继以自谋之善而助之。懋迁有无,积数百金,以居室甚隘,乃相土中买屋一间。

光绪《祁门倪氏族谱》卷下《燮堂公传》

1419公讳道容,字公和,别号松崖,歙南罗田人。……甫七岁,就塾师,孜孜传习不倦。里中耆老见而异之曰:“是能亢吾宗者属。”(父)隆郁公春秋高,命公从商,公曰:“子代父劳分也,敢不黾勉从事。”乃挟赀游吴越,操计然之划,审盈缩低昂,不屑屑锥刀间,人称为良贾。无何,箧笥充溢,恢产构室,业??起矣。归事父母,生养死葬,以孝谨闻。公虽服贾,而修行谊时。……晚年笃于教子,因材造就,令其子伯仲服商贾,季子习举业。……公生成化甲午年四月初五日子时,殁嘉靖辛丑年四月念五日辰时,享年六十有八。

《方氏会宗统谱》卷19《松崖方公行状》

1420处士即姓汪氏,讳昂,字希勇,号云峰(明弘治嘉靖间休宁人)。……初业儒,已而治鹾于江淮荆襄间,游于金陵,而泊于利,倜傥不群,一时贤士大夫乐与交焉。……愤已弗终儒业。命其仲子廷诰治书曰:“必以经时务,佐明时,毋徒委靡为也。”以是隆师备至,日以望其显名于时,以缵其先世遗烈。

《汪氏统宗谱 昂号云峰配王合纪传》

1421歙友许侣山乃刺史公之后裔。世雄管子利于饶,……贸迁江湖,曾无徂诈之术,凡遇徭役催科,率多自贝皮以应。……贷急里?,而不计锱铢,平忿冤奚矜德色,虽闾巷童婢(无)不以长者归焉,三子课以商业,钦服无荒,充拓日饶……督励孙雏,以期青紫。

《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5《东山许公七秩序》

1422终慕江公者,歙溪南里人也,名才,字大用。父曰浩生,公甫三岁而卒,公少则茕然,从其兄为小贾。长乃独游青齐梁宋之间,赀日起为大贾。益治第宅田园寝盛矣。乃母吴又不逮养也,公伤焉。题其堂曰“终慕”,人因称终慕公云。始公盖贾于钱塘也,中官毕真者宁庶人之党,包藏不轨,肆其萘毒。公谓乡人曰:“是可居乎,亟去。”其后留者往往被祸,乃多公之先识。于是公年四十余矣,长子爬,次佩,壮可任也,乃遂归课子衿、珍习举子业,不复出。二子为邑庠诸生,日有名。嘉靖庚子,珍举于乡,甲辰登进士第,授知江西高安县,过里省公,公谓曰:“吾先世奕业,衣冠久替矣,其引之勿替,是在汝,勉之哉。”

歙县《溪南江氏族谱 明赠承德郎南京兵部车驾司署员外郎主事终慕江公墓表》

1423(江)沙南公名?,字廷和,歙之长沙里人。父曰才,赠南京驾部。驾部公娶于郑,生四子,公其仲也。伯?、叔衿、季珍。公少负奇气,日诵数千言。年十六,试县官有声,会母太安人暴卒,而驾部公内顾,则令公从贾。于是公偕伯氏从驾部公贾吴越。已,徒维扬。时公弱冠即又善贾,驾部公与客问报牍,咸出公手,客得牍辄称善,而不知其仲子为也。驾部公知仲子能,乃之真州继室以张氏东归,而悉以贾事任公。其后门内日蕃,公计所入仅仅取给,彼猎者祝网,不获则徙其处,徒竞竞株守,如先业何 则又徙之梁、之楚,公什九居外,积勤逾三十年。尝游宋,中过吕梁,舟覆流里余,幸出不死。自是稍稍倦远游。已而之抹陵,过孟河口,卒于舟。……

公未为儒,去而从贾,非其志也,顾时时诵史汉诸书及唐人诗,兴到援笔立就。所过名胜,辄眺咏移日。尤专意程督诸子修儒术,延师课业不遗余力。……公既释儒业,而叔季受经,及叔氏试县官不利,驾部公又令释业从仲贾,公见叔氏叹曰:“夫农之望岁,固也,奈何以岁一不登,而辍耕乎 且吾业已悔之,汝复蹈吾悔耶 ”叔氏感公言,趣归发愤,卒有文名。季举进士,以尚书郎出守信州。……公生弘治辛酉八月二十五日,距卒得年六十。

歙县《溪南江氏族谱 故处士沙南江公墓志铭》

1424(莲塘许君)喜慕文艺,涉猎经史。少从晴川公治猗顿业,叹曰:“吾闻范蠡居陶,数致千金,为良贾者,以有长子左右就养为之理也,吾可使吾父奔走江湖间乎 ”于是师范蠡计然之策,择人任时。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见他贾人饰冠剑、连车骑则羞为伍。且临财廉,取与义,有声维扬姑孰间,维扬姑孰无不知有莲塘君者,以善富名称素封。所得息金毫不自私,……招延名儒,为诸弟师资,给诸弟无所不用其情,宁自处粗粝。客或讽之曰:“子之诸弟容容与与,息游儒林,子胡自苦犯晨夜、冒霜雪、焦神极能耶 ”君曰:“噫!客乌知大体哉。昔汉得一良相陈平者,是谁之力欤 乃繇平之兄陈伯也。《陈平传》载:陈伯纵弟平游学,而陈伯肩家事,肆陈平学成相业也,吾独不能如陈伯乎 且天之生人岂使之暇逸欤 贫贱忧戚所以玉汝于成也,吾之焦神极能又胡不可哉 ”……卒于嘉靖癸卯二月十五日,距生正德戊寅十一月十七日,春秋仅二十有六。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明故处士莲塘许君行状》

1425嘉靖己酉孟冬一旬,晴川公六十辰届。……五子咸延名师以训,故今进而为儒,若闻义者,以文名等辈;退而为商,若闻诗、闻礼、闻韶、闻善,奋迹江湖,亦循循雅饰若儒生。然书所谓资富能训者,惟公有之。

歙县《许氏世谱》卷6《贺晴川许公六十寿序》

1426(许万竹,明嘉靖间歙县人)厥有四子,曰有容,曰有爵,曰有华,曰有功。公课以儒业,宾名师江训之,行将驰名郡邑,擢高第有俟焉。其余就商,亦江湖豪迈,非徒猗顿冒贾人音者。

《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5《万竹许公及厥配孺人方氏六秩序》

1427(李大祈,字惟成,别号松峰,生于嘉靖壬午,享年六十六)祖志和公,修猗顿氏业,赀雄于里。父廷?公,配城西汪氏。妣举公,公生而颖异,卯龆善记颂,目属不忘。廷?公课之制科,业既通,而廷?公捐馆舍。公茕立当户,百端丛脞,窘不能支。公惧堕其先世业,遂愤然曰:“丈夫志四方,何者非吾所当为 即不能拾朱紫以显父母,创业立家亦足以垂裕后昆。”于是弃儒服,挟策从诸父昆弟为四方游,遍历天下大都会。知留都为江南要据,爰居积于市,权子母以便民。又谓淮以南淮以北盐瑙半天下,煮之不啻可以给私家,亦且可以供边饷。于是转徙维扬,出入荆楚,鹾艘蔽江,业??百倍于前,埒素封矣。

时故居积久欲颓,公倡大义,率二三昆弟鼎而新之,曰:“吾匪以怀安,将以联子姓,聚而群处,以无废前人可矣。”故同舍数千指,靡不佩公之遗爱,而雍雍有张公艺家风云。生平犹好行其德,邻里之急,辄应之恐缓。至于驾桥梁、辟道路、建梵宇、备赈仓,类多争先义助。尝有客负廷?公千金,湖阴某子甲负百金者,公怜其家不克偿,遂焚券。曰:“毋以是晕我后人。”维扬有某子甲以事罹覆家之祸,公扼腕为之不平,遂锐身捐千金为解,俾其家得保累巨万之富。人以是多其交谊。远近有质成者,得公一言,即立输平。……

治家故尚俭勤,家虽饶,而恬淡自御,食不兼味,衣不重彩,泊如也。惟是羞宗庙,飨宾客、延师傅,则必极丰腆。每以幼志未酬,属其子,乃筑环翠书屋于里之坞中,日各督之一经,而叮咛勖之曰:“予先世躬孝悌,而勤本业,攻诗书而治礼义,以至予身犹服贾人服,不获徼一命以光显先德,予终天不能无遗憾。然其所恃善继述、励功名、干父蛊者,将在而诸子。”以故诸子发愤下帷,次第尉起,或驰声太学,或叨选秩宗,翩翩以文章倾人耳,皆足以慰公之望也。……

金栗斋曰:“……如松峰公者,易儒而贾,以拓业于生前;易贾而儒,以贻谋于身后。庶几终身之慕矣。……”

婺源《三田李氏综宗谱 环田明处士松峰李公行状》

1428海阳(休宁)有吴田,二分据东南,此东略也。近世服贾,至景芳乃大饶。及(吴)次公生,魁然丈夫也,里闾乡党相遇,亡不目伟。次公顾无他肠,一归于长厚,始受积著,修故业而息之。勤作深藏,绝口不言赢诎,独赴义如饥渴,矜己诺如丘山。兄弟怡怡,家人产迄今未割,即度支过当不问谁何。所亲耗母钱数百缗,举室将以为讨,未发则皆属目次公,次公曰:“嘻!无宁竞锥刀警肺腑。”遂折券,众亦无争。次公任家,督田千亩,材千章,隶尺籍,而户不分,租庸益重,次公以一身办应,不烦有司,令上催征,首功开府旌劳。里中有构,得次公居其间乃平。尝倡义茸宗祠、置祀口、定宗约,以兴孝让。雅言先世,居中给事,迭举孝廉,文教兴矣。乃今犹线也济美然乎哉。群子弟受经者,置田若干亩,为岁糈资。就冯山筑精舍,延诸荐绅学士,礼以上宾,命诸子弟师事之,供具唯谨。丧外王母为之治丧,戴氏女、金氏女既归,岁饷勿绝。诸甥迭举迭襁,而乳之家,及总角始遣归,或仍相依出入。其?困乏,鳏有室,死有殡,白骨有封,除道梁津以利行旅。县大夫式其里,率存问之,各表其闾,以励淫俗。林令君署曰“种德”、曰“奖义”;丁令君署曰“礼让”、曰“义门”,且誉之曰“里中有高义”。……病既革,……召四子而声遗言:“而翁从此西矣,大继当室,大纯佐之,大缙业已游成均,治经术,大绅从之。四人者左提右挈,以亢而宗,而翁暝矣。”

《太函集》卷56《吴田义庄吴次公墓志铭》

1429处士?,字子鸣,倜傥好义人也。系出四门,受室潜川汪氏。处士有大志,以服贾起家。居常语汪:“吾家仲季守明经,他日必大我宗事,顾我方事锥刀之末,何以亢宗 诚愿操奇赢为吾门内治祠事。”

《太函集》卷72《溪南吴氏祠堂记》

1430(金赦,休宁人)从父贾淮海,起盂城,父授之成,贾??起。乃父客死,仲(金赦)持父丧归。丧毕,而就盂城,力修故业。居常以然诺取重,族类归心。积二十年,业大起。……戴(金赦妻)从容语:“仲君故事儒,藉宗庙之灵,从舅贾而起富,乃今所不足者,非刀布也。二子能受经矣,幸毕君志而归儒。”仲谢曰:“子先得我心,亦将从子决策矣。”于是遣二子入太学,受博士诗。仲闵伯兄早亡,一孤藐焉未立,视之与二子等,孤亦克家。岁乙卯,仲考终,二子自太学奔丧归葬,时春秋五十有八耳。戴故习书计,部署中外,出入悉手籍之,仲起家则卑以内多助矣。至是持家秉,呼二子前,命长子曰:“茂,尔当室,第卒业子舍中。”命次子曰:“芝,尔摄贾而儒,毋坠世业。

《太函集》卷52《海阳处士金仲翁配戴氏合葬墓志铭》

1431(孙长君名文郁,其父处士)命长君儒,长君儒矣。未及卒业,长君薄为儒,举宗贾吴兴,率用积著起。于是处士命长君贾,长君贾矣。未及化居,长君薄为贾。抚然叹曰:“使吾以儒起家,吾安能以臭腐为梁肉;使吾以贾起富,吾安能以质剂为诗书。”

《太函集》卷50《明故礼部儒士孙长君墓志铭》

1432季公(程长原,明人)出贾,母吾门内课妇功,命门外督场功,岁入麻臬布帛有当,稻黍菽粟有常,蔬葵瓜果有常,酒浆廿醢醯酱有当,以诎为赢,不遗余力。……三子异业,命贾则贾、儒则儒,贾则示以躬行,儒则成以专业。

《太函集》卷60《明故长原程母孙氏墓志铭》

1433(吴)处士名琼,邦珍字也,世居(休宁)商山。始学为儒。既就业,会邑中岁输入太仓粟,父以次当行,处士请释业,代父输。事竣遂贾松泖,虽即次,孳孳占毕不休。他贾率用纤,趋利若渴,处士好行其义,不持利权,数年赀益起。……会松泖盗起,处士还老于家,筑室舍旁,聚书万卷。乃悉家人产,授尧臣书,夙夜以身程督之,门外事无所预。

《太函集》卷61《明处士吴邦珍墓表》

1434从兄(汪才生,字大用,歙人)客钱塘,服下贾复不利,仰天叹曰:“丈夫贾则贾耳,固当择地逐时,用不在大,宁能规规然析薪而爨,数米而炊乎 ”遂辞兄北贾青、齐、梁、宋,业日起。归而治盐策钱塘。驾部既饶,安人纤俭如故,独置产辄溢价,毋旺货者心。岁俭辄减田租,毋乘岁为厉。门内亲有急,必抵安人。人言非直,驾部外贾良,即安人内助良矣。中官毕真出镇浙,牛羊用人,驾部察叔季才,程督二子就学:“吾先世夷编户久矣,非儒术无以亢吾宗,孺子勉之,毋效贾竖子为也。”……二子并受博士诗,士誉籍甚,衿卒以病废去,而修古为名家。岁甲辰,珍举进士,受高安令,称最。召入南宫为郎。驾部犹及亲见之。卒年七十五。

《太函集》卷67《明赠承德郎南京兵部车驾司署员外郎事主事汪公暨安人郑氏合葬墓碑》

1435处士姓汪,名镗,字霞山(明万历间休宁人)。……父病,又时举发,乃不能卒举子业。去海上业贾,息钱恒倍,入居吴越。尝与人分财,人欺处士,多取,处士曰:“阿睹物倘来耳,岂以人巧致之。君即多取,宁保常哉。”卒之多取者渐啬,而处士饶裕自若。处士虽贾人乎 掺筹赢缩,而铅椠必时。……生子五人,皆强干能世其业,卒年六十八岁。卒之日,罗诸孤嘱曰:“吾家世着田父冠,吾为儒不卒,然簏书未尽蠹,欲大吾门,是在若等……。”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处士镗公传》

1436余侄(吴)季常(明末歙县丰南人)为人倜傥有大节,握蠡然之算,多长者行,里中盖称吴次公云。居恒谓:“丈夫生此七尺,徒事耽耽逐逐,引绳排根,识不能烛几先,力不能济颠踬,惠不能效刀匕,学不能一天人,其一世卑卑无常耳。”……孙曾罗列堂中,食指满百,或儒或贾,皆能大振其家声。

《丰南志》第4册《寿季常老侄七秩叙》

1437歙旧志列汪道昆于《文苑》,并为之传云:“道昆,字伯玉。……聚百顺以奉二亲,推任子于弟道贯,此其大者。余不暇数也。弱冠即登籍,始而为邑,寻而为郎,既而出守,既而备兵,既而开府,入佐邦政,出阅边关。循良则暴诬冤,弹压则推戚畹,经济则歼闽寇,而功不赏,议辅兵而志未行;于艺则文法司马,诗法杜陵;于学则远推象山,近推东越;于教则主于邹鲁,宾以苦蒙;于禅则顿以南宗大安,渐以北宗无际。至其生平知交,居则有耆园会,出则有沧州会,谈艺则有白榆社,谈禅则有肇林社。所最交绥者,文则有徊州云社;所最拴毂者,武则有宜黄孟诸。酒徒甚饶,一饮可百觥,终身而无一乱,三配之外,绝无二色。末年游戏三昧,间一征歌而已,大都自邑中而署中;其名立,自闽中而乙中,其造深,自侍中而函中;其境化,所著函三子,上函揭性命之宗,中函臁经济之宾,下函阐经国之程,未就而卒,惟有集存。甲午年,诸宗人奉主入淳安越国公祠配享忠烈,今年举祀乡贤。弟道贯别有传,道会字仲嘉,皆其爱弟,并名士,海内称太函二仲云。”此文推崇伯玉可谓至矣,惟芜杂无法,读之失笑。此志在张劳以前,只见一残本,未知谁所为也。旧见谢少连所纂《歙志》亦冗杂。

《歙事闲谭》第6册

按:汪道昆系歙县盐商后代,《明史》本传未载上述事迹,故录之。

1438肇岷公,字源长,……后效用司曹考秩候选。于练如公性颖悟,好读书,以家事浩繁,服贾瓜渚。公思振家声,以承父志。复命归读,名振胶痒。康熙戊寅,贡成钧,克副公期望之意。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候选经历肇岷公传》

1439族中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模楷,此是族党之望,实祖宗之光,其关系匪小。

《茗洲吴氏家典》卷1

1440(江)羲龄公,字舜年(歙县人)。幼聪敏,善读书,长益苦攻不倦。以亲老家贫,弃儒服贾,以为供养。客游鸠江,资本不敷,而持躬信义,有误投多金者,却弗受,人称江公道云。年六十归家养母。……公望(羲龄子),名有容,弱冠相从旅邸,篝灯夜读。同人咸谓公曰:“君家徒四壁,今有子倜傥不群,正宜贸易,以苏涸鲋,徒咕哔诗书,非计。”公曰:“吾家中丞公、侍御公以来,世守一经,策名清时,苟不事诗书,而徒工货殖,非所以承先志也。”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故处士羲龄公传》

1441(蛟蜂先生)字惟承,姓黄氏,歙孝行里人也。幼颖悟,善记诵,童时从父贾宣州,即能贾。归丧,母受室,值里胥催租,辞色凌厉,先生奋曰:“予岂不能为士以免役哉!”即下帷数月,诵制举义,下笔辄与作者合。明年补邑弟子员。……生平著述有《读易抄》三卷,《尚书备忘》十二卷,《春秋传略》二卷,《四书备忘》十四卷,《性理便览》十八卷,《史鉴会要》六十四卷,《通鉴外纪》五卷,《蛟峰文集》四卷,皆经世实学,非剽窃蒺驴者比。使先生遇合于时,树立岂可量哉!

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卷9《蛟峰先生传》

1442凌珊,字仲玉,归泉其号也。早失父,弃儒就贾。……恒自恨不卒为儒,以振家声。殷勤备脯,不远数百里迎师以训子侄。起必侵晨,眠必丙夜,时亲自督课之。每日外来,闻咿唔声则喜,否则嗔,其训子侄之严如此。岁在庚午,会祝融为灾,楚业大挫,公往收之。忽一日语室人曰:“儿虽幼已为有司赏识,吾与尔教子之心当不虚。异日者,尔随任就养,必教儿为好官,以不负吾志乃可。”……亡何,至楚,未暮年而殁。以子任俭贵,赠承德郎济南道判,加赠奉政大夫刑部郎中。

《沙溪集略》卷4《文行》

1443吴国锦,字锈文,(清休宁)和村人。业盐策,资日以饶。念两兄资皆折阅,以己财分与诸从子,使治生;又择其俊秀者,助以束笨膏火之费,使竟其学。并倡立孝友支祠以祀其先。凡姻族邻里之缓急不能婚葬者,皆力为周济,六十年如一日。

嘉庆《休宁县志》卷14《人物 孝友》

1444邑(休宁)绅汪田柱捐输五千两,徐名进亦捐输银五千两,俱发乡城典铺生息,以为本邑士子乡试盘费,立有规条,以垂久远。

道光《徽州府志》卷3《营建 学校》

1445俞正馥,字见初,(黟县)北隅人,监生。父献卒官,时兄正燮、弟正禧,皆读书不问家人生计。正馥服贾江西,拮据经营,上事老母,下植弟侄,举家若忘其贫。兄有古人风义,好施与,束笨所入,即千金亦随手散尽,绝不告匮于弟。正馥知其阙乏,婉亻次之,友悌类如此。勤俭朴诚,义声闻于江西。尝欲修其宗祠,未果而卒。子懋麟,于咸丰中奉遗言,出赀成之。

同治《黟县三志》卷6(下)《人物 质行》

1446(章有栋),字梁臣,幼失恃。随大父业儒,既冠就商。与伯兄同勤俭,伯兄卒始析箸。性豪直,多隐德,尊师信友,以诗书课子侄。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家传》

1447李承武(道咸时人),字绍先,(婺源)甲椿人。父士睿,训以义方,受命惟谨。长而服贾,归省必勤。尤善处兄弟。析产后,在金陵闻四弟承瑞捷秋闱,寄百金为资给费。性英毅,苗江强悍与徽商构衅,势同水火,武择其知事者晓以利害,遂不敢逞,徽商赖之。

《婺源县采辑 孝友》

1448先大父,邑痒生,讳应瑞,字德滋,号静斋(清人)。……少习举业,朝夕攻苦,及冠得列黉宫。后因境窘,挈眷属移居山中,耕殖先人薄产。朝来暮往,辛苦万端,不堪缕述。越数载仍归故里,始则贷金作贾,贾不利,又处馆维持,家甚拮据。……生子三,长吾父讳魁奇,字征和,号左垣,岁贡生;次叔父讳伟镰;季叔父讳伟鉴。二叔父均业商,吾父业儒。

《祁门倪氏族谱》卷下《静斋公暨左垣公两世行略》

1449(许竹斋,明中期休宁人)创可久之业于楚,昆季共业焉。……而其居商也,积而能散,不苟取。见人有不给,必思为之济,而济寒士为尤多。故一时名公如程篁墩公、颜梅田公、唐守之公、汪从仁公、柳应辰公皆加礼于公,而公则绝请托,惟往来吟咏焉耳矣。用是有《壮游》一卷,以记游观之胜;《归兴》一卷,以述逸乐之情,是皆公之实可征也。

《许氏统宗谱》《许竹斋行状》

1450鸿达,字于云,姓方氏。先世家睦州,后徙柘源,至鸿达则客于海陵之南梁最久云。……鸿达为人纯孝倜傥,业盐策,喜结纳天下,东淘吴嘉纪、南梁程岫皆持高节,为世第一流,鸿达咸与友善。命子立桢师岫,岫亦歙人,客南梁。嘉纪死,四丈夫子皆窭不能发丧,岫为经纪,费半出于鸿达。有稿若干篇,嘉纪不能梓,费亦出鸿达。

《方氏会宗统谱》卷19《方鸿达传》

1451公姓鲍氏,讳志道,字诚一,自号肯园,安徽歙县人。……其生平好施,独不喜建佛堂道院。其乡有两书院,一在城内曰紫阳,一在城外曰山间,并垂废矣,公慨然与乡士大夫作新之。以状白盐使,请援扬州安定书院例,出库金,增诸生膏火,自以私财白金三千两益之,于是城内之紫阳书院成。又出白金八千两,自置两淮生息,以复城外之山间书院。其紫阳书院故有卫道斋,祀朱子以下历代传道诸贤,乃尝有功于书院者,公建议郑师山先生玉殉节于元,故乡官徐公士修,吴公炜,或创书院,或主讲是山,功不可没。先世仲安先生讳元康者,在元时以中统钞万五千赎朱子祀田……当增祀,时议允之。其商于淮也久,与众商休戚,不私便利。以故公之疾也,淮之人私忧之,其殁也,无远近知与不知咨斋相吊。……公卒以嘉庆六年十月十七日,年五十九。

歙县《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卷21《中宪大夫肯园鲍公行状》

1452(乾隆)十三年,歙绅徐士修增置(紫阳书院)号舍,又捐银一万二千两以赡学者。五十四年己酉,歙绅项琥修。五十九年甲寅,歙绅鲍志道捐银八千两交淮商生息添补经费。……后据鲍志道之孙员外郎鲍均捐银五千两存两淮生息。

道光《徽州府志》卷3《营建志 学校》

1453程瑶田,字易田,歙县人,孝廉。官太仓州嘉定县教谕。能诗文,与戴东原、方希园穷经数十年,著《通艺录辨》、《九谷沟恤》诸考,皆能发古人所未发。以“羊子戈”证考工之制,与东原之说不同,是为戴氏之学,而不偏护其说者也。尤精铁笔,书法步武晋唐,均为其学问所掩,以是世无知者。往来扬州主徐氏(即徐赞侯,歙盐商)。子培,字伯存,能读父书,今业鹾,寓于扬。

《扬州画舫录》卷14

1454方辅,字宓庵,徽州人。工诗,书法苏、米,能擘窠大书。善制墨,来扬州主徐氏(徐赞侯)。著有诗文集,刻以行世。

《扬州画舫录》卷14

1455吴麟,字栗国,歙县人。山水学黄子久,生平有古君子风,居扬州汪贻士家。其家有饶州景德镇土窑,产秘色器,与唐熊年三窑并称,谓之吴窑。

《扬州画舫录》卷2

1456程元利,字汝义,休宁人。幼颖悟,于书无所不读,喜吟咏,尤好施与。贾于嘉定,……与吴人俞仲蔚善,仲蔚死,不惜重赀梓其遗稿千余篇,使不泯没,其友义又如此。王世贞为撰墓志墓铭以表之。(原注:见徊州文集》)

《徽志补遗》

1457潘涟,号锦溪,国学生,(婺源)坑头人。……始业儒,后念贫无以养,遂服贾。家稍裕,延师课子,倡兴文会。二伯父贫而嗜读,涟奉之如父。堂弟申郡庠生,境亦困乏,涟时亻次助,届期给以资斧……。

《婺源县采辑 孝友》

索引:

219871044111611481164120512291259129112971328

13331506

第二节徽商子弟的业儒与仕进

1458(朱熹)外家新安祝氏,世以资力顺善闻于乡州,其邸肆生业几有(歙)郡城之半,因号“半州”。

《西干志》卷4《祝外大父祝公遗事》

1459汪比部公,讳起英,字才仲,号钟阳(明休宁人)。……家世饶裕,治盐策表甚淮阳间。会万户侯(汪新,起英祖父)同事者累公父,费不赀,父又膺末疾,困顿医药十年,竟堕业。公……矢志奋励,欲竟学以副所生望。一日公叔父曰:“家道替矣,孺子治经不如治生。”父曰:“儿读书宁不一试 试不遇,弃之未晚也。”是年遂补邑弟子员,时玉绳鲁先生诸尊宿间造邑,获公文读之,咸愿纳交,一时名誉鹊起。……癸丑,中进士乙榜,例得就教职,公拂驾键户……丙辰,上公车复不售,……乃谒吏部选得县令。……(丁母忧)服阙授楚应城令。……甲子,莅任留都……乙丑,迁南比部。……丁卯,补高州别驾。……(后)以思明府司马见除。……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司寇起英公传》

1460(潘次君治父)丧毕,辄白长君:“往仕(次君名仕)废儒而贾,慎毋伤孝氏心,乃今籍考氏之灵,贾有成业,仕将舍贾而归儒也。”长君曰:“善。”则从胡先生受《尚书》,乃其治博士家言,不出户而合辙。游学于越,会少师徐相公视学严陵,遂挟策而子少师,补建德学馆弟子。寻应诏例入南雍,则以请业得当大司成伦白山先生,以请益得当主爵顾豫斋先生,以请事得当纳言马西玄先生,一时有名公卿莫不折节,盖车阗巷履阗门矣。

《太函集》卷52《明故太学生潘次君暨配王氏合葬墓志铭》

1461公(许鞭),字德威,(歙县)东关人。少业儒,从季父汝弼贾吴中。季初无子,子鞭之异母弟钰。后季生子金,钰与金构讼,遂诬鞭侵季赀,铁不辨,割橐授之。金又无厌,递诬递割,卒不辨。人谓:“尔衷也,何自居辞 ”鞭谢曰:“幸诸君知我衷,又何吝也,且不忍背吾季。”因此橐日损,为训蒙师以自给。……所著有《学言》六卷,《祠规》、《宗谱》若干卷。

《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9《许鞭传》

1462许氏自唐睢阳太守之孙儒避朱梁之乱以来江南,故其子孙多在宣歙之间,而君今为歙人。君讳鞭,字德威。……君早孤,依于外家,稍长挟其赀从季父行贾。有心计,举十数年籍如指掌。季父所至,好与其士大夫游,君悉为存问,酬报尺牍。又善书,江湖间推其文雅。季父初无子,以君同产弟钰为子,其后有子曰金。金幼而季父卒于客所,君持其丧还葬。金长尽归其资。或构钰云,金非而季父生也,谋逐之。金惧,言于官。钰以不直愤死,于是君同产诸弟藉藉向金,且鱼肉之。君曰:“钰自无理耳,死非由金,顾何罪。”为涕泣劝解乃已。或又说金:“若父亡时,资出兄手,非有明也。”金疑父果有余赀,君愈不自辨,辄偿之。君既不胜金所求,又养诸寡母,赈人之乏,遂至罄匮。乃之吴中收责,诸家又尽贫,空手来归,入门意欢然。晚以病居家,犹以族人月会食,训束子弟,焚香坐,吟咏不辍。嘉靖四十年九月某日卒,年六十有六。

《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9《敕赠翰林院检讨许君墓表》

1463(汪)富英者,孺人讳也。孺人既归先府君而食贫,则劝先府君贾,先府君贾无以为资,则倾奁资之。于是先府君往从季父友山公贾吴中。……先府君贾吴中,率三数年或八九年一归,归席未暖复出。孺人从先府君贾吴中,五六年归,又值家难,赀产尽倾。先府君僦一廛里中,里中豪侧目先府君,谓且鱼肉之。会(许)国补邑诸生,稍稍能以讲业自给,而孺人益与辛苦支吾,外难卒解。……国为邑诸生,数举不第,孺人语先府君曰:“吾弗患儿弗第,患儿第而吾两人者弗逮耳。”盖神告之矣。其后辛酉国举于乡,而先府君殁。逾年孺人又殁,嘉靖壬戌九月二十一日也。溯其生弘治乙卯十二月二十二日,得年六十八岁。

《许文穆公集》卷13《母孺人事实》

按:许鞭之子许国为明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明史》有传。徽商子弟为名士高官者甚众,此其一例。

1464许(国)父本苏州贾,有阴德,故相国爰与巨富联姻,如女嫁休邑余村程爵子,固百万也。

《丰南志 吴慕庵五十序》

1465(无锡)望湖门带钩桥初造时,戽水筑堍,掘得一金带钩,故名。许相公国实生其地。……父名鞭,字德威,本徽人,贾于无锡。生平好为诗,与其中表程林泉、汪古沙日夕酬唱。已而贾赀渐消,尚存千金,尽散之贫族交游。鞭不能忍人之困,而自能忍困,当是时仅仅给八口。子国七岁,令习书兼授算术,邻左有莫晓窗者谓鞭曰:“是子非握算人,吾当授之经。”三年而经通。又授以举子业,朝夕莫家者六七年,晓窗夫妇爱之如子,凡饮食楮笔皆晓窗所办。学成,鞭始挈之还徽。旋举南畿第一,乙丑成进士,入词林,所称许文穆公是也。

《西神丛话 许国公》

1466大江以南,新都以文物著。其俗不儒则贾,相代若践更。要之良贾何负宏儒,则其躬行彰彰矣。临河程次公澳、槐塘程次公[ht5,6”〗亻与与先司马并以盐策贾浙东西,命诸子姓悉归儒。不佞道昆附临河仲子金丙午同籍,明年从槐塘伯子嗣功释褐。后六年,癸丑,仲子始对公车,授南水部郎。母闵见倍,其后谪安吉,[ht5,6”〗亻卒长沙二河间,且入尚书省,适次公以大耋终。穆考即位,得赠父奉直大夫户部员外郎,母宜人皆不逮矣。伯子如以驾部封父母,卒加赠少司徒,先司马暨先淑人受封者十年,幸被恤典。人言三家若屈、昭、景鼎足而居,三君子以贾代兴,则奉直公为贾人祭酒;三长子以儒代起,则仲子袷然以贞白鸣。

《太函集》卷55《诰赠奉直大夫户部员外郎程公暨赠宜人闵氏合葬墓志铭》

1467(汪道昆)叔父由瓯括徙钱塘,登上贾矣。……其后(叔父)长子受贾转入淮海,家愈饶。

《太函集》卷43《从叔母吴孺人状》

1468(叶永盛)万历中按视南浙盐务。……山陕新安诸商有子弟者,以外籍不得入试。永盛惜其材,为请于朝,得特立商籍,取入儒学七名。商人德之。

康熙《渐江通志》卷26《叶永盛传》

1469明万历三十三年,歙人吴宪请立商学,巡盐御史叶永盛题奏:徽商行销浙引,许令现行盐人,并具嫡派子弟附试杭州,例由两浙驿传盐法道取送学院,岁科两试,各拔取新生五十名,内拨入杭州府学二十名,仁和钱塘两学各十五名。具载《两渐盐法志》及《学政全书》。

《丰南志》第10册

1470明叶永盛,字子沐,泾县人。万历中,以御史巡视浙江盐政,时有请增课税者,永盛力争乃已。又疏请商人占籍应试,今其所著《叶玉成全集》四卷,后附《乡会中试录》一卷,详载其事。并商人占籍后,历科中试者,皆载其姓名。所载至本朝康熙某科。盖后人增入也,此即吾浙商籍所自始。浙商多徽人,永盛亦徽人,其力争加课,自为公议,请许商人占籍,或亦维桑之私意乎

《九九销夏录》卷10《浙江商籍》

1471吴宪自新安来钱塘,初试额未有商籍,业鹾之家,艰于原籍应试。宪因与同邑汪文演,力请台使(巡盐御史),设立商籍,上疏报可。至今岁科如民籍例,科第不绝。皆宪之倡也。

嘉靖《两浙盐法志》卷25《商籍》二

1472吴宪,字叔度,一字无愆,杭商籍诸生。杭故未有商籍,宪与邑汪文演上书当事,力言杭当局设籍。台臣以闻,报可。

《丰南志》第3册《人物 义行》

1473明天启中,吴氏有名宪者,始自歙迁于杭,为杭始祖。宪字叔度,一字无愆。明制,设科之法,士自起家应童子试,必有籍,籍有儒、官、民、军、医、匠之属,分别流品,以试于郡,即不得他郡试。而边镇则设旗籍、校籍;都会则设富户籍、盐籍、或曰商籍;山海则设灶籍。士或从其父兄远役,岁岁归都郡试。不便,则令各以家所业闻,著为籍,而试于是郡 。杭为南方一大都会,故未有商籍。宪与同邑汪生文演上书当事,力请。台臣以闻,报可。于是宪遂得试于杭,而为商籍诸生。杭之有商籍乃宪倡之也。宪与一时知名之士,考地吴山之阳,建书院以祀朱子,岁时登拜,更立期会为文章,今所谓紫阳书院是也。

《歙事闲谭》第29册

1474汪文演,字以道,号宾石。万历时,中官高时夏奏加浙江盐税。演上书御史叶永盛,得免岁征十五万。又与同邑吴云凤(吴宪),兴商籍如何东两淮例,岁收俊士如额。

嘉靖《两浙盐法志》卷25《汪文演传》

1475汪文演,字以道,岩镇人。万历时,中官高时夏奏加浙江盐税。文演上书御史叶永盛得免岁征十五万。与邑人吴云凤兴浙江商籍如河东两淮例,岁收俊士如额。建尊文书院以祀朱子。立十八州县配引行盐之法,课源不匮。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志 火行》

1476弟(姓吴)字达卿,祖良鼎公,父一敬公。余家自曾焘公始昌,至良鼎公益致不资,富倍诸兄弟。而弟不为睚眦齿颊,无富人子弟扬扬得意之色态。以习青紫业,不遑理盐旬淮上。第稍分其资斧,质子钱于里门,顾所任非人,资日以耗,乃携家金陵,赴国子。时余为计部郎,弟数过余。御史朱公镌《昌黎集》,弟立捐三十缗。司谏祝公亦引为门下士,曰:“生殊不类尔邑中富人子,颇有江左椎鲁风。”弟之兄立卿移家广陵,约弟复携家归,为祖治葬,竟以病殁。……生嘉靖乙丑,殁万历癸丑,年四十。

《丰南志》第5册《士卫弟状》

1477金声,字正希,徽州休宁人。随父商武昌,以嘉鱼籍中天启甲子乡试。崇祯元年戊辰,成进士,选庶吉士。

《东南纪事》卷4

1478鲍廷博字以文,安徽歙县人。少习会计,流寓浙中,因家焉。以冶坊为世业,而喜读书,载籍极博。乾隆三十八年诏求天下遗书,廷博独得三百余种,赍浙江学政王杰上进,奉旨以内府所刻《图书集成》一部赐廷博,乡里荣之。廷博尝较刻《知不足斋丛书》二十四集,嘉庆二十年流转禁中,仁宗见之,传谕抚臣曰:“朕近日读鲍氏丛书,亦名知不足斋,为语鲍氏勿改,朕帝王家之知不足,鲍氏乃读书人知不足也。”迨廿五至廿八集进呈,有旨赐举人,传为盛事。年八十四卒于家。

《履园丛话》卷6《渌饮先生》

1479鲍廷博,字以文,号渌饮,歙人。家浙江,事祖若父以孝闻。以父性嗜读书,乃购书以养志。久之,所得益精且多,遂裒然为大藏书家。寻补县学生。乾隆三十八年,诏开四库馆,采访天下遗书,乃集其家所藏书六百余种,命子士恭由浙进呈。既著录,复诏还其原书,赉以《古今图书集成》、《伊犁得胜图》、《金川图》,其中《唐阙史》及《武经总要》并御制诗题之。嗣刊《知不足斋丛书》即以《唐阙史》冠首,志一时之荣遇焉。“知不足”者,故廷博藏书斋额。嘉庆十八年,方受畴抚浙,以续刊之第二十六集进,奉旨赏给举人,时年逾八十矣。居恒好学,耽吟咏,不求仕宦,天趣清远。每遇人访问古籍,凡某书美恶所在,意指所在,见于某代某家目录,经几家收藏,几次钞刊,真伪如何,校误若何,莫不矢口而出,问难无竭。既因进书受知两朝,名闻当事,谓诸生无不报称,惟有多刊善本,公诸海内,使承学之士,得所观摩。年八十六,丛书至二十七集,未竣遽卒。遗命子士恭继志续刊,今存者共凡三十二集。秘册孤编,率赖以传。按渌饮以巨富居浙,藏书、进书被奖,皆与汪垄庵同。汪传印而鲍刻书,同时所成就皆极大,真所谓乡里珍闻也。

《歙事闲谭》第9册

1480吾侄中翰士雅名(吴)养都,父光禄时笨公,祖封光禄守礼公,三世以资雄。而中翰则守雌下人,持盈以让。少尝与予角试与郡邑,藉力先容,即青矜若将掇之,顾弗屑也,其不欲猎名乡序与诸生争如此。父宦留都,大父客淮海,中翰受命督家政。大父特为割产示旌,会少拂意罢弗予,中翰绝不形于词色。其后诸昆弟各当大父心,皆有分产,而中翰独不请,大父亦竟忘之。其不伐所能,不言所利如此。

国有大役,与诸父昆弟以五万缗进,一日而五中书之命下,顾逡巡弗居,拜而不之官。又以舆道谒邑侯,不以燕会齿缙绅,不以煦缨耀闾里。时冠儒冠,课藏获灌畦,屏居谢客,即余最托知己,十往九以足疾辞,其甘恬退乐邱园,不欲游人以成名如此。

光禄既殁,资斧故与叔氏共之,子母之权,一听之主计者,而中翰无园池之奉、宾客之醵,以故岁支独俭。厥后分财一取均,其推亡者之谊、敦生者之好如此。……中翰今年六十,犹然如少壮。乃避寿出游,至秋始归。

《丰南志》第5册《中翰侄寿序》

1481府君姓吴氏,讳钅,字岘山,号嵩堂,歙之丰南人(清康乾隆时盐商)……长不孝绍芳,敕授儒林郎,候选布政司理问。……次不孝绍唔,庚寅恩科举人,乙未科进士,内阁中书,武英殿行走,充四库全书荟要总校。……次不孝绍波,国学生。……次不孝绍浣,庚寅恩科附贡,甲午科举人,内阁中书,充四库全书分校,戊戌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次不孝绍洮,国学生……康熙戊子科举人,癸巳恩科进士,覃恩诰授中宪大夫,刑部福建清吏司郎中,加二级。……次不孝绍嗜,国学生。……次不孝绍洋,国学生。

《丰南志》第5册《皇清附贡生诰授资政大夫候选道加四级恩加顶带一级又恩加一级议叙加六级显考嵩堂府君行述》

1482吴绍浣,字杜?,丰南人。侨居扬州。乾隆进士,嗜书画,精鉴赏,四方名迹多归之,如颜鲁公竹山联句,徐季海、朱巨川告身,怀素小草千文,王摩诘辋川图,贯休十八应真象,皆希世珍也。当时名公巨卿如彭元瑞、董诰、王杰辈交口推重,各省疆吏所贡书画图籍必招浣品题而后奏进,晚年纳粟捐道员,补河南南汝光道,卒于官。

《丰南志》第3册《人物 士林》

1483汪日章,字首禾,(清黟县)宏村人。性最聪敏,自幼有文名,浙江仁和商籍,乾隆乙酉举人。由内阁中书荐陟乡阶,敦乡谊。久居京城,以黟无会馆,值邑人应试北闱者众,日章述其父志,与众筹之,置会馆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时乾隆甲寅也。亲为经理者八年,莅外台,始以付之邑人宦京师者。日章官安徽布政使。

嘉庆《黟县志》卷7《人物 尚义》

1484江有容,字公望,(清歙)邑诸生。仁孝性成。甫弱冠,随父羲龄公客鸠江,同栖冷庙中。危桥隔市,父体怯畏渡,公晨起进餐毕,负以度桥贸易于市。日晡,待诸汀上,又负以归,弥年不倦。归而应试,闻父病,星夜奔驰。……竭力救治,赖以少瘥。寻奉父归,贫无舟车费,背负以行,哈屮万状,旬余抵里。安贫读书,终身色养。

《橙阳散志》卷3

1485郑侠如,(歙县)长龄桥人。祖景濂,迁扬州,以盐旬起家。侠如中崇祯己卯副榜。分宜袁继咸以御史出为扬州副使,中官杨显名劾退之,通城喧哗,闭城门遮留者十余日。侠如与兄超宗独左右之,劝城中人启门,继咸乃出。庚辰,继咸治郧,以襄事被逮,又黄石斋道周,亦以建言被逮,均道扬州,侠如独操舟迎之。迨超宗死难,徒步入应天,哀泣上书,得白当事,荐授工部司务。值请开宁国煤山,乃昌言其牟利劳民,议遂寝。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志 义行》

1486方嵩,字峙泉,号桐庵,徽州歙县人。工山水。……家资巨万,好画不治生业,遂贫无立锥。其族仕煌,字又辉,号晴岩,名诸生,工小楷。

《扬州画舫录》卷2

1487程□,字晋涵,歙人。工字画,善蓄古器。弟铸,字冶夫,号竹门。工诗。程嘉贤,字少伯,歙人,工诗,书效董文梅。

《扬州画舫录》卷6

1488巴慰祖,字禹籍,徽州人。居扬州。工八分书,收藏金石最富。

汪大黉,字斗张,号损之,徽州人。工隶书。

《扬州画舫录》卷2

1489吴均,字梅查,歙县人。工诗。构别墅名青棠观,与扬州二马相唱和,公数招之为诗牌之会。

《扬州画舫录》卷10

1490行庵,马主政家庵也,在枝上村西偏,今归御花园。……马主政曰币,字秋玉,号捺谷,祁门诸生,居扬州新城东关街。好学博古,考校文艺,评骘史传,旁逮金石文字。南巡时,两赐御书克食,尝入祝圣母万寿于慈宁宫,荷丰貂官劈之赐。归里以诗自娱。所与游皆当世名家,四方之士过之,适馆授餐,终身无倦色。著有《沙河逸老诗集》,尝为朱竹何刻《经义考》,费千金为蒋衡装潢所写《十三经》,又刻《许氏说文》、《玉篇》、《广韵》、《字鉴》等书,谓之马板。弟曰璐,字佩兮,号半查,工诗,与兄齐名,称扬州二马。举博学鸿词,不就,有《南斋集》。子裕,字元益,号话山,工诗文,尤精于长短句。……藏书百厨。乾隆三十八年奉旨采访遗书,经盐政李质颖谕借。其时主政已故,子振伯恭进藏书,可备采择者七百七十六种。……(奉圣旨)马裕四家,着赏《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以为好古之劝。

《扬州画舫录》卷4

1491江敢,字旭东,号砚农,又号橙里,方伯之弟。家有紫玲珑馆。工词,著有《随月读书楼钞》、《练湖渔唱》若干卷。子振鹭,字起堂,工词。

《扬州画舫录》卷12

1492江立,字玉屏,一名炎,字圣炎,号云溪。工词,与敢齐名,称“二江”,为厉樊榭高足。王兰泉侍郎为刻其遗集。子安,字定甫,工诗。

《扬州画舫录》卷12

1493江兰,字芳谷,号畹音,官巡抚。工诗文,有集。弟蕃,字君佐,号春圃,居扬州,购黄氏容园以为觞壁之地。弟较,字芬扬,工诗歌,熟于盐策。其子侄士相,字得禄,工诗,鉴别书画古器;士壳、士梅业儒。

《扬州画舫录》卷12

1494江恂,字禹九,号蔗畦。官芜湖道,工诗画,收藏金石书画,甲于江南。子德量,字秋史。乾隆庚子榜眼,官御史,好金石,尽阅两汉以上石刻,故其隶书卓然成家。

《扬州画舫录》卷12

1495汪廷璋,字令闻,号敬亭,歙县稠墅人。自其先世大千迁扬州,以盐策起家,甲第为淮南之冠,人谓其族为“铁门限”。父交如,声如洪钟,……守财帛,富至千万。寿八十,子二,令闻其长子也。好蓄古玩,晚筑六浅村舍自居。次子觐侯子坦,字硕公,妻为张方颐之女,能主持门户,子三:承璧字观成,承基字培初,承塾字起群。?园自令闻后,硕公更葺之。

《扬州画舫录》卷15

1496公名梦星,字伍乔,一字午桥,号疾江,又号香溪。康熙壬辰进士第,官编修,著《今有堂集》。……其宗族友朋之盛,附记于后:

程名世,字令延,号筠榭。工诗,著《坐雨安居诗》、《渌饮吟稿》、《云山小稿》、《小酉馆诗存》、《杯溪集》、《捞虾集》、《拓溪续集》、《海上集》、《海上续集》、《纪游集》、《春雨楼集》、《秋水芙蓉馆稿》、《老屋吟稿》、《海上吟稿》若干卷。……晚年与叔午桥葺《扬州名园记》,仅成朱自天“念莪草堂”、“王家玉树”、倪俊民“耕隐草堂”三园图记而卒。

程晋芳,先名志钥,字鱼门。善属文,勤于学,著有《尚书集注》、《左传通解》诸书。……

程沣,字圣泽,盐策多经济,亦家淮安。

程茂,字莼江。程卫芳,字述先。皆工诗,有专集行于世。

程志乾,字学坚,一字书舸。工诗,世传其《七夕诗》:“人当离别真难遣,事纵荒唐亦可怜”句。自名世至志乾,皆午桥侄。

程沆,字晴岚。进士,官庶吉士。弟洵,字邵泉,官舍人。为午桥侄孙,皆工诗文。

《扬州画舫录》卷15

按:程梦星为寄籍扬州之歙商子弟。参见《歙事闲谭》第11册。

1497程邃,字穆倩,号江东布衣,又号垢道人。歙县人。博学工诗文,精金石篆刻鉴别古书画及铜玉器,家藏亦夥。善画山水,纯用枯笔,写巨然法,别具神味。工隶书。为人品行端悫,敦崇气节。早从漳浦黄公道周、清江杨公廷麟游,晚年侨居江都。文简冶春诗云:“白岳黄山两逸民”,即谓邃与孙默也。秀水曹侍郎过扬州,作长歌赠之。

《扬州画舫录》卷10

1498胡春生,字夏昌,号赤岸,顺康间布衣。阮元《江苏诗事》云:春生本姓吕,父光吉,明季官鸿胪,拥厚资,徙居江都,以任侠名天下,春生亦有父风,家遂中落,善作水墨山水,著《赤岸诗稿》。……

《歙事闲谭》第8册《胡氏诗人传》

1499鲍双玉有《感旧诗抄》一卷,人各一诗,各有小序,歙人居多,同时英俊,大半与焉。兹节录其序之关于歙人者,以资征考。……鲍漱芳,少多能,长而练达,有深识,随尊肯园公,盐禺旬于扬,动操胜算,业日隆起。肯园轻财好义,先生佐之,累巨万无所吝,感德美举,盖不胜书。己未冬,曳乡俗布底鞋见访,笑曰:“吾足素不耐靴。”吴在玉茂才,讳尊楣,世业禺旬,家于扬。能文,工书法。程剑秋上舍,讳国陛,侨于扬,家素封。中落,屡试京兆,客死于燕。……江元卿比部,讳士相,先世业鹾于扬,因家焉。吾少勤学,能为明七子诗。任秋曹十载,卒于官,年才四十。喜蓄书画,每下值,辄往琉璃厂坊肆,流连玩索,月无虚日。

《歙事闲谭》第10册

1500姚际恒,字立方,又号首源主人,歙人。居仁和,为商籍庠生。著《古今伪书考》,为近人所称。富收藏,著《好古堂书目》,近中社为重印之。……际恒著作,收于府志,明书歙人,必无伪误。吾徽流寓于外者,奇士甚多。

《歙事闲谭》第5册

1501《皖雅》引《星岩》云:新安程氏多诗人,侨居淮扬,有专集行世者,指不胜屈。余所交契,如?江明经茂、鱼门编修晋芳、述先大使卫芳,皆筠榭兄弟;晴岚庶常沆、邵泉舍人洵,筠榭兄子也。筠榭四子:赞和、赞皇、赞宁、赞普,皆能诗。赞普字凫塘,送秋句云:“黄叶满身人独立,碧云无际雁长征。”程沆,字瀣亭,一字少泉,号晴岚,安东籍,乾隆癸未进士;沆弟洵,字亮斋,袁延梅《国朝诗选》录其《秋日斋中读书》诗。程茂,字?江,康雍间人。……程恩泽,字云芬,号春海,嘉庆辛未进士,道光中官至户部右侍郎,著有《程侍郎遗集》。

《歙事闲谭》第8册

1502江承固,字?五,号拙庵,江都籍。康雍间,官两浙江南盐驿道。阮元《淮海英灵集》云,公父(江)演,由歙迁江都。公居官多惠政,爱民教士。天台齐次风侍郎,为公所识拔。

《歙事闲谭》第8册《江氏诸人》

1503江敢,字旭东,号橙里,承固子,(江)春从弟。官后选知府。有《晴绮轩诗词集》,冯金伯《墨香居画识》云:橙里性忄爽,喜交游,工诗。尤善宋元词曲,著有《练溪渔唱》。一时名士,如程绵庄、闵玉井、吴梅查、金棕亭诸公,相与酬唱无虚日。亦善绘事,其写秋葵为最工,金苞翠羽,倬有风韵。

《歙事闲谭》第8册《江氏诸人》

1504江振鸿,字撷云,一字文叔,(江)春子。乾嘉间候选道,著《莺花馆诗抄》。江藩云:文叔,橙里先生子,(按:江文叔,据江藩云为江橙里之子即江春之侄。但许承尧则说为江春之子。待考。)为鹤亭方伯后,好善乐施。嘉庆八年,徽州大饥,捐赀赈济。性孤冷,喜吟咏,工绘事。诗宗光羲,画法天池,延接名流,座客常满。如方子云、钮非石、袁寿阶、吴兰雪、郭频加皆下榻康山,极一时文酒之盛。自君亡后,邗上无风雅总持之人矣。其题果堂诗后云:“林中惟独坐,偶读果堂诗。云影在潭底,清光人不知。君方侣方外,我亦识前期。一片秋天月,相逢会有时。”承尧按:彼时我县盐商,富且敌国,窃奢极欲,文林乃淡静至此,品格弥可贵也。

《歙事闲谭》第8册《江氏诸人》

1505江立,原名炎,字圣言。侨居扬州,乾隆太学生。江于九先生洵之侄。著有《小齐云山诗抄》,《湖海诗传》录其《渔庵诗》。

《歙事闲谭》第8册《江氏诸人》

1506程让堂《五友记》云:江衡,字岳南,歙丰瑞里人,而侨居钱塘者也。博词强识,能诗,善属文,杭君大宗,于人少许可。当乾隆初年,杭郡人文极盛之时,独称岳南,以为非凡所及也。乙丑之冬,(程)瑶田至杭州应商籍试,居与岳南门相对,遂识岳南。……汪随,字谨度,后更名某,为钱塘诸生,其先也歙之鄣岐人也。长余四岁,师事岳南之兄名兆歧者。余与岳南交时,则其师已死,遂从岳南游也。其人性僻而笃于朋友,为人谋而能忠,吾于谨度见之。余之主岳南,以应商籍试也。商籍必由盐运司录送督学使者,乃得就试。余至稍迟,运司录中无名,意将止矣。谨度私计曰:“商民互考旧矣,今某不于商则于民。”遂为余谋考民籍,得补录,县府试牒皆有名,乃始告余,初不令余知也,其与朋友他事皆类此。是岁,谨度先偕余归歙试,被落。反于杭,杭又不录,乃刻其途中所吟诗曰《重研集》。盖与余徒步归里门,足下茧生,故以重研自名其集。……(洪)鞯原,名性钅,歙之桂林人也。余长鞯原一岁,岁乙丑,始相见,时与诸人共饮酒,鞯原豪迈善谈辩,余则终席无一言,饮毕散去。明日鞯原以书与余曰:“人不可无友,昨见子,乃真吾友也。”遂定交焉。其后四年应小试,同为博士弟子员,鞯员尊甫,始有鹾业在怀宁,已而业滋大,遂商于扬州。尊甫乃老,鞯原代焉。鞯原固才大,而在鹾业一以诚信行之,十年之间,声名出诸巨商之右。然而鞯原固非商人者流也,少日为举子业,每考试,曹伍莫敢伦比。其文根据经术,间以示余,未尝不望而畏之。好赋诗,格调高远,步趋韦孟间。一时文彩风流,有凌铄古今之概。而家人生产,身肩其任,运筹决策,同业者又从而敬惮之。向使以经生起家,得膺当世之务,所至不知当何如矣。然即屈其才能以业鹾,而鹾之利病,所关非小,亦未尝不与为政相表里也。乃未及中身,倏焉厌世,是区区者,亦莫能竟其用,余安能不为鞯原惜。

《歙事闲谭》第23册《程让堂五友记》

1507凌君讳廷堪,字次仲,安徽歙县人。远祖安,唐显庆中任歙州州判,遂家于歙。父文火业贾于海州。君生海州,六岁而孤,困苦穷巷中。母王氏,鬻簪珥就塾师,粗记姓名而已。去学贾不成,年二十余,始复读书向学,能属文,惧时过难成也,著《辨志赋》以见志。乾隆四十六年,游扬州,慕其乡江慎修、戴东原两先生之学,(乾隆)四十八年至京师,始多交游。……五十四年,应江南乡试中式,明年成进士。出朱文正、王文端二公之门,盖与洪君亮吉等皆以宏博见拔者也。殿试三甲,例授知县,君投牒吏部,自改教授,曰:“必如此,吾乃可养母治经。”文端曰:“吾不强子改冷官,子愿之,甚善。”文正题其校礼图曰:“君才富江戴。”又曰:“远利就冷官”。盖甚重之。既选宁国府学教授,乃奉母暨兄嫂之官,孝弟安贫,谨身节用,毕力著述。君之学博览强记,识力精卓,贯通群经,而尤深于礼经。不辍寒暑,三十余年,著《礼经释例》十三卷。……病卒,年五十有五。

《歙事闲谭》第6册

1508汪纯粹,字暴士,(清嘉道间 )黟县人。由商籍补杭府学生。

道光《黟县续志》卷6《人物 孝友》

1509(歙县新馆鲍氏之鲍寅初)曾祖父之未迁会稽也,家中落,两世祖妣皆苦节,嗣以禺策起家,始克请旌于朝。……而余(按即鲍源深)之先世亦以业鹾迁和先。……寅初射策甲科,翱翔蓬署。(鲍源深在)同治间诰授荣禄大夫,山西巡抚兼提督盐政,前户部右侍郎顺天学政。

《歙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序》

1510(咸丰四年三月甲辰)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奏钞法未善,酌拟章程四条,并以兵民怨恨自请严议。得旨:王茂荫身任二卿,顾专为商人指使,且有不便于国而利于商者,亦周虑而附于款内,何漠不关心国事至如是乎 ……此摺著军机大臣详阅后,专交与恭亲王载铨速行核议,以杜浮言。……

(咸丰四年三月丁未)谕内阁,……王茂荫由户部司员经联擢为侍郎,宜如何任劳任怨筹计万全。乃于钞法初行之时,先不能和衷共济,只知以专利商贾之词,率行渎奏,竟置国事于不问,殊属不知大体。……

《东华续录》咸丰卷26

2511(咸丰四年六月庚辰)谕军机大臣等:前因王茂荫奏请将皖省徽郡暂归浙江管辖,当经谕令黄宗汉将该郡防剿事宜悉心筹画,未据该抚将办理情形覆奏。本日复据王茂荫奏称:“徽州知府达春信任门丁李姓并廪生潘炳照于捐输团练,多方扰累。该处民捐钱文不下十数万,因被经手人冒销用尽,乃复立续捐局,按户诛求,怨声载道。所雇乡勇多花会中人,于祁门黟县市镇奸淫抢掠。两邑之民群起公愤,欲竖义旗以抗勇。请饬黄宗汉就近查办”等语,……即着黄宗汉迅派明干之员前往徽州严密查办。该府达春如不胜任,即著据实参奏。……

《东华续录》咸丰卷27

1512(咸丰四年十二月壬子)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王茂荫奏:大江南北捐局过多,官私错杂,扬州以下沿江各府州县设有十余局,苛敛行商过客,假公济私,包送违禁货物,甚至聚众敛钱,以钱聚众。普安、薛家港等局竟至互图并吞,大肆争斗,商民无不受害等语。雷以诚创议捐厘,协济军饷,原在扬州一带办理,尚属妥协。何以普安等局竟有收捐未解粮台之弊。著托明阿等确切访查。如有奸徒藉端渔利,藐法营私,即著饬令该地方官严行究办。其在大江以南者,并即移咨怡良就近查明。如系私设,即行严禁。

《东华续录》咸丰卷30

按:据《碑传集补》卷59《王节母赞》载:王茂荫祖父曾“远贾于潞河”。由此可知王茂荫系徽商后代。

1513北京歙县会馆观光堂,有题名榜,有清一代,吾歙木籍、寄籍之官京朝取科第者皆与焉。录之以备参考:

计大学士四人;康熙朝文华殿徐元文、乾隆朝文渊阁程景伊、嘉庆朝体仁阁曹振镛、道光朝体仁阁潘世恩。

尚书七人:户部徐元文、刑部徐乾学、吏部程景伊、户部曹文埴、吏部潘世恩、礼部吴椿。

侍郎二十一人:吏部右徐秉义、工部左阮尔询、户部左李俊、吏部左凌如焕、兵部左胡宝王、礼部左谢溶生、工部左汪廷王、吏部左曹城、兵部左江兰、刑部左金应琦、工部右鲍桂星、刑部左程国仁、工部左程左洛、工部左吴椿、户部右程恩泽、礼部右吴文溶、吏部左潘曾莹,吏部右王茂荫、户部左汪元方、工部左潘祖荫、工部右鲍源深。

都察院都御史七人:徐乾学、程景伊、曹文埴、曹振镛、潘世恩、吴椿、汪元方。

内阁学士十五人:徐元文、徐乾学、徐秉义、李绂、凌如焕、程景伊、谢溶生、汪廷王、曹城、潘世恩、曹振镛,鲍桂星、程恩泽、吴文溶、潘会莹。

状元五人:顺治己亥科徐元文、乾隆壬辰科金榜、乾隆癸丑科潘世恩、嘉庆乙巳科洪莹、同治戊辰科洪钧。

榜眼即一甲二名二人:乾隆庚子科江德量、乾隆庚戌科洪亮吉。

武榜眼一人:乾隆癸丑科鲍友智。

探花即一甲三名八人:康熙乙丑科黄梦麟、雍正甲辰科汪德容、乾隆戊辰科汪廷王、乾隆庚子科程昌期、乾隆辛丑科汪学金、乾隆乙卯科潘世璜、道光庚戌科谢增、咸丰壬子科潘祖荫。

传胪即二甲一名五人:乾隆甲戌科汪永锡、乾隆庚辰科曹文埴、乾隆辛巳科蒋雍植、嘉庆己未科程国仁,光绪甲午科吴筠孙。

会元三人:乾隆辛巳科陈步瀛、乾隆丙戌科胡珊、乾隆庚戌科朱文翰。

解元十三人:康熙癸卯科湖广乡试黄士焕、康熙庚午科浙江乡试吴筠、康熙戊子科江西乡试李绂、康熙癸巳科江南乡试许霰中、康熙甲午科江南乡试方炳、乾隆癸酉科江南乡试胡溶、乾隆壬午科江南乡试吴钰、乾隆丁酉科江南乡试吴汶、乾隆丁酉科浙江乡试吴一骐、乾隆甲子科河南乡试吴国仁、嘉庆戊午科江南乡试黄承吉、道光辛卯科江南乡试汪立权、同治甲子科江南乡试江璧。

进士计二百九十六人:顺治朝丁亥朱延瑞,张光祁;乙丑张习孔、刘兆元(寄籍浙江,以下注县者皆寄籍)、方跃龙(于潜)、汪继昌(嘉兴);壬辰洪琮、何如龙、王仁云、罗汉章(丹徒)、吴元石(按:更名雯清,杭州)刘廷献(仁和)、胡方学;乙未许书、郑嗣武、汪友明、闵叙(江都);戊戌程瀚(上元)、吴铲(钱塘)、黄如瑾(溧阳);己亥罗苍期、王国相、洪乘轩(经)、项时亨、鲍济、郑为光(仪征)、吴涵(钱塘)、徐元文(昆山);辛丑徐斌(昆山)、程涞(山阳)、江皋(桐城)。

康熙朝甲辰王铉(江宁)、程万钟(常山)、洪圩、汪溥勋、黄士焕(湖广);庚戌汪浩然、汪虬(繁昌)、江德新、徐乾学(昆山);癸丑汪鹤孙(浙江)、徐秉义(昆山);丙辰许承宣(江都)、程浚(仪征);己未鸿博、汪灵(钱塘)、鲍荐(繁昌);壬戌吴苑、阮尔询(宣城);乙丑汪薇,许承家(江都)、黄梦麟(溧阳)、汪煜(黄岩);戊辰唐鸿举、程榔(休宁);辛未程文正(江都);甲戌程饰仪征)、程湄(江都)、吴岳(湖广);丁丑许迎年(江都)、程本节(合肥);庚辰江为龙(桐城)、鲍夔(杭州);癸未吴瞻淇、吴蔚起、吴涟(浙江)吴焕(钱塘);丙戌程彦(武进);乙丑汪徙、程喈、方觐(江都)、李绂(临川)、吴筠(仁和)、吴观域(钱塘);壬辰洪译、鲍开(常熟)、汪泰来(钱塘)、程梦星(江都);癸巳曹志宏、程觅、江发(乌程);乙未凌如焕(上海)、吴鲲。

雍正朝癸卯洪肇林(仪征)、朱世勋(宜兴)、周炎(杭州);甲辰朱陵、程锡琮(六安),汪德容、胡先(仁和);丁未黄斐然(溧阳);庚戌吴炜、吴华孙、汪振甲(浙江)、胡际泰(杭州)、方邦基、江宏禧(钱塘)、唐廷赓(定海)、罗克昌(高邮);癸丑金士仁、程仁秩(江都)、朱桓(宜兴)、项樟(淮安)、汪师韩(钱塘)、凌应龙(上海)。

乾隆朝丙辰程栋、方骞、叶昱(嘉兴);丁巳程隆家、洪本仁(扬州)、许宗峻(仁和)、黄克业(如皋)、凌应兰;己未程景伊(武进)、叶苑(仁和);壬戌郑捷甲、谢溶生(仪征)、仇然(钱塘);乙丑徐光文、江权、李友棠(临川)、吴毅(杭州)、张文(扬州);戊辰金长溥、曹学诗、庄来、吴缓诏、汪廷?(镇洋)、叶世度(仁和)、胡梦桧(钱塘)、洪其哲(贵州);壬申曹日、刘标、吴以镇、汪涛、郑鸿撰(钱塘)、程忻(仪征);甲戌徐焕、程阐、胡王、汪永锡(钱塘);丁丑罗廷梅、洪钧、郑眦、朱芫会、江廷泰(江都)、程文球(繁昌);庚辰曹文埴、程之章(浙江)、汪献芝(浙江);辛巳项淳、金云槐、蒋雍植(怀宁)、汪为善(昆山)、曹坦(河南)、陈步瀛(江宁);癸未唐采松、汪百名、吴珏、程沆(安东)、洪锡璋(扬州)、丙戌胡珊(元和)、吴礼(镇详)、王邦治(浙江);己丑汪焕(宜兴)、程元基(仪征)、潘奕隽(浙江);辛卯程晋芳、曹城、吴覃诏、程世泽、洪朴;壬辰金榜、王照(仁和)、郑宗彝(江宁);乙未吴绍唔、许火(浙江)、汪铭魁、汪日永、吴绍浣、吴一骐(浙江);庚子程昌期、江德量(仪征)、吴甸华(沐阳);辛丑曹振镛、程嘉读、程嘉训、汪学金(镇洋);甲辰潘奕藻(吴县);丁未朱承宠、郑文明(仪征)、汪彦博(镇洋);庚戌朱文翰(元和)、洪梧、凌廷堪、洪亮吉、黄诛(甘泉);癸丑潘世恩(吴县);乙卯潘世璜(吴县)。

嘉庆朝丙辰赵慎畛(湖南);乙未鲍桂星、程祖洛、王家景(浙江)、程国仁(河南);辛酉吴鸣捷、方振(江西)、吴毓宝(云南);壬戌吴椿、金式 玉(浙江)、程赞清(仪征);乙丑程家祥(芜湖)、黄承吉(江都)、程元吉(安东)、程家督(河南);戊辰张廷浩;己巳鲍珊、黄台、洪莹、积厚、郑士杰(仪征)、胡勋尧(青浦)、汪士侃(无锡);辛未吴榕、朱文来、程恩译、罗尹孚;甲戌程川佑、郑兆杞(江宁);丁丑汪熙、徐王;己卯吴文?(仪征);庚辰徐宝善、方用仪(江西)。

道光朝壬午鲍承焘(浙江);癸未鲍廷淳(改名文淳)、许球;丙戌徐上镛、项名达(浙江);己丑周茂祥、程德麟(全椒);壬辰王茂荫;奏巳胡正仁、程葆、朱丽宣(荆溪)、汪元方(余杭);乙未汪觐光(甘泉)、叶朝采(浙江)、程锡蕃(全椒);丙申江健、方允环、陈鲁(上元);辛丑汪藻(浙江)、潘曾莹(吴县)、汪?(昆山);甲辰吴骏昌(仪征);乙巳潘遵祁(吴县);丁未鲍源深(和州);庚戌谢增(仪征)。

咸丰朝壬子潘祖荫(吴县)、胡履吉(青浦)、吴潮(仪征);癸丑宋梦兰、汪承元(甘泉)、张德容(西安);丙辰徐景轼、鲍勋、张光藻(广德)、潘祖同(吴县钦赐);庚申汪国凤(仪征)。

同治朝壬戌鲍功枚;癸亥胡隆询(仪征);乙丑黄崇性、江璧(甘泉);戊辰鲍存晓(山阳)、朱世璺(钱塘)、郑崇龄(上元)、洪钧(吴县);辛未汪运纶、郑成章、洪镔、周孚裕(芜湖);甲戌程开运。

光绪朝丁丑程夔、蒋其章(钱塘);庚辰汪宗沂、江昌燕、鲍恩缓、徐贞;乙丑鲍琪豹,吴丙湘(仪征);丙戌潘尚志、鲍公增(丹徒);壬辰吴宝?(仁和)、汪春榜;甲午吴筠孙(仪征);癸卯徐谦;甲辰许承尧。

举人约近千人。……

《歙事闲谭》第11册

索引:

237256265340340341373375379441750

14061409

引用书目

《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

《清实录》伪满影印本

《东华录》(清)王先谦撰光绪十年刊本

《东华续录》(清)王先谦撰光绪十年刊本

《明史》一九七四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明书》(清)傅维麟撰丛书集成初编

《清史稿》一九七七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影印本

《天下郡国利病书》(清)顾炎武撰四部丛刊三编本

《肇域志》(明)顾炎武撰抄本

《徊州史料》(明)王世贞撰万历四十二年刊本

《明季北略》(清)计六奇撰一九五八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明季实录》(明)顾炎武撰昭代丛书本

嘉庆《两淮盐法志》嘉庆十一年刊本

嘉庆《两淮盐法志》嘉庆六年刊本

光绪《两淮盐法志》光绪十九年刊本

《淮鹾备要》(清)李澄撰道光三年刊本

《赋役官解全书》天启刊本

《筹海图编》(明)胡宗宪撰万历刊本

《殊域周咨录》(明)严从简撰胡宫博物院铅印本

《海运新考》(明)梁梦龙撰玄览堂丛书本

《新安文献志》(明)程敏政编弘治三年刊本

道光《安徽通志》道光十年刊本

淳熙《新安志》康熙四十六年刊本

弘治《徽州府志》一九八二年上海古籍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徽州府志》嘉靖四十五年刊本

康熙《徽州府志》康熙三十八年万青阁刊本

道光《徽州府志》道光七年刊本

《徽州府志辩正》(清)黄崇惺纂道光活字本

《徽志补正》(清)邵棠纂嘉庆十九年寄蜉草堂刊本

万历《歙志》万历三十七年刊本

顺治《歙志》顺治四年刊本

民国《歙县志》民国铅印本

歙县《岩镇志草》(清)佘华瑞撰精抄本

歙县《丰南志》(民国)顺吉祜撰抄本

《沙溪集略》(清)凌应秋辑抄本

《橙阳散志》(清)江登云辑、江绍莲续辑嘉庆十四年刊本

《歙问》(清)洪玉图撰昭代丛书本

《歙事闲谭》(清)许承尧撰稿本

《歙县潭渡杂记》佚名氏撰抄本

歙县《西干志》(清)许承尧撰稿本

万历《休宁县志》万历三十五年刊本

康熙《休宁县志》康熙二十九年刊本

道光《休宁县志》道光三年刊本

《休宁碎事》(清)徐卓撰嘉庆十六年徐氏海棠书巢刊本

《休宁一瞥》(民国)朱基撰民国二十三年刊本

万历《祁门县志》万历二十八年刊本

康熙《祁门县志》康熙二十二年刊本

同治《祁门县志》同治十二年刊本

康熙《绩溪县志续编》康熙七年刊本

乾隆《绩溪县志》乾隆二十一年刊本

嘉庆《绩溪县志》嘉庆十五年刊本

《绩溪县志馆第一次报告书》民国铅印本

康熙《黟县志》康熙二十二年刊本

嘉庆《黟县志》同治九年刊本

《黟县续志》同治九年刊本

《黟县三志》同治九年刊本

《黟县四志》民国十二年黟县藜照堂刊本

《黟县乡土地理》(民国)胡存天、瑞林撰民国十四年出版

乾隆《婺源县志》乾隆二十二年刊本

光绪《婺源县志》光绪九年刊本

《婺源县志稿》抄本

《婺源县采辑》民国抄本

《婺源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活字本

康熙《太平府志》光绪二十九年活字本

嘉庆《芜湖县志》民国二年重刊本

民国《芜湖县志》民国八年石印本

康熙《浙江通志》康熙二十三年刊本

雍正《浙江通志》乾隆元年刊本

万历《杭州府志》万历七年刊本

乾隆《杭州府志》乾隆四十四年刊本

嘉庆《嘉善县志》嘉庆五年刊本

康熙《平湖县志》康熙二十八年刊本

崇祯《嘉兴县志》崇祯十年刊本

光绪《塘栖志》光绪十六年刊本

民国《龙游县志》民国十四年刊本

万历《扬州府志》万历三十三年刊本

康熙《扬州府志》康熙十四年刊本

重修《扬州府志》康熙二十年刊本

万历《嘉定县志》万历三十三年刊本

乾隆《镇洋县志》乾隆十年刊本

康熙《泰兴县志》抄本

嘉庆《江都县续志》光绪十年刊本

乾隆《临清县志》乾隆十四年刊本

万历《广东通志》万历二十年刊本

《嘉庆重修一统志》四部丛刊续编本

《蒙斋集》(宋)袁甫撰武英殿聚珍版

《太函集》(明)汪道昆撰万历十九年金陵刊本

《太函副墨》(明)汪道昆撰万历十九年刊本

《震川先生集》(明)归有光撰四部丛刊本

《许文穆公集》(明)许国撰万历三十九年刊本

《荆川先生文集》(明)唐顺之撰四部丛刊本

《松园偈庵集》(明)程嘉燧撰风雨楼丛书本

《遵岩先生文集》(明)王慎中撰康熙五十年刊本

《大泌山房集》(明)李维桢撰万历刊本

《南雷文定》(明)黄宗羲撰耕余楼精刊本

《丛野堂存稿》(明)缪昌期撰乾坤正气集

《李长卿集》(明)李鼎撰万历四十年豫章李氏家刊本

《金太史集》(明)金声撰乾坤正气集

《徊州山人四部稿》(明)王世贞撰万历五年王氏世经堂刊本

《睡庵集》(明)汤宾尹撰万历刊本

《魏叔子文集》(清)魏禧撰宁都三魏全集

《戴震集)(清)戴震撰一九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

《戴南山先生集》(清)戴名世撰上海文瑞石印本

《挹奎楼遗稿》(清)林云铭撰清刊本

《落帆楼文集》(清)沈鹤撰吴兴丛书本

《新安名族志》(明)程尚宽撰许承尧抄本

《新安程氏诸谱会通》景泰刊本

《新安黄氏会通谱》弘治十四年刊本

《许氏统宗世谱》嘉靖刊本

《程氏本宗谱》嘉靖四十五年刊本

《歙淳方氏会宗统谱》乾隆十八年刊本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嘉靖四十一年刊本

歙县《双桥郑氏墓地图志》嘉靖稿本

歙县《郑氏族谱》嘉靖抄本

歙县《许氏世志》隆庆抄本

歙县《溪南江氏族谱》隆庆刊本

歙县《郑氏宗谱》万历稿本

《新安陆氏家乘》许承尧抄本(撰于崇祯)

歙县《泽富王氏宗谱》明刊本

《程氏人物志》延庆堂藏版(撰于清初)

《张氏统宗世谱》嘉靖刊本

《汪氏统宗谱》明刊本

《新安张氏续修宗谱》顺治十六年刊本

歙县《褒嘉里程氏世谱》康熙十一年刊本

歙县《槐塘程氏重修宗谱》康熙十二年刊本

歙县《江村洪氏家谱》雍正七年刊本

歙县《潭渡黄氏族谱》(明)黄玄豹修雍正九年刊本

《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乾隆二年刊本

歙县《汪氏谱乘》乾隆抄本

歙县《沙园吴氏宗谱》嘉庆刊本

歙县《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嘉庆十年刊本

歙县《程氏孟孙公支谱》道光抄本

歙县《虬川黄氏宗谱》道光刊本

歙县《济阳县江氏族谱》道光十八年刊本

歙县新馆《鲍氏著存堂祠谱》清刊本

《古歙岩镇东嗥头吴氏族谱》清抄本

《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嘉靖六年稿本

《新安朱氏宗谱》清刊本

休宁《黄氏世谱》嘉靖刊本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万历元年刊本

《休宁西门查氏祠记》万历刊本

休宁《?溪金氏谱补》万历十四年刊本

《新安休宁名族志》(明)曹叔明撰天启刊本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顺治十年刊本

休宁《陈氏宗谱》康熙刊本

休宁《方塘汪氏宗谱》康熙抄本

休宁《吉林黄氏重修族谱》乾隆十八年刊本

休宁《西门汪氏大公房挥佥公支谱》明刊本

《祁门高塘鸿溪王氏家谱》乾隆五十七年刊本

《祁门倪氏族谱》光绪刊本

《祁门倪氏族谱》续卷民国刊本

绩溪《金紫胡氏家谱》光绪刊本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宣统刊本

绩溪《上川明经胡氏宗谱》宣统刊本

绩溪《盘川王氏宗谱》民国刊本

绩溪《汪氏宗谱》民国十四年木活字本

黟县《南屏叶氏族谱》嘉庆十七年刊本

黟县《环山余氏宗谱》民国六年刊本

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万历刊本

婺源《武口王氏统宗谱》雍正四年刊本

婺源《敦煌洪氏统宗谱》嘉庆刊本

婺源《湖溪孙氏宗谱》清刊本

《迁锡许氏宗谱》光绪十年刊本

《歙砚说》(宋)洪适撰丛书集成初编

《歙州砚谱》(宋)唐积撰丛书集成初编

《骖鸾录》(宋)范成大撰丛书集成初编

《板桥杂记》(明)余怀撰丛书集成初编

《倭变事略》(明)朱九德撰神州国光社铅印本

《广志绎》(明)王士性撰台州丛书本

《闽书》(明)何乔远撰万历刊本

《玉芝堂谈荟》(明)徐应秋撰笔记小说大观

《野获编》(明)沈德符撰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五杂俎》(明)谢肇撵撰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陶庵梦忆》(明)张岱撰丛书集成初编

《山樵暇语》(明)俞弁撰涵芬楼秘籍本

《见只编》(明)姚士麟撰丛书集成初编

《冬官记事》(明)贺仲轼撰丛书集成初编

《见闻记训》(明)张良谟撰丛书集成初编

《构窗梦语》(明)张翰撰武林先哲遗书本

《韵石斋笔谈》(明)姜绍书撰丛书集成初编

《西山日记》(明)丁元荐撰涵芬楼秘籍本

《家训》(明)张习礼撰檀几丛书本

《云间杂识》(明)李绍文撰奇晋垒丛书本

《从政录》(清)汪喜孙撰重印江都汪氏丛书本

《癸巳存稿》(清)俞正燮撰道光刊本

《三冈识略》(清)董含撰申报馆丛书本

《扬州画舫录》(清)李斗撰一九六○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履园丛书》(清)钱泳撰一九六○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杂记》(清)郑恭撰稿本

《朱氏祠记》(清)许承尧撰抄本

《茗州吴氏家典》(清)吴青羽撰雍正十三年刊本

《三异笔谈》(清)沈起凤撰笔记小说大观

《谐铎》(清)许元仲撰笔记小说大观

《桃源俗语劝世词》(清)程煦撰光绪三十七年刊本

《汪直传》佚名氏撰借月山房汇抄本

《治事丛谈》(清)许承尧撰稿本

《歙县潭渡杂记》抄本

《寄园寄所寄》(清)赵吉士撰康熙刊本

《此木轩杂著》(肖)焦袁喜撰道光刊本

《九九销夏录》(清)俞樾撰春在堂全书本

《锡金识小录》(清)黄印撰光绪刊本

《东南纪事》(清)邵廷采撰邵武徐氏丛书初刻本

《沪事备考》(清)褚华撰上海掌故丛书本

《啸亭杂录》(清)昭裢撰一九八○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白下琐言》(清)甘熙撰民国十五年江宁甘氏重刊本

《言鲭》(清)吕种玉撰说玲本

《梦阑琐笔》(清)杨复吉撰昭代丛书本

《石点头》天然痴叟撰中国文学珍本丛书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撰一九六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校注本

《辽阳海神传》(明)蔡羽撰丛书集成初编

《初刻拍案惊奇》(明)凌?初撰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铅印

《二刻拍案惊奇》(明)凌?初撰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

《古今小说》(明)冯梦龙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本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撰一九八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本

《豆棚闲话》(清)艾衲居士撰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

《虞初新志》(清)张潮撰笔记小说大观

《湖闫杂记》(清)陆次云撰笔记小说大观

《啸虹笔记》佚名氏撰旧小说己集

《西神丛话》(清)黄蛟起撰旧小说己集

《此中人语》(清)程址祥撰笔记小说大观

《坚瓠集》(清)褚稼轩撰笔记小说大观

《清稗类钞》(近人)徐珂撰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徽商公所征信录》宣统刊本

《五石脂》(近人)陈去病撰国粹学报

《徽商便览》(近人)吴日法撰民国八年铅印本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一九五九年三联书店出版

《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一九八一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彭泽益编一九五七年三联书店出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