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辩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此系仲景原文琥按仲景论。叔和所增入者。王安道云。乃第一卷辩脉平脉法。又第七八九卷汗吐下诸篇而已。至若六经篇以前。则有痉湿 三证。六经篇以后。则有霍乱一证。此亦仲景原文。非叔和所能赞辞。愚今不为辩注者。盖

以上四证。本非伤寒。仲景当日偶比类言之也。然其实。则各有不同。有如痉证。当见头摇。口噤。背反张。湿证。则皆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证。大都口开。前板齿燥霍乱。亦必挥霍撩乱。呕利齐作。此其与伤寒不同处。所以喻嘉言着尚论篇以四证为杂病。而不列之伤寒中也。其他如阴阳易。瘥后等证。此即伤寒病之未愈者。故特辩注之如下。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 散主之。(此言瘥后诸病。而先以阴阳易冠其首也。阴阳易之为病。成注言之已明。易者。以无病患清正之气。与病后人交合。换得浊邪之气。故曰易也。身体重少气者。我之正气脱也。少腹里急云云者。我受彼之邪气上逆也。后条辩云。三焦相混。一皆秽浊之邪。布塞于经络之中。故见以上诸证。用烧 散者。以导引其浊邪之气。男女各由溺而出也。)

烧散方

上取妇人中 。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 当烧灰。(当即裆也。)

内台方议曰。大病新瘥。血气未复。余热未尽。强合阴阳。故曰易也。易者。如换易也。故与 中隐处烧灰服之。以复其气也。男病用女。女病用男者。此以阴阳复易之义也。

琥按上议。即本成注之义。其云。回复其所易之气。此实发成注之未发。与仲景制方之旨。为甚相合。

琥又按烧 散。成注不言气味。仲景但云。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此是言男子病。故曰阴头微肿。若妇人病。止利小便而已。条辩云。 当近隐处。阴阳二气之所聚也。尚论篇云:服之小便得利。阴头微肿者。阴毒仍从阴窍出也。此阴毒。当是阴中所受之毒。非阴寒之毒也。

琥又按所受之毒。有不尽从阴窍而得者。戴院使云。男子之病。秽气出于口。女子之病。秽气出于阴。然方其强合之时。即女子口中。未必无秽气出者。及其施泄之后。即男子阴中亦未必无秽气下者。此皆不可拘也。全在医者。以意会之。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成注云:病有劳复。有食复。伤寒新瘥。血气未平。余热未尽。早作劳动病者。名曰劳复。病热少愈。而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复。劳复则热气浮越。与枳实栀子豉汤以解之。食复则胃有宿积。加大黄以下之。愚按两阳相合而病。

以病热本属阳。而食入于阴。经又云长气于阳。故云两阳相合也。)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擘)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成注云:枳实栀子豉汤。则应吐剂。此云覆令。微似汗出者。以其热聚于上。苦则吐之。热散于表者。苦则发之。

内经曰:火淫所胜。以苦发之。此之谓也。

琥按仲景云劳复证。以劳则气上。热气浮越于胸中也。故用枳实为君。以宽中下气。栀子为臣。以除虚烦。香豉为佐。以解劳热。煮以清浆水者。以瘥后复病。宜助胃气也。胃气升。则劳复之热降矣。覆令微似汗者。胃家之气既升,则遍身得以和畅。故云微似汗也。成注云:热聚于表。苦则发之误矣。又方氏条辩。注劳复之劳为房劳。尚论篇已斥其非。

伤寒瘥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瘥以后。不因劳食而更发热者。

此半表半里之间有留邪也。故用小柴胡汤。汤中有人参以扶正气。去余邪。乃和解法也。若诊其人而脉浮。是热发在表。

脉沉实。是热发在里。表里有邪。另当斟酌汗下之法。条辩云脉浮是有重感。脉沉实是饮食失节。其说极是。小柴胡汤方已见前第七卷少阳篇中)

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成注云:大病瘥后。脾胃气虚。不能制约肾水。水溢下焦。腰以下为肿也。金匮要略云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与牡蛎泽泻散。利小便而散水也。)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熬)泽泻 栝蒌根 蜀漆(洗去腥)葶苈(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以上各等分)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后服。日三。

成注云:咸味涌泄。牡蛎泽泻海藻之咸。以泄水气。内经曰:湿淫于内平以苦。佐以酸辛以苦泄之。蜀漆葶苈栝蒌商陆之酸辛与苦以导肿湿。

琥按上成注。犹混杂不明。牡蛎泽泻海藻三味之咸。固能入肾而导水。若蜀漆葶苈商陆根之苦辛。乃苦以泄其水。辛以散其邪也。又商陆兼酸。酸与苦皆能涌泄。至于栝蒌根。非泄水之物。条辩云。苦能彻热。乃蜀漆之使。大都上方。用以治下焦水热病最宜。或问大病瘥后。成注既云脾胃气虚。何不竟用补脾之剂。使脾胃气壮。肾水不将有以制约邪余曰然。尚论篇亦云:脾土告困。不能摄水。疑者以为罔顾其虚。而反用牡蛎泽泻散峻攻。殊不知此正因水势未犯身半以上。急驱其水。所全甚大。设用轻剂则阴水必袭入阳界。驱之恐无及矣。愚以言虽如此。使脾土果虚。如仲景五苓散方亦可借用。但方中药宜去桂。加牡蛎海藻。投之甚稳。盖此条系下焦水热证。故不宜加桂也。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大病瘥后。何为而胃上有寒。此必是病热之时。过用凉药所致条辩云唾者。口中液也。寒以饮言。胸中有寒饮。故喜唾也。不了了。言病了而不了。无已时也。与理中丸以温脾胃之气。其不用汤而用丸者。以病瘥之后。不可骤补故也。)

理中丸方

(此方自原论中第七卷采附于此)

人参 甘草(炙)白朮 干姜(以上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

成氏明理论云。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属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独治在中。一有不调。此丸专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参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缓中益脾。必以甘为主。是以人参为君。白朮味甘温。内经曰脾恶湿。甘胜湿。温中胜湿。必以甘为助。是以白朮为臣。甘草味甘平。内经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必先甘剂。是以甘草为佐。干姜味辛热。喜温而恶寒者。胃也。胃寒。则中焦不治。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散寒温胃。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云云。内经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此之谓也。

琥按上成氏注理中丸。乃治脾胃虚寒药也。使脾胃虚而不至于寒。则干姜在所当减。况敢加桂附等药乎。使脾胃寒而不至于虚。则参朮又在所当减矣。医者不可不知。又上证言喜唾得。乃吐涎沫也。倘其人恶心欲作呕吐之状。方中宜去甘草。又用干姜。不若多用生姜之为妥矣。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伤寒本是热病。热邪所耗。则精液销烁。元气亏损。故其人必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气虚不能消饮。胸中停蓄。故上逆而欲作吐也。与竹叶石膏汤。以调胃气。散热逆。愚按前条是胃中虚寒证。此条是胃中虚热证。)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云:辛甘发散而除热。竹叶石膏甘草之甘辛。以发散余热。甘缓脾而益气。麦门冬人参粳米之甘。以补不足。

辛者散也。气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气逆。

琥按上方。乃和解肺胃虚热。兼消停饮之剂。成注云辛甘发散。误矣。至若胃无大热。石膏在所当去胃无停饮。半夏又非所宜。临证制方。不宜执也。

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病患脉已解者。

谓脉不浮。又不沉实。表里之邪为尽除也。烦热也。日暮犹微热者。成注云:日暮为阳明王时。以病热新瘥之人。强与谷食。食谷既多。脾胃气尚虚弱。一时不能消化。故令生烦热也。然其热甚微。止须减损其谷而病自愈。愚按此条。乃不须服药证。故仲景止设一损谷之法。成注云:当小下之。是与前条食复证无别矣。误极误极。)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