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顺中论

卷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顺中论卷下

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第二

问曰。阿阇梨意。为何义故。而造此论。答曰。依顺道理。入大般若波罗蜜义。为令众生舍诸戏论取着等故。既舍离已。依顺道理。速入般若波罗蜜故。既依道理。速入般若波罗蜜已。舍诸戏论一切取着。舍诸戏论取着等已。速疾成就无上正觉。为此义故。师造此论。

问曰。此无因缘。而作是说。答曰。此因缘者第一因缘。谓令众生依顺道理。入于般若波罗蜜已。速成正觉。问曰。若如是者。何者般若波罗蜜耶。答曰。岂可不作如是说言。

不灭亦不生  不断亦不常

不一不异义  不来亦不去

此如是偈。是修多罗道理。阿含如次第释。今释偈句。非灭不灭。非生不生。应知。诸句皆如是说。

问曰。以何义故不如是言。此法非灭故名不灭。此法非生故名不生。或可说言。此法无灭故名不灭。此法无生故名不生。如是等耶。答曰。如是之义。以于阿含道理有妨。是故不得作如是说。问曰。云何有妨。答曰。何法无灭。何法无生。问曰。第一义谛。答曰。若如是者。有二种谛。所谓世谛。第一义谛。若有二谛。汝朋则成。问曰。若异世谛。有第一义谛。成我朋分。为有何过。如说偈言。

如来说法时  依二谛而说

谓一是世谛  二第一义谛

若不知此理  二谛两种实

彼于佛深法  则不知实谛

答曰。汝快善说。我说亦尔。依于二谛如来说法。依二谛说。说法真如。不破不二。若其二者。异第一义。法真如别。有世谛法。真如一法。真如尚不可得。何处当有二法真如。而可得也。若说二谛。此如是说。不异世谛。而更别有第一义谛。以一相故。谓无相故。此如是义。师偈说言。

若人不知此  二谛之义者

彼于佛深法  则不知真实

问曰。此云何谛。答曰。若此不破。问曰。此之二谛何物不破。答曰。一相。所谓无相。无自体。如本性空。如此则是谛。如有偈中说谛相言。

二种法皆无  戏论不戏论

不分别不异  此义是谛相

若如此偈。云何如来依二谛说。一切如来皆无所依。不依世谛。亦复不依第一义谛。如来说法。心无所依。何用多语。但说所论。旧所谛者。如前所说。第一义谛。若灭若生。二皆无者。此则应说。云何名为第一义谛。问曰。涅槃是常。彼涅槃处。无生无灭。若如是者。一切外道朋皆成就。彼外道人。岂可不作如是说言。我涅槃常。寂静不动不变不坏。有法有物。彼涅槃中。无灭无生。此等皆是外道之人分别涅槃。取着涅槃。此不相应常我胜者。外道所说常我胜者。以无体故。答曰。云何汝涅槃者。何者涅槃。而涅槃中无生无灭。

问曰。贪欲嗔痴及阴等。尽更不复生。是名涅槃。答曰。此名尽者。谓失无体灭故名尽。彼灭云何。可于灭中复有灭耶。或于体中有无体耶。何故遮我汝此语者。为依何物以为境界。而说此语。为体境界非体境界。为体非体二种境界。一切诸法皆不如是。以相违故。若不生者。是则无体。彼义云何。于彼不生无体之中。为有生不而汝遮我此不生中则无有生。依如道理阿含义故。汝难不退。涅槃空故。以异涅槃更无法故。如是成就。

有如是说。何者名为第一义空。彼处说言。第一义谛。名为涅槃。彼涅槃者。涅槃亦空。复有经中说言。世尊。言涅槃者。名为寂静。无一切相。无一切念。复有说言。此涅槃者涅槃所谓体非体空。如是等说。

如是一切种种思量。第一义谛体不可得。是故不得遮生遮灭。若汝意谓。第一义谛微少有体。而可说者。即是我证。汝今何用思量此处。又如经说。我今说之。如来说言。文殊师利如所说法。无如是法。如是不说。亦如是无。亦不可得。问曰。如是说者。云何而避。答曰。若无少法无体聚物。若或可说。若不可说。一切皆无。如是名避。舍此二谛所摄诤对。

问曰。言谁语义为有何过。答曰。若如是说。则于道理阿含有妨。问曰。云何道理阿含有妨。答曰。如先圣者须菩提言。何时世尊本为菩萨摩诃萨时。修行般若波罗蜜故。正观此法。彼时正观色不生。乃至正观一切智不生。正观凡夫不生。乃至正观佛不生。而汝意谓。此谁语义。别有法者。则不相应。又舍利弗不如是说。如慧命须菩提所说语义。我如是知色不生。乃至一切智不生。凡夫不生。乃至佛不生耶。如是阿含有妨碍故。是谁语义。则不相应。

若汝复谓是谁语义。虽不离法。而说言离。譬如乳渧。水渧像身。磨物石身。第一义谛亦复如是。言谁语义。此我今释。此不相应。此乳等体。则是有体。汝取体已。渧等法外。更异法遮。汝今云何第一义谛可有体耶。若有体者。此灭生等。则可遮言。不离法有。是故汝义。则不相应。为有何法。非灭非生。问曰第一义谛。答曰。彼是何法。问曰。涅槃。答曰。彼复何物。问曰。烦恼阴尽则名为灭。亦名无体。如是我说名为涅槃是我意解。答曰。若如是者。断灭之法。亦是涅槃。若彼先生烦恼业阴。后时尽灭。尽灭无体。亦是涅槃。未来未生亦是涅槃。如是涅槃。直是断灭。若如是者。断灭之法。则是涅槃义。可成就。未来是无。此既未至。云何相应。以是义故。汝应可羞放舍。如是摄取涅槃。问曰。汝涅槃。涅槃何类。答曰。经中可不如是说言。一切诸法。无始来灭。本性不生。无自体耶。

又复经中说言。世尊。若有沙门。诸法本性寂灭相中。求涅槃体。我说彼人。名为外道。如是等耶。又复经中有说偈言。

无始寂不生  本来自性灭

而转法轮时  世尊开显法

又阿阇梨复说偈言。

不寂静不得  不断亦不常

不灭亦不生  如是名涅槃

如是思量道理阿含。第一义谛。有物不成。以是义故。先说道理。非灭不灭。非生不生。如是一切如是。则为不二义成。此如是说。不生是色。不异不生别更有色。色是不生。不异于色别有不生。乃至一切智。乃至佛如是尽灭。则不异色。乃至一切智。乃至佛此如是说。若尽若色。若复不二。此一切法非合非离乃至一切智。乃至佛者此义成就。此语太烦。可舍不须。第一义谛。言说甚多。如是知已。可舍此语。不须更论修多罗义。我今解释。或依道理。或以阿含。彼阿含者。何者阿含。所谓一切大乘经典。一切大乘修多罗中。皆说如是不灭等句。然于般若波罗蜜中。说此处多。此是阿含。今说道理。问曰。云何道理阿含。此如是偈。如经意释。答曰。汝清净心。至心善听。我今解释。此之灭名。于体上有。非无体有。如是生。如是断。如是常。如是等。彼如是体。种种思量。皆不可成。问曰。彼体云何不成。答曰。以因缘故。若何等法。有因缘者。彼无自体。若无自体。彼法无体。此无体者。无自体故。譬如兔角。以无因缘。是故无法。此一切法。皆无自体。以因缘故。如幻如梦。

若汝意谓。彼实有体。有自体者。云何知有。因缘生故。犹如瓶者。此我今释。如是因缘。分别无义。若法自体。何用因缘。先自有故。若无自体。何用因缘。以无法故。以是义故。分别因缘。则无义理。若说体者。应如是知。彼无体者。无自体故。是故如来如是说言。须菩提。一切和合。皆无自体。以因缘故。一切和合。和合皆空如是一切。体不成就。问曰。云何灭等而不成就。答曰。体灭异体。彼体不生故不成就。问曰。云何不生而得有体。答曰。无自体故。若何者法。无自体者。彼法无生。则如兔角。自体无体。问曰。彼云何无。答曰以因缘故。若言有体。无因缘者。无如是法。

若汝意谓。空数缘灭。非数缘灭。如是等法。非有因缘。而有不无。是义不然。问曰。云何不然。答曰。如是灭者。汝岂可不作是思惟。彼灭云何。为有为无。又复何者空等无为。既非是生。云何为有。若是有者。兔角亦有。是义不可。问曰。若何等法。自体无者。彼生则无。云何而言。彼复无灭。答曰。汝心憍慢。自谓。数数被破。自爱己朋。摄灭不舍。我于向者。可不说言。以不生故。若不生者。灭云何成。若不灭者。而复云何得成不生。不生法中。非唯无灭。亦复无断。如是若常。若一若异。若来若去。此等一切于不生中。皆不成就。如说偈言。

于不生体中  则无灭可得

不灭则不生  皆不可成就

如是二法。则无前后。谓法先生。后时灭二。或亦先灭。后时生二。问曰。云何无耶。答曰。以有为法无无始故。又一切法悉皆空故。问曰。若人有为无无始者。则无此过。我则不尔。有为有始。摩醯首罗。时微尘等。有为因缘。有无始故。是故何人有为无始。则无此过。或先生已。于后时灭。或先灭已。后时乃生无决定故。有为无始。非此决定。则非我义。我则不尔。有为有始。摩醯首罗。时微尘等。有为因缘。有无始故。又毗耶婆如是说言。生者必死。死者必生。如是等故。答曰。汝既倒已方始作势。此我于先。可不已遮。摩醯首罗时微尘等。非因缘耶。若非因缘。云何成始。又复汝引。摩醯首罗时微尘等。为有因缘。为无因缘。若更有者。是则有为无始义成。若更无者。摩醯首罗时微尘等。非有为始。以非因故。犹如兔角。一切法体。皆无因缘。是义不成。若是何人。摄受此意。有为无始。彼如是人。则得见过。以其说言有为有始。有为无始。是故名见。

问曰。汝唯如是。与他朋过。不住自朋。答曰。若说体者。得如是过。过不在我。又我如是自体空中。一切法中。我无分别有为之法有。何者始。何者无始有。何者终。何者无终。如是等也。如阿阇梨所说偈言。

一切体中空  何者终不终

终者是何终  非终非何终

如是思量。灭生二种。次第相对。如父子者。义不相应。则无此灭。问曰。云何无耶。答曰。思量此灭。如是灭法。或在前有。或后时有。或二时有。或一或异。若或二者。一切不成。又复灭者。灭名无体。失尽非常。诸如是等。若无体者。彼复云何。成有成无。

若汝意谓。体亦是灭。非是非体。如是体者。云何灭体。而复可坏。如瓶可灭。以有体故。若无生者。何处有体。或得有灭。或有或无。如是如来有偈说言。

何人不取生  彼人无物灭

彼不著有无  不取世界物

此灭如是。云何成有。若成就无。又此灭者。灭名无常。于汝法中。无常三种。一者念念坏灭无常。二者和合离散无常。三者竟毕如是无常。此如是等三种无常。有无所摄。世尊皆遮。问曰。云何皆遮。答曰。世尊说言。须菩提。若有体者。可得言尽。复有说言。无常之物。则为不实。非生灭相。若体有灭。无常不成。如是灭义若依道理。阿含思量。皆不成就。是故于灭不应摄取。问曰此义云何。为唯遮灭。若有若无。为复遮余一切法体。答曰。取一切体。若有若无。此取皆遮。非唯遮灭。问曰。何义故遮。答曰。断过过故。师如是说。所谓偈言。

若取有着常  无则堕断见

是故黠慧者  不依止有无

又复有说。所谓偈言。

若人见于有  或见无是痴

彼不知修行  寂静安隐处

又复有说言。迦旃延。有则堕常。无则堕断。又复经中说言。迦叶。有是一边。无是一边。中者非有。亦非是无。以无体故。此义应知。无自体故。一切体有。一切体无。义皆不然。此如是义。如世尊说言。须菩提。于体自体一切法中。若有若无。义皆不然。须菩提言。实尔。世尊。如是处处。摄一切体。若有若无。一切皆遮。以无体故。以不生故。有无皆无。亦无有灭。

问曰。如是如是。于一切法不生法中。无有灭者。如一切法不生之义。汝今应说。此义云何。复无断耶。答曰。此断名者。则于体有。非于无体。彼体不成。问曰。云何不成。答曰。自体他体。悉皆无体。以无体故。犹如兔角。非有自体。非有他体。非体不体。以不生故。如是一切体不生者。此义则成。如阿阇梨所说偈言。

或自体他体  或体或无体

如是见不见  佛法第一义

是故无体。则亦无断。又复如是。常断之相。是有所摄。或非有摄。如是二种。世尊皆遮。问曰。此何故遮。答曰。佛为教成迦旃延故。有无皆遮。世尊。真知体非体者。是故无断。又此若有本性成者。云何得言无法无物。或复言异。或言无体。此若有法。可断可灭可失等者。可得名断。然彼有法本性自无。云何不失。而或言断。如说偈言。

若法本性有  此可得言无

若言本性异  此义不可得

以本性无故  变异不可得

若本性有者  可得言变异

又复此中。前言有体。言有体已。后时言无。常断过成。如偈说言。

若有自体者  非无而亦常

先有后时无  则成就断见

此摄断常二种过失。故如是遮。若说体者。成断常过。以依如是道理阿含。思量彼断。则不可成。彼如是断则不成就。问曰。云何不成。答曰。以无因故。以不灭故。所谓断者。名灭无体。无体无因。若或无灭。犹如兔角。若法有体。可得言因。可得言灭。其犹如瓶。师如是说。所谓偈言。

法有因有灭  彼可见如芽

灭中无灭者  是故无灭因

此无因故。则知是无。复不灭故。汝心如是。欲求真实。不应着断。

问曰。我今已解。受此无断。若摄此断。一切恶中。最为鄙恶云何不常。答曰。我上岂可不说不生。若不生者。云何有常。若不生常。兔角亦常。是则不可。故非有常。世尊说言。若法不生。不得言常。亦复非断。是故常断二皆不成。以堕边故。若汝意谓。虚空我等。不生而有。亦得是常。如说有法。无有因缘而实是常。以是义故。虚空我等。常则成者。是义不然。何用思惟。石女之子。或黑或白。虚空等无。而汝思惟。是常亦尔。问曰。彼虚空等。云何无物。答曰。空等毕竟物不可得。犹如兔角。毕竟如是。六根各各皆不能得。如是空等。亦不可得。是故知无。以是无故。虚空等常。义则不成。又不生故。无义则成。如汝意谓。是有法者。若当未有法不成。有法不成。以不生故。无自体故。若有体者。以自体故。彼是有故。不须和合。以是有故。若无自体。无自体中。则无有法。以无物故。犹如兔角。如偈说言。

体无自体故  是则无有法

此因缘此生  此义不如是

若汝意谓。虚空是有。以有相者。彼相亦无。无初无后。亦无二故。复有不生。若不生法。而有相者。兔角应有。长短等相。此义不然。

若汝意谓。我相可得。彼相六识所不取故。相不可得。若汝意谓。相现见者。则失自法。以根得故。若如是者。汝所立我是无常等。若汝意谓。非根境界。相则不摄。

问曰。虽如是破而实有。我一句说故。此若一句。摄两字说。则知彼有。犹如澡灌。我亦如是两两字说故。则知有我(此一我字翻彼二字)。答曰。此语不成。一厢语故。如彼虚空。亦如梦等(此一梦字翻彼二字)。我亦如是。是故无我。如彼虚空。又亦如梦。此等一切二字所说。皆悉是无。我亦如是。是故无我。又复无我。以其作故。若物是作。则知无我。犹如彼瓶。如是身作。故身无我。以是作故。

若汝意谓。以于身中见命等相。知有我者。命等相中。无常无常。如是思量。常则不成。若汝意谓。我实不说有法是常。亦复不说。无法为断。更复有法。于三世转。不灭名常。若无法者。不得有义。是故我言有法是常。若无法者。则为是断。汝是意。我今解释。若有法者。是则得言三世流转。常法定住。不动不变。云何而得三世流转。若流转者。则是无常。问曰。云何无常。答曰。若过去者。云何是常。若过去者。则是无常。云何过去。过去名失。名尽名灭。名为无体。彼云何常。若其无体。云何过去。若有物体。云何过去。若其有者。石女之子。亦应是常。以无体故。

又若过去。常义不成。未来世常。义亦不成。问曰。云何不成。答曰。此未来者。名为无体。名为不生。名为不出。彼若如是。云何为常。若其常者。兔角亦常。此义不可。若谓有物。云何未来。若或是常。若或未来。义不相应。

又现在常。义亦不成。问曰。云何不成。答曰。此现在者。现法流转故。名现在。彼现在法。一念不住。若一念住。一劫亦住。而此住相。实不可得。以无住故。念亦是无。若念转者。云何是常。若不生者。何有现在。未来过去。时节成就。时无体故。若有体者。是则过去。未来现在。则不是时。若是时者。过去未来。现在非体。时或与体。若一若异。义皆不成。又时与体。有尚不成。何况过去。未来现在。或复是常。若有体常。体自不成。体不成故。云何成常。是故常无。如汝意谓。如其无物。则非法者。此最不成。汝何意故谓无物者。则非是法。若以无物。则非法者。是则有法。亦非是法。以无与有。共相对故。以无法无。有法亦无。以彼无法不成就故。如其无法不成法者。云何有法而得成法。云何有法名为有法。

若汝意谓。此有法者。更有因缘。有此有法。则有法与彼无法。则不相对。此今解释。若汝分别此有法者。更有有法。二有平等相似相对。不同无者。此之有法更有有法。更无有法。此我今释。若彼有法。更有有法。是则无穷。若汝意谓。从于无法。而有有法。是则无因。而有法生。是则有法。义不成就。如是无法。而有法生。无信乐者。如是有无。汝舍勿摄。

又有法明相对明示彼有法者。若其有体。得言有法。若无体者。是则不得名为有法。彼体不成。体若不成。云何而得。成有成无。汝可舍此。有无分别。何用此为。

复有义释。如是灭生断常等法。其义云何。为一物中一时而有。为当前后。此我今释。不相应法。云何一处互相违故。灭等相违。不得同处。于一物中。云何不坏。

若汝意谓。于一念中。有灭有生。有断常等。则不相应。若汝复谓。于一物中。非一念转异异念中差别转者。则不相应。问曰。云何名为不相应耶。答曰。若如是者。更异法灭。更异法生。更异法断。更异法常。如是等故。此一物中。云何别异。若汝意欲避如是过。异物异灭。物外异生。异断异常。如是等者。此则不成。问曰。云何不成。答曰。若如是者则。于一物。亦得言有。亦得言无无此道理。是故一异。义则不成。非唯灭等。一异不成。复何者。法若有灭等。彼共灭等。一异不成。问曰。云何为唯灭等。一异不成。为一切法一异不成。答曰。一切诸法皆亦如是。一异不成。如偈句言。亦非一义。非异义故。问曰。云何一切诸法一异不成。答曰。以不生故。如石女儿。若法生者。一异义成。若一切法皆不生者。一异之义。云何可成。如石女儿。本自不生。无自体故。又无自体。以因缘故。因缘法者。无法可得。若因缘者。则非是生。经中说故。此一异义。则不成就。

问曰。云何因缘名为不生。若不生者。云何而说名为因缘。若因缘者。云何不生。若不生者。云何因缘。如其因缘。名不生者。义不相应。答曰。此不相应。若说因缘。则不相应。若体是有。云何因缘。以先有故。如其无者。则是无法。云何因缘。以无法故。如其无法。有因缘者。是则兔角亦须因缘。因者无体。以无物故。如虚空花。是故此义道理则成。思惟因缘。则是不生。何者因缘。

问曰。因缘二种。一内。二外。内者。所谓无明缘行。乃至老死。外因缘者。所谓一切器世间中。种子芽等。答曰。此如是法。今共筹量。若汝分别此无明等十二诸分。因缘法者。如汝所说。此十二分。为如车分。于车为分。名为因缘。为此十二而共和合。名为因缘。为一一分。自是因缘。为二二分二分因缘。为当于此一切分外。更有因缘。为唯相貌。此一切法。如是思量。皆不相应。问曰。云何名为不相应耶。答曰。以念念故。若唯是一。则无因缘。问曰。云何是一。则无因缘。答曰。若如是者。唯一无明。得为因缘。余非因缘。又复二者。亦非因缘。以灭与生。二不俱故。如生不生。则不和合。分别车分。亦不相应。因缘和合。不可得故。现见车分。于一时中。有法和合。无明等分。于一时中。不见有法。如是因缘。说名因缘。如车分车。无明等分。则不如是。灭生生灭。法无和合。若无和合。为说何法。若无所说。云何说法。所有言说。是法相貌。云何相貌。可得言有。如阿阇梨提婆偈言。

一法名无体  以无和合故

若一无体者  是则无和合

若离诸分。更别有法。则非因缘。以不生故。如是因缘不生义成。如佛说言。言因缘者。因缘则空。是故应舍因缘之义。不应摄受。如是思量。一义异义。二皆不成。又见一已。取异相对。既见异故。取一相对。相对不成。如偈说言。

异异因缘外  更无有法生

不异因缘外  则无法可得

异异更无异  不异异亦无

如其异无者  异更不可得

如是一异。应舍勿摄。如是舍已。知本性空。心念彼空。何用摄受。虚妄不实。问曰。如是如是。一切诸法本性自空。此第一义。是真是实。我今始解。如来实语。如世尊说。一切诸法本性自空。无自体故。此复云何。世间之人。一切现见去来不成。答曰。以阿含故。问曰。何者阿含。答曰。此如是义。于大经中。如来说言。须菩提。一切诸法去来行空。彼人不觉。取着不舍。而彼空法。不去不来。无有一法。而不空者。又复说言。一切诸法悉不来者。此是阿含。又道理故。若法不生。则无去来。犹如兔角。此义成就。又偈说言。

已去则不去  未去亦不去

离已去未去  现去则非去

此复广说。何者为去。何法是去。去者是谁。若是我去。以无我故。去义不成。汝法我常。不动不摇。云何能去。若我能去。虚空亦去。而此虚空。实无去法。我者不能从于此方而到彼方。无离无合。汝所立我。遍一切处。则无去处。自在秉执。遍一切故。以是义故。我则不去。若汝意谓。以身随心。是故有行。此义不然。以其有常无常过故。又以有分无分过故。又以有色无色过故。心非作故。身不随行。行不可得。心身有无。常不成就。云何此方行到彼方。如迦卑逻弟子意谓由胜因缘丈夫流转。如是名行。丈夫作已回故名还。是故由胜得有去来。此我解释。汝今乃以虚空之华。作欢喜丸。与石女儿。令使食之。汝胜是无。而汝意谓。由胜力故。丈夫去来。胜虽是常。而能令使丈夫去来。义亦如是。如汝意解。如丈夫行。则非是作。亦不成就有所行法。若村城等。此先已遮。以不生故。

又复更有说有为者。彼则无去无动摇故。行是相貌。如是相貌。非有为体。如是皆说。一切有为念念无常。如是不住。云何有行。是故偈言。有生得言行。亦得言作者。如是故知。有为之法。虽生虽行。如是生者。于先已遮。复有偈言。

有为无来处  念念不住故

又亦无去处  如是故无住

如是有为行至异处。则无此理。无行作故。如是有为有尚不成。况有行去。若到已还。自体空故。

若汝意谓。阴有行去。有为不摄。此义不然。阴不成故。问曰。云何不成。答曰。因缘空故。此义云何。犹如兔角。毕竟如是。无有因缘。色等诸阴。亦复如是。因缘毕竟。不可得也。此如是知因缘空故。色等阴无。如阿阇梨所说偈言。

离色之因缘  色则不可得

亦复不离色  而见色因缘

离色之因缘  色自成就色

物不得因缘  不得无因缘

应如是知。无因缘故。色则是无。如是一切。若汝意谓。微尘是有。此不成故。如是行义。则不可成。如汝说言。一切现见有行去来。此义不然。现不成故。问曰。云何不成。答曰。此现者名或知或物。此我今释。若知应说。何者是知。是谁之现。若六境界。是可得者。境界无故。云何可得知是现耶。有念念者。彼则无现。乃至不疑。有现无现。是则为胜。知现之知。此知非现知境界故。知不成故。说有物人。则舍自法。物云何现。此之现相。量遮法中。广遮此事。此何者现。今何者现。又复如来有偈说言。

眼则不见色  识则不知法

此第一隐密  世间不能知

如是之义。阿阇梨言。

何人自于自  不曾能自见

若不能见自  云何能见他

如是无现。现不可得。如汝说言。一切现见。有去来者。此义不然。去来非色。云何言现。非眼所得。非意所念。彼不成有。岂可现见。若汝意谓。以有比故。知是有者。比亦不成。前有现故。比之与现。俱不成故。比者名知。是意分别。如是比者。唯意能取。意所摄故。是故此义则不如是。意亦无故。

问曰。此如是义若法不生。则无去来。亦复无现。谁安隐心。不狂之人。而受此义。谓于一切不生法中。而有去来。如是异义。如是一义。如是常义。如是断义。如是生义。如是灭义。此等一切以不生故。皆悉不成。又一切法云何不生。答曰偈言。

非自亦非他  非二非无因

一切法如是  是故皆不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